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

2023-09-18

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第1篇

摘   要: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湖北省武漢市暴發并迅速擴散至全國多地,國內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暴露出能力儲備不足、管理存在缺陷等問題。首先梳理了國內外應急管理領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國現有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模式及其特點,然后對湖北省與浙江省在抗擊新冠疫情時采取的應急措施、產生的治理效果以及遇到的管理問題進行比較研究。最后給出提升我國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水平的對策,即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實現區域醫療資源的相對平衡和加強應急管理能力建設。

關鍵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新冠疫情;比較研究

引言

應急管理是政府部門、組織機構等在突發事件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的全過程中,為有效預防、預測突發事件的發生并最大限度減少其可能造成的損失或負面影響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突發事件往往在復雜多變的情況下發生,管理者難以做出準確判斷。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給我國帶來巨大影響,回顧一年以來防疫過程,不同地區應急管理表現存在著巨大差異。湖北省作為疫情的暴發地,初期暴露的管理問題非常嚴重。作為病毒輸入型省份的浙江省前期感染人數較多,但其迅速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取得較好效果。本文擬通過對兩省抗擊疫情的調查,分析其中的應急管理差異,挖掘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總結出提升我國應急管理水平所需的各項管理要素。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現狀與理論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現狀

非典疫情之后,我國在應急管理制度建設、能力建設等方面顯著提高,逐步形成了以“一案三制”為核心框架的現代化應急管理體系[2]。其中,衛健系統應急管理體系由“中央—省—地市—縣”4級疾病控制與預防工作網絡組成,在面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可以發揮出強大的制度優越性,在中央政府的帶領下,各級政府、社會組織等多主體協同合作,體現出極強的資源調動能力和執行力。但面對本次突發的疫情,我國應急管理體系仍然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預警功能薄弱、屬地管理不規范、協同機制不成熟以及區域醫療資源不平衡等方面。

首先是疫情預警功能薄弱甚至失靈問題。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輕預防預警、重疫情處理的固化思維以及在醫療衛生服務系統的市場化變革中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的結構性失衡所導致。預防部門的職能被弱化,面對突發疫情難以獨立做出準確且快速的響應,致使政府被動決策。其次是疫情暴發屬地管理過程存在不足。一是信息上報不及時。我國針對重大傳染病的信息報送直報系統的實際操作流程與設計初衷不符[3],直報系統實時性受到嚴重破壞。二是應急決策遲緩。雖然將決策權下放到基層會提高對危機的快速反應能力,但政府科層式的組織架構導致決策鏈條過長,將決策權下移并不容易實現。三是存在政府對社會主體缺乏信任的問題。利用權力進行過度管理的現象十分普遍,以致降低了管理效率、增加了管理成本。四是區域發展不平衡直接導致我國不同地區在應急管理意識、應急管理能力方面存在差異性。地區政府通常根據本地經濟狀況建設醫療衛生服務系統,導致不同區域醫療設施、診治水平差異巨大;即使同為經濟發達地區,也存在由于管理者意識差距使得地方政府醫療投入不足或失衡的現象,使得應急響應能力被弱化。

(二)國內外理論研究現狀

近幾年,國內外學者在應急管理研究方面聚焦于領導決策、組織結構、技術支撐等方面,通常以突發事件為背景,分析相關的管理理論與方法。

關于應急決策,國外學者提出了以環境識別為主導的決策模型[4],將引起危機的關鍵因素與系統內經驗模型匹配,給出判斷,為決策者提供依據。但面臨新型危機時,由于缺乏經驗數據,這種決策就會失靈。目前,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機制是政府應急管理的創新模式[5]。大數據分析技術具有可視化分析和預測災害的能力,可以為科學化的危機管理決策開辟新的路徑[6]。面對重大應急事件,大數據分析技術會幫助政府實現從被動管理向主動預防的轉變、應急決策從“層級決策”向“扁平化決策”的轉變[7]。但應急決策受到決策者的處置經驗、事件本身性質與嚴重程度等諸多因素影響。由于決策者面臨著啟動應急響應可能產生的社會恐慌、輿情危機以及應對不力帶來的追責等問題,容易引發地方政府在應急響應中的遲滯,產生“決策失靈”情況[8]。

關于應急組織,國內外學者認識較為一致,均強調政府需要與私營企業、志愿者組織以及個人公民建立伙伴關系,建立全民協同型應急組織,以應對危機帶來的挑戰[9]。也有外國學者認為,由于國外體制限制,調度資源能力有限,協同能力差,各組織間合作存在潛在沖突。組織間在制定協議應對危機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交易成本會阻礙集體決策[10],公私合作過程中承包商欺詐和政府濫用職權的情況會影響危機處理,如果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則無法實現政府與社會主體的協同管理。童星認為,我國在多主體協同的模式上要強化黨的領導及中央政府的協調作用,地方政府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加強各級組織間的聯絡和溝通[11]。應急組織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的神經系統,健全和完善應急組織多主體協同網絡十分必要。

