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軟件專業畢業論文范文

2023-03-19

軟件專業畢業論文范文第1篇

行業杰出貢獻人物獎

陳謙益

三聯軟件自成立以來,一直聚焦分銷軟件行業,專業提供終端信息化解決方案,產品涉及鞋服分銷管理軟件、建材分銷管理軟件、茶行業分銷管理軟件等。

廈門三聯軟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聯軟件)是一個擁有夢想的企業,其核心技術團隊曾在擁有超過3000家連鎖店鋪的一線品牌企業專注終端信息化建設8年以上,公司同時擁有精于定位咨詢、專注系統優化的管理新銳,三聯軟件獨創“框服務”理念,追求簡易化操作,以解決一直困擾企業人員培訓難,軟件不實用的問題。

三聯軟件團隊與時俱進,通過采用基于私有云技術,終端采用最新C/W架構開發設計,有效充分利用了終端硬件環境優勢,降低了系統的通信開銷。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可避免外部網絡環境的干擾,具有較強的網絡安全性,并保證數據的有效實時更新,為連鎖企業提供了銷售與分銷的全面解決方案。同市場上廣泛應用的B/S架構相比,該軟件既可滿足B/S模式的實時在線信息共享,又解決了離線使用的難題;與傳統的C/S架構相比,本軟件無需安裝本地數據庫即可將數據保存在本地,在恢復在線狀態下數據自動上傳更新,保證數據完整性。

三聯軟件自成立以來,一直聚焦分銷軟件行業,專業提供終端信息化解決方案。三聯軟件以鞋服分銷軟件為主打產品,成功服務了包括勁霸、佳麗斯、愛登堡、富貴鳥、福田等多家知名品牌;公司同時涉足建材衛浴行業,在多元化的市場建設中全力打造建材分銷軟件市場,推動建材衛浴企業管理理念創新。

2013年3月19日,在歐聯衛浴營銷中心舉行了《歐聯衛浴分銷軟件試運行啟動會》,這也標志著中國建材衛浴行業第一個專業的分銷軟件誕生?;叵肫甬敵醯钠D辛,總經理林時體不由感慨萬千:“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即便這條道路是曲折艱辛的,我們也會朝著我們的目標堅定的推進!”

從2011年5月份開始,總經理林時體親自帶著公司技術和營銷團隊利用長達2個月的時間扎根建材衛浴行業終端展開信息化應用調查。經過調查發現,這個行業終端幾乎沒有信息化的應用。結合服裝行業多年的優秀從業經驗,廈門三聯提出了專門針對建材衛浴行業終端信息化的系統化解決方案,從南安衛浴四大家族中尋求終端信息化建設的戰略合作伙伴。

隨著大批實力強勁的國際知名建材企業紛紛進駐中國,使建材行業的競爭與流通格局不斷發生轉變。建材分銷市場處于起步階段,終端管理薄弱,渠道建設相對凌亂。建材分銷管理軟件有助于幫助企業將現有的粗放式發展轉變為精細化管理,唯有通過信息化來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業應對環境迅速變化的能力;通過信息共享,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達到整合資源的目的;通過信息化導入先進理念,推動管理變革,塑造符合未來生存方向的企業文化。

三聯軟件作為“2012年度中國連鎖行業分銷軟件最佳產品獎”獲獎者,建材衛浴行業信息化的引領者,肩負著推動建材行業信息化前進的使命,未來三聯將憑借技術、營銷、管理三維聯動發力,精耕細作,創造需求,引領市場,成為連鎖行業分銷軟件的拓荒者和引領者!

軟件專業畢業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針對安全工程專業“科研導論課”內容設置及教學中的難點和不足,分析了該課程合理設置教學內容的重要性,提出了該課程教學內容優化的思路和具體實施方案,對教學實踐上一些有意義的探索進行了總結,并提出建議幫助學生培養實踐能力。

關鍵詞:安全工程專業;科研導論課;教學實踐

“科研導論課”作為先導性必修課程,為大學生順利進行和完成科研訓練而服務,但其內容設置和教學實踐一直都處于探索階段。對于安全工程專業來說,由于該專業涉及學科門類多、依托行業多,其“科研導論課”的內容設置存在一定困擾。筆者作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安全工程專業“科研導論課”的主講人員,對該課程的內容設置和教學實踐進行了一些探索,得到了一些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安全工程專業設置“科研導論課”的必要性

