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精神醫學論文范文

2023-03-15

精神醫學論文范文第1篇

2、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科學內涵及百年演進

3、JAVA程序設計基礎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4、基于工匠精神培養視角下的高職思政教育創新研究

5、工匠精神塑造:職業素養教育的指歸

6、化學史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7、基于全人育人理念下的高職全面發展性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8、職業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與回歸

9、中國女排精神的內涵、價值及文化效力構建

10、在創客教育中培養創新精神

11、“工匠精神”融入高職航空特色專業人才培養的途徑

12、工匠精神視域下的設計創新模式與演進

13、5G時代工匠精神對技能型人才“養”與“育”的研究

14、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相關研究

15、創新共同體:工匠精神與技術變革的歷史互動及對職業教育的啟示

16、工匠精神融入中職思政課教育的路徑解析

17、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職生工匠精神培養探析

18、勞動教育體系構建的困境及實現

19、淺論當代大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20、基于工匠精神培養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21、中國共產黨百年革命精神的主要本質特征及當代弘揚

22、基于傳統工匠精神的新時代教師品質 及其培育路徑研究

23、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路徑探析

24、“工匠精神”培育與技工院校德育的融合路徑

25、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

26、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調查研究

27、工匠精神的內涵與協同培育機制構建

28、試析職業教育中工匠精神與創新精神的整合培育

29、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職德育教學分析

30、工匠精神引領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31、新舊動能轉換語境下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創新研究

32、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實踐研究

33、五四精神對當代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34、論融“工匠精神”的建筑設計技術專業人才培養

35、高職院?!罢n程思政”體系建構的價值、取向與路徑

36、將工程意識與工匠精神融入“工程結構”課程教學初探

37、職業教育院?!肮そ尘瘛迸嘤c思政課教育融合的路徑研究

38、校企“雙元”育人模式下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現狀探析

39、技工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育

40、工匠精神引領下的高職院校智慧課堂應用研究

41、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工匠精神培養研究

42、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維”及其在職業教育中的培育策略

43、人物紀念館敘事策略與認同建構研究

44、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培育與弘揚“工匠精神”問題研究

45、論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46、試析工匠精神在工商企業管理中的實施應用探討

47、高職“工匠型”IT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48、淺談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49、課程思政案例教學在線上教學中的應用

精神醫學論文范文第2篇

2、女排精神: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

3、論新中國成立以來青少年偶像文化的變遷

4、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精神的塑造

5、中華體育精神、中華民族精神與北京奧運會

6、淺談大學體育教學中儒家思想的滲透對體育人才的精神塑造

7、追尋奧林匹克精神:一個未完成的大國體育夢

8、新時代體育課程思政育人研究

9、論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愛國主義

10、語文老師在發揮學科優勢做好德育滲透的作用

11、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體育融合思政教育研究

12、習近平關于革命精神重要論述的主要構成、生成邏輯及實現路徑

13、“時政作文”高分必背習主席新年賀詞中的高考作文得分點

14、在思政課中傳承女排精神

15、“講好中國故事”啟蒙小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的路徑探索

16、乒乓精神融入高校乒乓球課程過程性評價的實踐探究

17、淺談體育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18、從“和平之戰”看和平時期的愛國主義教育

19、奧運傳播宏大主題轉換及其影響

20、淺析“女排精神”在中小學校園傳播的意義

21、體育課堂是培養學生德育成長的搖籃

22、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之體育精神培養

23、淺談主題班會主題的確立

24、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普通高校體育舞蹈課中的運用研究

25、統編《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教材修訂說明與解讀

26、“女排精神”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機制研究

27、中學生體育精神培養芻議

28、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民族精神與道德教育的整合

29、青島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駐青高校愛國主義教育路徑研究

30、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落實

31、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若干問題思考

32、中國女排精神對學生體育品德教育有效性探索

33、女排精神的時代價值再詮釋

34、論中國特色國防文化的拓展與創新

35、高中體育教育中的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36、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7、高校體育課開展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優勢研究

