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城鄉規劃與人文地理學論文范文

2024-01-23

城鄉規劃與人文地理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在重視物理探究的同時,重視科學與人文的融合教育。郵票作為商品與藝術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郵票設計者歷來重視用科學內容作為郵票創作的素材。因此,把郵票作為物理教育資源,將會在融合科學與人文教育方面起到獨特的作用。本文結合有關文獻資料,探討了物理教學中如何利用郵票滲透科學與人文教育的價值。

關鍵詞:高中物理;郵票;科學;人文;資源

郵票存在的價值,不僅是一種郵資憑證,還由于不少郵票的設計具有很高的美學藝術欣賞價值,再加上某些郵票的紀念意義,導致郵票在收藏界占有重要的位置。不僅如此,不少郵票的設計上應用了很多的科學元素。例如:科學家的頭像以及他們的主要成就,有的郵票中還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故事,這就導致郵票成為了一種人文教育的載體,在課堂教學中具有很高的適用價值。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對郵票設計中的美學的欣賞能力,還能夠從中學到很多物理知識,并對科學家有進一步的認識。郵票源于生活,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學習,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郵票還是一種很好的教學資源,值得我們去開發。

1 郵票在物理教學中的教學價值

1.1 郵票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作用

郵票不僅是一種郵資憑證,還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品。郵票的設計和印刷相對其他藝術品(如繪畫、攝影、雕塑等)有著自身的特點。郵票的本質屬性是郵資憑證,這就決定了它的發行不是為了作為藝術而存在的。而且,郵票的規模性生產以及其對生產技術的依靠,使其與繪畫等藝術品有著巨大的區別。這也決定了在學生欣賞郵票的時候,我們要引導學生采用新的視角,運用不同于其他藝術品的方法進行欣賞。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欣賞郵票的藝術價值:

第一、要引領學生領會郵票展現的內容,把握郵票要表達的思想。郵票發行的主要目的是作為郵資憑證,思想的宣傳意義只在發行過程中,通過大規模的使用而派生出來?,F代郵票無論是哪個國家的郵票均有其獨特的思想價值,通過紀念郵票的內容和郵票的畫面透析的思想意義給每個欣賞者以思想的啟迪。郵票還是時代的一面鏡子,世界各國在不同時期發行的郵票,皆能體現出這個時代的待色,國際上的風云變幻都能在郵票畫面中得以體現。1869年美國發行的第一套不是以人物為中心圖案的郵票就是以《獨立宣言》《盾牌·鷹相旗幟》《哥倫布在美洲登陸》為圖案的。這3枚郵票表現了美洲新大陸的發現、美國獨立和對自由精神的追求,這是19世紀美國精神總的體現。欣賞這套郵票能體會到時代脈搏的搏動,在時代的步伐中看到一個時代的影子。文革期間,我國原定在1968年11月25日發行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就是以紅旗的海洋、工農兵的游行隊伍、染成紅色的全國地圖為圖案的,這是文革那個特定時代的寫照。一個郵票欣賞者把握了郵票的思想意義,體會了郵票畫面顯現出的時代感,欣賞者就可以超越實用價值,用一種藝術的眼光對郵票進行審視。郵票不僅是郵資憑證,還是思想和感情的載體,欣賞郵票能夠陶冶情操,增進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令集郵者的思想情操達到一個新境界。

第二、欣賞郵票的形式美,體會郵票的民族風格。民族風格是藝術在長期的發展中,通過藝術家們的共同努力,形成相同或相近的藝術特點。郵票的民族風格也是郵票設計家在長期的郵票藝術創作實踐中形成的藝術持色?!獋€國家的郵票如果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風格,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的郵票設計和印制的水平已經到了成熟階段。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審美習慣、審美情趣和審美追求,在這些獨特的審美氛圍中,郵票設計家必然為這種氛圍所感染,并在其中汲取營養。具有民族風格的郵票設計和印制形成了獨有的審美趣味,從而別具一格。欣賞者開闊了眼界,也可以從不同藝術風格的郵票里汲取民族藝術的營養,得到精神陶冶和美的享受,從而使自己的審美能力達到新的境界。

民族風格是郵票設計、印制成熟的標志。欣賞郵票必須體會郵票的民族風格,這樣欣賞者才可站在一個高度欣賞美、研究美,把握住郵票的民族風格就意味著郵票的欣賞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從這兩個方面抓住郵票的特點,用不同于其他藝術品的方法進行欣賞,學生們會感受到郵票許多奇妙的特色,獲得藝術的享受。