1.“科研導論課”對安全工程專業的重要性。“科研導論課”是面向大一學生的專業必修課,主要介紹科學研究的意義、方法、步驟、學術道德等內容,以培養大學生的基本科研素質、樹立正確的學術道德觀,使他們掌握論文撰寫、專利申請、課題申報等基本科研技能。因此,這門課是大學生邁入科研大門的指向標,其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術成長歷程。安全工程專業作為一門綜合交叉學科,目前約有120所高等院校開設了該專業,涉及采礦、石油、交通、軍工、建筑等行業。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以下簡稱“我校”)為例,由于我校的煤炭行業背景,安全工程專業的建設長期以煤炭企業為依托,科研方向多為解決煤礦井下“一通三防”難題(一通指通風,三防為防塵、防火、防瓦斯)。因此,我校安全工程專業的“科研導論課”定調為以介紹安全采煤的科研為主,從而確立了該門課的內容設置和教學思路。

2.該課程內容設置及教學中存在的難點。(1)課堂學時少、教學內容多,知識覆蓋面與教學深度的矛盾比較突出。該課程只有16學時,但課堂上既要全面講解相關理論和方法,還要結合專業實際進行深入探討,造成講解的覆蓋面與講解深度存在一定矛盾。(2)參考教材少,缺少針對安全工程專業的內容。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陳中文等編著的《大學生科研導論》,其內容很全面,但該書是面向所有本科生的科普類教材,沒能聯系具體的專業實際。(3)教學內容上文字多、實例少,培養方案上理論多、實踐少,降低了學生學習興趣。“科研導論課”具有一定科普性質,教學中理論、原理性內容居多,難以抓不住學生的注意力。

二、內容設置思路及實踐

1.該課程內容設置和優化。(1)強化教學重點內容,鞏固學習知識要點。該課程的教學內容一般為科研意義、科研步驟及方法、文獻檢索、科研選題、科研立項、科研成果發表等,但是對于本科生來說,首要任務是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環節,核心任務是要掌握論文的撰寫與發表;其次,文獻檢索也是科研的基本技能,需要掌握。(2)增加安全專業的應用實例。介紹當前安全學科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筆者在教學中選取了“瓦斯吸附解析實驗”作為科研應用實例,在舉例過程中展開科研訓練相關的方法、步驟、環節等內容的教學工作。(3)闡述學科交叉,啟發學生的創造力。筆者以所在科研團隊發明創造的一些新產品為例,講述學科交叉在瓦斯防治、礦井降溫方面的應用。

2.該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與改進。(1)教學過程中,把培養學生的“數學翻譯”能力放在首位。這里的“數學翻譯”指用數學語言描述物理現象的過程。本科生在大學期間培養自身的科研能力,其核心是能熟練運用高等數學的相關知識。安全相關的科研工作,多數要求把實際工程問題轉換為微積分方程式來表述。為此,筆者在課堂上以導熱微分方程、流體連續方程的推導過程為實例,向學生展示高等數學在實際工程物理問題中的應用。(2)以科研成果總結與發表為核心的教與學。本科階段的科研成果主要是指學術論文和發明專利。筆者在講解論文寫作時,提出了“九步走”的概念,涉及題目、署名、摘要、關鍵詞、引言、正文、結論、致謝、參考文獻等各部分的寫作方式及技巧。同時,借鑒新東方英語寫作的培訓模式,創建了“摘要五句話”、“引言要轉折”、“結論要點題”等一系列好記、易理解的要點短句,幫助學生消化學習。在專利介紹方面,著重講解實用新型專利的撰寫要點,說明專利請求書的填寫過程,從而讓學生快速掌握專利的寫作技巧。(3)借助多媒體、網絡技術等豐富教學手段。該門課中“學術規范與道德”部分的概念較多、抽象度高,借助于多媒體教學平臺列舉具體事例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講解學術不端行為時,以“美國舍恩事件”、“韓國黃禹錫事件”等進行說明,讓學生銘記這些造假、篡改數據等行為的危害。而“文獻檢索”部分則需要借助網絡技術手段。該部分是科研訓練中很重要的一塊,良好的文獻查閱習慣可使科研工作者受益終身。目前多數學生還停留在網站查閱階段,檢索文獻費時費力,所以熟練使用文獻管理查閱工具軟件也是必備科研技能。筆者引入Notexpress軟件,就其檢索、查閱、下載文獻進行現場連網講解,并對一些實用的特殊功能進行現場演示,讓學生了解專業文獻管理軟件所帶來的方便和快捷。(4)優化考核方式、突出考查重點。“科研導論課”因其科普性質,一般為考查課程。采用多元化的成績評定指標,綜合學生課堂、課后的綜合表現來給定最終成績。由于考查內容具有導向性,將直接影響學生對該門課的關注點。論文寫作是教學重點,更是考查的核心內容,前述的大作業就是要求學生寫一篇5000字左右的學術論文。論文格式的正確性、結構的完整性、內容的創新性、文筆的流暢性等是評判成績的指標,以此培養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

