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犯罪體系構成管理論文范文

2023-09-23

犯罪體系構成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犯罪構成問題是刑法學的基本問題,從犯罪構成理論誕生開始,學者就對其進行著激烈的討論。本文將對與犯罪構成相關的問題進行梳理,以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關鍵詞】犯罪構成;概念;源起;思想基礎

一、犯罪構成的概念

(1)學界對犯罪構成性質的爭議。一是法律說。持此類觀點的學者一致認為,犯罪構成是刑法所規定或依照、根據刑法而確定的成立犯罪的標準、規格。這也是我國通說。該說認為,既然犯罪構成是區分犯罪的標準,則按照罪刑法定的基本要求,那作為“區分標準”的犯罪構成就只能是法律的規定,這是根據罪刑法定基本原則順理成章的推定。但是該說也存在問題,如果犯罪構成是法定的,那么在刑法典中應該有所明確的體現。即使不是明文規定,但也是可以從刑法典條文中明確地推導出來的,而且應當具有唯一性??墒乾F實是,不同學者對犯罪構成都有不同的理解,司法事務中,對同一個案件也可以出現不同的犯罪構成的理論的分析。二是理論說。針對法定說的缺陷,有學者提出犯罪構成是學者對刑法規定的構成犯罪的各種條件的系統的概括。但是,如果說犯罪構成是學者的理論,而犯罪構成又是定罪量刑的標準,那么,豈不是學說成為了法律,學者成為了法官?這顯然與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相悖。三是折中說。該說認為,犯罪構成是依照刑法應受刑罰制裁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的主客觀條件的總和,是刑法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定罪量刑的基本理論依據。作者認為,折中說實際上是理論說的一種。任何有意義的法學理論都不是憑空創造出來的,或多或少都有現實法律的依據。(2)犯罪構成和犯罪構成要件的辨析。一般情況下,我國學者大多數沒有刻意區分“犯罪構成”和“犯罪構成要件”的區別,很多情況下是混用的。即使有所區別,也只是認為二者間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即犯罪構成是犯罪構成要件之和。在德日等大陸法系國家刑法理論中,只使用“構成要件”而無“犯罪構成”?,F在有學者提出:“在犯罪構成與犯罪構成要件之間就不可能存在一種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如果一定要在二者之間建立起某種聯系,筆者以為,可以引入罪狀的概念,即罪狀=犯罪構成各要件之和;而罪狀可以分離犯罪構成應然功能中的一部分功能,即‘定型功能’。通過這樣的安排,在犯罪構成與犯罪構成要件之間就建立起了某種聯系?!薄胺缸飿嫵傻墓δ軇t在于構建犯罪成立的條件體系,并為認定犯罪提供正確的思路指引。對于犯罪構成要件而言,其主要功能則在于確定個罪‘罪狀’的內容,發揮‘罪之法定’的功能?!弊髡哒J為,是否要嚴格區分“犯罪構成”和“犯罪構成要件”的概念和機能,以及如何區分,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二、犯罪構成理論的產生和發展及其思想知識背景

(1)犯罪構成理論的源起。犯罪構成理論形成于大陸法系國家。從歷史沿革上看,犯罪構成的概念來源于中世紀意大利糾問手續中的corpus delicti,后來傳至德國,由克萊因翻譯成“構成要件”。起初“構成要件”只有訴訟法上的意義,直到19世紀初,才由斯糾別爾和費爾巴哈賦予實體法上的意義。近代意義上的犯罪構成理論形成與20世紀后,德國法學家貝林格首先系統地提出了犯罪構成理論,使其上升為刑法總論的概念,后經邁耶爾和邁茨格爾的發展,逐步形成了現在大陸法系的三階層犯罪構成體系。(2)犯罪構成理論產生和發展的思想知識背景。一是人道主義思潮和人權保障理念的勃興。隨著人權主義思潮和人權保障理念的興起,人們意識到每個人天生都擁有一定的不可剝奪的權利,每個人都是值得尊重的,即使他是一個罪惡的罪犯?!疤熨x人權”的理念使人們意識到,人的生命、自由、財產權利是不能被非法剝奪的,即使要依法剝奪,也必須依法進行。這就要求刑法司法過程中有一定的定罪量刑的標準。二是罪刑法定主義思想的勃興。罪刑法定主義要求任何人不經合法的審判就不能被定罪,這就要求刑法有一套詳細的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輕罪與重罪的標準。三是公正報應主義法律思想的勃興。隨著啟蒙運動的發展,刑法中原始的血親復仇的色彩開始淡化,即使是強調報應主義的舊派刑法理論也認為要講公正報應,反對隨意報應、罪刑擅斷,這就必須嚴格界定犯罪的構成要件。四是刑法規范理論的勃興。賓丁認為,刑法法規只是規定了那些行為是犯罪,應判處什么刑罰,但刑法法規本身并沒有向人們宣示什么是行為規范,只有刑法規范才會向人們發出禁止或命令。刑法法規不是直接由法規構成,而是人們根據刑法法規的規定來推導出的規范內容,規范法學思想對于犯罪構成理論而言,不但提供了指導思想和方法論基礎,同時還直接奠定了犯罪構成的理論基礎。

參 考 文 獻

[1]高銘暄.關于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的思考[J].法學.2010(2)

[2]肖中華.我國刑法中犯罪構成概念的再探討——為犯罪構成“法定說”所作的論證[J].法學評論.1999(5)

[3]馮亞東.犯罪構成本體論[J].中國法學.2007(4)

[4]初紅漫.我國未來犯罪構成體系建構亟待澄清的關系范疇[J].福建警察學院學報.2009(6)

犯罪體系構成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期待可能性發端于德國的“癖馬案”而逐漸形成了備受大陸法系關注的理論。文章通過對期待可能性的理論基礎進行分析,進而對期待可能性在中國刑法語境下的反思及其應當在我國的適用的空間的分析,表明應當謹慎地借鑒該理論,合理吸收其基本的核心精神。

[關鍵詞]理論基礎;反思;借鑒

一、期待可能性的理論基礎

所謂的期待可能性是指根據具體情況,有可能期待行為人不實施違法行為而實施其他適法行為。在理論上認為,如果不能期待行為人實施其他適法行為,就不能對行為人的行為進行非難,因而就不存在刑法上的責任。有的學者幾乎把所有刑事責任減輕或免除事由,都納入期待可能性中探討,這種理解和做法實是對期待可能性本身的誤解,因此有必要具體闡釋期待可能性的理論根基。

(一)哲學上的理論基礎——相對的意志自由理論

相對意志論把側重點放在了行為人的主觀惡性上,承認行為主體存在自主選擇行為的可能性的同時又不可能絕對主宰自己的意志,承認人與環境處于一種互動狀態,即具有相對的意志自由。這表明主體具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同時又表明這種自主選擇權又受限于客觀環境。如果行為人行為時有選擇的自由,而他卻通過自己的意志實施了犯罪行為,那么他的意志選擇就成為其承擔刑事責任的合理根據。所以,從相對的意志自由論自然地引導出期待可能性理論。

(二)刑法的人性關懷的基礎價值

期待可能性理論體現了刑法的人道性。人道主義刑法觀是指刑法的內容和實施都應與人的本性相符合,盡可能地寬容、輕緩和充滿道義。期待可能性理論認為只有對行為人可能實施的行為才應該追究其責任,體現了對人性脆弱的尊重。刑法規范調整的對象最終是人,在實現處罰犯罪的同時,也要保障“以人為本”,把人作為目的而不是手段。人是社會的人,但更是作為自然存在的人,后者決定了人都有脆弱和自私的一面,法律不能盲目地希望或期待人們犧牲較大的價值來迎合較小的價值,法律理應對人性的脆弱表示相當的尊重,而不能強人所難。期待可能性理論看到了人性中的脆弱一面,在現實條件和當時的情況下,不能期待行為人能夠作出法律所不禁止的行為。當行為人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即使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也要基于期待可能性而不給予處罰。

