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朱光潛談美讀后感范文

2023-09-23

朱光潛談美讀后感范文第1篇

最經,我閱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一書,頗受啟發,收獲良多。這本書為我打開了美學這一陌生學科的大門,讓我第一次真正領略到美學其獨特的知識魅力。最難能可貴的是,朱光潛先生能夠用樸實無華、淺顯易懂的語言,將原本深奧枯燥的理論分析地如此客觀、如此透徹、如此深入淺出,讓我們這些美學的門外漢也能讀懂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和觀點。讀完這本書,頭腦里不是堆積如山的理論包袱,而是一種通透的、簡單的、貼近于生活的印象,這也就使我在閱讀后收獲了更多的知識,以下就是我對于這本書內容的一些總結和概括,以及我在閱讀后的所想所感。

《談美》是朱光潛先生于1932年以書信形式為青年所寫的一本美學入門書。本書共分為十五個章節,章節間的思路連貫,層層深入,其間的論述有理有據,語言深入淺出。本書主要探討了關于美學的一些基本問題,例如:美是什么,美從哪里來,美具有什么特點,美與自然的關系,美與實際人生的距離„„這些都是最基礎的美學問題,同時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朱光潛用客觀、精確、凝練的語言對其加以分析和論述,使讀者初步了解和認識美學,正如朱自清在《<談美>序》中所說:“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

書的第一章到第三章重點論述了美感是什么,美感從哪里來的問題。在第一章中,作者以一顆古松為例,將人們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三種態度加以比較和區別。實用的態度以善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對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動偏重意志;科學的態度以真為最高目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間的互相關系,心理活動偏重抽象的思考;美感的態度以美為最高目的,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動偏重直覺。所以,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于直覺時的特質。在第二章中,作者強調要以一種“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欣賞事物本身的形象,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定的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在第三章中,作者闡述了移情作用對于美的產生的影響,主觀的情趣對事物進行判斷就是“移情作

1 / 4

用”,移情的現象可以稱之為“宇宙的人情化”,而美感經驗就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態的往復回流,常含有移情作用。

在第四章到第六章中,作者對于混淆了美感與快感、美感與聯想、考證批評與欣賞的觀點逐一進行了批判和糾正。作者認為,美感與快感不可混為一談,美感具有普遍性,而快感沒有普遍性,美感起源于形象的直覺,與實用活動無關,快感則起于實際要求的滿足,而美感所伴的快感,在當時都不覺得,到過后才回憶起來。還有,美感與聯想也不是一回事,聯想是以舊經驗詮釋新經驗,多數人覺得一事物美時,都是因為它能喚起甜美的聯想,但是美感起于直覺,不帶思考,而聯想卻不免帶有思考。還有,考證與批評也不能等同于欣賞,考證所得的是歷史知識,歷史知識可以幫助欣賞卻不能是欣賞本身。批評的態度是冷靜的,不雜情感的,其實就是“科學的態度”;欣賞的態度則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態的交流。批評的態度須用反省的理解,欣賞的態度則全憑直覺。批評的態度預存有一種美丑的標準,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評判它的美丑;欣賞的態度則忌雜有任何成見,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

第七章和第八章進一步討論了美的本身,美是什么,美與自然的關系,并進而指出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兩大思想流派的錯誤觀點。美不完全在物,也不完全在人心。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見出美。其實“自然美”三個字,從美學觀點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還沒有成為“美”。美的欣賞就是把自然加以藝術化。所謂藝術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我們通常說“自然美”時,“美”包含兩種含義:一是自然的常態,二就是藝術美。因此,寫實主義所推崇的自然本來就美,藝術就是模仿自然,以及理想主義所推崇的自然有美有丑,藝術只模仿自然的美,丟開自然的丑,這兩種思想觀點就顯然不正確了。藝術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兩件事,藝術的美不是從模仿自然美得來的。

從第九章到第十四章,作者將視角從欣賞轉向創造,創造之中都寓有欣賞,但是創造卻不全是欣賞。作者明確指出,藝術的雛形就是游戲。但是藝術雖伏根于游戲本能,但是因為同時帶有社會性,須留有作品傳達情思于觀

2 / 4

者,不能不顧到媒介的選擇和技巧的鍛煉。而藝術的創造一定會伴隨一些心理活動:一,必定會使用想象。藝術作品既要使用再現的想象,又要使用創造的想象。創造的想象分為兩種心理作用:分想作用和聯想作用。二,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凡是主觀的作品都必同時是客觀的,凡是客觀的作品亦必同時是主觀的,主觀的藝術家在創造時也要能“超以象外”,客觀的藝術家在創造時也要能“得其環中”。在未綜合之前,意象是散漫零亂的;在既綜合之后,意象是諧和整一的,這種綜合的原動力就是情感。三,受情感飽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種格律里面的。變化就是創造,不變化就是因襲。把不變化者歸納成為原則,就是自然律。這種自然律可以用為規范律,因為它本來是人類共同的情感的需要,而藝術需要循格律而又脫化格律。因襲格律本來就已經是一種模仿,不過藝術上的模仿最重要的是技巧。技巧可以分為兩種:傳達的方法和媒介的知識。所謂傳達的方法是指各種藝術其各自特殊的筋肉的技巧,媒介就是藝術傳達所用的工具。藝術須從模仿入手,但須歸于創造。因此,“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的靈感也是從功夫中得來的。

