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景區醫療保障工作總結范文

2023-09-24

景區醫療保障工作總結范文第1篇

一、選拔計劃

根據豫衛人〔2010〕25號文件規定,本次選拔高校畢業生到我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21名。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生11名(縣直醫療衛生機構5名,限接收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中心衛生院以外的鄉鎮衛生院6名);??粕?名聘用到中心衛生院以外的鄉鎮衛生院。

二、選拔程序

1、資格審查 依據豫衛人〔2010〕25號文件規定的選拔條件對報名人員進行資格審查,符合選拔條件的憑本人身份證、畢業證原件核發準考證,不在規定時間內提供身份證、畢業證原件或不按時領取準考證的視為自動放棄。資格審查工作貫徹整個選拔工作的全過程,對提供虛假材料的人員,一經查出,取消考試、考核、聘用資格。

2、筆試?、傺芯可?11高校畢業生實行綠色通道,按照有關規定直接辦理就業手續。②其他本科畢業生采取考核的形式進行選拔。③??飘厴I生采取考試、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選拔,對于參加“三支一扶”的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筆試內容為基礎醫學知識(包括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解剖學),考試時間及地點以準考證確定的時間和地點為準。

3、考核 主要考核在校表現和社會表現情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質、遵紀守法等情況。

4、體檢 根據考試、考核結果,按照選拔名額1∶1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確定參加體檢人員,體檢標準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試行)》(國人部發(2005)1號)執行,若有體檢不合格的,按照考試、考核結果依次遞補。

5、公示 根據考試、考核、體檢結果確定擬聘用人員名單,在南陽衛生網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天。

三、審核備案

經公示無異議后,確定聘用人員名單和工作單位,以正式文件上報市衛生局、省衛生廳審核備案。

四、組織領導

選拔高校畢業生到我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為確??荚?、考核工作順利進行,縣政府決定成立以副縣長呂秀武為組長,縣委組織部副部長、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付栓柱、衛生局局長王文峰、縣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陳永成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具體負責考試、考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縣人才中心主任張平浩同志兼任。

景區醫療保障工作總結范文第2篇

當前經濟社會轉軌轉型, 現代傳播技術迅猛發展, 各種思潮相互交錯、相互激蕩, 必然會對職工的思想意識、生活方式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造成職工隊伍不穩定。維護職工隊伍的穩定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在黨的奮斗歷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通過解決人的世界觀、價值觀、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等因素來推動各項工作的實踐, 醫務人員不僅要有精湛的專業技術, 還要有高尚的醫德品質。因此, 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將面臨新的考驗。

一、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只有職工隊伍穩定了, 醫院發展和醫療質量才能有保障, 科主任才會有底氣、有信心??剖业慕】蛋l展, 核心的骨干力量很重要, 只有核心的骨干力量加上穩定隊伍才是一個團隊的最佳組合, 科室在發展的道路上才可能一帆風順。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和完善, 人們的價值取向逐步趨向自身利益, 越來越看重個人經濟利益, 重視個人價值索取, 表現出極強的功利性。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醫務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始終保持清醒頭腦, 堅持為病人服務;有利于提高醫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提高責任心;有助于協調職工之間的關系, 以及醫患關系, 緩和當下日益緊張的醫患矛盾;有助于提高醫務人員的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 在醫療市場競爭中謀求新發展。

二、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點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必然涉及人們的思想、觀念、意識等, 必然影響人的精神生活。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點, 才能更好地去克服、改進和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成效。

1.當前醫院人員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職工身份繁雜, 文化程度參差不齊, 思想政治工作的受眾群體“高低不一”, 職工個人素質、受教育程度的不同, 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

2.社會環境的影響, 各種思潮的沖擊, 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 消極情緒的影響, 也為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難度。

3.醫療環境的變化, 目前各大醫院人滿為患, 醫務人員工作的強度和壓力與日俱增, 身心疲憊, 必然影響到情緒的波動。

三、如何做到思想政治工作有成效

(一)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結合醫院工作特點, 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愛崗敬業和職業道德教育, 通過寓教于學, 積極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煥發工作熱情, 增強凝聚力。要加強宗旨意識教育, 引導職工明確責任感、使命感, 增強責任意識、服務意識, 自覺完成本職工作。

(二) 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醫院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緊圍繞醫院中心工作, 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觸角延伸到醫療行為的各個環節。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培養職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一是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 各種多樣的途徑, 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以先進典型的模范行為影響職工, 營造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見賢思齊的氛圍。

二是利用現代傳媒技術,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間, 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 猶如面對面的談心, 直接了解對方的思想情緒, 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理。把網絡變成聯系職工特別是青年職工的渠道, 使網絡成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載體。

三是從傳統的說教變成實際的思想交流, 因勢利導, 循循善誘, 關鍵是要讓對方愿意接受。將教育式談話變成啟發式溝通, 溝通的程度與技巧直接決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首先要相互信任, 在平等相待中溝通, 認真聽取對方的意見和問題, 力爭幫助解決, 真誠相待, 真心辦事。其次, 在相互理解中溝通, 要沉下心來, 耐心傾聽職工的心聲, 給職工一個傾訴的機會。還有就是在換位思考中溝通, 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理解人, 體會別人的感受, 真誠幫助他人。