二、我國語境下期待可能性理論的反思

目前我國對期待可能性的借鑒和引進的呼聲愈來愈強。下面從我國具體情況出發對期待可能性進行分析。

(一)期待可能性理論在我國環境辨析

期待可能性理論在我國與再德日的存在形式不同,其理由如下:

1.從犯罪論體系上看,德日國家的犯罪構成理論不同于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前者謂“三層次”的犯罪成立要件,即犯罪構成該當性、違法性、有責性;而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是“四要件”的理論,即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兩大犯罪論體系主要是在邏輯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而由于認識事物的規律是相通的,兩體系的構成要件有一一對應性。如,犯罪構成該當性對應于我國的犯罪客觀方面,違法性對應于我國的犯罪客體;有責性可以拆分為我國的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但是,通說認為,大陸法系之有責性中包含有故意、過失、責任能力、期待可能性,可以說期待可能性理論是我國犯罪論體系中惟一沒有對應物的理論。但是我國的實定法中不乏期待可能性理論的影子,在法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法律條文解決了期待可能性所要解決的許多問題。而在法無明文規定時,已有的犯罪構成要件中總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要件或要素,如訴諸不可抗力等情況。

2.從我國犯罪成立條件來看,我國的犯罪成立是雙層次的模式。即我國的犯罪成立的判斷首先是判斷行為是否符合四構成要件,然后再判斷是否有違法排除事由。按這種模式來判斷犯罪成立,造成期待可能性理論在我國犯罪論體系中的地位難以確定。為了解決我國刑法理論中“阻卻犯罪事由與犯罪構成契合點”的難題,我國學者首次引進了期待可能性理論,并試圖以之來完善我國刑法理論體系。學者們發現,恰恰與引進期待可能性理論之本義相悖,該理論非但難以充當阻卻犯罪性事由與犯罪構成的契合點。若不革新我國犯罪構成的理論框架,植根于大陸法系國家犯罪構成理論體系的期待可能性理論將難以融入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之中。

從上面兩點可以看出,期待可能性理論在我國理論上存在著諸多難題。期待可能性所體現的精神一方面在我國刑法中有相應的體現,盡管所冠以的名稱不同;另一方面有上面的情況出現,必然導致期待可能性理論在我國理論體系中難以找到合適的地位,特別是我國與德日犯罪構成理論不同所導致的理論沖突。

(二)期待可能性在我國理論上適用的空間分析

雖然存在諸多的理論分歧,表面上期待可能性理論難以融入我國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中。但是,期待可能性理論還是在我國當前的犯罪構成理論體系下有其存在的空間。期待可能性作為我國當下犯罪構成理論體系中排除犯罪性行為的彌補要素是妥當的。

從我國犯罪構成理論來看,我國的犯罪構成的主觀要件不應當包括期待可能性。根據國外的刑法理論,期待可能性應當是與責任、故意、過失等相并列的要素,我國刑法學者在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論的問題上存在兩種對立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我國犯罪構成理論中的故意或過失本身便是心理事實和規范評價的統一,已經完全體現了期待可能性的思想,主張將期待可能性引入我國犯罪構成的罪過之中的觀點是不足取的[1]。第二種觀點極力主張將期待可能性理論引入我國刑法,但在具體是置入罪過之中還是刑事責任論中存在分歧。

一般認為上述觀點都有其不足之處。我國目前的刑事責任與大陸法系中的刑事責任是兩種根本不同的概念,因此在目前刑法理論體系不變的情況下,還無法將期待可能性引入責任論。將期待可能性置入罪過論之中也不合理。因為故意或過失屬于主觀心理內容,而期待可能性屬于客觀的責任要素,是主客觀相結合的產物。如果僅把期待可能性作為主觀罪過的內容來研究,無法包容期待可能性的全部內容。而上述第一種觀點認為故意或過失已完全體現了期待可能性的思想,也是不符合現實的。即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四個要件相互依存,互相補充,共同作為犯罪成立的標準。這種模式最大的缺陷在于四要件中沒有包含阻卻違法事由的內容,給人一種積極“入罪”的感覺,這主要與舊刑法偏重于對社會的防衛有密切聯系。在法律越來越注重保障個人自由、個人權利的今天,這種模式顯然要遜色于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中以“出罪”為主要特色的犯罪構成理論。

因此,把期待可能性作為排除犯罪性行為是符合當前我國的刑法體系的,有利于保障和尊重人權。當然,作為違法排除事由之一,并不能代替我國傳統理論中關于違法排除事由的規定,而應當成為彌補我國當前的排除犯罪性行為的內容。期待可能性只能在有限的空間適用。

三、我國對期待可能性的借鑒途徑

(一)理論上的借鑒

將期待可能性引入我國刑法,可以完善我國刑法理論,而期待可能性在我國刑法體系中的地位則是關鍵問題。引進期待可能性理論是為了解決行為人對其行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學理論,評價犯罪人的刑事責任的大小及有無是在定罪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可以將期待可能性理論放在刑事責任評價中加以討論。我國刑法理論中,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構成犯罪和承擔刑事責任所必需的、行為人具備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刑事責任能力的本質,是人行為時具備相對的自由意志能力,即行為人實施刑法所禁止的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具備有條件的亦即相對自由的認識和抉擇行為的能力。而“期待可能性無非是意志自由程度的外在形式,是評價行為人認識能力和意志能力大小的依據,是罪過心理產生的前提”[2]。期待可能性解決的問題也是是否應對行為人追究刑事責任,前提即是否具有意志自由的問題。因此,我國刑法理論中的期待可能性問題是刑事責任能力的構成要素。只要符合主客觀四要件的行為就確定為犯罪,再根據刑事責任年齡、精神健康狀況、生理功能狀況、期待可能性等進行刑事責任的評價,以解決刑事責任的有無。這樣可以不必打破傳統主客觀一致的定罪原則理論框架,保持理論的延續與穩定性。

(二)立法上的借鑒

明確將其它排除犯罪性行為按期待可能性規定在刑法中。關于排除犯罪性行為,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的只有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兩種。但我國刑法理論普遍認為,排除犯罪性行為不限于這兩種,還有其他的排除犯罪性行為,如執行命令的行為、正當業務行為、自救行為、推定的承諾、義務沖突等。而期待可能性理論又能突破社會危害性論的傳統束縛使正當防衛、緊急避險等上述排除犯罪性行為得到合理而令人信服的解釋。因此,應當明確將其他排除犯罪性行為按無期待可能性規定在刑法中,以豐富和完善我國的刑事立法。

(三)司法上的借鑒

1.承擔刑事責任的前提。如前所述,可將期待可能性作為刑事責任能力的構成要素之一,如果行為人雖然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但不存在實施合法行為的期待可能性,則不應判其承但刑事責任。譬如,在我國,對于婚后因受虐待而外逃后再結婚的,對于因自然災害流落他鄉再婚的以及被拐賣而再婚的都不以重婚論處,這是因為行為人在客觀惡劣條件下,無法期待其實施其他合法行為,因此無期待可能性不負刑事責任。

2.提高司法工作人員的辦案質量和效率。司法工作人員在審理案件過程中,要確認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必須首先確認行為人在行為當時的心理狀態是否為刑法上的罪過。而行為人在當時情況下實施適法行為的期待可能性情況則能反映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大小。因此,司法工作人員根據期待可能性理論依照案件事實查明行為人在行為當時是否存在行為的可選擇性,然后再結合犯罪目的、犯罪動機等其它影響主觀惡性的因紊,就能準確地作出判斷。

四、結語

我國對期待可能性理論應持保留態度,我們應該吸收的是其保障人權、救濟脆弱人性的合理內核,而不是照搬照抄。鑒于我國在實現期待可能性減免責任的功能時有其缺陷,往往直接以情節輕微或情節顯著輕微等不具有規范質量的標準來“調試”刑事責任程度,而不是納入犯罪構成體系之中,因此,應該在刑事立法上,盡量將影響責任的事由作出比較明確的規定。也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有利于保障被告人,才能體現法律公正的終極價值目標。

[參考文獻]

[1]李立眾,劉代華.期待可能性理論研究.中外法學,1999-1.

