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隨著中國新時代的發展范文

2023-10-10

隨著中國新時代的發展范文第1篇

1、加強奧運精神在學校體育中推動力度的必要性

加強奧運精神在學校體育中的推動力度, 積極引入奧林匹克教育理念和精神, 深入加強學校體育改革, 從理念、內容與方法等方面為學校體育發展切實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在一定程度上, 促進學校體育與奧運精神的融合, 以現代教育與文化觀念為背景, 為學校體育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1.1、為學校體育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相互理解, 體現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奧運精神, 有利于從體育認識和觀念層面加強對學校體育的理論指導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 借助奧運精神的力量引導人們加強對學校體育重要性的認識, 從而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激發學校學生參與體育教育活動的主動性。一方面, 以奧運精神為指導思想, 從全員參與性出發加強奧運精神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引導作用, 以人類社會身體教育活動形式為方向, 促進學校體育活動向社會文化活動方向發展;另一方面, 在學校體育活動中加強青少年學生對身體鍛煉的認識, 增強青少年學生體質為目標, 從學校體育活動出發樹立全面的終身體育觀念, 從而從根本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加強奧運精神的認真實施, 引導學校體育向可持續發展方向發展, 為實現終身體育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1.2、為學校體育教學提供了發展生機

“更高, 更快, 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 在一定程度上充分體現了奧運精神, 在學校體育活動中積極引入奧運精神, 有利于促進青少年學生樹立積極進取的奮斗精神, 在體育運動過程中鼓勵青少年學生積極創造, 以朝氣蓬勃、超越自我的運動態度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運動潛能, 從而準確把握住奧運會精神的有利時機, 在學校體育中切實傳承和弘揚奧運精神, 積極發揮學校體育辦學特色以及所擁有的優勢資源, 從體育教學困境中積極采取措施將文化教育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 最終從體育活動中加強學校學生意志力的培養, 實現增強青少年學生體質、全面發展的目標。

1.3、為學校體育發展標注了新的標簽

在體育運動中充分發揮奧運精神的引導作用, 在滿足青少年學生愛玩天性的同時, 為學校體育發展標注了新的標簽。一方面, 引導學校體育從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解脫出來, 樹立全面積極的體育觀念, 而不是僅僅從教學方面出發加強學校體育運動, 而是在奧運精神作用下充分切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以青少年學生心理需求出發加強奧運精神對自我發展的契合點培養, 從而從體育活動中探索出良好的心理發展特征, 加強奧運精神的應用, 明確制定競賽規則, 引導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加強比賽實踐活動的舉辦, 從而切實遵守規則、加強公平競爭;另一方面, 以體育健兒奧運精神為學校體育發展突出教學和實踐重點, 在一定程度上根據學校學生情況引入競技體育, 從而加強對青少年學生身體素質的了解, 以健康狀況出發提升青少年學生人才培養的質量, 從而為學校未來發展提供發展動力和平臺。

2、以社會發展為背景加強奧運精神在學校體育中的推動力度的對策和建議

2.1、以奧運精神為指導思想認真貫徹教育方針

必須合理規劃學校文化課學習與藝術、體育等課程的學習, 切實以奧運精神為指導思想深入改革學校體育教學機制, 在認真貫徹教育方針的基礎上促使學校體育從自由活動形式中解放出來。一方面, 堅持以教育改革為背景, 加強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機制的轉變, 以學校體育建設為中心僅僅把握住奧運運動的大好時機, 在積極轉變體育教學觀念的同時, 引導學校領導及全體師生加強對體育運動重要性的認識, 從思想覺悟方面切實貫徹落實奧運精神, 引領學校緊跟時代潮流;另一方面, 立足與學校體育建設實際情況, 將學校體育工作納入文化建設總體規劃中來, 通過加強學生體育運動提升其身體素質, 以健康的體魄為開展體育工作提供保證, 從而將提高全體師生身體素質工作作為全面發展的突破口, 以促進學校發展的重要工作出發引導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其作用, 從而將體育工作與語、數等文化課放在同等的位置, 積極開展體育專題會議, 加大宣傳工作, 有針對性地根據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在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同時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2.2、加強資金投入、強化學校體育活動建設

資金投入是學校體育建設的基本保障, 必須加強投入資金, 為學校開展體育工作配備相應的基礎設施, 積極采取措施強化學校體育活動建設。首先, 為體育教學配備專業的師資隊伍力量, 改變體育教師由其他文化課教師兼任的現狀, 以提高教師身體素質出發加強素質教育的引用, 從而根據學生需求出發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以強大的師生隊伍為體育師生之間開展體育教學、活動、訓練等注入活力;其次, 必須根據學生運動需求加大體育操場、運動器材等各方面的建設, 加大資金投入增添各種體育器材, 增大體育運動場地的建設力度, 加強學校與企業、社會等多方年之間的協作, 切實貫徹奧運精神落實操場與宣傳工作, 加強體育場地和器材的合理布置, 為體育正常教學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最后, 豐富體育活動內容, 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以社會發展為背景, 以科學技術為導向充分了解奧運精神的實質, 從而在體育運動中樹立全面積極的運動理念。

2.3、引導學校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

在認真貫徹和執行奧運精神的基礎上, 引導學校師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 從而從健康體魄出發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首先, 加大學校對體育工作的定位, 根據學生體育建設現狀建立健全體育工作目標機制, 引導學校體育定位在健康的字眼上, 從而完善體育與身體健康知識內容, 以有效的知識體系加強學校體育教學工作中心的認識, 切實實現提升學生身體健康的目標;其次, 以奧運精神為導向, 加大學校體育教學模式的轉變, 打破傳統教師單一上課的方式, 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指導作用, 引導學校學生自主選擇體育課程內容與任課教師, 在給予一定時間自由度的基礎上, 切實開展課余體育鍛煉活動, 以校園體育文化為基礎為學校體育的訓練及發展注射活力, 從而面向學校全體學生, 定期根據身體素質狀況開展體育節活動, 豐富校園文化體育活動;最后, 加強學校身體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 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出發, 以身體素質突出問題積極開展學校學生的健康知識教育, 豐富和更新體育教學內容, 加強低年級階段學生對體育運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 從而積極調整體育課程結構, 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 為正常開展體育工作提供發展條件。

2.4、落實奧運精神、明確制定學校體育工作標準

必須引入競技體育, 加強其與學校體育活動的有機結合, 從而以奧運精神為指導思想, 落實奧運精神, 明確制定學校體育工作標準, 充分發揮體育教學機制與條例的作用, 提教學標準和有效的評價體系促進學校開展學校體育工作。首先, 根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件, 積極舉辦體育比賽活動, 激發學校全體師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第二課堂活動, 旨在培養學生特長、實現個性發展, 將學校體育納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戰略性任務中來, 切實傳承北京奧運理念, 推動奧運精神在學校體育活動中的深入開展;其次, 必須充分尊重體育發展與教學規律, 以體育課教學為基礎, 加強奧林匹克教育與學校體育課程和實踐的融合, 形成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與課堂體育活動的配合, 從整體教育計劃出發以制度形式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 在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氛圍方面, 切實加大體育工作宣傳力度, 積極傳播健康理念, 引導學校開展有效的陽光體育運動;最后, 必須抓好學校常規體育工作, 制定嚴格的學生體育鍛煉標準, 充分利用上課與課外活動的時間加強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季節和把握, 立足于現在, 放眼于未來, 將學校體育工作納入戰略性發展建設中來, 加大學校體育工作發展的長遠規劃工作, 促進學校體育實現深入改革和開展的進程中去。

3、結論

總而言之, 加強青少年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 有利于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促進國家實現繁榮富強的基本目標。因此, 有必要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 建立健全學校體育工作機制, 借助奧運精神的東風, 切實采取各種措施繼承奧運文化精神, 從思想、行動等方面加強奧運精神對體育工作的深入, 以奧運精神為指導思想認真貫徹教育方針, 加強資金投入、強化學校體育活動建設, 引導學校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 從而落實奧運精神、明確制定學校體育工作標準, 促進學校實現素質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丁春琴.強化學校體育場館的開放力度推動社區體育發展[J].浙江體育科學, 2012 (05) .

