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數字化手術室范文

2023-09-19

數字化手術室范文第1篇

1,與醫院已有信息系統的集成,實現HIS、LIS、PACS中患者信息的共享;

2. 實時共享手術視頻和醫學影像資料,實現遠程教學和遠程會診; 3. 規范和優化手術室及麻醉科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 實現手術安排及進展狀況透明化,可對患者手術過程進行全程追蹤;

5.自動記錄、存儲術中大量的患者信息,并生成各種醫療文書報表,以備科研統計和醫療舉證之用;

6. 加強麻醉、手術過程中器械、耗材、藥品使用及庫存等方面的管理;

7. 實現科室事務智能化管理;

8. 建立麻醉專家咨詢及預警系統,提高麻醉質量,減少麻醉意外。

數字一體化手術室

一:數字一體化手術室的大致分類

內窺鏡手術室

內窺鏡手術室,整合了醫學內窺鏡視頻設備,以及安裝在頂棚上的吊臂系統,改善了手術室的人體工程學條件。它為先進的微創外科(MIS)手術室,提供聲音控制和圖像管理解決方案,并且同醫院各部門以及世界各地相連。提高了手術室的效率,

心臟外科手術室

通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血液動力學、血管造影和超聲心動圖等各項數據的準確監控,使得患者術中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它方便了外科醫生與手術室團隊,與重癥監護室、急診室或者其他功能科室的支持人員,尤其是與患者的聯系,為醫生及其團隊提供了優質高效的信息交流與分享。

神經科手術室

致力于滿足神經外科、脊柱外科以及耳鼻喉科醫生手術的需要。除了具有聲控手術設備,和信息/視頻通信途徑之外,還通過懸吊在天花板上的攝像機,來整合影像導引手術(Image Guided Surgery)平臺。懸吊在天花板上的攝像機,能夠對儀器的運行情況進行記錄,并同信息通訊平臺相連,以便查看各種形式的影像。

骨科手術室

能夠對各種數字化的信息進行快速訪問,通過聲控設備以及觸摸屏,來控制遠程醫療、病案記錄、手術床和手術室燈光,用于整個關節手術期間提高效率??傊?,數字化手術室,是一個組合、配合或者結合相關設備形成的功能性整體或結構整體,其建設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工程,需要多項技術的有效配合。 二:數字一體化手術室的技術支持

吊臂和手術燈

可以提供電動的設備吊臂,和平面液晶監視器吊臂,用以提高效率,改善數字化手術室的人體工程學特性。

手術燈能提供明亮的自然光,而內置于燈頭的手術攝像機,能夠為開放手術和內窺鏡手術提供清晰手術影像。

網絡連接

通過信息交換中心站,將手術室、醫生辦公室和其他各個部門,連接到全部網絡站點以及世界 各地。

數字化文件管理

能夠對靜止圖像、動態視頻,進行數字化記錄和編輯,并刻錄到CD、DVD或者發布到醫院網絡,以完善手術記錄。

還可以對信息進行記錄、編輯,并直接保存到患者的病歷中。

影像導引手術

導航系統,是一種基于定位技術的現代影像導引手術系統。智能化的操作手柄,和無線控制軟件,使得術者能夠在手術區通過指尖按鈕操作,從而提供了方便的系統控制。

中央管理

對手術影像、患者的生命體征、數控X射線攝影、診斷、遠程醫療以及患者病歷,進行管理;將聲控系統與微創手術設備,進行整合,并對其周圍設備進行控制管理。無線觸摸屏,使得能夠在手術區、護士站以及手術室的任何區域,對全部手術設備進行控制,并操縱設備的功能。

