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腫瘤轉移范文

2023-09-17

腫瘤轉移范文第1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于收治的65例腫瘤骨轉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對照組30例患者中有男16例, 女14例, 年齡25~75歲, 平均年齡51.4歲;觀察組男15例, 女20例, 年齡22~77歲, 平均年齡52.4歲。經過X線攝片和CT檢查均確診, 其中出現腫瘤骨轉移原發腫瘤為:對照組肺癌11例, 乳腺癌6例, 直腸癌4例, 肝癌6例, 其他3例;觀察組肺癌9例, 乳腺癌11例, 直腸癌6例, 肝癌5例, 其他4例。骨轉移灶分布脊椎骨處占75%, 骨盆轉移占11%, 其他部位占14%;單發性骨轉移15例, 多發性骨轉移28例。

1.2 方法

采用X線放射治療, 放射范圍在椎體轉移野、扁平骨轉移野及其他部位, 具體包括轉移椎體之上、下各一椎體, 整體扁平骨, 長骨全長, 其余部位要盡可能覆蓋病變區4 cm左右的放射野, 每日治療2次, 總劑量20~22 Gy/4次/2 d。對照組30例患者放療后無特別護理, 觀察組進行系統的護理。

1.3 疼痛分級標準

按照患者主訴疼痛分級法進行分級:無痛為0級;輕微疼痛1級;中度疼痛2級, 疼痛明顯, 不能忍受, 必須服用鎮痛藥物才能進入睡眠;重度疼痛3級, 疼痛不能忍受, 睡眠受到干擾, 需要持續使用鎮痛藥物。該次觀察的65例患者中有1級患者7例, 2級患者33例, 3級患者20例。

1.4 療效評定標準

按照治療后患者的疼痛緩解程度同樣分為4級:無痛, 癥狀完全緩解, 無任何不適感覺;有效, 疼痛有明顯減輕, 用藥過程中能夠正常生活;緩解, 疼痛有明顯減輕, 但仍有明顯痛感, 睡眠受到影響;無效, 疼痛感無任何改變。在放療止痛過程中有的患者因為癥狀發生部位較多或放療輻射范圍較廣造成局部疼痛更加明顯, 這種癥狀的發生是因為放療會使局部腫瘤腫脹造成水腫, 在對癥治療后這種疼痛感很快會減輕, 并不影響療效的評定。

2 結果

放療結束后1個星期進行評定:對照組30例患者無痛4例, 有效6例, 緩解5例, 無效15例, 有效率達到50%;觀察組35例患者中無痛18例, 有效8例, 緩解7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達到83.3%。

3 討論

經過對腫瘤骨轉移患者放療期間的護理觀察發現, 對腫瘤骨轉移患者實行系統有效的護理可以改變患者治療期間的心態,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主要的護理方法有以下幾點:

3.1 心理護理

因為有明顯痛感的腫瘤骨轉移已經到了比較危險的階段, 疼痛劇烈、治療困難讓患者的心理始終處于焦慮恐懼狀態, 長時間的緊張與絕望使患者的情緒更加激動, 對于接下來的治療不抱希望, 消極的心態對病情的治療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及時進行心理輔導, 主動關心患者, 并介紹放療的作用和療效, 也可以用一些成功案例幫助患者建立對抗疾病的信心和希望, 在面對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時要及時采取措施護理并向患者解釋清楚, 使患者的心理壓力減輕;并對疾病的相關知識向病人家屬介紹, 使病人家屬能夠有針對性的關心幫助患者身體的恢復;與患者隨時保持聯系, 構建良好的溝通關系, 經常詢問患者有沒有不適的感覺, 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 在自己有不良反應的時候能夠及時告知;護理人員可以告知患者治療中有利于病情改善的進展, 讓患者對接下來的治療充滿希望[2]。

3.2 加強基礎護理

對患者的病情了解清楚, 根據患者的不良反應可以正確判斷疼痛的性質、程度與部位, 并時刻注意患者體溫和血象等數據的變化, 在數據出現異常變化時要立即采取措施或者通知醫生進行處理。如該組有肺癌患者11例, 咳嗽、發熱是肺癌患者的主要癥狀, 對于肺癌患者的護理要在鎮咳的同時為患者保暖, 并注意患者有沒有胸悶、氣喘等表現。保證照射區域皮膚的清潔干燥, 避免涂抹東西或者粗糙衣物的摩擦, 防止皮膚感染;因放療導致很多腫瘤細胞的破裂與死亡, 所以要鼓勵患者多飲水, 以使這些毒素能夠及時排出;在為患者營造舒適良好的就餐環境時也要注意營養的搭配, 讓患者少食多餐, 補充因為放療消失掉的營養[3]。

3.3 鎮痛藥物的使用

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正確評估, 對患者臨床癥狀與病情變化仔細觀察, 在患者忍受不了的時候可以使用鎮痛藥物, 根據患者對藥量的承受能力與實際病情確定藥量, 但是要避免患者對鎮痛藥物產生依賴性, 因此可以鼓勵患者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從而達到分散其注意力、減輕疼痛的目的。

3.4 特殊人群的照顧

對于病情十分嚴重以至于無法離床活動的患者要精心護理, 幫助并鼓勵患者做小范圍的肢體活動, 在協助期間保持心情平和, 耐心的詢問患者的感覺, 接觸時注意力度適當以免加劇患者的疼痛感;為了防止發生褥瘡及其他并發癥, 在幫助患者保持舒適正確的體位的同時要定時幫患者翻身;經常性的巡房, 詢問病人有無不適。

綜上所述, 護理是患者臨床治療中的重要一環, 在腫瘤骨轉移患者放療期間進行系統有效的護理, 能讓患者放平心態, 積極的配合醫生完成治療, 從而減輕疼痛, 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芮桂鳳.61例腫瘤骨轉移患者放療期間的護理[J].中醫藥臨床雜志, 2012, 18 (6) :616.

[2]林瑞英.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放射治療期間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 2011, 4 (4) :54.

