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論語教案范文

2023-09-19

論語教案范文第1篇

班級 姓名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全對的一項是( )

7.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 )

A.臣以險釁(xìn) 夙遭閔(mín)兇 憫(mǐn)臣孤弱 過蒙拔擢(dí)B.終鮮(xiün).....兄弟 門衰祚(zuî)薄 煢煢(yíng)孑立 責臣逋(bū)慢 ...

C.常在床蓐(rù) 除臣洗(xiǎn)馬 期功強(qiǎng)近 寵命優渥(wî) ....A.儺.送(nán)

喁喁.(yú)私語 間.或(jiàn)

黑黝黝.(yǒu) B.嗅.到(xiù)

吁.吁(xū)

挪.動(nuï)

燜.菜(mýn) C.川黔.(qián)

悲憫.(mǐn)

翹.首(qiáo)

茶峒.(tïnɡ) D.蒿艾.(ài)

角隅.(yú)

高崖.(yá)

忌諱.(huì) 2.下列加點詞語讀音都相同的一項是( )

A.輕飏.(yáng) 壺觴.(shüng) 出岫.(yîu) 景翳.翳(yì) B.曷.不(hã) 耘耔.(zǐ) 登東皋.(güo) 棹.孤舟(zhào) C.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觀(xiá) 眄.庭柯(gài) D.西疇.(chïu) 盤桓.(huán) 遑遑.(huáng) 載.欣載奔(zǎi) 4.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沒有錯誤的一組是( )

A.徐孺.(rǔ)

棨.戟(qǐ)

襜帷.(wãi)

星分翼軫.(zhýn) B.縈.回(yíng)

勝餞.(jiün) 涸.轍(hã)

鐘鳴鼎.食(dǐng) C.東隅.(yú)

請纓.(yīng) 猖.狂(chüng) 衡陽之浦.(fǔ) D.暇.日(xiá)

雨霽.(jì)

鄴.

水(yâ)

遙襟甫.

暢(fǔ) 5.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 ) A.北冥.(míng)

塵埃.(üi)

坳.堂(üo)

摶.

扶搖(chuán) B.鯤.鵬(kūn)

夭閼.(yün) 蓬蒿.(hüo)

學鳩.(jiū) C.晦朔.(shuî)

泠.然(líng) 宿舂.糧(chōng) 決.起(juã) D.蟪.蛄(huì)

榆枋.(füng) 蜩.與學鳩(tiáo) 數.數然(shuî) 6.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 )

A.塵埃.(üi) 背.(býi)若泰山 舂.(chōng)糧 山坳.(ào) B.夭閼..(yüoyù) 晦朔.(shuî) 萬仞.(rân) 數.(shǔ)落 C.泠.(líng)然 沮.(jǔ)喪 狙.(jū)擊 蓬蒿.(hüo) D.翱翔..(àoxiáng) 坳.(üo)堂 斥鴳.(yàn) 星宿.

(xiù)

D.猥.(wýi)以微賤 非臣隕.(yǔn)首 氣息奄.奄(ün) 日薄.(bï)西山 8.下列加點字注音有兩個錯誤的一項是( )

A.憎.(zânɡ)惡

倒涎.(yán)

編輯.(jí) 尺牘.

(dú) B.凝.練(nínɡ)

錙銖..(zhīzhū)

箭鏃.(zú)

上乘.(chãnɡ) C.岑(chãn)寂

剝啄(zhuï)

王嬙(qiánɡ)

濫(làn)調

D.付梓.(zǐ)

殺青.(qīnɡ)

灞.橋(bà)

胸襟.(jīn) 9.下列加點字讀音全相同的一項是( ) A.勺.

灼.灼

大約.

中藥. B.隴.

拉攏.

壟.畝

玲瓏. C.遏.

褐.色

喝.水

口渴. D.蕭.

排簫.

瀟.灑

綃.絲 10.選出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 )

A.林庚.(gýng) 陸厥.(quý)

橘.(jú)頌 王褒.(büo) B.啟.發(qǐ) 鐘.愛(zhōng) 吟.唱(yín) 緣.故(yuán) C.事.實(shì) 考慮.(lǜ)

流.傳(liú) 驚.人(jīng) D.輕易.(yì) 放棄.(qì)

創造.(zào) 關鍵.(jiàn) 1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媲.(pì)美 空泛.(fàn) 焚膏繼晷.(guǐ) 壓軸.(zhîu)戲 B.腐.(fǔ)化 笑靨.(yâ) 茅塞.(sâ)頓開 麻.(mü)麻亮 C.狡黠.(xiã) 顰蹙..(píncù) 命運多舛.(chuǎn) 文縐.縐(zhōu) D.精髓.(suǐ) 贗.(yàn)品 自怨自艾.(yì) 角.(juã)斗士 12.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不正確的一項( )

A.精髓.(suǐ) 軒冕.(miǎn) 錙銖..必較(zīzhū) 牛羊咻.咻(xiū) B.褻.瀆(xiâ) 諦.聽(dì) 一蹴.而至(cù) 混沌.

(dùn) 1

C.敷衍(fū) 窸窣(xī) 得魚忘筌(quán) 眉眼顰蹙(píng) .....D.付梓(zǐ) 寒砧(zhýn) 喋喋不休(diã) 酩酊大醉(mǐngdǐng) .....13.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羨妒(xiàn) 嫉恨(jí) 會稽(huì) 精髓(suǐ) ....B.顰蹙(cù) 內疚(jiù) 皮夾(jiü) 深摯(zhì) ....C.無垠(yíng) 熬夜(áo) 瞭望(liào) 混沌(dùn) ....C.崩潰 匱乏 昏聵 功虧一簣 ....D.鯁直 哽咽 田埂 綆短汲深 ....

19.下列加點的詞語中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轱轆 酤酒

沽名釣譽 怙惡不悛 ....

B.誑語 逛街

熱淚盈眶 匡謬正俗 ....C.逾越 傴僂

向隅而泣

踽踽獨行 ....D.桃.核(hýi) 侈.談(shý) 盡.快(jǐn) 睿.智(ruì) 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帷.幕(wãi) 屋脊.(jī) 翹.起(qiào) 翹.首以盼(qiáo) B.埋.怨(mán) 接榫.(shǔn) 廈.門(xià) 高樓大廈.(xià) C.點綴.(zhuì) 輟.學(chuî) 角.色(jiǎo) 鳳毛麟角.(jiǎo) D.穹.窿(qiïng) 哺.育(bǔ) 門檻.(kǎn) 直欄橫檻.(jiàn)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都正確的一項是( )

肆虐.( nûâ)

游弋.(yì)

裨.益(bì) 鼾.

聲(gün) 懲.罰(chãng) 屏.障(pín) 儼.然(yǎn) 效率.(lǜ) C.干涸.(hã) 汲.水(jí) 犬吠.(fâi) 處.決(chǔ) D.襲.擊(xī) 諭.告(yù) 潛.水(qián) 搖曳.

(yâ) 6.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

A.鯡.魚 斐.然 柴扉. 誹.謗 B.梗.節 鯁.直 哽.咽 田埂. C.模.型 摸.索 摩.崖 磨.房 D.蹩.腳 隱蔽. 憋.悶 鱉.裙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

A.混沌..(hún) 尷尬..(gün gà) 臭名昭.著(zhüo) B.詰.問(jiã) 坍.縮(tün) 迄.今為止(qì) C.三昧.(wâi) 崩潰.(kuì) 不可逾.越(yù) D.告罄.(xīn) 倚.重(yǐ) 模棱.兩可(líng) 下列加點字的注音不全相同的一項是( ) A.幕帷. 維.護 唯.一 惟.命是從 B.暗.淡 諳.熟 喑.啞 黯.然神傷 D.熨.帖

慍.怒

良醞.佳釀

云氣氤氳.