[2]劉國川, 李根軍.北京奧運會對我國學校體育發展的啟示[J].體育世界 (學術版) , 2009 (12) .

[3]張新華.學校體育發展問題的再認識[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1 (06) .

隨著中國新時代的發展范文第2篇

楚都中學為了將《荊州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行動計劃》落到實處,學校分級負責、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科學構思,努力推進,力爭在今后三年內實現“五個一流”,即:辦學條件一流、育人環境一流、教師隊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育質量一流。具體匯報如下:

一、搞好關愛工程——讓愛充滿陽光 楚都中學地處城鄉結合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已成必然,“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需要學校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幫助他們排除種種心理障礙,助長他們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我們的主要措施是: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優化育人環境。

學校成立了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了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實行兩個優先。

我校按照“3+2”模式組建互助小組,即三個普通學生帶兩個留守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優先輔導,優先照顧。每位教師還要求結對1—2名學生,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他們生活。

3、構建留守學生網絡檔案,形成關愛合力。為了落實留守學生關愛行動,我校建立了留守學生的檔案和聯系卡,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4、積極開展各種活動。

為了“留守學生”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我校在周末下午,教師都要隨留守學生到學生家里走訪,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學習輔導、勞動指導、文育活動等。

學校在家訪時,還與留守學生的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與留守學生遠在外地的家長定期電話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并對農村的老年監護人(如學生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一定的家教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 “愛崗敬業 關愛學生”寫寫八個字,說說一句話,要做起來可真不是那么簡單。

我認為一個學校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教,一個教師只有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老師的身正,在德育中尤為重要。其身不正,何以為師?學校是文明的搖籃,教師是文明的使者,

我認為學校教育均衡發展就是愛崗敬業,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備好課,上好課,批好作業,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學業成績,關愛學生的點點滴滴,他們的日常起居,他們的思想動態,他們的學習狀況,他們的身體狀況我們都必須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們有快樂我們與其一起分享,他們有困難我們和他們一道分擔。

二、強化質量意識——讓質量鑄就品牌 在座的各位領導都知道,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我們楚都中學基于新課程倡導的“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開展有效教學活動,促使我校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究,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我認為教學質量不是單一的,他是涵蓋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我們的措施和辦法是:規范辦學行為。我們在強化教育教學管理的基礎上,著力規范課程開設。按照教育部的規定該開設的課程我們都開齊了,我們還根據楚都中學的特點,開設了信息課,文藝體育大課間綜合課。在編班問題上,我們一貫堅持編班均衡,不編慢班,實驗班,重點班,并嚴格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努力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在規范學生收費招生方面,我們堅持義務教育零收費標準,堅持教育局劃片招生,就近入學的原則,探索教學模式?,F在各個學校都在搞教學創新。有的是高效課堂,有的是陽光課堂,有的是名師課堂。我們楚都中學教學創新的路子是腳踏實地,立足質量。

我們要求教師要對教材理解深刻,認真研讀了教材,反復的揣摩編者意圖,領會教材設計思路和掌握教材內容。在此基礎上對教材的進行有效的整合。

其次我們要求教師了解學情。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教學效益不取決于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于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因此我們強調教師建立新知識的生長點,使學生學會從原有的知識點上建構新知識的本領。最后我們開展師生活動。

我認為課堂教學是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組合而成,而課堂教學效益的高低又取決于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的程度。因此,合理有效的開展學生活動便成為有效教學的重點。那么,怎樣的學生活動才是合理有效的呢?我的理解是合理有效的學生活動不僅能讓他們的口、手動起來,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的腦動起來;不僅能夠完成知識與技能的教學,還能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促進學生發展和進步的目的。

我始終認為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關系著學校的生存和教育的發展。因此,學校的重點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它是學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題、主旨和主線。我們應查找自己在教學上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及找出解決的辦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主張"向40分鐘要質量",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均衡發展就是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搞好校園建設——讓優美的環境怡人 一說校園標準化建設就是學校硬件,我認為教師的精神建設應該是校園建設的軟件。長期以來人們用最美麗的語言最圣潔的情感來贊美教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事業是太陽底下最神圣的事業”,我們把均衡教育作為追求的理想目標,作為自身的實踐過程。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教育均衡的夢,那就是愿燦爛的陽光灑在每個孩子身上。

胡錦濤總書記說過,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教學工作水平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我們建設和諧校園是讓師生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楚都和諧校園的要求,促進學校發展。也就是說,楚都的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團結友愛,全校上下一條心。

我認為構建和諧校園,是增強校園創造活力的現實需要。創造活力是學校生命力和學校生存發展的現實力量和動力源泉,是教育事業協調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尊重和保護好廣大教師的創新精神,承認、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校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和切實保證。

當然校園標準化建設包括優化學校布局,我們的目標是:

我們本學期準備在征地20畝的基礎上,改建10000平方米的運動場,利用荊北小學分流資金修建1650平方米的教學樓,同時把變壓器由50千安增容為250千安。2012年力爭對舊教學樓改造,

提高寄宿制的保障水平。新建860平方米的女生宿舍,2013年建學生浴室和校園購物超市,學校自己購車買賣蔬菜食品。

推進教育教學的教育技術準備。2011年在學校17個班建成教育信息技術“班班通”2012年完成理化生實驗室建設,體育,音樂,運動場等配套。

2013年建成遠程網,互聯網,校園網。啟動教師周轉房建設。計劃在教師自愿的基礎上,建成40套教師周轉房,解決教師住房困難問題,為教師解決生活困難。

四、提高教師素質——讓教師之花盛開。

我認為教師素質的提高首先要加強師德師風的修養,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顆進取的心。要熱愛學生,對學生有博愛之心,要以誠相待,要寬容和有強烈的責任感。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教師終身學習應具備五種能力:學習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適應現代教學能力、研究學生能力、自我調控能力。

更新教育觀念非常重要,我們要不斷學習與反思,勤動筆,勤動腦。認真鉆研本學科知識,同時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增加自身的知識含量。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持之以恒

我認為我們楚都中學的教師素質還是比較高的,但是這與時代的發展是不相適應的。在這些方面我們的措施和辦法是:

(1) 加強師德考核,提高教師職業道德。在教師中大力倡導"愛崗敬業、務實奉獻、校榮業興"的主人翁精神,使教師自覺加強對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和修養,明確職責,熱愛教育事業,樹立"終身教育"觀念,為人師表。

(2)積極參加教學活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每學期教師入校,都要匯報三個課:一是如何備課,二是如何講課,三是如何指導學生。 不定期開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研討班,請知名學者教授到學校舉行如何上好一堂課的活動。

(3)開展教研活動。每周專門利用星期五下午為教研活動時間。教師與教師在教學上增進了解,共同提高。

(4)每期舉辦優質課觀摩課。優質課教師同臺競技,聽課是全體教師。之后,要求每位教師寫出以優質課應該怎樣、你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差距、應如何改正提高為內容的文章的一篇,并在實際中應用,學期末進行教師測評。

(5)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學校選派教學管理人員和骨干教師參加國家和省的各種能力教育研討學習,以點帶面,由他們做學習體會報告,傳達到每位教師,并組織教師討論、交流、學習。每學期每個教師都要讀教學名著1—2部,寫讀書筆記一萬字。

(6)積極鼓勵教師參加荊州區“強師論壇”活動,每個教師每天必須參加點擊強師論壇活動。每年不少于350次。

五、 對楚都中學教育均衡發展的思考。

我認為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是針對現實中教育供需不平衡提出的,因而它首先意味著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包括社會總資源對教育的分配。但是另一種觀點認為,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涉及的主要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權利保障問題,以及教育民主與教育公平問題。還有觀點認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內涵豐富,主要包括三個層面:區域之間均衡發展;區域內部學校之間的均衡發展;群體之間的均衡發展。就我們楚都中學而言,同一學校的教師之間發展不均衡;學生在接受教育的起點、過程和結果方面不均衡,他們的家庭教育在能夠獲得盡可能的發展與成長方面不均衡。就具體而言,我們要努力采取三個措施:在物質層面上我們楚都中學的教師要讓學生追求優質資源的相對均衡配置,第二要讓教師提供相對平等的教育機會與條件,在就學過程中得到同等的對待與支持;第三,在意識層面上關注每個兒童潛能的最大程度的發揮,并為之提供最適宜的環境及條件。”

