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校思政教育心得體會范文

2023-09-20

高校思政教育心得體會范文第1篇

一、高校思政教育實踐育人模式概述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比較枯燥的, 向學生講述理論知識, 但是很多時候學生都不是很理解。但是現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較人性化, 是一個開放性實踐性的綜合教育, 能夠將大思政的理念加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的教學教程中。 大思政是現在提出的一個全新的理念就是將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課程與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和管理進行融合, 建立專門的大思政教育教學體制, 真正的解決掉傳統思想政治教學帶來的難題等。

現在的高校實踐育人都是在大思政的視角下, 并且教學模式將于人作為首要的目的, 真正的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 重點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 包括校內、外實踐, 并且體現其中的育人的價值。

很多時候真正的做到育人的目的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其中涉及到很多繁瑣的細節, 只有學校努力是做不到的, 這必須得學生、學校、社會三方結合, 建立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循環體系, 將教育者和學習者的創造性調動起來。

二、高校思政教育實踐育人模式的目的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不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了, 現在的教學模式不再是以前讓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播知識的模式了, 而是學生與老師在互動教學的模式下進行教學教程。“三回歸”也成為現在教育部門對高校的教學要求, 大學教程主要將理論與校內、外的實踐相結合, 真正的讓大學生在實踐中學到知識, 掌握有關的職業技能, 促進師生的關系, 讓大學生對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成長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大學生人生價值觀, 并實現大學生主體性價值回歸。

三、高校思想政治實踐育人的價值體現

( 一) 對教育資源進行整合, 促進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實現

在高校想要實行思政教育是十分方便的, 在高校中學生自身有許多實踐活動。除此之外, 學生本身也有相關的理論課。高校所需要做到的就是為學生創造一個機會, 使學生將思想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學生在參加學校社團的過程中可以真實感受到思想教育的真諦, 也能感受到公益的意義。

( 二) 對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進行優化

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環境對思想教育非常重要。高校要給學生建立一個能使學生聯系思想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環境, 這樣的環境有利益學生思想的建立。思想教育的環境一般是社會和學校環境, 但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性, 家庭環境也很重要。高校實施教學時, 應當聯系經濟文化的內容, 從實際生活方面教育學生。這些環境的建立對教育學生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 三) 對思政教育方法進行改進,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是有加強空間的。我國向來注重社會與集體的教育強度。在我們生活中, 有很多這樣的實例, 社會經常請有名望的教育專家為社會眾人進行思想教育, 教育的形式多為講座, 呼吁社會眾人要互相友愛關心。如此借鑒到校園中, 學??梢月撓敌韧獾沫h境, 通過學生與社會的交流, 學生主體思想得到提升, 學生人格才能完美地塑造。這才是學校思政教育的重點。

四、結語

總而言之, 教育人應該處于良好的環境, 尤其是在大思政視野下進行教育。高校應當更加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教育必然是離不開思想教育,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是非常重要的。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實施可以良好地幫助學生構建高素質素養, 從而為社會培養眾多的優秀人才。我國在建設思政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 這些問題的完美解決才能真正地使高校的思政教育進步。本文綜合了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希望能夠使我國高校的思政教育更有效率地實施。

摘要:隨著社會的變革高校也不再是將授業知識作為學校的目的, 教書育人最重要的就是育人, 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是現在很多高校對學生的基本要求, 為了能建立高校實踐育人。這不僅能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實踐理論, 還對學生大學生涯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幫助。本文就是根據現有的高校思政實踐理論, 在大思政的視角下, 對高校思政育人進行詳細的講述, 并描述該模式的建立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主體性價值回歸的詳細論述。

關鍵詞:大思政,思政教育,高校,教育實踐

參考文獻

[1] 艾敏, 趙國艮.高校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及實現路徑[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13 (4) :53-55.

高校思政教育心得體會范文第2篇

1 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高校思政教育總體面臨著一種流于形式的狀態, 學生們普遍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講大道理, 談空理論, 不能解決自己實際存在的思想問題、心理問題, 不能滿足自己的所思所求, 久而久之出現抵觸情緒。是呀, 象“五講四美三熱愛”等大道理, 以及一些傳統美德, 我們從娃娃起就已抓起, 到了高校, 對已能倒著背的他們來講, 實在不必刻意去講授。老生常談, 不僅毫無新意, 而且讓人反感。

面對已形成獨立意識的他們,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把這些東西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化為行動, 真正形成自己的指導思想與信念, 從而得以實踐。必須讓他們在向社會過渡的學校這個環境里, 學好如何為人處事, 如何面對挫折, 如何享受權利與履行義務, 承擔責任, 如何磨煉意志, 學會如何愛人, 如何生存于世。同時學校與社會應真正去關心、重視他們, 給他們提供良好的環境, 真正讓他們感受到他們所學的道理與社會所踐行的一致性, 從而讓他們對社會制度更擁護, 對走向社會更有信心。這比我們平時口頭向他們傳授如何擁護與熱愛祖國更深入人心。

思政工作應該是具體的。我們在做這些小大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時, 得有內容, 得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空喊口號。得關注他們這個群體為何違法亂紀行為會不斷攀升?得關注來自于全國各地不同家庭環境里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得關注處于青春期的他們, 隨著性意識的覺醒, 有可能盲目陷入戀愛, 熱情有余, 理性不足, 以至害人害已, 讓人痛惜。還得關注隨著就業形勢慢慢走向嚴峻, 如何避免因就業壓力過大, 導致大學生們產生急躁、反社會情緒, 引起社會不安定的情況等。是的, 這些都需要我們及時引導, 有預見性地加以教育, 讓他們有思想上的準備并引導出正確的言行。雖然內容多, 也很雜, 但效果明顯, 很能走進學生的內心。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的放矢

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極力提倡“因材施教”, 認為效果極佳, 同樣,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我們, 也應該有針對性, 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所以我們的工作之一, 就必然在學生剛入校后, 給他們建立檔案, 進行分析研究, 加以添注完善, 這樣動態的他們就必然為我們所了解。

