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北京紅色之旅范文

2023-10-09

北京紅色之旅范文第1篇

----紅色之旅活動學習心得體會

七月,見證給歲月的,是一串串永遠的火紅;七月,澎湃在我們心頭的,是無休無止的濤聲;多少激情在唱響,多少夢尋的足跡走過春夏秋冬;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2011年的七月,我們在周總的帶領下共同回顧黨的歷史,付上海、嘉興進行紅色之旅,走過黨的先輩的足跡,緬懷黨的英烈,親身實地的感受我黨建業初期的艱苦歷程。

七月九日,我們一行人來到上海一大會址紀念館,剛進入紀念館的展覽廳,西方列強肆意欺凌中國的“時局圖”便映入眼簾,泛黃的報紙照片無不記載了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百業凋敝、民不聊生。而正是在此危難之際,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在早期共產主義的影響下,自愿放棄留洋求學、殷實之家,勇敢地懷著救亡、興邦強國的崇高理想走到了一起。在上海法租界這個不起眼的老式石庫門里,十三名共產黨員的代表開起了秘密的會議,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一輪旭日就此升起,星星之火由此點燃。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了革命斗爭目標。她滿懷信心地以改造中國為己任,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了中國最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和國家富強,開始了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自從有了這“紅色之源”,星星“紅火”迅速燃遍中華大地,極大地激發了全國愛國青年和廣大民眾為改變民族和自己命運的英勇精神。經過二十八年氣吞山河般的血雨腥風式的斗爭,理想的新中國誕生了,中華民族和她的人民終于獲得了自由和幸福。

如今的一大會址正處于繁華的新天地之中,望著展館外欣欣向榮,流光異彩的街景,自豪之感油然而生,這一切都是黨帶給我們的和諧與幸福,不能想像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的挺身而出,現在的中國會是怎樣的中國?

七月十日我們到達了嘉興,嘉興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一座石庫門老房子里秘密召開,由于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騷擾,會議在李達的夫人王會悟(嘉興烏鎮人)建議下,轉移到嘉興南湖,并在南湖一艘畫舫中續會,會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選舉產生了中央局領導機構,從而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中國革命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曾經召開過黨的“一大”的南湖紅船。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猶如一輪紅日在東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這是近代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這艘畫舫因而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紅船”是中國共產黨的“母親船”。“紅船精神”是教育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無價瑰寶,是用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寶貴資源和精神財富。美麗的南湖因歷史的眷顧,受到了每一個共產黨員對待理想般的崇敬和向往,我第一次來到南湖考察學習心情十分激動,覺得這次活動意義深遠,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圣潔的洗禮。

下午我們參觀了南湖革命紀念館,南湖革命紀念館記載著革命歷史,傳承著“紅船精神”。在建黨90周年前夕,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正式落成,為我們進一步加強革命傳統教育,進一步弘揚“紅船精神”,進一步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提供了一個有意義的陣地。在南湖革命紀念館的前坪,金光燦燦的入黨誓詞鑲嵌在寬宏厚重的大理石上,站在誓詞前,我們深情緬懷了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人民的解放、祖國的強盛作出的巨大的貢獻。面對鮮紅的黨旗,我萬分榮幸的與新老黨員一起,莊嚴的宣讀了入黨誓詞,鏗鏘的誓言,激昂的聲音,精神在這一刻得到新的砥礪,思想隨之得到新的提升??粗恳晃恍狞h員的堅毅面龐,作為一名積極分子,羨慕和敬仰從心底里油然而生!