在學校均衡發展上我的座右銘是“保障每一個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權利,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盡可能的發展。”

隨著中國新時代的發展范文第3篇

國資委產權局副局長郜志宇,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18辦副主任楊文生、處長羅雯出席會議。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發表重要講話,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劉冰做工作報告。

宋鑫表示,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中國黃金不尋常的一年。一年來,經理層、各部門、各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務院國資委工作要求,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金銅價格大幅波動、安全環保標準提高、礦業權退出自然保護區等錯綜復雜形勢,保持定力,埋頭苦干,圍繞引領行業發展、提高自身發展質量和全年目標任務,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依靠廣大干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改革創新、攻堅克難,按照年初工作會提出的“九個持之以恒”以及年中工作會議的各項工作要求,采取了一系列的“組合拳”措施,辦成了多件大事。 具體表現在黨建工作開創新局面,公司治理得到新提升,深化改革獲得新突破,生產經營創造新業績,隊伍建設增添新活力,安全環保再上新水平,科技創新邁上新臺階,重點項目取得新進展,配合審計取得新成效,引領行業發展達成新共識等10個方面。

在分析國內外形勢和集團形勢基礎上,宋鑫指出,2018年作為中國黃金開啟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自覺服從并主動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把握新時代,融入新時代;我們必須肩負起鞏固行業領先地位、走在行業發展前列的重任,堅定不移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礦業公司;我們必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定不移地把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變革到提升發展質量上來,進一步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持續優化高質量發展空間和環境。

宋鑫表示,中國黃金將2018年確定為以全面提升資源質量、資產質量、安全質量、經營質量為核心的“質量變革年”。將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精神,緊緊圍繞集團公司第三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全面推動創新發展,全面提升資源質量、資產質量、安全質量、經營質量,努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礦業公司。

圍繞今后一年工作,宋鑫強調了九項重點工作。

一是要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奮力譜寫黨建工作新篇章;

二是要毫不動搖推進戰略規劃落地落實,全面塑造轉型升級新格局;

三是要毫不動搖推進“資源生命線”戰略,實現優質資源占有新突破;

四是要毫不動搖推進深化改革落地生根,積極搶抓改革發展新機遇;

五是要毫不動搖推進創新驅動協調發展,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六是要毫不動搖推進生產經營做深做細,實現經營質量效益新提升;

七是要毫不動搖推進全面依法從嚴治企,打牢依法合規經營新基礎;

八是要毫不動搖推進產融結合互動發展,實現資產質量提升新突破;

九是要毫不動搖推進安全生產綠色發展,實現安全質量邁上新臺階。

劉冰在工作報告中表示,2017年,是集團公司規范董事會建設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屆經營班子成立的第一年。一年來,在集團公司黨委和董事會的正確領導下,中國黃金認真組織落實年初確定的“九個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啟動實施“六大攻堅戰”,圓滿完成了各項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任務,全集團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進一步鞏固,在建設世界一流礦業公司的進程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一是全力以赴抓生產經營,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二是一以貫之抓提質增效,綜合競爭力持續增強; 三是鼓足干勁抓深化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在公司制改制、“處僵治困” 、階段性“壓減”任務、“三供一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四是堅定不移抓創新發展,科技創新成效顯著; 五是全面從嚴抓企業管理,確保了企業穩健運行; 六是持之以恒抓安全發展,安全、環保形勢持續好轉。 針對2018年工作,劉冰部署,要重點抓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全面釋放產能,抓好產品銷售和增值,從而全面實現高質量的生產和銷售。

二要全力以赴提質增效,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繼續縱深推進全過程成本管控,加快瘦身健體,不斷提升企業經營質量。

三要強基固本抓好資源,通過立足現有企業和礦業權打好增儲戰,放眼國內國外打好并購重組戰,統籌協調完善好激勵措施等工作,打牢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四要統籌協調快速推進,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建設步伐,并推進投產項目的竣工結算和審計,確保重點項目取得新突破。

五要全面深化改革,快速推進管理體制變革、企業三項制度改革、“處僵治困”專項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激發企業新的活力源泉。

六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和商業模式創新、協同創新,發揮創新的引領支撐作用。

七要加大財務金融工作力度,通過加強資金管理,保障資金鏈安全,加強資本運作,放大資本功能,以及把握歷史機遇,拓寬產融結合空間,做好產融結合大文章。

八要持續提升安全保障,堅決保證安全生產、綠色發展,堅守發展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而扎實推進綠色發展。

九要強化重要領域風險防控,繼續落實從嚴治企要求,切實抓好重大風險防控,確保企業行穩致遠。

十要加強作風建設,狠抓黨建促進發展。點燃站在新起點上再出發的激情斗志,大力提倡干事創業,同時強化執行抓好落實。

工作會上,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王曉梅宣讀了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表彰決定。10個單位獲得先進集體獎,10名同志獲得先進個人獎。

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魏山峰出席會議。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孫連忠主持會議,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奇傳達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袁先立傳達了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精神,黨委委員、總會計師朱書紅和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趙占國出席工作會。

在職代會上,職工代表團審議通過了《工作報告》、本提案、《關于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職工違紀行為處分規定》。同時,選舉產生了集團公司工會第一屆女工委員會,王曉梅、牛艷萍、邵秀鳳、劉紅梅、張靜等5人當選。

隨著中國新時代的發展范文第4篇

〔關鍵詞〕新時代;新境界;政治現代化;人民當家作主;國家治理;權力監督;從嚴治黨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當前我國化解社會矛盾中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機制研究”(13AZZ003)

〔作者簡介〕包心鑒,濟南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山東濟南25000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這一重大政治論斷,既指明了當代中國發展所處的新的歷史方位,又開辟了當代中國發展所追求的新的價值境界。新時代與中國政治發展有著更為內在的邏輯關聯:一方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首要的決定性因素,是政治的變革和政治的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堅強的政治定力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擔當,在政治領域推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注重從政治的高度回答和解決中國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有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辟了新境界、進入了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深入反腐倡廉、推進國家治理、彰顯民主法治,這一系列重大政治改革措施,從根本上改變了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全面加強了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標本兼治整肅了黨風政風,初步營造起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不斷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權利獲得感和政治安全感。正是這些具有實實在在內容和強有力措施并建立在制度支撐和制度保障基礎上的政治改革與政治發展,引領和推動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的改革與發展,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從而使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深層次的變化。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最顯著標志,也是最強大動力。當代中國政治領域所發生的巨大變革及其所產生的能動效應,雄辯地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政治功能的定位:“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1〕另一方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開拓前進,首要的關鍵性因素,是進一步拓展當代中國政治改革和政治發展新境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實現政黨治理和國家治理現代化。“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2〕政治的這一特殊功能和實質,決定了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中,政治變革和政治發展始終居于統領全局的重要地位,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作用。我們只有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為引領,把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作為根本任務,把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建設作為核心內容,著力解決好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等新時代新發展中的基本政治問題,才能順利進行一系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一以貫之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

一、適應新時代走向強起來的新趨勢,進一步拓展政治現代化新境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具有特定的時空定位和豐富的內涵界定。新時代,是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性發展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么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3〕總之,這是一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發展中由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的偉大時代。

強起來,是一個具有現代化內涵和現代化指向的全面變革與發展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要實現經濟強、文化強,而且要實現政治強、社會強;不僅要謀求國家強,而且要謀求人民強;不僅要達到宏觀強,而且要達到微觀強;不僅表現為強大的對外影響力和塑造力,而且表現為強大的內質力和發展力。從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本質特征和構成要素來分析,我國正在開啟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是一個經濟現代化、政治現代化、文化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生態現代化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共同推進的全面現代化發展過程。其中,政治現代化又處于特殊的地位、蘊含特殊的功能、釋放特殊的作用。從現代化本質意義和現實任務來說,新時代走向強起來,關鍵在于進一步拓展政治現代化新境界。

