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鋼筋混凝土范文

2023-09-14

鋼筋混凝土范文第1篇

尊敬的各位領導:

感謝大家百忙之中來參加銅梁區人民公園防火瞭望閣工程屋面層鋼筋驗收!

本工程通過一系列分項工程驗收合格后,現已施工至屋面層梁板柱位置,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屋面層梁板柱所使用鋼筋分別為HPB300/8,三級鋼HRB400E/

16、18,所使用鋼筋原材料均送樣試驗合格。屋面層柱、梁截面尺寸共1種,分別為300X300、300X400,板鋼筋為CRB550/7@200雙層雙向,板厚120mm。具體詳見施工圖,屋面層鋼筋現已施工完畢,通過班組自檢與施工單位檢查,具備驗收條件,現請各單位領導復檢。

施工單位:豐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鋼筋混凝土范文第2篇

工程力學09—1 班

第四小組

目錄

一、設計資料 ..............................................................................3

二、結構構件選型 ......................................................................4

三、結構計算 ..............................................................................4

四、荷載組合與內力組合 .........................................................17

五、柱、基礎的配筋計算 .........................................................17

六、基礎設計 .............................................................................24

七、參考資料 .............................................................................29

混凝土

結構課程設計計算書

一、設計資料

(一) 、設計題目:金工車間單跨廠房結構設計。

(二) 、設計條件:

1、 工藝要求:本工程為某城市郊區某鑄造車間,工藝要求為一單跨單層廠房,跨度為27m,長度為102m,柱距6m,車間內有15/3t 和30/5t 兩臺A5級工作制吊車,軌頂標高10.2m。吊車的有關參數見下表 1-1。

2、 工程地質情況:天然地面下1.2m 處為褐黃色亞粘土老土層,作為基礎持力層,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140kPa,初見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0.7m,(標高-0.85m)。

3、 地震設防烈度:無要求

4、 建筑資料和荷載資料:

(1) 屋面板采用預應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板重(包括灌縫在內)標準值 為 2kN/m2。

(2) 天溝板板重標準值 2kN/m2。

(3) 屋架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折線形屋架,屋架自重標準值 109kN/榀。

(4) 吊車梁采用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吊車梁,吊車梁高 1200mm,自重標準值 50kN/根,軌道及零件重1kN/m,軌道及墊層構造高度 200mm。

(5) 假設工業廠房用期50 年。阜新地區雪荷載標準值 0.4 KN/m

2、基本風壓0.6 KN/m 2。

(6) 設計任務排架柱及基礎材料選用情況

①柱

混凝土:采用C35,鋼筋:縱向受力鋼筋采用 HRB400級鋼筋,箍筋采用

HRB335級鋼筋。 ②基礎

混凝土:采用C25,鋼筋:采用HRB400級鋼筋。

(三)設計內容:

1. 確定縱橫定位軸線,上柱的高度及截面尺寸;下柱的截面尺寸;布置屋蓋支撐,柱及柱間支撐;

2. 排架計算簡圖及進行荷載計算;

3. 排架內力計算與內力組合; 4. 排架柱牛腿設計;

5. 排架柱截面的配筋計算; 6. 預制柱下基礎設計;

7. 按照學校有關規定標準格式,用 8. 繪制施工圖紙( 1 #圖 紙一張)

(1) 結構布置圖(屋面板、屋蓋支撐布置、吊車梁、柱及柱間支撐、墻體布置) (2) 基礎施工圖(基礎平面平面布置圖及基礎配筋圖) (3) 柱施工圖

二、結構構件選型 :

結構的名稱

屋面板

天溝板 天窗架 屋架

預應力混凝土折線形屋

架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吊

車梁 表 1.1 主要構件選型

選取材料

預應力混凝土大型屋面

重力荷載標準值

2 kN/m 2

2 kN/m 2 57 kN/ 榀 109 kN/ 榀

m 吊車梁高 1200m,自重標

準值 50 kN/ 根,軌道及零

件重 1 kN/m,軌道及墊層

構造高度 200 mm。

A4 紙打印計算書一份。

吊車梁

吊車 噸位

15 /3t 30 /5t

1 吊車有關參數表 1-

起 重 吊 車 輪 距 最 大 輪 最 小 輪 起 重 機 小 車 總 車高

量寬 壓 壓 總重 K H

重 Q1

B ( mm )

P

Pmin

max

( K ( mm ) ( KN ) ( KN ) ( m )

( KN ) N ) ( KN )

147 / 5160 4100 148 33 215 66.1 29.4

294 / 6150 4800 290 70 118 107.8 2.734 49

三、結構計算

(一)結構計算簡圖(由于 A 、 B 柱的對稱性,所以以下計算過程以

1、 排架柱的高度

、基礎的埋置深度及基礎高度: ( 1)

Q A 柱為例)

6

0.23 = 5.75 KN / m G = 25×根據柱的高度、 吊車起重量及工作級別等條件, 確定柱的截面尺寸, 經計算得截 面幾何特征, 匯總見表。

柱截面尺寸及相應的計算參數

2 表 2-

面積

mm 截面尺寸/ 2 慣性矩/ mm

/ mm

500 矩 500 ×

1000 × 150 × 10 I500 ×

0

10 2.5 × 10 2.3 ×

5 計算參數 柱號

上柱

A, B

下柱

)

自重/ (kN/m

10 5.21 ×

6.25 5.75

10 3.141 ×

3、 荷載計算 (1)恒 載計算

a、屋蓋恒載標準值:

