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經濟責任審計審計范圍范文

2023-09-20

經濟責任審計審計范圍范文第1篇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審計理論,創新

一、引言

社會經濟的發展伴隨著經濟安全問題的不斷產生,因此經濟責任審計是防范經濟安全風險的有效途徑。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健全,我國制定了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并結合我國的國情,有力的推動了審計理論的創新,為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保駕護航。審計理論的創新對制度的創新有著導向作用,對社會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二、經濟責任審計概述

經濟責任審計是根據有關部門的委托,審計組織遵照相對應的法律法規,對人民團體、事業單位的黨員干部進行財政檢查,以保證其財政收支真實合法的過程。經濟責任審計具有受托性、指令性及風險敏感性,在審計工作中,要充分了解這些特點,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經濟責任審計的創新方法

(一)經濟責任審計的理論創新

因為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對象具有特殊性,其對象主要是企業領導干部或者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他們擁有重要的領導作用并且由任期界定審計的事項和范圍。所以,應該不斷創新審計關系人理論,不斷完善審計關系理論體系。第一,要立足于原來的審計理論機制體系,構筑符合中國特色的審計理論機制體系。第二,對審計關系人結構理論進行創新,把審計準則、審計目標、審計監控方式、審計規范進行完善。第三,要清楚審計目標策略,把審計調查作為切入點進行審計方法的創新。

(二)經濟責任審計的制度創新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跟其他國家相比較,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有我國自身的特色,我國的經濟責任制度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缺陷,需要學者和專家進一步研究。首先,把現代審計最大限度的運用到審計制度當中,把二者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發揮現代審計理論的監督和指導作用。其次,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同時結合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對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不斷完善。

(三)經濟責任審計的類型創新

2010年,我國著手開始實施經濟責任審計,同時把它作為一項基本制度,著對于審計領域來說是一個創新,也帶來了空前的挑戰。因為經濟責任審計的推行時間非常短,截止現在也沒有完全實現經濟責任審計,所以不斷對經濟責任審計進行創新,劃分和確定出審計類型。第二,把經濟責任審計跟其他審計類型聯系在一起,豐富審計類型。第三,立足于當代國情,豐富審計內容,讓審計類型的種類能夠適應中國國情的需求,而不至于千篇一律,一成不變,否則就陷入了機械主義。

四、審計理論的創新方法

(一)審計理論的管理機制創新

管理機制健全與否,直接影響著經濟責任審計的成功開展,但審計理論管理機制目前還無法充分滿足經濟責任審計需求,有必要在其管理機制的內容方面進行創新。而所謂的創新需要以原審計理論機制為基礎,考慮到中國特有的經濟責任審計管理的實際需求,制定更為系統和健全的審計理論機制,使管理制度體現出創新元素,確保經濟責任審計機制體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二)審計理論的結構創新

因為我國審計理論的側重點非常多,因此讓審計理論結構出現了多樣化,站在經濟責任審計的角度看,應該立足于審計理論的基礎上建立審計空間,讓經濟責任審計得到順利實行。第一,可以著手開展對審計理論系統的改革和創新,側重點放在對經濟權利的審計監督上,這樣能夠讓經濟權力得到輿論監督;第二,審計理論應該從行為責任人和管理當局兩個方面同時切入,結合中國當前國情,對審計目標、準則和監控方式等多要素進行不斷加強和完善。

(三)審計理論的目標創新

審計目標作為一項核心內容,對其進行創新其意義十分重大。創新審計理論目標應從其理論層次出發,對目標要求加以明確,充分了解理論目標內容,有目的的對其進行創新。對審計理論目標進行創新,創新目標應具有如下幾個方面:首先,對企事業領導干部擁有的經濟權力充分了解,及時監控其經濟權力的行使情況。其次,提高企事業領導財政信息的透明度,促進企業經濟事務的科學發展。最后,對企事業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全面考察,確保相關的經濟活動真實、合法。

五、結束語

總之,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待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的經濟安全問題以及腐敗現象值得我們的重視。面對物欲橫流的社會誘惑,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干部要堅持原則,國家也要充分行使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來加強對企業的管理。而對經濟責任和審計理論的創新有利于審計制度的不斷完善,防范投機行為所帶來的風險,維護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喆珺.經濟責任審計與審計理論創新探討[J].經貿實踐,2015

經濟責任審計審計范圍范文第2篇

一、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第一,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的相同之處

首先,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所形成的動因是相同的。經濟責任審計形成的動因與財務收支審計所形成的動因大致是相同的,但是經濟責任形成的動因是審計舉動動因的根本動因。經濟責任的關系是財務收支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的根本,兩者都是資源所有者對資源的應用與處理的主要措施,并且也可以說成是所有者對資源的應用與處理的保障體制。審計組織根據在執行任務中較為自然的說明了受托人實行其義務的狀況,應對經濟責任審計等其他不同種類的審計類別進行適當的區分,從而為業務在管理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便利條件。

