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人民幣升值 論文題目范文

2023-11-04

人民幣升值 論文題目范文第1篇

隨著國際壓力的加大,中國面臨人民幣升值與否的兩難選擇?;蛟S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泡沫經濟時日本和西德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中,可以得到一些經驗和教訓。

隨著今年3月份以來美元匯率的下跌,督促人民幣升值的聲音又起。人民幣再度面臨升值壓力。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出口行業遭受較大沖擊,人民幣升值進程暫停。2008年9月份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維持在6.82~6.83的水平上,市場波幅也大大下降,人民幣似乎又重新盯住了美元。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一直是有變動的。危機爆發,中國為了避免使亞洲陷入輪番貶值的惡性循環,采取了人民幣匯率盯住美元的做法。中國的決定為穩定亞洲地區形勢起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揚。同樣是在危機時采取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這一次卻受到了巨大壓力。

上世紀90年代后期,美國股市上“技術泡沫”騰起,投資美國股市的美元需求上升,美元匯率也跟著上漲。而且當時中國周邊的國家貨幣紛紛大幅貶值,中國的出口受到升值的壓力應該比今年大得多。今年,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持續走低,與美元掛鉤的人民幣也呈疲軟之勢。由此可見,中國并沒有故意操縱人民幣的匯率去尋求出口的好處,而是美元的大幅貶值造成了人民幣的匯率下滑。

在全球經濟衰退而未見好轉,而中國經濟卻顯示出強勁復蘇之時,有些國家不免產生醋意,希望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

10月15日,美國財政部在半年一次的《國際經濟與匯率政策》報告中沒有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但卻在報告中表示,人民幣匯率仍然被低估。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也表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維持不變長達一年之多,其目的是為了扶持出口,中國應該采取更多措施恢復世界平衡。歐盟希望特里謝在年底前訪問中國,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西方學術界也跟著施壓。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聲稱,在美元貶值的情況下,中國仍堅持保持人民幣與美元匯率固定不變,“最大的受害者可能就是其他國家的工人?!?/p>

隨著國際壓力的加大,中國面臨著人民幣升值與否的兩難選擇。如果人民幣升值太快,中國的出口繼續下降,中國經濟的復蘇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失業會加劇。如果想讓人民幣不升值,隨著升值預期的加強,中國干預市場的力度必須加強,勢必要引起外國資本與中國貨幣當局的一場博弈。而博弈的結果很可能是中國國內流動性大幅增加,泡沫騰起,政府處理泡沫經濟的后果可能更加麻煩。

日本經濟學家在總結上世紀80年代后期的泡沫經濟時認為,正是由于1985年廣場協議后,日本政府不斷干預市場,買入美元賣出日元,防止日元繼續升值,結果釋放出太多的日元流動性。西德馬克在廣場協議后也大幅升值,筆者在拜訪前西德總理施密特時,問他當時是如何處理馬克匯率的。施密特說,西德從未大幅干預市場,防止馬克升值。二戰結束后,西德的出口一直很強,在布雷頓森林體系里,西德馬克就曾經升值。1971年美元危機后,西德馬克受到升值的壓力加大。廣場協議后,西德馬克也大幅升值,但西德政府不愿大幅干預馬克的匯率,因為一是它認為干預成本太高,得不償失;二是馬克升值可以相對減少進口企業的成本,西德進口許多能源及原材料,馬克升值對于遏制國內通貨膨脹相對有利;三是馬克升值逼迫西德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對西德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品升級換代有利。日德兩國處理本國貨幣升值的態度不同,后來對本國經濟產生的影響也不同。我們從中應該得出一些經驗和教訓。

近些年來,出口的迅猛增加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巨大。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化,外部市場的萎縮似乎不會很快結束。在這一背景下,即使人民幣貶值,可能對促進出口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因此,大幅干預市場防止人民幣升值的做法對中國經濟來說可能弊大于利。況且,美國新的債務不斷增加,而政府赤字又不見好轉。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求助于美元貶值以減輕債務似乎只是個時間問題。中國要干預市場無非是買入更多的美元債券,那豈不是給我們風險已經很大的外匯儲備又增加了一定負擔嗎?市場已有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流入中國的“熱錢”似乎有增無減。在與外來資本博弈的過程中,若想在這一過程中保持穩定,必須加強對資本的管制。

