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煙草年工作計劃范文

2023-12-13

煙草年工作計劃范文第1篇

河南省宜陽縣是煙草的種植大縣,近年來,由于病毒病、根結線蟲病、角斑病等病害的發生和流行給該縣財政、煙農和公司造成了較大損失,極大地影響了煙農的種煙積極性,也使該縣煙葉生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因此,加強煙草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對宜陽甚至洛陽地區的煙草生產都有重要意義。

2 調查方法及對象

2.1 調查方法

本調查嚴格按照河南省病蟲害預測預報站的要求,以張深、孔昌2個測報點為基準,采用系統調查和普查2種方法,對煙草病毒病、黑脛病、赤星病、根結線蟲病、角斑病及野火病進行了系統調查和普查。蟲害方面主要對煙蚜、煙青蟲及地下害蟲進行了調查。黃皿誘蚜從3月1日開始每天調查,6月30日結束。其他病蟲害從零星發病開始,每月逢一逢六調查,1個月共6次,直至采烤結束。2012年,我們共設立了2個測報點,一個設在代表北山病蟲害整體發生水平的高村鄉孔昌村,另一個設在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園區石村鄉張深村,測報點內設有觀測圃,并制作標牌。

2.2 調查地點基本情況

張園測報點設在高村鄉孔昌村,高村鄉孔昌村屬于十年九旱的淺山丘陵區,海拔在640m左右,土壤多為紅黏土,土壤肥力較好,屬于宜陽煙區的中上等肥力地??撞宄D攴N煙面積約53.33 hm2 (800畝),煙農種煙歷史悠久,但接受新技術能力不強,煙葉生產水平一般,外出打工人員多,煙農年齡結構偏大,知識水平偏低,近幾年由于煙葉種植時間長,煙田發病較為嚴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當地多與紅薯、辣椒、谷子等作物進行輪作,多為純作田。

石村測報點設在石村鄉張深村,石村鄉位于宜陽縣西北丘陵山區,距縣城39 km,東臨韓城鄉,西接洛寧縣河底鄉,南與三鄉鄉相連,北與高村鄉毗鄰?,F轄20個行政村,152個村民小組、25 146人,總面積為67 km2,耕地面積約3 511 hm2(52 665畝)。石村鄉以農業為主,盛產小麥、谷子、紅薯、豆類等。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發展迅速,小雜糧、煙葉、林果、畜牧養殖基地初具規模。植煙面積萬畝以上,為植煙大鄉之一。

2.3 調查對象

2012年宜陽測報站主要以“六病三蟲”為測報對象,即病毒病、根結線蟲病、黑脛病、角斑病(野火病)、赤星病、蚜蟲、青蟲和地下害蟲。各測報點主要開展的工作,是嚴格按照方案規定的時間和方法對各系統觀測對象從始至終進行檢測,系統調查煙青蟲為3 d觀測1次,其余均是5 d進行觀測1次,并詳細記錄結果,然后把記錄結果進行整理,按照下發表格上報省市公司及相關領導。根據系統調查和普查結果,結合當地天氣狀況和氣象預報,對煙區近期測報對象的發生趨勢進行認真分析,科學預測。

全縣統一采用漂浮育苗方式育苗,舊育苗盤重復使用前用40%育寶150-200液消毒;苗床期采用40目防蟲網覆蓋育苗棚,防止有翅蚜遷飛傳播病毒;講究苗床衛生,清除周圍雜草、不在苗床吸煙、煙苗操作前對人手及剪葉工具等按要求進行消毒。移栽前煅苗,增強煙苗抗逆性能;移栽時做好地下害蟲防治工作;以平衡施肥為原則,補充磷鉀肥,增施有機肥,增強煙株營養抗性;搞好各階段病蟲害通防統治;搞好田間衛生,在煙葉成熟期及時清理底腳葉,做到適時采收。

3 調查結果及分析

3.1 煙蚜

黃皿誘蚜從3月1日至6月30日結束,每天到苗床及大田進行觀察、記錄誘蚜數量及當天的天氣情況,并系統調查了大田期煙株上有翅蚜及無翅蚜量,5d上報1次結果。石村調查點有翅蚜消長曲線圖如圖1所示、張元調查點有翅蚜消長曲線圖如圖2所示。

石村測報點:2012年該縣發現第一頭有翅蚜的時間為4月18日,比2011年晚半個月左右,此后由于氣溫較低,沒有再發現有翅蚜,直到4月25日才開始再次出現有翅蚜,隨后,有翅蚜數量開始增加,但較正常年景偏多,5月28有翅蚜達到全年最高峰,5皿誘蚜量達到198頭。此后有翅蚜數量又開始逐漸減少,直至6月28日之后,有翅蚜全部消失。

張元測報點:2012年張元測報點發現第一頭有翅蚜的時間為3月31日,以后隨著溫度的回升,有翅蚜數量有所增加,但一直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5月5日為全年的最高峰期,5皿誘蚜量僅為23頭,之后有翅蚜數量一直在這個基礎上徘徊,變化不大,直至6月30日結束。

結論:2012年該縣有翅蚜發生時間與往年比較來得晚一些,但是有翅蚜數量非常多,特別是石村測報點,2012年培養皿設在石村示范點上,是否與蚜蟲大量遷飛于此有關。

3.2 病毒病

石村調查點病毒病發生發展曲線圖如圖3所示,張元調查點病毒病發生發展曲線圖如圖4所示。根據圖3、圖4分析,2012年石村測報點病毒病的初發生期在5月25日左右,之后病毒病病情一直穩定,沒有大的變化,6月15日以后,病毒病開始逐漸加重,病株率、病指增減迅速,8月6日一9月16日達到全年最高峰。

