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一帶一路經濟效應分析范文

2023-10-05

一帶一路經濟效應分析范文第1篇

一、“一帶一路”戰略的內含

在十九世紀德國的李?;舴以浱岢隽?ldquo;絲綢之路”的思想理念, 這也是我國的漢代時期與其他的大洲和地區之間的文化、經濟、貿易往來渠道, 這條“絲綢之路”對于沿線的國家的經濟文化和貿易都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這也是沿線國家的“絲路精神”的一種體現。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傳統思路精神的延續和繼承, 同時這也是積極順應時代形勢發展的目標。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

在改革開放的這幾十年間, 我國出現了許多有地區經濟特色的發展區, 例如: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以及深圳等地, 這些地區經過改革發展形成了具有地區特色的經濟發展區。但是, 分析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可以發現, 這部分地區由于最大的優勢只有自然資源豐富這一方面, 所以在經濟發展中的位置就是原材料和能源的供應者, 只有非常少的部分資源會用于當地的建設, 絕大多數的自然資源都會運到其他的經濟發達地區。

三、“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區域的協調發展

在具體的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時, 既能促進各國之間的利益發展, 又能積極地適應國內外的經濟發展形勢,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實施和落實, 首先要促進區域經濟之間的協調和發展, 并且提升對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經濟貿易發展。除此之外, 我國的政府更應該堅決貫徹和落實“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理念, 并且合理地建設出合理配套的基礎設施。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 以及經濟實力和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 在世界的大舞臺上我國逐漸都占有了一席之地, 同時也由于“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落實, 有效促進了我國西部地區的經濟貿易發展, 并且也為西部地區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的發展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四、分析“一帶一路”戰略中可能存在的風險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發展和落實, 為地區經濟帶來的新的發展和機遇, 但是也發現“一帶一路”戰略中存在著一些風險的因素, 這其中包括政治上的風險、國外強國的挑唆、國內的改革速度較為緩慢等方面風險, 所以一定要加強并且合理地對這些可能發生的風險因素進行預防和控制, 這也是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的過程。

五、有利于“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政策支持

(一) 完善規劃計劃

要完善規劃計劃就要分析不同的地區經濟條件, 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定位, 在進行制定區域規劃的時候要重點的表明區域內著重發展的城市, 并能為區域之間的經濟交流提供一定的便捷途徑, 使制定的城市規劃更加的合理和完善, 而且還要嚴格地按照此規劃貫徹和落實到位。

(二) 針對財稅制度和政策進行合理化的改革

分析我國現在的綜合國情和經濟發展, 要加大相關財稅區域的改革力度, 還要站在宏觀的角度進行思考和研究, 深入的分析并且探討區域發展和產業鏈條之間的影響, 并且適當地給予一些企業的或者行業能促進其可持續并且良性發展的有利優惠政策, 比如, 稅收方面的增值稅和所得稅等等。為了配合財稅改革, 政府也要積極完善財稅的各項政策, 比如, 出口退稅和關稅等等, 這樣的政策能快速的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從而促進雙向投資的目的能快速的達成, 同時, 政府的相關宏觀調控一定要做到科學合理, 這樣才能使資金的杠桿效應起到真正的作用。

(三) 金融創新與金融改革相輔相成

要想提高我國的人民幣在全世界的應用范圍, 可以推出相應的金融體制, 并且還要根據實際的經濟體系來進行合理的完善人民幣定價體制。要想創新金融機構體系, 可以通過債券融資、資產證券化等方式進行基礎設施發展。除此之外, 我國政府不能忽視民間金融組織的影響, 也要有效的提升對于其相關的政策扶持力度, 使“一帶一路”戰略能得到真正貫徹和響應到位。

(四) 為地區貿易和投資提供響應的政策支持

要想使區域貿易得到快速的發展, 并且真正地實現國際營銷和跨境電子商務, 在中西部地區還要重點的發展交通和物流運輸, 創建大型的倉儲物流基地和物流的分撥中心, 將雙向投資的合作效應在最大的程度上得到一定的體現, 并且給予國內建筑和紡織等行業, 在境外建設工廠的一定政策和資金支持, 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整體的生產質量和發展水平。在制定區域之間的基礎設施配置計劃時, 一定要嚴格的遵循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原則, 在進行跨國的貨物運輸時, 務必要注意科學合理的安排班車的運輸量、產品、頻率。

六、結語

“一帶一路”戰略原則應該是本著“互利互信、平等協商”, 并且應與各大銀行積極地開展金融貿易合作, 這樣才能真正地為戰略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并且還要在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加強相應的交流力度和合作力度, 將“一帶一路”戰略真正的落實和實施, 為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摘要:目前, 我國的經濟水平和經濟結構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要保證區域經濟能夠協調的發展, 就要抓住當前時機, 嚴格貫徹并且落實“一帶一路”戰略, 有效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的發展。本文探究了“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并就相關內容提出了科學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郝瑞軍.“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受到的影響與格局重塑[J].現代商業, 2016 (16) .