腫瘤轉移范文第2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于收治的65例腫瘤骨轉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對照組30例患者中有男16例, 女14例, 年齡25~75歲, 平均年齡51.4歲;觀察組男15例, 女20例, 年齡22~77歲, 平均年齡52.4歲。經過X線攝片和CT檢查均確診, 其中出現腫瘤骨轉移原發腫瘤為:對照組肺癌11例, 乳腺癌6例, 直腸癌4例, 肝癌6例, 其他3例;觀察組肺癌9例, 乳腺癌11例, 直腸癌6例, 肝癌5例, 其他4例。骨轉移灶分布脊椎骨處占75%, 骨盆轉移占11%, 其他部位占14%;單發性骨轉移15例, 多發性骨轉移28例。

1.2 方法

采用X線放射治療, 放射范圍在椎體轉移野、扁平骨轉移野及其他部位, 具體包括轉移椎體之上、下各一椎體, 整體扁平骨, 長骨全長, 其余部位要盡可能覆蓋病變區4 cm左右的放射野, 每日治療2次, 總劑量20~22 Gy/4次/2 d。對照組30例患者放療后無特別護理, 觀察組進行系統的護理。

1.3 疼痛分級標準

按照患者主訴疼痛分級法進行分級:無痛為0級;輕微疼痛1級;中度疼痛2級, 疼痛明顯, 不能忍受, 必須服用鎮痛藥物才能進入睡眠;重度疼痛3級, 疼痛不能忍受, 睡眠受到干擾, 需要持續使用鎮痛藥物。該次觀察的65例患者中有1級患者7例, 2級患者33例, 3級患者20例。

1.4 療效評定標準

按照治療后患者的疼痛緩解程度同樣分為4級:無痛, 癥狀完全緩解, 無任何不適感覺;有效, 疼痛有明顯減輕, 用藥過程中能夠正常生活;緩解, 疼痛有明顯減輕, 但仍有明顯痛感, 睡眠受到影響;無效, 疼痛感無任何改變。在放療止痛過程中有的患者因為癥狀發生部位較多或放療輻射范圍較廣造成局部疼痛更加明顯, 這種癥狀的發生是因為放療會使局部腫瘤腫脹造成水腫, 在對癥治療后這種疼痛感很快會減輕, 并不影響療效的評定。

2 結果

放療結束后1個星期進行評定:對照組30例患者無痛4例, 有效6例, 緩解5例, 無效15例, 有效率達到50%;觀察組35例患者中無痛18例, 有效8例, 緩解7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達到83.3%。

3 討論

經過對腫瘤骨轉移患者放療期間的護理觀察發現, 對腫瘤骨轉移患者實行系統有效的護理可以改變患者治療期間的心態,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主要的護理方法有以下幾點:

3.1 心理護理

因為有明顯痛感的腫瘤骨轉移已經到了比較危險的階段, 疼痛劇烈、治療困難讓患者的心理始終處于焦慮恐懼狀態, 長時間的緊張與絕望使患者的情緒更加激動, 對于接下來的治療不抱希望, 消極的心態對病情的治療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及時進行心理輔導, 主動關心患者, 并介紹放療的作用和療效, 也可以用一些成功案例幫助患者建立對抗疾病的信心和希望, 在面對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時要及時采取措施護理并向患者解釋清楚, 使患者的心理壓力減輕;并對疾病的相關知識向病人家屬介紹, 使病人家屬能夠有針對性的關心幫助患者身體的恢復;與患者隨時保持聯系, 構建良好的溝通關系, 經常詢問患者有沒有不適的感覺, 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 在自己有不良反應的時候能夠及時告知;護理人員可以告知患者治療中有利于病情改善的進展, 讓患者對接下來的治療充滿希望[2]。

3.2 加強基礎護理

對患者的病情了解清楚, 根據患者的不良反應可以正確判斷疼痛的性質、程度與部位, 并時刻注意患者體溫和血象等數據的變化, 在數據出現異常變化時要立即采取措施或者通知醫生進行處理。如該組有肺癌患者11例, 咳嗽、發熱是肺癌患者的主要癥狀, 對于肺癌患者的護理要在鎮咳的同時為患者保暖, 并注意患者有沒有胸悶、氣喘等表現。保證照射區域皮膚的清潔干燥, 避免涂抹東西或者粗糙衣物的摩擦, 防止皮膚感染;因放療導致很多腫瘤細胞的破裂與死亡, 所以要鼓勵患者多飲水, 以使這些毒素能夠及時排出;在為患者營造舒適良好的就餐環境時也要注意營養的搭配, 讓患者少食多餐, 補充因為放療消失掉的營養[3]。

3.3 鎮痛藥物的使用

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正確評估, 對患者臨床癥狀與病情變化仔細觀察, 在患者忍受不了的時候可以使用鎮痛藥物, 根據患者對藥量的承受能力與實際病情確定藥量, 但是要避免患者對鎮痛藥物產生依賴性, 因此可以鼓勵患者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從而達到分散其注意力、減輕疼痛的目的。

3.4 特殊人群的照顧

對于病情十分嚴重以至于無法離床活動的患者要精心護理, 幫助并鼓勵患者做小范圍的肢體活動, 在協助期間保持心情平和, 耐心的詢問患者的感覺, 接觸時注意力度適當以免加劇患者的疼痛感;為了防止發生褥瘡及其他并發癥, 在幫助患者保持舒適正確的體位的同時要定時幫患者翻身;經常性的巡房, 詢問病人有無不適。

綜上所述, 護理是患者臨床治療中的重要一環, 在腫瘤骨轉移患者放療期間進行系統有效的護理, 能讓患者放平心態, 積極的配合醫生完成治療, 從而減輕疼痛, 提高生活質量。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腫瘤骨轉移患者放療期間的護理情況。方法 選取該院收治的65例腫瘤骨轉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將前期收入沒有進行系統護理的30例患者編入對照組, 其余為觀察組, 對比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在合理有效的護理計劃下觀察組35例腫瘤骨轉移患者在放療期間的恢復情況好于對照組。結論 系統合理的護理計劃可以提高腫瘤骨轉移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腫瘤骨轉移,放療,護理

參考文獻

[1] 芮桂鳳.61例腫瘤骨轉移患者放療期間的護理[J].中醫藥臨床雜志, 2012, 18 (6) :616.

[2] 林瑞英.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放射治療期間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 2011, 4 (4) :54.

腫瘤轉移范文第3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 年9 月至2015 年8 月收治均經穿刺活檢病理證實的胃腸道腫瘤術后腹壁轉移患者5 例, 其中男3例, 女2 例, 年齡56~74 歲。胃癌2 例, 結腸癌1 例, 直腸癌2 例。

1.2 方法

使用飛利浦FD-20 數字減影機, 導管為5F子宮動脈導管, Corba、RH庫克導管及泰爾茂、庫克微導管。采用Seldinger技術經股動脈穿刺插管, 行雙側髂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腸系膜下動脈, 多方查找腹壁供血動脈, 一旦發現, 盡可能應用微導管超選擇至腹壁轉移灶供血動脈行化療栓塞術。所用化療藥物:奧沙利鉑150 mg、雷替曲塞4 mg、氟尿嘧啶750 mg灌注, 應用碘化油配合明膠海綿、微球適量栓塞。其中2 例碘化油沉積不佳, 采取在CT引導下, 應用無水乙醇行瘤體內注射。無水乙醇與碘化油的比例為9:1, 多點注射, 注射量根據無水乙醇彌散程度而定, 控制在4~12 ml內。退針時, 邊退針邊緩慢注入2% 利多卡因, 針孔用無菌紗布包扎。根據患者術后情況可間隔1~2 周反復治療。