3.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方案。“科研導論課”雖然概念較多,但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科研能力,而能力的培養必然要求進行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發現發展新的理論。因此,這門課必須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1)培養實驗動手能力。我校有“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深部巖土力學與國家重點實驗室”等2個國家級實驗室,配備了國內外最先進的檢測儀器以及大量自主開發的科研專用實驗平臺。該課程立足于這些先進的實驗設備,除了在課堂上對重點儀器進行講解外,還在課下組織學生參觀實驗室,并實際操作瓦斯吸附解析儀等儀器,加深學生對科研的理解,為大學生創新訓練做準備。(2)培養科研競賽意識。目前安全專業本科階段也有一些科研競賽,如“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高等學校安全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大學生實踐與創新作品大賽等。這些競賽既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筆者在教學方案的制定上向競賽這一塊有所傾斜,如列入競賽申報條件、參賽流程、獲獎案例等相關教學內容,使學生對競賽有所了解,消除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心理障礙。

三、結語

“科研導論課”是安全工程專業學生所接觸到的第一門專業課。該課程內容設置的優劣、教學質量的高低都將影響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的實施效果。因此,這門課的內容需要不斷優化、教學方法需要不斷改進,以適應新形式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需求。

本文對安全工程專業“科研導論課”的內容設置和教學難點進行了剖析,闡述了科學設置教學內容的思路,并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和實踐。結果表明:在內容設置上,應以科研環節和成果發表為教學重點,以安全專業的科研實例介紹為主,以啟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為核心;在教學方法上,把培養學生的“數學翻譯”能力放在首位,把科研成果的總結與發表作為教學關鍵;在教學方案上,以實踐應用為導向,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科研競賽意識。通過這些具體措施的實施,學生基本科研能力的培養質量得到很大提高,希望這些教學實踐能為其他院校安全專業“科研導論課”的內容設置和實踐提供思路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楊小平.《科研導論課》教學改革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30-31.

[2]楊軍,石海洋.淺談《科研導論課》教學內容創新及實踐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4,(51):74-75.

[3]吳建松,秦躍平,楊小彬等.“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優化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4,(23):41-43.

[4]項建斌.基于項目驅動的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前沿,2013,(04):176-177.

軟件專業畢業論文范文第3篇

2、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工單”制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

3、計算機軟件技術在大數據時代的應用研究

4、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雙創人才培養研究

5、計算機軟件技術安全問題探究

6、大數據環境下的高職教學改革探索--以軟件技術專業為例

7、素養引領 項目驅動 多維融合:軟件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8、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軟件技術研究情況闡述

9、基于“軟件研發中心”多元混合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10、基于教學工坊的軟件技術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11、計算機軟件設計中的嵌入式實時軟件技術分析

12、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軟件技術的應用探析

13、計算機軟件技術在大數據時代的應用策略探析

14、簡析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軟件技術的應用

15、高職軟件技術專業“雙園輪換、能力遞進、精準畫像”實訓體系的研究與構建

16、MAPGIS軟件技術在地圖繪制中的應用

17、基于大數據分析的集合式EPC總承包項目管理軟件技術的應用

18、論計算機軟件技術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19、基于“一核兩端四對接”的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

