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職院校和諧宿舍文化論文范文

2023-09-26

高職院校和諧宿舍文化論文范文第1篇

(一)圖書館文化。

圖書館的產生和發展源于文化,又為發展和繁榮文化服務,并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文化,即圖書館文化。圖書館文化體現著一個圖書館的館貌、館風和管理理念。它是以精神文化為核心、伴之以制度文化、物質文化而形成的整體。優秀的圖書館文化是圖書館的靈魂和無形資產,它維系并推動著圖書館的生存與發展。

(二)和諧文化的內涵。

和諧文化是指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價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建設和諧文化可以為建立和諧社會提供廣泛的社會思想基礎。因此凡是能促進社會和諧、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文化,都統稱為和諧文化。和諧文化最核心的內容,是崇尚倡導和諧理念,體現和諧精神,堅持和實行互助、合作、團結、有序、穩定的社會準則。因此,和諧文化應該是以人為本,以和諧思想為核心,融理想信念、行為規范、價值取向等為一體,對和諧社會的總體認識和綜合評價的文化體系。

從文化主體因素看,圖書館和諧文化主要包括讀者文化、館員文化和圖書館管理者文化。從文化形態因素看,圖書館文化可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圖書館精神文化處于圖書館文化的核心層,是圖書館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二、高職院校圖書館和諧文化的構建

2005年,河南省圖書館在全國圖書館界率先提出了構建和諧圖書館、建設和諧圖書館文化的發展理念,在隨后的時間里,河南省圖書館一直致力于構建和諧圖書館、建設和諧圖書館文化的實踐探索。

(一)建立和諧的人性化管理文化。

高職院校圖書館應以服務的人性化促進圖書信息資源效用的最大化作為圖書館建設的主要目標。建立和諧的人性化管理規章制度是高職院校圖書館落實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保障。圖書館的規章制度、激勵或警示等標語、圖片等要體現人性化的要求。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有文化修養的群體,應以“人性善”為前提,“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和服務要落實在對人的態度上,要尊重人、理解人和關心人,對圖書管理人員和讀者的管理應“剛”、“柔”結合,使高校圖書館管理文化植根于圖書館管理工作中,發揮文化更大的張力和作用。。

(二)塑造圖書館精神文化。

圖書館精神文化是指圖書館在實踐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影響而形成的一種共同的服務意識和道德規范、價值觀、行為準則、文化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深層次文化,主要表現在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價值觀念、思想意識、思維方式、文化素質和職業道德等多個方面,它是整個圖書館文化的核心、靈魂和精髓,它維系著圖書館文化發展的命脈。作為圖書館員工的心理定勢的主導意識,是圖書館價值準則、管理信條的集中體現,對圖書館每一位員工都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圖書館基本的價值是為所有的讀者提供最好的服務,以博愛精神關愛每位讀者,使大學生在圖書館盡情享受文化和知識的熏陶,并從中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升華。因此,要發展圖書館和諧文化建設,就必須塑造圖書館精神文化

(三)構建宜人的環境文化。

宜人的環境文化是高職院校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的物質載體,是學校和圖書館景觀文化的一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應突出學校特色文化學術氛圍。宜人的環境文化是“以人為本”人性化服務理念的體現,要求圖書館環境的設計事事處處替讀者著想,使讀者進入圖書館,有一種方便、舒適、溫馨、愜意的感受,宜人的環境不僅能陶冶讀者的情操,還能撫慰讀者的心靈,放松讀者的情緒,提高讀者的閱讀效率,促進圖書資源效用的最大化。

(四)營造和諧的人際文化。

人際關系和諧是和諧文化的核心。“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服務理念,要求高職院校圖書館所有員工都盡力去營造一種和諧的人際文化。圖書館工作中的人際關系集中表現為管理人員和讀者的關系,二者的和諧關系需要雙方共同去營造。和諧人際文化的構建,要求圖書館管理人員和讀者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圖書管理者不能自持有圖書信息資源的控制支配權而高高在上,要學會和讀者溝通協調。有效的信息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獲得相互理解的主要途徑,不管是工作人員之間,還是工作人員與讀者之間產生矛盾都應通過相互溝通協調解決,以實現人際和諧。

(五)營建高層次的服務文化。

圖書館服務文化就是圖書館在服務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群體意識、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的總和。和諧是圖書館服務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和諧的圖書館服務文化應具有平等、融洽的人際關系,管理規范有序,充滿創造活力的特性。它是以價值觀為核心,以圖書館與讀者雙贏為目標,形成共同的價值認知和行為規范的文化。圖書館要讓每個員工以全程化、智能化、人性化、親情化的高品質服務,打造高美譽度、信賴度的服務品牌。要通過服務文化的構建,把服務價值觀深深地滲透到員工心理。服務文化一旦確立,就能使服務從制度的層面完成文化和觀念上的整合,充分發揮服務文化的輻射力、陶冶力、推動力,形成重要的生產力,不斷提升服務的品味。因此和諧圖書館營造服務文化是一個多贏的戰略,是使員工——讀者——圖書館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的最佳途徑。

(六)創設多彩的學術文化。

高校歷來就是學術思想活躍、學術流派紛呈的知識創新之源,圖書館在為讀者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同時,有責任向讀者提供豐富多彩的學術文化,以展示圖書館豐厚的學術底蘊。圖書館開辦學術講座的選題不在于追求學科的專業深度,而是著眼于讓讀者在專業領域以外感悟到中外文化的豐富與精彩,目的是對他們完善知識結構、提高人文素養、升華思想境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圖書館應多選擇“人文性”、“通識性”內容,聽眾不受學科范圍的限制,可以有效地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使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學術文化的熏陶中不斷得到發展。

總之在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高職院校圖書館要改革自身需求,開拓進取,牢固樹立為讀者服務的意識,最大限度滿足讀者的多方面信息需求,實現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目標,構建圖書館和諧文化。這是21世紀我國圖書館肩負的歷史使命,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需求。

參考文獻:[1]胡錦濤.十七大報告.《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0.[2]李忠杰.論建設和諧文化[N].光明日報, 2006-10-16.[3]朱紅.文化軟實力與圖書館和諧文化建設[J].情報資料工作,2008 (3) .