2 結果

2.1 血管造影表現及碘化油沉積情況

所有患者行動脈插管均成功找到腫瘤供血動脈, 3 例為腹壁下動脈, 2 例為腰動脈分支。5 例胃腸道腫瘤術后腹壁轉移患者的原發腫瘤、轉移灶大小及供血動脈情況詳見表1。腹壁轉移瘤血管造影表現:供血動脈增粗、紊亂, 分支錯綜復雜部分與腫瘤內血管吻合;腫瘤染色分界欠清晰, 多為雜亂、不均;實質期為片狀、云絮狀淺淡染色。術后1個月復查, 1 例碘化油沉積欠佳, 再次經皮無水乙醇注射后, 碘化油沉積良好。

2.2 臨床療效

術前5 例患者轉移灶處腹壁包塊疼痛及紅腫、CA242、癌胚抗原 (CEA) 升高。術后一個月腫瘤標志物檢查, 均有下降, 1例患者恢復至正常。5例患者腹壁包塊均縮小、變軟, 皮膚緊繃感消失, 疼痛明顯緩解。隨訪半年以上, 5例患者均無復發。

3 術后反應及并發癥

術后患者均有發熱、惡心癥狀。腹壁包塊處酸脹, 皮膚灼燒感經對癥治療后好轉。1 例患者腫瘤供血動脈為腹壁下動脈供血, 出現腹部隱痛、不適, 考慮為栓塞劑異位栓塞引起, 對癥治療, 3 d后癥狀緩解。

4 討論

胃腸道腫瘤開放手術切除后發生腹壁轉移屬于醫源性腫瘤種植, 其主要臨床特征是在操作孔道或切口部位有腫物結節形成, 結合病史易診斷, 病理檢查可確診。切口種植腫瘤以發生在手術切口部位為主要特征, 起初較小, 一般無癥狀, 可單發或多發, 但腫物生長速度較快, 2~3 周體積即可增大1 倍左右, 質地硬且不具備炎性腫物特征。胃腸道腫瘤術后發生切口癌細胞種植轉移的主要原因是切口癌細胞污染。侵襲性和轉移性是癌細胞主要的生物學特性之一, 胃腸道癌侵蝕出漿膜面后, 癌細胞容易脫落于腹腔。癌腫漿膜面是產生腹腔游離癌細胞的根源, 游離癌細胞是形成腹膜、切口種植轉移的“種子”[1]。

腹壁轉移瘤傳統的治療手段為手術切除, 但也有再次種植轉移的風險, 且患者多不愿再次手術[2]。而腫瘤腹壁轉移灶切除后腹壁缺損的修復還沒有金標準, 對外科醫師是一個挑戰。胸腹壁腫瘤切除所造成的較大面積胸腹壁缺損, 需采用重建材料進行胸腹壁缺損的重建。實際切除的范圍往往受缺損修復困難程度的限制, 因此開放切除手術臨床開展受到一定限制。放療雖有控制作用, 但欠缺敏感, 并會發生放射性肝損傷、放射性腸炎等。

微導管超選擇至腫瘤動脈化療栓塞的介入方法治療腹壁轉移灶具有微創、恢復快、療效確切的優點。正常腹部供血動脈血管較為復雜[3], 本組病例為胃腸道腫瘤腹壁轉移, 腹壁包塊位于中下腹壁, 故分別為腰動脈、腹壁下動脈供血。腹壁侵犯或轉移灶供血復雜使得選擇插管較為困難。本組3例患者常規造影即發現腫瘤供血血管, 1 例為超選擇至左側L2腰動脈發現, 1 例為腹壁下動脈起源髂內動脈。所以, 我們根據轉移灶位置有傾向地選擇造影, 上腹壁的多從腹壁上動脈找起, 逐一排除。中下腹部多先行髂外動脈尋找腹壁下動脈, 見有片狀染色者以及供血動脈增粗者, 再行超選擇造影。

介入動脈化療栓塞結合經皮無水乙醇注射, 不僅減少再次手術的傷害, 并對腫瘤供血動脈難以尋找或未找到腫瘤供血動脈者是十分重要的補充[4]。本組2 例患者的無水乙醇注射治療證明該方法安全和有效。而改法關鍵在于定位準確, 穿刺針進入瘤體后, 需重新定位以確保針尖位于瘤體內, 并且一次注射無水乙醇不宜過快過多, 治療過程中需隨時了解患者反應及乙醇彌散情況[5]。

本文顯示對胃腸道腫瘤術后腹壁轉移灶采取動脈化療栓塞結合經皮無水乙醇瘤體內注射術, 可使腫瘤病灶縮小, 可有效控制腫瘤生長、緩解疼痛以及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摘要:目的 探討胃腸道腫瘤術后腹壁轉移灶采用介入治療的療效和并發癥。方法 對5例胃腸道腫瘤術后腹壁轉移灶患者采用化療栓塞術, 部分患者結合經皮穿刺瘤內注射無水乙醇。結果 5例患者行動脈插管化療栓塞術獲得技術成功, 術后3例患者腹壁轉移灶內碘油沉積良好。5例患者癥狀均緩解, 癌胚抗原 (CEA) 有不同程度下降, 未發生嚴重并發癥。手術成功率100%, 隨訪半年以上未發現腫瘤復發。結論 胃腸道腫瘤術后腹壁轉移灶采取介入方法治療可使腫瘤病灶縮小, 可有效控制腫瘤生長、緩解疼痛, 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關鍵詞:胃腸道腫瘤,腹壁轉移,介入栓塞,經皮穿刺瘤內注射無水乙醇

參考文獻

[1]王寧, 楊海山.經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聯合經皮瘤內乙醇注射治療肝癌的進展[J].介入放射學雜志, 2005, 14 (1) :98-100.

[2]李傳行, 徐國良, 黎建軍, 等.高強度聚焦超聲原位滅活胸腹壁轉移瘤的療效觀察[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04, 20 (3) :235-238.

[3]姜峰, 程潔敏, 王小林.介入放射治療肝癌腹壁轉移癌一例[J].介入放射學雜志, 2002, 11 (4) :259.

[4]賈中芝, 田豐, 王凱, 等.醫源性腫瘤腹壁種植轉移五例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 2012, 21 (11) :942-944.

