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堅持獨立自主論文題目范文

2023-10-09

堅持獨立自主論文題目范文第1篇

1 成效

1.1 科技創新使平涼市農科所科研成果豐碩

平涼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創建于1959年, 是隴東地區惟一一所從事農業科學研究的事業單位。它引領著隴東地區農業發展的方向, 始終代表著平涼農業的發展水平, 為平涼農業的發展不斷注入新鮮血液。48年來, 科技人員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 不斷探索農業科學的新技術、新方法, 共取得科研成果149項, 獲獎成果89項, 發表學術論文380篇。育成了冬小麥、玉米、高粱、蕎麥、辣椒等農作物新品種74個, 引進新品種120個。以平涼21號為代表的冬小麥優良新品種, 年度最大播種面積占全市冬小麥的80%以上, 有力地推動冬小麥品種的7次更新換代。各項科技成果累計示范推廣6000多萬畝, 新增產值5.5億元,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十分顯著。

1.2 科技創新使平涼市農科所人才輩出

平涼市農科所現有職工110人, 其中科技人員70名, 管理和工勤人員40人。在不斷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 以科技創新為平臺, 鍛煉和壯大了科技人才隊伍, 構建了比較合理的人才梯隊。全所70名科技人員, 堅持自主創新, 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有4名科技人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有1名科技人員獲得“省級優秀專家”稱號, 有5名科技人員成為甘肅省“333”、“555”創新人才, 有2名科技人員成為平涼市“222”創新人才, 有3名科技人員成為“平涼市優秀科技人才”, 有1名科技人員被評為“全市十大杰出青年”, 有1名科技人員被評為“平涼市十佳青年創業帶頭人”, 有9名科技人員被評為“平涼地區科技拔尖人才”, 有1名科技人員1994年被省人事廳、省計委、省教委評為“在社會實踐中做出優異成績的優秀大學畢業生”, 有1名科技人員1994年被平涼地委、行署評為“全區十大優秀青年科技人才”。

1.3 科技創新使平涼市農科所的地位不斷提升

平涼市農科所歷屆領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依靠農業科技創新, 研發了一大批科研新成果, 成果轉化率達到44%以上, 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由于成績顯著, 先后被農業部授予全國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先進單位, 甘肅省政府授予“農業科技推廣先進集體”, 2002年被評為全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集體, 2006年10月被平涼市委、市政府授予“科技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平涼市農科所在“七五”期間全國農業科研單位科研能力評估中, 以70.62分在全國1232個科研單位中排名中居第241位, 在全國622個地級農科所中排名居第26位, 在全省40個科研單位中排名居第4位, 在13個地 (州) 市農科所中排名居第1位, 被農業部授予“全國綜合科研能力優秀單位”稱號。近日, 農業部又公布了“十五”全國農業科研單位科研能力評估結果, 平涼市農科所以總分59.15分, 在全國1077個農業科研機構中排名居第249位, 在全省32個參評單位中排名居第5位, 在全省地、市級農業科研所中排名居第1位。由于業績突出得到省、市領導的肯定和應用單位的贊譽, 知名度不斷提高, 社會影響進一步擴大, 成為活躍在隴東農業戰線的一支生力軍。

1.4 科技創新使平涼市農科所對全市農業的貢獻率顯著提高

在全市農業生產中, 平涼市農科所育成的農作物新品種達74個, 引進新品種多達120個, 研究和引進新技術200余項, 成果的貢獻率達86%以上。從上世紀80年代首次引進推廣的地膜覆蓋玉米、西瓜、蔬菜, 到目前推廣的節水灌溉、間作套種、良種、良法配套等旱作農業新技術, 無不凝集著農業科技人員的心血和汗水。每一個新品種的問世, 每一項科技成果的試驗、示范、推廣, 都是一次技術創新的成功實踐, 都對平涼的農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做出了突出貢獻。

2 做法

2.1 建立了一支攻堅破難的科研隊伍, 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根本保證

多年來, 平涼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把培養和造就一支崇尚農業科研事業, 深入基層、服務“三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科研隊伍作為首要工作任務??蒲嘘犖榧撼蔀榇龠M全市農業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 繼承老一輩科技工作者艱苦創業, 無私奉獻的傳統和精神, 常年堅守在農業科研、生產第一線, 苦練基本功, 勇于實踐, 構成了平涼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中的農業科技創新中流砥柱, 農業科技創新扎實推進, 科研成果層出不窮。實踐證明, 科技創新沒有一支高素質的創新科研隊伍, 沒有一支堅持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為理念的領導集體, 不加強科研隊伍建設, 科技創新就成為無木之本, 無水之源。

