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跨境電子商務論文

2022-05-15

要寫好一篇邏輯清晰的論文,離不開文獻資料的查閱,小編為大家找來了《跨境電子商務論文(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迅速發展,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文章簡述了國外相關研究內容,重點梳理了國內的研究,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概況,跨境電子商務與跨境物流,跨境電子商務與支付,跨境電子商務與監管,跨境電子商務與外貿發展的轉型升級,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等相關內容一一進行歸納整理,并分析了現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處。

第一篇:跨境電子商務論文

基于跨境電商主體的中職跨境電子商務教學研究

[摘 要]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跨境電商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跨境電商直接帶動了外貿的發展。網絡代購或國際平臺開網店屬于一種新型的跨境電商活動,快速的發展使其一躍成為跨境電商內的中堅力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首先分析了跨境電商的概述,同時闡述了跨境電商主體下跨境電子商務教學中的問題,最后總結了跨境電商主體下跨境電子商務教學優化措施。

[關 鍵 詞] 跨境電商;跨境電子商務;教學活動;教學問題;優化措施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當前,跨境電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社會需要的跨境電商人才也逐漸增加。一般情況下,企業會選擇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從事跨境電商工作。雖說中職校內均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每年也有大量的畢業生,但是將近85%的企業缺少跨境電商人才。因此,中職校需要了解社會人才需求,制訂合理的培養目標,以此滿足社會的跨境電商人才需求。隨著跨入跨境電商行業人才數量的增加,學校的培養數量難以滿足社會人才需求,依據相關調查顯示,在校期間操作過阿里巴巴、WISH、AMAZON等跨境電商的人數比例為65%,了解跨境電商概念、初級操作的占30%,頂級精英人才占比5%。

一、跨境電商的概述

跨境電商指的是不同境內的經濟交易主體,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達成的交易,經過資金支付之后,借助跨境物流實現商品的送達,完成各類國際貿易活動。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均收入的增長,人們對高質量生活的需求、環保意識也逐漸增加,中國制造業也面臨著較大的困境,嚴重影響著中國外貿出口交易。

相關數據顯示,在2014年中國的跨境電商交易額為4.3萬

億元,同比增長33.5%。2015年跨境電商的增速為35%,2016年跨境電商的增速為40%,2017年跨境電商穩居75%。由此可見,新型的跨境電商貿易方式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此背景下,社會對復合型外貿人才需求逐漸增加,中職校作為人才輸送橋梁,必須以社會人才需求為依據,制訂合理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機制。

二、跨境電商主體下中職跨境電子商務教學中的問題

目前,跨境電商行業招聘的人才的專業為電子商務、國際商務、外語、商務英語等,不同專業的畢業生均在從事跨境電商工作。但并未能解決跨境電商人才缺乏問題,且在實際工作中畢業證的專業知識、實踐能力、解決能力均無法滿足工作需求,主要是因為中職電子商務教學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專業教材內容更新較慢

跨境電商提出時間較短,但是發展較快,其中很多的概念是近幾年才提出的。但教材內容缺乏時效性,很多概念是早幾年提出的。部分教學的教材依舊使用的是PC電商活動,與實際的跨境電商發展差異性較大。在網絡時代下,微信、購物軟件、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平臺逐漸成為跨境電商的主流發展趨勢,教材針對這些新型電商的發展趨勢沒有提及。一些教材雖說涉及跨境電商相關知識,但也只是簡單的介紹,在內容上缺乏邏輯性,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在高年級跨境電商教學中,缺乏實踐教學,使學生對跨境電商的理解還停留于理論層面,為學生后期的就業埋下了較大的隱患。

(二)專業教學崗位定位不精準

當前社會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其人才需求主要包括:(1)跨境電商整體運營、組織、管理、策劃的工作人員。(2)跨境電商行業商品管理、營銷、產品配送等銷售、服務人員。(3)跨境電商網站建設、購物軟件開發、網站維護等技術人員。中職教學只有精準定位職業崗位,才能夠明確所學專業的側重點,提前做好各項知識儲存、構建、融合等工作,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激情。而部分教師在跨境電商教學中,未能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使學生無法將新舊知識進行結合,甚至一些課程知識只是簡單的介紹,沒有開展全面的教學。