四是思想政治工作還要講究藝術性, 人的內心世界是復雜多變的, 要將隱藏在心靈深處的東西袒露出來, 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個別談心是思想政治工作藝術性的一種最佳方式, 要具體問題, 具體分析, 采取不同的方法, 達到最佳效果。

(三) 有針對性的解決實際難題。當前醫院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績效考核, 雖然績效考核在醫院已經推行多年, 其積極作用毋庸置疑。但也有許多管理者深深體會到, 績效考核越執行越難, 既定的分配原則往往在實際操作中受到較多外部干擾, 原則性不強, 人為操作空間大, 有的流于形式, 反而引發了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作為管理者要根據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及時修正和調整績效考核方案, 盡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 科學合理。同時績效考核要增加醫療技術、醫療風險的分配系數, 體現不同層次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在考核過程中要及時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 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化解矛盾, 穩定人心, 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

中層競聘工作全過程滲透全面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是認真對待中層競聘工作, 廣泛宣傳, 讓每一位職工都了解競聘的條件和相關政策;其次是鼓勵年輕的同志積極參與, 珍惜自我展示的機會, 讓大家了解和認識自己;最后競聘工作要公平、公正、公開, 嚴格考核機制, 規范程序, 將自我推薦、組織考察、民主測評有機結合, 隨時接受群眾監督, 廣泛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使得真正讓職工信任、作風正派、技術精湛、富有激情、勇于創新的年輕同志走上管理崗位, 為醫院在改革發展的道路上奠定堅實的基礎。

新大樓搬遷和啟用后工作量增長的壓力, 給職工造成情緒波動較大。再完善的計劃, 在實際操作時也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難題, 急躁、互相抱怨都解決不了問題, 只有沉下心來, 深入科室, 廣泛征求職工意見, 充分調查研究, 提出合理的方案, 依靠多方力量的協調, 就一定會解決。而適時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尤為重要, 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使各項工作順利、平安過渡。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對醫院的穩定和發展, 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起著保駕護航的作用。

在我國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 如何做好醫院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黨務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只有把握時代特征, 順應時代要求, 既借鑒和繼承傳統方法, 又在繼承和運用中不斷充實創新, 才能積累經驗, 取得成效。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只有職工隊伍穩定了, 醫院發展和醫療質量才能有保障。通過對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分析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點, 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創新工作方法, 有針對性的解決實際難題為抓手, 從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實效。

景區醫療保障工作總結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 了解流動人口基本醫療保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流動人口醫療保障[[基金項目]2011年浙江省慈溪市科技計劃項目(CR2011001)。

]的政策建議。 方法 對居住在浙江省慈溪市境內的5963名流動人口進行抽樣調查,對流動人口基本醫療保障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 結果 流動人口中參加各類醫療保險的占72.38%,未參加任何醫療保險的占27.62%。 結論 應加大醫療保險政策宣傳力度,增加財政投入,提高流動人口醫療保障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識。要適應流動人口流動性、多樣性特點,實行多層次、多類型的醫療保障,實現參保方式的靈活轉換。

[關鍵詞] 流動人口;醫療保障;現狀分析;政策建議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進,人口的跨地區流動日趨頻繁,浙江省慈溪市是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流動人口在當地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他們在眾多行業、領域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然而流動人口的基本醫療保障問題也顯得越來越突出,成為一個社會性的焦點問題。本文通過對居住在浙江省慈溪市境內的5963名流動人口進行抽樣調查,了解流動人口基本醫療保障情況的現狀,對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為有效提高流動人口的基本醫療保障水平提出政策建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慈溪市20個鎮(街道)流動人口登記數量,按比例確定每個鎮(街道)的流動人口抽樣調查數量,共計6000名,調查人員于2012年6月~2012年8月期間按各鎮(街道)確定的樣本數對轄區內居住的流動人口進行隨機調查,其中37人的回收資料不全,予以剔除,共有5963人納入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對各鎮(街道)的調查員進行業務技術培訓,統一調查項目和質量控制措施。調查內容有流動人口參加醫療保險情況、對醫療保險政策了解程度、未參加醫療保險的原因、患病時首選的診療機構、醫生診斷需要住院而未能住院的主要原因、接受正規健康體檢情況等,調查員對轄區內的流動人口入戶進行現場問卷調查,指導被調查對象按要求逐項如實回答調查內容?,F場調查結束后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匯總、分析。