[2] 張玲."一帶一路"戰略視閾下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J].經濟研究導刊, 2017 (14) .

一帶一路經濟效應分析范文第2篇

學生:鄭精 班級:電信理1404 學號:0121414680410

一帶一路戰略分析

“一帶一路”作為中國首倡、高層推動的國家戰略,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屹立于世界的領導地位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是國際合作的新平臺。“一帶一路”戰略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

“一帶一路”的由來。2100多年前,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陸上“絲綢之路”。同樣,從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代起,連接我國與歐亞國家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逐步興起。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共同構成了我國古代與歐亞國家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大通道,促進了東西方文明交流和人民友好交往。在新的歷史時期,沿著陸上和海上“古絲綢之路”構建經濟大走廊,將給中國以及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共同的發展機會,拓展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在當前全球經濟緩慢復蘇的大背景下,加強區域合作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并且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周邊外交。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時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倡議;同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時提出,中國愿同東盟國家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歐洲時表示,要把中歐合作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等重大洲際合作倡議結合起來,以構建亞歐大市場為目標,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2014年5月21日,習近平在亞信峰會上做主旨發言時指出:中國將同各國一道,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盡早啟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更加深入參與區域合作進程,推動亞洲發展和安全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2014年11月8日舉行的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強調,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互聯互通相融相近、相輔相成。如果將“一帶一路”比喻為亞洲騰飛的兩只翅膀,那么互聯互通就是兩只翅膀的血脈經絡。

“一帶一路”的概況。“絲綢之路經濟帶”東牽亞太,西連歐洲,輻射40多個國家、近30億人口,在我國境內就覆蓋6個省區市,市場規模和潛力獨一無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僅我國與中亞五國的年貿易額就超過400億美元,20年增長近100倍。絲綢之路經濟帶沿途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上海合作組織主要成員國、延伸至地中海中岸和東岸,連接東亞、中亞、歐洲與非洲。通過沿線各國的合作和規劃,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并形成連接東亞、西亞、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促進貿易暢通和投資便利化。同時,“絲綢之路經濟帶”也將促進我國的西進戰略,在歐美市場普遍不景氣的背景下,拓展中亞、西亞和南亞市場,對我國的外貿出口也有積極意義。

“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這一倡議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愿望,提供了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臺,能夠把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同沿線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

1、 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

在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我們亟需資本、技術和管理模式。因此,當初的對外開放主要是以引進外資、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模式為主。有數據顯 示,1979至2012年,中國共引進外商投資項目763278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達到12761.08億美元。不可否認,這些外資企業和外國資本對于 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管理的現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梢哉f,這是一次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性產業大轉移。而今,盡管國內仍然需要大規模有效投資 和技術改造升級,但我們已經具備了要素輸出的能力。據統計,2014年末,中國對外投資已經突破了千億美元,已經成為資本凈輸出國。“一帶一路”建設恰好 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新趨勢。“一帶一路”戰略通過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這“五通”,將中國的生產要素,尤其是優質的過剩產能 輸送出去,讓沿“帶”沿“路”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共享中國發展的成果。

2、 順應了中國與其他經濟合作國家結構轉變的需要

中 國早期的對外開放可以說主要針對的是發達國家和地區。而今,中國的經濟面臨著全面轉型升級的重任。長期建設形成的一些產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許 多處于發展中的國家卻面臨著當初中國同樣的難題。因此,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進行比如道路、橋梁、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幫助他們發展 一些產業比如紡織服裝、家電、甚至汽車制造、鋼鐵、電力等,提高他們經濟發展的水平和生產能力,就順應了中國產業技術升級的需要。[1]

3、 推動多邊合作

一帶一路戰略將是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中日韓自貿區等國際合作的整合升級,也是我國發揮地緣政治優勢,推進多邊跨境貿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當今世界正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發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 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維護全球自由 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符合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積極探索,將為世 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當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 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 責任義務,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新加坡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絲綢之路既是中國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當代中國文明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自信和復興的有效方法,是大國崛起所依托的時代精神。 “一帶一路”構想與“中國夢”的理念相輔相成。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作為時代的青年人,我們要鑄就信仰,國家的發展關乎每個人的命運,要深入開展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向先進黨員看 齊。我們要牢記習總書記對青年人的教誨,提升自身的思想高度,同時,注重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建言獻策。對此次“一帶一路”戰略的實 施,深入挖掘其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即亞投行通過長期債券等形式積極推動PPP模式并且項目對私人資本開放,“互聯網+”新模式幫助更多普通人圓夢,深入 有效的合作有助于2020年東南亞經濟共同體的建成,形成一個對人民生活貢獻巨大的社會生態圈等等。