1.2 郵票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現在的高中學生普遍認為物理是所有學科中最難的,這和高中物理的特點有著很大的關系。高中不僅要學習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習物理知識和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高中階段主要是自學能力和物理解題能力,并學會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高中物理難學有多方面的因素,學生缺乏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高中物理不僅要理解物理現象、物理過程,還要透過現象找物理規律;不僅要記住和理解物理公式,還要靈活運用公式去解決實際問題。這就導致高中物理給學生的印象就是背公式、用公式,“一點都不好玩”。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物理課堂的教學中,要善于利用合適的物理教學資源和自己的語言,展現出物理的魅力,吸引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對物理充滿興趣,從心里喜歡上物理,才有可能將物理學好。郵票剛好能夠完成這一使命。

為了紀念為人類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及學者,很多國家都會發行郵票。其中,有不少郵票和物理息息相關。例如:1987年,英國為紀念《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300周年發行了一套郵票(圖1),綜合介紹了牛頓一生的偉大功績。第一枚郵票上是蘋果和書名。第二枚郵票上是天體沿橢圓軌道運行。第三枚郵票巧妙地用一個盛水的燒瓶表現了光的折射、色散等現象和牛頓的另一專著——《光學》的封面。第四枚郵票上的文字是世界體系,這也是《原理》第三篇的標題。這4枚小小的郵票概括了牛頓一生的貢獻。通過對郵票的欣賞,學生就能夠了解到牛頓的一生。當郵票以一種新的教學資源出現在課堂上時,必能吸引不少學生的注意力,讓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也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更能夠讓學生對物理這一門學科產生興趣,從心里喜歡上物理。

1.3 郵票對傳播物理方法知識的作用

郵票的畫面有很豐富的內容,與物理學有關的郵票,在其畫面上有著名的物理學家及其主要業績,也有用很精煉的構圖說明的物理學原理和效應,是很好的直觀教材。引導學生在集郵的同時弄清郵票畫面的內容,就可以讓他們增加許多物理學知識。例如:丹麥1970年紀念奧斯特實驗發現150周年的郵票,郵票上直觀地再現了實驗的內容。郵票的背后,則是奧斯特對自然力統一思想的堅信和多年的實驗結果。學生通過這枚小小的郵票,不僅能夠學到奧斯特實驗的內容,還能夠學到奧斯特那種對真理執著追求的精神。

又如:我國1953年發行的紀念哥白尼的郵票,這是我國郵票史上第一次出現外國科學家。郵票上的年份是紀念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出版和他逝世410周年。哥白尼的“日心說”沉重地打擊了教會的宇宙觀,這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斗爭的偉大勝利。從這枚郵票上面,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到哥白尼“日心說”的具體內容,還能夠感受他勇于和封建勢力斗爭到底和為真理獻身的偉大精神。

郵票只是一種教學資源,它能夠讓人文教育和我們的物理課堂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但是,如何利用郵票去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根據自身的情況努力去選擇、創新和發揮。

2 郵票資源的挖掘和利用

2.1 利用郵票滲透科學思想

在上世紀短短的一百年里,物理學有了飛躍的發展,對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郵票以其獨特的方式記錄下了物理學的發展進程。由于印刷技術的改進,與物理學相關的郵票的數量大大提升,郵票的質量也上升了一個臺階。它們不僅直觀地表現出了物理學的原理,更是再現了著名物理學家的音容笑貌以及他們的一些小故事,還以其獨特的設計和精美的畫面闡述了他們的工作和崇高的學術地位,這些都是很好的物理教學資源,是很好的直觀教材。例如:塞拉利昂1990年(圖2)和格林納達1991年(圖3)發行的火星探測郵票中都有一張開普勒的郵票,畫面上不僅有開普勒的頭像和他的生卒年月,還有一幅圖很好地展示了開普勒第二定律。郵票上的英文是“歡迎即將進行的火星探測”。開普勒當年正是由于對火星軌道的研究才發現了開普勒第一定律和開普勒第二定律。

又如:直布羅陀1998年發行了一套格言郵票,其中有一張是愛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圖4),上面的附票上是德文原文。這是愛因斯坦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獲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之一。這對我們物理教學尤為重要,我們物理教師在傳授學生物理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想著如何培育、發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引導學生走上科學探索之路。還有意大利1995年紀念X射線發現100周年發行的郵票(圖5)。郵票上非常形象地再現了倫琴發現X射線時的情景。1895年11月8日傍晚,倫琴在實驗室里做陰極射線管中氣體放電的實驗,當他把手伸到放電管與熒光屏之間時,突然在熒光屏上看見了自己手掌的骨骼。他意識到,這不是陰極射線,他發現了一種新的射線。后來許多紀念倫琴發現X射線的郵票中都以手掌的X射線照片為重要內容。

2.2 利用郵票滲透技術思想

物理學是科學技術的基礎,許多郵票都體現了技術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體現了物理學理論與社會技術實踐相結合的過程。

