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態文明范文

2023-09-09

生態文明范文第1篇

摘 要:改革開放后單向度的粗放型經濟發展,讓人們面臨著生態資源趨緊的嚴峻挑戰,需要對此種“發展”非正義的意識形態和思維定式進行深刻反思,深刻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在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過程中,重構經濟及生態倫理的互動關系、構建城鄉綠色發展命運共同體、完善綠色政績考核評估體系是極為重要的生態正義路徑。

關鍵詞:生態正義;城鄉綠色發展;地方政府競爭;體制改革

一、問題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后,在國家戰略促動下的工業化進程中,因部分群體對社會發展進步的內延與外涵的理解過于片面,未立足于整體角度深層考慮資源的綜合發展潛力,將綜合性、漸進性和內生性的“發展”簡化為其中某一方面的人為性膨脹,偏執性地等同于單向度的經濟主義[1],在自然資本化的經濟邏輯下,預收了眼前待培育的可持續性發展價值。此種非中立的超價值發展審視觀,不僅嚴重影響我國市場的競爭秩序、交易氛圍,更漠視了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與傳統文明成果的傳承。

二、生態非正義的解構及其批判

第一,個體對生態倫理感知的鈍化。在生存社會中,農民在通過務農或畜牧的方式將自然資源經辛勞加工、獲得個人或經濟單位需要的同時,又維護著生態的環境倫理;而現代大多數人在經歷科學革命的沖擊后,生態倫理層面的價值判斷逐漸趨弱或為淪喪,肆意開發高風險工商業項目,嚴重危害著生態系統的安全。部分群體的目標與生產手段比例再也不像原始農民般那樣的協調,而是將環境因素引入經濟維度之中:趨利資本的肆虐橫行讓他們采取經濟擴張的手段來對公共自然資源大范圍動手。此種拋棄道德文明、唯經濟至上的生產觀念,讓人們對自然資源非正義資本化的程度,遠遠超過對大自然饋贈的守護程度。

第二,社會組織對鄉村資源的資本化。公共自然資源的排他性與競爭性,讓投標者對基層鄉村稀缺資源虎視眈眈、伺機而動,他們通過搶占鄉村自然資源而獲取其獨特性、有限性、優越性的方式,進行資本的后期加工培育,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來維持自身名列前茅的優勢地位。此種資本邏輯讓大量社會組織逐漸“公司化”,盲目設項目搞權錢交易,發揮著利用自然資源節省成本、就地取材的地域鄰近優勢,進行無邊界的經濟擴張,與牟利性經濟組織大有趨同之勢。在其創造資本成功靈活運作的經濟活動空間之時,更擴大了城鄉間不平衡發展的差距,違背了新農村建設中的生態宜居發展模式,在這場無序且過度的競爭中,農民這一弱勢群體成為生態災難的被轉嫁者。

第三,地方政府對政績考核的曲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兩大特點為:黨的領導與地方政府體系的行為特征。GDP的競爭,讓地方政府紛紛積極地投身于地方經濟活動中,某些地區將“發展優先”的經濟維度作為政策取向、制度偏好,欲采用不恰當手段對GDP進行瘋狂的縱向直線“拉動”,漠視自身區域在地理區位、資源稟賦、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先天特殊性或局限性,逾越發展邊界,長期處于經濟所謂高速增長的發展幻象中。殊不知,由此引發的諸多漏洞已成為燃眉之急——生態系統嚴重破壞成為中國生態經濟的“癌細胞”與地方政府惡性競爭中不易被量化的隱性代價。

部分干部針對生態資本化的現象未有充分認識、對中央政策落實不到位,未及時制定或修改地方性路線方針,不但未減少對公共自然資源的市場化侵占,甚至更愿于自己任期之內創造出良好政績,用直觀的年終數據講話,忽略了基層群眾賴以生存的維持隱性的美好生態自然環境,對一些僵尸組織的破產進行阻撓,對咄咄逼人企業過度縱容,其中犧牲最大的仍是不可逆的生態毀滅性結果。

三、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形塑路徑探索

(一)促進個體重構經濟及生態倫理的互動關系

1.健全生態正義的生態文化體系。非正義的生態掠奪趨勢,嚴重導致了社會不同層次群體的實際生活質量、經濟收益等社會福利分配的不均勻與不平衡。生態環境的破壞者在經濟主義的發展驅動下將自然資源資本化后,遠走高飛繼續“惡性”開發,卻將其視為“良性”經濟循環;失去制度屏障的弱勢長期棲居者雖未參加開發破壞性活動,卻成為了“經濟擴張”的犧牲者,需承擔他人帶來的不可逆自然毀滅性后果與社會治理責任。對于災難分配的不均衡現狀,資源開發者應立即認識到自己有關生態非正義的種種不妥行為,去除經濟惡性發展的邪念,樹立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正義理念,做到精神文明、道德倫理上的真正“脫貧”。

2.樹立“經濟之善”與“生態之善”相統一的社會理念?!鞍l展主義”的根本性問題是“經濟之善”(經濟合理性)的評估失去了“社會之善”(社會理性)、“生態之善”(生態理性)的前提性規約,并在相當程度上簡化為狹隘性經濟生產活動的“效率”或“競爭力”,因而難以避免地產生“生態之惡”“社會之惡”的后果[2]。反之,若以發展生態作為主要向心力,而將經濟作為附加發展產物的“過善”,也會導致如“經濟與環境置換”模式般的發展失衡現象,唯有將“經濟之善”與“生態之善”相統一結合,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大制度背景下,為無邊界發展確立經濟、生態、文化邊界,方能真正達到現代化意義下的“社會之善”。

(二)加快組織構建城鄉綠色發展命運共同體

1.構建城鄉綠色環境治理系統。改革開放以來,影響城鄉間于各方面的發展藩籬漸成痼疾,統籌城鄉共同綠色發展、改變和摒棄過去“重城市輕農村”的“城鄉分治”觀念,也是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步驟。在推進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統籌工作時,各組織需把握好鄉村自身的資源稟賦與比較優勢而因地制宜,不斷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特色產業的升級;在其努力帶動新型“農村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農村也應以“綠色政績”的環保指標反向地制約考核各級政府,倡導二者形成相互依存促進的良性協同治理關系,將新農村建設作為一項生態工程項目,創建越來越多的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家園,形成生態正義的良性循環。