九十年的時空沒有讓“會址”僅存于人們的記憶,相反卻給“會址”增添了無限光彩,使它更加熠熠生輝。通過參觀革命圣地,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讓我們對黨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我們進一步了解了黨的歷史,增強黨性,感受到了我黨的偉大和光榮感受到了革命先輩的不屈精神。 晚上,公司全體新老黨員和積極分子,在周總的召集下召開了“中共湘投金天集團慶祝建黨90周年黨章學習會”,會上大家重溫了黨章;新老黨員、積極分子分別對此次學習紀念活動發表感言。

上海、嘉興南湖的紅色之旅使我近距離地體驗了先輩的革命經歷,接受了一次紅色洗禮,更為先烈們“磐石無轉移”的赤誠之心所震撼!使我在思想上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比較全面系統的認識,也更堅定了入黨的信念;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就注定了其是一支無私奉獻的黨組織,奠定了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通過對此次紅色之旅的學習與深入了解,我也意識到入黨的條件之多,要求之高,而自己身上還存在著許多缺點與不足,與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一定會盡我的能力改正自己的缺點,努力加強黨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并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完善自己,以一個黨員的要求來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爭取早日成為黨組織中的一員。

風險控制部

北京紅色之旅范文第2篇

井岡山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

,革命舊址鱗次櫛比。我們先后參觀了毛澤東舊址、黃洋界、小井紅軍醫院、井岡山革命斗爭史展覽館,瞻仰了烈士陵園,觀看了井岡山實景劇。在革命烈士陵園,一種靜穆的情愫在空中彌漫,對先烈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塑像的生平簡介使我感受到了先烈們的年輕和偉大,一幅幅題字更突顯后人對先烈們的感激與緬懷,雕塑刻畫出每名革命志士的性格與神采。陵園莊重宏偉,傲立蒼穹,像與世人訴說:“為了革命的偉大勝利,他們死得無怨無悔”。據介紹,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歷經兩年四個月,共犧牲了48000多名烈士,有32000多名烈士至今未找到名字,他們為了共產主義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在紅軍劇場,江西人民用實景片的方式,記錄和演繹著革命斗爭的歷程與艱苦,場景硝煙彌漫,炮聲隆隆,重現了戰爭的慘烈,把觀眾很快地帶入了當年殘酷的戰爭場情,無不為當年的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舍小家顧大家的革命情懷感動得熱淚盈眶。面對 “款子萬難、糧食萬難、傷兵醫藥萬難”三大萬難的境地,他們依然堅定革命斗爭一定能取得最后勝利的信念,與敵人頑強地斗智斗勇,提出了黨的建設、政權建設,堅持武裝斗爭、深入土地革命、反對經濟封鎖,開展挑糧運動、建醫院、修哨口。

在山高路險的黃洋界,哨口、炮臺、戰壕及兩座高聳云端的紀念碑,一個營的兵力陣守著這片熱土,與敵軍兩個團的兵力的較量,最終取得了保衛戰的勝利,彰顯了革命先烈們的勇敢與多謀的作戰才能,無不讓我在內心無比敬佩先烈們的智慧和不屈的斗爭精神。

在茨竹毛澤東舊居----大井,是偉人毛澤東和朱德同志當年居住的地方。從簡陋粗劣的設施,真實地反映了他們生活的艱難,吃用白水煮的筍子,沒油沒鹽,喝南瓜湯、吃紅米飯。在小井的紅軍醫院,幾張桌子幾個柜子,幾根木架上鋪上稻草就是病床,幾張凳子上鋪上幾塊木板,就是手術臺,幾顆還保留下來的石頭聽說是傷員做手術時替代麻醉藥忍痛的器材……

北京紅色之旅范文第3篇

10月29日,我們的第一站是毛主席銅像廣場。銅像廣場寄托著韶山人民對偉人的思念,同時也寄托著全國人民對偉人的思念。銅像由中國美術館館長、雕塑藝術大師劉開渠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著名的肖像雕塑藝術家程允賢共同雕塑,南京晨光機械廠鑄造,銅像重3.7噸,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暗寓共和國誕生日。褐紅色大理石的基座上,題寫的“毛主席同志”五個鍍金大字,熠熠生輝,光彩奪目。毛主席身著中山裝,手握文稿,面帶微笑,目光炯炯,正視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現了人民領袖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的偉人風采。站在銅像前,仿佛能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那激動人心的巨人之聲,使人增添一種無窮的力量。

