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某某村鄉村振興規劃范文

2024-04-17

某某村鄉村振興規劃范文第1篇

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鄉村最為突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現在鄉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為此,對褚河鎮吳灣村鄉村振興工作進行調研,為鄉村振興工作大局做出推動。

吳灣村位于褚河鎮西部,距鎮政府2公里,是褚河鎮的西大門,吳灣村三面環水,環境優美,難考S237,西依S103,交通便利。全村轄1個阻燃村,總人口1930人,57名黨員,8個村民小組,448戶,更低1098畝。

目前,吳灣村已在以下領域的工作,為鄉村振興工作打下良好基礎。一、硬化到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吳灣村共有4條主干道,目前已經投入150萬元對四條干道進行了高標準高質量的硬化。二、綠化到位,改善生態環境。全村攻栽植各種樹木10萬多棵,以文化廣場為中心,東南西北輻射四條街道。三、美化到位,提升文化品位。東西大街,以文化傳承為主,會有二十四孝圖,弘揚孝道文化,東頭有姨父大型山水畫,畫中一輪紅日冉冉升起,象征吳灣村蒸蒸日上。四、亮化到位,打造平安吳灣。全村安裝路燈十六盞,紅外攝像頭22個,增加了群眾的安全感,同時組織了一支由20人組成的巡邏隊,增強夜間巡邏。

當前吳灣村鄉村振興工作還面對以下問題。一是規劃的科學合理性還不夠,特色不夠鮮明。鎮村建設規劃與土地利用、現代 農業發展、歷史文化村落保護等規劃之間相互銜接不夠,現有村莊規劃編制進展緩慢,特色不夠鮮 明,融合農耕文化、民俗風情、人文資源、建筑風格等要素,進行區域功能、居民住宅、產業發展、休閑旅游等發展定位不明確, “一村一景”、“一村一業”、“一村一品”的特色不夠鮮明。規劃在引領村莊合理布局、人口居住相對集中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發揮 不夠,農村房屋多是鑄木結構,構架相對簡單、功能單一,安全舒適性差,改建住房勢在必行,但現在政策對農民自建改建住房 的占地面積、建筑面積和高度都控制太嚴,不利于農民居住環境改善和鄉村面貌提升。二是本鄉本土人才不足,引進人才流失問題較為突出。缺人才是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因素。從農村產業發展 看,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數量偏少,能夠承接網絡經濟時代的旅游文化產業、新業態電商產業的復合型人才更 少。從農村技術支持看,缺少能夠長期扎根農村、從事農村技術研究推廣的“土專家”、“田秀才”。農村教育、衛生等人才也存在數量不足,學歷層次不高,服務能力不強的問題。從農 村有效管理看,大部分村(居)的干部平均年齡偏大,年輕后備干部不足。選派的第一書記和選調的大學生村官流動性較大,穩定性 不夠。從鄉村人才提升看,現有農村人才、鄉土人才評價機制還不健全。農業農村各類專業人才工作在基層一線,“論文寫在了大地 上”,而評定職稱要考核論文發表數量,要進行英語能力測試,影響了基層人才提升職業能力的積極性。三是建設用地政策落實還不到位,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力度還要加強?,F有政策將農產品冷造、初加工、休閑采 摘、倉儲等設施建設按照農業用地管理,但這一政策沒有完全落地。對于單獨選址的農業設施和 休閑旅游等項目建設,應預留部分規劃建設用地指標,但由于地方有限的用地指標基本上用于縣城房地產、開發區或其他非農產業, 政策實施不到位。產權制度改革中涉及的資源變資產、變資金的通道還未真正打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農民宅基地和住房 等改革試點還在進行中,推廣試點經臉的步伐慢,“盆景”變“風景”的辦法不多,力度不大。隨后的工作中,吳灣村還將遵循政策指示,做好以下工作。四是在產業項目發展方面。1.產業項目發展基礎存在短板,農業產業粗放的發展方式仍普遍存在,水、電、路 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條件改善總體滯后于產業發展。2.全產業鏈發展程度不高。雖然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得到加快發展,但項目建設規模不大、標準不高還一定程度存在,特別是深加工缺乏,輻射力不強制約了產業 發展,致使全省產業投資項目偏少,占比較低。3.產業聚集程度低,產業鏈條不完整酒己套設施跟不上,特別是花 椒、赫猴桃、食用菌等高效產業發展需要的冷藏車、保鮮庫、烤棚、冷鏈物流倉庫等公共資源投入相對不足,不能滿 足產業發展需要。農產品生產方式單一,采收后續保障有待完善,無相關的保障項目設施建設,致使還未轉到依靠勞 動者素質提升和科技進步的內涵式增長上來。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態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村基層社是供銷合作社開展為農服務的前沿陣地,是供銷合作社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關鍵所在,其建設是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重點任務之一,結合我村實際,按照按照合作制、市場化和因地制宜、定向施策的原則,分類推進合作社建設,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推動農村綜合服務社提質升級,努力把供銷基層組織打造成為與農民利益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運作更有效的合作經營組織體系,努力打造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因地制宜建設基層社。農村基層社是設在村范圍內的以農民為主體綜合開展產銷、信用、公共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實行獨立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按照合作制原則進行治理,建立健全基層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制度,強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承認供銷合作社章程,接受縣級供銷社指導。根據業務發展需要,設立產銷合作部、信用合作部、公共服務部等。產銷合作部涵蓋生產合作、供銷合作、消費合作等經營服務內容,信用合作部涵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等經營服務內容,公共服務部涵蓋幫民辦事、幫社記賬、幫村理財等服務內容。(二)(加快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融合發展,構建新型為農服務經營主體。一是通過以供銷合作社經營設施、場地、資金等出資的方式,實現基層社與農民合作社兩者之間進行產權聯結,加大業務指導力度,結合農村致富隊伍建設,引導基層社職工、農產品經紀人、農民大戶等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二是立足當地主導產業和特色經濟,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努力開創供銷合作、生產合作、信用合作、消費合作等四位一體的新局面。三是拓展為農服務體系建設。堅持以農民、農業、農村發展需要為宗旨,適時推動"三幫雙代"(幫民辦事、幫社記賬、幫村理財,雙代:代購代銷、代耕代養)

某某村鄉村振興規劃范文第2篇

1.1 鄉村景觀的概念

目前不同的學科研究領域, 對鄉村景觀的概念有著不同的界定。日本進士五十八等人認為所謂鄉村景觀事實上其基調就是“農“, 將土地的自然條件、生產和生活融為一體的“農業生產景觀”和“農民生活景觀”的復合景觀, 從城市規劃的角度看, 劉濱誼指出, 鄉村景觀所涉及的對象主要包括與農村人居活動有關的景觀空間, 包括鄉村聚落景觀、生產性景觀和自然生態景觀。根據上述結論, 我們認為鄉村景觀是以自然景觀和農業生產為基礎, 以自然聚落生態景觀、農業生產景觀、鄉土建筑景觀和鄉村文化生活景觀為特征的田園景觀。