20、計算機軟件技術在大數據時代的應用探究

21、淺談“軟件技術基礎”之“課程思政”建設

22、高職軟件技術人才培養中課程思政的應用研究

23、基于SWECOM標準構建軟件技術職系崗位勝任力模型的研究與實踐

24、軟件技術專業“兩共三合”校企協同育人模式研究報告

25、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應用型本科軟件技術課程群建設

26、淺析3D打印技術的發展及其軟件技術的實現

27、曹斌:構建新的汽車基礎軟件技術壁壘和生態

28、淺談計算機軟件技術在大數據時代的應用

29、基于成果導向的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重構與實踐

30、淺談PS軟件技術在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31、淺談大數據時代計算機軟件技術的應用

32、計算機軟件技術在大數據時代的應用

33、學分銀行模式在高職軟件技術專的實踐

34、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計算機軟件技術的應用分析

35、基于大數據環境下的計算機軟件技術分析

36、以Web技能競賽為平臺的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研究

37、1+X證書制度下多證融合軟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

38、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軟件技術的應用探析

39、淺析計算機軟件技術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40、探索“釘釘+希沃”軟件技術支持下的“深度學習+在線教學”課堂模型

41、計算機軟件技術在大數據時代的應用

42、軟件技術人才培養現狀及策略分析

43、CAD/CAM軟件技術在機械工程自動化中的應用

44、化工工程設計中計算機軟件技術的現狀與分析

45、基于崗位需求的軟件技術專業分層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46、探究大數據時代下的計算機軟件技術

47、“1+x”證書制度與軟件技術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對接研究

48、計算機軟件技術在大數據中的應用

49、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程序設計基礎課程說課設計

軟件專業畢業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培養能為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學生提供掌握移動應用開發技術的機會是當前高職相關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該文通過對移動應用開發前景以及社會對移動應用開發技術人才迫切需求的分析,本專業目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以及軟件技術專業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如何在目前的形勢和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3G移動應用開發方向的初步改革方向和具體思路。

關鍵詞:教學改革;軟件技術;3G移動應用

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的影響,學生及學生家長對學習計算機相關專業的認識也在發生改變。通過招生工作的實踐以及對學生和家長的訪談。很多學生及家長認為計算機專業就是學習上網、一些辦公軟件的基本操作、玩游戲、聊天等,沒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內容。導致計算機相關專業從以前的熱門專業變成了冷專業。招生人數下滑。主要原因還是高職學院在專業課程建設中沒有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專業方向沒有吸引力。沒有開設與企業相對接的課程體系方便學生就業。

1 移動應用現狀

根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運營數據顯示,我國已進入3G全面增長時代。根據APP100中國移動應用熱度榜顯示:移動互聯網將在2012年達到了全面提速,中國本地開發者、主流互聯網企業、運營商等已經從不同角度成功進入移動應用開發市場,為手機用戶創造了超過10萬的App應用,并且中國用戶更喜歡使用中國本土開發的手機應用服務。一些中小開發者開發的特色應用頗受歡迎。[1]

1.1 移動應用開發人才需求

Android是Google與開放手機聯盟合作開發的全球首個完全開放的手機平臺,開源、免費、智能是其最大的特點。自發布以來,Android受到手機生產廠商、移動運營商、手機應用開發商等的廣泛關注,基于Android的手機應用也受到了用戶的很大期待。

移動互聯網是一門新興產業,此前并沒有專業從事移動應用開發的人才,而國內各大高校也沒有對口專業,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而從互聯網行業轉過來的人才,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才能完全進入這一新興領域,目前企業對這類應用軟件的Android開發人才占總需求的72%。

1.2移動應用開發課程現狀

人才缺口這么大,主要是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高校教育的脫節存在很大關系,同時全國信息技術大賽專家委員會委員,他對全國200多所高校做過調查,大部分高校都沒開設手機軟件的相關課程。

隨著Android這一開源、免費手機操作系統的逐步普及,引起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學術機構包括大學的廣泛關注,并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方面引入Android。

高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高技能人才”,在教育思想上“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因此,針對計算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現狀以及社會對移動應用開發人才的需求,依托現有課程,建設移動應用課程迫在眉睫。