其次,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相關的一些法律的根據是大致相同的。經濟責任的審計是按照審計法的相關規章制度來進行的工作,財務的收支審計也是如此的。在對審計的工作展開的過程中,每一項審計的工作都是按照依法監察、依法施行工作等的準則來完成的。如果說在審計活動展開的過程中沒有將《審計法》當成憑據,那么不管什么樣的活動都無法順利的進行。

再次,經濟責任的審計與財務收支的審計在程序上是大致相同的。財務收支的審計應該根據審計的準備工作、審計的實施階段、審計的結果匯報等多種過程,經濟責任的審計等同于財務的收支審計。換言之,在多種的程序創建的過程中都是具備科學性并且符合道理的,財務收支的審計對掌握以及管理多種審計都是非常有成效的,經濟責任的審計也是如此。

最后,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在監察的規則上也是相同的。兩者在審計的過程中都應該做到腳踏實地、公平公正的準則,審計的工作人員在對關于經濟的事件做完整的審查從而辨別其是否具有合法以及真實性,在審查的過程中都是按照國家的法律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來進行的。

第二,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的不同之處

首先,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的審計主體有所區別。前者的審計主體有嚴格的規章制度,根據相關的規定表示:“按照人民政府以及黨委等提出的觀點,由監察機關和人事部門發起的提議,審計的主體應該按照法律的要求來執行審計?!庇纱丝梢婞h委政府在任職的期間里,審計機關一定是經濟責任審計的主體。審計機關當中的工作人員僅可以進行相關的工作,不能私自的使用經濟責任審計的相關權益。

其次,在財務收支審計的規則上有所區別。財務收支審計是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從而囑托給社會中的審計部門來執行或者是國家的相關審計的部門來執行。

第三,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項目的立項法則有所區別。前者的項目都是遵循政府或者是黨委的想法,各個部門的領導干部與相關的組織部門進行溝通,或者是與相關的審計機關溝通之后才進行立項執行的。而后者是按照本級的政府工作需要以及宏觀的管理部門的需要等,對于經濟的狀況經過審計的組織結構來制定相應的項目方案。

第四,經濟責任的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的審計規模有所區別。前者是對于事業單位以及歸屬的部門進行的審查,也是對領導干部在任職期間所舉辦的經濟活動進行的審查。后者大部分是對于某個組織以及部門財務所創建的監督活動。

最后,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的審計目的有所區別。前者的審計目的有兩個:一個是特定的目標,另一個是根本的目標,或者說一個是個性的目標另一個是共性的目標。共性的目標是在判斷以及審查的相關活動中對工作完成的狀況進行整體的落實,發掘問題出現在了哪里,從而對執行的管理以及監督職責所負責的經濟責任所做出的相應結論,或者是對執行的計劃和政策等做出相應的結論,因此加強按照法律行使相應政策的能力并且對經濟的行為舉止做好典范。與此同時,經濟責任審計還可以按照組織的整體性質以及相關的領導或囑托的單位之間需要來建立一種個性的目標,例如,對于領導干部應該明白的一些事情或者是行業中的一些責任的事項,大致上都應該是經濟責任審查的一些基本事項。

二、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之間相互融合

經濟責任審計因隨機性強,對會計的工作要求很嚴格,任務量較多,會計在檢查相關的數據當中所用的時間也非常的久,但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又很難完成相關的工作,因此在檢查的過程中容易遇到麻煩。為了加強會計的檢查質量以及效率,并且在檢查的過程中節省一大部分的時間,所以應該將財務收支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兩者之間互相的融合。

第一,在計劃實施審計項目當中應該做到兩者之間統籌規劃,將財務收支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兩者之間互相的融合。

在對財務的收支審計展開的過程中,由于人事以及部門之間沒有展開對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就應該在任職期間為經濟責任而考慮,考慮財務的收支審計與經濟責任的審計兩者之間的需求。對于審計方案的部署應該是有序的、統一的,將財務收支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兩者融入在一起。大量的收集財務收支審計的相關資源,可以對今后的經濟責任審計提供良好的根基,并且在審計的過程當中爭取一次通過,盡量防止反復的進行審計。

第二,在計劃實施審計項目當中應該互相的滲透,將財務收支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兩者之間互相的融合。

