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論語述而篇第七讀后感

2023-03-05

第一篇:論語述而篇第七讀后感

述而篇第七

《述而篇第七》

32、子曰:“默而知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說:“[吧所見所聞]默默地記在心里,努力學習而不厭棄,教導別人從不疲倦,這些事情對我有什么難呢?”

34、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說:“教育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卻說不出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東方,他卻不能由此推出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3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這中間也有樂趣,干不正當的是而得來富貴,我看來好像浮云。”

39、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葉公向子路問孔子的為人,子路不回答??鬃拥溃?ldquo;你為什么不說:他是為人,用起功來便忘記吃飯,快樂起來便拋卻憂愁,不曉得衰老就要到來,如此罷了。”

4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被我師法的人;我選擇那些優點去學習,看出那些[自己也有的]缺點,然后改正。”

41、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孔子說:“君子胸懷寬廣平坦,小人卻經常局促憂愁。”

第二篇:論語學而篇第一解讀

【本篇引語】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墩撜Z》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秾W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疇。

【原文】

1〃1 子曰(1):‚學(2)而時習(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 【注釋】

(1)子:中國古代對于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墩撜Z》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評析】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歷來的解釋都是:學了以后,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等等。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后句子也沒有什么連貫性。但也有人認為這樣解釋不符合原義,指出這里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采用。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連貫的。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采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里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采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見《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文)這種解釋可以自圓其說,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讀者在理解本章內容時參考。

此外,在對‚人不知,而不慍?一句的解釋中,也有人認為,‚人不知?的后面沒有賓語,人家不知道什么呢?當時因為孔子有說話的特定環境,他不需要說出知道什么,別人就可以理解了,卻給后人留下一個謎。有人說,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說的,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卻不怨恨。這樣,‚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了。這樣的解釋似乎有些牽強。

總之,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有助于對第一章內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

【注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后一說較為可信。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范。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鮮:音xiǎn,少的意思?!墩撜Z》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臵于動詞之前。

(6)務本:務,專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評析】

有若認為,人們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治者內部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

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對于讀者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其余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構,其基礎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系,而孝、悌說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

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直接關系??鬃涌吹搅诉@一點,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張都是由此出發的,他從為人孝悌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之事這點上,說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國以后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說,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他們把道德教化作為實行封建統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綱常名教、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孝悌說是為封建統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務的,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和分析判別,拋棄封建毒素,繼承其合理的內容,充分發揮道德在社會安定方面所應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鮮(2)仁矣。?

【注釋】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飾于外,務以說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處應釋為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

(2)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評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現之一就是孝與悌。這是從正面闡述什么是仁的問題。這一章,孔子講仁的反面,即為花言巧語,工于辭令。儒家崇尚質樸,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后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力戒空談浮言,心口不一。這種踏實態度和質樸精神長期影響著中國人,成為中華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精華內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為人謀而不忠(3)乎?與朋友交而不信(4)乎?傳不習乎??

【注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于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后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菏?音xǐng),檢查、察看。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于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

【評析】

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講的自省,則是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時代,社會變化十分劇烈,反映在意識領域中,即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似乎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于是,曾參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辦法,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墩撜Z》書中多次談到自省的問題,要求孔門弟子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因為它特別強調進行修養的自覺性。

在本章中,曾子還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疇。忠的特點是一個‚盡?字,辦事盡力,死而后已。如后來儒家所說的那樣,‚盡己之謂忠?。‚為人謀而不忠乎,是泛指對一切人,并非專指君主。就是指對包括君主在內的所有人,都盡力幫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疇,不止用于君臣關系。至于漢代以后逐漸將‚忠?字演化為‚忠君?,這既與儒家的忠有關聯,又有重要的區別。‚信?的涵義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內容是誠實不欺,用來處理上下等級和朋友之間的關系,信特別與言論有關,表示說真話,說話算數。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國(2),敬事(3)而言,節用而愛人(4),使民以時(5)。?