2.1 針對新生已存在的問題要認真分析、對癥下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 每個人從小形成的心理千差萬別, 不同的心理活動在成熟外表的掩飾下會隱藏的極深, 這需要我們思政工作者去細心發覺, 及時引導溝通。當然每個人的經歷不同, 會導致有些學生在思想上比較早熟, 有些則還略顯幼稚。一般情況下從意識覺悟上可分為:

2.1.1 未有系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生。

這類學生可通過灌輸、管理教育。這類學生一般是乖乖型的, 家里聽父母的, 學校聽老師的。他們往往較容易接受外來信息, 象一個空杯, 可以盛我們想讓他們盛的東西。對他們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及思想上的引導與教育, 能形成較好的效果。但要注意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會融會貫通。平常只要稍微注意下是否有反常即可。

2.1.2 已形成自己的意識, 其見解與觀點基本正確, 只需要在細節方面加以指導的學生。

這類學生, 已在成長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立想法, 已形成對世界的總體看法, 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與處世原則, 也已基本形成自己的是非善惡觀, 知道什么值得做, 什么不值得做, 觀點鮮明, 立場堅定, 是有原則有性格的一類人。缺點往往是比較不容易接受新的, 與其觀點相異的東西, 而且往往自以為是, 所以不得不在肯定其所擁有知識與智慧的基礎上, 引導他們, 讓他們明白任何一種理論都需要發展, 任何一種觀點都需要完善, 要學會揚棄, 要有“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的胸懷。一般而言, 如果方式溫和, 言詞懇切, 他們一般一觸就通, 讓人滿意。所以要注意培養引導, 為我們所用。

2.1.3 已形成自己的意識, 但其見解與觀點基本是偏激錯誤

的, 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引導教育--關注并抓住時機引導教育灌輸。這種一般與家庭教育的偏失有關, 而且這種學生有可能受的苦較多, 所以對家庭對社會會形成種種不滿與偏激的看法, 憤世嫉俗。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問題學生。他們在成長的經歷中, 也許由于生活上的挫折, 家庭缺少教育與溫暖, 或接觸了不良的環境, 使得他們表面堅強, 生命力旺盛, 而內心則較脆弱, 容易受傷害。表現為偏激、自負、倔強、有暴力傾向。對于這類學生, 我們不得不深入了解, 不僅要了解他們現在的想法與生活態度, 使我們有的放矢地進行糾正與引導, 而且還要了解他們的成長歷程, 他們家庭的組成人員與對他們的教育情況等。使我們能明白他們的心結與最忌諱的事情是什么?從而慢慢加以排解。由于很多想法已根深蒂固, 所以他們剛開始未必能接受, 未必肯敞開心扉, 但只要持之以恒地對他們曉之于理, 動之于情, 則最終必會逐步感化教育并糾正成功。當然還要注意不時追蹤、跟進, 因為他們脆弱的心靈以及自卑的情緒往往很容易被觸動, 所以會出現反復, 需要我們鞏固加強直到他們慢慢變的成熟并從內心真正變得堅強起來。

2.2 針對大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有預見性地進行教育引導、防患于未然。

首先, 就是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解關注, 防止悲劇發生。

當代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 大都具有任性, 驕橫, 依賴的心理品質。加上社會轉型所帶來的社會黑暗面不斷沖擊著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使他們人格弱點浮現, 形成種種心理疾患, 再加上中國教育體制方面存在的弊端, 使得大學生們往往缺乏心理疏導, 意志品質也較薄弱。所以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所呈現出的一系列不良現象有加劇的趨勢。如抑郁、焦慮、強迫、人際關系敏感、睡眠障礙、網絡及游戲成癮、物質濫用等心理障礙增多。近幾年來, 大學生打架斗毆、盜竊搶劫、殺人傷害、強奸之類的人身傷害犯罪案件時有發生并呈上升趨勢, 目前已是僅次于大學生盜竊犯罪的第二大類案件, 這種現象值得關注和警惕。作為思政工作者, 在開學初, 就必須協助心理咨詢中心給學生們建立心理檔案, 通過心理培訓、心理沙龍、心靈茶坐、主題班會等形式加強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同時, 要教育大學生自身也要加強對犯罪心理的自我防范, 當出現心理困惑時要及時的和身邊的老師或者與心理專家溝通, 讓問題得以解決。同時, 建議學校應與權威心理咨詢機構相結合, 針對大學生生犯罪心理干預做預防。

其次, 培養他們形成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的意識。

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 新生一入學, 我們就必須對他們進行入學教育。就得提醒他們學習的重要性, 幫助他們分析厭學情緒發生的原因。另一方面, 要組織大家學習了解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明確升級與留級制度, 不存在補考情況, 只要一學年內未修滿學分, 就必須留級, 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也是以學習成績為主, 以及各種獎助貸也與成績緊緊掛鉤在一起, 從而讓他們對學習的重要性有個明確的認識, 從客觀上調動起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從而完成他們應完成的主要任務。

再次, 指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養成勤儉樸素的優良作風和和諧的人際關系。

當代大學生三分之二擁有手機, 80%以上定期聚餐或請客吃飯, 動不動就泡吧, 過夜生活, 買品牌衣服等。生活在一個宿舍的貧困生們看著同寢室同學穿著時髦, 出手闊綽, 相比自己從小到大的生活狀態, 心理怎能平衡?即使對于家境一般的學生來講, 也有可能隨著這種攀比心理而滑向出賣靈魂與肉體的軌道, 有些甚至走上盜竊、搶劫等犯罪的道路, 何況是這些來自農村地區、困難家庭的學生?一旦有什么事傷及她們的自尊, 導致心理失衡, 很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如何給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 克服這種可能誘發種種不良結果的攀比心理?家長和學校都應該在這方面進行反思, 家長要經常監督一下每個月的學生開支到底花在什么地方?而學校呢, 就應考慮提倡統一穿校服的著裝制度。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提倡勤儉節約, 并樹立典型讓大家效仿學習。學校必須在第一學期就開設有關人際交往學方面的課程。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那么宿舍矛盾自然就會減少, 宿舍盜竊行為也許就會隨之消失了。