張元測報點病毒病的初發期也是在5月30日左右,與往年發現病毒病的時間基本相同,初發生時病情表現明顯,個別地塊發病較重,之后,病毒病有所發展,病株率、病指有所增加,但病毒病一直發展不快,直到6月30日,病毒病達到了第一個小高峰,病株率為20%,病指為8.5,患煙田壞死病毒病的煙株較多。6月30日降雨之后,病毒病癥狀明顯減輕,病株率、病指開始明顯下降。7月11日后,病毒病又開始逐漸加重,癥狀非常明顯,病株率、病指開始明顯增加,病毒病比較嚴重,9月6日左右,病毒病達到全年最高峰,之后病毒病才開始稍有減輕。

結論:綜合2個測報點的情況來看,2012年,宜陽病毒病的發病時間與往年那基本一致,較往年稍微偏早,病毒病初發期癥狀表現明顯,個別地塊發病較為嚴重,但是隨著旱災加重,病毒病病情穩定,發病緩慢,6月30日之前發病高峰不明顯,與往年6月25日—30日為該縣病毒病的發病高峰有所不符。正常年景該縣病毒病一般在6月30日之后一般表現為發病,或者不發病,后期病毒病一般不造成危害。2012年病毒病表現十分反常,發病高峰時期發病輕,病情發展緩慢,7月20日之后,病毒病發病較重,病情發展快??傮w來說,2012年病毒病的發病率好于2011年。

3.3 煙青蟲

石村測報點煙青蟲發生曲線圖如圖5所示,張元測報點煙青蟲發生曲線圖如圖6所示。根據圖5、圖6分析,2012年石村調查點6月5日開始發現第一頭煙青蟲,與正常年景相同,之后煙青蟲數量開始逐漸增多,7月21日達到全年最高峰,比正常年景晚10 d左右,這與2012年該縣降雨晚關系較大,之后由于雨水較多,煙葉生長迅速,煙青蟲數量一直居高不下。

結果:2012年,煙青蟲出現的時間與正常年景基本一致,由于用藥及時2012年并未對煙葉造成很大危害。

3.4 根結線蟲病

石村測報點根結線蟲病發展曲線圖如圖7所示,張元測報點根結線蟲病發展曲線圖如圖8所示。根據圖7、圖8分析,石村測報點2012年根結線蟲病首次發生是在7月6日,之后呈上升趨勢,但是到7月21日一場大雨之后,又開始呈現下降趨勢,8月21日達到最高峰,由于2012年該片區普遍采用蔣士君老師推廣的生物碳肥來防治根結線蟲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相比之下,張元片區因為沒有使用生物碳肥,所以發病率高出了很多,2012年12月冬耕時調查發現,好多地塊拔出煙根后有很嚴重的根結,但是由于使用了生物碳肥再加上天氣好等原因,因此后期好多煙田并沒有壞病。

小結:2012年由于沒有連續陰雨天氣,再加上防治得當,黑脛病、角斑病、野火病、赤星病等均發病較輕。

4 煙草生產建議

進一步加大培訓和宣傳力度,提高煙農的防病意識。進一步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及綜合防治網絡建設。加強田間衛生管理,減輕病害的發生和流行。加強農藥管理,規范用藥辦法。首先,各植煙鄉(鎮)的農藥必須由煙草公司統一供應,不得私自購進沒有經過國家公告的農藥。其次,針對宜陽煙草病蟲害主要種類,積極使用國家局(總公司)推薦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品種,加大對煙農農藥使用知識的培訓,使宜陽煙區的農藥使用更加規范。

摘要:煙草病蟲害是影響宜陽縣煙葉產量、質量的重要因素。文章按照河南省病蟲害預測預報站的要求,選取張深、孔昌2個測報點為基準,采用系統調查和普查2種方法,對煙草病毒病、黑脛病、赤星病、根結線蟲病、角斑病及野火病進行了系統調查和普查。蟲害方面主要對煙蚜、煙青蟲及地下害蟲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宜陽縣有翅蚜發生時間與往年比較來得晚一些,但數量非常多,病毒病的發病時間與往年基本一致,較往年稍微偏早,病毒病初發期癥狀表現明顯,由于旱情的蔓延,總體來說2012年病毒病的發病率好于2011年;煙青蟲出現的時間與正常年景基本一致,由于用藥及時2012年并未對煙葉造成很大危害。根結線蟲病保持穩定,使用生物碳肥對根結線蟲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關鍵詞:煙蚜,病毒病,根結線蟲,煙青蟲

參考文獻

[1]趙興,劉衛群.張維理,等.中國煙草平衡施肥技術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國煙草學報.2003(增刊).

[2]唐莉娜,熊德中.有機肥與化肥配施對烤煙生長發育的影響[J].煙草科技.2000(10).