最后第十五章,作者提出了他的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人生的藝術化”。 離開人生便無所謂藝術,因為藝術是情趣的表現,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創造和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無創造、無欣賞的人生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名詞。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間有兩種人的生活最不藝術,一種是俗人,一種是偽君子。而人生的藝術化就是人生的嚴肅主義和人生的情趣化。“慢慢走,欣賞啊!”,欣賞也就是“無所為而為的玩索”。在欣賞時人和神仙一樣自由,一樣有福。

通過通讀全書,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美學的知識,從中受益匪淺,感受頗多,對于其中的美感與快感、美感與聯想的問題分析,我也來談談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我很贊同書中的觀點,美感與快感、美感與聯想都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其實,美感與快感無時無刻不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特別是快感,它是一種通過我們的感官就能很容易產生的感覺,口渴了喝水的快感,聽到優美音樂的快感,見到了喜歡的人的快感„„總之,當我們現實的欲望得到了

3 / 4

滿足就產生了快感。但是,這并不等同于美感,美感起源于形象的直覺,與實用活動無關。比如說,當我們看到一件瓷器,有的人看到的是它的年代久遠,有的人看到的是它的價值不菲,有的人看到的是它曾經的用途,這些都不能叫做產生了美感,只有從它的器形、花色、光澤、氣韻等本身的形象特質,產生的才是美感。

還有,聯想也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當人們看到一事物時,不自覺地就想到了另一事物,而且往往過去對于那事物的好惡,會不由地影響我們對于此時事物的看法。當某一舊事物讓我們有甜美的回憶時,我們遇到與之相關的新事物就會不自覺地聯想過去,從而心情愉悅,這也很容易被誤認為是美感。但是美感起于直覺,不帶思考,而聯想帶有思考,是以舊經驗詮釋新經驗。比如說,當我們看到一幅紅葉的畫,會不自覺地想起曾經攜三五好友一起秋游香山的場景,想起“霜葉紅于二月花”,想起“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這些偶然間的聯想,讓我們找到了甜美的回憶,但這并不是美感。

而且,有時候快感與聯想會共生在一起,就是以甜美的回憶來滿足此時的欲望需求,來達到心情愉悅的效果,這讓我們更加難以分辨什么是真正的美感。當我們通過一事物而聯想到另一事物時,那些相伴而來的甜美回憶,往往也會帶給我們心情上的愉悅,給心靈一種安慰,讓我們得以排遣此時心中的郁結和不快,這也讓我們誤以為這一事物有精神上的療傷作用,從而認為它是美的。比如說,當我們看到一座漂亮的公園,往往會聯想到那童年時的美好時光,和爸爸媽媽或者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的場景,這些甜美的回憶也給了我們現在充滿壓力的成人生活一種精神上的安慰,是我們達到放松自己這一目的的一種實際的手段和途徑,所以我們會很希望在空閑時來到這個公園,但并不是因為它的設施完善、布局合理、景色宜人等等本身形象上的特質。其實,這就是聯想到舊經驗所帶來的一種精神上的實用作用,并不是“無所為而為”的形象直覺,也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感。

朱光潛談美讀后感范文第2篇

什么叫做美,美不僅在物,亦不僅在心,它在心與物的關系上面;但這種關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為刺激,在心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來表現情趣。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關系而獨立。藝術的活動是“無所為而為”的。朱老先生認為無論是講學問或是做事業的人都要抱有一副“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把自己所作的學問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業都出于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

朱老先生全書以“談美”為“免俗”、“人心凈化”的目標出發,順著美從哪里來、美是什么及美的特點這一脈絡層層展開,娓娓道來,抒發了這位美學大家的人格理想、審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人生的藝術化”。全書滲透了朱老先生對藝術與人生關系的深刻體悟。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而朱老先生卻說要“無所為而為”。當然,這里的“所為”并非完全相同的一個定義。朱老先生說的“無所為”是不受任何限制,以心靈為載體來感受世界,感受美。

朱老先生把人生分為廣狹兩義:藝術雖與“實際人生”有距離,與“整個人生”卻并無隔閡;“因為藝術是情趣的表現,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創造和欣賞都是藝術的活動。”他說:“生活上的藝術家也不但能認真而且能擺脫。

在認真時見出他的嚴肅,在擺脫時見出他的豁達。”又引西方哲人之說:“至高的美在無所為而為的玩索”,以為這“還是一種美”。又說:“一切哲學系統也都只能當作藝術作品去看。”又說:“真理在離開實用而成為情趣中心時,就已經是美感的對象;„„所以科學的活動也還是一種藝術的活動。”這樣真善美便成了三位一體了。

實用的態度以善為最高目的,科學的態度以真為最高目的,美感的態度以美為最高目的??粗炖舷壬钊M生的例子貫穿文章上下,讓本來晦澀難懂、抽象的美學概念在我們腦海中也慢慢具體起來。比如,一件文物,帶給三個人觀摩,文物商、考古學家、藝術家。三個人對于同一個事物所做出的第一反應卻截然不同。文物商會考慮這件文物現價值多少錢,略加炒作會升值多少,收藏一定的時間后會翻幾番,等等??脊艑W家這時腦海中卻會浮現出,這個文物大概歸于哪個時期,屬于民間文物還是官宦出土物,是否完好,等等一系列專業問題。而藝術家卻會拋開這些“俗不可耐”“有所為而為”的束縛,只去欣賞它的造型、色澤等,它所呈現出的美感。那是一種以心靈為載體,在美感的世界中無限暢游的樂事。正如朱老先生書中提到的“在實用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對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動偏重意志;在科學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間的互相關系,心理活動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動偏重直覺。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價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質。離開人的觀點而言,事物都混然無別,善惡、真偽、美丑就漫無意義。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觀的成分。”