2.加大鄉村環境監管與執法力度。少數組織忽視社會規范,漠視中央社會環境法規政策,甚至通過詭辯而頑強抵抗,違背倫理道德而又掙脫制度約束,無序地在無邊界發展的道路上愈行愈遠,讓鄉村經歷著物理意義上的劇變及社會意義上的衰敗。鄉村環境監管與執法力度的加大迫在眉睫,應盡快健全鄉村環保專項法律法規,加大對違法污染企業的處罰力度,使處罰標準高于治污的成本;建立鄉村環境監測體系,開展污染企業專項治理工作,通過落實治污方案來幫助相關企業減排降污。其中,針對鄉村中部分處于實施階段的新建項目,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此類項目的管理,不僅要提高此類項目的環保準入標準,也要對該組織的可持續戰略發展規劃進行綜合嚴格審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資源的浪費;針對已處于嚴重反排污標準、處于治污無望階段的組織一律堅決取締,杜絕為了貢獻經濟指標而濫竽充數的僵尸企業,從根源上避免環境污染問題再度泛濫。

(三)完善綠色政績考核評估體系

1.完善政績考核評價的相關內容。傳統追求GDP政績的考核方法著實需要改革,需將過去一味強調經濟速度與規模轉變的著眼點轉移到經濟增長的質量上來,基于地域的實際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政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提倡“綠色GDP”績效評價機制中的生產法或核算法的兩種計算方式,適當增加生態功能建設和生態保護成效方面的考核,因地制宜,讓政績越來越“綠”。相關部門在領導干部進行政績考核工作期間,可適當加大資源消耗、環境保護以及生態效益等方面的考核比重,將考核結果與干部的選拔任用聯系起來,作為干部獎懲和職位提升的重要依據。定期安排干部的文明素質培訓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各級領導干部進一步提高生態文明的政治站位,增強環保法律法規的綠色發展意識,完善“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等責任鏈條,進而在不同方面協助區域走上綠色發展的道路,真正落實環保法提出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的要求。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生態環境保護正義鐵軍”,也可避免生態保護工作在向各級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傳導中,形成越基層的部門對中央環保督察組提出的整改任務越是不斷敷衍應付、做表面文章的差序狀態,讓高素質的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干部對頂層綠色設計愈加深入貫徹落實、層層推進,名副其實地成為所在行政區域內生態環境保護的第一責任人。

2.強化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堅決取締損害人民群眾與守法組織的合法環境權益、擾亂社會組織公平競爭秩序的“黑色組織”,嚴懲其將處于工業鏈尾部的廢棄物清運未果而非法轉移、傾倒固體廢物等行為。某些組織因有地方政府的財政補助資金,便在環境監管的“最后一公里”處撐起了“保護傘”,即使面對連續曝光、環保督察亦巋然不動,甚至肆無忌憚地繼續進行污染惡循環。各級黨委、干部應及時認清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辯證統一關系,杜絕對此類組織進行明里暗里的縱容與庇護行為,應勇于擔當、真抓實干,主動將綠色政績作為面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最佳回應。當然,保護生態環境不能僅僅是事后追究責任,相關的前期預防工作也是相當必要的,相關部門以及人員應當加強日常的監督管理工作,巡視、輿論監督等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及時發現問題,將經濟非正義的苗頭及時扼殺在搖籃之中,糾偏除惡,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生態損失。

四、結語

面對已然顯現的生態毀滅性后果,我國人民應該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全民族的政治共識與執政黨的核心意識形態元素,共同承擔起這項建設美麗中國的政治責任。需深刻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在黨的領導下,通過維護經濟及生態倫理良性互動關系、加快構建城鄉綠色發展命運共同體、全面完善綠色政績考核評估體系等路徑逐步向生態正義的目標大步邁進,和諧共生、綠色共贏必是全國乃至全球追求的生態友好型美麗局面。

參考文獻:

[1]  郇慶治.“發展主義”的倫理維度及其批判[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52-57.

[2]  郇慶治.文明轉型視野下的環境政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25.

生態文明范文第2篇

人是生態的一個組成部分, 人也是生態演化進程最具智慧的物種, 也可以說生態演化的全部意義就在于我們人類走上這個演化的舞臺。而當人類走上演化的舞臺, 生態的演化進程和方向就因人的存在而發生了變化, 這種變化使今天的人類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抉擇。

同樣, 人也是城市的一個組織部分, 是人性的演化催生了城市, 城市也推動了人類的自我發展, 而人類的發展則選擇了實證主義科學體系作為自己發展的工具, 選擇了功利牽引作為發展的驅動力。以致我們今天在這個驅動力的推動下, 在這個工具驅使下, 正在步向背離人性的方向發展。一定的意義上講, 驅動力決定著系統的運動方向和模式。也就是說這種外在享受的模式, 會引發人體的機能和人類種群的機能在享受中退化, 而最終走向毀滅。

同樣, 人是科學技術的創造者, 也是使用者, 人作為科技的主體, 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 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所選擇的科學體系不是加強人體或者是人類內在的修行, 而是強化人外在的享受??茖W作為一個工具, 我們需要知道兩件事, 一是這個工具正確使用的條件;二是錯誤的使用這個工具的后果。那么正確的使用科學這個工具的條件是什么?一是民主, 二是道德。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民主體系, 科學一定會成為權力的幫兇, 如果沒有高尚道德的支撐, 科學一定要淪為金錢的奴隸。錯誤的使用的結果只有一個, 那就是自我的毀滅。

我們今天所說的科學, 是實證主義科學體系, 這是一個試錯體系, 也可以說是一個盲人摸象的模式。在自然面前, 人類要認知的世界是一個無限的世界, 但人的認識能力是一個有限的能力, 這兩者就如螞蟻在高山面前, 永遠無法明白山的形狀與內涵。每一個人, 每一個領域, 看到的世界都只是一個斑痕, 要想實現正確的認知就必須有一個高度的民主與自由的爭論環境。否則科學一定是權力幫兇。

道德是什么?道德, 我個人理解就是兩個含意, 即:天道和人德。那么何謂天道?何謂人德?