【注解】

(1)道:一本作‚導?,作動詞用。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國:乘,音shèng,意為輛。這里指古代軍隊的基層單位。每乘擁有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后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千乘之國,指擁有1000輛戰車的國家,即諸侯國。春秋時代,戰爭頻仍,所以國家的強弱都用車輛的數目來計算。在孔子時代,千乘之國已經不是大國。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個人的態度,尤其是對待所從事的事務要謹慎專

一、兢兢業業。

(4)愛人:古代‚人?的含義有廣義與狹義的區別。廣義的‚人?,指一切人群;狹義的‚人?,僅指士大夫以上各個階層的人。此處的‚人?與‚民?相對而言,可見其用法為狹義。

(5)使民以時:時指農時。古代百姓以農業為主,這是說要役使百姓按照農時耕作與收獲。

【譯文】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評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說的話,主要是對國家的執政者而言的,是關于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他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要求統治者嚴肅認真地辦理國家各方面事務,恪守信用;節約用度,愛護官吏;役使百姓應注意不誤農時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本點。

康有為說,孔子的學說是‚愛人?,泛愛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說的‚愛人?則非此意。他所說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對象??梢?,‚愛人?不是愛一切人,而只是愛統治集團中的人。‚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會思想。但這與‚愛人?與否則無太大干系。從另一個角度說,孔子這里是為統治者治理國家、統治百姓出謀劃策。

魯迅曾經指出:‚孔夫子曾經計劃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也沒有。?(《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這是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看待孔子治國方略的。因而頗具尖銳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則孝,出(3)則弟,謹(4)而信,汎(5)愛眾,而親仁(6),行有余力(7),則以學文(8)。?

【注釋】

(1)弟子:一般有兩種意義:一是年紀較小為人弟和為人子的人;二是指學生。這里是用一種意義上的‚弟子?。 (2)入:古代時父子分別住在不同的居處,學習則在外舍?!抖Y記〃內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入是入父宮,指進到父親住處,或說在家。

(3)出:與‚入?相對而言,指外出拜師學習。出則弟,是說要用弟道對待師長,也可泛指年長于自己的人。

(4)謹:寡言少語稱之為謹。

(5)□:音fàn,同泛,廣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閑暇時間。

(8)文:古代文獻。主要有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

【譯文】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評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問題,本章再次提及這個問題??鬃右蟮茏觽兪紫纫铝τ谛?、謹信、愛眾、親仁,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如果還有閑暇時間和余力,則用以學習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培養學生的德行修養,而對于書本知識的學習,則擺在第二位。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學習只是第二位的。事實上,歷史上的任何階級,無論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教育都是為其政治服務的,尤其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現,把‚德?排在‚識?的前面,這是階級的需要。他們就是要培養適應本階級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賢賢(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注釋】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44歲,生于公元前507年??鬃铀篮?,他在魏國宣傳孔子的思想主張。

(2)賢賢: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尊重的意思。賢賢即尊重賢者。

(3)易:有兩種解釋;一是改變的意思,此句即為尊重賢者而改變好色之心;二是輕視的意思,即看重賢德而輕視女色。

(4)致其身:致,意為‚獻納?、‚盡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給君主。

【譯文】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評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說的這段話,實際是對上章的進一步發揮。子夏認為,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他的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傳統倫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幾點,即使他說自己沒有學習過,但他已經是有道德修養的人了。所以,將這一章與前一章聯系起來閱讀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點。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則不威;學則不固(3)。主忠信(4)。無(5)友不如己者(6);過(7)則勿憚(8)改。?

【注釋】 (1)君子:這個詞一直貫穿于本段始終,因此這里應當有一個斷句。

(2)重:莊重、自持。

(3)學則不固:有兩種解釋:一是作堅固解,與上句相連,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所學也不堅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見聞少,學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為主。

(5)無: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后一種解釋更為符合孔子的原意。

(7)過:過錯、過失。

(8)憚:音dàn,害怕、畏懼。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評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應當具有的品德,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莊重威嚴、認真學習、慎重交友、過而能改等項。作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從外表上應當給人以莊重大方、威嚴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穩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視學習,不自我封閉,善于結交朋友,而且有錯必改。以上所提四條原則是相當重要的。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過則勿憚改就是對待錯誤和過失的正確態度,可以說,這一思想閃爍著真理光輝,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對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義。

【原文】

1〃9 曾子曰:‚慎終(1)追遠(2),民德歸厚矣。?