人生在世,活著,便被不同的世俗之事纏身。人多因貪婪、欲望、權利而被“俗事染身”。人,由于“未能免俗”, 就不能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作高尚純潔的企求。“俗”無非是缺乏美感的修養。一定要從“怡情養性”做起,一定要于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等等之外,別有較高尚、較純潔的企求。“太貪容易,太浮淺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朱老先生對于現代青年的毛病,曾這樣慨乎言之。征之現狀,不禁同感。作為現代青年中的一名,要擺脫掉那些“俗不可耐”的毛病,以“無所謂而為”的精神作為信條,不斷地鞭策自己?,F代青年眼光要深沉,要從根本上做功夫,要顧到自己,勿隨了世俗圖近利。

都說藝術源于生活,其實生活中也離不開藝術。人與動物的區別不僅僅在于會使用工具。人所以異于其他動物的就是于飲食男女之外還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在有所為而為的活動中,人是環境需要的奴隸;在無所為而為的活動中,人是自己心靈的主宰。這就是前面說的,人要以心靈為載體,暢游美感的世界,并不要拘泥于現實世界的溝溝坎坎。要沖破現實的束縛,摒棄人性中不堪的一面,寄情與美感的世界。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美感修養,免于俗事染身。 朱老先生,他的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人生的藝術化”。也許許多同學會認為這具有一定的高度,是一般人不可達到的。但我認為,所謂的“藝術化”并不是大家曾經偏執的所認為的那樣。而是,一種讓心靈凈化,摒棄那些混沌俗事,美從心生的一種過程。

朱光潛談美讀后感范文第3篇

最近幾天,我爸推薦朱光潛的《談美》給我,我隨意地翻了翻,發現除了書信沒有其他的東西,覺得無趣就放了下來。過了幾天,當我翻到傅雷寫的《傅雷家書》時,我突然想到,會不會《談美書簡》也是本很好看的書呢?我便帶著懷疑的態度讀了起來,讀完后才感到,這本書實在是太棒了!

這本書中,寫的都是朱先生自己的親身經驗以及他所總結的很多人生道理和觀點。我覺得雖然是簡短的幾句話,但是真的是把人生上許多不起眼的、重要的地方都勾勒了出來,讓我們看到了這些曾經被我們忽視的東西的重要性。我想如果只是單純的把人生大道理寫下來,我想不會有太多的人接受的。聰明的朱先生便用書信的形式,再加上用形象的語言解釋抽象的美學感念,讓我們很容易接受。

在“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中,有幾句話寫得很好:“種田的人常羨慕讀書人,讀書人也常羨慕種田人;”“人常是不滿意自己的境遇而羨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話說:‘家花不比野花香’。人對于現在和過去的態度也有同樣的分別……”看,僅僅是簡短的幾句話,但是卻把道理說得那么清楚,而且也用了幾個簡單的例子,讓我們很容易接受。朱先生用很樸實很精確的語言將一系列抽象的美學概念給我們描繪了出來。其實我們應該常常站在別人的角度多去思考問題,考慮人家是怎么看我的,了解人家對我的態度;有時,也要了解到人家的生活方式適不適合我,而不是盲目的思考做決定。大部分人都會因為盲目而錯失良機,總是會因為不肯定所以不好好堅守自己的東西。

除此以外,這本書也詮釋了很多的人生道理,讓人百看不厭。難怪我父親在我看這本書之前就告訴我,如果你看了這本書,精神領域基本上就上了一個層次?,F在一感覺,真的是這樣啊!小小的《談美》,總共可能不到7、8萬字,但是其中每行每列都滲透著朱先生親身實踐了一輩子的認真態度,不得不感動你我。我想他的這些文字會促使我一點點的成長,讓我看到一個深層次人的所作所為。朱先生把自己的一生奉獻到了這里,難道我們不應該敬佩他嘛?朱光潛《談美》讀后感2

看完朱光潛的《談美》,感覺好像聽到了蘇格拉底的談話,翻看了塞涅卡的書信,閱讀了蒙田的隨筆,一些眾人皆知的道理和微不足道的小事,被他用來闡明自己的理論。深入淺出,微言大義。一滴水雖小,卻能從中看見七彩的陽光;一片枯葉的飄落雖不起眼,卻能預示著秋的來臨;眼睛在整個身體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你仔細觀察它,卻能洞悉人心;脈搏的跳動經常讓人意識不到,但醫生認真感受它,則可以了解你的身體狀況。理論希望為我們揭示事物的本質,它是抽象的,但它卻來源于無數的具體現象。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現象太多了,心中的誤解也太多了,而這本書,正是一位能夠幫助我們撥開迷霧,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朋友。

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本有歧義的書,書里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真”的領域有邏輯學來研究,“善”的領域有倫理學來研究,“感性”的領域則有美學來研究。美從哪里來?美是什么?美是怎樣的?一連串的問題等待著美學去回答。開卷有益,作善至祥。讀完《談美》,確實對美學有了一點體味。

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

記得好像是2000年,國際大專辯論會上有這樣一個辯題:美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感受。當時場上雙方唇槍舌劍,說得天花亂墜,把我弄得一頭霧水。說它是客觀存在,有些大家看起來很難看人的,在藝術家那里也許就是美人,這顯然是人主觀意愿的作用;說它是主觀感受,倒也不完全是,畢竟美是有一定標準的,不是純主觀的。

