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四川省委三次全會范文

2023-09-23

四川省委三次全會范文第1篇

全鄉總體思路確定為“五抓五促五突破”。即,抓作風轉變,促工作效能;抓三級聯創,促基層黨建;抓項目建設,促經濟發展;抓富民惠民,促農民增收;抓信訪穩定,促社會和諧。實現財政收入、農民增收、項目建設、公益事業、基層組織建設的新突破。

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重點,抓好土地運轉,確保項目用地,同時強化服務意識和水平,通過優惠的政策、優良的環境和優質的服務,不斷擴大內外招商,年內引進1—2個千萬元以上項目,實現項目建設新突破。

2、以“三級聯創”為載體,深入開展好“五個好”鄉鎮黨委和農村黨支部創建活動,突出黨員發展、教育培訓、班子建設、制度建設、村街發展等重點,著力解決好有人干事,有方法和策略做事,有有章有法理事和有資金辦事等根本問題,使基層組織建設切實得到加強。

3、充分發揮完善“三位一體”調解機制,有效吸附全鄉信訪矛盾,加強源頭防控,及時化解和責任追究,積極構建大信訪、大穩定工作格局。

4、繼續抓好***畝世行三期土地開發項目,利用土地開發機遇,依托水、電、路等農業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的優勢,沿**路在項目區內***、**、**三個村街發展現代農業,形成立體農業體系。重點在***村5000畝項目區內引進、發展花卉、蔬菜種植和養殖等立體農業示范項目,打造成農業結構調整精品區、亮點區。

5、抓住**莊、**莊兩個沼氣建設示范亮點,以點帶面,普遍開花,在全鄉掀起沼氣建設的高潮,重點抓好3個沼氣建設專業村。

6、通過抓經紀人隊伍,制度建設,發展規范**協會,以抓協會為突破口,抓3-5個種植、加工、銷售大戶,組織外出參觀學習,引進深加工項目,延伸產業鏈,實現產業升級。

7、積極爭取上級支持,重點解決**、**等村街的人畜飲水難問題,同時積極研究和探索村街機井管理新辦法,推廣村街用水協會建設。

四川省委三次全會范文第2篇

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相結合。及時召開黨委中心組學習會和干部職工政治理論學習會5次,專題學習《綦江區委、區府關于貫徹落實全市五大功能區戰略部署,加快建設四區一城的意見》,各支部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傳達會議內容和潘毅琴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迅速掀起全鎮學習貫徹區委一屆三次全會的熱潮。

落實全會精神與做好當前工作相結合。確保年初制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一是加快全鎮總規和控制性詳規修編工作,將打通場鎮建設規劃區面積提升到4.5平方公里,以及后續0.6平方公里的可建設用地,確保高起點、高標準引領打通占據未來發展高地。二是加快10000平方米綜合農貿市場主體工程建設有序推進;三是鳳臺荘農民新村二期工程即將完成場地平整,建成后將安置采空區農戶100戶。四是啟動占地10余畝的興隆灣休閑廣場項目建設,力爭達到市級中心鎮建設要求。

四川省委三次全會范文第3篇

心得體會

近日,認真學習了中共保定市委十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上市委書記許寧同志代表市委常委會作了重要講話和全會通過的縣域經濟、對外開放、扶貧攻堅、城市建設、善美保定等五個文件。報告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重新審視保定,全面深刻的分析了現在保定市所處的歷史階段,我們要在這樣一個多維,多元,多向發展的歷史階段重新審視自己,在各種矛盾和曲折中奮力探索前行,把保定發展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們還要站位全局,在新的競爭中出現新的差距,要全面提升發展的理念、思路、定位、標準、效率等各個方面。

我們更要放眼未來,在擁有優勢科學發展和區域崛起新的時代背景下,將優勢更加凸顯。我們要在戰略層面科學定位保定,找準保定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承擔的功能和所占據的地位,積極的參與競爭,迎接挑戰,全面提升保定自身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吸引力、影響力。我們把提出建設“京畿強市、善美保定”作為今后發展的總體定位,把“低碳、高端、協調、善美”作為深化科學發展、再造戰略優勢的主攻方向,實施產業振興戰略、實施城市突破戰略、實施縣域騰飛戰略、實施文化引領戰略。順應新的區域競爭形勢,高效建設保定。

通過對市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的學習,深刻的認識到這次 1

市委全會是在全市發展的關鍵時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會議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以科學發展的視野重新審視保定,進一步深化了對基本市情的認識;全會著眼再造新的戰略優勢,立志在區域發展中占據一席重要之地,響亮的提出了建設“京畿強市、善美保定”的科學定位;提煉出“崇信、重義、尚和、爭先”為主題的新時期保定精神;確定了再造戰略優勢的四大主攻方向(低碳、高端、協調、善美)、四大主體戰略(產業振興戰略、城市突破戰略、縣域騰飛戰略、文化引領戰略);立足在更高層次上推動保定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做出了實施七大工程(項目優化工程、開放提升工程、創新驅動工程、載體平臺工程、全民創業工程、環境再造工程、幸福民生工程)的戰略部署;圍繞實現更高更大目標對各級干部的新要求,提出了“五項工作保障措施”及干部隊伍建設的十個關鍵詞(理想、理念,能力、魄力,卓越、超越,實干、實效,凝心、凝聚),形成了“114475”的科學化、系統化發展方略,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為保定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四川省委三次全會范文第4篇

會議首先認真學習了馬強書記和杜江濤縣長的重要講話。會上,局主要負責人要求機關全體工作人員:

一要認真學習貫徹縣全委會議精神,統一認識,解放思想,提振精神,破解難題;

二要迅速行動,精心謀劃,扎實做好食品藥品監管各項工作,打牢基礎,推動根基,強化服務;

三要做好結合,把會議精神和本職工作主動對接,為建設美好新五蓮作出應有貢獻。

四川省委三次全會范文第5篇

(2011年12月27日)

袁純清

日期:2012年01月16日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2/16886189.html

這次會議開得很好。會議聽取了省委常委會一年來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實施意見》,在分析形勢的基礎上,對明年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明年要召開黨的十八大,這是全黨全國人民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做好明年各項工作,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按照省委常委會的意見,王君同志對經濟工作作了全面總結和部署,講得很到位。對這次會議所作的決策和部署,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關于經濟工作

省委、省政府關于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安排和主要指標,符合科學發展的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和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符合我省轉型跨越發展的需要,同時考

1 慮了與“十二五”規劃的銜接,既是主動的、積極的,也是穩妥的,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

(一)要堅定信心。信心代表的是一種積極的精神狀態,也是一種強大的精神支撐。在國際金融危機發生時,我們強調信心,從而逆勢而上、率先復蘇、發展趨好。今天我們講信心,則是穩中求進,堅韌前行,保持我省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

越是面臨困難和挑戰,越要增強信心。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市場陷入低迷,美國尚未走出經濟困境,歐債危機日趨惡化。國內經濟受外部沖擊和內部調整的雙重制約,增長存在下行壓力,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國內外市場的變化必然會傳導到我們這樣能源原材料產業占主導的省份。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壓力加大、難度加大、風險加大的情況下,必須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必須提高前瞻性和預判能力,必須謀劃科學的應對之策。有了堅定的信心,就能鼓起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勇氣;就可以穩定社會心理預期,增強群眾的穩定感、方向感和未來感,形成擴大內需、穩定就業、積極投資的有利環境;就可以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堅定不移推進轉型跨越。

信心本質上是一種科學的態度。當前我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和城鎮化、工業化加速推進期,消費結構和產業結

2 構升級蘊藏著巨大潛力。我省基礎設施建設仍處于高投入期,工業轉型升級處于關鍵期,城鎮化處于提質擴容期,發展空間、投資空間十分廣闊。隨著轉型項目成為投資重點,發展的勢能不斷增強。綜改試驗區不僅給我省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而且將為我們破解“資源詛咒”、走出轉型新路提供政策支撐。機場、高速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完善,為拓展發展半徑,擴大開放、招商引資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條件。特別是在能源資源競爭更加激烈,全球能源資源供給偏緊問題更加突出的情況下,山西煤炭產業將長期保持有利地位,對全省經濟具有持久的基礎作用、拉動作用和穩定作用。

信心要體現在化危為機上。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危”并不等于“機”,但可以化危為機,關鍵是看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關鍵是看如何把握和抉擇??v觀古今中外,化危為機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規律。司馬遷評價管仲“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上世紀初世界經濟大蕭條中,美國依靠羅斯福新政擺脫經濟危機,抓住二戰機遇一躍成為超級大國。德國的魯爾區面對煤炭資源枯竭、開采成本過高、發展難以為繼的狀況,大力調整經濟結構,成為德國最富活力地區。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韓國陷入重重困境,但抓住機遇厲行改革,整體競爭力上了一個大臺階;李嘉誠憑借高人一籌的判斷力、運作力,個人財富由香港第三躍升到亞洲第一。蘇州幾十年來化鄉鎮企業之危為發展外向型經濟之機,化東南亞金