[2]姜偉.期待可能性理論評說.法律科學出版社,1994.

[作者簡介]張賀(1984—),男,湖北襄樊人,廣州市南沙區檢察院干部、法學碩士。

犯罪體系構成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一、犯罪客體的概述

(一) 犯罪客體的定義

犯罪客體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它不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普通關系類型, 而是需要被刑法所保護的。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有國家安全問題、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等等。如若是這些關系被侵犯, 那么犯罪客體必然就產生了。

(二) 犯罪客體的功能

犯罪客體作為犯罪要件之一, 它不僅在刑事立法中的具有主要的功能, 而且在刑事司法實踐中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功能。所以, 我們應當對犯罪客體的功能進行全面的認識利用, 促使犯罪客體的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一方面, 犯罪客體在犯罪構成中具有價值判斷的作用功效, 這是犯罪構成要件的必然要求。同時, 犯罪客體還具有出罪的作用功效, 任何一個法治國家的犯罪構成要件都應當具備這一功能。出罪功能表現為, 犯罪客體既要判定事情的合法與非法的性質, 又要對違法或是犯罪客體的程度進行判斷。另一方面, 刑事司法實踐中, 犯罪客體有助于區分犯罪階段的形態, 比如刑事發生案件中罪犯的行為是既遂還是未遂。同時, 有助于界定罪與非罪, 此罪與彼罪, 能夠反映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程度, 按照從重到輕的次序排列。

(三) 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

犯罪對象指的是犯罪行為中的物和人, 物是社會關系的物質表現, 人是社會關系的主體。它不能等同于犯罪客體。犯罪客體不是具體的事物, 它需要通過載體呈現出來, 而犯罪對象就是犯罪客體的呈現載體。犯罪客體的定義已經在上面講到過, 我們應當做到將兩者正確區別。

兩者的區別在于:首先, 若想給一項犯罪行為定性, 這個取決于犯罪客體, 而不是犯罪對象。給某一行為的確定罪行, 從犯罪對象分析, 是得不出什么結論的, 只有從犯罪對象所反映的社會關系, 即犯罪客體, 才能夠確定其罪行。其次, 對于任一犯罪行為而言, 犯罪客體必是犯罪構成要件, 但犯罪對象卻不一定。最后, 任何的犯罪行為都會致使犯罪客體受到傷害, 但犯罪對象有時還會受到保護。例如, 手機被盜, 手機主人的所有權是犯罪客體, 在這個行為案件中受到了侵害, 而手機是犯罪對象, 但是并沒有受到損害, 反而受到了保護。

二、犯罪客體作為構成要件的合理性分析

近年來, 國內外的學者們對于犯罪客體能否作為構成要件進行著激烈的辯論, 其中不乏一些否定的聲音。但是, 如果我們稍加思考, 就能將這些否定的聲音予以再否定。

(一) 犯罪客體能夠揭示犯罪的本質

從征表社會危害性的角度分析。我國的刑法中有的已經明文規定犯罪客體就是犯罪的構成要件, 比如背叛國家罪。而對于沒有規定的, 也要清楚, 對于每一個犯罪行為而言, 都必然存在著一個犯罪客體。因為無論是哪種犯罪, 都會危害到一定的社會關系, 而且, 只要是犯罪必然會有與之相對應的犯罪客體的存在。犯罪的實質就是社會危害性, 犯罪客體對其具有判定的功用, 能夠揭示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

(二) 犯罪客體具有價值評價的功能

這是從犯罪構成四要件互相依存的方面來說的。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 犯罪是由不同的部分構成的, 并且這些組成的部分, 分別對應一個構成要件。這些要件相互依存, 相互聯系, 需要同時組成一個整體時, 方能確定犯罪行為的性質。那么, 這就需要有能夠對犯罪行為具有評價作用的構成要件, 但是, 組成犯罪的其他三個要件僅可以對犯罪行為的事實作出判斷, 只有犯罪客體能夠完成這一要求, 揭示犯罪行為的本質。

(三) 犯罪客體是建立刑法分則體系的重要依據

從系統論的知識分析, 犯罪構成是由不同的要件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說, 犯罪構成是一個復雜的多結構社會系統, 這個系統是由四個要件各自形成的分系統組合而成。而這個復雜的系統中的四個要件并不是簡單的組合而成的, 它們是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在反映一個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時候, 它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 以此來判斷犯罪行為的犯罪程度, 犯罪客體對犯罪程度的評價有重要的作用。最后, 根據犯罪的程度將其分成層級, 逐一排列順序, 從而建立一個科學的刑法分則系統。

三、結語

綜上所述, 犯罪客體是客觀真實存在的, 應當從本質上認識犯罪客體, 不能將犯罪對象與其相混淆, 沒有犯罪客體就沒有犯罪。同時, 無論從征表社會危害性的方面、犯罪構成的四要件相互依存的方面, 還是從系統論的方面來分析論證, 犯罪客體作為構成要件都具有合理性。

摘要:犯罪客體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 在犯罪構成中具有價值判斷的作用功效, 有助于區分犯罪階段的形態。犯罪客體能夠揭示犯罪的本質, 具有價值評價的功能, 是建立刑法分則體系的重要依據, 犯罪客體作為構成要件具有合理性。

關鍵詞:犯罪課題,構成要件,合理性

參考文獻

[1] 胡萬松.淺談犯罪構成要件理論——從小野清一郎的觀點探析[J].財經政法資訊, 2013 (02) .

犯罪體系構成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63號)《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1]的規定,為司法機關做出的裁決、行政機關做出的行政決定、仲裁機構做出的仲裁機構決定、社會經濟和公益活動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的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取得資質認定?!稒z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2]要求檢驗檢測機構應建立、實施和保持與其活動范圍相適應的管理體系,修訂成文件,確保檢驗檢測結果的質量和提升檢驗檢測機構的管理水平。

“體系”是對有關事物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各方面通過系統性的優化整合為相互協調的有機整體,檢驗檢測機構管理體系是把影響檢驗和檢測的所有因素和活動綜合在一起,機構的人員、資源高度統一,在方針目標的指引下,為實現目標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最終實現和達到方針目標,提高顧客滿意度和提高檢驗檢測機構的管理水平。

1 管理體系構成

檢驗檢測機構的管理是通過對影響檢驗檢測質量的所有因素和活動進行控制來實現,按照《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全部要素、要求和規定,有系統、有條理的制訂成各項程序和制度。所有的文件應編輯成冊。一般為:A質量手冊、B程序文件、C作業指導書、D記錄表格等。質量手冊對要素和活動進行說明,程序文件描述如何進行活動,作業指導書制定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記錄、表格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真正把檢驗檢測機構的管理形成一個整體。

