<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可持續發展理念論文范文

2024-03-05

可持續發展理念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隨著教育信息化以及教師專業化理念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深入發展,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已引起了學界的重視,相關研究呈現出逐年上升的態勢。通過主題分析,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主要集中于七個方面。通過對這七個方面的研究進行深入的分析,我們發現專業發展方式方法及策略模式研究占絕對主體,并且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情意研究相對缺乏。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教師; 專業發展; 研究主題

[作者簡介] 蔣志輝(1979—),男,湖南永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信息技術教育。E-mail:jiangllxy@126.com。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教師專業發展逐漸成為我國教育領域研究的重大課題。當前,國內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伴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問題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相關研究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極大的提升。然而,現實上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仍然面臨巨大的困難,其專業化地位和專業發展之路仍然舉步維艱。因此,在這個轉型的關鍵期,適時地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研究進行系統的、深入的總結,對于全面、深入地了解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現狀以及進行正確、合理的實踐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

一、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基本概況

信息技術教師是伴隨著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而不斷成長的一類群體。由于我國信息技術課程開設相對較晚,最初關于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出現于2001年,此后逐漸繁榮。

通過對中國知網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所檢索的文章進行篩選與整理,在年份這個特征參數上得到如圖1所示的情況。從圖1可以看出,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關注呈現出逐年上升的態勢,越來越得到研究者的重視。

另外,對所檢索的文章進行內容分析,我們初步得出,關于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主題主要集中在專業發展理念及基本理論、信息技術教師角色地位探討、職業生存環境及發展現狀、專業發展方式方法及策略模式、情意研究、專業知能結構及素質要求、其他相關研究等七個方面。下文對此進行深入的分析。

隨著教育信息化在基礎教育的滲透與深入,我們相信,對信息技術教師的關注將會越來越多,對于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也會越來越多。

二、關于信息技術教師專業

發展的主要研究分析

在對國內相關文獻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礎上,我們了解到有關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研究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我們對之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綜述。

(一)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之理念及基本理論研究

理念及基本理論研究是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基礎,對研究的深入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已有的研究文獻中,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創新推廣理論、[1]知識管理理論、[2]扎根理論[3]等與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相整合的理念為我們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有關信息技術教師的職前、職后培養問題也是基礎理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一部分學者在積極探索高師院校培養信息技術教師的方案以及理論問題,如周雄俊、[4]孫沛、[5]劉家彬[6]等人的研究,一部分學者在探討信息技術教師職后以培訓為主要手段的繼續教育問題,并積極探索職后教育培訓的新思維,如張麥俠、[7]詹青龍、[8]焉凱[9]等人的研究。還有不少學者研究了新課程與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相互關系和理論問題,揭示了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與新課程改革的背景、課程建設之間緊密耦合、彼此關聯的關系。如我國學者王海燕對新課程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師的適應性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對信息技術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面臨的挑戰以及自身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和教學操作過程等方面的適應性進行了理性的梳理,并提出了一些改進策略。[10]鐘柏昌等人剖析了信息技術教師與課程共同成長的經驗與模式,解析了教師與新課程成長的豐富內涵,并提出了教師與新課程共同成長的一般模式,如圖2所示。[11]

理論研究成績斐然,我們不可忽視,但在文獻的研讀與分析過程中,筆者發現,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理論研究還相對薄弱,仍然存留尚待深入探討的一些理論問題,如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范式的轉向、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基本立場等問題仍需要我們努力探索。另外,如何將教育學、心理學的適切的理論成果引進來,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大難題。

(二)信息技術教師的職業生存環境及發展現狀研究

“職業生存環境”這一表述鮮見于文獻,然而有關信息技術教師的職業生存環境卻早就進入人們的研究視野。筆者從簡表述,教師職業生存環境是指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和條件,包括政策環境、學校氛圍、專業發展保障條件等因素。從大環境上看,信息技術教師的職業生存環境是越來越好,學校的硬件條件和宏觀的政策支持,特別是21世紀以來國家制定的一些實施政策和標準,教育部在各種場合都重申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在基礎教育領域的重要地位,這些都對信息技術教師的生存與發展極其有利。然而,在文獻的調研和實踐的訪談中,筆者卻發現,信息技術教師的生存現狀不容樂觀。在文獻調研中,有一個關鍵詞出現的頻率比較高——“邊緣化”。學科被人為地劃為“非主流學科”,常規課因為學校種種活動而被挪作他用,教師工作繁雜,職稱難評,評優評先難,經濟待遇普遍較低。[12]也有研究者將信息技術教師的工作形象地比喻成“圓周運動”。[13]而杭州市瓶窯中學邵志英老師的“表白”更讓人深思:自己都不愿意說自己是信息技術教師。一是自己究竟是專職教師還是教輔人員,學校里和計算機有關的事情都是信息技術教師的份內工作,而教學工作好像成為了次要工作;另一個是在中學教師隊伍中似乎是低人一截。[14]綜合已有研究分析,當前信息技術教師的職業生存環境及發展現狀面臨著巨大的困境,筆者將之歸結為以下幾點:一是信息技術教師工作繁雜,中心工作不明確,兼管學校的多種非教學事務,導致他們成為“勤雜工”;二是待遇偏低,其學科被認為劃為副科,而且信息技術教師晉升職稱、評優評先處處受阻;三是教師隊伍參差不齊,來源復雜,專業水平偏低。

(三)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知能結構及素質要求研究

在教師專業化及專業發展的研究中,探討教師的知識結構以及素質要求一直是個重要的課題。我們要探討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化地位及其專業發展,也必然不能避開信息技術教師的知能結構以及專業水平等問題,可以說,專業知識的完善與成熟是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是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地位自我確立的前提,而能力素質是信息技術教師在專業發展中獲得外界認同和支持的、區別于其他學科教師的能力條件。關于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具體見表1。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各個學者對信息技術教師應具備的知識的分類表述不同,但普遍都強調了三類知識: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其中本體性知識即學科知識,即關于信息技術的知識,如多媒體技術、網絡知識、數據管理知識等,這是開展好信息技術教育的前提;條件性知識是信息技術教師作為教師職業的知識要求,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對信息技術教師的條件性知識與其他學科教師的條件性知識不完全相同,它要求信息技術教師能將信息技術技能傳授給學生,重在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實踐性知識是教師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學實踐中實際使用和表現出來的對教育教學的認識。[19]筆者認為,實踐性知識就是教師的教學經驗,信息技術教師如何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對教學、學生的基本把握的認識。隨著研究與實踐的深入,人們越來越關注教師的實踐性知識。

另外,信息技術教師的能力素質結構也是學者們討論較多的話題,筆者對文獻中有代表性的幾個觀點列舉出來了,如表2所示。為了突出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的特殊性,筆者認為信息技術教師的能力素質除了一般教師具有的能力之外,一個最突出的能力是運用、加工、解釋、評價信息的能力,即我們常說的信息素養,并能在工作和教學中創造性地運用和解決問題。