政治現代化,既是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結果,又是推進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的強大動力和根本保障。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政治現代化一直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解的情結。自從英帝國主義堅船利炮轟開中國大門,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淪入落后挨打、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近代中國的落后,歸根到底是政治的落后。從此,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也就開始了謀求現代化尤其是政治現代化的艱難奮斗,無數仁人志士、英雄兒女為實現現代化夢想奔走呼號、上下求索、浴血奮戰、拋灑熱血,乃至付出生命的代價。然而在那“長夜難明赤縣天”的舊中國,政治腐敗、國力羸弱、民族分裂,現代化終究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了政治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穩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真正站了起來,中國現代化才邁開了堅實的歷史性步伐。

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初心和使命的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中國現代化嘔心瀝血、久久探索、前赴后繼、奮斗不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明確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奮斗綱領,開辟了依托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中國現代化的新征程。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明確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奮斗目標,開辟了通過改革開放之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新紀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承接起實現中國現代化的“接力棒”,明確提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有力開辟了通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中國現代化的新境界。中國現代化歷史進程深刻告訴我們,以人民當家作主為核心內容的政治現代化,既是經濟社會現代化的最重要前提,又是全面現代化的最重要內容。

從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特質和發展規律來看,正在走向強起來的中國,現代化前進步伐已經行進到這樣一個重要節點上:既要繼續完成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技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的歷史任務,又要突出完成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制度現代化的緊迫任務,制度現代化的實質就是政治現代化。不著力推進政治現代化,其他方面的現代化不可能上升到新的水平,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不可能得以深入解決,甚至難以為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最緊迫的任務和最直接的要求就是加快中國政治現代化歷史進程。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包含著豐富的政治現代化戰略思想,為當代中國政治改革和政治發展指明了根本方向;黨的十九大確立的新時代新發展戰略,在政治現代化的主要構成要素上,進一步開辟了當代中國政治現代化新境界。

第一,新時代進一步開辟了實現人的現代化新境界。

現代化從其本意來說,就是實現和滿足人的現代需要的行為和過程;因而現代化的最高指數和根本標準是人的現代素質的提升和人的全面發展。在政治變革和政治發展中實現人的現代化,尤其是社會主義政治現代化的核心要素。這一核心要素和重大任務,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尤其居于愈益凸顯的地位。無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還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兩個“十五年”,只有更加注重人的解放和現代素質的提升,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為最終實現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人,其核心價值取向是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從一開始就蘊含著人的解放和人的發展的樸素政治意義。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從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出發,著眼于解決貧困、實現溫飽、走向富裕、全面發展的人的現實需求和發展目標,將這一通俗易懂且寓意深刻的概念引入我國現代化視野,賦予其嶄新的時代內涵。小康社會,猶如中國現代化征途上一面光輝耀眼的旗幟,鼓舞著、激勵著億萬中華兒女為實現美好夢想而辛勤勞作、不懈奮斗,同時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不斷完善自己、發展自己。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思想,黨的十九大關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則更多凸顯人的主體地位和現代發展的政治要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質是“發展”,這個發展,核心內涵是人的發展,著力實現以人為中心的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從而為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營造更加健康的社會環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是“全面”,這個“全面”的核心內涵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突出體現在覆蓋的人群是全面的。全面小康社會是包括每一個地域在內的全面發展社會,是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的全面發展社會;還突出體現在涉及的領域是全面的,是以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為核心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全面發展的現代文明社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必須實施一系列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戰略,打好一系列以人為中心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更深層次地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第二,新時代進一步開辟了實現制度現代化新境界。

制度現代化,是后現代化理論關注的焦點問題,是現代政治變革和政治發展的核心內容。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在于制度現代化?,F代國家治理歷程及實踐經驗表明,小治治事、中治治人、大治治制,“治理國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作用的”?!?〕制度是一種以規則或運作模式為主體的社會結構,包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會制度以及各種類型的具體制度,是對國家行為的規定和支撐,是對個體行為的規范和制約。在制度體系中,政治制度尤其居于統領全局、影響長遠的位置。一定的政治制度是一定國家性質和國家形式的集中體現;政治制度完善和成熟的程度是國家和社會成熟與完善程度的集中體現。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實現制度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政治現代化的最重要內容。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而深遠的價值意義就在于通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促進制度現代化,從而進一步開辟當代中國政治現代化新境界。

制度現代化進程與民主政治發展有機融為一體。馬克思深刻揭示,民主的實質和本質就是人民在國家制度中的位置。他指出:民主發展的基本邏輯關系是:“不是國家制度創造人民,而是人民創造國家制度。”〔5〕 列寧從國家制度及其治理角度進一步揭示了民主的實質:“民主是國家形式,是國家形態的一種。”“民主意味著在形式上承認公民一律平等,承認大家都有決定國家制度和管理國家的平等權利。”〔6〕把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現代化作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目標,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治改革和政治發展的最鮮明特點,也是在新時代進一步開辟中國政治發展新境界的最關鍵環節。

第三,新時代進一步開辟了實現法治現代化新境界。

現代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是現代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正確處理法治與人治的關系、法治與民主的關系,實行以民主為基礎的現代法治,是建設現代國家的關鍵。法治與社會主義更是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系,一些國家所以出現挫折甚至內亂,歸根到底是囿于人治思維和模式,未能走上依法治國現代化道路的結果,人存政舉、人亡政息;在社會主義中國走過的歷史征途上,既有法治彰顯帶來的政通人和,也有法治懈怠造成的嚴重挫折。正是在深入總結歷史經驗尤其是世界社會主義正反經驗的基礎上,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政治戰略,開辟了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的政治發展新道路,開啟了當代中國民主與法治建設新時代。

民主是法治的靈魂,法治離不開民主。馬克思指出:“在民主制中,不是人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為人而存在。”這也就是說,法律要由人民來制定,法治要為實現人的權利和利益服務。馬克思將此稱之為“民主制的基本特點”。 〔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顯著政治標志就是把民主和法治有機地統一起來、融為一體,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條基本原則,把保障人民根本權益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而有效推進了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有力開辟了當代中國政治現代化新境界。

第四,新時代進一步開辟了實現黨的建設現代化新境界。

現代政治從根本上說是政黨政治。政黨的性質、綱領、組織、能力以及黨員隊伍狀況,直接反映著一定國家和民族的政治發展狀況,乃至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政治前途和命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國政治制度和政治架構的最本質特征,當代中國現代化尤其是政治現代化,關鍵決定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現代化為坐標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直面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和新的挑戰作出的重大政治戰略,是在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現代化的關鍵政治抉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新要求,進一步開辟了黨的建設現代化新境界。這就是,“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8〕

人的現代化、制度現代化、法治現代化、黨的建設現代化,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相互影響、相得益彰,共同構成新時代政治現代化的主體內容,鮮明昭示著通過政治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走向強起來的歷史大趨勢。

二、適應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進一步拓展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證新境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和現實指向,這就是針對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深入解決“不平衡的發展”和“不充分的發展”的問題,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新時代新發展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權利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9〕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平穩地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達到了小康。在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長,而這些方面的需要歸結到一點,就是對美好政治生活的需要。人天生是政治動物,人的政治需求是人的本質屬性。人民對美好政治生活需要的不斷增長,既是社會變革和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時代呈現,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一再強調,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善于從政治的高度看待問題、解決矛盾,把握人民對社會發展的需求。恩格斯指出,馬克思十分注重政治在社會變革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如果政治權力在經濟上是無能為力的,那么我們何必要為無產階級的政治專政而斗爭呢?”〔10〕列寧強調:“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確地看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產任務。”〔1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的必然選擇,是堅持黨的本質屬性、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立足于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政治生活需要,更加“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2〕

第一,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鞏固和完善我國基本的政治架構,是在新時代不斷拓展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證新境界的根本政治前提。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加強黨的領導和堅持依法治國的根本基礎;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和社會的基本方式,是加強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依托。三者有機統一于我國政治發展的偉大實踐,體現了獨具特色的政治發展邏輯,為確保人民當家作主搭建起牢固的制度架構。習近平反復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13〕

在新時代中國政治發展新進程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尤其要處理好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與用完善法律和健全制度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關系。在我國政治體系和政治生活中,黨居于核心領導地位,“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14〕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充分調動人大、政府、政協等主要政治實體以及法院、檢察院等主要法治機構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發揮作用,確保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根本保障。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內在要求必須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依憲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有效實現。

