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科研創新感想范文

2023-09-23

科研創新感想范文第1篇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 科技的力量正在改變我們的方方面面, 而科研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著一個國家或企業的發展。為了給科研工作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最為關鍵的在于確立現代科研管理思路因為思路的轉變關乎科研管理改革的全局。只有建立了正確的科研管理思路才能提升科研能力, 而管理思路的來源就是創新, 它不僅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創新能力, 最大限度的實現個人存在的價值, 而且還能夠為科研院所增強活力, 提高競爭力和科研水平, 最重要的是能夠建立起一種全民創新的氛圍, 提高我國的整體創新水平, 最終提高綜合國力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創新是前進發展的動力, 在科研管理總創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 當前科研管理創新中存在的問題

2.1 創新意識的淡薄

因為大多數科研院所屬于國家科研單位或國有企業, 承擔的項目多數來自國家計劃, 自身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就使得科研院所在科研工作上更偏重上項目、報成果, 很少關心科研成果是否能夠轉化為經濟效益。盡管我國已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 但科研人員的思想依然陳舊, 長時間以來的科研成就依然存在, 極大的限制了創新思維的擴展。不注重科研成果的轉化, 結果只能是科研能力停滯或者進展緩慢。

2.2 創新人才的失衡

作為科研管理的領導, 很多都是在本專業具有很高成就的人, 他們個人的科研工作能力可能很強, 但是在管理創新方面的能力卻不容樂觀。由于他們對創新管理方面動的不多, 其結果可能是既沒有提高一個團體的科研能力, 本身的研究工作也不會有很大突破。所以在管理上人才存在著不平衡, 限制了科研能力進展。

2.3 投入多, 風險大

要想進行科研管理創新, 就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資金的蟲族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沒有大量的資金, 則難以進行科研管理創新。另一方面, 科研創新涉及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 是一個緩慢的周期過程, 科研管理相對復雜, 科研管理能力不夠科學和完善。投入多、風險大兩大創新特點使許多科研院所“望而卻步”。

3 提高科研管理創新能力的建議

3.1 創新內部環境

這里的內部環境主要指一個科研單位的內部組織文化?,F在組織文化已被廣泛認可, 良好的組織文化是促進創新實現的環境之一。組織文化概念包括組織的理念、價值觀、行為模式和組織執行力。組織的文化是不是崇尚技術, 也是考察一個組織是不是適合于技術創新的一個標準。盡管組織文化是一種意識, 一種精神, 但是如果能制定一個良好的有利于創新的組織文化, 并最大限度的深入員工和科研工作者心中, 讓每個人認識到創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那么科研的創新能力將會得到很大提高。

3.2 各類人才是管理創新的主體

(1) 人才的組建結構合理化。在一個科研單位中, 人盡其才才是提高科研能力的關鍵。人才的知識結構合理化是指在在一個科研創新團隊中, 構成的人員知識與技能應相互補充。一般來說, 創新團隊至少應具備以下人才:創導人才, 新的、前瞻性的思想的提出者, 引領創新活動走向的人;組織人才, 即協調管理創新團隊成員的分工與協作, 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學識的人;經濟人才, 經濟思維活躍, 對市場的走向有一定的洞察力, 熟悉創新項目的市場前景, 創新的成本和社會和經濟效益等問題, 可以給出必要的指導和建議;技術人才, 把創新思維附諸實踐的人, 這類人的技術能力較高。

(2) 人才的激勵??蒲腥瞬攀歉咚刭|人才, 擇業的選擇性大, 人才的流動也就更加頻繁, 這對科學研究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應改變以往的用人態度, 將人才作為一種寶貴的資源, 不僅要實現才人的價值, 更要激勵人、培養人, 實行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除了制定必要的規章制度外, 更應該制定科研激勵機制, 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的科研能力。激勵要公平, 力度要合理, 要使員工看到努力的希望。

3.3 創新動力

創新的動力有很多, 本文只對其中兩個方面進行闡述:資金和技術積累。 (1) 資金。創新的動力有很多方面。資金可以說是較直接的動力, 是科技成果轉化的必要條件, 在整個科研過程中, 幾乎每個環節都要注入資金。沒有資金一切都是空談。充足的資金不僅使科研經費及科研成果轉化經費有了保障, 還可以改善科研人員的待遇等??傊? 資金在科研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2) 管理中注重技術的積累。技術能力越強, 研發的周期就會越短, 這將極大的增加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這里主要談兩個方面:一方面, 對技術的管理, 只有不斷地進行技術積累才有可能實現技術創新, 才能為科研創新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 在實際科學研究中, 必須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舉一反三, 在已有的技術積累里尋找創新機會。

3.4 降低創新風險

創新管理過程中, 要實施一系列降低風險的保障措施, 以保證創新工作的順利進行, 把創新風險降低到最低, 提高創新管理的實效。

(1) 信息化管理。在科學研究之前, 首先應該大量的搜集相關的資料, 有針對的性尋找自己科研相關的資料, 做好專利文獻檢索和分析論證工作, 全面收集整理與技術創新相關的國內外各種資料, 獲得數據, 為技術創新打下堅實基礎。獲得的信息量越多越豐富, 這種風險的不確定性就會越低, 所以風險的不確定性與所獲得的信息量是有一定關系的, 信息量越少, 不確定性可能會越大, 因此搞好創新風險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我們必須大量的搜集信息, 并進行歸類整理, 理清思路。

(2) 全過程持續管理。影響技術創新的因素很多, 創新過程相對其他研發過程也復雜得多, 因此有效的全過程風險管理尤為重要, 目的是為了保證及時發現風險, 進行風險的動態識別、監控, 并采取有效措施, 規避風險, 使風險降至最低。這種管理在創新過程中應持續進行直至一個創新工作的結束。

摘要:科研能力是一個國家生存和強大的根本, 是一個科研院所占有競爭力的源泉。它對一個科研院所的快速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一個科研單位要想保持競爭力和提升水平, 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便是下大力氣抓好科研管理工作, 向管理要效益, 達到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的目的。本文就簡單介紹一下當前科研管理創新的一些基本思路。

關鍵詞:科研管理,創新,創新思路

參考文獻

[1] 王健.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科研院所的制約因素[J].中國科技論壇, 2005.

[2] 徐二明.企業戰略管理[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2.

