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公民公共行政論文

2022-05-06

想必大家在寫論文的時候都會遇到煩惱,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公民公共行政論文(精選3篇)》的相關內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內容提要:公民參與公共政策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直接反映。然而,公民有效參與公共政策不是自發形成的,需要政府和公民的積極培育。本文從公民參與基礎、參與者素質、參與方法和認知標準四個方面探討了培育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途徑和方法,同時指出有效的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必須避免的誤區。

公民公共行政論文 篇1:

論新公共服務理論對我國政府管理的啟示

摘 要:新公共服務理論是基于對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繼承與發展,它承襲新公共管理的合理內核。該理論是公共行政以公民為核心的治理系統中的重要管理理論,其所蘊含的“人本主義”,“公民精神與公民道德”,“服務意識”等基本主張,將會是我國政府管理創新和行政改革的重要價值取向參考,而且將有助于提升公民對政府的滿意程度,塑造更加良好的政府形象,也有助于社會危機和社會矛盾的緩解,同時對于政府流程的簡化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將有所裨益。本文首先從闡述新公共服務理論提出的背景入手,深刻解析其理論的思想來源和理論基礎,最后結合當今世界發展的形勢以及我國的具體國情,針對我國的政府管理過程和現狀,探討借鑒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具體舉措。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服務 政府管理

一、新公共服務理論提出的背景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既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歐美國家陷入經濟危機的漩渦,為了盡快的擺脫經濟危機的漩渦,不斷的提高公民對政府的滿意程度,以歐美為主的西方發達國家的政府重塑運動蓬勃發展。各種對于政府重塑的理論構想理如同雨后春筍不斷的涌現,公共行政學家們掀起了新一輪行政改革的浪潮。新公共管理理論在此時應運而生,該理論的產生對傳統的公共行政理論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其在公共行政理論與實踐方面的主導地位逐漸凸顯。

1.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涵義。新公共管理理論是對公共行政理論的創新,是對公共行政理論的批判繼承,也是對傳統的公共行政進行了突破。管理理念趨向于效率與公平并重,努力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務的社會效益;管理方式一改之前的壟斷形式的傳統公共行政模式,引入和借鑒市場機制、競爭機制;管理主體也呈現出多元化的存在,有效的促進了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管理主體既有政府機構也有非政府機構,獨創公私充分合作的新途徑;管理過程方面,更加注重結果和產出,注重政府工作的績效,對于提高公民的滿意程度益處明顯。

2.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缺陷與困境。當新公共管理理論流行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同時,其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之中諸多弊端遭到眾多學者的批評,同時也暴露出其理論上的缺陷。表現在以下幾點:首先,新公共管理的各種改革的舉措,例如市場導向,私有化,分權,顧客至上等,都存在諸多問題。市場導向盡管在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工作效率方面做出了貢獻,但是也隨之帶來弊端,其導致了公共責任范圍的萎縮,同時也造成了政府官員和人民群眾溝通渠道的不暢,從而不利于增強政府的權威和公信力;私有化的優勢是有助于機構的精簡,從而減少公共財政的支出,必然也導致了公共責任的缺失;分權的舉措,對于增強自主性和靈活性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增加了公共開支,造成了行政成本的提升;其次,眾多的公共行政學家和學者對于新公共管理的具體模式,特別是針對于奧斯本和蓋普勒的企業家政府理論,批判的聲音更加尖銳。以美國學者格林和哈伯爾為代表,他們認為市場取向的原則會損害美國制度的穩定性,同時也認為只是重視產出和結果的原則過于片面化等提出了諸多批評,其批判十分之深刻,針對性特別強。與此同時,貝爾等人也認為“企業家政府模式”包含價值沖突和價值矛盾。例如,公共企業圖景與公民參與價值之間的沖突等;第三,“經濟學基礎難以運用于公共部門之中,相對于經濟學中的消費者模型,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更加復雜多樣。公共服務的消費者,并不只是單一的消費者,他們更是公民的身份”。

二、新公共服務理論的思想源頭

1.民主公民權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的第一個重要思想來源是民主公民權理論。公民這一概念雖然是一直以來是政治概念,但是卻從未與民主割斷聯系,兩者緊密的融合在一起。所謂公民權就是有關公民在某一政治共同體中成員資格特性的一些問題。公民權不僅包括公民的權利,同時也包括公民的責任。就民主公民權而言,桑德爾定義它為“公共精神”的道德契約,個人會積極的參與公共事務的治理,超越自身利益,關注更大的社區利益,將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相結合,且服從于公共利益,與社區融為命運共同體,建立一種道德契約。公民則會對于公共利益倍加關注,為實現公共利益做出貢獻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诿裰鞴駲嗟男鹿卜绽碚?,實際上是公民參與權和公民責任的再度復興。與此同時,博伊特與埃文斯等人提出,如果大家都對公民權理論認同和肯定的話,那么公民參與的積極性就會提高,這樣不僅有利于公民自身積極健康的發展,同時有利于社會的進步。

2.社區與公民社會理論。社區與公民社會理論是新公共服務理論的第二個概念基礎?,F代社會,人們對于社區充滿興趣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技術社會的超強力量將人異化,人們希望通過社區將失去的公民美德實現,試圖向更加人性化的社團回歸;其次,人們強力譴責社會的混亂和政治的無序,更加文雅和更富有同情心的時代被希望和期許;第三,市場經濟所引發的道德缺失和失當,也同樣要求社會責任感的再度復興;最后,人們對于生態平衡和安全保障的渴望,唯有寄希望于社區才能夠更好的實現。全力打造基于信任,關懷,協作的社區,積極發揮個人與集體的調節功效,使得個人向集體保持看齊,這就是人們對于社會的共識。皮埃爾卡藍默認為,所謂公民的涵義就是在共同的管理中發揮作用,且責任與權利同在,即既承擔責任又享有權利,這意味著公民要積極的參與社會的管理。

