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讓語文課堂和諧而生動

2023-03-26

第一篇:讓語文課堂和諧而生動

讓語文課堂簡約而不簡單

構建簡約并不簡單的語文課堂

語文的最高境界是“跳出語文”,但仍然回歸“教語文”,還語文以“本色”,這正是語文味“正”之所在,也是簡約率真的藝術特色之所在。簡約率真不是簡單粗糙,而是舉重若輕、刪繁就簡,把非課堂的因素、非學科的本質徹底摒除,是“返于自然、歸于純凈”的藝術境界,有“體素儲潔,乘月返真”的洗煉之美。這樣的課,是兼具藝術美與語文味的課。

一、精簡目標:圍繞文本,聚焦重點

很多老師,面對一篇課文,往往無所適從,不知道要教什么東西,看看這段,好;看看那段,也好!于是從頭到尾,蜻蜓點水地將課文過一遍,三維目標又希望各個都能落實,以致于教學目標是多而雜。其主要原因是沒有把握文本的特點,確定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其實有時學習目標的制定比語文教學本身要難。

因此要使語文教學達到“簡約”首先要精簡目標,教師要抓語文學習的大目標,在各個階段要緊扣“聽、說、讀、寫”這四大版塊。讓課堂“簡約”而不“簡單”的目標,留給學生的才是真東西。如主題式教學,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的整合,留給人的是心靈的震撼。比如說《理想的風箏》一文,以“生命的感悟”這一情感目標為主導,讓我們記住了“生命的價值”,如此簡約,而又如此不簡單。當一個主題愈有意義,愈被深入或精致地處理,愈能置于情景脈絡,愈能根植于文化、背景、認知以及個人的知識中,學生便愈容易學習、記憶和生成。一篇文章,它的精髓是什么,它的筋脈在哪里,教師要有一雙慧眼,能夠撥開云霧見天日,能夠透過現象抓本質,能夠取舍得當。

二、流程設計:簡潔優化,行云流水

1.精簡問題,給學生以探究的廣袤天空

“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對話的過程”。語文教學要想顯得簡約而豐滿,教師必須把握對話的本質,以話題統領對話。當前的閱讀教學新滿堂灌的教學的形式基本上是以教師的問題串起來的——大問題套著小問題;學生課堂上的主要生活方式,是在猜測問題的答案。課堂上,他們與靜思默想基本“無緣”,和潛心會文近乎“絕交”,有的,只是熱鬧、膚淺、無聊地回答老師的問題。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非常強調個體的實踐。教師要引導學生親近文本,做文本的知音,就必須留出整塊時間給學生。

如在教學《天游峰的掃路人》一課時,我以探究“這是一個( )掃路人”為線索,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方式,在靠近學生認知處進行設計的。按照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本課由淺到深分為三個環節:外貌探究、語言探究、行為探究,重點放在人物解讀上,層層深入,揭示天游峰掃路人的行為本質,讓學生的思維更深入,情感更飽滿。

2.精簡環節,讓預設綻放光彩

我們倡導“非線性”的“版塊預設”。這種教學設計是分支式的,一問有多答,一項任務可能出現不同的努力方向和解決路徑。這樣的版塊設計,就為精彩的生成提供了無限可能。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提高認識的主要渠道和途徑。因此我們要采取點線結合的方略。“點”的運動形成了“線”。線索是貫串情節發展過程的脈絡,作者借助它把零碎的內容聯珠綴玉般地交織起來,使文章各段意思貫通彌合,形成一個嚴密的整體。“萬山旁薄,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挈一領。”沒有主線的課堂,形散神散,教學點線密集散亂,剪不斷理還亂,如麻繩拎豆腐——別提了。因而,語文課上,我們要在深入鉆研文本和準確把握學情的基礎上,舍得“忍痛割愛”,以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語言材料,使課堂教學成為一首流暢的詩。

三、言語生發:簡練適度,引發共鳴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課堂中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說,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樣明凈,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教師的引導、過渡、講解,評價語言的簡潔、精練、準確,有條理性、啟發性、藝術性,能讓學生置身于濃郁的語言環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杜甫詩云:“語不驚人死不休。”雖含有修辭夸張成分,但告誡人們要重視語言、提煉藝術。美國的一本《教育學》一書中也寫道:“每一個干練的教師就是一個藝術家。”教師以片言只語或點擊要旨,或褒獎鼓勵,或啟發補充,或釋疑解難,師生之間的對話成了心靈之歌,師生便在和諧的氛圍中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所謂“簡潔為美”,意在于此吧。要做到教學語言簡練首先要尋文本語言的“亮點”。所謂文本語言的“亮點”也就是“文眼”,即文章的焦點和脈絡,它把紛繁的內容凝聚在一點上。教師惟有通過密切地接觸文本,創造性地切入文本,通過一個字、一個詞語、一個句子、一個段落„„一以貫之,才能“窺一斑而見全豹”。