科研創新感想范文第2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提升上海高校知識創新能力,增強高校教師創新活力,營造良好創新氛圍,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特設立科研創新項目。為規范和加強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管理,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項目重點關注自然科學的基礎性研究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鼓勵教師自由探索,培育教師承擔更高層次的項目。

第三條 項目類別分為自然科學研究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并分別設立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項目完成期限為36個月。

第二章 申請與評審

第四條 項目申請人為本市普通高等學校(包括附屬醫院)在編在崗教職工。

第五條 項目采取以學校為單位,集中申報的方式申報。各申請人向學校提出申請,由學校審核后,在規定時間內,集中報送市教委,逾期報送不再受理。

第六條 項目申請人條件:

(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教育事業。

(二)有獨立組織及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身體健康,能作為項目實際主持者并擔負實質性研究工作。

(三)已承擔的項目總數尚未超過兩項,并且同一年度只能申報一項。

第七條 市教委對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并組織專家組進行評審。評審專家組一般由5位以上相關領域的專家組成。一般項目采用書面評審方式,重點項目采用會議評審方式。評審結果經公示無異議,由市教委審核后公布。

第三章 評議與結項

第八條 項目完成后,項目負責人須提交項目總結報告、項目經費決算表和相關成果,經學校審核后,報送市教委。

第九條 與項目相關的研究成果出版或發表時須注明“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項目資助”,英文為“Supported by Innovation Program of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第十條 市教委將組織專家組對相關成果進行評議。專家組為5人以上。一般項目采用書面評議,重點項目采用會議評議。

第十一條 項目評議分通過、不通過2個等級。評議等級為“通過”的項目,辦理結項手續后,下撥預留經費。評議等級為“不通過”的項目,則不予結項,并扣留該項目研究經費,且項目負責人3年內不得再申請本項目,同時將酌情減少相關學校的申報限額。

第四章 管理與經費

第十二條 學校是科研項目管理的責任主體,應建立健全過程管理制度,完善涵蓋校、院(系)、項目負責人的分級管理體制,保障科研項目的順利實施。

第十三條 項目負責人對科研項目實施負有直接責任,要確保項目研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經費支出的真實性和規范性,并對科研成果的真實性承擔相應責任,自覺接受國家有關部門和學校的監督和檢查。

第十四條 項目計劃任務一經批復應認真履行,任務目標原則上不予調整。對于涉及項目實施過程中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進度和執行期、項目負責人等重大事項確需調整的,由學校組織專家論證,嚴格審核把關,報市教委審核備案。

第十五條 學校應組織校內相關部門、咨詢專家或中介機構對本校申報的項目進行預算評審,提出預算審核建議。項目負責人應當依據預算審核建議調整預算編制。

第十六條 項目預算一經批復,原則上不予調整。確需調整的,由項目負責人根據科研活動實際需要提出預算調整方案,由學校組織專家論證,由學校報市教委審核備案。

第十七條 對研究計劃執行不力、違反項目管理有關規定的項目,學校應提出撤銷申請;因其他情況導致研究計劃難于完成的項目,學校應提出終止申請,經市教委審核后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八條 學校應跟蹤檢查項目研究進展情況,督促項目負責人按時、保質完成研究工作,每年將項目年度工作報告報送市教委。

第十九條 項目由市教委專項資金予以資助。項目經費按相關財務制度??顚S?,并采取“一次核定,分期到位,包干使用,超支不補”的原則。各高校應加強對科研經費的監督和檢查,建立健全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的監督約束機制,確保項目資金合理使用。

第二十條 項目立項當年下撥核定經費的80%左右,其余經費為預留經費。預留經費在項目結項后下撥,未通過結項的,不予下達。

第二十一條 項目經費由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組成。

(一)直接費用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與之直接相關的費用。主要包括:

1.會議費:項目實施過程中為組織開展學術研討、咨詢以及協調項目等活動而發生的費用。

2.差旅費:項目實施過程中開展科學實驗、科學考察、業務調研、學術交流等所發生的差旅費、交通費等。

3.小型儀器設備費:項目所需小型儀器設備的購置、租賃、使用等相關費用。

4.材料費:項目實施過程中消耗的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等易耗品的采購及運輸等費用。

5.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等費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費、資料費、專用軟件購買費、文獻檢索費、專業通信費、專利申請及其知識產權事務等費用。

6.勞務費:直接參加項目研究人員的勞務性費用及研究生助研津貼。勞務性費用應控制在專項經費資助總額的10%以內,研究生助研津貼應控制在專項經費資助總額的50%以內。

7.專家咨詢費:項目實施過程中支付給臨時聘請的咨詢專家的費用。

8.其他支出: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的除上述費用之外的其他支出,應當在申請預算時詳細列示具體用途及預算依據。

(二)間接費用是指項目承擔學校在組織實施項目過程中發生的無法在直接費用中列支的相關費用。包括為項目研究提供的現有儀器設備及房屋,水、電、氣、暖消耗等管理費用的支出。間接費用為專項經費資助總額的5%以內。

間接費用按項目統一核定,納入學校財務統一管理,統籌安排使用。

第二十二條 項目結束之后應進行結題結賬。項目辦理結項手續后,應于預留經費到賬后6個月內辦完結賬手續,最多不超過1年。

第二十三條 因故撤銷或終止的項目,除停止撥款以外,項目所在學校視情節追回已撥經費的全部或剩余部分。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四條 項目的日常管理部門為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處。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技發展中心和學??蒲泄芾聿块T受市教委委托負責部分項目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負責解釋。

科研創新感想范文第3篇

摘要: 高??蒲袡C構是高??萍紕撔麦w系的重要創新載體。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其組織內部結構以及運行日益完善,但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和科學研究的新要求,傳統模式的科研機構已逐步暴露出一些亟需改進的方面?;谛轮贫戎髁x理論進行分析可見,高??蒲袡C構在設立動機上具有趨同性,在功能設置上仍具有一定的缺陷。高??蒲袡C構是技術性與制度性結合的組織。為此,應根據高校實際情況,厘清高??蒲袡C構的定位與職責,在處理好科學研究與教學的關系的同時,引入市場機制的原理,合理規劃,敢于突破舊有的制度體系,打破以個人利益為基礎的“反向社會規范”的深遠影響。