2.2 服務農業和農村經濟, 找準了科技創新的位置和動力

農業的高效益來源于農產品的優質化、專用化, 優質化和專用化只有通過培育農作物新品種和創造優越的栽培條件來實現, 科技創新是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唯一途徑, 自主創新是提供強大技術保障的來源。多年來, 全所科技人員經過不懈的努力, 緊緊圍繞糧食安全生產, 草畜、果菜等支柱產業開發和地方性特色產品研發, 把生產中急需解決的關鍵性問題作為研究的重點, 及時審報立項, 加強院所合作, 所校合作, 積極開展科研為全市農業生產服務, 為廣大農民服務。選擇優勢學科重點開展以農作物新品種選育, 現代農業新技術的集成組裝、示范、推廣、技術咨詢、指導服務等活動, 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能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 農業科研事業在創新中發展壯大, 農科所真正成為促進全市農業發展的主力軍。

2.3 吸收引進先進技術和充分轉化科研成果實現了消化吸收再創新

在平涼農業的快速穩定的發展過程中, 科研優勢發揮的優劣一直是科技人員關注的焦點, 多年來, 科技人員立足平涼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實際, 注重引進農作物優良新品種, 推廣先進適用技術, 以自育農作物新品種為主, 自育和引進相結合。使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不斷獲得成功, 有力地促進了全市農業生產技術的升級和品種的更新換代, 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成果的進一步轉化變為現實生產力, 科技人員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重要性, 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

2.4 狠抓項目建設, 為自主創新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項目是發展的載體, 更是創新的平臺;沒有項目就談不上發展, 沒有高科技項目, 就難以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萍既藛T把抓項目建設視為生存和發展的首要任務, 緊緊圍繞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和發展需要, 自主立項同爭取國家和省上科研項目并重, 爭取列項與科學實施并重;堅持大、中、小項目齊抓, 近期與長期兼顧, 在實踐中創新, 在創新中完善和發展, 不斷提升項目的建設水平。2006--2007年所里向農業部、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農牧廳、省計委、市科技局等主管單位爭取項目15項, 其中:《甘肅東部雙低冬油菜雜交種制種基地建設項目》被列為農業部重點發展項目, 投資經費600萬元, 正在爭取之中;《甘肅省小雜糧原原種基地建設項目》被列為省級重點發展項目, 投資經費200萬元, 項目經費已到位, 研究進展順利;這兩個大項目的付諸實施, 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科技事業的發展。

3 啟示

3.1 農業的發展要高度重視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

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往往孕育著科學技術的重大發展和飛躍, 是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和科技競爭力的源泉, 也是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做出貢獻的重要體現。

⑴要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切實加強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蒲性核透叩仍盒>奂罅康母邔哟稳瞬? 在工作中, 一要大力支持他們自由探索, 并鼓勵他們在國家農業科學的重大領域開展科技創新研究, 力爭在前沿學科和高技術領域取得突破。二要進一步優化學科布局, 院所聯合實施國家、省、市重大科學計劃, 建設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科學研究基地。三是以人為本, 建立和完善培養、發現和充分發揮優秀科技創新人才作用的有效機制, 培養造就高科技人才, 建設一支精干、高效的農業科學研究隊伍。四要進一步改革科技獎勵制度, 重獎有重大和突出貢獻的科技創新人才, 并大幅度提高物質獎勵基數和獎勵層次, 做到寧缺毋濫。五要創造有利于自由探索, 潛心研究, 百家爭鳴, 提攜新秀, 激勵創新的良好氛圍。

⑵要高度重視集成創新工作。在現代科技發展中, 相關技術的集成創新以及由此形成的競爭優勢, 往往遠遠超過單項技術突破的價值。如平涼市在全面推進果、畜、草、菜四大產業的進程中, 凝聚科技、經營、推廣、金融等方面的人才, 著力打造 “平涼金果”和“平涼紅牛”品牌, 相繼成立的“平涼金果”和“平涼紅牛”集團, 對提高“紅牛”和“金果”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起到重要作用。涇河川現代農業產業園開發建設項目, 與高等院校實行全面合作, 在反季節生產、新品種引進與栽培、園區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些都是集成創新的典范。

⑶要重視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發揮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優勢, 建立消化吸收再創新技術支撐平臺, 將科技大會每年給市科技局增加的科技三項費100萬元用于消化吸收再創新。引導農業科研單位不斷增加研發投入, 把重點放在新品種的選育、新技術的促成、新產品的研發上。對消化吸收再創新項目提供知識產權法律狀況咨詢, 技術水平和市場前景評估, 并提供技術服務。

3.2 要積極營造有利于科技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 進一步加快全市科技創新步伐

加快科技創新是建設小康平涼、和諧平涼、魅力平涼的內在要求, 是實現我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 是促進平涼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然選擇, 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萍紕撔掠质菚r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是科教興國戰略的進一步深化, 是我們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的戰略選擇, 要實現農村經濟的增長, 必須依靠農業科技創新做支撐。

⑴ 農業科技創新要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當今時代, 科學技術體現在我們經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今后全黨全社會堅定不移的意志和決心。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指出:“加快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 對于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 對于我國應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挑戰,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全市科技大會召開后, 對全市科技工作的總體要求中也明確指出“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 以科技項目建設和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 并將此作為今后全市科技創新的奮斗目標。由此充分說明, 從中央到地方重視科技創新的意識增強, 提高自主創新的決心和信心增加??萍紕撔乱驯徽嬲岬搅酥匾恢? 列入重要議事日程, 這為全市的農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和組織基礎。