走過銅像廣場,我們參觀了毛主席紀念館。還沒有進去,參觀的人就已經絡繹不絕。走入紀念館,一種莊重和神圣的感覺,讓大家肅然起敬。紀念館共有十二個展廳,其中八個展廳為《中國出了個毛主席》生平業績展,四個展廳為專題陳列:《毛主席遺物展》、《毛主席一家六烈士》。我們參觀了每一間陳列室,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毛主席所穿的衣物、鞋子,上面都打滿了補丁,還舍不得丟掉,可想而知,當時的環境有多艱苦。但毛主席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帶領著我們走向解放。還有毛主席的詩詞和家書,讓大家都受到一種文化的教育和洗禮……

走過銅像廣場,我們來到了毛主席故居,毛澤東的故鄉韶山沖,是一個狹長山谷,過去居住著600多戶人家?,F在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這棟古樸的農舍叫“上屋場”, 1893年12月26日,太陽初升的那一刻,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就誕生在這里。早在1961年3月,國務院就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我國重要的革命紀念地之一。“韶山山水溢清氣,故居鐘靈毓偉人”。獨特地政治優勢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使故居成為世人瞻仰的革命圣地。

毛澤東同志故居。是一棟坐南朝北、土木結構的典型南方農舍,它門臨綠水,背依青山,成凹字型結構,這里老百姓稱為‘一擔柴’。當年這里居住著兩戶人家,東邊13間小青瓦房為毛澤東家。1921 年春,毛澤東在籌建共產黨的過程中,回到韶山。當時他的父母已經去世。2月15日是毛澤東母親的生日,那天晚上,他邀弟弟,弟妹及妹妹圍爐烤火、拉家常。弟弟毛澤民一口氣講到這里這幾年遭受到的災難,毛澤東說,這些不只是我們一家發生的事,天下大多數人都這樣,就叫國亂民不得安生,所以我們要舍小家為大家,出去做一些有利于大多數人的工作。在毛澤東諄諄教導下,全家人相繼離開家鄉走上革命道路。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毛澤東又總是教育自己的親人到艱苦的地方去工作,到最危險的崗位上去戰斗,一家先后有六位親人英勇獻身,毛澤東的家庭成為革命家庭。

接下來是橫屋。這里通常是一家人用餐的地方,但在這里也發生過不同尋常的故事。1925年毛澤東回鄉開展農民運動時,經常在這里召集一些父老鄉親,以下棋、打牌作掩護,召開各種小型會議,向農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1927年1月,毛澤東回湖南考察農民運動,再一次來到韶山。他在這里召集有經驗的農民和農運骨干開調查會,了解韶山農運情況,并對農運作了重要指示,他所寫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篇重要著作,其中一部分資料就是在這兒收集的。這張桌子和這里的凳子是當時使用的原物。1月9日毛澤東離開韶山去湘鄉考察,當時鄉親們送了一程又一程,并詢問他何時再返鄉。毛澤東眼望藍天,沉思片刻,深情地對鄉親們說:“要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需要幾十年時間,再搞30年革命,反動派不打倒,革命不成功,我毛潤之就不回韶山”。果然,當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再返故鄉時,離開這里已整整三十二年了!

接著進入毛澤東父母臥室。1893年12月26日,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就誕生在這里。這是毛澤東同志父母的遺照。毛澤東同志的父親順生生于1870年 10月,是一位非常勤勞節儉、精明能干的農民,青年時期因負債過多而外出當兵多年?;剜l后,一邊務農,一邊做些豬、米等小生意攢積錢財。后來,他購置田地,擴建房屋,基本上實現了自己的夙愿。1920年他因患急性傷寒病去世,享年50歲。父親的勤勞節儉和善于持家理財為早年毛澤東外出讀書提供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毛澤東母親生于1867年,她是一位勤勞善良、聰明賢惠的農家婦女。她性情溫和,富有愛心,經常接濟周圍貧困的鄉親。父母親勞動人民的優良品德對少年時代的毛澤東影響很大。1959年毛澤東看到母親這張照片時說:“我還是挺像我母親的。”他凝視良久,然后又說:“要是現在就好了,要是現在就死不了。”

