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加強基層工會建設范文

2023-12-21

加強基層工會建設范文第1篇

通過對轄區內各社區的調研,從中我們看到了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的迫切性,現結合各社區的實際,得出了如下調研報告:

一、強化三種意識 提升干部的執政能力

基層干部執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黨和國家各項政策在社區的落實力度,經濟的發展速度,地方的發展程度及社區的和諧穩定。必須高度重視,重點抓實,在工作中,要以“三個強化”為抓手,提升基層干部的執政能力。

一是“強化思想意識”。要使依法治居成為社區黨支部、居委會的自覺行動。要切實加強對創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工作的領導,居委會應及時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其中由黨總支書記為組長,副書記為副組長,各副職干部為成員;并分工要明確,專人負責日常工作,制定工作職責制度,從而增強抓好創建工作的責任感。真正把創建工作列入黨支部和居委會的重要議事日程,確保創建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是“強化學習意識”?;鶎痈刹抗ぷ鞣椒ê唵未直?,政策掌握不夠,“通不通三分鐘,再不能龍卷風”,使工作陷于被動。所以街道黨委每季度要對各社區干部進行政策法規培訓,培訓他們工作方法和技巧,使他們在工作中能夠有的放矢,掌握主動,推動工作的開展。 三是“強化服務意識”。及時貫徹黨和國家的各項惠民政策,并把學習“三個代表”的精神落到實處,還要特別注重對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社會困難戶的服務,關心群眾的疾苦,傾聽群眾呼聲,準確地把握好人民群眾的思想脈搏,與困難群眾結對幫扶,誠心誠意地為人民辦實事,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行承諾制,每年最少解決一件群眾最關心的實事,從而樹立干部的威信,增強戰斗力和凝聚力,為構建和諧社區提供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二、強化普法教育、營造濃厚創建氛圍

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區全面發展的有效舉措。社區黨支部、居委會組織黨員、居民代表應認真學習上級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對創建工作的認識,增強抓好社區民主法治示

范社區創建工作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一)廣泛宣傳,深入發動營造家喻戶曉的創建氛圍。為使廣大居民積極投入到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創建工作中,社區應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才能為創建民主法治社區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調研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姜家社區在創建之前,該社區干部在行政能力和辦事效率方面有所欠缺,社區環境衛生“臟、亂、差”,管理水平不高,治安形勢嚴峻,經常發生小偷小摸,在開展了創建蘇州市“民主法治社區”活動后,成立了以黨總支書記為組長,副書記為副組長,各副職干部為成員的創建領導小組,并圍繞社區的中心工作和創建市級“民主法治社區”的標準,制定了創建規劃,健全完善了創建網絡,各組還成立了普法宣傳員,按照規定將居民自治章程和創建工作意義等內容印制成宣傳單形式,發到居民戶手中,在每個居民組的醒目處張貼宣傳標語或制作固定標語,在社區辦公室里懸掛創建工作各項制度,在居民居住集中的小區設立法制宣傳欄,讓居民所到之處都能感受到強烈的民主法治創建氛圍和受到了良好的法治教育,自從開展市級“民主法治社區”創建工作以來,社區干部逐步提高行政和管理能力,環境衛生明顯改變,治安穩定,服務態度熱情,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能按照街道的各項要求,落實各項制度,社區信息按時公開,做到民主理財,居民鄰里關系和睦,全年刑事案件為零,并通過了市級的考核驗收,今年還申報了省級“民主法治社區”的創建工作。

(二)加大普法、學法、用法、營造依法辦事的濃厚氛圍。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是加強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是實行依法治居的基本條件,也是實現中央提出“五五”普法目標的要求。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各社區都開辟了一個法制宣傳陣地,有一所居民法制學校,有法制宣傳教育隊伍,并認真組織開展了法制宣傳月、宣傳日活動。如每年“12.4”法制宣傳日宣傳、“9月1日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實施日”宣傳等,都認真組織開展了系列宣傳活動。但是,只有這些還是不夠的 ,還應更好地健全普法和依法治居領導小組,加強對本社區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各社區要建立一個法制宣講組,居民小組要設置法制宣傳員,每戶有一個“法律明白人”,隊伍是實施法制宣傳的具體承擔者,隊伍越強,法制宣傳教育的質量就越高;要有一個有一定數量的法律圖書室,要有一個法制宣傳園地,有陣地就有依托,經常性法制教育才有保障;開展形

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活動,如開展法制文藝宣傳活動、組織法律知識競賽、“講案學法”活動、法制文明戶評選活動等,以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推動村民學法、用法、守法。突出重點對象的普法宣傳,將青少年列入重點對象,組織他們參加各級舉辦的普法講座。近年來,街道辦事處多次在中小學聯合舉辦了法律知識講座,組織學生學法守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使轄區內青少年普遍受到數次良好的法制宣傳教育。要圍繞熱點難點問題,突出相關法律的學習宣傳。