3 融危機之危為加快國際化進程之機,化產品出口壓力之危為加大產業結構調整之機,發展因而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湖南在國際金融危機和雨雪冰凍災害雙重壓力面前,實行“彎道超車”,2009年經濟增幅達到兩位數。我省抓住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并重組,開啟了山西煤炭產業發展的新時代。事實表明,有危就有機,沒有永遠的危,也沒有永遠的機,對一事物是危,對另一事物可能是機。在國內外經濟形勢更趨復雜、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的環境中,更應該審時度勢、沉著應對;在各方面困難增多的情況下,更應該牢牢把握主題主線,不失時機轉變發展方式;在保增長、調結構任務繁重的時間段,更應該用心做好就業、收入等民生工作。

堅定信心關鍵是貫徹落實好主題、主線、總基調。要正確處理“好”和“快”的關系、轉型和跨越的關系、穩和進的關系,把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更好地結合起來。穩是前提、是基礎,進是關鍵、是目標,要在穩的基礎上求進,在進的過程中保穩。該穩的切實穩住,經濟增長要穩定在較高幅度,人民生活要改善,社會穩定要保證;該進的加快推進,抓住各種機遇,能大發展則大發展,能快發展則快發展。特別是:要堅持工業穩增長,工業興,則山西興;工業強,則山西強。經濟能否平穩較快增長,關鍵看工業。要堅持農村抓產業,只有切實提高農業產業化水

4 平,才能加快農業現代化,確保農民收入翻番,更有效地推進新農村建設。要堅持轉型促項目,切實把提高能源就地轉化率、傳統產業循環率、新興產業占比率、科技貢獻率、節能減排率落實到項目上。要堅持發展增投資,繼續保持投資力度,不斷優化投資結構,有效拉動經濟發展。

(二)要選準路徑。正確的路徑是科學路線圖,是工作抓手。確保明年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要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

一要發揮煤炭產業的基礎作用。煤炭是山西經濟的支柱,是轉型跨越之基。穩住了煤炭產業,就穩住了全省經濟的基本面。鞏固擴大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并重組成果,加快整合礦井機械化改造,提高礦井規?;?、集約化、現代化水平。明年煤炭產量控制在9億噸左右,全行業銷售收入力爭突破8000億元。要做好煤炭及相關產業的文章,提高煤炭洗選率和就地轉化能力,在大力發展坑口電站的同時,打造煤電材、煤焦化、煤氣化、煤液化四大循環鏈條,實現煤炭更大價值。要以資源作資本,換項目、換技術、換人才,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更高層次的以煤興產、以煤興業、多元發展。

二要發揮投資的拉動作用。山西“十二五”期間經濟增長仍處在以投資拉動為主的區間。近年來我省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都在60%以上。一定程度上講,明年9億噸煤產出來,9000億元固定資產投下去,山西經濟大局就可以穩住。

5 要繼續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今年未開工和明年計劃內的項目要全部開工建設。保證對國計民生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重點項目、重點領域投資需求,使投資發揮最大效益。把握中央財政和信貸政策導向,搞好協調對接,爭取更多投資。充分挖掘民間資本潛力,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強化政府、銀行、企業三方協調溝通機制,打造融資平臺,積極爭取銀行信貸支持。加快資本市場建設,提高直接融資水平。加大境外招商引資力度,在太原市開展外商投資格式化審批試點,提高外資利用水平。

三要發揮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中央把實體經濟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堅實基礎,既基于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刻啟示,又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壯大實體經濟,要抓好兩頭:一頭是國有大企業。省屬企業資產總額已突破1萬億大關,其中有7戶企業收入過千億。要加快實施“雙千億工程”,發揮資本、技術、人才和規模優勢,做強做大主業,抓緊實施一批大項目,特別是抓住難得機遇實施低成本擴張,深化焦化、冶金、電力、建材等行業整合重組,做到產業集聚、資源集中、企業集約。既要推動大企業內部產業鏈和各種要素的“小聯動”,又要形成與央企、省企、民企、外企以及地方經濟的“大聯動”,實現產業鏈對接、價值鏈增值,提升競爭力和帶動力。省委常委會研究決定,明年除工作另有安排,每位常委聯系一個特大型企業,加強指導、協調和服務。另

6 一頭是中小企業。我省中小企業達9萬戶、個體工商戶88.9萬戶,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崗位和一半的城鄉居民收入,關系發展大局、百姓生計與社會和諧。和全國一樣,我省中小企業面臨貸款難、融資難、銷售難、招工難等問題,虧損額增加,部分企業開工不足,一些調產轉型項目難以盡快投產。中小企業資金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信貸規模小,貸款門檻高;擔保機構規模小,擔保能力弱;貸款環節多,融資成本高。從領導干部來說,往往是對大型企業了解多,對中小企業了解少,對他們面臨的困難、壓力缺乏切身的感受。要認識到,中小企業發展水平是工業化甚至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日本經濟主要靠大企業引領,靠中小企業支撐,中小企業的強大配套能力是日本經濟的一大特色。而且社會的創新技術和創新產品,大部分來自中小企業,在信息化時代這一趨勢更加明顯?,F在風靡世界的“憤怒的小鳥”游戲,初始開發團隊只有4人,一年多時間公司價值已達12億美元。我省受計劃經濟影響相對較深,加之資源型經濟的特點,國有經濟比重大,更要對民營經濟高看一眼、厚愛一分。要建立市縣領導干部聯系中小企業制度。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強政、銀、企、保聯系協調,建立中小企業融資推進機制,為中小企業提供有效融資服務,發展擔保機構,放大擔保能力,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特別是對進入國家產業政策鼓勵領域的中小企業,采取貼息、參股、補助等形

7 式予以支持。

四要發揮綜改試驗區的引領作用。要通過《總體方案》引領,爭取《總體方案》盡快獲批,并完善配套方案,確保明年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要通過試點引領,把“一市兩縣”、“一市兩園”、“一縣一企”試點與擴權強縣試點結合起來,既要有政策性的試驗,又要實施標志性項目,凡是符合主題主線、符合循環經濟、符合節能減排、符合轉型發展的領域,都要敢于試、善于試、馬上試、成于試。對試點情況要進行評估考核,作為對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評價的重要依據。要通過標桿項目引領,對產業轉型、生態修復、城鄉統籌、民生改善四大領域的重大項目,做到政策優先傾斜、要素優先供給、服務優先保障、難題優先解決。要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引領,出臺一些有利于轉型的政策措施,破除不適應不符合轉型的各種弊端,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在制度設計上要對標一流,優惠政策向轉型成效好的地方傾斜,干部使用優先考慮抓轉型有能力有業績的干部。為了加快推進先行先試,省委、省政府將在春節后上班第二天召開全省試點市縣、園區、企業工作推進會議。需要強調的是,物流業是現代服務業中最重要的綜合性產業,可以帶動國民經濟32個部門、100多個行業發展。保稅物流園區不僅本身可以帶來綠色GDP,而且對擴大對外開放、加快轉型步伐具有重大帶動作用。我省總物流量全國第一,建設中西部物流中

8 心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也是省第十次黨代表大會確定的目標。要發揮運力優勢、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加快推進以方略保稅物流中心為核心區的山西國際陸港園區、太原綜合保稅區建設,加強公共物流平臺信息化建設,促進鐵路、機場、公路以及港口無縫銜接,建設一批產業集聚、功能集成、經營集約的大型物流園區。

五要發揮城鎮化的承載作用。城鎮化既能帶動發展,又能促進消費,還能推動城鄉統籌、區域協調。我省城鎮化滯后工業化8個百分點以上,發展空間很大。按照我省現有城鎮人口數量計算,城鎮化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可拉動內需約385億元。在全面推進“一核一圈三群”建設的同時,要把大縣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這是因為,建設大縣城有利于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三化一體”推進,有利于農民就近轉移。2010年,全省84個縣城城鎮人口為500.41萬人,占全省城鎮總人口的29.1%,平均人口規模為5.96萬人,其中38個縣城人口在5萬人以下。如果全省近百個縣“十二五”平均增加城鎮人口2萬人,就是近200萬人,就能帶動全省城鎮化率提高近6個百分點(占到“十二五”提升9個百分點任務的2/3)。要按照擴大規模、增強實力、完善功能、形成特色的原則,實施大縣城擴容提質戰略和百鎮建設工程,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引導生產要素和優勢資源向縣城集中,提高縣城的輻射帶動作用。在擴權強縣的同時,啟動擴權強

