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唯科學主義思潮研究論文范文

2024-01-26

唯科學主義思潮研究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受體”研究,是借鑒接受美學的觀點,從“讀者”——“接受者”的角度來回顧分析20世紀以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中國具體歷史語境相結合之后所產生的話語色彩和審美效應。這種以接受者為第一本位的研究策略,既具有文藝理論本身“活”的靈魂的特點,也堅持了“還原歷史”的唯物主義原則。按照接受主體身份的變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中國不同時期適應了不同的期待視野,也便產生了不同的理論話語,它們分別是:知識分子主體時期的“政治功利論”、政治領袖主體時期的“制度范疇論”和“復調”主體時期的“多極圓融論”。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接受主體;“復調”;“多極圓融”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說過:“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需要的程度?!盵1]由此可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中國的實現程度,取決于它在中國的“需要程度”,而決定這個需要程度的除了具體的政治、經濟、文化要素之外,也包括接受主體的認知程度。所以,研究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必須要研究接受主體,即“受體”層面?!笆荏w”是一個“橋梁”,它作為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普及到中國的媒介決定了這種理論的話語色彩及其審美效應。這種以接受者為第一本位的研究策略,強化了接受本體的主觀色彩,但同時也還原了具體的客觀情境,畢竟人不可能脫離具體歷史環境而獨立存在。人所有的觀念都與他所處的歷史環境相契合。正如魯迅在批判“第三種人”的超階級、超時代的文學觀時所說,“生在有階級的社會里面要做超階級的作家,生在戰斗的時代而要離開戰斗而獨立,生在現在而要做給與將來的作品,這樣的人,實在也是一個心造的幻影,在現實世界上是沒有的。要做這樣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著頭發,要離開地球一樣?!盵2]

回顧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接受歷程,根據不同的時代主題,出現了不同的主要接受主體,也就造就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不同時期的歷史接受和審美旨趣。按照時間的縱向線索和一定時段主要接受主體的身份變化,可以劃分為知識分子主體時期(1898-1942);政治領袖主體時期(1942-1989)和多元主體時期(1989-現在)。

一、知識分子主體時期(1898-1942)——文藝的“政治功利論”

第一批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是中國進步知識分子,他們也便迅速成為了第一批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體。由于這批知識分子成長于傳統的文化語境之內,身上或深或淺地留有“舊時”的痕跡,所以當他們的心靈在接觸到這種具有顛覆傳統道德規范,同時也批判資本主義價值規范的先鋒思潮之時,對其產生了諸多理解和想象。從1898年以胡貽谷翻譯的《泰西民法志》等一系列涉及到馬克思主義的翻譯文本可以看出,當時的知識分子大多關注的是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說、階級斗爭學說和社會主義思潮,并沒有意識到它會對中國文學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直到1925年2月12日《民國日報·覺悟》上刊載了鄭超齡翻譯的列寧的《托爾斯泰與當代工人運動》,才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開始受到知識分子的普遍關注。這種對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發現絕非偶然。早在此之前,曾經參與“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知識分子已經能夠從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思潮的論述中讀出文學在這場變革中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于是,此時的知識分子從各自不同的視角出發去接受馬克思主義對于文學與藝術的理解。在這其中,有以陳獨秀為代表的“文學的社會性”主張和以李大釗為代表的“平民文學”的主張。應該說,這些主張都帶有鮮明的社會參與意識和文學的工具色彩,使得文學開始走出了唯美的范疇,而以實用為基點。正如李大釗所言,“凡一種學問,必于實際有用處,文學、史學都是如此?!盵3]