1.1 質量手冊

檢驗檢測機構的質量手冊應包括質量方針(由最高管理者制定發布機構在未來一個時間段內發展的預期藍圖和對前途的遠景追求)和質量目標(由最高管理者制定發布機構在未來一個時間段內質量方面的目標)以及《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中各條款結合自身機構實際情況識別出檢驗檢測機構的要素和活動進行的說明和規定。

1.2 程序文件

對質量手冊中識別出檢驗檢測機構的要素和活動,具體執行的每個環節進行詳細的敘述和具體的規定,目的是什么、在哪兒做、誰做具體負責什么、怎么做,做的時候有那些規定、做完了應當有什么記錄。每個程序包括目的、范圍、職責、實施辦法,相關文件和應保留的記錄說明。

1.3 作業指導書

作業指導書是程序文件的細化。作業指導書通常有五個方面組成:方法方面、設備方面、樣品方面、數據方面、政策法規方面。是具體的操作性文件和要執行的法律法規和上級制定的規章制度。

1.4 記錄、表格

記錄表格是為已完成的活動或達到的結果提供客觀證據的文件,貫穿于整個過程,能完整的反映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和每個過程,為正確、有效的控制、評價和糾正改進提供了可靠的證據,是體系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記錄的編制和填寫應考慮內容充分、填寫規范、真實實用、方便管理。

2 管理體系運行控制點

開展資質認定,已有十幾年的歷史了,完善機構內部的管理體系已有十幾年了,大部分的機構可能通過認證都已經是第二輪、第三四輪,有的機構不止通過了計量認證,還通過了一些其他的認證審核。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體系文件,可是,多年下來,可能不少組織都有這個感覺,除了管理體系在投標、宣傳和應對專家組審核有點用處之外,對提升機構的質量和管理水平并沒有起到真正有價值的作用。甚至成了負擔、累贅,只是出于應付檢查的需要,不得不繼續維持,每次審核組來之前還得急忙組織人員編寫文件、填寫記錄來應對檢查。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赡苡羞@幾方面的原因。

2.1 領導問題

核心問題是領導不重視,建立機構管理體系的目的就是通過計量認證取得證書,沒有想過用管理體系來對提升機構管理水平和保證檢驗檢測的質量,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做好管理體系,機構的管理水平和檢驗檢測質量自然得到保障,而獲取證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試問,有幾個領導知道自己在管理體系中的職責?有幾個領導參加過體系的培訓?有幾個機構的管理體系是領導組織人員來編訂的?往往可能都是嫌麻煩,圖省事,找個公司外包了,機構自己的人不但沒有參與,甚至找不到幾個明白人,完全是別人幫著搞的東西,能不二層皮嗎?能適用、好用、管用嗎?所以只有領導帶頭學、帶頭組織人員編訂適合自己機構的管理體系。形成的體系才能適合機構本身。領導走在了前面,方向指引對了,隊伍才能跟上。

2.2 崗位職責問題

大多數機構延續沒有管理體系之前的管理模式,尤其是中小型機構內部崗位職責不清不楚,不按照崗位說明書執行,有了任務就一起做,或者就給二三個人做。管理體系也就成了二三個人編制的體系,執行也就靠這二三個人,后果就是職責不清、勞逸不均、獎罰不公、發生事故也無法正確追溯責任人,所以,檢驗檢測機構一定要完善崗位體系,界定每個崗位的職責權限。一般應有主任、副主任、技術主管、質量主管、檢測/檢驗組長、加工組長、檢驗/檢測員、內審員、監督員等崗位。并傳達至檢驗檢測機構的每一個員工。讓其清楚自身崗位的職責和其他崗位之間的相互關系。了解具體工作的目標、內容、要求和方法。

2.3 人力資源問題

管理體系的執行需要人力資源的支持,作為最寶貴的資源,人力資源是檢驗檢測機構面臨的最大限制因素[3]。機構人員選拔往往依據的是領導的主觀考慮、工齡的長短等因素,結果是由于能力、素質等因素,導致管理體系不能有效的實施。員工的才華不能有充分的機會施展,應正確對員工進行業績和能力的考核,明確獎勵和懲罰,建立健康、公平的競爭機制,擇優選拔人才,將最合適的人安排到最合適的崗位上,從而使最寶貴的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讓每一個員工為機構的發展作出最大的貢獻。

2.4 監督機制問題

監督機制是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往往也是被檢驗檢測機構最多被忽視的環節,往往都是遇到發生問題事故才想辦法整改解決,從而失去了主動性,增加了事故發生的概率,應由日常監督、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等形式來形成完整的監督機制,由監督員對檢驗檢測機構內各種活動,采取有效的監督手段和相關責任人一起討論研究發現問題,找出關鍵點并及時解決,對未發生有隱患的因素提前糾正預防其發生。提高工作執行率和合格率,降低事故發生率。促進檢驗檢測機構管理體系更加完善。

3 結語

建立一個能提升機構管理水平和檢驗檢測質量的管理體系并不難,編訂管理體系首先由管理者確定機構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組織人員對機構所有活動進行說明和規定形成質量手冊,再把活動形成具體的程序文件,操作規程及其注意事項和制度等形成作業指導書,活動的各個完成階段加以記錄。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就是管理體系的基本形式了。再通過界定崗位職責和做好人力資源,完善體系監督機制,做到每個環節都有人做,有能力做,有控制手段,真正實現“按寫的做,按做的寫”,讓機構在管理體系的推動下真正形成為一個步調一致、協調配合的有機整體。

摘要:分析了檢驗檢測機構管理體系構成和幾個控制要點,機構根據自身特點、任務、資源,因地制宜的構建適合的管理體系。

關鍵詞:檢驗檢測機構,管理體系,控制要點

參考文獻

[1]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63號.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S].2015.8.1.

[2]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1.

犯罪體系構成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在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體系當中, 犯罪構成的概念十分重要。其基本特征主要體現在法律實定性、價值承載性以及有機統一性。而在犯罪構成的框架當中, 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分成兩大結構, 以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為主要板塊依據主客觀統一的原則相整合起來。在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當中, 罪犯是否犯罪不僅由兩大結構決定, 還要依據犯罪的客體、犯罪的客觀性、犯罪的主體以及犯罪的主觀性做出仔細分析, 最后決定犯罪是否構成事實。犯罪構成的意義在于其對刑事法治建設的貢獻[1]。作為刑事法治的標志, 犯罪構成理論為罪刑法定原則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又在其發展道路上給予支撐和引導。其對于刑法學科來說, 犯罪構成理論是學科體系最基礎的理論, 通過對犯罪概念進行延伸和探索形成了犯罪構成, 從犯罪要件的各個方面進行不同形式的詮釋, 從而分析出其對社會的危害性。犯罪構成理論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理論, 與犯罪概念和刑事責任相關聯, 形成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律基礎體系, 以此來解決犯罪問題。

二、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所面臨的挑戰

現今社會下的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正在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學者的質疑, 在過去的歲月里, 人們一直認為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沒有德日刑法學好, 并期望將“改造論”轉變為“移植論”。

“改造論”盛行在80、90 年代, 主要觀點是將原有的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進行升華和修正, 以拆解和重組的形式對犯罪構成理論體系進行改造[2]。而“移植論”則是完全創立新的犯罪構成體系。通過變革, 迎合新時代的發展需求, 汲取德日刑法學的成果, 對其進行學習和效仿, 推翻原有的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 將德日刑法學作為日后中國刑法的犯罪構成理論的新發展方向。