第四, 引導他們樹立科學的戀愛婚姻觀與健康的性意識。

在新生剛入學的半學期內, 一般都要針對女大學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特點, 有意識地開展生理、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設女大學生心理咨詢機構, 幫助她們形成健康的性心理, 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由于我國“談性色變”的傳統觀念, 女大學生們在高中以前, 可以說, 對性是朦朦朧朧的。但外界開放的環境, 使他們從電腦、電視、雜志上卻看到許多與此有關的話題與內容, 從而道聽途說, 一知半解, 未能系統科學地了解科學的性知識從而在戀愛過程中受到身心的傷害, 令人惋惜。作為思政教育工作者, 首先要正視并允許大學生戀愛現象的存在, 但必須在一開始就要正確引導。其次要灌輸他們特別是女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性健康心理, 杜絕缺乏性責任和性道德的情況, 防止未婚先孕。最后, 必須提醒學子們, 戀愛交友要謹慎。女大學生總把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當成現實中的理想, 她們的愛情觀單純, 一旦遇上那些心術不正的愛情騙子就必然被騙。如曾經就出現過北京某大學新聞系女大學生愛上黑道“老大”犯了包庇罪的真實案例。

第五, 對學生的就業觀, 職業培訓必須一以貫之。

浙江大學生落聘殺招考人等案例, 凸顯了現代大學生就業壓力大的問題。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 原本積重難返的大學生就業問題變得更加嚴峻。如何正確引導大學生就業, 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

大學生們把逃避就業壓力的方式總結為:留學, 升學, 嫁人, 考公務員, 蝸居 (宅男, 啃老) 。這雖道出了就業形勢的嚴峻, 就業壓力偏大的現狀, 但也并不代表就業問題不能解決。如楊帆就曾說:“心態出現問題。”簡單六個字道出了大學生就業困難的主觀原因。作為思政工作者應提醒學生, 面對著金融危機的壓力, 只有轉變就業觀念才能適應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那種普遍追求有好的工作環境、留在大城市、工資待遇還要高的就業觀念已經落伍了。

在困難面前, 學校一方面要加大對就業指導部門的投入數量和質量, 加強管理和服務的效率和水平, 聘請專業的、專職的就業指導師, 在學生就業時能及時給予正確的職業指導。另一方面, 幫助學生本人學會調整好心態, 認識自我, 主動去適應社會, 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 克服其煩躁的心理, 樹立一顆紅心幾手準備、先就業再擇業的正確意識。還要學會乘著國家政策的“順風車”, 如“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 志愿服務1至2年。踴躍報名參軍享受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 躲過這一不良形勢。以及2009年政府鼓勵自主創業的政策, 都值得我們考慮。相信只要樹立好正確的就業觀, 進一步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 敢于從基層做起, 尤其是從基層崗位做起。同時積極主動學習和掌握就業技巧, 提高擇業能力, 就一定能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最后, 正確引導大學生看待和使用網絡。

隨著互聯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和領域, 對新生事物歷來敏感的高等學校受其影響日盛。網絡在改變著當代大學生學習、思維和生活的模式, 影響著他們的政治態度、道德風貌和價值取向。如何借助互聯網, 因勢利導,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我們面臨的一大課題。

網絡是把雙刃劍, 我們一方面要避免學生沉迷其中。如何避免呢?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大學生們缺乏理想, 精神空虛, 胸無大志才會沉迷于網絡, 我們必須讓他們樹立明確的奮斗目標, 沿著正確的人生道路拼搏進取, 讓他們走出虛擬空間。另一方面要加以規范管理。首先要引導大學生趨利避害, 合理利用網絡資源, 鼓勵他們在網上制作自己的個人空間、寫博客、看新聞, 等。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開放精神、創新精神、民主意識。其次要健全組織機構, 完善規章制度, 加強對網絡行為的監控和管理。通過校園BBS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利用博客, 教育者可以將自己的積極情緒、思想和知識通過博客與大學生分享, 給他們提供有營養的精神食糧。也可以通過飛信等網上即時通訊及時快捷地與學生經常性地進行交流與溝通, 不僅效率高而且方式還廣受學生認可。通過聯系心理咨詢師予以協助解決, 讓學生們學會合理科學地利用網絡與網絡消譴。最后, 加強對大學生網絡法制、網絡倫理的教育。要通過對大學生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讓他們樹立網絡法制意識。如"熊貓燒香"病毒案件。提醒大學生網絡也不是法律的盲區, 違了法同樣也要受到制裁。

3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義深遠

首先,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以大學生們為對象, 開展他們的思想工作。思想指導行動, 只有科學的思維才能引導出正確的行為。思想上不滿了, 有波動了, 反觀到行為上就必然有抵觸行為和反常行為。如大學生盜竊, 其實大部分就是因為攀比等不良消費行為造成, 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沒處好而出現的報復丑恨心理造成的;校園里的一些傷害事件也大部分是因為情感糾葛, 或人際關系薄弱造成的;同時就業壓力的增大, 往往也會導致一些學生厭學, 覺得學習無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驅動使很多人的價值觀發生扭曲, 于是有大學生生為了錢去酒店坐臺, 給人家當二奶, 甚至走上搶劫、盜竊、傳銷等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一切都說明了, 只有做好大學生的思想工作, 才能指導他們有科學合理的現實行為。思想通了, “四有”才能實現, 國家花費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才不會浪費, 才會培養出我們所需要的“天之驕子”, 青年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青年人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遐想和憧憬, 選擇什么樣的發展方向和成長道路, 對青年一生的發展和成長至關重要。那么我們作為他們的人生導師就必須在關鍵時刻為他們指引出一條正確的道路, 才能讓他們茁壯成長, 為國奉獻。