3.組織人本主義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的第三個理論依據是組織人本主義理論。由于人類行為的知識視野受到傳統等級制的約束和限制,所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亦被抑制,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于是學者們努力尋求對于管理和組織研究的備選方法,試圖將公共組織從權威支配和控制的牢籠中解救出來,這樣既有利于人本主義的充分發揮,又有利于對公民權利和利益的進一步關注。將人本主義作為核心理念,從而真正做到以公民為本,能夠使得公共組織變得更加人性化。組織人本主義對官僚倫理理論特別適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對于組織成員的人性化管理,促進員工熱情的高漲進而助于組織工作效率的提升;第二,堅持以人為本善待員工,有利于組織的創新和不斷完善;第三,人道的管理方式,是組織重要目標之一,因為組織人本主義可以形成感情的共鳴,激發創造性和熱情,不僅可以提高應對復雜環境的能力,同時也利于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4.后現代主義的話語理論。后現代話語理論是新公共服務理論的第四個思想基礎。后現代主義認為,彼此相互依存依賴,公共治理相關各方是后現代世界里的顯著特征。為了讓公共管理更具合法性,更加富有活力,促進公共對話是關鍵之舉。后現代行政理論家強調“會話”理念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在公共問題的解決方式中,通過會話的途徑會比通過理性的剖析更加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對于問題解決的成功率才會更大”?!皶挕钡睦硐肽繕耸切姓賳T和公民充分參與其中,彼此進行充分的協商,最后達成共識,從這一過程中可以看出,個體也隨其自己的參與而與公共活動接洽。鑒于此,我們可以見得,后現代的話語理論理想的狀態是所有人都能夠進行政治參與,彼此能夠進行充分的協商和會話,從而來增強政治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

三、新公共服務理論對我國政府管理的啟示與借鑒

該理論在西方的政治生態中應運而生,但是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隨著西方發達國家對人本理念、公民權、話語理論的重視,我國政府對此也應該進行批判吸收。新公共服務理論所蘊含的人本主義,以公民為中心等思想理念,對我國的政府管理創新存在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啟示。

1.增強服務職能,大力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該理論認為,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在于服務而非掌舵,注重強調了政府服務職能的重要性。為了加快政府角色定位的轉型,實現從全能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過渡,我黨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上就強調了增強服務職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政府職能應該有“全能型”向“服務型”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求政府應該將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置于首位,為人民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提高公共服務的水平成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諸如如下的公共服務,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供更加完備的社會保障等等。政府官員的角色可以定位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調節者和裁判者,而不是控制者和管理者,問題的解決更多的依賴的是協商和更優的問題解決技巧。實現為公民謀福創利,實現公共利益,成為政府管理的首要目標。鑒于此,增強政府服務職能,大力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勢在必行。

2.將人本主義思想貫穿于政府管理過程之中。新公共服務理論所提及的人本主義思想理念,重點強調的是人的價值和作用,注重關注人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同時重視組織內部的對話與信任。將人本主義思想理念貫穿于政府管理過程之中,意味著政府在管理的過程之中做到以人為本,也意味著公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提高,使其投身于參政議政的隊伍之中,從而提高政府決策制定的科學性和民主性。新公共服務理論提出,無論是何種公共服務提供主體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都應該做到以人為核心,而不是一味的注重生產率。目前,以人為核心的服務型政府建設是我國政府管理創新的重要目標,這一舉措是提高政府回應力和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是增強公民滿意度的明智選擇。同時這一舉措也進一步打破長期存在于中國政府管理中以數據看政績,以效率看管理的現狀。綜上所述,政府管理過程之中,人本主義思想理念的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3.視以公民為本理念為政府運行的指導思想。在新公共服務理論看來,以公民為本的的思想不僅強調服務對象以顧客的身份來參與管理,同時也注重他們是社會公民的身份。政府和公民確立良好積極的關系,可以完全歸因于公民成為了服務供給過程之中的關鍵環節。公民表達自己利益訴求和政治立場,唯一的選擇就是參與政府管理活動,這樣也有助于政府管理活動的民主化。視以公民為本理念為政府運行的指導思想,著重強調了以公民為本的思想理念在政府管理過程之中的重要意義。蓋彼得斯提出,公共利益的實現可以通過顧客和公民對管理決策的最大限度參與,其言論亦可理解為公共利益的實現途徑,強調了公民參與的重要意義。鑒于此,以公民為中心作為我國政府管理的指導思想,同時努力提高公民的參與意識,此舉勢必會對我國的政治民主進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4.重新肯定政府的作用與責任,全力建設責任政府。該理論認為,承擔公共責任是為了進一步促進公民機會和公民憲法權利的公平,將公共職能完全交給私營部或者是模仿私營部門的模式進行塑造,一定程度上公共職能遭到了損害。于是在我國政府管理的過程中,完全采用政府或是市場包攬一切的行為都是不正確的,原因在于政府和市場既是互相制衡的,也是互相補充的。政府和市場兩者之一無論哪一方過于強大,都會對對方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壓迫。因此,政府的能力應該隨之加強且高效,因為市場全球化和公司的規?;涂鐕拇蟓h境所要求和使然。同時,在新公共服務理論家看來,其責任可包括法律責任和專業責任等,公民的參與和授權是使其平衡的關鍵??梢钥闯?,公共管理者的角色是服務者和引導者,而不是企業家。政府對于這種責任意識的復興十分必要,不僅有利于我國責任政府的建設,而且有利于從民眾的維度改變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責任缺失的現象。

