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黨史教育材料范文

2024-04-21

黨史教育材料范文第1篇

一、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兩史”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一是鎮中心小學領導班子高度重視黨史、國史教育活動,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活動實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店頭鎮中心小學“兩史”教育領導小組和以副校長為組長的工作小組。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兩史”教育工作,工作小組具體負責活動安排、情況調度,督促檢查和日常工作,協調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二是多次召開全鎮教干會議進行專題調度,結合自身實際,聯合鎮宣傳、團委等職能部門下發了《關于在全鎮青少年中開展“黨史、國史”教育活動的通知》。要求各轄區學校要充分認識開展“兩史”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認真部署,精心組織,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走出去的活動形式,在全鎮青少年中深入開展“兩史”教育活動。

三是各校要以“兩史”教育為契機,樹立特色意識,創新形式,豐富內容,切實做到有文件、有方案、有教材、有“五老”參與、有實際效果。

二、以“學兩史、愛中華、念黨恩、思黨情、共筑夢”為主題,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兩史”教育活動。

一是營造濃厚的“兩史”主題教育文化氛圍推進“兩史”教育。開辟專題教育文化長廊,辦好墻報、展板,充分運用廣播、校園網等媒體,宣傳“兩史”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青少年走出校門,走進社區,利用鄉村文化大院、圖書館、鄉村少年宮等教育基地,學習革命英烈和革命前輩的事跡,生動具體地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了解黨史、國史,開展體驗社會實踐活動。

二是充分發揮課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推進“兩史”教育。將“兩史”教育滲透到品生品社、語文等學科教學中,發揮課堂主渠道的教育功能,挖掘“兩史”教育資源,有機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提高教育實效。

三是利用少先隊活動課推進“兩史”教育。根據《少先隊活動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各個年級的實施內容,將黨史、國史教育列入教學計劃,利用少先隊活動課對學生集中進行黨史、國史教育,宣傳黨和國家的光榮歷史。

四是利用升旗儀式推進“兩史”教育。各學校利用升國旗儀式對學生進行黨史、國史教育,先后開展了“爭當光榮小旗手”、“師生同升旗”、“國旗下的紅領巾”等一系列活動,充分利用升旗儀式增強青少年的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操。

五是舉辦寫好“規范漢字”活動推進“兩史”教育。堅持把寫好“規范漢字”作為開展“兩史”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看寫字視頻、舉辦寫好“規范漢字”專題知識講座、師生同練“中國漢字”、評選“我是寫字小能手”等活動引導師生多寫規范字,體會漢字的方正美,糾正學生錯誤的寫字姿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是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推進“兩史”教育。利用濱海革命烈士陵園、濱南紅色文化紀念園等教育基地,組織全鎮青少年先后開展了“革命精神代代傳、一顆紅心永向黨”等活動,有效促進了“兩史”教育的開展。到現在,我鎮已經建立了一處功能完備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受教育青少年達到1000余人。 七是課內課外有機結合推進“兩史”教育。圍繞黨史、國史教育內容,組織開展青少年黨史國史知識競賽、辦“兩史”小報活動,使青少年在活動中受到啟迪和教育。激發學生的愛黨、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時代使命感責任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具有重大意義。

八是利用傳統節日、重大節日、紀念日推進“兩史”教育。利用清明節、六一節、建黨日、建軍節、國慶節等節日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清明節期間,利用中國文明網等網絡平臺組織青少年向英烈寄語、獻花活動;六一期間,開展“紅領巾相約中國夢”主題隊日活動;建軍節前夕組織觀看《八一槍聲》、《三大戰役》等影視劇;舉辦了慶七一“念黨恩、爭做紅色接班人”專題報告會、“慶國慶、唱紅歌”合唱比賽等活動,通過體驗和參與活動抒發青少年對黨、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九是發揮“五老”對青少年的傳幫帶作用共同推進“兩史”教育。組織“五老”進校園、進課堂,講歷史講傳統,說革命故事,傳思想傳精神,讓愛國、責任、擔當入腦入心,把紅色基因融入青少年的精神血脈之中。

三、做好結合文章,不斷豐富和拓展“兩史”教育的內容。 在活動中要注重“四個結合”。要堅持與開展“共筑中國夢”等主題教育活動相結合,進一步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涵;堅持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相結合,使中華傳統美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持與學習宣傳當地革命歷史相結合,進一步激發青少年的愛黨愛國熱情;堅持與感恩教育、經典誦讀活動相結合,教育引導青少年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社會。