數字成像

將辦公室、外科中心以及手術室,連接到了一起,并能夠把來自各科室的綜合資料,完全轉換成數字影像。

平面液晶監視器

為滿足手術室中微創手術需要,專門配備了平面液晶監視器。高分辨率(數字和模擬)平面液晶監視器,可以適應未來的發展。 三:數字一體化手術室的作用

可按照用戶需要設計

數字化手術室,可以按照用戶需要設計,供多個專業使用或者專供某個專業使用,例如神經外科、心臟外科、整形外科、兒科、普通外科、婦科、膀胱鏡檢查以及泌尿外科。

改善了使用時的人機工程學因素

它采用精確的設備定位,大幅度改善了使用時的人機工程學因素,為手術醫生提供了更好的視野。

大幅度縮短周轉時間

通過有效的設備整合,大幅度縮短了周轉時間,增加了治療病例,改善了人員安排情況。

減少二次污染

免除了傳統手術室的臺車、電線和電纜的使用,從而增加了手術室環境的安全性,并減少二次污染的產生。

降低維修費用

數字化手術室范文第2篇

1 病理標本的處理

1.1 術中快速 (冰凍) 病理標本處理

對需要做術中快速病理檢查的標本, 應按手術醫生的要求做好特殊標記, 由器械護士傳遞給巡回護士, 巡回護士將標本放入干燥、潔凈的標本袋中并貼好注有病人及標本信息的標簽, 在快速送檢登記本上登記并確定無誤后交給專人送達病理科進行檢驗。送檢人員應等待病檢結果出來后, 把快速病檢結果帶回手術室, 不可只聽電話匯報結果而不拿紙質結果, 避免電話所說與報告所寫診斷結果不一致造成手術差錯。

1.2 術后普通病理標本處理

術后標本大多數都是需要送病理科檢驗的, 手術病理標本的正確處理是手術室護士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需要每個手術室護士認真對待。普通病理標本處理程序繁瑣、要求比較嚴格是手術室標本處理時比較容易出現問題的一項工作。對待每一個標本都應嚴格按程序處理。

1.2.1 取出標本正確分裝

對取出的標本由器械護士與手術醫生認真核對后分別放入不同的標本袋內, 并由巡回護士二次與醫生核對后, 在標本袋上注明取出標本的部位、左右及具體名稱, 便于病理醫師做出精準的診斷。如果不注意這些, 會造成多個標本混在一起, 術后無法進行明確辨認, 影響病理診斷的明確定位, 使臨床診斷含混不清, 不利于患者的進一步治療。

1.2.2 病理申請單與標本一致性核對

每一個手術標本都要有相應的病理檢驗申請單, 每位手術醫生都要認真填寫, 才能保證病理診斷的準確[1]。手術室護士應該嚴格查對, 對缺少申請單的要求手術醫生術后補寫申請單;對一些術前填寫的申請單要認真查對填寫內容與送檢組織是否一致, 如有不一致的地方, 請手術醫生核對后改寫申請單。嚴格核對病理申請單填寫內容和手術標本的一致, 可避免手術標本的錯送和丟失, 為病理醫師提供準確信息, 有利于做出正確診斷。

1.2.3 術后標本的固定

為了防止手術標本的腐敗、風干現象出現, 普通病理標本應用專門人員配制的4%的甲醛溶液進行固定處理。固定時應注意把標本完全浸泡在固定液中, 固定液的容積應為標本的10倍左右, 保證手術標本的充分固定。處理不當會造成標本固定不良及腐敗、風干現象, 會嚴重影響病理檢查的結果[2]。標本固定時應注意標本袋的密閉性, 防止固定液溢出, 必要時用雙層袋子或放入大塑料盒內。固定液是有毒物質, 溢出后會使標本固定不良同時造成手術室環境污染, 危害手術室人員健康。

1.2.4 手術標本送檢

手術標本應有專人負責送到病理科, 送檢前應再次核對標本并進行送檢標本登記。送檢途中應用合適的容器盛放標本, 防止傳送過程中丟失標本, 到達病理科后與收檢人再次逐一核對病理申請單及標本無誤后, 由收檢人簽字確認[3]。

2 非病理標本的處理

非病理標本是指那些沒有病理價值或保留價值的手術取出物, 常見的有取出的結石、截肢取下的肢體等。這些標本應先讓病人家屬看后確認并征求患者意見, 病人要保留的登記備案后交給病人家屬, 病人不保留的應認真登記備案后放入醫療垃圾袋內封存統一送去焚燒爐焚燒處理, 可避免患者或家屬沒見到取出物或者想自己保留取出物引起的醫患糾紛。