2 軟件技術專業方向調整

2.1明確專業定位

在專業定位,人才培養、就業需求上,我們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是企業現場調研,二是網上招聘信息調研,認真聽取一線企業開發人員的意見,積極成立以企業、行業的現場人員為主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對專業設置的可行性、必要性進行論證。盡量避免引發教學資源浪費、就業困難等問題[2]。

2.2確定教學計劃

專業教學計劃是指導教學工作的依據,是課程內容,教學體系和改革思想的集中體現。針對高職教育的新特點,并根據以工作崗位實際為導向創新教學模式。推行基于企業工作崗位實際的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場景教學、模擬教學等教學模式,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加強“教、學、做”一體化,促進知識與技能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鼓勵積極探索和構建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為原則,主動適應市場經濟和區域經濟的發展,針對人才需求的變化,體現軟件專業特色。加強學生3G移動應用方向,培養軟件工程人才,提高學生就業能力[3]。

2.3優化培養目標

本專業方向是為彌補我國3G移動應用技術開發方面的人才缺口而開設的專業,學生將系統的學習移動操作平臺Android應用開發和底層技術核心,智能手機等技術。通過課程設計,上機操作、項目實戰等,使其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培養成為自主學習、自主創業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其中包括;Android軟件開發工程師,移動應用UI設計工程師等。畢業生能從事軟件基本開發技術及移動操作平臺Android應用開發和底層技術核心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2.4構件課程體系

專業的主要課程:面向Android的Java程序設計、數據庫基礎、Android應用、Android操作系統、Android游戲、基于Java技術的Web應用開發、Android網絡應用、 APP UI設計、Android底層開發。其重心是智能手機軟件開發,這些開發包括移動商務的應用和游戲開發,而且能滿足產業鏈上所有環節的需要,為保證手機操作系統長期良性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操作系統有:iPhone,Android,Symbian。這些操作系統都有自己的軟件開發平臺,有成熟的收入分配模式,有集中銷售第三方軟件的商店,這就極大地刺激手機應用軟件的開發和應用[4]。

2.5專業特色

該方向定位于將學生培養成了解手機軟件的開發和具體編程,掌握Android的應用程序的開發人員,熟悉多業務管理的復合型人員,增值服務方向的創新型人才。隨著手機閱讀、手機支付、手機視頻、手機購物等增值服務,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讓智能手機的發展,真正實現了終端與服務和應用的融合。伴隨著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這方面的人才也極大地改變了手機行業的設計與業務發展模式[5]。

2.6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般是老師教學生做。老師布置作業學生做的方式。但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教學方式和方法都應該符合課程的特征。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2.6.1充分使用案例

要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案例教學必不可少。案例教學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并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當然這就需要老師充分理解教材,結合教材組織教學案例[6]。

2.6.2任務驅動

在組織實踐內容時采用任務驅動的方,以達到較好的效果。針對教學內容布置實踐任務安排學生完成。以此來檢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學生通過完成相應的實踐任務后。還能獲得一定的心理滿足,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

2.6.3項目小組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將學生劃分成項目小組。小組之間的實踐任務不相同。小組組長擔任項目經理。小組成員完成分工后開始項目的開發。這樣對實際工作環境的模擬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職責,了解軟件開發的一般流程,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7]。

隨著3G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日趨成熟。移動應用軟件的開發存在很大市場空間和人才需求缺口。移動軟件開發類課程的開設不僅使用本專業的建設跟上了時代步伐。也為逐漸萎縮的招生形勢帶來新的生機。從專業建設角度來說。只有根據社會需求變化。才能培養社會所囂的人才,才能使專業建設持續發展。否則就只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8].

總之,在當前移動互聯網時代,高職的軟件技術專業應當主動適應產業結構調整,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深化教學方向改革,課程設置與產業結構相適應,體現教學方向的多樣化,主動為企業開展技術服務,培養大批高水平、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使軟件專業更好地服務于軟件行業。同時結合我院的特色,抓住當前的機遇,樹立自己的品牌、打造自身的特色作為軟件專業教學改革的指導方針,最終實現軟件專業飛躍發展。

參考文獻:

[1] http://tech.ifeng.com/internet/special/android-stxt/.

[2] 張光桃.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0).