(三)缺乏長線培養機制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上海自由貿易港的建設給跨境電商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也對復合型的跨境電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本科、高職、中職各層次學校都開有電子商務專業,但專業教學存在重復或者簡單疊加,缺少聯通的升學渠道及長線培養機制。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在3年時間內完成英語、國際貿易、電商專業知識的教學,很難滿足社會企業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

三、跨境電商主體下跨境電子商務教學優化措施

(一)創新教學方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模擬實踐教學方式逐漸成熟,并在電子商務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學生的實際業務操作比較薄弱,這主要是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未能重視跨境電商實際業務操作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以社會人才需求為依據,設計與教材相關的教學活動,轉變傳統的授課方式,采取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的形式,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之間的融合。例如,小組討論、情景演練、角色扮演等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同時學校還可以聘請兼職教師(具備跨境電商經驗者)、跨境電商企業外派教師,開展實踐教學,引導學生借助阿里巴巴、天貓國際、亞馬遜等平臺自主進行店鋪創建,借助驅動、項目引導教學,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操作,以此實現教學、實踐、學習一體化,全面提升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質量。

(二)更新拓展課程內容

在教學中,部分教師針對教材中的問題,搜集了課外資料開展教學,并發表了關于教學內容改革的文章。在多元化時代是背景下,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中不斷有新技術、新觀念產生,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主導者,應該發揮自身的主觀性、引導性,區分教材中的主次、重難點。在教學內容改革中,教師應該結合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以大綱為依據,整合跨境電子商務知識,不斷更新跨境電子商務教學模式。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采取ISAS教學方式,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先讓學生注冊賬號,接著布置不同的任務,促使學生進行賣家、買家角色扮演,模擬真實的交易環境,這類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加專注課堂學習,實現跨境電子商務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強化電商實踐教學

依據社會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結合21世紀外貿知識,應該積極開展各類競賽活動,鼓勵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參加到比賽中,以此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例如,創新創業大賽、星光計劃大賽等。教師、學校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比賽,學習最新的跨境電商知識,以此實現自身實踐能力的提升,激發自身學習跨境電商知識的積極性。在教學中,還應該融入考證制度,包括電子商務師、國際商務師等,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技能水平的提升。例如,在實踐教學中,可以借助案例教學法,通過演示關鍵詞的編寫方式、優質產品圖片的制作方式,在案例教學中融入對比教學方式,先演示搜索成功的案例,再演示搜索失敗的案例,加深學生對跨境電子商務知識的印象。

(四)改善教學評價方式

在一學期的電子商務課程學習結束之后,學校應該及時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我校的電商專業為例,在期末問卷調查中,96%以上的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跨境電商概念,能夠熟練操作圖片整理、產品上傳、店鋪管理等。針對實驗課程教學,得到了100%的好評,學生認為跨境電商實踐課程的實用性很強,對后期的就業有很大的幫助。45%的學生認為,為了更好地適應后期就業,與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相結合,應該增加網絡營銷教學的相關內容;85%的學生認為在教學中未能重視價格調整、計算等方法的教學。

(五)嘗試中高中本貫通培養

電子商務屬于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專業課程突出學中做,中高或中本貫通培養注重學生較強的職業技能和對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有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最大限度地轉化為實操能力,在做中學,提升專業應用能力。貫通培養在教學體系中更加突出實踐環節,在外語類、計算機操作類和溝通類等需要較長周期和持續性培養的能力教學上,可以通過長周期的實訓室實踐學習培養。學制為5年或7年的中高中本貫通培養有效地銜接了專業核心課程,一體化的課程架構設計有利于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更加符合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的成長規律。在中職高職本科階段是學生的體能、心智發育的黃金期,通過5年或7年可持續的職業素養的培養,能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作風、職業態度和職業心理素質。

綜上所述,在多元化、全球經濟化的背景下,跨境電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新技術、新跨境電商理念不斷涌現,中職校在跨境電子商務教學中也需要不斷轉變教學觀念,依據跨境電商的發展,合理設計教學方式,科學進行跨境電子商務教學改革,積極開展電子商務專業中高或中本貫通培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跨境電商實踐教學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專業型的跨境電商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思聰.淺析以跨境電商為主體的跨境電子商務教學[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3(11):119-121.

