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制圖軟件范文

2023-11-12

制圖軟件范文第1篇

1 圖示內容和方法的異同

機械制圖是用來表達組成機器、機械、機構的各種零、部件的形狀、尺寸的。一般表達的形體較小, 要求尺寸精度很高, 有零件圖和裝配圖之分;道路工程制圖是用來表達道路、橋梁、隧道、涵洞、堤壩及管道等的形狀、尺寸的, 一般表達的形體較大, 相對尺寸精度較低, 分為公路路線工程圖、橋 (涵、隧、堤) 工程圖、公路設施工程圖等幾大部分。雖然它們表達的內容不同, 但是它們的繪圖方法都是用正投影的方法來繪制圖樣的。

2 尺寸標注的異同

2.1 尺寸內容的異同

(如表1)

2.2 標注方法的異同

(1) 尺寸界線標注方法的異同:機械制圖規定尺寸界線是與圖形輪廓線接觸的兩條平行細實線;道路制圖規定尺寸界線是靠近圖形輪廓線 (保持1mm的距離) 的兩條平行細實線。

(2) 尺寸起止符號標注方法的異同:機械制圖的起止符號通常使用雙邊箭頭, 箭頭高是b (粗實線寬) , 箭頭長約4b~6b。如圖:只有在沒有足夠的位置畫箭頭或注寫數字時, 才可用45°斜細實線或圓點。如圖1所示。道路制圖的起止符號通常使用45°斜中粗實線, 而在標注直徑、半徑、角度、弧度時必須使用單邊箭頭。如圖:單邊箭頭高是b (粗實線寬) , 箭頭長約4b~6b。注意指向左邊的是上半邊, 指向右邊的是下半邊。這兩種標注方法要遵守同圖相同原則 (1) 。

(3) 尺寸數字標注方法的異同:兩種制圖中都規定了有直體和斜體兩種字形。實際應用時一定遵守同圖相同原則, 絕不可在一套圖紙中混用兩種字形。

(4) 尺寸基準的確定:機械制圖一定要有尺寸基準, 而道路制圖沒有規定。

(5) 斜度、錐度和坡度標注的異同:機械制圖中有斜度和錐度的標注, 而道路制圖中只有坡度的標注。斜度和坡度的意義完全相同, 但是標注方法迥異。斜度和錐度符號的畫法如圖2, 而坡度符號是用單邊箭頭表示, 箭頭指向下坡。坡度小時在單邊箭頭上方注寫百分數的坡度值, 如圖:當坡度大時在單邊箭頭上方注寫比例數的坡度值, 如1∶1.5。

(6) 表面結構標注的異同:機械圖中對零 (部) 件的表面質量在圖紙中規定有3種完整圖形符號表示。如圖3所示, 分別表示“允許任何工藝”、“去除材料工藝”和“不去除材料工藝”。在道路制圖中對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表面質量沒有圖形符號的規定, 所有表面質量要求都在技術文件中加以說明。

(7) 標高的標注:機械制圖沒有標高的規定, 道路制圖有對標高和水位高程的規定符號。如圖4所示。

3 尺寸標注的注意事項

兩種制圖尺寸標注的基本要求都是要求做到:正確、完整、清晰、合理。

(1) 尺寸標注要正確。正確是指尺寸數值正確無誤, 標注方法一定要嚴格遵守國家標準的規定。

(1) 尺寸數字是形體實際大小的測量值, 與圖形的大小和繪圖比例無關。

(2) 機械制圖中尺寸數字以毫米為單位時, 不需要標注計量單位的代號或名稱, 如果采用其他單位時, 則必須注明相應的計量單位的代號或名稱。道路制圖中尺寸數字不論什么單位都不需要標注單位的代號或名稱, 但必須在“注明”中的第一句話加以說明。

(3) 尺寸數字不可被任何圖線所穿過, 否則必須將該圖線斷開。

另外, 由于實際手工繪圖時往往使用模板來繪制一些符號, 要特別注意區分圖形近似的模板符號的應用。如斜度符號和錐度符號的區別, 表面結構符號和標高符號的區別等。

(2) 尺寸標注要完整。完整是指尺寸必須能完全確定形體的形狀、大小及其相對位置不遺漏。機械圖中還要求對同一尺寸不能重復標注, 道路制圖中沒有這項要求。

(3) 尺寸標注要清晰。清晰是指尺寸布局要恰當, 便于查找和讀圖, 不至于發生誤讀和混淆, 為此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定形尺寸突出特征。定形尺寸盡量標注在反應形體特征明顯的視圖上。

(2) 形位尺寸相對集中。同一形體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應盡量標注在同一視圖上, 與兩個視圖有關的尺寸最好標注在兩圖之間, 以便于讀圖和查找。

(3) 布局整齊清晰。尺寸排列要整齊, 串列尺寸要在同一條線上, 并列尺寸應使小尺寸在內 (靠近視圖) , 大尺寸在外;標注圓柱、圓錐的直徑尺寸應盡量標注在非圓視圖上, 圓弧、半圓、圓孔尺寸一定標注在反映實形的視圖上;對稱的定位尺寸應以尺寸基準對稱面為對稱直接標注出來, 不應在尺寸基準兩邊分別注出;尺寸線與輪廓線、尺寸線與尺寸線之間的距離要一致 (一般為7mm~10mm) , 并要遵守同圖相同原則。

