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智障學生案例分析范文

2023-10-01

智障學生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摘要:智障學生由于自身生理特點及不恰當的家庭教育,使他們養成了很多不良行為習慣,常表現出焦躁、任性、生活自理能力差,由于他們的認知水平較低,在教學中要了解學生身心特點、反復強化訓練、樹立榜樣作用、開展較小合作,以矯正智障學生的不良行為,使其養成好的習慣。

關鍵詞:智障學生;習慣;養成教育

良好習慣對于低年級的智障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也給了低年級的班主任以相當大的考驗。對他們的教育與訓練,除了要矯正他們在認知、情緒及個別個性方面的缺陷外,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好的習慣。培養智障兒童良好的習慣它是低年級弱智教育的中心環節,也是每個特殊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

一、了解身心特點是培養智障學生好習慣的前提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教好學生?!蔽覀円媪私庾约旱慕逃龑ο?,并能制定相應的教育措施,這是對特殊教育工作的一種基本要求,也是特殊教育工作者應該具備的一種最基本的能力。只有較好地了解學生,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從而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智障兒童由于自身生理及心理的障礙,在剛入學時因為環境的變化,會不同程度表現出攻擊、多動的行為,對此要針對學生的行為問題,在生活和學習中觀察學生行為,分析學生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及該行為所產生的后果,制定相應的教育措施和矯正問題行為的方案。菲菲是一名患有多動癥的學生,任性、固執,課堂上不遵守紀律,剛入校時不能按要求坐在座位上,生拉硬拽也不能奏效。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老師分析菲菲的行為主要是由其生理原因導致,但其認知良好,行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于是老師利用行為主義心理學中不相容行為強化的原理對其行為經行矯正,在上課時不去管她,任其活動,等她累了后引其到座位上坐好,并對她能在座位上坐好的行為給予語言及物質獎勵,一段時間下來菲菲基本上上課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了,在語言交流上也有很大的進步。

二、反復強化訓練是培養智障學生好習慣的保證

智障兒童良好習慣的形成是在教育過程中培養的,在教育過程中,對他們的要求不僅要明確具體,而且要進行具體的指導和反復的強化訓練。因為他們大腦皮層的神經聯系不夠穩定,而且容易乏化,因而對他們的行為矯正與訓練采用強化的策略顯得尤為重要。如:一名老師一直秉持一個原則,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決不上課。試想,一節課40分鐘,老師一會兒招呼這個,一會兒招呼那個;這個的注意力回來了,那個的注意力又跑了,靠眼睛學習的智障學生注意力散了,教學活動如何開展?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古代著名學者朱熹說:“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币虼?,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首先要從學生的認知入手,抓住先入為主的規律向學生明確上課期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明白遵守紀律是完成學校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保證,再通過反復訓練不斷強化使他們懂得遵守課堂紀律要求做到不隨意離開座位,坐姿端正,眼睛的視線和大腦的思維要隨時跟著老師走;懂得個人遵守課堂紀律對集體活動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并通過學生之間互相提醒、互相監督,使他們接受紀律的約束,逐漸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也促進了良好習慣的養成。

三、愛的教育是培養智障學生好習慣的基石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和教育,就是用愛來塑造他們,用尊重來感化他們。因為,在智障兒童的各個發展時期,都渴求著愛的滋潤,特別是因缺少家庭溫暖自卑、多動、固執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用愛細心呵護,在班級、在學校營造愛的環境,時時處處讓他們感受到愛,體驗到愛,使他們自然地產生愛老師、愛同學、愛父母的情感遷移。作為老師一定要把握好愛的尺和度,教會他們如何去愛,對他們的缺點和錯誤,要注意引導疏通、正面說明;努力激發他們內心深處蘊涵著的一股上進動力,對他們每一個細微的閃光點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使他們在欣賞、信任的環境中體驗到平等、友善、理解,同時受到到激勵、鼓舞和感化。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智障學生的人格,在課堂中的任何情況下都應該用真情實意尊重學生,創設一個平等、融洽、和睦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陶冶情操。要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促使他們重樹信心,從心理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提高自我約束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根本上完善自我。

四、言傳身教在現實生活中樹立榜樣作用

在培養智障學生習慣方面,榜樣法也尤為重要。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具有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對學生具有更大的說服力,更強的感染力,對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具有特殊的作用。智障學生也像小樹一樣,有一定的可塑性,給他們樹立好的榜樣十分重要,在學校中經常留意捕捉在同班同學中產生的先進事例,用身邊正面的典型給他們做榜樣,他們就會做的更好,同學中的榜樣雖然不是很完美,但因為他們與全體學生朝夕相處,為大家所親近和熟悉,使人感到更真實、他們的年齡、生活經歷相接近,表現出來的好習慣、好品德,學生比較熟悉,易于接受,能使榜樣的力量得到更好的發揮,所以要經常樹立同學中的榜樣,引導學生以此為榜樣,達到鼓勵先進,激勵后進的目的。另外教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孩子們的眼里,教師是他們學習的榜樣,特別是低年級的智障學生,他們的模仿力強,可塑性大,熱切地關注著周圍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學校的老師和自己的班主任。因此,在對智障學生進行習慣養成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以身作則,充分發揮自己的行為示范作用,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去影響智障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從最細微、最切近的事入手,用自己的行為指導他們,加強對智障兒童良好習慣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

五、家校合作,促進智障學生好習慣的養成。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家庭也是智障學生一個重要的生活場所,學校教育的很多內容都是依據孩子的生活適應性來進行的,如禮儀教育、自理教育飲食衛生、作息習慣、安全教育等,但這些教育在學校的生活實踐訓練較少,而學生習慣的養成恰恰來自于生活實踐,所以學校教育完成后,一定要得到家長的配合,在生活中進行訓練,進行矯正,促進真正好習慣的養成。對此,我利用家長每天接送孩子的時間,向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及時和家長溝通孩子在校的表現,并且指導家長在家如何教育孩子,希望家長能配合老師的工作。利用家長會,和家長共同學習有關智障兒童的身心特點及康復的知識,并在每學期初告知家長學期的教學計劃,讓家長做到心中有數,有目的配合學校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教育。

總之,智障學生養成好的習慣是在長期的反復的訓練中形成的,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養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工作中做個有心人,用愛打開他們的心扉,滋潤他們的心田;用情打動他們的心靈,喚起他們的自尊,幫助他們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礎,使真、善、美在他們的心中牢牢扎根。