摘要:和諧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靈魂, 如何在現今環境下構建適合高職院校需要的圖書館和諧文化, 是圖書館工作者應該著力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和諧文化的內涵、構建圖書館和諧文化的措施等方面, 探討了高職院校圖書館和諧文化構建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圖書館文化,和諧文化

參考文獻

[1] 胡錦濤.十七大報告.《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0.

[2] 李忠杰.論建設和諧文化[N].光明日報, 2006-10-16.

高職院校和諧宿舍文化論文范文第2篇

近年來,廊坊職業技術學院以宿舍文化建設為抓手,在學生中強化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誠信教育,注重培育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創新能力等職業核心能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取得了顯著效果。

宿舍文化建設的三個環節

1.引入理念

為了使宿舍文化建設這一理念在班主任、輔導員及學管人員中入心、入腦,通過培訓,班主任、輔導員及學管人員樹立了宿舍文化建設新的理念,增強了使命感和責任感,堅定了工作的決心和信心,逐步熟悉了工作的藝術和方法,宿舍文化建設教育、管理、服務的整體意識得到了提升。

2.建章立制

制定了《宿舍文化建設方案》,積極推進宿舍文化建設活動,提高學生自覺參與的主動性。一是完善宿舍管理隊伍建設,為宿舍文化建設打造基礎。成立“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具體落實、指導各項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成立“學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員會”,負責宿舍文化建設的設計和實施,引導學生組建宿舍文化協會和社團;分層次對宿管人員進行專題培訓,提升了宿舍管理隊伍素質,提高了工作水平和成效。二是完善宿舍宣傳陣地建設,為宿舍文化建設營造氛圍。組織了學管隊伍和宿管隊伍的討論會及學生干部的討論會;每學期各系開展一次關于宿舍文化建設的主題班會,加大宿舍文化建設的宣傳,使宿舍文化建設逐步深入人心。三是完善宿舍物質文化建設,為宿舍文化建設創造條件。開展宿舍內務整頓周活動,制定內務整理標準,強化“宿舍衛生值日制度”“衛生檢查制度”,并把量化宿舍衛生狀況與優秀學生干部評比、學生獎學金評定、優秀班集體的評比相掛鉤,激發學生參與宿舍文化建設的積極性;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動,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施展,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團隊意識得到加強。

3.宣傳發動

利用板報、櫥窗、宣傳欄與青年文化節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主題團日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緊密結合,大力宣傳宿舍文化活動。通過宣傳,增進了廣大學生對宿舍文化建設的認知和了解,他們參與宿舍文化建設的積極性顯著增強。

宿舍文化建設的兩個階段

學院把宿舍文化建設實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注重物質文化層面的提升,第二階段重點是道德文化層面的提升,以便在實施過程中發現不足,及時改進。

1.提升物質文化層面階段

第一,創設“如家”環境,弘揚感恩他人之風氣

一是環境溫馨如家。開展“舍容整潔、舍貌優雅”活動,組織學生凈化、美化宿舍,創設整潔干凈、溫馨舒適、優美協調的環境和陳設,使學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實施了宿舍積分量化評比,每周進行不定期的檢查宿舍,對每名學生進行積分量化,經過一個月的評比,宿舍衛生狀況明顯好轉,90%的高職學生宿舍衛生能夠達標。

二是氛圍融洽如家。及時了解掌握學生所思所想,發現問題及時疏導,化解矛盾,消除誤解,營造團結融洽的宿舍氛圍,如以“共建溫馨舍家”為主題,積極創設如家的溫馨宿舍環境,學生團結互助的意識明顯增強,宿舍的人際關系更加融洽。

三是學生愛舍如家。開展了 “家文化”“我愛我家”“我的房門我做主”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引導學生愛護“家”,樹立“宿舍就是家庭,同學就是親人,友情即是親情”的意識,培養建設“家”的主人翁精神和集體歸宿感,提高自我管理和文明自律的能力和意識。

第二,提倡環保意識,培養良好的生態價值觀

一是自然環境環保。注重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利用世界環境日、世界無煙日等有關環境的紀念日和紀念主題,在宿舍區域開展環境教育宣傳。通過活動,學生們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積極參加各類環保公益活動,規范自身的行為。

二是生活環境環保。培養學生從小事做起,愛護自己所生活和學習的環境,愛護校園的花草樹木,保持宿舍環境的衛生、整潔和美觀,講究個人衛生。深入開展文明宿舍、標兵宿舍、優秀宿舍評比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凈化、美化宿舍的活動,創設整潔干凈、溫馨舒適的宿舍環境。

三是學習環境環保。引導學生維護宿舍安全穩定、遵守校規校紀;宿舍各成員積極參加學院及班級開展的學習活動及鍛煉,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不在上課期間滯留宿舍,宿舍成員相互監督、相互幫助;沉穩冷靜、熱愛生活、熱愛集體、團結友愛、互相幫助、舉止文明、禮貌待人、愛護公物、節約水電、不吸煙、不酗酒、不賭博、不傳銷、不打架斗毆;誠實做人,不撒謊,說到做到;誠信考試,不作弊、保證宿舍無因作弊而受處分的人。

四是心理環境環保。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員、班主任發揮心理咨詢師的作用,多與學生交流談心,一旦發現、了解到有學生心理出現問題,立即加以心理干預,溝通疏導,消除心理障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第三,營造和諧氛圍,提供成長成才之保障

一是營造師生和諧。要求宿管人員在平等、民主、活躍的氛圍中開展工作,不是單純靠壓制學生的個性來實施管理,而是靠“疏堵結合,以疏為主”的柔性管理方式。

二是促進生生和諧。發揮心理咨詢師的作用,多與學生交流談心,促進宿舍成員之間的和諧相處,一旦發現宿舍中存在的不和諧因素,立即加以溝通疏導,消除誤解,化解矛盾,把影響和諧的因素消滅于萌芽狀態。