人民幣升值 論文題目范文第2篇

如何解讀目前中國經濟,是經濟學者和決策者最困擾的難題。主要數據人人皆知:(1)真實經濟之趨勢:2006年GDP增長率達到10.7%,預計2007年至少可達9.5%,物價指數(CPI)上漲幅度只有1.5%,預計2007年不會超過2.6%;(2)資產市場價格(或虛擬經濟)之趨勢:2006年中國股市平均漲幅超過130%,股市市盈率平均超過25倍,銀行、地產股之漲幅尤其驚人。無庸置疑,真實經濟之走勢和虛擬經濟(資產價格)之走勢,已經嚴重背離。問題是怎樣解釋。

關于真實經濟之GDP增長率,我有不同看法。衡量真實經濟增長最可靠的指標其實不是GDP增長率,而是生產率增長率、人均真實收入增長率和人均真實GNP增長率。三個數據還沒有準確統計數字可資借鑒,然而筆者個人最近到多個地方與企業家、官員和普通朋友傾談,印象是:三個數據之增長實際低于GDP增長率。此外,我國GDP統計結果是逐級上報然后匯總,由于各地區經濟相互關聯度越來越大,譬如一個企業同時在多個地方設立分公司,勞力流動尤其普遍,那么是否會由此引起GDP的重復計算和夸大?

舉例而言,2007年1月6日《南方都市報》報道:廣州2006年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幾位朋友看見報道,立刻討論起來:關鍵是這里的人均包括哪些人?是廣州市戶籍登記人口?常住人口?還是包括外來打工者?三個數字分別是700萬,920萬和1350萬。顯然,廣州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只包括了戶籍登記人口數。但是,外來打工者是創造廣州經濟增長絕對不能忽視的重要力量,計算人均GDP又怎能剔除?外來打工者的收入或創造的GDP在廣州計算了一次,他們將錢匯回老家,老家是否也要計入當地的收入或GDP?

對于我國各個地區人均收入或GDP是否存在嚴重重復計算,筆者沒有深入研究,但生產率、人均收入和人均GNP增長率可能遠小于GDP增長率,或許是站得住腳的推測。還有一個佐證:美國2006年真實GDP(Real GDP)增長率不到4%,但美國制造業的“絕對和相對生產率增長卻居于國際領先,美國制造業具有非常強大的國際競爭力”(見美國財政部2006年12月《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中國GDP增長率比美國高那么多,生產率增長率卻沒有排在世界前列,這怎么解釋?

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不能過于看重GDP數據,應該重視生產率、人均真實收入或GNP增長。以此衡量,中國真實經濟走勢與資產價格(虛擬經濟)走勢之脫節或背離趨勢更加嚴重。中國真實經濟尤其是生產率增長速度已經開始放緩,或增長速度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快,而中國資產價格(主要是股市和房地產)則已經出現嚴重泡沫。

什么是泡沫?中國股市是否已經形成泡沫?有關辯論熱鬧非凡。的確,經濟學至今沒有為資產價格泡沫給出一個嚴謹的、眾所認可的定義(事實上,幾乎所有經濟學的指標——比如貨幣供應量或貨幣——都有類似問題,此乃經濟學的基本困難,非獨資產泡沫如此,此處不詳論)。然而,假若我們愿意從歷史的角度進行冷靜的觀察和思考,我們實在無法否認中國資產價格存在嚴重泡沫。好些人天真地認為:中國與別國不同,我們例外。難道中國真的能夠例外,能夠獨善其身?

真實經濟之生產率、人均真實收入增長相對放緩,資產價格卻直線上漲;或者說,真實經濟相對通縮(對中國這個亟待快速發展的國家,不到2%的物價漲幅算是通縮了),虛擬經濟瘋狂擴張(人們喜歡談論的股票市值,已經接近GDP總量的50%)。二者趨勢嚴重背離,實乃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危險。我稱之為“人民幣升值預期綜合癥”。