第二,加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改革和完善選舉民主,是在新時代不斷拓展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證新境界的根本政治保障。

選舉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以選舉民主為支撐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安排。”〔15〕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扎實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創新,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利,著重解決選舉過程中重形式輕內容甚至弄虛作假拉票賄選等弊端,在選舉民主中切實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和當家作主權利,確保人民代表真實反映民心民意,有力發揮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密切聯系人民群眾、代表人民群眾管理國家事務、強化對行使公權力的國家工作人員嚴格監督等功能。實踐有力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完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尤其要通過不斷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充分發揮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制定法律和運用法律確保人民當家作主權利中的主導作用,確保選舉民主更加真實廣泛地代表人民意愿、維護人民權利。

第三,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更好發揮協商民主的國家治理功能,是在新時代不斷拓展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證新境界的根本政治路徑。

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必須拓展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習近平深刻指出:“實現民主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說只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評判標準。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權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選舉時有投票的權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續參與的權利;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選舉的權利,也要看人民有沒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社會主義民主不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參與實踐。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中國共產黨執政和國家治理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各個方面、各個層級的工作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人民對自身利益的實現和發展上來。”〔16〕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中既大力推進選舉民主,不斷鞏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又高度重視發展協商民主,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在確保人民當家作主中的常態化作用,有力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鮮明彰顯了人民民主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有機融合的現代政治發展邏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提出了新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要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加強協商民主制度建設,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保證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權利。”〔17〕新時代新征程,必須進一步拓展和彰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在推進國家治理、確保人民當家作主中的常態化制度功能。

進一步拓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政治參與功能,保證人民廣泛持續深入地參與國家民主管理。協商本身就是參與,民主協商的過程就是吸引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廣泛參與國家治理的過程。通過常態化、制度化的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社會基層協商,尤其充分發揮政黨協商的導向、示范和推進作用,建構起社會各界知情明政機制和參政議政平臺,可以使人民群眾經常性地參與到國家治理具體實踐中來。協商民主在給人們提供廣闊參與空間和機會的同時,也內在地要求提升自己的參政議政水平,把實現自身利益和維護國家利益有機地統一起來,從而形成一種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良性互動的政治生態和政治過程,使各種政治資源和社會資源都能有效地整合到保證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權利上來。

進一步拓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決策修補功能,保證黨和國家決策更好反映人民意愿、代表人民利益。 現代國家治理,從決定意義上說是決策的科學制定和正確實施。任何一項決策制定的偏頗或決策實施過程中的疏漏,都有可能侵害人民的權益,甚至帶來社會不安定因素。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增強執政本領”,強調“領導十三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8〕這一要求意義重大而深遠。擔負著國家治理重任和人民幸福期待的決策制定者和執行者,尤其應當清醒意識到自己的政治責任和政治擔當,深入探索國家治理規律,努力提升國家治理能力,以科學的決策能力和堅定的執行能力釋放國家治理體系的政治功能和社會效能。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正是在提升決策能力、促進科學決策方面彰顯了不可忽缺的國家治理功能。協商民主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在決策形成之前和決策實施過程之中開展廣泛協商,把民主協商貫穿于、滲透于決策制定和決策實施的全過程,努力形成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彌補決策疏漏的民主共識。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民主協商的過程,也就是決策修補的過程,也就是從決策層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過程。

進一步拓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多元共治功能,保證人民共建共治共享和諧社會。傳統治理與現代治理的本質區別在于是“統治”還是“共治”、是“一元”還是“多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治理進入“多元共治”新階段,這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最重要制度化平臺。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強調要“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大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19〕在廣泛、多層、制度化的民主協商平臺上,各種意見、建議、愿望、訴求得以充分合理地表達,政治權力和行政權力趨于“軟化”,權力的運作需要經過充分協商、多元共議的過程才能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這樣一種民主協商過程,無疑一方面可以使民愿民意更順暢地進入決策層,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在推進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力促進黨政機構順應民意改進工作,最大限度地代表人民的意愿管理國家和社會。

進一步拓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民主監督功能,保證一切公權力都置于人民監督之下。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不僅表現在民主參與、民主管理上,而且表現在民主監督上。對于確保人民當家作主權利而言,民主監督的實質是政治監督,也是權力監督。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這是公共權力的本質特征和運行原則。民主監督是否有用、有效,關鍵取決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架構是否有利于將權力置于人民監督之下,取決于人民是否真正擁有民主監督權利。人民對公共權力的監督,不僅表現在選舉權上,即在民主選舉時通過對候選人的投票表達自己的民主監督權;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即擁有廣泛而經常的知情權、參與權,通過參與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充分表達自己的民主監督權。這就是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在人民民主監督權上的各自功能及其實現。對于人民依法有序監督國家權力來說,選舉民主是重要的、有效的,然而能否確保國家權力按照人民的意志、符合人民的利益健康運行,關鍵還在于人民能否在廣泛持續深入的政治參與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民主監督意愿、行使自己的民主監督權利。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則在更廣泛的社會層面開辟了人民持續參與國家治理從而有效監督國家權力的政治實踐。這樣一種政治監督,在進一步開辟當代中國政治發展新境界中具有不可忽缺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意義。

三、適應新時代制度定型和完善的新目標,進一步拓展國家治理現代化新境界

“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問題”是國家問題?!?0〕“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21〕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說到底就是從政治的高度處理國家機構運行中的問題以及國家與社會的關系,不斷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從而有效發揮國家對經濟和社會的特殊推進作用,更好地服務人民和造福人民。這是無產階級執政黨的執政使命,也是社會主義國家治國理政所特有的政治邏輯。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制度的優化、定型和完善?,F代民主不是雜亂無章狀態,更不是各行其是的無政府主義,而是一定制度支撐和規范下的參與國家行為。恩格斯指出:國家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上的產物,社會所以需要國家,是因為“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面,這些經濟利益互相沖突的階級,不致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圍以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異化的力量,就是國家。”〔22〕從本質意義上說,國家即社會發展的“秩序”,而“秩序”的最大權威即制度。在現代社會,國家調節社會矛盾、促進社會進步的主要政策是通過各類制度來體現和實現的。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現代科技進步,制約和規范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愈益覆蓋社會各個領域和各個層面,包括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社會制度、生態制度、政黨制度等等,以及作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體展開和具體實現的體制和機制。制度是現代國家治理的根本支撐,對國家機器的正常運作和經濟、社會生活產生非常直接的重大影響作用。正如恩格斯在談到政治對經濟的反作用時舉例認為,“國家就是通過保護關稅、貿易自由、好的或者壞的財政制度發生作用的。”〔23〕在現代國家,民主的制度化尤為重要。無論是“多數人決定”,還是“保護少數人利益”,民主的任何原則和過程都不能僅僅停留在善良的主觀愿望和完美的道德約束上,而必須落實為實際而有效的制度設計、制度安排和制度建構,充分發揮制度建立“秩序”、規范“秩序”、發展“秩序”的重要作用?,F代制度是現代國家建設的最重要資源,是實現政治現代化的最重要部位。正是抓住這一關鍵的要害部位,鄧小平深刻總結我們黨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經驗教訓,精辟指出:“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4〕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動中國政治改革和政治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和緊緊抓住制度改革和完善這個根本性、全局性、關鍵性問題。

新時代中國政治發展的根本任務,就是要進一步回答和解決好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習近平強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25〕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推向前進,必須深入探索和回答一個根本性問題,這就是如何從國家治理層面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樣一個重大問題,在以往的理論和實踐中,雖然有所涉及、有所回答,但并不深刻、并不系統,甚至并不清晰。我國新時期前30多年的改革,重點解決的是如何調整生產關系及社會關系,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釋放社會活力這樣一個現實問題。在改革歷史進程中,如何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升制度現代化水平,這樣一個重大的根本性問題,被逐步地凸顯出來,這就是鄧小平在上個世紀90年初提出的著名的“制度逐步定型”論。在1992年南方重要談話中,鄧小平深謀遠慮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更加定型化。”〔26〕從鄧小平1992年南方談話到2012年黨的十八大,恰好整整20年,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還需要進行10年的奮斗,時代將這一重大任務歷史性地交付到以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身上。這不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開拓前進的新的著力點,也是當代中國政治發展新的邏輯起點。