天道就是自然之道、宇宙之理。人德就是天人之合、人倫之規、人際之禮、國民之法。

道德的核心是生命的信仰, 不同的生命信仰會有不同的道德體系。正確的信仰才會有正確的道德, 而正確的道德才能有效的規范我們的行為, 科學才能在正確的方向上運行, 否則科學只能是金錢的奴隸。今天社會大量的現實也在證實科學是如何淪為金錢的奴隸。人們不僅偷盜金錢, 人們為金錢可以偷盜人體器官。這些事例都在不停的證明沒有道德制約的科學的可怕。

生態是人類生存演化的基礎, 但人類不是生態演化的基礎, 人類要想作為生態的一個組成部分, 人類就必須承天意、遵天道、守天規、循天律, 按宇宙之心性建人類之信仰, 規范人類之道德。從類才有可能成為地球上一個良性的物種。

回首人類的發展歷程, 我們會看到, 當人類政治覺醒時, 人類建立了憲政民主體制, 人類把權力關進了籠子, 讓權力成為服務的工具, 而不是統治壓迫的工具。人民真正的成為國家的主人。讓封建王朝那種主人為所欲為地奴役仆人成為了歷史。當人類財富覺醒時, 人類建立了公民福利社會, 人們明白健康的權力、受教育的權力、住房的權力, 就如同我們呼吸的權力一樣, 是政府為人民提供的基本保障。人們不會為凍餓街頭而擔憂。人們在這基本的保障下, 人們在一個沒有負擔的前提下自由地去實現他生命的奮斗。在我們中國, 我們財富的覺醒是讓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 我們在期待先富起來的人帶領我們共同走向富裕。當人類科學覺醒時, 人類擺脫了蒙昧, 人類也因此而擁有與自然抗爭的能力。今天大地與蒼天記錄了人類在過去370年過度地使用這一能力所留下的罪惡。今天人類需要生態的覺醒, 讓人類擺脫欲望的控制回歸生命的本真。

讓文化引領生態覺醒

生態的覺醒, 我理解有四個方面。一是生命意識覺醒, 人要明白生命的本源是什么, 生命的歸宿是什么, 什么是生命的當下, 最重要的是人需要一個正確的生命信仰。二是生存意義的覺醒, 人需要知道生為何, 何為生, 人世上萬物是因人而生, 因人而在, 萬物因人而存, 人為萬物而生, 人與萬物互需互依, 相生相促, 人對萬物具有不可推卸的養育責任, 人不能恣意妄為。三是生活目的的覺醒, 人需要明白生活不是一次滿足個人欲望, 或者是追求個人欲望的旅程, 而是一次尋找生命真諦的求索。人只有通過這種不懈的追求與努力才能讓生命得到真正的安息, 讓靈魂得到真正的永生。四是生產目標的覺醒, 人類的一切生產活動, 不僅是要保證人類自身存活和享受的需要, 更是人類心靈與機體功能進化的需要, 人類要通過身心機能的不斷進化及其有利于這種進化的生產與創造, 來實現超越生命, 超越自我, 最終完成人類應該完成的生命使命。

古往今來, 無數的先賢圣哲, 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智慧, 在他們智慧光輝的普照下, 今天, 我們需要一顆贖罪的心, 通過生態修復來救贖我們自己,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 地球就是地球, 沒有人類也是地球, 而沒有地球, 人類便不成其為人類。因此, 人類破壞生態、踐踏地球, 就是在踐踏人類自己;人類修復生態、拯救地球, 就是在拯救人類自身。所以, 我們需要一顆感恩的心, 通過感恩地球, 感恩萬物, 來抑制那顆永無止境的欲望之心, 我們還需要一個正確的生命信仰, 從而實現返回人應有的生命本真。

人類的任何覺醒都需要文化的引領。我認為文化有兩個核心, 一個是生命的信仰, 一個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在這說的生命過程是指, 文化就是人性遠離魔性同化天性的過程。人性可以概括為“吃、性、思、行”四個要素, 這四要素的反復迭代構成了我們人類復雜而豐富的社會。同樣, 天性也可以概括為四個要素“真、愛、善、仁”, 天性的強大制約力引導著人性、同化著人性, 使其遠離魔性。相應的魔性就具有“欺、淫、惡、暴”的特性。今天, 人類的文化更多的是背離天性, 所以我們更加的需要一種能讓人性回歸天性的文化, 讓天性同化人性的文化。它應該是真實的文化、博愛的文化、大善慈悲的文化、克已施仁的文化。為此, 我們是否可以說文化就是那個在生命信仰牽引下, 讓人性回歸天性遠離魔性的過程和那個過程中一切人類的觀念和行為體系??梢哉f中華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燦爛輝煌, 就是因為我們易家倡導的“協和”, 醫家倡導的“辯證”, 道家倡導的“真”與“德”, 佛家倡導的“眾生平等”與“圓融”、“至善”, 儒家所倡導的“仁義”、“孝敬”、“忍讓”, 墨家倡導的“兼愛”、“非攻”, 無不是天性對人性的引領。這, 也是中華古文化具有強大同化能力的根本所在。

在修復地球家園行動中修復靈魂

今天, 我們都知道世界面臨嚴重的生態問題, 中國的情況更加嚴重, 各界有識之士奮起急呼。大量的數據與現實提示我們:如果一個國家在大地的悲鳴中崛起, 如果一個國家是在生靈的痛泣中發展, 那么它所實現的復興絕不會是一個偉大的復興, 而是災難深重的罪惡之舉。

國家的希望在于人民的覺醒, 民族的希望在于人民的覺醒, 今天人類的希望就在于人類的覺醒。生態文明一定是要以人類的生態覺醒為前奏, 只有生態覺醒才能開啟生態文明。希望更多的先知先覺者加入喚醒人類生態覺醒的行列。

最后, 我要說明一個問題, 今天, 中國的大地上, 支撐我們這個生態大廈的各種棟梁已經被蛀蟲所腐蝕。生態的大森林已經變成了蛀蟲們的金錢和美女的樂園。承擔起生態修復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沒有任何懸念的交給了小草。正是小草的執著和犧牲, 才會重構明天的生態之森林, 重建明天的生態之大地。那些匍匐在大地上的小草, 他們是生命的希望和人類的明天。