(四)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之情意研究

情意因素是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轉型的一個重要特點。從研究資料來看,近幾年對教師專業發展之情意研究急劇增加。信息技術教師的情意特點也是近幾年才開始出現的研究話題。在這部分研究中,情意研究包括信息技術教師的情緒情感以及意志信念等意義,研究內容關注到了信息技術教師的職業認同、職業幸福感、課程認同感、職業壓力、職業倦怠等。劉斌在其碩士論文中對信息技術教師的職業認同作了深入的研究,指出信息技術教師的職業認同整體處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職業認同的差異受到教齡以及月收入水平的顯著影響。[24]劉永福等人從教師幸福管理的角度,利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探討了目前青海地區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幸?,F狀和幸福體驗。[25]解月光、郭峰等人對信息技術教師的課程認同狀況作了調查與分析。研究指出,信息技術教師的課程認同情況在地區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多數課程認同內容的項目上,表現出總體偏低的狀態,其主要共性問題是:對課程理想認同程度高,對課程文件和課程文本認同程度偏低,對課程實施條件和教學狀態認同程度偏低。[26]張兵等人對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的職業倦怠作了調查研究與成因分析,他們指出中學信息技術教師普遍存在職業倦怠,在個人成就感降低的維度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而其成因主要有教師職業的特點、信息技術課程性質、工作量與工作待遇不一致和個人人格等因素組成。[27]殷寶媛等人的研究為我們構建了信息技術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其形成因素之間的關系模型,并對文化環境、教育培訓、自我反思等因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28]

雖然對信息技術教師的情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研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上,還明顯不夠,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值得我們探索。

(五)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之角色地位的探討

信息技術教師的在中小學校扮演的角色和所處的地位從一開始就廣為關注,大家對此討論極為熱烈,討論中人們也是褒貶不一,眾說紛紜??傮w來看,人們認為信息技術教師的角色和地位還是較為尷尬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信息技術教師應當具有雙重定位:一是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者,二是信息技術在教學改革中的實踐者。[29]在新形勢下,理想中的信息技術教師定位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特別是在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師的重定位問題。許之民等人對此進行了闡述,他們認為,信息技術教師應當在“幕前”和“幕后”都要作好定位,演好角色,發揮在信息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技術教師應成為學科知識的權威、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學生學習的知心伙伴、教師信息素養的直接培訓者等。[30]另外,詹青龍博士在其博士論文中對信息技術教師的角色作了定位,他認為信息技術教師的角色定位是1+1,即一主一副角色,主要角色是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副角色是技術支持者,如應用指導或技術維護。[31]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對于信息技術教師的定位問題,學者和實踐者一直也是在摸索中尋找方向。綜合以上分析和現實情況,筆者認為,信息技術教師一方面要定位為教師,需要站好講臺,重在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另外,當前情況下,信息技術教師也要定位為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信息技術能力擴散的助推器,這其中可能會扮演著教輔人員的角色,但這是必須經歷的階段。

(六)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之方式方法及策略模式研究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進以及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如何促進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已經成為相關領域研究的熱點,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式方法與策略模式也是國內研究的重要取向,這也是國內相關研究的主體內容。關于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和策略,已有眾多學者作了相關探討,也形成了內容豐富、層次多樣的成果,根據分析梳理,我們可以將其細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教師培訓的新方法、新思路,嘗試改革培訓的結構設計,通過滲入游戲設計等方式來變革培訓模式,旨在提高信息技術教師培訓的質量。這種通過培訓來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我國最普遍的途徑,也是研究者最為關注的。在這點上,已經形成了大量有價值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理論上,形成了信息技術教師培訓的結構模型和策略模型,[32]形成“點菜式”培訓和“參與式”培訓模式,[33]在培訓中融入游戲元素等策略;[34]實踐上,國家層面和省市層面都積極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培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如教育部與微軟公司合作推廣的“攜手助學”計劃項目,Intel未來教育的培訓,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以及各個省市舉行的上崗培訓和職后培訓等等。

二是積極探索網絡平臺等新技術為支撐的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模式,重在學習共同體的形成。信息技術不僅給教師專業發展帶來了諸多機遇,而且也使其面臨全新挑戰。信息技術在成為教師專業發展之重要內容的同時,也正在變革著教師專業發展與成長的方式和手段。關于技術支持的教師專業發展問題,國內學者焦建利等人作了詳細綜述與分析。[35]胡文鵬等人提出依靠博客圈搭建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平臺,促成學習共同體的形成。[36]繆小龍則提出構建網絡環境下信息技術教師集體本課教研模式,這種模式通過網絡將一個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集中在一起備課評課,在一個周期內通過精細打造一個案例,來推動全備課組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37]

三是基于行動—合作的專業發展模式,努力培育與提升信息技術教師的實踐智慧。這種模式強調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個人深度學習、團隊整體發展、個體積極反思等新內涵,通過學習、對話、反思等途徑來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實踐智慧,進而促進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如李偉等人提出了一種基于“行動—合作”的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如圖3所示。[38]而張克敏和張進良等人則提出從學習、培訓、對話、反思、研究和專業意識喚醒等方面來有效提升信息技術教師的實踐智慧。[39]

取向的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模式

四是通過反思、敘事等開展教學研究和課題研究來提升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策略?!敖處熂囱芯空摺币呀洺蔀橹行W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趨勢。而信息技術課程尚屬年輕,正在發展、走向成熟,因此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反思、需要研究??梢哉f,信息技術教師處于最佳的研究位置,擁有最佳的研究機會。不少學者提出信息技術教師要積極開展教育敘事研究、行動研究、課例反思研究、課題研究,立足教育實踐,注重反思。有代表性的研究如馮伯虎等人提出的課例反思的常用模式:個人反思模式、實驗課模式、一課三議模式、基于網絡平臺的遠程合作研究模式。[40]齊宇歆則提出通過行動研究實現信息技術教師職前教育、職中發展和職后培訓的一體化,職前教育以“行動研究課程”縮小理論與實踐的距離,職中發展以“合作的反思性教學”促進實踐與理論的融合,職后培訓以“主題式”培訓及培訓后管理促進從理論到實踐的提升。[41]

五是信息技術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尋求自我成長,實現自我救贖。專業發展說到底還是個體的發展,所有的措施、策略都最終落實到個體上,因此,尋求自我成長,實現自我救贖才是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長久之道。華東師范大學王吉慶教授在《信息技術教育》雜志“對話”欄目中提到,在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是難免的,怨天尤人是無益的,靠天靠人是等不來的,只有自己救自己。[42]他也希望每位信息技術教師要有志氣,培養自己的底氣,發展學校中的人氣。葉金霞等人指出,由于傳統教育模式逐漸遇到挑戰,而信息技術學科也是更新極快,作為信息的傳遞者的信息技術教師不可缺少“終身學習”的觀念和思想。[43]