關于技術支撐,歐陽桃花等認為,未來需要不斷優化數字化平臺的開發、開放、共享等機制,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提供長效動態支撐[12]。韓萬渠強調,要構建平臺型政府,以產生跨界整合、助推多元主體有效合作的協同治理新格局[13]。Sahoh B等將社會化大數據分析技術引入到智慧應急管理中研究發現,作為實時數據源,管理者可以利用這一技術更有效地管理災情[14]。Avvenuti M等認為,利用獲取用戶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共享的公開數據以實現對危機的監測與預警非常重要,但大規模的監控很可能會對公民隱私構成威脅[15]。大數據分析技術雖然有很多優勢,但如何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及數據獲取的難度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本文擬通過分析湖北省與浙江省在新冠疫情防控過程的應急決策、組織與能力差異,總結出我國政府在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需要必備的各項管理要素。

二、鄂、浙兩省抗擊新冠疫情的管理調查

(一)湖北省抗擊新冠疫情情況調查

湖北省是疫情暴發地,感染人數近7萬。在疫情出現早期,由于政府重視程度不夠,造成應急管理混亂、預警機制失靈、決策滯后、信息披露不規范、組織協同能力弱,導致疫情迅速擴散。隨著中央指導組的強力介入,歷時5個月,感染人數清零。湖北省抗擊疫情以中央指導組介入為界,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中央指導組介入之前的低效管理階段。首先,信息發布滯后。疫情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決定了危情應急預警決策機制的靈敏度。收集和共享最新的危情信息有利于控制危機事件蔓延,有助于管理者快速做出決策。在發現疑似患者、并且一線醫務人員取得初步判斷之后,管理部門并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防治疫情蔓延。主管領導政治站位不高,對于疫情缺乏重視。其次,是決策缺乏科學性。盡管公共衛生事件的認定存在特殊性和復雜性,但湖北省和武漢市錯過了最佳決策時機,導致感染人數暴增。最后,是工作協調不暢。在疫情暴發初期,湖北省政府的金字塔式的垂直型管理架構由于管理層次過多、部分劃分過細,導致在協調方面效率低下、表現不佳。在疫情防控措施方面同樣存在問題,體現在醫療資源分配、病患救治、人員排查等方面。

第二階段,中央指導組介入之后的高效處置階段。首先,中央指導組進入之后,加大了對疫情信息瞞報虛報的懲治力度,規整信息報送鏈條,信息報送及披露效果突出,對疫情的防控工作起到了正向的促進作用。其次,科學決策,快速部署。湖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果斷采取封城措施,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各地醫療資源馳援湖北,對確診患者以及密切接觸者做到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最后,協調能力顯著提高。湖北省、武漢市政府高層領導以及衛健系統崗位人員相繼做出調整,重建應急管理的流程、組織、制度,采取矩陣式管理架構??v向指揮系統由指揮部下屬的各類應急工作組構成,主要負責重大事項督辦和資源配置工作。橫向任務系統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行政區域和醫療機構為基本單位,促進宣傳、交通、醫療、紀檢等各職能部門以及志愿者團體的橫向協同,完成醫療救治和聯防聯控的任務;另一類是完成資源配置任務,保證抗疫資源從供應方向各基層救治機構等需求方橫向有序流動。中央指導組抵達兩周后,湖北省應急管理逐漸穩定,各項工作都有了顯著提升,新增病例下降明顯。中央指導組指導后調整的湖北省及武漢市應急組織機構如圖1、圖2所示,縱向指揮有力,橫向協同有方。

浙江省作為疫情的輸入型省份,感染人員數量相對較少,疫情出現一個月就得到了有效控制。首先,在應急決策上,武漢市暴發疫情后,浙江省政府依據客流大數據分析判定已經有一定數量的感染者流入浙江省,并憑借對非典疫情的管理經驗立即做出科學決策,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各級政府及社會組織快速進入戰時狀態。而且浙江省是全國首個公開通報疑似病例的省份,相比其他省份至少提前一周發出警示,因此居民可以及時采取防范措施。浙江省信息披露制度非常完善,每日通報疫情信息。其次,在應急組織上,浙江省從省、市、縣到社區,行政力量、社會力量快速集結,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防控閉環,如圖3所示。該防控流程以應急管理目標為導向,從制定防御措施、排查摸底、信息報送、后勤保障、協調指揮到人員管控,整個流程清晰、嚴謹,各項措施做到精細化,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最后,在應急能力上,浙江省嚴格落實“十個最”的防控策略,在醫療資源協調、病患救治、人員排查等方面表現優異。醫療資源管理方面,浙江省后勤保障及時到位,社會捐贈信息公開透明。確診病例救治方面,浙江省具有全國頂尖的傳染病醫學團隊,醫療水平與技術過硬。人員排查方面體現三個特征:一是應急響應速度快,最先啟動一級響應,24小時全面排查湖北來浙人員,對城市與鄉鎮居民隔離到戶,嚴格限制人員外出次數及時間。二是防控手段精細化,充分運用“大數據+網格化+跟蹤隨訪”手段,建立重點人群清單,實時上報數據。三是大數據科學排查,聯合阿里巴巴搭建“疫情信息采集系統”、“健康碼”等軟件,成為疫情防控中人員排查的重要工具,并在全國推廣。