腫瘤轉移范文第4篇

1 材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全組102例,男74性例,女性28例,年齡44歲~73歲,平均58.4歲。原發腫瘤為食管癌12例,賁門癌18例,胃體癌22例,結(直)腸癌44例,胰腺癌6例(腺癌81例,磷癌10例,未分化癌11例)。有11例原發腫瘤未切除,其中胃體癌8例,胰腺癌3例。102例患者中,9例為肝內孤立性轉移灶,由于病變范圍過大或合并肺轉移等原因未能切除。93例為2個以上病變不在一個肝葉或肝內彌漫性轉移。本組首次行介入治療時僅有肝轉移者79例,并發肺轉移、淋巴結轉移、腎上腺轉移者23例,治療中出現其他臟器轉移者11例。術前所有患者均行B超、CT診斷肝轉移瘤,病人一般情況較好,肝腎功能及血常規等檢查符合介入治療的要求。

1.2 方法

①采用改良seldinger法,以5FRH導管超選擇肝動脈造影,明確腫瘤供血情況,決定治療方案,單葉單發結節及兩葉單發結節采用微導管超選擇插管,肝動脈變異者盡量超選擇接近供血動脈。②化療方案:依病理分型選擇化療方案,根據體表面積、體重、一般情況綜和考慮藥物用量,腺癌:EADM MMC(或HCPT) 5-Fu CF磷癌:PDD(或CBP) MMC EADM未分化癌:EADM VP-16 PDD③化療藥物:順鉑(PDD)(60~80)mg/m2氟脲嘧啶(5-Fu)(400~600)mg/m2表阿霉素(EADM)(40~60) mg/m2卡鉑(CBP) 400 mg/m2絲裂霉素(MMC)(8~12)mg/m2足葉已甙(VP-16) 200 mg/m2甲酰四氫葉酸鈣(CF)100mg羥喜樹堿(HCPT)12mg/m2。[體表面積(m2)=0.0061×身高(cm)+0.0128×體重(kg)-0.1529]③化療栓塞:先行灌注化療,再行化療栓塞。根據肝動脈造影后血管不同表現,分為富血供和乏血供兩種,本組富血供41例,乏血供61例。富血供者以超液化碘油混以一種化療藥物,透視觀察下緩慢注入,使碘油有充足時間沉積于瘤體內。栓塞劑用量5 ml~25 ml,用量多少以使腫瘤完全填充為標準。能使用微導管者應盡可能使用[2]。對乏血供者亦行化療栓塞,栓塞劑用量5 ml~10 ml。(我院曾對31例乏血供腫瘤化療栓塞后第3天行CT檢查,其中18例見腫瘤灶內有相當量碘油沉積。)下次介入治療的時間根據CT復查結果,一般3次為一療程,間隔時間(4~6)周。

2 結果

2.1 造影表現

根據肝動脈造影后血管不同表現,分為富血供和乏血供兩種,本組富血供41例,單發結節7例,多發結節34例,有明顯腫瘤染色者23例,20例呈環行染色,3例腫瘤血管呈蜂窩狀染色。乏血供61例,其中血管纖細、僵直、輕度染色28例,血管扭曲包繞病變17例,造影未見明顯腫瘤染色16例。

2.2 療效評價及統計學方法

介入治療前后行血象、肝功能、心電圖、B超及CT檢查。根據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以CT具體評定。分為CR(完全緩解)、PR(部分緩解)、NC(無變化)、PD(進展)、CR+PR(有效)。以壽命表法計算生存率,生存率差異時行序檢驗及x2檢驗。隨訪:自治療開始計算生存期,所有患者均經18個月以上隨訪,失訪率3.2%。

2.3 臨床結果

全組102例共行438次介入治療,接受3次以上治療者85例,2次者27例,平均治療3.9次。其中單純灌注化療187次,加碘油栓塞213次,使用微導管108例次。有效率和生存率:總有效率57.3%,(0.5,1,2,3,5)年生存率分別為84.9%,71.7%,32.9%,7.1%,2.4%。富血供組有效率67.6%,(0.5,1,2,3,5)年生存率分別為85.5%,75.9%,38.6%,7.5%,2.4%。乏血供組有效率47%,(0.5,1,2,3,5)年生存率分別為80.2%,58.2%,20.5%,4.2%,0%。

3 討論

肝轉移瘤常源自消化道或其它臟器的原發癌,肝轉移瘤的血供主要有肝動脈及門靜脈供血,而肝動脈供血占主要優勢,因此肝動脈插管灌注化療及化療栓塞術,不僅用于原發性肝癌,同樣也用于肝轉移瘤。

3.1 栓塞方法、次數與療效

介入療效與導管超選程度有關,102例中,單發結節9例,兩肝葉單發病灶16例,均采用微導管超選擇插管致肝亞段栓塞治療,病變染色明顯,碘油相對均勻分布于病灶內,避免了對正常肝組織的損傷,療效顯著。經B超CT復查腫瘤治療情況看,化療栓塞次數越多,碘油沉積越好,腫瘤縮小越顯著。其中2例經過5次化療栓塞,病變基本消失,生存期達到38個月。

3.2 血供類型與療效

本組富血供41例,乏血供61例。對以上兩種類型均進行了化療栓塞,從臨床癥狀觀察,富血供者由于腫瘤血管管徑增寬,分枝增多,走行扭曲不規則,對經血管途徑進入的物質廓清速度緩慢。碘油與抗癌藥物制成乳劑,使藥物以高濃度長時間儲留于腫瘤內緩慢釋放,增強了藥物的抗癌作用。由于碘化油不易吸收,顆粒小,栓塞微血管,減少側枝循環的建立,造腫瘤成的快速壞死[3]。經多次化療栓塞,腫瘤明顯縮小,總有效率達67.6%。乏血供肝轉移瘤治療效果較富血供療效差,有效率47%,與文獻報道相似。

3.3 碘油沉積與療效

肝轉移瘤碘油沉積分為均勻型、非均勻型、環型及無碘油沉積型。本組按此分型102例肝轉移瘤經碘油栓塞后復查CT,均勻型占27%,非均勻型占39%,環型占4%,無碘油沉積型占30%。經CT隨訪94例,(1~6)個月碘油沉積占65%,(7~18)個月碘油沉積占18%,(19~28)個月碘油沉積占6%。碘油沉積時間越長有效率越高。消化道腫瘤肝轉移瘤碘油沉積均勻型療效最佳,無碘油沉積型療效最差。因此,CT復查能準確判斷腫瘤的療效,是最客觀的指標,同時也為再次治療的用藥劑量及治療時間提供參考。

3.4 化療藥物選擇與療效

不同病理分型的腫瘤對化療藥物敏感性有一定差異。依病理分型選擇化療藥物,能增強腫瘤對化療藥物敏感性[4],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療有效率,部分高分化腺癌、高分化磷癌對化療敏感差,因此療效差。

總之,經肝動脈化療栓塞是治療未能手術切除肝轉移瘤或原發灶切除又出現肝轉移灶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富血供、碘油均勻沉積、超選擇微導管技術的應用及依病理分型選擇化療藥物等是獲得消化道腫瘤肝轉移瘤介入治療較好療效的主要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 王建華,王小林,顏志平,等.腹部介入放射學.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8,69-73