14.15. A. B.117.18.

字音字形整理練習

班級 姓名

A.鯤鵬展翅 莽莽滄滄 食不果腹 晦朔 B.乘奔馭風 不翼而飛 膠柱鼓瑟 遨翔 C.飲鴆止渴 雀巢鳩占 載舟覆舟 芥蒂 D.逍遙自在 頹廢沮喪 榮辱毀譽 匹敵 7.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1.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 )

A.車篷 辯護 祈禱 B.陶冶 轄制 吃葷 C.通霄 孤僻 沒精打采 D.難堪 荒唐 百無聊賴2.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 A.尋覓 弛名 無可奈何 張冠李戴 B.埋怨 籠罩 垂涎三尺 百折不饒 C.忌諱 悲憫 長吁短嘆 貽害無窮 D.市膾 契機 妙手偶得 別出新裁 3.下列各項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包袱 搭船 火鐮 歡渡春節 B.熒火蟲 規矩 燜瓜菜 乖巧 C.草鶯 繁密 迷迷糊糊 悲憫 D.翹起 涌道 張冠李戴 儲蓄 4.下列成語中字形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作繭自縛

勵行節約

眼花潦亂

殘渣余孽 B.堤潰蟻穴

揆情度理

銷聲匿跡

震聾發聵 C.游目騁懷

怵目驚心

前車之鑒

大材小用

D.原氣大傷

嗜殺成性

曲意逢迎

道貌昂然 5.下列詞語書寫有錯的一組是( )

A.鶴汀鳧渚

睢園綠竹

東隅已逝 B.落霞孤騖

舸艦迷津

萍水相逢 C.棨戟遙臨

躬逢勝餞

逸興遄飛 D.無路請纓

星分翼軫

青云之志 6.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援例

魯莽

錙銖必較

自明得意

B.因緣

乞靈

清沁肺腑

粗知大葉

C.斬截

尺牘

若隱若現

學富五車

D.玩索

蘊藉

點鐵成精

才高八斗 8.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傳誦

鐘愛

需要 B.留傳

洗煉

精彩 C.景況

概念

清園 D.干躁

察覺

纏綿 9.選出字形有誤的一項( )

A.桂樹 夕陽 大概 隱士

B.思索 急燥

濕潤

觸覺

C.褐色

桅桿

排斥

暗示

D.繁茂

仿佛

單純

藝術 10.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彗星

白熾燈 一蹴而就

言者無罪,聞者足誡 B.羨妒

入場券

如雷灌耳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C.躋身

殺手锏

響遏行云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D.精湛 辨證法 輕鳶剪掠 瓜熟締落,水到渠成 11.下列詞語書寫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羨妒 斟酌 婉蜓曲折 卓有成效 B.援例 尺牘 光采奪目 頑固兇殘 C.叫囂 蘊藉 長途拔涉 殺一敬百 D.游離 門栓 矯揉造作 殘羹冷炙 1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叫囂 回長蕩氣 數見不鮮 B.混沌 聊以慰籍 斬釘截鐵 C.褻瀆 臥薪嘗膽 必恭必敬 D.寡陋 驚天動地 義憤填贗 13.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宮殿廟宇 直言不違 和顏悅色 隨聲附和 D.萬無一失 疏疏朗朗 因地治宜 臭名昭著 18.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發掘 標新立意 休戚相關 醉翁之意不在酒 B.巢臼 熊心勃勃 坐收漁利 瞎貓撞著死老鼠 C.泄密 察顏觀色 雜亂無張 言必信,行必果 D.精密 引咎辭職 德藝雙馨 畢其功于一役 B.如鳥斯革 回廊抱廈 額枋梁架 宣賓奪主 C.磚石墁地 繁文縟節 高潮迭起 疊床架屋 D.招搖裝騙 梳妝打扮 世外桃源 桃園結義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蔥蘢

就序

保佑

勃然大怒 前題 恢復 墾荒 此起彼伏 不遜 趨勢 告戒 錯綜復雜 家眷 充沛 關鍵 改邪歸正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不毛.之地

毛.骨悚然

毛.手毛腳 臨.事而迷 居.高臨下 如臨.大敵 執迷.不悟 鬼迷.心竅 景色迷.人 卑.躬屈膝 卑.鄙無恥 卑.之無甚高論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窠臼 迷惑 島嶼 清天白日 B.騷動 穹頂 木屑 訖今為止 C.毗鄰 籌畫 閾值 富麗堂黃 D.格調 蟻冢 書籍 苦口婆心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感恩帶德 映入眼簾 贊嘆不已 別出新裁 B.明察秋毫 副圓廣闊 輕而易舉 瞻養父母 C.模棱兩可 歸根到底 晶瑩透明 瞬息萬變

19.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別出心裁 映入眼簾 贊嘆不已 B.明察秋毫 幅圓廣闊 輕而易舉 C.瞻養父母 歸根到底 晶瑩透明 D.推陳出新 疏疏朗朗 因地治宜

論語教案范文第2篇

五.二

吳子昂

論語教案范文第3篇

讀過這篇課文,我的心里擁有非常大震撼人心。

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孩,居然能獨自一人游覽歐州!想也無需想就了解東西方小孩子有多大區別,一個能自立自強,一個是經常呼爹喚娘!中國的孩子們,是溫室的塑料大棚的花瓣,經受不住風吹,稍微受挫就拉肚子。大家中華文化世世代代代廣為流傳的磨練意志去哪了,難道說確實要毀在大家手上了沒有?大家經常便是學習,學習,再學習,隨后變為“老實人”。烏塔是翱翔于藍天白云的蒼鷹,而我們都是養在金絲籠中的小鳥!烏塔能感受獨立學習的開心,度假旅游的開心,打工掙錢的開心……。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烏塔對比差得很大太大。

我想高聲的告知中國的爸爸媽媽,大家確實想要祖國的花朵毀在大家手上嗎,趕緊開啟“嬌慣之鎖”給小朋友們一片自立自強的藍天白云,讓愛更極致,讓愛更豐富!讀《烏塔》有感2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非常驚訝,也十分敬佩烏塔的勇氣和獨立。

烏塔,只不過是一個14歲的女孩,卻已經開始掙錢了,這可真了不起!不過,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我覺得并不妥當。烏塔獨立的精神很不錯,我們也應該從小培養這種精神,早點熟悉今后的生活,但盡量不要模仿烏塔,因為那樣是非常危險的。這是我的觀點,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孩子,14歲時還沒有長大,還應該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保護傘下幸福地生活,外面的世界充滿危險,而我們還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更沒有這種勇氣,所以我并不太同意烏塔的做法。

我也曾經賺過錢,我和表妹一起,幫家長做家務、按摩、收拾屋子,掙了不少錢。但我最大的想法就只有自己去長隆歡樂世界玩玩罷了。讀《烏塔》有感3

這是對孩子的訓練,就是愛孩子。他們總覺得孩子要去見見世面,見見天下奇觀。孩子自己獨自去體驗,遇到困難找警察,問路人或看地圖。中國的孩子卻對這種事十分驚奇,想到的是家人的擔心。

在外國人的眼里,這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西方人從不把孩子當成小王子或小公主,從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是從小讓他們出去鍛煉,知道外面世界的奇妙和爸爸媽媽賺錢的艱辛,但是在我們中國,大多數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就更加一味的寵溺孩子,從不讓他們獨自出門,說是太危險,節假日,不讓他們去外面游玩放松,開開眼界。陽光明媚的雙休日,當美國的孩子從外面大汗淋漓地打完棒球回家,中國的孩子卻剛剛從補習班下課,正在回家的路上,難道這就是中國孩子的假日嗎?