人民幣升值預期怎能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基本邏輯推理如下:人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是在不同資產之間進行選擇,我們可以將人的所有經濟活動簡單地都看作投資,消費也是投資,儲蓄當然是投資(為未來消費投資)。除了消費以外(“消費投資”的收益就是你消費產品和服務所獲得的“享受”,是我們一切經濟活動的最終目的),你可以投資購買金融資產,包括股票、債券、地產、貨幣(投資美元或人民幣或歐元或任何其他貨幣)等等;你可以投資真實經濟之資產,比如投資辦廠、開公司、上學(積累人力資產)、搞發明創造和科學研究(積累知識專利和技術秘訣)。顯然,金融資產本質上是對真實資產或真實經濟資源的要求權,即它們最終要反過來購買真實經濟之資產(產品和服務),以便消費享受。然而,個人投資決策,取決于各種資產的相對收益。如果金融資產之相對收益大于真實資產之相對收益,投資者自然會追捧金融資產,拋棄真實資產。金融資產需求旺盛,價格上漲;真實投資需求萎靡,價格下降,真實經濟與虛擬經濟就背道而馳。正常經濟發展過程里,金融資產與真實投資之收益(平均而言),大體相若,不會嚴重背離。

人民幣升值預期從多個渠道改變金融資產和真實投資的相對收益:一,以美元計算,人民幣升值提高持有人民幣的收益。將1美元兌換成人民幣,若人民幣一年升值5%,一年后將此人民幣再兌換成美元,僅匯率升值一項就獲利5%(你只需要做兩次兌換動作,其他什么也不要做)。此乃外國投機者大規模匯入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基本動因。

二,投資者或投機者當然不會只坐等匯率升值賺錢,若將人民幣存入銀行、或購買能夠容易變現的流動性資產(股票、債券、地產),既能賺匯率升值,又能賺資產價格上漲,何樂而不為?事實上,投資者或投機者就是如此辦理的。

三,金融資產與真實經濟投資有一個極其重大的區別:前者可以化整為零(單位投資資金規模要求非常?。?,幾乎人人皆可以參見投資或投機;后者則必須要求一定的投資規模,小到一個理發店或街邊小店,投資也要數萬乃至數十萬。金融資產容易變現;真實投資一旦下注,要變賣不易。因此,一旦市場預期金融資產投資收益高于真實投資,大規模的資金就會爭先恐后跑到金融資產市場,甚至每個人都會加入到“博一手、賭一把”的行列。

四,金融資產化整為零、容易變現之特點,導致金融市場非常容易出現“牛群跟風行為”,也就是金融市場著名的“5%-95%理論”。那就是說,金融市場上5%的資金可以引導或左右95%的資金。國際或國內著名的銀行、基金或個人投資者或許只控制了整個金融市場5%的資金,然而,數之不盡的散戶或小投資者無非“跟風起哄”,唯大戶馬首是瞻。大戶開始買入,過了一段時間,小戶忍耐不住,也開始進場,等到大戶開始出貨,小戶還蒙在鼓里。所以金融市場上,規模巨大的投資者往往呼風喚雨,賺得盆滿缽滿,小戶不過為人抬轎,最后血本無歸,是可憐的犧牲品。

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中國股市、地產暴漲,推動力量(那個5%)就是那幾家國際投行、商業銀行以及國內幾家大金融機構或其中的一些個人。早在2003年,國外大投行(比如高盛、摩根斯坦利)的內部人員就直言不諱:他們已經兌換了大量人民幣,等待升值。有好些官員和學者說:國外投機資金進入中國數量不多,不足為慮;國內股市、地產大幅度上漲不是升值預期、不是國外熱錢刻意炒做之結果。這些人不明白金融市場簡單的“5%-95%理論”,沒有深刻理解“牛群跟風行為”。

五,金融市場之價格變化,還有一個極其著名、極其重要的現象:“預期自我實現”。諸如匯率、股價、期貨價格等等,其日常價格變動,與所謂真實經濟之“基本面”,幾乎完全脫節。一些領頭的市場“大鱷”,一邊發布各種報告或講話,一邊自己開始買賣,迅速吸引其他資金進場,很容易將股價、地產價、匯率等等推倒他們“精確預測”的那個水平。資產市場價格非常容易受各種消息或政治家言論的左右。人民幣升值預期,其實就是美國總統、議員、財長、國際金融機構(它們配合政府言論)炒起來的。升值預期一旦觸發,各種資金就會跟進買賣,預期有可能很快自我實現。有人拼命論證:人民幣升值、中國股市、地產暴漲是中國真實經濟之內在要求,是“基本面”力量的推動,甚至與美國各方巨大的壓力也沒有關系。我仔細拜讀過相關論著,他們實在是難以自圓其說。