世界,遠遠不止于地球這顆行星,遠遠不止于我們整個物理性的宇宙。世界物理性地和邏輯性地從人身體的現在條件出發向外伸展。它從我們的位置、時間和方式出發向外伸展——在所有的空間、時間和邏輯方向上。世界太大了,無限的大,我們則太渺校還是禪者說的好:窮諸玄辯,若一毫置于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于巨壑。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讀完最后一節,心里覺得很震撼。“人生的藝術化”,可以說是朱光潛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這是一個十分詩意的令人神往的境界。“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是不藝術的,正猶如同是一種頑石,有人能把它雕刻成一座偉大的雕像,而另一個人卻不能使它‘成器’,分別全在性分與修養。”任何理論和學說,都來源于對于世界和生活的思考,但卻又經常給人感覺遠離生活之感。想起孔子曾和曾點、季路、冉有、公西赤坐在一起,聽他們的政治理想。四人說完后,孔子最終贊賞曾點的意思。曾點希望自己能夠陶醉在禮樂教化所帶來的社會和諧、人民安樂的景象之中,使禮樂教化真正滲透到人們的生活里。朱光潛似乎也有同樣的意思,美是藝術的,它就在生活中。我們藝術的生活,讓美滲透在生活中,使生活即是藝術,即是美。這是何等美麗的境界埃

看完這一節,又想起叔本華的一段話:“事實上當我們正在進行某項偉大事業或創造某件不朽作品時,并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本身。我們每日辛勤勞作,考慮的只是達到眼前的目標,完成當下的計劃。然而,只有當我們把人生看作一個聯系著的整體時,我們的品質和能力才能展現其真實面貌。我們也才能明白,在形形色色的情境中,仿佛是某種幸福的靈感引導著我們在千百條趨向毀滅的道路中,選擇那唯一真實的途徑。”日子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它可以是普通的,也可以是特殊的,關鍵在于你怎樣去看它。人生也是如此,你覺得它是一本日歷,每天撕掉一頁就少一頁,那你的人生就是麻木的、情趣干枯的。你覺得它是一本日記,每天記錄一些故事就會使你的生命豐富一些,那你的人生就是積極的、情趣豐富的。在這個世界上,青史留名、活得轟轟烈烈的人畢竟是少數,我們不過都是些平凡人,但我們要相信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獨一無二。我們是平凡人,但我們要做有情趣的平凡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中國的民樂其實很美,寧靜、淳樸且毫無功利性,但是我們的心太浮躁了,聽不下去這些“土氣”的東西。但是,在傷心的時候偶然聽到《二泉映月》,在高興的時候湊巧聽到《金蛇狂午》,也會怦然心動,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夜來香其實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聞得到,因為白天的人心太浮躁。如果一個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靜,就會發現夜來香、桂花、七里香,連酷熱的中午也是香的。城市里的綠地越來越多了,每天從旁邊經過的時候,總是匆匆忙忙。其實只要稍作停留,會發現草地里的野花和蒲公英很美,在其間蹦蹦跳跳的喜鵲和麻雀也很可愛。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少的只是發現美、感受美的心靈。還是那句話:“慢慢走,欣賞啊!”朱光潛《談美》讀后感3

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中這樣寫到"牛希濟的"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兩句詞就是好例。詞中主人何以"記得綠羅裙"呢?因為羅裙和他的歡愛者相接近,他何以"處處憐芳草"呢?因為芳草和羅裙的顏色相類似。這是朱老先生對聯想中的接近聯想和類似聯想的一個好例,在本章中,對美感和聯想的關系論述可以說十分精彩,下面我們就跟著朱光潛先生的思路,細細品味這其中奧妙。

介紹了聯想的含義后,作者寫到"聯想有時可以意志控制,但大多數情境中,聯想是自由的、無意的、飄忽不定的",這是在寫聯想的性質。我認為是非常真實且貼近生活的,比如我們晚上休息時,本應是一個意識漸去,身心放松的過程,但白天所見所看的一切就是在你腦海中不受控制的浮現,你越想擺脫他們,聯想就越活躍的進行,由此可知意識在活動時就是聯想在進行。而且這個聯想線索前后相承,雖有關系可尋但它們都是偶然的。于是作者寫到"多數人覺得一件事物美時,都是因為它能喚起甜美的聯想"

接下來作者在顏色,有歷史性的作品和音樂方面論述了聯想勢力,然后提出了本章的關鍵"聯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朱先生介紹了對這個問題的兩個學派,肯定的是內容派而否定的是形式派。而作者贊成形式派的主張,即反對雜聯想于美感中。作者認為聯想是妨礙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覺,不帶思考,聯想卻不免帶有思考。聯想最多只能增加對一個作品的好感,但并不能增加美感。

這就是本章中作者傳授給我們的道理,看起來很平淡,但運用到生活中,卻可以反應出很多事實。比如你在街上聽到一首曲子,而那首歌正是你喜愛拿手的,腦中就不免有許多回憶聯想,想到某年某月的演出,抑或是這首歌的歌手,心中可能會充滿甜美快樂,但這這是聯想所帶來的快感,并不是真正的美感經歷。真正的美感經歷在于"無所為而為",摒除內心的一切聯想雜念,寧靜專一,只在意那件事務本身,如此美感才出現在心中,否則只是無端的快感。