預應力大型屋面板 天溝板 天窗架 屋架自重

則作用于橫向平面排架邊柱柱頂屋蓋結構自重為: G1=(4*6*27/2+57+109/2)=435.5KN

uh

1- 200 e

=

50 mm 作用在軸線的右側。 計算偏心距 = 500/2 - 200=2

1M 1 A = M 1 B = G

1Ae

A =

435.5*0.05=21.775 KN.m

2 KN m

2 KN m 57 kN/ 榀

109 kN/ 榀

M 2 A = M 2 B = G 2 A e

2A =

435.5*0.25=108.875 KN.m b. 柱自重標準值: 上柱 下柱

G2a=6.25*3.25=20.315KN G3a=5.75*7.75=44.563KN

2M 2 A = G 2 Ae

= 5.078 KN.m

、屋面活載(不上人屋面,取 0.70 KN m 大于屋面雪載 0.4 KN m )故 ( 2)

Q

1A = Q1

B = 0.7*6*27/2=56.7 KN

M 1 A = Q e1

A = 2.835 KN.m

= 14.175 KN.m

2M 2 A = Q Ae A

(3) 、吊車梁及軌道連接重力荷載 G 4 A = G 4 B (50+0.4*6) =52.4 KN M 4 A = M 4

4 A = 52.4*0.4=20.96 G 4 AeKN.m

4 吊車荷載

QA1 1 = B = 吊車的參數:

1 吊車有關參數表 1-吊車 起 重

吊 車 輪 距

K

B

( mm)

最 大 輪 最 小 輪 起 重 機 小 車 總 車高

壓 P

max( KN )

壓 Pmin

( KN ) 70

( KN )

總重

重 Q

1( KN )

( m ) H

量寬 Q 噸位

( K ( mm ) N )

30 /5t

294 / 49

15 /3t

147 / 29.4

5160

4100

6150

4800

290 118 107.8 2.734

148 33 215 66.1

可算出出吊車梁支座反力影響線中個輪壓對應點的豎向坐標值,如圖4所示:

圖4 吊車荷載作用下支座反力的影響線

(1)、 吊車的豎向荷載

: 情況( a)

=0.9γ

pmax ∑ y i =0.9× (0.738+0.055)] Dmax

QF

1.4×

[290×

(1+0.2)+148 ×

=585.36 KN

i= 0 . 9 × 1.4× (1+0.2)+33 × (0.738+0.055)] Dm in =0.9γ

Q F min ∑ y

[70 ×

=110.17 KN

: 情況( b)

pDm ax =0.9γ

QF max ∑ y i =0.9×

1.4×

[290×

(0.738-0.062)+148×

(1+0.317)]

=492.60 KN

1.4× (0.738-0.062)+33 × (1+0.317)] Dmin

=0.9γ

Q F min ∑ yi=

0 .9

×

[70 ×

=114.38 KN

(1)吊車的橫向荷載

水平剎車力: T1=1/4α β( 水平剎車力: T2=1/4α β(

× 0.12×

0.9×

(150+215)=9.855 KN Q2+g2)

=

1 4 × 0.12×

0.9×

(300+118)=11.286 KN Q1+g1)

=

1 4 吊車橫向荷載設計值: Tmax= γ

Q

∑ T ∑ yi

=1.4 × [11.286 × + ( 0.738+0.055) ]

( 1+0.2) 9.855×

=29.83 KN

風荷載 ( 6)

6KN

/ m 2 ,對于城市地區,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 μ z 阜新地區的基本風壓 ω 0 = 0.按 B 類地區考慮高度取值。對 q

1,q 2 按柱頂標高 10.2 m 考慮查得 μ z = 1 。

風荷載體型系數圖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參照荷載規范,并用插值法求出不同標高時的系數。 則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如表

標高 ( m )

∝ z

10.0 11.834 1.00

1.074

2 所示。

15.0 1.14

表 2 15.384 1.148

15.99 1.162

17.65 1.198

18.92 1.226

20 1.25

均布風荷載如下表:( 序號

z ω 0 l qi

= β z μ sμ)

β

Z

μZ

μs

ω0

q(KN/m)

方向

1 2 3

1 1 1

1.074 1.148 1.162

0.8 0.8 — 0.2

0.6 0.6 0.6

3.093 3.307 0.836

4 1 1.198 0.6 0.6 2.588

5 1 1.226 — 0.7 — 0.7 — 0.6 — 0.6 — 0.5 — 0.5

0.6 3.090

6 7 8

1 1 1

1.226 1.198 1.162

0.6 0.6 0.6

3.090 2.588 2.509

9 10

1 1

1.148 1.074

0.6 0.6

2.067 1.933

排架荷載總圖如圖

3.內 力計算

恒載作用下的內力 ( 1)由于單層廠房多屬于裝配式結構,柱,吊車,梁及軌道的自重,是在預制柱吊裝 就位完畢而屋架尚未安裝時施加在柱子上的,

此時尚未構成排架結構。 但在設計

中,為了與其他荷載項計算方法一致, 并考慮到使用過程的實際受力情況, 在柱, 吊車梁及軌道的自重作用下,仍按排架結構進行內力計算。 1 )在 G1 (屋架)作用下

A M 1 A = M 1 B = G1

Ae435.5*0.05=21.775 KN.m

= A M 2 A = M 2 B = G 2 A

0.244;

0.166

λ=

已知 n=,

1 e 2

= 435.5*0.25=108.875 KN.m

則有:

λ 1 1? ? ? λ ? ? ? ? ? ? 1

=1.8164

) 2) 活載作用下 1 )屋面活荷載作用下的內力

Q1 與 G1 作用位置相同,即成比例。則有: Q1 =56.7KN

R = R1

× Q1

G1= 2.678 KN

(→

) M 1 = M 11 × Q1

G= 3.969 KN.m 1

M=Q1

2M 12 × G= 119.845K N.m

N1 =

Q1

= 56.7k N

屋面活載作用下的計算簡圖和內力圖分別示于圖 9 和圖13

( 10

2 )吊車豎向活載作用下的內力 ①最大輪壓作用于 A 柱時 A 柱 B柱

M A

= D maxe

/ m

4 = 585.36×

0.4= 234.144kN

0.4 = 44.068M B

= D min e

4 = 110.17 ×kN

/ m

計算簡圖如圖 11 所示:

圖 11 吊車豎向荷載作用下的計算簡圖

與恒載計算方法相同,可得 A 柱 B柱

C3=

C2=

1.31467

M 4 A

RA

= C 3 = — 24.756 (←

)

H M 4 B

RB

= C 3 = 4.659 (→

)

H

A 柱與 B 柱相同,剪力分配系數 ?A = ?B = 0.5,

則 A 柱與 B 柱柱頂的剪力分別為

A 柱 VA = RA14.708kN

( ← ) B 柱 VB = RB2 .1

+ λ 3 0.

n

5 C = =0.703

2 + λ. ? ? ? 0? ? ? 1

2 1 + λ 3μ Am(RA + RB )

= 3.087k N ( ← ) VB = RB1)

3 n C = = 0.3557

1 8

λ 1 + 3C11q1H = 0.3557*3.09*12.434 =C11q2 H =0.3557?1.93?12.434=- 2 7.361 (←

)

圖 14

排架單元結構對稱,柱中的軸力為零,計算簡圖如圖 15 所示

μ = 0.5 ,則有: VA = R1 + ?(- R1R2 + W ) = 10.839 ΚΝ

根據計算左來風情況下的 M 圖如圖 16 的實線所示

四、荷載組合與內力組合

排架單元結構對稱,可僅考慮 組合。

A 柱的截面。具體情況見表

3 的匯總和表 4 的

表 3 —荷載匯總表

荷載匯總表

豎向吊車荷載 水平吊車荷載 最大輪壓作用于 水平力作用方向

A B 向左 向右 3 4 5 6

-44.62

-44.64

± 6.90

± 6.90

左來風

64.36 截面 內力

恒載 1

活載 2

2.965

右來風

-41.78

M

ⅠⅡ

N

-75.28 -11.2 189.52 0.56 ± 14.50 ± 14.50 64.36 -41.78

508.21 56.7 585.36 110.17 0 0 0 0

M 47.05 6.78 5.26 -138.8 -265.9 265.88 320.679 -284.2

Ⅲ0.5h

+ aˊ

s = ( mm ) As

= A

ˊ

) fˊ

y ( h0

- aˊ

、 x < hˊ

f 時, 當 x > 2 aˊ

s = As

= A

εe

N (

- 0.5h

+ 0.5 x ) 2

( mm )

ˊ

y ( h0ˊ

) f

- a

i

1920.4

842.4

ρ min Ac

( mm )( 一側縱向鋼筋 )

500

2

2 (2081 )

460

2 Φ 16 2 Φ 18 (911 ) 一側被選受拉鋼筋及其面積(

mm )

A 柱的上柱和下柱截面的配筋圖見下圖 4-

具體鋼筋的型號見施工圖 23

a / h0

< 0 . 3,

可以不設彎起筋

@

按構造要求布置水平箍 筋,取 φ12,上部 2 / 3h 100

0

2 3

? ? ? × 585 = 390mm 范圍內水平箍筋

? ? ? 總面積為:

100 2 a / h0

= 160 / 575 = 0 .278

< 0 . 3,

可不設彎筋 滿足要求。 A = 113.1×

390

> = 441. 1 mm

As

763 = 381. , 滿足要求 = 0 .

5× 5 mm

牛腿配筋圖見下圖。

4、 柱的吊裝驗算

24

柱子吊裝階段驗算

荷載:包括上柱,牛腿和下柱的載荷。 ( 1)上柱: 牛腿:

2 5×

10 ÷ 10 × 25 = 6.

25(

KN / m)

(22 ) ×062 + 0 . 22 )-(1

. 0 + 0 .

.

0.0 . 22 ×

22

? ?? ? ??

5 ×

62 = 20 .17

KN / m × 0. 25 ÷ 0.

5 6

. . 2

下柱:

2 3 × 10 ÷ 10 × 25 = 5 . 75 KN / m

5 6

自重:包括上柱,牛腿和下柱的自重。 ( 2)

1 .5 6.

× 25

= 11 . 25 KN ? m 上柱自重: g 1 = 1 . 2 ×

1. 20 . 17 = 36

5 ×. 30 KN ? m 牛腿自重: g 2 = 1 . 2 ×

KN ? m

1.× 5

×

5 .75

= 10. 35

下柱自重: g 3 = 1 .2 彎矩: ( 3)M 1 = q1

×

Hu

2 2

= 11 .25

×

3 . 034

= 51 . 78 KN / m

28

= [(5.5/ 2)- (1/ 2)- 1.205]×4- [(4/ 2)- (0.5/ 2)- 1.205]2 = 3.88m2

A2 = (bc + h0 )h0 = (0.5+1.205)×1.205 = 2.05m2 Fl = pn,max A1 =105.34×3.88 = 408.12KN

0.6 f1 A2 = 0.6×1.27 ×2.05×103 =1562.1 >Fl (滿足要求)

(2)驗算變階處沖切

bc =1.25m,ac =1.75m,h0 =0.905m

A1 = [(5.5/ 2)- (1.75/ 2)- 0.905]×4ac )2 (2b+ bc )=1/ 48×(105.34 +84.32)(5.5- 1)2 (2×4 +0.5)= 680.11KN / m ASΙ = (MΙ / 0.9h0 f y )= (680.11×10)/(0.9×1205×360)=1741.99

[]

mm2

(2) 截面Ι′— Ι′ p′nΙ =88.21KN

MΙ′=1/ 48×(105.34 +88.21)(5.50.5)(2×5.5 +1)= 491.29

mm2

29

10 / ( (0

(h

×0

×120512

< AS ΙΙS

= M ΙΙ / [ .

= 1271 . 02 mm

0 )×

360 ] = 1113 .77 .