9 鎮和土地增減掛鉤試點,完善投融資、土地、戶籍和社會保障等政策措施,做大城鎮體量,鼓勵縣城及周邊鄉鎮組團發展,建設更多10萬、20萬人口以上的大縣城。

(三)要狠抓項目。項目是發展的支撐和依托。從更深層次看,項目是資金、技術的凝結物,只有大批項目布局山西,才能形成投資洼地、人才高地,集聚更多優質資源。正因為如此,省委、省政府把明年確定為“項目落地年”。各級各部門要樹立大項目大發展、多項目快發展的理念,發展圍繞項目來推進,工作圍繞項目來展開,轉型圍繞項目來加快,以非常之策、非常之力、非常之為,在項目建設上取得突破。要抓緊項目落地。全省“十二五”儲備項目約1.73萬個,總投資約10萬億元,僅中博會我省就簽約項目1198個,引資總額2.4萬億元。把這些項目落實好,就足以使全省有一個新的面貌。要加大協調力度,積極主動跟進,提高簽約項目落地率。要突出轉型項目。堅持轉型標桿項目優先、循環經濟項目優先、新興產業項目優先以及民生項目優先,重點抓好帶動力強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雙千億”、“雙五百億”企業等產業類項目。要加強與央企的聯系溝通,抓緊落實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促進更多“國”字號項目扎根山西。要加快引進項目。善于用政策生項目、用精力找項目、用優勢引項目。以永不言敗的“進取”精神、積極配合的“協作”精神、鍥而不舍的“釘子”精神,南下北上招商引資、尋找項目,引進優質

10 資本、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項目。要創優項目環境。各級各部門要“圍著項目轉,盯著項目干”,在項目儲備、簽約、落地、建設各個環節,完善綠色審批通道和推進、跟蹤服務機制,推行聯合審批、限時辦結模式,妥善解決項目建設面臨的融資、土地、環評、供電等問題。

二、關于農業農村工作

工業化、城鎮化越是加快發展,農業的基礎地位越重要,越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要把農民增收、農村和諧穩定作為考核各級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有效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確保農民收入翻番是核心。我省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2.47∶1擴大到2010年的3.3∶1,20%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僅有1616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4.1%,確保農民收入翻番任務十分艱巨。要實施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和畜牧業振興計劃,落實“菜籃子”產品生產扶持政策,推進糧、畜、果、菜協調發展。在建設“大水網”的同時,大力發展農村“小水網”,實施山區“一村一井”工程,為發展現代農業奠定基礎。上馬一批促進農民增收的重點工程,增強縣域骨干企業對農民收入的帶動作用。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創業,增強農民職業技能和創收能力,提高二三產業在農村產業結構中的比重。深入推進新農村連片示范區、新農村重點村建設,實施好新的“五個全覆蓋”,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引

11 深領導干部住村包村增收活動,明確幫扶目標,強化扶持措施,使收入最低的這部分農民加快提高收入、改善生活。

抓好“一村一品”、“一縣一業”是關鍵。產業是提高農民發展能力、收入能力、消費能力的源泉。“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對傳統農業而言是觀念上的革新、方式上的轉變和效益上的提升。要從規劃引導、示范帶動、政策扶持入手,扎實推進三大現代農業示范區、五大特色農業板塊和10個現代農業示范縣建設,抓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重點示范基地建設,促進優勢農產品向優勢區域集中,對先進“一村一品”專業村、“一縣一業”基地縣實行獎補。推進土地流轉,整合資金和項目,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深入實施“513”工程,推動科技興農,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構建“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龍頭企業+商標(地理標志)+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推動專業村、基地縣開展“三品一標”認定認證,建設直供京津市場的特色農產品基地。堅持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工則工、宜服務業則服務業,鼓勵資源型企業以結對幫扶、利潤分紅、領辦非煤項目、吸納富余勞動力、興辦公益事業等方式支持“三農”。引導城市資金、技術、人才向農村流動。與此同時,要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村資金互助社和跨區域聯合社,加強現代農業物流中心和產地、銷地批發市場建設,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

加快扶貧開發是突破點。根據新10年扶貧開發綱要精神,扶貧標準提高到2300元,我省扶貧對象將由目前的276萬人增加到452萬人,不僅扶貧面擴大,而且扶貧要求更高。省委、省政府將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作出部署。要按照鞏固成果、提高標準、板塊推進的原則,更加注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強扶貧對象的自我發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注重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強化扶貧開發保障機制,完善扶貧開發政策體系,加大扶貧開發投入,建立健全扶貧責任制。搞好連片貧困區開發與“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區域規劃的銜接,統籌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易地搬遷扶貧與城鎮化建設。啟動實施國家確定的連片特困地區21個縣開發工程,優先向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安排大型項目、重點工程和新興產業項目。實施科教扶貧、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建立富縣幫窮縣制度,扶持扶貧龍頭企業,加強機關定點扶貧,形成扶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三、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明天省委、省政府將召開文化強省建設大會,對建設文化強省的目標、任務和措施作出全面部署。我們要以建設文化強省為目標,把文化的張力變成轉型跨越的活力,把文化的影響力變成發展的競爭力,把文化的軟實力變成社會生產力。

13 一要強化精神支撐。精神不僅是安身立命、進步發展的根本,更是一種具有再生性的戰略資源。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新成果武裝黨員、指導實踐,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引導干部群眾在重大問題上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影響。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右玉精神、大寨精神、紀蘭精神、雙良精神以及晉商精神等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在山西的生動展現,其核心內涵是堅韌不拔、銳意進取、務實誠信、敢于超越。要圍繞反映歷史、體現現實、激勵人心、引領未來的要求,總結提煉“山西精神”,使這一過程成為強化全省人民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的過程,使“山西精神”成為引領前進的旗臶、凝心聚力的昭示。要創新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模式,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深入研究轉型跨越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使轉型跨越內化為心智共識、外化為自覺行動、實化為發展成果。

二要創優輿論環境。輿論環境是重要的軟環境。要堅持正確導向,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引領作用,深入宣傳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第十次黨代表大會精神,加大對轉型跨越和“兩件大事”的宣傳力度,深度挖掘各條戰線的先進典型。要善待、管好、用足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加強輿論監督,

14 加強社會輿情分析研判,增強突發事件的新聞應急反應能力。要適應信息傳播速度飆升、傳播效果成倍放大的時代特點,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加強對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建設和管理,強化網上輿論引導工作,占領網絡思想文化陣地。

三要提升山西形象。實事求是地講,山西的外在形象與內在底蘊和發展要求還不夠相稱。提升形象是所有山西人的愿望,是轉型跨越所需,更是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加強外宣陣地建設,積極“走出去”拓展宣傳空間,既要宣傳山西的巨大發展成就,也要宣傳山西人民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特別要發揮文化精品的鼓舞和展示作用,提煉最具影響力和吸引力的山西文化符號,推出更多像《立秋》、《千手觀音》、《一把酸棗》、《解放》這樣的大作、大片、大戲。要開辟和拓寬民間交流合作領域,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對外文化交流,支持和鼓勵文化企業參加國際性展會,加強與境外媒體的合作,在交流中增進認同,在合作中擴大影響,讓更多人感知山西、了解山西、支持山西。

四要壯大文化實力。文化強,則轉型成,山西興。我省已成為全國文化產業驅動力上升最快的省份之一。要加大地上資源的傳承和開發力度,實施“大作品表現、大集團運作、大景點支撐、大服務引領、大會展集聚”戰略,打造文化優勢企業和品牌。支持省屬六大文化產業集團發展壯大,培育一

15 批產值超百億、過十億的文化企業,努力形成大中小文化企業優勢互補、各展所長、共生發展的發展格局。依托平遙古城、五臺山、云岡石窟等平臺,打造具有全國性影響、具有山西特色的節慶、會展品牌。以三晉文化為元素,加快發展文化創意、動漫、數字娛樂等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新型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使之能夠快速占領市場,建設具有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園區。

五要增強發展動力。我省文化體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劉云山同志近日作出批示給予充分肯定。我們要把文化體制改革納入轉型綜改試驗區的總體規劃,進一步引向深入,在轉制文化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建立科學的文化管理體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引導生產要素和社會資源向文化產業聚集。突出公益屬性、強化服務功能,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文化強省重在文化惠民。人民群眾是文化發展主體,也是受益主體。要把精力和資源向基層投入,優先安排基層文化建設項目,推進市縣“一策一業一品一節一劇”工程,組織引導文化工作者把筆用力于群眾,把鏡頭對準群眾,把藝術才華奉獻給群眾。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鼓勵和扶持群眾自辦文化,通過自編自演、自娛自樂,使基層群眾精神生活真正活躍起來、豐富起來。

四、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務,民生幸福是最大的政績。要堅持強省與富民的統一,發展產業與促進消費的統一,搞好“基本民生”,建立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底線民生”,安排好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關注“熱點民生”,妥善化解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讓全省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一要擴大就業。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開發更多就業崗位,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完善創業帶動就業、培訓促進就業、幫扶援助就業體系,健全困難人員就業援助長效機制。積極應對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給就業帶來的壓力。積極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大力發展微小型企業。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士兵以及困難群體的就業工作,為他們自主創業創造良好環境。