我們語 文 老師在課堂語言的運用上,要徹底拋棄課堂語言中出現的不良習慣,樹立生動、簡約、富有啟發性的語言風格。這里的“簡約”,不是說簡單無物,更不是膚淺,而是在教學中盡量排除一些形式的、表面的、無休止的、不必要的、刻意雕琢的東西,最大限度地追求課堂教學的最優化。用時下一句比較時髦的廣告語“簡約而不簡單”來詮釋我們的語文教學倒也挺到位的:把復雜的語文教學變簡約,本身就是一種不簡單;也唯有“簡約”的課堂,才能培養出“不簡單”的學生。這種“簡約”,是一種意識,是一種大氣,是一種境界,更是語文課堂回歸生命本色的選擇。

四、方法選擇:簡單實用,畫龍點睛

當前有些語文課一環扣一環,看似行云流水、天衣無縫。冷靜分析,這樣的課堂中,很多的學習環節,學習障礙、陷阱都是教師事先故意設置好的,還變著法兒讓學生去鉆。如果能使冗長拖沓的教學過程變得便捷,使復雜多樣的教學方法變得簡單易行,就能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增強學生的探究精神。但是這決不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腳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簡”其過程與方法,是為了“詳”其重點,“精”其方法,給學生留下點懸念和思考的空間,就是給學生自由和發展。

如教《學會合作》一課時,讓學生回顧說明方法,探究發現,從各自的興趣和差異出發,選擇體會最深的那些形式進行課堂交流,為學生成功探究創造了條件。全體學生所能獲得的成果,也足以涵蓋課文的全部。在執教《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那過程與方法更可謂是“簡”得不能再“簡”。僅靠一根線——作者的游覽順序是什么?——以簡馭繁,突出重點,學生才有時間去探究,才有興趣去探究。

五、簡練的訓練與作業:擴大學生自主空間

把握了教材,確定了目標、教學過程和方法,這時候,就可以從容地走進我們的課堂了。聽說讀寫的訓練隨處可設,只是,設在哪兒最好,值得推敲。學生要練的是什么?是需要的,是不會的,是對他有促進意義的,是能夠讓他們得到發展的。訓練和作業都不可少,簡練點就好。那種“題海戰術”是對人性的漠視和對人心的摧殘。我根據B.S布魯姆的“掌握性學習”策略,設計一些分層作業和練習,把作業分成自選題、分層矯正題和自編測驗題三類,讓學生選擇完成相應的題目,就是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減少反復、機械的形式訓練,開展生動、實際的閱讀和實踐活動,融知識、能力于感情、價值觀中,這才是真正的語文教學。

所以,簡單也是一種能讓人怦然心動的境界。曾記得有位名人說過:“越是簡單的東西越科學!”簡單也是一種美!我們現在的語文承載了太多的負荷。如果能讓語文簡單點,那么語文一定也會使大家都能喜愛她。讓我們一起為語文課堂“減肥”!

第二篇:《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讀書心得

涼井小學

王才模

最近我讀了吳志樵主編的《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一書。本書旨在指導教師如何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師如何形成新的課堂教學藝術技巧,如何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教師要上好一堂課,除了要有熱情與高度的責任感之外,還要有淵博的知識和一定的講課技藝,教師必須認真備課、多動腦、多想辦法,有了一定的授課技巧,課堂就會時時呈現出精彩。

要讓課堂生動有趣,涉及到教師的方方面面。

要想讓課堂生動有趣,教師就必須注意自己的著裝。因為美的著裝就是注意力的焦點。著名教育家加里寧曾說過:“教師仿佛每天都蹲在幾百面鏡子前面,因為課堂上有幾百雙精銳的、富有敏感的、善于窺視你的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視著你。”

今天的時代在呼喚我們的教師,除了恪盡職守外,還應有一種“職業美”、“現代美”的意識。每一位優秀的教師都應該注意自己的服飾美。

作為一名教師,你必須要慎重地把自己的著裝行為調整到符合學生的欣賞水平上,必須在為人師表的宗旨下,打扮得整潔樸實、美觀大方,充分地把健康的審美觀點和精神風貌呈現給學生,增強他們上課的興趣和注意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學校這個環境中,教師的著裝應簡潔大方、端莊典雅,既為人師表,又有助于營造寬松的、和諧的課堂氛圍。