[2] 茅愛武,程永德.重視對晚期腫瘤患者介入治療技術的應用.介入放射學雜志,2007;11:1-3

[3] 陳兵.富血管性轉肝移瘤的介入治療.實用放射學雜志,2003;19:1139-140

腫瘤轉移范文第5篇

患者女, 27歲, 因“人工流產術后半年, 右腎包膜下大量積液”到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就診。超聲檢查見右腎下極實質內見一大小約2.4 cm×2.1 cm稍高回聲包塊, 包塊邊界尚清, 周邊有血流環繞, 其余腎實質內未見明顯異常;于右腎包膜下見大小約12.4 cm×3.8 cm液性無回聲區, 內透聲差 (圖1A) 。超聲提示: (1) 右腎下極實質包塊性質待查, 腎錯構瘤可能; (2) 右腎包膜下大量積液, 考慮錯構瘤出血致腎包膜下血腫; (3) 左腎未見明顯異常聲像。3 d后復查, 右腎下極實質包塊回聲減低, 邊界欠清, 并于雙腎上極實質內見小片狀稍高回聲。經肘靜脈團注聲諾維1.2 ml (間隔15 min) 觀察雙腎。超聲造影顯示于雙腎上極實質內小片狀高回聲區位置各出現1個低增強的區域, 大小分別為2.2 cm×1.7 cm (左腎) 、2.4 cm×1.8 cm (右腎) , 其中右腎上極的低增強區域與腎包膜下積液相通;右腎下極的實質包塊皮質期呈等增強, 髓質期、延遲期呈低增強。對右腎包膜下積液行超聲引導下穿刺抽吸, 抽出陳舊血液, 經細胞學檢查發現有來源于滋養細胞的腫瘤細胞, 臨床診斷為惡性滋養細胞腫瘤雙腎轉移。全身化療后1周行超聲復查:雙腎上極的稍高回聲區及右腎下極的高回聲包塊消失;超聲造影于雙腎上極及右腎下極各見1個呈低增強的區域, 大小與首次超聲造影檢查相似。繼續化療并定期行超聲造影檢查, 超聲示3個低增強區域均逐漸縮小, 右腎包膜下血腫逐漸減小 (圖1B) ?;?周后超聲復查, 右腎上極仍有低增強區域, 范圍進一步縮小為0.5 cm×0.4 cm, 右腎下極及左腎上極處造影劑充填良好, 未再出現低增強區域, 且右腎包膜下積液明顯縮小, 大小約8.1cm×1.3 cm。超聲提示:除右腎上極實質內尚有小片病灶外, 雙腎轉移灶大部分消失;腎包膜下積血明顯吸收?;颊吲R床癥狀明顯消除。

圖1 A.超聲檢查見右腎包膜下血腫及右腎 (RK) , 下極實質內見稍高回聲包塊 (箭) ;B.左圖為造影聲像圖, 右圖為二維對照圖, 化療1個月后超聲造影復查見右腎 (RK) 上極低增強區域稍縮小 (箭) , 右腎下極低增強區域明顯縮小 (箭)

2 討論

惡性滋養細胞腫瘤轉移到腎臟極少見[1,2], 臨床容易誤診。本例患者首診時常規超聲只探查到右腎下極處呈頗似錯構瘤的高回聲病灶及右腎周出血, 結合錯構瘤可能導致腎周出血的情況[3], 超聲提示錯構瘤出血致腎周血腫。但錯構瘤內部回聲相對穩定, 短期內少有明顯改變, 該病灶3 d后回聲即明顯減低, 且雙腎上極實質內出現一過性的局部回聲稍強等表現并不能用錯構瘤解釋, 而且小錯構瘤也很少導致出血, 故可以初步排除錯構瘤的診斷。超聲造影檢查示雙腎上極實質內一過性回聲增強區多次造影3個時相均表現為低增強, 即使常規超聲表現正常后仍然為低增強, 只是范圍有所縮小;雖然右腎下極包塊第一次造影時皮質期表現為等增強、稍有不同, 但以后多次造影3個時相均為低增強。鄭榮琴等[4]研究認為, 腎轉移癌大多雙側發病, 病灶多位于腎實質, 可導致腎周出血, 超聲造影多表現為3期均為低增強。該病例與之高度吻合, 結合右腎血腫穿刺抽吸細胞學活檢, 可以作出惡性滋養細胞腫瘤雙腎轉移并右腎包膜下血腫的診斷。但該病例在動態觀察中表現出的復雜多變及超聲造影特征提示: (1) 針對一些診斷困難的病例應進行超聲動態觀察, 仔細觀察病灶的變化過程, 從而形成全面可靠的診斷。 (2) 超聲復查見病灶表現與上次不同, 并不能說明上次或本次檢查漏診或有錯誤, 因為一種疾病在不同過程中可以有不同表現。 (3) 對于懷疑為轉移性腫瘤的病例, 若常規超聲檢查不能發現異常, 可以利用超聲造影幫助診斷, 超聲造影能提供較常規超聲更豐富的診斷信息。 (4) 對于常規超聲不能有效監測的病灶, 使用超聲造影劑有助于評估療效。

參考文獻

[1]謝晴, 雷小瑩, 劉春英, 等.晚期滋養細胞腫瘤轉移灶聲像圖特征.上海醫學影像, 2008, 17 (3) :220-221.

[2]張遠懷, 孫玲.以消化道出血為首發癥狀的轉移性絨癌3例.中國醫師雜志, 2005, 7 (4) :545.

[3]張岐山, 郭應祿.泌尿系超聲診斷治療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6:96-98.

腫瘤轉移范文第6篇

鑒于大腸直腸癌在華人社會的高盛行率,此類疾病的基礎醫學與臨床診療問題,仍有許多空間可望借由生醫光電平臺技術的整合與創新的光電診斷治療方法進一步的改善,進而提供一個兼具創新科研與產業發展的契機,特別是對于當前CRC檢測中存在靈敏度較低、檢測項目單一、耗時較長、成本較高等問題,采用如表面等離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的新型光電檢測元件,來構建新型高靈敏度高通量可拋棄式SPR陣列芯片來取代傳統檢測方法,進行早期CRC轉移的診斷與個性化診療(Early Diagnosis for Personalized Therapy),達到臨床應用上能為患者帶來更好的診斷及治療的策略,進而改善大腸直腸癌患者的存活及預后的期望。

1 大腸直腸癌腫瘤標記

隨著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以及分子病理學等研究的進步,有越來越多的腫瘤標志物(Tumor Biomarker)已逐漸作為臨床預后評價標準以協助癌癥治療的選擇[7],表1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所認可的癌癥標志物,以大腸癌為例,包含了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上皮細胞生長因子受主(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兩種蛋白質標志物,分別作為大腸癌檢測指標以及臨床治療選擇的參考依據。