1.2 鄉村景觀的特征

目前采用傳統城市設計手法進行鄉村景觀設計有兩個缺陷。第一無機材料所營造的空間人工化、單一化, 喪失了地域性。第二由于沒有理解當地的植被地形、氣候水文等自然和生態系統, 對土地植被進行過分改造, 喪失循環共生, 從而喪失了自然性。鄉村景觀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農村居民點的特點, 通常具有較低的密度、集群、分散的特點, 農村建設是鄉村景觀的重要標志識別、鄉土建筑通常是由于該國的地理環境, 不同的聚落空間, 如在平原農村耕地布局, 山坡的山村, 由河水村等建。通過對地球環境的特性的影響, 對農村生產活動的影響下, 農村景觀的鄉村景觀轉變為農田景觀、梯田景觀、景觀和運河景觀改造后的魚塘。農村社會文化具有多種多樣的鄉村社會文化特征, 是一種能夠反映農村日常生活氛圍、反映農村生產活動特點、通過農村長期發展來表達特定地方情結的特色文化。

2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與發展

2.1 以美麗鄉村為主題的鄉村景觀規劃

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強調生態文明建設, 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因此, 鄉村建設和發展不能單純追求經濟增長, 同時要注意保護農村生態景觀資源, 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發展農村產業, 改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美麗鄉村的建設是順應這樣的時代背景下, 鄉土景觀凝練與傳統文化復興是對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 包括廣東、江蘇和浙江地區都有相對成熟的經驗, 在“美麗鄉村”建設, 值得從鄉村景觀規劃學概述在以下幾點。

2.1.1 生態環境提升

首先, 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是對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 鄉村景觀是一個比較穩定的、多樣的生物可以生存生息的系統, 鄉村生態系統的生物相非常豐富, 由水、大氣等無機物的循環和透水性的自然界面組成, 在鄉村景觀設計時應注重環境的循環與自我恢復能力、低負荷環境、人與自然生物共生的生態環境提升。

2.1.2 藝術環境提升

從藝術角度來看, 鄉土景觀是一種養眼的風景具有自然所特有的柔和美和年代美, 農村環境藝術主要體現在農村建筑、道路、水系, 農作物景觀和整體大地景觀特征, 所以在規劃和建設應保留獨特的地方建筑景觀風格, 體現地方色彩、氣候、植被等元素, 營造自然協調、祥和平靜的景觀特征。

2.1.3 文化環境提升

提供村民日常生活社交的活動空間。以及舉辦慶?;顒拥墓部臻g, 空間的大小可以根據不同的活動類型的設計, 從社會性角度來看, 文化環境就是反映地域個性, 是由該區域所具有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產業等要素構成, 除了注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如宗族祠堂、村廟、村文化活動中心。此外, 鄉村景觀規劃還可以策劃植入民俗風情、活動節事等, 從而促進美麗鄉村的建設。

2.2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展望

(1) 如火如荼的鄉村振興戰略下現在全國各地的鄉村設計大多數都在依據著城市設計的條例規范, 規劃設計師及各級行政部門應該深刻意識到這種固化的條例造成景觀單調的嚴重錯誤性, 鄉村設計的基調就是“農”的設計, 農民就是最好的“鄉村設計師” (2) 保持農村生產的完整面貌。生產力是第一要素。農村景觀無論是哪種功能特征, 都應確保農村的農業生產方式完整。 (3) 反對大躍進式的鄉村美化運動, 設計應結合自然、結合農民的生活習俗、生產方式等保留鄉村景觀的基本特征。農村景觀設計應尊重獨特的鄉村自然景觀和文化資源, 從農村的實體環境, 根據地形、氣候、自然因素, 如農村土地資源的整合, 村里的道路系統完善、建筑庭院環境改造。 (4) 在不破壞原鄉風貌, 不干擾農村生產生活系統的前提下適度引入鄉村旅游開發, 搭接城鄉之間的價值鏈, 從而實現資源的互通。 (5) 從精神角度來看, 生態資源、民俗文化和鄉土建筑是傳遞鄉愁的重要載體。保持鄉村景觀資源是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核心, 我們應重新認識千年來在鄉村所采用的, 由村民所進行的環境設計的鄉村設計手法體系, 使傳統智慧在新農村時代繼續下去。

結論

城市規劃設計中引入了鄉村景觀應該考慮對人民生活和農村景觀的合理引入理想環境創造空間景觀環境的影響, 實現農村景觀和城市規劃的無縫連接, 以保證原農村原生態特色的景觀, 豐富的人文景觀內涵。

摘要:當前中國, 正在進行著一項舉世罕見的脫貧計劃, 轟轟烈烈推行著鄉村振興戰略, 同時鄉村建設城市化的現象日益嚴重, 單一的發展模式, 使鄉村景觀千篇一律, 鄉村的原鄉景觀和地方豐富的歷史文化正在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鄉村景觀結構和功能的可持續性正在減弱。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以農民為主體地位。千百年來鄉村的設計者與管理者就是農民, 農民了解和熟悉土地、自然、災害、作物生產、地域社會與文化等, 他們與生物、自然的共生、與資源能源等環境的共生, 所以鄉村景觀規劃設計過程必須結合以農民為主的“農民設計”, 注入循環、共生、參與的因素。如何利用城鄉規劃、建筑景觀設計、社會學、農學等實施科學的指導技術, 讓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真正反映農村生活環境的景觀特征, 體現地域文化特色是這種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振興鄉村,新型城鎮化,鄉村景觀,規劃設計

參考文獻

[1] 孫鋒祥.鄉村景觀的特點及其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的意義[J].農業工程, 2016, 6 (5) :51~52.

[2] 陳婉冬.保定市大汲店民俗村景觀改造規劃[D].河北農業大學, 2014:33~37.

[3] 原卓峰.鄉村景觀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的借鑒意義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6 (15) :5.

某某村鄉村振興規劃范文第3篇

X村位于X縣西南,距縣城X公里,屬半山區丘陵地段,全村地域面積X.X平方公里,耕地面積X畝,山地面積X畝。相傳,X村的村名來自于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全村共轄X個自然村,共分X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X戶,人口X人。近幾年,X村先后獲得了省衛生村、省民zhu法治村、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五好黨組織、市綠化示范村、市便民服務示范村、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縣法治建設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一)黨的十八大以來X村發生的主要變化。

X.村民收入來源的變化。X年X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到X年達到了X元,增長X.X%,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了X.X%,經營性收入減少了X.X%,財產性收入增長了X.X%,轉移性收入增長了X.X%。工資性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X村以勞務輸出為主;經營性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村中務農人員減少和種植成本的上升;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雖有上升,但在全部收入中的占比還不高,其中財產性收入主要是田畝租金、利息、房屋出租收入;轉移性收入主要是每年的政府補貼和補助收入。

X.村莊生態環境的變化。黨的十八大后,村里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開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邊三化”、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全村污水處理系統全部安裝到位,并實行生活污水處理和垃圾分類;拆除違建面積X萬多平方米,道路硬化X多公里,安裝路燈X余盞,幾乎覆蓋村內所有小路;新建公廁X個,立面改造房屋墻體和庭院綠化X戶;新建了村景觀潭、水車水碓、古窯址、健身步行道、黨建廣場、休閑公園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全村生態環境更加美麗。

X.村民生活條件的變化。吃的方面,X年X村老百姓花在吃上面的費用平均每戶X.X萬元,X年提高到平均每戶X.X萬元,提高了X%。住的方面,全村農戶基本住進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住房,村里還出現了許多別墅式庭院。行的方面,全村家用小汽車數量從X年的X輛增長到了X年的X輛,增長了X%。家用消費方面,X年全村擁有電腦的農戶為X戶,X年提高到了X戶,增長了X.X%。

X.村級基層治理的變化。一是用活“村情通+民情檔案”,將最基本的“村務公開、戶籍、土地、建房、務工”等X余項信息電子化、掌上化,實行分級管理、動態更新;二是建好“村情通+民情驛站”,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建設村網上代辦服務點,讓群眾享有無差別的“掌上服務”;三是推進“村情通+民情溝通”,實時公布黨員干部做實事、村級重要事項、熱點問題情況,接受群眾點贊、監督、評議。