(七)其他相關研究

其他相關研究主要涉及工作感悟、教師訪談錄及學者建議等內容,也出現了對國外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借鑒,如《美國信息技術教師培訓對我們的啟示》一文中就從“Intel未來教育”和美國其他培訓項目中提出六點有益的啟示:理論表述要少,要相信教師的理解力;交流多樣化,鼓勵教師互相學習;要變“記憶考試”為 “能力考查”,變“終結性評價”為“過程性評價”;為教師的培訓提供“學習支架”;以學生角色體驗學習;寓教育理論學習于活動之中。[44]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發現,目前國內關于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與實踐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內容上,對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現狀、角色地位、職業知能以及專業發展的理論方法、策略模式等作了較多的嘗試與探討,方法上,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齊頭并進,相互補充。然而,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情意方面的研究還比較欠缺,研究的內容還不夠豐富。

三、結論與啟示

從以上綜述來看,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和結論,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思考。

一是在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七個研究主題中,專業發展方式方法及策略模式研究占絕對主體。這一點表明絕大部分研究者都在探討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之路,這是可喜的一點。然而,讓人擔憂的是,研究者們提出了這么多方式方法、策略模式,卻仍不能真正有效地推動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我們到底還需要什么?在無力改變當前教育環境下,我們還能為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什么樣的合理思路?這不得不讓人深思。我們認為,關鍵要靠信息技術教師自身因素。只有信息技術教師真正把握住自我發展的機會以及利用好現有的資源,真正成為專業發展的主體,他們會比任何一個教師群體都能更好地實現專業發展。

二是研究深度上,高層次、高水平的研究還遠遠不夠,有待進一步深入探索。例如,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碩博論文的數量屈指可數,缺少系統研究和深入研究。僅有一篇關于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博士學位論文,就是華東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專業2007屆博士研究生詹青龍所作的“信息技術教師培訓模型研究”。從現有的這么多研究文獻來看,大部分研究限于“蜻蜓點水”式的初步探索,沒有深入地探索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矛盾和機制。

三是在研究的內容上,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情意研究相對缺乏,急需研究的轉型。關于人的發展的問題,一般情況都要經歷一個由外向內的過程,因此我們的研究也應體現這一點。關注情意是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轉型的重要特征,也是以人為本的研究取向的要求。在現有的研究中,這部分研究還非常有限,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四是在研究主體上,我們應更追求多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按照目前中國的現狀,信息技術教師的學科來源還存在很大部分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因此在探討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上,理應也必須與計算機相關專業加強交流與合作。從文獻調研看,研究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上,大部分研究主體屬于教育技術學、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碩士等,還缺少計算機教育等專業的重視。這對優化信息技術教師的源頭質量是很不利的。

五是在研究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探索上,我們應更加關注其與新技術、新理念的結合。信息技術的出現,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更為有力的支持,為教師的交流和反思提供幫助,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增添了關于技術及其教育應用能力的新內容。如虛擬學習社區、“教師本位”的專業發展觀,為改革傳統的專業發展手段——培訓的結構設計有著很大的幫助。

綜合以上分析,在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問題上,我們需要擺脫傳統的研究框架,應從系統觀點重新審視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問題。前一階段我們已經從外在的、客觀的視角研究了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問題,如信息技術教師的角色定位、信息技術教師的知識結構、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外在環境等?,F今以及以后的一段時間內我們的研究任務應以信息技術教師的情意研究為重點。在以情意因素為重點的研究框架下,首先要研究的問題是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情意結構。在這一點上,我們需要以科學合理的測量方法普遍了解信息技術教師的情意特征和一般水平,研究分析出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情意結構。其次,我們應以系統的觀點全面研究信息技術教師專業情意發展的阻礙因素,突破傳統研究框架的單向思維和簡單思維。再次,在分析情意結構、阻礙因素的基礎上分層次探索多學科綜合、多位一體的培養策略,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不能僅靠一個學科、一個研究團體來解決,而是需要多學科的參與和合作。最后,將信息技術教師自我的發展與信息技術學科的發展結合起來,尋求統一的發展。當然,本文意在拋磚引玉,僅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框架提出了一點思考,希望引起更多的關注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玲.創新推廣理論與信息技術教師培訓[J].中小學電教,2005,(8):7~9.

[2] 張紅巖,張新明.從知識管理的視角看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J].中小學電教,2007,(3):16~18.

[3] 黃桂晶,張進寶,羅李.基于“扎根理論”對微軟“攜手助學”信息技術教師培訓現狀的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5):86~89.

[4] 周雄俊.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培養方案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8,(30):49~50.

[5] 孫沛.對教育技術專業培養信息技術教師的思考[J].現代教育技術,2009,(2):107~109.

[6] 劉家彬,陳渝.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培養辦法的探索與實踐[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444~448.

[7] 張麥俠,強雪,劉博.淺談西部地區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繼續教育的研究[J]. 陜西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07,(2):24~26.

[8] 詹青龍,顧小清.信息技術教師培訓的新思維[J].中國電化教育,2007,(7):13~17.

[9] 焉凱,高逢玲.談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繼續教育[J].教育信息化,2004,(10):40~41.

[10] 王海燕.新課程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師的適應性探究[J].當代教師教育,2008,(3):89~93.

[11] 鐘柏昌,李藝.教師與新課程共同成長——以信息技術教師為例[J].教育科學研究,2009,(5):65~67.

[12] 管志毅.中學信息技術教師邊緣化生存狀態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1.

[13] 金玉祥.信息技術教師的“圓周運動”[J].中小學電教,2007,(7~8):98.

[14] 邵志英.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邊緣化問題探析[J].中小學電教,2007,(6):23~25.

[15] 姜春霄,林剛.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知識和能力結構芻議[J].中小學電教,2006,(20):11~14.

[16] 陸永來,王玨.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中的知識困頓[J].現代教育技術,2005,(6):73~76.

[17] [31] [32] 詹青龍.信息技術教師培訓模型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18] 黃曉軍,徐智仕.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知能及專業發展途徑淺探[J].南昌高專學報,2005,(2):65~68.

[19] 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1):104~112.

[20] 陳梅,李龍.關于信息技術教師能力培養的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09,(4):91~94.

[21] 姜春霄,林剛.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知識和能力結構芻議[J].中小學電教,2006,(20):11~14.

[22] 黃曉軍,徐智仕.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知能及專業發展途徑淺探[J].南昌高專學報,2005,(2):65~68.

[23] 鄭珠,侯友.淺議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能力要求[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7):153~156.

[24] 劉斌.中學信息技術教師職業認同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25] 劉永福,張成英.邊遠地區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幸福指數的調查[J].中國遠程教育,2009,(4):64~67.