這是一次偉大的戰略,這是一個利己利彼 的戰略,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一步,我國利用自身經濟實力向外尋求發展空間,也為國內經濟轉型提供了機遇和時間,同時減弱了我國的產能過剩問題, 為企業銷路找開口,緩和企業改革的陣痛,也促進了國內外企業的優勢互補,我們應認識到,這是一次在全球主導經濟體制下的突圍并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 的打破了西方的“中國威脅論”。 連通,為了更好的發展;連通,讓全球化的經濟回到真正意義上的軌道。這是中國向世界展示的最有力的姿態:和平、開放、理解、包容、交流、合作、共贏,中方愿與沿線各國及參與各方一道穩步推進示范項目建設,保障多邊利益,沿著互尊互信的道路,和衷共濟,相向而行,早日爭

一帶一路經濟效應分析范文第3篇

編者按:今年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于4月下旬在北京隆重召開。本屆高峰論壇的主題是“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核心是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是今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是全球矚目的國際盛會。為此,本期封面故事聚焦產能合作、重大項目建設、投資環境、風險管控和安全保障等論壇熱點話題,對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進行全面報道。

“一帶一路”倡議經過五年多的實踐,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同特色大國外交的靚麗名片,成為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金字招牌,成為引領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平臺。去年8月,中央召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會議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在系統總結5年來取得成績的基礎上,聚焦重點、精雕細琢,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共同繪制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召開之際,為推動“一帶一路”行穩致遠,中國有必要與合作伙伴國一起,科學總結五年多來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共同規劃下一步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

“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成效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五年多來,取得超預期的建設成就和國際影響,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重要“現象級”話題。為便于國際社會理解和把握五年多來取得的進展,筆者用“通”“共”“實”“暖”四個關鍵字概括其成就:

“一帶一路”核心是“通”

“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追求的目標。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一帶一路”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平臺,站在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高位倡導和推動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國際產能合作,在“通”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從減少貿易壁壘、推動貿易便利化、降低運輸成本、消除民心隔閡等多方面著手,中國用自身實踐倡導和帶動整個國際社會,共同書寫《世界是通的》這一本歷史大書,旨在推動世界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由于“一帶一路”高站位和公共屬性,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歡迎和熱情參與。

“一帶一路”關鍵是“共”

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一直貫穿于“一帶一路”的整個實踐進程?!耙粠б宦贰痹醋灾袊?,但屬于整個世界。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參會的各國領導人和各界代表共商如何推進國際合作、如何實現共贏發展、如何把各國的發展規劃和國際組織的相關議程與“一帶一路”進行匹配和對接。在具體項目落地過程中,中國與沿線國家平等協商,中國企業與沿線國家企業有效互動,中國員工與沿線國家員工并肩工作,“一帶一路”已經成為共同的事業。123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171份“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共建“一帶一路”已逐步深入人心,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一帶一路”品牌是“實”

“措施實、平臺實、項目實”,中國推出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政策舉措。為了促進“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中國與沿線國家簽署了一批實實在在的合作協議和項目,既給予了真金白銀的硬支持,又搭建了很多功能性的合作平臺,如推動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中歐合作基金等雙多邊金融合作機構,亞投行、絲路基金已為參與國的一批重要項目提供了貸款或投資支持。從去年起每年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動。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提出的270項成果清單,絕大多數已經落實到位。中老鐵路、中泰鐵路、瓜達爾港、比雷埃夫斯港、皿吉鐵路、蒙內鐵路等一批標志性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沿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明顯提升。5年多來,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中國還同沿線國家建設了82個境外經貿合作區,在沿邊省區設立了許多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邊境經濟合作區,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增投資,給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注入了新動力。中國還與“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簽署了雙多邊運輸便利化協定、雙邊和區域海運協定、雙邊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

“一帶一路”特征是“暖”

不僅僅注重經濟合作等方面的“硬聯通”,更注重溫暖人心的“軟聯通”。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五大合作領域之一,與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等其他“四通”并駕齊驅,也是其他“四通”的重要基礎。5年多來,民心相通建設成就斐然,為“一帶一路”建設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中國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廣泛開展人文交流與合作,規劃實施了一大批品牌項目和活動。與許多國家簽署了教育合作協議,實施絲綢之路專項獎學金計劃,中國每年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與世界衛生組織攜手打造“健康絲綢之路”,與沿線國家深入實施了旅游、減貧、綠色環保、防治荒漠化等領域的合作交流。加強智庫交流合作,建立“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等合作機制。中國與沿線國家互辦文化年、藝術節、電影節、電視周、圖書展,推動各國展現各自民族特色,感受不同文化風采,增進相互了解認知。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唱響“融”字主旋律,主動融入當地社會,央企海外分支機構38萬多名員工中8 5%是本地員工。企業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開展愛心公益活動,幫助解決當地民眾的實際困難,中國企業已經成為沿線國家的人才孵化器、產業推進器和社區好鄰居?!耙粠б宦贰奔扔姓g的“大”項目,也有民眾間的“小”活動。這些項目和活動有效促進了沿線國家之間的民心相通。5年多來,中國具有國際主義情懷的企業家和志愿者紛紛走出國門,走向沿線國家,深入一線,幫扶濟困,涌現出很多惠民生、促發展的生動故事和鮮活案例,沿線很多岡家的民眾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受益者。