三、規范民主制度,穩步推進依法治居

(一)居委會按期換屆,社區自治組織依法選舉產生。社區要嚴格按照《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按期進行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如:在今年五月份居委會換屆選舉中,各社區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精心組織,周密安排,使整個選舉工作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充分體現了廣大居民意愿。通過召開代表大會,健全各項民主制度和工作制度,修改完善居民自治章程,使其符合國家法律和政策規定。做到有章可循,按制度辦事,促進各項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社區工作公開化、居民掌握知情權。在轄區內居民集中點設立《黨務公開欄》、《居務公開欄》版面,使社區工作更加透明化,社區工作人員的日常事務讓居民知道,讓居民監督我們的工作,從而起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如:姜家社區自開展創建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區”活動以來,圍繞本社區的中心工作和創建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的標準,制定了創建規劃,健全完善了創建網絡,各組成立了普法宣傳員,按照規定進行了法制宣傳,并及時召開了社區干部、黨員和居民代表大會。按規定通過了村規民約,及時進行了印刷,同時發放到每家每戶,使大家學有方向,遵守規定有依據。并建立了學法登記制度和一系列的臺帳制度,各項工作較為規范。新建了居民自治法制宣傳欄和村務、財務、政務公開欄,使居民及時了解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及社區里的有關情況,讓居民參與評議,提高了社區居民的觀看率和居民的參與率,得到了居民的好評。。

(三)、社區依法治理與道德建設緊密聯系的,沒有一個很好的道德氛圍,依法治理工作也是很難得開展的?;谏鲜稣J識,街道司法所在居民中大力開展道德教育,請老黨員、老干部做報告,針對有個別社區虐待老人問題,特別聯合街道老齡委等部門進行《老年人合法權益保護法》宣傳活動,使居民精神面貌、道德水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減少了鄰里、家庭的矛盾的發生。為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

又開展了“告別陋習、走向文明、樹立新風”的活動。組織召開了50余人參加的點評大會,點評中表揚了10名關心社區建設、講究道德、行為文明、勇于奉獻、積極為居民做事的榜樣,改變了過去對陋習只能怨、不能言,只能忍、不能管的局面,形成了好事大家夸、陋習大家抓的局面,有力推動依法治理工作的開展。對于這方面,我們還應該更多地切合實際的開展各項宣傳活動,通過活動讓居民從思想上根本認識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從而帶動基層法治建設的穩步推進。

郭巷街道司法所

加強基層工會建設范文第2篇

1 加強油田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的必要性

基層工會是根據《中國工會章程》規定, 在企業、事業、機關等基層單位建立的工會組織, 是工會組織的基本單位和基礎。加強這一建設的必要性可以這樣認識:基層工會是黨聯系職工群眾最直接的紐帶橋梁;是工會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領域;是貫徹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指導方針和落實“組織起來, 切實維權”的工會工作方針的直接載體;是工會履行各項職能, 特別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基本職責的最前沿;是廣大會員、職工和工會干部對工會組織期望最具體、最強烈的所在。加強基層工會建設, 增強基層工會活力, 關系到工會工作的全局, 是工會建設和改革的中心環節。對于提高基層工會活力和工會整體工作水平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經濟體制的變革、勞動關系的變化、企業經營和管理狀況的復雜化等, 使基層工會組織工作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 工會基層建設和改革仍然不能松懈, 要努力按照全總關于增強基層工會活力的要求, 不斷提高基層工會建設的水平[2]。

2 加強油田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的策略

2.1 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基層工會要圍繞企事業的改革和發展, 認真履行基本職責和各項社會職能, 抓好重點工作, 帶動其他工作, 提高整體工作水平, 特別要逐步形成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職工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機制;以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制度為基本形式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以“送溫暖工程”為基本形式的職工生活補充保障機制;以群眾性經濟技術活動為基本內容的建功立業激勵機制。同時, 要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 配合黨政搞好職工隊伍建設, 提高職工素質, 努力培育“四有”職工隊伍。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工會, 要依據本企業特點開展工作, 重點是代表職工與企業進行集體談判、簽訂集體合同, 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與外商和業主合作共事, 共謀企業發展。要堅持以職工為本, 尊重職工主體地位, 維護職工權益, 促進職工全面發展;要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 探索和把握工會工作發展的基本規律, 建立健全工會工作長效機制;要遵循統籌兼顧這個根本方法, 把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維護職工權益、實現職工體面勞動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切入點, 整合社會資源, 形成工作合力, 提高整體水平。要提高運用科學發展觀分析問題、指導工作、推動實踐的本領, 不斷開創中國工會事業的嶄新局面。