在放眼當下,在這個物欲橫流的金錢世界中,朱老先生教會我們的就是靜下心來,擁有一顆純粹純潔的心,一顆感受世界之美的心,更是一顆只屬于自己的心。朱光潛《談美》讀后感4

很久之前我就對朱先生的這本《談美》有所耳聞,因為種種緣故,一直無緣拜讀。直至近來,耐不住友人的強烈推薦,將早以束之高閣的此書翻找出來,拂去封皮上的塵埃,細細品讀。讀罷,帶給我深深的震撼和回味悠長的思索。

談美,究竟何為美?美是一種主觀意向,是一種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來進行欣賞。正如朱先生在文中所講的,談美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如何"免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作為在凡塵俗世中沉浮的我們,沒有多少人能夠真真正正地做到"免俗",但我們卻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研究美,追求美的過程中,領略到些許"免俗"的樂趣。

這也正是我一直苦苦所追求的:在玩味一首詩、一幅畫,或是一片自然風景時能夠領略到一種樂趣,知曉什么樣的經驗才是美的,然后再把美的態度推到人生世相,把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讓人生美感化、藝術化。

藝術都是情感的流露。美,是經過人情化的,個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個人所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美景于心,是經過藝術化的自然,得益于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藝術作品中的情感和載體相互融合,產生一個完整的境界。美,就在這情感的綜合中迸發出來。超以象外,得其環中。藝術家們透過他的所看,將他的所想轉化成意象,融合于他的作品之中。

觀賞者則通過藝術家的作品,透過其物象,將其感受的意象翻譯出來,從而感受到藝術家通過他的作品想要傳達的感情,再結合觀賞者自身的情感與經歷,進而引發出強烈的共鳴,達到一種與藝術創造者在精神上相互交流的境界。

藝術家所要傳達的融入作品中的情感就是作品的神韻風骨。這也是一個藝術作品的靈魂。

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在風骨神韻??追蜃幼缘佬摒B經驗有云,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道德家的極境,也是藝術家的極境。

"從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往往又不能"從心所欲"。藝術家都要能打破這個矛盾,遵循藝術的形式而能脫化藝術的形式,行云流水,自成一派,猶如戴著鐐銬跳舞,卻依然能使觀賞者感受到舞的靈動和灑脫。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業。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所講的,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之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每天在俗世中生活,目之所見,迷于五光十色;耳之所聞,亂乎五音六律。我們的追求,我們的想法都被世間的繁雜,世間的奢華,世間的迷亂所誘惑。

有出世精神的人會把遮蔽在自己眼前的這些俗世的誘惑都超越過去,抱著這種"出世"的精神,才能看到更高遠的理想,才能夠"望盡天涯路"。這種出世的,"無所為而為"的精神,使他們把所作的學問和事業當成一件藝術品來看待,只求滿足于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計較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業都出自于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離開人生便無所謂藝術,離開藝術便無所謂人生。

完美的生活,大到進退取與,小到聲音笑貌,都是美好人格的體現,如水行山谷之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不得不止般的恰到好處,完整、自然而又和諧。

人生之路,猶如靈魂在一段段藝術作品中冒險的旅途。你讀過的每一本書,走過的每一里路,經歷過的每一件事都會在你的身上形成印記,在你的舉手投足之間不經意的流露出來,默默地展現出你人生中的每一段冒險。

人生之路亦是尋美之路,慢慢走,欣賞啊!朱光潛《談美》讀后感5

朱光潛(1897—1986),安徽銅城人,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西方美學史》、《給青年的二十封信》、《談修養》、《談美》、《詩論》、《談文學》等。

其中只讀過朱先生的《談美》和《文藝心理學》,對于《談美》其精辟、客觀的分析和論證實為欣賞,稱贊。以下羅列每一章節的精彩之處,略賦個人拙思主觀之感,引以對朱先生之《談美》的敬意。

一、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談及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說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其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欣賞的同時也賦予了其畫家內心世界對古松的完美概念。美的東西需要人們用審美的眼光和欣賞的心態去看去想,如只講實用,那么美是最不實用的經驗。但如果說人類歷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觸動你我心靈深處的唯有那些給予美好情感的藝術作品,無處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閃著光,指引人們的靈魂、凈化人們的思想。

再次引用朱先生的話: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

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先生在此明確的指出了藝術和生活的距離。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應該也是其中道理。藝術是主觀的情趣、感覺,而又有些客觀的控制和設計在其中,太過接近真實容易使人產生功利心,太過主觀也不容易讓人理解,畢竟藝術是給人們欣賞的。

不同藝術各有其不同的表現形式,如同京劇有唱、念、坐、打。相聲有說、學、逗、唱。等其有規矩的表演方式,是經過人們多年在舞臺上磨礪總結出的表演形式,而這些形式是經過人們運用藝術規律如夸張、變形等方式,拉開同實際生活的距離,而其內容又不脫離生活。

人們對于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感和神秘感,容易從實際生活中的利害關系出發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鮮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離感就容易產生美感,這也如同《圍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無非是因為有距離,有神秘感而迸發出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

這個段落里朱先生引用《莊子。秋水》里的一個小故事說明了人的美感經驗的道理,即:美感經驗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態的往復回流。人的認知有時是伴隨人的主觀情趣來判斷事物的。那么這種主觀的情趣對事物進行判斷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緒映射到身邊的事物中去。這種移情作用是同美感經驗息息相關的。如同朱先生講到在欣賞古松時,除卻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還有個人對古松的內心欣賞情趣也會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賞者的個人認知經驗在里面,這也是人們看到某某事物時會說:我認為如何如何,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其實人們在對事物賦予個人的某種情趣的定義同時人們也在不經意中模仿著事物本身的一些屬性。也就是說人的美感經驗不是單獨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觀情趣獨立產生,因為事物的物理屬性,因為人的移情作用,兩種屬性的結合造就了人的美感經驗。這就是宇宙的人情化所在吧。