【注釋】

(1)慎終:人死為終。這里指父母的去世。舊注曰:慎終者喪盡其哀。

(2)追遠:遠指祖先。舊注曰:追遠者祭盡其敬。

【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

【評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說‚敬鬼神而遠之?,就證明了這一點。盡管他沒有提出過人死之后有所謂靈魂的存在這種主張,但他卻非常重視喪祭之禮。在孔子的觀念中,祭祀已經被異化,不單是祭祀亡靈,而是把祭祀之禮看作一個人孝道的繼續和表現,通過祭祀之禮,,可以寄托和培養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繼續深化‚孝?這一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內容。

儒家重視孝的道德,是因為孝是忠的基礎,一個不能對父母盡孝的人,他是不可能為國盡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關于忠、孝的道德觀念,在《論語》書中時常出現,表明儒家十分重視忠孝等倫理道德觀念,希望把人們塑造成有教養的忠孝兩全的君子。這是與春秋時代宗法制度相互適應的。只要做到忠與孝,那么,社會與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 子禽(1)問于子貢(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5)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7)異乎人之求之與??

【注釋】

(1)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鄭玄所注《論語》說他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載此人,故一說子禽非孔子學生。

(2)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比孔子小31歲,是孔子的學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貢善辯,孔子認為他可以做大國的宰相。據《史記》記載,子貢在衛國做了商人,家有財產千金,成了有名的商業家。

(3)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稱謂??鬃釉鴵芜^魯國的司寇,所以他的學生們稱他為‚夫子?。后來,因此而沿襲以稱呼老師?!墩撜Z》書中所說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稱呼。

(4)邦:指當時割據的諸侯國家。

(5)抑:表示選擇的文言連詞,有‚還是?的意思。

(6)溫、良、恭、儉、讓:就字面理解即為: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是孔子的弟子對他的贊譽。

(7)其諸:語氣詞,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譯文】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評析】

本章通過子禽與子貢兩人的對話,把孔子的為人處世品格勾劃出來??鬃又允艿礁鲊y治者的禮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備有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的道德品格。例如,這五種道德品質中的‚讓?,在人格的塑造過程中,就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讓?是在功名利權上先人后己,在職責義務上先己后人。讓用之于外交如國事訪問,也是合乎客觀需要的一個重要條件??鬃泳褪且蚓哂羞@種品格,所以每到一個國家,都受到各國國君的禮遇??鬃诱J為,好勝,爭取名聲;夸功,爭取名利;爭不到便怨恨別人,以及在名利上貪心不足,都不符合讓的原則。據此可知,讓這一基本原則形成社會風尚的可貴之處是:就人情而言,長謙讓名利地位之風,人們就多學別人所長而鑒人所短。前者可以導人于團結、親睦、向善;后者則誘人嫉賢妒能。二者的社會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觀其(1)志;父沒,觀其行(2);三年(3)無改于父之道(4),可謂孝矣。?

【注釋】

(1)其:他的,指兒子,不是指父親。

(2)行:音xìng,指行為舉止等。

(3)三年:對于古人所說的數字不必過于機械地理解,只是說要經過一個較 長的時間而已,不一定僅指三年的時間。

(4)道:有時候是一般意義上的名詞,無論好壞、善惡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時候是積極意義的名詞,表示善的、好的東西。這里表示‚合理內容?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評析】