[26] 解月光.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課程認同狀況及其歸因分析[J].中小學電教,2005,(10):4~7.

[27] 張兵,孫淑晶.中學信息技術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成因分析及對策[J].電化教育研究,2008,(10):94~96.

[28] 殷寶媛,于紀明.信息技術教師的教育信念形成因素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08,(5):73~75.

[29] 趙可云,薛慶文.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定位的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11):30~32.

[30] 許之民,許之安.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師角色的重定位[J].現代教育技術,2009,(4):42~45.

[33] 沈應兄.改革培訓方式,提高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培訓效果[J].教育技術導刊,2007,(3):41~42.

[34] 袁東斌.信息技術教師培訓中的游戲設計[J].中小學電教,2007,(6):12~14.

[35] 焦建利,汪曉東,秦丹.技術支持的教師專業發展:中國文獻綜述[J].遠程教育雜志,2009,(1):18~24.

[36] 胡文鵬,冼偉銓.博客圈學習共同體: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新平臺[J].教育技術導刊,2007,(9):17~19.

[37] 繆小龍.網絡環境下聚焦備課組促進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J].雙語學習,2007,(10):118~119.

[38] 李偉,王巖.基于“行動—合作”的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策略探討[J].計算機教育,2008,(23):94~96.

[39] 張克敏,張進良.新課改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師實踐智慧的培育與提升[J].現代教育技術,2009,(12):16~18.

[40] 馮伯虎,李藝.課例反思研究:信息技術教師行動研究的新取向[J].中國電化教育,2006,(9):58~61.

[41] 齊宇歆.以行動研究促進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成長[J]現代教育技術,2008,(6):43~45.

[42] 王吉慶.信息技術教師如何實現自我救贖[J].信息技術教育,2007,(4):22~23.

[43] 葉金霞,李韋.信息技術教師終身學習之途徑[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11):78~80.

[44] 孟憲凱.美國信息技術教師培訓對我們的啟示[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9):42~43.

可持續發展理念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布了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從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其他企業執行。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首次構建了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國際準則趨同、涵蓋企業各項經濟業務、可獨立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是我國會計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新會計準則在資產、負債、權益項目的定義、分類、確認和計量等方面,與《金融企業會計制度》比較,存在較多差異,將對其經營和利潤產生重大和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會計準則;金融工具;公允價值

2005年8月25日,財政部正式頒布了《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暫行規定(試行)》(財政部財會[2005]14號),規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銀行和擬上市銀行范圍內試行。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布了由1項會計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會計準則組成的一整套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從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其他企業執行。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實現了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建設新的跨越和歷史性的突破,是我國會計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一、銀行業相關會計準則主要內容及其意義

與舊的會計準則體系相比,新會計準則在理念、內容、準則體系和國際趨同等方面都有較大創新。在39項新會計準則中,與銀行業密切相關的主要是《企業會計準則第19號:外幣折算》、《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這五項準則規范了金融工具的分類和會計核算,對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外幣交易和金融資產轉移等業務的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進行了全面梳理,填補了我國會計標準在這些業務領域的空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按照持有目的將金融工具對應的金融資產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四類,對應的金融負債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和其他金融負債兩類,分別采用不同的計量屬性和方法進行核算。第二,對衍生金融工具全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并從表外轉移到表內反映。第三,按照套期性質將套期保值業務劃分為公允價值套期、現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經營凈投資套期三種,并分別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第四,按照相關資產風險和報酬的轉移程度將金融資產轉移區分為整體轉移和部分轉移分別處理。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為我國銀行業全面推進會計標準國際化,提高會計管理水平,實現穩健經營提供了重要機遇。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將通過規范會計核算,引入風險管理理念等方式對銀行業的經營管理發揮積極影響,在實現銀行業會計信息的國際通用、促進銀行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推動銀行業會計管理的深層次變革、揭示和防范風險、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良好的社會形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新會計準則對銀行業的影響

(一)對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分類及計量的影響。改變目前按流動性分類的方式,將金融資產按照交易目的區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四類;將金融負債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和其他金融負債兩類。同時,計量屬性亦相應發生變化,其中: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及其他金融負債按實際利率法,以攤余成本計量。

(二)采用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易引發財務的波動性。實施新準則后,將給我國銀行業損益確認的標準帶來根本性的改變,最顯著的就是我國銀行業持有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的變化要直接計入損益。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負債清償的金額。一方面,與歷史成本法相比,公允價值隨市場價格的變化而變化,頻繁變動將導致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的波動性上升。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相關市場的發展還不成熟,市場交易不夠活躍,許多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無法可靠計量,可能會發生人為操縱計量結果的情況。

(三)貸款減值準備的計提將更趨精細化、客觀化。新準則要求在資產負債表日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外的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計提減值準備。資產減值準備的金額是金融資產的可回收金額低于金融資產攤余成本的差額。其中,可回收金額通過金融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按原實際利率折現確定,并考慮相關擔保物的價值,原實際利率為初始確認金融資產時計算確定的實際利率。這與貸款按五級分類計提減值準備的傳統做法明顯不同,減少了人為因素對減值準備計提額的影響,同時也帶來了有關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及新增額是否會發生異動的疑問。因此,實施新準則將對我國銀行業貸款減值準備的計提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四)對表外核算格局的影響。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將徹底改變我國衍生金融工具表外核算的方法,將衍生金融工具放在資產負債表內,以公允價值反映,可以更加容易地評價銀行業通過衍生工具進行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五)對銀行業資本和加權風險資產的影響。一是金融工具公允價值的頻繁變化,增加了銀行業資本的波動性。二是衍生金融工具等表外業務納入表內反映,必將影響加權風險資產。

(六)投資類產品的核算將發生較大變化。在過去的準則下,債券投資基本上分“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兩個會計科目來核算。根據新準則,這些項目將分成“交易類”、“可供出售”和“持有至到期”三個類別,對于不同的類別,在計價屬性上和價值變動計入損益上都有差異,這一變化將直接帶來銀行業核心系統科目結構和相關核算手續的改變。

(七)對銀行業利率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引入公允價值后,銀行業會計核算將與復雜的資本市場和宏觀經濟環境更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市場環境的變化對銀行的影響將會通過會計信息反映出來。當市場利率水平變化時,金融工具的重估價值隨之產生變化,進而導致銀行業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的波動。因此,公允價值的全面引入要求銀行業對宏觀經濟和市場環境具有較強的預見能力,其具體反映為銀行業的利率風險管理能力。從風險的角度看,公允價值計價屬性的引入,不僅僅是一項會計準則的變化,而且會給銀行業風險管理觀念、風險控制技術手段帶來一次巨大的變革。