3 討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人口遷移日趨活躍,流動人口大量增加,流動人口的基本社會保障問題特別是基本醫療問題成為政府公共管理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1-2]。至2011年底,浙江省慈溪市登記在冊的流動人口總數達95.77萬人,接近當地戶籍人口數。本研究結果顯示流動人口的醫療保險覆蓋率低,醫療保健服務利用不足,醫療保險制度設計與流動人口現狀不相適應,目前流動人口醫療保障現狀無法滿足這一數量龐大、就業范圍廣、層次不一、構成復雜的特殊群體的醫療服務需求[3-4]。我們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強流動人口的基本醫療服務,提高流動人口的醫療保障水平,維護流動人口的健康權益。

3.1 提高流動人口醫療保險覆蓋率

針對流動人口參保意識不強的現狀,我們要加大醫療保險政策宣傳力度,使他們了解醫療保險制度的目的、意義、原則、實施辦法,不斷提高風險意識、自我保健意識和互助共濟意識,形成參保方和保險提供方的良性互動。依據公平、共享、漸進的原則,分層分類地解決流動人口的基本醫療保障問題。在制度設計上以維護流動人口基本醫療權益和推進社會公平為出發點,統籌考慮滿足需要與承受能力,確定流動人口基本醫療保障的統一目標,再分階段、分步驟地有序推進。對于在城鎮單位就業并有穩定勞動關系的流動人口應參加就業地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對于長期在城市或農村并取得流入地居住證的流動人口,應參加流入地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于無固定職業、無穩定收入的流動人員或季節性出來務工的流動人口應參加原戶籍所在地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鑒于戶籍所在地新農合仍是目前流動人口醫療保險的最主要形式這一現狀,我們要積極探索方便流動人口就醫、審核報銷的模式,為流動人口提供零距離、一站式的新農合服務,及時解決流動人口的基本醫療需求,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吸引力。

3.2 建立完善流動人口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辦法

流動人口的流動性大,跨城鄉、跨區域、跨制度的醫保關系銜接問題,一直是流動人口醫療保障的突出問題。我們應按照人社部、衛生部、財政部聯合出臺的《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訂出臺具體的實施細則和具體操作辦法,使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合)人員流動就業時,能夠連續參保,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能夠順暢接續,同時避免重復參保和重復享受醫保待遇。

3.3 建立流動人口醫療救助體系

對于未被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的流動人口群體患有重大疾病無力承擔醫療費用,或在享受了基本醫療保險的前提下仍不能滿足其醫療保障需求的困難人群,我們應將其納入城鄉居民醫療救助范圍之內,為其提供醫療救助。要加強民政、衛生、財政等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研究制訂針對貧困流動人口的醫療救助政策,探索建立流動人口醫療救助的服務平臺,設立流動人口醫療救助專項基金,對救助對象實施分類救助,降低救助門檻,擴大救助面,適度提高救助標準,重點加大對弱勢群體的醫療幫扶力度,使貧困外來務工人員及時獲得醫療救助補助資金,為流動人口的基本醫療保障編織安全網。

探索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改革現有的城鄉二元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是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終極目標。我們要結合當地實際,探索從低水平、多元化醫療保障制度安排起步,逐步向統一、公平的醫療保障制度過渡的實現途徑,不斷提高醫療保障的籌資水平和統籌層次,逐步縮小不同人群之間醫療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終實現制度框架的基本統一,將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到包括流動人口在內的所有人,從根本上解決不同人群醫療保障公平性問題,真正實現讓全體公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和諧社會目標。

[參考文獻]

[1]黎慕,徐緩.我國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研究進展[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19):3675-3677.

[2]李孜,楊潔敏.我國城市流動人口醫療保障模式比較研究[J].人口研究,2009,33(3):99-106.

[3]夏勁節,魏詠蘭,賈勇,等.成都市流動人口醫療保障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21):4062-4065.

[4]魏來.人口流動、促進就業和醫療保障協調發展研究[J].衛生軟科學,2007,21(1):24-27.

(收稿日期:2012-12-12)

景區醫療保障工作總結范文第4篇

統籌發展城鄉醫療保障一體化必要性

人民公平享有生命健康僅是我國憲法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公共職能必要組成部分;居民基本醫療保障中心在于使民眾公平享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建立覆蓋全體國民的居民醫療保障制度體系也是提升國民健康水平的必要手段。隨著現行“三制分立”體系的弊端充分暴露并日益突出,為保障居民基本健康權利、確?;踞t療保障體系公平性、實現政府公共職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升國民健康水平,三制統籌發展勢在必行。

當前“三制分立”體系的弊端:當前我國醫療保障制度基本格局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共同組成的“三元分立”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三個制度之間,由于保障對象不同、籌資方式不同、管理方和經辦主體不同、運行體系和運行平臺不同五大因素,造成三三項制度間醫療保障水平差異巨大;獨立運行分貝占用行政及信息平臺,造成行政部門工作量大信息平臺系統維護成本高,制度運行效率偏低;“三元分立”,制度間存在監管“灰色地帶”,監管難度大。“重復參保”現象在城鄉結合部出現頻繁;醫療服務提供方群體多且雜亂,農村地區醫療衛生服務監管由其困難;政府財政壓力增大,不利于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可持續性,阻礙醫療服務運行效率且醫療服務分布失衡。