例如:葡萄牙1976年發行的關于能源的郵票,一共5張,分別是水力(位能)、化石能源(化學能)、地熱(熱能)、風力(動能)和太陽能(輻射能)(這里僅展示第一張水力的郵票,如圖6),不僅介紹了人類可以利用的能源,還描述了自然界中的多種能量形式。這5種能量也正是如今我們利用得最多的能源,通過各種發電機,將其轉化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電能。

又如:倫琴發現的X射線是現代醫學上透視技術的基礎( 墨西哥1996年發行,如圖7),居里夫人發現的放射性是癌癥的放射性治療的基礎( 波蘭,1967,如圖8)。

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但是,如果技術使用不當,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例如:1945年8月6日,第一顆原子彈投在日本廣島。這是一顆鈾彈,綽號“小男孩”,當量為1.2萬噸,摧毀了整座城市,40萬居民中有14萬人當場死亡,受傷人數也達14萬。圖9中的這枚郵票是馬紹爾群島1995年紀念二戰結束50周年發行的。

馬紹爾群島還于1986年發行了紀念“抉擇關頭”行動40周年的郵票(圖10)。二戰后,美國于1946年在馬紹爾群島第一次進行核試驗。在此后的12年中,共進行了67次核試驗,造成了極大的放射性污染,直至試驗結束30年后,試驗地區才可以重新住人。利用郵票滲透科學技術思想,可以讓人文教育的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能改變長期以來重科學輕技術的傾向,體現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對社會同樣重要,體現物理知識的應用和物理知識是同等重要的思想。例如:探索者在火星上著陸成功、“人造月亮” 發射成功、“數字地球”廣泛開發、原子激光束誕生、納米“ 秤”發明等郵票都可以利用。

2.3 利用郵票滲透審美思想

郵票不僅是一種郵資憑證,更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品。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誕生于英國。從那時開始,每張英國郵票上都會有英國女王或國王的側面頭像,這也成了英國郵票的特色,現在英國郵票上使用的是伊麗莎白二世的頭像。例如:1999年英國發行的確立時間郵票(圖11),1966年為紀念英國的石墨氣冷反應堆發行的郵票(圖12),1998年的千年紀郵票中的雷電郵票(圖13),1967年為紀念雷達的發明發行的郵票(圖14),在郵票的左上角或者右上角都有一個英國女皇的頭像。

郵票設計是一門高深的藝術,當然應該講究藝術變化的美感和規律,如果一成不變老是那么幾個單調的票形,難免使人生厭而更加渴望異形郵票。從英國好望角于1853年發行第一套三角郵票開始,全世界已有近120個國家(地區)發行了1600多種三角形郵票。例如:巴拉圭1965年為紀念對形成近代宇宙觀貢獻最大的4位科學家發行的郵票(圖15),阿富汗1964年為紀念居里夫婦發行的紅新月會三角郵票(圖16),巴拉圭1965年為紀念伽利略和愛因斯坦發行的無齒三角郵票(圖17)等。郵票的設計者們很講究郵票的變化規律,在設計郵票的時候追求著一種美妙而和諧的美,是對藝術的一種執著。

參考文獻:

[1]秦克誠.郵票上的物理學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祝婭.物理發現中的哲學和創造性思維[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

[3]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謝東.人文物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欄目編輯 趙保鋼)

城鄉規劃與人文地理學論文范文第2篇

人文精神的實質是對人之為人的思考,其核心是如何做人。數學是科學發展、人類文化發展的燈塔。數學,作為各級各類學校最廣泛的學習科目,數學教育的意義不僅見之于物,還應見之于人。數學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數學教育的價值首先應從認得發展方面去衡量。

創造精神的培養。開拓、創新精神是人的創造性的體現。在競爭異常激烈的社會,只有那些具有開創進取意識的人,才不至于被時代拋棄;創造,它能使人獲得一種滿足感,消除受挫感,因此給人提供了一種對于自己以及對于生活的積極態度。致力于創造精神的培養和教育,乃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責任和義務,而要啟發人類獨有的這種高貴的品質,莫過于妥善利用數學教育。

理性思維習慣的培養。理性思維是一種歷史的、科學的、富有哲理的思考,是批判的思維,是求異或創造性的思維,是一種在更高層次上進行的道德推理。數學科學是培養人們理性思維素質最有效的學科。正是通過數學,引入了理性,從此人們才有可能開始靠理性,而不是憑感覺去判斷是非曲直。由數學精神產生的這種理性、確定性、永恒的不可抗拒規律性等一系列思想,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占據了重要地位。

價值觀教育。價值觀是行動的基準。價值觀念的扭曲是當代社會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由于物質欲望的膨脹和道德價值的失范,導致了部分青少年為一種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所左右。如何教育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已成為整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課題,而數學教育在某中程度上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正確的價值和意義的體系,從而有助于為社會提供一種正確的人文主義導向。