煙草年工作計劃范文第2篇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示范地位于盤縣普田鄉小畢舍村, 地處東經104°46′42″, 北緯25°22′14″, 海拔1 579 m。試驗地塊地形、肥力一致。

1.2 試驗材料

供試烤煙品種:南江3號 (全部采用漂浮苗) 。治理對象:病毒病、赤星病、黑脛病、青枯病、煙蚜、煙青蟲等[3]。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2個處理, 即示范區:起壟時施用煙草專用復混肥750 kg/hm2、農家肥7.5 t/hm2以及石灰900 kg/hm2, 且與土壤混勻, 團棵期再用石灰750 kg/hm2左右對水澆淋煙壟1次;對照區:起壟時條施煙草專用復混肥750 kg/hm2和農家肥7.5 t/hm2;移栽后3~5 d澆施當地常用的提苗肥75 kg/hm2, 其他操作環節與當地主要種植環節一致。不設重復, 采取大區對比, 示范種植面積為8.93 hm2, 示范中心區1.20 hm2, 對照種植面積0.40 hm2。

1.4 試驗方法

試驗期間栽培措施嚴格按照《六盤水市優質烤煙地方標準》的優質煙生產的栽培管理措施進行。在病蟲害防治上, 采取“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防治”的原則, 在煙株生長的各階段對易發病蟲害提早綜合防治: (1) 每次剪葉前1 d, 用20%菌克毒克對剪苗器械進行消毒; (2) 苗期采用防治范圍廣、易分解的甲霜·錳鋅; (3) 移栽前1 d對煙苗噴施寧南霉素預防病毒病, 并對大田壟體和通道噴施72%異丙甲草胺乳油預防雜草; (4) 移栽后第5天待煙株已還苗, 噴施甲霜·錳鋅、70%吡蟲啉和2.5%氯氟氰菊酯乳油, 提早防治煙青蟲、黑脛病、普通花葉病毒病。 (5) 團棵期及時用農用鏈霉素防治, 現蕾期用70%吡蟲啉防治蚜蟲; (6) 打頂后當天統一使用36%仲丁寧進行化學抑芽[4]。

1.5 測定指標與方法

分別在示范中心區和對照區各選擇3塊具代表性煙地進行下述病蟲種類調查, 計算病害防治效果。各病蟲調查時間及方法如下:

煙青蟲:于旺長前中期調查1次。5點取樣, 每點20株, 每塊地共查100株。記載統計幼蟲數和受害株率;煙蚜:于現蕾期調查1次。5點取樣, 每點6株, 每塊地共查30株, 記載活蚜蟲數;赤星病:于上二棚葉成熟期調查1次, 每株煙只調查上二棚葉。5點取樣, 每點20株, 每塊地共查100株。記載各葉病級, 并統計其病株率、病葉率、病情指數;病毒病:于打頂后10 d左右調查1次。5點取樣, 每點50株, 每塊地共查250株。記錄煙株病級, 并統計其發病株率和病情指數;青枯病和黑脛病:于上二棚葉成熟期調查1次。調查方法同病毒病。

計算公式如下[5,6]:

2 結果與分析

2.1 綜合治理技術對降低煙青蟲危害的作用

由表1可以看出, 示范區平均幼蟲量比對照區低42.92%, 雖然受害株數比對照區相對高20%, 但從實際地塊調查發現, 示范區的受害株受害部位基本都在老葉, 而對照區的受害部位老葉、新葉均有, 說明在示范區煙青蟲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結合煙青蟲數量分析說明綜合治理技術對降低煙青蟲傷害和數量、抑制煙青蟲的繁衍起到了積極作用。

2.2 綜合治理技術對降低煙蚜危害的作用

由表2可以看出, 示范區30株煙蚜量要比對照區低33.75%, 由此表明綜合治理技術在控制煙蚜數量上有一定的作用, 并且在抑制煙蚜傳播病害的發生上起到積極的作用。

(頭)

2.3 綜合治理技術對田間煙株赤星病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 示范區赤星病病情指數比對照相對低50.14%, 表明綜合治理技術在降低赤星病的發生和抑制赤星病的擴散方面有著明顯效果。

2.4 綜合治理技術對田間煙株普通花葉病、黑脛病、青枯病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 示范區普通花葉病病株率比對照低69.11%, 病情指數比對照區低75.54%;示范區黑脛病病株率比對照低46.24%, 病情指數比對照區低58.90%, 示范區青枯病病株率比對照低62.48%, 病情指數比對照區低64.52%, 表明綜合治理在降低普通煙草花葉病、黑脛病和青枯病的發生和抑制其擴散方面有著明顯效果, 特別是對普通花葉病的抑制作用最為明顯。

2.5 綜合治理技術對藥物防治投入的影響

由表5可以看出, 示范區農藥費用投入為974.25元/hm2, 施藥用工費750元/hm2, 對照區農藥費用投入為527.25元/hm2, 施藥用工費300元/hm2, 在藥劑防治投入環節, 示范區要比對照多投入897.00元/hm2。

2.6 綜合治理技術對烤后煙葉產質量的影響

由表6可以看出, 示范區烤后煙葉下等煙較對照區少, 產量比對照區高7.06%, 均價高0.14元/kg, 上等煙比例較對照區高0.71個百分點, 中等煙比例高1.17個百分點。表明綜合治理技術使烤后煙葉質量略有提高, 對提高產量、產值、中上等煙比例也有一定作用。

(元/hm2)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 實施綜合治理技術對盤縣煙草普通花葉病、赤星病和煙青蟲等病蟲害的防治起到了比常規施藥技術更理想的效果, 在降低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危害方面有積極作用, 在降低煙葉因病蟲害導致的損失, 提高烤后煙葉上等煙和中等煙比例、均價、產量、產值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按照綜合治理技術處理后烤煙產值較對照產值高2 112.51元/hm2, 多投入897.00元/hm2計算, 可增收1 215.51元/hm2。盤縣計劃種植煙草面積3 666.67 hm2, 每年可以挽回經濟損失445.69萬元。因此, 綜合治理技術有明顯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紀留杰.淺談煙葉病蟲害的防治技術[J].河南農業, 2012 (13) :31.

[2]夏賢仁, 牛祥芬.2011年麒麟煙草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示范推廣初報[J].吉林農業:學術版, 2012 (3) :84-85.