這一章仍然談的是有關‚孝?的問題,把‚孝?字具體化了。魯迅曾經說過:‚只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超越便須改變,所以子孫對于祖先的事,應該改變,‘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墳〃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在本章中孔子說一個人當父親死后,三年內都不能改變他父親所制定的那一套規矩,這就是盡孝了。其實,這樣的孝,片面強調了兒子對父親的依從。宋儒所作的注說,如不能無改于父之道,所行雖善亦不得為孝。這樣,無改于父之道則成了最大的善,否則便是不善。這樣的判定原則,正如魯迅所說的,,是歪曲的。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人們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都不能總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后代超過前代,這是歷史的必然。

【原文】

1〃12 有子曰:‚禮(1)之用,和(2)為貴。先王之道(3),斯(4)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釋】

(1)禮:在春秋時代,‚禮?泛指奴隸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鬃拥?sbquo;禮?,既指‚周禮?,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范。

(2)和:調和、和諧、協調。

(3)先王之道: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這、此等意。這里指禮,也指和。

【譯文】

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里。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評析】

和是儒家所特別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抖Y記〃中庸》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楊遇夫《論語疏證》寫道:‚事之中節者皆謂之和,不獨喜怒哀樂之發一事也。和今言適合,言恰當,言恰到好處。?孔門認為,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但是,凡事都要講和諧,或者為和諧而和諧,不受禮文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這是說,既要遵守禮所規定的等級差別,相互之間又不要出現不和??鬃釉诒菊绿岢龅倪@個觀點是有意義的。在奴隸社會,各等級之間的區分和對立是很嚴肅的,其界限絲毫不容紊亂。上一等級的人,以自己的禮儀節文顯示其威風;下一等級的人,則懷著畏懼的心情唯命是從。但到春秋時代,這種社會關系開始破裂,臣弒君、子弒父的現象已屬常見。對此,由子提出‚和為貴?說,其目的是為緩和不同等級之間的對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

但從理論上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又感到,孔子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制之,可見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無原則的調和,這是有其合理性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義(2),言可復(3)也;恭近于禮,遠(4)恥辱也;因(5)不失其親,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義:義是儒家的倫理范疇。是指思想和行為符合一定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禮?。

(3)復:實踐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復,踐言也。?

(4)遠:音yuàn,動詞,使動用法,使之遠離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譯為避免。

(5)因:依靠、憑藉。一說因應寫作姻,但從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處。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釋為‚尊敬?似有不妥之處。

【譯文】

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于義,(符合于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于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評析】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講的這段話,表明他們對‚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禮為標準,不符合于禮的話絕不能講,講了就不是‚信?的態度;不符合于禮的事絕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態度。這是講的為人處世的基本態度。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謂好學也已。?

【注釋】

(1)就:靠近、看齊。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評析】

本章重點提到對于君子的道德要求??鬃诱J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己的飲食與居處,他在工作方面應當勤勞敏捷,謹慎小心,而且能經常檢討自己,請有道德的人對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為君子應該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面,這是值得借鑒的。

【原文】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1),富而無驕,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3),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謂與??子曰:‚賜(5)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6)。?

【注釋】

(1)諂:音chǎn,意為巴結、奉承。

(2)何如:《論語》書中的‚何如?,都可以譯為‚怎么樣?。

(3)貧而樂:一本作‚貧而樂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見《詩經〃衛風〃淇澳》。有兩種解釋:一說切磋琢磨分別指對骨、象牙、玉、石四種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則不能成器;一說加工象牙和骨,切了還要磋,加工玉石,琢了還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賜:子貢名,孔子對學生都稱其名。

(6)告諸往而知來者:諸,同之;往,過去的事情;來,未來的事情。

【譯文】

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么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子貢說:‚《詩》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論《詩》了。?