X.村級集體經濟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逐年增長,現在每年約有X余萬元收入。村里結合省級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建設,流轉土地X畝建立種養殖基地,村集體每年增加收入約X萬元,并為村民每年增加收入X萬元,解決村勞動力X余人,實現了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與村民增收致富共贏。

X.村級組織建設的變化。一是創新“村情通+農村黨建”,依托“村情通”平臺,將黨支部建在平臺上、黨小組建在網格上、群團建在群眾“指尖”上,使農村黨員“離家不離黨、流動不流失”。二是推行“五組一聯”機制和“先鋒紅卡”工程,積極調動廣大無職黨員主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三是推行服務群眾“三定三包三評”機制,對黨員服務群眾的事項“月度計積分、季度亮星級、評指數”,并把結果作為年底評優評先和考核獎勵的重要依據。

二、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的幾個問題。

通過蹲點調研,解剖X村這只“麻雀”,調研組發現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的一些問題。

(一)農村黨組織建設問題。

從X村基層黨建工作來看,黨支部作用發揮充分,總體贏得了群眾點贊,但也存在全村年輕黨員偏少、黨員受教育程度相對偏低等問題。如X村X名黨員中,X歲以下黨員只有X名,占總數的X.X%,全村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黨員才X名,占總數的X.X%,農村黨員的結構問題需要進一步引起關注和重視。

(二)農村產業振興問題。

從X村整體情況看,全村農產品特色還不明顯,種養殖規模普遍不大,還沒有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農村產業如何形成規模效應、提高社會化保障水平,以及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促進農村產業振興,值得思考與重視。

(三)農民增收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問題。

從農民收入看,X年X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既低于全省平均水平(X元),也低于X平均水平(X元)。在X元收入的構成中,工資性收入為X元,占比X.X%,高出全省(X.X%)X個百分點,經營性收入X元,只占X.X%,低于全省(X.X%)X.X個百分點,印證了X村以勞務輸出為主的實際情況,說明離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還有很大差距。從集體經濟收入看,X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為X多萬元,主要依靠租金和分紅,結構和層次還不是太高。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特別要重視集體經濟構成問題,尤其要增強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提高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可持續性。

(四)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問題。

從教育來看,走訪過程中,村民最大的希望是孩子上學有接送的校車,特別是對于父母在外打工需要爺爺奶奶接送的,老人感到力不從心。從就醫來看,X村鄉村醫生今年X歲,年齡偏大,不會電腦操作,對病情只能作一些基本處理,走訪過程中村民也希望優質醫療資源能下沉到村。從參保情況看,X年X村合計參保X人,占戶籍總人口的X.X%,全村參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X人,退休人員平均待遇為X.X元/月。農村醫保、養老保險事關打破城鄉二元體制,需要在統籌考慮支付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符合農村特色的社保體系。

(五)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

調研組入戶走訪的X戶農戶中,X世紀X年代出生的只有兩戶,其余均為上世紀X、X、X年代出生,很多家庭平時只有老兩口在家,孩子大多在外求學、打工或者學校畢業以后留在外地工作,特別是現在X農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農村子女在外求學或者畢業后在外工作的越來越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如果沒有人,沒有勞動力,不僅糧食安全談不上,現代農業談不上,鄉村振興更談不上。對當前比較突出的農村人口老齡化等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關注和重視。

(六)城鄉統籌發展問題。

像X村離X縣城只有X多分鐘車程,對類似離城市和城鎮距離較近的鄉村,要積極探索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各個方面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因此,對于城鄉統籌發展,不能千篇一律,必須因地制宜、因村制宜。

三、對策建議。

根據這次調研,結合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總書記有關“三農”問題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一是要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建設,進一步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鞏固農村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地位。二是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員和黨組織骨干隊伍建設。特別是要大力加強農村基層帶頭人隊伍建設,加大在農村致富帶頭人、鄉土人才、鄉賢、務工經商返鄉人員、退役士兵、優秀大學生村官等黨員中優選村黨組織書記。要加強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后備力量建設,注重在農村現有優秀人員、青年農民、在外農民工中的優秀分子中培養和發展黨員,切實改善農村黨員的年齡、知識結構。三是要進一步突出服務功能。要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農村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推動鄉村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四大平臺”向村級延伸,努力消除城鄉之間的數據鴻溝、信息孤島,讓數據多跑路、農民群眾少跑腿。

第二,要做大做強農村產業,進一步提升農村集體經濟活力。一方面,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效、生態、高質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推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農村土地資源。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啟動百鄉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程,下一步要規劃和試點先行,前提是農民的利益得到優先保障。

第三,要因村制宜加大城鄉統籌力度,進一步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要充分利用城市和農村兩種資源,統一謀劃,使臨近城市的農村,不僅能夠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也能享受農村生活的寧靜,通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特別是要結合大花園建設行動,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推進農村“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廁所革命”,加強農村綠化,推動農村形成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充分展現詩畫X的美麗風光,使農村真正成為生態宜居的美好家園。

第四,要做實做細農村民生保障各項工作,進一步提升農民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一是要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偟脑瓌t建議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化全省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設,加強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及其他醫療保障制度有機銜接,推進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銜接,加強對農村困難人群的保障,深化農村精準扶貧問題研究,完善精準幫扶機制,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二是要大力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

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通過多種措施進一步提升農村基礎教育整體水平;要在實施“雙下沉、兩提升”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高水平醫療聯合體和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建設,加快培育鄉村全科醫生,彌補鄉村醫生“短板”;要高度重視農村老齡化和留守老人問題研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滿足農村養老需要。

第五,要加強農村基層治理,進一步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一是要不斷創新農村治理的組織形式。特別是要積極培育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鄉賢文化,鼓勵發展鄉賢理事會、參事會、議事會等鄉賢組織,推動從農村走出去的企業家、黨政干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技能人才等回饋故里;

二是要堅持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的聯動體系,深入開展平安鄉村建設,特別是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掃H除E行動,堅決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確保鄉村振興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是要大力推進農村治理的數字化轉型。

某某村鄉村振興規劃范文第4篇

2020年x鎮x村創建xx鄉村振興文明生態村工作實施方案

為了全面落實x,加快推進我鎮旅游品牌建設,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xx創建工作的相關文件精神,我鎮將不斷完善綜合配套服務功能,提高接待服務質量和綜合管理水平,努力將x村打造成為服務景區、服務游客、服務旅游的全省x?,F結合x鎮實際,特制定x鎮x村爭創“xx”(以下簡稱“創建”)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切實遵循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總體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政府領導、政策引導、企業和農戶主導模式,立足農村,依托農業,強化農戶,實現旅游業與大農業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充分挖掘拓展我鎮自然地理、歷史遺跡、風土人情、產業特點等資源稟賦,實現保護鄉村自然風貌、傳承鄉土氣息、保護歷史建筑、發掘傳統文化、美化生態環境、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和推動農村管理精細化的目的,確保x村達到全省x建設的各項要求。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鄉村風情

堅持從農村生產、生活、生態實際出發,切實保護農村環境,以村莊風貌、文化底蘊為依托開展創建工作,充分體現本地鄉村元素和文化特點。

(二)堅持幸福宜居

堅持將新農村建設與x結合創建,通過旅游項目建設,改善美化農村居住環境,使村莊生產生活條件和群眾幸福指數得到提升。

(三)堅持特色突出

堅持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充分挖掘本地水、村等自然元素,歷史遺跡、風土人情等人文元素,以及產業產品等經濟元素,提升品牌效應。