關鍵詞:高??蒲袡C構;設立動機趨同性;新制度主義;路徑依賴;社會規范

文獻標識碼:A

一、高??蒲袡C構概述

高??蒲袡C構是指高校的各類研究機構、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高??蒲袡C構是促進高??蒲邪l展的重要學術平臺,是高??萍紕撔麦w系的新載體,是高校知識創新、技術創新以及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1]。從起源來看,高??蒲袡C構伴隨萌芽狀態的大學的存在而存在,有時地位甚至超過教學職能。公元前335年,亞里士多德創辦的哲學學校呂克昂,是“古代第一所具有大學性質的學校,在這個學校中建立起的教學與研究之間的聯系直接證明了它的效率,很快成為其他地方此類機構的榜樣?!盵2]中世紀至19世紀末,“大學”原意是學者或學生們的行會,后專指12世紀末在西歐出現的一種高等教育機構。18世紀在德國出現的哈勒大學和哥廷根大學,使得自由的科學研究受到提倡和支持。為鼓勵科學研究,哥廷根大學建立了許多優良的設施,教授們大量發表研究成果。然而,整體而言,科學研究在19世紀前的德國大學僅為副業,并非對每個教授的要求,更非大學的正式職能[3]。研究和教學通常結合在一起,教學內容也是教師的研究成果,研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教學。因此,這一時期,教學和研究僅為由行會組織實施的兩種工作,并無具體機構設置;19世紀柏林大學的成功,開啟了德國大學輝煌的世紀,提倡“教學與研究的統一”、“教學自由”、“學習自由”等高等教育思想的柏林大學也開始將科學研究引入高等教育領域。20世紀初至二戰,高??蒲醒杆侔l展,成立了多個獨立科研機構。二戰結束至今,高??蒲羞M一步得到重視,以交叉學科為背景的獨立研究所或研究中心,逐漸成為高??蒲袡C構發展的新趨勢。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蒲袡C構得到了快速發展。1991年,高??蒲袡C構總數為1 676個,2004年高??蒲袡C構總數已達到5 035個,其中部屬高??蒲袡C構2 085個,地方高??蒲袡C構2 950個[4]。近10年來,高??蒲袡C構的發展尤為迅猛。例如,截止2009年1月,僅北京大學文科科研機構數量已達238個[5],占1991年全國高??蒲袡C構的14.2%。高??蒲袡C構不同于其他科研機構,首先,高??蒲袡C構不但要進行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還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創新人才的重任。其次,高??蒲袡C構不具備法人資格,沒有獨立的財務。再次,高??蒲袡C構有較強的自主性,可以相對自由地安排研究內容和計劃。最后,高??蒲袡C構的隊伍并非一成不變,人員流動相對頻繁,形成動態平衡[6]。高??蒲袡C構在承擔科研項目的研究及人才的培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組織內部結構以及運行在發展過程中也日益完善。但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科學研究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論從設立動機或是功能方面,傳統模式的科研機構已逐步暴露出一些亟需改進的方面。

二、高??蒲袡C構設立動機、功能缺陷的理論關照

1977年,《美國社會科學》雜志發表了邁耶和羅恩二人合作的研究成果《制度化的組織:作為神話與禮儀的正式結構》一文,開創了組織社會學的新制度主義。托爾伯特與朱克,迪馬奇奧和鮑威爾等學者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制度理論[7]。在他們看來,組織并不僅是如韋伯在理性的組織模式中提出的是“為了完成某種任務而建立的一個技術體系”,組織的發展演變是和周圍環境相互作用下不斷變化、不斷適應周圍社會環境的自然產物。組織結構因環境、技術、目標的條件不同而變化;如果環境條件變化,組織結構也相應變化[8]?;谛轮贫戎髁x理論進行分析,我國高??蒲袡C構在設立動機上具有趨同性,在功能設置上仍具有較大的缺陷。

(一)高??蒲袡C構設立動機的趨同性

近年來,高??蒲袡C構發展迅猛,機構設立的動機趨同現象明顯,形成了高??蒲袡C構成立在國家政策以及高校自身方面的雙重動力機制。國家政策的動力機制是指對高??蒲袡C構的設立起推動作用的外部動力因素,包括政策推動、驅動或轉化為合作主體的因素;高校自身的動力機制存在于高校系統內部各主體產生的內驅力,包括自我發展需求及利益驅動等。

所謂“組織趨同性”,迪馬奇奧和鮑威爾認為,“最恰當理解趨同化過程的概念是同形性”,即指組織的制度同形性[9]。在理論層面,新制度主義中的“合法性機制”是對于組織趨同現象的重要解釋工具之一。社會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觀念制度成為人們廣泛接受的社會事實,具有強大的約束力量,規范著人們的行為[8]。

道格拉斯從“強意義”上討論了合法性機制如何規范人們行為。在他看來,國家政策具有一定的引導性與“強制性”,使組織能夠產生形成合理行為的觀念力量。比如,2011年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胡錦濤同志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增強高校的科研能力”、“用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的高等教育”。教育部隨即于2012年啟動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簡稱“2011計劃”),四年為一個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大力推進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以及國外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探索適應于不同需求的協同創新模式,營造有利于協同創新的環境和氛圍。教育部、財政部于2013年1月中旬至4月初組織了2012年度協同創新中心的認定工作。經過專家初審、會議答辯、現場考察、綜合咨詢、社會公示等環節,經“2011計劃”領導小組批準,認定14個2012年度協同創新中心[10]。

而迪馬奇奧和鮑威爾則從“弱意義”上討論了合法性機制[9]。他們提出了組織趨同化的三種機制:強迫性機制、模仿機制及社會規范機制。從以高校為主導的內部動力機制來看,高校自身的發展需求是主要原因,同時,“模仿機制”在高校間起到重要作用?!澳7聶C制”,即各個組織模仿同領域中成功組織的行為和做法,高校與科研機構在相互依存中共謀發展。高??蒲兴教嵘?、科研事業蓬勃發展,會給高校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有利于數量更多、級別更高的科研機構的申請與建立。因此,高校會模仿同領域中成功高校的行為與做法,這種“模仿機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不確定性[8]。高校與企業相比,是一個底部沉重、目標模糊、難以評估的機構。由于高校模糊的目標,相互矛盾的功能與作用,以及缺乏測定成功與否的簡便方式,外界對于高校的認可以及同領域其他高校的做法顯得尤為重要。