[2]陳文偉,郭立偉.高職院??缇畴娮由虅枕椖炕n程開發探索[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6(2):152-155.

[3]朱啟松,朱慧婷.“互聯網+”背景下跨境電商發展的SWOT分析:以重慶為例[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1(5):173-182.

[4]張宗英,張彬,劉杰.山東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與人才需求研究[J].對外經貿,2017,21(2):100-103.

[5]潘雨相.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7,19(1):172-174.

[6]王菲.應用型本科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研究:從模擬實訓到跨境電商實戰[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7,29(2):

93-98.

[7]劉永偉.高職院??缇畴娮由虅談摌I實踐教育研究[J].現代商業,2017,10(28):172-173.

[8]呂宏晶.中小微企業利用跨境電子商務提升競爭力的策略研究[J].現代商業,2015,18(29):125-126.

作者:蔡志峰

第二篇: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迅速發展,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文章簡述了國外相關研究內容,重點梳理了國內的研究,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概況,跨境電子商務與跨境物流,跨境電子商務與支付,跨境電子商務與監管,跨境電子商務與外貿發展的轉型升級,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等相關內容一一進行歸納整理,并分析了現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引言

近年來,伴隨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互聯網產業的高速發展、國際物流和國際支付的日益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逐漸興起??缇畴娮由虅帐侵阜謱俨煌P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信息或商品交易的國際商務活動。

從國際來看,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興起以1995年成立的eBay為標志,2016年,全球超過12%的跨境實物貿易通過數字平臺完成,50%的跨境服務貿易以數字化的形式實現;從國內來看,跨境電子商務快速增長,2016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5.5萬億元,進口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1.2萬億元。據中投顧問預計,2017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將達到8.6萬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4.15%.2021年交易總額將達到20.3萬億元。

跨境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不僅對傳統電子商務模式產生沖擊,影響境內外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也對跨國物流、跨境支付、貨幣管制、國際稅收等帶來一系列的影響。與此同時,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還會對中國經濟的整體結構及傳統的進出口貿易造成深遠影響。因此,專家學者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范圍日益擴大。

二、國外研究

國外在跨境電子商務方面的研究比國內起步早。LynchandBeck(2001)認為迅速發展的網絡交易使人們更加期待公司創造出新的、標準化的溝通和交流方式,這樣不論身處何地、具有何種文化背景,不論處于哪一階層的買方都能使用同樣舒適的“電子語言”進行交流;Boshoff(2007)認為網絡是全球重要的零售渠道,它需要提高服務質量和物流水平;Hortasu等(2009)采用了來自eBay的美國國內在線交易數據和來自MercadoLibre的在線市場的跨境交易數據檢驗了交易中距離的重要性;Lendleetal.(2012)則利用eBay的數據資料研究了跨境貨物電子貿易的重力效應;Abbas Asosheh等(2012)闡述了伊朗的B-B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構建了全球貿易電子供應鏈中東亞和中東地區的局部跨境B-B貿易單據交換模型。Estrella等(2014)通過來自27歐盟國家的網上問卷調查,運用引力模型對線上和線下傳統貿易進行了對比分析,得出影響跨境電子商務績效的因素。

三、國內研究

國內學者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研究成果眾多,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概況

隨著跨境電子商務在我國快速發展,一些學者開始研究這一活動在我國的發展概況。例如,陳云波(2013)、孫艷艷(2014)、來有為等(2014)、王艷麗等(2016)都闡述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總體發展態勢,分析了我國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面臨的挑戰、障礙,提出了促進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路徑、策略;靳喆(2017)分析了“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與對策。在這些研究中,有些學者將視角放在小額跨境電子商務業務中,如劉娟(2012)分析了小額跨境外貿電子商務興起的原因、發展中凸顯的問題及小額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應用中的創新點。但這些研究大都較為粗略,僅從總體上概括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大致情況;對問題及解決對策、路徑的分析較宏觀,可操作性不強。