智障學生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曾說過:“只有個體發動和維持其行動 (動機) 的心理基礎, 才能導致一種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類最高財富——知識和藝術技能。”智障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歧視、嘲笑, 甚至欺負。他們在經歷了太多的失敗中, 喪失了這種心理基礎, 失去了對生活、學習的自信心。對于智障學生來說,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 正確面對挫折的一種潛在動力。自信心的喪失, 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發展。但特殊奧林匹克給智障人士帶來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給他們創造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 他們重新振作了起來。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堅持不懈地努力, 使他們獲得了做人的尊嚴, 并向全世界傳達了一種積極的信息, 而獎牌有力地證明了他們的價值, 帶給了他們更大的自信。通過特奧這種活動主體, 用榜樣、訓練、融合等手段, 能夠培養并增強智障學生的自信心, 從而使他們得到盡可能充分的發展。

1 用榜樣的力量, 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

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心理學研究表明, 在社會和日常生活中人首先是通過觀察和模仿別人的行為來學習的從而內化為個人的行為模式。智障學生的思維傾向于具體形象, 榜樣正是生動、具體的形象。

當我校九名特奧運動員凱旋歸來時無數鮮花簇擁著他們, 他們胸前的獎牌閃閃發光, 映照著洋溢臉上的喜悅、自信。自卑的家長們此刻也露出了無以言表的自豪, 眼里閃爍著幸福的淚光。而作為從沒有體會過桃李滿天下的老師也感到了無比的滿足。我適時地讓其他學生看一看, 摸一摸獎牌, 從學生們羨慕的眼光中, 我感受到了他們內心的變化:沒想到自己的同學, 經過努力拿到了世界特奧會的獎牌, 受到了這么多人的表揚, 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我還給學生講了喬美麗、徐闖等特奧領袖的故事。漸漸的, 學生們做早操、上體育課、學習、參加各種活動都比以前積極了。榜樣的力量, 激勵了智障學生, 讓學生知道他們一樣也可以成功, 在心里埋下“我能行”的積極意念, 喚醒了他們沉睡的積極進取心, 使他們形成了積極的心態。

2 在運動訓練中, 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教育心理學創始人桑代克在著名的學習律中指出:“一個有機體只有當它準備反應時才會反應, 當它不準備反應時不會反應。”智障學生在訓練中, 肯定會遇到很多的挫折、困難, 這正是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的良好機會。

2.1 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

在生活中, 智障學生已經歷了太多的失敗, 在選擇運動項目時, 應根據學生的特點, 選擇適合他們的項目, 使學生多體驗成功, 多體會自我肯定。心理學研究表明, 成功的經驗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相反, 失敗的經驗則會降低學生的自信心。老師設法挖掘發現學生的特點和內在潛能, 發揮他們的長處, 對于這些學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幫助作用。

2.2 訓練中多用賞識教育法

對于智障學生的賞識教育, 首先教師以一片真誠的愛心為基礎, 通過欣賞, 激勵, 肯定等良好的情感手段, 使智障學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視。在訓練中, 學生的點滴進步, 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 教師也要有足夠寬容的態度。訓練時學生摔倒了, 老師一個鼓勵的眼神, 給學生再次爬起的勇氣。學生完成了一項訓練任務后, 老師熱烈的掌聲和贊揚的言語“你真行!”, 都會使學生感受到很大的鼓舞, 給他下一次爭取更大進步以信心。

2.3 確定正確的目標, 給予合理的評價

智障學生的認知發展, 人格發展和正常人一樣, 也遵循一定的發展規律。但他們較正常人發展要慢些, 最終達到的水平也較低。根據這一特點, 首先, 確定正確的目標, 不急于求成, 給學生力所能及的指令和目標。在輪滑訓練中, 由于身體情況不同, 老師根據個體差異制定出不同的目標。其次, 根據學生特點和能力確定適當的評價標準。對于用不同時間實現目標的兩個學生, 應給予相同的肯定的評價。學生特別在意老師對自己的評價, 正確的目標, 合理的評價, 都有利于樹立學生自信心。

2.4 創設展示的機會, 獲得肯定和尊重

機會, 是成功的重要基礎。對于智障學生來說, 創設適宜的展示機會更易給他們帶來一份自信, 一份成功。

3 在融合活動中培養智障學生的自信心

特殊奧林匹克改變了世界的關鍵在于:智障人士和非智障人士之間建立了聯系, 并通過最簡單的行動, 讓彼此有差異的人共同參與, 接納對方。它就是一場全世界范圍的融合活動。這期間運動吸引了并感動了數百萬參與特奧運動的人——教練, 志愿者, 教育者等等。他們看到了智障人士在訓練中的堅韌, 看到了他們在體育方面的能力超乎人們的想象。他們給出了肯定的信號, 贊許的目光, 這一切都帶給智障人士無比的自信心。

和普通學生進行融合運動、建立融合伙伴關系, 都有利于培養智障學生的自信心。

4 在開展特奧活動中, 改變智障學生家長的態度

智障學生心里特別脆弱, 家人和老師的態度對他們很重要。尤其是有的家長認為這樣的孩子使他們的家庭蒙羞, 對孩子的教育不采取積極的態度, 不帶孩子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去。特殊奧林匹克活動的開展, 改變了許多家長的態度。他們看到了他們孩子巨大的進步, 看到了社會對智障人士的關注。學校引導家長, 讓家長們積極參與到特奧活動中, 周末可以帶孩子去附近社區, 廣場等地參與一些活動。

特殊奧林匹克活動不但增強了智障學生的身體機能, 動作機能, 更重要的是通過活動他們獲得了自尊、自信。既培養了友誼, 也得到了家庭成員的支持。我們看到了智障學生自信的笑容, 也看到了社會的和諧。

摘要:特奧會使智障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全世界人們也在慢慢改變著態度。以特殊奧林匹克運動為活動主體, 用榜樣的力量培養智障學生的積極心態;在特奧運動項目的訓練中、和普通人的融合活動中培養并增強智障學生自信心。

關鍵詞:特殊奧林匹克,活動,培養,積極心態,自信心

參考文獻

[1] 蒂莫西.施萊佛博士.特殊奧林匹克與智障人士的社會融合[J].中國特殊教育, 2007 (9) .

[2] 張寧生, 牛玉柏.好大一個彎——對“殘疾不是缺陷”的詮釋[J].現代特殊教育, 2005 (5) .

[3] 孫偉良.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培養智障生學習自信心的實踐研究[EB/OL].www.xsynxx.com, 2005-7-25.