在對財務的收支審計的計劃確定之后應該對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以及需求進行全面的思考,并且對經濟責任審計所學的相關資源,其中包含會計資源的完整性以及真實性、行業的制度在發展過程中的情況等都要有針對性的寫入審計的策劃當中。對于財務收支的審計應該集中的對信息資源進行累積或采集,在此過程中應該對已經審核的組織領導的經濟責任來進行全面的審計,將其當成是今后在對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結構。如果要實行對經濟責任審計時,應該綜合以往審計的評價,在對平常的審計進行綜合的審計時,就不需要做整體的審計了,這樣一次審計通過被多次使用的方式加強了在工作中的審計效果。

第三,對審計的資源進行使用時也應做到財務收支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兩者之間互相的融合。

兩者的審計都是根據會計在對賬目的分析研究中以及對財務在收支的審計后進行的經濟責任審查的使用。將經濟責任審計與全年的財務收支在資產以及債務等的審計相融合,可以減少在審計當中所使用的資源。對于相對重要的問題以及微弱的環節在審計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審計的力度,以免對時間以及人力都形成浪費。與此同時也應該全面的將社會審計進行合理的使用,內部的審計也應如此。對于財務收支審計的工作完成后應該將在審計過程中得出的結論保存并歸檔成冊,以便在今后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工作當中可以方便翻閱。

三、結語

總的來說,本文主要是根據財務收支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兩者之間的關系來進行的分析研究,從而發現了兩者之間具備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但是通過對財務收支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之間的相融合從而對審計的方式進行良好的改善,是在目前政府以及各級的黨委之間進行加強審計工作最有成效的舉措。

參考文獻

[1]梁雪鋮.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比較分析[J].審計研究,2009,(6):30-33.

[2]王高澤.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審計之比較分析[J].懷化學院學報,2005,24(6):55.

經濟責任審計審計范圍范文第3篇

《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 (中辦發[2010]32號) 規定的出臺,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制度, 是加強對領導干部監督管理, 預防和治理腐敗的一項重大舉措。同時它對拓寬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思路, 提高審計工作成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探索性的在實施經濟責任審計的同時, 引入管理效益審計, 以尋求兩者優勢互補。

二、引入管理效益審計的原因

(一) 當前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弊端

目前的經濟責任審計存在一定局限性, 無法充分發揮科學界定經濟責任, 規范管理流程, 強化管理責任的作用, 未真正體現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綜合審計的內涵。具體表現在:

1、傳統經濟責任審計模式內容過于單一、重點不突出。

目前, 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還主要停留在對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各項管理、決策活動真實性和合法性審計的層面上, 使得經濟責任審計質量不高, 未真正體現經濟責任審計全面性、綜合性等特點。就事論事, 內容過于片面。

2、傳統經濟責任審計模式重點不突出。

傳統經濟責任審計模式往往在全面審查財務賬簿的基礎上進行, 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發現問題, 但由于審計范圍寬, 加之受審計時間及審計資源的限制, 無法就一些重點問題、重點環節進行深入了解。因此有時對審計對象缺乏深層次的披露和剖析, 使得實際成果成為一塊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的“雞肋”, 造成審計工作質量不高。

3、傳統經濟責任審計模式評價不全面、不準確。

傳統經濟責任審計由于不能多角度審視問題的實質, 造成審計成果可利用程度差, 往往使審計評價空泛, 針對性不強, 有時甚至出現以偏概全, 不準確的現象。因而產生很大的審計風險。

(二) 經濟責任審計與管理效益審計結合的必要性

1、經濟責任審計與管理效益審計結合是科學評價領導干部的需要。

經濟責任審計與效益審計可互為補充。經濟責任審計能為效益審計提供線索, 而效益審計能從另一個角度, 為評價領導干部提供其履行經濟責任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相關信息。經濟責任審計與效益審計結合就可以對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進行較全面的評價, 監督領導干部權力的行使情況, 為組織人事部門評價、任用干部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同時健全對領導干部業績責任的考核機制, 完善干部管理機制, 有利于促進領導干部依法行使權力, 有效履行職責。

2、經濟責任審計與管理效益審計結合是提高審計質量的有效途徑。

經濟責任審計與管理效益審計結合, 避免了傳統經濟責任審計一帶而過的弊端, 通過有針對性開展效益審計, 使經濟責任審計內容更全面, 抓住重點問題, 深挖細究, 從而有效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3、經濟責任審計與管理效益審計結合是合理配置審計資源的需求。

面對經濟責任審計的要求越來越高, 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將會日益突出。經濟責任審計與管理效益審計結合可以相互借鑒, 互為利用, 避免了審計人員重復勞動, 即可節約審計時間, 又能提高審計效率, 起到1+1>2的效果。

三、經濟責任審計中引入管理效益審計在企業中的運用

鑒于在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同時實施管理效益審計的優越性。我們決定在公司下屬單位中選擇了一個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的單位探索將管理效益審計融入到經濟責任審計中的審計方法。