2.2 深入開展建設“職工之家”活動

把基層工會改革和建設與建家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充實建家內容, 改進建家辦法, 使建設“職工之家”活動不斷深入。重視油田企業基層班組的建設, 積極開展建設“職工小家”活動, 把工會的基礎夯實。通過不懈地努力, 把基層工會建設成為受到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3]。要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落到實處, 關鍵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 為推動科學發展作貢獻。要加強對新形勢下群眾性建功立業活動的組織領導, 深入研究探索其特點和規律, 總結推廣成功經驗, 完善考核和激勵機制, 吸引更多的職工群眾參加, 提高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不斷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 努力滿足職工文化需求。?!豆ā芬幎斯刹孔匀温氈掌? 自動延長勞動合同, 解除了工會干部在勞動權益方面的顧慮。工會干部權益保護基金的建立, 是保護工會干部合法權益的另一種機制。職工文化建設是職工提高職業技能素質、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激發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的重要載體, 企業文化建設是體現企業形象特點、增強凝聚力、提高競爭力的必要手段。要發揮職工群眾作為職工文化、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作用, 廣泛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等活動, 推進職工書屋”建設, 堅持向農民工送文化, 加強工會新聞宣傳特別是互聯網宣傳工作。

2.3 廣開門路, 靈活培訓, 注重實效, 學以致用

培訓方式要與基層的實際狀況相適應, 培訓要貼近基層工作, 貼近基層干部。培訓管理要與基層工會的考核、評比、干部任用相結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工會組織建設和改革涉及干部人事管理的改革問題。其一, 要按照黨中央對群眾團體機構改革《通知》的要求, 把精簡人員編制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結合起來, 按照公開、公平、競爭、擇優原則, 實行干部競爭上崗和聘任制度, 做好人員分流工作。其二, 貫徹落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 堅持完善民主推薦、民意測驗、民主評議制度;堅持完善公開選拔領導干部的方法;堅持完善干部選舉制、任期制、試用制、辭退制。, 其三, 加強干部的實績考核, 把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為基層服務、解決實際問題作為稱職或優秀的標準。嚴格考核、嚴格管理, 建立干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有效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

摘要:基層工會組織是工會整個肌體的細胞, 是工會全部工作的基礎。工會組織圍繞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開展工作, 歸根到底是由基層工會去組織落實。同時, 工會組織在工作對象中的吸引力、凝聚力, 也是直接體現在基層工會的工作中。本文主要探討加強油田基層工會組織建設的策略。

關鍵詞:企業,基層工會,組織

參考文獻

[1]董羨杰.企業基層工會建設方向淺析[J].活力, 2010.4.

[2]覃麗華.關于切實加強基層工會建設的建議[J].中國科技信息, 2005.7.

加強基層工會建設范文第3篇

一、區**局工會目前的現狀和成績

(一)近年來工會的基本狀況

1、工會的組織現狀。區**局工會現下設12個事業單位,6個基層工會(其中三個聯合工會)和1個局直屬工會(1個機關工會、3個工會小組)。全局現有在編職工437人、非編職工(包括派遣工、返聘人員)121人,退休職工224人。全局現有工會干部26人,其中50歲以上7人,平均年齡為47.13周歲;本科10人、大專9 人、中專及技校(高中)畢業生1人、初中3人。局工會委員會設委員5人,基層工會委員會設委員3-5名,主席和工會干部均為兼職。局工會主席享受主任科員待遇,基層工會主席不享受任何待遇,近年來提倡由班子副職兼任,現有三名基層工會主席由班子副職兼任。

2、工會的經濟狀況。區**局下屬單位均為事業單位,按我區規定行政事業單位工會經費均實現同級財政足額撥繳,每年2%工會經費除上次區總部分外,均留在各基層工會帳上。局工會帳戶單列,但僅為局機關二十來人的工會經費。日常全局性的工會活動以項目申請,由行政支付。

(二)近年來工會工作的主要成績

1、“三同步”形成黨工團共建聯動推進機制。近年來,我局委堅持把工會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的重要日程,工會工作與支部工作實現“四同”。一是同步推進組織建設。做到黨支部建設與工會組織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實現了以黨建帶工建、工建促黨建的工作目標。如在基層小單位組

1 建聯合黨支部的同時建立了聯合工會;二是同步促進能力素質提升。首先,結合學習十七大精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活動,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教育和引導黨員、群眾在思想上與黨同心、在行動上與黨同向。其次,局黨委在舉辦局支部書記培訓班的同時舉辦工會主席培訓班,并定期組織考察、交流等,在舉辦科級干部培訓班的同時工會干部列席參加;三是在局每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中,鼓勵工會干部結合工會工作的實際開展研討,撰寫論文,并通過與支部書記的共同交流來解決問題,達到在開拓創新中推動工作。近年來,每年都有工會干部完成論文開調研報告,不僅提升了廣大工會干部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也為局黨委決策提供了參考。三是同步進行考核表彰。年初,結合黨建工作要點,制定工會工作目標責任制,并將責任制目標完成情況作為黨支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切實調動黨支部抓工會工作的積極性,實現了“黨工共建”在內容、目標和程序上相銜接、相協調、相統一。年終,在班子進行考核的時候對工會工作進行考核,并在全局表彰會上同時進行表彰。