(四)堅持典型示范

堅持試點先行、分布推進的原則,確保創建質量,積極推廣經驗,加大宣傳推廣力度。

三、工作目標

“創建”工作要嚴格按照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從x年起,在現有基礎上,用五年時間,實現村莊“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緊緊圍繞建設“水鄉田園城市”的奮斗目標,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旅游產業比重,全面提高旅游業總體接待水平和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全村旅游業在城市社會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強化旅游業在挖掘歷史文化,提高農民素質。力爭在2020年,成功創建“xx”。

通過創建,將各項具體工作目標分解落實到村,實現村容村貌整潔、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旅游功能完善、村民素質優異等目標。

1、“生產發展”——以x為依托,打造“x”,增加群眾收入。

2、“生活寬裕”——通過旅游服務配套建設,改善農民生活環境,擴大農民就業,促進農民增收,實現新農村建設的核心目標。

3、“鄉風文明”——通過旅游接待培訓,改變農民的不良生活習慣,治理嚴重的垃圾污染,幫助農民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4.“村容整潔”——

旅游設施的建設與改造,為農民提供更好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不斷優化農民生活環境。

5.“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四、創建背景

x村位于x三市交界的x鎮,距x市區52公里,距x市區38公里,距x市區27公里,x,人口流動量大,適合旅游業發展。本地有x老街,歷史悠久,有著名x,有x,都為x發展旅游產業提供了便利。

x村申報創建xx,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一是我市正著力打造“水鄉田園城市”,x創建x也符合“綠色崛起”要求;二是旅游是沒有污染的產業,既能增加群眾收入,也響應中央環境保護精神;三是通過旅游發展,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也提升村民文化素養。

五、創建內容

參照《xx創建評定標準》,x村x創建的主要內容包括旅游項目、旅游服務設施、旅游管理、旅游服務能力等幾個方面。

(一)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

1、建設旅游服務體系:在購物場所設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專柜;在保持原有古樸風格的基礎上加快老集鎮的改造;配套打造一批“農家樂”式住宿點和特色旅游餐飲點。

2、建設旅游交通體系:對集鎮到x的道路進行擴寬,沿線栽植精品景觀苗木。

3、建設供水系統:積極進行水改,提高村內飲水保障能力。

4、建設垃圾和污水處理體系:設立垃圾轉運站和垃圾堆放點,清除房前屋后雜草、污泥,農戶家庭內部、庭院做到每日清掃,確保專業人員流動保潔、日產日清,實現垃圾處理無害化。加大污水處理管網建設,確保污水達標排放。

5、實施綠化、美化、亮化三大工程。

(二)強力打造旅游精品項目

1、保護性開發x古村

以x村老街區保護開發為契機,強化特色旅游消費服務,以“農家樂”的形式,全面加強旅游的吃、住、娛、游、購、行“六要素”的規劃、建設、服務和配套,提升核心區的旅游文化功能和氛圍。

2、全方位拉通水系循環

通過人工挖掘,將x村現有水系全部打通,連接x水,使整個水系形成一個可循環水上景致環形帶。

3、多層次建設人造景觀

依靠水系循環,進行人工造湖、人工造島,引進一批游艇、船只以供旅客游玩,提高旅游價值。

4、大面積栽植園林x木

x土壤富硒含量高,以富硒霸王紅x為基礎,支持大圣x業在x村流轉土地打造千畝x林景觀,形成x“西部x林”,將生態旅游和農民增收一起抓。

5、高標準打造銀杏公園

依托我鎮七百年銀杏古樹的現有資源,在復古石牌坊沿線,栽種高規格的銀杏樹,形成一片綠樹成蔭的銀杏公園。

6、強特色發展本地民俗

皮影戲是x的一大特色民俗,大力宣傳皮影戲文化,吸引更多游客觀看、了解,在x古街建設表演區,在弘揚文化的基礎上,增加村民收入。

(三)提高x管理水平

1、加大對全村及周邊環境的整治,做到管理制度健全,環境衛生清潔,商品市場規范,游覽秩序井然,安全防范到位,標識醒目規范,服務健康文明。

2、在重點區段設專職安全保衛人員和醫療救護點,突發狀況下可以救助游客;在旅游經營單位普遍開展安全教育,年年檢查落實;完善旅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科學應對突發事故,確保無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發生。

3、加強對旅游業經營的管理。旅游接待點門面整潔、標志醒目、經營許可證懸掛明顯、有旅游價目表及資料;無超范圍經營、無承包掛靠、無虛假廣告等。

(四)著力增強旅游服務能力

重點加大旅游教育培訓力度。積極開辦旅游班,并根據實際需要辦好各種短訓班;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崗位技能培訓,加快村民向“景區”的角色轉換進程。

六、創建步驟(x年—2020年)

(一)第一階段:宣傳動員階段(x年11月—x年6月)

1、成立x鎮創建領導及工作機構。

2、組織人員到“創建”先進地區組織考察學習。

3、制定具體的“創建”工作方案。

4、召開爭創“xx”動員大會,并利用各種方式大造聲勢,營造氣氛。

(二)第二階段:實施創建階段(x年7月—x年4月)

1、按照部門和單位的工作職能,分解下達創建目標任務,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任務和責任,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責任部門和責任單位確定專人負責。

2、各責任單位制定工作計劃和措施,報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后組織實施,每半個月將工作進展情況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作書面匯報。責任部門和責任單位收集的文件、圖片、數據等資料要充分、詳實、有力。在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各責任單位要高度重視對文件、圖片、數據等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不準盲報、虛報數據和文字資料。

3、強化硬件和軟件建設,營造優質的旅游發展環境,維護良好的旅游市場秩序,突出環境、秩序、服務三個重點。

4、認真解決x村在旅游業精神文明建設、教育培訓、旅游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旅游市場管理、旅游接待功能和旅游安全與保險等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一些綜合性問題和較突出的薄弱環節。

(三)第三階段:全面迎檢階段(x年5月—2020年5月)

這一階段的中心任務是完善細節、優化環境、鞏固成果、全面達標。

1、自評階段(x年5月—9月),x鎮“創建”領導小組參照《x省x評定規范》的精神,對各責任單位進行初評。各責任單位利用1個月時間自查整改,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利用20天時間按標準和內容,逐一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限期整改。自評結束后,向市旅游局報送申請驗收報告和自評評分表。

2、正式驗收階段(x年10月—2020年5月)。由市、省旅游局正式組織驗收。

七、工作職責與分工

鎮內各部門職責如下:

1、財政所:設立x創建專項資金,將創建費用納入鎮財政預算,確保創建經費到位及時。

2、派出所:制定旅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嚴格執行巡警制度,確保突發情況下可以救援游客,出警迅速。

3、廣播電視服務中心、文體服務中心:制定規范居民基本行為的文明守則,在全鄉持續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教育活動;指導旅游部門開展旅游行業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推動誠信旅游活動。加大創建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

4、安全辦:不定期檢查涉旅設施的安全認證、檢驗和規范運營情況,杜絕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旅游設施投入運營;不定期檢查涉旅企業的各項安全工作,確保設施齊備且維護良好,無不安全隱患,聯合建立安全應急預案,定期組織工作人員、旅游及相關經營單位人員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活動。

5、農技服務中心: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培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協同鄉旅游機構對鄉村旅游做出規劃,并指導中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的創建工作。