三是提倡舍舍和諧。在宿舍文化建設中,注重“和諧宿舍”必須融入集體這一理念,和諧不僅是宿舍內部的和諧,更是與其他宿舍的和諧,一個宿舍不能搞小團體主義,更不能脫離集體。要教育引導學生不僅注重舍友和睦,更要提倡舍鄰友好,在宿舍間營造一種“在合作中發展、在競爭中進步”的和諧氛圍。

2.提升道德文化層面階段

在前一階段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宿舍文化建設在物質文化層面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道德文化層面仍存在著很大的不足,而這正是宿舍文化建設的內涵,是育人的核心,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要求。因此,在第二階段的工作中,我們著重把職業教育的自然屬性放在首位,注重道德文化層面的培育,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做法是以“節約、勵志、團隊、創新”為主題,開展了系列宿舍文化建設活動。

第一,節約

一是提倡節約資源。引導學生以勤養志、以儉修德。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讓每個學生能自覺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節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讓勤儉節約成為校園生活的一種習慣、一種時尚、一種精神。通過教育引導,學生開始自發地在宿舍張貼有關節約的名人警句、字畫、圖片等,節約意識日益濃厚。

二是提倡適度消費。當前受社會一些不良現象的影響,在學生中存在著比吃、比穿、比消費的虛榮心和攀比心,超前消費、奢侈消費、無計劃消費現象較為普遍。對此注重在平時的教育引導中灌輸適度消費的觀念,讓學生們體會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宿舍開辟了宿舍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張貼了“宿舍文明消費公約”,很多學生制定了學期消費計劃,攀比現象明顯減少。

三是提倡循環利用。教育引導學生提高物品的利用率,如課本、參考書在自己用完后,可以銷售或送給下一級同學使用;用過一面的紙可以反過來當做草稿紙、便條紙;不穿的衣物可以洗干凈捐獻給更需要的人。學生的物品利用率明顯提升,還有很多學生把不穿的衣物洗干凈捐給西部的孩子。

第二,勵志

一是重樹信心。制定了“重回自信”具體計劃和目標,輔導員、班主任通過談心、鼓勵、開展活動,幫助缺乏自信的學生盡快走出心理陰影。很多學生在輔導員、班主任的幫助下自覺修復被動搖了、或被掩蓋了的自信心。開展“寢室小天地、人格大文章”活動,引導學生總結、挖掘自身的人格亮點,很多學生都找到了自身的閃光點,感到對未來更加有信心。

二是體驗成功。充分利用高職學生好想象、富理想、渴望成功的優勢,在宿舍文化建設中多教導他們人生的“臺階”如何攀登,在成功的征程中如何面對困難和險阻,適時地組織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在現實的回歸中找到職業技術學習與個人職業理想的結合點。

三是堅定信念。班主任、輔導員盡量掌握每位學生的思想價值觀趨向,通過日常教育、宣傳引導、開展活動,有針對性在宿舍文化建設中大力弘揚、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意識明顯增強。僅2012年,就有2,000多名學生提交入黨申請書,占學生總數的近1/3;70多名學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加了預征入伍報名。

第三,團隊

一是積極引導,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開展了宣傳教育活動,讓學生們更加清楚了團隊精神是個人生存與發展之本,要融入社會,在校期間必須培養自己的團隊精神,提高自己的協作能力。

二是打造平臺,在實踐中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發揮學生宿舍“第一社會、第二家庭、第三課堂”的功能,打造合作平臺,為宿舍成員多提供團隊合作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通過開展“家文化”活動及“我宿我秀”為主題的宿舍VCR比賽等,使學生在參與團隊中學會合作,在活動中不斷成長。

三是注重實效,幫助學生設計融入社會之規劃。在宿舍成員的團隊合作過程中,注重學生能否充分地學習人際交往和溝通的技巧,體驗了解到自己未來在社會中可能的角色。要求輔導員、班主任適時介入,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性格和愛好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定位,并設計符合自己興趣和特長的人生規劃。學生的就業質量明顯提高,不少成為所在單位的精英人才。

第四,創新

一是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在宿舍文化建設中努力營造創新的氛圍,引導、培養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善于教會學生敏銳地發現問題,大膽設想問題,并進行分析、比較、研究,提出自己的見解,使他們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激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多次在國家、省、市級比賽中獲獎。

二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在交流中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同的答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用求異思維來重新審視我們周圍的一切事物,大膽指出其中的不足,提出存在的問題,形成勤思、善問的良好舍風。

三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熱情鼓勵、精心引導學生參與各類實踐活動,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建立正確清晰的表象,使他們從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和靈感,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學生的動手能力明顯增強,如2012年,經濟管理系學生代表隊獲全國大學生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大賽一等獎。

宿舍文化建設的基本經驗

一是定位上要準確。找準宿舍文化建設是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從開始的注重安全、紀律和衛生等物質和制度文化的建設,到開始關注學生內心精神世界,注重道德文化的核心層面建設,準確定位是開展好宿舍文化建設的關鍵,可以更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律性。

二是制度上有保障。制定了宿舍文化建設相關制度,并在活動中堅持輔導員、班主任進宿舍制度,實施了“四轉”“三看”“兩聽” “一抓”的“四三二一走動式”管理方法,為宿舍文化建設打下良好基礎。

三是管理上有創新。開展了以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5S”為內容的宿舍管理,以“五堅持”的宿舍管理模式為抓手,規范了宿舍環境衛生標準,營造了舒適和諧的宿舍生活、文化環境,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職業素養,創新了管理模式,取得了較好效果。

四是載體上有亮點。開展以“弘美致德,和諧溫馨”為主題宿舍美化比賽和以“我宿我秀”為主題的宿舍VCR比賽,活動立意新穎,寓意豐富,將宿舍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小事表現在生動的畫面上,能夠展示宿舍成員之間團結互助的親情、友情,使宿舍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宿舍文化建設以宿舍這個“小家”建校園這個“大家”,以宿舍之中的“小事”帶動校園文化建設這件“大事”,對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起到更積極的作用。

(作者單位:河北廊坊職業技術學院,張秀軍系學校黨委副書記)