(一) 審前準備及調查, 確定效益審計對象

我們在認真培訓的基礎上。結合被審計單位所提供的領導干部任期內述職報告、任期內財務報表、重大決策、重大投資相關會議紀要、以及任職期間審計報告、檢查報告等資料進行了收集整理及分析。大家對該單位的基本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認為任職期間該單位固定資產投入金額大, 但效益并不明顯。進駐該單位后我們組織了領導干部述職會, 在座談中, 發現該單位投資項目較多, 對投資項目是否該實施及實施后的效益情況反應很大, 褒貶不一。同時, 我們又與被審計人進行了溝通, 我們發現, 被審計人認為他任期內的全部投資項目都達到了預定的經濟效益, 但卻提供不出具體的數字。對項目投資的效果的鑒定將影響到對該領導任期經濟責任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為此, 我們調整了審計工作計劃, 決定在實施常規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同時, 實施該單位項目投資效益審計。

(二) 明確審計重點, 開展管理效益審計

我們安排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質性測試。在梳理中發現其中有一項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是被審計人在力排眾議的情況下決策通過的該項目在一年多以前已通過驗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并且該項目在所有的投資項目中金額最大的, 影響最大。同時再結合實質性測試的結果我們將該項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確定為實施效益審計的重點。

我們查閱該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建議書批復及項目竣工決算的審計報告、驗收報告等文件資料, 對該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投入建成后所應達到的預期經濟效益有了初步了解, 為開展效益評價獲取了依據。

為掌握第一手資料, 我們到生產線場進行了實地查看及現場調查并走訪現場的生產工人及設備管理人員該生產線的使用情況。通過觀察法, 發現該生產線投入正式運行后使用效率并不高, 而且其中的設備不能單獨運行, 要必須和其他設備同時運作, 屬于高耗能設備。而且由于生產任務不飽滿, 常常處于停機狀態。然后我們又到質量部門對該生產線所生產的產品質量、廢品率等情況進行了解、核實。

我們本著重事實, 以數據說話的原則, 采取分析對比法, 對該單位這條生產線所在車間全年的“生產任務完成情況表”及財務部門提供的這條生產線所生產的A系列產品的銷售、成本等相關資料進行了比對、分析。同時, 我們還對每百元投資所新增的生產能力、單位生產能力實際造價、投資回收期等進行了審查, 我們結合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擬達到的生產能力、經濟效益進行了對比, 并與同行業水平進行了比較, 得出結論:該投資項目實際完成后, 通過一年的投入生產, 未能達到設計綱領擬實現的產量、銷售收入及利潤, 未達到預期目的。該生產線的投入使用, 雖然彌補了原有生產能力的局限性, 但新產品產量雖然與設計綱領相比相差較大。未能充分發揮該生產線的應有的作用。通過效益審計, 我們提出單位應進一步擴大新產品產能, 使A系列產品生產線能與其他生產線互相彌補、互相配合, 同時應尋找分析該項目正式運行后未達到設計綱領要求的深層次原因, 針對所找到的癥結進一步加大市場開發及新產品開發的力度, 加快產品結構調整, 使所生產的產品上規模, 提高市場占有率。

(三) 完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

通過實施管理效益審計, 我們取得了該項固定資產投資效益情況有了充分了解。由于數據詳實、事實清楚, 使得我們在完成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時, 更加客觀、公正、全面、準確。避免在最終與被審計人交換意見時產生爭議。我們所撰寫的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得到了領導的認可與肯定, 不僅為干部部門對人事任免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而且也為領導一些管理決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四、實施經濟責任審計與管理效益審計相結合的審計模式的幾點思考

我們實施了本次經濟責任審計與管理效益審計結合的審計模式。在豐富審計手段, 節約審計資源, 提高審計質量, 完善審計評價方面取得了成效。我們認為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實施過程中幾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

(一) 積極備戰, 提升素質是基礎

為了審計人員充分了解本次審計的目的, 我們首先組織學習《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以及管理效益審計相關業務知識培訓。使大家對實施本次審計的原因以及所要達到的目標有了深刻的認識, 我們采用頭腦風暴法, 讓大家各抒己見。經對大家的意見加以綜合和提煉, 豐富原來的實施方案。

(二) 找準目標, 合理安排是關鍵

管理效益審計涵蓋的內容很廣, 而我們的審計資源是有限的, 不可能事無巨細各個環節都審計。而是要結合企業的特點, 充分利用經濟責任審計的成果, 在對企業的基本業務和管理狀況充分了解的基礎上, 捕捉一些關鍵信息。抓住對企業影響較大的重大事項, 分析影響因素, 從中安排適當的管理效益審計類型。如我們在實施本次經濟責任審計時就是因為發現該單位由于固定資產投入較大, 而產出的效果不明朗, 才安排了本次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由于有的放矢, 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多手段并用, 繼承創新是途徑