⑵ 轉變政府職能, 加快建立責任服務型政府, 提高政府為科技創新服務的能力, 實現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堅持按市場規律辦事已成為今后轉變政府職能的趨向, 在加快建立責任服務型政府中, 出臺一些強有力的政策措施, 是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重要保證。為了適應科技創新的需要, 農業科研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要為科技創新提供以下服務:一是制定優惠政策, 在保證農業科技人員工資、職位、待遇不變的前提下, 鼓勵支持科技人員在農作物育種、新技術的研究方面創新, 加快新品種的選育和新技術的推廣步伐, 使科技創新成果盡早服務于農業經濟, 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二是主管部門要積極鼓勵支持科技人員在引進新品種、新技術中, 努力實現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讓科技人員對引進品種通過試驗、示范, 盡快推廣到農戶手中, 讓農民從中獲得效益, 在創新中轉化, 以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⑶ 依托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 聯手合作謀劃籌建科技交流項目, 為我市培養造就大批高層農業科技創新人才。主管部門要全力保障對創新人才的資金投入, 提高科技項目和科技預算中人才培養經費的比例, 設立創新人才培養和出國學習研究專項資金, 優化保障政策, 營造寬松良好的創新人才發展環境。

3.3 要全力整合全市科技資源, 積極參與國內外大市場的合作與交流, 聯手開辟農業科技創新的新途徑

首先, 讓科技人員走出去參加培訓學習, 交流思想、交流感情, 實現互補。派專人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農業大學、蘭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長安大學、省農科院等重點院所參加高層次的學術交流, 吸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出現的新技術、新作法, 用以指導我市的農業科技創新。其次, 邀請發達國家農業專家來我市進行學術交流, 了解掌握國外科技發展動態, 瞄準農業科技發展前沿, 緊跟科技發展潮流, 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再次, 通過與高等院校合作, 共同參加國家科技攻關項目, 本著給別人打工的態度, 互相聯手, 共同促進, 以提高市級農業科研單位的整體科研水平。

3.4 要大力培養科技創新人才, 強化人才資源的合理利用

平涼市農業科技人員的素質與國內發達地區相比, 差距較大。一是大量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都向發達省地轉移, 使本來就稀缺的人才變得更加匱乏;二是人才斷層, 科技人員青黃不接。就平涼市農科所而言, 從2000年以后, 先后分配、調進16人, 農業院校畢業的大學本科生只有2人, 中專4人, 其他均為非農專業人員和工人, 導致人員結構極不合理, 后備人才嚴重不足。為此, 加快培養全市農業科技創新人才是實現農業科技創新最迫切、最基礎、最有效措施之一, 應引起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3.5 要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 留住人才

首先, 對第一線從事農業科學研究人員在評定職稱上優先推薦評審, 優先聘任, 優先晉升職務工資。真正從待遇、政策方面向第一線人員傾斜, 為第一線人員提供一個良好的科研工作和學習環境, 使第一線人員在精神上有歸屬感和成就感。其次, 對從事農業科研管理的人員, 在工作上、生活上多關心, 積極要求他們上進, 爭取在管理崗位上有所建樹, 成為新型管理人才。

3.6 要改變觀念, 營造人才輩出的局面

開闊用人視野, 拓寬用人渠道, 全面貫徹落實“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科技獎勵政策。鼓勵團結協作, 聯合攻關, 自主創新, 促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一是高薪聘用科技人才。按照農業部“七五”、“八五”、“九五”農業科研單位綜合評估標準, 市級農業科研所要有博士和研究生各1—2名, 這樣市級農業科研單位才能在科研上達到高層次、高水平科研要求。我市農牧系統現在還沒有博士層次的研究人員, 要達到規定要求, 應該拓寬資金和人才渠道, 為高層次科研人才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條件, 這是新世紀、新階段解決基層農業科研單位高層次人才缺乏, 科研水平不高的有效措施。二是多途徑培養人才。首先利用科研單位現有科技人員較多的優勢, 加大培訓力度, 讓人才脫穎而出, 造就創新型人才。其次是讓學歷低的人員通過參加自學考試等途徑, 提高學歷層次, 成為復合型人才。三是按照政府的人才培養規劃和政策導向, 推薦選拔人才。讓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參加政府主管部門每年一次的人才推薦選拔, 單位要積極選拔、推薦省級“555”、“333”和市級“222”人才。

總之, 科技創新是促進經濟增長和實現技術進步的根本源泉, 是農業科研單位適應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科研單位只有不斷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生存和發展空間才能越來越大, 在當地農業發展中地位會越來越高??蒲惺聵I的發展只有通過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才能實現其專業化及社會化水平, 促進科研單位的自我發展和自我積累。如果科研單位認識不到這一點, 就會失去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機會。所以, 科技創新是增強科研活力的原動力, 是科研單位生存和發展的生命之本。

參考文獻

[1]關注“十一五”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若干重要問題解析.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5年版.