生態人類就是生態時代的人類,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 從自己開始, 從呼喚你周圍的人們開始, 去實現我們的使命。

生態文明范文第3篇

摘要: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有利于推動農村綠色經濟發展,在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為創造開展多元化的農村發展模式提供機遇。商河縣成功創建國家生態縣,對如何進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探索和改革,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也為我國進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

關鍵詞:農村;生態文明;商河縣

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有利于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同時也為創造開展多元化的農村發展模式提供機遇。近年來,商河縣秉承“生態立縣、工業強縣”的改革發展思路,不斷推進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探索,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解決目前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普遍存在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借鑒和推廣意義。

一、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事關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環節和薄弱環節,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與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難度也有所加大。長期以來,農民粗放的生產模式造成的生態破壞日趨嚴重,農民生活過程中積累的垃圾疏于管理,“垃圾圍村”、“臟亂差”的現象在農村普遍存在,城鄉二元結構及鎮村企業的不合理發展加劇了農村的生態破壞??偨Y起來,目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農民生產過程中造成的生態破壞不容忽視

一是土地退化:我國由于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方式(與自然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土地資源退化面積高達80.88億畝,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56.2%。其中:水土流失面積27億畝(180萬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積5.01億畝(33.4萬平方公里),土壤鹽堿化面積14.87億畝,草場退化面積30億畝,土壤污染面積4億畝。這些退化過程所涉及的耕地10多億畝,占耕地總面積的一半??紤]到重復計算,如以10%扣除后,則我國土地資源退化面積為73億畝,占全國土地總面積50.7%。近二、三十年來,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和粗放的增長方式,使我國土地資源的退化狀況愈趨嚴重。

二是水生態失衡:早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04年年會上,中外專家就重點討論了農業水源污染的問題,并指出了我國農業生產中對農藥化肥的濫用(尤其是氮肥的濫用)已經嚴重危害到了人體健康和環境質量,其非點源污染已經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環境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頁]。加拿大教授斯謬爾指出,中國的耕地面積占世界耕地面積的比例不到10%,而氮肥使用量卻占了世界的近30%。[章海榮:《生態倫理與生態美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頁]我國農田所施用的氮肥有一半在被農作物吸收之前就以氣體的形態揮發到大氣中或從排水系統流失到水體環境中,造成巨大危害,首先是對于飲用水的危害如河水、井水等,農藥和化肥的殘留滲透到飲用水源中并且不斷累積的狀況已經對我國13個省份數百萬的居民的健康構成了威脅;其次是對江河湖泊富營養化的威脅,據統計我國近一半以上的湖泊正處于富營養化的狀態,赤潮、水藻瘋長、水生物因缺氧等原因大量死亡等都已經向人們敲響了警鐘。

(二)農民生活過程中造成的“臟亂差”現象普遍存在

受經濟條件和傳統習慣影響,農村大多數垃圾沒有固定的存放點和處理廠,隨意堆放在道路兩旁、田邊地頭、水塘溝渠等,經過日積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散發出惡臭氣味。農村垃圾污染環境的主要方式有:固態物質污染,即自然堆放的農村垃圾腐敗形成滲濾液;液態污染,即堆放的農村垃圾在雨季被沖刷到水體,造成水體污染;氣態污染,即垃圾腐敗產生惡臭污染以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如大腸桿菌、鏈球菌等細菌和病毒,影響身體健康。近年來,全國多地驚現“癌癥村”,據資料顯示,有197個癌癥村記錄了村名或得已確認,癌癥的形成原因多樣,因環境污染而開成的“癌癥村”正在中國大陸逐年增多。

(三)城鄉二元結構對農村生態的影響不容忽視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過多地關注城市的發展以及城市生態文明的建設,而忽視了農村的生態文明建設,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一是將城市中無法處理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轉移到郊區,采取直接堆放或就地掩埋的形式進行處理。這種方式并沒有從根本上處理垃圾,只是轉移了地點,堆放在農村的大量垃圾必然會對當地的空氣、土壤、水源和農民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二是一些污染型的企業向農村轉移。由于城市對企業的環保準入口檻較高、城市地皮價格較高、勞動力資源不足,至于很多企業將目光投向環保準入口檻較低、地皮價格較低和勞動力資源充足的農村。污染型企業在農村投資建廠,雖然給農村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利益,但是其排放的各種污染物給農村的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危害。三是在城市發展中淘汰下來的商品銷售到農村。由于一些電器巧產品的能耗較大或者其使用過程中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無法進入環保標準嚴格的城市市場,于是這些物品被銷售到環保標準較松的農村,這種轉嫁型的污染對農村的生態環境產生了很大危害。

二、商河縣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及成效

商河縣地處山東省西北部,是一個農業大縣,近年來,商河縣始終堅持科學發展,秉承“生態立縣、工業強縣”理念,走“工業化、城市化同步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互動發展”的路子,努力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和社會協調發展,開創了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社會安定和諧、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嶄新局面。2016年,商河縣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在尋求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特別是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改革探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優化農村環境,加大環境治理力度

農村環境直接關系到農民的身心健康,關乎農民的切身利益。優化農村環境,加大環境治理力度,重點在于解決目前農村普遍存在的“臟亂差”問題。農村環保工作是商河縣加強生態建設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商河縣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狠抓農村生產生活垃圾及污水收集處理工作,農村環境得到切實改善。一是加大整治力度:環保部門經過專題考察,在借鑒外地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了“以城帶鄉”、“人工濕地”和“一體化簡易污水處理站”三種方式處理鄉鎮生活污水。2011年,投資700萬元在10個鄉鎮駐地建設了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同時,加快村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商河縣于2010年11月份率先在濟南市開展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試點工作;二是創新管理模式:采取縣鄉村三級籌資、行政管理以鄉鎮為主體,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負責業務管理的分級管理模式。建立了縣鄉兩級管理機構,每個鄉鎮(街道)建設1處垃圾中轉站,配備1輛垃圾轉運車。鄉鎮(街道)駐地按城區標準配置垃圾桶,每5000平方米設1名保潔員。行政村每15戶設1個垃圾桶,每100戶設1名保潔員。每10個村配備1輛垃圾清運車;三是建立健全保潔制度:1546名行政村專職保沽人員按照規定要求定崗保潔。截至目前,累計投資1000多萬元,建立了12處鄉鎮(街道)環衛所,12個鄉鎮(街道)垃圾轉運站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全縣963個行政村(居)全部納入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范圍。