(二)高??蒲袡C構內部機構設置失衡

高??蒲袡C構內部機構設置缺乏合理的規劃與建設,導致科研人員結構設置不合理,研究方向缺乏規劃。第一,機構設置缺乏科學規劃,存在著科研機構重復建設的現象。我國目前大多數高校的科研機構是與系或所或教研室于一體的,很少的高校少數科研機構是與系分開獨立設置的,學校層面上的科研組織并不多,多數研究機構是“兩塊牌子,一個班子”。大學中的系與研究院各持不同觀點,系、所認為研究任務應由研究所來負責,對一些科研項目不予以重視;而科研機構認為本身主要工作是做好研究,對教課任務不認可[1]。第二,研究領域、研究特色和優勢都不明顯,無固定研究人員。有的研究機構的研究方向甚至是某一二級學科下的一、兩個方向,造成資源浪費。第三,人員結構不良,科研機構內部人浮于事,各種人員互相交叉,缺少凝聚力。很多高??蒲袡C構職責定位不清,徘徊于教學與科研兩種任務之中,有的側重教學,有的側重科研,有的是純粹的科研機構。純粹的科研機構多由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組成,一般不設置專門的人員和機構,多掛靠在其他教學或者研究機構,人員結構比較復雜,多為兼職的研究人員。對于人才培養,只是在課題或者研究范圍之下,協助組成單位培養人才[11]。這種“雙肩挑”的現象存在于大多數高校中,使得高校內部遇到研究問題互相推諉,研究工作很難順利進行。

新制度主義理論的核心思想認為,組織處于兩種環境中,即技術環境以及制度環境。技術環境強調效率機制,要求組織有效率,即按照最大化原則生產;制度環境要求組織服從“合法性”機制,采用那些在制度環境下“廣為接受”的組織形式和做法,而不論這些形式和做法對組織內部運作是否有效率。從對高校教育機構內部的分析中可見,在技術環境層面看似無效率的做法之所以會有存在的理由,是因為每個科研機構的設立就意味著資源與權力,同時,存在“路徑依賴”的影響。所謂“路徑依賴”,源于新制度主義的三個理論流派?;魻柡吞┝_認為新制度主義主要包括理性選擇制度主義、歷史制度主義和社會學制度主義三大流派。各個流派在許多重要問題上持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同一流派里不同學者也有不同的看法[12]。歷史制度主義的基本假設是路徑依賴。路徑依賴是指制度一旦形成,就會不斷強化,一直走下去,制度具有自我強化機制。其核心觀點是:在分析制度的產生時,強調宏觀社會背景和偶然事件的作用;在分析制度的發展過程時,特別強調路徑依賴[13]。傳統文化與經典理念作為一股強大的潛在制衡力量影響著現實路徑的選擇。高??蒲袡C構建立之初,為了獲得“合法性”地位以及相應資源,會在暫且擱置技術性要素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制度與規定,不斷進行正向強化作用。不論是組織結構,還是與之相配套的人員設置,以及研究取向,都路徑依賴于建立之初的制度模型,輔之以個別調整。

(三)高??蒲袡C構的機制缺陷

首先,我國高??蒲袡C構主要依靠政府有限撥款,經費來源單一。高??蒲袡C構在成立初期,啟動經費很少,研究人員承擔科研項目所需要的科研經費,更多的是靠政府進行撥款。而政府投入的資金有限,資金不足就會造成科研人員缺乏科研動力,作為科研機構的負責人更缺乏凝聚力,不能有效組織研究力量從事重大項目的申報。但是,美國外部大財團的支持才是實驗室開展學術活動的主要保障,包括有來自國內和國際的基金會捐款、個人捐贈、知名企業捐贈、其他教育和研究機構捐贈以及政府和國家部委(例如,能源部、農業部、航空與宇宙航行局等)的投入。以SIIS2003年的報告為例,該年它共獲得資金資助是2 00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的運行預算都來源于個人、公司、贊助者和基金會的撥款[14]。其次,我國對科研機構缺少科學的評價機制,對科研機構的管理只能從宏觀層面進行,沒有操作可行的評估方案,不能對科研機構的工作進行科學評價,加之科研機構內部缺少競爭力,致使科研人員缺少積極性。再次,高??蒲袡C構管理部門沒有發揮有效的業務指導和咨詢作用,在項目爭取方面活動力度較小??蒲腥藛T不愿參加科研管理部門組織的各種有關會議,“認為參加管理部門組織的會議,只會耽誤他們的工作時間,究其原因是相互之間缺少協調與溝通造成的?!盵1]

在一些高??蒲袡C構的運行中,形成了以關注個人利益為目的的所謂的“社會規范”,共享觀念與共享思維方式,這是一種“反向社會規范”,影響深遠。我國高校的科研機構經過廣大科研工作者多年的努力,研究出大量科研成果,也為整個社會服務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所有權名義上是歸學校所有,而實際上大多數成果所有權都被個人所利用。我國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 000~8 000項之間,但真正實現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還不到十分之一[15]?,F在許多高校的科研團隊的帶頭人幾乎都有自己開辦的公司,利用學校的公共資源和科研成果,通過公司運作,將科研成果的社會化收入直接納入個人賬下,并沒有去發展壯大科研機構[16]。例如,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陳英旭利用自己課題總負責人的身份,將關聯公司列為課題外協單位,再通過授意關聯公司開具虛假發票、編造虛假合同、編制虛假賬目等手段,將1022.6646萬元專項科研經費套取或者變現非法占為己有[17]。目前,高校在高職稱、高學歷人才方面缺口仍然很大,為了引進和穩定人才,兌現給人才的優厚政策,高校因人而設校級科研機構的現象也很多普遍,并沒有考慮到機構的實際情況和長遠發展。