2.跨境電子商務與跨境物流

鑒于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跨境物流的配合,因此,在這一領域研究內容相當豐富。

部分學者從總體上研究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現狀、問題及二者的互動融合。如龐燕(2015)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物流的主要模式及實施對策;郭亞非(2015)探討了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存在的困境及相應對策;陳炳輝(2017)介紹了“一帶一路”經濟區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的發展現狀,并運用SWOT方法剖析了不同的物流模式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張寶明等(2014)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與物流融合發展的必要性、難點及其路徑選擇;張夏恒,郭海玲(2016)探討了跨境電子商務與跨境物流協同缺失的表現及協同發展的路徑;戴明華(2017)分析了二者共生融合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了兩個產業間的互動機制,建立了產業融合模型并提出相應的優化路徑選擇方案。這些研究明確了跨境電子商務和跨境物流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也對跨境物流如何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

另一部分研究針對跨境物流中的第三方物流與跨境電子商務的關系。例如,曹淑艷(2013)、安然(2014),李升紅(2017)都分析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優劣勢,并給出發展和改進第三方物流的建議。葉偉(2014)認為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應發展郵政速遞物流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措施;另外,周沛鋒(2014)、曾毅(2014)及謝雪蓮(2015)則從小額跨境電子商務的角度,論述了當前的物流模式及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流程。

還有少數文獻從第四方物流角度談物流與跨境電子商務的關系:例如,趙廣華(2014)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與第四方物流耦合發展的機理,提出發展第四方物流解決跨境電子商務物流難的措施。

此外,文獻還探討影響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成功的要素。例如,王永興(2014)認為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成功的關鍵因素包括用戶滿意、性價比、信息反饋,電商企業必須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電子商務物流策略;慕艷平(2015)列舉了五種跨境物流解決方案及其優缺點。

上述研究雖然將問題具體化到跨境電子商務背景下的物流問題,有些文獻也進一步將問題具體化到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但多數研究仍然較為概括,或從宏觀上概述跨境電子商務背景下國際物流(包括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發展現狀及二者關系.或簡單介紹、分析各種物流模式、優缺點。其中李旭東,安立仁(2015)在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模式的研究上較為深入,該文構建了適應跨境電子商務多層次需求的物流企業綜合服務體系并提出綜合服務體系的運作模式,同時還引入一家大型綜合物流企業的案例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內容具體且針對性較強。魏正義(2017)則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競爭力問題進行研究,運用鉆石模型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競爭力進行了分析,通過結構方程模型探索了影響因素的作用機理并闡述了提升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競爭力的對策。

3.跨境電子商務與支付

伴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支付問題成為影響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眾多專家學者對跨境支付及第三方支付的理論與實踐做了許多學術探討。部分學者針對跨境電子商務支付現狀進行整體研究,例如黃永江(2013)闡述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及支付交易現狀,探討了跨境電子商務涉外經濟主體管理方式及電子支付所引發的外匯資金流動問題。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措施;周莉萍等(2016)探討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支付的發展現狀、主要風險和監管建議。另有部分學者針對第三方支付進行研究,如王杏平(2013)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與第三方支付發展狀況及特點,研究了跨境電子商務與第三方支付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對促進跨境電子商務與第三方支付發展提出了政策建議;崔彩周(2017)探討了破解跨境第三方支付障礙的策略;夏沁方(2017)分析了我國跨境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風險及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議。

這部分研究主要針對第三方支付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但研究仍然較為宏觀,內容較為雷同,缺乏實證分析與具體的案例分析。

4.跨境電子商務與監管

早期研究主要針對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政策的解讀與國內外相關制度建設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初步的監管模式。如鄂立彬,劉智勇(2014)解讀了跨境電子商務監管的相關政策,對比分析了不同進口清關模式并提出了推進陽光通關的戰略;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2014)結合上海自貿區的前期探索和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借鑒了國內外小額跨境外貿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制度建設經驗,提出了初步的制度建設建議。朱弈蒙(2014)闡述了浙江(包括杭州)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監管現狀,初步構建了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監管模式。隨后相關研究逐步深入、細致,學者們開始探討跨境電子商務監管風險的來源,跨境電子商務監管的改革方向及相關對策。例如,錢烈輝等(2017)列舉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種種風險隱患并指出了應對風險的策略;吳鴨珠(2016)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背景下的電子商務監管改革方向;梁福(2016)提出了質量溯源導向下跨境電子商務商品質量監管體系構建的策略。但這些研究并未能構建較完備的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模式及體系。