2、“創特色”積極打造工會工作的亮點。多年來,局工會緊緊圍繞全局的重點工作,利用**人特有的方式積極開展“弘揚新風正氣,展示職工形象”演講比賽、“情系**,奉獻在崗”詩歌創作朗誦比賽、“展職工風采,為黨旗增輝”系列、“迎世博、展風采、塑形象”時裝秀活動等活動,為工會工作積極打造亮點,取得一定的成績,得到了系列局黨委的肯定。利用周三局長接待日活動、每月一天機關干部下班組活動聆聽一線職工的心聲,及時解決廣大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營造領導和員工互敬互愛的良好氛圍,共謀事業的發展,共建和諧**,積極貫徹落實《工會法》,加強工會自身建設,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把工會建成職工賴以寄托的“職工之家”。多年來,我們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使命,努力為全局困難職工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每年為職工送上一本“枕邊書”、每月安排一場職工電影(帶家屬)等活動受到了廣大職工的擁護、

2 科級以上干部每年每月捐十元錢(現每年200元)建立的局“愛心基層”等“送溫暖幫扶”工程成為職工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工會工作的響亮“品牌”。

3、“抓典型”發揮工會好主陣地作用。

近20年來我們以爭當“三好職工”(在社會當個好公民,在單位當個好職工,在家當個好成員)、爭創特色工會為主題,保證“建創”活動的正常開展。每年年終在全局評選20名左右的“三好職工”或1-2個特色工會進行表彰,并利用演講、事跡巡展、詩歌朗誦等形式對先進典型的事跡、做法等進行宣傳,并不斷發現和培養新的典型,我們采取以點帶面,運用典型推動“建創”活動的開展,使“建創”活動持久、規范地進行下去。另外,自2009年以來,我們根據區總關于開展“職工書屋”建設的要求,以改善職工的學習條件為目的,以傳播先進文化,普及科技知識,引導職工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開啟職工智慧,激發職工的創造活力,豐富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職工的基本文化權益,努力提高廣大職工整體素質為目標,在全局開展了“職工書屋”建設活動,探索出了“行政支持、工會扶助、基層工會管理與服務”的運作模式。目前,全局6個基層工會已建成有一定規模、較規范的“職工書屋”4家。另兩家基層工會有圖書館功能也開辟了專門的職工閱覽室或職工閱覽時間,發揮了工會“大學校”的主陣地作用。

二、制約區**局工會事業發展的突出因素和存在的困難

目前,局工會總體上在維護職工權益、服務大局、服務職工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局工會的工作領域不斷拓寬,工作對象更加復雜,工作內容更加豐富,維權責任更加重大,面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

(一)工會職責與現實的定位、地位不相適應。隨著改革不斷深化,局工會面臨的工作對象、工作內容,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權益的任務日益繁重,黨政領導對工會的工作要求有了明顯的提高,

3 但對工會的定位并沒有相應的變化,現實地位也沒有相應的提高,工會難以“有效作為”。主要表現在:一是局黨委對局工會和基層工會干部都定位為兼職,而工會干部也認為工會工作是兼職,業務工作才是本職,雖說工會干部都是經過嚴格的程序認真“選”出來,其實還是存在領導讓不讓你當的問題,不敢理直氣壯地為職工說話辦事;二是上級工會布置的工作過多過重,基層工會無法騰出空間和時間來研究和解決新情況和新問題,無力根據本部門的實際和職工的愿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 工會干部的管理體制與現實要求不相適應。目前的工會干部管理體制是由同級黨政主管、上級工會協管,即所謂的“雙重管理”。但在實際工作中要調整工會班子和工會干部總是由同級黨政決定人選,根本不讓工會說話,工會自己也說不上話,更談不上協管。工會工作做得好與壞,上級工會對下級工會工作的考核結果,工會自己發個文表彰一下,結果只有工會干部自己關心,可謂是“自誤自樂”。然而在工會崗位上要么是年輕的一干就是十幾二十年(要么是快退休了過渡一下),領導班子換了一屆又一屆,深受廣大職工群眾的擁護和愛戴的工會干部,卻老是在原地踏步,很少有提升或交流的機會,嚴重措傷了廣大工會干部的積極性和廣大職工群眾的感情。