總結一下。2002年11月,日本財長最早開始強烈指責中國人民幣匯率低估,要求大幅度升值,美國政府強力跟進,人民幣升值壓力從此一發不可收拾,2005年7月21日中國允許人民幣升值并且浮動,人民幣升值預期“自我實現”,美國政府和國際大金融機構信心大增,升值壓力進一步升級。2005年7月21日改革之后,中國國內投資者亦堅信人民幣“守不住”,遂迅速開始投機金融資產,股市、地產一路高歌猛進,資產價格(虛擬經濟)與真實經濟走勢就天壤之別。

此乃“人民幣升值預期綜合癥”:虛擬經濟與真實經濟嚴重背離,資產價格與經濟基本面嚴重脫節,資產價格出現嚴重泡沫,貨幣政策進退兩難、無能為力;一旦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則數以千萬乃至億計的小民將血本無歸,銀行壞賬堆積如山,大量公司資不抵債,失業問題雪上加霜,虛擬經濟和真實經濟都將陷入長期蕭條。

困難是:今天的經濟學,還沒有能力推測泡沫破滅的準確時間!

人民幣升值 論文題目范文第3篇

中國5月出口同比僅增長1.0%,遠低于上月的14.7%以及市場預期的7.4%;貿易數據的泡沫破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近期中國海關收緊了對“熱錢套利”的監管人民幣的升值趨勢將難以持續

中國5月貿易數據今晨公布,數據顯示,中國5月出口同比僅增長1.0%,遠低于上月的14.7%以及市場預期的7.4%,進口則同比下滑了0.3%,也遠低于4月的16.8%以及市場預期值6.6%。進出口相抵,中國出現貿易順差為204億美元,高于上月的182億美元。

貿易數據的泡沫破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近期中國海關收緊了對“熱錢套利”的監管,我們的研究也顯示,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中國貿易數據的異常走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境內外套利導致的。

分類數據顯示,中國從美國的出口同比下降了1.6%,上月為-0.1%,對歐盟的出口下降了9.7%,上月為-6.4%。對香港、東盟以及臺灣的出口分別同比上升了7.7%、10.5%以及26.7%。

從進口總量來看,鐵礦石進口同比上升了7.4%,盡管上月的16.4%,但總體表明中國從澳大利亞的進口保持平穩。原油和銅進口分別下滑了6.0%和14.5%。大豆進口則下降了3.4%,而上月則下滑了18.4%。

經過季節調整的數據顯示,5月出口環比下滑了8.2%,進口則環比下滑了8.6%。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們認為中國的外貿行業仍將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這主要是因為人民幣的不斷升值以及貿易摩擦的加劇。歐盟近期對中國的太陽能制品采取了征收高額關稅的懲罰手段,而作為報復,中國也對從歐盟進口的紅酒采取了懲罰性關稅。盡管這些產品占整體貿易總量的比例較小,不斷上升的貿易摩擦對于中歐兩方來說都不會是一件好事。

與此同時,盡管央行將人民幣的中間價一直設定在強端,但境內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的即期匯率卻出現了走弱的趨勢。我們此前的研究表明自去年第四季度開始的資本流入導致了人民幣的中間價的走強,通過將人民幣設在強側,央行也避免了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否則過度干預則會增加市場的人民幣流動性。伴隨著即期匯率的走弱,央行也可能開始保持人民幣中間價的穩定,甚至將中間價設在弱側,這也可能降低市場對于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我們也維持此前的觀點,認為人民幣的升值趨勢將難以持續,今年以來,人民幣兌日元的升值幅度已經超過20%,同時本區域很多央行也在通過降息和貨幣貶值的方式來保持出口的競爭力,我們認為,這些政策的影響將在未來幾個月的出口數據中得到顯現,這也意味著中國的就業市場將受到更大的壓力。

即便這樣,我們認為境內外的利差是造成強勁資本流入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國應該通過降息來收窄境內外的利差,從而減少熱錢流入,同時通過讓本幣貶值來保持出口行業的競爭力。

人民幣升值 論文題目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從國際收支、國內物價、國民收入、產業結構和就業水平等角度來分析人民幣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并總結了人民幣升值后的會給我國帶來哪些好處以及會帶來哪些弊端。由此得出,我國應該頂住人民幣升值壓力,短期內保持匯率的穩定。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影響;利弊

文獻標識碼:A

1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1.1 人民幣升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1.1.1 對進出口的影響