黨史教育材料范文第2篇

鴉片戰爭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至十九世紀初期,英國為了抵消中英貿易差額,大力發展鴉片貿易,借以打開中國的市場。隨著鴉片銷量的劇增,中國大量白銀外流,國民深受鴉片毒害,于是清政府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嚴禁鴉片貿易。1840年,英國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歷時兩年的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以中國的失敗告終,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56~1860年(咸豐六年至十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其實質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再一次向外國侵略者屈服,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后果,中國在半殖民地道路上陷得更深了。但是,廣大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斗爭從未停止過,他們在英法聯軍所到之處,奮起進行保衛祖國的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持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最后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愛國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由此開始深入人民群眾,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從組織上和思想上做了準備。“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

中國共產黨成立

俄國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1919年爆發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有力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使大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如李大釗、陳獨秀等。他們在各地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并創辦雜志,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最后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舉行。出席會議的有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等13人。大會確定了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綱領是“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實現社會主義”。大會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掀開了新篇章。

井岡山的艱苦斗爭

井岡山被稱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界紅旗始終不倒”。

遵義會議與四渡赤水 1935 年 1 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到達貴州遵義地區。 15 ~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糾正了王明 “左” 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后,中央紅軍經過整編,在毛澤東的領導下繼續北上抗日。1935年1月29日,紅軍從遵義出發向北進軍,一渡赤水,從四川瀘州和宜賓之間北渡長江,與紅四方面軍匯合,北上抗日。蔣介石急調重兵布防在川黔邊境,封鎖長江。2月18日,紅軍二渡赤水,重入貴州,奇襲婁關山,再戰遵義,取得了長征以來的第一個大勝利。為了進一步迷惑和調動敵人,紅軍于3月16日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假裝北渡長江。3月22日,毛澤東指揮紅軍突然掉頭東下,四渡赤水,南渡烏江,直逼貴陽。蔣介石急調滇軍火速馳援,實現了毛澤東部署的“調出滇軍”的目的。 從此,紅軍跳出了幾十萬敵軍圍追堵截的圈子,實現了渡江北上的戰略意圖,取得了長征途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紅軍過草地

中央紅軍在占領瀘定城以后,為了實現北上的的戰略部署,選擇了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作為行軍路線。這是紅軍長征途中最為艱難的路程。1935年6月初,紅軍開始翻越海拔4900多米的夾金山。夾金山被當地老百姓叫做“神山”,意思是除了“神仙”連鳥也飛不過去。6月中旬,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經過短暫的調整,于8月下旬開始向荒無人煙的草地進軍。廣闊無邊的千里沼澤中,根本找不到道路,一不留神就會陷入泥潭中拔不出腿。沒有吃的,把騾馬殺掉;騾馬吃光了,就挖野菜,吃樹皮草根;野菜吃光了,就煮皮帶吃。在這樣艱苦無比的條件下,靠著堅定的革命信念和頑強的革命意志,紅軍將士走過了人跡罕至的荒灘草地。紅軍三大主力在兩年數次過雪山草地期間,非戰斗減員在萬人以上。紅軍過草地的犧牲最大,橫跨草地,是中外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跡。

紅軍會師陜北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終于到達了陜甘寧革命根據地,同劉志丹同志領導的15軍團勝利會師,最先完成了長征。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成立了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任主席,并將劉志丹的第15軍團編入了紅一方面軍。蔣介石獲悉此消息,馬上命令“西北剿總”消滅這支紅軍隊伍。在毛澤東的親自指揮下取得了“直羅鎮戰役” 的全面勝利,全殲國民黨109師又一個團,繳獲長短槍5300多支、輕機槍176挺,迫機炮8枚,子彈22萬發,這對處于困境中的紅軍是一個極大的補充,極大的鼓舞了紅軍的士氣。“直羅鎮戰役”為紅軍在西北站穩了腳跟,進一步鞏固和拓寬了革命根據地,以致對整個戰局都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從此,紅軍在陜北站穩了腳跟,為以后的抗日奠定了基礎。

人民戰爭的凱歌

1937年7月7日,日軍炮轟盧溝橋和宛平城。一場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了。8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陜北洛川召開。洛川會議充分討論了當時的政治形勢,通過了毛澤東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并根據華北淪陷、國民黨撤退、敵強我弱的局勢,決定在敵后放手發動獨立的抗日游擊戰爭,使游擊戰爭擔負配合正面戰場、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戰略任務。到1938年底,共產黨已建立大小十多塊根據地和游擊區,日寇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戰爭的威力,粉碎了侵略者的美夢。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中國共產黨領導英勇的中國人民,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堅持廣泛持久的人民戰爭,終于打敗了日本法西斯,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中國抗日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之間一場殊死的大搏斗。