5.倡行公民精神和公民美德,打造廉潔高效政府。具有高尚的公民精神和公民美德的公民,也體現出其具有更大的善,對于政府關注,同時也表明其具有較強的公共利益意識。對于公民角色和公民精神的培養,可以增進公民彼此之間的感情,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友善的相處,換言之,就是可以把我們帶入一種與他人更加緊密的關系之中。對于公民活動的整合作用具體表現為兩個層面:第一,它能夠使個人對自己所扮演的各種角色進行整合;第二,它也能夠將個人整合進社區。如今,在我們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之中,如果每位公民都具有高尚的公民精神和公民美德,那么我們的政府管理就會變得更加高效廉潔;相反,如果政府的公務員不具有這種公民精神和公民美德,那么貪腐和不道德行為勢必會增加。鑒于此,公民精神和公民美德的塑造和培養,對于我國公民尤其是政府官員思想教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四、結語

通過上述的闡述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新公共服務理論是以公民對話和公共利益為基礎的,并且將其與之有機結合。同時該理論所提及的服務意識,人本主義,公民精神和公民道德等諸多理念,將會加快我國政治民主化的進度。因此,新公共服務理論對于我國的政府管理具有積極意義和借鑒意義。但是要明確指出的是,新公共服務理論產生于西方的行政生態和經濟基礎,我國正在借鑒的同時,切勿完全的移植或是照搬,以求真務實和實事求是為基本落腳點,必須要結合我國的黨情和國情,做到批判吸收與借鑒,這樣對于打造高效強大的政府具有重要的作用,將有利于“四個全面”的有效落實,同時對于實現中國夢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珍妮特·V·登哈特、羅伯特·B·登哈特(美)《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6.

[2]陳振明,公共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3]侯玉蘭.論建設服務型政府:內涵及意義[J〕.理論前沿.2003.

[4]丁煌 . 政府的職責“ : 服務 ”而非“ 掌舵 ”[J].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4(6).

[5]國家行政學院.西方國家行政改革述評[C].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1998.

[6]曾維和.新公共服務與新公共管理:比較與借鑒[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8(4),P12.

[7]許康,張成偉.論新公共服務與新公共管理[J] 珠海行政學院學報,2006(5),P42.

作者簡介:蔣興海(1991—),男,漢族,黑龍江省杜蒙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公共組織理論與管理。

作者:蔣興海

公民公共行政論文 篇2:

公民有效參與公共政策的培育

內容提要:公民參與公共政策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直接反映。然而,公民有效參與公共政策不是自發形成的,需要政府和公民的積極培育。本文從公民參與基礎、參與者素質、參與方法和認知標準四個方面探討了培育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途徑和方法,同時指出有效的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必須避免的誤區。

關鍵詞: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培育

1.引言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公民開始越來越多地借助于公民團體的力量進入到公共決策制定、執行過程,積極表達自身的利益傾向,影響政府公共政策決策。同時,在經歷了“政府失敗”和“市場失敗”后,公民社會的力量逐漸顯露出來。政府逐漸認識到,要在公眾面前重新建立可信度并構建公民與政府的合作關系,就必須把公民納入到政治程序中,把公民參與作為社會治理的一部分。公民參與已經成為西方各國地方政府治理的一種重要工具,形成了好的地方政府必定是參與的政府的觀念,公民參與的方法由是日漸成熟。當前,日益明顯的公民參與地方政府決策如聽證會、專家咨詢、社區自治、政務公開等在我國方興未艾。但是,公民參與不是一次性的事件,或者說是一種包含了很多方法和步驟的單純的技術,而是連續不斷的過程,是一種制度化的安排,是公共行政的一種日常行為。有效的公民參與更是一個信息分享,公民授權,公民教育,強調責任與合法性的過程。

公民參與是指公眾(包括公民個人、公民團體、利益集團、非政府組織)通過各種方式,自發地或是在地方政府引導下進行的,參與公共事務,在公共政策決策程序中的有序的利益表達以及對政策決策的影響。有效的公民參與則是指公民與政府信息共享,影響政府公共政策導向,加強公民與政府之間的聯系,建立公民與政府及公共管理者之間的溝通機制、協商機制,促使政府成為一個負責、透明、民主的組織。

公民參與公共政策面臨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作為公民個體,他們更關注身邊的切身利益,更愿意通過私人的行為去求得利益的實現,集體行動的困境也使得搭便車行為大量存在,公民參與的意愿不高。作為政府部門,官僚的本性把公共政策過程看做是其履行職責的一部分,同時,政策過程的專業性使得公共管理者對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能力有著深切的懷疑,參與造成的行政成本增加和行政效率的降低讓政府部門對參與活動產生抵觸。同時,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度的缺乏,使得參與在公共行政過程中變成了一件可有可無的事件。因此,有效的公民參與不是自發形成的,需要政府及公共管理者與公民的積極培育。

2.培育良好的參與基礎

公民參與公共政策過程是公民對其社會責任的高度認識,是政府治理活動的一部分,對于公民個體和政策制定者,公民是否能有效參與公共政策制定過程,并對政策制定產生良好的影響,需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確定參與對象。參與對象的選擇是一個兩難的命題。是沒有民族之分,沒有貧富之差,沒有城鄉之異,沒有接觸政府多少之別,是一個多文化的,多民族的盡可能廣泛的參與還是有代表性地選擇參與者?是產生更多樣性的代表,還是只針對目標群體來選擇參與?是參與者眾還是縮小參與規模給予每個參與者充分的時間和資源來參與?參與是有組織的群體,是單個的個人,還是這兩者的結合?參與活動的計劃者要決定好參與者是個人參與還是代表參與,界定好哪些公民個人和公民組織可能對政策問題感興趣,并了解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對公民進行不同的分類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公民群體參與的好處是把更多的人群吸引到參與活動中來,給予更多的人表達觀點的機會,給予公民更多的授權,但是在意見整合和政府回應上有相當的難度;經過選擇的小群體參與的優點是,更能發展出具有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且意見容易達成一致,但是也要冒被沒有代表性的危險。因此,在不同的背景下確定不同的參與者,區分誰是真正對相應政策問題感興趣的人,關注不同參與者的特點,弄清楚什么是不同的參與者能夠貢獻給決策者的,平衡公民參與的代表性與政府決策的效率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有效公民參與的前提。