智障學生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摘要:智障兒童在生理上有缺陷,但在心理上是健康的??墒窃谏钪型艿秸H说钠缫?,心理上的不健康在所難免。為了使智障兒童走向社會后能夠獨立的進行生活和學習,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本文從德育的角度入手,指出學校德育工作的三個策略:一是用“尊重”的態度,二是活以“動為”載體,三是以“課堂”為抓手。

關鍵詞:智障兒童;德育;策略

智障兒童雖然在生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在心理上仍然和普通孩子一樣是健康的,他們具有最起碼的道德觀念、是非觀念、評判美丑善亞的能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于許多智障孩子特殊的身體狀態,在學習上、生活上往往不及正常人,也不能按照正常的要求和標準完成一項任務,導致很多人的歧視,使這一群體在心理上蒙受巨大的打擊,因而心理上的不健康也在所難免。為了使智障兒童走向社會后能獨立地進行生活和學習,成為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公民,我認為智障兒童的德育工作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以“尊重”的態度,“母愛”般的情懷,親近每個智障兒童

智障兒童的主要特點是思維能力低下,理解事物的速度緩慢,學習中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擾而注意力不集中,個人的所作所為缺少自我控制,對各種事件的正確與否很難做出明確的判斷,等等。當然還有個別學生因為生理上的其他原因導致智力上的失聰,比如聽力障礙、藥物致殘、后天事故等。正是這些原因使許多智障孩子常常受到正常人在言語上和身體上的欺負和貶低,在心理上留下了抹不去的傷痕??梢哉f渴望“尊重”和“關愛”是每個智障孩子最基本的需要。怎樣尊重智障孩子呢?其實對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肯定就是最好的尊重,只要給予他們一丁點的贊揚和肯定都會使他們在心中感到無比的喜悅,也會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需要的滿足。以我校為例,在今年春季開學典禮上,對上學期表現突出的部分學生進行了獎勵,凡是受獎的學生都表現出不同尋常的高興?;蛟S這次的獎勵是他們入學以來的第一次,也是他們的行為得到別人尊重的第一次。這個意義重大,而且對其他學生也具有一定的激勵和教育作用。智障孩子的心理是單純的,但性格卻是執拗的,他們的想法往往比較單一,帶有深厚的個人色彩和意志,因此在教育中首先要找到一個突破口。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耳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實驗清楚地表明:如果教師有一棵摯愛的心,對學生抱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學生就會發奮圖強,朝氣蓬勃地對待學習和生活,煥發積極向上的信心。為此,走近智障孩子的心靈,與他們在情感上拉近距離應該是不錯的辦法。例如我校的班主任張老師和支老師,常常與學生手拉手做游戲,手把手教學生整理床鋪,面對面與學生拉家常,這些舉動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在教育中,學生特別容易接愛,德育效果十分明顯。

二、以“活動”為載體,利用多種教育手段,彌補身體上的不足

智障兒童在生理上是有一定缺陷的,在事物的認知過程中總會出現認知困難的現象。那么在后天的教育過程中就應該尋找學生身體上的不足,有針對性的進行培智教育,促使彌補在智力發育上的平衡,以便使他們盡快地發展到更好的學習狀態。在學校教育中豐富多彩的活動就是發展學生智力的一個平臺。例如,為了提高智障學生整理床鋪的能力,我們開展了一次內務整理比賽活動,要求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疊好被子和衣服。這次活動一方面教育學生要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同時體驗父母養育我們的不易,要感恩父母。另一方面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事事都依賴別人,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律意識,還激發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宿舍環境變得整潔、優雅、舒適。再比如,為切實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水平,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由生活教師組織開展了一次以“文明禮儀”為主題的生活模擬活動?;顒又杏山處煵シ鸥鞣N音頻、視頻資料對學生行為進行指導,又通過現場模擬活動,如課前課后起立、見人問好、拒絕不文明物品進校園等,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文明舉止習慣??梢?,在校內外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創設生活環境,營造融洽的氛圍,有利于培養良好的生活行為。在充分了解智障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的基礎上,開展富于智障兒童特色的活動也便于培養健全的個性。

三、以“課堂”為抓手,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培養健全人格品德

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特殊教育學校也不例外,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為德育貫穿著人的一生,尤其對于智障兒童,更要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樹立進行“愛祖國、愛勞動、講文明、守紀律”的思想教育,培養他們“學先進、做好事、明事理、懂禮貌”的健全品格。北京師范大學樸永馨教授這樣提到:“殘疾兒童是正在發展中的兒童,又是有特殊困難的兒童?!闭驗樗麄冋诎l展中,所以我們也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他們,要創設與他們正常交往的機會,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各學科的長處,充分挖掘教材的特點,選擇有利于他們成長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系統教育,以便使他們在掌握文化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品德。當然,智障兒童的德育教育往往不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每一位特教教師在教育中要樹立平常的心態,正確對待,對教育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錯誤要循循善誘,不要急于求成。對于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點滴的進步,都要充分予以肯定和鼓勵,通過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個動作使他們感到“我也會,我能行”,以此激發智障學生的自信心。

總之,智障兒童的教育是需要付出耐心和愛心的教育,智障兒童的德育工作困難很多。隨著黨和國家對特殊教育的越來越重視,特教事業將會越來越完善,特教工作者也要用自己的行動讓智障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智障學生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活動單位:廣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廣州青年志愿者星夢情真分隊

關注對象簡介:啟慧學校是天河區第一所 公辦特殊教育學校,位于天河區員村四橫路五號大院,面向全區招收智力障礙兒童、少年入學,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該校于2012年9月正式開學。 活動長期目標:

1、 配合老師教會小朋友基本知識,比如:簡單數數,生活自理技巧,日常認知,亦歡迎各位義工教小朋友各種天文地理數學物理。

2、學會如何與特殊小朋友溝通,相處。

3、讓小朋友能接觸社會,正確表達情感,展現自我特長。

活動目的:記得把笑容帶過來哦!,給小朋友傳遞快樂,分享快樂,他們每天都進步一點,一點點下來,就很多了.... 活動安排:

1.活動時間:2012年11月29號 星期四

2.活動地點:啟慧學校 天河區員村四橫路五號大院 活動人數:員工6人 / 星夢情真分隊30-35人 4.活動安排: 13:45-14:00集合

14:00---16:40畫畫 游戲

訓練

組別:美術組:讓小朋友學會分辨生活中各種用品,激發小朋友對美術的興趣 感統組:協助老師對小朋友進行康復訓練

集合位置:1:(若坐地鐵)地鐵五號線科韻路A出口出 直走進入隧道,入隧道后轉左出隧道,出隧道后轉右往前走即可到達天橋腳旁的員村四橫路口 2:(若坐公交)員村四橫路口下車,到啟慧學校門口集中

注意事項:

1、鼓勵:請不時找出小朋友身上閃光點并給予鼓勵,贊揚

2、清晰:說話請放柔放緩,對事情或東西細節要明確清晰,

比如:讓小朋友遞桌子上的筆給我,可以說“請把桌子上紅色帶條紋的筆遞給我...