開國大典

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反動軍隊先后進行了三次主力決戰,取得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三大戰役消滅了國民黨的主力部隊。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突破國民黨的千里長江防線,占領南京,宣告蔣家王朝的覆滅,中國人民獲得了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舉行,30萬人集合在天安門廣場。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在國歌聲中,毛澤東主席親自按動電鈕,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宣讀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隨后,舉行了盛大莊嚴的閱兵式。開國大典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宣告了中華民族的新生。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從南昌起義到推翻蔣家王朝,中國人民經歷了100多年的屈辱與抗爭、探索與革命,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中國改革的起點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國改革開放的起點。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拉開了我國對內改革的大幕,醞釀出了一場中國農村改革的巨變。之后,中國農村普遍實行了“土地生產家庭承包責任制”。正如人們在小崗村或其它許多農村所看到的那樣,“土地生產家庭承包責任制”發揮了顯著的作用。改革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城市里改革也隨之展開。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現在的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國際地位大大提高。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

中國夢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一重要論述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人民群眾新期待有機統一起來,全面系統闡明了中國夢的科學內涵。

黨史教育材料范文第3篇

一、思想認識

(一)學習黨史是黨一貫性的要求,學習黨史不是現在提出來的,從黨成立到現在,我們有好多次學習黨史的高潮。尤其是從十七屆四中全會以后提出要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這個任務提出來以后,學習黨史變成了全黨的一件大事。

(二)學習黨史尤為重要。古人云: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史為鑒,是正確認識世界的一個基本方法。對于黨員而言,學習黨史的意義遠不止于此——學習黨的基本知識,是每名黨員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加強黨的歷史知識教育,是促使黨員從思想上真正入黨的必要途徑。尤其對于我們擔負特殊職責使命的而言意義更不止于此,只有勤學常溫黨史,對黨的歷史了然于心,才能深刻體會我們黨奮斗歷程的艱辛,才能深刻理解我們黨成為執政黨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才能不斷從黨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中得到啟迪和警醒,才能以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去克服前進路上遇到的各種迷惑和艱難險阻,維護肩負的神圣使命,圓滿完成職責任務。

(三)學習黨史,關鍵是要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通過學習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真學才能真懂,真懂才能真信,真信才能真用。要積極主動地學,而不是“用時翻書”;要全面系統地學,而不是尋章摘句;要帶著問題學,而不是死記硬背。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黨的歷史了解得多了,自然會增強對黨的歸屬感。要善于透過歷史進程把握歷史規律,通過學習進一步把握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更加理性地看待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前進中遇到的困難,不因現實不完美而對未來失去信心,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旗幟下,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努力奮斗,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定地相信黨、擁護黨、依靠黨、捍衛黨。

(四)學習黨史,重點是學習和把握黨的執政規律。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在長期領導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也走過不少彎路,有過慘痛的教訓。我們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我們黨艱辛探索和偉大實踐的必然結論。

(五)學習黨史,根本目的在于以史鑒今、以史促今。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學習的效果要用實踐的成果來檢驗。要把學習黨史的心得體會,轉化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實際行動,轉化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前進的實際行動。

一是要結合學習黨史不斷增強黨員意識。二是要結合學習黨史模范實踐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黨的奮斗歷程中,創造了偉大的業績,形成了許多優良的傳統和作風,主要包括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以及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等等。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我們黨區別于其它政黨的顯著標志,是黨的“傳家寶”和政治優勢所在,要認真學習和領會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形成過程、歷史意義,仔細思考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現實意義及如何去繼承和發揚,立足本職工作,找準實踐的切入點,努力發揚光大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并不斷為其注入新的時代內涵。三是要結合學習黨史扎實做好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黨員做好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是新形勢下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鞏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的需要,是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

二、存在問題

一是學習黨史的深度和廣度不夠,雖然平時也比較注重學習,但學習的內容不夠全面、系統。對黨史鉆研的不深、不透。有時只注重黨史的重點內容學習,對黨史的每一個發展環節掌握的不夠好,不夠深入,對我我們黨的艱難發展歷程不夠深刻。理論與實踐有些脫節,不能有效地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此外很多時候,只注重表面學習,只滿足于片面地引用個別原理,沒能深刻地準確地把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與黨史的學習有效銜接。