[責任編輯:卜 珺]

高職院校和諧宿舍文化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職院校,健康的班級文化不僅能夠促進高職生健康成長,也能夠幫助高職院校實現持續發展。本文從班級文化建設的內涵出發,列出當前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的現狀,從中找出問題和分析原因,并嘗試著提出了高職院校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方面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班級文化;探索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高職院校擔負的為地方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的擔子顯得更加重要。班級是高職院校的一個細胞,也是高職院校開展學校教育的重要陣地。探索班級文化建設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一、班級文化的內涵

所謂班級文化,屬于群體文化范疇。它是指一個班級的全體師生在長期學習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班級文化代表著一個全體師生的精神面貌,是班級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主要涵蓋了三方面的內容:一是班級標識、班級容貌等物質文化建設;二是班紀班規等制度文化建設;三是班風、學風、價值觀等精神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又是一個動態過程,它時刻在發生著變化。所以,全體教師與學生們都要積極作為、良性互動,通過長期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共同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欣欣向榮的班級文化氛圍。

二、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的分析

同一般高等院校相比,高職院校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

(一)學生生源復雜,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其中有一部分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文化知識的能力欠缺;也有一部分學生對集體漠不關心,不愿意參加學校和班級的集體活動;還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認為自己來高職院校就是為了學有一技之長,或是來混文憑。學生的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班級文化建設。

(二)教育目標不同,要突出職業性和地方性。高職院校的教學任務是為地方輸送專業的高素質的職業技術人才。所以,在班級文化的建設中一定要突出以下兩點:一是要突出職業性教育特點。教師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滲透職業道德、普及職業技能,營造出深厚的職業教育氛圍。二是要突出為地方服務。多年來,地方為高職院校的發展、為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高職院校要回饋社會、服務地方,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引導學生們為地方服務、為地方的經濟建設做貢獻。

縱觀我國高職院校的班級文化建設,它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塑造了一大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時期高職院校大學生,也為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一大批高素質專業人才。然而,不能否認在班級文化建設中也存在的諸多問題。比如,班級意識、集體觀念和團隊精神淡化;班級活動弱化、班級制度不全等。特別提及的是當前網絡文化嚴重沖擊著班級文化建設。網絡作為新時期的一項重要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它迅速占領了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陣地,不少學生熱衷于坐在電腦前面,或是埋頭擺弄手機,陶醉于網絡虛擬的空間,導致對于身邊的班級文化漠不關心。這個問題亟需解決。

三、加強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的思考

(一)教學目標過于狹窄。

一是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皼]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想讓幾十名學生都熱愛集體、不損害公物、不打架罵人,就要靠班級出臺一套規章制度來管理。只有把制度和規矩挺在前面,才能約束大家。制定了規章制度,就要有“章”必依 。對于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還要加大懲罰力度,真正做到執“章”必嚴, 違“章”必究。只有這樣,班級才會沒有雜音,步調一致,團結向上。

(二)教學質量評價過于主觀化。

二是培養一批優秀的班干部。要把那些熱愛學習、責任心強、關心集體的學生發展為干部。這樣,學生班干部來源于同學中間,了解大家的所想、所盼、所愿,可以作同學們的代言人。通過培養,學生干部可以幫助教師和輔導員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以便讓他們擠出時間集中精力用于其它工作??梢哉f,學生干部是教師的“得力助手”,是班級建設的“帶頭羊”、“領頭雁”,一定要充分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帶領大家搞好班級文化建設。

三是開辟“多領域”文化陣地。比如,利用板報、墻體書寫大量的“愛國”、“ 愛?!?、“ 愛班”、“愛崗”的飽含正能量的標語和口號;或者利用班會、團會時間,結合眼下的社會熱點問題開展討論,通過辯論讓大家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或者在互聯網上建立班級網站,設置“班級管理”、“班級風采”、“我為班級發展獻一策”等欄目,引導大家關心集體,為班級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是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 一方面,高職院??梢岳煤罴倩蛑苣r間,組織學生走出校園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讓他們到企業下車間,或是到邊遠地區開展送技術下鄉活動,來練習本領,增長閱歷,以便讓學生們融入社會。另一方面,高職院??梢匝埉數仄髽I以及優秀的技術人員進教室到課堂,或者擔任學生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的裁判。通過技術人員面對面地講解專業知識、手把手地傳授生產技術,從而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加強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潛心鉆研,從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經濟社會發展加油出力。

參考文獻:

[1] 周勇,朱文青. 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的思考[J]. 機械職業教育,2011,No.30910

[2]曹秀海,王新波. 高職院校職業化班級文化建設的研究與實施[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No.67822

[3]夏萍. 五年制高職班級文化建設探討和研究[D].蘇州大學,2013.

作者簡介:金俊美(1979.09-),女,漢族,河北省保定市,碩士研究生,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學生教育管理。

高職院校和諧宿舍文化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結合高職院校的特點,依托安全文化、校園文化、校園安全等維度作為分析平臺,力求探索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形式與途徑,為建設和諧校園、安全校園出謀獻策。

【關鍵詞】校園安全文化 高職院校 安全文化建設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迅速發展,高職院校的數量越來越多,辦學規模越來越大,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所面臨的安全壓力日漸增大。這不僅表現為由于師生人數增加對院校的安全管理基礎設施和安全保衛隊伍建設的基本需求,還表現為不斷增強的外部環境不安全因素對這些院校的影響,以及高職院校師生個體面臨的安全壓力,同時也表現為高職院校要不斷加強內部危險源的管理,創設良好的校園安全文化環境。為此,可以說,加強高職院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已經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一、校園安全文化的內涵