三、鄂、浙兩省應急管理的比較

湖北省是疫情的暴發地,浙江省是病毒輸入型省份,兩省防控效果迥異,主要由于在決策、組織、能力三個方面有差距。

(一)基于決策過程的比較

湖北省有比較完整的預警機制與應急預案,但敏感度低、執行力較差,沒有對新冠疫情及其后果做出準確判斷,以至于從發現疑似病例到主動采取嚴格控制措施耗時將近一個月。在此期間病毒發生了二次擴散,傳染人數與規模呈指數型上升,錯失防控良機。在中央指導組的指導下,決策能力顯著上升,響應速度明顯提高,預警機制逐步完善,治理措施走向規范化與精細化。浙江省在“非典”疫情防控中積累了寶貴經驗,具有完善的公共危機預警體系,執行力強。浙江省利用大數據技術輔助決策,預測人口流動及其對疫情的影響風險,率先啟動重大突發事件一級響應,采取嚴格防控措施,進行網格化與精細化管理。

(二)基于組織體系的比較

湖北省的組織體系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發生了兩次重大轉變。一是組織架構的改變,由垂直型管理向矩陣式管理轉變,建立聯防聯控領導小組。二是高層領導的調整,委派一批對疫情防控經驗更豐富的管理人員走上領導崗位。在應急救援隊伍方面,隨著確診病例數量劇增,湖北省出現了包括醫護人員、后勤保障人員等應急救援人員短缺的情況。值此艱固時刻,由中央統一部署,在短時間內集結了全國重癥、呼吸、傳染等科室的醫護人員趕赴湖北省支援,體現了政府強大的資源調配能力。浙江省采用矩陣式組織架構,管理流程清晰科學,進一步細化了管理的四項職能及其分工,第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聯防聯控無死角,而且應急救援隊伍基本滿足救援需求。

(三)基于應急能力的比較

一是在信息公開程度方面。湖北省在發現疫情初期,信息通報不夠透明和及時,存在瞞報虛報問題。中央指導組進駐后,規范了信息披露制度,疫情信息質量逐步提高。浙江省自發現首個疑似病例之后開始通過官方渠道實時發布疫情信息,信息披露機制完善。二是在應急資源保障方面。疫情暴發初期,湖北省各級政府應急物資缺口巨大、調撥能力不足,導致了大量救援物資囤積、分配不合理。中央指導組進駐后,集結各方醫療物資補足缺口,并做到物資合理分配。浙江省捐贈信息透明公開,救援物資配送及時、精準。三是在大數據技術支撐方面。湖北省在大數據利用上相對滯后,創新不足,對于決策的輔助支持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浙江省創新性地打造了數字化管控平臺,實時公開疫情信息,推出“健康碼”方便市民通行,并對各市、區、縣疫情情況采用“五色法”進行風險示警。

四、鄂、浙兩省應急管理比較的結論與建議

(一)兩省應急管理比較的結論

兩省對比分析情況匯總如表1所示。通過對比分析兩省情況,獲得如下結論。一是我國在處理危機時具有體制優勢,具有強大的動員能力,資源要素配置能力強。二是相比于垂直式管理架構,矩陣式管理架構可以更好發揮作用,尤其是在跨部門協調時作用明顯,效率高、執行力強。三是預警機制與應急預案非常重要,既可結合以往危機處理的經驗和省情,又可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定期演練、測試、維護、升級是必要的。四是應急響應及時、危情信息公開透明、物資配送及時等因素對疫情管控起到正向作用。五是歷史經驗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意識、重視程度、應急機制、響應速度等方面有極大影響,應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推廣成功經驗、避免同類錯誤發生。

通過對兩省防控新冠疫情過程的調查發現,強大的社會治理能力、雄厚的經濟基礎與醫療實力是戰勝疫情的基礎,健全的應急管理體系和先進的數字化管理平臺是控制疫情擴散的有效有段。完備的應急預案和法律法規體系、強大的物資保障與調配能力、公開透明的疫情信息、應急管理經驗積累等可以提高應急管理水平。

(二)提升我國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水平的對策建議

通過對湖北、浙江兩省的對比分析,以及對國內其他省份的調研分析發現,我國應急管理既存在區域發展不均衡的狀況,也存在先進技術融合程度不高的問題。本文基于管理視角,從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應急資源儲備、應急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如下建議。