習近平以敏銳的時代意識、非凡的理論勇氣,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創新引領,創造性地提出并初步回答了從何處著力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定型化這一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7〕關于這樣一種政治發展進程,習近平作了規律性闡發:“從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的前半程已經走過了,前半程我們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革,現在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后半程,我們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這項工程極為宏大,零敲碎打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形成總體效應、取得總體效果。”〔28〕這段重要論述,對于我們深刻理解新時代中國政治發展新課題、新境界至關重要。“后半程”與“新時代”,有著內在的邏輯關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其最突出標志是我們黨開啟了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制度現代化的偉大“后半程”;而完成“后半程”制度改革和制度定型的歷史任務,則是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的最強大動力。

新時代新征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定型和完善提出了新要求、確立了新目標,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這一重大政治變革上進一步開辟了中國現代化新境界。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坐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黨的十九大高屋建瓴地謀劃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總體戰略,繪制了一幅氣勢恢宏、前景壯美的發展藍圖,展示了以習近平為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雄心壯志,踐行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一個“決勝期”——到2020年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全面小康社會;一個“歷史交匯期”——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乘勢而上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兩個“發展階段”,即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前15年和建成現代化強國的后15年。這一個一個目標宏偉的戰略謀劃和一步一個腳印的戰略步驟,不啻是中國人民在由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偉大征途上的一座座里程碑,更是中華民族昂首闊步邁向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鏗鏘腳步聲。新藍圖已經繪就,新征程已經開啟,關鍵就在于我們把現代化的歷史使命轉化為扎扎實實的現代化社會實踐。

未來35年的宏偉目標和歷史使命,凸顯著進一步推進制度的定型和完善、不斷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政治發展新目標、新境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必須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新需要,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和推進這一系列重大戰略的主線就是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更本質的層面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定型和完善。能否抓住制度改革和創新這條主線,是能否順利建成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也是能否順利實現“歷史交匯期”宏偉目標和艱巨任務的關鍵。在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步伐不能停止,制度定型和完善的社會革命任務依然十分繁重。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前15年”,進一步推進政治現代化步伐,使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得到充分保障,使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的政治架構基本建成,使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總目標基本實現。只有這樣,才能勝利完成“后15年”的宏偉目標和任務,把我國建設成為有現代制度支撐、有現代治理能力保障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黨的十九大之后,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政治改革和政治發展邁開了進一步走向制度定型和完善的新步伐。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是深入拓展國家治理現代化新境界、開辟新時代制度定型與完善新境界的政治綱領。這次改革的主要目標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黨和國家職能體系,形成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體系,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裝力量體系,聯系廣泛、服務群眾的群團工作體系,推動人大、政府、政協、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協調行動、增強合力,全面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29〕無疑,這是新時代我國政治上層建筑領域的一場深刻革命。順利推進這場政治革命的步伐,完成這場政治革命的任務,不僅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重要制度保障,而且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解決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體制機制問題,為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造有利條件。

四、適應新時代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的新要求,進一步拓展權力監督體系合力新境界

堅持標本兼治,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構建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長效體制和機制,不斷凈化優化黨內政治生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治發展的最突出內容,也是最強大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反腐敗斗爭提出了新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指出:“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習近平著重強調:“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必須堅如磐石。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既得利益集團。”要“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0〕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再次強調:“要深化標本兼治,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標本兼治,既要夯實治本的基礎,又要敢于用治標的利器。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減存量、重點遏增量。‘老虎’要露頭就打,‘蒼蠅’亂飛也要拍。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嚴厲整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31〕這些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話語,深刻表達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在治理權力腐敗問題上的堅定決心和高度自覺,深刻昭示了新時代中國政治發展的新追求、新境界。

反對和根治腐敗的利器是加強對公共權力的監督。加強權力監督,防止權力腐敗,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一條重要原則,是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執政的共產黨來說,加強權力監督不啻是黨的生命。恩格斯強調:“為了防止國家和國家機關由社會公仆變為社會主人”,必須將國家機關的“一切職位交給由普選選出的人擔任”,并且要加強對所有國家公職人員的監督,“規定選舉者可以隨時撤換被選舉者”?!?2〕馬克思指出:人民有權監督國家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這是人民群眾把國家政權重新收回”的重要體現,“是人民群眾獲得社會解放的政治形式。”〔33〕列寧對黨內監督的性質和意義則作出更加明確的闡述:“黨本身必須對它的負責人員執行黨章的情況進行監督,而‘監督’也不單單是口頭上加以責備,而是要在行動上加以糾正。”〔34〕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一切共產黨員尤其是擔負重要領導職務的共產黨員,都必須自覺接受黨員和人民群眾的批評監督意見,根據黨和人民群眾的愿望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一個政黨對自己的錯誤所抱的態度,是衡量這個黨是否鄭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對本階級和勞動群眾所負義務的一個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公開承認錯誤,揭露犯錯誤的原因,分析產生錯誤的環境,仔細討論改正錯誤的方法——這才是一個鄭重的黨的一個標志,這才是履行自己的義務。”〔35〕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權力監督思想,結合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就加強權力監督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十八屆六中全會專門討論加強權力監督問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針對新的歷史條件下權力腐敗的新表現、新特點,我們黨就加強權力監督體系建設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論和實踐探索。所有這些,共同構成了具有鮮明特色和時代特征的權力監督思想體系,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在新時代進一步拓展權力監督新境界的根本綱領和行動指南。

第一,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我們的權力是人民給予的,必須“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來“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習近平特別強調:“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任何人行使權力都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自覺接受人民監督。”“不想接受監督的人,不能自覺接受監督的人,覺得接受黨和人民監督很不舒服的人,就不具備當領導干部的起碼素質。”〔36〕“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信任不能代替監督。”〔37〕深入反腐斗爭揭露的各類案件表明,失去嚴格制約和監督的權力勢必導致腐敗;權力不論大小,只要不受制約和監督,都可能被濫用。

第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考驗愈加嚴峻,權力愈易腐敗,如何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這個問題并沒有徹底解決。大量事實告訴我們,權力失去監督,腐敗必然愈演愈烈,最終結果就是亡黨亡國。解決權力腐敗問題的關鍵是“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8〕

第三,重點強化黨內監督。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各類監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以黨內監督帶動其他監督、完善監督體系,才能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習近平強調: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根本上解決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問題,把強化黨內監督作為黨的建設重要基礎性工程,使監督的制度優勢充分釋放出來。”“黨內監督是永葆黨的肌體健康的生命之源,要不斷增強向體內病灶開刀的自覺性,使積極開展監督、主動接受監督成為全黨的自覺行動。”〔39〕

第四,構建權力監督體系。黨內監督是重要的,但不是權力監督的全部,必須同其他方面監督有機結合起來,相互支撐,共同形成監督合力。習近平指出:“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各種監督形式中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但如果不同有關國家機關監督、民主黨派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結合起來,就不能形成監督合力。”〔40〕“要堅持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統一,以黨內監督帶動其他監督,積極暢通人民群眾建言獻策和批評監督渠道,充分發揮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作用。”〔41〕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 “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強調要“把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起來,增強監督合力”,“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2〕這是在新時代進一步構建權力監督體系的根本遵循。

第五,關鍵在于發展黨內民主。在十八大以來逐步形成的權力監督制度體系中,最有特色、最有成效的就是充分發揮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作為黨內監督專職機關的作用和充分發揮黨內巡視制度作為黨內監督常態化制度的作用,自上而下建立各級監察委員會。一方面,大力推進紀委改革,加強制度創新,保證各級紀委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推動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另一方面,加強黨內巡視制度改革,“劍指黨風廉政方面存在的問題,重點就是‘四個著力’,著力發現是否存在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問題,著力發現領導干部是否存在權錢交易、以權謀私、貪污賄賂、腐化墮落等違紀違法問題,著力發現是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問題,著力發現是否存在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43〕強化權力監督體系合力,歸根到底必須建立在完善黨內民主制度、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確保黨員民主權利基礎之上。