文藝的發展是有慣性的,伴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落潮,在此后的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接受中,知識分子繼承著“五四”的衣缽堅持從實用的角度來指導文學創作。從“問題小說”、“鄉土寫實派小說”以及“自我小說”,到“隨感錄作家群”、“言志派散文群”、“新月詩人”以至田漢的“新浪漫主義”戲劇都突出強調了文學對于生活的反映功能,即文學的社會屬性。以文學為工具參與社會變革的高調提倡既源于中國知識分子與生俱來的“拯世救民”思想,也源于國人強烈的實用理性特點。眼見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蘇聯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革,中國知識分子逐漸由從日、俄兩方面輸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變為僅由俄國為媒介來接受馬克思主義。這樣,原本存在廣泛解讀空間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經歷過俄國革命和“北伐戰爭”的雙重洗禮之后,被賦予更多的革命功利主義傾向。這必然導致由“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的轉變?!案锩膶W”的出現雖然如同魯迅所說,有其特殊的國內和國際政治運動風起云涌的大背景,如“革命文學之所以旺盛起來,自然是因為由于社會的背景,一般群眾,青年有了這樣的要求,當從廣東開始北伐的時候,一般積極的青年都跑到實際工作去了,那時還沒有什么顯著的革命文學運動,到了政治環境突然改變,革命遭了挫折,階級的分化非常顯明,國民黨以‘清黨’之名,大戮共產黨及其革命群眾,而死剩的青年們再入于被壓迫的境遇,于是革命文學在上海這才有強烈的活動。所以這革命文學的旺盛起來,在表面上和別國不同,并非由于革命的高揚,而是因為革命的挫折……”[4]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文學的實用性質已經在讀者心目中產生了或深或淺的影響。革命文學在其出現之前,已經“通過預告、公開的或隱蔽的信號、熟悉的特點、或隱蔽地暗示,預先為讀者提示一種特殊的接受。它喚醒以往閱讀的記憶,將讀者帶入一種特定的情感態度中,隨之開始喚起‘中間或終結’的期待,于是這種期待便在閱讀過程中根據這類本文的流派和風格的特殊規則被完整地保持下去,或被改變、重新定向,或諷刺地獲得實現?!盵5]29于是,傳統的敘事模式被披上了革命的外衣,出現在了“普羅文學”的舞臺之上。突出表現為在“左翼小說”中的“革命+戀愛”模式便是傳統小說中“才子佳人”模式的革命版演繹。而同時出現的關于無產階級革命觀的論爭也可以看做是革命功利主義與革命投機主義的一場較量。郭沫若認為,“文學是社會上的一種產物,她的發展也不能違背社會的進步而發展?!盵6]而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第四階級”(無產階級)引領著社會發展的進步方向,自然他們與第三階級(資產階級)的戰爭就不僅僅是自我的解放,而是對私有制的徹底顛覆。所以,在這種鮮明的政治功利傾向指導下,文學為無產階級服務,文學的階級屬性,文學的大眾色彩以及文學作家的立場與世界觀等等主張都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文學創作的主流話語。即便在隨后的國統區文學和淪陷區文學中出現過以梁實秋、朱光潛為代表的“新人文主義文藝觀”和胡風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現實主義文學觀”,都只能成為歷史洪流中的一條條支流,已經不能扭轉文學的政治功利傾向的蔓延。伴隨著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政權的確立和毛澤東文藝思想在國統區的傳播,政治性話語逐漸成為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最權威的解釋。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接受過程中,客體層面上,由于對它的第一次接受正值中國內憂外患之秋、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之際、資本主義經濟濫觴之時、西方多種思潮更迭之刻,所以作為接受主體的中國知識分子內心處于極度的失衡狀態;主體層面上,當時的知識分子缺乏自信的傳統文化作堡壘,強大的經濟實力作后盾,穩定的政治格局作依托,更主要是缺乏堅實的群眾力量作支撐,使得他們在一定意義將馬克思主義視為最后的救世武器,急功近利地接受而缺少冷靜分析。這種局限性導致了他們僅僅關注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存在決定意識”層面,而忽略了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即唯物辯證法。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有許多具有鮮明現代性的內容,同時也有對現代性負面效應的批判性反思。由于缺乏對任何主張的正反兩方面的審視而一味地追逐文學的政治功利效應,使得第一個時期的接受話語成為了第二個時期接受話語的集體隱喻。

二、政治領袖主體時期(1942-1989)——文藝的“制度范疇論”

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第二個接受高潮時期的到來。由此開始,文藝理論的話語權逐漸由知識分子群體內部的交錯更迭轉變為由政治領袖依據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需要進行適時的調整和改進。此時的文學創作已經逐漸走離了那“憂郁彷徨”的“雨巷”,而開始了“暴風驟雨”般的社會主義文藝制度的“山鄉巨變”。在這個時期,毛澤東的《講話》和鄧小平1979年10月《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以下簡稱《祝詞》) 都是具有標志意義的轉折點。應該說,《講話》表征著文藝制度化的確立和強化,而《祝詞》表征著文藝制度化的深化和延展。應該說,文藝制度范疇的確立,預示著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探索由自發轉為自覺,由精英階層轉到政黨階層,并隨之出現了權力話語在藝術領域里的主導傾向。

在《講話》發表之前,毛澤東的《實踐論》《矛盾論》《論現階段》已經開始試圖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此時的結合特點在于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具象化,用以解決黨內的教條化傾向。但是由于鮮明的政論性思維,導致其中總是試圖將各種殊異的思想統一化和集合化。正如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所言,“真正的革命的指導者,不但在于當自己的思想、理論、計劃、方案有錯誤時須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經說到的,而且在與當某一客觀過程已經從某一發展階段向另一發展階段推移轉變的時候,須得善于使自己和參加革命的一切人員在主觀認識上也跟著推移轉變,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務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適合于新的情況的變化?!盵7]這種消解異質力量,整合并使之趨同的政治工作策略一旦應用于藝術領域,必然會產生獨特的“政治——美學”效應。它突出體現在毛澤東《講話》中的兩個核心文藝思想上。

首先,文藝創作的生活源泉論。按照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解讀,“我們說的馬克思主義,是要在群眾生活群眾斗爭里實際發生作用的活的馬克思主義,不是口頭上的馬克思主義”, [8]858“人民生活中的文學藝術的原料,經過革命作家的創造性的勞動而形成觀念形態上的為人民大眾的文學藝術?!盵8]863這種藝術來源于生活的理論根源于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藝理論和中國左翼文藝理論兩者之間“交集”的認知,同時也深受當時特殊的文藝創作歷史環境的影響。

其次,文藝思想的政治屬性論。毛澤東強調,“要使文藝很好地成為整個革命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的武器,幫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敵人作斗爭?!?[8]848 “文藝是從屬于政治的,但又反過來給予偉大的影響于政治” [8]866這樣的論述強化了文藝的政治“武器”職能,而忽略了文藝的“詩性”審美職能??陀^地講,前者是戰爭時期,特殊歷史條件下文藝的“戰時”職能,而后者才是文藝的常態職能??梢?,任何一種文藝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都深受具體的歷史環境的影響,它的特殊性與一般性應該通盤考量,而不能顧此失彼。