6、城建辦:協同旅游機構對區域內旅游做出規劃,區域旅游街區規劃應風格獨特、反映本地文化,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確保x旅游點的主體建筑和配套設施風格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具有地方特色。組織開展愛國主義衛生運動,負責部門、鄉鎮愛國衛生工作的督促檢查。重點是進行環境治理,使其達到國家標準(重點為污水排放、地表水質量、垃圾處理等);確保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0%,噪音平均值<58分貝,全年空氣質量達到一級,飲用水質達標率100%;在各主要街道、旅游景區設立環境保護標志。

7、衛生所:開展涉旅接待場所衛生檢查,確保接待場所清潔、食品衛生符合有關法規和標準;在游客集散地公布旅游救援電話,并派設醫療救護點。

8、黨政辦:負責創建x的聯絡、信息溝通和協調等日常工作;掌握創建期間各項工作進度,督促檢查各單位、各部門責任目標完成情況;整理創建工作的文字、音像等資料。

9、工商所:聯合旅游等部門整頓旅游市場秩序,開展涉旅購物市場檢查,確保旅游購物場所無假冒偽劣商品出售和尾追強售、強賣等行為發生,建立旅游市場整治長效機制;配合旅游部門制定家庭賓館、農家樂等服務質量標準并頒布實施。

八、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統一思想認識

創建x是我鎮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對于實施“發展綠色產業,打造旅游品牌”發展戰略、提高對外知名度、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此項工作列入本單位、本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確保創建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x鎮創建x省x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后)和工作機構,全面負責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方案制定、任務分解、督促檢查、責任考核和業務指導。各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的創建機構,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具體負責,逐項分解任務,層層落實責任,強化工作措施,明確完成時限,確保創建工作有序推進。

(三)明確工作責任

將任務分解到各級各部門,簽訂目標責任書,實行目標管理,做到定領導、定任務、定進度、定獎懲。各級各部門要根據目標責任書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細化、量化工作任務,把任務分解到人,層層抓好責任落實。定期召開指揮部聯席會議和工作例會,加強聯系與溝通,及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推動重大問題的解決和重要任務的落實。

(四)強化監督檢查

某某村鄉村振興規劃范文第5篇

一、基本情況

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直在腳下延伸,旁邊低矮破舊的木房讓人覺得壓抑,“晴天出門一身灰,雨天出門一身泥”,這是XX村在村民們記憶中的樣子。自2013年XX村被列為XX縣首批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以來,XX鎮整合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危房改造、村莊整治、農村文化建設、村級陣地建設、人居環境建設等項目,集中抓好XX村美麗鄉村建設。自此,高原上的“璀璨明珠”冉冉而生。XX村先后被評為“美麗鄉村”、“XX省十佳最美賞花地”、“乙級旅游村寨”、“XX省民主法治示范村”、XX省“十百千”鄉村振興示范村。

XX位于XX縣西北部,距離集鎮中心X公里,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共X戶X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X戶X人,已脫貧X戶X人。全村總面積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X畝(田X畝,土X畝)。森林覆蓋率X%,轄區內地勢平坦,海拔在850-15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3.9℃,年降雨量1290mm,是天然“氧吧”和絕佳的“避暑勝地、養生天堂”。XX村紅豆杉群為XX鎮兩個龐大的野生紅豆杉聚生群落之一。全村存有大大小小的野生紅豆杉數千株,胸徑達50cm以上的有60株以上,其中一株紅豆杉樹齡達2000年以上,需5人合抱,是迄今發現的亞洲最大的野生紅豆杉,譽為“亞洲紅豆杉王”。

二、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抓好基層黨建,配強村組隊伍。

針對部分村干履職不力、能力不強等問題,XX鎮黨委及時在在職干部隊伍中選拔30歲以下、本科文化程度的1位同志,擔任XX村的支部書記。該同志到崗后,村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各項工作做得有聲有色,群眾高度認可。同時,選配和管好用好村“第一書記”,讓“第一書記”完全融入脫貧攻堅和村務工作,杜絕“第一書記”和村兩委“兩張皮”、“水與油”等不良現象。由于工作務實、群眾認可,XX村“第一書記”***同志先后被縣委表彰為“全縣脫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州委表彰為“全州優秀黨務工作者”、省委表彰為“全省脫貧攻堅優秀第一書記”。

(二)抓好規劃引領,明確建設方向。

2018年XX村已完成景區規劃設計,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XX村將充分依托野生紅豆杉聚生群落這一獨特自然資源,規劃建設紅豆杉康養基地,堅持農旅、文旅、體旅、醫養相結合,著力打造“森林人家”及紅豆杉康養村落,建成集康復康養、休閑度假和避暑旅居旅游目的地。

(三)抓好基礎建設,提升旅游內涵。

目前,已完成XX“森林康養基地”景區建設規劃。通過項目整合,投資1000余萬元完成景區旅游路網、供水設施、慢行系統如游覽步道等建設,投資500余萬元完成景區接待場所、紫藤長廊、景區護欄、休閑垂釣場等配套設施建設,投資300萬元完成景區農家樂示范點建設,利用人居環境建設資金1130萬元,修建休閑亭,旅游公廁,生態停車場2處。2018年,啟動實施千畝蓮藕產業園項目1個(首期實施400畝),建成紅豆杉苗木基地1個(120畝)。2019年,成功舉辦“XX縣XX鎮首屆避暑文化周”,吸引游客8萬余人,直接旅游收入500余萬元。

(四)抓好環境治理,打造美麗鄉村。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改變村容村貌。一是加大對村莊環境的整治力度,拆除了“三廢”(廢圈舍、廢廁所、廢墻墟),全面整治公路沿線濫搭亂建,添置了垃圾桶50余個,配備護林員5個,聘請保潔員17個,負責清理主要通村通組公路及公共區域,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二是廣泛宣傳,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主體是農民。要充分利用宣傳欄、廣播、網絡等媒體手段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擴大“以獎促治”政策影響面;三是以一線作戰隊隊長包村、駐村隊員包網格,987幫扶干部包戶的原則,嚴格落實環境衛生整治主體責任,以“3+N”工作制度為抓手,嚴格按照“五凈一規范”要求,組織全體987幫扶干部打掃好自己幫扶戶的環境衛生,做到戶戶責任落實到人。

(五)抓好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

XX村充分依托高山云霧茶葉、荷花產業基地、野生紅豆杉聚生群落等旅游優勢產業。一是依托高海拔氣候優勢,打造以高山云霧茶為代表的茶葉產業帶,種植面積350畝,年均產值約2400余萬元,惠及群眾291戶1231人;二是依托連片農田優勢,2019年村級合作社流轉整合土地360畝用于實施蓮子種植項目,預計畝產80公斤,年均產值約140余萬元,覆蓋全村貧困戶85戶327人。同時修建千米觀光木棧道(956米)、百米紫藤長廊(248米)、百畝荷花魚塘等農業觀光配套設施;三是依托野生紅豆杉聚生群落優勢,打造“森林人家”和紅豆杉康養村落,全村共有野生紅豆杉10000株左右,100年樹齡以上的紅豆杉100余株,擁有亞洲最大紅豆杉樹,杉胸圍5.85米,樹高約30米,覆蓋了約500平米地面,長期晴天有“紅豆杉霧雨”奇觀。同時流轉土地120畝發展紅豆杉苗木產業,著力從藥用、觀賞等方面發力,進一步做強紅豆杉產業;四是依托豐富的冷水資源優勢,村級合作社流轉連片水田50余畝,建成荷花魚塘養殖基地1個,荷花垂釣魚塘1個,觀賞魚塘一個,該項目覆蓋群眾291戶1231人。