首先,完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一是要確立明確的應急管理目標、管理流程和組織架構,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和管理機制。建立流程導向的矩陣式組織架構,強化協同能力,加強模擬演練,打通流程瓶頸環節,保證組織結構的穩定性與適應性。二是做好資源、能力的儲備與調配。按專業領域組建應急保障隊伍,設立專門辦公室進行管理。由指揮中心根據緊急、重要程度統一管理、調配物資,建立資源對接信息平臺,實現精準配送。三是地方政府要參照國家法律法規,建全和完善地方性法律和規章制度。相關部門要及時總結法律法規與執行過程中矛盾點,在疫情監測預警、上報流程、應急指揮、處置措施、后勤保障、事后恢復等方面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實現區域公共衛生資源的相對均衡。從發展角度來看,縮短區域發展差距、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是提高區域應急能力的根本所在。一是按行政區域整合救援力量,做好物資和能力儲備規劃,減少應急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的大范圍流動,降低時間成本,可以提升救援效率。要改善醫療能力不平衡問題,利用國家的制度優越性,在人員培養、能力建設等方面重點支持欠發達地區,減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二是要建立區域性應急物資儲備中心。按照國家中心城市、區域性中心城市、省會城市、地級市等不同級別,以地域人口為基數,建立區域性應急物資儲備中心,保證及時調用;并保證區域內應急物資的生產能力。統籌區域內應急物資的產能狀況,保證本區域有能力生產應急必需品,在常態防疫態勢下,維持生產設備的加工能力,做到“平戰結合”。

最后,要全面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建立以大數據技術為依托的可視化、動態化、智能化應急管理平臺。以信息化平臺為基礎,打造政府機構、數據中心與第三方服務機構聯動的平臺生態系統,挖掘專業機構在應急預警與決策支持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建設政府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平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數據處理技術建立應急管理平臺,提升預警能力、縮短響應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要分領域建立國家應急管理中心數據庫。數據是分析與決策的基礎,也決定了應急管理信息化平臺的運營質量。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中心數據庫,應包括監測與預警數據、應急準備數據、應急處置及救援數據以及修正重建數據等,深度融合計算機科學、統計學與現代醫學等現代科技,利用各種數學模型進行智能分析,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研判,做出科學決策。三是要建立政府機構、數據中心與第三方數據分析服務機構三方聯動機制。技術服務機構的市場化是一個趨勢,專業性強、成本低、服務好,便于技術升級換代。平臺建設與服務運營應由專業的技術服務公司來完成,形成政府機構、數據中心與第三方機構聯動的管理機制,以提升預測、決策的質量,實現對疫情的科學防控。

參考文獻:

[1]   閃淳昌,薛瀾.應急管理概論: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薛瀾.學習四中全會《決定》精神,推進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J].公共管理評論,2019,3(1):33-40.

[3]   姜長云,姜惠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的檢視[J].管理世界,2020,36(8):8-19,31.

[4]   Yvonne, Rademacher. Community disaster management assets: A case study of the farm community in Sussex County, Delawa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2013,4(1):33-47.

[5]   李維安,陳春花,張新民,毛基業,高闖,李新春,徐向藝.面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治理機制建設與危機管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專家筆談[J].經濟管理,2020,42(3):5,8-20.

[6]   童星.疫情應急管理要理順幾種關系[N].社會科學報,2020-02-20(004).

[7]   歐陽桃花,鄭舒文,程楊.構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治理體系:基于中國情景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0,36(8):19-32.

[8]   韓萬渠.跨界公共治理與平臺型政府構建[J].科學社會主義,2020,(1):104-110.

[9]   Sahoh B, Choksuriwong A . Smart Emergency Management Based on Social Big Data Analytics: Research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C]// the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7.

[10]   Avvenuti M, Cresci S, Vigna F D, et al. On the need of opening up crowdsourced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s [J].Ai & Society, 2018,33(1):55-60.

[責任編輯   柯   黎]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平臺型組織創新研究”(17BGL036)

作者簡介:吳正剛(1970-),男,黑龍江哈爾濱人,副教授,博士,博士后,從事組織創新研究;張宇(1996-),男,黑龍江樺川人,碩士研究生,從事組織創新研究。

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化工;安全管理;事故應急

近年來,我國化工企業生產出現了許多安全方面的問題,被社會廣泛關注。由于化工企業特殊性,化工生產中需要用到許多較為復雜的工藝和危險性較高的物品。所以,這些因素都會間接的增加化工企業的安全事故發生率。因此,為了化工企業能夠更好的發展,化工企業應該加強安全管理工作,以此保障企業員工的生命安全,使其企業能夠穩定持久的發展。

一、當前化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1職工安全意識不高

安全生產在每個行業都是非常重要的任務[1]。當前,我國對化工企業發展非常重視,尤其是對化工生產安全管理特別的關注。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化工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這就使得我國大多數化工企業非常重視企業效率,重視盈利。而忽視了企業生產安全的問題,長期以往化工企業生產按安全問題就會暴露出來,阻礙企業正常生產運行。另外很多化工企業員工對于安全生產意識普遍較為薄弱,在生產中不重視安全問題,存在僥幸心理。同時,化工企業對企業員工沒有做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宣傳,這也是導致化工企業員工安全生產意識薄弱的原因。