四、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美感與快感

其實美感和快感無時無刻都沖斥于我們的生活當中,但究其出發點就又產生了前面朱先生講的不同態度的問題。美感不是實用主義,是不帶有功利心態的心理活動,而快感是處于實際應用的目的。如同口渴了喝了水就會產生快感,要解手排泄了也會產生快感,但這些都不會有美感。雕像和英國姑娘一個是雕塑藝術品一個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單從實用角度出發那還是英國姑娘比雕塑似乎更有用。在這里朱先生告訴我們明確美感和快感的不同,對于美的欣賞要不帶功利和實用的心態去看去理解。

五、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

我姑且如此解釋朱先生的這段文章。聯想是偶然的、雜亂的、無序的,而美感的東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結構的、抽離出來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諧狀態的東西。美感經驗可以使人產生對事物的聯想,而單純的聯想不能算做美感經驗。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種直覺。一瞬間的感受。而聯想會帶著思考,這種思考會把事物引到其他不相干的事物中去,無法直接單純的欣賞一件事物本身,而會產生浮想聯翩的心理活動,所以美感經驗同聯想是有不同含義的兩種概念,不能混淆。朱光潛《談美》讀后感6

讀完朱光潛先生的《談美》,感覺這部書不像是在談深奧的美學,而更像是一部介紹美、鼓勵年輕人去發現美、創造美的書。朱光潛先生在這部書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學意義上的“審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討自然美、藝術美、人生美,這些我們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的美的事物。

朱光潛先生開篇就開始談如何發現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書中提到的關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的問題所展示出來的,畫家認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學家與商人眼中卻只不過是一株客觀實在的,實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潛先生在書中所說,正是因為植物學家與木商不能夠跳出他們的專業的實用范疇才不能發現古松自然的“盤屈如龍蛇的弦紋以及它的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這種觀點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說的“審美無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說法。但是,等到后面又談到創造美的部分時,這種觀點未免又有一點片面了。

“許多轟轟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過去了,許多轟轟烈烈的成功和失敗也都過去了,只有藝術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確,真正的藝術品自然會永垂不朽,但如果脫離了孕育它的歷史環境,再偉大的藝術品也是無從產生,更別提什么永垂不朽了。朱光潛先生如此說,當然是為了糾正人們對于審美無用的誤解。說動人心魄的歷史于我們無意義而《短歌行》于我們親切,其實是漫長的時間已經把厚重的歷史和我們的實用的范疇遠遠的疏離開來,讓我們有機會以身處之外的心理來享受歷史的跌宕起伏。藝術品作為一種對歷史的記錄或演繹,為我們帶來美的享受。這種美的享受大概不是當年歷史的親歷者所能感受到的。

當局者迷,旁邊者清。優秀的藝術作品應該是既有主觀又有客觀,或者說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來客觀審視。朱光潛先生在書中也多次提到,雖然藝術來自于生活,但是藝術所用的情感卻并不是生糙而是經過反省的。書中說,“藝術家在寫切身的情感時,都不能同時站在這種情感中過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觀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嘗受者退為站在客位的觀賞者”。也就是說,在藝術家親身經歷人生的大起與大落之時是無法將這種情感客觀的表現出來,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緒得以跳出之時才能夠將自己的情感作為材料進行加工和創作,產生藝術品。而這種由主觀到客觀的過程,也即是擺脫實用性的過程。

當然,除去藝術家的親身經歷,還有很多優秀的藝術作品是基于虛構的人生感受。既然沒有實際的親身經歷可以跳出,就需要藝術家能夠將自己融入所要刻畫人的心境與生活中去,去獲得主觀的情感已獲得可以客觀刻畫的材料。美的藝術的創作,既不可過于主觀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絕對客觀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此時說到底,發現美的過程即是脫離實用性、逐漸走向客觀的過程。人事景物,脫離了我們的日常實用,其中所蘊含的美感才有機會被我們所發現。

既然發現了美,就要去欣賞美。我們常常感到,自然風景是不變的,可是人與人對它的感受卻千差外別。這種對于事物的審美差異,正如朱光潛先生書中所說,始于我們在欣賞時的“移情作用”的差異。我們之所以對于同一審美對象有著不同的審美感受,首先是因為我們由于不同的心境和經歷,對于物產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動。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心情愉快時看秋風掃落葉或許會對自然的變化贊嘆不已,而當我們心灰意冷時恐怕再見此情此景只會徒增心中的悲涼。根據書中的觀點,我們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帶有無意的模仿。我們聽舒緩的音樂感覺舒緩;聽雄壯的節拍會感覺心潮澎湃。我們之所以會因為不同的音樂產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為音樂本身有高低、長短、急緩、宏纖之分,而是因為我們在聆聽舒緩的音樂時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調節拍進行舒緩的活動,進而勾起了我們記憶里面某種舒緩的人生體驗,從而讓我們產生了所謂的“共鳴”。

因此,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的那樣,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我們雖在移情中模仿著外物,卻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體驗,也在進行著某種創作,而這種創作產生了我們千差萬別的審美體驗。

然而,我們什么時候知道我們是在審美呢?審美的過程似乎就像在做夢。我們在做夢時通常不會意識

到夢境,只有等夢醒之后才隱約對之前的夢境有所唏噓。同樣的,我們對于一件藝術作品的欣賞越入迷,我們就越難覺察到自己是在欣賞它,也難以察覺自己在審美中所享受的快樂。這種感受似乎與上面的“審美脫離實用”以及“客觀”的原則相悖,因為既然我們已經沉浸在對作品的欣賞中,又如何斷言我們已經和作品脫離了實用的關系了呢?