首先人民幣升值會給我國出口貿易帶來壓力,出口成本增加,原來一樣價錢的東西,在人民幣升值后換算成國外價格就將要漲價,這樣就會削弱產品的競爭力。如果要降低價格,生產者就要降低利潤,這樣嚴重影響了我國大量生產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的企業,使得我國中小型出口貿易的企業利潤下降甚至瀕臨破產。

對于進口來說,人民幣匯率升值會使得進口增加,國外的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的價格會比以前要便宜,這樣就降低了進口的成本,人們購買國外進口的產品數量增加。所以人民幣升值將會刺激進口,抑制出口。但是實際上國際收支的情況還是要受進出口商品需求彈性大小的制約,只有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之和大于1,中國的國際收支的經常項目順差才會有所減少(馬歇爾-勒納條件),否則只會讓順差更加嚴重。

1.1.2 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

對于長期資本投資,人民幣匯率升值會使得國外投資者用同樣的錢購得的生產資料和勞動減少,這樣可能不利于國外投資者到中國進行投資或追加投資。不過,匯率上升,也會使得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掙到的錢兌換回其本幣的數額增加了,這樣又會吸引投資者在中國投資。所以對于人民幣升值是否會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者,影響的因素有很多,不能做出明確的判斷。

而可以確定的是人民幣升值會吸引到短期資本流入,短期資本多是國際游資,具有投機性和趨利性。一旦市場上人民幣升值,大量資本將涌入中國,通過匯率上升賺錢。這樣國際收支中的資本與金融項目的順差短期內將會擴大,而且大量的投機熱錢進入中國容易造成中國金融市場的動蕩。在我國金融監管體系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短期資本的通過各種渠道大量流入,可能會引發我國的貨幣和金融危機。所以這樣看來人民幣升值還有待商榷。

1.2 人民幣升值對國內物價的影響

匯率上升使進口商品價格下跌,這樣生產所需的生產資料價格下跌,成本減少,國內物價也應該下跌??墒俏覀兛吹降氖侨嗣駧旁谏?而國內物價也在上漲。我認為主要原因人民幣升值后大量的國際游資涌入國內,而資金進入中國市場的前提是將外幣兌換成為人民幣。這樣中國政府就要發行大量的人民幣來兌換外幣,這也是我國的外匯儲備為何如此之多的原因之一吧。市場上流通者過多的人民幣,當然會造成一定的通貨膨脹,使得物價上漲?,F在中國政府一面在用人民幣兌換外幣,一面又在馬不停蹄的發行國債收回流通在市場上的過多的人民幣,來控制物價和匯率的上漲壓力。所以在我看來,匯率制度和金融市場監管體系的完善才是至關重要的。

1.3 人民幣升值對國民收入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上升對國民收入的影響取決于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我們都知道國民收入是由儲蓄、投資、政府購買和進出口差額決定的。如果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則國民收入將會下降,反之則會上升。

1.4 人民幣升值對產業結構和就業水平的影響

由于人民幣升值給出口貿易帶來一定的壓力,國內的出口商就會轉移自己的資金,將其投入一些非出口部門或從事一些進口行業,改變了產業結構。而更多的出口企業可能面臨著更大的問題,比如資金鏈斷裂,企業瀕臨破產,這樣就會裁剪員工,影響了整體就業水平。

2 人民幣升值的利與弊

就目前來看,人民幣升值將給我國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當然其中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從國內角度考慮,升值會增加進口,改善國際收支順差。并且可以改善產業結構,使得由于人民幣升值帶來出口壓力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思考如何自主創新增加競爭力。這些都是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有利影響??墒侨嗣駧派岛蟮呢撁嬗绊戯@然更多,例如上面考慮到的一些影響:首先,會給我國出口企業帶來壓力,而且這個影響對我國經濟來說是巨大的。我國經濟增長很大一部分是依賴出口,如果出口貿易受影響,我國整體經濟也要受到重創。其次是人民幣升值并沒有為我國帶來低物價,反而近幾年來物價飛速上漲,人民的生活并沒有因匯率上升而改善。再加上在人民幣升值期間,江浙一帶很多中小型出口型企業紛紛裁員甚至倒閉,導致我國就業壓力增大。

從國際角度考慮,美國一直以來強烈要求人民幣升值,主要考慮的是其自身的經濟利益。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發展一直低迷,本國企業競爭力減弱,便針對中國的貿易順差大作文章。長期的持續貿易順差讓中國看上去是應該調整匯率,讓人民幣適度升值??墒蔷臀覈壳皝砜慈嗣駧派当状笥诶?。升值后帶來的經濟不穩定因素太多了。這些都不是我國現行的金融體制可以應付的了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以為中國應該頂住壓力,保持匯率的穩定。而最重要的是要加快金融監管的建設,加快金融市場的發展,完善匯率制度。在金融市場更成熟后,我國就可以放開手,大膽的將我國匯率調整到與我國經濟相適應的程度。

參考文獻

[1]朱孟楠.國際金融學[M].廈門大學出版社.