(六)抓好活動載體,建設鄉風文明。

某某村鄉村振興規劃范文第6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補短板、強弱項,把更多資源配置向農村區域進行傾斜,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推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我市加快建設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伊濱新城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計劃,圍繞戰略規劃、黨的建設、民生保障、生態綠化、基礎配套、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鄉風文明建設、美化亮化、農民增收、精準脫貧等10項工程,推進全區富民產業向鄉村傾斜、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人居環境向鄉村輻射、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加快城鄉融合發展,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使農村區域群眾能夠享受更多更公平的發展改革成果。

三、基本原則

堅持黨管農村工作。毫不動搖的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落實黨管農村的相關法規,更好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凝聚全社會力量投身鄉村振興。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做到認識統一,步調一致,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

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堅持綠色發展。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發展新格局。

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愿,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因地制宜。按照規劃引領、循序漸進的原則,注重把握鄉村的差異性,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典型引路、示范帶動,注重實效、有序推進。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不搞層層加碼,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義,久久為功,扎實推進。

四、工作任務

(一)全面啟動鄉村振興戰略工程

1.科學編制全區總體規劃。圍繞加快推進“9+2”工作布局和奮力實現“四高一強一率先”奮斗目標,科學編制《伊濱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標定全區鄉村振興戰略各路線圖,做到目標明確,脈絡清晰,實現全面系統有序推進,2018年6月份完成論證起草工作。

2.指導三鎮編制鎮級和村級規劃,結合鎮村的產業、村居、土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生態環境等發展要素指導各鎮編制鎮級和村級規劃,實現“多規合一”,明確鄉村振興的具體發展方向、目標任務、實施步驟、時間節點、保障措施等,為鄉村振興提供具體依據遵循,2018年12月底完成規劃工作。

3.扎實制定行業三年行動計劃,區直各行業部門要按照上下貫通、統籌兼顧的原則,結合本部門工作職責,制定本行業2018—2020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3年專項行動計劃,明確目標任務、重點工作,落實具體措施,建立項目庫、項目臺賬和推進機制,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2018年4月底基本建成項目庫、項目臺賬和推進機制,5月建成目標臺賬,6月將項目庫、項目臺賬和推進機制報市相關部門備案。

(二)基層黨的建設工程

1.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一是堅持和落實“三有三帶”標準,采取村內“選”、上級“派”、社會“招”等多種方式選優配強農村黨支部書記。實施鄉土人才回歸工程,吸引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返鄉創業,從中重點培養選拔一批政治素質好、致富能力強、帶富作用大的優秀人才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二是結合工作實際,研究制定黨支部書記任職資格條件,明確黨支部書記人選德才標準,列出不適宜任職的負面清單。通過村級組織換屆,進一步優化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文化和年齡結構,優先從具有高中以上學歷、年富力強的優秀黨員中選拔村黨支部書記。三是建立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長效機制,繼續加強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貧困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進一步健全第一書記管理考核和激勵保障機制,樹立在農村基層一線培養鍛煉和選拔使用干部的鮮明導向。

2.建強農村“兩委”班子。一是按照素質優良、結構合理、黨員群眾公認、積極干事創業的要求,推動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兩委”班子建設。二是按照上級安排,組織完成村兩委換屆工作。三是統籌考慮村“兩委”班子人選組成,選好配強村委會主任,結合實際推動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和村“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四是強化農村干部工作績效管理,細化量化考核指標,明確農村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目標方向,做到獎優罰劣。完善罷免、辭職、職務終止等程序,依法落實不合格村委會成員退出機制。五是提升村“兩委”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實施村級后備干部培養行動計劃,按每村3—7名建立村干部后備人選庫。

3.抓好村級陣地提升。完成全部村(社區)陣地提升和“三新”講習所建設,使基層黨支部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思想和組織保證。

4.強化農村黨員培訓管理。一是全面梳理黨員信息庫,確保數據完整、準確、無遺漏。二是繼續實施黨員雙十積分評星管理,將黨員積分和評定等次納入黨員檔案,切實加強黨員日常管理。三是出臺全區黨員培訓方案,完成全區黨支部書記、黨務工作者專題培訓以及全體黨員輪訓,提升基層黨員能力素質。四是依規依紀抓好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保持黨員隊伍純潔性。五是形成伊濱區鎮村黨員干部管理辦法,切實加強鎮村干部管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服務廣大基層群眾。

5.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一是加強社區“黨員志愿服務隊”建設,制定《伊濱區便民服務統一化建設實施方案》,各鎮選出1-2個有條件村(社區)建立“愛心超市”“老黨員活動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等惠民工程。二是結合我區中心工作,深入挖掘一批先進黨員事跡,選樹一批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典型,加大典型選樹力度,按照“三有三帶”富民強村好支書標準,推選一批“富民強村好支書”,真正讓典型把事跡講出來,正氣樹起來,士氣鼓起來。

6.推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一是結合全區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溝域經濟、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實施方案,壓實黨委責任,扎實做好市級、區級集體經濟試點村工作。二是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抓住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等有利契機,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區106個村(社區)集體經濟增收全覆蓋。三是區鎮兩級出臺集體經濟管理辦法,規范村集體“三資”管理使用,加強對村干部、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的監督,確保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防止集體資產流失。

1.學校建設一是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三年內確保每個鎮有2-3所寄宿制學校。二是進行中小學校廁所改造。三是加大投入,對教學樓、餐廳綜合樓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

2.社會保障一是做好城鄉低保調標核算工作,按照上級要求及時完成提標資金發放。二是做好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人員動態管理工作,每年開展兩次低保核查,將符合的人員及時納入保障范圍,對家庭條件改善不再符合的人員及家庭及時清退。三是制定敬老院提升改造方案,推動農村敬老院“收養型”向“護理型”轉變,對敬老院進行社會化改革探索。四是完成政府示范性養老機構建設,提升改造各鎮養老院,新建若干個農村養老幸福院。五是每年3月底前完成補充醫療保險繳費工作。

3.健康鄉村一是加大對各鎮衛生院硬件設施投入,提升衛生院的就醫環境和服務能力。二是完成所有村(社區)集體衛生室的達標提升改造,實現醫護人員達標配置及招聘考核。三是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兒童免疫規劃接種率不低于90%;基本公共衛生全覆蓋,群眾獲得感大幅提升。四是實現村衛生室基本藥物配送全覆蓋,配送率達到95%以上。五是繼續實施增補葉酸項目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阻斷項目工作,進一步降低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六是謀劃建設區級衛生服務中心、醫療中心、疾控中心。

4.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持續實施留守兒童之家等項目,三年內確保每鎮建成一個“留守兒童之家”。

(四)生態綠化修復整治工程

1.國土綠化全區域按照規劃見綠、見縫插綠、提質優綠、協力植綠的國土綠化行動方案,不斷提高我區的鄉村森林覆蓋率,充分利用道路、村莊和庭院空地,發展庭院經濟,提升村莊綠化水平和綠化效益,實現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在全區實施山上森林化、山下林網化,環城沿河沿廊道景觀化,中心城區園林化,鄉村田園化五大戰略,加強管護,確保實效。