(八)對銀行業獲取市場數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允價值的引入,對銀行業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和債券投資類產品的“盯市”要求大大提高,銀行業需要實時反映兩大類產品公允價值的波動。但目前我國金融產品的交易市場還不是很成熟,尤其是衍生金融產品才剛剛起步,金融產品公允價值的取得將存在一定的困難。

三、對銀行業全面實施新會計準則體系的若干建議

新的會計準則,并不僅僅是會計政策的變化,而是涉及了從確認、計量到記錄、報告的整個會計過程,將給傳統的會計原則、確認標準、計量方法帶來重大改變,對銀行業的會計核算方法、會計科目體系、核心賬務系統等帶來一系列的改變。因此,銀行業全面實施新會計準則,將是一項從觀念到實踐、從會計科目到核心賬務系統升級、從前臺操作到后臺管理的系統工程,需要一系列的應對措施,才能實現向新準則的順利過渡。

(一)以公允價值為導向,真實反映損益。重視新舊會計準則之間的協調和過渡,考慮到公允價值計量涉及的問題復雜,可將公允價值首先用于信息披露,以使銀行業在過渡期內更好地積累經驗,并創造條件逐步擴大公允價值的適用范圍。

(二)提升風險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技術。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術和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探索運用量化模型有效識別、判斷、計量和控制信用、市場和操作風險,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三)成立新準則課題組,認真研究執行新準則的可行性。課題組成立后,要從整體上抓緊新準則的研究,認真研究新準則及應用指南的內容,并與目前的財會政策、業務管理模式、操作流程等進行差異分析與評估,擬訂出具體實施方案。

(四)組織全方位、各層次的培訓工作,強化對新準則的學習,提高會計人員和相關業務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新準則的實施,無論從系統性、復雜性和技術難度等方面,都對其使用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加強對會計人員、相關業務人員的培訓,保證財會部門及業務部門的所有員工都熟悉新準則、會用新準則,就顯得非常必要。

(五)明確部門分工,加強部門協調,整合現有的業務管理模式、操作流程。實施新準則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多,信息涉及的業務面也非常廣,大部分信息需要業務部門提供。因此,新準則的執行需要所有員工共同參與、密切配合,按照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對歷史信息進行采集整理,重新梳理現有的業務管理模式、操作流程,將新準則的要求融入日常業務管理工作中。

(六)建立健全保證新準則體系貫徹實施的配套制度,主要指會計核算制度。現行的會計核算制度難以適應新準則中所要求的金融資產、負債分類方法,銀行業應堅持審慎的會計原則,按照財政部即將出臺的新準則應用指南的要求,規范會計核算,從制度上保證其持續健康發展,迎接新準則帶來的挑戰。

(七)積極開展同業交流。目前,國內同業已有全面實施國際會計準則的先例,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已在香港上市,并已開始實施新會計準則。國內銀行業應該積極開展同業交流,了解同業先行者全面實施國際會計準則方面的工作安排和步驟,以及在執行新會計準則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從而提高對于新準則的執行能力。

參考文獻:

[1]敖焱杰.銀行如何滿足國際會計準則的核算要求[N].金融時報,2005-10-19.

[2]冷剛.試析《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暫行規定》對擬上市銀行的影響[J].金融會計,2006,(1).

[3]王海妹.新會計準則體系下的銀行業應對之道[J].金融會計,2006,(6).

(責任編輯:李琳)

可持續發展理念論文范文第3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院治療的ICU病人84例為研究對象, 入選標準為處于清醒狀態, 認知無障礙, 能與醫護人員相互配合展開本次試驗, 且ICU治療時長均>3 d。該組病例中男39例, 女45例, 年齡21~79歲, 平均年齡 (49.5±9.64) 歲, 隨機將其均分為參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 其中參照組中男19例, 女23例, 年齡25~79歲, 平均年齡 (48.3±8.88) 歲, 27例使用有創呼吸機, 15例使用無創呼吸機;觀察組中男20例, 女22例, 年齡21~74歲, 平均年齡 (48.9±10.57) 歲, 24例使用有創呼吸機, 18例使用無創呼吸機。

1.2 護理方法

1.2.1 參照組

患者實施常規ICU護理措施, 醫護人員在給予患者治療性操作的同時應嚴格遵循醫囑, 并對患者病情變化實施密切觀察, 對其進行生活以及心理的雙重護理。

1.2.2 觀察組

患者則在常規ICU護理措施的基礎上融入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 具體包括: (1) 醫護人員的衣著:醫護人員應重視對自身著裝作嚴格要求, 科室應提供備用衣服, 確保醫護人員隨時更換污染衣服, 實時保持著裝整潔。 (2) 護理溝通:對于意識清醒, 能夠用語言順利交流的患者可使用語言與之展開深度交流與溝通;而對于因病情進展喪失語言能力或因氣管插管等手術護理措施而導致暫時性用語障礙則可輔以手勢、動作以及表情等非語言溝通方式與患者展開盡可能深的交流, 應保持和藹可親的面部表情, 盡可能地向患者表達出善意, 在此過程中應注意患者的語言反應以及口型、面部表情等其他反饋。此外對于喪失語言功能的患者還可在提問后為其提供答案選擇, 例如在詢問患者“這樣的體位舒服嗎?”, 然后可告知患者可點頭表達“是”, 搖頭表達“否”, 或眨眼一下表達“是”, 兩下則表達“否”。除此之外, 醫護人員還可對寫字板、卡片、圖畫之類的工具加以利用, 通過圖文并茂與患者展開深層次的非語言溝通;還可與患者握手, 輕撫其肩膀, 給予患者溫暖和安慰, 使其心理得到支持, 有利于消除孤獨、恐懼和焦慮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除了對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外, 還可將各類放松訓練方法引入到護理工作中來, 例如可以引導患者多去想一些開心的事情, 有利于消除其緊張心理;還可播放患者喜歡的各類音樂等。 (3) 病房環境:對ICU病房內的環境加以調整, 確保報警音以及儀器所發出的各類聲響調至最低, 醫護人員應確保病房安靜, 切忌大聲喧嘩, 在就患者病情問題展開交流時應保持低聲交談, 并可在入門側設置床簾, 為患者提供個人空間, 保護患者隱私。 (4) 患者家屬的人文關懷:醫護人員在與患者溝通的同時還應注意與患者家屬展開有效的交流和溝通, 首先應構建起和諧的護患關系, 并與患者家屬建立起牢固的信任關系, 若實際情況需要, 則允許患者家屬在醫護人員陪同下探視ICU病人, 在探視過程中應引導患者家屬對患者多做安慰和鼓勵, 幫助其樹立治療信心。期間針對其提出的各種疑問, 護理人員應保持足夠耐心, 并一一作詳細解答。 (5) 基礎護理的加強:針對各項基礎護理措施, 醫護人員應嚴格遵循操作規范, 并予以切實落實, 應注意每天對患者實施皮膚、眼部以及口腔部位的護理操作, 并重視患者個人衛生清潔。起床時為患者擦臉, 睡前幫助患者擦臉并擦腳;患者若伴有多汗, 則應幫助其擦洗身體, 避免異味和褥瘡, 應確保床單清潔衛生, 并勤加清洗和更換。