【評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們,都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時對弟子的教育中,就把這樣的思想講授給學生。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社會上無論貧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會的安定了??鬃訉ψ迂暠容^滿意,在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子貢能獨立思考、舉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贊揚。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顯著特點。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注釋】

(1)患:憂慮、怕。

(2)人:指有教養、有知識的人,而非民。

【譯文】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評析】

這段話是孔子對自己學生所傳授的為人處世之道。有的解釋者說,這是孔子安貧樂道、不求名位的思想。這種解釋可能不妥。這不符合孔子一貫的主張。在孔子的觀念中,‚學而優則仕,是一種積極入世的態度。這里的潛臺詞是:在了解別人的過程中,也使別人了解自己。

第三篇:論語述而第七教學設計

《小學生國學精典誦讀》四年級下冊《論語》述而第七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杜牧古詩《過華清宮絕句》 [教材分析]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話,出自《論語·述而》。意思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度和精神,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修養、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系和諧的重要條件。雖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可是人們并不是經常能夠做到。人們常犯的一個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多,看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少; 所以,重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認真領會它的深刻內涵,并且努力去做,還是很有意義的。

2.《過華清宮絕句》這首詠史詩是杜牧路經華清宮抵達長安時,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荒淫誤國而作的。華清宮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游樂之所。 這首詩選取為貴妃飛騎送荔枝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

了統治者為滿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有力地鞭撻了唐玄宗與揚貴妃的驕奢淫侈。

全詩以“回望”起筆,層層設置懸念,最后以“無人知”揭示謎底。這不僅揭露了唐明皇為討好寵妃的歡心而無所不為的荒唐,同時以前面渲染的不尋常氣氛相呼應,全詩無一難字,不事雕琢,清麗俊俏,活潑自然,而又寓意精深,含蓄有力,確是唐人絕句中的上乘之作。

[設計思路] 經典文章的學習重在誦讀,在讀中學,讀中悟,讀中背。因此運用課堂多樣的誦讀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體味名句或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和韻律美,從而濡染心靈,陶冶性情,培養文學趣味。

[活動目標]

1、積累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師”句子的意思。理解詩歌《過華清宮絕句》的字面意思,體會字里行間蘊涵的情味。

2、能準確流暢地朗讀并熟練背誦課文

3、聯系自身學習經歷,體會課文“三人行,必有我師”豐富多彩的內蘊,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4、細心品味作者從貢荔枝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發,表達詩人對歷史興亡的深沉思考

[重點難點]

1、 體會作者從貢荔枝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發,表達詩人對歷史興亡的深沉思考。

2、 體會課文“三人行,必有我師”豐富多彩的內蘊

[活動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復習上周學過的《論語》內容。 (1)指名學生誦讀。 (2)全班誦讀。

2、談話導入。人非生而知之者。我們要善于學習,才能成為有學問的人??鬃右哺嬖V我們學習的方法,今天,我們接著寫第八周的內容。

二、學習《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

1、師范讀。

2、生自讀,讀通、讀順。

3、師講解大意

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4、生再次自讀,帶著對句子的理解讀熟。

5、請學生講講對句子的理解。

6、師小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后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贊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于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度和精神,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修養、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系和諧的重要條件。

雖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可是人們并不是經常能夠做到。人們常犯的一個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多,看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少;或者只看自己的優點。

7、引導悟理。

師:讀了這則《論語》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

8、練習誦讀。

三、學習《過華清宮》

1、導入

(1)齊誦《泊秦淮》

(2)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詩人?杜牧生活于晚唐時期,這時的唐王朝內憂外患,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3)積累:你還學過哪些杜牧的詩?

2、出示古詩,聽錄音

3、介紹【寫作背景】

華清宮在長安東二十五公里臨潼縣城南驪山下,唐貞觀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詔令在此造殿,賜名湯泉宮。唐玄宗于開元十一年(723)修建為行宮,“始湯井為池,環山列為宮室,又筑羅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溫泉宮,天寶六載(747)改名華清宮,長生殿就在此宮內,玄宗和楊貴妃曾在這里尋歡作樂。安史之亂后,華清宮遭到了破壞,多年過后,杜牧經過這里時,早已冷落殘敗。面對斷壁殘垣,詩人回憶史事,感慨萬千,寫下了三首《過華清宮》七絕,這是其中的一首。

4.小組學習

(1) 讀通全詩

(2)師出示詩意,生對照理解詩意

【注釋】①華清宮,故址在今陜西臨渡縣驪山北麓,唐玄宗造?!堕L安志》載“驪山上下,益治湯進(即溫泉),為池臺殿環列山谷,明皇歲幸焉。”