(4) 尺寸標注要合理。合理是指尺寸標注一是要滿足設計要求, 以保證機器或道路工程的質量, 二是要滿足工藝要求, 以便于加工制造和檢測。具體要求如下。

(1) 正確選擇尺寸基準。應盡量使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一致, 以減少誤差的影響。標注時重要的尺寸要服從設計基準, 以保證設計要求;一些次要的尺寸則服從工藝基準, 以便于加工和測量。

(2) 開閉鏈問題。機械制圖中的尺寸一定要標注成開鏈尺寸 (2) ;道路制圖的尺寸可以視情況標注成開鏈尺寸或閉鏈尺寸 (3) 。

3 結語

尺寸標注在工程制圖中是很重要又很細致的工作, 圖樣上的尺寸標注除了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和工藝要求外, 還要注意布置勻稱、整體美觀。

摘要:本文介紹了機械制圖和道路工程制圖中尺寸標注的相同與不同, 并對機械制圖和道路工程制圖尺寸標注中一些注意事項做了詳盡的闡述。

關鍵詞:機械,道路,制圖,尺寸標注,注意事項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機械制圖GB4457~4460-84[S].中國標準出版社.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道路工程制圖標準GB50162-92[S].中國計劃出版社.

[3] 郭建尊.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M].人民郵電出版社.

[4] 鄭國權.道路工程制圖 (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專用) [M].

[5] 謝步瀛, 袁果.道路工程制圖[M].

制圖軟件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剖析了中職工程制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學生的學習現狀,提出工程制圖課的理論教學應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改革,結合實際操作,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以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中職 工程制圖課程 教學改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設備在不斷地更新,工程圖樣也由手工繪圖發展到用AutoCAD繪圖,使傳統的工程制圖課程受到巨大的沖擊。因此,工程制圖的教學模式也要與專業的特點相適應,要與科學進步相適應。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基礎薄弱,水平參差不齊,空間思維能力差,自卑心理嚴重,對學習沒有興趣,把學習看做是一種負擔。而工程制圖的理論教學本身枯燥乏味,學生更易缺乏學習興趣,致使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差,學情與課程本身固有的特點對教師的教學方式產生了一定的阻力。針對以上現象,筆者認為工程制圖的理論教學應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對教學方法進行以下變革,制造多元的教學互動沖擊,以突破上述種種阻力,促進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一 融入多媒體講演的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動畫模擬、過程演示來表現一些復雜的結構原理以及機件的畫法,它打破了“粉筆+黑板,教師—課堂”的傳統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的困難。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實現教學的圖、文、聲、像并茂,以生動直觀的圖像,幫助學生建立概念與表象之間的聯系,建立起機件與圖樣之間的聯系,使抽象的文字具體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復雜問題簡單化等;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如裝配圖的畫法較復雜,對中職學生來說,如果只從課本文字上看或利用掛圖,零件之間的結構和規定畫法很難理解。但如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就可以通過動畫模擬來演示其零件之間的結構關系、畫圖步驟,使靜止圖成為動態圖,這樣能使學生明確裝配圖的零件之間的規定畫法,使知識變得容易理解。

二 準確把握學情,“通俗化”教學

由于中職學生基礎差,故教學中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學習心理,教師應把抽象、難以理解的結構和原理,盡量簡單化和通俗化,便于學生的理解。例如講“三視圖形成”時,用硬紙殼做成三個投影面,把它圍成三投影面體系,將教學模型放在三投影面體系內,分別向三個投影面投射,所得的投影畫在相應的投影面上,然后展開成三視圖的配置關系。繼續鞏固所學的知識,出示實物讓學生畫出其三視圖,教師再在黑板上畫出其三視圖進行講解。又如講標準件時,拿螺栓、螺母、墊圈等實物給學生看并畫出其零件圖,使學生學會標準件的有關規定畫法,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教學效率。

三 培育學生的圖學思維,制造多元的教學沖擊

1.教學理念的創新

縱觀人類生生不息的創新實踐,環顧我們四周的發明創造,可以說,創新就在我們身邊。工程制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與訓練具有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如何發揮工程制圖教學在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方面的優勢是教師需要重視與思考的問題。理念是教學行動的指南,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其根本是教師教學理念的創新。教師要順應職業教育新的發展趨勢與人才培養的需求,理清課程教學改革思路,將創新精神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在教學中強化師生思維的碰撞、交融。敢于質疑是創新思維的起點,教師在上課時,應鼓勵學生敢于提問,敢于質疑?!皫熣?,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苯處煹穆氊煈攸c放在解惑上,使教師與學生在授課期間達到互感、互疑、互動效應。

2.利用軸測立體圖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掌握了基本幾何元素的投影知識后,就具備了投影制圖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巧。但是在學習組合體投影時,學生分析起來還有一定難度。由于軸測立體圖是用平行投影法向一個投影面投射形體,因此能在一個投影中同時反映出形體的長、寬、高和不平行于投射方向的平面。因而有較好的立體感,同時也符合投影規律。在教學時作軸測立體圖,有利于學生理解立體投影形成規律和邏輯關系,培養他們利用投影規律進行抽象分析和邏輯思維的能力。當組合體較為復雜時,作立體圖很繁雜且很費力,這時可將其分解成幾個簡單立體或簡單組合體,以輔助學生確定產生圖形的簡單形體并逐漸學會對簡單立體加以切割、疊加,使之成為復雜組合體投影,從而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教學目的。

3.加強視圖補缺練習,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充分挖掘工程圖學在思維方式訓練中的潛在價值,加大視圖訓練的力度。例如,根據已知的兩個視圖補畫第三視圖,或者給出三個殘缺視圖,分析并補全三個視圖中的“遺漏”圖線。這種方法可以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利于加強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從抽象思維到形象思維的相互轉化的能力,提高學生對應用工程圖樣表達設計思想的駕馭能力。