1.3 效果評定指標

對參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舒適度以及焦慮狀態進行觀察對比。采用模糊數字發對患者焦慮狀態進行評估:在0~10中, 患者可以其中某個數字來表達ICU內的個人焦慮程度, 0分為無焦慮, 10分則表示焦慮極其嚴重;舒適度則包括“舒適”和“不舒適”兩個選項。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本次研究數據的分析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 (±s) 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與參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具有更高的舒適度, 觀察組焦慮程度評分 (3.56±0.72) 分明顯低于參照組的 (6.02±0.58) 分,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見表1。

注: (1) 與參照組相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3 討論

ICU病人病情大多處于危重狀態, 因而醫護人員應對其實施密切觀察與護理, 患者本身也常因病情進展而產生嚴重抑郁、焦慮和緊張情緒, 其飲食和睡眠等方面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導致治療依從性隨之減低。對此在傳統護理中醫護人員缺乏足夠的重視, 或是基于患者負面情緒給予一定程度的心理護理, 但收效甚微。而在該次研究中, 在觀察組患者護理措施中融入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 不僅有效解決了患者的心理和情緒問題, 還使患者家屬的需求得以滿足, 為患者提供全新的支持系統, 有利于其樂觀心態以及治療信心的養成。在該組病例中, 觀察組患者具有更高的舒適度和更低的焦慮程度, 組間差異較為明顯。

綜上所述, 在對ICU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融入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降低其焦慮程度, 從而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 更好地與臨床治療相配合,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摘要:目的 對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應用于ICU護理過程中的臨床價值展開分析與探討。方法 選取在院治療的ICU病人84例為研究對象, 隨即將其均分為參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 對參照組患者實施ICU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則在參照組基礎上融入持續性人文關懷護理理念。對住院期間兩組ICU患者的舒適度以及焦慮程度展開觀察和對比。結果 與參照組相比, 觀察組患者具有更高的舒適度和更低的焦慮程度, 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結論 在對ICU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融入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降低其焦慮程度, 從而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 更好地與臨床治療相配合,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持續性人文關懷,ICU護理,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芳.持續性的人文關懷理念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0, 26 (36) :17-18.

[2] 陳婉晨.持續性人文關懷理念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健康必讀, 2012, 11 (10中旬刊) :406-406.

[3] 柳琴, 張銀玲, 雷鶴, 等.關于重癥監護室護理人文關懷的思考[J].全科護理, 2012, 10 (2) :152-153.

[4] 尹慧潔.淺談人文關懷在急診ICU的應用[J].中國中醫急癥, 2008, 17 (2) :272-273.

[5] 王金萍, 潘紅衛.持續性的人文關懷理念在ICU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 2012 (z2) :196-197.

可持續發展理念論文范文第4篇

各位領導,同事,大家上午好:

按照廠黨委中心組學習安排,結合自己對“五大發展理念”共享發展的學習,下面就個人學習的幾點體會向各位領導、同事進行匯報交流。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共享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蘊含著深刻的問題意識和導向意識,深刻認識和理解這一理念,對于我們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堅持共享發展,就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一理念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體現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的理念是對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開放思想的精髓即實現共同富裕的繼承和發揚,是中國改革實踐的主題。它從社會主義本質和根本目的的高度,回答了什么是發展的主要目的與核心價值這個重大問題。

改革開放的實踐告訴我們,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能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激發和保持人們支持和投身改革的思想共識,使國家發展獲得深厚偉力。同樣,我們企業與職工也一樣,互相依靠,互相發展,誰也離不開誰,當我們站在共享的發展理念下開展工作,我們就能激發職工的積極性與參與感,增強團隊的凝聚力,提高我們應對困難和挑戰的能力。

總書記一再強調,新發展理念首先堅持的是人民主體地位,始終圍繞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樹立新發展理念,首先要解決為什么人、由誰享有這個根本問題。這就是共享從價值層面統領新發展理念的基本邏輯。共享發展理念由于更多地側重于價值層面,因此其推行就不能僅靠自身,要依靠其他工具和手段;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等發展理念則更多側重于工具層面,從五大發展理念的整體性來看,這些則是共享發展的主要保證。因此,在堅持共享發展的同時,做到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和開放發展,以創新、協調、綠色和開放來保證共享的實現,這也是我們企業工作中應該認真思考的。

我認為在企業中貫徹落實“共享發展”理念,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是要以創新促共享,創新成果的共享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而且會激發員工發明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要以協調促共享,協調部門之間、員工之間的關系,協調好企業內部、外部的關系,為企業的共享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三是要以綠色促共享,在企業內部大力提倡綠色發展,不僅能夠推動節能降耗目標的實現,同時有助于企業形象的提升,為共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四是以開放促共享,只有企業開放,才能夠博眾家之長,不斷完善自身,同時,在企業內部要努力推動知識共享、文化共享、技術共享的理念,企業才能長久不衰,蓬勃發展。

五大發展理念本身就是一個整體,相互促進又緊密聯系。要實現企業的共享發展、實現國家的共享發展,需要每個人、每個環節的相互配合,以人為本,使員工有獲得感,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這樣,真正的“共享”才能實現。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的一些學習心得和體會,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可持續發展理念論文范文第5篇

一、《規劃》指導思想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

五大發展理念是《規劃》指導思想的核心。指導思想明確提出按照“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十三五”期間,在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氣象發展要做到“三個堅持”(堅持公共氣象發展方向,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堅持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全面深化氣象改革、全面推進氣象法治建設、全面加強氣象部門黨的建設),突出“雙輪驅動”(突出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的雙輪驅動),著眼“兩個突破口”(以氣象核心技術攻關、氣象信息化為突破口)和“兩個切入點”(以有序開放部分氣象服務市場、推進氣象服務社會化為切入點),做好“四項工作”(加快完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全面提升氣象預報預測預警水平,不斷提高開發利用氣候資源能力,構建智慧氣象),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氣象現代化體系,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目標,不斷提升氣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能力和水平。

緊緊圍繞五大發展理念,《規劃》明確提出“四個堅持”的基本原則和氣象發展必須遵循的五個方面的發展理念?;驹瓌t包括堅持公共氣象發展方向、堅持深化改革、堅持統籌開放、堅持氣象現代化不動搖。發展理念包括:突出創新發展,著力激發氣象發展的活力;推進協調發展,著力補齊氣象發展的短板;重視綠色發展,著力引領氣象發展的新領域;堅持開放發展,著力拓展氣象發展的新空間;強化共享發展,著力增進廣大人民群眾的福祉。