(二)發展生態農業、推進經濟可持續增長

長期以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對農藥、化肥的過度依賴,使得農業生產進入一種惡性循環:化肥越施越多,而糧食卻越產越少;為了增加更多糧食產量,只有不停地施加更多的化肥!對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導致土地退化、耕地污染、水生態失衡、農產品農藥檢測超標等后果,嚴重威脅了人民群眾的健康。面對這一問題,商河縣立足本縣實際,借助獨特的溫泉優勢,在積極打造溫泉生態旅游業的同時,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農業。先后高標準建設了濟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畜牧科技示范園、鄉村綠洲等農業示范園區,充分發揮其引領農業發展的作用,積極發展特色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和旅游觀光農業,大力打造“綠色食品”、“無公害蔬菜”、“健康肉食”等生態品牌。目前,全縣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達到40家,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79家,建成國家級蔬菜標準園3個,“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127個,被評為國家級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三)加大環保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開展農村環境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是解決我國農村環境問題的一項重要任務。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是農民,只有通過宣傳教育,讓農民樹立強烈的環保意識,充分調動農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才會更加順利,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才能更加長久。商河縣在環保宣傳及農民環保意識的提升方面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一是環保宣傳進農戶:把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擴展到農村,結合農村生態村建設,利用標語、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廣播等形式,結合當前生態村建設,在農村普及環保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積極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比如與齊魯網齊魯拍客團商河站及捷安特車友俱樂部共同開展了“創建國際級生態縣,倡導綠色出行”環保宣傳騎行活動。沿途環保志愿者們向群眾散發環保宣傳資料、秸稈禁燒明白紙,同時進行義務撿拾白色垃圾,以綠色出行宣傳環保,以實際行動積極倡導綠色低碳新生活,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二是環保宣傳進學校:志愿者走進各鄉鎮中小學,采取舉辦講座、展板宣傳、贈送創建宣傳材料等形式,組織好環保知識進學校的宣講活動;開展廢品手工藝品制作課,在寓教于樂中傳播“低碳生活”中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理念。

三、解決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的路徑選擇

(一)抓好農村環境污染綜合整治

農村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出現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與政府的機構、體制以及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有關,因此抓好農村環境污染整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是要從源頭上阻斷鄉鎮企業帶來的污染,一方面,要求企業在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上進行創新,淘汰對環境造成污染的陳舊設備,使用低耗能、低污染的新型設備;加大對畜牧養殖企業的監管,要求其使用排污設施并且環保要求要達標。另一方面,對農村的工業企業進行合理布局,減少由于企業分散造成的耕地資源大量被占用、污染物覆蓋面積廣的問題;二是要從源頭上阻斷農民生產生活中產生的污染,一方面,通過加強生態倫理教育和環保知識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到由于自身在生產生活中的行為所帶來的污染既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同時也對人們的健康帶來了威脅,從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低成本、可持續的農村垃圾、污水處理機制,逐步實現垃圾集中處理,實現無害化和減量化。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變廢為寶,改善村容村貌;三是要從源頭上阻斷城鄉二元結構格局帶來的轉嫁型污染,就要嚴把“入口關”,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轉向農村,推廣使用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此外還要深入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加大對村莊內外、公路兩旁、河道的環境衛生整治力度,使村莊內外的環境有一個較大改觀;同時抓好環衛一體化的長效管理。

(二)發展生態高效現代農業

目前我國廣大農村的農業生產主要還是落后的小農經濟模式,高投入、高消費及低產出、低質量和低效益的粗放落后的生產方式嚴重破壞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因此,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好新農村生態文明的關鍵,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就是改變傳統農業,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的發展過程,科技進步孕育著突破,當前,只有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才能夠為我國農業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F階段,要加快農業科技進步,不斷提高農業技術裝備水平。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堅持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穩定推進農業科技機制體制創新,完善農業產業技術體制建設,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不斷強化技術集成配套。加快農業機械化,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加強目前急需的農機研發、制造,堅持農機農藝結合,實施保護性耕種,構建現代農機服務體系,健全公益性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加強基層農機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建立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加快現代信息技術裝備,強化農機服務機制創新。按照可持續發展理念,大力推廣節水、節電、節能、節藥等農業技術。繼續擴大實施農村沼氣工程,抓好沼氣體系建設,促進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大力推廣節約型實用技術,實現農村清潔工程建設。

(三)加快城鄉統籌進度

一是制定城鄉統一的企業準入制度。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最大障礙是污染問題,而污染的罪魁禍首則是一些環保標準不達標的工業企業。一些企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同時當地政府為了獲得高額的稅收而在政府審核時干預性地放松了環評準入標準,加之農村地區的勞動力較為豐富、工資報酬比較低。因此,要想真正將環保標不達標的企業驅離農村,確保農村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實效,就必須建立與城市同樣嚴格的企業準入機制,二是積極建立農村的環衛標準。不可否認的是城市的環境衛生治理效果要比農村的環境衛生治理效果好很多,原因就在于城市的環衛標準較高、環衛隊伍和機制比較健全,而農村則缺乏必要的環衛標準,在環衛資金投入和隊伍建設上還存在很大的不足,甚至有些農民在思想上就沒有主動保護環境的意識。因此,既要從政府層面出發制定嚴格的農村環衛標準,并嚴格按照環衛標準的要求執行,同時也要積極引導農民增強主動環保的意識;三是縮小城鄉發展的差距。當前,我國城市發展迅速,城市群不斷擴張,城市人口不斷膨脹。這在很大程度上給生態環境造成了比較大的壓力。要減緩城市不斷擴張的速度,保護好耕地紅線,保護好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很大比例的城市人口是由農村人口轉移過去的,由農民向市民轉變在推進城市文明的同時也給農村生態文明帶來了嚴重的損害:大量的農田被荒廢,城市企業排放的污水污染了農村的河流小溪,大量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的出現帶來了較多的社會問題。因此,只有縮小城鄉發展的差距,統籌城鄉發展,才能真正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