管理效益審計的開展離不開大量財務數據的分析, 傳統經濟責任審計中在利用財務審計的經驗審查經濟效益的真實性、準確性方面, 一些傳統的查閱、核算、審核的方法可以提供幫助。因此創新審計模式的同時, 要實現審計手段的繼承與創新。既要正確運用現代管理工具, 又要將傳統的審計手段融合其中, 使審計工作更加科學化。

通過這次探索我們得到了一些啟示。經濟責任審計作為企業內部審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其的實踐和探索是永無止盡的。進一步深化經濟責任審計改革, 使其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將是一個永恒的課題, 也是我們內部審計人員今后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S]2011

[2]高巖芳, 企業經濟效益審計[M]2010

[3]劉家義, 2011:切實加強審計監督, 促進領導干部更好地履行經濟責任[J], 中國審計2011年第1期

[4]譚曉, 企業效益審計初控[J], 重慶審計2010: (5)

[5]余天京, 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審計2010: (13)

經濟責任審計審計范圍范文第4篇

一是提升審計共識,從理念上促整改。審計整改是被審計單位根據審計機關依法審計所做出的審計決定或提出的審計建議,對其自身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或薄弱環節進行糾正和改進的過程和結果,其最終目的是促進相關工作的改進和完善,沒有審計整改,審計監督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一年來,西安中心從審計人員和被審計單位兩個層面提升對經濟責任審計整改工作的認識,防止整改落實督查效果不到位,明確審計整改的內容和程序性要求,促進了審計整改工作的深入開展。在中心內部組織審計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學習審計法、審計法實施條例、國家審計準則中有關審計整改工作的規定,并選取典型案例進行案例教學;在轄區公司通過在審計進點、審計溝通等會議上,與被審計單位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等方式,與轄區單位對經濟責任審計整改工作達成了共識。

二是落實審計責任,從職責上促整改。審計工作的目的,就是通過審計,發現問題、糾正錯誤、改進工作,特別是通過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設,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審計整改工作是審計職能的本職要求。一年來,西安中心結合轄區公司實際,進一步落實審計整改的責任主體,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審計整改責任體系。通過強化審計中心和被審計單位的主體責任意識,明確了被審計單位是落實審計整改的直接責任主體,審計中心是負責督促審計整改的直接責任主體。審計整改既是被審計單位的工作,也是審計中心自身的工作。在這項工作中,審計中心把監督促進被審計單位進行整改,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當作自身的工作職責。同時,被審計單位也要積極主動落實審計中心做出的決定和意見建議,明確整改工作的負責人、時間要求以及相應的整改責任,真正做到了糾防并舉。

三提高審計質量,從管理上促整改。打鐵必須本身硬。提高審計質量是做好審計整改工作的基礎。一年來西安審計中心始終堅持嚴謹細致,交叉復核,以事實為依據的原則實施審計,建立層層把關的五級質量審核機制,切實加強對經濟責任審計的全過程質量控制,要求審計人員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務必做到保證審計程序合法、事實清楚、取證充分、法律法規引用準確、定性和處理恰當,要求審計建議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正確評估被審計單位整改的實際效果;認真執行國家審計準則,嚴格規范審計程序,力爭把每一項審計都辦成“精品”,讓審計質量經得起檢驗,讓被審計單位心服口服。在提出的意見建議上,要充分考慮到歷史性與客觀性,宏觀性與微觀性,政策性與行業性,普遍性與特殊性,長遠性與近期性,指導性與操作性等多方面因素,讓審計整改工作落實起來便于執行,切實對被審計單位的管理起到規范和促進作用。

四是優化審計服務,從形象上促整改。做好審計整改工作,要求消除就審計論審計的理念,為被審計單位提供優質服務。一年來,西安中心結合審計實際,加強財經法紀的宣傳,增強財經法紀意識,消除抵觸情緒,把整改貫穿于審計過程始終,對一些能夠立即整改的問題做到邊審計邊整改,對因客觀條件不具備而不能立即整改的,采取方式要求限期整改,并跟蹤檢查;對因體制和機制原因暫時無法整改的,加強政策法規的研究,及時與有關部門協商,加強聯系,互相配合,發揮各自職責,積極推進審計整改工作聯動機制的建立,共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力爭避免和減少違紀違規問題引發的損失的擴大與延續。加強對審計結果的綜合分析,采取反復上門協調、審計回訪等方式,多與被審計單位交換意見,以誠懇的態度推動整改。