[3]齊飛, 張友武, 李炎琰, 等.撫州市主要植煙區病蟲害調查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 2012, 24 (2) :64-66.

[4]楊向琴, 張莉芝, 陳俐君, 等.淺談攀枝花烤煙主要病蟲害的綜合防治[J].四川農業科技, 2012 (2) :44-45.

[5]韋學平, 黃瑾, 林北森, 等.百色市煙草主要病蟲害發生動態監測及綜合防治示范評論[J].南方農業學報, 2011, 42 (11) :1353-1356.

煙草年工作計劃范文第3篇

1 煙草花葉病發病規律

1.1 傳播途徑

煙草花葉病毒 (TMV) 主要通過汁液傳播, 易于接觸感染, 苗床期和大田期均可發生, 極易在苗床剪葉 (特別是漂浮育苗) 和大田操作時傳播。病、健葉輕微摩擦造成微傷口, 病毒即可侵入, 但不從大傷口和自然孔口侵入, 侵入后在薄壁細胞內繁殖, 后進入維管束組織傳染整株[1]。

1.2 病毒侵染源

煙葉收獲后, 煙稈、煙杈、種子里的花果殘屑、烤后煙葉、煙末以及卷煙中的煙絲和煙頭都可成為下一季的侵染源。苗床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帶有病株殘體的肥料、種子中混雜的病殘體、已經感染病毒的其他寄主植物和帶毒土壤。最初發病的煙苗, 可通過煙苗間的摩擦, 間苗、剪葉等農事操作在苗床上傳播。大田出現病株后, 主要通過病、健株相互摩擦, 農事操作等使病毒傳播而引起再侵染。據國外報道, 土壤中病株殘體分解后, TMV能夠吸附在土壤顆粒體表面通過土壤傳毒。試驗證明, 在病株根下105 cm深處周圍土壤顆粒中尚可檢驗出吸附的煙草普通花葉病毒。干土中TMV的存活力很強, 可在病根、病莖殘體上存活2年, 而土壤含水量超過60%時, 其活力降低。據曲靖煙區研究證實, 被帶病煙株殘體污染的水源是苗床的重要初侵染源。苗床帶毒的病苗、糞肥、土壤中病殘體和其他帶病的寄主植物是造成大田發病的初侵染源[1]。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TMV能夠通過煙草種子傳播。

1.3 流行條件

煙草花葉病主要發生在苗床期到大田現蕾期, 這一時段的氣候條件對病害流行影響很大。溫度和光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病情擴散和流行速度, 高溫和強光可縮短潛育期。每年4-6月份, 干旱少雨, 氣溫波動較大, 特別是在煙苗移栽后, 由團棵進入旺長的關鍵時期, 如遇干熱風或突降冷雨, 容易引起花葉病的暴發流行。連作或與茄科作物套種、不衛生栽培、農事操作、培帶有病毒的土壤是造成TMV流行的重要原因。土壤板結, 氣候干旱, 田間線蟲為害較重的地塊發病較重。在通常情況下, 刺吸式口器昆蟲 (如蚜蟲) 不傳播TMV;而咀嚼式口器 (如青蚱蜢、煙青蟲) 是TMV的傳播介體。已有的研究認為, 病毒從侵入寄主細胞開始, 到出現花葉癥狀一般需要6~8 d, 如果氣溫低、煙株生長緩慢則需要10 d以上。在22~28℃條件下, 染病植株7~14 d后開始顯癥[2]。TMV的發病溫度范圍為12~37℃, 最適發病溫度為25~30℃, 溫度在28~30℃時發病最重, 高于38℃入侵受抑制, 低于10℃病癥消失[3]。

2 萬州花葉病發病原因分析

2.1 育苗環節

栽初期漂浮育苗技術在烤煙上的成功應用, 規范了育苗工作, 提升了育苗質量, 為優質烤煙生產奠基了基礎。隨著漂浮育苗技術的推廣, 苗期病害已由傳統的真菌、細菌病害為主逐漸轉變為以病毒病為主[4]。吳德喜等[4]、李凡等[5]、曾嶸等[6]和劉勇等[7]對漂浮育苗過程中烤煙普通花葉病主要傳播途徑的研究表明, 被TMV污染的漂浮盤、基質和營養液不是TMV在漂浮育苗期間傳播的主要途徑, 但卻是傳播的主要初侵染源, 而剪葉是漂浮育苗中引起花葉病在煙苗中傳播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徑。作為漂浮育苗過程的重要環節, 剪葉通常需要3~6次, 不同剪葉方式或病、健葉之間互相摩擦接觸都會導致花葉病的迅速傳播。一般認為, TMV不會通過煙草種子傳播[8]。因此, 在漂浮育苗過程中對使用過的漂浮盤和育苗池進行嚴格消毒, 消滅基質和營養液中的病毒, 是切斷傳染源的重要方法;對操作工具消毒、嚴格標準化作業規程是控制育苗過程中病毒病傳播、蔓延, 切斷傳播途徑的有效措施。

從萬州煙區育苗環節的管理、標準化執行情況來看, 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的不足都可能是苗期帶毒或感染病毒病的誘因。

2.1.1水源管理2013年5月份以前干旱少雨, 育苗工場用水緊張, 在初期對育苗環節用水的管理相對較完善, 消毒措施到位。移栽前, 尤其斷水煉苗階段, 由于水缺乏, 斷水煉苗的煙株嚴重缺水后, 個別育苗主對苗池補充水分時技術操作違規, 另外, 苗池水更換時, 消毒措施未跟進等都可能導致水源帶毒。