實現造林即是造景,造福,造富,綠化即是美化、文化、產業化的工作目標,全面完成區域內綠化任務。

2.四河同治、三渠聯動一是持續推進河長制。落實我區伊河、洛河、伊東渠、沙河、酒流溝水庫河長制。二是編制我區“一河一策”方案,推動治水常態化長效化。三是開展沿河村莊整治。完成伊洛河沿岸諸葛鎮西馬、楊堂和佃莊鎮后石罷、東馬莊(丁家屯)4個村提升整治任務。四是投入300萬元,完成伊東渠黑臭水體整治。

3.礦山地質環境恢復

(五)基礎設施配套工程

1.農村電網

(1)加大電網建設項目屬地管理力度,積極做好電網基建項目屬地協調工作。確保500千伏洛陽東變電站項目建設工程順利實施,110千伏佃莊變電站建設工程投入運行。

(2)積極向省、市公司爭取,確保220千伏洛陽東到飛躍變(伊新東)輸電工程,110千伏西區1變電站、西區2變電站、東區變電站、伊洛路變電站、萬安山變電站以及龐村變電站前期可研項目申報建設工作順利完成。

(3)加強農村電網項目儲備及改造力度,對10千伏李西線主干線及王溝支、雷村支等5條分支和佃關線主干線絕緣化改造,改造架空線路9.2千米,電纜長度0.3千米,改造桿塔156根,加裝柱上開關11臺等;完成轄區內100個封閉型噴射式熔斷器更換工作;完成對蘇溝、西里南、葦園村、陳溝村等28個臺區改造。同時完成伊濱區農網改造整體項目儲備工作,積極向省、市公司爭取,完成伊濱區農村電網改造工作。

2.農村公路農村公路三年行動計劃擬建設項目64個,建設里程120余公里,概算總投資8個億。其中,外聯通道和縣(區)公路項目14個40余公里,萬安山區域道路和鄉村道路35個60余公里,通組通戶村內道路15個20余公里。

3.旅游提升樹立全區旅游一盤棋思想,完善設施抓管理,促品質整體提升。一是持續推進萬安山山頂公園親子樂園、天湖、薰衣草莊園、郁金香花海、倒盞民俗文化村、野生動物園等旅游項目提升工程,完善智慧旅游、旅游標識導示系統等旅游配套設施。通過積極努力,在薰衣草莊園評為4A級景區的基礎上,力爭實現郁金香花海獲批4A級景區。二是完善旅游市場管理體系。1、進一步完善區旅游工作領導小組職能,健全由區文化旅游局、公安、消防、安監、質監、食藥監局、交巡警大隊等部門各司其職,鎮級屬地管理,齊抓共管的旅游市場秩序及安全監管機制。大力開展旅游市場秩序及安全聯合執法,每年組織聯合執法不少于4次,切實維護良好的旅游市場秩序和安全穩定的旅游環境;2、完善旅游投訴快速處理機制。落實旅游投訴的受理、處理及轉辦制度,依法依規及時快速妥善處置,使旅游投訴滿意率達到100%,切實維護旅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3、深入推進文明旅游工作,開展以“活力伊濱、誠信出游”為主題的誠信進景區活動,通過文明宣傳、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大力倡導文明旅游,努力形成旅游者文明出行、旅游企業誠實守信、旅游從業人員服務至誠的文明新風尚。

4.飲水安全一是通過調查摸底,對供水現狀進行評估,針對薄弱環節,制定切實可行的鞏固提升行動方案,采取管網延伸、水源改擴建、水質監測等措施,進一步提高水質達標率和供水保障率。二是落實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責任,健全完善管理管護制度,確保工程長效運轉。

5.農村信息化實現106個村(社區)的益農信息社全覆蓋,推動信息進村入戶工程,以信息帶動技術、資金、人才、物資等各種生產要素向農業農村集聚,提高農民群眾運用信息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

(六)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1.垃圾收集一是遵循靈活、方便的原則制定出臺詳細的生活垃圾治理規劃,研究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行“戶收集到組、組收集到村、村收集到鎮”的垃圾收集模式,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減少垃圾的儲存總量、外運總量,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二是到2020年底,基本實現我區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三是按照輻射上要靈活,建設上要方便群眾的原則,規劃建設垃圾中轉站10-15座,基本實現區域內垃圾有序收集轉運。

2.農村旱廁改造打造村鎮公共活動區域公廁10分鐘服務圈,已建成的公廁全部投入使用,抓好每年每鎮3-5個戶用旱廁改造示范村建設工作

3.農村危房改造

4.農村污水處理

(1)全面完成城鄉統籌區域鎮、村污水管網規劃設計工作。

(2)啟動寇店鎮鎮區現有污水管網升級改造,龐村鎮鎮區污水管網建設、聯通龐村污水處理廠,佃莊鎮鎮區污水管網和處理廠建設等工程。

(3)完成10個美麗鄉村示范點污水治理收集設施建設,力爭污水收集率達到80%以上。

5.愛國衛生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社區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達80%以上,健康行為形成率達65%以上,對健康社區建設的滿意度達90%以上。

6.畜禽糞污治理在我區禁養區以外的規?;笄蒺B殖場開展種養一體,生態養殖,循環利用,達標排放模式,開展糞污治理工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8%以上,糞污設施配套率達到82%以上,實現畜禽養殖糞污生產清潔化。

7.秸稈綜合利用鼓勵支持相關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專業經濟人等從事秸稈收集、打捆、儲運,為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創造條件,使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從源頭上消除焚燒隱患,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產業模式生態化。

8.農村面源污染逐步建立“財政扶持,行政推廣,農戶參與,市場運作”的農用殘膜回收利用體系,實現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

9.綠色控害積極探索“植保+公司+農戶”產業化模式,逐步建立政府引導,技術服務,市場介入,企業參與,植保技術推廣機制,在全區全力推廣綠色控害技術和有機肥替代化肥工作,最大限度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提高農產品質量,實現農藥化肥投入品減量化。

(七)鄉風文明培育工程

1.文明創建繼續開展道德講堂,結合十九大及其他特色載體在全區開展精品道德講堂活動、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推薦評選活動以及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開展黨員干部“關愛特殊群體老人·一對一幫扶”活動,持續幫扶“空巢”、“失獨”、“三無”老人。

全面推進106個村(社區)開展“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實現群眾參與率達70%的目標。

2.綜合文化中心及書香伊濱文化惠民一是按照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文體廣場、一個簡易戲臺、一個宣傳欄、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廣播器材、一套體育器材的建設標準,完成城鄉統籌區域所有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達標建設任務。二是確保每個行政村的群眾每月免費觀看1場公益電影、每年3場以上“舞臺藝術送農民”“百場公益性文化演出”演出;培育挖掘鄉村文藝人才,建立鎮級特色文化文藝團隊、村級業余文化文藝隊伍,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三是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建成1座高標準、有創意、實用性強、有藝術氛圍的全市乃至全省最好的城市書房。四是加強農家書屋管理,完善圖書管理及運行機制,切實做到常態化開放,充分發揮社會效益。

五是大力推進全民閱讀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形成貫穿全年影響范圍廣的閱讀推廣活動品牌,常年開展主題讀書活動。

3.村民自治一是制定我區城鄉社區協商工作方案,各鎮分別選取試點進行探索,力爭2020年前在全區范圍內進行推廣;二是繼續堅持每月進行一次村務公開檢查。

4.平安建設一是深入開展“法律六進”宣傳活動,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攻堅戰,實現我區平安和諧。二是做好村(社區)技防監控聯網和主干道路監控安裝工作,通過“人防+技防”切實解決農村突出治安問題,增強群眾的安全感。三是建立社會綜治保險制度。四是建立“五老”人員參與化解疑難糾紛機制,強力推進矛盾化解工作。