校園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和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安全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上文已對文化與安全文化的定義結構進行詳盡的闡述,由此可見,校園安全文化是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所創造和形成的使師生個體和學校整體免受侵害和破壞的精神財富、文化氛圍以及承載這些精神財富、文化氛圍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就是要在校園內部營造一種安全氣氛,將全體師生員工的安全需要轉化為具體的奮斗目標、信條和行為準則,形成師生員工建設校園安全文化的精神動力,并為建設平安校園與和諧校園的目標而努力;通過建立校園內部的管理機制,利用安全文化的功能,轉變師生員工的安全價值觀、安全理念,從而提高師生員工的安全科技知識與應對突發事件和災害的自救水平,提高安全文化素質,增強安全意識,并使之成為一種自覺心理,不斷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以保障師生員工生命安全與健康,促進校園正常生活秩序的穩定運行和學校健康、協調、持續地發展。

二、高職院校安全文化建設的特點與現狀

高職院校跟一般高等院校既有共同點,又存在自身的特點。作為教育實施和學生求知的場所,高職院校的校園與其他大學校園一樣, 是人員密集、活動頻繁的場所。特別近年來,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職業院校辦學規模越來越大,校園對外開放的程度日益加大,職業院校安全形勢也越來越嚴峻。

同時,由于高職院校生源既有單考單招學生,又有自主招生的學生,學生來源層次多樣性,安全知識和意識參差不齊;另外,高職院校學生實習實訓的教學較多,校外實習時間較長,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安全隱患較多,安全事故出現的機率較大;而且高職院校很多都是由成人院校專制和中專升格組建的,學校內部管理處于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安全管理意識、制度仍需不斷提高。因此,高職院校與一般高等學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有著共同點,也有著以上自身的個性化特點,其校園安全建設不能一味追隨本科院校的腳步,它應該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以面對更為復雜多樣的安全形勢。結合職業院校的特點和安全文化的三層面理論,本文筆者認為高職院校所面臨的復雜的形勢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體現:

首先,職院校園安全文化缺乏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校園安全文化定義的不統一性導致評價衡量標準很難統一。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個學校在進行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會出現對校園安全文化理解不同、建設內容、建設重點不同,從而導致衡量這些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優劣的標準很難統一。校園安全文化內容的多層次性導致評價標準無法準確進行量化。物質層面的內容最易衡量,制度層面的內容相對較難評價,對于一項制度的評價一般帶有較強的主觀性,很難用客觀數據來評價;而精神層面內容是最難評價的,所有的相關理念、信念、價值取向等都是在長期潛移默化中積累形成,這些只能通過行為主體的行為結果來反映,而行為結果又可能同時受到家庭文化、地域文化等其他文化意識的影響,不能簡單評價為就是校園安全文化產生的結果。

其次,職院校園安全文化缺乏系統性建設,系統性建設的質量將直接影響校園安全文化建設質量的高低。完整的職院校園安全文化建設體系應該包括培養師生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文化素質,建設高校安全保障場所、設施、器物等物態載體,建立健全與之相應的規章制度和預警機制等內容,充分兼顧教學、科研、生產、生活和活動組織各方面。既要有防微杜漸性質的日常防備,又有快速應對的危機管理能力,既要有一般性、傳統性的安全文化,又要建設從事專門工作所需的專門安全文化和應對信息時代挑戰的網絡安全文化。對照上面的職院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系統性要求,目前還存在許多不足或缺失的地方,如:大學生安全素質參差不齊,安全保障和預警機制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與保障要求之間存在很大差距;安全管理機制存在缺陷,尚未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安全制度執行難,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出現執行力不強等情況。

職院的安全文化教育缺乏可持續性發展性。在安全工作中,職院往往更多傾向于重管理、輕教育的弊病長期存在,安全文化教育普遍缺失,現狀堪憂。由于職院生源的參差不齊的情況相當嚴重,部分學生管理難度很大,學校內外部環境的惡化也迫使職院在安全管理上更為傾向于嚴抓嚴懲,日常的工作中強度始終保持如一,對于學生違規行為采取零容忍等一系列處理措施,以避免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雖說此種說法頗有爭議,但畢竟職業院校在當前學歷為先的社會大環境當中認同度還不高,自身發展壓力較大,這也只是無奈之舉。

三、職院校園安全文化建設途徑

(一)提高大學生的安全素質,安全素質包括科學文化素質和倫理道德素質。安全素質、道德素質不會自發形成,也不會自行提高,它需要靠教育和人們主動的學習,同時,也需要制度的約束。

1. 安全理念倡導。安全理念就是我們常說的安全的指導思想、安全的宗旨。安全理念設計一般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的辦法,既要體現國家總的安全理念,又要結合高校實際,突出職院安全文化建設的特點。對決策層和管理層來說,是否樹立正確的安全理念,至關重要。要把安全理念滲透到高校安全管理的全過程、各要素之中。

2. 日常教育滲透。這里所說的安全日常教育滲透是指將安全教育進入學校日常教學體系。具體建設內容包括:編寫或選擇質量優秀并適合本校學生使用的安全教育教材;設置安全教育系列科目作為必修課,或者必修、選修相結合,并給予適當的學分;課堂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學分中加入實踐考核環節,即每個學生必須參加一定時間量的安全保衛工作實踐,如參與校園巡邏、大型活動安全保障、交通文明督察等等。

3. 主題活動培養。高??山Y合本校實際及特色,寓教于樂,讓師生在活動中獲得安全知識、感受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素質。主題活動的類型可以多樣化,一是普及宣傳型的活動,既可以結合案例經驗、先進典型作正面引導,加大宣傳,也可以開辟宣傳專欄圖片展,利用反面教材進行警示教育;既可邀請有關專業人士到學校授課,通過集中培訓考核等形式強化安全學習,也可通過主題演講、知識競賽、文藝演出、主題報告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安全宣傳教育;既可運用校園廣播、報紙、宣傳欄(板報)等傳統宣傳平臺,也可引進校園網、短信平臺、電視視頻等新型傳播媒介,宣傳法律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進行安全咨詢服務,及時解決問題。二是參觀體驗型的活動,可建立校外安全教育基地,例如,在轄區消防大隊建立一個安全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師生參觀交流,了解消防常識、體驗最新消防裝備等,從而收獲感性認識。另外,也可通過情景模擬小品劇來體驗如何防盜、防騙等常識。三是實戰演練型的活動,如組織開展消防滅火逃生演練、防恐演練、群體性突發事件演練等各類實戰演練,通過相對真實的情景設計,切實提高師生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