3 討論

手術室手術標本處理是否正確, 可體現手術室護士的職業素質、責任心、同情心及自我保護意識的強弱, 關系到護士與手術醫生、護士與病理醫生及護士與患者的和諧相處。在對手術標本的處理中, 也存在著潛在的法律問題[4]。手術標本處理過程中, 任一環節出現問題, 導致標本送錯、遺失或標本腐敗、風干等, 影響到患者的診斷或造成重大手術失誤時, 均可能引起醫療糾紛, 在法律上均屬于醫院方面的責任, 尤其是手術室的責任重大。所以, 手術室護士在處理手術標本時, 一定要嚴格按照操作規則及相關程序去做, 既保證了患者的利益, 也減少了自身的風險。此外, 手術室手術標本處理應制度化、規范化, 這樣不但可以保證手術標本處理的合理性、正確性, 而且可以提高手術室的護理質量。

摘要:介紹手術室護士對各種手術標本的正確處理措施, 探討處理不當可能引起的后果, 認為正確處理手術室手術標本可保證手術病人的利益, 減少手術室護士的醫療風險, 改善醫護、護患關系, 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

關鍵詞:手術室,標本

參考文獻

[1] 陸利萍, 謝慧珍, 馮燕.手術標本盛放及運送用具的改進及管理方法[J].中華護理雜志, 2005, 40 (9) :708.

[2] 錢建鳳, 宋美娣, 羅保國.手術室病理標本管理及質量控制措施[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5, 21 (7) :71.

[3] 費云, 謝研.手術室病理標本的管理體會[J].當代護士, 2009, (8) :108~109.

數字化手術室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分析手術室護理感染危險因素及對策。方法:根據臨床實踐經驗,結合手術室護理現狀,分析手術室護理感染的危險因素,提出對策。結果:手術室護理感染與性別無關系,但與年齡、急診手術、手術時間、無菌操作、參觀人員、引流管數量、合并癥有關。結論:多方面因素均可能造成手術室護理感染,臨床上,需采取一系列可行措施,控制危險因素,減少手術室護理感染事件。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感染;危險因素;對策

手術室是搶救、治療的重要場所,也是感染的高發地帶。手術室護理感染,不僅會影響手術療效,延長患者住院時間,而且會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經濟負擔,影響預后[1]。本研究探討研究了手術室護理感染危險因素與對策,現將研究情況總結報道如下。

1手術室護理感染風險因素

手術室(operating room)是為病人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是醫院重要技術部門[2]。手術室感染,是影響手術效果的重要因素,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經濟負擔,影響預后,甚至引起全身炎癥反應、敗血癥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積極控制手術室護理感染,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手術室護理感染風險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年齡因素:由于年齡大,各項機能衰退,加之合并癥多,容易遭到病原菌侵襲。(2)急診手術:急診手術,準備倉促,無法全面評估患者情況,未能及時糾正基礎疾病,沒有徹底消毒皮膚,容易導致感染。(3)手術時間: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切口長時間暴露在外,細菌數量增加,感染風險系數高。(4)無菌操作:無菌操作是預防感染的有效手段,若未嚴格堅持無菌操作原則,則容易導致感染。(5)參觀人員:手術操作中,有參觀人員時,人員流動大,手術室內空氣質量差,病原菌數量多,易感染。另外,引流管數量多與合并癥也增加了感染風險系數。

2感染來源

手術切口部位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來源于病人、醫護人員與醫院環境。外源性污染是引起清潔傷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可來自于工作人員和環境,病人也可自身攜帶細菌。清潔傷口以外的感染主要來源于呼吸道、胃腸道等部位。(1)病人:一是人體應對感染的三種防御機制,即皮膚和黏膜、炎癥反應與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二是自身感染。(2)醫護人員:手術團隊各類成員是手術切口感染的潛在來源,一般可采取刷手、洗手、穿戴手術衣及手套等方式,對細菌形成屏障。(3)環境:空氣中的飛沫、塵埃,會攜帶有微生物,成為散播細菌的媒介。手術器械、醫療用品、藥物等無菌狀態也是手術室護理感染的一大來源。

3對策

第一,術前,全面評估患者情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制定可行的手術方案,及時處理糾正影響手術的基礎疾病及并發癥。術中,護士積極主動協助手術操作,確保手術順利完成,控制手術時間,減少組織暴露與牽拉的時間。術前評估時,根據手術需求,進行針對性指導,保持病人于最佳狀態。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值,防止圍手術期出現高血糖癥狀。吸煙會延緩傷口愈合,增加手術部位感染的危險系數,因此,術前鼓勵患者戒煙。對于擇期手術患者,術前需增加營養,改善營養不良情況,術后在可進食的情況下,多吃高蛋白及高熱量食物,改善局部及全身狀況,增強機體防御能力,促進切口愈合,預防感染。