明確參與內容。即什么領域是可以開放給公眾的。參與是不是適合所有政策制定?是不是適合所有的政府部門?參與是象征性的還是實質性的?在公民社會浪潮的沖擊下,公民的社會價值提升,在民主政治的背景下開展公共行政,公民精神和社會公平觀念使得公民重新開始擁有政府這條船,公民由消費者或顧客,轉而成為公共服務的共同生產者。這促使政府更多地承擔起在全新的范圍內把管理領域開放給公眾的任務,如財務預算,經濟發展,多樣性的服務提供等。同時,在公民與政府之間建立一個類似于“合約”的規范,明確潛在的因素和參與的限定性,應該讓參與者明白,哪些內容是可以協商的,哪些是在目前條件下沒有能力達成的,以便于讓人們決定是否值得投入到參與過程中去。

選擇參與時機。即在什么情況下參與,在政策的哪個階段制造參與活動。參與時機的掌握是相當重要的,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讓公民參與到決策程序中來,由于準備不充分,程序設計不完善以及信息不能及時提供與溝通,導致在參與中爭論不休,不能產生一個一致的結果,容易使參與活動流產;太晚的參與則讓公民感覺參與不過是走過場,并且政府部門不能從參與中得到真正有用的信息來改變決策,公民參與在政策決策上不能產生任何有意義的影響。只有當公眾確實存在一個與政策決策者所持的決策所不同建議,當政府準備好了充足的時間和資源去創造一個有效的參與時,參與活動才是合法且有效率的。參與是一個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的活動,如果政府的一項政策需要很快出臺,或者政府沒的足夠的資源可以調動,或者政府不愿意開放參與所需要的信息,那么參與就變得沒有意義。

確定參與組織方式。即如何組織參與活動。公民參與并不是適合政府部門特征的一種活動。傳統的官僚機構是建立在層級制基礎之上的,權力的運行自上而下,保密、專業、理性是其最大的特點。而公民參與要求開放、靈活、有彈性及具有回應性。因此,有效的公民參與幾乎不能在傳統的官僚制下實現。通常政府會采取建立由專家組成的專業的隊伍或雇用咨詢機構來承擔這項工作。這些專家或機構不是幕后的組織者,而是與參與者直接接觸的一線人員。值得注意的是,當參與活動由這些專家隊伍或是咨詢機構實施時,參與的計劃者——政府官員不能游離與參與活動之外,領導參與計劃和程序的人與最終撰寫報告的人必須始終活躍在參與活動中,才能保證參與活動的合法性,保證參與的結果最終影響公共政策制定。

3. 培育高素質的參與者

公民參與公共政策過程是公民與政策制定者之間的良性互動,需要公民和公共管理者的共同行動。公民參與是政府行政管理活動的一部分,而不是單次的、零散的活動或者演化成一種運動的形式。只有當公民參與滲透到公共管理者和公民的觀念中,當參與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時,有效的公民參與才會形成。公民參與決策的組織者——公共管理人員及參與者——公民個體,都需要在觀念轉變和能力提升上做出努力。

成功地參與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盡量減少公眾與政策決策者之間的距離。毫無疑問,公共管理者在參與程序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他們掌握了整個過程:從具體的發展參與途徑,到約定參與細節,參與計劃的制定及程序的設計,參加所有的工作會議,出席與公眾有關的直接會面和交談。作為公民參與政策的組織者的公共管理人員要組織好公民有有效參與,一是要轉變行政理念,把公民參與公共政策視為行政過程的一部分,視為管理的責任。積極創造合作和信任的氛圍,幫助公民參與公共政策活動,使公民在參與中尋求公正、平等的價值意義,培養公民的參與意愿。二是始終處于參與程序的最前沿和中央,而不僅僅是參與活動的計劃者。公民參與最終是一個廣泛的政治程序的一部分,必須對參與方向,參與程序,參與組織,參與評估進行控制,因而,公共管理者必須從始至終地處于參與活動中。三是公共管理者必須認為自己是程序的所有者,投入到公民參與并直接接觸參與過程而不是把參與推給專業人士或是咨詢機構去做。如果不這樣,公民參與的作用是很小的。公眾不會浪費他們的時間參與到沒有公共管理者掌控的程序中去。公民參與是一個公共管理者與公眾伴隨著參與程序而不斷地互相協商,適應,妥協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調整利益關系的微妙繁雜的政治環節。公共管理者不是參與的觀望者,而是參與活動的參與者及管理者。公共管理者越多地進入參與活動,參與就會越成功。

公民在很多情況下被假設為是一個簡單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做有用的決斷的個人,因此,對公民是否具備參與的能力,公民參與是否有助于提升公共決策的質量,公民參與是否有助于改善政府與公民的關系等問題產生了疑問。因此,作為參與主體的公民的參與意愿的強烈與否,參與的素質的高低,對政策對話的理解能力以及推動參與活動能力成為公共有效參與政策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公共政策參與中的公民教育應圍繞著激發公民參與意識,提升公民參與的能力而展開。首先,公民個體應轉變觀念,把參與公共政策制定作為公民權的具體體現,作為公民的一種社會責任。其次,在傳統的行政模式下,公民參與的意識受到壓抑,公民被動地接受政策,當政策不能代表和表達公民的利益和意愿時選擇抱怨而不是改變。服務型政府治理理論認為真正的社區問題專家是公民自己。政府部門不能因為擔心公民的素質和能力而取消參與或縮小參與的范圍,而是應該認識到公民參與政策議程的教育是在政府與公民的不斷對話和協調中產生的。通過不斷地與公民對話,不斷地協商問題,不斷地開展公民調查來提升公民參與的素質和能力。其三,把公民帶入公共政策程序之中,鼓勵公民參與政策決策,引導公民在爭論中解決他們在中心問題中的不同主張,在問題中表達自己的利益和觀點,在爭論中積累參與的經驗。提高公民參與的能力,僅僅提供參與的機會是不夠的,更多的且更難的工作是保證產生有意義的參與。