應該承認,毛澤東的文藝思想是深深植根于本土化、民族化和大眾化的立場之上的。他所提倡的“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文藝創作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打破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第一個接受時期僅僅由知識分子為主體而產生的離間生活,甚至主觀化涂抹生活的創作局限。它使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真正落實到了現實生活之中,并賦予其更生動鮮活的生命強力。但同時,由于毛澤東的文藝思想具有鮮明的“政治——美學”特點,所以,他的文藝理論中一切美的規范都要遵循崇高的原則,一切藝術的創作都要從屬于政治制度的范疇,一切藝術的風格都要堅持“矛盾和斗爭典型化”、“現實和浪漫階級化”的“戰爭美學”原則。這種美學原則由于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確立而成為了主導文藝工作的原則,直接影響了從1942年延安文學開始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的將近40年的中國文學創作。

揚棄和變革這種“戰爭美學”原則的是1979年鄧小平《祝詞》的發表。 鄧小平文藝思想的形成一直伴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過程,這也是他與毛澤東文藝思想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主要社會根源。在經歷過一系列對知識分子的改造和對文藝創作的“整風運動”之后,鄧小平意識到了文藝工作者身上沉重的精神枷鎖,也體會到長期以來左傾思想指導下的政治語境內對知識分子的“排異”舉措所導致的知識分子群體的“荒原”情緒。于是,鄧小平在堅持文藝創作的社會主義屬性前提之下,即“通過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真實地反映豐富的社會生活,反映人們在各種社會關系中的本質,表現時代前進的要求和歷史發展的趨勢,并且努力用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民,給他們以積極進取、奮發圖強的精神”,[9]210恢復了文藝創作的自由維度和認同了文藝創作的技巧原則。如鄧小平引用了列寧的話,在文學事業中,“絕對必須保證有個人創造性和個人愛好的廣闊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自由的廣闊天地”[9]210以及“所有的文藝工作者,都應當認真鉆研、吸收、融化和發展古今中外藝術技巧中的一切好的東西,創造出具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的完美的藝術形式”。[9]212從以上的表述可以看出,鄧小平的文藝思想一方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的“反映論”原則,并將“反映論”落實到具有鮮明時代色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來;另一方面也創新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的“表現論”原則,即文學有別于政治語境,以自由的心境和優秀的技巧來表現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社會主義的先進思想。從一定意義上講,鄧小平的文藝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將文藝放逐于政治范疇之外,復歸了文藝創作以“常態”,奠定了從1979-1989年十年的文藝復蘇態勢的形成基礎。

三、“復調”主體時期(1989-現在)——文藝的“多極圓融論”

將1989年作為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第三個接受時期的開端,是由于雖然1979年政治領袖為主體的接受歷程已經有所轉向,但是真正多元的接受主體并未形成。文藝與政治在“階級論”、“工具論”和“人性論”、“本體論”之間的論爭并沒有就此終結。它如同慣性一般依然持續了將近十年的歷程。從1979年陳恭敏發表于《戲劇藝術》的《工具論還是反映論——關于文藝與政治的關系》和與之形成論爭的發表于《上海文學》上的《為文藝正名——駁“文藝是階級斗爭的工具”說》,以及朱光潛在同年的《文藝研究》上發表的《關于人性、人道主義、人情味和共同美的問題》到錢中文發表于1987年《文藝研究》上的《最具體的和最主觀的是最豐富的——審美反映的創造性本質》等一系列文章都可以看出,不論是堅持文學的“現實反映論”還是“審美反映論”都是以駁難政治語境內的“文學工具論”而自然衍生出來的論斷。這種論爭的語言情境仍然帶有“戰時”的話語色彩,所以“駁”多而“立”少,或者說,“立”的理論基礎并不堅實。而只有經歷過十年的理論爭鋒之后,到了1989年開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第三個接受主體才真正形成,這就是以“文藝為人民服務”、“文藝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兩為”方針為主旋律,其他多種“旋律”與之既相區別又相聯系而構成的“復調”主體結構。在這個結構中,既有知識分子也有人民群眾,既有意識形態也有非意識形態。但不論接受主體的構成有多么復雜,他們之間在愈來愈開放的視閾之內逐漸形成多元對話的可能,從而使得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中國的接受已經由權力主導性漸轉為圓融性取向。