[2]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公報.

[3]光明日報, 關于自立創新方面的文章.

[4]平涼市科技大會交流材料.

[5]平涼市科技獎勵辦法.

堅持獨立自主論文題目范文第2篇

1. 保持一顆靜心。

即堅持潛心于教育研究,不為外界的誘惑所動搖。隨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轉型、經濟多元,帶來了意識形態多元、思想紛繁復雜、價值取向多樣,人們大多追求最大的利益空間,努力使自身價值最大化,從而滿足自己工作、學習、生活的需要。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各級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門明確規定中小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教師已經不是應試教育背景下,披星星、戴月亮、加班加點,一天要干十幾個小時的工作了,每天工作八小時,每周休息兩天,還有兩個多月的寒暑假。這為教師開展自主式教育教學研究提供了時間保證,但同時也為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從事其他行業提供了可能性。據筆者了解,不少教師利用業余時間伙同親友或開辦企業、或經營商店服務業、或幫助親友經營,獲取教師工資以外的報酬,這樣的教師人數還有上升的勢頭。還有部分教師把自己積攢的資金投入證劵市場,利用網絡不分上下班地炒股,獲取資本收入。少數教師還把大量的業余時間花在打撲克、打麻將上,有的還參與賭博。不少教師尤其是城里的教師熱衷于偷偷的有償家教。有些教師的業余收入已經超過工資。雖然教師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水平,但是公務員行業發展空間大于教師,使不少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努力報考公務員,一年不行就兩年、三年,他們甚至用上班時間復習備考。賺錢、娛樂、升官等種種誘惑,使得教師們無心于教育研究。作為一線教師怎樣守住一顆安靜的心,積極主動地投入教育研究?

首先要認同自己的職業價值。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職業具有很強的基礎性、社會性、發展性,作為教師要認同自己的職業價值,提高教育研究對教育實踐的貢獻度,不為眼前的金錢利益所動。

其次是培養自己的職業情感。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所有的行業當中,教師職業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發展的貢獻度是最大的,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如今成為全球敬仰的教育大師。教師職業是一種愛的職業,愛學生、愛崗位、愛事業,這就要求教師犧牲自己的個人時間,滿腔熱情地投入教育研究,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充實自己的職業生活,光彩自己的職業生涯。教師要想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就必須守住自己寧靜的心,腳踏實地于自主研究。同時也要仰望星空,發揮素質教育在自主研究中的“主心骨”作用,千萬不可盲人摸象。

2. 堅持一個方向。

即堅持自己的教育研究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主題。在一望無際的大海里航行,靠的是方向,方向偏了,越行越遠而無法到達目的地,教師做研究也是如此。在教育科研的大海里航行,就要明確教育科研應當以學生為本、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適應社會需求這個方向。圍繞怎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怎樣推進素質教育這個中心進行研究。當前教師的教育研究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紛繁復雜。中西方的教育理論、教育模式也是異彩紛呈,呈顯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織、相互激蕩之勢,有些教育研究得出的觀點和研究的目標、有些研究的主張和研究的做法甚至是相反的。這就需要我們加以辨析和選擇,需要我們確立教育研究必須沿著國家教育方針、教育改革政策的指向,必須以國家、省、市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八十年代以來,我們的教育經歷了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新課程改革,現在繼續推行素質教育。同樣教師的研究也經歷了如何提高學生分數、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何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素質教育就是一個大方向,隨著社會的發展,素質教育又有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等新的內涵,強調提高了全民族的創新素質,才能使人口資源強國轉變成國民素質強國。我們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選擇性地借鑒、吸收中西方教育理論、教育模式,選擇性地學習布魯姆、皮亞杰的教育思想,“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要使自己的研究緊跟時代的步伐、打上時代的烙印,要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科技日新月異的要求,把自主性教育研究和自己的教育教學崗位結合起來,要用自己的教育研究推動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確保教育研究少走彎路、不走彎路。

3. 貫徹一個原則。

即自主性教育研究要實事求是,做到從實際出發。其一是從自身的實際出發開展研究,做到實踐與研究相結合、回答問題與解決問題相結合。一線教師首先是一位微觀領域的日常教育教學實踐者,其主業是平凡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致力于教育教學實踐的同時積累研究需要的第一手資料,建立自己的個性化的教育教學實踐的問題庫、材料庫。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是教師研究發展的動力,教師做研究的關鍵就是要建立自己平時遇到的、觀察到的問題庫,對記錄的問題分階段進行分析、分類,尋找問題的共性、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出其中的節點展開研究。要進行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將一線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各種難題、要解決的問題分類整理,再有針對性地選擇教育理論進行學習和探究,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原理和方法。教育研究要在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之間搭起一座橋梁,通過對教育實踐的研究豐富和發展教育理論,要有草根意識,就是圍繞自己工作實踐中迷茫的、難以找到解決辦法的問題研習理論,就是基于解決自己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問題進行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教育研究還要和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水平相適應,不要貪多求快,欲速則不達,更不能好高騖遠,盲目攀高求大。既要開展樸素而不虛華、實用而不空洞、經過努力而能實現的研究,又要以問題的回答、問題的解決為核心,同時要將研究成果上升為理論,撰寫教育教學論文,讓大家共享你的研究成果,自己做自己麥田的守望者。其二是從學校的實際出發,把自主性研究和校本教研結合起來,主動積極地參加校本教研活動。在校本教研的平臺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據自己的研究借鑒、吸收同伴的觀點、做法,在同伴互助合作的研究過程中,自主反思,積極探索。在共建教育研究資源庫等活動中,自覺完成共同任務的同時,充分運用公共資源開展自主性研究活動,體現自己研究的獨特個性,保持自己研究的先進性。