(二)營造良好的安全環境,全方位提升安全文化品質

安全環境主要包括物態環境、制度環境和組織行為環境等方面。

1. 加強硬件建設,夯實安全文化的物質基礎。在校園安全文化構成要素中,最直觀、最外顯的因素就是大學校園的硬環境和硬設施。因此,物質層面的保障是校園安全文化形成的保障。應當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校園內建筑物,包括教學設施和師生生活設施建設,教學設施建設如教室、自習室、圖書館、實驗室內樓梯、門窗以及相關安全要求設計等,師生生活設施建設如宿舍、食堂、浴室等;二是室外活動空間設施建設,如室外活動器械、運動場、雕塑、水池、花園等;三是多功能的防火、防盜、交通安全、報警等電子信息監控嚴密的安全防范體系的建設;四是安全文化經費的保障,建設校園安全文化需要充足的經費作保障,尤其對于校園安全的硬設施,除了初步建設資金還需維護更新資金。目前各高校仍普遍存在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設施適應不了安全工作的需要等問題。

2. 加強組織建設,構建全員育人體系。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內容涵蓋高校工作每一個部門,是為全體師生和高校和諧發展服務的,并非分管領導或職能部門一家之事,也非職能部門單獨能完成的任務,必須面向師生,依靠師生,動員全校的力量發揮高校所屬部門及全體師生員工群防的巨大作用。因此,高校校園安全文化的建設必須要有全方位多層次的組織機構作為保障。一是學校決策層層面必須完善安全工作相關領導機構。二是加強學校安全保衛職能部門的組織力量,加強隊伍建設。安全保衛職能部門是安全工作的綜合管理部門,理所當然應是安全文化的倡導者、執行者和推動者,因此,這支隊伍的素質能力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整個校園安全文化的建設。

3. 建立健全校園安全管理制度體系,構筑起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校園安全管理包括環境安全管理、設施安全管理、衛生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治安安全管理、活動安全管理等內容。在校園安全管理上,首先是要實現兩個轉變:一是要實現從被動型、經驗性的安全觀向主動型、系統型的安全觀轉變;二是要從事后處理的被動管理向以危險預測、應急演練、有效控制與風險評估為重點的預防管理轉變。校園安全管理的關鍵是要建立健全校園安全管理制度體系,要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以法治精神為指導,制定與法律對接、體系完備、可操作性強的校園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規章制度的制定要明確責任,強化各項安全管理職能和責任的落實,使預防為主的原則從嚴、從細落實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同時要嚴肅責任追究制。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對校園內可能發生的社會安全、事故災難、公共衛生、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的風險進行評估并形成對策,以此為指導,積極開展應急演練,完善應急預案,深入推進風險隱患的整改工作。要健全學院內部的安全保衛工作體系,全面落實各部門的安全責任制,加強專、兼職安全保衛隊伍建設,定期組織安全保衛人員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鮑清芬,張曉紅.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的思考[J].安全與環境工程,2006(6):91.

[2]朱翔天.從文化的內涵淺析校園安全文化及其建設[J].安全生產與監督, 2007 (5): 42-43.

[3]鄒長城.高校校園安全文化的內涵、功能及建設[J].湖湘論壇, 2005 (2).

[4]劉蕊民.校園文化的內涵及其功能探析[J].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增刊): 54-56.

[5]臧兵.高校校園安全文化的生成機理與路徑選擇[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3):58-60.

高職院校和諧宿舍文化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是指高職院校的校園人在高職教育理念導向下,在特定的高職教育活動中所形成具有個性化的校園文化。建設好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應從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校園制度文化建設、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等幾方面入手。

[關鍵詞]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 建設

隨著高校改革的深入,高職教育的興起,新型的適應高職高專院校的大學校園文化急需建設。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是提升高校辦學水平和層次、建設和諧校園的有效辦法。那么,究竟什么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我們又該如何建設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呢?

一、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內涵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是伴隨著學校的出現而產生的。換言之,校園文化作為一種客觀實在,無論人們是否意識到它的存在,在學校出現時,它便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產生并且存在于“文化世界”中了。從理論上講,校園文化產生的基本條件決定了不同類型的學??梢杂貌煌男@文化。一般說來,校園文化的產生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群體、共同的文化意識和物質載體。

高職院校作為高等學校的一種類型,它所擁有的群體、共同的文化意識和物質載體總會與其他類型的高等學校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就業導向的辦學理念、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價值取向、“一教兩證”的教育制度、企業仿真的實訓基地、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以及“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等等,就具有高職院校的個性特色。因此,高職院校的校園人在高職教育理念導向下,在特定的高職教育活動中,就會逐步形成具有個性化的校園文化,這種校園文化界就是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簡稱為高職校園文化,這種文化是涵蓋高職院校的全體成員為實

現高職教育的各項職能而開展的各種活動以及這些活動所創造的所有的物質和精神產品的集合。

二、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不僅能豐富大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導向、激勵、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大學生正確的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和形成。

(一)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文化作為一種學校所擁有的思想觀念、價值體系、文化產品、道德準則等精神形態的文化氛圍,是學校的靈魂,是校園文化的核心要素。加強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三風”建設

所謂“三風”就是指校風、學風和教風。首先,要加強校風建設。校風是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核心與靈魂,良好的校風是校園精神文化的最好體現。校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們要注意校風養成的特點,從一點一滴培養起,持之以恒,反復強化。首先要孕育校風,要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正確認識校風對學校和校園文化發展的作用,通過引導人們的價值取向和高尚的世界觀、人生觀的確立,用精神力量來為實現學校育人目標服務,更好地體現出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特征;其次,要加強學風建設。學風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為樹立良好學習風氣進行有計劃和有系統的實踐活動并有針對性地通過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外在行為方式達到端正學習動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學習動力教育。高職院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從入學的那天起,就有失落感,認為自己是失敗者,前途渺茫,沒有明確的理想與目標,學習動力不足。因此要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自信教育、專業教育、學習方法指導,提高學生的內在成才意識,激發個體的學習興趣和愛好,分析來自就業、競爭的壓力,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成才的信心,熱愛所學專業,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后,要加強教風建設。加強教風建設時我們應注意首先建立民主性教學關系。在課堂上教師應尊重學生,重視集體作用,關注個體特點,用民主方式討論和解決問題,教師不應該以權威自居,不應濫施懲罰而應虛心聽取學生意見。其次,必須強調樹立教師的職業道德。這是“教風”建設的重要內容。