作為教師,一定要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其中,與學生的第一次見面,開好第一次班會,上好第一堂課,是最重要的三個第一印象。這三個“第一”都要求我們教師認真對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書中以翔實的案例向我們介紹:一位初一的班主任為了與學生的第一次見面,她事先就對每一個學生進行了充分的了解,在第一次見面時就能準確的認出學生,并準確地叫出名字;精心地布置教室環境,給學生營造一個溫馨的班集體氛圍,用微笑迎接每一個學生的到來。這樣的老師有哪一個學生會不喜歡呢?然而在這“喜歡”的背后,是老師精心的準備,是一遍又一遍地看學生資料,是作自我介紹怕忘詞,把稿子寫在本子上,在家里已經練習了好幾遍??戳诉@個案例,我覺得慚愧,我與學生的第一次見面顯得是那樣的草率、隨意,常常是上了好幾天的課,還不能準確地叫出學生的名字,第一次見面的班級環境談不上布置,可能連衛生都是學生來了才打掃的。我不知道有多少和我一樣的同事,我們真的要反思自己,我們已經落伍了,我們應該改變自己了。

美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其名著《大教學論》中,生動地將學習比喻成吃飯,吃飯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學習要有興趣才能接受。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對我們教師來說,以后的課不一定非得每節都能激起學生的興趣,但第一節課必須煞費苦心,精心準備,更要一炮打響,讓學生從此“死心塌地”地愛上我們的課,這便是教學成功的第一步。

道理,人人都懂,但對待我們給學生上的第一堂課,我們是否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呢?是否煞費苦心、精心準備了呢?是否一炮打響了呢?往事不堪回首,我是沒有這樣的經歷,只求在今后努力做到。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精湛淵博的專業知識,就不能真正樹立教師的威信。

細節決定成敗。要讓課堂生動有趣,教師就要學會關注細節,培育自己的細節精神。細節造就專業,關注細節是教師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的途徑之一。精彩的細節,來自于對學生的傾聽;精彩的細節,來自于對內容的探究;精彩的細節,來自于對情感的體驗。

作為教師,誰都想讓自己的課堂生動有趣,誰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習成長。但是,又不是誰都能夠做到這一點。原因何在呢?

有人說過,反思是成長的橋梁。那就多反思自己,在上課之前,多問問自己:你的教學究竟靠什么?

“三靠”:上課靠《教學參考書》、布置作業靠《課堂同步練習》、檢測靠《標準化試題》?

不,教師首先應該具有真情,讓我們看看梁啟超先生上課情景:說到精彩處,梁啟超“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嘆息”,“悲從中來,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緒轉好又“涕淚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每當講過,先生大汗淋漓,狀極愉快”。要成為一名有激情的教師,就應該用“心”來教學,通過不斷反思與學習來增強自身的人文素養,從內心深處來喚醒自己的激情,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的氣息。

教師也應該具備一種教師精神與境界。教育中最大的失敗是把教師的腦筋搞僵化了,然后又影響了他的學生。我們來看看兩所著名大學:清華大學學生說:“印象中的清華學生,是一屆又一屆做著幾十年不變的作業,我們還有思考的空間嗎?”有的教師多年使用的是同一個教案,沒有什么新的東西,每天都在“重復過去的故事”;英國劍橋是培養了2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三分之二的英國首相的名校,它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是每周至少一次的師生一對一面談。它實行導師制,導師一般先指定學生閱讀一些書籍,要求寫出心得報告,然后與學生進行討論。導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對學生的講評并不是評分,學生沒有壓力。這體現了師生的一種和諧關系,教師的一種精神。 “文以載道”,語文是一門“人學”,要求老師首先必須做到眼中有“文”,心中有“人”。作為一槍戰有現代教育理念的教師,應該先鉆井教材里,再站在教材上,從更大的范圍與視角來看待課堂教學。

教學需要教育智慧。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你究竟是一名優秀的教育者,還是拙劣的教育者,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你是否發展了一種機智感?”

有了“真情”,有了一種“精神與境界”,有了“教育智慧”,我們的課堂還會是那樣的老氣橫秋、死氣沉沉嗎?