五、適應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標準,進一步拓展思想建黨、制度治黨、紀律強黨、質量興黨新境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站在時代潮頭的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更高標準。黨的全面領導與全面從嚴治黨互為條件、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由此確保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實現,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治發展的根本經驗,也是在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一步拓展中國政治發展新境界的基本邏輯。應對嚴峻考驗,全面從嚴治黨,在引領新時代中煥發黨的新氣象,不啻是新時代中國政治發展新境界的“新”中之“新”、重中之重。

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精辟思想和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豐富經驗深刻表明,堅持思想建黨、制度治黨、紀律強黨、質量興黨有機結合,是在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引領開創中國政治發展新境界的基礎工程和關鍵環節。

第一,堅持思想建黨,夯實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思想基礎。思想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基礎性建設,是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和復雜環境中永不變色的根本性保證。早在1929年古田會議上,毛澤東就鮮明提出了“思想建黨”的重要綱領,強調黨員不僅要組織上入黨,而且思想上要真正入黨。思想建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尤為關鍵和緊要。習近平深刻指出:“對黨員、干部來說,思想上的滑坡是最嚴重的病變,‘總開關’沒擰緊,不能正確處理公私關系,缺乏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各種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散一尺。”〔44〕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思想建黨,必須緊緊抓住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踐行群眾路線、扭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這個“總開關”四個關鍵環節。

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追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堅持思想建黨、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根本任務和首要要求。習近平尖銳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F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45〕強化黨的宗旨,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不要忘記中國共產黨是為什么而建立的,不要忘記人民永遠是黨的生存之基、立命之本,“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6〕踐行群眾路線,就是要時刻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一刻也不脫離群眾。習近平深刻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47〕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是黨的建設永恒的內容。 “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正確理論,人格力量集中體現為我們黨的優良作風。”〔48〕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踐行群眾路線,歸根到底決定于扭緊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權力觀這個“總開關”,這就是要真正堅持“三嚴三實”:“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三嚴三實”是“共產黨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準則,也是黨員、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9〕

第二,強化制度治黨,把制度建設貫穿黨的建設各個方面。制度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性建設,在黨長期執政條件下尤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意義。從毛澤東明確提出的“制度建黨”,到鄧小平明確提出的“制度管黨” ,再到習近平明確提出的“制度治黨”,深刻反映我們黨在加強自身制度建設上認識不斷深化、覺悟不斷提升的過程。2014年10月8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首次提出“制度治黨”,精辟指出: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50〕2015年1月13日,在十八屆中紀委五次全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明確強調:“在改進作風問題上,我們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須保持常抓的韌勁、長抓的耐心,在堅持中見常態,向制度建設要長效。”〔51〕2015年3月5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深刻指出:“從嚴治黨,關鍵是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從嚴管好各級領導干部。從嚴管理干部,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既從思想教育上嚴起來,又從制度上嚴起來。”〔52〕2015年6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24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從反腐倡廉角度進一步強調:“法規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效性。要貫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加大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力度,把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際需要、新鮮經驗結合起來,本著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則制定新的法規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規制度、廢止不適應的法規制度,努力形成系統完備的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53〕2016年1月12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從凈化優化黨內政治生態的高度進一步指明了強化制度治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指出:“要抓住建章立制,立‘明規矩’、破‘潛規則’,圍繞發生的腐敗案例,查找漏洞,吸取教訓,著重完善黨內政治生活等各方面制度,壓縮消極腐敗現象生存空間和滋生土壤,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促進政治生態不斷完善。”〔54〕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構成內涵豐富、思想深邃的制度治黨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是對毛澤東“制度建黨”和鄧小平“制度管黨”思想的堅定傳承和創新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進一步豐富和創造性貢獻,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抓住根本問題和要害問題全面從嚴治黨、凈化優化黨內政治生態、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黨的十九大進一步凸顯了制度治黨思想。十九大報告關于“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明確強調,要“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深入總結了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六條基本經驗,第一條就是“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一,既要解決思想問題,也要解決制度問題,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根本任務,把制度建設貫穿到黨的各項建設之中”?!?5〕

制度治黨和思想建黨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思想教育是重要的,但不是萬能的。任何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為都離不開制度的規范和促進,任何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都需要用完善的制度加以制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制度既是一種基本架構,又是一種行為規范,同時還是一種心理約束;對于黨的整體來說,優良的制度是使黨的組織得以正常運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支撐;對于黨的個體來說,優良的制度是使黨員、干部的積極因素得以充分調動、消極因素得以有力抑制的不可忽缺的強制性力量。這正是在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中為什么要更加突出強化制度治黨、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有機結合起來的內在政治邏輯。

第三,嚴格紀律強黨,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無產階級政黨是由鐵的紀律鞏固和維系的特殊政治實體,紀律嚴明、步調一致,是黨的鮮明特征,是黨具有強大戰斗力和生命力的重要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突出強調“嚴守黨的政治規矩和政治紀律”,明確強調:“嚴明黨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政治紀律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方面必須遵守的規矩,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證。”〔56〕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習近平重點闡明了嚴肅黨的政治紀律、嚴守黨的政治規矩的根本方向,指出,黨內政治規矩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規則;黨內政治規矩包括豐富內容:“其一,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章程,也是總規矩。其二,黨的紀律是剛性約束,政治紀律更是全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方面必須遵守的剛性約束。其三,國家法律是黨員、干部必須遵守的規矩,法律是黨領導人民制定的,全黨必須模范執行。其四,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57〕 黨的十九大把紀律建設列為黨的六大基本建設內容之一,對于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更加具有特殊意義。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全黨要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要尊崇黨章,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內生活的侵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58〕全面加強紀律尤其是政治紀律建設,用嚴明的紀律管全黨治全黨,使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無疑是在新時代強黨興黨、確保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關鍵。

正確把握黨紀與國法的關系,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用紀律管住全體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讓紀律成為黨員、干部不可逾越的底線,是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法律與紀律的關系,對于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來說,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是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遵守的底線,黨的組織和個人也不例外,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必須自覺履行的義務。但是僅僅做到這一點還遠遠不夠,除了這個義務之外,黨員個人尤其是領導干部還必須嚴守黨的紀律,這是無條件的義務。因為我們黨是肩負神圣使命的政治組織,是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先鋒隊,是由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先進政治實體。黨的先鋒隊性質、歷史使命和執政地位決定,黨規黨紀必然也必須嚴于國家法律,黨員個人尤其是領導干部不僅要模范遵從國家法律,而且要自覺嚴守黨的紀律。如果混淆了紀律和法律的界限,認為只要守法就可以了,把違紀當成“小節”,不違法就沒人管、不追究,久而久之必然會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不正?,F象。共產黨員尤其黨員領導干部只有既牢固樹立法律意識,又不斷強化紀律觀念,把遵從國家法律當成基本行為規范,把嚴守黨的紀律當成基本行為尺度,才能“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模范踐履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

第四,落實質量興黨,用黨的建設質量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無產階級政黨是由先進分子組成的先進組織,黨是否具有先進性和戰斗力,歸根到底決定于黨員的質量。思想建黨、制度治黨、紀律強黨,歸根到底要落實到質量興黨上來。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總要求,具有深刻的時代性和現實針對性。我們黨已擁有8900多萬黨員,是世界最大的政黨。習近平總書記尖銳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大要有大的樣子。”〔59〕“大的樣子”,就是所有共產黨員都像個黨員的樣子,所有黨員領導干部都成為群眾的表率,而絕不做列寧所說的那種“徒有其名”的黨員。只有注重和落實質量興黨,我們黨才能真正成為群眾模范、人民公仆、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引領承載著十三億多人的“中國特色號”巨輪劈波斬浪、奮勇前進,勝利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

思想建黨、制度治黨、紀律強黨和質量興黨這四個方面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有機融匯成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新路徑,共同開創新時代中國政治發展新境界。

〔參考文獻〕

〔1〕〔11〕列寧專題文集(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2,302-303.

〔2〕〔21〕列寧文稿: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407,407.

〔3〕〔8〕〔9〕〔12〕〔14〕〔17〕〔18〕〔19〕〔30〕〔42〕〔58〕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11,62,11,36,20,38,68,49,67,68,62.