走進 毛澤東的臥室。墻上的照片是毛澤東和母親及兩個弟弟1919年春在長沙的合影。當時毛澤東同志在長沙工作,小弟毛澤覃在長沙讀書。因母親病重,大弟毛澤民送母親去長沙治病,所以他們母子四人才有機會留下這唯一的一張合影,毛澤東的母親就是這年10月去世的。這張珍貴的照片由于毛澤東外婆家的珍藏而幸存下來。

這里是毛澤東小時候學習的地方。當年,毛澤東晚上讀書就是用的這盞小油燈。毛澤東天資聰穎,又酷愛讀書,夏天的晚上蚊子多,他就在床邊放一張條凳,凳上放一盞燈,人躲到蚊帳里面,將頭伸到帳子外看書。冬天,他常常躺在被子里讀書到深夜。甚至在他13歲至15歲停學在家勞動的時候,他也往往白天下在勞動,晚上讀書讀得很晚。有時為了不讓父母為他擔心,便用被子蒙上窗戶,躲在房子里刻苦攻讀。在看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小說后,毛澤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問題:怎么這些書里寫的英雄都是些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而從來沒有描寫過拿鋤頭勞動的農民呢?他苦苦思索了兩年,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這些寫書的人都是為統治者服務的,他們是不會去寫農民的,毛澤東很為農民不能上書而打抱不平。后來,他讀到鄭觀應的《盛世危言》一書,這本書提出了一系列救國救民的主張,毛澤東極為贊同,并且燃起了復學的愿望。

毛澤東臥室上面是一個小閣樓。1925年毛澤東回來開展農民運動,在樓上開過秘密會議。在實際斗爭中,毛澤東培養的積極分子毛新枚、李耿侯、鐘志申、龐叔佩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5年6月,毛澤東在這樓上舉行了入黨宣誓儀式,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由毛神福軒擔任第一任支部書記。這五位同志后來為革命英勇獻身。

一路回望那些舊物,書桌、衣柜、石磨、水車,都曾留下過毛主席及其親人的印跡,普通而陳舊的家具,感受著那個時代的樸實。屋前荷花塘綠水瀅瀅,微風過處,蕩起縷縷漣漪。青山,綠水把這座普通農舍點綴得生意盎然。毛主席正是在這里長大并樹立投身革命的信念。關于毛澤東的革命故事,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不少,并在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此行親自感受、見證了毛主席生活、學習的環境,讓我們更系統、深刻地體會到革命時期的嚴峻背景和革命的艱難歷程。思想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自己受到了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加深了對偉人毛澤東的無比敬仰。 之后我們來到劉少奇故居——花明樓,位于湖南省寧鄉縣花明樓鎮,東距省會長沙50公里,南抵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30公里,北離寧鄉縣城30公里,處于“長沙至張家界”自然風光地段,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偉人故里“金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了大門,可能因為是上午,園內的人并不是很多,應該用園林來形容劉少奇故居才更合適,寬敞的臺階依山而建,整齊的松柏種植在臺階的兩邊和中央,拾級而上,是劉少奇的銅像廣場,銅像形象高大,栩栩如生,在青松翠柏環抱中,更顯莊嚴肅穆。

繼續往里走,來到了劉少奇故居,老遠就能看到由鄧小平題寫的“劉少奇同志故居”橫匾,高高的懸掛有大門上,格外吸引。別看它現在安然地掛在正堂屋的大門上,卻是故居風雨的見證。這是一棟土木結構的普通農家四合院,其結構自然,潔凈樸素,顯現了劉少奇當年的樸實無華。站在故居環顧四周,才發現這里前臨碧水,背倚青山,左有參天古樹,給人一種新生的靈感。難怪古人說,“背靠山,前望水,風水佳”。有水的地方,就有了靈性。