38、體育禮儀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徑研究

39、科學戰疫情 愛國要力行

40、“中國夢”宣傳教育應把握好的幾種關系

41、論高校體育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

42、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43、在體育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44、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45、淺析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培養

46、中國共產黨愛國主義教育事業的百年歷程與基本經驗

47、從郎平回歸看中國女排精神之愛國主義

48、《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案例設計研究

49、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

精神醫學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臨床醫學;醫學人文精神;探討

引言: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意義上的生物醫學模式也已經向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進行轉變。老百姓對醫療衛生體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務人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醫學專業技能,還要具備過硬的醫學人文素質,達到“德才兼備”,只有這樣才能改善日趨緊張的醫患關系,保證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并對現代醫學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醫學人文精神

醫學人文精神廣泛地存在于各個醫學實踐中。而臨床醫學又是醫學人文精神滲透最集中的醫學實踐領域。醫學人文精神要與醫學實踐相結合,指的就是在醫學實踐中要注重人性化。醫學人文的主要特點表現在它的踐履性和非實體性。踐履性就是說只要在醫學踏足過的地方,就要表現出對人的關懷,并保證它在醫學實踐中體現出人性,醫學人文的非實體性是說它并不存在具體的功利通途。

1、在臨床醫學中融入醫學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我國社會的發展與醫學的進步,都要求醫務人員既要精通專業的醫學知識,又要具備良好的醫學人文精神,并將兩者充分融合,共同發展,才能讓醫學人文的力量在臨床醫學中使醫務人員實現自身的生命和職業價值。同時,我們的醫務人員不單單只是維護老百姓的生命健康,還要對他們的心理健康負責。因此沒有好的醫學人文精神,未來的醫務人員是沒有立足之地的。

2、在臨床醫學中融入醫學人文精神可以改變醫療思想

現代社會的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就是現代醫學人性的冷漠導致的。針對這種現象,必須要從根本上改變以往的醫療思想。醫務人員不僅要重視患者身體上出現的病變,幫他們消除痛苦,還要時刻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態,在一定時機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來減輕患者的痛苦。運用先進的醫學技術和手段來對患者進行身體治療,其中也要正確的處理好醫療過程中的倫理社會問題,用以維護患者的基本權益。

二、醫學人文精神融入進臨床醫學中的實踐

1、基本的人文關懷要從望聞問切入手

望聞問切是醫療工作中的第一道工序,也是表現醫務人員溝通能力的最佳途徑?;颊邅砭驮\不僅僅只是想緩解身體上的疼痛,還想從醫生這里得到寬慰,減輕心理負擔。如果醫生在詢問病情的時候,不重視患者的陳述,查體簡單,或者不為患者答疑解難等,都會使患者產生不受尊重的感覺。而且如果沒有仔細詢問患病的細節,也有可能對以后的治療產生影響。所以,醫生的語言、行為要使患者感到親切,使患者心情放松,能夠更好地與醫生進行溝通,改善醫患關系。

2、要尊重和維護患者的權益,做到換位思考

尊重患者的隱私,維護患者的基本權益,這是當代社會每一個醫生的基本共識。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想”和“做”之間不一定對等,這就要求醫生常常要換位思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真正意義上的維護好患者的基本權益,尊重他們的隱私,避免因為隱私泄露而產生心理負擔,進而影響到以后的治療。

3、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完善病歷書寫

“見病不見人,懂病不懂人,治病不治人”的現象普遍存在于我國目前的醫學教育和臨床實踐中。為改善這種情況,應該建議醫生不要單單撰寫常規的病歷,還要時刻并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以及生活狀態,以此來書寫人文病歷,學生從這個過程中用心感受、感悟生命,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是很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醫生在書寫病歷時,應該重視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書寫,并保證病歷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為患者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據,保障患者的合法權益。

4、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

現如今,醫療的技術和手段越來越豐富,可供醫生選擇的治療方案也層出不窮,所以,怎樣選擇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就變得尤為重要。在進行治療方案的選擇時,醫生一方面要考慮到治療的效果,另一方面還要顧及到患者本身的經濟實力。做到既不會使疾病得到進一步發展,也不會過度的進行治療,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在治療階段,應該盡可能地減少醫療技術對患者機體的副作用和損傷,并且不濫用高新技術。這大大體現了一個醫生的責任心和醫德。