〔4〕〔1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28,69.

〔5〕〔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1,281.

〔6〕列寧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1.

〔1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

〔15〕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06.

〔16〕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22.

〔20〕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

〔22〕〔2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506.

〔24〕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25〕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8-01-06.

〔26〕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27〕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

〔28〕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M〕//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27.

〔29〕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N〕.人民日報,2018-03-01.

〔31〕〔41〕〔55〕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8-01-12.

〔32〕〔3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13,95.

〔34〕列寧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

〔35〕列寧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36〕〔38〕〔39〕〔40〕〔43〕〔44〕〔45〕〔46〕〔47〕〔48〕〔4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99;176,177;213,215;217;200-201;63;57;69;156-157;157;158,162.

〔37〕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G〕//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7.

〔50〕〔51〕〔52〕〔5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140,146,149,150.

〔54〕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5.

〔5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131-132.

〔5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347.

〔59〕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7-10-26.

(責任編輯:陳果)

隨著中國新時代的發展范文第5篇

1.1 傳統體育繪圖課程開展情況

體育繪圖課程作為高等體育院校必修課程,自黃壽山發表的一篇名為“運動技術單線圖的畫法”的論文為始,開啟了體育學術界對體育繪圖的關注與研究。文章中強調美術基礎知識,如,透視關系、人體比例等,并以“火柴人”命名單線技術圖[1]。1986年9月在蘭州召開的全國高師體育專業教學計劃研討會決定將體育繪圖列為專業必修課。從此之后,全國高等院校體育專業技術教學中,體育繪圖作為工具課被較為廣泛使用。

但是體育繪圖目前在高校發展遇到瓶頸,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專業師資不足,沒有專業的體育繪圖教師。如,體育繪圖一般是專項教師自行授課。這不僅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同時又不利于體育繪圖課程的專業發展。第二,體育繪圖課程課時少。在國內體育院校調查中發現,有些高校體育繪圖課時縮水,內容過于簡單,或者教師“比葫蘆畫瓢”而非“授人以漁”。體育繪圖可根據現有較為成熟的理論,如,項群訓練理論,對于不同項群進行分類指導。在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中,如,藝術體操、武術套路,體育繪圖繪制整套動作,有助于學生的對技術動作的整體記憶。在技能主導類格斗對抗性,如,跆拳道、柔道中,繪圖需要更加精確,腿抬到比腰狀態,頭與腳尖的斜度等都可以通過紙上的比例生動表達出來。對于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性項群,如,羽毛球、網球、排球和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項群,如,足球、籃球,體育繪圖在繪制隊形變化、進攻路線上有助于學生快速理解[2]。簡單到位的體育繪圖,有助于學生趨向“理想化模型”的記憶。根據具體專項來安排體育繪圖的教學內容應該成為體育繪圖高校教學中重點考慮的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體育繪圖作為較為直觀的教學手段,已開始向中小學體育教學滲透。

1.2 體育繪圖課程與電腦技術結合SWOT分析

計算機進入課堂參與教學為學生帶來更加寬闊的視野。如,體育繪圖和CAD、Flash結合開發體育繪圖軟件、田徑人體動作計算機軟件的開發、Flash輕松制作體育繪圖等。體育繪圖與計算機結合拓寬了體育繪圖的應用范圍,而電腦技術對于學校范疇的體育繪圖教學則有利有弊。

S——優勢。首先,計算機介入體育繪圖教學有利于課程的開發、創新,由于它是一門技術,需要專業教師掌握為教師增添技能。其次,計算機繪圖使繪制更加便捷、新穎。最后,激發學生新的興趣點,為傳統手繪課程體育繪圖注入新鮮血液。

W——劣勢。首先,繪圖需要的效果對于普通計算機在屏幕顯示和運行內存上要求更高,提高了學校的硬件投入成本。其次,教師需要通過相關培訓,進而消化熟練再進入課堂教授學生。計算機繪圖花費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資金成本是否能起到切實有效的用途,需要慎重考量。

O——機會。在體育事業發展前景看好的當下,掌握計算機繪圖技術服務于體育用品業、體育新媒體、體育綜藝等體育產業,為自身發展謀得新機遇。

T——威脅。體育繪圖作為傳統課程面臨計算機技術的威脅,需要不斷地進行修正,找出手繪體育繪圖不可替代的特性,進而保持優勢突破瓶頸。

2 體育繪圖在教學之外的應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民眾越發注重身體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我國全民健身事業取得了蓬勃發展。馬逢伯等人研究指出體育繪圖在全民健身中通過形象思維可以進行腦部鍛煉,有助于激發腦細胞活力,尤其對老年人起到增強記憶和健腦的作用[3]。這是體育繪圖與運動醫學及人體科學等學科相交的一項新課題。中央政府網站于2014年10月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文件:取消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審批,加快全國綜合性和單項體育賽事管理制度改革,公開賽事舉辦目錄,通過市場機制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承辦賽事[4]。政府簡政放權,鼓勵民間組織各類體育賽事體育活動,掌握專業體育繪圖知識和計算機繪圖軟件服務于賽事宣傳、包裝等環節必不可少。

不論是傳統手繪還是電腦技術應用,體育繪圖在體育事業中傳播體育信息、普及體育法律、助力休閑體育等都有它極大地發揮空間。

3 體育繪圖在“互聯網+”時代的拓展空間

在“互聯網+”時代,被視為發展勢頭強勁的中國體育事業更需融入“互聯網+”浪潮。體育繪圖意欲立足“互聯網+”時代,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第一,運用于體育的新媒體傳播。

體育新媒體是指將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整合起來,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通過局域網、互聯網、通訊網及衛星等渠道,為用戶提供體育產業信息和數據的一種傳播形態[5]。計算機體育繪圖用于體育資訊快速傳播上,快速制作專業二維、三維圖片、短片進行即時傳播。在普及體育知識,如,一張圖(一個短動畫)看懂比賽規則、了解體育政策等,體育繪圖使體育信息更加大眾化趣味化。

第二,服務于大眾休閑體育及電子競技體育。

休閑體育近幾年來風起云涌,人們逐漸享受休閑體育帶來的樂趣,尤其是在2014年播出真人秀體育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當中內容成為體育教學及體育全民娛樂、游戲化的主要借鑒。電子體育競技業自2003年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中國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項目,越來越受大眾的喜愛,尤其是青年一代的追捧。具備專業體育繪圖技能結合動漫CG進行電子體育競技設計、制作、開發等環節更顯專業化,加強這一新興體育項目普及度、關注度。

第三,廣泛應用于全民健身事業。

2014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6]顯示:國民體質總體水平有所增長,由民眾自發組織的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如,廣場舞、八段錦、太極扇(劍)、馬拉松、球類比賽、趣味運動會等。健身運動場地中增加體育繪圖圖示,將健身的相關內容進行形象化表達,從而滿足人們在“互聯網+”時代的需求。

4 結語

通過研究發現,似乎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的體育繪圖在“互聯網+”時代有了新的發展機遇,科學合理地發展定位會使體育繪圖的發展空間得以優勢化和延展“?;ヂ摼W+”體育模式能夠在促進體育產業不斷進步的同時增加體育活動以外的其他服務,使原本傳統的體育繪圖搭上快速發展列車。

摘要:隨著時代迅猛發展,科技不斷更新,使得許多傳統課程有了新的生長契機。體育繪圖作為一門專業體育院校的必修課程,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經歷隆替。面對互聯網信息化大環境下的不斷革新,體育繪圖在社會體育服務事業中初露頭角。該文通過歸納體育繪圖相關領域近年出現的新形式,對體育繪圖的定位鑒古觀今,進而試圖探究體育繪圖新的生機活力。

關鍵詞:體育繪圖,互聯網+,體育事業,新媒體

參考文獻

[1]黃壽山.運動技術單線圖的畫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84(2):56-61.

[2]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3]馬逢伯,張宗程.全民健身活動中體育繪圖推廣與普及的可行性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5):24-26,103.

[4]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5]孫怡.政府發力體育產業背景下體育新媒體的作用和發展趨勢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4(16):47.

上一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流程范文下一篇:土地整治項目評估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