其次, 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高校的形象和聲譽。

高等教育質量關乎青年學子的成長, 關乎祖國的未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一直非常重視高等教育質量的問題。是的, 育人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 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又一代新人, 是黨和人民賦予高等學校光榮而神圣的歷史使命。“千教萬教, 教人求真;千學萬學, 學做真人。”溫總理曾提出:“我們培養的學生應該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人, 不單是某一方面的專家, 而是一個和諧發展的人。”是的, 不管是重教學還是重培養質量, 我們都不能忽略到我們所面對對象的特殊性-人-具有主觀能動性, 并非只能被動接受。人有情緒, 有七情六欲, 如果我們不加以關注, 那么就有可能出現問題, 從而影響到教學, 影響到我們高校所要實現培養質量的目標, 就會危及到老百姓心目中對高校形象的崇圣與向往。也會讓國家領導人的殷殷期望落空。只有做好做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才有可能培養教育灌溉出健康優秀拔尖健全的人才才有利于維持和維護好高校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最后, 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祖國未來的繁榮富強。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就是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全國各族青年, 代表著我們祖國和民族的未來, 代表著我們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事業需要你們去建設,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你們手中實現。”所以思政工作者肩上就擔負著把他們培養成德才兼備的四有新人。我們要及時地組織學生們學習“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名犧牲大學生的英雄事跡”, 引導青年學子將英雄品質內化為自己的精神動力, 以實際行動凸顯自己的責任與擔當, 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要播放“一個盲人推著一個微笑的殘疾女孩拼死保護奧運火炬的鏡頭”來提醒我們在溫室中蜜罐中長大的80后和90后青年一代意識到在他們身上所承接的歷史責任。利用奧運會在我國舉辦時, 北京大學生們運用他們各自所學的各種專業知識投入到承擔禮賓接待、語言翻譯、交通運輸、安全保衛、醫療衛生、觀眾指引、物品分發、溝通聯絡、競賽組織支持、場館運行支持、新聞運行支持、文化活動組織支持等方面的分工服務中, 讓學子們意識到自己作為祖國未來主力軍的重任。充分認識到自己在民族復興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要在前人已經取得偉大成績的基礎上, 承擔起這個事業賦予的重任, 勇于競爭, 大膽創新, 充分發揮生力軍的作用, 努力成為歷史的開拓者、完成復興大業的實干家, 為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摘要:本文針對高校思政教育流于形式這個論點展開, 首先, 提出必須從新生已存在的意識覺悟分類并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其次, 必須就新生入校后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防性的引導教育。體現了高校思政工作的豐富多彩與錯綜復雜, 闡明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意義。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形式,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全文.

[2]溫家寶會見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代表和北京市優秀教師師德報告會主講教師時的講話.

[3]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4]李愛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縱橫.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7.

[5]戴德祥.高校后勤管理概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

[6]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宣教處.北京高校學生工作學會.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實用讀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2000.

[7]樊娟.走出去, 撐起一片藍天——大學生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

[8]段建國, 孟根龍.構建大學和諧校園理論與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

[9]潘敏.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實踐.中國言實出版社, 2007.

高校思政教育心得體會范文第3篇

1 堅持原則尊重教育規律

堅持原則指的是在從實際情況出發, 依據一定的準則和規范, 探索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 創新思政教育新模式基本是要堅持原則, 尊重教育規律, 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開展模式創新。毛澤東同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奠基人, 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驅, 他的人本思想、群眾路線思想等為新時期思政教育提供了原則借鑒。

在一定程度上, 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主要為在校大學生, 實質上就是一種人文關懷。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就是要體現人本化、群眾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人文關懷內涵的, 人文關懷又通過思政教育得以傳導, 人文關懷始終貫穿于馬克思主義學說。因此創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必須要求我們堅持原則, 尊重教育規律。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主體性地位, 實現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相統一, 以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為理念、為目標。

1.1 堅持思政教育人本化

人本化思想是群眾路線思想的核心內容, 思政工作者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提高學生對教學的介入性和參與性。要加強老師與同學的溝通聯系, 注重同學之間的健康交往和正常聯絡。大學校園是青年大學生進入社會的橋梁, 可以把它比作亞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引導和教育個體認識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相輔相成的一致性, 要注重思政教育人本化, 使個人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使自己的個性塑造凝聚著追求個人與社會之間某種特定關系的意向, 這種特定關系蘊含著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1]

1.2 堅持思政教育群眾化

群眾化思想是群眾路線的重要內容, 將群眾遇到的問題通過正常渠道給予解決線思想運用在思政教育中就是充分保證學生表達意見的方式是多渠道的。一方面, 學校在制定與學生有關的規章制度時應主動通過懇談會或網絡調查等方式聽取學生意見, 再進行實際調查;另一方面, 創建微信、微博、郵箱等平臺面向學生來反映意見問題, 并且保證有效性和暢通性。

1.3 堅持思政教育務實化

務實化思想是群眾路線思想的基本特征, 明確工作作風要堅持務實性, 群眾是否滿意是黨一切工作的評判標準。堅持一切為了學生, 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求真務實作風應用在思政教育課堂中, 就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要對學生的思想行為作出一定的判斷和指導, 既要消除教學中的矛盾、緩和教學關系, 也要保證教學質量。

2 與時俱進豐富教育內容

與時俱進指的是觀念與行動隨著時代一起進步, 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把握時代規律, 使黨的理論與工作體現時代性和先進性。不能只把馬克思主義當做是意識形態來對待, 更要把它當做是一門科學來發展, 必須緊跟時代潮流, 把握當代大學生思想發展新趨勢、新變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 人們的實踐活動范圍已經拓展到全世界范圍, 我國也正處于社會轉型期。不可否認的是, 雖然現在的社會物質條件得到極大豐富, 但與此同時造成的社會弊端也顯而易見, 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現代社會信息發展迅猛, 再加上青年大學生自身接受信息的快速性和淺薄性的特點, 導致他們理想迷失、信仰缺乏。我們這個時代不缺乏物質性的東西, 但是缺乏信仰, 缺乏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也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更加突出的問題是不平衡和不充分, 落實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來, 要求我們必須堅持與時俱進, 豐富教育內容。

首先, 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當下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尤為突出, 為此, 加強思政教育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一方面, 引導大學生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 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活動, 例如創建心理輔導教室、開展青年價值觀相關講座等, 充實大學生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 關注特殊學生群體, 切實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的實際困難。一般而言, 現代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誘因多數來源于學習壓力與生活壓力, 要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 做好對學生的溝通交流工作。其次, 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僅需要加強馬克思主義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傳統科學理論的學習, 還需加強對世界形勢認識、對我國國情黨情的教育, 注重培養大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 加強理想信念的凝聚是形勢所迫, 也是必要選擇, 人民有信仰, 國家才能更加興旺發達, 因此要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在傳統思政課堂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再次, 增強創新精神的培養。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給予學生時間和空間上的自由來激發創新意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思政教育內容具有時代性的重要體現, 學校要大力宣傳當前形勢與政策的新內容, 使學生及時了解國家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激勵學生的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品質。最后, 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在思政的教學過程中, 要通過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來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因此, 思政教師要選取針對性強的方式, 例如充分利用第二課堂, 增加實踐教學內容, 既要求老師考慮教學實際要求, 又要考慮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發展。