4.鼓勵學生動手自制模型,提高其實際動手、空間想象和構型的能力

傳統的課程體系建立在投影幾何基礎上,把空間物體轉化為二維平面來表達,培養學生用平面去想空間的能力。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鼓勵學生根據需要自制模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制作模型過程中,可以充分、細致地把握平面與平面、曲面與平面、曲面與曲面的交線形狀和投影規律,有利于學生將復雜組合體拆分、割切、再組合,掌握其投影規律。制作模型較為有效的方法是用橡皮泥捏制各種組合體,這一方法受到學生的歡迎,并可供學生反復練習。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和構型能力,激發其創新意識。

綜上所述,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主動順應教學改革的方向,將先進理念融入工程制圖教學中去,敢于用懷疑的眼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是否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在反思中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科學的現代職業教學策略,精心組織教學過程,隨時根據教學任務、學生特點、環境等因素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各種教學方法,最終達到教學效果優化的目的,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復合型人才。

〔責任編輯:龐遠燕〕

制圖軟件范文第3篇

[關鍵詞]適用性 培養目標 應用型 課程設計模式

課程地位

《建筑制圖與識圖》是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類專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也是建筑工程技術等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該課程研究建筑工程圖樣的繪制和識讀規律的一門科學,是建筑工程技術人員的一門必修課。服務的主要教學專業為: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等專業。為學生繪制和閱讀工程圖,學習專業課奠定必要的基礎?!督ㄖ茍D與識圖》作為建筑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在整個課程設置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課程內容與“應用型”教育目標的適用性

這門課程主要包括畫法幾何部分、專業制圖部分、讀圖部分、AutoCAD四部分。因為專業制圖基礎部分、專業讀圖部分是在學生初次接觸專業知識(第一學期還未開設房屋建筑學和建筑結構課程)的情況下講授,要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補充專業知識,而大部分的大專院校一學期18周,周課時為4課時或6課時,即便前三部分內容緊縮課時量,AutoCAD部分也是講授不完的,并且AutoCAD需要上機操作,所以個人建議AutoCAD可以在第二學期單獨開設課程,周課時宜為4課時,給學生留下了自己操作訓練的時間。

傳統的畫法幾何除了為專業圖提供投影理論外,更多的是研究在平面上用作圖方法來解決空間的幾何問題,與實際讀圖的聯系不大,因此作適當的壓縮,使學生了解點、線、面的投影理論和初步建立空間立體到平面圖形的邏輯思維基礎。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工程制圖標準摘要,繪圖工具的使用,幾何作圖,簡單尺寸標注,點、線、面的投影,截交線和相貫線的求法??蓪⒋瞬糠謨热莸?,降低要求,不細講作圖過程,讓學生可以先知其結果。投影變換部分作舍棄處理。

組合體部分是貫穿整門課程的要點內容,對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起著主導作用。標高投影、斷面圖、剖面圖以及建筑工程圖是學習專業圖的重點。這部分內容應加強,尤其要強調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AutoCAD部分,除熟悉各種命令的使用之外,應注重訓練學生如何又快又準地畫好專業圖,也為以后的CAD考證以及就業作好準備。

這樣的調整使土木工程制圖更適應于大專院校“應用型”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

課程教學設計

1.實踐課時方面。目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土木工程制圖的總課時是較為合適的,總課時是78課時。我們將理論和實踐課時的比例進行了調整,畫法幾何部分大幅度壓縮,原先占總課時的35%,現在調整為20%,實踐課時只占20%,現在調整至40%。通過課堂上學生的反映以及對學生的調查來看,調整后理論課時和實踐課時的比例是合適的,那么接下來會嘗試進行進一步調整。

2.課程設計模式。這門課程在以往的教學中常采用的是“理論+實踐”的模式,即畫法幾何和繪圖基礎知識等這些理論講完后,就讓學生自己動手繪制工程圖,讀圖這部分是在繪圖的時候邊畫邊講,圖紙完成時讀圖也講完。這種課程設計模式的好處是,學生繪圖和讀圖是同時進行的,在繪圖中讀圖,在讀圖中繪圖,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它的缺點是識讀每份圖紙的時間間隔比較長,讀圖不夠系統化,前后所看過的圖紙學生聯系不起來,應該將學生學習的所有圖紙制成多媒體,放給學生看并講解,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所以建議應該改變為“理論+實踐+多媒體”的模式,畫法幾何和繪圖的基礎知識仍然黑板講授,制圖應在制圖教室完成,最后采用多媒體講解圖紙。

3.教學方法與手段。當前,大多數制圖課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還是以教學掛圖和模型作為主要教具,基本上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被動教學方法。針對這些問題,首先應嘗試采用多形式的教學方法,引入新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其次,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教會學生思維方法,突出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曾經做過如下嘗試效果良好:

(1)采用多媒體教學。建筑制圖是專業基礎課,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比如,對于建筑工程制圖,要畫一些結構圖,學生必須了解房屋的基本結構,而制圖課先開于其它專業課,學生對專業的了解較少。因此為了讓學生對一些專業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把在施工現場拍的照片以及有關的課件,通過多媒體放給學生看,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2)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由于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第一線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專業人才,強調培養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因此,實踐性教學至關重要。課程結束學生自己將所有三號圖紙作業裝訂成冊,并作為學生畢業時重要考核。