4. 圍繞一個課題。

即圍繞課題研究承擔的任務或者個人課題開展研究。課題研究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探究性、實驗性、選擇性,圍繞課題開展研究可以有效避免“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現象。圍繞某個課題開展研究,可以實現研究的專一性、專業性,提高研究的水平、提升自己專業知識、技能、素養。課題的確定要在國家、省、市教育規劃綱要精神的引領下,基于自己教育教學崗位和教育教學工作實踐的問題中心,確定某一段時期的研究專題,圍繞專題確定課題,圍繞課題開展自己的研究工作。課題研究要有序列性,要借助過去研究的平臺,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發展。筆者就先后開展過“班級學生自治管理”“自主性德育”“和諧德育”的班級學生管理課題研究。新課程實施以來,在新的學生觀、教師觀、教學觀指導下,筆者先后參與過“基于情境———問題模式”“教學情境生活化”“生本課堂要素和諧”等課堂教學改革課題研究。一個課題的研究往往需要1~3年的時間,要有專心、恒心、耐心、細心,要把圍繞課題研究的理論指向性收集、指向性閱讀、實驗過程性記錄、數據對比性分析、問題有效性解決、經驗階段性總結、論文寫作結合起來。要采取敘事、隨筆、博客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資料,要從共性中認識個性,研究出問題解決辦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在實驗中糾正問題,不斷創新,豐富和發展教育理論。在實踐中推廣應用成果,有效推進教育教學工作。

堅持獨立自主論文題目范文第3篇

2、這里,響起自由的槍聲 波士頓深訪美國獨立精神

3、中考歷史考點和典型例題專題分析

4、正確認識早期資產階級革命

5、再論1823年影響《門羅宣言》的兩個國際因素

6、比較法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7、近代早期的國際競爭與財政動員:關于西荷與英法的比較研究

8、找尋美國強大的遺傳密碼

9、展廳式教學在歷史課堂中的運用

10、體驗魔法學院基礎課程《魔法師的游戲——第一課:魔法共振》發售

11、人教版初中歷史新舊版教科書世界史部分的對比分析

12、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3、美國獨立戰爭前后新聞傳播對革命的影響

14、被遺棄的“世界公民”:托馬斯·潘恩

15、《美國南北戰爭》教學設計及反思

16、咖啡的對手:茶的逆襲

17、淺談如何創設有效的歷史教學情境

18、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盔甲武器系列藏品(五)刀劍藝術品博覽2

19、加拿大和美國不設防邊界探源

20、歷史教學中記憶能力的培養

21、試談巧記初中歷史知識的幾個方法

22、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英軍飲食(3)

23、《最后的莫希干人》英法爭霸中的印第安挽歌

24、影響美國獨立戰爭的女騎手

25、英國軍隊在1812年戰爭期間的日常飲食(1)

26、美國獨立戰爭,蚊子“功不可沒”

27、論現代文明基礎的大規模建設時期

28、1778年美法同盟的建立及其影響

29、論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鑄造學生核心素養

30、如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課標意識”

31、獨家兵器:印第安煙斗斧

32、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英軍飲食(2)

33、樹立課程意識,提升學科素養

34、走進英國利茲皇家軍械博物館系列之七

35、美國早期史研究中America的翻譯問題

36、天職意識下愛國主義的殉道者

37、求真、求實與我們的困惑

38、世界近代史課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39、《美國南北戰爭》課后反思

40、歷史書寫和荒野意識:《睡谷的傳說》的多重文本內涵

41、新《出埃及記》貝爾有望出演摩西等

42、歷史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43、比較法在歷史復習中的應用

44、“三層四步”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探究與實踐

45、歷史教學目標芻議三:怎樣確定課堂教學目標

46、淺談初中歷史知識的記憶方法

47、淺談歷史原生態課堂教學策略的構建

48、《不自由,毋寧死》教學實錄

49、19世紀加拿大責任制政府的形成

堅持獨立自主論文題目范文第4篇

2、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成的重要性

3、提高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之我見

4、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

5、在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中提升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6、閱讀教學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7、談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8、淺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缺失及培養策略

9、淺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0、探索微課環境下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1、淺議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有效教學方式