接著我們到了橘子洲頭,“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80多年前,青年毛主席的一首《沁園春·長沙》,讓橘子洲名揚天下。橘子洲是浩蕩湘江歷經數千年沖積而成的水陸之洲。1914至1918年,青年毛主席在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求學期間,經常與同學登臨橘子洲評判時局、縱論國事。我想著毛主席也許曾在這顆樹下,評判時局,也許也曾躺在那片草地上縱論國事?,F在,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我們早已享受到舒適安逸的生活。但當我們坐在前人坐過的樹下、躺在前人躺過的草地上,看歷史不能像是天上飄過的云彩平淡地掠過。當年歷史的風云一定是狂風大作,血雨腥風。

順著導游手指的方向,遠遠望去,層疊起伏的岳麓山下,有毛主席曾就讀的湖南第一師范,聽導游介紹說毛主席經常游泳過來,暢游湘江。接著他轉過身,又指著遠處說,毛主席還經常游過去,到岳麓書院和有志之士一起讀書玩耍。因為下過雨,霧氣很重,朦朧中,我能體會遙遠的畫面。

橘子洲頭,坐落著毛主席的半身胸像,長83米,寬41米,高32米的雕像,突顯出偉人的博大胸懷和風華正茂的氣概。毛主席面朝東南向,英俊的臉龐,寬闊的額頭,剛毅的神情,微鎖的眉頭,深邃的目光,似在眺望東方,俯瞰大地,“心憂天下”;又似在策動南方“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勢;湘江北去,北風拂面,主席頭發飄揚飛逸,似乎迎接著北方吹來十月革命的風潮。我不得不承認,將文學、政治、歷史、韜略融于一身并出神入化的毛主席,是令人敬佩的。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抒情言志,幾多豪邁,讓我們在氣勢的卷帶中完全吞納。“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擲地有聲的拷問,這樣的聲音,似乎回蕩在我們每個黨員的心上。

北京紅色之旅范文第4篇

“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紅安精神是紅安革命前輩、廣大紅安人民在革命斗爭中和新中國建設中的精神概括,他們不圖地位高低,不計個人得失,舍生忘死,一心一意為革命作貢獻。他們“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錢,不要家,不要命)、“一圖兩不圖”(圖貢獻,不圖名,不圖利)。這種精神不僅在革命戰爭年代里是我們克敵制勝的強大思想武器,而且現在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這種精神永遠不會過時,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強大精神動力。

一、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提升本領

一是學習“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紅安精神,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理想是基石,信念是動力。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是每個共產黨員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像潘忠汝、張南

一、秦紹勤、晏春山等同志一樣為黨的革命事業犧牲的烈士可謂不計其數,他們之所以拋頭顱,灑熱血,視死如歸,就是因為他們堅信自己為之奮斗的事業,有著共產主義的堅定理想信念和執著追求。

二是學習革命先烈把犧牲留給自己,把生還的希望留給群眾的英雄氣概。在炮火硝煙的革命年代,48萬紅安人民在這里赴湯蹈火,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為了中國革命的偉大事業獻出了14萬英

雄兒女的生命。

三是要學習革命先烈不畏艱難險阻,不計個人得失,一心一意干革命的無私奉獻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要牢記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倍加珍惜,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充分發揚紅安精神,永保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四是學習要持之以恒,要講究學習方法??喔杉忧筛?,要有目的地學,努力做到學以致用。

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改造世界觀

蘇區時期,我黨長期處于被圍剿的境地。在這種險惡的環境中,黨的任何脫離群眾和腐敗行為都可能導致生存危機,離開了群眾的利益,各項工作的開展就難以得到群眾的支持。因此,黨在同國民黨反動派浴血奮戰的同時,始終注重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為廣大人民打天下,謀利益。做一名黨員,首要的就是要牢固樹立公仆意識,服務人民群眾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做一名黨員,只有自始至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意識溶化在自己的行動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為來體現熱心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思想,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戴和信任。我們要始終牢記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服務的過程中不斷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不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