二○一三年五月十八日

第三篇:初中歷史教師教學論文 怎樣讓歷史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怎樣讓歷史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柏拉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就是說,無論做什么事情,興趣是第一要素。有了興趣,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充分發揮出來,課堂才能變成樂園。那么怎樣才能讓課堂變得有趣呢?我認為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設計精彩的導語,緊緊抓住的注意力。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欲望,參與教學的程度及其學習的效果,都與教師的導語有很大關系。所以一堂成功的歷史課,首先須看課堂導語是否精彩。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導語具有溫故知新、承上啟下和啟發誘導作用。授課前一段精彩的導語,能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導語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因材施教地選擇材料,設計導語。設計的導語要精,簡潔明快,不能過長;要巧,有趣味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準,找準切入點,使學生的思維能夠順勢進入新課的軌道。一個新穎的導語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中學生活潑,好動,大都喜歡猜謎語。我在講“西漢和匈奴的戰爭”時,現在黑板上寫兩條謎語:“保衛莊稼”、“忽然病愈”(打中國古代名將各一)。學生很快才出是“衛青”、“霍去病”二人,教師可趁勢引入新課。謎語不但有利于引起學生興趣,而且也鍛煉思維能力,加深了歷史知識的記憶。

二、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參與教學?,F在學生參與教學的意識特別強烈,而學生越是積極參與教學,思維活動越積極,對歷史現象和問題就越關注,對歷史課的興趣也就越濃厚。因此,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可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如在講《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關于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可引導學生思考“拿破侖的對外戰爭有什么作用?”這一問題需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辨證的看待,既“拿破侖的對外戰爭既有進步性,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又有侵略性,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激發了學生的探索興趣,能培養學生辨證思考問題的能力。德國物理學家勞厄曾經說過: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而不是單純傳授知識。所以我在教學中對于課本內容和問題有所側重,可以讓學生自己找到答案的一般少講甚至不講。如有關科技文化的歷史課,可畫出表格讓學生自己歸納,教師只簡單的進行補充和更正,學生如果有疑難問題可以提出來,讓另外的學生解答。這樣可使學生充分參與,避免了學生凡有問題都依賴老師給答案而不思考的情況出現,強迫他們開動腦筋,鍛煉思維能力。

三、 歷史教學中引入語文教法:俗話說“文史不分家”這句話不就是說明語文和歷史是相互輝映,很難分清的嗎?文學作品很多都是反映歷史事實的,而歷史又為文學提供了可寫的素材,二者是相互輝映的。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可適當引用語文教法。如歷史教學中可讓學生像學語文文章那樣歸納大意要點,找出關鍵詞語,這樣來記歷史知識比死記硬背好的多。也可運用語文中的聽寫方式來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這樣既督促學生學習歷史又加強了學生的聽力。老師還可以利用學生在語文中學到的跟歷史有關的成語,讓他們查其含義,接而引出這個成語的來歷,既鞏固了歷史知識又豐富了語文知識,相信學生都會很感興趣。如“退避三舍”、“臥薪嘗膽”、“破釜沉舟”、“三顧茅廬”等成語故事,上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講一講,如果時間充足的話還可以讓學生編成歷史課本劇來演一演,只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學生才會對歷史課感興趣。

四、運用多媒體手段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初中生在思維特點上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事物的認識處于感性認識階段,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直觀教學。如果在教學中能運用電視、投影、錄音、電影錄像剪輯、微機等多媒體手段,由無聲變有聲,由無色變有色,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能給學生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積極思維,會產生積極的作用,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尤其今年學?;ň拶Y給 1 每班配備了電子白板設備,這樣老師上起課來更加方便。記得在上《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我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呈現了大量圖片,并且播放了一段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記錄片,學生看到這些場景的時候再也沒有了往日的吵鬧,都呆住了,臉上寫滿了痛苦,教室里靜靜的,大家都沉浸在悲傷的氣氛中,真是“此處無聲勝有聲”啊!這目內容,如果老師單純的用語言去描述,能達到這樣的教育效果嗎?顯然是不行的。所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確實會給我們的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徹底摒棄“劃拉背”的陳舊做法,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都愛思、會思、多思,這樣我們的歷史課堂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土。