三、結語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類探索這個世界的主要觀念。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醫學的科學精神,使得醫學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而往往忽視了醫學人文精神對整個醫學領域的影響。由于醫學人文精神的衰落,醫患沖突、醫學倫理等問題也層出不窮。因此,在臨床醫學中重視學生醫學人文精神的培養,不斷提高臨床醫務人員的人文素養,才能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蘭英,劉敏,張媛媛等.臨床醫學專業人文精神教育誤區探析[J].醫學與哲學,2014,35(9):78-79,83.

[2]任華玉,樸金花,孫福川等.臨床醫學中人文精神再激活的機制倡——兼論知情同意實現中醫學人文精神的困境及其突圍[J].醫學與哲學,2013,34(21):30-33.

[3]鄭國慶,張金鐘.循證醫學的人文精神與和諧醫患關系[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0,26(3):230-232.

[4]葉穩安,劉俊榮,周智美等.廣東省醫學生醫學人文精神培育方式調查與分析[J].醫學與哲學,2014,(13):79-81.

[5]俞水香,佟曉露,郭艷艷等.對臨床實踐中醫學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思考[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4(1):46-48.

[6]金鑫.切實重視臨床醫學中醫學人文精神的培養和彰顯[J].經濟研究導刊,2012,(19):128-130,139.

精神醫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醫學對人的生命和健康至關重要。醫學人文精神是行醫者的靈魂,缺乏人文精神的行醫者與醫學儀器相差無幾。然而,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醫學人文精神在許多大學教育中卻未受到應有的重視,造成社會功利思想越來越嚴重。文章結合醫學生醫學人文精神缺乏的現象探討醫學人文精神的重要意義,并提出相應的提高醫學人文精神培育的可行性措施。

關鍵詞:醫學生 人文精神 醫學人文教育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S.E.Luria指出,“醫學在本質上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人文學,需要人文滋養?!庇纱丝梢?,人文精神對于醫學而言不可或缺。大學是醫學生醫學人文精神形成和發展的主要階段,醫學生應當充分認識到醫學人文精神的重要意義,并樂于去自覺地逐步培育、逐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精神。大學教育也應當把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升至與醫學專業性學科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學教師通過言傳身教、以身示范,把醫學人文精神更深入地滲透到醫學生的意識當中。醫學技術迅速發展,卻伴隨著醫患矛盾升級,醫學生價值觀缺失,醫學意義飽受爭議等問題日漸增多。很顯然,這些問題都與當今醫學人文精神的普遍匱乏相關。醫學人文精神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和探討。

一、醫學人文精神的重要意義

1.促進醫患關系的改善。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醫學難題得以攻克。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醫患矛盾進一步升級。醫患沖突已屢見不鮮,有的醫患矛盾甚至演化為刑事案件。2013年3月23日,患者李夢南因誤解醫生的治療方案,持刀進入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部風濕免疫科醫生辦公室行兇,致使一名實習醫生死亡,一名醫生重傷。對于此類案件從醫者不能簡單地把它歸結于患者的無理取鬧,而免于反思自己的責任所在。醫生在醫患關系中起主導作用,好的行醫者應當看到這件事是在醫患矛盾加劇的社會條件下發生的。一個醫生醫術再高明,只要他對患者態度冷漠,給他們以低人一等的感覺,那么即使他醫治好患者,患者心理可能會對此不以為然,甚至仇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加大醫患矛盾。因此,醫學人文精神在大學教育中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醫學人文精神的培育,不僅能幫助醫學生掌握與患者的溝通技巧,也能讓醫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本質,從心底關心患者、尊重患者,對患者施以足夠的愛心和耐心,這樣,患者才會感受到醫生對消除病痛的期望,進而對醫生充滿信任和感恩,積極地配合醫生的治療,醫患矛盾隨之化解。醫學生人文精神培育能讓醫學生理智和深遠地看待醫患矛盾,真誠地為患者服務,長期遵循“所謂醫者,仁字當先”的原則,讓患者對醫療事業給予充分的信任,對不可避免的醫療事故能給予諒解,醫患矛盾得以改善。

