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思想政治課論文范文

2023-09-21

思想政治課論文范文第1篇

思想品德課是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導渠道,對初中學生來講,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行為規范的重要途徑之一。提升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既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客觀要求,也是當前擺在政治教師面前急需解決的一項緊迫而重大的課題。

長期以來,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在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往往比較注意狠抓雙基,重視科學知識的整體性,強調知識掌握的系統性和邏輯順序漸進,但對于確立學生的政治素質、培養道德品質、發展能力等方面比較忽視,這是一個很大的失誤,其實質就在于忽視了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屬性,把它僅僅看成一門文化知識課,而且還忽略了其他的教育途徑的作用,如班、團、隊的組織活動、課外活動以及社會、家庭的教育活動等。這在事實上而不是主觀上把思想品德課置于封閉狀態之中,形成單一的說教模式,這種狀況嚴重淡化和削弱了思想品德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為了適應當今世界國際競爭的要求,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要切實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實行素質教育,首先應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學思想品德中的教材、課堂教學能起到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載體”作用。因此, 如何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這是廣大政治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探討的一個重大課題。為此,我覺得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努力:

首先,思想政治課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應永遠成為學生崇尚的偶像。教師自然就是教學內容的率先實踐者、領悟者,必應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如果政治課教師的師德形象差,學生會因鄙視政治課教師的人格而對政治課的科學性和可信度產生懷疑,從而也影響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德育功能的發揮。相反,如果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形象高尚、作風嚴謹,學生就會由敬佩老師的人格而堅信思想政治課的科學性,認識到學好政治課也能夠像老師一樣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從而充分地發揮出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育人功能。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師應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應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熱愛教育工作,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嚴于律己,為人師表,對學生要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生活上體貼入微,學習上關懷備至,政治上高度負責,耐心教育引導,才能在育人過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同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育人的表率作用。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楷模,是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首先做到??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熢诮虒W活動和日常生活中只有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他的教育才有威力,才能在學生的思想深處,打下深深的烙印。很難設想,一個出言不遜、懶散成性的政治課教師能教出勤奮上進的好學生來??梢姟吧斫獭敝赜凇把越獭?。具有表率作用的愛心,才能育出新時代絢麗的花朵。

總之,政治課教師必須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努力使自己成為政治思想過硬、道德情操高尚、專業特長優秀、奮發向上的、有理想、守紀律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并用自己的赤誠愛心,去關心、去呵護、去精心培育、耐心施教,才能為社會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其次,教師應該真誠關心和愛護學生,不僅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關心,而且要具體體現在實際行動上,無論是優生還是后進生,我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們,用愛心去感化他們。尤其是后進生,我會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勵的辦法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益彰班的唐浩宇、司衛、李雨同學,以前上課好像跟他們無關,做作業他們也是應付,后來我想:他們主要是對學習沒有興趣,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光看到學生的缺點,還要從他們身上找到他們的閃光點,然后從他們的閃光點入手,逐漸培養他們的興趣。比如,每次勞動,他總是特別積極,干得起勁,另外,他還十分有禮貌,每次見到老師遠遠就笑著打招呼。一發現他們有進步,就及時表揚,然后還會微笑著對他們說:“今天作業完成了嗎?我要檢查的??!”隨時隨地,我會用微笑去鼓勵他們,在他們犯了錯誤時,我也從不大聲訓他,而是以一顆寬容而博大的心去感化他們、激勵他們。經過努力,他們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課堂上還積極舉手發言,我想,這大概是我們說的愛心教育吧!