二是學習不夠刻苦。學習的自覺性還不十分強,忙于業務性工作多,靜下心來學習黨史、思考問題少,平時堅持得好一些,工作多、任務重的時候做得不好,理論學習與實際工作有時結合不夠緊密,韌性鉆勁不足,有淺嘗輒止和半途而廢的現象。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認識不到位

對黨史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真正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境界。對一些理論問題的學習缺乏系統性,研究淺嘗輒止、缺乏長期堅持和刻苦鉆研的精神,學習、思考、實踐結合得不夠緊密。

(二)自我要求不嚴

對加強黨史學習認識不足,抓得不夠緊、站位還不夠高,沒有把黨史學習作為政治必修課來修,平時主要停留在表面學,任務學,沒有進行系統深入的領會中國共產黨發展的艱難歷程。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黨史教育材料范文第4篇

各位學員大家好,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計算機系輔導員老師薄文乾,也是第二支部組織委員。受系黨總支委聘,給大家教授中共黨史和時事政治兩塊課程,希望大家積極地配合老師,預祝大家學習愉快!

一、中共黨史的基本內容

根據中共黨史的研究對象,可將中共黨史的基本內容概括為:中共黨史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各民族的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繼,英勇奮斗的歷史;是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通過反復實踐而日愈結合的歷史;是黨內正確糾正錯誤,光明面戰勝陰暗面的歷史;也是通過無數艱難曲折,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勝利的歷史。

二、中共黨史的基本線索

(一)、按內容分為四條線索

第一條線索:闡述黨領導人民推翻“三座大山”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進程。——指革命史。

第二條線索:闡述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成熟的過程。——指毛澤東思想發展史。

第三條線索:闡述中國共產黨自身的產生、成長、發展的過程。——指黨內斗爭史。

第四條線索:闡述中國共產黨與其他階級、政黨、團體的關系史。——指黨外關系史。

(二)按年代劃分,見下列圖表

三、中共的創立及其偉大意義

1、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

中共成立前,各地出現了共產主義小組。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到中共“一大”召開時,共出現了八個共產主義小組:上海共產主義小組(陳獨秀創建)、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李大釗創建)、長沙共產主義小組(毛澤東創建)、廣州共產主義小組(譚平山創建)、濟南共產主義小組(王燼美創建)、武漢共產主義小組(董必武創建)、巴黎共產主義小組(周恩來創建)、東京共產主義小組(施存統、周佛海創建)。

2、中共“一大”至“五大”的召開。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了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共的成立,正式定名為中國共產黨。

(2)、中共“二大”。1922 年7月在上海召開“二大”,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民主革命綱領,包括最高、最低綱領。

最低綱領: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壓迫;統一中國(包括東三省)為真正民主共和國。(原文:“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統一中國本部(東三省在內)為真正民主共和國。”

最高綱領:“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漸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簡稱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中共“二大”的召開及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民主革命綱領,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創建工作的完成。

(3)、中共“三大”。1923年6月在廣州召開“三大”,確定了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4)、中共“四大”。1925年元月在上海召開“四大”,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農民同盟軍問題。

(5)、中共“五大”。1927年4月在武漢召開“五大”,雖批評了陳獨秀所犯的右傾錯誤,但沒有提出解決辦法,因而在緊急關頭沒能挽救中國革命。

3、中共創立的偉大意義。

中共的創立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變,是近代中國革命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

(1)、從此,中國人民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改變了“一盤散沙”,無組織無領導的狀態。

(2)、從此,中國革命的航船有了舵手,茫茫黑夜有了指路明燈。

毛澤東說:“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這種“新”主要表現在:有了新的領導者;有了明確的革命綱領;有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發動;有了新的前途。

(3)、從此,受盡凌辱、壓迫和剝削的中國人民掌握了克敵制勝的武器,真正走上了徹底解放的光輝道路。

四、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建立

2 黨的“三大”確立了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策略。之后,黨通過努力,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1924年元月,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了有共產黨人參加起草審定的《國民黨一大宣言》,接受了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主張,賦予三民主義以新解釋,將其發展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從而確定了兩黨合作的共同基礎;大會規定了改組國民黨的各項辦法,從而正式確認了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

五、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一)毛澤東思想的萌芽 主要體現在兩篇文章中:

1、《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文章主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法,具體而細致地分析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及政治態度,辨明了中國革命的敵人和朋友。文章提出了許多精辟獨到的見解,如首次把資產階級分為買辦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并分析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

2、《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篇文章是我黨領導農民革命斗爭經驗的科學總結,它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農民問題理論,表明毛澤東思想已在革命風暴中萌芽了。

(二)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及發展

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的標志是農村包圍城市理論的形成。具體說是四篇文章的發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崗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特別是1930年5月發表的《反對本本主義》。

1937年,毛澤東寫了《矛盾論》、《實踐論》,1938年寫《論持久戰》,1940年寫《新民主主義論》和《〈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等重要著作。這些著作,特別是《新民主主義論》的發表,表明我黨關于中國革命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已經形成為完整體系,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發展和成熟。

1945年黨的“七大”召開,正式確定把毛澤東思想作為我黨的指導思想。

六、長征簡單經過

1934.10.21,紅軍反“圍剿”再也不能繼續堅持下去,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自江西瑞金、雩都和福建長汀、寧化出發,開始長征。其他各路紅軍也先后開始長征。

紅七軍團(即中國工農紅軍抗日先遣隊):1934.7.6從中央革命根據地瑞金出發。

紅六軍團:1934.8.7,從湘贛革命根據地遂川橫石出發。 紅二十五軍:1934.11.16,從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羅山何家沖出發。

紅四方面軍:1935.3.28,從川陜革命根據地蒼溪出發。

二、六軍團(1936.7改稱紅二方面軍):1935.11.19,從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桑植劉家坪出發。

紅軍在長征途中,沖破了敵人的四道封鎖線,擺脫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爬雪山、過草地。中央紅軍曾在川西懋功與紅四方

3 面軍會師;紅

二、六軍團也在四川甘孜地區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中央紅軍1935.12在陜北吳起鎮與陜北紅軍會師;1936.10三大主力紅軍(紅

一、

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標志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七、遵義會議

在長征過程中,由于王明“左”傾路線的影響,紅軍處處被動,革命面臨滅亡的危險。1935.元.7,中央紅軍到達貴州遵義,于15日—17日舉行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遵義會議。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路線在黨中央的統治地位,決定張聞天代替博古負黨的總責,毛澤東、周恩來負責軍事(后在行軍途中又加王稼祥組成“三人軍事小組”)。遵義會議在革命危急關頭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重新確立了毛澤東的正確地位,成為中共在政治上達到成熟的標志。

八、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的形成

(一)理論內容

毛澤東于1939.10—1940.元,先后發表了《〈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文章,系統完整地闡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內容是:

1、現階段的中國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

2、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革命。理解:領導階級—工人階級;依靠力量—人民大眾;斗爭目標—反帝反封。

3、制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綱領:政治、經濟、文化綱領。

4、指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前途必然是社會主義。

5、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二)理論意義

1、揭示了中國革命的基本規律,為革命的成功指明了方向。

2、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學說。

3、批判了黨內“左”“右”傾錯誤,統一了思想,促進了革命發展。

4、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發展與成熟。

九、中共“七大”

(一)“七大”召開前的形勢及會議的召開

1、“六大”以來的經驗教訓需總結。

2、抗戰即將勝利,需制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召開“七大”,毛澤東主持并作《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朱德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劉少奇作《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周恩來作《論統一戰線》的重要講話。

(二)“七大”的突出貢獻

1、制定了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打敗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國。

2、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我黨的指導思想。

3、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使全黨在組織上達到空前團結

十、八大的主要內容(成就)

“八大”鮮明的主題是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圍繞這一主題,八大取得了以下成就:

1、確定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八大確定了我國的主要矛盾由政治斗爭轉到了經濟建設方面。

2、堅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

3、提出了國家政治生活中要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

4、強調了執政黨的建設問題,反對個人崇拜。 八大的歷史作用

1、適時地提出工作重點的轉移,為社會主義建設指明了正確方向。

2、所制定的路線方針是對馬列主義創造性的運用,也是毛澤東思想的新發展。

3、八大對我們今天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指導意義。

十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一)歷史背景

1、粉碎“四人幫”,全國形勢大好,但工作在徘徊前進。 隨著揭批“四人幫”偉大斗爭的開展,工農業、科教文衛等工作走上了正軌,并取得顯著成績。但總的說黨的工作處于徘徊中前進的局面,主要表現在糾正“文革”全局性“左”傾錯誤這一根本問題上遇到了阻礙。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華國鋒在指導思想上繼續犯“左”的錯誤。