實現城鄉居民醫療保障一體化發展趨勢和先進經驗模式。城鄉居民醫療保障一體化主要依據各地經濟發展特點和城市化水平沿“分階段、有步驟、異化趨同”路線發展。前期工作重點是擴大醫療保障覆蓋面,保證基本實現全民醫保、保障醫療保障服務、提高各群體醫療保障水平;中期工作重心是實現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療統籌發展,統一管理運行機構、整合信息資源平臺、統一經辦組織體系監管,實現城鄉醫療保障一體化;后期階段實現統籌三制發展,完全實現“三元整合”居民基本醫療保障一體化、公平化、高效化,根本上提高醫療服務保障水平和國平健康水平。

各地統籌城鄉醫療保障發展實踐經驗和典型模式。在各地在城鄉居民醫療保障一體化實踐中,各地區根據不同條件,出現四種代表性模式:以政府財政主導,以行政法規確立城鄉醫療保障一體化的“神木模式”。以戶籍內所有參保人為保障對象,財政資金負擔絕大部分醫療保障資金,參保人負擔少量費用。報銷比例高、居民負擔小、資金來源穩定,最大化實現居民醫療保險的保障功能。但是對地方財政壓力巨大,居民大病實際報銷比例不高,抗風險能力弱。這種模式適合區域經濟條件較好、居民收入差距較小地方財政收入水平高的地區;

以“大刀跨越”為特點的高度一體化模式。這類模式以浙江嘉興地區為典型:不設等級,統一繳費和補償標準;個人繳費水平高、政府補助水平高、醫療保障水平高,充分利用現有醫療衛生資源統一管理。但是要求對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支付能力強居民收入差距較小;

突出引入市場化運作,“一次投保,二次分保”的“湛江模式”。居民以兩個檔次繳費參保并享受相應補償標準,在此基礎上政府向商業保險公司二次投保,用于負擔參保人重大疾病時提供相應經濟補償。這類模式下對地方財政壓力和居民投保壓力均較小,但醫療保障水平和抗風險水平均較高,但對政府前期醫?;鹗褂妙A算及大病風險概率評估能力要求較高,居民繳費率受市場化影響明顯。此類模式適用于地方財政能力和居民支付能力較弱但商業資本市場較健全的地區;

以多檔投保、對等保障為特點的“重慶模式”。“重慶模式”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基礎整合城鎮居民醫療,設置多重繳費標準及補償模式,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的收入差距、參保意愿和醫保要求,實現城鄉居民醫療保障一體化。但居民易選擇低繳費低保障水平的醫療保險,各檔位間醫療保險基金收支平衡難以控制。這種模式適用于地方財政壓力大、居民收入差距較大的地區;

蕭縣地區統籌發展城鄉醫療保障制度條件

蕭縣安徽省宿州市蕭縣地處淮北平原地區,城市經濟結構仍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城市化水平較低,財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水平較低,屬典型中部農業型經濟特點。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醫保資金由企業、職工個人、政府共同負擔,保障對象為企業職工參保人員,資金充足覆蓋面小,保障水平最高;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起步較晚,主要保障對象為城鎮戶口自由從業者或外來務工人員等,參保人與政府財政補貼共同負擔醫保資金,覆蓋面較廣、保障水平中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起步晚,主要保障對象為農村戶口居民。參保人與政府財政補貼共同負擔醫保資金,醫療衛生服務缺乏且層次低下,覆蓋面廣而保障水平低。

由于蕭縣地方財政較大無法提供強力醫保資金支持,當前屬于典型統籌發展中期階段,工作任務主要為提高基本醫療保險醫療制度覆蓋面,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保障水平。因此蕭縣統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在籌資模式、保障對象、保障水平的共性,使二者統籌發展較為簡單。統籌發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工作應借鑒臨近市縣如宿州埇橋區及淮北市濉溪縣地區,改革工作應將重點置于統籌發展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療。

蕭縣地區統籌發展城鄉醫療保險的政策性建議

蕭縣地區統籌發展城鄉醫療保險應結合地區經濟特點,參考“重慶模式”和“湛江模式”,從發展經濟治本、財政籌資方面、整合優化管理方面、發展農村醫療方面、優化補償政策方面、配套措施六個方面改革,實現科學統籌發展城鄉醫療保險制度,切實降低居民醫療衛生負擔、提高國民健康水平。

大力發展本地經濟,科學促進城市化水平,提高居民和政府收入水平,縮小收入差距。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化水平是影響醫療保障制度和國民健康水平決定性因素,財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是居民醫療保障制度基本保障,政府部門管理水平和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是影響醫療保障制度效用的直接因素,因此大力發展經濟科學推進城市化發展是統籌城鄉醫療保障的根本方法和必要條件;