二、《規劃》發展目標緊緊圍繞五大發展理念

《規劃》在充分考慮“十三五”氣象發展形勢的基礎上,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提出了“十三五”時期的氣象發展目標,勾畫了未來五年氣象發展藍圖。

《規劃》明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智慧氣象為重要標志、由“四大體系”構成的氣象現代化,業務初步具備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的能力,氣象整體實力接近同期世界先進水平,若干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氣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

《規劃》同時提出了綜合先進的現代氣象監測預報預警、集約共享的氣象信息化、效益顯著的氣象防災減災、高效普惠的公共氣象服務、功能完善的生態文明保障、科學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優先發展的科技人才體系、科學法治的現代氣象管理等8個方面的具體目標和13項主要指標。

發展目標突出了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理論基礎,突出了到2020年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的奮斗目標,突出了定性和定量指標的科學性和代表性,力求可操作、可檢查、可評估。

三、《規劃》主要任務全面貫徹五大發展理念

《規劃》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進行了新的布局,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對應的將“十三五”氣象發展主要任務明確為“改革創新”、提升氣象現代化水平,統籌協調、推進氣象事業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保障氣候安全服務生態文明,開放合作、構建氣象對外開放發展新格局,共享共用、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氣象服務”五個方面。五個方面的任務相輔相成,共同支撐氣象現代化“四個體系”建設。

——改革創新,提升氣象現代化水平。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使之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十三五”時期,面向實現氣象現代化的發展目標,需要借助改革和創新的強大動力來解決我國核心業務技術能力存在的問題,以提升我國氣象現代化水平。因此,將“改革創新,提升氣象現代化水平”作為“十三五”氣象發展五大任務之首,重點包含四項主要內容:全面深化氣象改革、實現氣象核心業務技術新突破、提高氣象信息化水平、強化科技引領和人才優先發展。旨在強調通過全面深化氣象改革積極營造良好的內外部創新環境,以氣象核心業務技術攻關、氣象信息化為突破口,以科技創新為第一生產力,以人才為支撐,真正走出一條高質量、高效益、可持續的氣象現代化道路。

——統籌協調,促進氣象可持續發展。協調發展是推動和實現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氣象實現更大發展的必然選擇和重要內容。“十三五”時期,氣象部門在適應國家協調發展戰略的前提下,急需緊扣解決氣象事業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不斷提高氣象事業整體發展水平,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因此,將“統籌協調,促進氣象可持續發展”作為“十三五”氣象發展的第二大任務,重點包含四項主要內容:加快氣象事業協調發展、推進氣象資源統籌利用、強化部門間協作機制、依法依規推進氣象協調發展。旨在樹立協調發展理念,依法依規,統籌推進氣象區域、氣象各領域、氣象行業、氣象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同時強化氣象部門法治建設、氣象智庫建設,實現氣象可持續發展。

——綠色發展,保障生態建設和氣候安全。綠色發展是指一個國家的生理代謝、運行機制和行為方式等建立在遵循自然規律、有利于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基礎之上,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十三五”時期,推動綠色發展,要創造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共同繁榮的良性循環,綠色發展理念將對做好氣象工作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因此,將“綠色發展,保障生態建設和氣候安全”作為“十三五”氣象發展的第三大任務,重點包含四項主要內容:加強環境氣象與生態氣象保障能力建設、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支撐作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有序開發利用氣候資源。旨在引導“十三五”時期把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推動促進綠色發展貫徹到氣象事業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重點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氣象保障能力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有序開發利用氣候資源,提升氣象服務保障綠色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做到保障生態建設和氣候安全,在保障國家綠色發展的同時,實現氣象自身的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構建氣象發展新格局。開放發展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賦予了比原有的開放更豐富的內涵。“十三五”時期,氣象部門踐行開放發展理念,推動由氣象大國邁向氣象強國,必須圍繞氣象現代化建設,進一步深化開放發展。因此,將“開放合作,構建氣象發展新格局”作為“十三五”氣象發展的第四大任務,重點包含兩項主要內容:融入國家開放發展新布局、深化國際氣象合作。旨在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氣象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氣象開放。突出以戰略思維和全球眼光,研究制定氣象全球戰略,深化國際雙向開放交流合作,構建氣象對外開放發展新格局,全面提升氣象開放程度,為氣象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共享共用,提高以人民為中心的氣象服務能力。共享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途徑。公共氣象是社會共享發展的重要內容,為人民提供優質的氣象服務是氣象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何更好地促進社會共享氣象發展成果是氣象“十三五”發展的重大課題。因此,將“共享共用,提高以人民為中心的氣象服務能力”作為“十三五”時期氣象事業發展的第五大任務,重點包含三項主要內容:提高氣象防災減災保障能力、推進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加快發展專業氣象服務。旨在倡導全民全行業的共享共用,突出把推進基本公共氣象服務均等化作為實現氣象共享發展的首要任務,提高以人民為中心的氣象服務能力,促進優質公共氣象服務產品的社會供給和公眾共享,實現公共氣象服務的共享發展。

四、《規劃》工程項目充分體現五大發展理念

在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圍繞“十三五”氣象發展主要任務,《規劃》提出了氣象創新發展項目、氣象協調發展項目、氣象綠色發展項目、氣象共享發展項目四類發展項目,共計16個重大工程項目。其中,氣象創新發展類項目包括氣象衛星探測工程、氣象雷達探測工程、氣象綜合觀測設備設施建設工程、氣象信息化系統工程和氣象科技創新工程5個工程,氣象協調發展類項目包括區域協調發展氣象保障能力建設項目和基層臺站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兩個項目,氣象綠色發展類項目包括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工程、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工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支撐能力建設項目、糧食生產氣象保障能力建設項目4個工程項目,氣象共享發展類項目包括氣象防災減災預報預警工程、海洋氣象綜合保障工程、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建設項目、現代氣象服務能力建設項目5個工程項目。這些工程項目充分體現了五大發展理念,涵蓋“十三五”氣象發展的關鍵領域,將帶動或促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和《規劃》目標任務的實現。

著力發展智慧氣象 打造氣象現代化的“升級版”

《全國氣象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應需求、結構完善、功能先進、保障有力的以智慧氣象為重要標志,由現代氣象監測預報預警體系、現代公共氣象服務體系、氣象科技創新和人才體系、現代氣象管理體系構成的氣象現代化” 。“智慧氣象”成為氣象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規劃》提出“以智慧氣象為重要標志”的發展目標。為什么要在《規劃》中把智慧氣象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面對加速到來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日趨激烈的國際氣象科技競爭,我國氣象部門必須運用新的信息技術手段與信息管理理念,通過資源集約、系統智能化、流程優化等途徑,把氣象打造成為一個完整的、內在聯系的“感知系統”,進而使氣象工作實現觀測彈性化、預報精準化、服務敏捷化、創新便捷化。