二要促進消費。加大市場價格監管力度,發揮價格調節基金作用,有效應對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穩定市場價格總水平。完善消費網絡,培育消費熱點,大力發展旅游、休閑以及家政等生活性服務業。提高消費的前提是提高收入。建立健全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提高工資性收入的比重,全面實施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健全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要把挖掘和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目前的問題是農民對未來收入預期低,農村消費市場不健全,農民實際購買力

17 不足。要創新農村金融產品,發展小額貸款,完善消費體系,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為農民消費提供更便利的條件,促進農村消費市場升級。

三要強化保障。更加注重通過制度安排解決民生問題,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提高各項社會保險統籌層次和待遇水平,實現新農保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把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非公經濟組織等作為城鎮參保擴面重點。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確保城鄉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有效救助。完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幫助進城農民工解決好就業、居住、醫療、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困難。

四要增進福祉。加快發展教育事業,培植優質教育資源,全力推進高校新校區建設。加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在免除職業高中學生學費基礎上,將免費范圍擴大到普通中專、技工學校。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提高群眾健康水平。繼續落實好為低收入農戶每戶免費供應一噸取暖煤的政策,嚴肅查處供應過程中的違紀違法行為。保障性住房明年還要開工33.2萬套,要在土地供應、資金保障等方面統籌安排,加快建設進度,公開公平公正分配。加大公共租賃住房和限價普通商品住房建設力度,加快工礦棚戶區、農村危房改造和沉陷區治理。

五、關于安全生產和維護社會穩定

明年要召開黨的十八大,我省作為首都的“護城河”,維護社會穩定責任重大。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一絲不茍抓穩定、全力以赴保和諧,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一要堅持不懈抓好安全生產。安全問題無時無處不在,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明年對不少整合煤礦要進行改造提升,安全生產壓力大、風險大。要以最認真的態度搞好安全生產,堅決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嚴格落實政府和企業“兩個主體”責任,全面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制度,深化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加強民爆物品、非煤礦山、交通、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消防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管理,嚴厲查處各類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嚴肅事故處理,嚴格責任追究,減少一般事故,遏制和杜絕重特大事故。要總結和推廣我省煤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的經驗,進一步把安全生產這件大事要事抓好,使之既成為轉型跨越的堅強保障,又成為提升山西形象的一個亮點。

二要多措并舉維護社會穩定。認真分析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和矛盾,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千方百計把安全漏洞堵塞住,千方百計把基礎工作搞扎實,千方百計把矛盾糾紛化解好。加強社會輿情研判和社會面控制,及早發現和處臵不穩定因素、不安定苗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掌握主動權,確保大事不出、小事少出、有事及時妥善處臵,堅

19 決防止發生重大政治性事件、非法聚集事件、大規模群體性事件、暴力恐怖事件。嚴打黑惡勢力和嚴重刑事犯罪活動,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和社會治安重點整治行動,提高社會平安度,增強群眾安全感。堅持用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以領導干部大接訪活動為載體,扎實開展領導接訪深入年、信訪積案攻堅年、源頭預防推進年、基層基礎夯實年、體制創新推廣年活動,組織各級領導干部面對面接待來訪群眾,既要聽民聲、察民情,更要消民怨、解民憂,解決好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切實減少非正常赴省進京上訪。各級政法機關要加強隊伍建設,深入開展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加強紀律作風整頓,規范執法司法行為,推進公正廉潔執法,開展法律便民服務,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打擊經濟犯罪,維護市場秩序,創造公平競爭、依法競爭的發展環境。

三要扎實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深入研究社會發展的新變化,適應社會管理的新任務,抓住重點領域,突出關鍵環節,更加注重用服務的手段解決矛盾,用體制機制的方法破解難題,“管”出秩序,“理”出和諧,促進社會管理由應急性向常態化轉變,由點的控制向面的治理轉變。建立以居民身份證號碼為唯一代碼的人口服務管理新模式,探索建立信用記錄平臺,建立公民個人和企事業單位信用管理制度。扎實推進基層社會管理,城市社區推行“一委一居一站”管理服務模式

20 和網格化管理,農村實行110網、黨建網、農廉網三網合一,縣、鄉(鎮)、村三級聯動,已經城鎮化及外來人口多的鄉、村逐步推行社區化管理體制。把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實現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實有人口。加強特殊人群的服務、疏導和管理,用人文關懷和愛心服務讓他們過上正常的生活,增加社會和諧因素。

六、關于干部隊伍建設

省第十次黨代表大會描繪了今后五年的宏偉藍圖,能不能落到實處,干部是決定的因素。

一要提振精神。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用“四個危險”警醒全黨,第一個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險。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精神要振奮,尤其是在座的同志們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全省干部群眾的精氣神。無論是從最近集中正風肅紀查處的違紀情況看,還是從平時工作看,一些干部精神不振、狀態不佳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主要是對工作沒有激情,對事業沒有熱情,對群眾沒有感情,碌碌無為、得過且過。面對各地你追我趕、爭先發展的局面,面對轉型跨越的繁重任務,必須在其位、謀其政,當其職、盡其責。面對發展要有一股干勁,把精力和才華用于轉型跨越發展,在想大發展、謀大發展、干大發展中,在富民強省、干事創業中體現自己的價值;面對挑戰要有一股闖勁、一股韌勁、一股鉆勁,對轉型急需解決的問題、群眾期盼解決的問題,

21 要義無反顧,敢打硬仗,不退縮、不氣餒,謀求破解之策,尋求致勝之道。在對干部德的考核中,要把精氣神作為重要內容。

二要增強能力。相比于外部考驗,能力不足作為一種內在危險,更要引起重視。提升能力素質,是干部隊伍建設的永恒課題,更是一項緊迫任務。能力不足,首要問題是發展能力不足。主要是一些同志對發展缺乏發現能力、把握能力、結合能力、決策能力、推進能力,既對自己所在地的發展優勢缺乏深度把握,又不善于把這些優勢變為發展的項目,還不能去利用這些發展的優勢與發展的機會進行結合。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深入研究經濟運行規律,把握轉型跨越特點,善于發現、挖掘、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發現外界的發展機遇,正確決策,科學把握,及時推進,走出當地的發展路子。能力不足,根本原因是學習能力不足。毛澤東同志說過,“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比如,轉型是山西主旋律,我們對省內外轉型規律的研究夠不夠;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我們對現代金融知識和資本市場機制的研究夠不夠;市域城鎮化要加快推進,我們對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研究夠不夠;循環經濟是轉型的基本路徑,我們對資源型經濟循環化的研究夠不夠;等等,都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要認識到,“提拔”與“提升”一字之差,但區別很大,一些干

22 部把精力更多地用在職級提拔上,而沒有放到自身能力和素質的提升上。“知識恐慌”、“本領恐慌”是真恐慌,要真重視。既要自覺學習,又要善于學習,在海量信息中要了解基本的,跟蹤前沿的,熟悉相關的,掌握共同的,精通本職的。能力不足,主要問題是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不足。一個干部的基本素質、內在功夫如何,既看平時,更看如何面對和處理復雜局面、疑難問題、棘手事件。要善于透過表面現象抓住本質規律和發展大勢,從風險中看到機遇,從偶然中揭示必然,從被動中掌握主動;善于從錯綜復雜的事務中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決好事關轉型跨越和人民生活的關鍵問題;善于統籌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系,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協調好社會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確保各項事業都能在復雜環境中穩中求進。明年干部教育要在組織選派、自主選學、在線學院的基礎上,實施能力與素質提升工程。

三要改進作風。當前干部作風上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少數干部心浮氣躁,急功近利,作風不務實、工作不踏實,過多想自己的帽子、謀自己的位子,缺乏良好心態和正確政績觀。“心浮則氣必躁,氣躁必神難凝”。有了浮躁之氣,就容易急功近利,背離科學發展;就容易華而不實,放棄務實求真;就容易貪圖虛名,疏遠寧靜淡泊;就容易行為變形,走入錯誤的泥坑。喧囂中起眼的是建功者和實干家。浮躁之氣源在

23 黨性不純。領導干部是管人的,首先必須管住自己的心。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政績觀,堅持用黨的事業看待職務升遷,用人民滿意不滿意衡量政績,保持一顆敬業之心、淡泊之心、感恩之心,勤勤懇懇干事,兢兢業業為官,踏踏實實做人。要堅持打基礎、謀長遠,既要重視顯績,也要重視“潛績”。特別是要防止和克服職務升遷上的浮躁心態,追求政績上的浮躁心態,工作落實上的浮躁心態。要將下鄉住村、包村增收、下訪接訪等工作常態化,密切與群眾的聯系,在深入群眾、服務群眾中轉變作風、經受歷練。同時,要用制度管人,使那些投機取巧、見風使舵、作表面文章的人沒有市場和機會。

七、關于加強黨的建設

我省四級黨委換屆圓滿結束,第九屆村委會和村黨組織換屆正在順利推進。我們要立足于新班子這個基礎,著眼于為轉型跨越提供堅強保證,以迎接十八大召開和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扎扎實實抓好黨的建設。