人民幣升值 論文題目范文第5篇

關鍵詞:

人民幣升值;日元升值;升值壓力

文獻標識碼:A

從國際經驗看,伴隨著后進國家經濟起飛,往往會出現經常項目收支順差加大,外匯儲備增長較快,匯率升值壓力較大等情況。從2002年開始,國際上就開始施壓人民幣升值,尤其近來奧巴馬政府總是以中美貿易巨額順差為借口不斷要求人民幣升值。2005年7月-2008年9月期間,我國實行匯改,采取浮動匯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累計升值約21%。2011年4月29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再創新低,跌破6.5大關。無獨有偶,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同時經歷了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匯率升值內部壓力和貿易逆差國施加的外部壓力。本文以下部分將對人民幣升值和日元升值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作出深入比較。

1 文獻綜述

關于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國內外學術界已做過很多這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偟膩碚f,大致可以歸結為內外兩方面的原因。首先,人民幣升值的外因。李苗苗、王婧、丁琳(2007)曾指出,美元的貶值,全球跨國資本的大搬家和全球資產的重估是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原因。張小雪、張小雙(2010)指出,國際收支的雙順差、熱錢的大量流入以及美、日、歐等國強大的壓力都是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原因。段瑞君(2010)指出外匯市場的供求情況和國際政治因素是人民幣升值的外因。其次,人民幣升值的內因。張琦(2008)指出,我國目前的貨幣政策也是造成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劉犇、劉西葵(2009)指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內因,人民幣匯率機制形成的缺陷也造成了人民幣的升值。侯廷媛(2010)認為我國經濟發展要求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也施壓人民幣升值。張淑怡(2010)分析認為人民幣升值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經濟基本面表現的最終結果。

關于日元升值的原因,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的日元升值,在國內以及國際學術界中的討論已經比較成熟。白仲林、耿偉(2005)年將日元升值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外需主導型的經濟結構和日本政府為了避免美國通貨膨脹的輸入而采取的緊縮性貨幣政策。第二階段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廣島協議”的簽訂。第三階段升值的主要原因日本實行的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原油價格的降低。高長春、臧慶福(1995)認為經濟實力的差異是造成日元升值的主要原因。而是日元升值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的研究。周克(2009)分析日元持續升值的原因包括美國經濟內外失衡的影響。

而把日元升值原因與人民幣升值原因進行系統對比的文章相比之下則顯得的不多。孫少巖(2008)對比日元升值的歷史得出中國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幾點啟示。王自力(2007)對比了日元升值和人民幣升值的不同路徑。而將人民幣升值與日元升值原因進行系統對比的文章很少。

2 人民幣升值原因與日元升值原因的相同因素

2.1 國內經濟飛速發展,保持經濟高速增長

從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30年來GDP的平均增長率為9.92%,而近10年世界經濟平均增長速度僅在2%-4%范圍內。2010年中國的GDP增長率為10.1%。遠遠超過同時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1955-1973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高達9.8%,期間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4.2倍。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的比重以及在世界的地位分別從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兩國經濟增長率的差異必然給經濟增長相對較快的國家的貨幣帶來升值壓力。

2.2 外需主導型的經濟結構,國內經濟結構失衡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后,在出口創匯的政策引導下,中國重點發展出口產品生產力,導致可貿易部門的經濟增長速度比不可貿易部門的經濟增長速度要高。日本在二戰以后提出了“貿易立國”的口號,將擴大出口作為基本國策,也導致相同的結果。在Balassa-Samueson效應的作用下,致使實際匯率升值,這需要名義匯率的大幅升值來恢復實際匯率的均衡。同時,兩國居民都有高儲蓄和謹慎消費的習慣,導致國內高儲蓄率和低消費率,國內消費的發展跟不上經濟增長速度。根據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一個經濟的凈出口應該等于其儲蓄和投資之間的差額,巨額貿易順差,說明儲蓄大于投資,儲蓄額越大,貿易盈余也就越大,投資偏熱的產能過剩也只能通過出口來消化掉,進一步加大了貨幣升值的壓力。