5.跨境電子商務與外貿發展的轉型升級

在這一領域,學者們普遍認為跨境電子商務能夠促進對外貿易的轉型升級。例如,方虹等(2014)探討了基于跨境電子商務的中國外貿發展轉型升級路徑及其促進外貿轉型升級的前景和對策建議;任志新,李婉香(2014)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對外貿轉型升級的影響及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瓶頸及策略。黃曉莉(2016)分析了對外貿易增長與跨境電子商務的互動發展機制并提出了促進我國對外貿易與跨境電子商務互動發展的對策建議;鄭雪玲(2017)從福建省中小企業的角度探討了傳統中小型外貿企業借助跨境電子商務轉型升級的發展之路及強化措施。

6.跨境電子商務平臺

隨著近年來各省市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建立,國內學者也就該問題展開了研究。一些研究從整體上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主流平臺等及平臺的模式、職能、特點,存在問題等方面進行介紹.內容較為概括。如楊華(2015)、方燦等(2015)介紹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運營模式及選擇策略;張亮(2015)分析了海關、政府和企業建設的三種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及其職能;王榮(2017)闡述了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分類及其特點;陳祖武(2017)研究了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在降低農產品出口成本中的作用;呂雪睛,周梅華(2016)分析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發展存在的問題與路徑;鄒鳳等(2016)研究了“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發展問題與對策。

另一些研究則更為細化、深入。在這些研究中,有些學者探討企業應如何選擇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如郝興高(2017)分析了適合不同中小企業的電商平臺類型;有些學者分析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與消費者網絡購買之間的關系,如李龍成(2017)構建了網絡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因素模型,并為相關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發展提供了營銷建議;還有些學者研究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競爭力問題。例如,甘鳳云(2011)構建了第三方B2B電子商務平臺綜合競爭力模型并對阿里巴巴平臺的競爭力進行了實證研究;宋麗紅(2016)研究了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競爭力的概念,構成因素及功能,提升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競爭力的途徑;胡學芳(2016)從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支付及評價體系、會員申請的難易程度以及運營費用等方面著手,分析比較了各種影響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競爭力的因素及提升對策??偟膩碚f,這部分研究雖然數量不多,但研究較為深入細致,運用了各種數據及模型,能夠較好地說明研究的問題。

綜上所述,學術界目前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研究較多,研究內容涉及各個方面;研究跨境電子商務理論層面較多,實踐層面較少,案例分析也較少;研究多為文字描述,不少研究內容雷同,數據和模型使用較少;對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問題研究較少,但較為具體深入。隨著跨境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未來的研究也將會更加深入、細致。

作者:王舒健 李釗

第三篇:跨境電子商務國際避稅問題

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全新的商務模式快速發展起來,同時也對現存的稅收管理體系造成了巨大沖擊??缇畴娮由虅盏膰H避稅問題若是不被足夠重視,將會大大減少中國的國際稅收,嚴重影響中國的稅收利益。本文主要討論了跨境電子商務國際避稅的方式,并提出了中國應對跨境電子商務國際避稅的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避稅;反避稅;跨境電商

引言

在通訊科技日益發達的數字化背景下,電子商務影響了人們的經濟生活,對政府的稅收服務和管理也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形成了更加高效快捷的電子通訊方式,交易雙方不需要面對面便能完成交易的商務活動即稱為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主要形式包括B2B、B2C、C2C。其中B2C是指電商企業直接與消費者之間進行商品或服務交易,也是我國政府稅務部門需要高度關注的領域。