最后,教師應該不斷學習,追求卓越。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作為一名中學政治教師,我深知自己的路任重道遠。教材進行改革后,教師的教學方法必須隨之有所變化,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熱情,擺脫學生被消極“灌輸”的狀態,讓學生參與實踐,對自己進行自我教育,從而達到發揮德育功能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我是這樣做的:寓教育于情感之中。教師要使學生置身于充滿愛的氣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師不應作過多的抽象地說教,而是根據教育要求設置教育情境,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政治教師,上課時必須飽含豐富的情感,讓學生在愛的情境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

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文化新人,是學校德育即思想品德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務。思想品德課教師要樹立“大德育”的觀念,在政治課教學中,不能孤立地抓教學工作,而要著眼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質,從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的全局出發來研究和思考問題,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因此,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重新構建各種教育途徑和教育因素相互配合、協調一致、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教學機制,形成一個知行統一而不是脫離實際的,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而不是單純灌輸的,合作、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有利于實現德育素質教育的教育教學新格局。

思想政治課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出發,提出思政課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感染力。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思想性、教育性、精煉性、準確性等特征,這樣有利于深刻領悟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本質。通過堅定政治素質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奠定堅實的基礎;樹立高尚的師德使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魅力不只是簡單的說教;用豐富的知識讓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充滿魅力;嫻熟地運用各種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在教學中與時俱進、保持活力與創新。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語言藝術

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基本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就是傳播者在運用語言進行傳播時,為了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達到傳播目的,在語句合乎邏輯、語法規范、修辭妥帖的基礎上,根據傳播客體、傳播場合等特點,選擇使用富有獨特、靈活、恰當的語言方式表達思想感情的技巧。這種技巧是如何把‘深層’的思想巧妙地轉換成‘表層’的語言,使語言利于客體理解的一種能力?!盵1]這種能力,既要符合語言邏輯、語法規范,又使人感覺它形象生動,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由于高校思政治課教育對象和教育目的的特性,要求思政課也具有自身特殊的語言藝術特征,只有不斷挖掘思政教育教學中語言的藝術特征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些特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1.思想性

“思想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語言傳播的本質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首要特征。在教育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身份、經歷、文化教養、思想、性格、處境、心情等因素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技巧,進而讓學生接受教師傳播語言所包含的思想深意。具體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特征是一種思想性極強的語言藝術教育的集中體現,是一種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語言進行有效地藝術包裝從而更好地體現思想性的教育過程。因此,思想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語言的首要基本特征。

2.教育性

“教育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全部教育活動和語言都要貫穿著明確的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語言傳播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學生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并使其形成符合主體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這種實踐活動以語言為傳播媒介,生動形象地傳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讓客體所感受到完美、統一、感人和愉悅。思政課教師語言的聲音、遣詞組句以及語言內容的邏輯、表達方式等都應有更高的要求。

3.精煉性

“精煉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用語要簡潔,要以較少的用語去描繪和概括豐富的生活內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講話要抓住要點,明確中心,推敲文字,精益求精,要堅決避免啰唆和不必要的重復,要干凈利落地戒掉空話、套話,去掉口語中隨意添加口頭禪的惡習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愛,才能利于和學生的溝通,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4.準確性

“準確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語言應具有科學性,即所說的話要確切、清晰地表現所要講述的事實和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為大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的,思想政治教育傳遞的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的真理,科學的真理需要科學規范的語言去傳播。只有準確的語言才具有科學性,才能逼真地反映現實面貌和思想實際,才能為學生所接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實現途徑

從本質上講,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是一種表達、傳播的能力。它不僅僅是運用語言藝術的能力,同時也是政治思想、品德修養、知識儲備、能力大小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進行教育工作效果的好壞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但是教師的語言修養、運用語言的技巧往往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語言藝術是教育藝術的重要部分,也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筆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從以幾個方面著力,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

1.堅定的政治素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基石

政治素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進行教育活動的基石,它對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語言表達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高校是青年最集中的地方,大學時期也是人一生中政治觀點形成和發展最重要的階段。作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不斷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堅定自己的政治方向,不斷系統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以堅定自己的世界觀,不斷地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深刻挖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涵。以堅定的政治性、敏銳的洞察、堅實的理論功底教會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用積極正確的思想觀點感染學生,始終給學生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