[3] 李燕.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和實踐[J].教育與就業,2011(18).

[4] 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軟件專業畢業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信息技術的引入對于商務英語教學是一個極大挑戰,同時是一個值得進行深層次研究的課題。SWOT分析法的應用有助于更客觀地剖析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商務英語教學和商務英語專業發展的利與弊,通過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使商務英語教學的手段與理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 SWOT分析法 信息技術 商務英語 自我主體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和多媒體互動技術的不斷發展,英語學習變得更加靈活、便捷。在百度搜索上輸入關鍵詞“學英語、無師”,搜索結果共有約425,000個相關內容;輸入“英語自學軟件”,相關搜索結果更是達到令人吃驚的7,690,000個。環顧市場,各種所謂的英語翻譯軟件、寫作軟件、人機對話口語軟件等學習“神器”比比皆是、琳瑯滿目。而與基于信息技術的智能語言學習產品市場欣欣向榮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2013年6月,麥可思公司發布《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紅黃綠牌”專業榜單。在本科類的紅牌專業榜中,英語專業赫然可見;在??祁慄S牌專業榜中,又可以清晰地看見商務英語專業的蹤影。這一調查結果與2011、2012年基本相同。社會上,“英語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中國終將消亡”、“英語學習軟件必然取代英語教師”等觀點甚囂塵上。誠然這些觀點有其偏頗的一面,但基于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和多媒體互動技術的語言教學對于傳統語言教學,特別是商務英語教學產生的沖擊是不容回避的;造成的影響也值得深思。SWOT分析法的應用將有利于更深入地審視信息技術對于商務英語教學所產生的影響,從而發揮優勢、克服劣勢、利用機遇、化解威脅,使商務英語教學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不斷改革、發展和提高。

二、關于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稱為態勢分析法或優劣勢分析法,最早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用來確定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strength)、競爭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結合起來。隨著對SWOT分析法作為一種戰略決策的研究不斷深入,該分析法近年來在越來越廣泛的領域方面得到了應用。從個體微觀企業到國家發展戰略決策、從個人的發展規劃到國民文化素質建設、從經濟政策的制定到教育制度的改革,SWOT分析方法均為最終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運用SWOT分析法有助于客觀看待發展過程中的內部因素(SW)和外部因素(OT)所發揮的作用,從而尋找積極、有利的因素加以利用素,對負面、不利的因素加以控制或規避,并發現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制定最佳解決方案,明確發展方向,從而最終實現發展目標,取得最佳結果。

三、通過SWOT分析法看待信息技術對于商務英語教學的影響

1.Strength——資源的豐富、手段的多元、情景的仿真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商務英語教學提供了大量的資源,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教材上的資源遠遠無法滿足學生對于知識多樣化的需求,也無法達到社會對于人才復合型素質的要求。同時,教材編寫和出版的周期性原因導致教材內容的滯后性,這種情況往往造成所學內容與社會需要脫節的問題,而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商務世界瞬息萬變,新事物、新理論、新術語無時無刻地涌現,保持與世界發展同步十分重要。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迅捷地得到最新的商務信息及商務動態,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目標要求,利用這些信息和資源對教材進行彌補、取舍,使課堂內容更豐富,更能滿足學生實際需要。

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任務式教學法的深入開展,使教學更加實用、更具針對性。根據英國語言學家Jane Willis(1996)在她的專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所提出的TBLT(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基于任務的語言教學)理論,商務英語教學應使學生在實際任務中了解工作環境,明確崗位職責,同時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學生開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v觀當今社會,信息技術日益成為開展日常工作的必備手段,語言交流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成為考量一個大學畢業生是否具有合格素質的重要標準。信息技術、語言能力和專業知識的結合是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的一大亮點,在商務英語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完成實際工作任務,有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使教學成果能夠更直接地反映于社會實踐。

互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教學營造了更加真實的環境,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以SimTrade實習實訓平臺軟件為例,學生可以利用多媒體互動技術依托互聯網建立幾近真實的虛擬工作環境,直接開展仿真工作,親身體驗商務工作中的各個環節,感受實際工作中風險和樂趣。這種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方面的轉變,有助于轉變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逐漸構建E+C的學習模式。新的教學模式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教學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朝著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