籌資政策方面: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實行多元化籌資;實現社?;鸨V翟鲋?,緩解財政壓力。政府主辦公益年會等活動積極發動社會捐款及企業捐款;對大額捐款企業實施一定優惠政策優化經營環境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社會資助積極性;公共場合以及部分公共設施設置適量廣告設施促進廣告營收。另一方面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按季度或月份支取讓?;?,剩余部分定制或選擇購買保本保息類風險低但受益相對較高的理財產品實現社?;鸨V翟鲋?,緩解財政壓力;

整合管理機構方面: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基礎整合城鎮居民醫療,合理分工、權責統一。統一管理醫?;?、經辦機構。參保對象等管理活動,衛生部門負責各環節監督工作以及醫療服務供應方、部分藥品的統一管理;

優化補償政策方面: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內容,設置多重繳費標準及補償模式,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的收入差距、參保意愿和醫保要求,實現城鄉居民醫療保障一體化,滿足多元化需求,確?;踞t療保障覆蓋率;

大力扶持發展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規范農村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行為;擴大農村地區社區醫療機構以及村鎮醫療服務機構數量和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避免“窮幫富”現象,緩解城市醫療衛生機構壓力;

其他配套措施:建立監督辦公室單獨負責監督三方責任主體各類行為;資金運行、管理規范、報銷規范完全公開,接受并鼓勵社會監督定期發布工作報告公布資金使用情況、醫療服務機構運營、醫療制度運行情況,陽光運行、公共監管等。

景區醫療保障工作總結范文第5篇

(一)保障水平總體不高,人群待遇差距較大。一是但仍有1億多人沒有納入醫保體系。二是籌資和保障水平總體不高,三是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保障水平不均衡,四是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

(二)適應流動性方面不足。一是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困難。二是異地就醫問題突出,

(三)保證可持續性方面不足。一是統籌層次不高。目二是醫藥費用成本控制機制未完全建立。三是經辦服務能力不適應事業的快速發展。

六、 我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的建議

(一)擴大覆蓋面,盡快實現全民醫保的目標。

主要措施:一是全面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將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全部納入城鎮職工醫保的基礎上。二是推進大學生參保。三是加大推進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參保力度,落實選擇參保政策,提高參保率。四是新農合參合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二)提高并均衡醫療保障待遇水平,保障人民群眾基本醫療。主要措施:一是提高封頂線。二是提高住院醫療費報銷比例。三是進一步降低大病、重病患者個人負擔。四是拓寬保障范圍。五是加大醫療救助力度。

(三)加強醫療保險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主要措施:一是編制包括醫療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險預算,使基金管理更加科學、規范。二是提高醫療保險統籌層次。三是加強醫療服務管理,充分發揮醫療保險對醫療服務的監督和制約作用。四是改進支付方式,推行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

(四)改進醫療保險服務,方便參保群眾。

景區醫療保障工作總結范文第6篇

一、現行醫療保障制度構架

我國的醫療制度改革已經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其主要標志就是確立了新型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模式。與此同時,針對基本醫療保險的制度缺陷,逐步發展了各種形式的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并針對弱勢群體建立了相應的醫療救助制度。盡管目前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還沒有覆蓋農村居民,但一些農村地區仍然保留或新建立了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上各類醫療保障制度共同構成了中國的醫療保障體系。

(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國務院于1998年頒布了《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經過5年多的實踐,截至到2003年6月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已達1.0094億。全國大部分地區(98%)都啟動了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其標志是: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政策體系基本形成;統一的醫療保障管理系統基本建立;醫療保險制度運行基本平穩;醫療保險的保障機制基本得到發揮。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已經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首先,它對促進國企改革和社會穩定發揮了作用。在一億多參保人員中,65%是企業職工和退休人員。二是促進了參保人員的就醫方式和醫療消費觀的轉變,參保人員比過去有了更多的就醫選擇權。三是推進了醫療服務和藥品服務市場的競爭和健康發展?;踞t療保險用藥范圍、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和支付標準,以及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結算辦法等管理措施加強了對醫療服務供方的約束,促使其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服務;四是抑制了醫療費用不合理的增長勢頭。據統計,1990——1998年衛生系統綜合醫院人均門診和住院費用年增長率分別為25.0%和23.7%,2001年分SU降低為9%和5%.

(二)各種類型的補充醫療保險

基本醫療保險的保障水平是有限的,因此,國家鼓勵用人單位為職工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制度。

在實踐中,除了國家公務員補充醫療保險外,各地還摸索出多種形式的企業補充醫療保險模式。如社會保險管理機構以社會保險的方式運作的補充醫療保險;由商業保險公司舉辦的補充醫療保險;由工會組織經辦的職工互助保險等。

(三)醫療救助制度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以員工正式就業的工作單位(企事業單位或國家機關)作為參保單元;二是繳納保險費與享受待遇相聯系。它將沒有在正規部門就業的人口和沒有能力繳費的單位的職工排除在現行制度之外,其中有相當部分的人屬于低收入或沒有收入的弱勢群體。因此,針對醫療保險制度性缺陷,一些城市紛紛出臺了弱勢群體的醫療救助制度。以北京市為例,2001年12月,北京市民政局與財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衛生局聯合出臺了《北京市特困人員醫療救助暫行辦法》,從2002年1月1日開始實施。主要內容是對弱勢群體的醫療費用予以減免。