華的主要錯誤是:①推行和遲遲不改正“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②壓制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③拖延和阻撓恢復老干部工作和平反歷史上冤假錯案的進程。④繼續維護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并制造和接受對他的個人崇拜。⑤經濟工作中急于求成。

2、“文革”造成的失誤百廢待興,百業待舉。

十年“文革”,十年浩劫。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結果,中國在好多方面不是前進了,而是倒退了。

3、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思想準備。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該文作者胡福明,當時為南京大學哲學系講師,現在是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由此開始了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思想準備。

(二)會議解決的主要問題

1、重新確立了黨的正確的思想路線。全會認為:必須進一步繼承和發揚毛澤東倡導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的唯物主義思想路線。

2、重新確立了黨的正確的政治路線。全會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路線和口號,及時地將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3、重新確立了黨的正確組織路線。全會針對黨的民主集中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嚴重破壞的嚴重教訓,決定要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堅決反對個人崇拜,加強黨的集體領導。

4、提出要注意解決國民經濟重大比例失調問題。

5、著重提出了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任務。

(三)會議的歷史功績

1、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恢復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思想、政治、組織路線)。

2、結束了黨的工作處于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將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事業引向健康發展之道路。

十二、中共十四大

1、會議簡況

會議于1992年10月12日——18日在北京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2000人,代表全國5100萬黨員。

江澤民代表十三屆中央委員會作了題為《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的報告。

10月19日舉行十四屆一中全會,選舉江為總書記、江、李鵬、喬石、李瑞環、朱榕基、劉華清、胡錦濤為政治局常委。決定江澤民為中央軍委主席,尉建行為中紀委書記。

2、大會的突出貢獻

(1)、完整地概括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九個方面)。

(2)、確定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新黨章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寫進了總綱。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模式的提出

根據鄧小平南巡談話的精神,黨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此以后,我國走上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道路。

十三、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一)、中共十五大

1、會議簡況

會議于1997年9月12日—18日在北京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2048名,代表全國5800萬黨員。

大會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

6 江澤民代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作了《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的報告。

會議選舉產生了193名中央委員,151名中央候補委員,115名中紀委委員。

9月19日召開十五屆一中全會,選舉了22名中央政治局委員,2名候補委員。選舉江澤民、李鵬、朱榕基、胡錦濤、李瑞環、尉建行、李嵐清為政治局常委,江澤民為總書記。決定江澤民任中央軍委主席。

2、大會解決的主要問題

(1)、對本世紀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四顧和展望。

(2)、闡述了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3)、闡明了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4)、強調要從嚴治黨、懲治腐敗。

(5)、再次強調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闡述了推進組國統一的步伐及方針政策。

(二)、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中共十五大的最突出貢獻是明確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命名為鄧小平理論,并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我黨的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改革開放實際及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新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它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新水平;對時代主題作出了新判斷;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

十五大報告指出:鄧小平理論是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導思想。

十四、“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一)、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為解決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保持黨的先進性這一問題提供了很好的答案。

二、“三個代表”集中概括了黨的先進性的內涵? (1)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從經濟層面解決了黨的先進性問題。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無論是什么樣的政黨,如果想要站在時代的前列,成為歷史的推動者和引領者,就必須能夠敏銳地洞察和把握生產力發展趨勢,反映和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江澤民總書記在“5.31”重要講話中指出: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任務。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有了先進的生產力,又有先進的社會制度,就能創造更多更好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就能在不同國家不同力量的競爭中站穩腳跟、走在前面,就能更有力量地提高綜合國力。我們黨的一切奮斗,歸根到底都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我國這幾年經濟取得了持續較快的發展,這是中國共產黨代表

7 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最直接的體現。

(2)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政治層面上解決了黨的先進性問題。中國共產黨人的誕生和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奪取政權,執掌政權,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都是為了人民。這也就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生命,中國共產黨人的力量所在。實踐證明,只有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才能體現黨的先進性,同時也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將人民團結起來,將人民群眾的力量凝聚起來,克服一切困難,立于不敗之地。

共產黨執政是為人民和國家辦實事、辦好事、辦大事,必須認真調查和了解群眾的意見和要求,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把黨和人民交付的工作做好,努力使絕大多數群眾的利益和價值得到實現。這是現階段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2004年初,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7萬,全國農村低收入人口減少277萬今年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將控制在4.5%,我國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西部打開戰略的實施等等,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黨,執政為民,立黨為公,始終代表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3)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從文化層面上解決了黨的先進性問題 。