3 解放思想改進教育思路

解放思想指的是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前提下, 尊重客觀事實規律, 與實際相結合的基礎上, 突破慣有思維解決問題, 提出新思路新設想。在新形勢下, 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和教學方法, 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 切實對創新思政教學思路,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起到實效作用。

一是在思政教育中強化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有利于大學生了解國內形勢、拓展視野、提高創新能力。社會實踐是促進思政教育發展的強有力工具, 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社會實踐活動, 立足中國實際, 聚焦社會問題, 在理論與行動的雙層面培養大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加強思政教育的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 實踐需要理論來指導。從深層意義上講, 思政教育實踐活動對現實關懷的程度代表學科發展的前進方向, 是馬克思人道主義思想的現實體現, 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二是在思政教育中注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傳統的思政教學方式有課堂、講座、專題會議等等。然而新時期下, 大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增多, 他們善于運用互聯網、自媒體、微博以及各種論壇等現代通訊工具。因此, 思政教育也應突破傳統教學方式, 積極探索和發展多種網絡教學新形式, 注重應用現代網絡工具。一方面, 充分利用網絡, 借助校園網創建思政教育專頁專欄;借助微信功能創建本校思政專業公眾號;借助現下自媒體興盛的勢頭, 引導專業突出的學生創建思政方面的學習型自媒體。另一方面, 注意營造積極健康、自由開放的網絡環境, 尊重語言自由的同時拒絕污蔑性語言, 制定適當、符合實際的網絡制度。三是豐富校園文化, 推進思政教育。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已經在我國高校引起廣泛的重視。一方面需要學校的教育和引導, 另一方面需要學生自身意識的覺醒。比如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創新團日活動、利用校園板報對黨中央的政策方針以及領導人講話進行普及、學生團體進行下鄉社會服務以及進行調查社會問題等等。只有不斷形成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校園文化, 才能更加充分發揮文化育人的作用, 從而進一步創新思政教學模式,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大學生是國家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創新高效思政教育模式,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重大任務。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是大學生的必修課, 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在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大學生的同時, 改進并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這是我們黨、各級政府和各級各類高校都十分高度重視的問題。因此, 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 更加不斷的創新高效思政教育新模式, 堅持在改進中加強, 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

摘要: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創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尤為重要。新形勢為我們如何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提供了方向:堅持原則, 尊重教育規律;與時俱進, 豐富教育內容;解放思想, 改進教育思路。

關鍵詞:堅持原則,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高校思政教育心得體會范文第4篇

思政課作為當前高校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之一, 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在高校內, 因學生所學專業不同, 所開設課程也是不同的, 高校為各專業學生開設專業課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所學專業素養, 這就使得高校在課時安排上專業課多了些, 思政課少了些, 因此, 就存在形式而言, 思政課在高校仍以公共課形式存在, 這便使得一些學生認為思政課是否存在無足輕重, 這部分同學對于思政課學習并無十分濃厚的興趣。就思政課學習內容本身而言, 思政課偏于理論知識的學習, 需要學生動手實踐的地方少, 這便使得學生認為思政課所學內容過于空洞而缺乏實際意義。就授課方式而言, 思政課在高校仍然是以單一的說教模式開展的, 這種教學模式雖然有利于思政課教學任務的完成, 但卻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生在思政課上總是扮演著一個聽眾的角色。

就學習意義而言, 一些學生認為思政課學習并不像專業課學習那樣, 可以在短期內取得成績, 因此, 這部分同學在思政課學習面前打了退堂鼓。殊不知, 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既需要一定的專業素養, 又需要極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唯有德才兼備之人方能成為國之棟梁, 方能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要任務。

2 創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2.1 利用網絡平臺開展高校思政教育

在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模式下, 教師授課內容往往圍繞著思政課課本展開, 課程內容難免單一了些, 也不夠新穎, 因此, 教師利用網絡平臺開展高校思政教育要做的并不只是簡單的將教材內容以課件形式呈現在電腦上為學生所觀看, 而是要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 對思政課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其次, 一些危害網絡安全的因素仍然是客觀存在的, 因此, 教師在利用網絡平臺開展高校思政教育時, 要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管理, 切實維護網絡安全。再次,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便是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了, 因此, 網絡不僅是教師開展思政教育的平臺, 也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平臺。歸根結底, 教師利用網絡平臺開展高校思政教育首先要完善思政教育網站內容, 引入新穎教學課件;其次, 教師還要強化網絡環境管理, 加強網絡信息篩選;再次, 教師還要利用網絡平臺, 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實時交流。

2.1.1 完善思政教育網站內容, 引入新穎教學課件

教師要通過自身敏銳的洞察力, 對信息進行精挑細選, 以此來選出最貼近思政課教學實際的內容。為此, 教師在完善思政教育網站內容時可以引入一些時政作為教學背景, 也可以選取一些優秀大學生的故事來激勵班級同學。引入新穎的教學課件則是說:教師要通過比較和學習來吸取其他課件的優勢, 補充自己制作課件之短, 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

2.1.2 強化網絡環境管理, 加強網絡信息篩選

網絡信息的質量可以說是良莠不齊的, 如果不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管理, 一些不良信息必然會危害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 教師在利用網絡平臺開展高校思政教育時, 首先要對網絡上充斥的信息進行嚴格把關, 其次, 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 教會學生如何處理不良信息, 避免與不良信息進行接觸。