2.加強社團文化建設

加強社團文化建設首先要明確社團的重要地位。高職院校應從素質教育的高度認識學生社團存在的積極意義,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保障社團運作和發展的專項經費,社團發展的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確保社團在學校黨委領導和團委指導下,健康成長發展。其次要引導社團發展方向。應引導社團堅持走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之路,要強調社團活動的思想性、突出時代性、注重層次性、倡導主體開明、內涵深刻、格調高雅的活動。

3.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校園文化正常進行的基本要求和關鍵所在。校園文化建設旨在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求學與做人的環境,而在求學與做人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最大,是學生的主要模仿對象。教師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文明修養、治學態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觀、價值觀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是終身的影響。

(二)加強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作為生源情況復雜的高職院校,制度文化更顯得尤其重要。在制度建設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到:一要建立健全制度,在建立健全制度的過程中要堅持科學性、可操作性和相對的穩定性,同時強化激勵機制。二是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各種渠道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制度出臺前,可根據師生的實際思想情況進行有目的的、有意識的輿論引導制度出臺后,則要大力宣傳建立制度的目的和意義等,組織師生學習制度規定的具體內容,甚至還要詳細解釋。通過輿論宣傳,擴大教育效果,有意識地進行正面引導,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并最終成為制度的執行者和傳播者。三是要認真組織實施,規章制度一經建立,就要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應力求做到“從嚴”、“求細”和“與人為善”。

(三)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是一種顯性的校園文化,它往往會發揮規范與制約的育人作用。在校園物質環境的營造中高職院校應注意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則指導下,做到校園建筑的使用和審美的有機結合,力求教學與生活設施相對完善,兼顧校園環境中軟、硬件工程的共同發展,以實現學校的各種建筑和設施布局合理,融實用性、藝術性和教育性于一體,使人從中獲得方便,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啟迪,為校園文化德育功能的發揮奠定基礎。高職院校在繼承和發揚各高校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經驗的同時,需注意在校園的設計和布局中應將象征學院特有的價值觀、審美情趣、行為導向的文化內涵融入其中,在色調、造型和組合的交融中,讓人油然感悟到一種理念、一種特質和一種精神。

參考文獻:

[1]管清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新形勢下的思考》,《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 03期.

[2]李鵬程,《當代文化哲學沉思》,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頁.

高職院校和諧宿舍文化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戲曲進校園是弘揚民族文化的一個有效的途徑,非藝術類高職院校校園戲曲文化傳播需要各方支持。開展這一活動,既能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審美能力和素養,又能推廣和普及戲曲,培養年輕的觀眾群體。本文通過浙江科貿職業技術學院戲曲文化建設實踐和問卷調查為例,研究了高職院校戲曲文化傳播的現狀。

【關鍵詞】戲曲進校園;高職院校;傳播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戲曲傳承發展,中宣部、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日前出臺了《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2017年,在試點基礎上,有條件的省區市大中小學以及中央部委所屬高校爭取實現所有學生免費欣賞1場優秀戲曲演出。2018年,戲曲進校園活動蓬勃開展,戲曲教育豐富多樣,爭取實現全國所有大中小學每個學生每年免費欣賞1場優秀戲曲演出。2020年,戲曲進校園實現常態化、機制化、普及化,基本實現全覆蓋。根據這一意見,戲曲進校園的主要形式包括組織觀看戲曲作品,原則上以組織戲曲藝術表演團體進校園演出和組織學生走進劇場現場觀看為主;開展戲曲教育活動,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積極探索創新具有時代特征、校園特色和學生特點的戲曲教育形式;加強戲曲社團建設,支持學校建立多種類型的戲曲興趣小組、學校戲曲社團、戲曲工作坊和戲曲傳承基地等。[8]

中國戲曲是體現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種綜合藝術形式。它以歌舞演故事,以象征、虛擬的特性展現舞臺時空,語言詩化,動作舞蹈化,具有獨特的藝術品質和審美價值。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是一項長期工程,推進“戲曲進校園”活動亦需要持續、有效地開展。一旦學生群體對中國戲曲產生了感情,必將成為今后推動民族文化振興的一股強大的儲備力量(仲春梅,2017)?;谌珖舷氯绱肆己玫膽蚯M校園文化氛圍,起步較晚的我校也積極開展了戲曲文化進校園的傳播活動。本文通過實踐的總結和問卷調查,主要研究我校戲曲文化傳播的現狀和改進的思路。

一、我校戲曲文化傳播基本情況

1.戲曲社團。

組建于2017年9月,目前固定成員17人。社團有校內指導教師1名,持有全國越劇社會水平考級7級證書。校外指導教師1名,業余從事越劇事業30年。每周開展兩個小時社團活動,由校內外指導教師教授越劇的表演。社團成員積極參加各類演出,戲曲沙龍每學期組織觀看至少兩場戲曲演出,觀看的劇種涉及越劇、黃梅戲、婺劇等多個劇種,觀看場所主要在中國婺劇院。同時還組織前往觀看其他院校戲曲協會專場演出,通過同齡人的影響,加強學生學習戲曲的興趣和決心。

2.校級公選課《越劇與古詩詞》。

通過選修課,了解越劇的基礎知識,欣賞越劇中詩詞歌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從通俗易懂、輕松或高技巧的劇目入手,利用互聯網,結合圖片、音頻、視頻等手段展示戲曲片段,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選擇學生熟悉的古詩來教學。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绻麑W生沒有興趣,“戲曲進校園”的意義也就無法凸顯了。