踏實細微良好作風的培養。踏實細微、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風是人的高尚品質的具體體現?!拔鹨陨菩《粸?,勿以惡小而為之”。只有處處留心小事的人,他會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會成功的。小善不為,何成大善,細微之處,恰恰能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造成“聯盟一號”墜毀的原因,就是因為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這場悲劇,也可以叫做對一個小數點的忽略。學習數學的人一定都會有這樣深切的體會,一個小數點的位置,倘若失之毫厘,必將謬以千里。如何發揮數學的這種獨特的教育價值,并應用它來塑造我們的人格,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呢,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滲透性原則、經常性原則、自覺性原則。

作者單位:河南省武陟縣教育局教研室

城鄉規劃與人文地理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當今社會的大學教育,學生常對未來感到迷惑。人文精神是大學教育的核心,是大學的靈魂所在。提出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辯證統一,作為一名大學生,不僅要具備淵博的知識,還要具備較高的人格修養。

關鍵詞:大學教育;科學精神;人文精神

在經濟和物質利益氛圍的誘惑下,當代大學校園里充斥著市場精神,大學校園缺少純粹的文化氣息。部分師生放棄了對學術和真理的追求,欲蔽靈臺,心為物役,使科研學術成為追名逐利的手段,這些都使正確價值觀越來越遠離校園。

這篇文章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自己對大學教育中科學技術培養與人文精神培養的認識。

一、當代大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現狀

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表示不知道什么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少數學生能簡略回答一些表面含義,如科學精神,就是以科學為主,對科學有孜孜追求的熱情,人文精神就是以人為本,強調發揚人的個性,對什么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回答可謂是五花八門。相當一部分學生對高學歷和多證書的追求是一種功利和實用目的,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精神。部分學生文化視野狹隘,只講眼前,不講長遠,缺乏必要的人文素養,上述反映出部分大學生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什么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什么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呢?對于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定義,人們的理解不盡相同。我查閱了很多資料,就其基本的含義而言,科學精神就是尊重體現科學技術的價值,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強調依靠科學技術來推動社會發展。而人文精神則注重人的思想觀念,重視人文文化素養,強調依靠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來推動社會進步??茖W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們深入觀察與不斷認識世界所不可或缺的。

三、如何做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

蔡元培先生曾說:大學之為大學,不僅在于它是一種客觀物的存在,更因為它是一種精神的存在,這種精神最重要的實質就是指人文精神??茖W教育依賴科學,著重追求科學文化知識、科學方法的探索;人文主義教育則強調人的思想和情感??茖W教育以求真為主題,人文教育以求善為根本;科學求真需要以人文為導向,人文求善需要以科學為奠基,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完整的教育應包括“學習做事”與“學習做人”兩個方面?!皩W習做事”必須接受科學教育,養成科學精神;“學習做人”必須接受人文教育,養成人文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使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優勢互補,使一個人在體力、智力、倫理各方面的因素有機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完善的“人”。

總之,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精神,有助于增強其對科學求真、求實的追求。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有助于豐富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增強其精神力量,豐富其內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大學擔負著培養中國未來的中流砥柱的重任,因此,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素質有利于提高中國未來的競爭力。大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培養鍛造是構成高校教育發展的“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舒揚.大學人文精神構建論析.光明日報[N].2002-07-26.

·編輯 李建軍

城鄉規劃與人文地理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有相同的服務對象——學生和兒童,相似的功能——語言學習和人文教育。因此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符合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兒童文學素養和對兒童文學的鑒賞力、判斷力,具有兒童文學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才能帶領孩子閱讀、欣賞兒童文學。

關鍵詞:兒童;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

一、兒童文學教育能夠促進兒童語言文字發展和心理成長

根據教育部《課程標準》對“語文”提出的界定:“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是語文的基本特點?!闭Z文教育教學重視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統一,這就對教師正確處理小學語文教學與兒童文學之間的關系提出了標準和要求。

兒童文學是指根據兒童的成長和心理需要,專為兒童創作或改編,適合兒童閱讀的文學作品。兒童對文學的需要是一種天性,兒童文學是發自兒童性靈的文學。兒童文學伴隨著孩子長大,從聽父母講故事開始,兒童會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主動接近不同的文學作品。小學語文通過兒童文學教學,教師可以貼近孩子,走向兒童的心靈世界。

從兒童文學的構成來看,既有進入語文課本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有相關的課外讀物??傮w看,兒童文學包括童話、寓言、成語故事、神話故事、中外歷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間故事等,詩歌、散文、長篇文學名著、當代文學作品、科普科幻讀物等。