2.醫學人文精神的教育對醫學生本身也是一種動力,能夠幫助醫學生樹立正確的態度。醫學生醫學人文精神培育,對醫學生本身也有很大的益處。學習人文精神不僅使醫學生擺脫單調且枯燥的學習狀態,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主動接受到更多有效的醫學知識,還能讓醫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職業的特殊性。醫學生“操作”的直接對象是人,因而決不能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對待醫學應該嚴肅又嚴謹。通過對醫學生的醫學人文精神培育,讓醫學生意識到,人人生而平等,對所有人的生命都必須認真對待。在治病救人時,要抱著是在拯救自己的態度,真正將治病救人作為行醫者神圣的使命和職責。由此,醫學人文精神一方面可以激勵醫學生長期地堅定地學好專業知識,另一方面還能幫助醫學生擁有更寬廣的視野和心胸,能夠隨時以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為重,對于蠅頭小利,該放手時就放手,坦坦蕩蕩,純粹地完成行醫者的本質工作;同時醫學人文精神還能體現醫學的真正目的——除人類之病痛,鑄健康之完美。醫學人文精神,能讓醫學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以服務的心態對待患者,取得患者發自內心的好評,這是醫學人文精神賦予醫學生的正確的態度,不是醫學專業知識能夠替代的。

3.醫學人文精神對醫學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醫患關系這條鴻溝,追根溯源,應當歸咎于醫學人文精神的缺失。很多醫生沒有真正地關心病人,只知道什么樣的病應該以什么樣的手段和藥物來治療,出了醫療事故,一味地逃避責任。這樣的醫生,無異于自私自利的小人?;颊卟粫J為這樣的醫生是好醫生,只是被迫地接受治療。這種情況下,醫生有差錯,患者就不單單會埋怨,還會追究醫生的責任,事情勢必會向著惡劣的方向發展。如果醫患矛盾不能得到緩解,甚至進一步加劇,那么醫療事業勢必會長期處于飽受爭議的狀態,醫學的發展可能因此停滯不前。解決醫患矛盾最本質的方法,就是提升醫生的整體素質。醫學人文精神培育對素質的提升起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各大醫學院校重視人文精神的培育,醫生的整體素質才會提高,醫患矛盾才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醫學的發展才能更加順暢。

二、提高醫學人文培育的有效措施

1.增強人文精神的理論教育。大學教師對醫學生的醫學人文精神起著引導的作用。部分大學教師覺得人文精神是自然形成的,不需要引導,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醫學生的人格類似于風箏,沒有線的牽引,它的方向不可預知,這根線,正是大學教師的指導。因此,教師應該對醫學生的人文精神培育負責,教師的言行對醫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想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精神,大學教師首先要自身具備良好的醫學人文素養。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個政治課兼職教師就能灌輸醫學生醫學人文精神。因此,需要大學嚴格地選拔醫學人文精神的授課教師,既要求教師有臨床實踐的經驗,又需要教師對醫學人文精神有深入的理解。在授課時,大學教師不應當把這門課當作簡單的教學任務,而是設法把人文思想滲透到每個醫學生的意識當中。同時,要讓醫學生對這門抽象的學科產生興趣,教學模式應當有所突破,比如不再僅是單純的理論講解,還要求有活躍的課堂氛圍。大學教師可以結合實例提出一些新穎的話題,鼓勵醫學生的積極發言或探討,達到醫學生互相學習、深入理解的目的。