故配置 φ12@160

(

mm ) A

= 1357 .2 S

30

參考文獻

⑴ 建筑結構制圖標準 (G B/T 50105-2001) . 北京 :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1 ⑵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02

. 北京 :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2 )⑶ 建筑荷載設計規范( GB50009-2001

. 北京 :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2 )⑷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

. 北京 :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2 )⑸ 徐占發主編 . 建筑結構與構件設計 . 北京 :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1996 ⑹ 蘇小卒主編 . 砌體結構設計 .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2

鋼筋混凝土范文第3篇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變形和裂縫

1. 承受均布荷載的矩形簡支梁,計算跨度l0=4.0m,活荷載標準值qk=16kN/m,其準永久系數ψq=0.5,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鋼筋為HRB400級。環境類別為一類,安全等級為二級。試進行梁的截面設計,并驗算梁的撓度。如混凝土強度等級改為C40,其他條件不變,重新計算并將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2. 承受均布荷載的矩形簡支梁,計算跨度l0=6.0m,活荷載標準值qk=12kN/m,其準永久系數ψq=0.5;截面尺寸為b×h=200mm×400 mm,混凝土等級為C25,鋼筋為HRB335級,4 16,環境類別為一類。試驗算梁的跨中最大撓度是否符合撓度限值。

3. 某屋架下弦桿按軸心受拉構件設計,截面尺寸為200mm×2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鋼筋為HRB400級,418,環境類別為一類。荷載效應標準組合的軸向拉力Nk=160kN。試對其進行裂縫寬度驗算。

4. 簡支矩形截面普通鋼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b×h=200 mm×5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鋼筋為HRB335級,

416,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的跨中彎矩Mk=95kN•m;環境類別為一類。試對其進行裂縫寬度驗算,如不滿足應采取什么措施。

計算題參考答案

1. 承受均布荷載的矩形簡支梁,計算跨度l0=4.0m,活荷載標準值qk=16kN/m,其準永久系數ψq=0.5,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鋼筋為HRB400級。環境類別為一類,安全等級為二級。試進行梁的截面設計,并驗算梁的撓度。如混凝土強度等級改為C40,其他條件不變,重新計算并將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解:根據跨度,初步選定截面尺寸為250mm×500mm。 可得恒載gk?250?0.25?0.5?31.25kN/m 活荷載qk?16 kN/m M?121ql0?(1.2?31.25?1.4?16)42?119.8 kN•m 88查表可知C30以上時,梁的最小保護層厚度為25mm。故設a = 35mm,則

h0?500?35?465mm 由混凝土和鋼筋等級查表,

得fc?14.3N/mm2;fy?300 N/mm2;ft?1.43 N/mm2 ?1?1.0;?1?0.8;?b?0.55

M119.8?106?s??0.155 22?1fcbh01.0?14.3?250?465??1?1?2?s?0.17??b ?s?0.5(1?1?2?s?0.915

119.8?106故As???939mm2

fy?sh0300?0.915?465M選用As(941 mm2)

0.45ft1.43A?0.45?250?500?268 mm2<941 mm2 fy300滿足要求。

該用C40混凝土,配筋不變,計算其承載力。fc?19.1N/mm2

??fyAs?1fcbh0?300?941?0.127

1.0?19.1?250?4652Mu??1fcbh0?(1?0.5?)?1.0?19.1?250?4652?0.127(1?0.5?0.127)?122.8KN•m 進行抗裂驗算 ⑴ 求Mk和Mq

11Mk?(gk?qk)l02?(31.25?16)42?94.5 KN•m 8811Mq?(gk?0.5qk)l02?(31.25?8)42?78.5 KN•m 88對于C30混凝土:Ec?3.0?104N/mm2;Es?2.0?105 N/mm2;ftk?2.01 N/mm2

EsAs2.0?105941?E????0.054 4Ecbh03.0?10250?465?te?As941??0.0151 Ate0.5?250?500?skMk94.5?106???248 N/mm2 ?h0As0.87?465?941ψ?1.1-0.65ftk?te?sk1.1?0.652.01?0.751

0.0151?2482EsAsh0200?103?941?4652Bs???2.93?1013N?mm2 1.15ψ?0.2?6?E?1.15?0.751?0.2?6?0.054B?Mk94.5??2.93?1013?1.6?1013 N?mm2

Mq(??1)?Mk78.5?94.55Mk2594.5?106?400021f?l0??9.84?l0?20mm 48B482001.6?1013滿足要求。

對于C40混凝土:Ec?3.25?104N/mm2;Es?2.0?105 N/mm2;ftk?2.4 N/mm2

EsAs2.0?105941?E????0.0498 4Ecbh03.25?10250?465?te?As941??0.0151 Ate0.5?250?500?skMk94.5?106???248 N/mm2 ?h0As0.87?465?941ftk?1.1?0.652.40?0.683

0.0151?248ψ?1.1-0.65?te?sk2EsAsh0200?103?941?4652Bs???3.166?1013N?mm2 1.15ψ?0.2?6?E?1.15?0.683?0.2?6?0.0498B?Mk94.5??3.166?1013?1.73?1013 N?mm2

Mq(??1)?Mk78.5?94.55Mk2594.5?106?400021f?l0??9.1?l0?20mm 1348B482001.73?10滿足要求。

從以上算例可以看出,當截面尺寸及配筋不變時,混凝土強度等級提高,其極限承載力和計算撓度變化不大,換句話說,如果撓度驗算不滿足,通過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方法效果不明顯。

2. 承受均布荷載的矩形簡支梁,計算跨度l0=6.0m,活荷載標準值qk=12kN/m,其準永久系數ψq=0.5;截面尺寸為b×h=200mm×400 mm,混凝土等級為C25,鋼筋為HRB335級,4 16,環境類別為一類。試驗算梁的跨中最大撓度是否符合撓度限值。 解:

gk?250?0.2?0.4?20kN/m;qk?12 kN/m 11Mk?(gk?qk)l02?(20?12)62?144 KN•m 8811Mq?(gk?0.5qk)l02?(20?6)62?117 KN•m 88對于C25混凝土:Ec?2.8?104N/mm2;Es?2.0?105 N/mm2;ftk?1.78 N/mm2