“一帶一路”如何優化和升級

經過5年多的發展,“一帶一路”已經進入精耕細作的階段。關于“一帶一路”如何走深走實,實現高質量發展,筆者以為,宜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在思想認識上,需要進一步凝聚合作共識,激勵多元主體積極參與,共同做大做優世界經濟蛋糕?!耙粠б宦贰背h提出以來,由于其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強調合作主體的平等性,不尋求排他性的利益,照顧各方舒適度和參與度,有助于推動不同地區和國家之間協調聯動發展,因此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在國際和區域層面,各類國際和區域性組織均將其互聯互通藍圖和投資計劃與“一帶一路”進行對接。在國別層面,很多國家主動將自己國家的發展規劃與“一帶一路”進行銜接。但是,也有一些國外民眾誤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方一家的事情,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在第二屆高峰論壇期間,我們可以系統闡述“一帶一路”的世界意義,讓國際社會充分認識到,在世界經濟進入“平庸增長期”、全球治理存在嚴重赤字的時代背景下,“一帶一路”可以帶動歐亞非大陸新一輪生產力革命,推動世界經濟發展?!耙粠б宦贰苯ㄔO是全新的事物,各國政黨、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和智庫等都是參與的主體,都是“主人’’,都應呵護好這一偉大倡議,都可以從不同角度積極融入,共做增量,協同做大做優世界經濟“蛋糕”。

在合作內容上,需要拓寬合作領域,提高合作質量,增加合作的可持續性?!耙粠б宦贰币獙崿F可持續發展,需要在“開放”“綠色”“創新”“廉潔”“文明”“健康”“和平”等關鍵詞上下功夫,不斷充實合作內容,推進“一帶一路”合作機制、模式、平臺以及要素配置等方面的創新,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廉潔之路、健康之路、文明之路、和平之路?!耙粠б宦贰苯ㄔO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軟件”?!坝布敝饕富A設施和交通運輸等領域的互聯互通,“軟件”主要指制度(法律法規、政策)、技術、人文和情感等領域的互聯互通。當前既要加強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等硬聯通,又要推進政策、規則、標準等軟聯通。在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要加快信息、政策、教育、人文等領域的互聯互通,通過加強感情上的互聯互通,加深彼此了解,夯實合作的社會基礎。在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國際產業合作方面,要引導參與企業弘揚“工匠精神”,打造合作精品。已有的互聯互通旗艦項目,應做好項目的建設和后期運營等工作,特別是要探索經濟合作、生態環保與人文交流相互促進的科學模式。要根據合作伙伴同的發展需要,把電子商務、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建設等最新科技和理念運用到“一帶一路”建設上來,助力合作伙伴國的跨越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在建設方式上,注重內外聯動發展,加強“一帶一路”建設與國內區域發展的銜接?!耙粠б宦贰背h提出后,我國各個省區市都在發揮各自優勢,積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西北地區發揮新疆、陜西、甘肅等地的區位、經濟文化、人文等優勢,打造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大力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東北地區不斷完善與俄羅斯、蒙古等國的互聯互通,建設向北開放的窗口。西南地區發揮廣西、云南等地優勢,旨在形成“陸絲”與“海絲”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門戶。中部地區努力探索怎樣才能形成“一帶一路”的腹地支撐,使“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有機對接和融合。沿海地區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均在探索如何發揮自身特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但總體而言,同內各省區市參與“一帶一路”尚處于自發狀態,差異化發展不夠,合力發揮得尚不充分,一些地方還沒有很好地把“位能”轉化為“勢能”,沒有把“優勢”轉化為“勝勢”。在新時代,各地區應根據自己的資源稟賦、歷史文化、科技研發、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優勢,善于找“不同”,研究本地區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準確定位和差異化目標、“一帶一路”建設與本地區生產力區域布局的關系、推進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政策工具、“走出去”和“引進來”融合共進的機制、本地區企業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路徑選擇等。既要抬頭看中央部署,又借鑒其他省份成功經驗,找準本省區“一帶一路”建設的定位和重點,加強對本省區內各地方、各行業走出去的指導協調,依托友好城市等平臺,與沿線國家開展更加精準的對接,創新合作模式,精心打造品牌。同時,要處理好自身發展和帶動周邊發展的關系,打造區域協調發展的共同體,努力實現最優政策組合和最大整體效果。各地區可根據人文交流和產業發展布局,新增一批沿線同家和發達國家友好城市,擴大友城交往“朋友圈”,提升交往的內涵與質量。國家應在頂層設計上,強化相關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等的統籌協調,就“一帶一路”地方實施方案與同家發展規劃銜接工作提出更加明確的指導意見,引導地方準確定位、錯位發展,避免同質競爭,科學有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通過“一帶一路”更好帶動內外聯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建立中國在境外投資的專門服務機構,為海外投資企業提供業務指南與信息咨詢幫助。