綜上所述, 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主要的挑戰在于“移植論”對其的全面否定。在歷史學和價值學當中, 學者認為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本來就是沿襲前蘇聯的刑法學, 是意識構成的產物, 這種產物缺乏理性的思考, 毫無技術含量, 中國應該認清誰為世界刑法學的核心, 哪種理論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實踐。那么作為被公認的最嚴密的犯罪體系, 德日刑法學應該被中國所接納, 中國有必要學習和接納德日刑法學, 與時俱進[3]。從邏輯學功能學方面則更要接受“移植論”, 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經過實踐證明是有一定的缺陷和限制的, 但德日刑法學則不然。在其實踐過程中充分顯示其結構的嚴密性, 邏輯的縝密性, 各個體系環環相扣, 層次性分明。除此之外, 德日刑法學在犯罪的消極要件中判斷性更加準確, 依據其規范化、合理化的研究體系, 使其其違法和責任的判斷中更加具有明顯優勢。

三、對于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的思考

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 批判的意義不僅僅是否定, 還有改正。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自我否定又不斷自我修正才走到了今天?,F如今, 法界批判的聲音代表著中國刑法學需要進行深刻的反思, 察覺自身的漏洞和不足, 并通過汲取其批判的聲音, 依據其理由進行完善。當然, 批判并不都是可靠的, 依據著學者本身對批判對象的深刻理解以及自身學術過硬的批判聲音才值得去參考[4]。

那么面對中國刑法學所受到的挑戰, 筆者通過思考給出幾點解釋。首先前蘇聯的刑法學雖然年代比較久遠, 但其形成的基礎是建立在眾多的法界學者的探索之上, 該刑法并不是突然出現的, 而是經過后天的不斷修改和完善逐漸形成的優秀體系。其依據的哲學基礎是與德日刑法學基礎同樣地位的黑格爾辯證法。如此可見, 前蘇聯刑法學未必就比德日刑法學差, 二者各有千秋, 都有值得中國刑法學借鑒的地方。此外, 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并不是法界學者所說的那樣對前蘇聯刑法學的完全復制, 中國刑法學經過對前蘇聯刑法學的深入了解并結合實際情況, 取其精華部分加以整理和改進, 并結合自身民情、國情, 形成新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刑法學[5]。

四、結論

對于中國刑法學來講, 犯罪構成理論不僅僅是刑事法治建設的支撐, 更是中國法律體系的基礎。相信通過實踐的探索, 法界學者會逐漸了解中國刑法學的優勢, 并在批判的基礎上對其作出完善, 借鑒德日刑法學的嚴密性, 和邏輯性, 賦予中國刑法學更加堅實的理論體系。

摘要:犯罪構成理論是中國刑法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近代法治文明的發展和延續當中起到支撐性作用。中國刑法學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里不斷完善和發展, 最終形成眾多重要理論, 其中犯罪構成理論作為中國刑法學的基礎平臺, 在中國刑法學的發展道路上為其指引了方向, 利用其廣泛的影響力, 使中國刑法實踐更加順利。筆者通過近年來犯罪構成學屢次受到質疑的現象進行思考, 分析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的現狀和面臨的挑戰。

關鍵詞:中國刑法學,犯罪構成理論,改造論,移植論

參考文獻

[1] 孫道萃.犯罪構成與正當化事由的體系契合[J].研究生法學, 2011, 04:20-53.

[2] 賈濟東, 趙秉志.我國犯罪構成理論體系之完善[J].法商研究, 2014, 03:123-131.

[3] 徐宏.中國與德日犯罪論體系的比較思考——兼以回應“移植論”[J].學術月刊, 2015, 01:101-108.

[4] 本刊編輯部.中國刑法學科發展評價 (2010-2011) 基于期刊論文的分析[J].中外法學, 2013, 01:22-42.

犯罪體系構成管理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在媒介融合時代背景下,融媒體形態實質上是不同媒介形態聚合關系形成的媒介系統,系統范式的研究就是梳理系統內要素“關系”的過程,不斷嵌入媒介環境中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媒介資源的關系賦形、關系賦權和關系賦能。關系嵌入下的融媒體形態逐漸具有了平臺組織的屬性。隨著關系的不斷聚合,關系本身開始呈現數據化態勢,以大數據為特征的融媒體生態環境逐漸開始生成。

關鍵詞:融媒體形態;系統范式;關系;平臺

系統論強調以整體、全面和歷史的眼光觀察和認知世界。世間萬物都是由諸要素結構而成,系統所具有的功能并不取決于各組合要素本身,而是取決于系統要素間的結構性作用,即要素之間的關系。系統論的實質是關系作用,而關系則是影響系統演化的重要基礎和結構性保障。在融媒體技術環境中,傳播活動呈現出要素復雜、關系多元、非線性鏈接等特征,關系嵌入成為融媒體生態系統建構的全新路徑,由此激活了媒介系統與其他社會復雜系統的作用與融合,著眼于關系理論的系統范式成為推動有關融媒體形態研究觀察與推理的框架和依據。

一、媒介系統范式研究的理論基礎

媒介系統是構成要素圍繞著其功能建立起來的關系整體,相對于媒介系統中的各實體要素,“關系”表現為媒介環境中隨處可見的動態平衡中的規則性存在,要素的實體性存在與“關系”的規則性存在具有共生性,要素的生成意味著“關系”的同時嵌入。社會學者艾爾·巴比將范式作為社會理論的要素加以分析,他認為“范式提供視角”,理論則強調“解釋其所看到的東西”。以媒介系統范式研究關系理論,是強調關系的動態性調適與平衡且對內部要素加以分析考察的基本視角。王怡紅將系統范式定義為:以系統理論為研究視角與框架,運用系統原理解釋不同事物間通過不同方式發生的互動、關聯、差異與張力。關系理論的淵源開端于“結構主義生物學”,之所以引起包括傳播學在內學術共同體的廣泛關注,是因為人作為生命體生存于復雜的社會系統中,社會系統作為整體的環境反映著內部的組織形式和結構。對此,帕羅阿爾托小組、貝克斯特、斯圖爾特等從人際系統出發,對交流及“關系”加以理解和研究。①

系統論對于關系范式的研究處在一個不斷調適的動態過程中,其視角主要源于系統自身的演進與變遷。研究者運用系統方法把握系統中要素的關系發展,運用互動理論、對話理論以及辯證理論考察社會系統中人際間的交流與傳播。

第一代動態平衡系統把“關系”作為基本觀點。關系傳播學者達克(Steven Duck)認為“關系是一件未竟的事情”,這充分表明系統的動態演進源于關系的不斷建構和發展。不過,第一代系統論對于“關系”與“結構”的內涵未能厘清。在多重設定的關系語境中,要素的存在確定了系統的存在基礎,“關系”則確保系統處于穩定的結構形態,但顯然“關系”本身是不可能被實體化的②,也無法替代實體要素存在并產生影響。

第二代系統論將自組織系統運動結構置于核心位置,認為系統是構成其要素組成的關系網絡,以系統運動結構作為一種考察框架。在媒介系統中,媒介系統內的生成網絡存在并反復產生同一構成要素時,構成要素和作為關系的網絡將同時成立。③以印刷媒介為例,媒介系統中的組織傳播機制一旦穩定且報刊以時間為周期不斷被印刷、發行后,這種媒介形態及其依存的媒介系統就會穩定下來,直到一種更加新興的媒介興起,阻斷這種關系網絡為止。自組織系統論的關系主義強調使運動系統暫時停止,以尋求一種構成要素與靜態關系網絡之間潛存的作用關系,這顯然與動態變化的系統關系相互矛盾。