5.打假治假加強農村市場監管,對農村重點商品、重點領域、重點市場加強巡查檢查和全程監管,尤其加大市場計量器具整治力度,依法打擊“坑農害農”現象,嚴厲查處制售假冒偽劣產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摻雜使假等“侵農害農”違法行為,切實提高農村商品質量,規范市場經營秩序。

(八)美化亮化提質工程

把美麗鄉鎮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同規劃、同安排、同部署,統籌考慮農村和中心城區的建筑色調、風格、元素等因素,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因村制宜,分類推進的原則,不斷加大投入,打造城鄉統籌區域美麗鄉鎮和美麗鄉村示范點。2020年前,按照多元素聚集、以戶帶街、以街帶村、以村帶鎮的原則,對全區所有行政村實現有一條通村公路實現硬化、實現通客運班車、農村飲用水符合安全衛生評價指標體系要求、基本滿足生產生活用電需求、廣播電視戶戶通、有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有標準化衛生室、有合格鄉村醫生或執業(助理)醫師、基本實現通寬帶等標準的目標。

(九)農民增收工程1.發展村集體經濟帶動引導村干部把發展村集體經濟當成事業干,思路要清,方法要對頭,做活農村集體經濟,做優農村集體經濟,做實農村集體經濟。

一是制定出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建立考評機制,壓實黨委責任。二是實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抓住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等有利契機,力爭2020年前實現所有行政村有穩定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2.特色小鎮帶動一是加快龐村鎮鋼制辦公家具小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啟動萬安山運動小鎮、寇店鎮航空產業園和佃莊鎮食品特色小鎮規劃報批工作。二是推進航空產業園和食品特色小鎮進入市級、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名單。

3.產業基地帶動整合龐村、李村、寇店三鎮的鋼制家具產業,將我區鋼制家具產業做強做優,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進程,打造智能化、綠色化鋼制家具產業基地。

4.電子商務帶動

(1)發揮龐村鎮“淘寶村”引領作用,完善提升公共服務、物流快遞等各項功能。

(2)推進電子商務培育工作。引導培育一批經濟實力強、經營模式新的電子商務骨干企業,帶動全區電子商務發展。

(3)加大電子商務主體培育力度,鼓勵新開設網店或微店,支持本地傳統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努力提高特色產品網絡知名度。

(4)充分用好電子商務平臺,更好地推介特色資源、銷售名優產品。

(5)加大電子商務配套服務力度。有效整合郵政企業、快遞公司、運輸公司等物流資源,打通物流關節,健全物流配送網絡,暢通物流配送渠道促進我區電子商務快速健康發展。

5.旅游帶動積極搭建平臺,優化整合旅游資源,實現區域內各景區融合發展。加大伊濱區旅游整體對外宣傳推介力度,提高伊濱旅游的知名度。圍繞“洛陽近郊最佳旅游目的地”宣傳主題,策劃推出伊濱旅游宣傳主題口號,開展形式多樣的整體旅游宣傳推介活動,多層次、全方位開發旅游客源市場。到2020年,全年接待游客達到8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10億元。使文化旅游產業逐步發展壯大成為我區新興支柱產業,每年吸納帶動周邊群眾就業人數在目前近10000人的基礎上逐年增加,解決閑置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帶動周邊群眾致富。

6.現代農業帶動以萬安山“一心兩翼”建設為統攬,以溝域經濟示范區建設為抓手,以萬安山生態休閑旅游為帶動,打造伊濱區“一心兩翼五基地”現代農業產業新體系。

一是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1)依托萬安山開發建設,在諸葛、李村和寇店鎮打造“一心兩翼”現代產業,圍繞現有溝域經濟示范區、萬畝林果和萬安山旅游,重點發展李村耿溝、老井等村萬畝林果,五龍、水泉生態林,下徐馬、西山張水果采摘等休閑觀光農業。

(2)依托寇店鎮舜耕園有機蔬菜、朱窯有機小米、干村食用菌,重點發展生態農業,共享農業。

(3)依托龐村鎮現有牡丹種植園,重點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

(4)依托佃莊鎮明拓生態科技公司,探索智慧農業發展,培育新興職業農民,重點發展智慧農業,科技農業,互聯網農業。

(5)依托佃莊鎮食品產業園,在大肉制品加工的基礎上發展清真食品、速凍面制品、冷飲和蔬菜加工,逐步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水平。

二是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1)重點引導發展林果、牡丹、中藥材、花生、雜糧、食用菌等優質經濟作物種植,打造我區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萬安山萬畝林果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有機蔬菜生產基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基地等五大基地。

(2)申報市級龍頭企業1-2家,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2-3家,新認證綠色食品企業2-3家。

(3)加快建立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保證農民收入穩定有保障。

三是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1)實現106個村(社區)的益農信息社全覆蓋,推動信息進村入戶工程,以信息帶動技術、資金、人才、物資等各種生產要素向農業農村集聚,提高農民群眾運用信息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

(2)創新“公司+農戶”模式,發展“公司+基地+農戶”、“超市+基地+農戶”、“科技公司+基地+合作社”,提高農業產業化組織程度。

(3)支持農業生產、家庭養殖、家庭賓館,小作坊加工等行業實施有效托管。

(4)依托現有的牡丹、旅游、近郊、交通、花卉苗木、溝域經濟等優勢,引導支持工商資本向農業農村流動。

8.培訓就業帶動一是實現所有村(社區)級人社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全覆蓋,完善和保障公共就業服務水平。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就業援助、政策宣講和各類專場招聘活動,實現新增就業持續增加。三是加大就業技能培訓力度,不斷培育現代農業產業人才。四是落實省市各項就業創業政策,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五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就業援助、政策宣講和招聘活動。

六是積極探索“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方式,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負責人、家庭農場主、農民經紀人為重點,加大政策補貼支持力度,培養一批致富帶動能力強的農村實用人才(十)精準脫貧攻堅工程按照著眼長遠、堅持標準、規劃銜接、政策扶持、措施升級、力量不減的原則,著力做好精準脫貧后的鞏固提升工作,著力提升脫貧對象的持續發展能力。

一是確保產業項目對貧困人口全覆蓋,貧困人口收益最大化。二是確保區鎮村脫貧攻堅責任落到實處。已脫貧的1335名貧困人口一人多策、一戶多策不返貧。未脫貧的263名貧困人口通過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盡快實現脫貧。

三是我區新發生的貧困人口及時納入管理、及時納入幫扶。

五、工作保障(一)加強領導,夯實責任。

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民生工程。為切實加強對鄉村振興工作的領導,各責任單位要建立工作臺賬、細化工作任務,做到責任人明確、時間節點清晰。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要結合農村工作特點,采取多種有效形式,廣泛宣傳實施鄉村振興計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動員干部群眾自覺參與到鄉村建設的各項工作中來。要成分發揮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著力報道鄉村振興實施過程中的先進典型、經驗做法,努力營造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示范帶動的良好氛圍。

(三)多元投入,形成互補。

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做好項目建設、工作經費保障。要運用市場機制吸引各類社會資金參與農村建設,鼓勵社會各界力量參與鄉村振興計劃謀劃項目的建設,把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和農民自主投入緊密結合起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互為補充、有機結合的良好互動關系,加快推進農村建設、環境改善各項工作。

(四)強化督導,加強考核。

上一篇:美容院加盟店排行榜范文下一篇:美容行業的發展趨勢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