在智力支撐上,需要加強宏觀、中觀和微觀三方面的研究,為“一帶—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持。一是從宏觀上,需要加強頂層設計的研究,這類研究視野要高、定位要深。目前“一帶一路”系統性研究成果不多,“一帶-路’的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仍然“在路上’’。下一步需要把“一帶一路”放置在世界發展大歷史中去認識和定位,提煉總結“—帶_路,’倡議的時代背景、核心理念、推進路徑,深入研究“一帶一路’’建發的發展動力和內在規律,建立健全“一帶一路”的理論體系。需要深入研究“一帶一路,’與國內五大發展理念的關系,與世界經濟再平衡、新型全球化、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關系。需要研究“一帶一路’’倡議如何與觀有國際機制進行有效銜接,如何改進和完善全球供應鏈、價值鏈、產業鏈,讓那些處在不利位置上的國家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全球分工當中,更多地從全球價值鏈當中獲益。二是從中觀上,需要加強區域與國別調研,為“—帶一路”與沿線國家發展規劃對接提供建議,這類研究要務實管用。需要研究“一帶一路”與其他區域合作機制的關系。要對沿線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政治、社會、經濟等方面環境和條件支撐,以及與我合作意愿、優先對接領域等開展綜合性調研。需要與發達國家智庫和企業深入探討,在哪些領域可以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三是從微觀上,需要加強分行業、分領域的對接研究,這類研究要“?!?。下一步的研究,需要與產業、企業的對接匹配起來,需要與國外智庫協同起來,共同開展更有針對性地精準研究。鼓勵地方和高校智庫走“專、精、特”的發展路徑,避免走“大而全”的發展路徑,形成自己的特色研究優勢。在服務“—帶一—路”具體領域上,能有一批“單打冠軍”式的智庫產生。譬如,圍繞產業園區、陸路交通、海路運輸、法律制度、園Ⅸ建設、綠色金融、跨境電商、信息基礎實施建設、各類風險防范、沿線同家輿睛民意評估等開展研究,為具體項目合作提出更加專業化的建議。鼓勵我國智庫“行走在路上”,與合作伙伴國智庫攜手開展一線考察調研,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精準的智力支持。

踐大道之行,必成其久遠。和平合作、開放融通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第二屆高峰論壇必將是高朋滿座、應者云集,將會成為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盛會?!耙粠б宦贰彼宫F的時代魅力、所釋放的發展潛力、所體現的國際擔當,必將隨著第二屆高峰論壇的召開越來越凸顯出來。

一帶一路經濟效應分析范文第4篇

一、國內外學者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倡議

從國內來看, 學者們對于一帶一路的提出的戰略背景和原因主要有兩個觀點:一是當下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 李建民認為由于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 區域差距過大, 建設“一帶一路”是我國統籌中西部地區實現全方位開放格局的需要, 馮江茹認為由于我國勞動力價格的快速上升導致我國“引進來”戰略失去了原有的優勢, 且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造成產能過剩, 因此需要新的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同時她還補充道作為全球化的受益者, 中國也必須承擔起大國責任, 將自身的發展成果惠及至周邊各國這一觀點也得到毛艷華的認同, 在《“一帶一路”對全球經濟治理的價值與貢獻》一文中他指出從內部來看“中國需要一種新戰略來推動新一輪的經濟發展”。二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邏輯延伸。任宣指出中國缺乏經新經濟增長的動力, 必須需要新的對外開放的形式石澤也認為一帶一路的提出背景是中國需要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來滿足其對外部市場和資金的需求。新加坡學者鄭永年認為一帶一路提出的核心是貿易, 中國對外關系的核心是經濟貿易還有學者指出中國提出這一倡議是出于經濟外溢效應的要求, 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狀態致使其需要與國際社會有更為穩定和長久的合作平臺, 現有的貿易運輸網絡不能再滿足, 中國需要通過海上貿易來帶動經濟發展等海杜克說:“從經濟角度分析, ‘一帶一路’是一種互利合作的經濟交往。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相互貿易和投資越多, 雙方獲益越多。越多國家加入其中, 受益越多, 也必將延續這種模式。”;詹姆斯·雷認為, “一帶一路”是中國外交令人激動的新模式, 是加強亞洲與世界的聯系的平臺。

二、“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意義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 陸上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 海上以重點港口為支撐, 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 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 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 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這一戰略的提出是基于當代中國發展的需要以及世界各國發展的需要。

從國內來看, 推行“一帶一路”倡議主要有三個意義:

第一, 推進“一帶一路”戰略能改善中國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局面。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沿海地區一直是重點發展腹地, 而中西部地區雖然資源富集但經濟發展則相對滯后, 這導致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擴大、發展不平衡。“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覆蓋了我國中西部大部分省份和地區, 為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提供了契機, 有利于統籌我國東西部地區發展, 平衡區域經濟貿易格局。“一帶”主要涉及甘肅、寧夏、新疆、青海、重慶、云南、四川與廣西等西部地區9個省份, “一路”則主要涉及江蘇、廣東、浙江、海南、福建等東部地區5個省份, 涉及范圍廣且深, 并且為中西部區域的對外貿易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比如東北三省與俄羅斯東部地區的經濟合作以及西伯利亞大鐵路建設等。

第二, 推行“一帶一路”倡議能加速我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沿線各國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搭便車”的途徑, 在這一過程中人民幣也逐漸成為周邊國家和地區在貿易交易時的主要結算貨幣, 加速了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同時, “一帶一路”倡議為周邊國家提供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平臺的建設、人文交流建設等都將會進一步加固人民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地位, 逐漸擴大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范圍和規模。

第三, 推行“一帶一路”倡議能解決我國產能過剩狀況。近年來, 中國經濟、科技等方面發展迅速, 而我國部分基礎建設相關的行業則陷入了產能過剩的局面。“一帶一路”倡議的推行則涉及沿線多個國家, 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較為落后, 正好與我國現狀可以進行互補, 不僅為沿線國家提供了基礎建設的幫助也解決了我國產能過剩的問題, 為我國尋求和開發更大的市場, 促進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升級。

三、從國外來看, 推行“一帶一路”倡議主要有以下幾個意義

第一, 推行“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發展創造了機遇

毛艷華指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 發達國家市場需求疲軟, 保護主義泛濫, 為復蘇自身經濟開始制定具有更高標準的全球貿易及投資新規則, 這使得原有的全球多邊貿易體系面臨瓦解任宣指出受到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影響, 全球經濟增長和貿易、投資格局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發達國家出現經濟增長疲乏, 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速度上升。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 國際經濟格局發生深刻的變化, 發達國家進入經濟發展的疲軟期, 部分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出現經濟增長速度乏力, 而發展中國家以及部分新興經濟體正面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 他們對鐵路、建材、通訊等眾多產業有著巨大的需求, 因此也急切的需要經濟發展的機遇。而“一帶一路”倡議, 為沿線國家的發展創造了機遇, 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 秉承著兼容并蓄的發展理念, 中國將自身發展成果惠及沿線國家乃至全球, 為沿線國家提供優質的產業、高質量的生產設備以及先進的科學技術, 逐漸消除了貿易壁壘, 推動沿線各國經濟發展。

第二, 推行“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亞洲一體化進程

吳澗生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基本內涵在于以五通為主要內容, 周邊國家是基礎, 沿線國家是重點的互利共贏的經濟合作平臺, 其主要目的在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以及更好的統籌國內外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合作國家為亞洲各國, 旨在通過互聯互通為亞洲沿線各國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 為亞洲區域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濟、技術方面的支持與保障, 帶領各國共同發展的同時也緊密了各國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系, 為促進亞洲一體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 可以說, 推行一帶一路倡議既是順應了當前國際經濟發展的潮流也是符合我國當下的經濟發展需求, 是我國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承擔大國責任的重要體現, 也是行之有效的經濟倡議。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是基于當下國內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需求而提出的經濟倡議。該倡議既是對“古絲綢之路”的繼承與發展, 也是新時代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進一步探索, 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

關鍵詞:“一帶一路”,經濟倡議,全球化

參考文獻

[1] 李建民.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模式研究[J].青海社會科學, 2014 (5) .

[2] 馮江茹“.一帶一路”戰略的內涵、挑戰與應對[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 2015 (6) .

[3] 毛艷華“.一帶一路”對全球經濟治理的價值與貢獻[J].人民論壇, 2015 (9) .

[4] 任宣.圖說“一帶一路”大戰略[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2015.

[5] 石澤“.一帶一路”與理念和實踐創新[J].中國投資, 2014 (19) .

[6] 鄭永年, 張弛“.一帶一路”與中國大外交[J].當代世界, 2016 (2) .

[7] “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Creating Mutuality and Dependency Enroute the Sri Lankan Case, ”. N. Manoharan. http://www. rnaritiniemdia. org/Arc Wves/CHINASMArmi MESILK- ROAD.html. 2015.

[8] 外文出版社阿拉伯文編譯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5.

[9] 毛艷華“.一帶一路”對全球經濟治理的價值與貢獻[J].人民論壇, 2015 (9) .