第三代自生系統論考察復雜系統時,考慮到系統內生的要素復雜化且由此形成多個單位,要保持自生系統能夠維持自我的單位體,多個單位體之間發生的關系叫作“耦合”④。耦合是指彼此作用的單位體相互依賴于對方程度的一個量度。媒介作為社會系統自生系統的單位體,并不是人的復合體,而是能夠不斷產生出新的媒介形態的自生系統的單位體。⑤因此,從媒介的系統范式考察“關系”,就是要考察要素不斷聚合并不斷嵌入系統組織時,系統關系對于媒介形態演進過程產生的動態影響。

從媒介演化的視角來看,在傳統的線性傳播活動中,優先考慮內容的生產與傳播,由此形成的關系僅僅帶有附加性意義。隨著傳播活動的發展,傳播介質開始產生出大于傳播內容所呈現的意義時,“媒介即訊息”理論便為人們所接受。伴生新興媒介技術的創新擴散,以新媒體技術賦能推動融媒體形態化,這一革命性媒介形態演化使得媒介形態本身失去了文化的意義,取而代之的是推動媒介系統演化的傳播“關系”的生成。⑥

如果說第一代系統論強調了傳統線性傳播中關系的動態延伸與擴散,由此形成大眾傳播的信息傳播環境,那么第二代系統論則將新興媒介環境中自組織群落作為考察對象,確定人際關系的數字化建構與意義所在,而第三代系統論基于復雜數據環境下不斷涌現的關系加以分析,形成關系的數據化生成與測評。系統論的發展與演進實際上與媒介系統的復雜化過程相吻合,其伴生于媒介系統范式的不斷形成與調適。

二、作為媒介資源的關系

關系在社會環境中作為社會資源而存在,對此,有學者認為關系的社會資源屬性主要表現為:嵌入個人社會網絡中的這種資源,不為個體直接占有,而是借由個體直接或間接的社會關系所獲得。⑦作為特殊媒介資源的關系,并不是個體直接獲得的信息資源,而是通過媒介環境中的個體或組織獲得的資源,如通過媒介信息獲得的經濟、社會、政治、軍事、文化等諸多方面的資源。在現代報業充分發展之前,媒介資源是作為一種可以壟斷的“關系”存在,如中國古代社會的“邸報”,不僅是一種信息內容的壟斷,更是一種“關系”話語的資源壟斷。大眾傳播形態的媒介,因為受到單向度的傳播控制,傾向于成為封閉的語言?!胺忾]的語言不能夠進行證明和解釋——它只傳達決斷、宣判和命令”,因此只能算是儀式化的政治符號。⑧封閉語言的媒介傳播,其關系內涵被賦予政治、經濟、文化的資源屬性。

大眾傳播作為近代以來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社會活動,潛存著多重作用關系,其中,傳播者與受傳者在線性關系中所處位置不同,只能借由媒介這一中間介質形成一種間接的作用關系,正因為媒介的連接作用,媒介內容本身遮蔽了傳播與受傳者之間的作用關系。⑨

直到互聯網新媒體出現,媒介中的關系資源才被更為廣泛的大眾所接觸,媒介環境的去邊際化使得封閉的語言被解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通過網絡媒介重新締結。媒介資源的潛力盡最大可能地得以釋放,媒介關系與社會網絡關系近乎同構,網絡新媒體與傳統媒介的融合更是形成一張無限擴張的資源關系網。不斷嵌入媒介環境中的關系被賦予的功能特性不斷強化,從環境建構角度看,主要表現在媒介資源的關系賦形、關系賦權和關系賦能。

1.關系賦形

關系賦形表現出的是在系統有機構成過程中,關系對于系統要素的序列影響。有機體結構論主要包括兩種觀點:一是由有機體系統顯示各要素、各部分的獨特所構成的關系;二是由有機構成網絡建構成一個階層,多個階層共同建構起有機體。應該說,關系影響到媒介形態本身,即:人際關系影響著口語傳播的環境和形態;機械的單向度關系影響著大眾傳播形態;網絡社會關系影響著互聯網新媒體形態。關系賦形是基于有機體結構論的立論,強調系統要素從存在到演化最終形成變遷的動態特征。在新興媒介環境中,關系賦形對于在不同媒介形態之間尋求一種結構上的平衡,并著力建構有利于集中媒介生產要素的服務平臺,提供了全新而有意義的建構思路。

當然,關系賦形并不意味著關系對媒介結構的因果作用,關系與結構具有同構性,也就是說媒介關系隨著媒介要素的產生同時產生,考察媒介形態,同時也必要考察媒介系統內的關系構成。關系賦形帶來的不僅僅是系統內要素的結構關系,還包括因為系統開放引入的系統外要素的作用和影響,由此帶來媒介系統的優化與升級。大數據時代,關系聚合形成各種關系的有效接入,為關系賦形提供了技術資源。⑩因此,關系賦形可以看作是媒介系統演化的結構性動力之一,是實現媒介資源有效整合、優化傳播環境的動態調適過程。

2.關系賦權

與關系賦形的結構性影響相比,關系賦權強調的是話語權的分配與使用問題。從社會構成來看,媒介作為行使政治權力與社會權力的一種手段,稟賦特有的話語權力。新媒介的出現能夠打破原有的壟斷局面,建構起新的話語體系。媒介賦權是通過媒介關系實現的,因此被看作是“關系賦權”,關系指向決定了關系賦權的范圍與環境。印刷媒介的出現擴大了既往的溝通范圍,其重新建構的關系決定了能夠識別文字且處在傳播鏈條上的人群,才能在這種收受關系中被賦權。到了廣播電視時代,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傳播時代來臨,在組織傳播行為中,傳播者以把關人的角色,進行傳播信息的過濾。單向度且經過過濾的關系賦權仍限于傳播者的支配權使用,因此,關系賦權仍是壟斷性的有限賦權。開啟關系賦權大門的鑰匙是具有交互性、非線性連接的互聯網新媒體環境。1996年,尼葛洛龐帝曾經預言,數字化生存具有天生的“賦權”本質。20年后,互聯網對社會中“相對無權者”的關系賦權可以說史無前例?;ヂ摼W新媒體的賦權意義在于,關系賦權不再具有選擇性和壟斷性,而是在激活媒介系統內所有要素后,形成的個體之間非線性的交互關系,實現了系統內部“自我關系賦權”的“關系革命”,由此帶動媒介話語權釋放和個體創造欲望極大程度的激發,關系賦權真正得以在網絡社會環境中實現。

3.關系賦能

賦能是“關系轉換”過程中生成的能力或能量。洛根在總結麥克盧漢媒介規律時,提出一套使新媒體形態成為可能的賦能技術(enabling technologies)理論。賦能技術作用于媒介,形成全新的媒介形態過程,就是關系賦能的過程。其實關系本身作為一種能力,形成于不斷發展變化的媒介環境中,帶動媒介形態的演進和變遷。近幾年不斷被提起的“互聯網+”就是強調以互聯網連接一切,對不同行業賦能的過程。印刷媒介時代報紙與商業實體產生互動關系,以廣告傳播提高商品的認知度和美譽度,促進商品銷售,這一過程便是關系賦能的過程。在互聯網新媒體時代,“互聯網+”以自身具有的能量,“把一種新的能力或DNA注入各行各業,使各行各業在新的環境中實現新生”,這是融合媒介時代關系賦能的具體路徑。在具體的指標量度問題上,關系的嵌入性可以作為核心的指導性指標,對于“互聯網+”過程的關系賦能具有較高的解釋力,將決定媒介演進與變遷的基本方向。