第二,術中,嚴格堅持無菌操作原則,全面實施消毒管理制度。手術室工作緊張、繁忙,切勿忽略無菌技術,違反無菌原則,必須遵守無菌操作原則,落實消毒隔離制度,預防手術室感染。術中,手術衣或者手術巾被血液、汗液、體液浸濕后立即更換。手術中,使用過的器械及時擦凈血跡,減少細菌污染機會。

第三,對于手術時間長且創傷大的手術,如骨科手術、胃腸手術及肝膽手術等,盡量選擇層流手術室。針對非層流手術室,注意消毒滅菌,抑制病原菌數量。嚴格落實衛生清潔、消毒制度,每天清晨術前30 min,濕式清潔和消毒所有水平表面。手術結束后,進行徹底的濕式清潔。被血液、體液污染的物體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室內安裝空氣過濾裝置,每周固定衛生日徹底清潔,每月大掃除,每季度監測空氣及物體表面的消毒滅菌情況。

第四,手術中,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科學置管,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引流管,做好引流管及切口護理工作,密切留意切口狀況,若有異常,及時處理。

第五,手術過程中,嚴格限制參觀人數,參觀者一般要求與手術臺相距1m以上,減少人員流動。手術開始后,手術間的門盡量處于關閉狀態,無菌手術與污染手術必須分室進行,如果條件不允許,必須先進行無菌手術,再進行污染手術。兩臺手術間,需做好環境凈化處理,強調清潔消毒。

第六,對于急診手術,術前30min備皮,如果能夠應用脫毛霜,首選脫毛霜。如果條件不允許,需徹底清洗后,再通過剪或剃毛的方式進行備皮。擇期手術,術晨常規備皮,備皮時,如果誤傷皮膚,需等到皮膚傷口愈合后,再行手術。

參考文獻:

[1]章琳. 手術室護理中的潛在危險因素分析與管理對策[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07):89-90.

[2]趙媛媛. 手術室護理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對策[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2):103-105.

[3]包秀英. 分析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解決對策[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89):187-188.

數字化手術室范文第4篇

手術室進行自查,現匯報如下:

一,工作制度方面:

建立和健全了手術室各級人員的職責,參觀制度,手術室安全用藥制度,差錯事故防范制度,藥品管理制度等22項工作制度,并嚴格執行各項制度與操作流程。

二,消毒隔離方面:

1、無菌物品專柜放置,離地面 20cm,距墻5cm,柜內每日擦拭保持清潔,無積灰,并有相應的明顯標志;無菌物品清潔、干燥,保持在有效期內,按滅菌日期先后順序擺放,位置固定并有明顯標簽,無菌包外有物品名稱,有效期的起止時間,包內有指示卡。

2、一次性無菌物品集中定點專柜放置,包裝無破損,均保持在有效期內。

3、滅菌物品的盛器均有側孔,消毒后側孔與下孔均已關閉,儲槽開啟后有開啟日期,時間并簽名,開啟后的有效期均保持在24小時內。

4、手術間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擦拭手術床,無影燈,醫學專用機,手術臺面,墻面,地面。紫外線照射消毒;每臺手術畢均用消毒液擦拭手術床,無影燈,桌面臺面與地面,每周五進行總消毒,房間通風,消毒液擦拭手術床、各桌面、地面與物體表面,紫外線燈管每周用酒精擦拭并有登記。紫外線燈管累計時間不超過1000小時,強度定期監測。

5、醫用垃圾與生活垃圾的分類放置。拖把有標識并懸掛,定期進行浸泡消毒。

三、藥品物品管理方面:

急救物品與藥品定放置,濕化瓶保持清潔干燥,并定期消毒;吸引器用后及時進行浸泡消毒后擦干處于備用狀態并保持功能良好,搶救車保持清潔,急救物品藥品與示意圖相符,定點放置,專人保管,數量統一,藥品均在有效期內,用后及時補充,每日清點登記。各種儀器設備專人保管,定期進行監測,及時進行維修。

四、護理文書書寫方面:

按要求填寫手術護理記錄單,手術所用器械與敷料均兩人核對認真記錄,無涂改,刀刮,膠粘,涂黑等,術前,術中,術后均有清點并記錄。各種登記本及時登記。

不足之處,表現在:

(1)手術患者病歷中,無入院評估單。

(2)常規檢查單上,無血型報告單。建議與檢驗科溝通。

五,建筑布局和內部設施。

供應室:現配有壓力蒸汽滅菌器一臺,在環境方面基本達到了規范的要求,環境清潔,布局較合理,劃分明確?;厥瘴锲贩诸惡筮M行清洗,檢查,包裝,滅菌,消毒。無菌物品包裝方法,器械擺放,器械包重量以及包裝所用材料達標,包內有化學指示物。

由于條件所限,在有些方面也存在不足,具體表現在:

(1)供應室距離手術室較遠,無菌物品運輸存在污染風險。

(2) 無菌物品存放設施和運送設備,消毒滅菌監測材料無許可批件。

(3)去污,檢查,包裝設備配置欠缺,清潔劑,酶洗劑欠缺。

(4)供應室沒有物品回收工具,器械清洗池暫缺。

(5)由于清洗器械主要以手工清洗為主,我院手術較少,所以沒有機械清洗設備。干燥主要用消毒的擦布進行擦拭,檢查主要以目測為主,對清洗不干凈的物品,重新處理。(自查報告 )在無菌包外包裝上有待改進,包外密封專用膠帶尚未應用,無菌物品存放環境和發放程序有待改善。

(6)對物品的清洗和消毒的監測有待提高,缺乏對壓力蒸汽滅菌的質量監測,雖然有化學監測但缺乏物理和生物監測。

(7)無健全的持續質量管理體系,清洗,消毒,滅菌操作過程無記錄,消毒監測和滅菌質量監測資料沒有保存。

手術室:建筑布局流程較合理,建筑面積和環境基本達標,通道設置合理,照明基本達標,有應急備用電源。手術室內基本設備,藥品配備齊全,儀器,設備,器械等物品完好無損并處于備用狀態,手術室內有冷暖設施和空氣消毒設備,刷手間有洗手池和非觸式水龍頭,功能可以滿足需求。

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在:

(1) 非觸式手消毒裝置欠缺。

(2) 空氣消毒機尚未安裝。

(3)醫學專用機流量表漏氣存在安全隱患,建議檢查維修。

(4) 紫外線消毒車,暫缺消毒燈管2根。

(5)手術室門后無固定設備,建議安裝固定閥門。

(6) 手術室限制區,半限制區,女更衣室,男更衣室墻面無插座,無法進行空氣消毒。

(7)手術器械:不銹鋼盆型號太大,建議更換成小號盆。

(8)手術室暫缺標準化外科洗手圖譜。

(9)心電監護儀,除顫儀,氧氣筒暫缺

(10)手術患者計費,耗材體系尚未建立。

六,一次性物品購入質量監測檢查。

(1)一次性物品使用前,細菌抽檢和監測未實施,無記錄。

(2)手術衣,手術包,吸引器連接管,規格,質量不符合標準,建議予以更換。

(3)拖鞋,鞋套,明膠海綿,6.5號橡膠手套暫缺。

七,感染預防與控制

手術室有嚴格的管理規定,要求進出人員必須按要求著裝,按手衛生規范進行外科洗手,手術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手術間有清潔消毒措施,。醫療廢物按規定處理,銳器回收符合規范要求,手術使用的各種器械,及敷料,能夠達到滅菌要求,有滅菌效果監測。不足之處,表現在:

(1)手術室院感控制制度尚未建立。

(2)質控小組,院感考核與持續改進尚未實施。

手術室工作自查報告

根據醫院護理部的要求,依據xx市綜合醫院評估標準,手術室進行自查,現匯報如下: 一:工作制度方面: 建立和健全了手術室各級人員的職責,參觀制度,進出入管理制度,查對制度,差錯事故防范制度,藥品管理制度以及20項工作制度、操作常規與手術流程。并嚴格執行各項制度與操作流程。 二:消毒隔離方面:

1、無菌物品專柜放置,離地面 20cm,距墻5cm,柜內每日擦拭保持清潔,無積灰,并有相應的明顯標志;無菌物品清潔、干燥,保持在有效期內,按滅菌日期先后順序擺放,位置固定并有明顯標簽,無菌包外有物品名稱,有效期的起止時間,包內有3m指示卡。包外3m膠帶貼在封口處。