2.3 對外貿易巨額順差

2001年至2009年,我國持續巨額的國際收支雙順差和居高不下的外匯儲備給人民幣升值帶來了較大壓力。1968年,日方同美國出現貿易順差5.59億美元,此后,逐年增加。日本在“貿易立國”戰略期間也積累了大量外匯儲備,成為助推日元升值的壓力之一。巨額外匯儲備一直是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施壓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原因,認為中國壓制人民幣升值,長期低估人民幣,是導致巨額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

2.4 大量熱錢的流入

日元升值的同時,伴隨著大量熱錢的流入,熱錢投資于日本房市、股市,直接推動了房地產泡沫的產生和破滅。根據中國外匯管理局披露的外匯儲備數據,用“外匯儲備增加額-貿易順差-FDI-匯率變動造成的估值效應”的方法計算,2009年第二季度熱錢流入879億美元,第三季度熱錢流入規模為596億美元,規模龐大。而同期中國各大沿海城市的房價也是節節攀升,其中熱錢的推動因素不容忽視。

2.5 美國政府的壓力

由于美國希望能夠借助中國分擔美國經濟的調整成本以及滿足美國國內相關利益集團的需求,美國政府在過去的幾年中,積極推動人民幣升值,在國際輿論以及國際政治經濟中對中國及世界各國施壓,一定程度上也成為了人民幣升值的導火索。值得借鑒的是,日元升值也可謂是美國一手推動的結果。1985年9月美國壓日本簽訂了“廣場協議”,日元在此后的17個月內升值了57%。促使日本不斷開放金融市場,施壓日元加快國際化。

3 人民幣升值原因與日元升值原因的不同因素

3.1 升值幅度不同

1985年至1995的10年間,日元對美元一度升值達3倍;2005年7月-2008年9月期間,我國實行匯改,采取浮動匯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累計升值約21%,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約24%。很顯然,人民幣升值幅度遠遠低于當時日元的升值幅度。

3.2 外部環境與壓力不同

日元升值面對的壓力很大,美國要求日本開放商品市場,降低進口壁壘,迫使日本將日元大幅升值,1985年9月美國壓日本簽訂了“廣場協議”;英美等國于1987年2月迫使日本簽署了以利率調整為主的“盧浮宮協議”;迫使促使日本不斷開放金融市并積極推動日元國際化。人民幣升值目前來看基本屬于溫和性質的升值,升值速度比較緩慢,并且美國施壓多是通過會議或者領導發言,施壓人民幣升值的同時還伴隨著政治利益的斗爭,未來趨勢更加不確定。不過人民幣升值并沒有形成類似“廣場協議”的法律文件。

3.3 內部經濟結構不同

日本80年代后期被稱為內需主導型的經濟增長并沒有擴大消費需求,而是轉向投資品,實際上是依賴土地、股票價格的暴漲才得以實現的泡沫經濟。而中國的股市在政府的強力干預下泡沫已經提前破滅,房地產政策雖然一緊再緊,但只是放慢了增長速度,不至于馬上破滅。同時日本泡沫破滅之后經歷的長期的通貨緊縮,而中國目前正面臨著相當程度的通貨膨脹。

4 結語

在當今的國際經濟中,雙方制衡已經演變成為各國博弈、相互牽制的局面,人民幣升值也正是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中一步步被推進,演變成為各國政治經濟勢力的戰場。對比日元升值的原因看待人民幣升值,會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國的啟示,以期避免歷史的悲劇再次上演。

人民幣升值 論文題目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針對人民幣升值來論述其對于我國制造業的影響,從長期影響跟短期影響分別論述,并提出我國制造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善方法。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制造業;長期影響