2.高尚的師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靈魂

高尚的師德,包括教師思想道德品質、倫理道德和個性心理、行為品質,是教師的意識形態在道德準則、行為規范、作風上的顯現。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基本品德素質要求是:首先,良好的言談舉止和文明禮貌。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修養和風度,也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其次,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對待學生要有寬容之心,對待別人要有容人之量,并且能夠嚴于律己。最后,遵守社會公德和教師道德。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熱愛本職工作,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3.豐富的知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保證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語言表達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影響表達效果的不僅僅是清晰、生動的口語,還有對人類文明中各種知識嫻熟地掌握和運用。這就需要思政課教師不斷豐富知識,從而通過語言創造出悅耳的聽覺藝術美好的視覺藝術,使語言有相聲的幽默、小說的形象、戲劇的沖突、朗誦詩的激情,從而感染、觸動學生。這是語言表達藝術應該具備的“識”,即專業水平的體現。

4.語言表達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的核心

思政課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多種才能的綜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教師應掌握并不斷提高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①縝密的思維能力。具有這樣的能力,有利于知識的豐富,有利于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有利于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學生。②細致的觀察能力。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的語言行為、性格特點、待人接物等大量的感性表現來掌握其思想狀況及變化,從而加強工作的針對性、預見性、主動性,提高教育效果。③敏銳的判斷能力。教師要全面分析判斷導致教育對象行為方式的深層原因,針對不同的思想問題采取不同的解決辦法。④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用正確的指導思想貫穿于處理問題的全過程,善于隨機處理突發情況,迅速、果斷、合理地處理各種問題。⑤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在課堂內或者某個團體中,統一協調,為實現一定目的而進行活動的管理能力。⑥開拓創新的能力。教師的思想觀念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善于接受新知識,知識涉獵廣泛,要有探索精神并善于總結和思考。⑦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應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思政課的感染力。

結語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是學生思想行為的教育者、引導者和示范者,是整個教育活動的發起者、策劃者和實施者,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教師本身具有的政治思想水平、品質道德水平、文化知識水平和語言表達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政治思想堅定、品質道德高尚、文化知識深厚、語言表達藝術會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而這些良好效果的獲得都是需要通過教學語言來完成。因此,提高思想政治語言藝術,需要高校思政課教師長期不懈的努力。

注釋:

①王易.修辭學通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5:29.

參考文獻: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王雪凌.試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基本素質[J].思政理論教育導刊,2006,(1).

[3]駱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規律性初探[J].思政理論導刊,2007,(3).

思想政治課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在中學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課是落實德育的主渠道,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德育工作與政治課堂教學緊密地聯系起來,通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來強化德育工作。然而,受種種因素的影響,高中階段的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缺失現象比較明顯,這應該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德育功能;措施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在中學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要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還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靈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心理素質。高中階段是促進學生各項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強對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政治素質有著重要意義。另外,思想政治課主要以課堂教學的形式為主,其教育功能的實現主要依靠課堂教學的強大力量。積極研究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既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還有助于促進德育工作的發展??傊?,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與德育工作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

由于我國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不均衡,受外部環境的影響,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德育功能被大大削弱,過于重視知識的傳授,與思想教育分離。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課的靈魂,教師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進一步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現狀,找出德育功能缺失的表現及原因,并積極研究應對策略。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德育功能缺失的表現及原因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新型的教學模式已初具成效,但是傳統教學中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問題。雖然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忽略了素質教育的初衷。高中學習壓力過大,不少學生面對升學問題時,幾乎放棄了思想政治課,過于關注與升學有關的知識,對時事政治并不關注,導致不少高中生對我國當前的國情、經濟體制等并不了解。

另外,政治課在學校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部分學校沒有將思想政治課作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來看待,主要表現為政治課課時較少,且大多安排在最后一節,課程設置不合理,與課程要求相違背,學生的學習狀態較差,學習效率大打折扣。而且,思政教師的待遇較差,教學積極性下降,影響了思政課教育效果的提升,久而久之使思政課的德育功能逐漸削弱。

古人云:德才兼備是圣人。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德才兼備的人才能更加適應社會發展??梢?,德育工作有多么重要!我們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思想政治課直接關系到學生的道德修養,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生命線,每個人都必須重視起來。

思想政治課功能缺失的原因有多種,例如,思政課的德育目標與學生的思想脫節,政治課的德育目標過于形式化,難以被大多數學生所接受;政治課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說教,脫離了現實生活,導致思政課缺乏靈魂,說服力不強;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中學生的價值觀念存在偏差,導致思政課的德育功能受到影響;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加上學校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并不樂觀。