2.1.2煉苗管理剪葉是漂浮育苗過程不可缺少的環節, 通過剪葉可以調節煙苗生長, 增加莖粗, 促進根系生長發育, 使煙苗均勻一致, 提高煙苗質量和移栽成活率, 避免煙苗生長失控, 限制真菌病害, 減少早花的可能性。通過調查發現, 多數大棚煉苗環節的管理過于粗放, 尤其剪葉煉苗的消毒措施要求過松, 剪葉過程沒有嚴格按照標準化管理規程進行消毒。

斷水煉苗階段, 由于受用水限制, 池水循環利用, 消毒措施不到位, 加上苗盤移動增加了病害的傳染源及接觸感染、摩擦感染的幾率。

中棚揭膜通風煉苗階段, 管理松懈, 棚門敞開, 防蟲網利用不規范, 個別中棚有蚜蟲進入。盡管蚜蟲不傳播普通花葉病, 但易傳播黃瓜花葉病, 從而增加復合感染的可能, 降低煙苗的抗性。2.1.3消毒管理消毒是切斷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確保煙苗健康的關鍵措施。部分育苗主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強, 對消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在水源管理和煉苗過程管理中, 消毒措施不到位, 尤其剪葉機的消毒及剪葉人員在操作過程中的消毒都不夠徹底。

2.1.4日常管理大多數育苗工場的日常管理松懈, 大棚附近有抽煙現象發生, 進出育苗大棚洗手消毒、鞋底消毒、棚門管理等不夠嚴格;個別中棚剪葉殘渣隨處可見, 安全衛生較差, 揭膜通風煉苗時棚膜敞開, 防蟲網沒有被充分利用;技術人員和育苗主對育苗過程的各項記錄不認真, 過程管理不嚴格, 執行措施不到位。

2.2 大田環節

2.2.1氣候因素萬州2013年煙苗移栽嚴格按照“3515”的標準要求, 集中在5月5日到5月20日之間移栽完畢。從蘭草氣象站的氣象數據來看, 4月中下旬開始, 除個別天外, 最高氣溫大多維持在20℃以上, 其中煙苗移栽的15 d內有8 d氣溫均在最適宜發病的25~30℃ (表1) 。通過對快樂片區部分煙田調查發現, 在5月20日左右零星出現花葉病及復合感病現象, 從6月上旬開始, 當煙株陸續進入團棵期, 個別田塊煙株花葉病已經比較明顯, 6月下旬, 煙株在旺長、現蕾、打頂階段花葉病有暴發趨勢, 而適當早栽的田塊感病相對較輕。

從蘭草氣象站的氣象數據還可以看出, 4—6月份月均最高氣 溫都在20℃以上, 旬均最高氣溫除4月上旬和5月下旬外, 其余都在20℃以上, 尤其5月下旬, 6月上、中、下旬旬均溫都在25℃以上, 這期間萬州也迎來了多次大范圍降水, 由于冷暖變化、晝夜溫差變化及溫濕變化幅度相對較大, 日照時數不足, 對伸根期煙株地下部分的生長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可能給花葉病的流行傳播提供了必要的客觀條件。

2.2.2農事操作及田間管理煙株移栽前, 萬州遭遇了嚴重的干旱天氣, 土壤墑情較差, 移栽定根水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加上種植大戶偏多, 栽煙過程雇傭勞動力技術水平參差不齊, 農事操作過程不規范, 大田管理粗放, 移栽、追肥、中耕、揭膜、培土等各個環節的操作都可能直接或間接使煙株感染病毒。多種綜合因素導致煙苗長勢較差、還苗較慢、抵抗力偏弱, 從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病毒病的大規模嚴重發生。

2.2.3統防意識不夠許多煙農沒有真正落實“預防為主, 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 普遍缺乏正確的植保意識, 在發病初期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而病害在某個時間突然暴發, 錯過了最佳的防治時間。施藥方式不正確間接影響了防治效果, 如進行葉面噴施, 其最佳時間為傍晚, 此時藥劑不易揮發, 能達到最佳防治效果, 而許多煙農進行葉面噴施都較為隨意, 沒有按照標準化要求進行操作。通過調查發現, 煙田煙蚜比較普遍, 雖然煙蚜不傳染普通花葉病, 但傳播黃瓜花葉病和其他病害, 容易引起復合感染, 降低煙株抗性。另外, 部分煙田煙苗移栽后地下害蟲危害嚴重, 增加了感病的可能, 而且補苗后的煙苗還苗慢, 長勢弱, 抗逆力差。2.2.4田間傳毒近年來, 通過種植綠肥和施用農家肥改良土壤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由于連作現象普遍, 老煙區, 尤其連作煙田病害發生較重。部分煙田在前期并沒有明顯花葉癥狀, 但是成熟采收后幾乎所有煙株的杈芽上具有明顯的癥狀。杈芽帶毒的普遍性說明煙株普遍帶毒, 而前期未表現明顯癥狀一方面可能是煙株在大田生長后期感染病毒, 因而表現在杈芽上;另一方面可能是煙株在前期已經感染病毒, 因為經過施藥防治, 加強田間管理使煙株本身抗性增強, 病毒未達到暴發的臨界點, 但由于杈芽本身抗性較差, 加上后期基本沒有對杈芽進行藥物防治, 因而病害主要表現在杈芽上。