比起烏塔,我們真的太渺小了,就像一顆沙子一樣微不足道。多么希望有一天,在世界的某個火車站,也能看見我們的中國少年正踏上通往全球各地的旅途!總有一天,我們中國的孩子也能像西方的孩子一樣,在未成年的時候,游覽著全球各地,個著獨立自主的生活!讀《烏塔》有感4

在第七單元中,我們們學習了許多篇名人的成長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烏塔》這篇文章。

知道為什么嗎?因為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小女孩:烏塔自己一個人獨自游歷歐洲。體現了她的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這使我想到中國孩子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每天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日子。這又使我想到了自己,自己想獨自出去玩一玩也每每受到父母的控制,更不要說是讓自己的孩子一個人去游歷世界呢?

許多父母溺愛孩子,他們都認為這是愛孩子,可他們錯了,不,他們應該是犯了個極大的錯誤,如果愛孩子,那應該讓他們去創造一個自己的世界,去克服困難!

烏塔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一個值得我們去贊揚的孩子,我們應該從小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讀《烏塔》有感5

今天,我學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烏塔》。課文講了一位14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去歐洲旅行.在羅馬的一個青年旅館里認識了一位中國女孩汪曉潔.烏塔說:"她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她為了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3年的時間,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還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使我不明白的是:同是父母,他們的表現為何截然相反呢......一連串的問題使我迷惑不解!經過認真閱讀,細心揣摩與體會,我終于解開了謎團:中國父母把孩子當成了曠世奇寶,像掌上明珠一般,一見不著孩子就心急如焚。中國有一句老話:捧在手里怕丟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就特指家長對子女們的態度;而外國父母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獨立意識,所以孩子們才有這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家里,我不知不覺地當了上“小公主”,洗碗、洗衣服、疊被子,一切事都由父母包了下來。就連我參加活動,家長也是一百個不放心,一千個不同意。我已經9歲了,你們還要包到什么時候呢?現在我干起家務真是笨手笨腳的,甚至火柴也不會劃。有一次,我到李月家里去玩,一進門,就看見還有許多同學也在那兒,我們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了好久。最后,她留我們在她家吃中飯,我高高興興地答應了。吃著吃著,門鈴響了,李月開門一看,居然是外婆!她笑著對我說:“怎么,還在這兒吃飯呀!飯菜香不香呀?”我真是十分尷尬,人家還以為我到哪兒也離不開家長呢。望著同學們個個抿著嘴的笑臉,我羞死了,真恨不得找個縫隙鉆進去。

家長們為什么這么不放心我們?咱們還是先從自身找找原因吧!那天,我和同學一起去看望黃飛翔,誰知還沒到黃飛翔的家就遇到了三個壞人,同學們嚇得驚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像一群無頭蒼蠅一般,最后,誰也沒去成。通過這件事,更體現出我們的有勇無謀。與課文中那位膽大心細、有主見而不盲從的少女烏塔真是相差甚遠。

讀了這篇文章,我也應該學習烏塔的獨立精神,要像烏塔一樣膽大,細心,這里并不是說要我們也一人游歷歐洲,而是要在學習與生話方面克服依賴思想,提高獨立意識、生活經驗和自立精神,不要讓我們成為溫室里的花草,經不起風吹雨打,更不要讓我們成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

讀了《烏塔》這一課,使我懂得了要學會自理,自己生活,不能什么事都依賴父母,要勇敢,要堅強的道理.讀《烏塔》有感6

烏塔年紀輕輕就獨自一人游歷歐洲,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過的經歷。這樣就可以鍛煉我們的自理能力。因為父母都離開了自己,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打理好自己的日程和生活的。我們都是家里的“嬌嬌女”和“大少爺”,平時家里人都寵著自己,地不讓掃,甚至連飯也不讓端。我們平時都被寵慣了,等只有自己的時候,我們都不知所措。我雖然比烏塔小3、4歲,但我也可以像烏塔那樣可以打理好自己。但是,在我們中國,有些像烏塔這么大的孩子有一些還不會整理自己的房間。因此我們要學習烏塔的自理能力。

烏塔身上還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烏塔自強、自立。烏塔年僅14歲就可以獨自一人游歐洲,從此可見,烏塔肯定很自強、自立。我們有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不在家的時候,我們就算要走很遠的路都要去姑媽家吃飯。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平時總要依賴父母的幫助才可以完成事情,現在父母不在家了,我們只好出去吃或者到親戚家去吃。但是,像烏塔不依賴父母就可以完成事情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大概只有10分之6吧!所以我們要學習烏塔的自強、自立。

雖然我們要學習烏塔身上的優點,但不一定要學習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讀《烏塔》有感7

今天,我學習了《烏塔》一課,讀完后,我感動萬分,一個幾乎同齡的孩子,竟比我強這么多。

課文中主人公----烏塔。她是德國人。她曾經獨自游過歐洲,知道后這事后,我非常慚愧。第一,我和她的自理能力相比,我太差了。第二,我們被父母“放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天天嬌生慣養,而烏塔她并不這樣,14歲就離開了生在糖水里,長在蜜罐里的生活,獨自一人游歐洲,所以我倍感慚愧,比如一次……

那天,天上早已掛上星星和月亮。我獨自從廣場向家走去。我從心里就戰戰兢兢,因是我第一次走夜路。“嗖-嗖-”不知道哪里吹來了一陣風,他吹過我的脖子,讓我一下子僵住了,我不敢回頭,心想:千萬別是什么妖怪,我沒有錢,別捉我呀……過了好一會,才顫抖轉過身來,一看四周空無一人,這才緩過神來。于是我,邁著蹣跚的步伐向前走著。忽然,前面出現了一些隱隱約約的燈光。我走近一看,一個白色的影子“舞動著”,我心里又開始亂想:這又啥呀?又來了,不是鬼又是精靈了?我撒腿就跑,過了不一會兒,我才想起,那不是有人經常在那打太極拳嗎?打太極拳就穿白衣服呀,哎---!一路上只覺著耳邊聽到一陣陣怪怪的聲音,像是在放“幽靈交響曲”,不禁讓我毛骨悚然,讓我心虛,讓我膽顫……

我有許許多多的地方不如烏塔,所以我還要繼續努力,不再坐享其成,高枕無憂了!我要鍛煉我的獨立能力,從現在做起!讀《烏塔》有感8

去年暑假的一天晚上,爸爸回家后,興奮得對我說:"你小舅在百隆的農村承包了幾百畝地的山地,叫陳家山,準備叫我去負責管理。"

看到爸爸和媽媽興高采烈地樣子,我不解地問:"你們曾經告訴我,你們是從農村費了好大的周折才來到德陽市的,怎么現在又要回到農村去呢?"