現在大部分圖紙是用AutoCAD畫的,而繪圖員的崗位較多,所以在學校時就應該多讓學生上機練習,多畫一些專業圖,把這部分練熟練精。

(3)靈活采用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的“老師演講,學生聽講”的單一模式,應用啟發式、討論式和教、學、做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三面投影各種位置平面投影特性部分,老師先講三面投影是如何形成的,那么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我們引導學生利用他們的想象力去想象。這樣學生的印象就會比較深刻。

對課程“應用型”教學與教育的設想和構思

由于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第一線從事技術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強調培養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因此,實踐性教學至關重要。圍繞這一點,圖學思維能力的訓練,是以能完成讀懂并完成繪制建筑工程設計圖為目標。在實踐教學上,形成相對獨立統一的實踐教學體系。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形成以實物教學、演示教學、多媒體教學為主的較為完整的教學手段體系。通過對實物的講解,較為直觀的使學生掌握知識。通過參加實際的繪圖操作,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學生在建筑施工場地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而建筑施工圖的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為了適應學生就業的需要,建議應該安排一周的“建筑施工”生產實習。為了提高實踐教學效果,我們除了加強校內實訓室建設外,應該努力進一步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形成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并且增加校外實訓基地的數量。

制圖軟件范文第4篇

姓 名: 學 號: 指 導 教 師:趙逢達

2016年7月

摘要

內存管理模塊是計算機操作系統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系統是否能正常運行和整個系統性能優劣。內存的分配和回收策略在通用操作系統中得到了很好的研究與實現,受硬件資源限制,這些策略不完全適用于嵌入式操作系統,它沒有考慮實時性、可預測性、資源相對有限性等嵌入式操作系統特征。 下載已經編譯好的文件到目標開發板上運行,體會操作系統中內存的分配模式,進程的建立以及內存的申請釋放和管理。

關鍵詞:內存管理、ARM、配置 samba 服務器

目錄

前言 .................................................................................................................................... 1 1 實驗簡介 ........................................................................................................................ 2 1.1 實驗目的 ............................................................................................................. 2 1.2 實驗的開發運行平臺 ......................................................................................... 2 1.3 項目內容 ............................................................................................................. 2 2 實驗步驟 ........................................................................................................................ 3 2.1 建立工作目錄 ..................................................................................................... 3 2.2 在 root 用戶下建立新用戶 ............................................................................... 3 2.3 配置 samba 服務器 ........................................................................................... 3 2.4 編譯應用程序 ..................................................................................................... 7 2.5 下載調試 ............................................................................................................. 8 2.6 實驗運行結果 ..................................................................................................... 9 3 數據流程圖 .................................................................................................................. 11 3.1 創建新進程 ....................................................................................................... 11 3.1.1 原理 ........................................................................................................ 11 3.1.2 流程圖 .................................................................................................... 11 3.2分配內存 ............................................................................................................ 13 3.2.1 原理 ........................................................................................................ 13 3.2.2 流程圖 .................................................................................................... 13 3.3設置分配算法 .................................................................................................... 15 3.3.1原理 ......................................................................................................... 15 3.3.2 流程圖 .................................................................................................... 15 3.4 內存回收 ........................................................................................................... 16 3.4.1原理 ......................................................................................................... 16 3.4.2 流程圖 .................................................................................................... 16 3.5 三個分配算法 ................................................................................................... 19 3.5.1 首次適應算法FF................................................................................... 19 3.5.2 最佳適應算法BF .................................................................................. 19 3.5.3 最壞適應算法WF ................................................................................. 20 3.5.4 流程圖 .................................................................................................... 20 4 心得體會 ...................................................................................................................... 24 參考文獻 .......................................................................................................................... 25

前言

在當前這個數字信息時代和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嵌入式已經廣泛滲透到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軍事技術、各類產業和商業文化藝術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等方方面面。隨著國內外各種嵌入式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和推廣,嵌入式技術和人們的生活結合的越來越密切。如何在嵌入式系統中更加有效的對動態內存進行管理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動態內存管理的基本任務是有效地對動態內存進行分配、回收,并同時保證系統的快速性、高效性、可靠性。當系統請求內存分配時,系統需要從空閑鏈表中找一塊空閑內存給予分配,當用戶不再需要時而釋放某塊內存,系統需要回收這塊內存,已備在新的需要請求時進行重新分配。

本次課題研究的范圍包括使用嵌入式系統的各類產品,在這些產品中嵌入式系統中內存的管理就是用其中的方法之一。

通過本次試驗體會操作系統中內存的分配模式;掌握內存分配的方法(FF,BF,WF);學會進程的建立,當一個進程被終止時內存是如何處理被釋放塊,并當內存不 滿足進程申請時是如何使用內存緊湊;掌握內存回收過程及實現方法;學會進行內存的申請釋放和管理;嵌入式系統不同于普通計算機系統,一般用于完成某種特定功能,要求實時性,可測性等。內存管理在嵌入式系統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內存資源的管理,那么系統的效率將會大大降低,更嚴重的話系統將會無法正常運行。

此次項目主要研究對象是內存管理。通過本次項目體會操作系統中內存的分配模式,掌握內存分配的方法和內存回收過程及實現方法,學會進程的建立及進行內存的申請釋放和管理。

1

1 實驗簡介

1.1 實驗目的

1、 通過本次試驗體會操作系統中內存的分配模式;

2、 掌握內存分配的方法(FF,BF,WF);

3、 學會進程的建立,當一個進程被終止時內存是如何處理被釋放塊,并當內存不 滿足進程申請時是如何使用內存緊湊;

4、 掌握內存回收過程及實現方法;

5、 學會進行內存的申請釋放和管理;