一、引言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5 年7 月21 日發布公告進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后,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形成了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實現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循序增加。人民幣升值問題已經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人民幣匯率存在升值壓力的原因與國際間錯綜復雜的社會、政治、經濟利益相糅合,既有內部推動,又存在外部壓力。從國內看來,我國對外貿易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的長期雙順差,以及國外熱錢的不斷涌入,使我國外匯儲備數額巨大,對外匯需求較少。從國際看來,金融危機后美國采取寬松貨幣政策使得美元貶值,人民幣相對升值;美、日、歐盟等國家一直以“不公平的低價”抨擊我國的出口品,給人民幣升值施壓;我國從發達國家進口先進技術與產品受到一定限制也擴大了貿易順差,外部壓力迫使人民幣升值。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制造業的短期影響

人民幣升值,同樣數量的美元只能換取更少的人民幣,以美元標價的進口商品的人民幣價格下降了,而以人民幣標價的出口商品的美元價格升高了。我國內資制造業主要有對原料進口依賴度很高的石油及天然氣開采、鋼鐵、石化等重工業,以及對產品出口依賴度很高的輕工制造業。人民幣升值后,前者由于對進口原料的剛性需求,進口價未因匯率變動而明顯的下降,企業沒有從升值中獲得多少實惠。而對于輕工制造業,一方面國內原材料成本價上升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外國進口我國輕工制造品主要看重其低廉的價格,出口價的上升必然嚴重影響其銷量,導致利潤下跌。據統計,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品的利潤約下降12%,毛紡織品下降約8%,服裝業下降約13%。因此人民幣的大幅升值會導致大量低利潤企業倒閉,工人失業。對于外銷的企業,它們面臨和國內出口型企業一樣的問題,成本上升而銷售利潤下降。為優化資源配置,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當中國的廉價原材料及勞動力優勢消失后,投資方便從中國市場撤資,而選擇投資成本低的國家設廠。但對于內銷的企業,我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國內生產總值不斷增加,人均收入不斷提高,中國蘊藏的巨大市場潛力。人民幣升值使得他們在國內銷售的商品收入可以轉換成更多的美元,國內銷售帶來的利潤遠大于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成本負擔,內銷型外資企業反會增加在華投資,這使內資制造業面臨的競爭更大了。

三、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制造業的長期影響

(1)促進技術和產品創新,加快產業發展。人民幣升值,對內資出口型企業而言,成本上升,產品價格下降。制造行業的全面提升,使中國出口品不再只依賴低價優勢,從而增強了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2)減少能耗,節約能源,緩解能源壓力,給行業發展更大的空間。原材料、燃料和動力價格伴隨人民幣升值而上漲,將會使企業越來越注意能耗問題,從而使我國制造業擺脫高能耗低產出的狀況。(3)提高工人收入,改善中國廉價勞動力現狀。人民幣升值使勞動力成本上升,迫于成本壓力的中小企業在競爭中被淘汰,而完成創新取得發展的企業在上升的成本下仍能保證自身利潤的取得,實現企業和工人的雙贏,有利于改變中國廉價勞動力的狀況。(4)優化招商引資結構,促進內資企業的發展。部分中小外資企業考慮在中國投資的成本上升,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撤出中國市場,將改變中國當今投資泛濫的局面,為內資企業提供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5)增加國內消費,拉動內需,減小我國輕工制造對出口的依賴。人民幣升值,出口品實際價格下降。出口企業和外資企業減少出口,而增加在中國國內的銷售,將會增加中國居民的消費,促進內需。一方面改變中國GDP的不合理結構;另一方面也減小了輕工制造品對出口的依賴。(6)以短期失業換取長期就業空間的擴大。人民幣升值可以降低我國制造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成本,這有利于我國制造行業加速產業升級,促進制造業的良性發展。長期看來,中國有很大的投資和就業的空間。

我國制造業過分依賴出口和低價優勢,長期采用高消耗高投入的生產模式,勢必阻礙其長遠的發展。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制造業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政府作為宏觀調控者,應該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合理調整產業結構,整合產業鏈,為企業的發展和工人的保障提供政策環境。企業更應把握契機,自主創新,優化生產與銷售模式,在挑戰中成長,因為優勝劣汰一直就是我們的生存模式。

參考文獻

[1]李永寧,郭玉清,趙鈞一.人民幣匯率升值對我國制造業影響[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孫博凱.人民幣外匯衍生產品市場及其風險分析[J].企業導報.2009(7):36

[3]孟猛,鄭邵陽.人民幣實際匯率和匯率錯位對中國制造業出口貿易的影響[J].世界經濟研究.2008(5)

上一篇:關于減肥與健康的論文題目范文下一篇:黃瓜幼苗生長論文題目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