這種文藝的多極圓融論雖然在一定層面上帶有資產階級自由論的色彩,但是它與資產階級文藝的理論基礎和發展趨勢是完全不同質的。資產階級的文藝理論在貌似民主、自由的論調內難掩其物質對人的“異化”聲音。正如馬克思所說,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生產表現為人的目的,而財富則表現為生產的目的”[10]486因此,“在資產階級社會里,將軍或銀行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人本身則扮演極卑微的角色?!盵11]作為表現人的精神世界美好存在的文學藝術在這種“異化”的世界里也成為了為資本家賺取財富的手段和為自己換取生活資料的工具。這必然會遏制文藝創作自由的靈魂并使得生活在資本主義世界里的藝術家“一切肉體和精神的感覺”為一種卑鄙的“占有感覺”所代替。[12]而這種“卑鄙的占有感覺”便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導致的對藝術工作者想象力和思考力的最大鉗制。所以藝術和詩歌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朋友,而是敵人。同樣藝術工作者也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自由人,而是精神私有商品的制造者。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共產主義社會里,沒有單純的畫家,只有把繪畫作為自己多種活動中的一項活動的人們?!盵13]這樣的藝術創作狀態必然會直接指向馬克思主義的終極目標——“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受此思想的指引,社會主義社會中的藝術工作者們應該享有較之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藝術工作者更大的自由和民主。正如馬克思所言,與“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資本主義社會不同,社會主義社會是“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之上,“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盵10]104所以,當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諸方面取得良好發展態勢之時,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接受狀態也必然呈現為寬容、自由、和諧的良性互動態勢。

在這個時期,“和諧”成為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核心理論。它不僅強調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存,也強調如何形成既保持獨立性又維護共同性的精神張力場。只有形成了這種張力場才能使得開放的中國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西方的矛盾沖突中保持相對平衡的心理狀態,并握有推動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的主動權。不論是90年代開始從國外移植的后殖民主義、新歷史主義、文學人類學、全球化理論、文化研究,還是從國內文藝理論學科內催生出的文藝心理學、生態文藝學、接受美學等等思潮,只要能夠堅守住“和諧”文化的立場,保持多極圓融的接受心理,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傳統文論的局限,消融西方文論的異化并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新的話語空間。

在這里還必須強調一點,在第三個接受時期,除了知識分子是傳統的接受主體之外,人民群眾也不自覺地成為了新的接受主體。在經歷過從“五四”文學的啟蒙思潮、左翼文學的革命思潮和延安文學的大眾化思潮之后,馬克思主義已經由精英化轉為大眾化,并在人民群眾心理層面形成先驗性的主體期待。這種主體期待即便帶有歷史遺留下的階級斗爭的痕跡,但是由于弱化了之前的政治功利論、制度范疇論的色彩,而強化多極圓融論色彩,必然會形成人民群眾新的審美感受。這種馬克思主義文論的轉型已經出現端倪。如新時期以來在大眾傳媒領域里出現的主旋律題材的影視劇作品、文學作品、繪畫、音樂等藝術作品都試圖將欣賞者——大眾的審美需求置于首位,不再是單向性、口號性的宣講,而是雙向性、內化性的滲透。從而出現了如《亮劍》《建國大業》《建黨大業》《辛亥革命》等一批既具有鮮明意識形態色彩,又有大眾接受空間的主旋律藝術作品。這樣的文藝創作“能夠滿足熟識的美的再生產需求,鞏固熟悉的情感,維護有希望的觀念,使不同尋常的經驗象‘感知’一樣令人喜聞樂見,甚至可以提出道德問題,但只是作為一種預設的問題以一種教育方式‘解決’這些問題”。[5]32當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不再僅作為經典而被束之高閣的時候,當人民能夠通過自己的理解形成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新的期待視野的時候,“藝術是屬于人民的”[14]才能真正落到實處。人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精神世界的改觀、人文素養的提高才是確保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永葆青春的動力。

1995年,文藝理論界曾經有過一次關于“中國文論的失語癥”問題討論。這場討論的背后揭示了中國文藝理論界長久以來存在著的弊端,即借用西方話語來尋求中國文論存在的理由,通過借鑒、援引、甚至模仿、復制的策略使得中國文論漸失“獨我”的話語空間,喪失了言說的可能。與此相關的討論還涉及到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型問和當代文論的民族化、時代化問題。其實,回顧現代文藝發展的百年歷程不難發現,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才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中國文論的話語空間。不能在古與今、中與西的夾縫中再重蹈“前五四”時期中國文論的“尷尬”覆轍,而應該清醒地意識到,只要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曲折歷程中的“政治工具論”、“制度范疇論”中的有悖于“人的現代化”的主張弱化,堅持“多極圓融”的綜合創新主張,它必然會成為擁有最強大的思辨能力、最堅實的群眾基礎和最蓬勃的發展潛力的未來人類社會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2]魯迅.南腔北調集•論“第三種人”.魯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440.

[3]李大釗.什么是新文學.李大釗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35.

[4]魯迅.上海文藝之一瞥.魯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296.

[5][聯邦德國]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周寧,金元浦,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6]郭沫若.革命與文學.“革命文學”論爭資料選編(上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4.

[7]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4.

[8]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7.

[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4.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60.

[14][德]蔡特金.列寧印象記.列寧論文學與藝術[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435.