1.2 實驗的開發運行平臺

UP-TECH S2410/P270 DVP嵌入式實驗平臺、PC機Pentium500以上,硬盤10G以上。

PC機操作系統REDHAT LINUX 9.0+MINICOM+ARM-LINUX開發環境。

1.3 項目內容

使用Redhat Linux 9.0操作系統環境,安裝ARM-Linux的開發庫及編譯器。創建一個新目錄,并在其中編寫mem.c和Makefile文件。學習在Linux下的編程和編譯過程,以及ARM開發板使用和開發環境設置。下載已經編譯好的文件到目標開發板上運行。

2

2 實驗步驟

2.1 建立工作目錄

[root@BC root]# cd .. [root@BC /]# cd arm2410cl [root@BC arm2410cl]#mkdir mem [root@BC arm2410cl]# cd mem

2.2 在 root 用戶下建立新用戶

[root@BC mem]# useradd user1 [root@BC mem]# passwd user1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user1

New password://輸入自定義密碼,例如 123456(系統會提示此密碼過于簡單,但無影響)

Rtye new password://再輸入一次密碼

2.3 配置 samba 服務器

Samba是用來實現SMB的一種軟件,由澳大利亞的Andew Tridgell 開發,是一種在Linux(Unix)環境下運行的免費軟件[21]。

通過使用Samba服務器,Linux系統可以實現文件服務,在Linux 和 Win95/NT 之間實現文件的傳輸和共享;登陸服務器;使用Windows 客戶能注冊到網絡上;支持SSL(Secure Socket Layer)等功能,這里主要利用Samba服務器實現Linux與Windows之間的文件傳輸和共享,具體配置過程如下:首先,應確保PC與Linux的網絡暢通,鼠標右鍵點擊“網上

3

鄰居”——>選擇“屬性”——> 右鍵點擊“本地連接”——>選擇“屬性”——>在彈出的“本地連接屬性”中雙擊 “Internet協議(TCP/IP)”,將彈出“Internet 協議(TCP/IP)屬性”,就可以修改本機的IP地址了;如PC機的IP地址為:192.168.1.80,需將Linux的 IP設置為與PC機在同一網段, “主菜單”——>“系統設置”——>“網絡”——>“網絡配置”窗口,雙擊“設備”標簽下的“eth0”,出現“以太網設備”窗口,如圖 1-1 所示。發現Linux的IP設置與PC機IP設置在同一網段,無需修改,直接選擇“取消”即可。

圖 1-1 Linux 下的 IP 地址設置

Linux與Windows下的IP都設置完成后,可在PC下的命令提示符(點擊開始菜單,選擇“運行”,輸入cmd)中用命令PING 192.168.1.234 測試PC與Linux的網絡是否連通。如設置成功,如下圖 1-2 所示:

4

圖 1-2 Linux 與 Windows 網絡連接測試

其次,設置Samba服務器的共享目錄。在Redhat系統中依次選擇開始->系統設置->服務器設置->Samba服務器,在彈出的Samba服務器配置界面中添加一個Samba服務器共享目錄,具體設置如圖 1-3 所示:

圖 1-3 Samba 服務器共享目錄的設置

再次,要設置Linux下的防火墻,打開一個命令終端輸入命令:setup 在出現的配置選項中選擇Firewall,將其設置為No firewall,結果如圖1-4:

5

圖 1-4 Linux 的防火墻設置

向Samba服務器中添加用戶,以實現在Windows下對Linux的訪問。在命令終端下輸入:

[root@BC mem]# smbpasswd -a user1 New SMB password://輸入自定義密碼

Retype new SMB password :再次輸入密碼 Added user user1

最后,在Windows下運行命令程序,在其中輸入Linux的IP地址,如圖1-5所示:

圖1-5 在 Windows 下寫入 Linux 的 IP 地址

6

圖1-6 連接到對話框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Samba服務器的用戶名和密碼,即可實現 Windows與Linux之間的文件傳輸功能??蓪⑽募椭频轿募Auser1 下,在linux系統下,用戶主目錄user1位于/home目錄下,每個linux 用戶有一個以用戶名命名的子目錄。在該目錄下可找到從windows系統內復制來的文件。

圖 1-7 文件傳輸界面

2.4 編譯應用程序

編譯應用程序上述步驟完成后,在工作目錄下可直接將mem.c編譯為可執行文件。步驟如下:

7

編譯命令為: armv4l-unknown-linux-gcc□□□□-c□–o□mem.o□mem.c armv4l-unknown-linux-gcc□□-o□../bin/memmem.o armv4l-unknown-linux-gcc□□-o□mem□mem.o 其中,armv4l 最后一位是字母 l,不是數字 1。

2.5 下載調試

在[/mnt/yaffs]后輸入“ifconfig”命令查看系統的IP地址,超級終端系統默認的 IP 地址為192.168.0.121,為滿足通信要求,需要將IP地址修改為192.1.168.123。臨時修改IP地址的基本命令為“ifconfig eth0192.168.1.123”, 在宿主 PC 計算機上啟動 NFS 服務,并設置好共享的目錄。在建立好NFS共享目錄以后,我們就可以進入MINICOM 中建立開發板與宿主PC機之間的通訊了。在超級終端下輸入如下命令,結果如圖1-8所示。

[/mnt/yaffs] mount -t nfs -o nolock 192.168.1.234:/arm2410cl /host

8

圖 1-8 成功建立 nfs 共享目錄

再進入/host目錄運行剛剛編譯好的mem程序,查看運行結果。

[/mnt/yaffs] cd /host [/host] cd mem [/host/mem] ./mem

2.6 實驗運行結果

提示輸入以后,輸入1,顯示如下:

9

緊接著輸入: 3,設置內存空間為 256,顯示如下:

重復一次上一次操作。 再輸入 : 5,顯示如下:

再輸入:4后,殺死2號進程,顯示如下:

10

3 數據流程圖

3.1 創建新進程 3.1.1 原理

創建新進程主要是獲取內存的申請數量,首先我們先創建一個內存結點,將新進程的進程號和進程名、對內存排序的方法、索要申請內存的大小進行寫入,然后調用內存分配模塊對內存進行分配。分配有三種情況:

1分配成功但是內從鏈表為空,則將分配的該內存塊作為首結點; 2分配成功但是內存鏈表不為空,則將該內存塊插入到內存鏈表的表頭;

3分配失敗。

創建新進程的特點就是能動態的為系統增加進程完成預想實現的功能,這樣顯示了動態內存分配的優越性。如果一味的靜態分配則可能浪費一部分資源,這樣對嵌入式系統會造成一定的打擊,新系統處理事務的效率可能就會降低,實時性和可靠性都可能得不到保障。

3.1.2 流程圖

11

開始創建已分配內存塊指針ab為進程分配名字和IDSize>0?Yab->size=size調用allocate_mem()函數從空閑區分配內存Ret==1?&&allocate_block_head==nullY已分配內存鏈表首指針=abN返回1Ret==-1?Y分配不成功Free(ab)NRet==1?Y返回-1ab插入到鏈表開頭頭指針指向ab結束返回2

圖3-1 創建新進程流程圖

12

3.2分配內存 3.2.1 原理

內存分配是為新的進程分配進程所需要的內存單元,一般進程有需要的內存大小,按照一定的內存分配規則,如果所給空閑塊的空閑空間大于所需內存塊的內存空間,則進行分配,在分配時分三種情況:如果剩下的空間大于規定的最小空間,則將剩下的部分重新作為一個新的空閑內存塊:如果剩下的部分小于規定的空閑塊最小空間并且大于0,則將整個塊都分配為空存塊;如果查找的第一個空閑塊的大小滿足它所需要的,則查第二個是否與第一個是否為相連的空閑內存單元,如果是則將兩個一起分配給請求者。

3.2.2 流程圖

13

開始定義要求的內存塊大小空閑鏈表!=null?第一塊空閑塊>=要求內存?YY分配后>=最小碎片大小?N分配后<最小碎片大小&&空閑塊大小>要求內存大小N第一塊空閑塊不夠分割Y分割第一塊空閑塊Y將第一塊空閑塊不分割,直接分配Ytemp指向空閑鏈表 首地址空閑鏈首地址+=要求的內存大小Temp!=null?Ywork指向下一空閑塊調用rearrarge()空閑區排列算法fbt指向空閑鏈表首地址Temp=temp->nextWork!=null?Y找下一個內存塊合并兩個空閑塊Y當前空閑塊與下一個空閑塊相連?結束 圖3-2 分配內存流程圖

14

3.3設置分配算法 3.3.1原理

對空閑塊的排序有三種算法,我們可以根據設置分配算法,來進行對三種算法:FF,BF,EF的選擇。我們要輸入所需的分配算法,通過Algoribhm來進行三種算法輸出。若輸出FF算法,之后判斷空閑塊是否為空,若為空,按地址遞增順序排列空閑塊;若輸出BF算法,之后判斷空閑塊是否為空,若為空,按地址遞增順序排列空閑塊;若輸出EF算法,之后判斷空閑塊是否為空,若為空,按地址遞增順序排列空閑塊。

3.3.2 流程圖

開始輸入選擇設置的分配算法Algorithm>=1&&Algorithm<=3YMa_algorithm=algorithm調用rearrange()函數給空閑快鏈表排序 圖3-3 設置分配算法流程圖

15

結束

3.4 內存回收 3.4.1原理

當分配的內存塊使用完畢之后需要對其今次那個回收,回收時需要新建一個空閑結點來保存該內存分配塊的相關信息,以備之后又新進程再次需要時能順利進行分配。首先是將新建的結點插入到空閑區鏈表的頭部并將空閑區按照地址遞增的順序排列。如果當前空閑區與就免的空閑區相連,則進行合并,否則單獨連接。最后對整個的空閑鏈表進行重新排序。

3.4.2 流程圖

16

開始設置排列空閑區算法定義空閑區列表指針fbt,work開辟空閑內存塊fbt指向它!fbt?Y將ab內存塊內容放入fbt中fbt插入空閑鏈表頭空閑鏈表頭指針指向fbt調用rearrarge()空閑區排列算法fbt指向空閑區列表首指針Fbt!=null?Ywork指向下一個內存塊Work!=null?Y當前空閑塊與其后空閑塊相連?Y合并兩個空閑塊fbt指向下一個空閑塊調用rearrarge()空閑區排列算法結束 圖3-4 釋放ab進程塊流程圖

17

開始定義已分配內存塊指針pre,abx釋放第一個節點?Y首指針指向第二塊釋放第一塊pre指向首地址ab指向第二塊Ab!=free_ab?Y找下一個內存塊NPre->next=ab->nextFree(ab)結束

圖3-5 釋放ab數據結構節點

18

3.5 三個分配算法 3.5.1 首次適應算法FF 要求空閑分區鏈以地址遞增的次序鏈接,在分配內存時,從鏈首開始順序查找,直到找到一個大小能滿足要求的空閑分區為止,然后再按照作業的大小,從該分區中劃出一塊內存空間分給請求者,余下的空閑分區仍停留在空閑鏈中。該算法優先使用低址部分空閑區,在低址空間造成許多小的空閑區,在高地址空間保留大的空閑區。