1.2化工工作人員技術水平不達標

在化工生產企業當中有著較高的風險隱患存在,這使得化工企業對企業員工自身有著較高的要求。這就需要企業對生產員工開展培訓,提升化工生產員工工作能力,通過考評獲得在生產部門開展工作的資格。如果生產工作人員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的操作技能就會致使生產過程中出現非常嚴重的安全問題。當前,很多化工企業為了生產效率而大量招聘沒有相應生產技能的社會人員,這為化工企業生產安全埋下了諸多隱患[2]。長期以往很有可能引發化工安全事故發生,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1.3化工安全管理技術落后

對于化工生產來說,安全管理工作重點內容主要包括,生產工藝管理和生產設備管理。如果企業在生產經營當中,生產工業不能達到要求標準,會使得企業生產管理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當前,諸多的化工企業管理技術依舊較為傳統,需要專人定義對設備進行檢查,以此才能有效的排除安全隱患,人為的檢查方式不僅檢查效率較低,而且容易出錯。因此生產企業要重點加強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的升級,通過技術創新保障生產管理[3]。

二、化工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方法

2.1普及安全生產管理理念

第一要強化化工企業生產安全管理模式。對于化工企業來說要重視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對于企業員工來說,要提升安全生產意識。這就需要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強化安全管理理念,讓員工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梢酝ㄟ^開展宣傳講座的方式,傳播安全生產意識,促使內部的生產人員自覺的加入到安全生產管理中[4]。

2.2注重人才培養

人才推動企業發展,對于化工企業來說也是如此。建立人才培養機制是做好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關鍵,化工企業人才多了,就有利于提升化工企業生產效率,有助于化工企業穩步發展。因此企業要重視人才培養,可以通過定培訓方式,培訓員工相應能力,比如對于化工生產員工來說,每周一次的生產技術培訓,可以提升企業生產員工的操作能力,對于化工企業管理人員來說,通過開展相關的管理課程,提高管理人員管理能力。通過上述措施最大化發揮人才在企業中的作用,保證化工企業能夠高效的生產。

2.3新型技術的加入

化工企業發展不僅需要培養人才,還需要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通過引進技術和人才培養來提高化工企業的管理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企業在構建信息系統的同時,要對信息系統中的工作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并記錄各個生產設備或者儀器的型號,以此保障日后生產設備、儀器能夠得到有效的維護,及時的維修,降低因生產設備或者儀器故障引起的安全事故。

三、化工安全管理以及事故應急管理措施

3.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對于化工企業來說,需要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通過制定相關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來保障企業能夠安全穩定運行。同時,化工生產企業有必要組建安全管理隊伍,加強安全生產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以此全面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5]。

3.2管理技術升級

在傳統的安全管理任務中,雖然信息化系統已經相對完善,但已經無法滿足當下日益增長的生產需求。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信息化系統進行升級、更新,進而更有效的對故障區域進行處理和優化,同時也可以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系統內信息多重輸入、輸出,通過應用這種方法,可以對系統的基本錯誤進行及時的處理。

4 結語

綜上所述,化工生產安全關乎企業自身發展,尤其對于化工企業來說,本身具有較高的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這就需要化工企業不僅要重視企業生產效率,還需要重視企業日常安全管理。因此,化工企業要提升企業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灌輸安全生產理念的同時,提高安全生產技術,進而從多方面的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真正為安全做到全方面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hemical Ecology; Predatory lacewings do not care whether their prey detoxifies plant defenses or not[J]. NewsRx Health & Science,2020.

[2]Kumar Pankaj,Kumar Vinod,Kumar Sachin,Singh Jogendra,Kumar Piyush. Bioethanol production from sesame (Sesamum indicum L.) plant residue by combined physical, microbial and chemical pretreatment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20,297.

[3]唐超,王軻,田豆,王鵬飛,任垚煜.基于ARM的化工企業電力監測系統設計[J].云南化工,2019,46(12):176-178.

[4]張金起.化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J].石油化工安全環保技術,2019,35(06):12-15+4.

[5]張宏飛.關于加強煤化工安全生產管理的研究[J].決策探索(中),2019(12):8.