近年來,許多研究也逐漸發現多種新的大腸癌標志物[8],期望透過多種的癌癥標志物的綜合表現量來做為大腸癌檢測以及預后評價的重要參考因子。例如臺大醫院的魏淑珍醫生于2009 年時提出胎盤生長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 GF)表現量增加的病患其預后有較差的趨勢[9]。其研究主要以酵素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86 位大腸癌病患術前血清以及30 位對照組健康人血清。其研究結果指出在大腸癌患者血清中,Pl GF數值偏高而可溶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主(Soluble VEGFR-1,s Flt-1)則偏低。以86 位大腸癌患者血清中Pl GF濃度中位數(20.6 pg/m L)作為閥值(Threshold),統計結果顯示于術前血清中的Pl GF濃度高于閥值的患者,其復發率和死亡率偏高。此外,根據大腸癌第三期患者的統計結果,其術前血清中的Pl GF與存活率的關系較CEA更高,與癌胚抗原(CEA)和VEGFR等其他可能影響因子相互比較后,Pl GF以及s Flt-1 對于復發的預后評價可視為一個獨立危險因子,并作為大腸癌檢測的腫瘤標記,其中又以Pl GF最適合做為復發和存活率評價因子。而在大腸直腸癌靶向治療方面,經過超過30 年的廣泛研究,已經證明KRAS基因(V-Kiras2 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可作為抗上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治療反應(Anti-EGFR Treatment)的負相關因子。KRAS基因的突變是人類癌癥中最普遍存在的突變類型,30% 的人類癌癥中可以發現KRAS基因突變。由于標靶治療的高成本及潛在毒性,針對KRAS基因突變的檢測已經成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非常重要的藥物選擇參考依據。KRAS基因可轉譯出在EGFR信號傳遞途徑中一21KDa大小的GTP結合蛋白。在35%~45% 的CRC病人中,此基因在外顯子(exon)12 和13 密碼位置有活躍的突變,并且會造成EGFR抑制劑治療的無效化[10]。此突變已被視為臨床評價anti-EGFR治療是否進行的重要標記[11]。因此發展迅速準確的KRAS突變檢測技術將是重要的課題。傳統上用于檢測此突變的標準程序乃是透過基因定序[12],然而針對基因直接進行定序不僅過程復雜且耗時,以治療前篩檢的標準來看,更是所費不貲的檢測方式。此外,由于臨床樣本?;煊写罅课赐蛔兗毎?常造成突變基因在直接定序中的漏篩[13]。在過去10年中,科學發展了許多KRAS突變檢測的方法,包含限制片段長度多態性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 聚合酶連鎖反應單鏈構象多態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突變等位基因擴增(Mutant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變異體富集聚合酶連鎖反應(Mutation Enrichment Assays)[13,14],高解析度熔點分析(High Resolution Melting Analysis)[15]和其他方法[16]。其中有些技術已經被證明具有較直接定序更高的準確率和敏感度,但是大部分仍然具有實驗步驟復雜、耗費時間長、高成本、樣本來源限制多等不適合臨床常規檢查使用的缺點。

2 表面等離子共振檢測技術

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具有光學非接觸性與高靈敏度的非標記性檢測特點,當光在介質與金屬薄膜界面發生全反射時,所產生的漸逝波引起金屬自由電子振蕩,若其入射光與漸逝波波速相等的情況下,產生的共振現象即為表面等離子共振[17,18,19]。 若與金屬薄膜接觸的介質層折射率產生變化,則會改變界面的等離子共振條件,此技術可在數百納米的深度下有極佳的靈敏度[20]。在生物感測器的使用上,若樣本中的生物分子與事先固定于金屬薄膜上的對應生物分子進行配對時,會造成金膜表面等效折射率改變,并經由共振角、共振波長、相位或是固定波長和角度下的強度變化建立檢量線。若使用圖像式呈現表面等離子共振現象,可以提供使用者更直觀的視覺方式來觀測標的物體。然而目前大多數圖像式表面等離子圖像的分辨率卻局限于數微米以上。例如物鏡反射式表面等離子共振顯微鏡,由物鏡后孔一側導入入射光在聚焦處達到共振角以激發表面等離子共振,經由反射后由物鏡后孔另一側接收。此技術雖然可用于觀察小范圍的細胞或病毒圖像,但仍受限于表面等離子橫向傳遞現象而產生橫向失真,并使解析率無法優于3 μm[21,22]。為了提高橫向分辨率,Kano與其研究團隊[23]于2000 年時提出透過高數值孔徑的物鏡聚焦的掃描式等離子共振顯微鏡(Scanning SPR Microscopy,s SPRM)。單波長光源經由多角度入射并聚焦于玻璃與金屬薄膜界面,在符合共振角且以TM mode入射的條件下激發表面等離子共振。Kano以線性偏振(Linear Polarization)的雷射光填滿物鏡后孔徑(Back Aperture),經物鏡聚焦后于焦點產生一對稱的TM mode入射,并激發表面等離子共振。若于物鏡后孔徑處的傅立葉平面(Fourier Plane)接收聚的焦點傅立葉圖像(Fourier Image),于TM mode入射方向的對應位置,會因金屬表面的等離子耦合現象而在傅立葉圖像產生消光黑色圓弧對;該對圓弧的半徑和后孔徑圖像最大半徑可以對比至表面等離子共振角正弦值跟物鏡最大入射角正弦值。然而以線性偏振光聚焦后因干涉所產生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波并非為一個單一峰值,根據表面等離子共振波近場模擬結果,等離子共振于焦點處沿著TM mode入射方向產生相消性干涉,而導致共振波焦點中心的電場強度相抵銷,最終于焦點兩側產生一對共振波峰。若使用632.8 nm的紅光,此表面等離子共振波峰對的峰距為330 nm[24]。因此若掃描極小的物體,影像將受兩個旁瓣波峰的影響。

Zhan[25]于2006 年,以理論模型證實軸向偏極光聚焦于銀薄膜上所產生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波為一個漸逝的貝賽爾函數(Evanescent Bessel Function),根據其理論計算其半高全寬為0.343l波長。若使用近紅外光則金薄膜上的表面等離子感測探針直徑大小約可達305~330 nm[26]。透過軸向偏振(Radial Polarization)入射光,使物鏡聚焦時使各個方向上的入射光皆為TM mode,并于聚焦點中心處產生一個建設性干涉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波,于TM mode入射方向的對應位置,會因金屬表面的等離子耦合現象而在傅立葉圖像產生消光黑色圓環。Watanabe等[24]于2007 年時以此技術于54 nm的銀薄膜上掃描直徑175 nm的單顆納米球,分別以波長632.8 nm的線性偏振光與軸向偏振光入射至數值孔徑1.4 的物鏡激發表面等離子,經由二維自動化的掃描與傅立葉圖像同步擷取分析后,重建出表面等離子共振角圖像。以線性偏振光激發的等離子圖像,呈現兩個旁瓣且峰對峰距離為330 nm的表面等離子共振角圖像,而以軸向偏振光掃描則呈現直徑為220 nm的球形表面等離子共振角圖像顯示借由軸向偏振光不僅可形成單一等離子共振波峰,更可以提升影像整體空間解析度,以應用于納米尺度或微納米尺度的造影。目前文獻中以物鏡取代棱鏡耦合的圖像式表面等離子共振顯微鏡大多數應用于細胞表面吸附[27,28]、雙脂質層[29]、病毒[22]、納米粒子物化性[30]等生物醫學研究。為提升現行于腫瘤標記檢測的敏感度,筆者將在本文中闡述如何將軸向偏振激發的掃描式等離子顯微鏡應用于免疫檢測上。目前現行的標準蛋白質檢測技術為抗原抗體免疫反應,較常見的檢測方式為二維平面檢測法(Planar Assays)[31],主要是將抗體平面固定化于96或384 微孔盤(Microplate)以檢測抗原并進行呈色分析,稱為酵素連接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隨著基因體研究與基因檢測芯片蓬勃發展,蛋白質體學以及多種蛋白質平行化檢測技術也逐漸受到重視,在過去傳統的酵素免疫分析檢測技術,若是針對多種蛋白質同時檢測,可于微孔盤上固定化不同的抗體以檢測不同的抗原[32],然而能檢測的蛋白質種類除了受限于微孔盤本身大小,需要消耗大量的昂貴檢測試劑、病患檢測樣本以及檢測時間,加上操作上較為不便,而不太適用于多功檢測。因此,Mac Beath[33]于2000 年提出以自動化蛋白質微陣列點片機(Protein Microarray),將抗體固定化的面積縮小至微米等級,并將多種抗體點于芯片上,以點陣列達到平行化檢測與多功的目的。隨著近年納米技術的進步,各種納米陣列編程技術也逐漸應用在納米等級生物分子檢測的相關研究上[34],借由將蛋白質檢測尺度降至納米等級,不但可以達到蛋白質多功陣列檢測的目的,且可以節省昂貴的檢測試劑以降低檢測芯片制程的成本,除此之外病患的檢測樣本以及檢測時間皆亦可降低其納米編程技術。例如Piner等[35]于1999 年以沾筆式納米顯微術(Dip-pen Nanolithography,DPN)發展出可制作任意納米點大小與點間距的納米陣列芯片(Nanoarray),并于2002 年時提出了納米級的蛋白質陣列[36]。此外Deckman于1982 提出了納米球微影術,可以用較低成本的納米球以自然排列的方式作為掩碼而制作出大面積的納米陣列結構[37]。