4.培育科學的參與程序

公民參與的有效實現,需要依賴具體而操作良好的參與程序和方法。

清楚地設置目標:參與程序的目標必須被政府部門與公民清楚,明白地寫下來,目標必須是清晰而透明的。

參與的方法與目標相匹配:當目標明確后,方法的選擇至關重要。個人參與與群體參與不同,各群體的風格不同,參與者的利益不同都會對參與產生重要的影響。比如,在征求專家意見時需要的是正式的,有效率的會談,需要政府部門提供更專業的資料來佐證;在開展居民調查時則需要更多的具體觀點的解釋,以及親近的態度;在經濟發展戰略參與中,商業群體更關注的是具體的細節,遠景的描繪。合適的方法的設計應遵循的原則是:與參與的目標相匹配,與參與的過程相匹配,與參與所使用的技術相匹配。

提供更多更高質量的信息:越多的信息被提供給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就越高,越高質量的信息被公眾獲得,公民參與的有效性,即公共政策的制定就越好。值得注意的是,公眾很難得到足夠的,可以接受的信息去完全領會潛在地影響他們生活的問題。政府部門要以公眾能夠接受的形式開放公共信息,并對公民要求進一步的信息提供給予及時的回應。公民從互動回應中獲得重要的、有用的信息,從而在對信息進行分析甄別中改變他們的觀點,而使一致意見的達成變得相對容易。在信息提供中會出現的問題是,政府提供的信息往往是由專家制定出來的規范,對公眾來說,那些規范更會限制他們的思想,從而把參與限定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范圍內,達不到參與的效果。因此,高質量的信息首先應該是促使參與者掌握參與活動全貌的信息,能夠使參與者通過分析信息,掌握參與的重心。其次,高質量的信息應該是開放參與者人思維的信息,促使他們從多方面考慮分析案例,不局限在狹小的范圍之內。其三,高質量的信息應是活躍的信息,形式多樣,隨著參與的發展而推陳出新。

公民調查: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程序與參與政治程序,如選舉是完全不同的,公民參與政策決策過程更像一個公民調查。通過公民調查,政府部門獲得公民參與的基本資料及背景知識,提供縱向分析的基礎信息,建立一個基本的數據庫,用先進的方法來進行統計分析。同時,公民調查更具有代表性。因此,良好的公民調查一是要使調查程序透明,使參與者清楚地知道參與的原因和結果,提升參與熱情和參與程度。二是調查的內容可接受度高,促使早先不明確的,新的東西逐漸浮現出來。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調查不僅無助于有效有公民參與的形成,甚至會導致失敗。三是調查的方法易于操作,復雜的數據統計工作應該留在后臺,展現給公民的是觸手可及的簡單操作。

建立起直通的渠道:良好的公民參與取決于信息網絡和溝通渠道的暢通,在公民與決策者之間建立起直通渠道。首先,網絡是目前最便捷,也是最好的日常聯系通道,政府部門的網站應該設立直接連通公民的通道,更為重要的是,公民能通過網絡得到最及時的回應。其次,媒體可以在政府部門與公民的連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在政策理解上建立信息庫,在爭論中扮演公告板,在公眾表達和政府回應之間建立路徑。第三,社區的發展給政府部門與公民的連接制造了很好的機會。社區是集中民意的理想之地,社區領導者有很深的社區血統,他們由居民選舉出來,有義務為社區的發展和利益積極活動,因此,他們既能高度代表其社區的特殊利益又能很好地反饋信息給居民。

5.培育正確的認知標準

公民參與公共政策活動是不是有效并不是指有多少人參與了公共政策制定活動,不是指在多大范圍內組織了參與活動,而是指公民參與的過程設計是否有助于參與,參與是否真正影響到政策決策,公眾是否感覺他們得到了公平的機會參與進來。同時,并不能因為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而判定參與的失敗。因為參與者背景的不同,以及問題的性質不同,群體需求的差異,有時大多數人的意見并不具有決定意義。因此,對公民參與的認知就基于以下三個標準:

接受性標準:公民對參與公共政策的態度和接受程度。公民參與并不一定總是能產生與公民意見完全吻合的結果,政府部門不是對公民意見的盲從。有效公民參與的接受性標準表現在:公民參與是否滿足了公民對其受到關注,對其需要和利益得到滿足的期望;公民是否發現從參與活動中實現了對他們對自己生活環境的控制;公民是否在參與活動中增加了對政策的理解,產生了對政策的共識,有助于政策的執行;公民參與提供給政府部門的信息和觀點是否是政府部門不能以別的方式或途徑得到;公民參與是否彌補了公共政策的缺陷,改進了政府決策的質量,促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公民參與是否保證了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促進社會公平。

成長性標準:公民參與對公民社會的形成和對社會發展的貢獻。有效的公民參與有成長性表現在:是否激發公民的參與意識和熱情,提升參與的能力;是否促進公民意識的覺醒,提升公民的社會責任感,促使公民群體意識的形成;是否改變了政府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和責任,增加了公民對政府的公共信任度;是否真正影響到政策決策和規劃過程,對長期和短期內社會發展有貢獻;是否增強了公共政策決策領域里政府部門與公民的互動,促使政府與公民之間的新型合作關系的建立。

靈活性標準:參與程序與參與活動的匹配程度。公民參與是否促使政府部門建設具有高度彈性的組織結構,有適應變化環境的能力,促使政府部門建設靈活性,機動性的反應能力。隨著參與活動的進行,對政策問題的了解,對分歧觀點的理解,對不同利益的調和都會改變,因此,參與程序的靈活和適應,對計劃的不斷修正,政策的可選擇性變得更為重要。參與的程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要根據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目標來選擇和設計不同的參與途徑。公民參與不是強迫性的與公民的對接,而是政府部門與公眾的合作,不斷地修正和發展程序,來進行最合理的政策決策。