生態文明范文第4篇

一、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礎

生態文明是在人類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和諧統一,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成果的總和,是人與自然交流融通的狀態,它既表明人類應該用更文明而非野蠻的方式來對待大自然,又表明在文化價值觀、生產和生活方式、社會結構上都體現出一種人與自然的嶄新視角。其內涵包括三點:一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價值觀,即樹立自然生態法則的文化價值需求,體悟自然是人類生命的依托,把對自然的愛護提升為一種不同于人類中心主義的宇宙情懷和內在精神信念。二是生態系統可持續前提下的生產觀,即遵循生態系統是有限的、有彈性的和不可完全預測的原則,形成生態化的產業體系,使生態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三是滿足自身需要又不損害自然的消費觀,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即人們的追求是一種既滿足自身需要、又不損害自然,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其基本內容是:尊重自然,承認物種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權利;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強調人類的功利和幸福不能超越自然界所允許的范圍;保護生態環境,生態先于一切;主張構造一個以環境資源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社會經濟文化政策為手段的環境友好型社會。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礎,體現在:

1. 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前提,體現在:

(1)生態文明建設決定了生態環境狀況,從而決定了社會成員的聚、散狀況,人員多少和風俗習慣等,近而決定了公共權力的產生、消亡,權力大小以及運作規則等,在此基礎上才能產生政治文明, “環境在宏觀上影響著政治區域的結構、功能和政治區域之間的相互作用,并制約著政治區域系統的運行以及政府高層決策者的政治舉措。”[2](2)自然生態有自在自為的發展規律,人類改變了其作用條件,尊重、利用其發展規律,把自然生態納入到可改造的范圍內,就產生了生態文明,在此基礎上,才會產生政治文明,“生態文明應成為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的基礎。”[3](3)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價值觀強調按自然生態法則、規律辦事,自然是人類生命的依托,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生存,政治文明才能產生,因為“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是最名副其實的政治動物”[4],“政治離開活生生的個人,就無法運轉。”[4](4)生態文明的核心是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這會導致社會、經濟、文化、資源、環境等可持續發展,這是政治文明可持續發展的前提,“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離不開生態文明,沒有良好的生態條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質享受、政治享受。沒有生態安全,人類自身就會陷入不可逆轉的生存危機。”[3]由此可見,“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2. 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基礎,體現在:

(1)生態文明在政治領域中的表現,在政治領域中取得的一切積極成果,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有關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制度規定、各政治行為主體的生態環境保護行為文明和意識文明等,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補充”;二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意識的加強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政治文明中的“生態部分”在整個政治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將日益突出,因為它關系到整個人類及人類社會的前途和命運。(2)生態文明強調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強調生態環境保護,使人們可在尊重和利用自然和生態規律的基礎上,促進自然物質、各種生物自身及其它們之間的健康、有序循環,促進它們的正常生長,從而增加其數量,修復并有效保護生態系統,近而增加、擴大勞動對象,促進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因為“生態文明是物質文明的基礎和前提”、“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3],從而為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物質文明成果是人類最基礎的文明形態,從根本上講,它決定著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物質基礎;精神文明又為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5](3)生態文明尊重自然和生命,強調人類的功利和幸福不能超越自然界所允許的范圍,這有利于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和居住環境,“生態文明的發展應該幫助人類從這種環境中擺脫出來,使人們能夠在優美、和諧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從而恢復精神生活在人類全部生活中應有的地位”[3],進而為人類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實現奠定自然條件,并為其他人權的實現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從而推動政治文明的發展,“自然條件作為人權的一個前提,并非一種孤立的存在,它與人類的生產發展水平、生產發展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4)其可持續的生產觀和消費觀可導致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等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消費,為政治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權的可持續實現提供了前提和基礎。相反,會阻礙政治文明建設和政治發展,“人權的實現程度與自然條件的給予程度并不完全成正比,當人對自然的利用程度超過自然的承受限度,自然條件便會以報復的形式取消人權的前提。”[4](5)健康有序的生態機制可為政治文明建設提供持續的人口、物質和文化基礎,并提供有益的借鑒:一方面,健康有序的生態機制既可使各生物物種自身內部保持有序、有效循環,優勝劣汰,使其種群、物種健康生長,增加和擴大人類的勞動對象,促進物質文明建設,為政治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可持續的物質基礎,又可使各物種之間保持有序、有效平衡,形成良好的相互競爭、相互依賴的和諧共存狀態,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為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基礎;另一方面,健康有序的生態機制,為人類政治文明的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如“公平競爭、適者生存”的自然、生態法則可用于政治制度、政治行為和政治意識的建設之中;各物種之間既相互競爭又和諧共處可用于各國的政治文明建設之中,用于政治文明的多樣性和共存性之中等等。

3. 生態文明建設是政治文明建設的動力和內在要求。

(1)從靜態角度來看:一是尊重自然,承認物種的天然生存權利和價值,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平等,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既可不斷增加物質和精神財富,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從而使人們從內心深處承認、接受、認可和支持現行政權,增強政治統治的合法性,提高政治權威,“在現代政治中……合法性越來越取決于統治階級與政府的實際作為……經濟職能已成為國家為其政治統治贏得大眾廣泛支持的重要手段”[4],又可促進政治參與,更好地實現政治民主和人權,“一般而言,經濟發展和政治參與呈正的相關關系”[6],還會導致平等觀念的內涵增加,使平等由過去的等價交換、經濟平等、政治[人人]平等轉變到今天的等價交換、經濟平等、政治[人人]平等、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物種之間的平等,大大增加了平等觀念的內涵,從而推動政治文明的發展,并導致“民主”、“人權”等觀念的變化,由過去只強調人的民主、人的權力發展到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物種之間的平等、各物種各自的生存和發展等權力,從而大大推動了政治文明發展的理念。二是保護生態環境,生態先于一切,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從而要求增加生態環保等方面的政治結構或相關部門的環保職能,導致政治結構分化和功能專門化,推動政治發展,因為“政治現代化就是政治結構的分化和功能的專門化、政治權威的法理化以及廣泛的政治參與”[7]。三是可持續前提下的生產觀和消費觀,它強調形成和發展生態產業,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導致生態環保方面的參與不斷擴大,政治制度不斷完善、政治文化日益更新、政治行為不斷變好,推動政治發展,“一般認為,權威的理性化,結構和功能的分化和專門化,大眾參與以及文化的世俗化,是現代政治的基本標志。”[8](2)從動態角度來看,生態文明建設:一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增強國家的合法性,促進權威的理性化;二能導致政治結構分化;三能為政治參與擴大奠定物質基礎,推動政治文明建設??傊?,“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我們在價值觀念、制度、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進行深刻的變革,必須在多個層面同時下大力氣,進行堅忍不拔的努力。”[3]