一要以過硬舉措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首要環節,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習近平同志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領導干部思想政治修養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待是與非、公與私、真與假、實與虛的態度和行為上,要切實解決這四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一講話具有很強

24 的現實針對性。一些干部不重原則講關系,不論是非看親疏,不分公私謀私利,不講誠信搞虛假,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吹吹拍拍、團團伙伙,做假年齡、假學歷、假工齡、假身份,甚至臺上人前冠冕堂皇,臺下人后低級骯臟。對此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強化黨的基本理論學習,強化宗旨觀念和群眾路線教育,強化黨性黨風黨紀教育。要做到大是大非不含糊,善于辨別和分清政治上的是與非,把這作為政治修養的首要課題,作為政“德”的基本要求,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可有絲毫的含糊和動搖;要做到公私利益不顛倒,不能假公濟私、損公肥私,更不能以權謀私;要做到真假面前不混淆,對黨和人民忠誠老實,講真話、辦實事,堅決反對數字造假、政績虛夸;要做到虛實分明不模糊,弘揚求真務實作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投機取巧。取信于民,首先要真誠對黨。明年適當時候要組織開展以對黨忠誠為主題的教育活動。重要任務,是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設。增強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覺性,健全集體領導和常委分工負責制,完善新一屆全委會、常委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開展積極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團結協作、高效運轉、能及時發現解決自身問題與矛盾的領導班子工作機制和管理機制。特別是主要領導要充分發揚民主,廣開言路,注重聽取意見特別是不同意見,善于統籌協調,善于溝通提醒,善于調動班子成員積極性,帶頭接受監督,以寬闊的胸襟發揚民主,以科學的方法進行集中,

25 以負責的態度實施監督,履行好領導職責。關鍵舉措,是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為班子建設和事業發展注入活力。堅持“六個優先”的用人導向,圍繞轉型跨越發展和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識別干部、考驗干部、選拔干部,一方面,把優秀干部選派到轉型跨越和綜改試驗第一線,包括從省直機關選派一批年輕的廳處級干部到市縣掛職任職;另一方面,對在轉型跨越和綜改試驗第一線表現優秀、實績突出的干部要優先使用。以增強班子整體功能為目標,推進干部交流任職,包括推進省直與市縣干部雙向交流任職。以加強結構性干部配備為突破,從戰略高度加大選拔年輕干部、婦女干部、黨外干部的力度,盡快彌補我省在這方面的差距。以全面推進競爭性選拔干部為重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提高干部選拔任用的民主質量,把干部的德考察準、考察實,積極探索署名推薦、二次會議個人陳述后推薦等辦法,推行差額推薦、差額考察、差額醞釀、差額票決。要端正用人風氣,做到能者用、好者上、庸者下,讓吃苦的人吃香,讓有為的人有位。圍繞上述思路,不僅省里要出臺具體舉措,各市縣也要采取實質性的步驟。要強調的是,切實搞好目標責任考核。在全面考核的同時,重點圍繞“兩件大事”和綜改試驗區建設,調整考核指標,完善考核程序,把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發揮考核促進發展、優化作風、推動落實的風向標作用。

26

二要以務實舉措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鶎咏M織是執政之基、發展之基、穩定之基。中組部把明年確定為“基層組織建設年”,要結合我省實際抓好落實,以創先爭優為動力,推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全面上水平。加強對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工作的組織指導,真正選出“雙帶”能力強的“兩委”班子。抓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規范化管理,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和管理服務,實施村村都有新黨員工程。提高社區黨組織管理基層社區、服務社區居民的能力。國有企業要堅持黨的工作與經營管理相結合,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領職工創業,維護職工權益。要進一步做好高校、機關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的黨建工作。做好大學生村干部工作,引導鼓勵他們創先爭優、創業富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生力軍作用。

三要以創新舉措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明年為“項目落地年”,必須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完善黨管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完善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具體辦法,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實施新興產業領軍人才和高端創新型人才培養引進工程,以項目為載體,重點引進培養現代煤化工、新材料、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等緊缺人才,把各類人才集聚到轉型跨越發展事業中來。加強人才載體平臺建設,抓好國有大型企業工程和技術研發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重點學科及重點實驗室、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建設。

27

四要以得力舉措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腐敗不僅是共產黨員黨性和人格的腐蝕劑,更是事業發展的腐蝕劑。要以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為重點,著眼于建設具有山西特色的懲防體系,不斷取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成效。要嚴肅政治紀律。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嚴格執行政治紀律,時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不聽信傳言,不隨意議論,以扎實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精神狀態為迎接十八大勝利召開努力工作。要抓好決策落實。圍繞中央確定的總基調和宏觀調控政策,圍繞省第十次黨代表大會作出的部署,圍繞建設綜改試驗區、推進“四化”、建設“四個山西”、推進“一核一圈三群”城鎮化等重點工作,以項目為重點,加強定期檢查和專項督查,督促不落實的人,查處不落實的事,確保政令暢通和落實。要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治庸治懶、治軟治散力度,深入開展紀律作風整頓,堅決查處效能低下、懶政怠政、不負責任、執行不力、弄虛作假、奢侈浪費的人和事,繼續狠剎閑話生非的不良風氣、拉拉扯扯的庸俗風氣、吃拿卡要的惡劣風氣,教育引導干部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干發展、惠民生。要狠抓案件查處。始終保持查處案件的高壓態勢,嚴肅查處利用決策權、審批權、執法權等謀取私利、貪污受賄的案件,查處一批吃拿卡要的典型案件,嚴肅處理,以儆效尤。要加強制度建設。以監督制約權力為中心,通過高端設計和源頭治理,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重大項目跟

28 蹤服務制度,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清理各種潛規則、土規章,建立健全防止利益沖突機制,加快構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五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做好黨的十八大代表推薦提名和選舉工作。按照中央要求,嚴把代表思想政治素質關,堅持代表先進性和廣泛性,適當增加基層一線優秀代表,確保選出的代表符合條件、結構合理、比例恰當、整體優秀。要按照中央要求,統籌做好省級人大、政府、政協換屆有關準備工作。協助民主黨派省委和省工商聯搞好換屆。

元旦、春節將至,要做好年末歲首的各項工作,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入開展送溫暖、獻愛心等慰問活動。加強市場監管,保障市場供應。精心安排群眾節日文化生活。抓好安全生產和公共安全工作,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嚴格執行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做到清廉過節。加強值班應急工作,落實領導責任,讓人民群眾過一個溫暖祥和的節日。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扎實工作、埋頭苦干,不斷開創轉型跨越發展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作者系中共山西省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

四川省委三次全會范文第6篇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 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202人,候補中央委員163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了會議。黨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層同志和專家學者也列席了會議。

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胡錦濤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溫家寶總理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全會充分肯定了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認為,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重影響和國際國內環境的深刻變化,中央政治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臶,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

1 族人民,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有效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鞏固和發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成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應對玉樹強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嚴重自然災害,勝利完成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顯著進展。

全會決定,增補習近平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焉榮竹為中央委員會委員。全會審議并通過了《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于康日新問題的審查報告》,決定撤銷康日新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確認中央政治局2009年12月29日作出的給予康日新開除黨籍的處分。

二、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是在我國即將完成‚十一五?規劃,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胡錦濤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站在時代和全局的高度,全面總結了‚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經驗,深刻分析了我國發展面臨的 2 國際國內形勢,對‚十二五?時期推動科學發展、轉變發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維護社會穩定、加強黨的建設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戰略部署。講話高瞻遠矚,思想深刻,內涵豐富,論述精辟,具有很強的戰略性、前瞻性和針對性,是我們謀劃科學發展、推動科學發展、實現強國富民宏偉目標的行動指南。溫家寶總理對《建議(討論稿)》的說明,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集中闡述了我國‚十二五?發展的基礎條件、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分析深刻、說明透徹,對于我們深入領會、準確把握《建議》精神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全會通過的《建議》,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結合當前國際國內新形勢,確定了‚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重大舉措,描繪了我國未來5年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綱領性文件。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這次全會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切實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努力開創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站在兩個五年規劃時空交

3 替點上,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全會及其審議通過的《建議》,必將激勵全黨和全國人民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三、‚十一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

‚十一五?規劃是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重大戰略思想后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一五?的五年,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五年,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戰勝重重困難奮力前行的五年。走過五年,我們科學發展的方向更加明確,步履更加堅定。

我國經濟發展的版圖在細化,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由南向北、從東到西,一個個被圈定,一步步在展開。2009年以來,12個區域規劃先后上升到國家層面;中西部和東北的經濟增速一舉超過東部,與全國經濟增長的差距在縮小。

國家把越來越多的財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醫療以及社會保障等領域,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偏遠地區老百姓的生活狀況得到改善。2006—2009年,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分別為10.2%和8.3% 。