(三)工會的培訓模式與工會干部素質提升的要求不相適應。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會的工作內容不斷豐富,對工會干部的自身要求也不斷提高,特別是維權的責任更加重大,而可以提供給基層工會干部業務培訓的機會相對較少,造成了工會干部缺少勞動法律、社會保障、勞動保護等專業知識,在協調勞動關系中缺乏解決難題的本領。對于基層工會可以自己開設培訓班,如列席參加局里的科級干部培訓、政治形勢的專題講座等,但對于工會的業務培訓由于基層工會干部人太少,未免成本太大了。

三、區**局工會對提高工會工作水平的思考和建議

在新的形勢下,基層工會的工作重要性進一步凸現,加強基層工會建設,是加強工會工作的關鍵和中心環節,同時也是黨的重要工作內容?,F對提高基層工會工作水平提出如下建議,如有不當,請批評指正。

(一)進一步完善“黨建帶工建”的運行機制,推進工會組織建設,主動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我們要把工會建設真正納入黨的建設整體格局,以黨的建設帶動和推動工會建設,黨委和工會要制定“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的工作制度,制定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和短期的目標考核機制,使“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的務虛工作變成務實工作,努力堅持組織同步設置,工作同步謀劃,制度同步完善,陣地同步建設的工作推進機制。工會要主動接受黨組織在政治上帶,在組織上帶,在工作上帶,在作風上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健全規范的好制度,促進和保障工會工作的開展。

(二)進一步加強工會干部能力建設,嘗試建立工會干部成長激勵機制。近年來,工會干部的年齡層次、學歷水平都有了明顯的變化,組織部也將優秀的年輕干部放到了工會的崗位上來了,但我覺得工會干部也是業務性很強的崗位,對工會干部的培養使用應該嘗試建立自己的成長激勵機制,也應該遵循重在培養推薦的原則。一是要積極培養和儲備工會后備干部。黨的組織部門為了培養和提拔各級領導干部,事前都有“青干班”、“中青班”對后備干部進行培訓培養,我們的婦女干部也有優秀女干部培訓班等、黨外干部也有自己的后備干部培訓班,我覺得工會也可來個工會“中青班”,對符合擔任工會領導干部的在職干部進行集中培訓培養,為工會儲備領導人才,待工會換屆或領導缺人時,提前介入、先入為主、及時向黨委推薦高素質的工會領導人選;二是要嘗試推行工會領導干部交流制度。工會是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職責的,難免會得罪方方面面,因此造成工會干部被免職或調離的現象時有發生,為了避免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工會很必要推行干部交流制度:(1)縱向交流,即上下工會干部交流,當區總缺人時可從基層工會干部中熟悉業務的同志提拔或抽調,給基層或下級的工會干部有點希望。(2)橫向交流,即加強局與局之間的交流,以此來增加工會的活力、凝聚力和工作的創新力。(3)掛職交流,即把區總工會優秀的中青年干部推薦到企業或基層掛職交流,使他們真真正正擔負起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的重擔。我認為,如此而行,大大

5 有利于大批優秀人才會從工會干部中脫穎而出,從而推動工會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加強基層工會建設范文第4篇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執政理念。其實質就是要實現“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全省國稅工作繼續突出“構建和諧國稅”主題,大力開展“基層建設年”活動,統籌基層與機關協調發展,推動和諧國稅建設穩步向前。

加強基層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實踐證明,重心下移,為基層減負,為基層服務,為基層排憂解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方針;抓基層、打基礎,有利于推進國稅事業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從基層建設的重點環節入手,從基礎管理中的薄弱環節突破,面向基層抓基礎,夯實基礎促落實,是統籌兼顧這一根本方法在實踐中的運用??梢?,加強基層建設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具體落腳點。加強基層建設是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的可靠保證。當前,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杠桿,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國稅部門要履行好這些職責,離不開一個穩固的基層稅務組織和堅實的稅收管理基礎。今年的經濟稅收形勢嚴峻,任務更重、壓力更大、矛盾更多,執行政策靠基層,加強管理靠基層,完成任務靠基層,基層處于各種矛盾的焦點。因此,加強基層建設,打牢管理基礎,有利于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

展。加強基層建設是彰顯稅收工作主題的有效載體。新時期稅收工作的主題是“服務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稅收”。圍繞這一主題,必須做到法治公平、規范高效、文明和諧、勤政廉潔?;鶎邮菆绦械慕K端,推進法治公平,需要基層將稅收法律和政策執行到位;基層是管理的一線,要達到規范高效,有賴于基層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管理基礎不斷夯實;基層是溝通征納的橋梁、聯系干群的紐帶,要實現文明和諧,必須擦亮基層“窗口”,保證基層和諧穩定;隊伍的主力軍聚集在基層,要保證整個隊伍勤政廉潔,必須以基層干部職工為重點,造就一支業務熟練、執法公正、廉潔高效、服務規范的干部隊伍。加強基層建設是構建和諧國稅的內在要求。2005-2007年全省國稅系統實施“管理三部曲”,取得了顯著成效,積蓄了發展能量。立足于這一堅實基礎,去年以“納稅服務年”活動為載體,拉開“構建和諧國稅三部曲”的序幕,實現了構建和諧國稅的良好開局?;鶎邮菄惒块T的主體,是做好國稅工作的基石,把基層建設好了,國稅事業發展才有扎實的根基和永續的后勁。承接去年“納稅服務年”活動效應,今年要開啟基層建設新篇,立足基層抓基礎,打牢基礎促和諧,這是構建和諧國稅的內在要求。