2、一次性無菌物品集中定點專柜放置,包裝無破損,均保持在有效期內。

3、滅菌物品的盛器均有側孔,消毒后側孔與下孔均已關閉,儲槽開啟后有開啟日期,時間并簽名,開啟后的有效期均保持在24小時內。

4、無菌持物鉗缸鑷配套,消毒液面按規定高于鑷子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干鑷子罐有有效期,保持在4小時內。

5、手術間每日用XXmg/l有效氯擦拭物體表面,紫外線照射消毒;每臺手術畢均用消毒液擦拭手術床,無影燈,桌面臺面與地面,連臺手術進行紫外線照射消毒,每周進行總消毒,房間通風,消毒液擦拭手術床、各桌面、地面與物體表面,乳酸熏蒸房間,紫外線燈管每周用無水酒精擦拭并有登記。紫外線燈管累計時間不超過1000小時,強度定期監測。

6、各種消毒液配制正確,標識清晰,并每日測試消毒液的濃度,各類物品浸泡時間、濃度,方法正確,浸泡物品全部浸沒在消毒液中,關節打開,消毒液定期更換。

7、每月進行空氣培養,無菌物品、物體表面與手術者手的細菌監測,合格率達100%。

8、醫用垃圾與生活垃圾的分類放置。拖把有標識并懸掛,定期進行浸泡消毒。

9、腔鏡按滅菌要求進行清洗消毒,定期進行檢測細菌培養并記錄。

三、藥品物品管理方面:

(轉載自第一范文網http://www.diyifanwen.co,請保留此標記。)急救物品與藥品定放置,濕化瓶保持清潔干燥,并定期消毒;吸引器用后及時進行浸泡消毒后擦干處于備用狀態并保持功能良好,搶救車保持清潔,急救物品藥品與示意圖相符,定點放置,專人保管,數量統一,藥品均在有效期內,用后及時補充,每日清點登記。各種儀器設備專人保管,定期進行監測,及時進行維修。

四、護理文書書寫方面:

按要求填寫手術護理記錄單,手術所用器械與敷料均兩人核對認真記錄,無涂改,刀刮,膠粘,涂黑等,術前,術中,術手均有清點并記錄。各種登記本及時登記。 五:業務培訓方面:

每月組織學習院感知識,輸血制度與相關知識,各種手術的配合與新知識,新技術。組織操作練習并考核,定期與手術醫生溝通,緊密配合。并及時參加院里組織的各項學習與培訓。

六:存在的不足:

1、尚未建立與手術病人,手術科室的溝通的制度;

2、術前,術后病人隨訪不及時;

3、缺少手術院感控制的制度。 七: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與手術病人,手術科室的溝通的制度,并認真執行。

2、術前,術后病人及時隨訪。

數字化手術室范文第5篇

手術室內清潔區、污染區、相對無菌區、無菌區應有明顯標志, 清掃用具絕對分開, 定期消毒, 定期檢查。手術間必須每天用動態三氧機消毒2次, 每次2h。每月進行空氣培養1次。定期對消毒后 (無菌) 物品及消毒用品進行抽樣細菌培養。對存在的問題應分析原因, 制定改進措施。

2 器械物品的安全

手術所需要器械物品的功能和保證供給, 對手術的進行及保持手術質量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 對特殊器械、精密儀器等慶實行定點放置, 專人管理以保障供給, 對每一器械的功能也應定期檢修, 對已滅菌的無菌物品應統一放置無菌儲藏室, 有效期為一周, 每日清理過期器械/敷料1次;每周整理消毒容器, 訂出各類物品消毒更換日期, 落實執行者。

3 無菌操作

無菌操作要做到“三個100%“和“四嚴格”, 即對手術室進行徹底的清掃消毒, 保持清潔無菌, 空氣培養合格率必須達到100%;各類器械包進行高壓滅菌消毒, 合格率達100%;手術大夫、護士手細菌培養合格率100%。四嚴格是嚴格核對各類縫合線、無菌手套, 無菌紗布、引留管等的有效期, 確保質量;嚴格監督大夫、護士無菌操作和規范刷手;嚴格消毒手術區域皮膚;縫合后切口嚴格消毒。