[責任編輯:黎 峰]

唯科學主義思潮研究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思想界出現了多種影響廣泛的思潮,諸如新自由主義、消費主義、功利主義等。這些思想鮮明表達了不同社會群體、階層在急劇變動的時代的愿望與感受。當代大學生作為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主力軍,是時代的敏感者,更是被時代沖撞和牽掣的前沿主體。由于當前多元社會思潮碰撞交鋒,各種復雜因素相互作用,青年大學生非常容易陷入主體性困惑中,他們的健康成長與成才,特別需要社會思潮的正確引導,使他們擁有充滿陽光,積極向上的人生。因而,研究當代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和根據這些影響制定相關的對策,對大學生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的信念,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與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社會思潮;大學生;影響;對策

一、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涵義

社會思潮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建立在特定的社會心理基礎上,在某種范圍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并具備某種相關的理論形態,帶有某種傾向性的思想趨勢。具有重復性、政治性、現實性、群體性、可引領性的特征。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實在文化領域中的反映,當代中國社會思潮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的重要精神表現,反映了不同群體與階層在當前社會變革中的感受、期望和經驗。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各種思潮不斷產生,它們之間相互碰撞,交流傳播。使當代中國思潮除了具備了政治性、群體性、現實性等一般特征的同時,又具備了自己不同于其他思潮的特質,如:既有生態主義思潮愛國主義思潮等進步的、正確的社會思潮,又有一些諸如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的、落后的消極的社會思潮。它們此消彼長,互相對立,對社會產生不同影響。

二、當代中國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

當代社會思潮對人們的交往行為、交往方式、思維方式、理想信念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穩定時期,受其影響更是深刻。作為對社會思潮最敏感的人群,當代社會思潮對于大學生來說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正確的因素給他們以思想熏陶、推進其社會化的進程、激勵青年大學生為實現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而積極奮斗;另一方面,消極甚至錯誤的因素則會嚴重阻礙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與社會發展。

(一)當代中國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

(1)開闊了眼界,活躍了思維

當代社會思潮多種多樣: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文學、藝術……內容無所不包無所不論,為當前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大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大餐。首先從思潮所涉及的內容方面,既有關于審視人類社會發展的現實性問題,描述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為未來勾畫藍圖的思想,例如全球化思潮、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信息化思潮等;又有審視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缺陷,并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路徑的思想,如民主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危機理論、新保守主義、新自由主義、 “市場社會主義理論等;另外有些思潮還從價值倫理的視角研究公平與正義、民主、和諧、善與惡、美與丑,而后現代主義從反思的角度質疑資本主義現代文明更是引起特別關注,廣泛滲透到社會生活。當代社會思潮內容豐富,種類多樣,視角獨特,使大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視野更加開闊,分析問題的思路得到了拓寬,使他們更能夠多角度的思考現實問題。

(2)增強了民主意識與社會責任感

一方面,熱愛國家,關心民生及政治責任感等多種社會關懷在大學生身上始終體現著。在與社會思潮相關聯一些生命價值、事業追求、政治理想等方面,相應地表現為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立志報國,理性的克服灰色文化中的過多的如存在主義、現實主義和個人主義等消極成份。另一方面,在高校強調辦學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的指導下,開辟和疏通各種渠道反映廣大師生利益需求,當代大學生的愿望和要求基本能夠充分表達。受到相關社會思潮影響,各高校以學生為中心,開辟多種渠道滿足學生需求,同時,隨著利用網絡、論壇等大眾媒體,表達利益訴求的日益增多,大學生的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等意識明顯增強。

(3)提高了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當今世界是全球化、開放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是也更加多樣化、全方位。特別是隨著網絡和手機的出現和廣泛使用,大學生接受信息的方式變得多樣化,這樣的變化給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風險,同時也給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來比較與鑒別。在這個過程中,有助于提高大學生認識社會的能力,同時更有助于提高其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在客觀上達到了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當代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

(1)妨礙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和理想

新自由主義思潮在本質上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同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社會主義是根本對立的。它作為目前對大學生影響較大的思潮,其主要表現就是思想上的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推崇個人自由,實現自我價值,反對外在干預,主張自由競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些觀點對青年大學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它促使很多大學生動搖了社會主義信念,嚴重妨礙了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榮辱觀,形成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念與理想。

(2)消費主義傾向呈現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從我國封建社會到近現代,一直是人們信奉不疑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年來,由于受到消費主義的影響,當代大學生勤儉節約的美德受到了嚴重沖擊,同時也在多方面的影響到了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首先,消費主義導致了大學生盲目從眾、競相攀比。如追求名牌,崇尚檔次等。受到消費觀念的誤導,引發了大學生盲目消費行為,充斥校園的每個角落的攀比消費、超前消費、媚俗消費、趕潮消費、 “面子”消費、等高消費行為更是屢見不鮮。其次,消費主義思潮對于大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起到了阻礙的作用。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的強烈性與無節制性使大學生變得貪圖享受、獨立性差、講排場、愛慕虛榮等,遇到問題總是習慣性傾向拿金錢去衡量與解決,而失去了自己獨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最后,消費主義思潮還是導致大學生走向犯罪道路的一大原因。由于受到強烈的消費欲望、嫉妒性的攀比意識的影響,引發了一些大學生在物欲面前失去自制力,從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3)價值取向唯功利化

市場經濟的目的是追求利潤。為追求利潤最大化,市場調節的自發性、盲目性的弊端充分顯現,輕過程,重結果,因此造成了多種社會病與心理病,例如貧富差距拉大和急功近利等。這種市場不僅在經濟領域形成重要影響,還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方面。青年大學生長期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和急功近利的社會心理的熏染,他們都期望迅速成長、建功立業,不可否認,一定的功利心理可以激發青年大學生自立自強,銳意進取,奮發圖強,進而開拓自己的幸福生活,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然而過分地急功近利,會不可避免地腐蝕著不少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使其陷入功利主義的迷途。從而使價值取向唯功利化,失去了自由追求全面發展的向上心理。