(一)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我們迎接最大考驗

4 我們要發展,我們更要科學地發展。帶著這樣的理念走進‚十一五?,迎接我們的是超乎想象的一系列嚴峻考驗。

‚十一五?規劃甫一開局,‚三過?問題——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就開始考驗國民經濟。此后,通貨膨脹以及雨雪冰凍災害、汶川特大地震等次第登場。最嚴峻的考驗在‚十一五?的第三個年頭出現。2008年,近百年世界經濟史上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突然襲來,猛烈沖擊著正在高速運行的中國經濟快車。一時間,外貿出口大幅度下滑,部分企業陷入困境,百姓就業壓力陡增……從‚過熱?到‚過冷?似乎沒有過渡,中國發展的勢頭急轉直下。

接踵而至的困難,把傳統發展模式的種種弊端更加尖銳地擺在我們面前。速度與質量,通脹與通縮,消費與投資……一對對矛盾輪番凸顯,考驗著中國經濟會不會陷入大起大落的困境,考驗著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不能把國民經濟成功帶入又好又快的發展道路,更考驗著全黨上下堅持走科學發展道路的決心。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十一五?初期宏觀調控表現的是‚有保有控?的特點。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場準入等方面政策的組合拳,加快結構調整,防止經濟增長過熱;另一方面,通過出臺減免農業稅等一系列惠農政策,著力加強農業等國民經濟中的薄弱環節。在開局之時,我們收獲了兩個好年景。2006年國民經濟實現了高增長與低通脹的理想搭配;2007年雖然通脹問題逐漸凸顯,但國民經濟仍延續了平穩增長的好勢頭,財政收入、企業收入、

5 城鄉居民收入齊頭并進,都收獲滿滿。

正當國民經濟開始步入又好又快軌道時,突然襲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又打亂了中國發展的步伐和節奏。

(二)前所未見的困難,前所未見的挑戰,前所未見的精彩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驚濤駭浪,黨中央、國務院‚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連連出手,果敢應對。領先于其他國家,中國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經濟的一攬子計劃,速度之快,規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國經濟一路下滑的勢頭被止住,從2009年一季度的6.1%,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畫出一個精彩的‚V?形走勢。最難能可貴的是,在‚保八?之戰中,結構調整也未松弦。4萬億元的投資重點鎖定經濟發展薄弱環節,鎖定民生相關的領域,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繼推出。

從2006年到200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11.4%,比‚十五?時期年平均增速快1.6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長。與此同時,節能減排也在穩步推進。與2005年相比,2009年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計分別下降9.66%和13.14%,‚十一五?二氧化硫減排目標提前一年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提前半年實現。‚十一五?前4年,全國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15.61%,年均降幅為4.15%。

這就是中國經濟走過波瀾起伏的5年交出的成績單,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交出的考試卷。

(三)統籌東中西部共同發展,我們取得巨大進步

科學發展就要統籌協調。在中國這樣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無疑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東部毫無疑問是領跑者。但是,東部的一花獨放換不來全面的小康社會。‚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5年來,統籌區域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最耀眼的亮點,展現了百花齊放的春光。

在滿園春光中,西部大開發是最美麗的風景。承繼了‚十五?發展好勢頭,西部大開發加速向前推進。5年中,近70項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開工,投資額1萬余億,項目覆蓋交通、能源、農業、工業、教育、衛生等各個領域。加上‚十五?,西部經歷了歷史上經濟增長最快、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10年。一個嶄新的西部在崛起。在西部大開發迎來10周年的時刻,中共中央召開了西部開發工作會議,為西部的下一個10年描繪了宏偉藍圖。

占中國版圖2/3的西部在巨變,中部和東北也緊隨其后。2007年,國務院批復了《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提出將東北地區建設成為綜合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重要經濟增長區域及確立了‚四基地一區?的目標定位。2009年,《國務院關

7 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出臺,明確提出,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要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實現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獨特優勢和競爭力的新的增長極,為全國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東北一次又一次,刷新自己振興的高度和起點。中部也沒有落后。200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頒布實施;2009年,國家又出臺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2010年,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實施意見,明確了中部崛起的工作目標和進度。

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從來沒有像‚十一五?時期這樣精彩紛呈。2009年以來,國務院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高頻率,先后將12個區域規劃上升到國家層面。中國經濟發展的版圖在細化,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由南向北、從東到西,一個個被圈定,一步步在展開。‚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區?已成中國經濟三大引擎,沿海有串串明珠,西部有成渝、關中天水、北部灣三大重點經濟區,中部有武漢、長株潭城市群,東北有長吉圖、沈陽經濟區……一時間東西呼應,南北互動,區域經濟網絡越編越密,協作形式越來越多。

‚十一五?區域經濟碩果累累,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加快,與全國經濟增長的差距一步步在縮小。到2009年,中西部和東北的增速一舉超過了東部,這是前所未有的。2009年,中部地區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的比重為27.3%,比2005年提高5.2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占22.1%,比2005年提高2.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然走在東部的前面。

8

(四)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我們付出真誠努力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讓全體中國人民共享發展的成果,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

5年里,人民群眾得到了更多的實惠。隨著中國經濟總量攀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中國的就業規模也在持續擴大,從2006年的7.64億人增加到2009年的7.7995億人。隨著一批批重點工程的開工,國家把越來越多的財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醫療以及社會保障等領域,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偏遠地區老百姓的生活狀況因此而得到很大的改善。到2009年底,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居民超過4億、新農合8.3億,覆蓋面超過12億。

2006—200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1760元增長到17175元,年均實際增長10.2%,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0.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3587元增長到5153元,年均實際增長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了3個百分點;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由2005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36.5%,農村居民家庭由45.5%下降到41.0%。

全國私人汽車擁有量從2006年的2333萬輛,增加到2009年的4575萬輛,5年翻番毫不費力;手機幾乎成為各個階層居民的生活必備品,移動電話用戶2006年末為4.6106億戶,到今年上半年已突破了8億戶。

9

為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節約能源資源,經過各級政府的不懈努力,我國‚十一五?節能減排的目標有望實現,盡管許多城市居民飽受高房價的困擾,但城市人均住房面積在擴大、市民居住環境在改變,也是不爭的事實。盡管我們離環境友好型社會差距還甚遠,但5年來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積極進展,退耕還林工程等林業重點工程取得巨大的綜合效益,為我們爭取了越來越好的水環境和越來越多的藍天白云,但要實現2020年碳排放強度下降40%至45%的目標,還要付出很多艱苦的努力。

在‚十一五?期間,中國全面取消了農業稅,并建立了農業補貼制度。中國‚種田納糧?的鐵規遠可追溯至春秋時期,即使是史書中推崇備至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也只能做到臨時的輕徭薄賦。給‚種田納糧?的歷史畫上句號是前無古人之舉,惠及中國億萬農民,必將在中華民族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流芳千古。在‚十一五?時期,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一般民眾都能切實享受到發展的成果。

在風云變幻的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06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9%。在最為困難的200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33.535萬億元,增長速度達到了8.7% 。預計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37萬億元左右。 ‚十一五?初期的2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8.3868萬億元。對比數據不難發現,如果不考慮物價因素‚十一五?的五年再造了一個中國,這不僅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全世界的奇跡。這

10 一奇跡引得全球許多人試圖探索‚中國模式?的奧秘。

走過‚十一五?,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排到世界第二位,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3700美元,預計201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4000美元左右,中國將進入聯合國劃定的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四、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

《建議》導語部分開宗明義地提出,‚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緊接著就提出‚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督ㄗh》對‚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深刻判斷為‚十二五?宏偉藍圖確立了戰略方位。

《建議》的第一部分,在分析‚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內外環境時,又強調:‚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強調:‚十二五?時期發展‚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建議》全篇中,無論是關于制定‚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和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還是關于‚十二五?時期我國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和重大任務,都與‚重要戰略機遇期?這個總命題分不開。

11 《建議》從頭至尾,如此重視和反復強調‚深刻認識并準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如此重視和反復強調‚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鮮明體現了這確實是貫穿《建議》全篇的總命題。

在本世紀的頭一個10年,我們黨和國家成功抓住了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公認巨大成就。這10年的發展歷程和巨大成就無可爭議地昭示,黨的十六大報告首先提出的、十七大報告又予重申的關于‚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估量和部署是完全正確的,并為我國在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首先是其中的前5年,即‚十二五?時期)可持續的更大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現在的問題是,面對21世紀第二個10年,首先是這10年中的前5年即‚十二五?時期的發展前景,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嚴重沖擊和世情、國情的深刻復雜變化,我們黨關于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估量和部署,是否仍然正確和繼續管用?對這個關系我國總體戰略和對內對外方針政策的重大問題,《建議》作出了完全肯定和令人信服的回答。

首先,從國際環境看,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市場在資源配臵中的基礎性作用沒有改變,和平、發展、合作作為當今世界的主題沒有改變。在這些國際環境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利弊共生的新變化。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催生世界范圍產業新發展,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準的競爭更加激烈;世界各國加快發展模式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