基層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必須把握重點,整體推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點是要抓好“一個工程、一個載體、一個平臺”。具體來講,一是實施“三基”工程。大力實施抓基層、打基礎、提升基本素質“三基工程”。所謂抓基層,

就是要把基層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根本性的奠基工程,擺在突出位置,牢牢抓在手上,感情向基層靠攏、思路向基層貼近、工作向基層深入,著力解決基層和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實際問題。所謂打基礎,就是要優化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完善崗責體系,優化管理流程,健全基本制度,掌握基礎資料,管好基礎數據,規范基本操作,全面夯實基礎管理。所謂提升基本素質,就是要完善基層干部培訓機制、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大規模培訓基層干部,大幅度提升基本素質,使基層干部職工各盡其能、活力迸發,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個個干成事、不壞事,努力把基層國稅單位建設成為政治過硬、業務熟練、作風優良、執法公正、服務規范的堅強集體。二是以創建“三優”窗口活動為載體。優良秩序、優美環境、優質服務是基層國稅單位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要以實施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管理為要求,做到稅源底數清、戶籍管理嚴、征管資料全、企業情況熟、數據分析透、征管質量高,實現執法規范、執行有力,運轉高效、秩序優良。要進一步改善基層的辦公、生活條件,著力營造優美的工作環境、辦稅環境、人居環境,保證基層的秩序安穩、干部安居、隊伍安心。要以加強辦稅服務廳標準化建設為契機,推行“一窗多能”,落實文明辦稅“八公開”,不斷提升納稅服務質量和效率,提高納稅人和社會滿意度。三是打造“三級聯動”平臺?;鶎咏ㄔO是一項系統工程,只靠上級重視不行,僅有下級努力也不夠,必須上下一起動,齊心協力干。這就要求

構建一個省市縣局三級聯動、上下協調的工作平臺。省局將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計劃每年為基層辦幾件實事,堅持抓三年。各市州局要切實擔負起抓基層建設的職責,在抓基層、打基礎、建機制上下功夫、挖潛力,推動基層建設面貌明顯改觀。各縣市區局要提高執行力,創造性地落實上級關于基層建設的各項工作部署,從而做到省市縣三級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上下聯動、協作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開展“基層建設年”活動,全面加強基層建設,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創新的思維和方法加以推進。一要把握工作的統籌性,做到綱舉目張。“基層建設年”活動是做好今年國稅工作的一個抓手。要借助這個抓手,統籌安排今年的各項國稅工作,使全省國稅工作重點突出,綱舉目張,步調一致,形成上下一盤棋。同時,要統籌推進基層的領導班子建設、組織體系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稅務文化建設、信息化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等重點工作,推動基層建設全面、協調發展。二要注重工作的持續性,堅持長短結合?;鶎咏ㄔO是一項長期性、漸進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長抓不懈,持之以恒。省局就基層建設制定了一個指導意見提交會議討論,這是一個“打基礎、管長遠”的方案。實踐中,各地要堅持長短結合,做到長計劃、短安排,既放眼長遠,打牢基礎,積蓄持續發展的后勁;又要立足當前,因地制宜地抓幾項要事,辦幾件實事,推動基層建設取

加強基層工會建設范文第5篇

自2005年5月,我鎮切實貫徹縣委《關于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意見》以來,通過完善各項黨建制度、優化辦事程序、認真開展“三務”公開、發揮各級黨群組織監督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已近一年來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健全了黨委會會議制度,優化了辦事程序。

為增強黨委

會民主決策的科學性,結合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一是嚴格執行《××鎮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列席鎮常委會辦法》要求,建立專家咨詢、群眾參與、組織決策相結合的決策制度,對專業性較強的決策事項,我們做到請專家或相對應的相關部門進行可行性論證;對土地流轉、拆遷、社會保障等事關群眾利益的決策事項,都通過舉行座談會、印發征求意見表等形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二是2005年機構改革后,通過各項職能制度的不斷完善,在職能錯位、職責不到位、管理效能不高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在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中,我們以“以人為本,以客為尊”的服務理念,開展了簡化辦事流程,方便群眾辦事的一系列舉措,如:完善《辦事流程導引圖》和《規范化服務細則》、嚴格執行一次性告知制和首問責任制、推進電子政務、全面落實《行政許可法》等,塑造了具有人文關懷和親和力的政府服務新形象。