二、強化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的建議

1.轉變思想,透過現象看本質,從根本上重視政治課的德育功能

從表面看,思想政治課是一門文化課,要教會學生各種知識,但從本質意義上看,思想政治課還是一門德育課,不僅要教會學生認識事物的方法與能力,還承擔著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的重任。在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下,不少人對分數特別看重,甚至將分值作為評價學生的單一指標,這是一種錯誤傾向。思想政治課兼顧德育與智育兩種功能,這就決定了思想政治課的任務,既包括傳授基本知識,還包括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思想政治教師要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將知識、思想與行動結合起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問題。

2.優化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結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要充分挖掘政治新教材的內容,進行系統設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求。教師要將理論知識與社會現實結合起來,運用理論知識來解釋當前的社會熱點,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還能讓學生意識到政治課的重要性。

3.強化政治教師的責任感,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思想政治教師要不斷學習黨的政策,正確看待當前社會存在的問題,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和相關的學科知識,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增加課堂教學的說服力。另外,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為學生做好示范。

參考文獻:

[1]來慶梅.淺論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缺失的表現及措施[J].新課程學習(中),2012(3).

[2]王寶華.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的缺失及其對策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4.

[3]西廣明.德育評價激勵功能的缺失及其道德位能依據[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 (8).

思想政治課論文范文第4篇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思想政治課已是我國學校德育工作中主導性的課程形態,但其有效性不高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導致初中思想政治課德育低質低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抓住問題的本質。

(一)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接受有效性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發展的轉型期,社會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的多樣化,這給中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帶來大量新情況、新問題。社會丑惡現象會給中學生帶來許多消極影響,影響著中學生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形成。面對當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艱巨性和緊迫性。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思想政治課只有切實提高學生的有效接受,才能有助于學生將正確的觀點內化為自身的思想觀念,并自主地外化為自身的行為方式。尤其是對初中學生來說,他們的道德判斷水平還比較低,對待一些事情的看法還有片面性,甚至是淺表層的,而且他們的品德發展還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和隨意性。因此,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其抵御能力和免疫力,必須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接受的有效性。

(二)初中思想政治課接受有效性的影響因素分析

l.學生學習心態消極。學生是德育接受過程的接受主體,他們學習心態的積極與否直接影響著思想政治課能否被有效接受。當前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學習心態消極,認為學習思想政治課是一件苦差事,學習乏味,興趣索然。

2.教材內容欠缺。思想政治課教材作為德育接受客體,它與接受主體的相容程度影響著思想政治課的接受效果。思想政治課教材近幾年有了較大的變動,并收到一定的成效。但仍應加大對教材內容和觀點的更新。

3.教學方法陳舊。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是溝通教師施教活動和學生接受活動“兩極”的媒介。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影響學生的接受效果。隨著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方法上已有很大的創新。但就整體而言,還不盡如人意。

4.教師素質欠缺。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德育內容的具體傳導者,直接與作為接受主體的學生交往和發生作用。因此,政治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思想政治課的接受效果。目前,大部分政治教師有較高的素質,但從整體上看,現階段政治教師的素質還存在一定的欠缺。

(三)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接受有效性

1.了解學生的學情基礎,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要提高學生的興趣。首先,要誘發學生積極的學習心向就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學情基礎,抓準教學的切入點,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以學生已有的思想品德為起點,準確而深入地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和行為基礎,認真分析它們的共性與個性,確定重點、難點,不斷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2.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可信度,排除學生學習的心理障礙。當前,一些學生對教師所講的教學內容缺乏信任感,產生“逆反心理”。在這種心理狀態下進行教學,勢必會出現學生學的沒情緒、教師教的沒信心的現象,接受效果自然會受到影響。要提高思想政治課的可信度,調整學生這種“逆反心理”,應做到以下兩方面要求:首先,教師要講清書中理論的科學性、真實性,使學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正確觀點,以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可信度。其次,教師要用科學的認識論幫助學生克服在認識事物過程中的偏激情緒和片面性,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