As?804 mm2;h0?400?25?8?367 mm EsAs2.0?105804?E????0.0782

Ecbh03.0?104200?367?te??skAs804??0.0201 Ate0.5?200?400Mk144?106???560.95 N/mm2 ?h0As0.87?367?804ψ?1.1-0.65ftk?te?sk?1.1?0.651.78?0.997

0.0201?560.952EsAsh0200?103?804?3672Bs???1.19?1013N?mm2 1.15ψ?0.2?6?E?1.15?0.997?0.2?6?0.0782B?Mk144??1.19?1013?6.57?1012 N?mm2

Mq(??1)?Mk117?1445Mk25144?106?600021f?l0??82?l0?30mm 48B482006.57?1012不滿足要求。

3. 某屋架下弦桿按軸心受拉構件設計,截面尺寸為200mm×2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鋼筋為HRB400級,418,環境類別為一類。荷載效應標準組合的軸向拉力Nk=160kN。試對其進行裂縫寬度驗算。 解:

軸心受拉構件?cr?2.7;As?1017mm2

;ftk?2.01 N/mm2

?te?As1017??0.0254 Ate200?200deq?18mm ?sk?Nk160000??157.33 N/mm2 As1017ftk?1.1?0.65deqψ?1.1-0.65?te?sk2.01?0.773

0.0254?157.33157.3318(1.9?25?0.08)?0.1710.2542.0?105wmax??crψ?skEs(1.9c?0.08?te)?2.7?0.773mm〈wlim?0.2 mm 滿足要求。

4. 簡支矩形截面普通鋼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b×h=200 mm×5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鋼筋為HRB335級,4

16,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的跨中彎矩Mk=95kN•m;環境類別為一類。試對其進行裂縫寬度驗算,如不滿足應采取什么措施。 解:

對于C30混凝土:Ec?3.0?104N/mm2;Es?2.0?105 N/mm2;ftk?2.01 N/mm2

As?804mm2;h0?500?25?8?466mm EsAs2.0?105804?E????0.0575 4Ecbh03.0?10200?466?te??skAs804??0.01608 Ate0.5?200?500Mk95?106???291.4 N/mm2 ?h0As0.87?466?804ψ?1.1-0.65ftk?te?sk?1.1?0.652.01?0.82

0.01608?291.4deq?16mm;c?25mm;?cr?2.1

wmax??crψ?skEs(1.9c?0.08deq?te)?2.1?0.82291.416(1.9?25?0.08)?0.31950.016082.0?10mm〉wlim?0.2mm 不滿足要求??梢圆扇≡龃蠼孛娓叨鹊拇胧?。

判 斷 題

1.受彎構件的裂縫會一直發展,直到構件的破壞。(

)

2.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兩條裂縫之間的平均裂縫間距為1.0倍的粘結應力傳遞長度。(

)

3.裂縫的開展是由于混凝土的回縮,鋼筋的伸長,導致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產生相對滑移的結果(

)。 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定義的裂縫寬度是指構件外表面上混凝土的裂縫寬度。(

)

5.當計算最大裂縫寬度超過允許值不大時,可以通過增加保護層厚度的方法來解決。(

)

6.受彎構件截面彎曲剛度隨著荷載增大而減小;(

) 7.受彎構件截面彎曲剛度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減小;(

) 8.鋼筋混凝土構件變形和裂縫驗算中荷載、材料強度都取設計值;(

)

判斷題參考答案

1. 錯;

2. 錯; 3. 對; 4. 錯; 5. 錯; 6. 對; 7. 對; 8. 錯;

問 答 題

1.裂縫寬度的定義,為何與保護層厚度有關? 2.為什么說裂縫條數不會無限增加,最終將趨于穩定? 3.T形截面、倒T形截面的Ate有何區別,為什么? 4.裂縫寬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不滿足裂縫寬度限值,應如何處理? 5.鋼筋混凝土構件撓度計算與材料力學中撓度計算有何不同? 6.簡述參數ψ的物理意義和影響因素? 7.何謂“最小剛度原則”,撓度計算時為何要引入這一原則? 8. 受彎構件短期剛度Bs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不滿足構件變形限值,應如何處理? 9.確定構件裂縫寬度限值和變形限值時分別考慮哪些因素?

問答題參考答案

1.裂縫寬度的定義,為何與保護層厚度有關? 答:裂縫開展寬度是指受拉鋼筋重心水平處構件側表面上的混凝土的裂縫寬度。試驗量測表明,沿裂縫深度,裂縫寬度是不相等的,由于受到鋼筋的約束,近鋼筋處回縮變形小,構件表面處回縮大。而保護層厚度是從縱向鋼筋外表面算至混凝土外表面的。所以裂縫寬度的大小與保護層厚度是有關系的。 2.為什么說裂縫條數不會無限增加,最終將趨于穩定? 答:直到距開裂截面為l處,鋼筋應力由σs1降低到σs2,混凝土的應力σc由零增大到ft,才有可能出現新的裂縫。顯然,在距第一條裂縫兩側l的范圍內,即在間距小于2l的兩條裂縫之間,將不可能再出現新裂縫。

3.T形截面、倒T形截面的Ate有何區別,為什么? 答:T形截面Ate?0.5bh ; 倒T形截面Ate?0.5bh?(bf?b)hf

其受拉區是不同的。

4.裂縫寬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不滿足裂縫寬度限值,應如何處理? 答:與構件類型、保護層厚度、配筋率、鋼筋直徑和鋼筋應力等因素有關。如不滿足,可以采取減小鋼筋應力或減小鋼筋直徑等措施。