2.1 掃描式表面等離子共振顯微鏡系統

2.1.1 系統建立

筆者利用液晶式軸向偏振器(ARCoptix Liquid-crystal Based Modulator, Radial Polarizer)使波長為780 nm的雷射光(Tsunami Ultrafast Lasers)為軸向偏振,于入射光填滿后孔鏡的條件下,焦點的最大入射角可由NA= nsin(θ) 推算,本方案所使用的60 倍油鏡(Olympus Plan Apo 60X oil objective,NA=1.4)物鏡其最大入射角為67.5?。筆者透過CMOS(Mightex Buffered USB2.0 CMOS Camera)收取焦點的傅里葉影像。傅里葉影像黑色圓環半徑可表示為表面等離子共振的共振角。

為了能重建出二維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圖像(SPR Image),筆者透過Lab VIEW程序同步控制最小步進為100 nm的二維掃描平臺與CMOS的圖像擷取,并將所取得的傅立葉平面圖像透過子程序NI Vision assistant圖像處理軟件,計算位于此聚焦點上的表面等離子共振角的角度,以100 ms/step的掃描速率重建出二維的表面電共振圖像,其所撰寫的Lab VIEW程序界面見圖2。

注:(a)為顯微鏡成像原理;(b)為光路搭建方式。

2.1.2 掃描式表面等離子共振圖像的空間解析度量測

透過沾筆式納米顯微術制作出直徑800 nm不等間距的納米金盤對,并將重建的表面等離子共振角圖像與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圖像的圖像截面進行比較分析,其結果見圖3。結果表面等離子共振顯微術可針對800 nm的結構大小進行造影,其結構間距結果與電子顯微術相符,且對于結構心對心距離可解析至1.6 μm以下。

2.1.3 掃描式表面等離子共振影像的共振角解析度測量

本實驗采用不同厚度的氧化鋅膜進行共振角解析度測量,其厚度再經由高解析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斷面進行確認。不同厚度的氧化鋅層的平均共振角和標準偏差分析結果見圖4。此系統于低薄膜厚度測量的系統誤差,約為10-4的等效折射率變動。其共振角隨厚度變化趨勢與Macleod商用模擬軟件模擬結果也相當一致。此模擬所使用的參數為光波長780 nm、金介電常數為-24.6005+1.7545i、空氣折射率1.001、氧化鋅折射率1.96、玻璃折射率1.511。

注:(a)不同氧化鋅厚度于金膜上的結構示意圖;(b)不同氧化鋅厚度的傅立葉平面圖像與掃描10μm2圖像大小后的分析結果;(c)不同氧化鋅厚度的表面等離子共振圖像分析結果與厚度模擬的理論模型比較。

2.1.4 微納米級表面等離子共振的陣列影像

為了解掃描式表面等離子顯微術于納米數組芯片的造影能力,本研究透過沾筆式納米顯微術以及微米球微影制程技術制作直徑為800 nm間距3 μm的金微納米點陣列結構,以及六角形排列的1 μm直徑金結構。并掃描此二結構的共振角影響。圖5 為數組結構的表面等離子共振角圖像與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圖像對照。

2.2 等離子顯微技術應用于Pl GF納米陣列檢測芯片

在確認掃描式表面等離子顯微術于納米陣列造影的能力后,筆者將其應用在Pl GF的感測上,并比較平面及納米結構等兩種芯片的感測效果。

2.2.1 平面金膜的定性測量

此部分以傳統表面等離子共振檢測所使用的平面金膜芯片進行該實驗,透過抗原抗體反應進行Pl GF的檢測,并比較每一階段蛋白質固定化后的表面等離子共振角度的變化。筆者于金膜表面以十六硫基羧酸(MHA)進行自組裝單層修飾,并以6- 巰基己醇溶液(MCH)填補降低非特異性吸附,之后同樣透過EDC/NHS催化,再固定Protein G于其上,并依序接上胎盤生長因子的抗體與抗原,其蛋白質固定化于金膜表面的流程示意圖見圖6。筆者將各步驟的表面等離子共振圖像做整體正規化,可見隨著所修飾的生物分子逐漸增加導致等效折射率的增加,使得表面等離子共振角度的增加。