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第3篇

(一)校園突發事件發生,立即啟動安全應急預案

1、立即做好師生疏散和撤離工作;召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及全校教師會議,通報事件,穩定人心。

2、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情況(2小時以內),請求上級幫助指導。

3、與駐地公安部門說明情況,請求配合學校做好校園秩序的穩定工作。

4、確定專人組織調查,保留第一手資料(原始記錄),保護現場或保留物樣,不擅自為事故定性,并寫出事故報告,分別報送有關領導和部門。

5、召開學生會議,通報事件經過,并進行安全再教育,做好事故后校園穩定和秩序維護工作。

6、專人負責接待家長,召開家長會,通報事件經過,穩定家長情緒,必要時做好與家長單位領導工作。

7、冷靜面對媒體采訪,有專人負責接待,未經同意,師生不得接受采訪,加強門崗管理。

8、總務處要保證安全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的暢通;根據要求,對發生危險的地段進行封閉。

9、做好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嚴禁大聲喧嘩,保持良好秩序。

10、根據突發事件的性質,總務處對水、電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保障各項物資的供應;同時,搶修受損設施。

11、通知有關人員返校接受任務,迅速投入到搶險、救護和善后

工作的處理等各項工作之中。

12、由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及時向上級匯報突發事件的進展情況,接待媒體和師生家屬,處理善后工作。

(二)發生運動損傷、突發疾病時:

1、值班或任課老師要迅速組織學生自救互救,能到醫務室治療的,迅速送達,請校醫診治。

2、傷病學生不能移動或情況不明的,要立即通知校醫迅速到達現場實施救治。根據病情及時拔打“120”請求醫療救助。

3、迅速向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報告。

4、籌措資金,安排車輛由校醫護送到醫院救治。

5、立即通知學生家長。

(三)發生交通事故時:

1、迅速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

2、拔打“120”、“122”請求交通事故救援中心救助。

3、值日領導及老師迅速到達現場,掌握有關情況,協助有關部門救援。

4、通知學生家長及有關人員協助處理相關事宜。

(四)發生人身傷害、物品被盜等治安刑事案件時:

1、第一目擊者迅速拔打“110”或“120”報警尋求救助,在制止不法侵害,監管滋事者和盜竊人,等待公安機關處理的同時,迅速向值日領導及有關部門報告。

2、執勤人員和值班老師接到通知后要迅速到達并保護好現場。

3、校醫迅速到達現場開展醫療救助工作。

4、保衛人員迅速到達現場,維護秩序,協助公安機關搜集有關人證、物證,偵察破案。

5、辦公室做好接待和協調工作。

6、總務處負責維修受損設施。

(五)發生食物中毒時:

1、值日領導、老師及安全保衛人員迅速到達現場,立即封鎖事故現場,控制現場人員流動,防止飯菜及食品轉移。迅速拔打“110”、“120”救助電話。

2、校醫迅速到達現場,組織師生自救互救,協助“120”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

3、辦公室安排車輛將中毒人員快速送往醫院救治。

4、門衛值班員嚴格控制人員出入校園。保衛人員維護好校內秩序,保證道路暢通,引導有關人員和車輛進入事發現場。

5、做好媒體和家屬的接待及善后工作的處理。

6、總務處做好有關物資的供應保障工作。

(六)發生傳染性疾病時:

1、師生身體不適,要及時到校醫務室或醫院診治。

2、發現傳染病疑似病人,班主任或任課老師要立即請校醫實施隔離。同時,立即向辦公室及學校領導報告。

3、校醫迅速拔打“120”尋求醫療救助,并協助“120”轉移被隔離人員,指導做好消毒工作。

4、安全保衛人員迅速到達現場,封鎖相關區域,維護校內秩序,保證道路暢通,引導求援車輛到達現場。

5、政教處做好學生的穩定工作。

6、總務處負責對有關區域進行消毒。

2012年2月

漣源三小安全應急措施和策略

安全,是學校進行正常教育教學的保證,是每個家庭幸福的保證,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證。根據上級針對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安全工作措施和應急預案如下:

一、提高安全意識,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1、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和應急預案(如食堂衛生安全制度、值班制度等),安排24小時值班,確定安全工作職責,明確各部門分工,做好指揮調度及協調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體制。落實逐層承包制,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到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家長,形成層層有人抓,人人有責任的承包機制。學校與各班主任簽定安全工作責任書。

2、大力學習宣傳安全知識,克服師生存在的麻痹大意的思想。利用校會、班會、主題班會以及校園廣播、板報、演講等形式宣傳安全知識,使師生認識到什么事有危險,什么事不該做,做了會有哪些后果,應該怎樣做,怎樣避免危險;如果發生危險 ,應當怎樣自救,怎樣互救,怎樣求救。

3、做好排查,防患于未然。對教學樓、廁所、食堂、商店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

4、紀律是對孩子行為的約束,而這種約束正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有效保障。必須加強常規管理,不能出現管理漏洞。尤其是在中午、下課后加強監控力度,堅決制止下河洗澡的事情發生。