3、引導:小朋友處在青春期,請勿穿得太清涼.對義工不當行為要及時制止并引導他們分清楚男女有別

4、認知:義工被大力拍打,可做出痛苦表情或告訴小朋友自己被打的痛的感受,讓小朋友知道力度過了,因為他們掌握不了拍打的輕重,但也是小朋友對義工的善意親近行為,請不要介意

5、放開:請盡量主動跟孩子們聊天,話題一開,孩子們自然很渴望了解社會,了解外界..聊天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語感

6、微笑:微微一笑很傾城,始終帶著笑容,即使小朋友態度有點冷淡也好,慢慢小朋友的心會向你敞開的..

智障學生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1.感知訓練(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時間知覺) 2.口語訓練(語言障礙訓練、口語訓練) 3.大肌肉群活動川練(爬行訓練、行走訓練、反應速度、力量訓練、協調訓練、平衡訓練) 4.手功能活動訓練(粗大運動訓練、精細運動訓練) 智能訓練

1.培養思維能力訓練

2.鍛煉記憶力訓練

3.培養注意力的訓練

4.培養興趣開闊視野 異常行為矯正訓練

行為矯正訓練就是運用操作反射原理對智障兒童的異常行為進行技術矯正,訓練和發展自我服務,社會適應能力,為培養智障兒童成為自食其力的人奠定基礎。

1.正強化 2.消退 3.塑造 4.條件強化 5.懲罰 智能障礙的定義

智能障德指現有的能力水準有實際上的限制,其特征為:

顯著低于平均的智力水準(IQ70以下)。

同時有下列各項適應技能中兩種以上的相關限制:

●溝通 ●居家生活 ●自我照顧 ●社交技巧 ●使用社區 ●自我引導 ●健康安全 ●功能性學科能力 ●休閑娛樂 ●工作 ●智能障礙發生于十八歲以前 早期干預與系統康復訓練

一、 什么叫時期干預

"早期"從年齡來講,是指從出生0歲到上學6-7這段時間,也就是人生最初階段。 "干預"包括醫療與保健,教育與訓練,社會心理咨詢。其中為兒童提供康復訓練為主。

二、 早期干預的效果

兒童在生長發育的早期,就是0-7歲即人生的初幾年,是大腦、智力、社會適應能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學東西最容易,最快的時期。這個時期兒童的可塑性很大,不失時機地從醫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角度對兒童進行干預,可以促進兒童運動能力,感知能力、認知能力,語言交往能力,社會生活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受過早期干預的智障兒童可以進入普通小學或培智學校。

三、 障礙系統康復訓練 1.系統康復訓練的領域

我們把康復訓練的內容分解為可以觀察測評的六個部分,每個部分稱為一個領域,形成系統康復訓練的內容。他們分別是:運動、感知、認知、語言互往,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等六個領域。 2.個別訓練計劃

由于智障兒童存在著顯著的個別差異,每一個智障兒童在上述六個領域發展情況各不相同,各有自已的特殊需要,因此需要為每個兒童制定個別訓練計劃來指導康復訓練進程。

3.制定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

我們將六個領域的內容敘寫成康復訓練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通過對兒童的評量,得到符合每個兒童康復需要的長期目標,再從康復訓練活動中找出相關的短期目標,形成一個兒童的個別訓練計劃。 4.康復訓練過程

在個別訓練計劃指導下,設計康復訓練活動將智障兒童的個別訓練目標轉化成康復練活動,通過機構康復和家庭康復兩個途徑為這些兒童提供系統康復訓練。 5.康復效果評估

系統康復訓練效果通過評估進行全面總結。分別為階段評估和總結評估。

階段評估是在康復訓練過程中,對每一階段的康復訓練效果進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指導下一階段的康復訓練活動。

總結評估是在完成若干階段康復訓練后進行的評估,它對智障兒童的康復訓練過程和成效作出全面總結。 生活自理康復 訓練方法目標 孩子不能生活自理怎么辦? 年齡:2-3

目標:調節水洗手,洗臉 方法:

1.讓孩子看你洗手,洗臉,鼓勵他模仿你的動作。

2.孩子洗手,洗臉時,要給予口頭上的指導。如果他學會了,不再需要幫助和口頭指導了,你要表揚他。

3.用彩色粉筆往孩子臉上涂顏色,讓他照鏡子看一看。洗臉后再讓他照照鏡子看是否洗干凈了。

4.塞上洗臉池往里蓄水,讓孩子自己洗手,洗臉,然后把水放掉。要把他是否會操作的情況記錄下來,列成表貼在洗臉間,把必要的步驟畫成圖畫,貼在墻上。 年齡:2-3

目標:模仿刷牙 方法:

1.把孩子的牙刷,牙膏放在固定的地方。

2.你和孩子一起刷牙,讓他模仿你刷牙的動作。如果孩子模仿著刷牙,你要表揚他。

3.在刷牙的時候,要輔導他。在他學會之后,逐漸減少對他的輔導。

4.讓孩子自己對著鏡子刷牙。

5.開始時,你握著他的手,幫他作上下刷的動作,等孩子能正確地模仿刷牙了,你至少也要用話語指導他。 年齡:2-3

目標:用話語要求上廁所 方法:

1.當看到孩子想上廁所的樣子時,問他是否要上廁所。

2.在訓練上廁所時,不要給孩子兜尿布,而要給他穿容易脫的褲子。

3.定時讓孩子上廁所。當他自己說出要上廁所時,要好好表揚他。

4.如出現意外,你也不要立即給孩子換衣服,而是鼓勵孩子大部分衣服由他自己去脫換。

5.家人示范想上廁所。 年齡:2-3

目標:把松開的衣服脫下來 方法:

1.睡前必須讓孩子脫掉上衣和褲子。要邊鼓勵他,對他說;"噢,長大了!當哥哥(姐姐)了!" 2.每當他自己脫下衣服時,可以獎勵他一張不干膠貼紙。

3.練習給洋娃娃脫衣服。

4.一開始不可能期望孩子脫掉全部衣服,先從一兩件開始,等他熟練了再增加件數。

5.無論從哪一種衣服開始練習,都要一邊用話語指導他,一邊動手幫助他,等他學會了就逐漸減少幫助。 請分析一下原因 病理原因:

肢體缺陷,肌肉耐力不足,感覺統合異常。如:觸覺過于敏感或過于遲緩,長期生病以致體弱易疲勞。智能障礙,發育遲緩。精神障礙:自閉癥,多動癥,情感障礙,癲癇癥。 心理原因:

依賴性強:動機不足,自信心不足,易受挫折;目的想引起大人注意。 環境原因:

家長教育態度:過于溺愛,為之代勞;過于嚴厲,缺乏耐心;不要求或要求不得大人太忙,沒時間教;家庭各成員態度不統一;重視文化教育,不重視生活教育。 感知訓練

功能訓練是根據智障兒童大腦皮層功能障礙而制定的恢復、補償其定位功能方法。

功能訓練包括感知訓練、口語訓練、大肌肉群活動訓練手功能活動訓練。

感覺是一種簡單的心理現象,又是一切較高級、較復雜的心理現象產生的基礎。

對智障兒童進行感覺訓練是提高智力水平的重要手段,通過大量豐富的感知刺激和增加肌肉的活動的效率,提高感知的閾限性,刺激大腦功能定位的恢復和補償,是一切訓練的開端。

1、視覺訓練

視覺是由眼睛,視神經和視覺中樞的共同活動完成的。外界物體發出的光作用于人的眼睛,通過眼睛的透明組織發生折射,在視網膜上形成物象,視網膜感受光的刺激后,把光能轉換為神經沖動,再通過視神經將沖動傳人視覺中樞,從而產生視覺。

對智障兒童的視覺訓練目的是提高和增強視覺器官的感受能力和大腦對視覺信息的加工處理能力。 視敏度訓練

觀察不同距離的大小類同物體。 (如:火柴梗、小木棍、牙簽) 觀察不同物體(如:家俱、工具、蔬菜、水果) 分辨室外遠處不同物體(房屋、街道、交通崗) 辨認某種熟悉的物體(如:公共汽車、小轎車、卡車) 弱光下觀察物體(茶杯、書、筆桶) 辨色能力訓練

基本色訓練:用紅、黃、綠、藍、黑、白等顏色同周圍熟悉的物體進行實物訓練。如:紅旗、黃紙、綠樹葉、藍天、黑板、白襯衫等,讓智障兒童能基本正確地說出。

混合色訓練:棕色、灰色、粉色、紫色、橙色辨色訓練。

近似色訓練:近似色是運用基本色調出的色調。如:深紅、淺紅;深黃、淺黃:深藍、淺藍。通過繪畫調色進行訓練,使智障兒童能辨認近似色的能力。 形狀知覺訓練

結合實物,訓練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五角形、橢圓形、菱形、圓柱形。 距離知覺訓練

訓練智障兒童知道近物大,遠物小,近物清晰,遠物模糊。 方位知覺訓練

一方面以自身或身體為準進行訓練辨別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另一方面進行東西南北方向的訓練;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

2、聽覺訓練

聽覺是由耳、聽覺神經和聽覺中樞的共同活動完成的。外界刺激聲波撞壓鼓膜,引起聽小骨的振動,使科蒂氏器上的毛細胞由于其頂端的毛與上方的蓋膜接觸,產生與聲波同頻率的電位變化,再刺激聽神經末梢,發出神經沖動,經過神經傳至大腦顳葉,引起聽覺。

對障兒童聽覺訓練目的是提高聽覺能力。 音響度辨別訓練

由于音波越強,振幅越大,聽到聲音越響。反之,音波越弱,振幅越小,聽到聲音越輕。訓練時先由輕到重,由熟悉的到不經常聽到的聲音。利用周圍生活的自然物,辨別敲出各種物體聲音大小,區分辨別聲音響度的聽覺訓練。 音高度區別訓練

音高是聲音最基本的屬性,是指聽到聲音的高低。

訓練聽各種熟悉的聲音。(打雷聲、火車鳴笛、汽車鳴笛) 訓練聽各種動物的聲音。(貓、狗、雞、喜鵲、烏鴉) 訓練聽辨各種人物的聲音。(男人、女人、老人、小孩)。 聽覺記憶訓練

聽記不連貫的為數字。

聽記并學各種動物鳴叫聲。

聽記圖形內容,顏色

注意訓練中家長朗誦訓練材料時速度要適宜。 音調區別訓練

音調可以充分表達一個人說話的情緒和寓意。訓練智障兒童從說話語調中理解真正的意思,提高適應生活能力。 律動音訓練

根據音樂節律反復做同一動作,以體態律動打擊樂器進行訓練。

根據樂典的節奏,讓智障兒童作各種拍打動作。(拍手、拍腿,模仿動物行、走、飛、跑、跳、游的動作) 根據勞動動作,編進律動音訓練中。 (如:拉鋸、打錘、洗衣) 結合方步、墊步、踏步練習進行簡單舞蹈步訓練。 樂音聽覺訓練 訓練聽各種樂器的聲音。

訓練學彈電子琴,激發樂音聽覺訓練積極性。 混合區別訓練

利用嘈雜的聲音中尋找熟悉人的說話聲。

在輕音樂中聽媽媽講故事。

3、味覺訓練

味覺是口腔內味蕾的一種功能。刺激物直接作用于味蕾產生興奮后,沖動沿吞咽神經,面神經和迷走神經傳人腦干,經丘腦,最后到達大腦皮層感覺區的最下部產生味覺。

人的味覺基本有四種:酸、咸、甜、苦。

訓練時從兒童表情動作可以顯示出對不同滋味的鑒別。

4、嗅覺訓練

嗅覺是有味的物質分子揮發,刺激嗅細胞,使之產生神經沖動,沿神經纖維上行,穿過顱底的開口直通腦部到達大腦皮層的顳葉區而產生的。

為提高生活能力,要重視嗅覺訓練,會區別甜味、苦味、汗味、煙味、汽油味、燒焦味、臭蛋味、爛菜味、藥味菜。

5、時間知覺訓練

通過有規律的生活幫助訓練時間知覺。幫助理解早晨、中午、晚上、今天、明天、昨天、后天、去年、今年、明年等;通過觀察一年四季變化,認識春、夏、秋、冬。知道自己的生日,知道兒童節在那天,國慶節在那天等。 提 示:

對智障兒童進行的感知訓練,還應當進行空間定向訓練,深度視知覺訓練。視覺追蹤訓練、聽覺定位訓練等。對智障兒童進行感知訓練可以發展他們的感知能力,同時可以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因為"孩子的精神與環境的交流是通過感覺來進行的。" 在訓練感知器官的識別能力的同時,也要利用環境吸引兒童注意力和好奇心,培養興趣,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感知訓練是其它各種訓練的基石,開端。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做康復訓練智障孩子的有心人。有時間做一些訓練記錄,積累下來,總結成文,影響更多家庭,讓更多的智障兒童受益。 口 語 訓 練

語言是人的思維工具,是思維的外殼,是思維結果的標志,語言與人的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

智障兒童的語言不僅少,內容狹窄,而且句法簡單貧乏。

對智障兒童口語訓練時,既要有重點的訓練個別口語障礙的兒童,也要對全體兒童進行語言詞匯積累的練。 語言障礙兒童的訓練:

語言障礙的兒童要分析是構音障礙,還是舌體位障礙。 訓練時分五步:

1.培訓準確的聽音能力,學會區別語音的差別,尤其是近似音的區別。

2.教智障兒童正確發音,讓孩子聽清語音,看清口型,并大聲模仿聲音。

3.讓智障兒童用普通話聲調說話。

4.鼓勵他多與別人交流。

5.每天講述一天中所看、所聽、所想的事。 練習內容提示有三: 1. 學練習各種語氣聲調講話:生氣、高興、歡呼、請求、討厭、評批、贊揚、招呼、命令、憤怒、悲傷等。

2. 練習講笑話,說兒歌,順口溜,快速講話,快速說出熟悉人的名字。說繞口令等。

3. 每天做舌頭操,訓練舌頭靈敏度。 口語訓練

口語訓練的趣味性

口語訓練選擇一些有關動物內容故事。

選擇能夠引起兒童好奇心的故事。

選擇兒童可以參與故事中角色表演的對話練習。 口語訓練的趣味性

講故事訓練,邊看圖邊講故事。

邊講故事邊畫內容。

錄音機錄放故事。

情境表演,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戴上頭飾或道具。

口語訓練時要發揮兒童多種感官的刺激作用。運用語言和非語言活動,結合動作或游戲對智障兒童進行訓練。 大肌肉群體活動訓練

對智障兒童進行大肌肉群訓練的關鍵,是改善腦障礙,恢復代償機能。 爬行訓練

智障兒童由于肢體協調有問題,不會四肢著地,兩腿隨著上肢爬行,而

是上肢伸出很遠而兩下肢原地不動。

爬行訓練在平地進行??梢詢墒?、兩腳著地爬行,也可以雙肘、雙膝著地

爬行。匍匐前進即手足并行。

爬行訓練可以鉆籠、拐彎、繞障礙。 行走訓練

便步、正步、踏步、跑步訓練,競走、踏線走踏點走、雙腳跳走、單腳跳走、碎步走訓練、手持物走、拾物走、穿衣走等訓練。 反應速度訓練

操場常規口令訓練、拍球、傳球、打排球、打籃球、踢足球、擲沙袋、乒乓球等運動;

跳繩、跳皮筋、跳房子等游戲:

踢鍵子,接拋球、貼人游戲。 力量訓練

拉力器運動、舉重比賽、啞鈴運動。

推、拉、擠游戲;

爬繩、吊桿、爬樓梯運動;

提重物行走,扛重物行走訓練。 協調訓練

橫列行進, 縱列近距離行進:

騎馬勢、拉弓勢的動作訓練:

雙手同時同方向前后擺動行走;

一側手腳同方向行走,一手垂直固定行走;

倒退行走,側向行走; 依口令快速做蹲、跳、走、跑、舉手、抬腳、仰頭等動作。 平衡訓練

沿直線走,托球行走;

十公分寬木板上行走,蹲立;

原地旋轉定向;

單腳跳行,斗雞游戲;

單腳站在單磚上過橋;

墊上滾翻,倒立運動。 手功能訓練

"手是腦的老師。" "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聰明;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聰明的工具和鏡子。"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兒童多動手操作,能促進智力發育。" 手功能訓練包括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訓練。 粗大運動訓練

訓練手的伸、屈、抓、握、推、拿的動作。

握皮球、推木棍、拍皮球。

徒手劃直線、畫圓、畫蛋以及各種平面圖形;

伸開五指握拳反復進行。

建議與觸覺訓練結合,觸摸后判斷物體大小、粗糙與光滑、冷與熱等。蒙上眼后摸出特體形狀、質地。 精細運動訓練

用食指或中指快速扣桌比賽;

穿珠、穿針引線:

系鞋帶、解鞋帶;

折紙、剪紙、手工、泥工;

筷子夾豆;

拾大米粒、拾黃豆、翻書頁。

堅持做手指操,使手功能訓練更有規律性、科學性,效果更佳。 我們一起學習

●激發生命,讓生命自由發展這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真正的助人不是幫別人把問題從眼前消除,更積極的做法是如何使當事人能夠意識到自己正在面臨怎樣的問題,并且能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越來越有能力去面對與解決所有他所面臨的問題。

●以智能障礙兒童發展需要為本,開展康復訓練。

●好母親,好老師,允許孩子在花園亂跑,活動腿腳,呼吸新鮮空氣,以滿足他的身體生理需要。

●大腦的學習信息有賴于感官和運動的輸入。

兒童的肉體生命需要大自然的力量,那么他的精神生命也需把心靈與天地萬物接觸,以便直接從生動的大自然的造化能力中吸取養分,達到這一目的方法是讓兒童從事農業勞動,引導他們培育動植物,并從思想中理解自然。語 言 訓 練 早期發現 早期干預

語言是人類表達思想,傳遞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思想感情意愿的工具。對于孩子的認知能力,感知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及智力發展都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孩子到

一、兩歲還沒有語言交往能力,請家長迅速與相關機構(醫療、教育、康復)配合,進行檢查,確定問題原因后,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康復訓練。

語言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孩子各方面能的協調發展,為家長和孩子創設寬緩的發展空間,讓孩子更好地接受教育,認識世界,了解社會,遲早融人社會。 孩子不會說話怎么辦?

您的孩子有這些問題出現嗎?

孩子不能聽或注意不到別人說話的聲音,對其它聲音也遂反應或只對某種聲音有反應。

對語言理解能力差,經常不能按別人給予的指令完成任務

說話時聲音很小,語氣十分短促,給人一種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

說話時吐字含糊不清,語句不連貫,使人很難理解。

說話沒有語音、語調、語速過快或過慢、口吃。

混淆語意,不會正確使用,經常答非所問。如:分不清人稱問小寶:“你叫什么”小寶回答:“你叫小寶。”

說話時語序顛倒,如:問:“你吃餅干嗎寧”孩子回答:餅干吃。”

在回答總是或表達思想感情時,往往把同一內容多次反復敘述或反復詞問同一問題,不改變內容。

自言自語,或只會重復別人的話。如:問他:“你叫什么”他也回答: “你叫什么”

孩子本來說話很正常,說話也很好,但突然出現退步情況,或根本就不再說話。 說的基本能力的訓練

深吸氣,深呼氣

吹氣練習(吹泡泡,吹氣球) 唇部練習(噘嘴、舌打唇響) 舌的訓練(吐出、收回、如:舔食品、伸出舌頭左右移動、舔上下雪) 頸部練習(張合嘴) 面部肌肉控制練習(模仿笑、哭、爭眼、閉眼、擠眼) 模仿發聲的練習(啊、嗚、咿、爸、媽、貓兒、狗叫、羊叫、火車言、汽笛聲) 訓練孩子語言能力的策略