綜上所述,經過5年的改革和建設,目前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已經基本上實現了體制轉軌和機制轉換。在體制上,完成了從原來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的福利型向社會醫療保險型的轉軌;同時,在新制度下,實行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費用分擔,醫療服務競爭(定點醫院),費用控制(結算方式)以及社會化管理等新的運行機制。在制度層面上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以各種形式的補充醫療保險(公務員補充醫療保險、大額醫療互助、商業醫療保險和職工互助保險)為補充,以社會醫療救助為底線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基本框架。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對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二、醫療保險制度評估

盡管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和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總體上看,社會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進展還不盡人意。新制度運行過程中的問題還很多,有些問題還十分嚴重。有必要對醫療保險制度,特別是制度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理清今后醫療保險制度發展的思路。目前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主要問題是:

(一)社會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狹窄

截止2003年6月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已經突破一億人,但從總量上看,醫療保險覆蓋面只相當于城鎮就業人口(2001年)的42%,在三大社會保險中是參保率最低的。

從結構上看,基本醫療保險主要覆蓋的是國有企業和一些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還包括部分集體企業的職工。大量的其他類型企業的職工,非正式就業(靈活就業)人員,城市弱勢群體(低收入或下崗、失業職工,殘疾人和孤寡老人,進城的農民工,較早退休的“體制內”人員等),以及農民還沒有被制度所覆蓋。

總體來說,我國現行的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還是相當有限的,絕大多數的社會成員還沒有制度上的醫療保障。據衛生部的統計資料,2000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已經達到4700多億元,其中居民個人支出近2900億元占其61%,說明能夠享受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還是少數人。

(二)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尚未真正形成

盡管目前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的框架已經基本形成,但合作還有明顯欠缺:一是農村人口的醫療保障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二是現有體系中各個層次的運行還沒有納入正軌,成效并不顯著。職工補充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社會醫療救助、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社區醫療服務等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

(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與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不配套

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是關系到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醫療衛生體制包括醫療機構(主要是醫院)的補償機制問題和藥品生產、流通體制問題。就一般的意義講,醫院補償機制就是指醫院獲得收入的方式。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醫院的性質是非盈利的和福利性的,其經費基本上來源于財政或企業(單位)撥款,醫院的其他日常性成本則通過醫療服務的收費來補償,因此,醫院追求自身利益的動機也不強。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政府對國有醫院的補償政策也有所變化,補償的規模逐漸降低,醫院以經營收人為主,追求經濟效益成為醫院的經營動機。為了醫院的生存和發展,政府允許醫院從他們銷售藥品中獲得15%~30%的價差作為補償。在中國,90%的藥品是由醫院零售的。在追求利潤的誘導下,醫院常常給患者開大處方,特別是多開國外進口或由外資企業生產的價格高昂的藥品。

藥品的生產和流通領域也存在著嚴重問題,普遍存在的現象致使藥品虛高定價,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利益。醫院“以藥養醫”的補償機制,藥品生產和流通體制的弊端,對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順利運轉形成了嚴重的沖擊?;踞t療保險基金除了要面臨人口老齡化、疾病普遍化和醫療技術的提高等自然原因帶來的費用壓力外,還要承受由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滯后所帶來的考驗。不少實行醫療保險制度的地區,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醫療統籌基金人不敷出的局面,這對于醫療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與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不配套的另一個嚴重后果是,醫院、醫保機構和患者三方之間的關系沒有理順,關系緊張。為了控制醫療費用的增長,政府部門下發了一系列旨在規范醫院行為的文件,對醫院的選擇、用藥、診療項目、費用結算方式以及定點藥店的選擇都做了明確規定。特別是不少城市的醫保機構,改變了過去與醫院實行“實報實銷”的“按項目付費”的費用結算辦法,而采用對醫院約束力更大的“總額預算制”。這種結算辦法增加了定點醫院的壓力,甚至出現了醫院與醫保機構的沖突。

醫院和社保機構的矛盾,也導致了參?;颊叩牟粷M。他們認為雖然參加了醫療保險,但事實上卻得不到醫療保障。這將會動搖他們對醫保制度的信心和對政府的信任。

(四)政府對醫療資源投入不足

改革以來,政府投人到衛生醫療事業的資金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同時個人支出增長迅速。1997—1998年低收入國家(人均年收入在1000—2200美元之間)的公共健康支出占其財政支出的平均比例為1.26%,中等收入國家(人均年收入在2200——7000美元之間)的平均比例為2.25%,而中國只有0.62%.即使與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公共健康支出仍然處在非常低的水平。國家衛生醫療資金投入不足,是宏觀上醫療保險資金短缺的一個原因。