作為媒介系統內具有賦能價值的“關系”,在媒介生態系統演進中通過系統負熵引入推動媒介形態的演進與變遷。

三、關系嵌入下的融媒體組織形態

媒介組織形態是一個歷史環境中形成的概念,不同歷史時期的組織形態有著不同的社會價值和意義。組織行為和組織傳播伴生于人類社會的產生與發展,并不斷地積蓄以形成特定的表現形態。媒介組織形態一般來說是處在媒介系統內的、在媒介內容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內在行為約定。借用學者彭蘭對大眾媒體的描述,“大眾媒體是在無限的信息中進行有限選擇,并人工地將這些信息封裝到一個個封閉的‘作品’里”。顯而易見,“選擇”與“封裝”過程是組織傳播的過程,采用固定的范式來“選擇”與“封裝”,則構成了大眾傳播的媒介組織形態。當然,組織行為本身也是在一定關系下形成的秩序,因此關系嵌入必然影響到媒介組織形態。比如政治關系嵌入后帶來對有政治傾向性信息的汰選;經濟關系嵌入后帶來對于特定商業類信息的汰選。關系嵌入本身就意味著關系賦形、關系賦權和關系賦能等行為的產生,由此產生不同傾向的媒介組織形態。這也充分說明了媒介組織形態并不是靜態的,而是處在一個相對開放且不斷演進的社會環境之中,其自身可以視為一個系統的存在。隨著關系嵌入的不斷增加,作為系統的媒介組織形態也趨向于復雜化,“關系革命”的爆發不僅帶來關系傳播的興起,也將媒介組織形態建構納入一個全新的研究視野。

1.融媒體組織形態的平臺化趨勢

“關系革命”以再造媒介生態的勇氣,將用戶引入媒介環境的核心位置,并開啟了“所有人”對“所有人”的非線性交互關系鏈接。媒介組織形態第一次把用戶與客戶關系嵌入系統中來,實現了全流程系統要素的完整對接。在這種融媒體生態環境中,媒介形態本身的意義被弱化了,媒介內的“部落化”組織形態開始顯示意義,這是融媒體組織形態的顯著特征。從這個意義上看,融媒體無法按既往媒介組織看待,因此有學者從傳媒經濟學視角,認為融媒體其實只是一種全新的“媒介平臺”。融媒體的關系聚合決定了其的確不具備以往媒體的組織形態,而是一種多元關系以媒介形態完成的聚合。

融媒體是一個內容集成和信息發布的系統,更是一個開放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按照這一思路,融媒體平臺就是一種嵌入了關系的融媒體組織形態,它通過時空環境完成資源聚合和關系轉換以產生意義,由此形成傳媒產業價值。因此,“媒介平臺就是一個關系的轉換器”。隨著關系不斷嵌入,媒介組織形態趨向于平衡。對媒介平臺的內涵解讀,不同學者理解不盡相同:有的學者認為媒介平臺包含網絡化、鏈接性、有邊界三個層次;有的學者認為媒介平臺具有開放性、互動性和虛擬性。解讀的不同,主要緣于考察視角的不同:前者基于形態特征考慮,后者則將組織的功能性作為參考指標。

2.融媒體形態的超鏈接發展趨勢

從作為介質的融媒體平臺和作為關系的媒介平臺的兩個不同層次加以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融媒體平臺介質化體現為媒介泛形態化,將不同媒介形態聚合于同一介質,如移動媒介手機,通過App技術的加載,集成了微博、微信、QQ等多種社交類媒介形態。從社交關系結構上看,微信、微博等均被看作是不同的媒介形態。聚合后的載體,不再稟賦單一媒介功能,而只是一個物理意義的介質。未來的媒介形態,將以介質的同一化與媒介的無形化方式生存,介質則以移動化、便攜式和超鏈接性呈現,可穿戴媒介設備以介質形式出現,成為新型融媒體平臺。

作為關系的融媒體傳播,呈現出時空與社會嵌合式鏈接的復雜關系存在。在嵌合過程中,融媒體的時空深深地鐫刻著社會的烙印,社會景觀一一在傳播環境中得以呈現。作為關系嵌入的融媒體平臺,則可以看作由相互作用、相互信賴的若干部分聚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融媒體平臺實質就是有清晰邊際的系統,經過平臺要素的無限鏈接,形成穩定的運行環境。關系的嵌入過程,意味著媒介組織形態的建構過程,這一過程也伴隨著要素的模塊化建構。媒介平臺是融媒體最主要的媒介組織形態,它是基于關系建構的一種新型生態圈,其不限于網絡操作平臺的外延能夠擴展到線下活動,如網絡商務的線下物流、投遞等,這些行為甚至使其超越了媒介的狹義范疇,是借由媒介的關系鏈接與延伸。此外,融媒體平臺作為媒介組織形態,其內在的組織具有顯著的自組織特征,系統內部各要素自主地完成秩序化過程。

3.融媒體形態的超時空關系建構趨勢

就時空屬性而言,融媒體形態是一個高維時空媒介。對于時空的論述,“超弦理論”(superstring theory)認為,現實時空維數達到了十維,包括人們熟知的三維空間附加時間而成的四維時空維度,在此基礎上,還同步存在六個額外且緊縮的維度。在人們生活的高維度時空環境中,高維度時空所產生的復雜性和抽象性必然影響到人們對社會認知存在的局限。融媒體形態本質上就是一種高維媒介,“它比我們過去所面對的那些傳統媒介都多出一個維度,生長出一個新的社會空間、運作空間和價值空間”??梢韵胂?,高維度的融媒體形態如果運用傳統媒介經營管理方式加以運營,必然會帶來投影與降維的偏差。與此同時,融媒體作為高維度媒介在不斷演化著,其超時空的關系建構也難以透過表象加以評測。融媒體平臺間的超時空躍遷,實質上也帶來時間和空間物質形態的改變,構建出一個“流動的空間”(space of flows),由此形成空間上關系的“在場感”。時空轉換維度發生在從“實”到“虛”再到“實”的關系轉換過程中,融媒體傳播所面對的,是現實時空界限的逐漸消失,由此形成融媒體時空中“確定性”關系的超越。

當然,不論是時空超越還是時空折疊,都需要融媒體技術賦能才得以實現。關系嵌入下的融媒體敘事時空,是一種超越現實媒介時空的虛擬存在,融媒體敘事時空依賴各種不確定性關系實現“時空拼貼”,從而完成各時空話語的“共時共在、在線在場”。關系嵌入是時空躍遷的主導力量,其附著于融媒體平臺的現實時空中,以虛存方式等待融媒體技術的喚起。關系嵌入的融媒體形態,實質上是多重時空的非線性組接與融合,以融媒體平臺的現實時空為接入口,強調融媒體時空的一體同構、非線性以及動態化時空躍遷,相比傳統的媒介時空建構,更加突顯出融媒體技術的獨特魅力。由于融媒體時空的一體同構,所呈現出來的媒介現實時空、超鏈接時空在時序上同步延伸,空間則相互嵌套,關系結構過程中“此時此地”與“此時彼地”彼此嵌套,敘事時空達到了高度統一,敘事窗口也彼此疊合。

四、關系聚合與關系數據化

媒介的演進可以看作是一個媒介關系不斷調適的過程。在媒介生態關系中,最原始、最核心的關系是傳播信源與信宿的直接溝通。然而隨著媒介技術發展,介質化傳播開始興起,伴隨介質傳播的關系建構趨向于復雜化,信源與信宿之間的直接關系趨向于間接轉譯,雙向溝通也轉向單向度的傳播。在大眾傳播過程中,單向度線性關系和次級關系影響核心關系的建構,內容傳播成為主導,關系的層級建構成為傳播活動中的普遍范式。關系層級建構體現為中心組織控制、對外輻射延伸的主要特征。