3 結語

煙草普通花葉病素有“植物癌癥”之稱。該病的發生危害已成為烤煙生產向優質、適產、高效目標邁進的一個主要障礙。

從2013年萬州花葉病發病的總體情況來看, 無論是育苗環節還是大田管理環節, 花葉病的暴發應該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尤其4—6月份天氣狀況, 是花葉病加速發生的重要外部因素。從后期煙株杈芽帶病的普遍性來看, 主要可能是以下原因:1煙苗本身帶毒。主要表現在苗床期發現有部分感病現象, 有些地方在煙苗移栽后數天, 零星發現有感病煙株出現。因為花葉病具有一定潛伏期, 在當時氣候條件下可以7~14 d顯癥[2], 而且是否發病與移栽過程管理、氣候、土壤等也密切相關。2土壤傳播病毒, 因為萬州煙區連作現象普遍, 連年種植烤煙后土壤殘留病毒較多, 土壤傳毒能力較強, 尤其新煙區發病情況較輕, 老煙區發病較重, 更說明土壤傳毒可能是花葉病發病的重要原因。3農事操作或病健葉摩擦傳毒。農事操作或病、健葉摩擦是再侵染和病害流行的主要途徑, 是傳播病毒的主要原因。但在移栽初期, 個別田塊零星出現有花葉病, 而此時的煙株剛剛移栽或剛剛還苗, 病、健葉摩擦不易發生, 最可能原因是部分煙苗本身帶毒或者土壤傳毒, 而移栽過程與煙苗接觸或摩擦感染病毒, 6月上旬開始, 個別田塊病害有大面積發生的趨勢, 這可能與該期開始揭膜培土上高廂等農事操作或者病健葉摩擦有關。4氣候原因, 異常氣候條件雖非病害發生的根本原因, 但卻是病害加速流行的一個重要外部原因。前期干旱, 墑情不好導致煙株移栽后不能早生快發, 使得煙株在生長初期抗逆力弱。5月下旬開始, 降雨日數逐漸偏多, 日照時數偏少, 氣溫冷暖異常, 煙株生長遲緩, 同時低溫高濕等條件加速了病害的蔓延。

綜上所述, 2013年煙草花葉病的花生應該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而針對花葉病的預防,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照“預防為主, 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 早施藥, 早預防, 在病毒侵染煙苗之前采取措施, 消除侵染源, 消除病毒的侵染、傳播和蔓延途徑。因此, 要真正預防花葉病, 在苗期要加強管理, 嚴格執行各項有效措施, 確保培育出無病無毒煙苗。在大田上, 要盡量減少連作, 實行輪作, 不斷改良土壤, 解決好土壤帶毒問題, 徹底消除育苗和大田環節的傳染源;同時要嚴格執行生產過程各個環節的操作要求, 徹底消除傳播途徑。

參考文獻

[2]談文, 吳元華.煙草病理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3.

[3]陳家驊, 張玉珍, 張章華, 等.煙草病蟲害及其天敵[M].福州:福建科學出版社, 1990.

[4]吳德喜, 楊程, 李凡, 等.剪葉方式對烤煙漂浮育苗中病毒傳播的影響[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8 (23) 2:257-259.

[5]李凡, 王鈺麗, 吳德喜, 等.烤煙漂浮育苗中普通花葉病的主要傳播途徑[J].煙草科技, 2006 (10) :53-55.

[6]曾嶸, 滕永忠, 張慶剛, 等.烤煙漂浮育苗中TMV的發生及預防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5, 20 (1) :136-139.

[7]劉勇, 段玉琪.煙草漂浮育苗剪葉傳播煙草花葉病毒的特點[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7, 22 (1) :45-48.

煙草年工作計劃范文第4篇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以1所小學、1所完全中學及1所職業高中(職高)涵蓋小學四年級以上的所有年級在校中小學生為對象,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按年級分層,以班級為群,共抽取19個班級的學生共計513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513人,有效應答率為100%。其中男生248人(48.3%),女生265人(51.7%);年齡范圍為9~21歲,平均年齡(14±2.73)歲。

1.2監測內容主要監測青少年煙草使用行為及相關知識、態度,包括監測當前北京市青少年煙草使用行為、嘗試使用煙草行為以及吸二手煙的現狀,同時了解與煙草使用行為有關的認知、態度以及學校和家庭環境等因素的現狀;影響青少年使用煙草行為的環境因素,包括監測與青少年煙草使用行為、二手煙暴露相關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以及政策、社會文化、煙草廣告接觸等環境因素的狀況。青少年嘗試吸煙率:曾經吸過煙(哪怕一二口)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青少年現在吸煙率:過去30天內吸過煙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 青少年吸煙率:連續或累積3個月及以上每周至少吸1支煙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青少年被動吸煙率:過去7天內被動吸煙率:不吸煙者中,過去7天內至少有1天與正在吸煙的人共處一室或車內所占的比例。

1.4監測方法全部調查問卷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統一編號,測試前由調查員給予統一的指導語,在講明調查意圖的基礎上,受試者在指定時間內以自評的方式集中填寫問卷,答題后回收問卷。測后由調查員當場審核問卷,對漏填項要求學生當場補全。

1.5 統計學分析測評結果全部輸入計算機,采用 SPSS 17.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 果

2.1青少年吸煙現狀本次監測總樣本的嘗試吸煙率為21.44%,其中男生嘗試吸煙率為27.82%,女生為15.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601,P<0.01)。不同學段的嘗試吸煙率比較見表1?,F在吸煙率為12.67%, 其中男生現在吸煙率為15.73%,女生為9.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50,P<0.05)。不同學段的現在吸煙率比較見表1;吸煙率為5.07%,其中男生吸煙率為6.05% ,女生吸煙 率為4.15% ,差異無統 計學意義 (χ2=0.959,P>0.05)。首次吸煙年齡平均在14、15歲。嘗試吸煙地點中,首位的是在路上,占18.2%;其次為在家,占17.3%。第1次吸煙最主要的原因中,占前3位的分別是好奇(38.2%)、無聊(17.3%)、緩解壓力(15.5%); 獲得煙的方式中,前2位的是在商店或商場買的 (33.6%)、別人給的(15.5%);過去30天中,平均每天吸煙量前2位的分別 是不到1支 (62.7%)、2 ~5支 (19.1%)。