三、大學生正確應對社會思潮的對策

(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于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共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諧社會。當前,在意識形態領域,多種思潮并存是客觀事實,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面對文化發展的這一階段性的特征,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的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加大德育教育。

校園文化環境對大學生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所以需要對這種力量進行正確引導,發揮其對大學生接受新思想、修身明德、立言正行的重要作用。因此,要通過組織多種活動來大力營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組織融思想、學術、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哲理深刻、富有科學性和趣味性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學生了解國情民意,了解外國與中國,了解歷史與現實,從而使他們擺脫頹廢虛無的后現代主義、吃喝享樂的消費主義等西方社會思潮的消極影響。同時為大學生提供多種思想交流的平臺,讓他們通過自由、平等的對話、討論,來表達對當代社會思潮的認識與理解,使他們學會在思想的碰撞中多角度來思考問題,得出對社會思潮的正確認識。

(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大學生的識別能力

首先,大力加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使大學生掌握其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而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來分析、研究、解決問題。要加強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消除大學生對消極的社會思潮的神秘感、新奇感。在此基礎上,以積極、主動的態度用開設選修課、專題講座等多種方式,來研究和回答學生關心的各種社會思潮,并針對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進行研究討論。讓學生在學習與對比中提高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水平,堅定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發揮其主動性與積極性,自覺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及發展奉獻聰明才智。其次,要通過大力弘揚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引導大學生自覺學習先進社會思潮、抵制不良思潮,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

[參考文獻]

[1]張曉紅:加強對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05,12.

[2]陳學明:當代中國民族主義與青年政治社會化[J].理論與改革,2005(6):10-12.

[3]查國平:全球化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惟政治教育立異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

唯科學主義思潮研究論文范文第3篇

一、后現代思潮對服裝設計的作用

后現代思潮, 主要表達了對現代藝術的反叛。后現代主義者認為, 服裝設計既需要考慮到服裝的設計問題, 也需要包含人的情感表達, 以滿足人的精神需求。服裝設計要做到以人文本、為人服務, 以設計出更為人性化的服裝產品。后現代設計在實現服裝功能的基礎上, 豐富了人的精神生活, 把人的主觀意識融入到服裝的設計當中, 以使得設計、制作的服裝表達了設計師的特定情感。

后現代藝術思潮對服裝設計的影響主要從反傳統的角度, 實現對服裝設計的變革。后現代藝術思潮對服裝設計的影響, 實現了服裝設計在思想上的創新。后現代藝術思潮體現在服裝的設計上, 強調服裝設計的通俗化, 突出了人的個性化特征。后現代藝術思潮對服裝設計的影響, 使得設計師以更為特殊化的思考方式, 即幽默、叛逆等思維實現服裝設計、制作的個性美, 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采用撕碎、補丁、開綻、破口、打結等非常規的處理方式, 實現服裝設計的人性化, 以更為全面地展現出人的多元化需求, 使服裝的設計更具個性化。

二、后現代主義思潮對服裝拼布藝術的影響

后現代主義思潮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符合了后現代人們的思想追求, 突出了后現代社會的整體特點。把后現代主義的思想應用于服裝拼布的藝術創作上, 使得服裝拼布藝術介于歷史折衷主義、文化混搭風格之間, 是非傳統型的個性化設計。把后現代主義思想應用于服裝拼布藝術的發展中, 使得服裝設計更具多元化的特點。在國際服裝時尚潮流的影響下, 我國在服裝的設計、制作上采取了先進的思想方式, 以趕上時代的發展趨勢。后現代主義思潮, 對社會發展的各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把后現代主義思想應用于服裝的拼布藝術上, 以制作出具有后現代風格的服裝, 更為符合后現代大眾的精神發展需要。在服裝的設計中, 應節約制作材料與成本, 以實現拼布服裝面料利用的可重復性, 在一定程度上, 促進了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把后現代主義的思想應用于服裝拼布藝術, 使得拼布服裝在面料、色彩、造型等方面區別于傳統的拼布服裝。

首先, 后現代主義的思潮對服裝拼布藝術的影響, 體現在服裝面料的選材方面。傳統的拼布服裝多采用舊衣服和碎布的拼接組合, 以更為樸素的方式實現拼布服裝的設計?,F今, 受到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 拼布服裝的制作常采用非常規的服裝材料, 突破了傳統拼布服裝的藝術, 為服裝拼布藝術設計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發展方式, 充分注重人的主觀情緒的表達, 完善了傳統的拼布服裝設計。后現代藝術思潮體現在服裝的設計上, 強調服裝設計的通俗化, 突出了人的個性化特征。后現代主義的思潮對服裝拼布藝術的影響, 使得設計師根據自己的個性化認知以及對時尚的自我感知, 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傾向, 以更為靈活多樣的方式實現服裝拼布藝術的完善, 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個性化、時尚化的服務。把后現代主義的思想應用于服裝拼布藝術的設計當中, 實現了拼布服裝使用材料的循環再利用, 實現了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 進而促進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 傳統的拼布服裝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 在色彩、設計等方面具有傳統文化傾向。后現代主義的思潮對服裝拼布藝術的影響, 改變了消費者對服裝設計中所包含的傳統色彩等因素的審美疲勞, 個性化、時尚化的色彩運用上, 促進了服裝拼布藝術在服裝設計、制作上的進一步完善。服裝設計要做到以人文本、為人服務, 以設計出更為人性化的服裝產品。后現代藝術思潮體現在服裝的設計上, 強調服裝設計的通俗化, 促進了人的個性化發展。后現代設計在實現服裝功能的基礎上, 豐富了人的精神生活。利用色彩、樣式等的混搭, 打破了傳統的審美尺度, 把后現代主義的思想應用于服裝拼布藝術的設計當中, 成為服裝拼布藝術設計的主流, 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個性化、時尚化的服務。