②繡成堆:驪山左右有東西繡嶺,因當時林木花卉繁盛類錦繡,故名。 ③千門:漢武帝起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后因稱宮殿重門為千門。 ④一騎紅塵:《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置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 味未變,已志京師。

5.大組交流

(1)指名朗讀

(2)理解詩意:

經過華清宮來到長宮,回首向錦鄉堆城般的驪山望去,只見山頂華清宮那緊閉的大門,一扇一扇緩緩地打開;山腳下,風塵仆仆的騎手拼命鞭打著跨下飛馳的駿馬,身后揚起了一溜濃密的塵煙;華清宮中的楊貴妃高興地笑了。唉!沒有人知道,這是皇上派人從遙遠的南方為她運來了她愛吃的新鮮荔枝。

5、學生自讀

6、教師指導誦讀。 著重從以下方面進行指導:

(1)首句中說“回望”,那么詩作主人公是在哪里望哪里?看到了什么?(明確:詩作主人公是站在長安回望驪山華清宮,看到驪山花卉樹木蒼翠,如同一堆堆的錦繡。)

(2)第二句說驪山上千重宮門依次一扇接著一扇地打開了,這“次第”暗示了什么信息?明確:“次第”暗示著有重要軍政要事要稟報深宮中的皇帝。

(3)、第三句 “笑”的背后有著詩人怎樣的情感?其目的是什么?

明確:那個“笑”字背后包含著詩人滿腔的悲憤,因為為了這美人的一笑,全國上下有多少人要傷心落淚啊。目的在于諷刺唐明皇荒淫好色,為了一個妃子,不惜犧牲民力物力。

7、小結:杜牧這首詩的藝術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詩人不明白說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貴妃的恃寵而驕,而形象地用“一騎紅塵”與“妃子笑”構成鮮明的對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見強烈得多的藝術效果。“一騎紅塵”隱含的是無數個驛卒的血汗和無數匹戰馬的死亡;“妃子笑”三字頗有深意,春秋時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點燃烽火,導致國破身亡。“無人知”三字也發人深思,意在說明此事重大緊急,

外人無由得知,這就不僅揭露了皇帝為討寵妃歡心無所不為的荒唐,也與前面渲染的不尋常的氣氛相呼應。全詩不用難字,不事雕琢,樸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詠史絕句中的佳作。

7、誦讀詩歌。

(1)自讀感悟。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它的意境美,語言美,情感美,節奏美,音韻美,都能給我們美的熏陶。優美的詩歌,需要優美的朗讀,今天,我們就開展一個小小的詩歌朗讀競賽,看誰字音讀得準,節奏讀得好,感情讀得美。

(2)教師巡回指導。注意點:要朗誦好一首詩,就必須掌握朗誦技巧,如音調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聲音的強弱、速度的快慢,有對比、有起伏、有變化,使整個朗誦猶如一曲優美的樂章。 學生進行個人朗讀練習。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開展詩歌朗誦比賽,推薦最佳選手進入班級詩歌朗誦比賽。 朗讀,互評。

(4).組織朗讀比賽。 小組推薦的選手上臺朗讀。 每一組推選一個代表作為評委。

(5)師生評價,評選最佳選手。

四、作業

(1)誦讀本節課學習的《論語》內容及《過華清宮絕句》其一。

(2)積累杜牧《過華清宮絕句》的其他三首,自已誦讀。 (3)積累學過的《論語》中有關學習的名句,誦讀。

第四篇:《論語》述而讀后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論語》述而讀后感。

孔子休閑在家時,儀態溫和舒暢,神情祥和悠閑。

讀后感:

一個作風嚴謹的人,有著習慣成自然的作派,人前不做作,人后不猙獰,即使在家里,衣著也不散亂,神情也不放縱,這不就是仁者所追求的“泰而不驕,威而不猛”么?孔子主張張弛有度,既不能張而不弛,也不能弛而不張。做事時精神張滿,唯恐出現差池;閑暇時精神松弛,唯恐休息不好。只有充分地休息,才能保證充足的精力工作,這就是以弛保張,讀后感《《論語》述而讀后感》。