一帶一路經濟效應分析范文第5篇

1 中國經濟現存的問題

1.1 原始的“三駕馬車”功效逐漸遞減

凱恩斯強調社會總需求是等于總供給的。但是凱恩斯忽略了一點就是他的理論是建立在社會需求程度比較旺盛的基礎上, 同時這種理論是短期行為并不能長期運用。新中國成立后, 國內的供需一直處于嚴重的不平衡狀態, 簡單來說就是供不應求, 中國的人口結構、需求結構以及基礎設施都是很符合凱恩斯學派的假設前提。然而隨著經濟水平的上升, 中國經濟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現象, 因而“三駕馬車”的功效就沒有以前那樣有效。

1.2 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囊括了兩個概念, 一是社會主義制度、二是市場經濟體制。在改革開放初期, 政府管控和調節市場的力度非常大, 幾乎全是按照計劃經濟體制模式做事, 嚴重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其次, 前幾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確實讓人嘆服, 但是卻過度的消耗了資源、導致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另外, 目前中國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的確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的需求, 但是與世界同水平相比, 中國產品是低效率的, 在高端層次上中國產品寥寥無幾。最后, 與世界領先企業相比, 目前我國企業的生產效率也是低下的, 中國企業更多的生產一些低端的、沒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 更多的是做全世界的代工廠角色, 其標簽還是“中國制造”而非“中國創造”。因此, 綜合以上分析,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 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突出。

1.3 注重短期回報而忽略長期投資

2008年, 世界爆發了全球金融危機使得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西方國家經濟受到了重創, 中國在當時也遭受到了不小的打擊。然而, 在進行危機應對時, 中國與美國、日本德國則選擇了不同的應對之策。美國、德國和日本政府拿出大部分財政鼓勵企業進行創新, 尤其是技術創新;而那時為了維護國內經濟穩定, 我們依舊大力追求GDP的增長, 因此在那時我們在轉變經濟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和技術創新方面錯失了良機。

2 中國經濟未來的轉型之路

2.1 正確認識各產業的協調發展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 其經濟總量早已穩居世界第二的位置, 但是如果要從總量中細究其效率內涵, 轉變成高效率、循環、可持續的經濟重量的話就要正確認識各產業的協調發展。

目前,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 經濟新常態的特點就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更加重視效率方面, 重視一二三產業的協調作用。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而非農業強國、是個制造業強國而非制造業強國。目前中國的各行各業都是缺乏高端品牌, 尤其是制造業行業。我們必須要加大各行各業高端層面的探索, 從觀念上、思想上、行動上進行改革和轉變。

2.2 加大對創新的投入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周期, 都有成熟期和低迷期, 要像打破周期規律就只有進行不斷的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思維創新, 無論什么創新都是對原有模式的挑戰和沖擊。美國硅谷、以色列、日本筑波這些世界主要的創新地區對國家的發展、經濟的拉動具有極強的推動作用。

2.3 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

必須明白的就是, 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點在民營企業而非國企。未來, 中國的經濟形態會更加包容、更加多元、更加強調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在創新的驅動下會促生一大批微小型創新企業, 這不僅提高了就業, 也拉動了經濟增長。因此, 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可以說的最好的強心劑。

摘要: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積累使得中國由低等收入國家一躍成為中等收入國家, 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作為世界上第一大發展中國家, 在“一帶一路”的戰略驅動下, 中國經濟從需求結構、人口結構以及產業升級方面進行轉型升級。本文就中國目前的轉型之路進行詳細剖析, 為相關機構提供經驗參考及借鑒。

關鍵詞:結構性特征,經濟轉型,“一帶一路”

參考文獻

[1] 中國經濟增長前沿課題組, 張平, 劉霞輝, 袁富華.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提升路徑[J].經濟研究, 2013, (10) :4-17+28.

[2] 劉嘉毅.房價上漲會拉大城鄉收入差距嗎?——基于中國經濟轉型特征下的經驗研究[J].當代財經, 2013, (02) :16-26.

一帶一路經濟效應分析范文第6篇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2013年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兩大合作倡議:一是“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 二是“建設20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這兩大合作倡議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通過中國以及周邊國家的發展機制平臺進行區域合作, “一帶一路”概念沿襲了我國古代絲綢之路文化, 倡導沿線國家和平發展共同進步, 讓這些沿線國家在發展過程不斷融合逐漸成為一個經濟責任共同體。

2“一帶一路”的提出背景

“一帶一路”經濟戰略思想的提出對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它雖然不是實體經濟發展機制, 但是它確實一種全新的經濟合作發展理念, 主要就是通過中國以及周邊國家的發展機制平臺進行區域合作。此經濟戰略構想提出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借助絲綢之路古文化的歷史符號, 大力倡導沿線國家和平發展共同進步, 讓這些沿線國家在發展過程不斷融合逐漸成為一個經濟責任共同體。