3.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的鼎力支持。

該院團注重年輕觀眾的培養,目前已經數次組織我校學生前往婺劇院觀看不同劇種的演出。

雖然我校戲曲文化傳播剛剛起步,但是得到校內外各方的支持,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關于我校戲曲文化傳播的問卷調查

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戲曲文化傳播的現狀,筆者做了一次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共調查了在校生75人,收回有效問卷74份,其中戲曲選修課的學生調查了19人,戲曲社團成員調查了11人,沒有參與戲曲選修課或者戲曲社團的學生調查了44人,其中2018級學生17人,2017級學生27人?,F將調查情況總結如下:

1.戲曲選修課的調查情況。

52.6%的同學認為通過戲曲選修課的學習,了解了一些戲曲的基礎知識,63.2%的同學認為欣賞了一些戲曲節目也是很大的收獲。選修本課程的兩名女生通過學習喜歡上了戲曲。選修本課程的學生100%對任課教師滿意,其中89.5%的同學對課程內容滿意。

2.戲曲社團的調查情況。

72.7%參加本校戲曲社團的學生是因為自身對戲曲感興趣,27.3%的學生是想通過社團活動提升自身的文化內涵。通過一年的社團活動,72.7%的戲曲社團成員參與了戲曲演出,其中54.5%的學生表示通過學習和演出喜歡上了戲曲。100%的社員對社團指導老師和社團活動的內容表示滿意。他們希望今后社團活動在以下方面多多加強:學習多劇種(18.2%)、教授戲曲身段(27.3%)、增加視頻觀看(54.5%)、戲曲化妝和造型(90.9%)以及戲曲服裝和發飾的知識(45.5%)。

3.未參與戲曲社團或戲曲選修課的普通學生調查情況。

2018級學生的情況:88.2%的學生認為觀看演出是最有效的“戲曲進校園”形式,5.9%的學生認為社團或者選修課是最有效的“戲曲進校園”形式。被調查的17人中,76.5%的學生表示日常對戲曲的關注度一般,23.5%的學生表示對戲曲不感興趣。盡管如此,平常還是有渠道能接觸到戲曲,58.8%的學生通過村鎮演出觀看過戲曲,47.1%的學生通過電視看過戲曲節目,還有41.2%的學生通過網絡觀看過戲曲。對于戲曲表演名著或者流行小說等,64.7%的學生表示想看;70.6%的學生表示想看戲曲結合rap、爵士樂、現代舞等因素結合的節目;64.7%的學生表示有機會愿意體驗穿戲服;64.7%的學生表示想看網游故事改編的戲曲。

2017級學生的情況:81.5%的學生認為觀看演出是最有效的“戲曲進校園”形式,7.4%的學生認為選修課是最有效的“戲曲進校園”形式,還有3.7%的學生認為講座是最有效的“戲曲進校園”形式。被調查的27人中,66.7%的學生對戲曲關注度一般,29.6%的學生表示對戲曲不感興趣。其中,81.5%的學生通過電視觀看過戲曲節目,66.7%的學生通過村鎮演出觀看過戲曲,還有通過課程或者講座(3.7%)、社團演出(22.2%)、劇場觀看(11.1%)、網絡(22.2%)以及其他途徑觀看過戲曲節目。

對于戲曲表演名著或者流行小說等,74%的學生表示想看;85.2%的學生表示想看戲曲結合rap、爵士樂、現代舞等因素結合的節目;74%的學生表示有機會愿意體驗穿戲服;63%的學生表示想看網游故事改編的戲曲。

三、我校戲曲進校園工作改進的建議

根據一年來的實踐以及對學生的全面調查,為改進我校戲曲進校園的工作,我們建議:

1.進一步落實“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

一方面,積極引進專業劇團或者民間劇團進校園演出,讓全體師生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優秀的戲曲表演。同時,繼續組織師生進劇院觀看各類戲曲演出。

2.繼續通過戲曲社團、戲曲選修課等形式,進一步擴大戲曲在校園里的影響力,吸引更多學生來接觸和參與戲曲的學習和傳播。

3.學校完善具體的戲曲進校園的制度,培養校內指導教師的戲曲知識和表演唱能力,引進更多的社會力量,如校外指導教師、戲曲演員、戲曲網絡平臺以及戲曲劇團的力量,全方位地推進戲曲進校園。

4.校園戲曲要走向社會。社團穩步發展之后,可以服務社區,既能鍛煉學生能力,又能推廣戲曲文化的傳播。

5.增加普通師生的體驗機會,如組織穿戲服、化戲妝、拍戲照的體驗。讓大多數沒有近距離接觸戲曲的師生能有機會接觸戲曲的方方面面。此類活動可以由戲曲協會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

6.通過網絡、廣播等多種媒體,加強創新類戲曲文化信息在校園的傳播。

四、總結

戲曲進高職校園一方面可以提高年輕人的民族文化審美能力和素養,另一方面可以為戲曲藝術的傳承和發展開拓路徑,培養市場和忠實的觀眾。更長遠地來看,可以為未來戲曲人才的培養提供基礎,這一代的年輕人接受了戲曲,他們會在自己的下一代培養上關注戲曲。我校戲曲文化的傳播初見成效,未來需要各方的努力,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陳炫兒.高職院校普及高雅文化藝術提升校園文化內涵的思考[J].戲劇之家,2017(11):254.

[2]本刊編輯部.戲曲進校園 培養學生興趣是關鍵[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09):1.

[3]黃蘇蘇,桂晶晶.高職院校學生藝術團的建設與管理探析[J].戲劇之家,2017(24):165-166.

[4]宋欣園.在校園播撒戲曲文化的種子[J].教育家,2017(33):64.

[5]燕翔.“戲曲曲藝進校園”研究綜述[J].藝術評鑒,2017(07):133-135.

[6]仲春梅.戲曲進校園的意義分析[J].戲劇之家,2017(22):48.

[7]中宣部等出臺《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新華社,http://www.scio.gov.cn/zxbd/wz/Document/1560596/1560596.htm,2017年8月9日.

上一篇:專業實習實踐通信工程論文范文下一篇:中小學科學教育改革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