先進的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又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影響人的精神和靈魂,滲透于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先進的政黨不僅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而且代表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只有這樣,才能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是否擁有先進文化,是否代表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決定著一個政黨、國家和民族的素質、能力和興衰。物質文明的發展決定著精神文明的發展。反過來,精神文明對物質文明有著巨大的能動作用。一切先進的政黨,都不可能忽視這個規律。堅持什么樣的文化方向,推動建設什么樣的文化,是一個政黨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幟。

先進文化的標準又是什么呢?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判斷某種文化即社會意識的先進與否,主要看它對社會存在的作用:凡是促進社會存在發展的文化,都是先進文化,凡是阻礙社會存在發展的文化則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動的文化。先進文化應該是健康的、科學的、向上的、代表未來發展方向推動社會前進的文化,而不是頹廢的、消極的、愚昧落后的、阻礙社會前進的文化。先進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兩個組成部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不僅在其擁有先進的思想道德,還在其擁有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于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就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人民利益第一,堅持不懈地

8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堅持不斷地凝聚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繼承和發揚優秀文化傳統,吸收和借鑒全人類的文明成果,并將其統一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我們就能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不斷創造和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使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以其巨大的優越性和感染力,展現在世界面前。

(二)、做“三個代表”思想的實踐者

關于廣大青年學生如何實踐“三個代表”的問題,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已經提出了總的要求,這便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志存高遠,胸懷寬廣,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廣闊舞臺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績。”我們青年學生要牢記江澤民同志的這一教導,在實踐“三個代表”的實際行動中,不斷為推動社會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計算機系 薄文乾

2009年4月15日

9 十

五、科學發展觀

一、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基本要求

科學發展觀就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要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

1、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2、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3、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4、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二、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要求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科 學發展觀的主題是發展,落腳點是發展,是用來指導更好地發展的,離開了發展主旋律就毫無意義。我們建筑科學研究院要緊扣發展謀發展,要名副其實地科學發 展。“堅持創新,科學管理,加快發展,穩步改制”是我院近幾年的發展方針,其核心是加快發展,“凝心聚力快發展,開拓創新攀新高”是我院的主旋律,因此全 院上下要大力開拓業務、大力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確保攀新高目標的實現。

2、堅持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是我院的共同愿景。我院的發展不僅是經濟的發展,而且是社會、企業和個人的全面發展,我們的社會責任 是創造綠色的財富,服務客戶要物有所值,與此同時要實現員工價值自我發展。在我院目前有些部門發展不平衡,個人發展不平衡,發展速度與綜合資源不協調的矛 盾仍十分突出,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予以克服。

10

3、堅持速度、質量與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現 在的發展應該是未來發展的基礎和保證,而不能以犧牲未來發展為代價。下面用一組數據來說明資源消耗嚴重威協我國的可持續發展。2003年我國GDP總量占 世界不到5%,但消耗的水泥約占世界的50%,鋼鐵占30%左右,煤炭占40%左右;建筑耗能占總耗能27.6%,而我國目前建筑耗能是發達國家平均值的 3-5倍,其中外墻傳熱系數高3.8-4.5倍,外窗高2-3倍,屋面高3-6倍。而我國人均煤炭儲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5.4%,人均原油儲量只有世 界平均水平的11.1%,因些粗放型的經濟發展將很快耗盡我國的能源資源,石油不足40年將耗盡,205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將難以描繪。

因此,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發展就是要走集約化、節約化發展之路。就我院來講就是大力推行節能和節地型建筑,做好建筑節能推廣和相應技術研發工作,這不僅是自身發展的要求、科學發展的要求,亦是時代的要求。

4、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科學發展觀不僅是理論方法,更重要的是實踐和措施,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與實踐相結合,結合建科院實際情況提出指導思想如下:克服改制影響、科學規劃未來、縮小部門差距、加大科技創新、實現持續發展。