第四篇:讓課堂因師生相遇而美麗

2013年10月25日下午,我們乘著深秋和暖的陽光,懷著激動亢奮的心情,來到了景色怡人的海濱城市——鷺島廈門,參加第十屆全國“相約名師 聚焦課堂”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在短短的兩天時間里,我們很幸運能親身感受陳金龍、戴建榮、王丹婷、王文麗、賈志敏、管建剛、盛新鳳7位名師的精彩課堂。這些課精彩紛呈,讓人耳目一新。有的書聲瑯瑯,有的儒雅和美,有的風趣幽默,有的恩威并施„„教學專家的引領,讓我們走進經典,親近名師,他們的課堂如一首靈動質樸的小詩,幽香如蘭,沁人心脾,他們的人格魅力更如一杯淡淡的綠茶,清新如歌,醉人心田。舉手投足之間,關注每一個學生,細致入微,談笑風聲之間,注重感悟交流,引人入勝。他們真實地演繹語文教學的生動與精彩,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精神盛宴,我們心中充滿愉悅,這就是教育教學帶給我們的幸福。雖然會議已經結束,但各位大師的風采猶在我眼前。

七位名師在上課時,非常重視學生的朗讀,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懂課文,并沒有因為是與學生第一次授課而草草了事,而是耐心地等待,一遍一遍地讓學生讀好。賈志敏老師在教學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讀課文老是錯字、漏字,賈老師鼓勵他先后連續讀了五遍,最后這個學生終于正確地朗讀出一段課文。他們除了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還特別注重學生朗讀個性的培養。學生各自的感受不同讀的也可以不同。 賈老師示范課《母親的鼓勵》親切自然,沒使用任何電教手段,卻用平和感人的語言打動了每一位學生和聽課老師的心。他教學非常注重讓學生反復朗讀,用心體驗文本的內涵。力圖使學生和文本融于一體、真誠對話、深刻感悟。同時,細節之處、關鍵之處注意強調,適時引導并作以小結,再加上賈老師深情的范讀,真是恰到好處,不溫不火卻感人至深,學生聽了也很受啟發,真正做到用心去讀書。

然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賈志敏老師教學后一段簡短的話。賈老師道出了現今語文教學界的一個現象——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許多語文老師反映教齡越長,越來越不會教的問題。這是多么令人汗顏與不安。聯想到我自身,教學生涯快二十年頭,卻越發感到自己在語文教學中存在著許多不足與缺漏,越發覺得自己不會教語文。聽了賈老師的話,我也在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呢?正如賈老師所說,現在的語文教育太復雜。該語文老師做的事情沒有做好,不該我們做的卻在做。語文老師常常做無用功,耕別人的田,施別人的肥,為他人做嫁衣。我是不是這樣呢?我想是的。我們應該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教學之路。

一堂堂精彩的語文課背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故事?為什么同樣的一個教學內容,在大師們的手中卻能演繹得如此精彩?而當我們去駕馭的時候,往往卻不盡如人意,產生很多遺憾,甚至失敗! 陳金龍老師說:“尊重文本是個人提高的過程;尊重學生是一種真正把愛放在課堂上的表現;尊重課堂是對自己職業的一種理解和詮釋;尊重自己,唯有先尊重自己,才能更好的尊重別人,才能真正地聽到生命拔節的聲音,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處處都可以邂逅生命成長的美麗相遇。”新課標要求我們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興趣愛好和價值取向。語文教學,從教師的個性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我們或許就能在繁雜中求得認可的大同。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想,我們只有不斷地閱讀,廣泛地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不斷地積累,豐富自己的語言,在課堂教學中,在生活中,不斷地鍛煉自己,提升自己,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作為教師,我們渴望成長,要想真正全面提升語文教育能力,更應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大量閱讀中外教育經典名著以提升理念;更應該養成常年記錄教學案例并深入反思的習慣,每課必思,一課一得;更應該結合自身特點,打造特長,形成特色。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多一份沉潛,多一份思考,在探索中思考,這才是我們的成長之路!

最后就王文麗老師的《一個優秀教師應該會的幾件事》與大家共勉:

一、 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

二、 不斷學習,讓自己強大起來。

三、 永遠不要追求學科的完美,允許自己有缺陷。

四、 不求成功,但一定要成長。

五、 愛學生,愛他們中的每一個人,喜歡是為了得到,而愛是為了付出。

六、 永遠不要把家長當朋友。

七、 擁有學科的魅力。

八、 學會傾聽,要讓學生有解釋的機會。

九、 在學生面前,要自信,不要羞澀。

十、 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第五篇:和諧互助讓課堂充滿靈動

和諧互助讓課堂充滿靈動

即墨二十八中建校42年來,始終堅持“學習雷鋒”,現已是即墨市的城市精神之一;4年來,首創“和諧互助”,現已是青島乃至山東課堂改革典范?,F有74個教學班,5019名師生,其中教職工402人,全國、省級優秀教師10人,青島市級以上優秀教師、教學能手40多人,即墨市級優秀教師、教學能手150多人。多媒體教學網、閉路電視網、電子監控網、自動報警網、音頻廣播網、內部通訊網和校園網“七網并備”,實現了教育教學網絡化和現代化。學校占地198畝,校舍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綠化面積3.3萬平方米,形成了“四區六樓十八苑”的校園立體文化格局。四區是迎賓區、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六樓是致學樓、勤學樓、樂學樓、篤學樓、博學樓、怡學樓;十八苑是把全校綠化區分成十八個區域,每個苑區根據區域內主要植物物種來命名,有牡丹苑、梅花苑、月季苑、紫槿苑、迎春苑、女貞苑、石榴苑、海棠苑、玉蘭苑、紅楓苑、海桐苑、方竹苑、銀杏苑、楸柿苑、楓樺苑、榆竹苑、桃李苑、金銀苑,各種專用教室和實驗室齊全,裝備均達山東省規一類標準。 學校先后榮獲青島市教育改革十面紅旗單位等青島市級榮譽160多項,山東省教學示范校、山東省素質教育名校等省級榮譽50多項,全國學雷鋒活動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家長學校、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等國家級榮譽稱號30多項。學校締造出教育教學質量連續20年創全市最優,全市考入北大和清華學生中,有4/5以上的學生初中階段就讀于我校的教育神話。2005年,全國素質教育座談會在青島召開,我校被選為向周濟部長直接匯報的唯一一所縣級市城區初中學校。2009年5月國務院參事到青島市調研時,我校又作為唯一一所農村初中匯報學校工作。我校學生節目先后5次走進中央電視臺,6個節目獲全國一等獎,曾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訪問演出。學校小交警代表山東省進北京接受曹鋼川上將的親切接見。學生的科技作品,其中有許多在國家、省市級大賽上獲獎頻頻。市運會實現了“十三連冠”。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珮云、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中組部副部長王照華、省委宣傳部長苗楓林、省長宋法棠及現任山東省副省長王軍民等20多位省部級領導先后來我校視察,對我校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度嗣袢請蟆?、《中國教育報》、中央電視臺等媒體也報道過我校教學工作。今天,我向各位介紹我校高效課堂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收獲。從六個方面:

一、“和諧互助”創建高效課堂的影響

(一)參觀學習浪潮

“和諧互助”在我校取得成功引起了教育同行的廣泛關注。2008年10月,青島市教育局在我校召開了青島市初中課堂教學改革現場會,青島市7區5市教體局局長、教研員,全體初中校長,及江蘇、浙江、北京等省內外教育局領導、專家等600多人參加了會議。這次大會與會人數之多、規模之大、實效之高是青島市近十年來第一次,也是青島市新課程改革實施七年來第一次。青島市教育局王金生副局長在大會上總結評價:“即墨28中課堂教學改革對全體與會者是個震撼!對青島的教育改革方向是個引領,希望全市初中學校學習28中這一青島地區龍頭學校的高效課堂的創新理念”。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教授賀斌這樣評價:“即墨28中這一新型的“和諧互助”教學策略給課堂改革注入了新鮮血液,為城區學校樹立了學習的典型榜樣。” 山東省教育廳又于2009年5月召開“山東省教學示范校表彰會即墨28中現場會”,省內17地市的教研員、各縣市的分管局長和校長500多人參加了會議,全面推介了該校“和諧互助”教學策略。教育部基礎教育中心主任曹志祥、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山東省教育廳教研室主任王景華、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王金生等對這種教學策略給予了高度評價。山東省教育廳領導曾這樣評價:“山東有兩個課改典型,西有茌平杜朗口,希望全省初中學校像28中一樣實施好素質教育,創出自己的特色”。隨后學校又在中央教科所和中國教育學會組織的在青島召開的“全國新課程高效課堂經驗交流會”、沈陽召開的“全國高效課堂經驗交流會”、南昌召開的“全國有效課堂經驗交流會”等國家級會議上作為期半天的經驗介紹,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正是因為“和諧互助”教學策略簡潔高效,易懂易學,所以引發了省內外學校紛紛來參觀學習的持久浪潮,先后有來自江蘇、浙江、廣東、內蒙、河南、北京、上海、海南、重慶等十幾個省市的兄弟學校逾萬人到學校參觀學習。