一次紅安行,一生紅安情。在這里,我的心靈得到了洗禮,思想得到了升華,情操得到了陶冶,黨性得到了鍛煉?;顒与m已結束,但“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紅安精神已在我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

北京紅色之旅范文第5篇

我們首先參觀的是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它位于武漢市武昌解放路紅巷。到站下車后,首先印入我們眼簾是門口的“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和“武漢市革命博物館”幾個字.灰色的墻壁透露著簡樸莊重,可以想見當時革命領導人是在什么條件下辦公學習的.墻外是喧鬧的環境,墻內卻是格外靜謐,綠樹紅花,一派寧靜祥和的氛圍. 我們先后參觀到了常委辦公室、總隊部、大教室、大操場、學生寢室和膳堂等復原陳列和反映農講所歷史的輔助陳列.大操場是進行軍事訓練和舉行集會的地方.農講所學生每天操練兩小時,每周進行一次軍事演戲,以提高軍事素質.學生寢室里還掛著“實行農村大革命,到農村去!”的條幅.而在大教室里,毛澤東親自給學生講授《農民問題》,《農村教育》等主要課程.瞿秋白,惲代英,方志敏等同志都曾到武昌農講所授課.在一間房里還單獨陳列了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規約.可想而知,當時舉辦農講所,革命領導人是多么重視.據了解, 武昌農講所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倡議創辦的一所培養全國農民運動干部的學校,毛澤東實際主持全所工作。農講所只

舉辦了一期,共有學員800余人,在長期艱苦卓絕的中國革命斗爭中,農講所師生為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學員畢業后,大多數被委任為農民協會特派員,領導開展農民運動;大革命失敗后,許多師生參加了黨領導的武裝起義。

隨后,一行人參觀了毛澤東同志的故居,這是毛澤東1927年上半年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的住所。毛澤東在這里完成了他的光輝著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該文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民運動的重要文獻。當時與毛澤東同住在這里的有他的夫人楊開慧及兒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這里也是毛澤東、楊開慧一家最后團聚的地方。蔡和森、彭湃、毛澤潭、羅哲、夏明翰等革命志士也曾在此處下榻。簡陋的房屋以及簡單的生活用具,彰顯出一代革命偉人的簡樸作風.

最后,我們參觀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陳潭秋紀念館也在此.如今已成為了全國廉政教育基地.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第五次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82名代表出席。

懷著崇敬的心情,大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來到了中共五大開幕式復原后的現場:主席臺、會場現狀、代表參會的落座圖、標語、長形桌凳等都可以看到,主席臺上方張貼著馬克思、孫中山、列寧領袖像,領袖像兩邊懸掛著“CCP”旗,墻上可以看到幾個標語“反對白色恐怖”、“中國革命成功萬歲”、“世界革命成功萬歲”。會場上的陳列可以看出,中國的革命是同世界的革命聯系在一起的,中國人民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接著我們又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至第五次全

國代表大會盛況的圖片及文字說明,近距離接觸了中共五大的歷史背景、開幕式盛況、大會全程等歷史圖片和部分歷史實物。通過整個紀念館的參觀,我們了解到中共五大是黨的歷史上一次重要會議,是幼年時期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艱難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了解到中共五大的偉大成就和歷史局限性,中共五大及其前后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創造和實踐活動,不僅在推進當時的革命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對后來黨的事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北京紅色之旅范文第6篇

對接精準扶貧發源地十八洞村, 不管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 “體驗式”“十八洞村精準扶貧”“貧困鄉區”“鄉村振興”“苗族風俗文化”“獨有自然風光”“鄉村生活日常學習體驗”“十八洞村山泉水”“學校合作互利”等詞語都賦予本項目具有一定的新穎性。