2.醫學人文精神培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如果僅僅是課堂教學,醫學人文精神僅僅會停留在認知層面上。只有把醫學人文精神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才能使它在學生的意識中發育、成長、穩固。實踐活動,既要考慮到在校時的課余活動,也要考慮到假期的社會實踐活動。關于課余活動,琴棋書畫樣樣皆可,只要內容積極向上,各種形式的活動都值得提倡。真實地接觸這些有趣的實踐活動,可以培養醫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幫助醫學生勞逸結合有效學習,還能讓醫學生體會人文思想,熱愛人文藝術,進一步地對醫學理解、思考和創新。學校也可以經常組織義診活動或見習活動,盡量讓每個醫學生都能參與,讓醫學生更進一步地接觸醫學,學習帶領老師與患者溝通的方法,體會感人的細節,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情感等,為今后處理好醫患關系打下基礎。在假期,老師可以帶領志愿者參與“三下鄉”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跟隨教師做實地調研,了解患者的家庭生活,體會他們生活的不易,培育醫學生的愛心和同情心。這些實踐活動,都會對醫學生醫學人文精神的培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3.完善學生評教和對學生人文精神考核的體系。檢驗醫學人文精神培育的成功與否,需要完善學生評教和對學生人文精神考核的體系。教師方面,應該實施嚴格的考核制度。教師不僅需要接受上級的突擊檢查,還應該要求多聽高級醫師的講座,發表自己對醫療事件的看法。教師除了接受上級領導的考核外,還應當接受學生的考核??己朔绞讲粏螁问钦{查問卷,還應當有對學生的隨機取樣的口頭評價。教師作為學生的表率,應當從多方面進行考核。對于學生,應當有醫學人文精神方面的考核。理論上的知識考核必不可少,課余活動的綜合表現也應當納入其考核的范圍。只有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考核通過了,醫學人文教育才算得上成功。

解放軍總醫院的孟慶教授說到:“卓越醫師有別于優秀者,除了基本素質之外,還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大家風度。這提示臨床醫師的培養需要加強綜合素質方面的訓練,如藝術修養、淵博學識、哲學思維和心理素質等?!彼麖娬{了醫學人文精神的必要性。醫學生醫學人文精神的培育關系到醫患矛盾的改善、醫學生自身價值觀的形成和完善和醫學未來的發展。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本文從教學方面、實踐活動方面和評價體系方面提出了提高醫學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措施。希望各高校能對醫學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同時可參考本文提出的方法來有效提高醫學生醫學人文精神。我們希望未來的醫生具備深厚的醫學人文精神,還原醫學應有的內涵。

參考文獻:

[1] 孫宏亮,姜蘭姝,宮福清,高坤.青年醫生培養中加強醫學人文精神教育的意義及措施[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06)

[2] 唐耀華,蔣曉俊.培養以愛為核心的醫學人文精神[J].南方醫學教育,2010(04)

[3] 夏雨晴.醫學專業研究生人文素養的缺失及其對策[J].醫學教育探索,2006(11)

[4] 唐齊佑.淺談如何培育醫學人文精神[J].亞太教育,2015(08)

[5] 劉陽晨,洪靜波.探析醫學人文精神的缺失與回歸[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2(05)

[6] 文秋林.醫學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1(04)

(作者單位:川北醫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0)

[作者簡介:姜艷(1981—),女,川北醫學院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中級職稱;陳琴(1996—),女,川北醫學院醫學影像學專業2015級1班學生。]

(責編:若佳)

精神醫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心身醫學是現代醫學越來越關注的問題,中醫獨特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和人們健康觀的改變,促使中醫心身醫學的提出。健康體檢是指對個體或群體的健康進行全面監測,對發現的疾病及時處理,起到未雨綢繆的作用。在健康體檢中發現許多慢性疾病,需要長期的治療及調養,采用中醫心身醫學理論可以極好的對慢性疾病進行調治。如何運用心身醫學理論推廣慢性病預防、早診早治和規范治療,推動醫療模式轉變是本文研究重點。中醫心身醫學為檢后慢性疾病管理帶來了一種新的研究思路,值得進一步挖掘和提高。

[關鍵詞]中醫;心身醫學理論;健康體檢;慢性疾病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及早期計劃生育的施行,人口比例發生了極大改變,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慢性疾病已逐漸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慢性病的預防和治療刻不容緩。好多疾病是在健康體檢中發現的,因此健康體檢應該引起我國公民的足夠重視,而且對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療及調理藥物極其重要。本文主要探討如何運用心身醫學理論來推廣慢性病的預防及早診早治和規范治療,從而推動醫療模式轉變。