12、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3、小學生自主學習數學探微

14、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的探索

15、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探究

16、培養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17、淺談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8、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19、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初探

20、淺談小學生自主學習中教師的“導”

21、家庭作業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關鍵能力的條件和對策

22、小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方法之研究

23、數學教學中小學生自主學習提效策略研究

24、談培養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策略

25、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6、立足小學語文課堂,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7、快速朗讀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微教育實驗報告

28、閱讀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9、翻轉課堂在小學生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30、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31、淺談數學課堂中的小學生自主學習

32、借助培養想象能力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

33、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34、小學生自主學習支持系統建構的思考與實踐

35、如何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6、淺談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

37、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38、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教學策略探究

39、如何在小學體育中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40、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語文教學中的培養分析

41、三峽民間文學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

42、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

43、巧用思維導圖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44、踐行課程理念,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45、談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

46、小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能力培養策略探索

47、網絡環境下低年級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48、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實踐研究

49、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探微

堅持獨立自主論文題目范文第5篇

華創科技HDDE-980-MC高清“線性”與“非線性”編輯錄像系統支持雙通道錄放及配音, 具有單通道錄放、線性編輯功能, 可實現“線編”與“非編”的一鍵切換, 支持AVID MC精編及第三方認證非編軟件支持, 具有可擴充3D錄放、線性編輯的功能。

多通道收錄服務器HDMS-9000采用易盤卡記錄, 并可實現雙盤記錄備份, 能同時采集8路高清信號或4組3D高清信號, 有可獨立工作的4個“錄放模塊”。功耗低, 8路雙盤僅80W, 配備雙冗余電源。

堅持獨立自主論文題目范文第6篇

1 從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不僅是系統化、理論的知識體系, 屬于社會意識形態, 而且是社會存在基礎的生產力的重要方面。對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早在100多年前, 當科學技術對推進工業化的重要性剛剛彰顯的時候, 馬克思就指出:“生產力也包括科學”[1], “現代自然科學和現代工業一起變革了整個社會, 結束了人們對自然界的幼稚態度和其它幼稚的行為”[1]。

科學技術發展到20世紀中期以后, 進入了新的突飛猛進的革命時期, 它不僅是生產力, 而且在西方科技經濟發達國家, 成為現代生產力系統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成為國家與國家較量的核心力量。但是, 在我國長達10年“文化大革命”期間, 我國科學技術事業成為遭受破壞最為嚴重的領域, 科學發展技術主體的廣大科技人員和知識分子成為挨批受整的對象。正因為如此, 鄧小平在1975年剛一重新回到領導崗位, 就自告奮勇抓科技, 對科技工作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全面整頓。并多次針對“四人幫”鼓吹“自然科學是上層建筑”, 否定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理論, 以無產階級大無畏的氣概, 明確肯定了科學技術生產力性質。在1978年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的講話中, 鄧小平首先提出,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這是馬克思主義歷來的觀點”[2], 并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科學技術領域發生的深刻變革和一系列新興科學技術產業發展的事實, 重申并進一步闡明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 指出“現代社會生產力這樣巨大的發展, 靠的就是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2], 科學技術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生產力。同時, 重申了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的著名論斷, 從此包括科技人員在內的廣大知識分子真正得到了“脫帽加冕”——脫了資產階級的“帽”, 加了工人階級的“冕”, 獲得極大的精神解放, 科技創新熱情得到極大煥發。迎來了科學的春天。從此, 我國科學技術事業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由此可見, 在當時的條件下, 鄧小平之所以多次重申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這一馬克思主義重要命題, 首先是從政治和思想的角度, 為恢復廣大科技人才和知識分子的社會政治地位提供思想理論基礎。他在后來的一次談話中說:“要把‘文化大革命’的‘臭老九’提到第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嘛, 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嘛”[3]。從而打破長期套在廣大知識分子頭上的精神枷鎖, 使一大批長期挨整受批的科技人才和知識分子得以平反昭雪, 從而極大地激發廣大知識分子報效祖國、建功立業的愛國主義和參政議政的政治熱情及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到后來引發了廣大知識分子廣泛參與的實踐標準問題大討論, 全黨全社會產生極大的思想大解放效應, 開啟了全社會思想大解放的先驅, 為黨的十一屆全會實現黨的指導思想的轉變和工作重心的轉移起到重要的先導作用。

其次, 是從科技經濟角度為全面調整、恢復和發展科學技術提供了理論依據。二戰以后, 科學技術迅猛發展, 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十年“文化大革命”, 我國科學技術事業遭受嚴重摧殘, 科學技術發展幾乎停滯不前, 與國外科技發達國家差距進一步拉大。對此, 鄧小平十分焦慮。在當時的政治思想斗爭極其尖銳的情況下, 鄧小平以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為依據和指導, 以無產階級政治家的雄偉膽略, 自告奮勇抓科技和教育。他說“我們國家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從何著手呢?我想, 要從科學和教育著手”[2], 在他的直接領導下, 首先對中科院的科技工作進行全面卓有成效的整頓, 使廣大科技人員開始歸隊, 全國重要科研機構科技工作逐步邁上正軌, 并開始快速發展;在全國很快恢復高考制度, 研究生教育制度;率先在科技界恢復對外交流, 擴大對外開放;并開始了科技體制改革, 全面實施旨在追趕世界科技前沿和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科技攻關”、“863”、火炬、星火等科技計劃。