二、創新干部選任機制,加強班子建設,提高干部整體素質。

按照“職業化管理”的發展趨勢,以“事業留人、感情留人、適當的待遇留人”,從“選優、留住、提高、用好”入手,完善了鎮村干部的選拔任用、教育培訓和監督管理等工作機制。黨委班子向“四好”,黨支部班子向“五好”努力。

一是嚴格執行《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暫行規定》、《黨政機關競爭上崗工作暫行規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文件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2005年6月村組管理體制改革中,和2006年初鎮機關中層干部選拔任用中,我們嚴格推行民主推薦、民主測評、差額考察、公示制、票決制、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平級競職、投票表決等堅持德才兼備、群眾公認、注重實績的原則,把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干部選拔進“兩委”班子和機關中層干部里來。村組管理體制改革將原15個行政村合并為10個行政村,選舉后產生10名村黨支部書記和10名村主任;競爭機關中層干部中,產生5名部門主任。

二是公推直選鎮黨委書記。2005年7月,在縣委組織部的指導下,開展了公推直選××鎮黨委書記活動,按照選舉程序,經過發布公告、公開報名、資格審查、實地調研、民主推薦等程序,推薦出××鎮黨委書記候選人,并進行了考察和公示。8月2日的××鎮黨員大會上應到黨員630人,實到黨員607人,蔣文學同志以同意票517的得票競選為××鎮黨委書記。通過公推直選鎮黨委書記、差額直選村(社區)黨支部書記等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實實在在的方式,使基層干部和普通群眾直接感受到“主權在民,政權民授”,從而夯實了執政的群眾基礎和組織保證。

三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我們嚴格按照《干部任用條例》規定的程序,堅持集體推薦、談話推薦、確認考察對象、對考察對象進行公示、召開征求意見大會等規定將那些德才兼備的干部選拔到重要崗位上來,有效防止和糾正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并就鎮村干部的管理,2005年12月鎮黨委印發了《基層黨組織書記罷免工作實施細則》、《黨員分類管理實施細則》和《民主評議黨員“雙評制”實施辦法》。

三、實行鎮村“三務”公開,加強民主管理。

自村組管理體制改革后,我們在黨務、村務和政務公開的內容、形式、程序上進行了規范。如政務公開中,我們對公開的內容進行了明確,主要有:目標規劃、財務、集體資產情況、鎮村干部任用情況、勤政廉政情況、村民負擔情況、計劃生育情況、機關部門辦事程序等,形式上主要有:設立政務公開欄和創辦政務信息,在郫縣公共信息網公開等,時間上主要是:對如目標、指標、組織設置等穩定性較強的一般一年一公開。對如黨費繳納,重點工作、村務完成情況、財務報表等時間比較固定的為每月一公開。對黨員發展轉正、要告知村民需要即時公開的不定性內容,要求即時公開。

為確保“三務”公開的真實性和建立長效機制,落實廣大黨員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各村相應成立由黨員、村民、社員代表組成的“三務”公開監督小組,并設置了意見箱和意見簿,同時要求公開的內容必須經村支部黨員會或村民代表大會集體討論通過,“三務”監督小組認可簽字方可公開,有效提高黨員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四、充分發揮人大、政協在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的作用。

近一年來,鎮人大、政協始終把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作為重要任務,各代表經常深入農村,深入各行各業了解依法治理的情況,認真檢查《村民委員會組織》實施的情況,開展調

查研究和工作指導,對促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各項任務的落實起到重要作用。

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在今年圍繞縣委、政府和我鎮中心工作開展過程中,如果不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群眾的民主權利就得不到保障,群眾的其它利益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農村也就不會有真正意義的穩定與和諧。要真正做到民主管

理、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就要有健全和完善的各項管理機制,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等民主權利,起到維護農村穩定、促進生產發展、協調好各方面利益的作用,加強黨對農村基層工作的領導,提高了農村黨組織的領導能力。然而,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各種經濟矛盾和經濟糾紛也不斷產生,尤其在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土地征用、拆遷等突出問題,需要我們著力解決以下不足:

一是個別農村黨員干部對民主的認識不夠到位,一種是感到在農村實行民主太超前。認為實行四個民主是今后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發展方向,但目前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起步時間尚不長,各級政府的職能還有待于進一步轉變,而在農村卻要全面實行村民自治,推行四個民主,依據初級階段的國情,感到有些脫節,偏離了農村實際,與現實有較大差距。認為發展經濟奔小康是硬道理,民主無足輕重。另一種則是偏面地強調了村民自治。認為村委會主任是由全體村民選出來的,代表了大多數群眾的利益,其權威性應高于村里幾十個黨員選出來的支部書記,黨支部只要管好自己的幾個黨員就行了。