目前我國基本醫療保險的籌資比例為:單位繳納職工工資收入總額的6%左右,個人繳納本人工資收入的2%左右(具體繳納比例,不同省區有所不同)。由于沒有醫療基金的積累和沉淀。對于在實行新制度時已經退休的“老人”來說,他們的醫療保險資金就構成一筆“隱性債務”。在沒有其他渠道的資金解決老人醫療保險“隱形債務”的前提下,僅靠在職職工繳費來負擔自己和已經退休老人的醫療費用,必將使醫療保險基金的壓力增大。這也是造成不少地區醫?;鹉昴瓿У囊粋€重要原因。

同時,人口老齡化對醫療保險基金也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對醫療保險基金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老年人的發病率和患慢性病率都要遠遠高于中青年人,而供給醫療保險基金來源的在業勞動人口所占的比例卻在減少。其結果是“醫?;鸲倘?,每個在職職工所要承擔的醫療保險責任越來越大。”醫?;鸹I集的有限性和醫療需求的相對無限性,是醫療保險運行的一對矛盾。這一矛盾,在今天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投入相對不足的背景下更加突出。

政府財政對醫療資源投入的不足,對醫療保險制度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醫療保險基金始終處于捉襟見肘的狀態。與此同時,由于醫療服務結構的不順,沒有合理地分解患者的醫療需求,使資金流向高成本的大醫院,使有限的醫保資金沒有得到有效地利用。

三、完善醫療保障體系的構想

我國未來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基本指導思想是:逐步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以追求社會公平為目標、以民生為本的社會保障制度?;谶@樣一種指導思想,我國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和發展的價值導向應該是公平性和普遍性;使所有的社會成員都能夠享有醫療保障。而實現公平性的關鍵措施就是完善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通過多層次的醫療保障網絡的設置來覆蓋所有的社會成員,并滿足他們不同的醫療需求。

(一)建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

當今世界,健康已經成為公民的基本權利。因此,在醫療保障領域,使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公平地享受醫療保障已成為各國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盡管由于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目前我國的醫療保障還不可能是全民統一的制度,但是建立適合不同群體要求的醫療保障制度,還是可以實現的。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國家強制實施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保障在職職工和退休職工的基本醫療需求?;踞t療保險制度已經平穩運行了5年多,覆蓋面在逐步擴大。對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來說,它的參保對象的界定是非常明確的。但不少企業由于經營困難,繳不起保費,致使這些企業難以被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所覆蓋。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緊要對策就是做到“應保盡保”,讓制度外的職工也能進入制度的范圍。針對困難企業目前參保難的狀況,應對現行政策做出某些調整,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盡可能地將這些企業納入到社會保險體系中來?;踞t療保險要確保覆蓋所有的職工,并使職工能夠切實得到按照政策規定的基本醫療待遇。

應加快補充醫療保險制度的建設,妥善解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范圍以外的費用負擔。使參保職工,特別是困難職工一旦發生大額醫療費用時,可以通過補充醫療保險途徑得到補償。補充醫療保險可以有多種形式,但利用市場的優勢(商業保險)來經營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針對靈活就業這種新的就業形式,政府應該建立特殊的醫療保障制度。對靈活就業者宜采用靈活多樣的管理辦法。具體來說,在參保方式、繳費辦法、待遇給付、基金管理和服務等方面都要有不同的安排。

發展醫療救助制度,解決弱勢群體的后顧之憂。對于弱勢群體中沒有工作或失去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如殘疾人)就醫,要給予更多的幫助,使弱勢群體同其他社會成員一樣,能夠得到享有健康的權利;不致因貧困而放棄這一基本需求。

盡快建立與完善我國農村的醫療保障制度,形成農村新型的合作醫療體系。據調查,“全國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農戶占農村貧困戶的比例已經達到35%左右,每年大約有1305萬農村人口面臨因生病而傾家蕩產的危險”。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高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國家已經開始關注農村的醫療保障制度建設。2003年1月16日國務院頒布的《加快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見》中指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應該是,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靈活就業人員特殊醫療保險、弱勢群體的醫療救助和農村人口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所構成。在這個醫療保障網絡中,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醫療服務和保障。

(二)未來發展目標

我國醫療保障體系近期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逐步建立起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特別在全國農村建立起新型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根據我國目前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我國還不可能用“一個”制度覆蓋所有的人口。因此,醫療保障體系必然是針對不同人群的各種醫療保障制度的組合。盡管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內部結構參差不齊,社會不同群體之間的醫療保險待遇也有所差異,但卻可以在現有條件下,做到使每一個社會成員在發生疾病,尤其是身患重病時有所依靠和指望。因此,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是我國短時期內醫療保障制度建設的最佳選擇。

從長期來看,建立全民健康保險制度是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最終發展目標。如前所述,“健康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已經成為各國政府和社會的共識,對健康權利的尊重和維護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的體現。每一個公民,無論其職業、地位、年齡、性別、出生地等有何不同,但醫療服務和保障的需求是同樣的。當我國的整體經濟實力提高,物質基礎更加雄厚,整個社會對社會保障制度的認識更加深入的時候,我國就有條件建立起統一的全民醫療保障制度。