1.兒童文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

兒童文學是充分考慮到兒童的理解能力和審美需要而創作的文學。從語言和文字表述中我們可以發現,在兒童文學和小學語文之間,存在目標、原則、理念、方法的全面契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相當比例的兒童文學作品,這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品德、社會道德的教育和人文素質的內容,這也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目標。學生通過接觸大量的兒童文學作品,汲取兒童文學豐盈的教育養分,培養良好的語感,掌握基本的文字和語法,不斷形成成熟的語言能力,為一生的語言文字發展打下根基。

2.兒童文學符合小學語文學習心理

兒童文學是能為兒童理解和樂于接受的文學作品,兒童閱讀兒童文學,有助于他們身心健康成長。兒童文學適應兒童的年齡特點,適應他們的智力興趣愛好,兒童的語言發展、情感、想象、自我意識等。兒童文學教育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出發點,也是目標,科學處理兒童文學和小學語文教學的關系能夠讓我們進一步增加對兒童心理、情感的了解和尊重。

二、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開展兒童文學教育

1.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兒童文學素養

兒童文學素養對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意味著:她擁有了一條走進兒童心靈的小徑。她會帶領學生快樂地走進《電車學?!?,在閃爍著人性永恒的美的世界里和《窗邊的小豆豆》一同成長,她會讓孩子們走進《巨人的花園》和那個孤獨的巨人握手,去感悟友愛,善良,助人為樂……一個具有兒童文學素養的老師,朗誦教材的眼光也必有獨到之處,能從兒童文學作品的文體特點出發,順著作品的“肌理”去讀。對于選入教材的兒童文學作品的濃縮版或者節選版,因為具有背景知識和前提,哪怕是剩下幾縷枯干的枝,教師也有辦法讓它長成枝葉婆娑、搖曳多姿的大樹。而沒有兒童文學素養的教師,解讀時容易瞎子摸象,犯以偏概全的毛病,甚至曲解作品的原意。所以,一個語文教師應該熱愛和熟悉兒童文學,,具備帶領孩子閱讀、欣賞兒童文學的能力和素養,在大量的兒童文學閱讀和教學實踐中,提高自己對兒童文學的鑒賞力、判斷力,提高自己對兒童文學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

2.教師應該具備兒童文學的教學策略

(1)保持作品的新鮮感與完整性,培養學生的欣賞樂趣。

教師在兒童文學閱讀的教學過程中,不要嵌入過多的問題,不要穿插過多的訓練,而是在學生充分感受、把握了文學作品的全局之后,再展開和延伸教學內容或許更合適。因為讀文章不像看畫,不可以即時將作品的全局一覽無余。兒童熟悉文章的內容,進入文章的情感、意蘊層面必須反復讀,必須要有一定的時間,這種時間的深度恰恰是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比如《丑小鴨》課文的教學,可以在一開始呈現那只美麗的白天鵝,欣賞完后,提出:“又小又丑的丑小鴨,變成一只美麗的天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丑小鴨到底遇到了什么事呢?”由此問題出發,讓學生自己去體會丑小鴨變天鵝的艱辛,一條主線,清晰明朗。所以,教師不用刻意地設計“層層推進、步步為營、環環相扣、起承轉合、一唱三嘆”的過度推敲的課堂結構。一堂精致的兒童文學課堂,問題轉換、環節切換越頻繁,導語牽引越多,學生的智慧與精力消耗就越大,學生自主閱讀、感受、思考的時間就越少。所以,與那些側重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文章的教學相比,我們建議兒童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不要節省時間,而是要浪費時間”。

(2)注重挖掘文本獨特性,讓作品欣賞有創意。

面對兒童文學作品的文本時,教師的話題討論,不要老是問這樣的問題:文章寫了什么?怎樣分層呢?哪里是你最感動的句子?而是要多方位、多角度進入文本的問題。比如說《雪孩子》一課,是一篇蘊涵思想性、知識性的優秀童話,如果從孩子的角度解讀,這篇課文可以有另一番趣味。比如這篇童話除了小白兔一家是明顯的擬人外,對本不能動彈的“雪孩子”也賦予了“動”的能力。雪孩子在篇末化成了白云,孩子會為“雪孩子”的舍己為人所感動,為明年還能看到雪孩子而高興。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討論時,應更多樣化,更貼進孩子一點。如可以讓學生在體會童話的幻想上下工夫,逆向提問讓學生思考:“課文中的雪孩子如果不會動會怎么樣呢?”也可以讓學生回答:“你覺得課文有哪些奇妙之處?”或者“雪孩子都有哪些特點?”讓學生從“雪孩子”的身體、行動、心理等方面作略帶拓展的思考。另外,由于篇幅的限制,課文中刪掉了原來童話中的大量細節,如小白兔和雪孩子一起玩的細節,雪孩子變成云飛到空中的細節,教師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通過想象先補充這兩個細節,再把原文讀給學生聽。這也是增加童話教學趣味性的一種方式。