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有鐵打的意志,但沒有鐵打的身體,就像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性能再好,也要定期檢修維護。人也是一樣,工作時精神高度集中,就像機器在高速運轉。閑暇時精神為之放松,就像機器在檢修維護。人的每次檢修維護,都是為下次能量積聚作準備。如果本次休息不足,下次的能量積聚也就不完美。

老子說:“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是說為了治理天下而愛惜自己的身體,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作為一個普通人,如果為了把某項工作做好,把空閑時間用來充分地休息,而不愿用來拚酒或者狂歡,上位的人就可以放心地把這項工作交給他去做了。因為注意休息的人是在全力工作,而不注意休息的人是在憑興趣工作,一旦興趣索然,工作的積極性也就蕩然無存了。

所以說,君子之修養,閑暇時精神放松,但不怠惰放肆,工作時專心致志,但不忙亂嚴厲,這就是君子所追求的中和之氣。中和就是人身內在活動表現出來而又不傷人之本性,為外物所喜悅。

第五篇:論語學而篇讀后感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著作,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細細讀來、慢慢品位,仍覺對于在教育崗位上的自己有許多益處。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一段,集中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的體系和重點,即德育和智育。而且是德育為先、德育為重。“孝、悌、謹、信、愛眾”都是德育的內容和范疇;而且這段話由內到外,由小到大,由對自己到對別人,講了一個德育的順序。這個順序,先講縱的血緣關系——孝;再講橫的血緣關系——悌;然后發展到普遍的社會關系——愛眾人。試想,如果連至親的血緣關系都不能愛,怎么可能愛眾人?對于如何要求自己,這里又講了兩點:一是謹,二是信。細細推究,這兩點也是愛的表現形式,小心謹慎、言行誠信不正是對眾人的愛嗎?這說明“謹慎”和“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修身的重點。也體現了孔子一貫倡導的“仁”,而“仁”又以孝悌為本??傊?,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對于我們今天的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仍具很多的借鑒價值。

時代已進入21世紀,我們要從當今世界經濟政治格局變化的高度認識學校德育教育的艱巨性,從現代科技迅速發展的高度認識學校德育教育的復雜性,從推進素質教育的高度認識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進入21世紀,便是進入了“三化”時期,即“經濟全球化、社會知識化、信息網絡化”。經濟全球化為各種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鋪平了道路,也為腐朽意識形態的傳播制造提供了機會。電腦的應用和互聯網的開通,使人們能夠攝取的信息量之大、之快,之廣泛無法估計,無可阻擋。正是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我們的各種社會問題更加突出,矛盾更為錯綜復雜。最近青少年中出現了一系列惡性事件,都與我們忽視德育教育,德育實效性不大有直接關系。因此,如何進一步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確是新世紀學校的首要工作。

從課時的要求和各種德育活動的安排,到龐大嚴密的組織和眾多的人員投入,可以說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和政府象我們這樣重視德育教育,但是顯而易見的是,我們的德育教育實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原因固然是復雜的。但是,我們的學校德育工作長期忽視養成教育,德育工作高、大、空。目標太高、內容空洞,體系太龐大,成人化,搞一刀切,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21世紀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視養成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點,讓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實效性。養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礎,沒有養成教育,德育教育是空洞的。人的良好道德品質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現代德育把人類在千百年來所形成的傳統美德作為道德內容傳授給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必須引導人們自覺地加強德育養成。這就需要繼續倡導“孝、悌、謹、信、愛眾”等德育內容。

孔子的德育教育,沒有校園的局限,家庭、學校、社會、對己、對人融為一個整體。聯系今天的教育工作來看,這段話仍具有鮮明的生命力和鮮明的針對性,可謂亙古常新。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旅游景點介紹翻譯方法下一篇:劉亦菲小龍女太難超越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