一、高職學生參與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創業大賽項目具有獨特性

(一) 符合國家精準脫貧戰略, 助推美麗鄉村振興

2013年11月3日,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調研, 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思想, 并明確提出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原則。十八洞村牢記囑托, 積極探索, 從精準識別貧困對象、精準發展支柱產業、精準改善基礎設施、精準建設民生事業、精準創新扶貧機制五個方面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2016年全村136戶533名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成為中國貧困地區脫貧的典范。2016年3月8日上午,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 他心系十八洞村的“精準扶貧”, 并詳細詢問了十八洞村現狀, 了解到“精準扶貧”使得十八洞村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人均收入從當年來的時候的1680元, 到2016年已經到了3580元。

(二) 契合生態旅游發展模式, 融合“體驗式消費”熱潮

本項目是十八洞村“體驗式”鄉村生態旅游, 近幾年, 生態旅游在全球范圍內掀起熱潮, 體驗式的且能夠融合生態旅游的發展模式總能引起社會關注和贊譽。以有特色的生態環境為主要景觀的生態旅游, 融合體驗式這一特色, 開展生態體驗, 使游客獲得心身愉悅, 是本項目的重點。本項目將開展“體驗式”鄉村實踐旅游, 通過實踐加互動的形式去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傳承當地民族文化, 延續原始生態農牧文化, 實現雙贏。

(三) 聚合青年創新創業夢想, 點燃實踐成才激情

“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 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 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子的期望, 也是青年學子把激昂青春夢融入偉大中國夢需要不斷努力追求的方向。作為中國夢“夢之隊”的一員, 項目指導老師和團隊成員積極響應黨的號召, 其中指導老師有對精準扶貧、脫貧有一定的研究的副教授, 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 有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的學院創新創業學院辦公室主任。團隊成員都是曾經接受過國家助學金的學生, 他們中有曾參與汶川地震志愿救援工作、2017年參與了湖南省教育廳舉辦的大學生暑期精準扶貧工作, 有考取了導游資格證的旅游管理專業大二學生, 有曾加入系部“螢火蟲”志愿者服務大隊的, 有中共黨員發展對象、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者。

團隊成員前期通過實地走訪調研了解到了當地的部分實時情況, 制定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計劃方案。帶著學校的介紹信, 項目指導老師和團隊成員又于2018年7月29日-31日再一次前往十八洞村進行實地洽談, 通過與十八洞村的龍書伍村支書深入交談, 初步確定了與產業合作社對接、具體運作細節、合作方式等事宜。

二、學院高職學生參與的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創業大賽項目簡述、項目研發計劃和生產計劃

從最開始的《心系藍山傳經送寶》, 再到現在的《十八洞村“體驗式”鄉村生態旅游創業實踐項目》, 從項目組成員2017年暑期實地考察湖南永州市藍山縣, 到2018年5月4日-6日團隊部分成員實地走訪十八洞村, 再到2018年7月29日-31日團隊全體成員到十八洞村深度考察, 一年來的探索、思考與實踐, 項目團隊只有一個初心:為國家提倡的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生態旅游戰略助力。今年6月25日, 借助湖南省“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韶山啟動儀式這個平臺, 我們進一步自我澄清思路, 最終將創業項目鎖定在習主席最關心的貧困地區之一“十八洞村”。我們的目標是將十八洞村的自然資源、苗族文化、產業合作社、生態農牧四個元素組合成為“體驗式”鄉村實踐旅游, 讓游客前往十八洞村能夠親自體驗苗繡、苗歌、苗族舞蹈、苗鼓, 并穿上苗衣來體驗苗族的文化;能夠親自體驗“過苗年”、“趕秋節”, 體驗接龍、西瓜節、舞龍、上刀梯、蠟染、花帶、古花蠶絲織布, 體驗踩嘩口、巴代、定雞等苗族絕技;體驗茶葉采摘制作、農耕、采摘獼猴桃黃桃等果子、種植農作物、喂養家畜、捉魚、住農戶家、植樹 (認領) 、徜徉玫瑰花園等一系列家庭日常生活實踐活動。項目致力于打造湖南省“體驗式”鄉村生態旅游第一品牌、湖南省單位團隊建設旅游示范區。