1.心身醫學的含義

心身醫學是一門主要從精神和軀體的相互關系即心身相關的立場來研究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規律和防治方法的新興科學。由于人類身處競爭激烈的環境,各種因素導致心理壓力,緊張情緒等堆積,從而引發各種軀體癥狀表現為主,但與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的心身疾病。國內資料顯示,在綜合性醫院首次就診的患者中,大約30%的患者所患疾病與心理因素有直接關系,但是卻表現為軀體上的疾病,非精神科醫生很少關注患者的心理因素,所以往往患者接受的是軀體上的治療。而嚴重威脅著人類生命的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的發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與精神壓力和心理緊張有關。于是心身醫學,應運而生。心身醫學體系雖確立尚不足百年,但在國際上發展迅速,被公認為是近代醫學帶頭學科之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中醫的心身醫學觀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心身醫學思想的發源地之一,中醫學經典《黃帝內經》的問世,標志著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而其中“人是由神與形兩部分組成”觀點同時彰顯出當時祖國醫學對心身問題的研究與認識,對后世的醫學研究影響深遠。近年來,廣大學術界對中醫心身理論的研究日益重視,其深入的研究將對中醫學術的發展創造出很大的價值。

所謂心身相關疾病,用中醫學術語表達,是指由精神情志因素所致的各種臟腑氣血病變,屬于神傷形的范疇。即“因郁致病”“因病致郁”的觀點。中醫歷來把情志因素作為致病的“內因”,而引起情志變化的原因大致源于對社會環境及生活環境的適應情況。長期持續性情志異??梢詫е录膊〉陌l生;反之,長期的身體疾病也有可能成為一種刺激因素,導致情志的異常,從而加重疾病的發展與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中醫心身相關理論把人體的形和神、軀體與心理視作統一的整體,故對心身相關疾病的治療應該形神兼治??梢杂弥兴?、推拿、針灸等療法治形以調整臟腑氣血功能;用心理療法治神指以調節精神活動及心身和諧。而兩者在具體運用時又相互促進,能夠“調神以治形”“治形以療神”。

在預防方面,中醫養生主張形神兼養,養神為上,“四氣調神”“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積精全神”,等通過順應節氣的的生息規律、通過有意念的活動,通過節欲等來調攝精神,達到心身平衡。

北京中醫醫院有專門的心身醫學科,心身醫學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神志病”重點??疲ㄊ侵攸c??七€是建設單位)。目前科室的中醫特色診療技術有:針刺、電針治療抑郁焦慮;走罐治療實證型抑郁;周氏調神法治療失眠等。治療方案也從單一的方法發展為中西醫結合的多種綜合治療方案,包括針灸、電針、走罐、中藥、西藥、個體及團體心理治療等,為不同的患者選擇適合的個體化治療,突出中醫的整體觀念,在新的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中,發揮中醫特色的優勢。

3.心身醫學的建立

德國精神科醫師Helnroth于1818年首先提出“二身的”(psycho-somatik)一詞。1922年,Deutseh首次使用“心身醫學”(psych-somaticmedlclne)概念。在20世紀初Freud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使心身醫學的建立有了堅實的理論基礎。1935年,美國精神病學家Dunbar出版的《情緒與軀體變化》一書將某些疾病的發生歸因于特異性的人格因素;1939年Dunbar領導創辦了《心身醫學雜志》,1944年美國成立心身醫學會,從而推廣了心身醫學的概念。此后,象Pavlov、Canonon等眾多的生理學家、精神病學家、臨床醫學家、心理學家等,分別在生理、心理、社會文化,以及神經,心理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為心身醫學的確立進一步提供了科學依據。

精神心理治療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通過語言、態度、表情和行為影響患者,以改變其認知、情緒和行為等,從而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減少或消除導致其痛苦的各種緊張因素、消極情緒和異常行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種軀體癥狀,通過精神狀態的改變,使患者的精神和軀體狀態獲得改善,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4.心身醫學與醫學心理學的關系