二、學校安全工作具體措施和應急預案

(一)、用電安全

1、放學后值日生要切斷教室電源。

2、雷雨天要切斷樓內電源。

3、遇到電路故障,發生斷電情況,學生要報告電工修理,不要自己進行線路維修。

4、打掃衛生要注意保護電器,切忌用濕布去抹電線和燈泡燈管、插座等電器。

5、不許爬電桿掏鳥,不在電線下進行放風箏、玩球等活動。

6、如果發生觸電,馬上就地實施科學救治并聯系醫院,然后上報。

(二)、用火安全

1、增強防火意識,學習防火知識。

2、學生不得玩火,以防火災的發生。

3、學生做好防火宣傳。如勸說、阻止父母不在野外用火,家中用火注意安全,安全使用煤氣罐等。

4、如果發生火災,應根據火情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如是上課期間,

應馬上疏散學生,并逐級上報。在救火過程中,不允許學生參與救火,只可以做一些輔助性工作,教師經過培訓的可以參與救火。

(三)、體育、游戲安全

1、經常檢查體育器械,保證器械的安全性。

2、體育課,教師嚴格要求,杜絕大撒鷹。

3、教給學生防護知識,以及正確的使用體育器材的知識。

4、在課間做正當游戲,不得在教室內追逐打鬧,不得在樓欄處擁擠,更不得做危險性游戲。

5、運動或游戲時發生傷害,及時報告老師,進行正確處理,傷害嚴重馬上聯系醫院,并逐級上報。

(四)、勞動安全

1、勞動時,嚴密組織,責任到人,要求學生遵守勞動紀律,服從分配聽指揮。

2、使用工具時,嚴禁嬉戲、追逐打鬧。

3、注意勞動保護。

(五)、集體活動中的安全

1、除列入學校工作計劃中的重要教育活動之外,原則上不再組織其他群體活動。如春游、秋游等。

2、如有群體活動,必須建立嚴密組織,責任到人,層層落實。

(六)、食品安全

1、嚴格控制進貨渠道,購買安全合格的食品,并作好記錄。

2、對校內小賣店嚴格監控,定期檢查,發現過期或不合格食品馬上責令其食品下架,令其改正。

3、如發生食品中毒,值班教師、負責同志馬上聯系醫院或撥打120電話,并立即上報。

(七)交通安全

1、每位師生必須牢記交通安全常識,遵守交通規則。

2、學生騎車(不滿12周歲的不允許在道路上騎車),要求不許脫手騎車,不騎快車,不與機動車搶道等;教師不得酒后駕車。

3、出入校門必須下車,并本著一慢、二看、三通過的規則。

4、堅決不允許學生騎自行車上下學。

(八)、惡劣氣候、環境下的安全問題

1、遇雷雨時,防止雷擊,要求孩子不到高樹、電桿、墻下等處躲避,也不要站在山脊等高處,也不要接打電話。

2、如果在放學時發生雷雨,必須推遲放學,雨后沒有洪水,可自行結伴回家,天晚時可聯系家長,或由老師護送回家。如果發生山洪,必須由家長來接,或由老師護送方可離校,如遇特殊情況,應留校住宿或請老師想別的辦法。

3、如發生地震,班主任或上課教師馬上組織學生有秩序的撤離到寬

闊的操場。樓上西邊兩個教室的學生從西邊的樓道撤離,東邊兩個教室的學生從東邊樓道撤退。

(九)、防洪措施和應急預案

1、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將防汛工作抓深抓實抓到位。

2、建立防洪搶險指揮組織,遇到緊急情況指揮有序。校長為總指揮,政教處和總務處,到老師的三級級指揮負責體制。值班教師24小時到崗,住校教師積極配合,如有情況立即上報、下傳。

3、關注天氣形式,收看天氣預報,如出現異常,早做安排。

4、建立上游預警機制。如出現局部大雨,發生山洪,馬上通知中心學校,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實施緊急預案

(十)治安工作

1、加強內部管理,加強與司法部門的聯系,專職與群體防范結合,對校園重點部位重點防范、巡邏,防盜,防止師生受到外來的各種侵害。

2、加強師生思想品質教育,及時處理協調各種矛盾糾紛,杜絕校園內違法犯罪的惡性事件發生。

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第4篇

政府、社會、公民三維度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從年初元旦上海踩踏傷亡事件、長江沉船事件,到此起彼伏的食品公共安全事件,再到天津港8·12重大火災事故,社會公共安全事件不斷發生。如何提高政府的應急應變能力,切實擔負起公共安全管理的責任;如何明確公民在公共安全突發事件中的權利義務,切實保障公民人身財產的安全;如何加強公眾參與、社會協同,共同應對公共突發事件?我們,正面臨著重新審視城市公共安全的現代化管理的時刻。為此,本刊圍繞城市公共安全問題,從政府責任、社會協同、公民權利義務三個維度,約請專家學者和實務部門同志進行探討。

作者:凌燕

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第5篇

二、建立報警系統,以實現快速響應,提高應急處置效率。

三、加強應急演練,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的協調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四、生產現場應設置清晰的指示路標和逃生路線,定期組織職工進行逃生、避災、自救演練。

五、加強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有關內容的培訓。對員工進行各類事故征兆判斷、應急處置、撤離、報告的培訓教育,對管理人員要重點進行應急處置有關內容的專題培訓。