6.有效公民參與應避免的誤區

首先,公民參與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專門技術。調查研究的技術、目標群體的劃定、公民委員會、網絡技術、公民會議、公民面談等是公民參與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技術。但是這些技術的最終目的是給決策者一個判斷的方法,判斷是基于事件發生的背景,受到不同的群體參與的影響,與客觀現實相關聯的一種主觀行為,而不是一種具有標準的科學活動。雖然公民參與活動需要有合適的技術支持,但這種技術只是作為參與活動的基礎支持。如果把參與作為一種專門的技術,作為社會發展的一門科學來看待,則會發展到與參與的本來目的相去甚遠之地。公民參與是在政治系統下進行的,是治理的一種工具,面臨著各級政府不同的觀點和視角,復雜微妙的政治環境,公民群體的不同特征,公民利益訴求的多元表現形式,因此,公民參與公共政策過程是一個尋求公民、公共管理者和政府之間協商、溝通以及妥協、平衡利益關系的過程。參與是公民對社會治理活動的關注,是對自身利益和權力的一種表達,是作為社會治理的主體主動投入社會服務的一種貢獻。因此,公民參與更多是的對參與程序的設計,對參與過程的管理,對行政權力的分享。公民參與要求行政管理者與參與者在不斷的對話與協商中增進相互的了解,達成一致的見識,共同對參與的結果負責,是民主和價值的一種回歸,而不是參與技術導致的一種結果。

其次,公民參與不是一種“專業化”的活動?!皩I化”是指公民參與不是公民與公共管理者的直接對話,轉而由掌握專門技術的專家或機構掌控的一種專業性的調查或是測量。即參與成為一種專業化的行為,成為組織參與活動的專家的獨家飯碗。由于參與是一項繁雜的工作,是面對公眾最多的一線員工的日常工作,因此,在參與的過程中,很容易形成公民參與的“專業化”傾向。同時,政府經常用有多少人參與來測量參與的效率,而不管這種參與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效的參與,更促使參與成為一種“專業”。公民參與的“專業化”的后果有二:一是參與的組織者和專業機構獨家占有參與信息而不愿意分享,他們自己掌握了參與的過程和結果。專業化的人員醉心于制造參與工作,而不是把之視為政府治理的一種工具。 “專業化”使大量的公民參與失去了促進治理的理念向民主的社會公平方向發展和改變社會生活的本性,而使參與成為一種專門的技術。二是這種參與的“專業化”使政策制定者與參與程序隔離,公民參與的實際過程中發生的事情不為政策制定者所掌握,通常,一些新浮現出來的觀點,及參與者態度的轉變因為專業人員和專業機構的原因而被大大地削減掉了,而這恰恰是對政策制定有重要的潛在影響的因素。公民參與成為一個簡單的專家完成的報告,甚至成為一種程序性的工作,成為一種假性參與。

參考文獻:

[1](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領21世紀的美國社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美)約翰•克萊頓•托馬斯.公共決策中的公民參與: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與新策略,[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美)珍尼特•V•登哈特、羅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務:服務,而不是掌舵[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4](美)喬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陳振明主編.政策科學——公共政策分析導論(第二版)[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6]K.A.Graham, S.D.Phillips Citizen Engagement: Lessons in Participation from Local Government. Toronto: The Institu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Canada,1998.

[7]趙成根.論公共政策的穩定性和政策秩序[J].中國行政管理,1998,(01).

[8]周曉麗,馬曉東.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合法性的路徑選擇[J].理論探討,2005,(04).

作者:鄭 慧

公民公共行政論文 篇3:

國外公共行政創新的理論與實踐

摘要 本文在世界政治、經濟、社會、科技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分析公共行政改革和創新過程及其問題。實現公共行政創新目標和公共利益最大化,關鍵是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公民有序參與三者協調發展,其中值得深入探索的有四個問題:政府可持續績效文化體系建構、適度競爭機制下的公共服務市場化進程、公共行政的自律機制和他律機制互補模式以及公共行政中的公共管理者的自覺。

關鍵詞 公共行政創新 理念 實踐

公共行政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的研究現代政府運行機制和管理活動的理論。自美國行政學家威爾遜于1887年在《政治學季刊》上發表《行政學研究》一文,力主“建立一門行政學”,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這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公共行政經歷了多次理論突破和發展,即從公共行政理論到新公共管理理論再到新公共服務理論的三大重大突破。當然,公共行政的理論來源于公共行政的實踐,反過來公共行政的理論也可以指導公共行政的實踐。20世紀以來,政府的行政改革和再造運動在世界各地的興起與發展,必將推動公共行政的理論不斷完善和創新,并能夠更好的為世界各國政府改革服務。

理論的創新

盡管之前很多理論家和實踐家已經對行政機構行使國家職責的作用問題作了評述,但是公共行政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和實踐領域普遍被認為起始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統公共行政研究立足于三大理論之上,即威爾遜和古德諾的政治與行政二分法、韋伯的官僚制理論和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政治與行政二分原則是傳統公共行政理論的一大原則。這一原則的確立促進了行政學與政治學的分離,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政治與行政二分原則成為“美國公共行政的圣經”。官僚制理論內含的價值中立原則也是傳統公共行政的重要原則。價值中立原則即要求公務員不應有明顯的政治傾向,他們應該能夠為任何一個政黨組成的政府服務。在傳統公共行政看來,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基本價值追求。隨著社會事務的增多,政府規模的日益擴大,問題的越來越多,政府機構的運作亟需得到研究。為此威爾遜說:“行政學研究的目標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夠適當地和成功地進行什么上作;其次,政府怎樣才能以盡可能少的成本完成這些適當的工作?!笨梢?,效率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目的,一種價值觀,是評價政府行為的最高標準。古利克甚至宣稱:“在行政的科學中,不管是公共還是私營,最基本的‘善’就是效率?!?/p>