3.激發學生的內在需要,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F代心理學認為學習心向的核心是學習動力,而興趣又是學習動力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它是基于學習者內在的需要而產生的。其作用是促使學習者的思維過程積極化,從而提高認知加工水平,把學習引向深層次。因此,要使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產生興趣,就要在培養和滿足學生對課程的需要上下功夫。

4.優化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①根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的內容。講授教材重點內容就是揭示出教材重點和本質的內容。對重點內容要重點講、重點練,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不平均使用精力。對重點、難點教學內容要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②刪除和簡化陳舊、重復和交叉的教學內容。教材中總是存在著陳舊、重復和交叉的教學內容,對這些內容有的可以不必花時間去講,有的可以少講。這樣做既可以節省教學時間,也可以避免學生對所講內容感到乏味。③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講授教學內容。只有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才能使教學內容為學生所熟悉,進而感到親切,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相反,教學內容無論是所涉及的空間還是時間,距離學生越遠,其可信度越小。因為“脫離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將導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體化,脫離了生活去培養人的品德也必將使這種培養因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確證而流于虛空、形式、無效?!雹芨鶕r代的發展變化,隨時補充新的教學內容。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變動性比較大,必須與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緊密結合才有時效性。

思想政治課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中,黨中央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確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當代大學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因此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對于綠色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文通過對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意義、主要內容等進行了概述,提出了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路徑與創新。

【關鍵詞】大學生;生態文明;思想政治教育

生態文明是新時代下的又一人類文明形態,它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發展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進而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為著眼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人類文明發展規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并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生態文明建設被放在突出地位。黨的十九大在提出的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步入新時代。

高校是不僅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是生態文明培育的重要基地,在生態文明建設和教育中起著引領和助推作用。而深入開展生態生態文明教育和宣傳是走上綠色發展道路的根本前提。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樹立和牢固大學生生態文明理念,培育和增強生態文明意識,對于綠色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文通過對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意義、主要內容等進行了概述,以期為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路徑與創新提供理論支撐。

一、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意義

1.開展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

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態文明命題,黨的十八大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并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全面的部署。黨的十九大明確了“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生態文明建設邁入新時代。因此,培養和增強新時代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樹立和牢固新時代大學生生態文明理念,是當前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務。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生態環境問題進入高強度頻發階段。然而,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生態文明建設與公民的生態文明意識、決策者的生態文明理念、實踐者的生態文行為有著緊密的關系。因此,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發揚教育的先導性和基礎性作用,大力推進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教育,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實處。

2.生態文明教育是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資源環境壓力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只有平衡發展和充分發展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期盼。因此,生態文明建設任務迫在眉睫。而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同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最有效的措施。因此,這就急需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豐富和充實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容。同時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影響人、塑造人的特點,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代下更好的發揮符合新時代要求的育人功能。所以,生態文明教育是新時代賦予思想政治教育在的新內容、新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黨的理論政策的宣傳者和實踐者,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九大十九大不僅擘畫了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而且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方面面,給出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任務清單。因此,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迫切需要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效的思想政治保證。

二、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主要內容

關于生態文明教育的主要內容,部分學者認為其主要內容是“生態文明平等觀教育、生態文明價值觀教育、生態法制觀教育、生態消費觀教育、生態審美觀教育”[1,2]。但也有學者認為生態文明教育觀的主要內容是“生態環境現狀教育、生態文明倫理教育、生態科學的基本常識和基本規律教育、生態法制觀教育、綠色消費觀教育、生態審美觀教育”[3,4]。而新時代背景下的生態文明教育的主要內容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當前我國生態環境現狀教育

通過生態環境現狀教育,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雖然快速發展,創造了“中國奇跡”。然而,粗放的發展方式,也使我國在資源環境方面付出沉重代價,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成為國家發展的短板,成為人民生活的痛點。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進而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嚴峻性、緊迫性,從而幫助大學生培養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

2.生態文明內涵教育

生態文明內涵教育包裹生態哲學教育、生態道德教育和生態文化教育,通過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內涵教育,讓大學生理解、掌握生態文明內涵。認識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觀點,進而充分認識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通過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價值觀。