六、事故應急處理過程

1、事故發生后,現場(或最先到達現場)人員立即通知就近的安全管理人員,并應采取措施營救受害人員或設備,控制事故的蔓延擴大;公司接到通知后按照程序啟動預案,并按規定通知有關部門,并立即指定專人負責現場指揮。

2、若有受傷人員,應立即將傷員轉移至安全地點進行搶救,在現有條件下處理后,視情況送社區衛生中心或醫院救治。

3、現場事故處理,應有專人進行完整記錄,并有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

4、參與事故應急工作的紀律要求: (1)接到應急通知后,各級人員均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諉參與。 (2)各級人員必須服從指揮、調度。

(3)各級人員必須盡職盡責,不得消極、抵觸。 (4)各級人員不得故意破壞現場,不得擅自將事故相關的器、物帶離現場,不得做與應急無關的事。

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范文第6篇

校車應急預案

第一條 為建立一個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體系處置新區校車交通安全事故,維護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國家、省、市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 本預案所稱的校車交通安全事故是指接送新城子鄉中小學學生的校車發生對師生生命財產構成危害損失的校車交通安全事故。

第三條 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依法規范、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屬地管理、分級處理、公眾參與;資源整合、綜合協調、快速高效的處理原則。

第四條 校車交通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按照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大小,分為輕微、一般、重大、特大交通事故標準四個等級。

輕微事故是指是指一次造成輕傷1至2人,或者財產損失機動車不足1000元,非機動車不足200元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傷1至2人,或者輕傷3人以上,或者財產損失不足3萬元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財產損失3萬元以上不足6萬元的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傷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并重傷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并重傷5人以上,或者財產損失6萬元以上的事故。

第二章 組織機構和職責

第五條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學校校車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是負責處置校車交通安全事故的應急指揮機構。

主要職責是:建立健全應急工作制度和部門聯動機制;按規定發布預

第 1 頁 共 1 頁

人人講安全、事事為安全;時時想安全、處處要安全; 校車安全管理制度

警信息;組織應急處置、調查和處理;按規定及時報送有關信息;會同新區有關部門做好校車交通安全工作的部署、協調、指導、宣傳和監督工作;配合上級部門做好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第三章 校車交通安全監測和預警預報

第六條 校車交通安全的監測

(一)領導小組要積極配合新區校車辦等校車交通安全工作機構開展校車交通安全的檢查;建立健全的校車交通安全監測網絡、巡查制度和校車交通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及時掌握校車交通安全信息。

(二)學校應建立校車交通事故防范制度體系和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校車管理檔案和落實日常管理制度;及時掌握隱患情況并向校車辦匯報。

(三)學校安全保衛處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發現隱患及時向校車辦通報,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第七條 預警預報

學校要嚴格執行值班制度,落實校車安全管理員崗位,確保信息報送渠道暢通。

第四章 應急響應

第八條 響應程序

(一)先期處置機制

接報后,學校等單位第一責任人、安全主任及其他有關人員應在30分鐘內趕赴現場開展警戒、疏散群眾、控制現場、救護、搶險、收集現場動態信息、初步判定事故級別等基礎處置工作。學校立即啟動辦事處校車交通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對初步判定為一般、重大、特大校車事故的,應立即向校車辦、教育局、交警大隊報告。

(二)應急處置

領導小組接報后,應在事發后立即啟動相應應急預案,趕赴現場,組織、協助、協調、督促做好處置工作,立即向校車辦、教育局、交警大隊

第 2 頁 共 2 頁

人人講安全、事事為安全;時時想安全、處處要安全; 校車安全管理制度

報告。

第九條 擴大應急

因校車事故產生或者衍生其它突發公共事件,目前采取的應急救援能力不足以控制事態的,需由多家專業應急機構、事件主管單位同時參與處置工作的,先期負責處置工作的校車領導小組或事發當事人可立即向校車辦、教育局、交警大隊報告,請求支援。

第十條 應急結束

在校車事故處置工作中,經工作組鑒定險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按相應級別宣布應急工作結束,經上級部門同意撤消劃定的危險區,并予公告。

第五章 后期處理

第十一條 善后處置

應急工作宣告結束后,根據工作需要,學校要開展恢復教育教學和生活秩序等善后處置工作。

第十二條 調查和總結

事故處置工作結束后,學校要積極配合上級調查評估組的工作。對事發原因、處置經過、損失、責任單位處理、援助需求等做出綜合調查評估,并及時將調查評估情況報告上級有關部門。

第六章 宣傳、培訓和演習

第十三條 學校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向師生廣泛開展應急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公布報警電話、提供技能培訓、知識講座、版報、櫥窗、校園廣播等措施,增強師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救護救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應急演練,確保事故發生后應急救助及時到位。

第十四條 學校要積極配合交警、交通、校車辦等校車交通安全工作機構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上一篇:例會會議紀要范文下一篇:土地儲備管理辦法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