爸爸神秘地沖我一眨眼,說:"這你就不懂了,這叫‘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現在呀,有見識的人都回到農村,搞起了大承包,因為國家現在扶持農業,連農民土地的稅收都減免了。明天,跟我上山開開眼界吧。"

第二天,爸爸開著雙排座的"小拖鞋"車上山。誰知路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斓疥惣疑降臅r候,路面凹凸不平,車子不停地顛簸,把我搖得昏頭脹腦。突然,車身子一歪,后輪陷進了一個泥坑,任憑爸爸怎么加油就是爬不上去。沒辦法,爸爸只得下車找了幾塊石頭墊在車輪下,然后他叫我下車幫他推一把。雨,嘩嘩地下個不停,我的眼睛都睜不開了,衣服早就淋透了,但是沒辦法,這里一個人影也沒有,我不推又怎么能上去呢?于是,我使盡了吃奶的力氣推著車子。"嗚——"車子在雨中咆哮著,輪子不停地旋轉,一下子沖了上去。這下可好,后輪濺起一大片泥漿,全澆在我的臉上、衣服上。"哇!"我大哭起來。爸爸把我一把抱上車子說:"兒子,男子漢哦!不許哭!你看要干一番大事,就不能怕吃苦!"

我撇撇嘴,沒好意思再哭。

到了山頂,看到的景象更是讓我掃興:三間低矮的小茅屋,外面下著大雨,屋里下著小雨,地面全是稀泥,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墒前职謪s看著外面茂密的野草叢中的桃樹林和那些成片的莊稼興致勃勃,全然不顧早已濕透的衣服……

這樣的地方,也能掙到錢嗎?我的心中不禁疑惑。

從此以后,爸爸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就起床離開了家,晚上又是十一、二點才回來。我們連見面的時間都很難得了。偶爾看見他,發現爸爸變得又黑又瘦,但卻是精神煥發的樣子。

今年五月的一個星期天的早上,我還在睡夢中,爸爸把我叫起來:"兒子,我今天帶你上山去。"一聽說要上山,去年在風雨中掙扎的情景就浮現在我的眼前,我連忙用被子捂住頭,連聲說:"我不!我不去!"爸爸扯開被子,笑呵呵地說:"兒子,現在的陳家山變化可大了,再不是去年的陳家山了。"我將信將疑地起來了。

這一天,陽光燦爛地照耀著大地。車子很快到了山頂。我奇怪地問爸爸:"今天走的是哪條路啊?怎么沒有經過去年的那條爛路呢?""哈哈,怎么沒有經過啊?我們走的`還是那條路,不過現在我們已經把它改造成水泥路面了,所以……"爸爸得意地望著我。這時,我開始尋找去年的小茅屋,可是那里已經變成了一片茂盛的莊稼了。爸爸帶我來到一幢兩層高的青磚瓦房前,告訴我這是我們的新房子??吹轿夷康煽诖舻貥幼?,爸爸更是得意,指著周圍的樹林讓我參觀。昔日的野草叢已經無影無蹤,一棵棵枝繁葉茂的桃樹上,一個個白里透紅的大桃子都羞答答地藏在樹葉叢中,還不時露出臉沖我笑呢!爸爸給我接了幾個最大的桃子讓我嘗嘗。我雙手捧著鮮桃,貪婪地嗅著那醉人的清香,真舍不得咬下口。

爸爸把我帶到山的最高處,眺望著四周長得非常茂盛的莊稼:玉米,花生、辣椒、水稻……爸爸滿懷激情地說:"明年,我們將在這里種上枇杷、核桃、大棗等果樹,還要發展一些經濟項目,到時候你想吃什么就盡管給我說就行了!哈哈!"

聽著爸爸爽朗的笑聲,看著爸爸風吹日曬變得黝黑的臉,望著這些在風中點頭含笑的桃子和豐收在望的莊稼,嗅著那鄉村特有的誘人的清新空氣,我的心中涌起了萬層波濤……讀《烏塔》有感9

讀烏塔有感200字

我們今天教了《烏塔》這一課,使我受益匪淺。

烏塔,年僅14歲的她,獨自一人游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絕不會輕易地相信!但她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和國里的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讓我既羨慕又佩服她。

旅游,萬萬不可缺一得肯定是資金。如果是中國的孩子,一定會伸手向父母要,但,烏塔卻用她寶貴的時間去掙錢!

我,是一個被父母溺愛的孩子,一碰到挫折就要哇哇大哭,烏塔而是用信心與勇氣戰勝了恐懼和害怕。

我們也要向烏塔學習,學習她的勇敢,獨立和自信!

烏塔讀后感200字

讀了《烏塔》我知道了烏塔是一個有很強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本文寫了14歲的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

讀了這篇課文后我開始沉思,我在想:烏塔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為什么會相信烏塔,讓烏塔一個人去旅游,而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會讓我們離開他們視線范圍,如果離開他們的視線,他們就會很擔心。是我們中國人過于愛孩子?還是我們平常行為讓父母擔心?我不清楚。但我依然很敬佩烏塔的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

以后我要多出去見識外面的風景,我還要向烏塔那樣規定計劃自己出去旅游。

烏塔讀后感范文

今天,我讀了兒子的課本《烏塔》。這篇課文使我深受啟發。

看到烏塔14歲就用自己掙來的錢去旅行。不但她自己開闊了眼睛,而且豐富了知識,更加鍛煉了她的一只。她懂得熱愛自己的祖國。敢于反駁別人,做什么事不依靠父母。使我聯想到中國父母與外國父母教育方式的差別。中國的父母對孩子大多數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放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這種關心不是關系,而是溺愛。

在我們中國調查一些高中生的父母中,有70%的家長都會對孩子說:“只要你學習好了,我就什么不用你干,你吃好的,穿好的。”這種教育方式是完全錯誤的。即使你在學習方面突出,將來到社會上也會一事無成。

通過讀這篇課文,我真心的希望我們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所改變。有句話說:“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讓孩子們都展開自己的理想翅膀去尋找屬于他們自己的天地吧!讀《烏塔》有感10

讀完《烏塔》這篇文章后,我很佩服烏塔的獨立性,她獨自一人闖了許多城市,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來掙旅游要用的費用,各種準備費了烏塔三年的時間,等烏塔掙足了錢,也查閱足了資料就獨自去旅行,我覺得烏塔這樣做很好,既鍛煉了自已,又能大開了眼界。

比起我們,有的同學自己連走路上學都不敢,也不會打掃衛生,很嬌氣,所以我們更要學習烏塔的獨立性。

論語教案范文第4篇

于丹老師講授《論語》心得別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圣賢,《論語》猶如高山上一顆勁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觸及。而于丹老師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品。他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圣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鬃記]有圣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里。他說:“孔子沒有溫度,只有色彩”。

我第一次見到“國民幸福指數”一詞,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一個指標。單純依靠物質的極大豐富同樣不能解決心靈的問題。“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對于我來說,大的就是工作中,小的就是家庭中,同志之間、夫妻之間,一些生活中的瑣事,抑郁于胸。“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渺小了。”自己勸自己,想開些,何必計較那么多呢?