2.Weakness——因材施教的優勢無法體現,教師的作用大幅度削弱,情感培養缺失

過度依賴依托網絡與多媒體技術的信息技術作為主要教育手段容易導致對于教師主導作用的忽視。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式”教學組織形式是當代教育界公認的現代化教學理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與引領下,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互動多媒體技術進行有目標、有針對性的學習,才能實現實現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需施教的教育目標。如果盲目地依賴于高科技工具而把所有的教學環節全部使用高科技手段再現出來,那么教師會成為高科技的奴隸,起到“播音員”和“解說員”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師應有的主導作用,造成“以機代教”的不良效果,反而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視聽代替語言交流,人際雙向交流被人“機”單向交流代替。信息時代的學習軟件、教學工具集聲音、畫面、文字等多種信息于一體,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發了學生對多媒體學習的興趣。但是“依托”與“依賴”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性的交流應該是最有效的教和學的途徑。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語言學科,必須在教師指導下,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大量的交流才能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計算機多媒體盡管是先進的現代化教學工具,但由于缺乏自然語言,只能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手段,過度依賴多媒體技術客觀上限制了學生思維,不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過程中過于依賴信息技術容易造成學生情感教育的缺失,從而阻礙學生職業素質的提高。一個合格的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所應具備的特征是:語言水平到位、專業知識完備、工作技能扎實、職業素質出色。人機交互式的語言學習模式容易造成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大幅度減少,因而導致教師在教育教學上的情感投入也隨之銳減。實踐證明,教師的情感教育在人才培養、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中起到極大的作用。僅僅依靠信息技術設備和手段進行教學不可能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不可能培養出一個合格的職場人和社會人。

3.Opportunity——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工程的啟動為信息技術與商務英語教學的結合提供了契機

進入新世紀后,基于現代化職業教育手段的需要及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需要,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形成、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問題成為國家教育行政部門關注的重點、熱點。2012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頒布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教高廳[2012]2號),文件明確提出,精品資源共享課以量大面廣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為重點,以課程資源系統、豐富和適合網絡傳播為基本目標,經過國家、省、校三級建設,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網絡教育多層次、多類型的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體系,為高校師生和社會學習者提供優質課程教學資源。

這項工程旨在依托開放性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多媒體技術,將課程的服范圍從學校擴展到社會,從面對面的教學方式,擴展到遠程的教學方式,并以此為基礎實現教學理念和高校服務功能的轉型。這項工程的關鍵目的是進一步促進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引領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推動高等職業院校優質課程教學資源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共建共享。這項工程的建設不但對教學手段革新起到了促進作用,而且為教學理念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豐富了教學手段。如何協調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之間的關系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中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在當前信息技術教育背景下,特別是多媒體技術和網絡平臺技術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引入,強化學生在線學習、移動學習方法與觀念,從而真正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有效教學方式,真正產生高效互動、有魅力的課堂與學習環境。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正在或即將從事的商務領域專業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策略,從一個主題跳轉到另一個主題,從一個概念跳到相關演示,靈活地在各知識節點上自由瀏覽。這種探究式和個性化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的自控性得到提高,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通過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平臺,利用高新技術從而實現學生與計算機交互,學生與老師交互,學生與學生交互的多向互動教學方式,交際法教學手段得到充分、有效的應用。

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推進了教學理念的轉變。多媒體技術、網絡平臺技術等信息技術在商務英語課程教學中的引入,不但使課堂教學的組織更多元化,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式”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更主要的是創建了研究性自主學習模式,延伸了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學生語言水平上的差異、學習習慣上的差異,導致其學習特征上的不同,從而造成其多元性的學習需求。傳統授課中“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必須加以轉變,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需施教的要求就更加突出與迫切。信息技術的大量應用便于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喜歡和學習目的獲取豐富學習資源,而不拘泥于課堂中、教材上的有限信息。豐富的拓展資源有利于學習者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吸收知識、訓練技能、培養能力,從而實現語言能力提高、專業知識增長、工作能力培養三方面的目標。同時利用網絡交流平臺,與同學和教師進行信息分享、經驗交流和答疑釋惑,從而建立“授課點精華,自學是重點”的交互式教學模式。