組織處于技術環境與制度環境之中,技術環境從經濟學意義上來講,講求效率,按照最大化原則組織生產,這其中還應該包含社會個體對于私人利益的思量,引申為功利性以及實用性的追求。這種思想對于機構本身的運行不利,但是它仍有存在的根基。例如,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思想影響深遠,因而在高校中,“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是高??蒲袡C構工作人員考量的重要因素,科研機構中的“頭銜”,象征著行政級別。最初,科研人員為了考核過關、職稱評定、福利待遇,不斷努力從政府、企業、社會獲取科研項目、科研經費,而在承擔科研項目中嘗到經濟實效后,為獲得縱、橫向項目的資助,有時放棄自己的研究領域,利用各種關系爭取項目[18]。這對于科研人員提升自身社會地位、獲取領域資源、與政界要人開展對話尤為重要,同時,也是一些權勢領導激流勇退后的利益謀求的變相手段乃至權力的延續。因此,有很多高校設立了一些“空頭”科研機構,封給研究人員“空頭頭銜”,用以對外進行社交聯絡,甚至是“尋租”、“走穴”。

三、我國高??蒲袡C構運行的實踐啟示

高??蒲袡C構本身首先是技術組織,這是從組織本身的共性而言,理應關注效率,對于效率忽視的主要原因是由高校組織本身的特點決定的,制度性在其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其次,高??蒲袡C構也是制度的組織,主要是與環境作用以及對于資源與權力依賴的結果,同時,市場機制的作用也要引入其中,作為補充。從整體上來講,高??蒲袡C構是制度化的組織,在機構運行中表現出路徑依賴、“合法性機制”的作用,同時,需要引入市場機制中的競爭、績效理論,使其更有效率地發展。針對高??蒲袡C構設立的動機及功能缺陷問題,基于新制度主義理論視角進行分析,可提出以下改進思路:

第一,根據高校實際情況,厘清高??蒲袡C構的定位與職責,處理好科學研究與教學的關系。教學與科研相融合是高??蒲袡C構的最終目標,也是高校中的科研機構與其他科研機構的區別之一。而且,在高校中,教學即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是最為主要的兩大職能,應做到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2012年6月兩院院士大會提出,“堅持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緊密結合,遵循創新型人才成長規律,積極探索培養創新型人才新思路新方法”,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的緊密結合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選擇,體現了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轉變與突破,體現了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在更深層次上的改革與創新;應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建立“科研—教學—學習”的聯結體,以充分發揮科研的育人功能;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強調科研和教學的融合,必須樹立科研本身就是一種效率很高和非常有力的教學形式的觀點[19]。

國家高等教育領域的政策是高??蒲袡C構設立的重要原因之一,緊隨政策的引導,從“強意義”角度來說,主要通過“強迫性機制”、同類高校間的“模仿機制”,接受外界環境認可的制度與行為;同時,在“弱意義”層面,國家政策演變成一種“無形制度”,通過影響資源的分配以及提供激勵方式影響高??蒲袡C構的設立與否,高??蒲袡C構的設立與國家創新體系建立以及政策方針一致。中美國情不同,美國高校的科研機構多為跨學科研究,資源進行整合,且資金來源比較廣泛,并不主要依賴聯邦政府的資助,所以強制性機制起的作用不大。高??蒲袡C構的設立,是由于政策的引導性與“強制性”,實際是高校對于制度環境在“強意義”以及“弱意義”上的“同構”與“迎合”,也是認同與回應,也是高校自身需求與競爭性模仿因素在其中發揮作用。我們不能將高??蒲袡C構設立動機的趨同性現象簡單理解為是一種追趕潮流、跟風的表現,而要意識到科研機構作為一個社會組織,它的設立與發展,除了需要關注組織內部技術環境的效率機制之外,還要考慮外部制度環境的合法性機制,在關注國家政策作用的同時,要充分利用高校的現有資源。高校是創新的主要陣地,承擔著培養人才、發展科技、服務社會的重要歷史使命。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大學為科技創新、經濟繁榮、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是絕不可被忽視的。以美國為例,“曼哈頓計劃”、“阿波羅計劃”、“星球大戰計劃”、“國家納米計劃”、“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等重大科技計劃的成功實施都離不開高等學校的投入與支持[20]。

第二,合理規劃,敢于突破舊有制度體系。若對“路徑依賴”缺乏把握,容易陷入無效率的狀態之中。但若加以合理利用,會節省制度成本,使組織迅速產生學習效應,組織適應制度,緊抓制度框架提供的獲利機會,從而很快進入良性循環之中。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中,認真分析“路徑依賴”產生的根源以及所涉相關利益者的利益分配,從而進行更徹底、更本質的改革。我國高??蒲袡C構在設立之初,需要關照制度環境的要求,但同時也要考慮自身特點,將科研機構辦出特色??蒲袡C構不應只是制度的組織、技術的組織,應引入市場機制中的評價機制、績效考核機制、競爭機制與準入機制??蒲袡C構主要負責人要統籌規劃,依據不同學科發展的狀況以及崗位內需求做好組織內部的設置以及科研人員、行政管理人員的配置與資源分配。同時,要協調好相關部門,為機構配備相應的設備儀器以及運行所需要的研究經費。

第三,打破以個人利益為基礎的“反向社會規范”的深遠影響。社會需要建立一個“強意義”的合法性機制,對組織行為進行引導。這種合法性機制如果是建立在個人功利性或者是出于實用性,那么這種規則永遠是不穩定的,因為利益的變化總是要比一個穩定制度的變化要快。制度必須建立在人們都能接受的基本的理念規范之上,建立在自然規則或超自然世界中的規則才能穩定,才能被予以接受,因為這樣的規則是超越個人的利益的[8]。從政府層面來說,要加強對高??蒲袡C構的頂層設計,做好政策引導,健全制度、規范管理,制訂科學的科研評價機制;采取綜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科研機構可以設有監督委員會,成員包括本機構的學者、管理人員、本校的教師、社會企業的負責人等,對科研機構的各項事務負有監督權,克服學術浮躁,查處學術不端行為;要重視高校教師以及科研人員的地位待遇問題,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吸引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要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要落實教師績效工資[21]。從科研工作者自身層面來說,要加強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自身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尊重科學,嚴謹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形成良好的科學研究氛圍。

參考文獻

[1] 徐小樂.高??蒲袡C構管理創新論析[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1(20):240-241.

[2] Olaf Pedersen.The First Universiti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3] 賀國慶.近代德國大學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的成因[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9):68-75.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學技術司.2004年高等學??萍冀y計資料匯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1-52.

[5] 北京大學社科部.北大新成立6個文科研究機構 文科科研機構數量已達238個[EB/OL].[2009-01-14].http://skb.pku.edu.cn/public/keyanjigou/081957718.html.