電子商務具有虛擬性、跨空間性、隱蔽性的特點,它有傳統商務方式更為復雜的商務模式,從而對電子商務的征稅監管變得相對困難許多[1]。一方面,電子商務這種新型貿易模式為全球經濟一體化做出了許多貢獻;另一方面,電子商務模式也在一些前所未有的角度上側面加劇了國際避稅問題,也賦予了國際避稅一些新的特點。避稅這個名詞,在世界范圍內目前并沒有一個統一定義,從廣義上來說,是指納稅人利用稅法的漏洞以減少或不承擔原來應承擔的納稅義務??鐕颈芏愅憩F為在利潤最高的地區盈利,并將其轉移至低稅收的地區納稅以實現利潤最大化。各國電商企業為了爭取最大利益,使用了形形色色的電商避稅手段。

1、跨境電子商務國際避稅的新方式

相對于傳統商務而言,電子商務具有交易范圍廣泛、交易主體相對隱蔽、交易數據數字化、交易實時、高科技性等特點。在現行的《國際稅收協定》中,許多傳統商務模式下界定的概念在電子商務中變得模糊,很多電商借助制度上的漏洞減少企業的稅務支出。正如《BEPS行動計劃》中所述,現行國際稅法規則并沒有跟上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這也正是國際稅收正在迎接挑戰。

1.1 利用轉讓定價避稅

轉讓定價在國際避稅角度來解釋的話,主要是指位于不同稅率地區之間的關聯企業內部交易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之間存在一些差異,從而存在利用稅率差避稅情況[2]。在交易價格與市場價格不一致的前提下,如果轉讓定價的交易雙方具有關聯方關系,則認為企業利用轉讓定價避稅;反之,如果轉讓定價的交易雙方并不具有關聯方關系,則不視為利用轉讓定價避稅。在電子商務中對關聯方的界定更加困難,因為電子商務的隱蔽性和虛擬化,交易內容一般經過信息加密技術的處理,關聯企業之間的交易更加隱秘。其次,稅務機關對電子商務交易的價格信息掌握也不易,有時無法對比企業交易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的差異。

1.2 利用常設機構避稅

根據OECD稅收協定范本的規定,締約國A國的企業在締約國B設立常設機構的情況下,A國企業的營業利潤是應向B國政府納稅的[3]。但在電子商務貿易模式下,雙方的交易跨越了空間的障礙,虛擬空間的數字經濟迅猛發展,跨境電商在稅收協定國不設立常設機構的情況下,依然可以正常完成交易,這很大程度上沖擊了稅收來源地的管轄權原則。電商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的下,很顯然不可能主動去設立常設機構,東道主國無權對跨國交易人進行征稅,企業從而通過利用常設機構避稅這種方式減少了稅務支出。

1.3 利用國際避稅地避稅

避稅地一般指對所得和財產采取較低稅率或零稅率的國家和地區??缇畴娮由虅掌髽I在國際避稅地注冊一個公司進行虛擬交易,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即可以達到避稅的目的。很多國內的企業在避稅地設立網站,將實際交易的網頁和服務器也設立在避稅地。我國著名的電商阿里巴巴的注冊地為英屬開曼群島,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規避部分納稅義務。在國際上,很多高稅率國家的企業也將服務器建設在低稅率地區。其次,電子貨幣的廣泛使用,以電子現金的方式將來源于其他地區的所得直接匯入避稅地聯機銀行,也達到了其避稅的目的。

1.4 利用電子商務的侵蝕性避稅

在傳統經濟模式下,稅務機關對企業的稅收監管比較直接且容易實施。例如,稅務機關可以核查企業的合同、票據、賬簿等來確定企業所申報的利潤、營業額等是否真實有效。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交易幾乎全部通過數字空間進行,很多重要信息都進行了信息加密處理,電子憑證可以輕易被修改而難以發覺。稅務機關獲取企業財務信息的難度大大增加,甚至很多信息無據可查,這使得電商企業可以謊報利潤等來達到避稅的目的。另一方面,跨境電商通過隱蔽進出口貨物交易來逃避關稅,由此導致關稅的大額損失。

1.5 利用所得性質的模糊避稅

各國的征稅規則大都根據收入性質的不同來確定不同的稅收規則,國際稅收也是如此。電子商務最大的特點就是交易的無形化和隱蔽性,特別是各種數字化產品的銷售。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按照交易標的物的性質進行劃分的的方式無法直接適用于電子商務,電商企業可以利用所得性質的模糊來達到避稅的目的。