五是完善管理機制,從基礎上促整改。在審計實踐中,審計中心普遍存在重審計過程輕落實結果的情況,在審計整改的機制還比較欠缺。一年來,西安審計中心積極完善和建立經濟責任審計整改工作機制,將督促整改作為一項常規化的工作和重要的工作舉措,積極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的督促整改工作流程。直接將審計整改工作納入審計方案,在審計業務程序上增加“審計整改”為必經環節之一,將其與審前調查、非現場審計、現場審計擺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將建立整改檢查機制、及時督促整改審計發現的問題、規定時間內檢查整改情況、錯誤問題的糾正、檢查整改取得相關證據等,作為審計內容、程序及效果的重要環節,明確時間,組織專人,采取措施對被審計單位的整改情況進行后續的跟蹤和檢查核實,負責對被審計單位整改情況的回訪、督促和檢查核實工作。通過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通報機制的建立,對審計發現的重大問題采取及時下發審計通報或發布審計警示的方式,促進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發現問題的重視,切實落實整改。進一步完善整改目標管理機制,建立“一人雙檔”制度,將審計項目整改情況歸檔。同時,對審計整改落實率不高,效果不好的被審計單位,通過審計談話、內控評分的扣減,落實對被審計單位領導及相關人員的責任追究。

六是強化后續審計,從效能上促整改。后續審計是在審計報告發出后相隔一定時間內,內部審計人員為檢查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發現和建議是否已經采取了適當的糾正行動,并取得預期的效果而實施的跟蹤審計。一年來,為審查和監督被審單位落實審計整改的情況,在審計監督檢查的基礎上,我們重點抓好后續審計的整改檢查驗收工作,加大了與轄區后續開展的經濟責任審計、總部統籌開展的專項及常規審計的結合力度,要求每個審計項目開展時都要對被審計單位以往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常規檢查,將被審計單位落實“以往審計決定執行情況和審計建議采納情況”在審計報告的內容中給予反映。對尚未整改的問題,查明原因,明確責任。對在本次審計過程中已經采取的糾正、整改問題措施情況也應予以注明。進一步擴大后續審計關注范圍,安排專人定期對審計發現問題分層次、分類別、分對象進行梳理,并從體制、機制、制度、執行力多層面對問題成因進行深入分析,依據不同類型的問題提出整改的具體要求,并持續跟蹤問題整改情況,推動被審計單位切實落實整改,實現經濟責任審計效能的全面提升。

摘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號角,審計整改是決定審計成果大小的關鍵因素。結合中國人壽內部審計整改存在的問題及其影響因素,有針對的提出了加強內部審計整改的對策,主要包括提升審計共識、落實審計責任、提高審計質量、優化審計服務、完善管理機制、強化后續審計等6項對策。

關鍵詞:審計整改,審計質量,審計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文新.企業構建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對策和路徑[J].中國內部審計,2015(7):21-28.

[2]王浩.淺談如何實現內部審計的增值功能[J].中國內部審計,2011(9):39-41.

經濟責任審計審計范圍范文第5篇

摘 要:探討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風險,做好經濟審計風險管理工作,能夠提高認識,提升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做好審計部門與相關部門的工作銜接,正確界定經濟責任。對領導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是為了加強對黨政領導干部的管理和監督,這一審計的目的、性質決定了它比一般的財務收支審計、專項審計等更具風險性。所以,務必做好審計風險的管理工作及防范措施。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風險;風險管理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對黨政領導干部的管理和監督。通過審計,正確評價領導干部任期的經濟責任,促進領導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職責。同時,促進領導干部所在黨政機關或政府部門自覺維護財經法紀,加強內部管理。這一審計的目的、性質決定了它比一般的財務收支審計、專項審計等更具風險性。

一、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客觀必然性

1.經濟活動中違法違紀行為的隱蔽性

近年來,審計發現的經濟活動中的違紀違法問題及經濟犯罪行為已屢見不鮮,且手段愈來愈巧妙、隱蔽。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則要反映領導干部在任期內有無違反財經法紀、有無在經濟活動中的不正常行為。如果某單位明明存在問題,而審計未能發現,其后果就是經濟活動中的違紀違法行為得不到遏止,責任人的經濟責任得不到追究,少數別有用心的人還會以“審計過了”充當合法的“保護傘”。

2.界定經濟責任的復雜性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如直接發現其本人有貪污、受賄等違法違紀問題,還是比較好定性的。審計的重點與難點在于一旦發現其所在單位有違反財經法紀的問題,對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如何界定。領導干部應承擔經濟責任的問題大致有:經濟決策失誤、國有資產流失、內部財務管理混亂、經濟行為失控等等。要確定某領導干部在這些問題中應負什么責任,其界限較難劃分。