[6] 高宇,戚湧.高??蒲袡C構建設對策研究[J].中國高??萍寂c產業化(學術版),2006(S1):45-46.

[7] 吳慧平.大學組織變革趨同的社會學思考[J],高教探索, 2007(2):28-30.

[8] 周雪光.組織社會學十講[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70-87.

[9] DiMaggio, Paul & Walter Powell.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3(42): 726-743.

[10] 教育部,科學網.2012年度協同創新中心認定名單公布[EB/OL].[2013-06-06].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6/278761.shtm.

[11] 王賀元.世界高??蒲袡C構設置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12):54-57.

[12] Hall,P.,Taylor,R.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institutionalism.Political Studies,1996(44): 936-957.

[13] 周光禮,黃容霞,郝瑜.大學組織變革研究及其新進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67-74.

[14] 付瑤瑤.從斯坦福大學看研究型大學中獨立科研機構的發展[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6):16-22.

[15] 新華網.三大“瓶頸”梗阻 我國高??萍汲晒D化率不到10%[EB/OL].[2005-01-11].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5-01-11/content 2444399.html.

[16] 金永海,王麗穎.高??蒲袡C構的管理與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2(8):212.

[17] 新浪網.浙大教授被指通過設立公司非法占有科研經費[EB/OL].[2013-07-29].http://zj.sina.com.cn/city/cityfocus/251/2013/0729/7042_2.htm.

[18] 馬衛華,李石勇,趙敏,蔣興華.我國高??蒲泄ぷ髦械墓瘍A向及對策探討[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1):172-174.

[19] 周光禮,馬海泉.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變革與創新[J].中國高教研究,2012(8):15-23.

[20] 唐陽.關于高校開展協同創新的思考[J].中國高??萍?,2012(7):14-16.

[21] 新華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0/07-29/2435145.shtml.

(責任編輯 李震聲)

科研創新感想范文第4篇

摘要:“大學物理實驗”作為工科學生進校后的第一門基礎性實驗課程,是作為實驗技能訓練的開端和后續實驗課、理論課的基礎。本文作者所在的學校結合學校信息學科實際,在全面分析學生情況和實驗內容的基礎上,構建了三級實驗教學體系,加強了信息學科基礎。

關鍵詞:物理實驗;實驗教學;創新能力

由于目前中學物理教學“重理論、輕實驗”的教學現象比較嚴重,導致當前大學物理實驗教學與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嚴重脫節?!按髮W物理實驗”作為工科學生進校后的第一門基礎性實驗課程,是作為實驗技能訓練的開端和后續實驗課與理論課的基礎。如何服務于專業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是我們每一個物理實驗教師值得研究的問題。南京郵電大學是一所以通信信息學科為特色的學校,學校大部分專業是圍繞信息學科開設的,在這樣的大信息學科背景下,物理實驗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如何去適應專業的需要,如何為人才培養目標服務,這是我們物理實驗教學的中心問題。為了解決這一中心問題,我們嘗試做了如下的改革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優化教學內容,加強信息基礎

南京郵電大學物理實驗課由物理實驗教學中心承擔,物理實驗教學中心通過深化改革,建立了“重基礎、重素質、重能力、重創新”的實驗教學體系,以“淘汰落后、改進技術、充實現代”的原則,準確定位和合理規劃,中心下設大學物理實驗室、應用物理實驗室、開放性演示實驗室和課外創新實踐性實驗室(大學生物理創新基地)等實驗室。

構建完善的三級實驗教學體系。在全面分析學生情況和實驗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學科及專業實際,我們構建了三級實驗教學體系:一級物理實驗面向各專業所有學生,教學內容以演示實驗和基礎物理實驗為主;二級物理實驗面向理工科學生,教學內容以大學物理實驗為主;三級物理實驗面向應用物理專業和動手能力較強的高年級信息各專業工科學生,以研究性實驗為主。

設置豐富的實驗課程內容。在三級實驗教學體系的基礎上,我們根據課程內容具體開設了演示實驗、基礎物理實驗、大學物理實驗、普通物理實驗、開放物理實驗等,使課程體系系列化,形成通信信息的特色。實驗項目多達百余個,尤其緊扣信息學科的特色發展了電學、光學與通信信息相關的實驗項目。我們打破了物理實驗傳統的力、熱、電、磁、光等分類組織的框架,取而代之的是以物理實驗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測量儀器與技術為線索組織安排實驗內容,從力、熱、電、磁、光的結合上下工夫,形成了從基本實驗、綜合性實驗、開放性實驗到科研小實驗,通過經典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前沿科技創新實驗等不同層次的實驗內容來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開設的以信息學科為特色的實驗項目有:用電流場模擬靜電場、用惠斯通電橋測電阻、用電位差計測電動勢、雙臂電橋測量低電阻、分光計的調節和棱鏡頂角及棱鏡折射率測定、聲速的測量、利用等厚干涉測相關物體的幾何尺寸、用衍射光柵測入射光波長、鐵磁材料的磁滯回線和磁化曲線、用霍爾效應測量亥姆霍茲線圈的磁場、觀察白光干涉測薄片厚度、光的偏振實驗、晶體電光調制、金屬中電子的逸出功測定、聲光效應、法拉第效應、塞曼效應、高溫超導、磁控濺射鍍膜等。

二、改革教學方法,突出創新特點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們不斷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①在教學方法上采用課堂講授、學生自主實驗、實驗演示、開放性實驗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同時,還開設開放性實驗項目,強化物理學文化素質教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②在教學手段上,大學物理實驗實行30個人的小班教學,在實驗過程中保證學生人手一套實驗設備,課程組要求任課教師要靈活使用幻燈、投影和計算機模擬等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效果。③教學過程中課程組教師一直在積極探索如何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完美組合。在教學中堅持啟發和引導性的教學方式,堅持研究型、探討型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增強研究性學習,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協作學習。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精講引導,不斷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深入理解,從而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形象思維、分析計算、發散思維和創新、實踐等方面的能力。④對物理實驗有特別興趣和想法的學生,依托大學生物理創新基地,為學生提供高層次的拓展性研究課題,實驗室安排老師進行相關的指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自主設計的研究性課題,提交規范性論文或作品,實驗中心組織專家進行答辯或成果鑒定完成實驗研究課題。經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成效顯著,每年有多名學生參加省物理創新大賽,成績斐然。⑤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條件,大學物理實驗室建立了物理演示實驗室,面對學生開放,使學生有良好的預習、自學的環境,有利于學生實驗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和個性化的培養,為我校本科教學水平的提高做出貢獻。實驗室每周開放六天,提供數十個實驗項目讓學生選擇。讓學生選擇完成3~4個實驗內容,在此基礎上,提出實驗研究課題、選擇實驗儀器平臺,進行相關實驗研究。⑥設立學生創新實驗室,由學生科協組織人員自己管理,學生在課外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自己感興趣的實驗課題,實驗課程老師參與指導和討論。⑦改革考試考核方式,注重平時實驗操作。采取平時實驗考核與期終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平時考核占60%、期終考核占40%。平時考核由預習報告、實驗操作、學習討論、自主創新課題及實驗報告等多部分組成,期終考核以筆試和操作相結合。