3.生態文明法制教育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當前,我國在推進綠色發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認真組織大學生學習我國的生態法律法規,提到大學生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同時通過生態文明法制教育來規范和約束大學生的行為。

三、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路徑與創新

生態環境關乎民族未來、百姓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空前,美麗中國新圖景徐徐展現。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就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新論斷,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兩個階段安排中,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因此,在開展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工作中,首先要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將十九大精神完全融入生態文明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同時創新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路徑。

1.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學科建設

學校要加大對生態文明教育學科的重視力度和投入強度。全面系統地增設生態文明教育課程,并將其納入必修課的教學體系中,通過系統全面的學習,提高大學生生態理論和生態道德水平,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態行為習慣

此外,要拓展生態文明理論教育的渠道。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的思想道德教育主陣地作用,引導大學生樹立和踐行正確的生態文明觀。

2.以新媒體為手段,創新生態文明教育方法

創新生態文明教育方法,必須突破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活動形式。應當以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新媒體、新技術”。將抽象的生態文明教育內容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和影響呈現出來,營造一個沉浸式的教學互動環境。最大限度的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新媒體將生態文明建設的前沿信息傳送到每一位學生的手中。并將傳統課堂與新媒體教學有機結合,最大程度的提高生態文明教育的效果和質量。

3.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實踐活動,實現生態文明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結合

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不僅是理論教育問題,更是一個實踐教育問題。在進行生態文明理論教育的同時,要通過校園活動、社會實踐和科研創新等活動豐富大學生生態文明實踐內容。以世界環境日、地球日等校園專題活動為載體,激發大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熱情。通過指導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調研的基礎上,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提高大學生在生態文明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認知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強化校園生態文明氛圍建設

生態文明是美麗校園建設的靈魂。校園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在校園環境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遵循生態學原理,突出人與自然和諧。同時要以生態管理學原理為指導,創新高校管理制度,進而營造出生態文明的大學精神氛圍。

參考文獻

[1]李雪菲.加強當代中國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培育[J].科教文匯,2016,349:17-18.

[2]蒙秋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新內容—生態文明觀教育[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5.

[3]何京玲,楊小軍.綠色發展理念下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創新[J].環境教育,2017,(1-2):76-80.

[4]汪金英,權莉.當代大學生生態意識教育問題[J].安順學院學報,2016,18(5):28-30.

通訊作者:陳淼,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海南???。

思想政治課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當前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共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也從傳統的學科教育向“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為適應“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課程思政”的要求,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優化勢在必行。在校企合作協同育人中要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作用,應提高思想政治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關鍵詞】課程思政;校企合作;思想政治理論課

一、“課程思政”的相關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边@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扎實推進,而且要融入其他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個環節與各個方面之中,緊緊圍繞“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教學目標,構建全課程育人的格局。具體來講,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過程中抓住核心環節,充分發揮課堂在高校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將教書育人的內涵落實在課堂教學內容之中。

當下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擔負著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成為國家、社會有用之才的重任。然而,現實中卻是高職大學生對該課程普遍不感興趣,厭學情緒濃厚。其次,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高職”特色不鮮明,具體表現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高校本科思想政治課體系基本類似,或者僅僅是一個壓縮簡短版本;教學內容與未來職業崗位關聯性差;課程設置按照國家教學標準制定,輕視企業的實際需求;沒有達到高校與企業相互聯系的作用,教學相對封閉。因此,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化建設勢在必行,只有提高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能,才能更好地為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服務。

二、相關文件與政策綜述

1. 國家有關高職教育方面的政策論述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視,近年來,國家在高職教育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提出了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目標,助力高職教育轉型。1999年,全國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委員會成立,對我國高職高專工作目標和發展思路進行專題規劃。2000年1月,教育部組織實施《新世紀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內容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計劃》(教高[2000]3號),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模式轉變進入了新的時代。此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的實踐探索不斷涌現,開始了高職高專改革建設的新篇章。2005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文),指出要大力推廣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方式,改變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培養人才模式,高職高專學生在校期間必須進企業進行實習實訓,時間不少于半年。2006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根據《意見》的規定,高等職業院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是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同年,《關于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意見》出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教學培養模式逐漸清晰,半工半讀的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按照《綱要》規定,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以提高教育質量為重點。職業教育的宗旨是服務,導向是就業,推動教育改革與發展,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戰略,將學校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起來發展。2014年6月22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文),指出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融合,逐步形成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產學研深度融合、中高職相互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溝通順暢,終身教育理念明顯,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當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正在中央政策文件支持和引導下,逐步成為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顯著特征。