3.教師應該注重挖掘教材,讓課堂教學舉一反三

(1)依據同一主題,進行多元開發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通常每一單元的課文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其開發空間非常廣闊。因此,教師在實施群文閱讀時,不妨圍繞這一主題進行多元開發。首先以教材的單元主題為基準,在整合教材的同時對教材進行補充,使得學生對該單元的話題產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認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在知識教育的同時也全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不僅要結合同一單元的《記金華的雙龍洞》、《七月的天山》這幾篇課文對祖國美景進行贊揚,同時還要圍繞祖國美景這一主題進行素材開發,補充《黃山記》、《壺口瀑布》、《石林》這三篇文章,學生對其進行賞析,體會祖國河山壯麗、風景秀麗之美,從而激發學生對自然風景的保護觀念和意識。

(2)依據同一作者,進行素材開發

名家的各篇名作常常分散于不同階段語文教材中,學生對作者的了解通常零散而片面,不能形成一個整體而完整的映像,導致知識體系的建立也存在缺陷。依據同一作者開發素材,將其代表作品進行整合,通過對同一作者的文章進行群文閱讀,方便學生了解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感受作者的寫作風格,使名家的精神光輝照耀學生成長之路。

例如,在學習李白的詩歌《靜夜思》時,補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望廬山瀑布》和《贈汪倫》這幾首詩進行群文閱讀,對比《春夜洛城聞笛》和《靜夜思》都是抒發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差異;體會《望廬山瀑布》中作者磅礴大氣的語言風格,感受《贈汪倫》中作者抒發親友離別之情和思念之情的異同。

(3)依據同一體裁,進行素材開發

有學者曾說:“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笨梢娒烙彩墙逃闹匾繕?。統一體裁的文章之間既具備相同點,又各有千秋,將統一體裁的素材進行開發,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拓展其閱讀量,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觀。教師應高度重視對學生的審美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同體裁”的文章進行群文閱讀,培養學生對自然、社會、人生美的感受、理解和鑒賞能力,努力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審美素養。例如,在學習《秦兵馬俑》這篇課文時,補充同類型文章《盧溝橋》,使學生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同類型文章的寫作策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材料。

4.教師要用好語文教材和課外讀物,開發兒童文學資源。

教師還可以大膽把教材外的兒童文學作品引入課堂。比如在教學《媽媽的帳單》時,當彼得因為幫媽媽做了事后向媽媽索要報酬,而這時媽媽出示的這份帳單卻讓彼得看到了母愛的無私與無價。為了讓學生能更深切地體會母愛的無聲與偉大,教師可以在教學時引入繪本《愛心樹》,將母親化為一棵樹,通過小男孩對樹的無止盡的索求和樹對小男孩無私的奉獻,形成強烈地對比,也給孩子強有力的感情沖擊。當欣賞完繪本后,許多孩子流下了眼淚。相信不用教師多說,“母愛”兩個字已深深地印在孩子們的心中,這種直觀的體會遠比教師在原地無休止地進行教材講析效果來的好。所以說,教材教學多為學生提供語文學習方式方面的指導,教材學習主要在于習得方法,感悟規律。建議去掉繁瑣的課文分析,去掉枯燥無益的語文作業。因此,在精講教材時,抽出時間補充一些相關的課外兒童文學,可以豐富學生對作品的把握,體悟作品的各種形象,獲得精神的力量。

5.教師要尊重兒童的獨特理解,引導學生的語言生長。

學生語言能力的成長依賴于學生情感的體驗。不少課堂上,教師往往滿足于展示個人對文本的理解,然后生拉硬拽地讓學生達到教師理解的深度,效果往往適得其反。真正成功的課堂,應該是學生在文本閱讀中經歷酣暢的情感體驗和成長的同時,獲得語言發展。兒童文學作品為學生喜聞樂見,在閱讀這些作品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有比較活躍的思維和情感體驗,教師應該善于體察并尊重和引導。因為學生情感的共鳴點一般就是語言的生長點,所謂“情動于衷而發于外”。兒童文學作品往往內涵非常豐富,以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樹》為例,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完整、多面地理解文章主旨:環保、守信、友誼、跨越生死的愛戀……在教學時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說來聽聽”,尊重孩子富有童心童趣,視角獨特的見解,自由討論后老師可以強調某一種價值判斷,但應避免主題先行。

兒童文學和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對親密的伙伴,其實他們的相遇是一種必然,它們攜手的意義其實比我們現在已經看到的要多得多。用兒童文學的視野來考察小學語文教學,將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很多新鮮的空氣,有助于我們解決一些以前一直沒有處理好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學中真正發現“兒童”,真正認識“文學”教育的意義,處理好文學教育和語言教學的關系,其實都要從認識它們的關系開始,這一點,我們還有很遠的道路要走。

參考文獻:

[1]王曉玉主編.兒童文學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2頁,第26頁.