優點:該算法傾向于優先利用內存中低址部分的空閑分區,從而保留了高址部分的大空閑區,這為以后到達的大作業分配大的內存空間創造了條件。

缺點:低址部分不斷被劃分,會留下許多難以利用的,很小的空閑分區,稱為碎片。而每次查找又都是從低址部分開始的,這無疑又會增加查找可用空閑分區時的開銷。

3.5.2 最佳適應算法BF 它從全部空閑區中找出能滿足作業要求的、且大小最小的空閑分區,這種方法能使碎片盡量小。為適應此算法,空閑分區表(空閑區鏈)中的空閑分區要按從小到大進行排序,自表頭開始查找到第一個滿足要求的自由分區分配。該算法保留大的空閑區,但造成許多小的空閑區。為以后到達的大作業分配大的內存空間創造了條件。

優點:該算法總是把既能滿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閑分區分配給作業。

缺點:為了加速查找,該算法要求將所有的空閑區按其大小排序后,以遞增順序形成一個空白鏈。這樣每次找到的第一個滿足要求的空閑區,必然是最優的。孤立地看, 該算法似乎是最優的,但事實上并不一定。

19

因為每次分配后剩余的空間一定是最小的,在存儲器中將留下許多難以利用的小空閑區。同時每次分配后必須重新排序, 這也帶來了一定的開銷。

3.5.3 最壞適應算法WF 最差適應算法中,該算法按大小遞減的順序形成空閑區鏈,分配時直接從空閑區鏈的第一個空閑分區中分配(不能滿足需要則不分配)。很顯然,如果第一個空閑分區不能滿足,那么再沒有空閑分區能滿足需要。最壞適應算法與最佳適應算法的排序正好相反,它的隊列指針總是指向最大的空閑區,在進行分配時,總是從最大的空閑區開始查尋。

優點:這種分配方法初看起來不太合理,但它也有很強的直觀吸引力:在大空閑區中放入程序后,剩下的空閑區常常也很大,于是還能裝下一個較大的新程序。

缺點:該算法克服了最佳適應算法留下的許多小的碎片的不足,但保留大的空閑區的可能性減小了,而且空閑區回收也和最佳適應算法一樣復雜。

3.5.4 流程圖

20

開始定義空閑塊指針temp,workTemp指向首地址Temp!=null?Ywork指向下一塊空閑塊Work!=null?Ywork指向地址快地址nextTemp=temp->next結束

圖3-6首次適應算法流程圖

21

開始定義空閑塊指針temp,workTemp指向首地址Temp!=null?Ywork指向下一塊空閑塊Work!=null?Ywork指向地址塊大小nextTemp=temp->next結束

圖3-7最佳適應算法流程圖

22

開始定義空閑塊指針temp,workTemp指向首地址Temp!=null?Ywork指向下一塊空閑塊Work!=null?Ywork指向地址塊大小>temp指向地址塊大小?Y交換兩個空閑塊Work=work->nextTemp=temp->next結束

圖3-8最壞適應算法流程圖

23

4 心得體會

在此次實驗中,我深刻了解了嵌入式內存管理系統的工作原理,實時嵌入式的內存管理與普通操作系統有很大不同,需要達到快速性,可靠性,高效性。

通過動手操作,設置開發環境,對嵌入式軟件的交叉開發環境(交叉開發環境由宿主機和目標機組成,宿主機與目標機之間在物理連接的基礎上建立起邏輯連接)以及嵌入式軟件實現階段的開發過程(生成、調試和固化運行)有了深入理解。

通過閱讀、運行該程序,我學到了可以通過預分配和最佳匹配的原則最大限度的減少內存碎片和內存泄露,規范了內存的使用,并培養出一種使用內存的嚴謹習慣。

24

參考文獻

1 張宏海,李成忠,陳祝亞,嵌入式實時系統.安徽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 2 俞建新.嵌入式系統基礎教程.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1 3 羅蕾.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及應用開發.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2011.1

制圖軟件范文第5篇

筆者在教學中運用CAD輔助《汽車機械制圖》的教學, 運用CAD三維建模功能, 可在計算機上虛擬建立立體模型, 以動態顯示, 把截交線的形成、相貫線的產生以及立體內部的復雜情形表現得淋漓盡致。非常有利于學生對空間形體的分析, 可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汽車零件圖的閱讀能力。在此, 筆者通過兩個例子就《汽車機械制圖》傳統教學中手工繪圖和CAD繪圖進行對比分析說明。

例一:汽車機械制圖習題集第11頁3-2 (4) 題目 (1) :補全立體的三面投影。題目已知主視圖、俯視圖如圖1所示, 補出左視圖。

傳統教學過程為: (1) 演示六棱柱模型, 選擇棱面垂直于水平面, 且兩棱面為正平面位置放置。 (2) 將未切割的六棱柱的三投影做出。 (3) 在六棱柱模型上解釋切割情況, 并分析:正面上截交線的正投影形成一條直線, 水平面上截交線的水平投影如俯視圖, 側面上截交線的正面投影形狀未知。 (4) 主視圖上切割的特征視圖如圖1。 (5) 在左視圖上利用點線的投影關系做出截交線的投影。

傳統教學的缺陷與不足是: (1) 由于模型不容破壞, 切割只能用語言表達, 不夠直觀。 (2) 學生對切割過程的認識缺乏動感, 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顯得幫助不夠。 (3) 由于對切割過程認識的不足, 當缺乏模型演示或說明的時候, 學生往往感到不知該如何分析, 造成了學習上更大的困難, 甚至喪失學習的信心。