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鄧小平在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中的核心地位。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 他在統籌運帷中華民族發展大計的同時, 一如既往地注視著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 創造性地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大命題。1988年, 他在一次會談中, 首次指出“馬克思說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事實證明這話講的很對。依我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3]此后又多次強調, 直到1992年南巡講話又重申, “我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這幾年, 離開科學技術能增長這么快嗎?要提倡科學, 靠科學才有希望。[3]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 之所以反復強調科學是第一生產力, 首先在于以他從生產力系統的角度, 進一步強調科學技術對于現代生產力發展的先導作用和決定性作用, 為大力發展科學技術, 推動經濟內涵式增長,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奠定理論基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全新的重大命題, 不僅在于對當代世界科技革命和經濟發展經驗的高度概括, 而且與重申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一樣, 具有更大的解放思想的作用。它突破了傳統的生產力認識范疇, 把本質上作為精神生產的科學和技術活動當作生產力的因素, 極大地改變了對生產力結構的理解, 即科學技術已成為現代生產力系統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內生變量??尚蜗蟮谋磉_為:現代生產力= (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 ×科學技術。從而也從生產力綜合協調發展的戰略高度謀劃和提高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 提出了新的思路、指導思想和治國方略即“科教興國”戰略。

其次, 在于從社會文化的角度, 進一步促使全黨全社會“尊重知識, 尊重人才”社會文化氛圍的形成。改革開放以后, 雖然廣大科技人才和知識分子的政治社會地位得到根本改變, 但科技人員尤其是科技優秀人才物質生活條件仍有待改善, 工資待遇特別是在商品經濟大潮初期相對商品營銷人員仍很低, 致使在當時流傳著“制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之類的說法;加之我國傳統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影響, 社會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崇尚科學, 追求科學的文化氛圍尚未形成, 甚至在90年代初期一度出現新的“讀書無用論”。正是以鄧小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思想理論基礎, 黨在新時期制定了改善科技人員工作生活條件、提高物質待遇的一系列福利性政策和恢復職務、職稱晉升、獎勵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一系列激勵科技人才施開才華的發展性政策, 極大激發和調動了廣大科技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萍脊ぷ饕渤蔀樯鐣钍艹缇吹穆殬I之一。今天, 我國全民族科技意識的強化,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民族文化氛圍的形成, 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深入人心不無關系。

2 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作為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核心的江澤民, 不僅踐行鄧小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思想,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而且第一次全面系統地提出了創新主要是科技創新的思想。

面對20世紀90年年代以來, 全球科技革命更加迅猛, 知識經濟初見端倪, 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江澤民不失時機創造性地提出了創新的思想, 并將其與知識經濟聯系起來, 建設國家創新體系。這是對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1992年10月, 江澤民在黨的14大報告中就講了創新的問題。1995年5月在全國科技大會上, 他又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如果自主創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依靠技術引進, 就永遠難以擺脫技術落后的局面。一個沒有創新的民族, 難以屹立民族之林。”[4]他進一步指出, “科學的本質是創新, 要不斷有所發現, 有所發明”。“有沒有創新能力, 能不能進行創新, 是當今世界范圍內經濟、科技競爭的決定性因素。”[5]“要迎接未來科學技術的挑戰, 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 勇于創新”, “科技創新已越來越成為當今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標志”[4]。在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的指導下, 從1998年底開始, 我國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及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活動全面展開。

江澤民之所以一直強調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 首先在于從中華民族經久不衰、興旺發達的高度, 以喚醒和增強全黨全社會不斷進取的創新意識。江澤民是20世紀80年代末成為中央領導核心的, 當時面臨的形勢是一場政治風波給人們的思想造成一定的混亂, 西方國家的制裁對我國經濟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90年代以來, 東歐劇變, 蘇聯解體, 經濟長期衰退;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依仗其強有力的技術創新能力出現了持續增長的勢頭。正如江澤民指出的“我們正處在新舊世紀交替的重要歷史時期,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充滿矛盾和激烈競爭的世界。國際間的競爭, 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 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在科學技術上落后, 就會被挨打”。[6]正因為如此, 江澤民把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提高到“民族進步的靈魂”、“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的高度, 以激發全民族不斷開拓進取的創新意識。