4.Threat—所謂的“威脅”其實是對教師與學生提出的挑戰

信息技術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出身于語言教學的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對商務英語教師的知識體系和教學能力都提出了新的威脅,無法適應信息時代對于師資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必然會被時代拋棄。2004年,美國密歇根大學的Punya Mishra和Matthew J.Koehler提出的關于技術、學科內容和一般教學法相互關系的教師知識理論框架,這一理論框架為專業教師在信息化教學中對知識體系的構建提供了有益借鑒。2006年,兩人在《技術教學內容知識:教師知識的一種全新框架》一文中,明確提出了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專業教師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即TPACK知識(融合技術的學科教學法知識)框架。TPACK是一種將信息技術融入于學科教學法知識體系,為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優質教學奠定了基礎,創造性地將信息技術、教學法和學科內容三種關鍵知識整合成為有機整體。TPACK知識框架是在具體的學科教學中,運用合理恰當的教學技術,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拓展教師的信息化教學,促進學生信息化學習能力的發展,同時更好地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不斷發展。專業教師不僅是系統知識的傳授者,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管理者、組織者、指導者的角色,同時要成為新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活動的開發者。具體到商務英語的專業教師重點應做好三點知識的融合,即:信息技術、語言應用和商務業務的融合,培養教師進行信息化語言教學的能力、信息化業務訓練的能力及英語環境下開展商務工作的能力。

信息技術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不僅對于專業教師來說是一個全新課題,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也是一個巨大挑戰?!皩W什么、為什么學、怎么學”是在新的環境下,學生需要回答的問題。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作為學習主體,對于自我主體意識的激發成為了左右自身發展的關鍵。自我主體意識是人對于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是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我主體意識是保持學習熱情的重要因素,是保障學習質量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學習目標的內在動力,而學生自我主體意識的提升需要重點解決學習自主性和自覺性兩方面的問題。所謂“自主性”是指;由于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大量引入使得學生和教師的角色發生了重大轉變,“雙主式”的教學模式得以確立。面對豐富、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思考探索,主動發現,信息技術成為輔助教學的手段和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學生有了更大自主選擇權。學生在自主的前提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難易、進度,并隨時與教師進行交流,選擇對自己有益的、自身需要的資源用以提高自身素質,培養自身能力。所謂“自覺性”是指:學生容易在面對豐富、多元的信息時迷失學習重點,這時除了教師應給予必要指導外,更需要學生發揮自覺性關注學習重點,排除不必要信息的干擾;同時,在新型技術大量引入教學的初期,面對豐富的資源與信息,必然會在短時期內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然而隨著大量信息帶來的新鮮感的逐漸消退,學習效果必然有所減弱,所以為保持學習效果的持續強化,也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自覺性;作為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自覺協調語言技能和專業知識兩者的關系也是一個必須關注的問題,任何一個方面的忽略多無法實現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自主性是自我主體意識確立的前提,自律性是自我主體意識確立的保障,二者相輔相成,如何正確地在學習中堅持這兩個方面是學生必須解決的兩個問題。

四、結語

基于網絡技術和多媒體互動技術的現代信息技術為商務英語教學構建了一個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教學平臺,教育資源在這個平臺上得到交流與互動,全新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在這個平臺上得以形成和實踐。誠然如同一切新興事物的產生一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實踐,特別是商務英語教學,必然會產生一系列的震動與沖擊,其中不免會有一些負面影響。但信息技術的引入是時代的需要,是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SWOT分析法全面地看待其得與失,理性評判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充分利用其時空不限性、資源共享性、實時交互性和虛擬性等優勢應用于教學實踐,這對于商務英語教學手段與理念的優化,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的改革與發展都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教高[2012]1號.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Z].

[2]教高廳[2012]2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Z].

[3]鮑文.多媒體、網絡技術下的國際商務英語教學原則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09,(12):446-447.

[4]顧小清.主題學習設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用模式[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25.

[5]李美鳳,李藝.TPCK:整合技術的教師專業知識新框架,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4):74-78.

[6]李群.教育信息化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新要求[J].理論月刊,2006,(6):87-89.

[7]張淑琴.提高力學課程信息化教學水平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教育研究,2011(6).

上一篇:電子應用畢業論文下一篇:軟件技術畢業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