傳統公共行政理論曾對推動大工業時代許多宏偉圖景的實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也由于傳統體制的固有缺陷,傳統公共行政理論受到了來自不同方面的批判。早在20世紀40年代,行政學大師沃爾多在《行政國家》一書中就指出,主張價值與事實區別的實證行政理論研究,會使公共行政化約為只重視行政效率與行政技術,而完全忽視了公共行政的公共本質。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以弗雷德里克森為代表的公共行政學正是建立在對傳統公共行政學批削的基礎上,擯棄了傳統的政治一行政二分法,著重強調社會公平,認為公共行政的核心價值應該是公平。弗雷德里克森在1980年總結了自己數十年對公共行政的思考,出版了《新公共行政》一書,系統地闡述了新公共行政的理念和主張。他認為傳統的公共行政把有效率、經濟地、協調地管理公共事務作為其目標;而公共行政存在的正當理由在于更好的管理。在他看來,這種界定和理念是不準備和不完善的,公共行政應該把社會公平作為自己的核心價值。然而,新公共行政學盡管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對傳統公共行政的否定,由于它缺乏概念和理論上的連貫性,并未最終生根自足,未能最終取代傳統公共行政而成為行政學研究的主導范式。

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英國等國掀起的以重塑政府為代表的新公共管理運動,試圖取代傳統公共行政學的管理理論,提出一種新的公共行政模式。這種市場導向型的新公共管理理論,主張在政府等公共部門廣泛采用私營部門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競爭機制,強調政府“多掌舵少劃槳”,倡導去管制化、服務化、社會化、分權化的理念,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務質量。澳大利亞學者歐文·休斯說:“公共管理作為一種可選擇的典范可以比傳統的公共行政模式提供更為切實可行的方法?!泵绹鴮W者奧斯本與蓋布勒于1992年發表的《重塑政府》一書,使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理念得到了提煉和普及,并將公共行政的典范革命推向了高潮。在這本書中,他們描述了“重塑政府”的十大原則:①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劃槳;②社區擁有的政府:授權而不是服務;③競爭性政府:把競爭機制注入到服務中;④卓有使命感的政府:改變照章辦事的組織;⑤講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人撥款;⑥受顧客驅使的政府,滿足顧客的需要,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⑦有事業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是浪費;⑧有預見的政府:預防而不是治療;⑨分權的政府:從等級制到參與和協作;⑩以市場為導向的政府:通過市場力量進行變革。彼得斯在《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中提出的政府治理變革的四個不同模式,即市場式政府、參與式政府、彈性化政府和解制式政府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市場式政府強調政府管理市場化,參與式政府強調對政府管理有更多的參與,彈性化政府認為政府需要更多的靈活性,解制式政府則提出減少政府內部規則。

當然,新公共管理理論在其風靡歐美等西方國家之際也遭到了來自多方面的質疑和反思,針對新公共管理理論之精髓的企業家政府理論缺陷的批判而建立的一種新的公共行政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強調的是服務導向,倡導維護公共利益,努力解決公共服務的問題,致力于建設一個公民本位、追求公共利益為根本的行政體系。新公共服務理論以公民為中心,認為政府的服務角色應遵循七項原則:①服務于公民,而不是顧客;②追求公共利益;③重視公民權勝過重視企業家精神;④思考要具有戰略性,行動要具有民主性;⑤承認責任并不簡單;⑥服務,而不是掌舵;⑦重視人,而不只是重視生產率。與此同時,治理和善治理念出現,以表示社會治理的主體由政府變成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基層自治的多元治理模式形成。

政府公共行政從關注行政管理到提倡多元化的、以公民為中心的、分權與參與的綜合治理結構,從效率主義到公平主義,進而轉向公共服務的理念,凸顯出了以下四個特點:被拓展的公共性、多元的主體性參與、系統化的公共產品、可持續的公共治理模式探求。它反映了現代社會的變換圖景,具有革命性意義和實質的正義。

實踐的嘗試

公共行政創新作為政府改革的一種實踐活動,對各國政府的組織行為、制度變遷都產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響。各國個性化公共行政創新實踐從宏觀調整到微觀改革,碩果累累。

全球性的行政改革運動可以以1979年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上臺為標志。英國的改革重點在于改善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紤]到全民公共行政體系形成歷史悠久,改革的目標是集中提升政府長期影響力,而不是暫時“減震”作用。英國首相辦公室政府戰略部主任杰夫,摩根認為:“每一個現代政府核心的任務就是提供最大的公共增加值,這個增加值指的是

公民相對于他們繳納的稅款和對政府妥協程度而實際所得的價值,本質上是,政府相對于其消耗的價值而實際增加的價值,這個增加值的多少是檢驗政府工作能力的重要標志”。為了更好的迎合公民期待,提高滿意度,改革行動中以提供量化指標和解決問題為導向,清晰的標準使每個領域要達到的最低目標明確,并且部門合作、資源共享,努力做到公共價值最大化。

美國的公共行政創新從里根政府開始,目標是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以及提高就業機會,建設“少花錢多辦事”的政府。綱領性文獻有:1993年戈爾的《從過程到結果:創造一個少花錢多辦事的政府》以及《1993年美國政府績效和結果法案》、1994年《聯邦雇員重新調整法案》、1997年《顧客至上:服務美國民眾的標準》、2002年《總統管理日程》等。其基本內容是強調政府行動的績效和結果,原則是“以公民為中心,而非以官僚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以市場為基礎,通過競爭而非僵硬的變革”。在創新操作行動中,突出精簡政府機構和人員、引入競爭機制、推行績效管理等。在職能轉變上,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分權治理,聯邦政府主要管理基礎設施和市政建設、福利和環保等問題,經濟發展等問題放在州及以下地方政府管理,提倡了模式個性化,以細致的法規作為保障。