5.鋼筋混凝土構件撓度計算與材料力學中撓度計算有何不同? 答:主要是指剛度的取值不同,材料力學中撓度計算采用彈性彎曲剛度,鋼筋混凝土構件撓度計算采用由短期剛度修正的長期剛度。 6.簡述參數ψ的物理意義和影響因素? 答:系數ψ的物理意義就是反映裂縫間受拉混凝土對縱向受拉鋼筋應變的影響程度。ψ的大小還與以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計算的有效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ρte有關。 7.何謂“最小剛度原則”,撓度計算時為何要引入這一原則? 答:“最小剛度原則”就是在簡支梁全跨長范圍內,可都按彎矩最大處的截面抗彎剛度,亦即按最小的截面抗彎剛度,用材料力學方法中不考慮剪切變形影響的公式來計算撓度。這樣可以簡化計算,而且誤差不大,是允許的。

8. 受彎構件短期剛度Bs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不滿足構件變形限值,應如何處理? 答:影響因素有:配筋率ρ、 截面形狀、 混凝土強度等級、 截面有效高度h0??梢钥闯?,如果撓度驗算不符合要求,可增大截面高度,選擇合適的配筋率ρ。 9.確定構件裂縫寬度限值和變形限值時分別考慮哪些因素? 答:確定構件裂縫寬度限值主要考慮(1)外觀要求;(2)耐久性。

變形限值主要考慮(1) 保證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 (2) 防止對非結構構件產生不良影響 (3) 保證人們的感覺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內。

選 擇 題

1.下面的關于受彎構件截面彎曲剛度的說明錯誤的是(

)。

A. 截面彎曲剛度隨著荷載增大而減小; B. 截面彎曲剛度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減小; C. 截面彎曲剛度隨著變形的增加而減小; D. 截面彎曲剛度不變; 2.鋼筋混凝土構件變形和裂縫驗算中關于荷載、材料強度取值說法正確的是(

)。

A. 荷載、材料強度都取設計值; B. 荷載、材料強度都取標準值;

C. 荷載取設計值,材料強度都取標準值; D. 荷載取標準值,材料強度都取設計值;

3.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撓度計算公式正確的是(

)。

Mkl02

A.f?S;

BsMkl02

B.f?S;

B

C.f?SMql02BsMql02B;

D.f?S;

4.下面關于短期剛度的影響因素說法錯誤的是(

)。

A.?增加,Bs略有增加;

B.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對于提高Bs的作用不大;

C.截面高度對于提高Bs的作用的作用最大;

D.截面配筋率如果滿足承載力要求,基本上也可以滿足變形的限值; 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定義的裂縫寬度是指:(

)。

A. 受拉鋼筋重心水平處構件底面上混凝土的裂縫寬度; B. 受拉鋼筋重心水平處構件側表面上混凝土的裂縫寬度; C. 構件底面上混凝土的裂縫寬度; D. 構件側表面上混凝土的裂縫寬度;

6.減少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裂縫寬度,首先應考慮的措施是(

)。

A. 采用直徑較細的鋼筋; B. 增加鋼筋的面積; C. 增加截面尺寸;

D. 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

7.混凝土構件的平均裂縫間距與下列哪個因素無關(

)。

A. 混凝土強度等級; B.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C. 縱向受拉鋼筋直徑; D. 縱向鋼筋配筋率;

8.提高受彎構件截面剛度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 B. 增加鋼筋的面積; C. 改變截面形狀; D. 增加截面高度;

9.關于受彎構件裂縫發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受彎構件的裂縫會一直發展,直到構件的破壞;

B.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兩條裂縫之間的平均裂縫間距為1.0倍的粘結應力傳遞長度;

C. 裂縫的開展是由于混凝土的回縮,鋼筋的伸長,導致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產生相對滑移的結果;

D. 裂縫的出現不是隨機的; 10.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等級為(

)。

A. 一級 ;

B. 二級 ; C. 三級 ; D. 四級 ;

選擇題參考答案

鋼筋混凝土范文第4篇

來源:施工組織設計資料網作者:施工組織設計時間:10-07-24 點擊:

367 磚混結構、構造柱、圈梁、板縫等混凝土施工工藝標準組織設計方案(420-1996)

范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磚混結構,外磚內模,外板內模的構造柱、圈梁、板縫等混凝土澆筑工藝。

施工準備

2.1 材料及本要機具:

2.1.1 水泥:用325~425號礦渣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

2.1.2 砂:用粗砂或中砂,當混凝土為C30以下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構造柱、圈梁用粒徑: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縫用粒徑0.55~1.2cm細石,當混凝土為C30以下時,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用不含雜質的潔凈水。

2.1.5 外加劑:根據要求選用早強劑、減水劑等,摻入量由試驗室確定。 2.2 作業條件:

2.2.1 混凝土配合比經試驗室確定,配合比通知單與現場使用材料相符。

2.2.2 模板牢固、穩定,標高、尺寸等符合設計要求,模板縫隙超過規定時,要堵塞嚴密,并辦完預檢手續。 2.2.3 鋼筋辦完院檢手續。

2.2.4 構造往、圈梁接槎處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漿應剔除,模板內雜物要清理干凈。

2.2.5 常溫時,混凝土澆筑前,磚墻、木模應提前適量澆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

作業準備 → 混凝土攪拌 → 混凝土運輸 → 混凝土澆筑、振搗 → 混凝土養護

3.2 混凝土攪拌:

3.2.1 根據測定的砂、石含水率,調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應增加測定次數。 3.2.2 根據攪拌機每盤各種材料用量及車皮重量,分別固定好水泥(散裝)、砂、石各個磅秤的標量。磅秤應定期核驗、維護,以保證計量的準確。計量精度:水泥及摻合料為±2%,骨料為±3%,水、外加劑為±2%。攪拌機棚應設置混凝土配合比標牌。

3.2.3 正式攪拌前攪拌機先空車試運轉,正常后方可正式裝料攪拌。

3.2.4 砂、石、水泥(散裝)必須嚴格按需用量分別過秤,加水也必須嚴格計量。

3.2.5 投料順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摻合料在倒水泥時一并加入。摻外加劑與水同時加入。