面對人生的遺憾,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里供著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臺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么人們采著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

我讀后眼前一亮,我們過去總是喜歡與他人相比,為什么你我一起參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輝煌?往往比的都是自己的缺失和他人的所得,而忽視了他人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貢獻、肩負的責任、承受的壓力。想得到他人所得背后的付出,千刀萬剮與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這樣比起來我的內心就平和多了,怨氣自然就少了。你有你的快樂,我有我的開心,知足常樂! 《論語》讀書心得二:

每當談到哲學時,人們所想起的不外乎柏拉圖、黑格爾、羅素、尼采等人。同時國人也會感嘆為什么泱泱華夏這個曾經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就沒有哲學,至少沒有一套獨立成體系的哲學。盡管哲學一詞是舶來品,但在相對嚴謹的定義下,中國就真的沒有哲學嗎?我并不這么認為。

盡管中國的國教是到道教,但是中國的儒家思想的影響范圍是更為廣泛的。我一直堅信儒家思想并不能等同于儒教。我一直認為中國人必須讀的書一定有《論語》這一部,從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到八股文考的就有論語,足以證明《論語》這部中國最有魅力的書,特別是在XX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張導的那手誦讀《論語》更是在一夜間讓《論語》這個名字傳遍神州大地,傳遍世界各國。

《論語》并不只是中國眾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圣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鬃右云洫毺氐娜烁聍攘ι钌畹匚姸鄲酆霉诺湮膶W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盡管孔子的先祖有著不凡的身份地位,但是到來了孔子的父親那一代已經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資本了??梢哉f孔子這個人的成長史就是《論語》這部書的大致內容了。

《論語》這部書在我看來不僅僅包含著孔子“因材施教”的人才教育思想、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同時還包含了非常濃厚的美學氛圍:文字是美的、人格是美的、思想更是毋庸置疑的美„„在《大學》中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說,這些在《論語》中也有體現??梢哉f孔子揭示了真善美的全面發展原則,孔子作為中國的至圣將“成人之道”同“君子理想”一樣,替提升到儒家理想人格的一個重要層面,但是其本質還是無法脫離仁義道德?!墩撜Z》或者說孔子的主題思想還是中庸思想但他還是贊同那些有獨立人格的人(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著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他認為“過猶不及”,這種思想造就了孔子行事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謹慎態度。

崇拜孔子是因為孔子的為人處事之道以及一些觀點還是很合我的胃口,特別是在《論語》中的文字更是精煉到了極點,文字又很美。就如在雍也篇中“子曰:知者樂山,仁者樂水。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個人覺得這句話很有深度。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句話有點虛,但是這些東西必須是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會有的體會,正所謂酒越老越純,如果我在這里過多的評論就只能顯示我的無知了。整部《論語》從學而篇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以及耳熟能詳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等。這些道理并不是誰都可以得到的,只有經歷了人世間的眾多社會現狀才會有如此感慨。歷史上記載孔子西行不到秦,我想可以從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孔子所主張的思想兩個方面得到結論??鬃又鲝堃缘轮翁煜?,而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正在崛起,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里,秦國不敢采用只能教人靜下心來慢慢做的儒家思想,于是,秦國采用了極具攻擊性的法家的理論。同樣的,作為一個當時就有一定盛名的大思想家,他所主張的卻與秦國贊同、推崇的恰恰是對立的,在根本上說孔子道秦國就會變成無用功,而且作為當時比較先進的思想還有可能被秦國拘禁,所以說孔子西行不到秦說明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要么孔子有自知之明,不會去惹秦的統治者;要么孔子就是個懦夫。這兩個有點類似的結論,就對孔子那個“朝聞道,夕死可也”產生了一點懷疑,這不就著意味他也是有其他想法的。

盡管孔子在《論語》中所表達的“因材施教”的人才思想應該是最早的,應該是最完美的教育觀點,但是在這種大經濟的時代背景下是沒有市場的,特別是在中國這個特殊的國度??鬃拥慕虒W觀點有一個很明顯的政治特點: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梢哉f孔子不像某些自命清高的讀書人認為的那樣,不去參與世界上最為黑暗的政治,他是抱著一副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想法積極入世,雖然因為他那近乎固執的思維、不曉人情世故導致他的許多治國良策無法付諸實踐就流產了。從孔子的眾多成就非凡的弟子中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沒有一個人是全才。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語:宰我、子貢,文學:子游、子夏„„就是連孔子最看好的弟子顏淵也只能是在德行方面好而已,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就是差啊!簡直就是一塌糊涂,最后就落了個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因材施教,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培養出某個方面的偏才,這是中國這個崇尚高考這個一考定終生的國家所不喜歡的,這樣也必然導致“因材施教”在中國沒有市場,因為中國的家長或者說是整個社會就是要趕鴨子上架,硬是要人們學習那些今后一輩子都不會用上的知識,還美曰其名培養全方面的素質,問題是那些教育專家所說的素質到底指什么。根據國外專家的理論是一個國家在建國三十年就至少可以出一個諾貝爾獎得主,今年是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六十歲的生日,目前好像沒有誰有摘得諾貝爾獎的跡象。還有個就是從一個國際奧賽的金牌得主到一個大師至多需要二十年的時間,但中國這個歷屆國際奧賽上金牌得主最多的國家能夠在國際上拿得出手的大師沒有一個是奧賽冠軍,換句話就是中國沒有把奧賽冠軍培養為大師級人物。這是中國教育的悲哀啊!同時那些教育專家、學者又還要去找尋沒有的原因。所以,我認為因材施教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在培養了基本的生存技能后完全可以進行“因材施教”。

我覺得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于古典名著也要有新的理解,對《論語》的品評歷來就有,從南懷瑾到于丹,孰優孰劣,大家各有理解,但也千萬不要只遵從那些有名氣的人的思想,而忽略了最應該有的自己的見解。正如孟子所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于名著更不能頂禮膜拜,應該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去讀那些名著。 《論語》讀書心得三: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過去就是人不知而慍,最受不了被人冤枉和誤會。人不知,而不慍,不僅僅是君子的禮儀之道,更是內心充盈平和的外在體現。能夠做到別人不了解我、對我有所誤解,我也不怨恨、不惱怒,一方面要從他人角度去考慮問題,學習換位思考,多體諒他人;另一方面,也是需要自信的建立,不自信才會那么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威信不是靠恐嚇、權勢樹立的,那樣樹立起來的威信沒有穩固的根基,一旦地位下降、危險解除,支持者、仰慕者,紛紛如樹倒猢猻散,官場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樹立威信靠的是人格魅力,作風輕浮的人是沒有威信可言的。做人,尤其是做女人,必須穩重、莊重,自尊、自愛,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學習,太重要了。我慶幸我現在還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我慶幸我可以不帶功利目的去學習。如果沒有這些閱讀的習慣,沒有學習的興趣,我不會從書本中使得自己開拓眼界、敞開心扉,我的思維觀念不轉變,抑郁也難以康復;如果不是這些閱讀習慣,我不會看那么多書,不會對文學產生興趣,我這個中專學歷的人也不會想到成為作協會員得到認可、讓自己更加自信;如果不是有學習的興趣,我這個電腦白癡不會想到去做個人網站和博客,更想不到現在竟然可以做網站編輯,而且工作也得到一致認可。沒有學歷有什么關系?沒有文憑有什么關系?我有一雙眼睛,我可以閱讀和學習,每每有了新的領悟,獲取了新的知識,豐富和充實了自己——人生還有什么比這更值得讓人感到滿足和驕傲的呢?