二、政治文明促進和保障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與政治文明相輔相成、互為條件、不可分割:一方面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政治文明促進和保障生態文明建設。

1. 政治文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體現在:

(1)不斷進步的政治文化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動力。政治文化是社會成員在長期的政治社會化和政治實踐中所形成的,直接影響人們政治行為的、相對穩定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征,它直接影響人們的政治行為,表現在促進或阻礙人們的政治活動。政治文化按社會成員對輸入和輸出的取向可分為地域型政治文化、臣屬型政治文化和參與型政治文化三種,其發展趨勢表現為:地域型政治文化轉向臣屬型政治文化,再轉向參與型政治文化。參與型政治文化是指社會成員對政治體系的輸入和輸出都有認知、情感和評價,這有利于政治行為主體積極參與各政治行為,包括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行為,從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在現代社會的民主政治文化氛圍中、社會成員普遍具有較強的政治主體意識,自然要求廣泛的政治參與。”[9](2)良好的,如有利于實現民主與人權的政治行為習慣,政治參與習慣等,可使社會成員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到各級政權體系及其決策系統中去,促使政治體系民主和科學決策,從而有效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3)進步的政治符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動力,如廣泛宣傳、標識各種生態環保標記,可時刻提醒人們注意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的洪流之中去,從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特定的政治符號……更具有直觀的刺激作用,從而產生特定的政治心理效應和定式。”[6](4)權威的理性化是生態文明建設強有力的推動器和保障。一方面,權威的理性化本身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社會成員承認、接受、認可和支持現行政治體系,因此,只要現行政治體系號召全社會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承認、接受、認可和支持政治體系的社會成員都會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洪流之中去,從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因為“政府具有合法性的時候,民眾對政府的統治會自覺加以服從,即使出現抵觸,也不會危及根本統治”[8];另一方面,權威的理性化會導致政治參與的擴大,從而實現民主和科學決策,確保政治決策不出現失誤,這有利于保障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只有公民廣泛地參與政治,他們才會將自己對政治現代化的看法、設想、程序、步驟和方案充分表達出來,政治體系才能集思廣益,減少決策失誤,順利地推進政治向前發展。”[7](5)政治結構的分化有利于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的專門機構,完善其職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眾所周知,政治現代化是指由傳統政治轉變為現代政治的過程,它包括權威的理性化、結構的分化和參與的擴大三個方面,是現代化在政治方面的體現,而政治結構的分化是指政治機構的科層組織更精密、更復雜,它會導致政治功能的專門化??梢?,政治文明建設必將導致政治結構的分化,這有利于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專門機構,完善其職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6)參與擴大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大量的人力。

2. 政治文明保障生態文明建設,體現在:

(1)政治制度的性質、完善程度決定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性質、價值取向和力度。一般來講,社會主義性質的政治制度決定了其生態文明建設,是為了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是為全體人民利益服務的,它能真正代表全體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制定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職能在于大力發展生產力,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9],相反,資本主義性質的政治制度決定了其生態文明建設是為了整個資產階級的利益需要,是為了整個資產階級順利賺錢、持久賺錢的需要,因此,其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往往受到其整體利益需要的限制,無法從根本上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這是由其階級局限性決定的,“資本主義國家……它以維護和服務于整個資產階級利益為根本原則,資本主義本質上是維護和實現資產階級利益的工具。”[9](2)理性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政治權威、日益分化的政治結構和不斷擴大的政治參與,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障,因為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有權威的、強有力的政治體系,尤其是各級政府,需要有專門負責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機關,需要有廣大社會成員的積極參與。(3)日益完善的政治制度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保障,表現在國家制度、法律制度和政黨制度分別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法律保障和組織保障。

三、生態文明與政治文明的有機結合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生態文明必然要與政治文明相結合。生態文明與政治文明的結合是指人們把生態文明建設與政治文明建設的過程及成果日益統一和融合起來,合二為一,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一方面生態環境問題日益進入政治領域,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日益成為政治活動和政治關系的重要內容,并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來推動政治文明建設;另一方面,政治行為主體及其政治關系和政治活動日益關注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用政治文明建設的過程及其成果來保障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使政治日益生態化。

參考文獻

[1]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31.

[2]文傳浩, 文小勇, 陳炳燦.論政治生態化[J].思想戰線, 2000, (6) :50.

[3]辛鳴.黨員干部學理論2008[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8:265-272.

[4]楊光斌.政治學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8:247-448.

[5]徐志宏, 秦宣.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231.

[6]王浦劬.政治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221-361.

[7]李元書.政治發展導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1:4-230.

[8]燕繼榮.政治學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44-303.

生態文明范文第5篇

1 對生態經濟的再認識

1.1 生態經濟是推進生態文明進程中提出的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理念

其背景是在人類過度開發利用資源, 造成環境破壞, 以致于自然力通過各種生態災難的方式來告誡和懲罰人類, 進而促使人類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行為方式[2,3]。從人類社會發展走過的社會形態和歷史進程看, 無論原始文明、工業文明、現代文明, 還是現在提出的生態文明, 不能僅限于以社會的發展進步來考量, 要用人與自然是否和諧相處, 發展進步是否違背自然法則和可持續協調發展的新理念;特別要認識到, 地球和自然界形成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 一旦自然界遭到破壞, 是不可逆轉的, 即使要恢復、修復, 也需要漫長的過程, 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人類自進入工業文明階段以來, 它既是人類社會發展最快的時期, 但又是破壞生態環境最嚴重的時期, 世界各發達國家和我國走過的發展歷程即是明證。雖我國近30年來社會經濟發展最快, 以至于發展速度直線上升, 經濟總量成倍增長, 但對資源的過量開發利用和環境的破壞較巨大, 應引起高度重視, 盡快轉變發展方式, 全面落實可持續協調發展觀。