3.審計手段的局限性

審計主要是通過會計資料及相關資料來發現和查證問題,而一些違法違紀問題一般不會在會計資料和相關資料中明顯地反映。雖然可以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或是從領導的工作總結、群眾的反映中了解情況,但是審計所了解的情況若不能在會計資料及相關資料中得到證實,其問題是難以成立的。有的問題若無一定的線索,也較難用審計手段深入查證。

4.執行審計程序中存在的隨意性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執行程序不嚴密、或審計操作不合法,都會帶來審計風險,也會引起行政復議。

二、正確認識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管理

1.審計評價內容超越審計機關的職責范圍

《審計法》明確規定:審計機關對本級各部門(含直屬單位)和下級政府預算的執行情況和決算,以及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監督。但是,在經濟責任審計后作出的審計評價中,常會出現某單位工作目標的完成情況;出現某單位被評為哪類先進、哪種優勝;出現與財務收支不相關的業務工作評價內容。有時還利用一些未經審計核準的經濟指標,表明領導干部的業績。諸如上述評價內容,已超越了審計職責范圍。如果只是為了評價的完整,或是為了滿足領導干部的要求,盲目地對某一不了解真相的情況進行肯定,就會埋下審計風險的隱患。

2.審計部門與相關部門的工作銜接不夠緊密

確定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對象,一般由組織部門提出建議。由于組織部門確定是否對某領導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在一定的時間內具有保密性(尤其是離任者),因此與審計部門的工作計劃銜接不夠。這對審計部門來講,工作計劃的不確定因素與工作完成時間要求的緊迫,往往會對審計質量帶來影響。審計項目多、工作任務重,在某種程度上會導致疲于應付、草草交差的現象。此外,組織部門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有較高的要求,希望審計對領導干部管理經濟的能力、廉政勤政的表現等作出結論。

3.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與承擔任務相對矛盾

承擔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尤其擔任審計組長或主審,只具備查賬技能還不行,應具有相當的宏觀經濟知識、政策法規及審計、會計專業知識、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當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之所以具有風險性,除客觀原因外,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也是一大原因。此外,審計操作方法的各異也會影響審計質量,帶來審計質量風險。

三、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風險的管理措施

1.制定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準則

《中國審計規范》的審計事項評價準則適用于對被審計單位的評價,而與領導干部的評價不相適應。對領導干部怎么評價、評價什么,應是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我們現在對領導干部的評價,一方面取決于領導在任期內的工作業績以及遵守財經法紀和廉政情況;另一方面則取決于審計人員的理解與判斷能力。

2.建立部門聯系制度,及時溝通、互遞信息,共同界定領導干部經濟責任

審計機關在獨立行使審計職能的同時,要加強與組織、人事、紀檢部門的聯系,把了解的被審計單位財務管理的情況與組織部門掌握的領導干部考核情況有機結合,為深入審計提供線索。組織部門有責任提供領導班子和被審計者的有關情況,使審計有一定的目標。在確定審計計劃,選擇審計對象時,應與審計機關共同分析研究,確定審計重點,以解決干部考核中群眾舉報或反映問題的疑點。當審計查證嚴重違反財經法紀的問題,需界定領導干部經濟責任時,應由審計部門會同組織部門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分析研究,共同確定領導干部應承擔的責任。

3.嚴格審計程序,發揮審計組的整體功能

(1)嚴格的審計程序是確保審計行為合法、審計質量可靠的前提

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每一階段、每一步驟都應嚴格按審計程序辦事。在送達審計通知書時,應列出被審計領導干部必須介紹事項的提綱,并要求表明其對某一事項的“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與被審計領導有關的財政、財務收支事項,在審計尚未確定有無違反財經法規之前,先由有關責任人自己說明在某一事項中擔任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一旦查出問題,可以作為界定經濟責任的依據。

(2)審計組長負責制是確保審計質量的關鍵

審計組長應有高度的責任感,對經濟活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有敏銳的觀察分析能力,頭腦中應有經濟規律這根“弦”。審計組長對每一項審計取證的審核,對每一個問題的定性,對每一條法規的應用,都必須反復琢磨、仔細推敲,切不可掉以輕心。

(3)周密安排,協同作戰,充分發揮審計組的作用

審計組長要嚴格按審計方案作出周密安排,合理運籌、精心組織,讓審計的觸角觸及每項必須把握的內容,不能因工作疏漏而影響審計質量。審計組成員要服從安排,群策群力,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對問題的判斷能力。

(4)明確審計內容、突出審計重點是規范經濟責任審計的堅實基礎

在具體操作中,應在兼顧全面的基礎上,掌握側重點。一般應突出下列3項審計重點:①突出資產、負債、損益審計;②突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③突出財經法紀審計。

(5)講究審計方法、注重審計質量是規范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效途徑

審計中必須注重下列5個結合:

①企業自審與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審計組在實施審計前應要求被審計企業對資產負債損益情況進行自審,審計組依據企業自審資料及對企業內控測評中掌握的失控點確定審計內容和重點。

②任中審計與任期審計相結合。任中審計每年進行一次,一方面為企業主管部門監督企業領導履行經濟責任,達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另一方面,把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反饋給被審企業領導,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為人事部門考核和任用干部提供客觀依據。

③審計查證與調查分析相結合。為客觀公正評價領導干部應負的經濟責任,應采取以會計資料為主,審計查證與調查研究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掌握重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審計查證,為摸清賬外經濟問題提供線索和依據。

④詳查與抽查相結合。實際操作中可根據審計需要,靈活運用各種審計方法,如審閱法、核對法及現代審計技巧,必要時可采取詳查與抽查相結合的方法,也可根據審計目的和要求以及所掌握的線索和依據,運用抽查方法審查重點資料、事項和活動,同樣可以收到預期效果。

⑤經濟責任審計與離任交接審計相結合。只有把經濟責任審計與離任交接審計有機結合起來,在這個交接點上劃一個界線,才能公正區分雙方應承擔的經濟責任。交接審計的重點:一是交接手續健全合法;二是交接內容真實可靠;三是交接事項全面完整;四是交接后各自應負的經濟責任明確合理。

(6)堅持審計原則、分清經濟責任,是規范經濟責任審計的可靠保證

①離任必審、先審后離的原則。如果離任不審,形成的損失就會職責不清,無法追究;如果先離后審,就會對離任領導缺乏約束力,往往使審計流于形式,勢必給企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如果需先離后審,也應明確先離崗、再審計、后認命的組織程序,切實做到未經審計不得解除經濟責任。

②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經濟責任審計實踐中,在如何處理遺留問題上,離、接任雙方一般都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對此,審計人員必須堅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在界定經濟責任上必須以審計取證的數據作為基本依據,如實反映實際狀況,分清職責、不偏不倚。

③依法審計、分清責任的原則。只有依法審計才能對離住者任期內應承擔的經濟責任作出公正評價。要達到這一點就必須依法界定三項經濟責任歸屬:

界定任期責任與前任責任歸屬;界定直接責任與間接責任歸屬;界定主觀責任與客觀責任歸屬。

④綜合分析、公正評價的原則。開展審計評價必須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綜合進行分析。定性分析必須緊密圍繞經濟責任進行。如企業內控制度、經濟管理、執紀情況等,評價中要注意把握“客觀性、全面性、歷史性”;定量分析應針對不同企業的同類問題建立統一的評價標尺,有量化指標的盡量采用具體數據,如經營規模、經營成果、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等??傊?,評價必須緊密圍繞經濟責任進行,對審計過程中涉及經濟責任以外的事項不予評價,這既是規范經濟責任審計的要求,也是提高審計效果的需要。

四、結論

經濟責任審計是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進行審計,是為了加強對黨政領導干部的管理和監督。通過審計,可正確評價領導干部任期的經濟責任,促進領導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職責。同時,促進領導干部所在黨政機關或政府部門自覺維護財經法紀,加強內部管理。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性質決定了它比一般的財務收支審計、專項審計等更具風險性。因此,要充分認識其風險性,做好審計風險的管理,建立一支剛正、廉潔的審計隊伍,確保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方偉明,劉世林.經濟責任審計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7.

[2] 王光遠.內部審計思想[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 杜 娟]

經濟責任審計審計范圍范文第6篇

×××經濟責任審計訪談提綱

被訪談人姓名:

現任職務:

性別:

訪談問題(訪談內容應結合企業實際和財務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必要的調整,訪談問題越具體越好)例如:

1. ×××同志任職期間主持開展了那些主要工作。

——戰略規劃、改革改制、內控制度建設、對外投資、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

1.1取得哪些重要成效

——落實國家政策、經營發展能力、資產質量狀況、企業管理方面、抗風險能力等。 1.2存在哪些不足或失誤

——經營發展方面、重組改制方面、投資方面、經濟案件等

2. 您認為公司目前存在哪些突出問題。

——發展戰略、持續發展的劣勢、內控建設與管理、資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團隊素質、企業文化

2.1 形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是什么 ——體制問題、不良的經營環境、整個班子問題、個人領導能力與決策能力問題

2.2針對上述問題,您對公司未來發展有何建議

——戰略調整方面、發揮哪些優勢、強化哪些內部控制、需要突出解決的幾個問題等。

3. 請您對×××同志廉潔自律方面做出評價;公司員工在這一方面的反映如何。

上一篇:促銷策劃方案范文下一篇:低值易耗品管理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