醫學心理學是醫學與心理學結合的學科,它把心理學的理論、方法與技術應用到醫療實踐之中。它既具有醫學的性質,又具有社會科學的性質,研究的對象主要是醫學領域中的心理學問題,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診斷、治療和預防中的作用。它應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來研究人類的健康與疾病問題,對患者進行檢查,為診斷提供依據,并進行心理診斷與治療。已有研究指出,心身相關理論是醫學心理學理論的核心,在醫學心理學研究領域具有代表性。醫學心理學的研究范圍和心身醫學的研究范圍有交叉和重疊,應用于疾病治療領域的醫學心理學和心身醫學的外延相同。有學者認為141精神衛生和心理衛生工作者,必須責無旁貸的把心身疾病的防治和心身醫學的研究作為己任,納人工作日程。目前我國臨床心理醫學工作者缺乏,心理醫學的任務也主要由精神科醫師及其他臨床醫師來承擔。人是具有思想感情的社會成員。人的疾病,不僅與自身的軀體因素有關,與心理狀態和所處的環境也有密切聯系。臨床實踐和心理學研究提示,有害的器質性因素和精神因素都能引起疾病,損害人的健康。

5.醫學模式的轉變與心身醫學的發展趨勢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和現代疾病譜及死亡譜的改變,人們逐漸認識到傳統的、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的不足,而趨向于生物-心理-社會的醫學新模式。新世紀醫學的重心將會有所偏移,醫學關注的視野將會大大拓展,醫學審視健康和疾病的視角也將多元化,將從單純注重生物性異常(疾?。?,擴大到同時關注社會適應、心理調適、生活方式優化、生物機能調整等多角度,即使生物學檢測沒發現異常征象,而諸如患者自覺不適、虛弱等,都將是醫學關注的對象。

大多數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古希臘圣賢希波克拉底認為“知道是誰生了病比知道他生了什么病更重要”患者是具體的“人”,具有特定的生物特征、心理特征和社會特征,在疾病的防治和保健工作中,我們必須重視患者本身。有學者從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角度論述了心身醫學和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關系。醫學模式的演變、心身醫學的歷史發展、心理疾病的診療原則等方面作了闡述,認為心身醫學是醫學模式的新發展。采用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各種理論和方法,研究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在防治疾病、保障人類健康中的作用。這是醫學和心身醫學的發展趨勢和主要研究方向。

6.我國健康管理研究狀況

健康管理最早風行于歐美,在中國健康管理則剛剛起步,目前國內的專業的健康管理機構,大部分是醫院及體檢中心的附屬部門。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也逐漸受到其負面的危害,肥胖、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不斷地在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而且逐漸低齡化,過早地出現在中青年中,歐美專家經大量臨床實踐,得出與我們祖國醫學“治未病”理論相契合的結論:絕大部分臨床疾病如果提早預防是完全可以避免和治愈的。

7.慢性疾病現狀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指從發現之日起算超過3個月的非傳染性疾病。近年來由于職業和環境因素,生活與行為方式不良等使其患病率迅速上升。

目前高血壓全國患病人數大概1.6億多,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18.8%,與1991年的統計數據相比,患病率上升31%,且農村上升迅速,城鄉差距已不明顯。我國人群高血壓知曉率為30.2%,治療率為24.7%,控制率為6.1%;與之前相比有所提高,但仍處于較低水平。

糖尿病患病率及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也均上升明顯。糖尿病的患病率城市明顯高于農村,目前國內糖尿病患病人數多達2千多萬,另有2千萬人空腹血糖受損。大城市成人超重率與肥胖現患率分別高達30.0%和12.3%,由于超重基數大,如不加以控制,預計今后肥胖患病率將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8.中醫心身同治

鑒于心身疾病時心理層面和軀體層面,故有學者根據其發病特點,將心理干預和軀體治療結合起來進行心身并治,主要采用中藥、針灸、氣功治療,同時輔以心理治療,進行心身同治,臨床療效滿意。

心身同治要求臨床醫生除把握患者的自然屬性,了解更復雜的社會與心理屬性,具備多層次的、立體的、多視角的思維模式,進行“社會診斷”,開出“社會處方”。

上一篇:醫學影像論文下一篇:細胞增殖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