四、政策建議

我國醫療保險制度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是當前社會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最迫切的任務之一,也是難度最大的一項工作。為了盡快實現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和完善的目標,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大政府對醫療服務領域的資金投入,為醫療保障制度的有效運行奠定基礎

政府的資金投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醫療服務供方(醫院)的投入,二是對其他醫療保障制度,如靈活就業群體的醫療保險、弱勢群體的醫療救助和農民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投入。

對醫院,政府應考慮適當增加財政資助的比例,從補償機制上徹底改變“以藥養醫”的經營模式。需要強調的是,在醫療保障的投入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將承擔相應責任,兩級政府應該進行合理的分工,而不僅僅是光靠中央財政撥款。當然,對于政府投入資金的使用情況,應該有必要的監督,確保資金真正用于醫療保險參保人的服務上面。

對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外的其他醫療保障制度,各級政府有責任投入資金。同時,醫療救助制度提倡慈善捐助和多種籌資方式。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的方向,就是建立由政府和其他多種社會力量,如非政府組織、慈善機構、企業和個人等共同編制社會保障安全網;對于農民合作醫療制度,各級政府也應當加大資金投入?!都涌旖⑿滦娃r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見》已經明確了政府出資的標準,即地方財政為每個農民每年補助10元。關鍵的問題是政府應切實覆行職責。同時,對貧困地區,中央政府還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以保證農民得到醫療保障。

(二)醫保、醫療、醫藥“三改聯動”,創造醫療保障制度實施的良好環境

醫療、醫保和醫藥是社會醫療保障體系中三個組成部分,只有三個方面協調運作,才能保障整個醫療系統正常地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醫療、醫保和醫藥在醫療系統中的定位和相互之間的密切關系,決定了三項改革必須聯動,齊頭并進。

首先,政府對公立醫院或其他非盈利醫療機構正確定位,通過適當的補償機制轉變醫院“以藥養醫”的經營模式。其次,政府要下決心徹底解決醫藥生產和流通環節中的問題,扭轉藥品虛高定價的局面。第三,調整好醫療保險供、需、保各方利益。有這樣,才能實現“用比較低廉的費用,提供比較優質的醫療服務,努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基本醫療服務的需要”的醫療制度改革目標。

(三)發展杜區衛生事業,理順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社區衛生醫療服務具有“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六位一體的功能。在完善醫療保障制度的建設中,加快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至關重要。合理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應該是雙層或三層機制。即小病、常見病在以全科醫生為主體的社區醫院就診,大病、重病在較大的醫院就醫。社區醫院的醫療成本比較低,患者能夠得到比較及時和實惠的服務。

為了促進社區衛生服務事業的發展,首先應當大力培養全科醫生隊伍,使其成為社區醫療服務的主力軍;第二,鼓勵醫生或醫生團體在社區開辦診所,診所或醫院既可以是新設立的,也可以是由區級(

一、二級)醫院改造的;第三,支持民間資本進入社區醫療服務領域,并鼓勵社會對社區醫療服務的捐助;第四,將社區醫療服務納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將社區醫院或診所視同定點醫院。

(四)加快社會醫療保障的立法步伐,為醫療保障制度的推行提供法律保證

醫療保險實行三方付費制度,所以,規范需方、供方、保方三者的責任和行為,特別是加強醫療行為監管,嚴格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的發生十分重要。因此,要盡快對醫療保障進行立法。對于醫療服務的供方,嚴格醫保定點醫院、定點零售藥店的準人資格,醫保經辦機構通過與定點醫院、藥店簽訂合同來對其進行規范化管理。對于需方,也要用法律來約束其就醫行為。通過分類給付,增加個人費用意識。對出借、冒用醫療保險卡者要受到一定的經濟賠償或停用的處罰。對企業和單位,要通過法律手段強化基金的征繳力度?;鹕侠U要按時和足額到位,保證醫療保險基金有長期、穩定的來甌對于社會醫療保險管理機構,也要有相應的行為規范,并嚴格依法行使職權。同時有義務向社會公示其管理的業績,并接受公眾的查詢和社會監督。

(五)扶持商業醫療保險的發展,真正形成多層次的醫療保險體系

為了進一步推動商業醫療保險的發展,至少可以從兩方面考慮:一是劃分社會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的范圍,補充醫療保險應該交由商業醫療保險經營。為此,應用法律的形式界定社會保險的經營范圍,對于社會保險管轄范圍的,商業保險不應插手;而屬于基本醫療保險范圍以外的領域,社會保險管理機構也不應干預。

二是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扶持商業醫療保險發展的政策。目前的優惠政策力度還不夠大,可以考慮借鑒國外的經驗,進一步完善與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比如補充醫療保險費在一定額度內(工資總額的4%)予以稅前列支;對經營補充醫療保險的公司,保費收入減免營業稅;對個人繳納的醫療保險費部分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等。

(六)建立一套科學的醫療保障評價系統,為醫療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上一篇:貨車檢車員技師練習題范文下一篇:交警大隊黨建工作經驗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