3.2.6 攪拌第一盤混凝上,可在裝料時適當少裝一些石子或適當增加水泥和水量。

3.2.7 混凝土攪拌時間,400L自落式攪拌機一般不應少于1.5min。 3.2.8 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臺班應測兩次。 3.3 混凝土運輸:

3.3.1 混凝土自攪拌機卸出后,應及時用翻斗車、手推車或吊斗運至澆筑地點。運送混凝土時,應防止水泥漿流失。若有離析現象,應在澆筑地點進行人工二次拌合。

3.3.2 混凝土以攪拌機卸出后到澆筑完畢的延續時間,當混凝土為C30,及其以下,氣溫高于25℃時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時不得大于60min。 3.4 混凝土澆筑、振搗:

3.4.1 構造柱根部施工縫處,在澆筑前宜先鋪5c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漿或減石子混凝土。

3.4.2 澆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時,應先將吊斗降至距鐵盤50~60cm處,將混凝土卸在鐵盤上,再用鐵鍬灌入模內,不應用吊斗直接將混凝土卸入模內。 3.4.3 澆筑混凝土構造柱時,先將振搗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動再灌入混凝土,應分層澆筑、振搗,每層厚度不超過60cm,邊下料邊振搗,一般澆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確保澆筑密實,亦可每層一次澆筑。

3.4.4 混凝土振搗:振搗構造柱時,振搗棒盡量靠近內墻插入。振搗圈梁混凝土時,振搗棒與混凝土面應成斜角,斜向振搗。振搗板縫混凝土時,應選用φ30mm小型振搗棒。振搗層厚度不應超過振搗棒的1.25倍。

3.4.5 澆筑混凝土時,應注意保護鋼筋位置及外磚墻、外墻板的防水構造,不使其損害,專人檢查模板、鋼筋是否變形、移位;螺栓、拉桿是否松動、脫落;發現漏漿等現象,指派專人檢修。

3.4.6 表面抹平:圈梁、板縫混凝土每振搗完一段,應隨即用木抹子壓實、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3.5 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完12h以內,應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并澆水養護。常溫時每日至少澆水兩次,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d。 3.6 填寫混凝土施工記錄,制作混凝土試塊。

質量標準

4.1 保證項目; 4.1.l 水泥、砂、石、外加劑必須符合施工規范及有關標準的規定,有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

4.1.2 混凝土配合比、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符合規范的規定。

4.1.3 按標準對混凝土進行取樣、制作、養護和試驗,評定混凝上強度并符合設計要求。

4.2 基本項目:

混凝土應振搗密實,不得有蜂窩、孔洞露筋、縫隙、夾渣。 4.3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4-31。

表 4-31 允許偏差 (mm) 磚 混多層大模

1 構造柱中心線位置 10 10 2 構造柱層間錯位 8 8

3 標高 (層高) ±10 ±10 水準儀或尺量

4 截面尺寸 +8 -5 +5 -2 尺量檢查

每 層 10 10 用2m托線板檢查

5 垂直度 10m以下 15 15 10m以上 20 20

成品保護

5.1 澆筑混凝土時,不得污染清水磚墻面。

5.2 振搗混凝土時,不得碰動鋼筋、埋件,防止移位。 5.3 鋼筋有踩彎、移位或脫扣時,及時調整、補好。 5.4 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應及時清理干凈。 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混凝土材料計量不準:影響混凝土強度,施工前要檢查,校正好磅秤,車車過秤,加水量必須嚴格控制。

6.2 混凝土外觀存在蜂窩、孔洞、露筋、夾渣等缺陷:混凝土振搗不實,漏振,鋼筋缺少保護層墊塊,尤其是板縫內加筋位置,應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質量記錄

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6.1 材料(水泥、砂、石、摻合料、外加劑等)出廠合格證明、試驗報告。 6.2 混凝土試塊試驗報告。

6.3 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6.4 隱檢、預檢記錄。 6.5 冬期施工記錄。

鋼筋混凝土范文第5篇

1太原理工大學

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 郭瑤雪

2 山西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劉春紅 摘 要: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的建筑也發展迅速,設計思想也在不斷更新。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就是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一種結構,目前應用也是最為廣泛,但其結構設計中還存在許多問題。該文從結構設計計算、構造措施等方面探討了框架結構梁板柱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框架結構 基本原則 構造要求

1. 概述

框架結構是由梁、柱構件組成的空間結構,既承受豎向荷載,又承受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因此,必須設計成雙向結構體系,并且應具有足夠的側向剛度,以滿足規范、規程的樓層層間最大位移與層高之比的限制。由于框架的平面布置靈活,可以最大程度的滿足使用要求,所以在合理的高度和層數的情況下,框架結構能夠提供較大的建筑空間。

2.結構布置原則

2.1結構體系

合理的建筑結構體系應該是剛柔相濟的。結構剛性強則變形能力差,強大的破壞力瞬間襲來時,需要承受的力很容易造成局部受損最后全部毀壞;而韌性大的結構雖然可以很好的消減外力,但容易造成變形過大而無法使用甚至建筑傾倒。因此框架應沿建筑的兩個主軸雙向設置,形成雙向梁柱抗側力體系。 且在剛接體系除個別部位外,框架的梁柱應采用剛接,以增大結構剛度和整體性。

2.2 結構受力

結構傳力路徑要求簡單、合理且有利于抵抗水平和豎向荷載,受力明確,傳力直接,以減少扭轉

平面布置應簡單、規則、對稱、均勻,以保證良好的整體性;避免過大內收和外伸(凹角處應力集中);質心于剛心宜接近,避免平面不規則結構,

建筑的立面和豎向剖面宜規則,結構的側向剛度宜均勻變化,豎向抗側力構建的截面尺寸和裁量強度宜自下而逐漸減小,避免抗側力結構的側向剛度和承載力突變,以免出現薄弱層。

3.結構布置

3.1框架梁截面尺寸

根據《高規》6.3.1條規定,框架結構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

11lb~lb確定,1018梁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寬度不宜小于200lb為主梁計算跨度;㎜,梁截面的高寬比不宜大于4。