12 的壓力普遍增強。同時,危機使全球治理結構面臨重大調整,各大國基本力量對比和相對地位將進一步發生變化,我國通過積極參與國際體系改革主動塑造外部環境的機會大大增強。

金融危機在全球蔓延,美國的金融和經濟體系遭受重創,歐洲也受到沖擊,拉美與亞洲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世界經濟增長率從2007年的5.0%、2008年的3.9%降低至2009年的3.0%,一些發達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與債務危機。中國雖然受到了明顯影響,但總體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對手的實力被金融危機削弱,意味著中國正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這給了中國企業一個難得的擴張空間。因此有人甚至預言,由美國引發的金融危機將可能成為中國作為全球大國崛起的標志性事件。

從國內環境看。一個突出的發展大勢,就是我國正加快由中等偏下收入國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邁進。在這樣的發展進程中,我國勞動力素質改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物質、技術和體制基礎更加牢固,企業競爭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不斷增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復雜局面能力明顯提高,社會大局總體保持穩定。當然,我國‚十二五?時期還存在諸多不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

從國際和國內大局上看,都使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能夠得到延續甚至延長。

因此,《建議》在全面審視、準確把握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發展的根本走向基礎上,得出的基本結論是:‚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13 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和振興來說,機遇并不常有,機遇來之不易,機遇稍縱即逝。‚十二五?時期我們要善于搶抓機遇、推動發展。同時,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和危機感,寧可把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措施準備得更周全一些,勇于面對矛盾、克服困難。

中共中央在《建議》中要求全黨‚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加快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也就是繼續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我們自己。毫無疑問,我們必須更加自覺地把這一條作為黨和國家在本世紀第二個10年的重要立足點。

‚十一五?的成就賦予‚十二五?特殊意義的特殊意義在于,‚十二五?將成為中國超越日本后追趕美國的起點。這個起步邁好了,中華民族真正躋身于世界強盛民族之林的希望就升起了。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十一五?時期超越日本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十二五?時期是追趕美國的起步時期。如果這個起步邁好了,將為在未來三十年內超越美國打下良好基礎。放眼全球現狀與態勢,可以作出一個基本判斷:中國將面臨百年不遇的發展機遇。

機遇并不等于現實實力,機遇可能會稍縱即逝;而且世界經濟發展史告訴我們,每逢嚴重經濟危機時期,緊迫感會催生出新的技術與產業革命。在百年不遇的機遇面前,中國有兩種前途:一是緊緊抓住了機遇,中國再上一個新臺階,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強國;二是錯失良機,先進國家借危機中催生出來的新技術革命而有可能將中國再次遠遠地拋在后面。20世紀60年代全球曾經出現過一次產業調整的良機,當時中國沒有抓住。在進入‚十二五?時期后,中國的政治

14 經濟環境與當時不可同日而語,我們還會讓機會溜走嗎?

在百年不遇的機遇面前,中國需要從全球角度審時度勢,冷靜對待,縝密謀劃,從戰略角度布局好‚十二五?時期的發展。

面對百年不遇的機遇,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迎接挑戰

第一,必須從根本上改變‚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成本擴張)的發展模式。

第二,必須改變一味依賴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將挖掘擴大內需潛力與促進內生增長(即培育本國或本地區的企業與企業家)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

第三,必須著力解決長期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城鄉區域差距擴大等突出問題,為經濟提質轉型創造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

第四,必須協調好各區域發展,提升中國整體競爭實力。第五,必須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為經濟發展提供合理的制度基礎

第六,必須強化文化建設,大力提倡講職業道德。 學者張文魁認為,在中國當前的發展階段,經濟增長的必然規律就是‚大膨脹?。而對于這個問題,目前無論是學者,還是普通百姓都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他給出了一系列預測:今年中國GDP總量將接近40萬億元,到2015年,中國GDP總量將達到60萬億;人民幣升值是大勢所趨,預計到2015年,美元對人民幣將達到1比5。

‚屆時中國的GDP總量將達到12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到2015年,世界上將出現兩個GDP超過10萬億美元的國家——美國和中國。?

15 張文魁舉了三組預測數字:今年全國汽車的產銷量將達到1700萬~1800萬輛;2015年中國的鋼鐵產銷量將達到7億噸,而在2000年,這一數字只有1億噸;由于需求量迅猛增長,2000年中國的煤炭產量為13億~14億噸,但今年將達到35億噸。

‚十二五?時期中國面臨的是百年不遇的發展機遇,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對中國在重振世界經濟中的作用都寄予了厚望,我們沒有理由不銳意進取而讓難得的機遇再次與我們失之交臂。只要中國堅持科學發展,堅持革故鼎新,堅持興利除弊,‚十二五?時期中國就能在發展水平與國際影響力方面再上一個新臺階,堅實地朝國運興隆、民族興盛、民生興旺方向前進。

五、《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基本內容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充分肯定了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明確提出了‚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要求、奮斗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描繪了我國未來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

全文共十二個部分: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1)‚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2)‚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內外環境 (3)制定‚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制定‚十二五?

16 規劃,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臶,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4)‚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居民消費率上升,服務業比重和城鎮化水平提高,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貧困人口顯著減少,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社會建設明顯加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穩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

17 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社會管理制度趨于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財稅金融、要素價格、壟斷行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互利共贏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

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奮斗,要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御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二、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三、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六、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七、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八、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九、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十、加快改革攻堅步伐,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一、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

18 水平

二、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為實現‚十二五?規劃而奮斗

六、 十七屆五中全會的主要精神

1、科學發展:‚十二五?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主題

• 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規劃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這是《建議》的一個最為鮮明的特點,也是時代的要求,事關‚十二五?乃至更長時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

• 發展是當代中國和世界的潮流,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本質要求就是要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2、‚五個堅持?: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全會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這樣的新要求。

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

19 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 ‚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 ‚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

•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 ‚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 ‚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

• ——全會用‚五個堅持?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出了明確部署

• 圍繞‚五個堅持?,全會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標——

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 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 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 構筑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

•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 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20 當前,我國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從國際經驗來看,這個階段既擁有繼續發展的有利條件,也處于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環顧全球,成功啟動現代化進程的國家不在少數,能夠持續推進現代化進程并最終獲得成功卻不多見。不少國家在邁入現代化進程后,最初的發展勢頭相當不錯,后來卻出現停滯甚至發生逆轉,關鍵原因就是沒有及時對發展方式作出調整。對于我國而言,要成功應對挑戰,保持現代化的連續性,就必須把握全局、抓住機遇,使發展方式的轉變,由市場的自發走向改革的自覺。

• 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再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我們黨對我國現代化發展階段的敏銳洞察,是繼續推進中國現代化航船的戰略抉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

• 這‚五個堅持?,指明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方向和重點,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反映了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性認識。

無論從我們的發展經歷,還是從世界其他國家發展歷程來看,能不能抓住機遇,推動發展,決定了一個國家能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不斷增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造就國家發展新引擎,贏得國際競爭新優勢。

3、主要目標:勾畫‚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新藍圖

• 全會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明確提出今后五

21 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御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 ‚這是一幅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宏偉藍圖,也是我們黨牢牢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的行動綱領。

4、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強農惠農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 •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 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

5、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 ‚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

22 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會對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 全會對中國進一步推進‚民生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標——

• 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財富蛋糕做大 更要切好

• ‚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五中全會釋放了收入分配的新信號。

• 分配不公、收入差距過大必須有效緩解

• 改革開放30多年,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尤其是近10年來,我國居民收入大幅增長,先富群體快速擴大,為先富幫后富、實現同富裕奠定了基礎。

• 現在以收入分配中表現的公平正義遇到了嚴峻的挑戰:居民的收入差距、東西部地區的發展差距和城鄉之間的差距日益增大,反映財富分配狀況的基尼系數超過警戒線……

• 收入分配不公帶來了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更敲響了社會安定的警鐘。

23 • ‚十二五?期間,必須以攻堅克難的精神多管齊下、多策并舉,形成科學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和規范的收入分配秩序,才能緩解收入差距過大的趨勢。

• 調節收入分配應當以結構性調整為核心,以構建橄欖型社會為目標,加快實施社會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研究顯示,很多國家初次分配基尼系數在0.4甚至0.5,通過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基尼系數會降到0.3以下。

• 十二五’期間要以提高產業工人、農業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為重點,提升國民整體性富裕程度。 ‚橄欖型?社會的成型,關鍵在于提升社會中絕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主要提高工人、農民的富裕程度。

• 十二五?期間要加快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提高中小企業普通職工的收入水平。大量中小企業普通職工的工資一般都在最低工資標準附近徘徊。

• 中小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二是中小企業負擔依然較重、工資制度尚不完善。三是經營管理境況不佳,普遍競爭壓力大、抗風險能力弱、生存周期短、利潤空間低。四是工會商會建設滯后。