最后, 后現代主義的思潮對服裝拼布藝術的影響, 體現在服裝的造型上。傳統的服裝拼布藝術, 較為注重平面化設計, 較為嚴肅、古板。后現代主義強調意識形態與服裝設計中拼布藝術的藝術創新, 以打破了傳統的服裝拼布設計規則, 促進了拼布藝術設計的現代化發展。后現代主義的思潮影響下的服裝拼布藝術, 有利于設計師設計出更為個性化、人性化的拼布服裝。流行的拼布服裝, 則通過不規則設計以表現出破舊、自然的真實感。后現代主義的思潮影響下的服裝拼布藝術, 表達了后現代反叛、顛覆的本質。把后現代主義的思想應用于服裝拼布的藝術創作上, 使得服裝拼布藝術介于歷史折衷主義、文化混搭風格之間, 是非傳統型的個性化設計。把后現代主義思想應用于服裝拼布藝術的發展中, 使得服裝設計更具多元化的特點, 促進了拼布服裝的個性化創新。后現代主義的思潮影響下的服裝拼布藝術, 以更為立體化的服裝造型為消費者所普遍使用, 滿足了人性化的發展要求, 為消費者提供了個性化的服務。

通過分析后現代主義的思潮影響下的服裝拼布藝術, 后現代藝術與服裝設計中在拼布藝術上具有共通性, 包括藝術形式的相似和藝術形態上的共鳴。

拼布藝術作為一種服裝設計手段廣泛地運用于服裝設計, 強調個性化、代表性、自由性的設計, 以實現設計手法的突破性發展。傳統的拼布服裝多采用舊衣服和碎布的拼接組合, 以更為樸素的方式實現拼布服裝的設計。而流行的拼布服裝, 則通過不規則設計以表現出破舊、自然的真實感。后現代主義的思潮影響下的服裝拼布藝術, 表達了后現代反叛、顛覆的本質。

后現代主義的思潮影響下的服裝拼布藝術, 促進了拼布服裝的個性化創新。后現代主義強調意識形態與服裝設計中拼布藝術的藝術創新, 以打破傳統規則為目的, 實現拼布藝術設計的再形成。后現代主義的思潮影響下的服裝拼布藝術, 有利于設計師設計出更為個性化、人性化的拼布服裝, 是現代拼布服裝的又一發展手段。

三、結論

后現代主義思潮對服裝拼布藝術的影響, 體現在多個方面, 是服裝設計創新的表現。在拼接形式上, 服裝設計師依據個性化的創作, 結合面料以制作出更為實用、美觀的服裝設計, 進而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 體現了設計師強烈的情感傾向。后現代主義思潮, 對社會發展的各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把后現代主義思想應用于服裝的拼布藝術上, 以制作出具有后現代風格的服裝, 更為符合后現代大眾的精神發展需要。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 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國際服裝時尚潮流的影響下, 我國在服裝的設計、制作上采取了先進的思想方式, 以趕上時代的發展趨勢。拼布藝術作為一種服裝設計手段廣泛地運用于服裝設計, 設計師在改變面料色彩和肌理的裝飾手法的基礎上, 把自己的想法融于服裝的設計當中, 以設計出個性化、代表性的時尚服裝。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思潮,服裝設計,拼布藝術

參考文獻

[1] 屠晨琛.后現代主義思潮對服裝拼布藝術的影響[J].藝術教育, 2013 (5) :183-183.

[2] 孟慶波.淺析后現代主義思潮下對服裝設計的影響[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13 (2) :193.

[3] 楊道圣.服裝美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

[4] 陳曉萍.民間布藝[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7.

唯科學主義思潮研究論文范文第4篇

法國大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民主政府, 同時也設立了議會。當時革命軍提出的口號是“博愛 (團結) 、自由、平等”, 但其實“自由”和“平等”是矛盾對立的兩方, 即人存在先天的智力差異。如果讓高智商的人自由發揮才能, 他們與低智商的人就不可能平等;而如果一味地讓不同才能的人都按照絕對平等的方式相處, 人就不可能擁有自由。那個時候, 坐在議會左邊的人, 更支持平等, 強調國家干預手段幫助弱者, 形成“左派”。而坐在議會右邊的人, 更支持自由, 強調競爭, 形成“右派”。從此以后, “自由”和“平等”就成為了人類根源價值觀最本質和永恒的爭端。