三、全面實施開放,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我們全面實施了實驗開放,從時間上、項目上到網絡上都對學生開放,健全了實驗室開放制度,以保證實驗開放的順利實施。①在時間上開放,我們制定了詳細的實驗室開放方案,自2004年開始實行實驗室開放以來,不斷增加實驗室的開放時間,周一到周五全天所有實驗室開放,周末創新基地還增加開放時間。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實驗時間,給學生學習以充分自主權,加大了對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力度。②在項目上開放,多種形式的創新實驗項目和實驗環節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可以通過省、校、院三級創新實驗項目立項,自主選題設計創新實驗,各類學科創新競賽活動,參與教師科研項目等多種形式培養創新能力。我們適當增加了實驗數量,增加了不同類型的選做實驗,增加擴展性實驗內容。學生除完成規定的必做實驗,同時又提供相當數量的選做實驗項目。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志趣自由選做,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通過開放實驗項目的完成,還可獲得不同數量的自主個性化學分,這些學分計入學生畢業要求的學業總學分中。③在網絡上開放,我們不斷完善了物理實驗教學網站的建設,通過網站實現三大功能:網上選課、預約;網上實驗預習、學習;網上互動答疑等。④在制度上保障開放,為強化實驗室開放的管理和保障實驗室開放的順利進行,學校及實驗中心制定了一系列實驗室開放的規章制度,有力地保證了開放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

四、加強教學管理,實現管理信息化

建立健全了實驗室規章制度,加強了實驗教學管理,實現了管理的信息化。我們制定了實驗教學大綱,重視實驗教材建設,實驗指導教師認真做好實驗課的準備工作,撰寫教案,規范教學,基礎課實驗做到一人一組。學生實驗前必須認真預習,實驗時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獨立完成實驗,做好記錄;實驗后應及時完成實驗報告。實驗報告要求文字通順、表達清楚、字跡端正、圖表規范。實驗課嚴格進行考核,學生成績由平時考核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綜合評定。通過建立物理實驗教學網絡數字化平臺,實現了實驗教學網絡化管理。物理實驗教學網絡數字化平臺功能包括實驗教學排課、網上選課、師生交互、成績管理、網上預習和物理實驗內部管理系統。實驗室工作檔案資料管理規范,部分資料實現了網絡管理。實驗室要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實驗室工作檔案,并負責及時收集、整理各種資料,實驗人員及時做好有關事項的記錄,并將有關資料提供給檔案管理人員。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符合時代和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是刻不容緩的。我們只有通過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積極改革與有效實施,才可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堅實的科學實驗基礎、扎實的科學實驗能力以及勇于開拓的創新思維和堅忍不拔的創新精神,極大地促進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主動性。我們結合學校的學科專業特點做了一些改革和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不能適應時代對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需要。這樣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操之過急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和探索才可以做到更加完美。

參考文獻:

[1]胡波.普通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初探[J].物理教育,2002,(9).

[2]姜琳.貫徹現代教學理念改革普通物理實驗教學[J].煤炭高等教育,2004,(1).

[3]李曄.突出創新能力培養構建物理實驗教學新體系[J].教育經濟研究,2008,(12).

[4]謝素艷.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又一途徑[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06,(3).

基金項目:南京郵電大學教改項目(JG00709JX47、JG00711JX41)

科研創新感想范文第5篇

應用化學專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是在無機、有機、物化、 高分子等基礎化學實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集文獻檢索、實驗設計、基本操作、儀器測試、數據處理、論文撰寫等為一體的高層次的、獨立的綜合性的實驗課[3]。該課程培養學生在熟悉掌握基礎理論和操作的基礎上, 能夠獨立設計實驗、準備實驗、完成實驗、分析實驗, 并能夠適時面對和處理實驗過程出現的新問題, 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夯實基本操作, 增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在綜合設計實驗中, 重要的是設計過程, 但基本的是操作準確, 每一個綜合設計實驗都有可能涵蓋多個甚至全部的基礎實驗操作, 如果在新物質制備研究過程中出現如溫度失控、分離時離心機使用失誤、重結晶操作不當等基本操作失誤問題, 就可能得不到目標產物, 更不用談其性能檢測和應用推廣了。 因此, 綜合設計實驗對學生規范的操作能力、較強的動手能力要求至高, 通過它既夯實了基本功, 又避免了傳統基礎實驗老師演示為主、學生觀看為輔的弊端, 大大提高了學生自己動手的操作能力和水平。

2掌握主動權力, 增強學生積極主觀能力

興趣是第一位老師, 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以后的考研方向和就業取向來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完成實驗, 這是綜合設計性實驗較傳統“照單抓藥”式基礎實驗的最大優勢。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所查文獻或自己掌握的知識選擇合適的、合理的實驗路線, 真正做到“我的實驗我做主”, 讓自己在新事物的合成當中各抒己見, 真正感受到我是“小小化學家”的快樂和成就感, 因此, 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發揮, 真正達到寓教于樂、寓學于樂, 涉及到的實驗技能和理論知識也能更好的得到理解和掌握, 改變以往因理論課程的枯燥乏味, 而厭棄實驗學習的態度, 反而使同學們學習化學的興趣更加濃厚, 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增強。