道不同不相為謀。什么人都可以認識,但是做為朋友就必須謹慎,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對自己的影響很大。不說別的,進入作協以后,和大家交流過后,就感覺受益匪淺,那些寫作經驗和點評,沒有十幾、幾十年寫作經驗是體會不出來的。

有錯就改還是好同志。要善于發現自己的錯誤,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敢于改正自己的錯誤。沒犯過錯的不是人,是神仙,錯了不怕,改正之后就是一條寶貴經驗。如果沒有經歷過自殺,我不會懂得生命是如此診貴;如果沒有經歷過抑郁,恐怕我也還是不理智、不成熟的小屁孩呢。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之前寫過一篇《安貧樂道》,這也是我現在的一種追求吧。也曾經算是過過一段奢侈的日子,物質上的追求永遠無法讓人滿足,只會讓欲望更加無止境。

一直都敏于事,工作方面我從來都不擔心,任勞任怨。慎于言則是現在才懂得啊,“做事要高調,說話要低調”,我現在開始感受到這種方式的益處了。后面還有“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和這里的“敏于事而慎于言”差不多的意思,都是少說多做。

請有道德的人匡正自己,要虛心接受意見。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句話非常重要。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什么時候都能將心比心去體會,了解到言語、行為背后的動機,就少了那些埋怨和仇恨。

論語教案范文第5篇

主備人李方霞

學習目標

1.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以及按數級讀數的方法。能按數級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數。 3.在萬以內數的讀法基礎上教學億以內數的讀法,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重點:

億以內數的讀法

教學難點:

每級末尾、中間帶0的數的讀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具的準備:

記數算盤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

活動一:學習鋪墊 1.口答:

2.復習萬以內的數位順序.

師出示5張卡片: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首先把“百位”貼在黑板上,指名同學按照順序依次貼其它卡片.全部貼好后請同學口述萬以內的數位順序. 3.讀數練習:

教師在貼好的數位下填數字,408,2160,11900學生進行讀數練習. 4.想一想,萬以內的數的讀法規則是什么? 口答:

(1)、一千里面有( )個百,一萬里面有( )個千. (

2、)( )個一百是一千,( )個一千是一萬. 排列數位順序 :

口述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表 四百零八 二千一百六十 一萬一千九百

由旅游的話題引人,激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重點引導學生復習中間或末尾帶0的數的讀法. 活動二:探究新知 1.設疑導入:

(1)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信息窗你能獲得那些信息 ?

師隨意板書

看了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2)、導語:

我們已經學會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還經常用到這些比萬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像這些比較大的數的讀法. 板書課題:萬以上數的讀法 2.新授:

(1)感受10萬究竟有多少 你知道生活中有那些大數

(2)10萬到底有多大?我們來數一數 用計數器

(3) 個、

十、百、千、萬、十萬、象這樣表示數大小的單位叫記數單位

①學生觀察板書:個、

十、百、千、萬,想一想:它們之間有什么規律呢?你能按這樣的規律繼續往下數嗎?

教師板書:十萬、百萬、千萬. ②認識“一億”:

用剛才的方法,我們接著往下數,十個一千萬是多少呢?教師板書:億,并指出一億是個很大的數

③結合板書,教師指出個、

十、百、千„„等都是計數單位.億以內的計數單位有哪些呢? 從剛才數數的過程中,你發現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討論,然后匯報討論結果.

引導學生明確: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即十進關系. (4)、教學數位和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 ①引導學生觀察:計數單位之間是怎樣排列的?

教師說明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

②師生共同完成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 板書:在每個計數單位下面寫一個“位”字.

重點提示億位前面要加“„„”.

③分清數位與計數單位的聯系與區別:

同一個數字,把它寫在不同的數位上,它表示的計數單位就不同.教師出示卡片:數字“5”,把它放在不同的數位上,同學分別說出它的計數單位. ④認識數位分級: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書上數位順序表,看看又有什么發現?

小結:為了便于讀億以內的數,我國沿用了四位一級的計數規律,即從右起每四位為一級.個、

十、百、千是個級,表示多少“個”;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萬級,表示多少個“萬”. 教師板書,進一步完成數位順序表. (5)、教學萬級數的讀法: ①先讀出下面各數:

28、30

8、400

7、3070 這些數都在哪一級?表示多少?

如果把這些數放在萬級,又表示多少呢? 引導學生明確:同一個數在個級時表示多少“個”

在萬級時表示多少個“萬” ② 4086000,21600900自己試讀這兩個數. 引導學生根據個級數的讀法,類推出萬級數的讀法. 同學之間互相匯報試讀結果. ④思考討論:

萬級數與個級數讀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4)、教學含有萬級和個級數的讀法. 學生試讀

24600 640700 10030040 思考討論:

先讀哪一級,怎樣讀?再讀哪一級,怎樣讀?在什么情況下,“0”不讀出來,什么情況下“0”要讀出來?

在學習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億以內數的讀法法則. 生自由交流 (2) 10萬冊

4086000冊,5094600冊,21600900冊,119000000冊 10萬是多少? 一小盒圖釘有1000個,一大盒圖釘有10小盒正好是10000個那多少大盒圖釘是10萬個 10大盒就是10萬個

一個人民大會堂能容納10000人,10的人民大會堂能容納10萬人 „„„.. 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 一萬一萬的數10個一萬是十萬

學生根據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的規律自己數出:十個一萬是十萬,十個十萬是一百萬,十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學生認知有難度,可能會說出,十個一千萬是十千萬,在這時,教師要同學生一起數,并指明,十千萬就是“一億”.) 交流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引導學生明確個位上的計數單位是

一、十位上的計數單位是

十、„„千萬位上的計數單位是千萬;幾個一寫在個位上,幾個十寫在十位上„„幾個千萬寫在千萬位上. 同學分別說出它的計數單位. 每四位為一級.個、

十、百、千是個級 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萬級

個級,表示----個一 學生讀

表示多少-----個萬

引導學生明確:讀萬級里的數,按照個級數的讀法來讀,在后面加一個“萬”字. 突出我國四位一級的計數知識,并進行德育滲透. 滲透個級數與萬級數讀法的內在聯系.

(用試讀討論方法,突破難點:鼓勵同學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 活動三:鞏固發展

1.自主練習第4題:讀下面每組數 2.判斷:

(1) 4080500讀作:四百八十萬零五千( ) (2) 3706000這個數中所有的“0”都不讀出來.( ) (3) 40506000這個數中有一個零要讀出來.( )。 學生按要求讀數 活動四: 全課小結

論語教案范文第6篇

1.掌握“鮮、與、狷、和、同、賊”在文中的含義,積累、理解“過猶不及、和而不同,義之與比”等詞語。

2.理解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 3.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文化內涵】

1、理解孔子“中庸之道”的精神實質,并區別于“折中之道”。

2、從其它章節中舉例說明孔子是怎樣把“中庸之道”貫徹于自己的言行的。

3、探討“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對現代社會的積極意義。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文本 1.誦讀感知 (略) 2.整體感知

(1)概括原文,說說中庸之道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德(6.29)

中行(11.

16、4.10、13.

21、 13.

24、17.13)

中禮(1.

12、17.24)

中和( 13.23 )

(2)中庸的“中”是否為折半以取中,搞平均主義?