朱光潛先生談到美感有兩個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實際人生中也有一種適當的距離,二是在觀賞這種意象時,我們處于聚精會神以至于物我兩忘的境界,所以于無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態移注于我。要說明這兩點,就要分明“快感”與“美感”二者。正如之前所說,我們欣賞藝術作品感到滿足,喝水、飲食異能感到滿足,這二者之滿足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區分“美感”與“快感”的關鍵所在。根據朱光潛先生的觀點,我們因為滿足實用的需要而產生的快感總是與體驗同時發生的。也就是說我們覺得某種飯菜可口,這種體驗只是發生在我們品嘗這種食物的過程之中。相反的,我們從欣賞藝術作品所獲得的滿足卻發生在我們欣賞藝術作品的行為之后。“在聚精會神之中忘記自我”,也正是指在審美的過程中脫離了我們的實際人生從而進入到一種拜托了物質實用的“物我兩忘”境界了。這樣看來,我們欣賞藝術作品而獲得美的滿足也的確是一種脫離了主觀與實用的感受。那么在這里,我認為就有必要想一下我們在上面所提到的“聚精會神的欣賞”中究竟在想些什么。我們在閱讀詩文時,常常有因為文章句子打動內心而想入非非之時。這種聯想的行為在書中并沒有被算作是審美的過程。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在聯想的時候已經脫離了藝術品本身,而轉入對于我們實際人生的某種回憶性質的思考中去,因此無功利的欣賞也就中止了。當然,在我們從這種主觀的聯想中重新轉入對藝術本身的欣賞時,審美的過程也會延續。

美感既然是我們內心脫離了“物我”的活動,那么我們究竟要如何創造美呢?或者說,我們創造出什么樣的藝術才算美呢?這里朱光潛先生用了七個章節來談規律與創新的關系。正如書中所提到的:“藝術家從模仿人手,正如小兒學語言,打網球者學姿勢,跳舞者學步法一樣,并沒有什么玄妙,也并沒有什么荒唐。不過這步功夫只是創造的始基。沒有做到這步功夫和做到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創造。我們在前面說過,創造是舊經驗的新綜合。舊經驗大半得諸模仿,新綜合則必自出心裁。”

作者的觀點認為,好的作品一方面來源于想象與情感的運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對格律、規則的因襲。我們在誦讀詩文的時候常常一方面折服于作品或雄渾或細膩的構思,另一方面也感嘆于作品流暢的音律與和諧的結構。構思固然出自藝術家之手,而音律與體例則是世世代代沿襲的產物。一種文體,創立之初往往新穎卻粗糙,臨近衰亡卻華美而乏味。所謂的格律,也不過是詩人一代代傳下來,約定俗成的訣竅而已。前人發現這樣作文朗朗上口,后人便也模仿前人的格式,長久以來才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一種文體的衰敗,其實是后人對于前人所創再無法創新,從而過于關注軀殼而失掉了對于生活本質的藝術的表達的結果。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如果想要懂得如何去創造美,就要大膽的、大量的去欣賞美。對于創作而言,極重要的靈感就是出自持續不斷的,廣泛的審美所積攢下來的潛意識活動。雖然藝術的門類繁多,但我們對于美的感受卻是相通的。只有多去欣賞美,我們才能在潛意識里面積累足夠多的情思,從而碰擦出寶貴的靈感火花。

朱光潛談美讀后感范文第4篇

宋宏玉

作為一個美學家,作為一部談美的書,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一書對美感態度作了深入淺出的闡發?!墩劽馈啡珪灿?5個話題,也就是15封信。朱光潛先生首先提出了“美感修養”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免俗”。這就要求我們對“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與情趣。藝術活動就可以起到這種超越利害關系的作用,在“無所為而為”中凈化心靈,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養”的問題,我們都會問:如何培養美感呢?朱光潛通俗而又深入的進行了論述。他點明:審美的態度和審美的眼睛是要逐漸養成的。作者在談到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說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實用性;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學性;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他用審美的態度,嘗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所為而為”的欣賞眼光去看的特點,說明人異于其他動物,除了生活需求外,還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光潛先生就明確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離。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學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感情。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應該也有這個道理。美和實際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去看,既不是太近,也不能太遠,而且要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藝術的美感當中。一些人們對于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和神秘感,從實際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離,才會有向往,美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奮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勤奮就獲得能力的。下功夫才會思如泉涌,才會有靈感。朱光潛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告誡我們要踏踏實實用足功夫,筆下才有神韻。心中才有靈感,靈感才可以映射出一個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后卻是下苦功服磨練心境、意志、技巧。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吧!