• 通過完善制度保障提薪,分區域、按行業建立最低工資指導線制度,普遍建立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機制;通過企業轉型升級帶動提薪;通過擴大就業拉動提薪,降低創業門檻,探索建立創業風險補償機制;通過減稅清費支持提薪,適當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進一步清理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切實減輕中小企業和個體戶的負擔。

• ‚收入分配的調節器?、‚社會發展的穩定器?。‚近年來,國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十二五’期間還應該著力改善農村民生。目前,發展農村公共文化、促進農村義務

24 教育、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等重要制度都已經建設起來,‚十二五?期間要在完善體制、提高標準、推動公共資源配臵均等化等方面加大力度,逐步實現這些方面的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

• 要加快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試點工作,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地擴大覆蓋面,盡快實現廣大農民老有所養的期盼,為逐步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打下基礎。

• 要加大稅收調節力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將高收入者的重要來源——財產轉讓、贈與、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等納入個稅征管對象。對不同地區、不同收入階層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設定應做到區別對待,不能‚一刀切?,以降低工薪階層的稅收負擔。

要從制度上嚴厲打擊和取締非法收入。群眾對收入差距拉大有意見,并不是對合理、合法的收入有意見,而主要是對通過違規、違法行為獲得巨額財富而造成的收入差距強烈不滿,對這些非法收入要堅決打擊。應堵住國企改制、土地出讓、礦產開發等領域的漏洞,深入治理商業賄賂。嚴厲打擊走私販私、偷稅漏稅、內幕交易、操縱股市、制假售假、騙貸騙匯等經濟犯罪活動,切斷違法違規收入渠道。

• ‚調高?不是簡單的‚劫富濟貧?

• 一個國家的發展,公正和效率是永恒的主題。激發社會的創造力,才能提高國家發展的活力。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才能使國家保持和諧穩定的發展。分配公平正是維護社會公正的題中應有之義。

• 對于收入分配的‚高低調節?,對于通過合法經營先富起來的高收入者,在對其合法收入依法予以保護的同時,必

25 須進行必要的調節。

• 調高?不是簡單的‚抽肥補瘦?、‚劫富濟貧?,更不是‚均貧富?。而是要通過稅收等手段,使高收入群體的一部分財富交給國家,用于二次分配,推進分配公平。

6、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 全會提出‚要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讓人眼前一亮。

• 這與以往強調的‘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有新的變化,更加強調了消費的重要性。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不惜一切代價?投入資源能源,片面地強調增長,大量依賴廉價勞動力追求GDP的老路都是走不通的。

• 國內消費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難以明顯提高說明收入分配機制中還有問題尚待解決,只有理順收入分配機制,依靠科技進步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促進經濟發展,中國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 展望‚十二五?,中國經濟總量將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將超過5000美元。而選擇科學的發展方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抓住機遇使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7、文化產業:有望躍升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也是國家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

26 • 面對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日益凸顯的戰略地位,全會提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為此,全會強調‚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

• 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 ‚推進文化創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全會提出這些新的要求,體現了黨中央對文化發展的新思路和新部署。

• 全會提出,要‚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要求,讓人們對‚文化強國?充滿期待。

8、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

• ‚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全會指出,使上層建筑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為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全會提出的‚一攬子?改革方案,讓人們對中國深入推進改革有了更多期盼。

• 全會公報指出,要‚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

• 未來五年,中國將通過深化政府機構改革、轉變政府

27 職能、加強依法行政、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來進一步創新政府管理體制,為‚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奠定堅實基礎。

• 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加快社會事業體制改革。?全會提出‚一攬子?改革方案,預示著在未來幾年,中國社會各領域改革將得到協調全面推進。

9、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 雨雪冰凍災害、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嚴重洪澇災害……回首‚十一五?,一連串突如其來的嚴重自然災害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我國面臨的災害風險增高,災害損失加重,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 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興利除害結合、防災減災并重、治標治本兼顧、政府社會協同,盡快啟動水利重點薄弱環節工程建設,加快建立地質災害易發區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 ‚這必將從根本上提高我國防災減災能力,大幅度提升促進經濟長期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保障水平。?

28

10、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

‚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不斷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全會認為,黨的領導是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

• 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到創先爭優活動在全黨范圍內開展,從加大反腐敗力度到大規模干部教育培訓、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中國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執政能力不斷增強。五年來,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抗擊各種自然災害的一次次艱難困境之中,人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黨所始終保持的同人民的血肉聯系。

• 為此,全會要求,各級黨委要準確把握發展趨勢,科學謀劃發展藍圖,努力創新發展模式,加強對發展的統籌協調,切實提高發展質量。

全會提出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等一條條要求,就是要凝聚黨心民心,形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強大力量,以黨同人民更加堅強的團結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

• 全會強調,全黨必須增強黨的意識、宗旨意識、執政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抓住機遇而不可喪失機遇。‚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看得比泰山還重?。

七、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理念、新論斷

• 1. 淡化經濟指標,轉而強調社會目標——從‚增長?到‚發展?

• 這次十二五規劃,沒有像過去一樣,過多地強調十二

29 五期間GDP要增長多少,它強調的是長期平穩的較快發展,這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描繪與過去是有顯著不同的。沒有強調GDP,而是過多強調了如何富民,如何實在解決民生,讓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夠從改革開放過程中得到實惠,這是令人鼓舞的內容。

許多人只注意到中國在‘十二五’期間將淡化GDP指標,但淡化GDP指標并不意味著中國經濟的增速會下降多少。?

2、‚包容性增長?:如何改變?中國式失衡‚,實現平衡發展;包容性增長目標是成果共享

• 發展和增長的不均衡性

• ‚三個容忍?:容忍經濟增長速度放慢(8%左右);容忍通貨膨脹在適度范圍之內(3-5%);容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使民營經濟成為下一步經濟增長的重點)

3、民富與國強幷舉:從?逐步提高‚到?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勞動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十二五規劃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轉折,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的歷史拐點。過去,我國一直在做大蛋糕,但如何分配好蛋糕,如何使蛋糕在做大的過程中能夠均衡的發展,這是我們沒有銜接好的問題。

• 所以,這次十二五規劃,整體上強調了以和諧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這是一個結構性的變化,如果說我們過多注重‚強國?,那么接下來我們可能更加注重‚富民?,這是一個重大的轉折。

• 第一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持續下降,由九十年代左右的50%多,下降到去年的39%,這在世界上算比較低的。這說明我們在第一次國民收入分配中蛋糕切的

30 不合理。這塊蛋糕的60%被國家和企業拿走了,留下了不足40%給老百姓。

• 第二次國民收入分配調節也不合理,教育、醫療、社保、就業這四大支出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是衡量第二次國民收入分配合理不合理的重要參數。我國去年已經下降到28.8%,而世界絕大多數四大支出占當年財政支出的百分比會達到50%。

• 兩次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使多數老百姓沒有很強的購買能力,加上城鄉差距、貧富差距、行業差距、地區差距比較大,這樣使得分配問題越來越突出,導致社會矛盾激化。所以說,必須下定決心解決收入分配的問題。這次規劃中也列出了很多重要舉措,可見政府的決心。

《建議》強調,要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條件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健全擴大就業增加勞動收入的發展環境和制度條件,促進機會公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保障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

4、在‚三駕馬車?中,消費排在第一。

• ‚擴大內需?首次在中國新五年規劃建議中單獨成章 • 《建議》提出,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必須充分挖掘中國內需的巨大潛力,著力破解制約擴大內需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 投資、出口、消費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投

31 資與消費被稱為‚內需?。長期以來,消費一直是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短板?,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40%-50%之間,2008年該比重僅為48.59%。

•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投資所占比重。近五年的數據顯示,僅固定資產投資一項占GDP的比重就接近50%。

• 目前全球發達經濟體復蘇緩慢,中國不能再過度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如果能有效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中國將在國際經濟格局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和主動權。世界所有經濟大國都是以內需為主的

• 《建議》提出,要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逐步使中國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

• ‚如果經濟增長的成果不能體現到居民的消費增長上,不能切實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這樣的增長就只能是見‘物’不見‘人’的片面增長,從而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背道而馳。

• 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是‚調低、擴中、限高?的收入分配調整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此外還應逐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減輕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穩定他們的消費預期。

• 《建議》提出,要促進投資消費良性互動,把擴大投資和增加就業、改善民生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最終需求。

• 《建議》提出,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會事業的比重,擴大社會保障制度覆蓋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費預期。

• 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建立擴大消費需求

32 的長效機制,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 大量的生產和物資消耗,必然給環境帶來更大的壓力,‚中國亟待進行環境方面的壓力測試。?

• 十二五?期間,政府必須嚴格執行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企業必須做到綠色生產,消費者必須積極踐行綠色消費。

歷史的畫卷恢弘壯美,前行的藍圖催人奮進。我們堅信,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引下,一定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上一篇:生產經營大綱編制范文下一篇:三城聯創工作計劃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