[2]張愛梅.論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 科教文匯 2008.08 (上旬刊):101.

[3]徐冬梅 兒童文學和小學語文教學,語文教學通訊·小學刊2006年第9期15-16.

[4]王林 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兒童文學教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5]李開忠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02)

城鄉規劃與人文地理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當前城鄉中小學的發展極不均衡,特別是農村中小學管理中出現人文和科學管理理念的缺失。本文在對農村中小學管理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相關措施與思考。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人文管理;科學管理

近年來國家加強了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支持力度,農村教育在基本設施配置、辦學務件等方面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較之城市中小學而言,農村中小學的管理水平整體上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在管理的人文性和科學性方面,尚有較大的不足。

一、當前農村中小學管理現狀分析

1.管理自主權的缺失。隨著農村生源的減少,學校的規模開始縮小,學校的管理權大多統一到鄉鎮級的教育主管部門來統一管理。農村每個中小學的客觀情況都不相同,沒有自主管理權的狀況導致學校的改革受到極大的束縛,嚴重影響了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的提高。學校的管理自主權是在上級行政部門手里還是校長手里,對于學校的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

2.科學管理理念的落后。農村中小學因為規模小,財力支持有限,長期以來學校管理與經營處于小作坊式的落后狀態。缺乏先進科學的管理理念的指導,也缺少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和條件,發展意識淡漠,學校處于一種原始落后的發展狀態。

3.人文管理的意識不強。管理自主權的缺失和管理理念的落后,封閉的農村中小學在人文管理方面嚴重缺失。主要表現是對學校文化建設特別是人文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落后的管理,人文觀念的缺失,導致學校的領導和老師處于一種松散、消極的工作狀態,不能在工作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導致優秀的教師資源和學生資源流失。

二、農村中小學校管理出現問題的原因

1.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農村中小學的發展狀態受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巨大。城鄉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教育資源配置也不均勻,進而直接導致教育水平的不平衡。在一些經濟落后的農村地區,經濟的落后導致對教育投資的減少,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不夠。落后的經濟、社會環境使得本地中小學教育處于落后的自生自滅狀態。

2.社會文化環境的封閉。農村中小學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人文和科學的管理現狀,有其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中小學的發展水平和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密切相關。一般說來,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方,社會文化和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相對開放和發達,愿意并容易接受新思想,愿意突破常規,喜歡變革;而經濟發展水平落后地區則恰恰相反。農村中小學置身于一個封閉、落后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環境中,主體發展意識欠缺,再加上信息閉塞、交通不發達等客觀因素,導致學校的管理和發展的落后狀態。

3.學校管理體制的僵化和落后。受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教育的傳統思維影響,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業務的發展具有絕對領導權,但作為學校發展主要經濟支撐的當地政府,因經濟欠佳疲于應付學校的財政開支;在投資上也是注重學校硬件建設,維護面子工程,學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等軟件建設因為投資大,見效慢,所以不愿意在這方面進行投資支持。業務主管部門和行政主管部門“兩層皮”的管理體制,不能將農村中小學的辦學力量有機聯合起來,形成合力。

三、解決農村中小學校管理問題的途徑和措施探討

1.增加農村教育投入,改革落后管理體制。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改變農村落后狀態,提高農村人口素質的根本途徑。只有充分認識到教育對于農村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堅持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財政收入投入到義務教育中來,才會逐漸改善農村的教育教學條件。當地教育部門可以結合實際情況,保證每年投入到義務教育中的財政收入。

經濟支持是基礎,管理體制是根本。因此必須改變當前中小學校缺乏長效管理體制,吃“大鍋飯”的局面。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規范、科學的管理體制。

首先,要明確分工和責任,建立激勵與獎罰制度。當前中小學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根本原因在于各自的職責不明確,缺乏激勵和獎懲機制。在教師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制度是必要的。其次,要在管理上剛柔并濟,既要嚴格管理,又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教師的個性,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對教師的管理宏觀上嚴格要求,微觀上又要關心體貼,給他們人文關懷。這樣才能從內心激勵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2.城鄉教師交流,引進科學理念。農村中小學教育與管理的落后,根本在于缺乏人才。當前一個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方法是實現城鄉教師的交流。通過教師的交流,一方面,讓農村的教師走出去,學習更多的教學管理經驗后再回到學校。另一方面,讓城市的教師走進農村中小學,把他們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直接傳授給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通過這種交流,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有效地提高農村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

3.注重人文管理,實現民主治校。以人為本,民主治校是關鍵。民主治校就是要從學校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廣泛深入聽取全體教職員工的意見,只要是有利于學校發展的建議都要理性的接受,把學校建設成為一個健康、文明,適合農村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健康成長的育人環境。

參考文獻:

[1]蒲云昌.新時期農村學校管理點滴談[J].科教導刊,2010,(30).