1.2 全球生態危機的反思

一是每代人都要站在歷史的高度, 客觀辯證地去認識全球性生態環境的惡化, 以增強使命感, 特別是當代地球人, 既然選擇了生態經濟的模式, 就要全力實施, 以對歷史和后代負責。二是反思人類在經濟社會發展中, 哪些環節出現問題,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比如, 站在全人類全世界的角度, 我們如何履行氣候框架公約和我國的承諾;站在國家層面, 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 與先進國家在治理環境方面還存在哪些差距;如何借鑒別國好的經驗和做法, 少走彎路;站在自身工作層面, 各行業、單位和個人還需要做哪些具體工作, 并如何做的更好。

1.3 生態安全是國家的長期戰略

生態安全同國家安全一樣, 是重要的、長期的國家戰略。一是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 要把環境保護列入國家戰略, 上項目、審批項目時, 依法把好第一道關口, 并采取一票否決和責任追究制。二是要制訂詳盡的、超前的環境考評標準, 并滲透到各行各業, 嚴格依法管理, 按崗考核。三是對一個國家、一個省、一個地區、一個縣及領導者個人的考核, 要采取綠色GDP考核, 即按照“經濟總量-扣除資源價值-對環境造成破壞評估值-其他社會價值=GDP凈值”進行考核。四是對致力于保護環境和恢復生態環境的友好使者的直接支出和間接勞動成本等, 作為綠色GDP加分, 甚至可加大獎勵分值。五是要激勵全社會以消滅自身“碳足跡”和購買“碳匯”等形式, 為上代建設者和當代建設者償還生態債務。

1.4 生態債務是良心債

要通過大力宣傳和倡導, 使人人都明白由于發展帶來的環境破壞等生態債務, 無論國家、企業還是實施主體, 要清楚認識到自然資源是地球賦予人類的共同財富, 在占有量上是人人均有且平等占用的, 開發利用資源必須繳納資源占用稅、土地征用費、生態破壞必須繳補償費, 并將與資源、環境有關的稅費納入基金化管理和使用, 重獎納稅繳費和自愿做公益性活動的光榮使者。特別是在生態危機和生態債務債臺高筑的今天, 應樹立生態文明從我做起和始于足下的憂患意識, 以造福于子孫后代。

2 對生態文明的再認識

(1)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并把生態文明建設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并納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 足以說明黨和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戰略定位。特別是從優化國土空間開放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4個方面做了具體部署。對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障國土生態安全、促進小康社會全面建成、改善民生意義重大。

(2) 生態文明是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礎保障和首要標志。人類的生存空間和一切活動都與其所處環境相關, 建設好生態家園, 彰顯生態文明是人類及各國、各執政黨和人類的共同責任, 必須做到義無反顧、責無旁貸。

(3) 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當代社會, 經濟社會要發展, 就不可避免地會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越是這樣就越要珍惜資源、節約資源、重視生態系統的修復和重建。同時, 要做到尊重自然, 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和生態文明理念的形成, 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整個現代化建設中, 實現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生態共贏。

(4) 我國政府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提出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 對于承擔國際義務和建設生態文明做出莊嚴承諾。做為企業、公民也應勇敢承擔各自的責任和義務, 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 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 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3 建設生態文明的對策

3.1 制度創新

制度創新應立足于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為基本原則。既然人類已認識到生態環境危機帶來的災難, 也找到了一個共同選擇的生態經濟發展之路, 為了真正按這條道路走下去, 必須有相應的約束機制, 即制度約束。

(1) 立法執法??v觀發達國家社會管理的經驗, 無不是嚴格立法執法的結果。我國目前雖然在建設法治國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但是在環境保護、食品安全、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立法執法相對于發達國家還不太完善, 尤其是生態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 涉及的部門環節太多。為此, 要在全國一盤棋的原則下, 制訂各方面的法律法規, 并嚴格執法。

(2) 完善機制。特別是要完善考核機制。一是考核GDP應以綠色GDP為考核指標, 實行定性與定量考核相結合。二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激勵機制和誰破壞誰治理意識的形成。三是加大環境治理的財政投入、企業補償及社會融資體系。環境保護是公益性事業, 是關乎民生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在這方面政府責無旁貸。

3.2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自經濟體制改革以來, 我國經濟社會得到了全面快速發展, 迫切要求政治改革進程的加快。否則管理上就難以適應, 比如城鄉二元結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資源配置與管理、社會事務管理等, 往往政出多頭、人浮于事等現象嚴重, 需要從體制管理等政治層面加以改革。

3.3 強化“科技興國”戰略

科技強弱代表著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未來發展的潛力。一是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 加強國防安全建設, 特別是國防科技, 只有國防強盛, 才能為發展贏得和平環境。二是要加大生態安全建設, 生態安全、糧食安全等同樣是國家的戰略要求, 必須從科學技術方面加大研發創新力度, 以引領和支撐發展。三是在科技興國戰略中, 尤其要重視尖端人才和實用人才的培養力度以及全民整體素質的提升[4]。

3.4 履行自身使命

一是積極宣傳、倡導環境保護理念的全民養成。二是作為森林是陸地生態主體建設者的一員, 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三是從消滅自身“碳足跡”做起, 改掉不良生產生活方式, 積極投身減排等公益性環境保護中, 獻智出力, 爭做貢獻。

摘要:從對生態經濟和生態文明的再認識、建設生態文明的對策方面, 闡述了自己對生態經濟、生態文明的認識, 具有一定的現實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對于全民生態文明理念的形成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很好的啟迪作用。

關鍵詞:生態經濟,生態文明,建設對策

參考文獻

[1]譚艷華.論生態經濟與生態文明建設[D].重慶:重慶大學, 2011.

[2]張小蕾.發展生態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J].經濟研究導刊, 2009 (13) :19-20.

[3]余達淮, 孫艷麗.論生態文明建設——以江蘇省可持續發展為例[C]//中國倫理學會.第13次中韓倫理學討論會國內學者論文集.北京:中國倫理學會, 2005:8.

上一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論文下一篇:翻轉課堂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