用CAD三維建模輔助教學的過程如下:

1) 模型的制作。 (1) 在三維建模工作空間下的俯視圖繪圖窗口上調用正多邊形命令, 畫出正六邊形。 (2) 調用面域命令將正六邊形轉變為面域。 (3) 調用“拉伸”命令拉伸成正六棱柱。 (4) 在正六棱柱上表面建立UCS;在如圖2的位置、形狀繪制七邊形轉變為面域;調用“拉伸”命令拉伸成柱體。 (5) 調用“布爾運算”中的“差集”命令, 選柱體, 完成第一次切割的正六棱柱。 (6) 在正六棱柱前側面建立UCS;在三維建模工作空間下的主視圖繪圖窗口上調用直線命令, 畫出一個三角形轉變為面域。 (7) 調用“拉伸”命令拉伸成三棱柱。 (8) 調用“布爾運算”中的“差集”命令, 選取三棱柱, 完成第二次切割 (目標) 正六棱柱 (如圖3) 。

2) 演示設計。 (1) 以動畫方式演示正六邊形拉伸為正六棱柱的過程, 并設正六邊形為水平放置, 則六條棱與水平面垂直, 故六棱面的水平投影積聚為正六邊形。 (2) 以動畫方式分別演示用水平面和正垂面切割六棱柱, 觀察六棱柱的變化, 如割面 (棱面) 出線、割線 (棱線) 出點, 加深學生對物體由于切割產生形狀變化的認識。 (3) 以動畫方式反復演示三角形拉伸成三棱柱的過程, 要求學生注意觀察切割過程, 再次理解割面 (棱面) 出線、割線 (棱線) 出點。

3) 思維設計。 (1) 在動畫演示切割后要求學生將該切割過程在腦中自行完成演示, 如割線、割面、割體, 建立形象思維。 (2) 出示一截割體的切割特征視圖, 先初步分析, 后要求學生在腦中思考切割過程并進行描述, 如割到了哪個面, 哪根線, 截交線的形狀如何。

4) 物體截割用CAD三維建模輔助教學的優點。 (1) 動態觀察帶缺口的正六棱柱, 使學生初步了解立體截切后的形狀及各平面與投影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2) CAD三維建模能把三維建模圖形自動生成6個基本視圖和4個軸測圖, 可根據需要篩選。如圖4所示, 只選用最常用的基本三視圖。 (3) 利用CAD三維建模來幫助學生弄清投影圖中各圖線與立體圖表面交線的對應關系, 進行平面與立體之間的雙向思維, 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例二:汽車機械制圖習題集第24頁5-7 (4) 題目 (2) :補全視圖中所缺的圖線。題目已知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 圖線未畫完如圖5所示。

完成本道習題有兩大困難:一是學生想象不出整個零件的形體;二是本題所缺的圖線是球面上截交線, 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差, 就難上加難。傳統教學過程中在沒有零件模型的情況下抽象的空想,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講解分析卻沒有效果。

用CAD三維建模輔助教學的過程:1) 模型的制作。 (1) 在三維建模工作空間下的俯視圖繪圖窗口上繪制半圓。 (2) 調用面域命令將半圓轉變為面域。 (3) 調用“旋轉”命令生成半球。 (4) 在俯視圖繪圖窗口上繪制矩形轉變為面域。 (5) 調用“拉伸”命令拉伸成長方體, 調用“布爾運算”中的“并集”命令。 (6) 在XZ面建立UCS, 繪制半圓轉變為面域;調用“拉伸”命令拉伸成半圓柱體。 (7) 調用“布爾運算”中的“差集”命令, 選取半圓柱體, 完成零件形體 (如圖6) 。2) 生成視圖:用三維建模圖形生成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 本題視圖中所缺的圖線就輕松地補畫出來了 (如圖7) 。

汽車機械制圖與CAD制圖教學一體化的注意事項如下。

1) 利用CAD三維建模建立零件形體, 利用動畫演示切割過程, 在學生腦中自行完成演示如何割線、割面、割體, 建立形象思維。幫助學生弄清投影圖中各圖線與立體圖表面交線的對應關系, 再利用點、線、面的對應關系完成所缺的三視圖和所缺的圖線。

2) 在CAD教學中, 要注意細節與精確的實際技能項目。典型的特定技能如極軸追蹤, 極坐標, 尤其是一些標注上的要求和各項設置問題, 一定要嚴格訓練學生以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為準, 不要標錯和畫錯。這些關鍵性的應用技能與技巧, 要通過多層次、多方位的訓練, 使學生切實地掌握。

通過教學實踐表明, CAD繪圖和三維建模在《制圖》課中的應用, 把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教學手段有機地融合起來, 使教學的效率與效果大為提高, 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從而使中職畢業生學到更多、更有用的先進技術與技能, 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為他們今后進一步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摘要:本文通過兩個習題為例來說明探索運用CAD輔助《汽車機械制圖》的教學實踐, 運用CAD三維建模功能, 可在計算機上虛擬建立立體模型, 以動態顯示, 把各種零件內部、外部的復雜情形表現得淋漓盡致。非常有利于學生對空間形體的分析;消除學生學習汽車機械制圖的畏難情緒,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空間分析能力以及汽車零件圖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汽車機械制圖,CAD,三維建模,截交線,相貫線

參考文獻

上一篇:cad制圖下一篇:建筑制圖與識圖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