2.2青少年二手煙暴露現狀本次監測中小學生過去7天內的被動吸煙率為81.14%,其中男生被動吸煙率為81.56% ,女生為80.80% ,差異無統 計學意義 (χ2=0.038,P>0.05)。不同學段的被動吸煙率比較見表1。

2.3青少年對煙草危害的認識81.09%的學生認為吸煙肯定是有害的,其中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和職高生認為吸煙有害的分別為92.12%、79.44%、80.43%、74.8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028,P<0.01)。

76.41% 的學生認為別人吐出的煙霧肯定是有害的,其中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和職高學生認為別人吐出的煙霧肯定是有害的分別為86.61%、71.96%、80.43% 、70.05% ,差異有統 計學意義(χ2 =13.530, P<0.01)。

2.4青少年對煙草使用行為的態度80.31%的學生認為肯定不會吸好友遞的煙,其中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和職 高學生分 別為95.28% 、83.18% 、81.52% 、67.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6.802,P<0.01)。對于“當別人在旁邊吸煙時,首先會怎樣做?”的問題,有45.6%的學生會躲開,有27.7%的人選擇勸他們把煙掐掉,有14.4%的人選擇什么也不做,有10.5%的學生選擇要求他們到別處去吸,有1.8%的人選擇我也吸。

注:嘗試吸煙率比較,χ2=9.151,v=3,P<0.01?,F在吸煙率比較,χ2=95.09,v=3,P<0.01。被動吸煙率比較,χ2=3.39,v=3,P<0.05。

2.5青少年的 吸煙行為預 期從樣本總體來看, 77.58%的學生認為未來肯定不會吸煙,其中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和職高學生分別為81.89%、88.78%、80.43% 、66.84% ,差異有統 計學意義(χ2 =21.903, P<0.01)。

2.6中小學生嘗試吸煙相關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曾經嘗試吸煙為因變量,以性別、學段、平均每天的零花錢、學習成績、老師是否講過煙草的危害、老師是否講過吸煙會使牙齒變黃、導致口臭、臉上長皺紋、在校園內是否見過有人吸煙等自變量,其中的學段、學習成績、平均每天的零花錢均以啞變量的方式納入,采用back-LR方法篩選變量,剔除水準為0.10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賦值及結果分別見表2、表3。由表3可見,男生嘗試吸煙的概率是女生的2.362倍,學段越高,嘗試吸煙的概率越大;零花錢越多,嘗試吸煙的概率越大;學習成績越差,嘗試吸煙的概率越大;見過校園內有人吸煙而嘗試吸煙是沒見過的2.87倍,同學或朋友中有人吸煙而嘗試吸煙是無人吸煙的2.587倍。

3 討 論

3.1 青少年煙草流行現狀

3.1.1青少年吸煙現狀本次調查表明,中小學生嘗試吸煙率、現在吸煙率和吸煙率與北京市其他區縣的調查結果一致[1],小學、中學、職高嘗試吸煙率呈逐漸增長趨勢,與文獻[2]報道的一致[1]。職高學生的嘗試吸煙率、現在吸煙率和吸煙率均明顯高于其他學段,提示控煙的重點人群應為職高學生,而且男生最為關鍵。嘗試吸煙地點及場合以在路上和家里為最多,提示應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系,向家長宣傳煙草危害和控煙知識, 取得家長配合,共同控制學生接觸煙草。

3.1.2青少年二手煙暴露現狀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及消費國,二手煙暴露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4]。本次調查被動吸煙率遠高于有關報道[3],且無性別、學段差異,原因是過去7天內的被動吸煙率的定義與2011年有所不同,也提示應加強轄區內無煙家庭、公共場所無煙環境的建設。

3.2 青少年對煙草的認知與態度

3.2.1青少年對煙草危害的認識對煙草危害和對煙草煙霧中有害成分及所致疾病的正確認識均為小學高于中學高于職高,與文獻[3]報道的一致,說明對煙草知識的正確認知會降低學生吸煙行為,應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控煙教育。

3.2.2青少年對煙草使用行為的態度大部分學生認為肯定不會吸好友遞的煙,并且隨著學段的升高,呈明顯下降的趨勢,與青少年對煙草危害的正確認識一致, 也說明應重點加強對高學段學生的控煙教育;青少年對各種吸煙行為的態度及看法中,“當同學/朋友在你旁邊吸煙時,你首先會做出的選擇是“我躲開的”比例最大,提示應重點加強全體學生“控煙工作,人人有責”的責任意識。

3.2.3青少年的吸煙行為預期青少年對將來自己是否吸煙的心理預期中,職高學生認為自己肯定不會吸煙的比例最低,而小學、初中、高中學生認為自己肯定不會吸煙的比例無差異,提示應重點加強對職高學生的健康教育。多項指標顯示,在中小學生中,職高學生吸煙的形勢最為嚴峻,這與職高的生活學習管理較為松散,更容易被社會不良風氣所影響有關[5],也與職高對控煙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有關。

3.3中小學生嘗試吸煙相關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研究發現,中小學生嘗試吸煙的危險因素分別是性別、學段、學習成績、平均每天的零花錢、見過校園內有人吸煙、同學或朋友中有人吸煙,提示應重點加強對職高學生,尤其是學習成績差的男生的控煙教育; 學??責煿ぷ魅砸訌?并應積極尋求家長、社區和社會各方面的協助,家長應嚴格控制學生的零花錢數量。由于本轄區中小學生被動吸煙率較高,因此建設無煙環境(無煙學校、無煙家庭)就顯得尤為重要。