當梁高較小或采用扁梁時,除驗算其承載力和受剪截面要求外,尚應滿足剛度和裂縫的有關要求。在計算梁的撓度時,可扣除梁的合理起拱值;對現澆梁板結構,宜考慮梁受壓翼緣的有利影響。

框架梁是框架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主要耗能構件,因此梁的塑性鉸區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延性。梁的剪跨比、截面的剪壓比和配筋率、受壓區高度比等都是影響梁延性的因素。按照不同抗震等級對上述各因素的要求,在地震作用下,梁端塑性鉸區保護層容易脫落,如果框架梁的截面寬度過小,梁的截面損失比例則比較大。為了對節點核心區提供約束以提高梁的受剪承載力,梁截面寬度不宜小于柱寬的1/2,如不能滿足其要求,則應考慮核心區的有效受剪截面。 3.2 柱網尺寸

框架結構的柱網布置既要滿足生產工藝和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又要使結構受力合理,施工方便。柱網尺寸及層高應根據建筑功能要求、施工條件及材料設備等各方面因素來確定。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可根據柱支撐的樓層面積計算由豎向荷載產生的軸力設計值

,按下列公式估算柱截面積Ac,然后再確定柱邊長。 Nv(荷載分項系數可取1.30)⑴僅有風荷載作用或無地震作用組合時

N??1.05~1.1?Nv

N Ac?fc ⑵有水平地震作用組合時

N??Nv

?為增大系數,框架結構外柱取1.3,不等跨內柱取1.25,等跨內柱取1.2;框剪結構外柱取1.1~1.2,內柱取1.0. 有地震作用組合時柱所需截面面積為:

N Ac??Nfc式中

?N——柱軸壓比限值見《混凝土規范》表11.4.16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

校核框架柱截面尺寸是否滿足構造要求:非抗震設計時,不宜小于250mm,抗震設計時,不宜小于300mm;圓柱截面直徑不宜小于350mm;柱截面高寬比不宜大于3;柱剪跨比宜大于2,以避免產生剪切破壞。在設計中,樓梯間、設備層等部位難以避免短柱時,除應驗算柱的受剪承載力外,還應采取措施提高其延性和抗剪能力。

框架柱剪跨比可按下式計算:

??M?Vh?

0式中 ?——框架柱的剪跨比,反彎點位于柱高中部的框架柱,可取柱凈高與2倍柱截面的有效高度之比值

M——柱端截面組合的彎矩計算值,可取上下端的較大值 V——柱端截面與組合彎矩計算值對應的組合剪力計算值 h0——計算方向上截面的有效高度

框架柱截面的組合最大剪力設計值應符合下列條件: 無地震作用組合時:V?0.25?cfcbh0 有地震作用組合時:

1剪跨比大于2 V??0.2?cfcbh0?

?RE剪跨比不大于2 V?1?RE?0.15?cfcbh0?

式中

V——剪力設計值

b——矩形截面的寬度,T形截面、工形截面的腹板寬度

h0——計算方向上截面的有效高度

?c——混凝土強度的折減系數

3.3現澆板的厚度

按照受力特征,混凝土樓蓋的周邊支撐板可分為單向板和雙向板。用l0

2、l01分

l別表示長短跨方向的計算跨度,將02l?3的板稱為單向板,即主要在一個跨度方

01l向受彎曲的板;02l?2的板稱為雙向板,即在兩個跨度方向受彎的板。對于2<01l02l01<3的板,可按單向板設計,但應適當增加沿長跨方向的分布鋼筋。各類現澆板為滿足承載力和剛度、防火和預埋暗管的要求,板的最小厚度和板厚與跨度的比值都必須滿足:一般樓層現澆板厚不應小于80mm,當板內有預埋暗管時不宜小于100mm;頂層樓板厚度不宜小于120mm,宜雙層雙向配筋;普通地下室頂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等等《混凝土設計規范》的相關規定。

單向板:為了保證剛度,單向板的厚度應不小于跨度的1/40(連續板)、1/35(簡支板)以及1/12(懸臂板)。在滿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為減輕現澆板的自重并且節約資源,板厚應盡量的薄些。

雙向板:板厚不宜小于80mm,由于撓度不再另外驗算,雙向板的板厚與短跨跨度的比值h需滿足剛度的要求: l01簡支板 h≥1/45 l01連續板 h≥1/50 l01對于周邊與梁整體連接的雙向板,由于在兩個方向受到支撐結構對變形的約束,整塊板內存在穹頂作用,使板內彎矩大大減小。所以,對四邊都與梁整體連接的現澆板,規范允許對其彎矩設計值按以下幾種情況進行折減:

⑴中間跨和跨中截面以及中間支座截面處,可減小20%

l⑵邊跨的跨中截面以及樓板邊緣算起的第二個支座截面處,當bl<1.5,時可

01l減小20%;當1.5≤bl≤2.0時可減小10%,式中l0為垂直與樓板邊緣方向板的計

01算跨度;lb為沿樓板邊緣方向板的計算跨度。

⑶樓板的角區格不折減。 3.4抗震設防

建筑在設計時應滿足當地的抗震設防烈度,對于重要的建筑物還要提高設防等級。因此結構布置應能抵抗地震來襲時的地震力。即應滿足“三水準,兩階段”的基本抗震設防要求。

4 結束語

對框架的研究可以提高對框架結構性能的認識,使得結構具有良好的承載能力。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雖然相對簡單,但設計中仍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只有熟練地掌握規范,并具有良好的結構概念,才能設計出既安全又經濟適用的優秀作品。

參考文獻:

上一篇:稅務師納稅評估下一篇:房屋拆除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