2.1.3 利用網絡平臺, 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實時交流

古人云:“師者在于傳道、授業、解惑?!币簿褪钦f教師的任務不僅在于教授學生人生哲理, 還在于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疑問。因此, 無論是在傳統的思政教學模式之下, 還是在網絡平臺下開展思政教育, 師生都要不可避免的進行交流, 學生學習的過程也可以說是師生之間進行交流的過程。教師利用網絡平臺, 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實時交流時可以考慮建立專門的思政教育論壇, 以便于學生提出疑惑并尋求教師的解答。同時, 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還可以將學生較常遇見的問題與相應的解決措施列舉在論壇中, 以供學生查閱與了解。

2.2 利用素質拓展訓練開展高校思政教育

利用素質拓展訓練開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主要有:情境體驗、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以及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2.2.1 情境體驗

情境體驗是讓學生置身于一定的學習環境中, 通過環境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實現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全面提高。需要注意的是, 這個環境是輕松的, 令人愉悅的, 創設這樣的環境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創設這樣環境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認識到思政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 進而積極地投入到思政課學習中來。

2.2.2 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

和以往教學模式不同的是:素質拓展訓練將大部分課程安排在戶外, 并精心設計了一系列新穎、刺激的教學情境。因此, 當學生處于素質拓展訓練中時, 身心會是較為愉悅的, 并且由于素質拓展訓練給予了學生更多主動思考、主動參與的機會, 學生的思維也會變得活躍起來, 所以, 利用素質拓展訓練開展高校思政教學對于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具有極大幫助

2.2.3 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在以往, 學生掌握了知識卻不知如何運用, 素質拓展訓練則為學生學習并運用知識找到了良好的突破口, 因此, 使用素質拓展訓練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有利于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孫昌勇.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和方法創新[J].教育與職業, 2012, (36) :61-62.

高校思政教育心得體會范文第5篇

大數據指某一時間內無法用常規工具進行收集和管理的數據資產, 大數據時代是對海量數據信息爆炸時代的統稱。其具備數據類型繁多、處理速度快、數據量大等特點, 合理運用大數據優勢進行高校思政教育創新, 對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 提高學生思政素養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現狀

首先, 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 一些媒體為了博取公眾眼球, 吸引更多讀者關注, 有時會散播一些負面新聞或錯誤的思想道德信息。很多高校學生因為自身控制能力和判斷能力較弱, 在進行信息瀏覽過程中, 無法對信息進行有效篩選,

容易被錯誤信息干擾, 導致學生在自身價值觀構建中沿著錯誤方向發展。

其次, 網絡時代的發達, 使得很多思想觀念都摻雜在互聯網當中, 如西方國家自由化和分化思想都會借助互聯網進行信息傳播。因為數據傳播簡單便捷而且沒有門檻要求, 所以錯誤思想遍布在網絡的各個角落, 一些高校學生在進行思政學習過程中, 受到這些負面思想的影響, 經過長時間的積累, 使得自身思想偏離正確方向。

最后, 大數據雖然為教師和學生日常交流提供了一些便利, 但是師生之間的合作相對較少。很多高校思政信息更新速度較慢, 學生無法從教師或校園網站得到最新的思政信息, 只能通過大數據獲取最新思政信息, 大數據中充斥著一些不良的思想信息, 學生容易受到此類信息影響。但師生之間互動較少, 教師容易忽略此類現象, 從而導致思政教育過程教學效果降低。

三、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創新途徑

(一) 建立高校思政教育數據庫

首先, 進行數據的篩選。豐富的數據資源是進行任何教育活動的基礎, 但是因為網絡數據的復雜性, 其中充斥著許多不利于高校學生思想建設的信息, 所以在進行高校思政教育數據庫建立時需要進行數據的篩選[1]。高校都會設立自己的校園網客戶端, 在進行大數據庫建立時, 可以對數據端口設置敏感詞匯來進行數據的初步篩選, 確保校內數據的安全性。

其次, 對于篩選后的數據進行整理。除了基本分類外, 還需要根據信息數據的保密性進行分類, 如可以分為個人信息數據庫和公共信息數據庫。個人信息數據庫一般用來記錄個人隱私信息, 不能在公共網絡進行共享, 需要對其進行加密處理并由專人負責管理, 避免個人信息泄漏。公共數據庫是可以提供給所有在校師生進行學習的數據, 將此類信息根據類型進行簡單分類, 通過局域網或校園網實現信息共享, 保證學生能夠及時掌握新的思政知識。

最后, 思政教育數據庫應定期更新和檢查。思政教育的相關題材數據跟隨著社會的進步會出現不定時更新, 所有高校數據庫的更新應緊跟時代發展腳步, 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在數據庫的建立過程中, 即使有了初步篩選, 但還是會存在一些錯誤信息通過學生共享或篩選漏洞進入到校園網絡中, 可以針對學生點擊率較高的視頻或文字進行重點排查, 將錯誤信息進行剔除, 并且在校園網站首頁進行公示, 保證高校學生思想教育的正確建設。

(二) 拓展教學模式

首先, 教師可以建立自己的微信群或論壇。大數據時代的來臨, 使得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拓寬, 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構建自己的微信群或者論壇來輔助思政教育[2]。教師可以將自己制作的教學視頻或文字圖片上傳至微信群或者論壇中, 學生通過自主下載進行學習, 避免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錯過一些關鍵知識點的學習, 而且通過微信群和論壇, 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更多互動, 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 從而更好地解決學生疑問。

其次, 教師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大數據時代下, 學生容易被網絡中的復雜信息吸引, 所以可以借助翻轉課堂、微課等方法進行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如翻轉課堂教學方法可以把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 學生成為課堂主體, 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 而且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通過微視頻的應用, 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集中注意力, 使得課堂教學效果提高。

最后, 教師設置管理郵箱輔助教學。教師把每次思政課程內容上傳至郵箱, 對于進度落后的學生可以通過郵箱下載進行學習。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 也可以將題目要求直接上傳至郵箱當中, 包括學生最后作業的完成都是上傳至郵箱, 通過電子文檔的對比, 可以直觀看出學生的抄襲情況, 而且有效避免學生網絡抄襲的情況, 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提升了學生思想道德素養。