4 手術護理安全

4.1 術前

對進入手術問的患者, 巡回護士要認真檢查。 (1) 術前12h要禁食, 4~6h禁水;進手術室前要排空膀胱等, 查術前準備, 檢查備皮范圍是否合格, 皮膚是否清潔, 皮膚有無破損等。 (2) 查病人體質, 了解病人心電功能和各種化驗結果。 (3) 查術間管理, 要求入手術室患者更衣、戴帽, 術前要保持無影燈無灰塵。手術間濕度應保持適宜。溫度過高患者/醫生容易出汗, 增加切口污染機會。 (4) 手術人員, 注意手和手臂清潔, 要徹底消毒, 每月不定期進行手術細菌培養監測。

4.2 術中

病人一入室, 洗手和巡回護士就到病人手術床旁。當病人進入狀態時, 巡回護士應給予周到的護理。麻醉后保護性反射消失, 容易出現意外, 巡回護士不得離開手術問, 注意調節室溫防止著涼,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注意心電監護, 保持靜脈輸液通暢, 備好搶救藥品、物品、氧氣和吸引管等。當手術結束時, 巡回護士不要先急于去做術后的清理工作, 要守護在病人身邊, 注意觀察神志變化、尿液情況, 待完全清醒后與術者麻醉師共同護送回病房。向病房護士交待術中情況和注意事項。手術護理安全, 包括病人進入手術室到手術結束出手術室的全過程。

手術配合中的安全管理主要有: (1) 對所有手術用品嚴格滅菌, 認真檢查消毒指示卡的顏色及消毒日期。 (2) 注意手術切口皮膚消毒, 注意消毒范圍。 (3) 嚴格鋪放無菌單, 手術切口周圍應保持4層以上并保持清潔干燥。 (4) 手術器械包不宜過早打開, 要保持器械、臺面干凈, 備用器械應用無菌單遮蓋, 以免灰塵直接落在器械上。 (5) 切除組織要按指定器皿放置。 (6) 要求洗手及巡回護士均應在術前了解病人病情、手術名稱、術式、體位等, 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 除作常規準備外, 應對病人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出初步估計, 做心中有數, 并做相應的準備工作。 (7) 對術中輸液、輸血、用藥及藥敏試驗應嚴格查對, 術前術畢洗手及巡回護士必須認真清點手術中用物數量, 嚴防潰漏。 (8) 術中發現問題應立即匯報并作出相應處理或協助其他醫務人員處理。

4.3 術后

第2天下午訪術后病人, 同時就病人現有的不適, 也應給予問候和疏導。

5 術后處理安全

5.1 手術室的處理

術后要認真清掃手術問地面, 將血跡清洗干凈, 要換手術臺上所有鋪單。對污染或傳染性疾病手術的相關用物須特殊處理, 如用4‰“84”消毒液擦洗后再行三氧機消毒等以徹底控制傳染源和盡可能切斷各種傳播途徑, 防止交叉感染。非污染或傳染性疾病手術的手術間則清掃干凈后行三氧機消毒30min。

5.2 器械物品的處理

對術中所用器械, 非一次性使用的, 術后應認真清洗一多酶浸泡一清洗一干燥, 對傳染性疾病手術的器械物品須作特殊消毒處理后再行常規處理, 以備后用;對一次性使用物品應作預處理后, 再進行銷毀。

做到上述后, 還要定期開展護理安全討論會, 對工作中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 找出原因, 提高認識, 提出整改措施, 做到警鐘長鳴防范于未然。對新進人員進行崗位培訓, 加強專業技術知識的學習, 定期考核, 對老護士進行新技術新業務的學習培訓, 不斷更新提高業務水平, 密切配合醫生最優化完成各類手術。

總之, 保證手術室護理安全, 關鍵在于實施術前的精心準備, 術中的認真配合, 術后的仔細處理。

摘要:手術室是一個綜合性強, 風險大的特殊治療部門, 手術室是病人實施手術治療的重要場所, 手術室護理工作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手術的質量和病人的生命安全。護理安全是反映護理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 是保證病人得到良好護理和優質服務的基礎, 對維護醫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社會治安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此, 確保手術護理安全是提高護理質量關鍵。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安全

參考文獻

[1] 左月然.對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認識和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 2004, 39 (9) :191.

[2] 劉小玲, 李思.提供手術室內禁止使用手機[J].現代護理, 2004, 10 (9) :38.

[3] 周立寧.營造安全文化防范護理關系[J].中華護理雜志, 2004, 39 (3) :193.

上一篇:數字化管理系統下一篇:人才市場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