訓練要由淺入深,不要一味追求速度。

對孩子微小進步都要及時表揚、鼓勵他繼續努力。

訓練時采用多種形式,避免造成孩子感到枯燥,排斥訓練。

多與孩子說話,并請家長注意溝通方式。隨時注意孩子的需求,認真對待孩子。

利用生活中自然情況訓練,學會等待回應,家長在訓練中給孩子留有反應,判斷的時間。

積極創造語言交往環境。隨時隨地對孩子進行語言刺激,并持之以恒。 注意事項

注意穩定孩子情緒,保證訓練質量。

訓練時保持適當節奏,避免孩子不適應,出現反復。

訓練時使用的指令,語言要簡單、明確。

給予孩子語言提示及指令時聲音要宏亮,有力度。

從孩子興趣出發,使孩子愿意投入訓練。

訓練者的聲音、表情要夸張,吸引孩子注意力。 訓練時要堅持互動,訓練要持之以恒。

及時強化,對孩子的不同表現給予不同性質的強化(正強化、負強化)。 提高孩子語言交往能力的訓練方法

盡可能讓孩子對訓練容感興趣

選擇孩子喜歡的兒歌故事進行訓練。分角色的形式很容易令孩子參與其中,多表揚,勤鼓勵。

訓練正確發音姿勢

大人與孩子說話時應使用自己嘴的位置在孩子眼睛水平線以下。

如:坐或蹲在孩前,并用雙手挾住孩子雙肩,保持其正常發音姿勢

控制孩子唇、舌、口發音姿勢。訓練唇、口、舌作協調。

如:大人用手控制下鄂、嘴唇、來幫助孩子正確發音。 訓練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

如:下達指令后,做出動作示范給孩子,幫助他理解這個指令意思。

訓練時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您幫你的孩子分析一下原因 生理原因:

聾或重聽;

齒、唇、舌協調有運用困難;

呼吸器官運用困難;

發聲器官運用困難;

腦傷導致語言能力受損;

語言表達中樞受損;

智能不足(引起語言發展遲緩,理解能力差,語匯少,句子短)。 心理原因:

先天氣質不愛說話;

性格內向,退縮,害羞;

怕說錯話,說不好而小聲說話以致不說話;

經常遭受挫折,缺乏安全感。 環境原因:

與外界接觸少,缺乏感官刺激或文化刺激;

大人很少用語言來逗孩子;

大人過度注意孩子的說話,發音時反復提出過高要求,引起孩子抗拒心理:

家人不愛說話或說話異常,孩子模仿學習造成。 運動能力訓練

早期發現 早期訓練

當發現孩子抬頭困難,頭不能自由轉動,不會爬,不會站,不會走,不會翻身,拿不起小物品,動作不協調等表現時,應立即請相關部門檢查(醫院、教育、康復)評估,進行康復訓練。

運動訓練是智障兒童康復的重要內容。早期訓練應該著重基本運動發展的訓練,同時還應兼顧生活中的實用動作技能訓練。 孩子動作發展慢怎么辦? 你的孩子有如下問題嗎?

一歲時:

俯臥時不會抬頭 頭不能向左右轉 不會爬行 不會翻身 不會坐 二歲時:

不會獨立站 不會走 當坐在椅子上時 不能自己站起來 不會跑。

三歲時:

不會兩腳一階地上樓梯 跑時常跌倒 不會倒退著走路 不能用兩腳輕輕蹦跳

四歲時:

不會獨立跑步 不會獨立地上下樓梯 不會騎三輪車

五歲時:

不會單腳跳 不會跨過障礙 不會玩一般的體能游戲 請您分析一下原因 生理原因

產前母體病毒感染,照射放射線;孕婦吸煙、喝酒用藥不當或營養不良:

遺傳原因,如染色體異常;

產中出現腦傷、窒息、缺氧,顱內出血或早產等;

產后,患了某些嚴重疾病或孩子嚴重營養不良都可能造成動作發育遲緩或運動動作障礙;

其它不明原因的生理疾病。 心理原因

孩子天生氣質較退縮,不愿也不敢去嘗試新的動作;

孩子在動中有挫折感,

孩子嘗試新動作時因失敗而遭大人制止,而喪失信心。 環境原因

家中活動場地太少,缺少活動機會;家長怕出危險,怕弄臟衣服而不給孩子機會;

家中整齊,怕孩子弄臟弄亂而限制孩子活動。 基本動作訓練方法 1.抬頭訓練

孩子趴在大球上,大人拉住孩子雙手,自然抬頭接受訓練。

孩子俯臥在三角木塊上,大人坐在孩子對面,用手絹跟他玩躲貓貓的游戲,逗引他抬頭,異向左右來回轉動。 2.軸心轉體訓練

大人與孩子席地而坐(或讓孩子坐在大人的腿上)持孩子手臂,左、右轉動,作拉鋸游戲,從增強孩子軸心轉體意識。 3.前傾訓練

讓孩子坐在大長毛狗玩具上,身體向前傾,手摸長毛狗的毛。 4.位置感覺訓練

大人坐在孩子身后,雙手拉著孩子的雙手,作前后劃動的劃船游戲,以增強孩子對位置的感覺。 5.塵姿穩定性訓練

將孩子置于坐的位置,然后用糖或玩具逗引他,使他將一只手伸向前。 6.爬行訓練

將孩子置于雙手雙膝著地勢,用一條大浴巾兜于孩子腹部,在孩子正前方一米處用玩具逗引孩子。大人用浴巾上提,令孩子向前爬。 7.行走訓練

孩子抓著一根拉直了的繩,向左或向右移動。 8.上下臺階訓練 孩子由大人拉著手,兩步一階上(下)臺階。 9.跳的能力訓練

先讓孩子在彈簧上跳,再讓孩子在較低的平臺上跳下。大人先示范,手扶著跳,一邊做一邊說:"曲膝",然后站在小孩子面前抓住他的手幫他跳。在日常生活中可讓孩子多練習跳舞。 10.翻身訓練

孩子側臥時,在其身邊放玩具逗引他翻身過來拿玩具,必要時可用手推一下他的肩部。

孩子俯臥時,用一玩具在其頭頂上搖動逗引他翻過身來拿玩具。

協助孩子翻身時可稍微推一下他的肩膀或屁股。 11.訓練放松肌肉的方法

要孩子放松肌肉,可輕拍其僵硬部分或抱起孩子輕搖幾下,不要孩子有懼怕感。 12.加強運動耐力的方法

讓孩子多長途旅行;

讓孩子常站著或蹲著玩;

讓孩子常坐無*背的椅子;