二是廣大群眾民主參與的渠道不夠暢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是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完整體系,四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在當前農村實際情況是大部分農民群眾除了享有民主選舉的權利外,要享有其他三個民主權利的渠道還不夠暢通,不能真正落實。這種情況,在行政村合并后變得更加明顯。目前,我鎮2000人以上的村(社區)有6個,要在人口龐大的村中,開展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幾乎是不可能的。盡管各村都在推行村民代表會議和村務財務公開這兩項基本制度,但是由于受到村民代表的數量和推選方法的限制,以及村務財務公開的質量和內容的局限性,大多數村民還是不能直接參與重大村務的決策和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群眾的知情權和決定權,制約了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進一步開展。

三是宣傳教育力度仍需加大。主要是加大對農民群眾的宣傳教育,多數群眾對村務公開缺乏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

四是監督小組的組成存在不健全、不規范等問題。如個別村的“三務”公開監督小組的組成沒有按照由黨員、村民和社員代表組成的要求執行,或由副鎮長、財政所長、辦公室主任參加監督小組,形成監督者與被監督者不分,顯然不合適。

五、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

一是全面準確地宣傳黨的擴大基層民主的政治主張和《村委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提高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的自覺性。明確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實行村民自治不能離開黨的領導。

二是合理構建工作協調機制,充分發揮村級組織的整體功能,努力提高廣大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覆蓋面。

三是把宣傳教育貫穿村務公開始終,引導廣大干群深刻認識村務公開的重大意義。以村組織規范建設為載體,加大村務公開宣傳力度,糾正模糊認識,統一思想認識,確保村務公開的健康發展。

四是進一步健全“三務”公開領導小組和監督小組,以確保公開的內容真實、及時,貼近群眾。監督小組中凡有政府及其機構負責人參加的,應予調整出去,補充一些縣、鎮人大代表、退休干部以及村支部書記、村主任、企事業單位負責人,以增強監督小組的代表性與群眾性,有利于發揮監督小組的作用。鎮政務公開要進一步制度化。再就是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由黨政辦公室承擔,以落到實處。

加強基層工會建設范文第6篇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抓基層建設的首要任務,抓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注意克服四個問題。

注意克服重視“班長”忽視“一班人”的問題

黨組織的書記是黨組織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抓黨組織建設,建設一支過硬的書記隊伍,無疑是正確和必要的,但絕不能用抓書記代替抓黨組織的全面建設。從實踐看,有的單位在抓基層黨組織“班長”和“一班人”上不夠協調,存在重視抓書記隊伍建設,忽視對委員的培養。致使有的委員要么分工分家,要么不到位或越位,對如何開展自己分管的工作,把握不好;有的缺乏參與意識,對研究決定問題不關心、不調查、不深思,發表意見時隨聲附和;有的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看正副書記的臉色行事,缺乏認真負責的組織觀念;有的對黨組織建設漠不關心,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缺乏緊迫感,理論政策水平低,對自己要求不嚴,在群眾中威信不高。以上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黨組織決策的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黨組織的建設。因此,在抓黨組織建設上,一定要樹立抓“一班人”的觀念,通過學習、培訓、幫扶、提高“一班人”的綜合素質,使之擺正位置,明確責任,正確行事。

注意克服重視“單一抓”忽視“合力抓”的問題

就目前看,在抓基層黨組織建設中,還存在合力不足的傾向。這個問題不解決,必將整體上影響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痘鶎咏ㄔO綱要》規定了機關抓基層的職能,明確要求要形成合力?;鶎狱h組織建設是基層建設的重要方面,需要上級黨委,機關相關部門密切配合。黨委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機關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統籌抓建的重點,要堅決克服與己無關的思想。

注意克服重視“突擊抓”忽視“經常抓”的問題

在抓黨組織建設中,往往容易重視“突擊抓”忽視“經常抓”。有的單位是上級文件有要求了或領導檢查指導工作時強調了就抓一陣子,平時卻不注意自覺抓;有的集中培訓時講的多,大家回去后一段時間抓得緊,時間一長又回到“從前”;有的重視突擊檢查講評,忽視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和傳幫帶。這種時起時伏的做法,導致了黨組織建設水平的“潮起潮落”。既影響了黨組織建設水平的逐步提高,又影響了黨組織作用的正常發揮;既影響了黨組織的威信,也常常造成工作上的不利局面,是不符合抓黨組織建設的規律要求的牞無論是機關還是基層牞都要切實改變這一現象牞真正通過經常性的抓建牞確保黨組織建設走上健康發展軌道。

注意克服依靠“上級抓”忽視“自身建”的問題

上一篇:加強交通安全方案范文下一篇:堅守初心黨課講稿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