目前, 團隊已經確定的線路是以上核心客群單位團隊建設團三日游。針對本項目的重要客群-大學生研學文化實踐互動專線 (隨車配研學導師) 、家庭自駕游專線, 以及潛在客群-老年生態體驗專線 (突出精準扶貧政策體驗) 的線路有待進一步研發, 但整體突出體驗環節;根據不同季節, 圍繞18個產業合作社和旅客“吃穿住買帶”五個方面以及啤酒、烤串、燒烤、鄉村涂鴉、果樹認領、玫瑰園寫真拍攝等各種體驗活動, 還有待進一步深入設計與開發。

團隊將在十八洞村選取設立一個駐點, 具體來說由項目組向村委會提出申請, 經同意, 再與茶葉、苗繡、農耕、十八洞村水廠、玫瑰花、黃桃、獼猴桃等合作社簽協議, 與民宿、餐飲簽好意向合作協議。

為了確保項目運作成功, 須主要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在當地設立駐點, 駐點肩負雙重任務, 一方面起到中介作用, 用作體驗的交流和傳播的場所, 一頭收集當地村戶和當地產業合作社反饋意見, 一頭收集記錄旅客的反饋意見, 用以進一步優化運作模式;另一方面駐點用來為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大三學生提供實訓實習場所, 開啟與學校合作新模式。

與當地村戶、當地產業合作社洽談對接合作項目。

針對目標客群, 設計出不同的體驗旅游線路, 但每個線路設計一定要涉及“體驗”環節。

注重宣傳。

三、思政視域下高職學生參與“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創業大賽”對高校資助育人發展有啟示

學院項目團隊成員都是來自貧困生, 創業項目每一個細節需要實實在在的去想去做去實施, 在實施過程中大學生進一步感悟到貧困不可怕, 但關鍵是助人自助。“十八洞村體驗式鄉村生態旅游項目”最終獲得省賽三等級, 盡管名次不理想, 但通過2018年基于兩次去到十八洞村的探索、思考與實踐, 十八洞村脫貧之路帶給高職貧困學生三點啟示。

(一) 新思想新理念是打通十八洞村持續脫貧最后一公里且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關鍵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可復制可推廣”“自力更生建設家園”“不搞特殊化但要有變化”“天更藍、山更清、村更古、心更齊、情更濃”這一系列思想新理念對解決十八洞村持續脫貧走后一公里, 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和推廣作用。

(二) “不等不靠”的十八洞村精神力量是高職院校做好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靈魂與支撐

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建設理念、建設與原生態協調統一、建筑與民族特色完美結合為主線, “不等不靠”的十八洞村精神力量對整個村從貧困落后到脫貧具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受資助的大學生是真正的貧困, 如何鼓勵貧困生將這種貧苦生的現實狀況, 借助“不等不靠”的精神力量, 化為現實的脫貧動力, 對高職院校做好學生資助育人工作具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三)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1]是高職院校做好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核心

(四) 高職貧困生因為多種原因致貧

或許是因為父母受教育程度低、賺錢能力較弱, 或許是因為家庭遭遇突發事故而突然返貧, 或許是父母喪失勞動能力等等, 根據國家“七類”貧困學生劃分, 針對不同學生致貧原因, 開展有針對性的育人工作, 分類指導, 是高職院校做好學生資助育人工作的核心。

摘要: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創業大賽致力于打造一堂全國最大的思政課。高職院校貧困學生參與這一大賽對于貧困生磨煉意志、增長才干, 對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發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上一篇:擺地攤的心得范文下一篇:八榮八恥演講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