《規劃》將智慧氣象確定為新時期氣象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體現了氣象事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支撐和保障的責任擔當,順應了科技變革潮流,契合了以氣象信息化帶動氣象現代化的發展內涵,適應了氣象科技的時代特征和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的新要求,是氣象與科技、經濟、社會的深度融合,實現更高水平的氣象現代化的生動體現。

第一,從氣象工作的根本宗旨來看,發展智慧氣象就是在踐行“以人為本、無微不至、無所不在”的氣象服務理念,更好地服務社會、造福人民。氣象服務與人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提供讓人民滿意的氣象服務是氣象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氣象工作的出發點。通過發展智慧氣象,氣象信息獲取將更加智能、精準、大眾化,氣象預報預測將更加準確、精細、多樣化,氣象服務將更加個性、貼身、敏捷、普惠化,氣象觀測將更加標準、智能、信息化,氣象管理將更加科學、高效、法治化??梢灶A見,在智慧氣象時代,廣大人民群眾將享有更加豐富多樣的氣象服務產品、更加便捷流暢的氣象信息服務、更加愉悅貼心的用戶體驗。

第二,從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趨勢來看,這為發展智慧氣象提供了很好的科技基礎,以氣象信息化帶動氣象業務智慧、智能化。從全球來看,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帶來了社會方方面面的“智慧”特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與氣象工作的不斷融合,氣象工作也逐步呈現出“智慧化”特征。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智能技術等推動下,信息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氣象服務必須適應這一發展趨勢。這為智慧氣象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科技基礎,給氣象數據的采集和氣象服務帶來相當大的便利,為發展智能觀測、智能預報、智能服務提供了可能,是新時期氣象現代化的強大驅動力。

第三,從經濟社會發展大勢來看,發展智慧城市、智慧行業等,不僅為發展智慧氣象帶來了新理念和新動力,而且也將為氣象與各行各業的融合發展帶來新機遇和新平臺??倳浿赋?,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強調要拓展網絡經濟新空間。氣象現代化必須適應這一發展趨勢,跟上甚至引領智慧時代步伐。

第四,從世界氣象科技發展潮流來看,發展智慧氣象將使氣象科學與技術更加緊密交融,氣象業務與服務更加交互,氣象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更加融合?,F代氣象本質上就是信息獲取、加工、處理、分析、發布、應用。從全球范圍看,“智慧”正在引領著各個領域的創新方向。美歐等氣象強國非常重視信息新技術的應用,并已用于實踐,并且在數值預報等氣象核心技術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我國要實現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氣象業務現代化,關鍵還是要在氣象預報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發展智慧氣象,在觀測、預報和服務等各領域應用新技術、新方法、新平臺,有助于增強創新能力,實現在氣象科技領域的新突破,進而掌握全球競爭先機。

《規劃》如何部署和要求,推進智慧氣象的目標實現?

《規劃》提出,新時期要建設以智慧氣象為重要標志的氣象現代化“四大體系”。即要著力構建以信息化為基礎的無縫隙、精準、智慧的現代氣象監測預報預警體系;著力構建政府主導、部門主體、社會參與的現代公共氣象服務體系;著力構建聚焦核心技術、開放高效的現代氣象科技創新和人才體系;著力構建以科學標準為基礎、高度法治化的現代氣象管理體系。同時,中國氣象局已印發了《中國氣象局氣象現代化領導小組關于推進氣象現代化“四大體系”建設的意見》,對建設以智慧氣象為重要標志的氣象現代化“四大體系”進行了明確部署。

一是構建現代氣象監測預報預警體系。以信息化為基礎支撐,推動發展“智能感知”和“智能預報”。既要實現對氣象要素、經濟社會影響、用戶需求和工作運行狀態的智能化感知,也要實現對氣象要素、氣象災害、氣象影響的精準預測。面向業務和服務需求,搶抓智慧業態發展先機,優化業務布局。構建天地空一體化、內外資源統籌協作的氣象綜合觀測業務,敏捷響應需求、時間空間可調、云計算技術充分利用的智能預報系統,資源集約、流程高效、標準統一的氣象信息業務系統。

二是構建現代公共氣象服務體系。以精準智慧為導向,要求能夠敏捷響應和有效適應社會個性化、專業化需求,依靠信息化智能技術的廣泛深入應用,依靠政府、部門和社會的共同參與,依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精準型、個性化、按需響應”的智慧公共氣象服務,將智慧氣象的元素融入到各行各業。

三是構建現代氣象科技創新和人才體系??萍紕撔潞腿瞬朋w系是發展智慧氣象的重要基礎?!兑巹潯钒褮庀罂萍紕撔潞腿瞬虐l展放到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要加快建設國家氣象科技創新體系,下大力氣在智能觀測、精準預報、智能服務等方面研發關鍵技術,大力發展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的氣象應用技術,實現國家級氣象業務核心技術的突破??萍紕撔码x不開人才,“十三五”期間,還要不斷創新氣象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培養一大批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四是構建現代氣象管理體系。進一步改革完善氣象管理體制機制,轉變管理職能。從注重發展規模、硬件建設,轉向更加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隊伍素質提高,更加注重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從主要依靠部門管理為主,轉向充分融入各級政府管理系統,充分利用社會各類資源,全面提高政務服務效能。建立新型的現代氣象運行管理機制,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建立與氣象管理體制相適應的完備的氣象法律法規和標準。

《規劃》實施過程中,如何更好地推進智慧氣象?

推進智慧氣象,對于《規劃》實施來說,關鍵是抓好頂層設計和工程項目兩個抓手。以規劃統領智慧氣象發展,以工程項目帶動或促進智慧氣象發展。

在頂層設計方面,中國氣象局高度重視智慧氣象的頂層設計工作,為更好推進《規劃》實施和智慧氣象的發展,正在編制氣象信息化發展規劃等17項配套專項規劃,這些專項規劃涵蓋氣象業務服務、科技和人才等關鍵領域,統籌謀劃和支撐智慧氣象的發展。同時,中國氣象局還要求各級氣象部門,準確把握氣象現代化發展方向,緊密結合各地實際需求,努力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智慧氣象,推進氣象與科技、經濟、社會的深度融合,讓“智慧”體現在氣象現代化的各個環節。鼓勵開展智慧氣象先行先試工作。

在工程項目方面,《規劃》提出了氣象信息化系統工程等20個工程項目,涵蓋防災減災和氣象服務、綜合觀測、預報預測、科技人才等《規劃》的重點任務領域。這些工程項目的實施將有力地帶動或促進智慧氣象的發展,從“智慧”的角度進一步提高精細化的氣象預報服務水平,促進氣象觀測更加智能化,有效提升氣象服務能力,提供更加精細化、個性化、高效的普惠氣象服務等。

上一篇:當代科學論文下一篇:應用統計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