3“一帶一路”倡議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

3.1 拉動中西部傳統產業經濟, 穩固東部沿海地區經濟

由于歷史問題及交通問題等, 我國經濟發展狀況呈兩極化。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可以彌補目前的經濟發展不平衡, 首先, “一帶一路”起始于西部, 通過西部連接亞歐地區, 增加了西部與外界的交流, 為中西部吸引更多的投資商。同時, 在“一帶一路”倡議作用下, 東部沿海經濟得以進一步夯實。就東部地區而言, 有著便利的水路交通以及優越的自然條件, 但社會市場空間卻日漸處于飽和狀態, 消費需求不足現象普遍化。借助“一帶一路”倡議, 東部沿海地區有了新的發展機遇, 進一步拓展國外市場, 將“一帶一路”倡議落到實處, 有效夯實東部沿海地區經濟, 促使該地區又好又快地向前發展, 為增強我國綜合實力做好準備。

3.2 促進產品出口, 帶動企業轉型升級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 為中西部帶來許多優惠政策, 譬如減免了關稅、降低了進口貨物限制等。通過國家出臺的這些政策, 各國看到了好的機遇, 更積極主動的與中西部地區進行合作, 從而促進中西部地區貨物的出口量。另外, 我國中西部的產業結構還是傳統的產業結構, 是以加工貿易為主的最低段的產業?,F有的對外出口通常是最原始的資源, 甚至是不可再生的。這種產業結構根本無法帶動中西部經濟發展, 所帶來的只是一時的經濟支撐, 久而久之只會造成資源浪費。“一帶一路”把外界的高科技技術引入中西部地區, 促使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將傳統產業轉變成高技術產業。使企業有能力提高自身生產力與產品質量, 改變處于產業鏈最低端的局面。

3.3 緩解國內產品過剩, 減少資源浪費, 應對世界性經濟危機

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社會市場經濟背景下, 我國經濟增長已處于“新常態”, 利于過剩產能問題的有效解決, 很多領域已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比如, 房地產、水泥、鋼鐵, 利于“走出去”戰略落到實處。

4“一帶一路”倡議在國際經濟中取得的成果

中國向世界發起“一帶一路”合作戰略之后, 世界許多國家高層和專家學者紛紛表態, 有質疑也有肯定, 面對質疑, 主席和總理抓住每次訪問機會, 向世界表達“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是合作共贏, 合作的重點是“五通”。

2014年, 由中國、印度、新加坡等21個國家, 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2015年的行程中, 習近平為“一帶一路”倡議取得了新的碩果:和領國俄羅斯進行經濟對接, 讓兩國在經濟合作上更加深入化, 同時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也擴大了和歐洲國家的經濟交流開放程度, 最終會為歐亞大陸帶來一個安全穩定的發展未來。同年, 習近平出席APEC會議時提出通過“一帶一路”和“亞投行”2大平臺建立亞太區域合作, 實現亞太區域發展共贏。2016年與阿拉伯國家簽訂了《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 提出兩國以能源為主的“1+2+3”合作格局共建“一帶一路”。2016年3月, 習近平與捷克政府在加強“一帶一路”合作與各自發展戰略和政策協同、開展和深化互利合作, 讓兩國在和平發展的經濟戰略上達成共識, 同時還針對此次訪問簽署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備忘錄。2016年6月, 習近平再次向中東歐國家進行訪問,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沿線國家, 中東歐16個國家中已經有絕大多數國家和我國簽署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備忘錄。

通過“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與世界多個國家簽訂高鐵項目, 將中國的高鐵開進東南亞的老撾, 中歐的匈牙利, 歐洲的俄羅斯, 非洲的肯尼亞等國家。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暢通做出重要貢獻。2016年李克強3次出國訪問, 與蒙古國的“草原之路”達成有效對接, 與古巴、加拿大、吉爾吉斯坦就多項合作內容簽署了協議,

5 結語

綜上所述,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對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利于促進我國中西部經濟全面發展, 夯實我國東部沿海經濟, 利于國家經濟轉型。但機遇與挑戰并存,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是中亞和東南亞國家, 這些國家國內局勢相對復雜, 較大的文化差異、政治不具穩定性等, 使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勢必存在困難。

通過中國的積極行動, 只要沿線各國和衷共濟、相向而行, 就一定能夠譜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篇章。

摘要:近年來,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 西方發達國家開始逐漸對東南亞地區進行戰略部署, 尤其是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 (TPP) 協議更是吸引了大量東南亞國家參與其中。為了應對這次由美國引起的經濟貿易危機, 我國特意制定了重走絲綢之路的重大經濟戰略構想, 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讓讓我國逐漸成為“一帶一路”國家, 為全球經濟的發展開辟一條全新的道路。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際經濟,機遇,挑戰

參考文獻

[1] 羅煜.“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 2016 (12) .

[2] 李月好, 楊震.“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5 (13) .

[3] 田惠敏, 田天, 曾琬云.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研究[J].中國市場, 2015 (21) .

上一篇:遠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統范文下一篇:幼兒園保育員考核細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