文末以“慢慢走,欣賞啊!”結尾,告訴讀者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駐足停下來,看看眼前的風景,品味一下生活。

作者的語言是那么親切自然,知識在這種脈脈溫情的態度中傳達出來,其間沒有美學中那種概念的堆砌,卻使人們對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美麗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態度,所以,我想每個人都應讀一讀這本書,它會對你有所啟示的。

作者簡介

宋宏玉,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望亭中心小學,敘事者成員。工作第三年,很享受與孩子們一起學習與成長的快樂,堅信教師最大的責任是“授之以漁”。加入敘事者團隊,把教學與思考變成文字,讓我更珍惜每一次思考,感謝每一次進步。

談美讀后感

(二)

王銀芳

美是什么?經常用這個字,卻沒有深究過。猛然一想,美就是看上去很舒服,很自然,賞心悅目,帶給人愉悅感,這些都是我對美的直覺了。讀了朱光潛《談美》讓我對美有了一些深入的認識和思考!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述: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這種“宏觀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是最令我驚奇的了!直到讀完,我才悟出其中一二。

令我意外的是,朱光潛先生開場談到的竟然是:“俗”無非是缺乏美感的修養,我只有一個很單純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免俗”。假若你看過之后,看到一首詩、一幅畫或是一片自然風景的時候,比從前感覺到較濃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樣的經驗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態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達到了。

由景物的美推到人生之美,這是一次對美的體驗的深刻旅程!

對一顆古松的三種態度讓我明白何為美感的。他說:由于知覺不完全是客觀的,各人所見到的物的形象都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象隨旁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脫凈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動叫做“直覺”,直覺所見到的孤立絕緣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于直覺時的特質。這算是美感的概念了!

我抬頭望向窗外,晴空萬里,一直能望到遠處的橋,橋上奔流的車,還有河對岸的高樓,生活從沒有因為誰停止過它的節奏;而眼前郁郁蔥蔥醉人的綠撲面而來,我手捧著書,輕酌一杯清茶,偶有清風徐來,享受片刻的歲月靜好!這或許就是生活之美吧!當我們站在適當的距離之外看人生世相,于是這豐富華嚴的世界往往可以成為很美的意象!

午餐,我煲了海米冬瓜蟹菇湯,味道非常的鮮美,乳白的湯中點綴著紅綠,煞是好看。兒子卻開玩笑說,不過就是個海腥味嗎!我說你怎么這么剎風景呀,真是缺少美感!讀讀朱光潛《談美》你大概就能體會到了。“鮮美”呈現的是多么美的意象呀!

生活的美還需要一顆能夠感知美的心呀!感知美的能力是需要學習的。

在“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一篇中寫道: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種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不是藝術的。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應有的美的點。

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情趣豐富的,對于許多事物都覺得有趣味,而且到處尋求享受這種趣味。一種是情趣干枯的,對于許多事物都覺得沒有趣味,也不去尋求趣味,只終日拼命和蠅蛆在一塊爭溫飽。

若生活沒有“覺得有趣味”的欣賞,于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美是欣賞,美是生活的趣味!

朱光潛《談美》讓我認識到生活之美!人生之美!

作 者 簡 介

王銀芳,臨沂第四實驗小學數學老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敘事者成員。

喜歡讀書,喜歡陪伴學生成長,喜歡隨手記下所得所失,喜歡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開花落,喜歡享受歲月靜好!喜歡幫助教育上遇到困難的人!

談美讀后感

(三)

美學與生活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這是朱光潛先生為人的準則,也是《談美》一書最基本的觀點。書中這樣比喻,當你走在一條河流的兩岸,如果你在河岸的這邊,你就會發現對岸的景色比這邊的美,而當你走到了河的對岸時,你又會發現對岸的景色又要比這邊的美。對此,朱光潛這樣說道:你在河的這邊,對岸對于你來說是孤立的,你在欣賞它的時候是不受它的羈絆的,而這邊的景色卻因為你身處其中,為其所困。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生活中的萬事萬物,俗世中的我們總抱著利用它來達到自己目的的心態,將它當做自己的墊腳石。須知唯有獨立絕緣地看待事和物,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欣賞,方能體察其美,若懷實用性目的,則心態已失。佛家經典《心經》的前三個字就是“觀自在”,如果能達到這種境界,就是跳出自我,就是美的獲得。

全書也是以此為目的,把其中經歷的各種過程、形態呈現在我們面前。作者第一封信中所舉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棵古松,我們可以有三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種實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學家的客觀角度,如植物學家;另一種則是以美學家的角度去觀察。在三種不同的角度中,實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這棵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藝術品,而科學家所想的則是這棵古松的年齡、屬類等,這兩者都在無意間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業、學識等聯系起來,都把古松當做一塊踏腳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聯系的各種事物上去;但是美學家則是把古松獨立于自我之外,從第三旁觀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覺去體味。

如果把這種美學經驗和我們的生活聯系起來,我認為這就是積極的人生態度,而這也是作者通過本書向我們傳遞的思想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能風平浪靜,特別是我們這些涉世未深的“初學者”,總免不了遭受挫折、困頓,前方的路也因此蒙上了一層厚厚的塵霧。但如果此時你能以一種美學的態度去觀察這個世界、這分生活、這種狀態,恰如一劑清涼劑,你就會發現一種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把自己從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體察生活,欣賞生活,因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實際的切身利害的牽絆,就能安閑自在地玩味另一種生活,并從中得到美感。

舉目凝神,我仿佛看見朱先生透過這茫茫的紅塵俗世蹙起雙眉、欄桿拍遍。

最后,以阿爾卑斯山上路牌寫給游人的一句話作為結尾,那就是:

“慢慢走,欣賞啊!”

上一篇:中國特色民居建筑范文下一篇:中國旗袍出口美國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