對外輻射的關系建構看似繁雜,實質上只是單向度的輻射,且內容是工業化的標準生產,盡管接收者產生的反應可能千差萬別,但構不成溝通回路的傳播弱化了關系的存在,在內容得以擴散的同時,傳播過程中的核心關系被置換與弱化。大眾傳播帶動的儀式化表現加強了傳播過程中組織秩序的建構。戈夫曼以擬劇理論表現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前臺和后臺的行為差異,大眾傳播建構的就是前臺與后臺加以區隔時凸顯前臺表演效果的媒介生態環境。這一隔離帶來的是核心傳播關系的戲劇化呈現,因為要保證這種傳播儀式的完整和可持續性,前臺場景必須獲得尊重,后臺場景也同時要被遮蔽起來。

真正弱化前臺與后臺關系并使關系得以聚合的是互聯網新媒體生態系統。新媒體環境不再刻意區隔前臺與后臺的場景劃分,個體媒介的屬性也使得傳播的去儀式化、去魅化成為可能。在匿名化環境下,個體的網絡行為或表演具有了后臺的特性,或者說前臺與后臺趨向于一體化;在實名環境下,網絡中的意見領袖仍然能夠以前臺、后臺區隔的媒介化方式生存。事實上,前臺與后臺關系的弱化或消解意味著原始的直接溝通關系的重現。在關系嵌入的平臺環境中,非線性的關系聚合帶來的是系統內生的自組織秩序形成。因為場景儀式的弱化,單向度層級傳播范式的解構,非線性無限擴張的關系聚合在新媒體平臺上,形成了要么關系失序、要么獲得一種新結構方式的可能性。

大數據環境中,關系的最大價值在于數據化實現,數據化意味著智能化場景建構,關系的意義超越了關系者本身,成為系統環境中具有導向意義的要素?;ヂ摼W信息的幾何級數量累積帶來的是信息爆炸,信息爆炸并沒有引發混亂和關系失序,而是在積累到足以引起量變的程度時,催生了關系的數據化革命。關系數據化開端于關系的數字化,但數據化絕對不能等同于數字化。對此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認為:“數字化帶來了數據化,但數字化無法取代數據化。數字化和數據化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睌底只蔷唧w操作過程,是量的積累;數據化則是宏觀質的飛躍,能夠產生可視化的意義。從數字化到數據化的過程使關系產生了真正的價值,也是大數據帶來智能化的邏輯所在。

在具體的產業實踐中,電子商務、“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形態取得的成功正是緣于關系數據化的創新。以“計算”推送新聞為核心業務的“今日頭條”一上線,立刻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其基于數據挖掘的推薦引擎的特點,強調了用戶與信息關系建構上的數據計算與分析?!敖袢疹^條”這種弱化信息內容本身,強化關系鏈接和黏性的產業化發展思路符合新媒體時代的用戶需求,成為廣受矚目的業界“黑馬”。

關系數據化模式的建構,是網絡大數據時代的必然選擇,也是信息大爆炸帶來的內容傳播飽和所引發的媒介系統內部關系的調適。經過調適,內容傳播的意義面臨不斷消解的現實,關系傳播則開始生成意義。內容飽和帶來了個性化媒介關系的建構形成,不論是社交媒體中關系平臺的組織形態、網絡新聞媒體中內容平臺的運算邏輯,還是網絡商務中的服務平臺的運營建設,這些平臺都依賴關系的數據化應用走上關系主導服務的創新之路。

關系數據化牽動的,還包括“互聯網+”的建構與發展?!盎ヂ摼W+”實質是非媒體的媒體化關系過程:它通過賦能技術使非媒體成為融媒體網絡鏈接中的一個節點,進而納入關系數據化的建構中,使之成為場景的一個入口,參與融媒體形態下的關系傳播活動。例如,“共享單車”實質上就是“互聯網+交通工具”的媒體化過程,每一輛標識為二維碼的單車可以看作是物聯網建構單車序列的一個場景入口,通過GPS與移動App共同作用關系,完成單車的媒體化過程,而海量的“共享單車”陣列提供了關系數據化的數據保障,在與服務對象的交互鏈接中生成價值,為接下來的商務推廣、個性服務應用提供了新的視野。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互聯網5G技術的全面推廣和采用,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與導航技術等的協同融合,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時空綜合體系將得以建構,關系數據化將成為引導萬物“即插即慧”的重要驅動力。

注釋

①王怡紅:《關系傳播理論的邏輯解釋——兼論人際交流研究的主要對象問題》,《新聞與傳播研究》2006年第2期。②早期的系統論者如哈特曼(N. Hartmann)等人基本觀點都指向“關系”,但忽視了“關系”是動態平衡的結果,將“關系”本身實體化了。貝塔朗菲(Von Bertalanffy)也嘗試通過規則構成法來解釋各動態平衡背后的結構主義方法,實際上這種被指定的“關系”本身就成為“結構”。③⑤[日]河本英夫:《第三代系統論:自生系統論》,郭連友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第67、175頁。④[智利]亨博托·梅求若納、[智利]弗朗西斯克·維若拉:《自生系統論》,[日]河本英夫譯,日本國文社,1991年,第117頁。⑥⑨張成良:《融媒體傳播論》,科學出版社,2019年,第124、128、144頁。⑦徐琦:《“社會網”理論述評》,《社會》2000年第8期。⑧[美]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劉繼譯,世紀出版集團、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第82—83頁。⑩譚天:《媒介平臺論:新興媒體的組織形態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116、34、40頁。王愛玲:《媒介技術:賦權與重新賦權》,《文化學刊》2011年第3期。[美]尼古拉·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譯,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69頁。喻國明、馬慧:《互聯網時代的新權力范式:“關系賦權”——“連接一切”場景下的社會關系的重組與權力格局的變遷》,《國際新聞界》2016年第10期。[加]羅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麥克盧漢》,何道寬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301頁。馬化騰等:《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中信出版社,2015年,“前言”第3頁。張成良:《新媒體素養論:理念、范疇、途徑》,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8頁。彭蘭:《碎片化社會背景下的碎片化傳播及其價值實現》,《今傳媒》2011年第10期?!瓣P系革命”是喻國明教授在對社會化媒體分析考察的基礎上提出的。他認為,網絡新媒體的出現代表著架構在“熟人社會”基礎上的傳播方式的崛起,產生的社會效應是基于關系資源構建導致的“社會資本”在社會成員之間重新分配的重大的“關系革命”。參見喻國明:《“關系革命”背景下的媒體角色與功能》,《新聞大學》2011年第2期。譚天:《新媒體不是“媒體”——基于媒介組織形態的分析》,《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6期。麥尚文:《全媒體融合模式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84頁?!白越M織”(self-organization)是系統學的一個概念,強調系統內部要素自主地組織化、有機化的過程?!白浴敝傅氖强陀^事物或客觀系統,其組織化過程表現出從無到有、由簡單到復雜等一系列自主演進的過程。參見秦書生:《自組織的復雜性特征分析》,《系統科學學報》2006年第1期。喻國明:《融合轉型的新趨勢:“高維”媒介中的“平臺型媒介”——對互聯網邏輯下未來傳播主流模式的分析與思考》,《新聞與寫作》2015年第2期。馬向陽:《純粹關系:網絡分享時代的社會交往》,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134頁。[英]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英]肯尼思·庫克耶:《大數據時代》,盛楊燕、周濤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64—73頁。

Research on Systematic Paradigm of Convergent Media Form in Relational Embedding

Yu HaifeiZhang Chengliang

Key words:convergent media form; system paradigm; relationship; platform

上一篇:網絡語言平民視域論文范文下一篇:醫院業務財務會計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