智障學生案例分析范文第6篇

王 倩

【摘要】:在智障兒童的語文教學中,形成和發展智障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培智教育的一個根本問題。因為語言表達能力對智障兒童自身的發展、對其缺陷的補償和矯正、對培智教育的提高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形成和發展智障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智障教育的一項重大任務。

【關鍵詞】:培智學校

智障兒童

語言教學

言語是人們運用某種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或進行思考的過程。是日常生活中人與人溝通和交往的工具。言語缺陷是智障兒童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

由于智障兒童無法正常的與別人溝通交流,所以在學校教學中的語言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并且語言教學也是培智學校開展所有教學的基礎,而且也是培智學校應該堅持的一項教學原則,語言教學搞不好,就沒有智障教育質量的提高,就沒有智障兒童的全面康復和發展。

一、問題的提出

(一)智力障礙

根據美國《殘疾人教育法》定義,智力障礙(Mental Retardation,簡稱MR)兒童是指智力功能水平明顯低于同年齡兒童心理發展的平均水平,并同時存在社會適應性行為缺陷的群體。智障兒童由于大腦發育受到損害,從而給他們的語言發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據統計,智障兒童中具有語言缺陷的在70%左右。輕者大多說話開始的較遲,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中度的多數吐字不清,伴有口吃,說話前言不搭后語等現象,并且表情呆板、單調;嚴重程度的緘默癥很普遍,語言發展處于原始水平,以喋喋不休或吱吱喳喳的叫聲最為常見,有的甚至沒有言語機能。一般來說,智力殘疾的程度越嚴重,語言發展的水平也越低。

(二)語言教學

語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基礎的一部分,更是培智學校所有教學基礎中的基礎,培智學校的一切教學都離不開語言教學。

首先,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又是思維的工具。對智障兒童進行語文教學的目標是使智障兒童具有使用語言文字工具去與人交往、進行思維、認識世界的能力,與適應今后參與社會生活的需要緊密結合,必須培養培智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學效益。

其次,要注重培養智障兒童的語言交際能力。對智障兒童進行發音、說話、聽話教學,一定要把語言基礎知識教學轉化為聽話、說話、閱讀、寫作的實際能力。這樣才能幫助智障兒童擺脫語言缺陷的困境。

再次,針對智障兒童言語發生得晚,對語言的刺激反應遲緩、詞匯貧乏、口頭表達能力差、發音不準等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還要結合實際、不斷實踐地來進行言語訓練的。

二、智障兒童語言發展特點 第一,語言發展遲緩,詞匯量少。有的智障兒童兩三歲才會說一些單個的詞,到五歲才會說一些簡單的句子。有的上學以后,連自己的家住哪兒也說不清楚。與正常兒童相比,他們掌握的詞匯量要少得多。正常兒童入學時,一般掌握了2500——3000的詞匯量,而同齡的輕度的智障兒童只能掌握幾百個詞匯,并且大多數是名詞、動詞、代詞等,連詞、副詞、形容詞等基本不會使用。另外,他們對語言的理解也不全面。在使用某些詞匯時,往往不分場合,盲目使用。

第二,由于短時記憶能力差和思維的不靈活,智障兒童對稍長的句子聽起來有困難,也不會說成分較多、結構較復雜的句子,一般只能說簡單的陳述句。在言語行為方面,智力障礙兒童往往不能使用有意義的的話語傳達信息,他們只是機械地模仿,或重復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或重復某些個別的音。

由此可見,創設良好的言語條件和氛圍,對智障兒童進行語言矯正訓練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針對智障兒童的這種情況,我在學習生活中對他們的語言表達方面進行了一些培養和訓練,主要做法如下:

四、智障兒童的語言教學方法

(一)為智障兒童創設特定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大膽說話,引導學生愿意說、會說、能說

如上學習學做家務時,帶學生來到“家政室”主題教室,通過實地環境,給學生提供常見物品的語言刺激,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學習認識人民幣時,讓學生扮演商店老板、顧客、以及家長和孩子等角色,親身體驗生活中買賣商品的體驗。這種訓練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就能在學中說、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

(二)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

智障兒童語言缺陷的程度不同,表現不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教師必須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在課堂上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我首先深入了解了每個學生的言語缺陷情況,然后才進行具體操作。

我在課堂上的做法是這樣的:對于語言表達能力強一些的學生,如培智三年級的王茂全、趙仁美,要求他們在回答問題和講話的時候要講完整,吐字要清楚;對于講話吐字不清楚、不連貫的學生,如培智三年級的楊虹菊、培智二年級的林根配,要求他們講話時放慢速度,一句一句的講完整,反復練習;對于口吃或一次只能說出兩、三個字的學生,如培智一年級的蔣見尚、鄭孝發,從字到詞再到短句分步完成,要求他們看著老師的口型講,盡量把話講到最清楚。

(三)給兒童提供適當的語言刺激和反饋

在這做法中,教師要盡可能多時間和機會跟智障兒童說話,在互相聽、說的過程中,要不時伴地隨點頭、微笑、表揚、鼓勵等反饋信息,讓學生知道自己作法的正誤。平時我做得較多的游戲是“無線傳話”,即讓學生圍成圓圈(我參與其中),先由我向身邊的學生說一句話(字、詞),如:站、吃飯、去公園、放學回家等,請他將句子傳給身旁的同學,直到最后一位,然后請他說出傳遞來的話。由于我班學生語言障礙較嚴重,所以在傳遞過程中,我盡可能選擇學生經常遇到的單字詞。這種活動的經常性運用,訓練了學生的聽、說的能力,同時也可以適當地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而促進語言的發展能力。對于智障兒童的教育,最強調的就是要直觀形象,在采用上海輔助教材《實用語文》的過程中,我每上一節課都會結合實物和圖片,同時根據學生的能力編寫了適合學生的圖文結合的校本教材。如上《米》這一課時,圖片展示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大米、玉米等圖片,并且把實物帶到教室讓學生親手觸摸,學生的興致都很高,理解得也較好,在過程中也樂意開口說話。

(四)培養智障兒童在交往中學習語言

人類語言是在溝通和交往中發展起來的,也只有通過語言才能實現其社會交往和思想交流,要盡可能地去激發學生想用言語來交往的動機,鼓勵學生開口說話,如:學生想吃糖、喝水時,引導鼓勵他先說吃糖等詞,提供和運用語言刺激,然后再予以實現其目的,對于能力較差的學生,則可以跟著老師說,逐漸教學生使用正確的語言進行交往。不過有個別學生不喜歡跟老師說卻喜歡跟同學說,那就讓他跟著同學說,先培養他的興趣,老師再進行正確的引導。

(五)多表揚、多贊美、多鼓勵

上一篇:中藥材炮制的方法范文下一篇:自主學習課程小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