(三) 運用網絡掌握學生思想

首先, 收集學生評論。對于同一類型熱點事件, 不同學生會有不同看法, 學生對于事件進行文字評價可以側面反映學生此時的內心想法, 教師通過收集學生評論, 經過大數據分析, 可以直觀看出學生內心活動, 更快找出出現思想偏離的學生, 通過微信群討論或課堂教學引導, 使出現問題的學生回歸到正確軌道上, 避免學生沉浸在自我思想觀念中, 無法自拔的情況發生。而且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情況, 可以將班級學生進行分類, 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運用不同教學方法進行思政教學, 從而提升整體學生的思政素養。

其次, 重點關注偏激言論。有些學生在進行事件評論時可能會發表一些偏激言論, 教師對于產生偏激言論的學生應當進行數據跟蹤, 如果學生只是在短時間內處于這種狀態, 教師可以對其進行約談, 進行思想的正確引導, 避免學生產生思想偏離。而對于長期處于此狀態的學生, 教師應當給予更多的幫助, 探究思想產生原因, 從根源上鏟除不良思想,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

最后, 關注學生的思想動向。有一些學生沒有對事件評論的習慣, 教師可以通過學生關注的事件類型、瀏覽的網站等方面進行大數據收集, 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了解學生目前的思政素養水平。如果學生出現思想偏差或思想建設相對落后, 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私聊或者面談的方式給予學生相應幫助, 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確保高校學生思政教育能夠順利進行。

(四) 組建管理團隊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 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的順利進行, 高校學生思想素養水平的提高, 離不開高校專業管理團隊的支持。首先, 管理團隊主要是由高校內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和有計算機經驗的教師組成, 思想政治教師專業素養能力較強, 對于大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夠給予正確判斷, 而且思政教師通過相互之間的溝通, 能夠及時進行問題的跟蹤和處理。有計算機經驗的教師通過計算機計算方法對數據信息進行篩選, 然后將篩選后信息進行分類, 直觀展現大數據之間的關聯關系, 為思政教師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其次, 管理團隊主要任務是數據平臺中數據的收集和篩選。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平臺的數據相對較多而且復雜, 需要專業的管理團隊進行信息的有效篩選, 通過敏感詞匯的設置將數據信息進行初步篩選, 然后進行數據信息的精選, 將學生比較關注的熱門話題和問題挑選出來, 制作大數據分析結果表, 為教師思政教育的側重點和學校網站專欄話題的設立提供參考依據, 以此幫助高校學生更好地進行思想政治學習, 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

最后, 高校學生經常會在大數據中進行網絡小說的閱讀、社會熱門的點評、網絡論文的上傳等操作, 專業管理團隊通過收集學生此類數據信息得出大數據分析結果, 將分析結果提供給思政教師, 作為評判學生綜合素質能力高低的參考依據, 而且教師可以根據數據分析結果, 對于較為落后的學生給予一定幫助, 使落后學生能夠追趕上教學進度, 提升高校思政教學效果。

四、結論

綜上所述, 建立高校數據庫能夠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思政教育資料, 拓展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 運用網絡掌握學生思想能夠幫助思想偏離的學生進行及時的思想糾正, 組建管理團隊能夠提升高校思政教學效果?;诖? 在大數據時代下對高校思政教育進行創新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摘要:思政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通過運用道德規范對目標成員進行有計劃影響的一門學科。本文針對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現狀進行剖析, 通過建立高校思政教育數據庫、拓展教學模式、運用網絡了解學生思想等方法, 實現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創新, 提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素養。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教育

參考文獻

[1] 溫新榮.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研究綜述[J].新西部, 2018 (33) :136-137+4.

高校思政教育心得體會范文第6篇

摘  要:在網絡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網絡信息化引導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成為新型教育的引擎。如何有效利用網絡信息化來安排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加快推進思政教育的有效落實,以及如何克服網絡信息化對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帶來的不良影響,逐漸成為當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的熱點話題?;诖?,文章主要闡述網絡信息化對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的沖擊,并就如何順應網絡信息化發展浪潮,推動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改革和創新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和建議,旨在促進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發展和長遠進步。

關鍵詞:網絡信息化;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

一、網絡信息化對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的變革

(一)突破課堂教育的時空限制

網絡信息化極大地拓展了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的舞臺,教育教學活動不必再拘泥于傳統的課堂環境,具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上的靈活性。例如當在課下時間出現思政教育方面的緊急通知時,教師可以及時精準推送相關鏈接或文章,督促學生及時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既促進了思政教育的及時開展和生活化滲透,又大量節約了課堂時間,還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此外,網絡信息化允許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和生活實際,自動調整思政教育的學習時間和地點,并根據學習進度和學習成果要求,充實思政教育安排,從而完成整體的階段性學習。

(二)拓展教育資源與教育方式

網絡信息化將分散在網絡各個角落的思政內容系統化,高校輔導員可以將其進行開發、整合與應用,豐富和延伸現有的思政教育體系。一方面,高校輔導員對于教學資源的升級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電視、學校文件、廣播等途徑,可以根據教育教學需要,自行在網絡上進行資源的搜集與下載,并將其契合到現有思政教育體系中,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時代性與及時性;另一方面,對于思政教育內容的知識補充、興趣閱讀、課后習題等,可以借助網絡傳送的形式,以壓縮包、文檔、云盤等方式傳遞給學生,學生可以根據需要完成相應課時的自我補充與完善。

二、網絡信息化對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的沖擊

(一)干擾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

網絡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信息魚龍混雜,這些繁雜的內容在網絡空間中快速、廣泛地傳播。由于部分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尚處于構建中,缺乏對信息優劣、正誤的辨別與篩選能力,在面對良莠不齊的信息資源時,如若受不良信息的誤導,極易造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扭曲,使其理想信念的構建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這無疑給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此形勢下,高校輔導員不僅需要傳遞正確的思想觀念,還面臨著糾正不良思想影響的壓力 [1],工作內容逐漸從單一的教育教學轉變成“思政教學+生活監督”,工作內容和工作難度有所提升。