二、深入探究文本

1、結合譯文,學生質疑,教師釋疑。

2、探究文本。

(1)“中德”:探討“民鮮久矣”的原因。

(2)“中行”:說說“過猶不及”的含義,總結“過猶不及”的處世之道 ,討論“鄉原”在現實生活的危害。

(3)“中禮”:結合《沂水春風》,具體說說我們應該如何具體認識和把握中庸之道。

(4)“中和”:

收集并交流有關“和”的熟語、格言;通過交流的信息和鏈接的內容,概括說明“和”的含義;

孔子的“和同之辨”與晏子的“和同之辨”完全相同嗎 ,說明理由;

聯系生活或具體材料,體會“君子和而不同,小子同而不和”的深刻內涵。

三、補充閱讀

關于中庸原理,散見儒家論述,并不完全集中在子思傳作的《中庸》章句。中庸之道的要旨大體上可從下面四句綱領性口訣去領會:‚允執厥中?;‚過猶不及?;‚和而不同?;‚所貴者權?是也(厥與其通,允執厥中即允執其中)。下面逐項說明之,希望有助於‚很好地解釋一番?。 (1)允執其中

中庸之道者,‚用中為常道也??!抖Y記》解釋中庸為‚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墩撜Z.堯曰》稱中庸要‚允執其中?,道統之傳,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虞書.大禹謨》)者,舜之所以授禹也也。是謂堯、舜、禹三位傳說中的圣王,都以中庸之道為傳世之寶,授受之際,叮嚀告誡也。

所謂‚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的‚兩端?是指矛盾對立的兩極,只認識或者把握其中的任何一極,都將失諸片面,必須‚叩其兩端?,從兩端中作出優化選擇,即求中是也。這就是說,在一個命題涵蓋范疇的極端情況之間,總可以找到一個‚發而中節?,契合事物本質特征,整體效果最佳,各方接受程度最高,恰到好處的優化解答,這就是中。

一旦得中,即‚致和?,或稱‚致中和?,與上文借無線電學名詞用的‚調諧?同義;這里的‚和?,亦即‚和諧?或稱‚和合?。‚和者,天下之達道?,‚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可見‚中者,天下之大本也?。 《論語.雍也》乃有高度評價‚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

《孔子思想大本大源考》的‚思想實驗?中談到:如將世界上一切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理解為對立面的調諧(統一)和變革(斗爭),其中變革是手段,變革的目的是追求調諧,而不是為變革而變革。調諧不僅是變革的目的,即便變革本身或即事物發展和運動的過程,也應講究和追求調諧,以減少損失(痛苦),提高效率。

先秦時代,許多學派都研究過事物對立面的調諧(統一)和變革(斗爭)的關系。其中道家認為禍福、正奇、善妖等對立面之間可以反覆無條件轉化,頌揚弱勝強的轉化,但不明確變化的目的性;法家則強調對立的絕對性,主張強凌弱,大制小。儒家觀念與他們不同,以實現調諧為變革的目的,也以調諧為變革的高明手段。‚允執其中?就是調諧觀念在方法論范疇的表述方式,也是中庸思想的高度概括,貫徹於儒家的全部理論和實踐。

《荀子.宥坐》篇記載孔子在魯桓公之廟,看到欹器,有感而發的故事。夫子問守廟者:‚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聽說過‚宥坐之器,虛則欹(傾斜),滿則覆。?於是讓弟子注水試驗,可見‚中則正,滿則覆,虛則欹?。子喟然而嘆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這里說的‚虛?和‚滿?都是兩種極端傾向,宥坐之器因而產生‚傾斜?和‚倒覆?的現象,只有‚中?才能正,‚守中?為‚聰明圣智?之舉歟!

如前所述,作為‚調諧?的‚和?,是包括人際、人與自然,人自身生理和性靈,以及萬物之間的一切相互關系的優化相處原則;仁學講求的中庸之道,追求的主要是人與人,或人與事之間的‚和?──調諧。尚‚中?致‚和?,做人要中,處世要中,思慮要中,審事要中,惟中是求,惟中是律也。 (2)過猶不及

這個中的位臵究竟該如何界定呢?

《論語.先進》中記載著孔子和子貢的談話。子貢問老師,子張和子夏誰優勝?孔子說子張顯得過頭,子夏有些趕不上。子貢就說是不是子張強一些,孔子的答覆是‚過猶不及?。

中庸之道追求的中的確切位臵,是優化選擇決定的,座落在過頭和不及之間的‚無過無不及?的‚臨界位臵?。從數學觀點加以譬解,這個中并非意味變量在坐標區間的幾何中點,而相當於微分學對應函數最佳極值(導函數為零時)的特定位臵,無論左偏右離,都不如這個中位的效果最好。

過頭和不及是事物的兩種極端化傾向,或者說兩種錯誤傾向,孔子認為都不足取。譬如說,為人之道既不可好高騖遠,也不應自暴自棄;既要追求理想,又須面對現實。為政過嚴或太寬都不好,‚寬猛相濟,政是以和。?(《左傳.昭公二十年》)制訂政策,借用現代政治語言講,就是偏左(激進)和偏右(保守)都要犯錯誤??鬃又鲝埛彩掠卸?,抑其過,引其不及,歸中道也。

孔子將中庸視為君子應有品德,嘗言:‚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無忌憚者,無所顧忌,任意橫行,放縱極端也。

毛澤東說:‚‘過猶不及’是兩條戰線斗爭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切哲學,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做兩條戰線斗爭,去肯定事物與概念的相對安定的質。?(《毛澤東書信選集》145-146頁) 過頭或不及,往往首先表現在量的范疇。量的過頭或不及終將引起質的惡性變化。在政治領域,人們常常把過頭或不及稱為左傾或右傾。反右防左,反左防右,就是去肯定政局相對安定的質的需要。

孟軻講了一個關於經濟政策上過猶不及的故事:周人白圭是個好心腸的經濟學家,建議更改稅制,把當時實行的‚什一而稅?降為‚二十而取一?。孟軻指出,這種低稅率適合於北方貉國那樣五谷不生,唯黍(一種稱為黃米的雜糧)生之,無城郭宮室、宗廟祭祀之禮,無諸侯幣帛饔餐,無百官有司的後進少數民族地區;如果行之於中國,不顧‚器不足用?的後果,將造成‚去人倫,無君子?‚不可以為國?的倒退惡果。白圭聽了,明白了它的不可行性。孟軻以為,如果違背了體現中庸原則的堯舜之道,把稅率降得偏低,就成了大貉小貉,反之,過於加重稅收,則大桀小桀也。(見《孟子.告子章句下》)可見經濟政策上過頭或不及的量變,會造成政權性質惡化變質。

《論語》中說的‚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等片語中,每個‚而不?後面的字兒,非過即不及也。

中庸反對過頭和不及,但不是‚和稀泥?、簡單折衷,不等于不講原則的平均主義。中庸之道崇尚和平漸進,但并非無原則的和平主義者,不排斥必要的戰爭,主要指反抗侵略的戰爭、為消滅戰爭而戰的‚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戰爭,以及迫不得已而為之的暴力抗爭等。

在一切可以量度的應用科學范疇,像上文提到黃金分割比例體現視覺最佳效果;或要種好莊稼,土壤酸度必須適宜;或根據不同國情制訂適當的稅率那樣,中庸之道不僅有其科學的定性要求,而且應能在實用層次上做到定量分析,可以計算、檢測和考核。

人世一切失誤,其實無一不是‚過?或‚不及?的後果,教訓例子俯拾即是。萬物之靈之高明,在於透過萬花筒般的無數表象,悟出一個‚無過無不及?的優化求中道理,并進而掌握這個優化求中的主要途徑,方能落實求中的具體措施。 (3)和而不同

什麼是人際關系范疇優化求中的根本途徑?一言蔽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也。

‚和?與‚同?,在漢語中可以是同義詞,但在這里是有區別的。事物通過變革達到實質上的統一或調諧狀 態,叫做‚和?;掩蓋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齊一致,謂之‚同?。 如前所述,孔子鄙視那種善惡不分、含糊茍且、兩頭討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孟子.盡心章句下》)的折衷主義者,稱之為‚鄉愿?,貶之曰‚鄉愿,德之賊也?。與‚鄉愿?迥異,中庸之道反對折衷主義者的‚同而不和?,贊成‚和而不同?。

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以‚不同?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