其次, 在于從深化科技體制與經濟體制改革的角度, 以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但科學技術不會自動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而是需要形成科技要素與其它生產要素有機結合的機制, 才能形成現實的生產力。這種機制, 一方面就是通過技術創新, 即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將技術要素與其它生產要素重新組合實現技術商業價值的活動, 這與我國傳統的科技成果轉化即先由科研單位、高校研發出科技成果, 再向企業轉化的單向度的從科技到生產、導致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科技經濟活動有著本質的區別。另一方面, 就是通過科技、經濟體制改革即體制創新, 打破國家與地方、科研機構、高校與企業等地區、部門之間的體制障礙, 形成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良好機制, 最大限度地解放科技生產力。正如江澤民指出的, 創新“包括理論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及其它創新。”[7]“科技創新是生產力的重要變革, 體制創新是生產關系的重要變革, 把這種變革緊密結合起來, 把這兩方面都搞好, 我國經濟社會就能更好持續健康發展[7]。

3 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隨著對創新理論認識的深化和創新實踐的全面展開, 在新世紀, 以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為主要內容的創新活動成為全黨全社會廣泛的共識和行動。國家創新體系的結構、內涵和特征也已比較清晰。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就是要科學定位和充分認識企業、大學、國家科研機構、國防和其他工業研究機構在建設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以國家科研機構和大學為骨干和基礎、知識創新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 建設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國防科技創新體系和各具特色、充滿活力的區域創新體系。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取得較好成效。

但是, 必須充分認識到, 改革開放以來, 一方面, 盡管我國經濟保持每年近10%的高速增長, 成功實現了經濟趕超戰略, 但這種高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延式增長, 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資源過度消耗十分突出;制造業鎖定在價值鏈的低端, 核心技術和產業標準仍主要掌握在外國人手中;另一方面, 為了盡快縮短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 在較長的時期內我國一直鼓勵引進技術和裝備, 包括以合資方式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但無論是合資還是引進技術, 都未能帶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提高。“以市場換技術”的策略讓出了市場, 卻難以換來技術能力的提高, 反而使這些產業陷入技術依賴的被動局面。

對于這些嚴竣問題,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新的中央領導集體, 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并認為最終要靠科學技術來解決問題。胡錦濤在2004年就強調一定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進一步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8]。并提出“要堅持把推動自主創新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大力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大力增強核心競爭力, 在實踐中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創新的路子。”[9]2006年1月9日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胡錦濤發表的《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斗》的重要講話中, 對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重大意義、基本內涵、主要內容和指導方針、實現形式等根本問題進行了全面闡述, 并在黨的17大報告中把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提高自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確定為新時期國家發展戰略核心, 從而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理論。

事實上, 堅持自主創新,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一直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領導集體著重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當然, 在不同時期, 思考和強調的角度和側重點是不同的。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第一次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明確闡述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立足點和出發點, 那就是中國人民必須掌握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的國家獨立和自主發展, 中國人民必須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運。他在強調科技對二戰以來經濟發展的決定作用的同時, 也注意到科技第一要素使得國際競爭的性質、形式和主導力量發生了根本變化??萍甲灾鲃撔履芰ψ鳛榫C合國力和企業競爭的核心要素主導著新的生產力基礎上的一切經濟活動和上層建筑的巨大變革。在經濟、科技全球化體系中, 如果沒有自主創新能力, 企業大股東即使擁有絕對控股地位也難以完全掌握企業經營的主導權、發展的主動權、利益分配權和未來前途的選擇權。同樣, 一個國家沒有掌握核心技術, 自主創新能力低下, 也會出現類似情況。對此, 鄧小平在1988年就深刻地指出:“過去也好, 現在也好, 將來也好, 中國必須發展自己的高技術, 在世界高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 沒有發射衛星, 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 就沒有現在的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標志。”[10]從這里可以看出, 在改革開放初期, 鄧小平主要是國家主權和政治及軍事安全的角度強調自主創新的。

90年以后,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增強和科技創新的發展及理論界對創新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 江澤民和胡錦濤則主要是從經濟發展乃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角度思考和闡述自主創新問題。在1995年全國科學大會上, 江澤民提出:“如果自主創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依靠技術引進, 就永遠難以擺脫技術落后的局面。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 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大國, 我們必須在科學技術方面掌握自己的命運。”[11]“發展高技術, 要始終突出自主創新, 只有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我們才能減少對于技術引進的依賴, 提高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這是關系我們經濟繁榮、民族振興和國家強盛的戰略之舉[11]。在此基礎上, 胡錦濤在強調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對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重要作用的同時, 則從貫徹科學發展觀, 實現社會經濟和諧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強調自主創新對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意義。胡錦濤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加快技術進步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鍵環節。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一項重要任務是要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技術進步方面不斷取得突破, 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科技支撐。”[12]并在黨的17大報告中, 要求全黨全社會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

摘要:從改革開放初鄧小平重申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到提出并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大命題, 再到江澤民提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全面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又到胡錦濤提出自主創新理論,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是改革開放30年來, 黨中央領導核心與時俱進,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針對國內外不同的形勢和歷史任務, 從不同的角度提出的馬克思主義科技強國思想, 是一脈相承的。切實貫徹這些重要思想, 對新時期踐行科學發展觀,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上一篇:有關于寵物店的論文題目范文下一篇:鄉村振興物流論文題目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