2、我國應對跨境電子商務國際避稅的建議

由于我國電子商務立法起步較晚,在反國際避稅問題上需要借鑒國際經驗,但我們不可以直接照搬國外的立法。我們必須依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同時借鑒國際經驗來制定相關法律來解決電子商務反國際避稅問題。

2.1 拓寬“常設機構”的概念

由于虛擬性和跨空間性,傳統常設機構的概念不適用于電子商務模式。按照現在常設機構的概念,有兩個因素必不可少。一是營業機構,二是經營者[4]。根據OECD的規定,自動售貨機、游戲機等自動設備可構成營業場所。在電子商務環境中,網址可以被認定為營業場所。這兩者的區別在于是否符合固定性的標準。一般而言我們認為網址和服務器具有較大的流動性,為了克服其流動性,各國應該加強針對服務器的管理合作。

2.2 完善轉讓定價稅收管理制度

我國政府應該完善電子商務征稅的相關法律,使稅務部門有據可依。針對跨國電商利用轉移定價進行國際避稅的情形,各國之間應該加強情報交流活動,只有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稅收監管合作,才能更加充分的掌握跨國電商的經濟活動和財務信息。通過更多信息的掌握才能在轉移定價反避稅活動中掌握主動權。

2.3 明確所得稅性質界限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由于信息技術的處理,很多時候無法明確收入所得的具體性質。我國政府應該積極向國際組織展開學習,根據電子商務的特征盡快制定出相關法律來進一步規定電商交易下各種收入如何界定其性質。在相關法律中,也可以增加一些關于數字化產品的內容等。

2.4 加強跨境電商反避稅的國際合作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腳步,同時也要求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加強稅收協調。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不能完全依賴發達國家制定的稅收規則,應當在國際避稅問題中發表自己的意見,積極參與到規則制定中來。想要解決國際避稅的問題,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建立境外交易的情報信息平臺。一方面,稅務部門應該優化調查技術以應對電商財務信息的數字化;另一方面各國的稅務機關需要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可以簽訂稅收協定來解決國際避稅問題,在多邊協定的基礎上互相交換該企業的本國的交易情況作為稅務核查的依據。

2.5 加強我國反國際避稅環境建設

我國政府應該加強反國際避稅的相關建設,一方面要注意提高稅務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加強日常工作中的反避稅意識;另一方面也要推進稅收征收管理程序的電子化進程,電子商務企業的財務信息大多都是電子化的,比如說電子票據、電子憑證等,稅務機關在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核查時,也應根據企業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核查方式。

3、結論

在全球數字化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技術越來越廣泛運用到經濟貿易當中,電子商務應運而生。以利潤最大化為最終目標的企業致力于通過各種途徑盡可能的減少企業的稅務支出,企業稱之為合理避稅。電子商務模式下的高隱蔽性、流動性、虛擬性更是為企業避稅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電商企業憑借互聯網技術等手段使得稅務機關確定納稅人和課稅對象產生困難。本文具體分析了電子商務對國際稅收造成的沖擊,具體表現為跨境電子商務國際避稅的新方式,并提出一些我國應對跨境電子商務國際避稅問題的建議。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們應該在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上維護我們的稅收利益。

中國擁有廣闊的電子商務市場而且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擁有無限可能,但是有關于電子商務的相關立法研究起步較晚,想要真正制定出完善的應對政策還需要政府和學者的努力。我們要利用好電子商務這個新生事物,為社會主義發展貢獻能量,但也要保證我國的稅收利益。

參考文獻:

[1] 劉軍.21世紀電子商務與稅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4:68-72.

[2] 廖益新.國際稅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356-358.

[3] 王???電子商務對稅收協定重要概念的影響[J].涉外商務,2000(06):25-29.

[4] 劉新穎.跨境電子商務中的國際避稅法律問題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5:10-14.

作者簡介:

何瑞雪,碩士,現就讀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專業為會計學;

陳理飛,萬寶瑞華人才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金融工程。

作者:何瑞雪 陳理飛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學前教育學院論文下一篇:科研信息管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