煙草年工作計劃范文第5篇

一、 工作目標

1、遏制重點地區卷煙制售假反彈。

2、控制卷煙制售假轉移擴散。

3、健全完善打假機制,落實責任制。

二、工作要求

1、切實履行職責,根據卷煙零售戶的進貨量、銷售群體、卷煙結構、所處地段等情況,對零售戶進行零售業態分析,根據分析的情況找出重點監控戶,實施重點監管。

2、利用電視、廣播等媒體開展廣泛的社會宣傳,通報重大案件、典型事例,積極營造聲勢,震懾違法分子,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做好貨運站、車站、名煙名酒店等從業人員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其法律意識。明確舉報投訴電話,宣傳舉報獎勵機制,進一步拓寬信息獲取途徑。

3、聯合公安、工商等部門對重點區域、重點對象組織聯合檢查,形成齊抓共管格局,提高整治成效。對查獲的卷煙違法運輸案件,依法進行處罰,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

4、加大對轄區內的貨運站、車站、名煙名酒店加強日常監管,定期組織走訪,了解、掌握轄區內貨運站變動情況,動態調整檔案信息,并及時回饋。

煙草年工作計劃范文第6篇

以來,煙草局在區委、政府和市局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立足網建,增強企業整體實力’的工作主線,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堅持“兩個至上”的行業共同價值觀,圍繞“強化思想道德、提升全員素質、深化企業改革、完善體制機制、注重內部監督、構建和諧梁煙”的主要任務,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制度建設,加大執行力度,推進各項工作開展,全面提升梁煙整體競爭實力,確保了階段性目標的順利實現。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下半年,我們要繼續緊緊抓住發展這一要務,堅持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思想再解放,觀念再更新,力量再凝聚,進一步開拓新思路,開創新局面,努力實現新突破。

一、以狠抓軟實力為突破口,大力提升網建功能的發揮

注重進一步突出市場網建的主導地位,強化網絡從業人員素質教育和網絡運行效益。繼續按照“全面推進、整體提升、注重實效、創新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優化管理、優化流程、優化人員、優化車輛、優化信息、優化服務、優化機構。大力加強網絡從業人員的誠信教育,強化誠信意識,深化職業道德建設,自覺由“以我為主”向“客戶為中心”轉變,真正使“真心真意為客戶服務”成為廣大營銷人員的自覺行動,做好道德建設的先鋒隊和排頭兵。

二、加強企業目標管理,抓好內部監督,提高經濟運行質量

進一步健全目標管理與考核體系,科學測算、逐級分解,量化細化,加強控制,確保目標落實。落實目標責任制,

完善目標考核辦法,責任到人,逐月下達,逐月考核,圍繞目標抓督查,要一層一層地抓、一環一環地抓。認真貫徹全國內部管理監督和整頓規范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建立健全審計、專賣、紀檢同級監管制度,深化建立督查機制,確保工作實效,對內注重自律,提高內部監管水平,加強經營全過秤監督、財務審計管理監督,出臺加強內部專賣監管、紀檢監察監督的實施方案,出臺符合煙草行業實際的內部監管制度體系。對外充分發揮“大專賣”的機制運行實效,加強與大專賣的密切配合,加強市場監管,切實提高專賣管理水平。第

一、加強費用管理,降低成本,嚴格控制費用開支標準,最大限度地壓縮費用,把壓縮費用作為效益的一個增長點。第

二、樹立節約意識,做到能不花的不花,能少花的少花,嚴格按照開支標準開支,堅決反對大手大腳,鋪張浪費現象。第

三、切實提高企業運行質量,各部門的工作做到目的性、計劃性、連續性,一環扣

一環。、

三、抓好企業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煙草和諧環境

圍繞“思想道德建設年”活動開展工作,為思想道德年活動當好載體,當好支撐,搭好平臺,相互促進。首先,抓好學習教育。選定教材,確定內容,采取專題會、座談會、培訓會、學習班、專家教授講課等不同形式,開設“誠信教育課”,開展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誠信學習教育活動,使廣大干部職工樹立“誠實做人、誠實做事”的觀念。其次抓好活動。積極開展“打造誠信煙草、展示行業形象”、“辦誠實事、說誠實話、做誠實人”的演講比賽活動,廣泛開展“誠信大家談”活動,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廣泛開展“抓典型、樹標兵、楊正氣”活動,學身邊人、身邊事,開展向李學生、邊清軍、洪戰輝學習,學習先進事跡,感悟他們胸懷人類、至真至愛的優良品質,掀起“學先進人物,做誠信梁煙人”活動的高潮,大力營造和諧氛圍。激

勵廣大干部職工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增強行業發展的生機和活力;大力弘揚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形成以誠為真、以誠為善、以誠為美、以誠為貴的價值取向,教育和引導干部職工誠實守信、平等友愛、與人為善、弘揚正氣,不斷提高企業文明程度。

四、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繼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誰主管,誰負責”的安全管理原則,繼續把強化警示教育、提高全員認識、提升全員素質擺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確保安全工作在企業各個環節的有效落實,層層鑒定安全責任書,完善建立安全責任制。時時刻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推進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認真抓好安全工作責任制,加強安全管理,重點做好防范工作。我們還層層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強化安全監督,嚴格考核獎懲,使安全工作責任制得到進

上一篇:信用卡申請詳細范文下一篇:易錯知識點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