克服改制影響就是要認識到改制本身就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要通過科學的體制和機制的設計,用制度的力量促進企業發展;科學規劃未來就是各部門要通過對國家產 業政策的宏觀分析制訂各部門的發展規劃與之相協調;縮小部門差距就是檢測中心要以節能和人居健康環境檢測技術為支撐,鞏固其院基礎地位。建材所、科技公司 要以循環經濟和建筑節能為研發目標,大力發展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建好江蘇省粉煤灰綜合利用新技術產業化發展基地,讓“灰姑娘”成為“白雪公主”;設計 所、加固公司要面向節地、節能型建筑的需求,在增層、改造加固、節能改造技術上下功夫,做成鎮江頂尖加固設計、施工專業公司;監理公司應把握推廣科學發展 必須要加強科學管理的機遇,努力向集項目管理、工程監理、工程咨詢為一體的綜合性工程管理咨詢機構邁進。加大科技創新就是作為建設科技服務企業,必須以科 技創新為發展主動力在產品研發、技術推廣、人才培養方面加大投入真正成為“提供一流的建設科技開展、工程質量檢測、監理設計服務型科技型團隊”,實現單位 健康持續發展。

黨史教育材料范文第5篇

為了宣傳和普及黨史知識,加強黨性教育,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根據市委組織部、市委黨史研究室的統一部署,“七一”期間,我局以開展“黨史教育日”活動為契機,在局機關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黨員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活動開展情況

一是組織了一次專題黨課。“七一”期間,局黨組書記結合《廉政準則》主題教育活動,針對當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給全體黨員干部上了一堂專題黨課,要求黨員干部政治上要清醒,信念上要堅定,業務上要精湛,作風上要務實,行為上要清廉,情趣上要高尚,鼓勵黨員干部在機構改革新形勢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激發干事創業的內在動力。

二是開展了內容豐富的黨組織活動。7月1日,組織全體黨員參加了全市黨員義務奉獻日活動和志愿在行動活動,開展了《中國共產黨地方史》學習,豐富了黨員的生活,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

三是積極申報表彰了先進黨員。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在對照標準嚴格把關的基礎上,積極上報優秀黨員,并被市

委在“七一”期間表彰了1名優秀共產黨員,進一步樹立典型,激發黨員干部爭創激情。

二、主要收獲

“黨史教育日”活動的開展,使黨員干部接受了一次生動的教育,靈魂的洗禮,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宗旨意識;進一步提高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增強了黨員干部的工作責任心,政治責任感顯著增強;進一步樹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對工作作風、工作效率的進一步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進一步激勵了黨員干部把愛黨愛國的熱情轉化為推進科學發展、加速明光崛起的實際行動上來。

三、意見建議

黨史教育材料范文第6篇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更有特殊意義。就是要從百年歷程中傳承紅色基因,重溫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不變初心。既是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進一步鞏固,也是一堂全黨黨員干部的必修課。

黨史書寫著黨的初心,讓我們繼續前進方向明?;厥装倌隁v史,我黨從當時一個只有幾十名黨員、被反動派追殺的小黨,到今天成為一個有著9000多萬黨員、領導14億人口的執政大黨,百年征程路漫漫,其中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艱難險阻,有革命的高潮,也有歷史的挫折,但一切都匯成了一部不朽的歷史巨著,風風雨雨中,更讓我們找到了真理,堅定了信心,清晰了前進的方向。今天,回顧黨的百年歷史,每個人都深深懂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今天。所以,當我們從一個百年走向另一個百年,在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征程中,必須勿忘黨的百年歷史,方能保持正確的方向,繼續好新的征程。

黨史凝聚著黨的靈魂,讓我們繼續前進動力足。在去年年初召開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其中就有“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的要求。2020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都將“社會主義發展史”融入其中,將“三史”拓展為“四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則進一步將“四史”教育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所以如此,因為我黨百年歷史,始終是一部為中華謀復興、為人民謀利益的歷史,這也就是我黨能夠成為百年大黨的靈魂所在,就是我們今天繼續新征程的動力所在。

黨史書寫著黨的信仰,讓我們繼續前進信念堅。堅定信念跟黨走,在我們每個黨員舉起右手向黨宣誓的那一刻,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給了黨和人民,就深深懂得,我黨的成長壯大,我們今天的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都是用先烈鮮血換來的,都是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地奮斗出來的。換言之,我黨的歷史就是用無數黨員、革命先烈的鮮血和汗水澆筑出來。“頭可斷、血可流,革命理想不可丟”,在白色恐怖中,在民族獨立解放斗爭中,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中,廣大共產黨人,始終保持了敢于斗爭、不怕犧牲的精神。今天,當我們向著新的歷史目標進軍,尤須從對黨的歷史學習中堅定信念,保持斗爭精神,勇往直前。

上一篇:登山活動簡報范文下一篇:單人戰役流程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