(二)領導專家評價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中心主任劉兼曾這樣評價:“28中是一座金礦,只要你有心,就有金子可挖”。 教育部教育部基礎教育中心主任曹志祥:20中挖掘出的“和諧互助”教學策略,不僅是一個個案典型,而且教學方式的一種變革,是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探索。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即墨28中能按照教育規律辦事,在課堂改革上做到教師有效施教,學生高效學習,在山東省實施素質教育的路上做出了榜樣。

北京教育學院頓繼安教授帶北京校長考察團考察后說:“和諧互助教學策略的簡潔高效、易懂易學、可操作和可推廣性是我們見到的任何教學策略所無法相比的。” 青島高中創新學校的老師參觀后感慨:28中“和諧互助”對我們震撼太大了,這樣的教學策略我們拿過來就可以用,難怪28中畢業的學生到了我們學校發展勢頭這么好。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教育局高局長說:“28中42年的學雷鋒歷史,讓人服氣;把雷鋒精神內涵延伸到“和諧互助”教學策略更是讓人刮目相看,我們體會到了德育與教學的和諧樂章,你們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非常細致,成就了你們的輝煌。” 江蘇6地市來的校長們評價:步入28中,看了28中的學校管理和各種展廳,不由得從心里引發一種很大的震撼。但更大的震撼是第二次,是在課堂上。深刻體驗到28中和諧互助教學策略的課堂魅力,真是簡潔高效的妙招! 內蒙古科左旗30位校長們參觀后感慨:我們帶著懷疑“和諧互助”是否高效的疑惑而來,但看到這種策略容易操作,真盼望把28中的新理念、新策略傳播到科左旗。

浙江來的校長們評價:貴校先進的理念、務實的創勁、高效的課堂、精細的管理、濃厚的文化,我們40位校長只能用“驚嘆”來形容我們內心的感受,我們走了那么多學校,到了28中才真正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受益匪淺!

《中國教育報》評價:步入28中,“大校大教育,大師大智慧”的氣勢令人震撼,四區六樓十八苑的獨特校園文化格局令人驚嘆,深入到“和諧互助”課堂更是讓人拍手叫絕!

《中國教師報》評價:28中對“和諧教育”品牌進行了有效探索和實踐,用心經營“和諧德育”,用情實踐“和諧互助”,創造了課堂的神奇!

《現代教育報》評價:一學就會的簡潔高效的課堂教學策略,創造了28中教育神話!期待全國初中都以28中為例,對傳統教育進行“改良”。 ……

(三)師生素質的提升

1、學生素質得到提高

①學生的學習、表達、思維、合作、交流能力等得到提高: “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檢查學生、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引領學生”。學生自主學習,互助交流,啟動思維,結果只能是:質疑創新能力強了,動手實踐能力棒了,會主動亮出自己表達了,練就了自信,真正陽光了,等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有了明顯的提高?;ブ囊饬x不僅是學習上的互相幫助、共享共贏,更重要的是個性的張揚互補和人格上的相互影響及共同發展。我校“和諧互助”教學策略的確得到了家長們的普遍支持,因此在青島市對學校滿意率電話抽查中,對我校教育教學滿意率100%,教體局民主行風測評滿意率連續五年99.97%以上,2007年,我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優秀家長學校”。 ②學生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2007年、2008年、2009年統計中考數據:

初中階段在我校上學后在哈弗、劍橋、斯坦福、牛津、耶魯等世界名牌大學上過學的學生多達29人

2、教師素質得到提升

在我們即墨市、青島市有一個“二十八中現象”:在外校教不好的教師,不出成績的教師,到了二十八中半年就能教出優異成績。

二、“和諧互助”創建高效課堂的原因

(一)教育形勢促成“和諧互助”

1、面臨的教育現狀:

(1)一座大山:學生、家長超負擔 (2)二座大山:教師員工超負荷 (3)三座大山:學校超負重

2、山東省規范辦學 山東省教育廳張志勇廳長在全省工作會議上講:《教育應該回歸》,教育早應該回家了,談到教育的四個回歸:

①回歸到育人②回歸到制度③回歸到主體④回歸到科學 實施“和諧互助”教學策略以來,在規范辦學上連續多年實踐著“三個代表”: 《三個代表》 ①從不加班加點:

②從不缺一門課程、一節課時: ③從不給學生購買教輔資料:

2004年,學提出創建“和諧教育”品牌,打造山東省名校乃至全國名校的目標,創建“高效課堂”,研究如何讓課堂高效起來,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的時間長起來,讓老師教的時間少起來。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誕生了“和諧互助”教學策略。“和諧”是指在競爭和合作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互助”指師友在相互幫助中提升自身素質;“和諧互助”就是“和而共諧,助而互進”。具體說:學生同桌兩人為一個單元學習組,學習優秀的做“師傅”,學習較弱的當“學友”,課堂上通過學生幫學生、學生教學生,亦師亦友,最終實現師友互助雙贏。我校“和諧互助”教學策略實施以來,課堂教學實現了從舊“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走向“新雙基”(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為學生適應未來生活奠基)的過渡。2007年,青島市教育局局專門在我校召開了創新教學理念現場會,全市青規以上中小學校長,各區市教育局長參加了會議,推廣了我校的“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管理經驗。

(二)雷鋒精神孕育“和諧互助”

(三)科研研究提煉“和諧互助” ②合作學習:1993-1997 ③分層次教學,分類指導:1993-1996 ④分層次目標教學,分小組合作學習:1998-2004 ⑤和諧互助教學策略:2004-現在

三、“和諧互助”創建高效課堂的過程

(一)典型探索

一個典型引發一場革命。當學校唱響向“高效課堂”要質量的教學主旋律時,在“和諧互助”教學理念體系引導下,全校掀起了探索“高效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的浪潮。

(二)校本教研

2004年當時紅霞老師的成績剛剛異軍突起時,便有數學組教師自發前往聽課,其他教師紛紛效仿。2005年我們抓住有效時機,組織骨干教師全面深入數學課堂總結提升,想對這個本土化的課堂全校進行推廣,但是受到很大的阻力。 學校組織干部們經過多次課堂聽課、開會研究討論、和實驗老師們座談,16個干部上課親自實驗,經過半年多時間,認識到這一教學策略有以下優勢: (1)學生主體地位得到落實

堂課以學生自學互助為主,完全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一半師傅一半學友占據課堂的整個江山,師友同桌和諧互助30分鐘,真正實現了生命的狂歡;教師只占15分鐘的授課時間,點撥、總結、提升,真正實現了價值的濃縮。 (2)學生有效學習時間延長

和諧互助教學策略把課內與課外、老師集體講解和學生一對一講解結合在一起,實現點對面與點對點的結合,能極大的增加課堂有效學習時間,將老師的針對課堂上的部分學生,用兩個眼球關注約70 個人,演變變成了30多師傅的眼球關注另外30多學友,老師的視野大大擴大了。并且師友在課外聯系也很密切,甚至兩個家庭都成為朋友,延長了學生有效學習時間。 (3)學生師友教學相長

師友結對,共榮共進,互助共贏,課堂上能最大可能的減少學習的旁觀者,使課堂沒有死角。

(4)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自主學習,互助交流,啟動思維,使學生會自學了,會主動思維了。 (5)更好的誘發了教師的創新能力

這種教學策略也能更好的誘發教師的創新能力,尤其在多個互助環節,教師的應變能力、引導點撥、總結提升能力等都能得到鍛煉和提升。

(6)具有較強的原創性和可推廣性

“和諧互助”教學策略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良”,教師在短時間內便可掌握,因此這種模式非常容易推廣運用。青島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有升等教授在蹲點調研2周后得出結論:“這種師友互助學習的課堂教學策略,對青島的教育改革方向是個啟發,符合課程改革的理論要求,非常值得推廣!”。 (7)實現了德育和教學有機的完美結合

這一教學策略將“雷鋒精神”內化到課堂,真正實現了智育和德育并舉的“高效課堂”。

(三)專家引領

(四)總結推廣

我校在推廣上采取“三步走”策略,2004年在數學組試點實驗,2005年在七年級級部所有學科展開研究,2006年全校推廣了這一高效課堂教學策略。200

6、2007年、2008年、2009年寒暑假,先后6次分學科進一步研究修訂“和諧互助”教學策略。

四、“和諧互助”創建高效課堂的展示

(一)模式流程

五步十環節:我校9門學科均建立起“和諧互助”教學模式,都是五步十環節,五步固定十環節活用;都分三種課型: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其中物理、化學、生物等有實驗課,英語的新授課又分為“對話課”和“閱讀課”。模式是一種最低要求,高水平的老師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

語文“和諧互助”問題解決課教學策略交流感知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三八婦女節優美祝福語下一篇:設備定期試驗輪換制度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