2 民主社會主義把自由、平等、博愛奉為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

對于“平等”和“自由”的根本價值對立, 民主社會主義認為二者相互統一。社會黨國家在1989年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上通過的斯德哥爾摩《原則聲明》重申“民主社會主義是爭取自由、社會公正和團結的國際運動”, 并闡釋它的這些基本價值觀念說:“自由”, 就是“每一個人都有權免受政治強制, 并享有為追求個人目標和發揮個人活力而行為的最大機會”;“公平意味著結束一切對個人的其實, 意味著權利和集會的平等”;而“平等是所有人具有平等價值的表現, 也是人性自由發展的前提”。

可以說, 民主社會主義把社會主義抽象為人道主義, 把社會主義看作是一種道德需要、道德抗議。歸根結底, 民主社會主義是建立在“自由”基礎之上的, 盡可能最大化的保障“公平”的一種價值追求, 力圖在“自由”與“平等”之間找到一個調和點, 最大可能地維持資本主義的平衡發展。

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層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我們反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層面, 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 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向往, 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 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 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 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 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

由此可見, 兩種價值觀的融會貫通之處在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樣也把“自由”與“平等”擺在了相同的高度上, 力求實現矛盾的統一。關于二者關系的具體把控, 我們要吸取民主社會主義國家在國家建設方面優秀的經驗, 為我國的改革開放的道路, 添一盞明燈。

4 追求自由:堅定不移地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體制, 要求“自由競爭”的觀念作為經濟發展的價值基礎。在“自由競爭”的經濟環境中, 企業擁有自主權, 充分發揮資本、技術、人才的力量, 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獨立核算, 自負盈虧。市場經濟下的企業, 因為“自由競爭”而更具有活力, 優勝劣汰的規則會使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一個保障自由競爭的市場, 才是充滿活力、能夠持續發展的良性市場。

任何一個國家, 都應該根據自己實際的社會生產力發展狀況, 來選擇發展自己的手段和途徑, 哪一個手段有利于發展自己, 就拿來用之。但是多年來, 我們國家一直把計劃經濟看作是社會主義的, 把市場經濟看作是資本主義的, 為了堅持社會主義必須排斥市場經濟。曾經我們用傳統理論來束縛自己, 加上“左”的思想泛濫, 不實事求是, 造成經濟上的重大損失。錯誤和挫折促使我們反思自己, 應當結合歷史階段選擇更適應國情的經濟發展手段。當今階段, “自由”主義的經濟發展觀念更加適應我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 我們應當積極利用市場經濟的方法, 更好地為建設社會主義而服務。

5 保障平等:加強完善福利制度, 建立更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并不等同于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在完全“自由”的競爭機制下, 平等也將不復存在。曾經的資本主義社會, 古典自由主義盛行, 帶來的是由于絕對自由而導致的壟斷、貧富差距、經濟危機和社會動蕩。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甚至孕育了世界大戰, 但同時也催生了英國的“人民預算”和美國的“羅斯福新政”。在戰爭廢墟上建立起的是新的福利制度, 后被泛稱為福利國家。

北歐的民主社會主義國家多數實行的為福利國家模式, 在“自由”概念發揮了過大作用從而對社會起消極意義的情況下, 這些國家選擇了保障“平等”的方式來維持國家的穩定。

歷史證明, 福利國家發揮了它的巨大作用, 緩和了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的“勞資關系”矛盾沖突。

結合我國的基本現實情況, 我國完善福利制度的目標應是“減困”和“雪中送炭”, 是目標群體的救助, 是集中福利資源用于最需要和最貧困的人, 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使更多的社會群體跨進社保制度這一門檻。我國的任務是, 要建立一個符合國情的福利制度, 選擇一個具有長效機制的福利制度模式, 不斷完善已經初具規模的福利制度雛形, 更好地保障“平等”。

6 立足國情, “自由”和“平等”存在平衡

綜上所述, 從民主社會主義國家對于“自由”和“平等”觀念的理解中, 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兩者的對立統一關系。立足于我國的現實國情, 即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我國當前的發展重心仍是經濟建設, 而市場經濟是實現我國經濟實現高速平穩發展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 現階段“自由”的觀念處于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發展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我們必須保障市場的自由競爭、保護私有財產和人權。這些在曾經被我們視之為資本主義的觀點, 在我國現階段發展中, 可以作為用來發展社會主義的良方。

同時, 我們要盡最大可能的保障社會平等。這種平等, 是機會平等和結果平等的統一。在社會福利政策方面, 我們通過二次分配, 為由于先天劣勢而無法生存發展的個體提供幫助, 盡可能地實現公平、平等, 從而進一步達到共同富裕的終極目標。

“自由”和“平等”的對峙是永恒的, 但二者之間的平衡是可以達到并維持的。我們應該從客觀事實出發, 實事求是, 立足現實國情, 把握好二者關系的階段性特征, 多借鑒吸取西方民主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經驗, 不照搬照抄, 也不全盤否認, 辯證地看待問題, 更好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摘要:民主社會主義是一種主張在民主體制里進行社會主義運動的政治意識形態。大多數民主社會主義份子支持多樣型經濟發展, 并要求國家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以及進行財富的再分配。很多人認為, 民主社會主義是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 與科學社會主義完全背道而馳。但就其價值觀念而已, 其追求的基本理念是自由、平等公正、合作互助, 與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來看, 對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民主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由,平等

參考文獻

[1] 徐崇溫.怎樣認識民主社會主義[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10. (04) .

上一篇:外國社會保障改革趨勢論文范文下一篇:跨越式發展煤炭經濟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