(二)削弱思政教育課堂成效

目前,越來越多的思政教育轉移到線上教學,導致傳統課堂教學的部分優勢喪失,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傳統教育教學模式。一方面,傳統思政教育的精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例如隨堂檢驗教學成果、及時反饋教學信息、督促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等,都隨著網絡課堂的開展成為過去。高校一味地跟隨時代潮流開設網絡思政教育課堂,使傳統思政課堂的教育成效日益下降,難以實現當代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線上+線下”思政教育模式存在不足,二者的融合度和契合度不能滿足高校輔導員思政教學實際,甚至出現明顯的分界線,影響了輔導員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可能導致學生的非社會化發展傾向

網絡信息化沖擊了傳統的面對面思政教育教學模式,逐漸演化成為“人機”模式 [2],最終可能將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帶入沉溺網絡世界的窠臼中,使思政教育結果與最初教育目標適得其反。由于在線思政教育難以實時觀察思政教育課堂中學生的表現,收集到的教育反饋結果具有一定遲滯性,思政教育的交流互動效果被大幅度削減,導致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時間被嚴重壓縮,最終產生部分學生沉溺于網絡虛擬空間而不愿與外界進行交流的狀況,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自閉、冷漠的非社會化發展傾向,影響學生自身發展。

三、借助網絡信息化推動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的路徑

(一)綜合應用網絡信息技術

網絡信息化為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提供了眾多便捷的手段,諸如微信公眾號、抖音官方賬號、微博官方賬戶、高校官方網站等,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方式,將思政教育滲透到日常生活中。面對網絡信息化這一應用優勢,高校輔導員要加強對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和水平,主動學習和掌握各類新型技術手段,以強化對各類信息技術的熟練應用,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思政教育。例如在及時了解國家在思想政治領域最新動態的基礎上,有序、科學、高效地開展公眾號、官方微博等內容的更新,傳遞正能量;關注網絡群體的留言,在互動交流中了解思想動態,持續改進思政教育工作。通過經營公開的社交媒體賬戶、參與群體性的網絡活動,進行思政教育的滲透、普及與升級,將傳統的思政教育逐漸融入到學生的線上活動區域內,促進思政教育的生活化發展。

(二)篩選和拓展網絡教學資源

網絡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眾多的在線資源,若對其進行合理利用,有助于推動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創新,推動教育內容與時俱進,實現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首先,要加強對網絡思政教學資源的篩選,既要肯定網絡資源的價值,學習和借鑒其中的精華,又不能完全依賴在線課程,要有自己對思政教育實際情況的考量。結合客觀環境和個人經驗,對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科學評判和選用,提升在線資源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度;其次,加快優質網絡思政教學資源與已有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根據時代特點和教學目標,將網絡資源應用到現有思政教育資料的補充、拓展甚至替換工作中,不斷優化思政教育體系,提升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的實用價值。再次,根據學生特點、輔導員自身優勢及當下思政教育的需要等,及時制作學生喜聞樂見、傳播正能量的小視頻,不斷進行思想引導。

(三)重視網絡法律法規的學習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在利用網絡信息化進行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的同時,也要注意遵守網絡相關法律法規,履行作為網民應擔的責任與應盡的義務,合理合法地進行相關教育活動 [3]。一方面,高校輔導員應加強網絡使用的法律規范內容的學習,自覺補充相關知識,對可能違法的行為及時甄別和整改,努力做到知法、懂法、守法,避免出現思政教育工作不符合網絡空間使用規范的情況,推動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在安全合理的網絡環境中進行;另一方面,積極宣傳網絡安全使用規范知識,開展相關法律知識的講座、宣講會、交流會等,提升法律素養和道德意識,監督群體在合法合規的范圍內參與網絡活動,增強對不良網絡信息的抵抗能力,營造安全可靠的文明網絡思政教育空間。在法內之地合理部署思政教育,既能為學生做好示范作用,也有利于思政教育在網絡信息化環境下的長遠發展 [4]。

(四)建立互聯網第二課堂教育

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諸多新型的教學方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課堂的使用與普及為當代思政教育提供了參考和借鑒。高校輔導員要緊隨時代步伐,及時捕捉互聯網在線教育平臺的應用利弊,拓展第二課堂教育。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主動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學生的互聯網陣地中。諸如微博、微信、QQ、抖音等,是當代學生參與網絡活動的主要互聯網平臺,高校輔導員可以借助這些軟件強大的信息分享交互功能,宣傳體現時代主題正確價值導向的文章,使學生耳濡目染地得到思政熏陶。定期組織在線思政交流會,通過布置主題或方向,引導學生在網絡上收集和整理相關的文化精品,通過第二課堂的形式,進行主題內容的交流和分享,不斷營造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環境,擴充思政教育的教學陣地,開展“線上+線下”雙向課堂教學 [5]。

(五)提升輔導員的信息化綜合素養

合理利用網絡信息化進行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包含著對其信息化綜合素養的培養,以確保思政教育工作在正確的政治立場中實施。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從黨和國家的政治立場出發,堅定自我的政治信念,能夠依據國家的總體戰略部署和政策方針等,對網絡上的思想政治信息做出正確鑒別和判斷,不斷提升理想信念的堅定性,不斷提升思想的高度;二是開展信息技術的應用培訓,將網絡平臺、手機軟件等的操作培訓提上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日程,通過熟悉與掌握這些常用的網絡媒介的應用,提升開展信息化思政教育的能力與水平,實現信息化實踐能力的培養 [6];三是樹立創新意識,提升高校輔導員對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的敏感度,善于挖掘信息內容的潛在價值,以此增強對思政教育工作的掌握能力和應用水平,便于進行思政教育與信息資源的實時融合,促進思政教育工作開拓創新。

參考文獻:

[1] 王珊. 網絡環境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創新路徑研究[J]. 農家參謀,2020(14):203.

[2] 徐延花. 網絡環境下高校輔導員的信息素養及提升對策[J]. 黑河學院學報,2019,10(12):123-125.

[3] 郎以波. 關于“互聯網+”模式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模式思考[J]. 傳播力研究,2019,3(31):243.

[4] 張雪黎,肖億甫. 信息化發展對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的影響[J].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0,39(01):78-84.

[5] 宋楊. 新時代提升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1):78-80.

[6] 吳曉芳,陸芳.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職思政課混合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06):8-11.

(薦稿人:桑利娥,西安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胡甜甜)

上一篇:高校畢業生錄用通知書范文下一篇:高校院辦公室工作計劃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