2. 國家有關思想政治理論課方面的政策論述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在大學生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課理論教學方面出臺了三個重要文件,分別是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中宣部和教育部共同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文)、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號文),對高等學校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指導性意見。隨后,中宣部、教育部共同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文)及《實施方案》(教社政[2005]9號文)做出了明確規定,從2006級高校學生起,??茖W校要開設兩門必修思想政治理論課,即“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并開設一門“形勢與政策”課程;中宣部、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號文)中明確指出,“形勢與政策”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的主要方式和主要渠道。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要注重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專題式教學,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進一步規范實踐教學,建立一批相對穩定的教學基地。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對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新要求

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不斷探索和創新,“校企合作”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這種全新的模式進一步鞏固了學校和企業之間的關聯,讓企業人才到課堂上傳授知識和經驗,根據企業的要求和標準進行人才培養規劃;在企業成立實習實操基地,讓學生正式進入社會之前到企業的具體崗位上實習。企業不再被動地等待高校輸送人才,而是主動參與到人才培養中去,和高校合作,發揮自身在技術、實踐經驗方面的優勢,共同培養人才,將高校當作自身的人才供應場所,幫助高校擬定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確定課程內容、編制教材等。在這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下,高校的課程體系朝著模塊化、項目化方向發展,課程設定以工作過程和任務為指導;課堂的范圍從教室拓展到實訓室、模擬室,甚至是工廠車間;教學方式也突破了以往的“教材+粉筆+黑板”模式的限制,在各種真實的場景下開展教學工作?!靶F蠛献鳌比瞬排囵B模式給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帶來了挑戰,提出了新的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課程定位要明確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凸顯高職特色,有效融入企業文化、職業道德、行業規范等與崗位密切度高的相關知識;注重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應用能力的培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內容應兼顧國家、企業和學生的需要。

2. 課程模式要改變

“校企合作”這一新模式的應用徹底扭轉了以往以課堂教學和教師為核心、主要灌輸理論知識的教學和學習現狀,企業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以能力為本位的模塊化課程取代以知識為本位的傳統學科課程體系;教學觀念、教學安排要作調整,教學手段和方法要創新。

3. 課程考評要革新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考評內容應由以知識為本位向以能力為本位轉變;考評方式應由單一走向多樣,把實習實訓、平時學習和實踐任務均納入考評范疇;考評主體應從單一學校評價向學校、企業與社會評價并重轉變。

四、“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不適應的表現

1. 教學目標定位不明確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這一全新模式的關鍵在于學校根據企業的崗位要求設定育人標準、專業課程、課程結構,因此表現出明顯的就業導向。企業崗位勝任力是高校設置課程的關鍵考量因素。然而事實上,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目標定位的高職類型特色不鮮明:課程使用的是國家統編教材,教學內容與本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相同;課程目標的設計、教材方法的選擇、教學評價活動的開展等都自然而然地成為精簡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并未充分納入行業、企業、職業等方面的要素,忽視了各個崗位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要求,課程目標定位并未體現出職業性的特點,高職特色缺失。

2. 教學模式相對僵化

如今,大部分高職院校都實施了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如“2+1”“訂單式”“學工交替”等,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的關聯逐漸增強。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卻依舊沿用以往呆板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專業和崗位的需求,教學計劃完全是一致的,課程安排沒有體現出差異性,采用的教學和考評方法相差不大,教學模式固執呆板,僵化落后。

3. 考核體系比較滯后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原有單一、封閉、以知識為本位的考評體系嚴重滯后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評過于關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忽視了受教育對象的實操能力,導致有分數、無技能;重學習過程,輕“工作”過程,沒有把完成工作項目、平時學習和實習實訓的表現納入考評范疇;考評標準單一,基本上以教師為主、以學校課堂為中心來考查學生,忽視學生在“工廠車間、服務場所和田間地頭”的表現。