3培養團隊精神, 增強學生組織協調能力

對于應用化學專業的畢業生面對的是科研和生產, 這都不是通過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實現的, 無論是科研實踐還是生產實踐都是通過一個團隊的精誠合作來完成的, 在實際生產和研究中遇到的復雜的綜合問題, 不僅需要實踐技能, 還需要一個人道德的感染力和意志力、在團體中的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與人恰當的交流與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素質。而綜合設計實驗內容多、步驟繁, 往往一個人很難單獨完成, 所以大多采用分組形式進行, 在同一小組內, 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 根據各自分工, 統籌安排, 互幫互學, 取長補短, 才能使整個實驗如期完成, 一旦一人存有個人私利、偷懶行為或操作失誤等, 就會影響整個實驗進程, 甚至導致實驗失敗。

4提高綜合素質, 增強學生應用創新能力

綜合素質能力是一種高級素質能力, 是主動性、獨立性和綜合性的完美結合, 要求具有者不但有獲取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又有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 還有處理比如技術、經濟、社會、 心理等綜合問題的能力[4]。針對應用化學專業學生, 除了具有大學生應有的專業、德育等知識和素質能力外, 還應緊跟時代步伐主動收集、獨立查閱學科前沿信息, 并將之融于實驗進行分析, 同時還要能夠綜合運用己有知識、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觀點、新問題, 創新性的完成工作。綜合設計實驗將大學低年級分類進行的基本操作實驗和理論知識融合在一起, 真正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不僅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增強了同學們的綜合應用能力、思維創新能力, 而且將各個單元操作結合起來, 使學生能綜合性地考慮問題、發現問題, 并考慮全面地去解決問題, 進而使其綜合素質和科研創新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總之, 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是化學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體, 是德育教育與素質教育的融合體, 它不僅包含了化學各基礎學科的內容, 更涵蓋了化學與其它學科, 如生物、物理、信息等學科的交叉性, 在培養應用化學專業復合創新型人才方面起著積極促進作用。

摘要:在強調國家對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重視的基礎上, 提出了應用化學專業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在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揮學生在實驗中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增強學生應用創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綜合設計性實驗,創新能力,應用化學

參考文獻

[1] 李利軍, 蘭輝.理工科專業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思考與實踐[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 15 (2) :107~110.

[2] 李文鑫, 陳學敏.立足實踐著力創新[J].中國高等教育, 2007, (1) :37~39.

[3] 劉利, 崔文權, 孫曉然.應用化學專業綜合設計性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 廣州化工, 2012, 40 (18) :156~158.

科研創新感想范文第6篇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首先感謝昌樂二中的專家來我校指導,你們的到來,將是對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又一次促進和提升。也感謝我們領導的高瞻遠矚,帶領我們進行“高效課堂”實踐和探索,為我們教師成長和進步搭建寬廣舞臺。

我們都知道,這兩年我們學校掀起了高效課堂的熱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逐漸由最初的不適應到逐漸適應,由滿懷質疑到深刻領會它的諸多優點。大量的教學實踐已經證明這一改革對提高學生成績、培養學生能力等效果絕佳。作為一名英語老師,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一點感想。

首先,教師要編寫好導學稿。高效課堂建設的第一步就是教師要編寫好導學稿。若要真正讓我們的英語課做到高效,就要求教師要認真編寫好導學稿,因為只有教師編寫好了導學稿,學生才能按照導學稿上的學習目標、學法指導以及預習作業去認真預習課本,學生的預習有了目的性,預習就不會盲目。根據學習目標學生可以知道本課所要學習的知識以及重難點是什么;結合學法指導,學生通過自學查閱資料以及對學、小組討論,可以理解課文中的大部分內容;然后通過預習作業來檢測預習的效果,可以發現在預習中還存在什么問題,以便及時解決,或是反饋給老師,在課堂中解決。所以,這學期一開學,我們七年級全體英語老師認真研究課標和教材,查閱資料,通過個人備課、集體研討、最后定稿編制出自己的并適和我們七年級學生的導學稿。

第二,要讓學生認真預習,有了有利于學生預習的導學稿,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督促學生認真預習了。只有讓每一個學生認真預習好,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高效,所以,指導督促學生認真預習是實現英語高效課堂的基礎。在指導學生預習當中。首先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讓學生明確預習任務,自主預習課本內容。告訴學生結合音標試讀本課生詞,并且盡量在預習時就做到會寫本課的單詞;在掌握了單詞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并結合導學稿上的知識點試著理解課文;在學生自學了單詞和課文之后,讓他們結合預習作業中的問題,檢測自己預習的效果。其次,指導學生對學、群學,解決自主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個人自學能力畢竟有限,在學生自主預習之后,一定還會有問題,所以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對學、群學解決自主預習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如單詞的讀音不會或是課文中某個知識點不理解都可以通過對學、群學來解決,這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加深了,更有利于課堂教學。

再次,要充分發揮學科組長的作用,及時檢查督促本組成員的預習、導學稿的完成以及預習筆記,尤其是對于本組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學習組長在預習時也要給予充分的指導幫助,讓他們能讀好、寫好本課的單詞,并能理解課文中一些簡單的知識點,保證本組每一個成員都能充分進行預習。

第三、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讓英語課堂充滿趣味興趣是學習的開端,也是學習活動取得成效的關鍵。我們七年級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由于在小學英語底子薄,對學習英語只有“恐懼”,沒有興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運用簡筆畫、實物、圖象、照片、手勢、動作、游戲等激發學生興趣。另外,還可以把情境制作成課件,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學得主動、活潑,以達到課堂的實效性。

第四,完善評價機制,調動學生積極性。英語學科要學習的內容多,初學英語時,有好多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激情很高,很樂意學習,可是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詞匯量的增加,語法難度的提高,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學習興趣,不愿意學習了,很多學生逐漸掉隊,所以,若想使得英語課堂教學高效,推動英語高效課堂建設,完善評價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生進行了充分的預習后,在課堂大膽展示點評后,教師要給以及時的評價,多 1 給學生以鼓勵,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評價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如對導學稿預習的評價,對課堂展示和點評的評價,對提出質疑的鼓勵,對認真傾聽別人的回答,糾正錯誤的獎勵,對完成作業的評價等,所有這些都會給學生以鼓勵,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覺預習、主動展示、認真聽課、積極完成作業,而把這些都做好了之后,一定會對課堂教學有利,使得我們的英語課堂更加高效。

上一篇:青春校園文章范文下一篇:含有牛的詩詞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