2.2.2 掃描式表面等離子共振顯微鏡應用于胎盤生長因子的定量檢測

金微納米陣列芯片檢測以及平面金膜芯片檢測的校正曲線(Calibration Curve)結果如圖七所示,將表面等離子共振角變化量與已知抗原濃度做圖,藍色標記為金微納米陣列芯片檢測,而紅色標記為平面金膜芯片檢測結果。標準抗原濃度配置方法金微納米陣列檢測芯片所使用的標準抗原濃度分別為0、10、25、50、75、100、250、500、1000、2000 pg/m L,而平面金膜檢測芯片所使用的抗原濃度分別為0、250、500、1000、2000 pg/m L。從傳統的平面金膜檢測結果來看,隨著胎盤生長因子的濃度增加,表面等離子共振角變化量(SPR Angle Shift)呈現線性的增加趨勢;而金微納米陣列芯片檢測結果顯示,表面等離子共振角變化量針對濃度250 pg/m L以下的胎盤生長因子呈現高敏感變化的線性趨勢。將抗原濃度100 pg/m L以下的金微納米陣列檢測做線性回歸,并與抗原濃度2000 pg/m L以下的平面金膜檢測的線性回歸比較,兩組實驗的校正曲線的線性回歸值皆為0.99 左右,而金微納米陣列的校正曲線斜率為平面金膜10 倍左右,并且其檢測范圍涵蓋了胎盤生長因子以低濃度20.6 pg/m L作為閥值的預后診斷標準。由于金結構提供了額外的等效折射率,而使得當抗原接上抗體時,增強了表面等離子共振角的變化量,因此在較低濃度檢測時,金微納米陣列不僅具備線性趨勢,其共振角隨濃度變化相較于傳統金膜檢測高,但由于金微納米陣列可反應的接觸面積較少,其線性檢測范圍也受到限制。此實驗不僅證實了掃描式表面等離子顯微術及納米級數組芯片于低濃度腫瘤標記檢測上的優勢,同時以微納米等級的檢測方式可以用減少樣本和檢測試劑使用量,并搭配表面等離子共振角檢測技術免去第二抗體及呈色步驟,減少檢測成本與時間,未來還可利用數組多功檢測的優勢,進行多種的大腸癌腫瘤標志物數組檢測(圖7)。

2.3 非對稱恒溫復制于Kras基因變異的檢測

除了癌癥轉移的監控外,針對腫瘤的治療藥物選擇也是至關重要。KRAS基因在現今的大腸直腸腫瘤靶向治療上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但由于在樣本中突變株KRAS基因數量往往少于原生株KRAS基因數量,因此需要高敏感度的檢測方式。本研究結合高敏感度的核酸檢測技術和表面等離子共振感測儀,試圖提供更靈敏的KRAS檢測方案。

首先,筆者發展出了一高敏感度PNA Clamp SMAP-2Assay,可以透過一次實驗準確并快速的檢測所有KRAS 12和13 密碼位突變。特殊的修飾分子如勝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已經被證實可以提高PCR反應的專一性[39]. 勝肽核酸是利用長鏈(2-aminoethyl)-glycine聚合物取代一般核酸的磷酸雙酯鍵骨干。由于PNA無法被聚合酶識別,因此其無法作為聚合反應的起始子,同時也不會被外切酶所分解。此外,由于不具有帶電磷酸根,PNA/DNA結合能力比一般DNA/DNA的結合更為強烈,同時其雙股溶解溫度比同長度的DNA-DNA雙股更高,因此對于單核酸突變的敏感度也更高,可以達到10~18 ℃的變化[40,41]?;诖嗽?筆者在非對稱恒溫復制的過程中選用PNA作為可能突變點的雜合片段,見圖8。此片段可以抑制原生株基因的復制放大,并增加突變株的復制放大。

為了驗證實驗室設計的可行性,在PNA clamp SMAP-2 assay的檢測上筆者采用Bio-Rad的real-time PCR cycler,并透過檢測SYBR的熒光強度來判別復制反應進行的狀況。根據實驗結果顯示,筆者的實驗設計可以在25 ~ 35 min內檢測出突變株的KRAS基因質體,并且與原生株和負控制組作出區分,見圖9。

為了了解本實驗設計對于KRAS基因突變檢測的敏感度,筆者將樣本進行10 倍稀釋為9 種不同濃度后進行同樣實驗測試, 分別如下:1.3×108copies(plot1),1.3×107copies(plot2),1.3×106copies(plot3),1.3×105copies(plot4),1.3×104copies(plot5),1.3×103copies(plot6),1.3×102copies(plot7),1.3×10 copies(plot8), 1.3 copies(plot9)。 其放大復制結果顯示, 即使是1.3copies的低濃度變異株DNA數量,通過筆者的實驗室設計可以在40 min左右檢測出,展現出此方法的高度敏感性,結果見圖10。

由于KRAS基因突變主要具有7 種分型,為了解此方法對于不同突變型的檢測能力,筆者也針對7 種位于密碼區12 的突變類型以1.3×108copies的數量進行復制反應測試。根據復制結果顯示本研究的實驗設計可以全數檢測出此7 種不同的突變類型,見圖11。

為了達到本研究預計臨床即時檢測的目的,進一步提高此反應的檢測靈敏度,減少其檢測所需時間,且達到低成本快速檢測等目標。筆者利用表面等離子共振儀對于環境折射率變化的高敏感度,搭配本實驗室所量產的可拋式表面等離子芯片進行檢測,在無須熒光標記的情況下進行檢測,其流程見圖12。

實驗結果發現,利用紅外表面等離子系統搭配可拋式塑料芯片,不只能有效檢測出突變株KRAS基因,更可有效縮短復制反應所需的檢測時間達10 min以上,其結果見圖13。

注:突變質粒:1.3×108copies。

3 結論

本研究目的為大腸直腸癌患者提供客制化藥物選擇的快速腫瘤標記篩檢系統及提供臨床醫生判別大腸直腸癌病人轉移風險以協助治療方式選擇判斷的檢測方案。筆者成功結合軸向偏振雷射光與掃描式等離子顯微術,完成具次微米解析力的等離子顯微系統。透過金納米結構的驗證,其對于兩納米結構邊緣距離及單顆納米粒子的解析能力可達800 nm,而經薄膜層厚度測試后,可知本系統對于折射率變化的解析力可達10-4等效折射率變動。筆者將此系統應用于大腸直腸癌重要的轉移標記,胎盤生長因子Pl GF的檢測上,其結果顯示對低于250 pg/m L濃度的Pl GF,金陣列式芯片展現了良好的線性檢測,并且在此范圍具有較平面芯片更好的敏感度。在KRAS基因突變檢測方面,筆者設計一針對KRAS基因的PNA clamp SMAP-2 assay,此法經證實可在40 min內判斷至1.3 copies的KRAS基因質體。搭配本實驗室所開發的便捷式紅外線表面等離子系統及聚合塑料芯片,可成功進行突變株KRAS與原生株KRAS基因的鑒別,并縮短檢測時間至30 min內。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臨床醫生提供判別大腸直腸癌病人轉移風險的檢測工具,以協助醫生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首先筆者結合軸向偏振雷射光與掃描式等離子顯微術,完成具次微米解析力的等離子顯微系統,其對于兩納米結構邊緣距離及單顆納米粒子的解析能力可達800 nm,而對于等效折射率變化的解析力可達10-4。此系統結合納米陣列芯片可應用在低于250 pg/m L的胎盤生長因子(Pl GF)檢測,其已證實為大腸直腸癌重要的轉移標記。此外筆者針對KRAS基因突變檢測,設計出PNA clamp SMAP-2 assay,搭配本實驗室開發的便捷式紅外表面電離子系統及聚合塑料芯片,可成功在30 min內鑒別KRAS突變株與原生株。

上一篇:室內空氣污染的防治范文下一篇:清明節手抄報資料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