英國、美國的公共行政改革側重點不在政策變化、精簡機構和結構調整,更多關注管理改革,強化對公民的服務,并充分利用新技術增強政府的服務能力。除了宏觀調整,微觀層面上的改革實踐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聯合國公共服務獎就是為了表彰世界各國發展而取得創造性成就的公共服務機構,促進公共服務更專業化而設立的獎項。以下是2003-2006年間獲聯合國公共服務獎提名的創新實踐11個著名案例。

由上表可以看出,各國的微觀改革從一些具體窗口事務出發,提高政府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反應能力和責任意識,更好地為公眾服務,并通過創新機制鼓勵公眾參與政府決策制定,改善服務供給。這些創新成果對提升政府信任度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世界各國政府根據本國國情對改革政府公共行政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卓有成效,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公共開支、提高了政府整體績效,重點回應了: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升、政府公共行政模式結構更具合理性以及公眾民主參與意識提高等問題。

共識的形成

2007年,聯合國舉辦的第七屆“全球政府創新論壇”上,發表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維也納宣言》,提出了十條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政策建議,即:確保政府的合法性,優先考慮為民眾提供服務,增強透明度和問責制,打擊腐敗,改善對信息通信技術的利用,支持有效的民間社會參與,保證媒體發揮建設性影響,密切政府與民眾的關系,促進建立公私伙伴關系,促進公共部門的改革創新,在危機和后沖突國家重建信任?!缎浴烦蔀檎残姓母锏膶?,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公共價值訴求,各國政府正在為建立一個運轉良好的公共行政管理體系而努力,因為優質、高效的公共行政更多的是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各國在公共行政改革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共識:為實現公共行政創新目標和公共利益最大化,關鍵是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公民有序參與三者之間的協調發展。對于政府來說,政府需要角色轉型,重塑公共行政理念。政府是一個經由公民贊同而合法掌握并行使公共權力,利用公共資源、處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物品與公共服務、滿足公共需求、承擔公共責任的政治組織。當前,政府角色正在發生轉型,由原來“全能”政府承擔“全權”統治向分工“治理”轉變,在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中政府也只是一個參與者。政府將克服采取以單向的“命令一控制”關系為核心而建立起來的責任理念,而與非政府組織、公民建立公私結合模式,合理界定政府、非政府組織、公民在公共產品供給中的功能與定位,靈活采取授權、特許、合同外包、購買服務、公私協作、憑單制、志愿者服務等多種模式提供公共服務。

而非政府組織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治理主體,有著巨大的潛力,呈迅速成長的趨勢,在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社會力量參與到新公共管理系統中去搭建了平臺。培育社會組織,降低準入門檻,健全制度化參與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基本公共服務的提供、管理和監督是十分有益的。

公民的有序參與同樣是至關重要的?,F代的公民既是公共服務的對象,也是各種社會管理的參與者。公民的合法性支持無疑是完備的政府公共行政體系建設所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與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處理中,缺少必要的公民參與途徑和保障渠道,常會導致公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維護,公民的訴求得不到及時回應,從而引發政府的不信任危機。因而協調政府與公民的關系,拓展公共服務中公民參與的范圍和渠道具有重要的意義。

經驗的借鑒

公共行政改革與創新涉及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傳統,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歷程,以及政治制度和治國理念,從本國實際出發,吸取他國成功經驗是拓展本國創新的重點。我國建設運轉良好的現代公共行政管理體系,有四點值得我們深入探索:

1、政府可持續績效文化體系建構

績效文化是伴隨著組織績效管理理論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公共行政的運行用主觀指標來衡量,能更充分的體現公眾對公共服務的信任和信心。美國推行公共部門的績效管理始于上世紀70年代,對公共行政改革創新,降低行政成本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目前強調“績效”為中心的行政文化,重點在于采用科學的技術與手段,如政務公開、電子技術等。各國的國情差異形成不同的政府公共行政績效文化方案,顯然,可持續的績效文化應當著眼長遠,具有梯層性和系統性,并建構在績效普遍提高的基礎之上。

2、適度競爭機制下的公共服務市場化進程

市場機制是配置社會資源的基礎性手段,因此,市場化過程也是各國公共行政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適度的競爭能使各類公共服務生動活潑,運行暢通,但是處在轉型時期的國家不能操之過急。實踐征明,發達國家的市場化歷程源遠流長,法制化、規范化程度比較高,而部分發展中國家把市場機制簡單引入公共管理部門會導致轉型社會陷入困境。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市場化不等于完全民營化,公共服務的宗旨是服務,市場化的本意是通過部分公共產品的適度市場化競爭,改進公共服務,獲取更好的公共服務效能,所以,政府承擔著市場監管,經濟調節、社會管理的責任,使用公開、公平、透明、合法的競標,資產評估等方式,重點項目和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設中,還應當開聽證會,獲得大多數公民的支持。

3、公共行政的自律機制和他律機制互補模式

法治是市場經濟的基礎,行政法治是為了規范政府權力。自律與他律作為兩種不同的規范體系,在維護社會秩序、規范人們行為上起著不同的作用,分別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自律,是反映公共行政倫理特征的主導方面,主要依靠信念和社會輿論來發揮作用;而他律,是用強制性手段來規范、約束行為。雖然兩者發揮作用的途徑不同,但都是為了達到同一個目的,即通過公共服務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社會現實表明,沒有法的強制性會規范無力,而沒有自律則缺少調控機制。建立、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國家公共事務管理體系的制度化、法律化有助于完善權力倫理體系。

4、公共行政中的公共管理者自覺

公共行政人員為公民服務是一種責任。新公共管理視野中,公共行政管理者需要有高素質和專業化的特征,以及為公民服務的自覺性。公民要求公共管理者充當理想的“公仆”角色,其工作目標是取得大眾利益最大化,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希望公共管理者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而維護公共利益。在官員問責中也包涵著對公共管理者政治責任、職業責任、法律責任及集體責任等的要求,當然公共管理者的自覺也不可忽視。

(責任編輯:張業亮)

作者:韓承敏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農業新聞傳播論文下一篇:法國農業教育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