與孔子同時代的晏嬰曾舉燒湯為例,解釋‚和而不同?的涵義。他說所謂‚和?就象廚師拿水、火、醯(相當於醋)、醢(魚肉等制成的醬)、鹽、梅等不同甚至對立性質的物質操作調合,烹飪魚肉,‚濟其不及以泄其過?,使其品味恰到好處,成為享用滿意的佳羹。單純的‚同?就如以水調劑水,不用火、醯、醢、鹽、梅等配合,必然乏味到無人問津。

今就人際關系(人與人,人與社會)上的‚和而不同?作一點說明。

凡循中庸之道決策,必有其共識基礎,方能集合眾人力量進行貫徹,這就是調諧意義上的‚和?。‚和?絕不意味著沒有或無視不同意見,相反地,中庸學說肯定事物的復雜性和矛盾的普遍性,視‚不同?為理所當然。孤立的單一的因素不能構成完美的事物,相信唯有讓介乎極端之間的各種異見,特別是對立因素充分溝通、辨析,折沖,兼容其合理因素,加以運籌統合,達到統一或調諧,方才能夠得中,從而導致美好的結果。

以君臣為例,孔子主張對君主采取‚勿欺也,而犯之?(《論語.憲問》)的態度。所謂犯,就是提意見。‚和而不同?的‚和?乃君臣不同見解的協調結果。求中致和不是否定或掩蓋矛盾,相反地,要通過群言堂、百家爭鳴,即容許不同意見充分抒發和交鋒,融百家之長,才能提高得中的可能性,利於導致優化決策。反之,所謂‚同而不和?則是君說可,臣亦說可,君曰不可,臣亦曰不可,有不同意見不敢說出來,成為君主一言堂,結果非犯錯誤、出亂子不可。

明白了‚和而不同?的道理,就不要以為人人稱贊你就是好事。子貢問孔子:‚鄉人皆好之,何如??夫子說:‚未可也。?他又問:‚鄉人皆惡之,何如??夫子說:‚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好人說好),其不善者惡之(壞人說壞)。? (《論語.子路》) 在個人修養方面,孔子說過:‚質(樸實)勝文(文雅)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意思說:做人如果樸實勝於文雅,便失之粗野;如果文雅勝於樸實,則顯得欠缺誠心;兩者調諧適勻,互補其不足,方可成為君子也。

孔子好給別人提意見,也歡迎別人包括弟子們發表不同見解。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但過於謙虛,和動不動直言質詢的子路太不一樣??鬃訉Υ耸遣粷M意的,因此說過:‚回也,非助我也,吾言無所不說(悅)。? ‚和而不同?要求常懷兼容精神,像拉丁文‚寬容?一詞‚Tolerare?原義那樣: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於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或就是現代民主社會人們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我不贊成你的話,但是我要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據說是法國人伏爾泰的名言)

‚和而不同?,是承認‚不同?,尊重‚不同?,在‚不同?的基礎上求中致和,體現了經由多種因素特別是對立因素的斗爭或變革(首重良性競爭)尋求統一或調諧的精神。推而論之,‚和而不同?作為一項原則性共識,莫非現代民主政治廣泛包容多元文化(或‚非群體文化?)的優化決策概念的必要前提;正確處理家庭成員、辦公室同事關系以至集團、國家、民族紛爭,追求全球化、世界主義,以及天下大同理想必遵的金科玉律?

2002年10月24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美國布什總統圖書館發表演講闡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他指出兩千多年前中國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沖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和而不同是社會事物和社會關系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也是人們處世行事應該遵循的準則,是人類各種文明協調發展的真諦。

2003年12月10日,中國總理溫家寶在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題為《把目光投向中國》的演講中,介紹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時說,‚和而不同?是其中一個偉大思想。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沖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他認為,用‚和而不同?的觀點觀察、處理問題,不僅有利善待友邦,也有利國際社會化解矛盾。 (4)所貴者權(君子時中)

‚情況在不斷地變化?。中庸之道要求通權達變(Act as the Occasion Requires),因時、因地、因體制宜行事;是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富於靈活性,與時俱進的決策之道。

‚中無定體,隨時而在?。無過無不及的中,得之不易,但不會一成不變,隨情況變化而隨時變化??鬃诱f‚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而無忌憚也。?(《中庸章句》)‚時中?,就是因應不同時機,揆情度勢以求中。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茲(原文有金字旁,音zi)基(田器也),不如待時。?(《孟子.公孫丑上》)

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對於革命基本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孔子說‚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就是說人處在富貴的地位就按富貴者的情況行事,處在貧困的境地就按貧困者的情況行事,處在不開化的夷蠻之地就按夷蠻的情況行事,處在患難的境地就按患難中的情況行事,一切都要腳踏實地,從實際情況出發。

禹、稷三過其門而不入,茍不當其可(如果不通權變),與墨翟‚兼愛?極端無異;顏回在陋巷而不改其樂,茍不當其可,則與楊朱‚為我?(唯我)極端無異,都不值得贊美和效法了。古禮有男女授受不親之說,有個死腦筋的人問孟軻‚嫂溺(落水),則援之以手乎??軻曰‚嫂溺不援,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在教育上,孔子曾給予子路和冉由相同的提問以不同答覆。因為子路保守,孔子著重鼓勵;冉由激進,則強調求穩。在要不要做官的問題上,孟軻有句話‚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知夫子者也深矣。

華爾街基金經理,必須因應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組合(Portfolio)?;侗茈U原則設計的對沖基金(Hedge Fund),要不時調整策略。投機性的‚當日交易?(Day-trading)者更要瞪大眼睛把握分分秒秒的市場脈動。 治世大赦謂得中,亂世用重典亦為中。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發展變化。英國著名詩人雪萊寫過一句貌似悖論的警句‚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所謂中,即中庸決策的答案,當然要隨時間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所以貫徹中庸之道,做什麼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靈活應用,見機行事,不應拘泥於某種主義、教條而固步自封,不敢越雷池一步。執中而不知權變,猶‚執一?也。孟軻稱‚執一?為賊道,舉一而廢百也。 此言‚道之所貴者中,中之所貴者權?也。

從以上‚允執厥中?、‚過猶不及?、‚和而不同?以及‚所貴者權?(君子時中)四條綱領可見,中庸之道是一種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追求最佳效果的科學方法論。其特點為反對走極端,主張在異見、對立之間尋求協調統一,找出對各方統籌兼顧,具有寬大包容性和廣泛滿意度的黃金中道,體現了和平理性、穩步漸進、損失最小、收效最大,以實現調諧為目的的優化決策路線。

中庸決策路線在社會政治實踐中,不能指望得到象微積分習題或工程設計計算那樣精確度的解答。由於人們認識上的局限性和復雜事物難以預測的變化,使得社會科學意義上最好的中,也只能是數學觀點上的近似解,而且難免偏差以至錯誤。但是如果一旦建立一種不斷求中的機制(而非一時一事僥幸取勝),具備了自我完善的良性反饋調整能力,就像以理想的‚中?為中軸線,那真實決策好比在這根中軸線上下左右圍繞行進的收斂曲線,其偏離和時滯不至於太遠太久,萬變不離其‚中?了。

在社會生活實踐中,中庸之道講起來容易,做起來是極難的?!吨杏埂酚醒裕?sbquo;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情況經常是,‚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聰明人容易過頭,愚蠢者往往不足;好人容易過頭,不肖者容易不足)因此,‚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人們已經好久做不到了)!?

上一篇:熱射病護理診斷及措施范文下一篇:基層工作特點和難度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