[2]李科.和諧管理理念對中小學管理的啟示[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9,(07).

城鄉規劃與人文地理學論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在高中地理課堂上把人文精神的培養應用于地理教學中,這種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對學生個性的發展尤其是精神層面的需求。地理學科以豐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的完美結合,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起到了科學的作用。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重視地理知識的講授,忽視了對學生人文意識的培養。因此為了科學地學習地理知識,就要改革地理教學模式,以人文性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本文主要就高中地理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與訓練進行分析,進一步闡述了培養人文精神的地理教學措施。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人文精神;培養;訓練

一、 人文精神的內涵

人文精神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產物,也是社會進步發展的精神動力。人文精神是一種意識和觀念,主要強調人的價值,強調人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不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內容,而且還影響到物質文明建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人民的人文修養。

二、 地理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 對人文精神培養不夠重視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以傳授知識為主,注重對學生地理知識的掌握,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對地理教學只是在乎學生的成績和對地理事象的識記、理解,對地理價值觀及地理情感的培養不在授課范圍,過分強調對地理基本技能的指導,缺乏對人文精神的培養,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沒有得到提高。

(二) 傳統的教學方式阻礙了人文精神的培養

在地理教學課堂教師注重對地理教學任務的完成,要求學生對地理學的基本結構、基本地理知識和技能等知識死記硬背,教學內容單一、枯燥,地理教學課堂氣氛沉悶,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教師在課堂上處于主導位置,忽略了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也阻礙了對人文精神的培養。在地理教學中,實現人文精神的培養,就要對地理教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改變,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地理價值觀。

(三) 地理教學評價體系的不健全影響了人文精神的培養

在對地理教學的評價中發現,教師過分注重對學生的地理理論知識和地理技能方面的考核,忽略了學生在地理情感及地理價值觀上的態度,對地理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缺乏相關的評價體系和科學的標準,因地理教學評價體系的不健全,也直接影響了人文精神的培養。

三、 地理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的措施

由于地理學科的綜合性特點,加強了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地理教學在進行基礎知識教學和培養應用能力的同時,促進了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一) 教學方式的改變,促進了人文精神的培養

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作為課堂上知識的傳授者,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要注意正確的引導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地理教學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經常用鼓勵的語氣夸獎學生,給予學生肯定和認可,使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地理教師要調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通過對學生的積極引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的參與地理教學過程。教師在課堂上要經常設置一些問題,鼓勵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針對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在互相的爭辯中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要通過在地理教學中涉及的自然現象,引導學生深入觀察和體驗生活中的地理,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例如,學習《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意義》時,可讓學生測量不同日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觀測、記載不同日期的晝夜長短。學生通過實踐記錄,不但理解了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還培養了學生的實踐精神。

(二) 地理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的內容

一直以來,在我國的高中地理教學大綱中,人文精神的教育在大綱中體現的較少。為了在地理教學中能夠融入人文精神的培養,要在地理教學中增加人文精神教育的內容,要讓學生認識到地理資源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環境問題的表現,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和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師在地理教學的內容上可按照“提問—分析—解決”的步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多給學生思考時間,提供發言的機會。如在學習《環境污染及其治理》時,教學步驟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對城市的空氣質量進行數據整理,了解環境問題的真實狀況,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或意見。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促進了人文精神的培養。

(三) 加強地理教師人文素質的培養

在地理教學中對學生實施人文精神的培養就要加強教師的自身素質的提高,要讓教師認識到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性,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建立具有業務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及創新教學理念的地理教師隊伍。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力度,經常組織教學觀摩及講座,對教學方案進行講評,使教師逐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同時要擴大教師的業務范圍,進行多學科的學習,使教師在地理意識、地理態度及地理價值觀等人文地理方面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為學生進行講述,有助于教師創造性水平的發揮,能夠完成各項教學目標。

(四) 建立人文精神教育評價體系

要使地理教學中人文精神得到有效落實,就要建立符合人文精神教育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考核工作,不能僅僅局限于其對地理知識的掌握,還要針對地理情感、態度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要以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否有人文精神的體現,是否能夠挖掘地理教材內涵的人文精神并把現實中變化發展的地理融合人文精神中。是否對學生有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理念,是否把地理教學與人文精神緊密聯系在一起,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要看學生人文素養是否得到提高。

四、 結語

在高中地理課堂實施人文精神的培養和訓練是社會發展的趨勢,通過對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上的改變,重視對地理教師人文素質的培養,建立完善的人文精神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闡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有充分重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才能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 胡金霞.淺談如何提高舞蹈教師的素質[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1).

[2] 閆小飛.舞蹈藝術的文化效應解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8).

上一篇:課堂互動教學高中地理論文范文下一篇: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分析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