五、“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優化建設的方向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是從傳統學科教育模式走出來,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此,對于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而言,當前最重要的是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和途徑、課程設置和師資隊伍、教學方法以及評價體系;教學以能力培養為主,而并非知識的灌輸;人才培養方式由以學校為中心向校企合作轉變;在課程形態上,以項目課程取代學科課程;在師資隊伍方面,聘請更多的“雙師型”教師,降低理論型教師的比例;教學方式由教師為主體向學生為主體轉變;教學評價由單一學校評價向社會和企業評價轉變。

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優化建設的內容

1. 明確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目標定位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目標定位應充分考慮國家、企業和受教育對象的需求。從國家角度來看,要將受教育對象培養成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從企業角度來看,將受教育對象培養成擁有崗位勝任力的人才;從受教育對象自身的角度來看,通過教育提高其適應力、生存能力等。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目標可以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不同層次來明確定位:在宏觀層面上,幫助學生做好準備工作,使其更加順利地從學校進入社會中,基于社會規范塑造其品行,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在中觀層面上,結合學生的特長和需求,幫助其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將其培養成能夠勝任崗位的人才;在微觀層面上,基于崗位勝任力需求擬定課程目標,幫助學生從校園人成為合格的崗位人,真正實現“零距離”上崗。

2. 優化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

依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要求,高職思政理論課教學內容的進一步優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即是遵照高職人才培育規律,需遵照思政理論課本身屬性規律。在這個原則和方向下,筆者重新設計了思政理論課兩大必修課程的教學內容,對其進行整合,讓教材體系得以轉化成教學體系,教材章節體系可以向教學模塊體系轉化。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內容優化方向是將教材中已有9章內容整合為12大模塊,詳情見圖1:

原有教材體系:

※ 第1章 珍惜大學生活 開拓新的境界

※ 第2章 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

※ 第3章 弘揚中國精神 共筑精神家園

※ 第4章 領悟人生真諦 創造人生價值

※ 第5章 注重道德傳承 加強道德實踐

※ 第6章 遵守道德規范 錘煉高尚品格

※ 第7章 學習憲法法律 建設法治體系

※ 第8章 樹立法治觀念 尊重法律權威

※ 第9章 行使法律權利 履行法律義務

優化后的教學內容:

三大板塊(以校園人、職業人和社會人所需的素養作為課程教學目標)

說明:“企業文化篇”和“行業規范篇”是原教材沒有的,根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增設。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的課程模塊主要按照三個基本問題這一主線設計,把歷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此三大問題的探索與回答當作主題,將教材已有12章節內容整合為三個基本問題模塊。詳細情況見表1(P91)。

已有教材系統:

※ 第1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

※ 第2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 第3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 第4章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 第5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

※ 第6章 社會主義本質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

※ 第7章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

※ 第8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

※ 第9章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理論

※ 第10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和國際戰略

※ 第11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和依靠理論

※ 第12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

優化后的相關教學內容:

“三大基本問題”模塊(教學內容同黨與國家中心任務高度保持一致,將學生培育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說明:本課程意識形態色彩濃厚,優化路徑主要依照“三大基本問題”模塊需要調整教學內容,有效利用企業相關優質資源,以問題為導向,將“理論”引發出來,同時依靠“校企合作”平臺,通過了解企業的發展變遷,使教學目標更為鮮明、教學主題更為突出、問題意識更為強化。

綜上所述,“校企合作”已是高職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突出的特點,高職思政理論課應充分吸收和融合其他課程及企業相關優質資源,依照高等職業教育新的人才培育模式的有關要求進行優化,進而提升教育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促使高職教育人才培育目標順利達成。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 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3] 高德毅,宗愛東. 課程思政: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31-34.

[4] 王晚英.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評方式改革探討[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9,(6):39-41.

(編輯:秦俊嫄)

上一篇:智能化工程重難點范文下一篇:我的教學故事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