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公墓規劃設計方案

2022-07-12

一項工作不能盲目的開展,在開展前必須要進行詳細的準備,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義,那么要如何書寫方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公墓規劃設計方案》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第一篇:公墓規劃設計方案

鄉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規劃方案(最終版)

云龍鄉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規劃方案

公墓的建設,對于推動我鄉殯葬事業改革,轉變人們的喪葬習俗,有效地保護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兩個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鄉堅持以《云南省殯葬管理條例》為指導,按照《殯葬管理條例》等法規的要求和全省殯葬改革工作會議精神,將建設公益性公墓納入為民辦實事基本建設計劃項目來抓好落實。

一、指導思想與工作目標

一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以“綠色殯葬”為先導,綜合運用教育、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通過集中整治。

二是規范我鄉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和管理,合理用地,綠化美化,切實加強領導,因地制宜,根據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結合我鄉群眾居住的特點,人口密度等,科學規劃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點,合理規劃,抓好興建村級公益性公墓選址,提高火化率,制止亂埋亂葬。

三是統一規劃面積,嚴格控制墓穴用地面積,按照保護環境節約土地的原則,統一規劃,嚴格執行國家和上級有關規定,遺體入土安葬的墳墓面積,單人墓每穴不得超過4平方米,雙人合葬墓不得超過6平方米。

四是廣泛征求意見。選址前廣泛征求有關部門,本村老人、老干部老黨員的意見,切實把公益性公墓規劃好,建設好、使用好、管理好。

五是加強公墓管理,更好地滿足人們合理的喪葬消費需求,切實保護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兩個文明建設。

二、主要任務

(一)合理制定公墓發展規劃。在公益性公墓規劃設計上,與本鄉新農村建設規劃相吻合;要對現有公益性公墓進行全面調查核實,以滿足本村死亡人員骨灰安葬和安放的需求為原則,力求統一規劃,布局合理,分期分批實施。對人口聚集,離鄉鎮較近的村,鼓勵搞鎮級公益性公墓,便于節省投資,形成規模,避免村村建公墓,浪費用地;偏僻的村,可以聯合建立村級公墓,便于村民就近就地祭祀。在用地規模上,建設公益性公墓一般可按人口年死亡率6‰和20年一個周期計算和安排總用地量,并對材料房、管理房適當留有余地。在具體選址上,盡量利用荒山瘠地,嚴禁占用耕地或在沿公路主干道、水庫、河流、堤壩兩側和水源等區域和集中住宅區建設公墓。

(二)搞好綠化美化。

(三)治理亂埋亂葬。加大對建墓用地的監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制止和處罰非法建墓行為;對非法超標公墓、孤墳、無主墳和耕地、林區的散墳,采取遷移、平毀、恢復地貌等辦法處理。積極組織開展“綠色殯葬”活動,大力推進生態葬法。

(四)加強公墓管理。

三、實施步驟

準備階段:農村公益性公墓用地的規劃和征用。(2009年9月~2010年3月)

實施階段:農村公益性公墓和配套設施的建設。(2010年4月~2010年10月)

驗收階段:鄉民政辦和城建辦對新建墓地初步驗收,后報相關部門驗收。(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四、職責分工

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規劃由云龍鄉民政辦、國土資源管理所、村鎮規劃建設服務中心、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負責。

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由云龍鄉公益性公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牽頭。 具體實施由村領導負責。

五、今后工作的重點

1、認識上要再提高。各有關部門要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因地制宜、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開展公墓管理專項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將專項整治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切實負起責任。

2、組織上要再加強。實行包干負責。鄉分管領導、村“兩委”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實行包片、包村、包組的工作責任制,確保完成整治任務。

3、宣傳上要再深入。通過廣播、標語、宣傳欄等形式,做好宣傳工作,廣泛宣傳專項整治的重要意義,宣傳普及殯葬管理政策法規,增進群眾對專項整治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

4、責任上要再強化。各單位、各部門要立足本職,落實責任,盡責盡力地做好工作。

5、部門間要再配合。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互相支持,緊密配合。民政部門要主動與有關部門協調加強溝通,積極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對推諉扯皮、敷衍塞責、查處不力的要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云龍鄉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一日

第二篇:公墓規劃

1引言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節約利用土地、保護生態環境及推進殯葬改革酌有關要求,緩解由于城市空間拓展所導致的殯葬設施用地(主要是公墓用地)與城市建設用地酌矛盾,2006年南京市編制了《南京市殯葬設施布局專項規劃》,其中,公墓體系規劃是最為重要的組成內容。

國內關于公墓體系規劃領域的研究較少,

總體進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其編制內容和技術標準也遠未形成共識。為了科學編制公墓休系規劃,本文首先建構了由“三結構”(等級規模結構、職能分工結構、空間布局結構)組成的公墓體系規劃編制內容,通過對國家地方相關法規規章梳理、實證研究、民意司卷調查等多種途徑,建立了公墓體系規劃的南京地方技術標準。

2基本概念解析

公墓相關概念和公墓規劃體系是本文研究的基礎下臺,但鑒于匡內對該領域的研究較少,為此,本文首先就這兩方面進行初步介紹。 2.1公墓相關概念解析

公墓是公共墓地的簡稱,是公眾安葬死者的遺體或骨灰的場所,是殯葬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

公墓在空間構成上分為三個層次:墓穴、墓區、墓園。墓穴分為骨灰墓穴、室內墓穴(包括骨灰堂、骨灰墻、骨灰廊、骨灰墻等)、生態墓穴(包括植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等)三類:墓區由墓穴、穴間道、穴間綠地共同組成;墓園一般由 墓區、墓園道路、停車設施、綠化和建筑等五類用地組成。 2.2公墓規劃體系構成

公墓規劃體系與城市規劃體系相對應,也包括體系規劃、選址規劃(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三個層面。公墓體系規劃的主要任務是等級規模結構、職能分工結構和空間布局結構“三結構”的規劃;公墓選址規劃主要

任務是公墓的選址布局;詳細規劃主要任務是墓園的平面布局設計、環境設計和配套設施規劃等。

3公墓體系規劃的編制內容

本文從規劃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出發,參考不同類型的同層次規劃(如城鎮體系規劃),初步構建了公墓體系規劃“等級規模結構、職能分工結構和空間布局結構”三方面的編制內容。

3.1等級規模結構的主要內容

公墓體系規劃的等級規模結構是指公墓按照用地規模(或穴位數) 排列形成的等級體系。是確定各公墓規模酌主要依據。等級規模結構規劃主要包括墓穴需求量預測、墓園用地規模分析和公墓等級規模劃分三方面內容。 3.1.1墓穴需求量預測

規劃期內墓穴需求量包括規劃期內累計死亡人數的需求量、遷移安置

量及不可預知量,并扣除規劃期內產生的無主墳量。通過墓穴需求量的分

析??煞謩e預測出墓穴需求總量、分區縣鎮鄉墓穴需求量、分區縣鎮鄉經

營性和公益性墓穴需求量等。 3.1.2墓園用地規模分析 鑒于墓穴類型多樣、基園用地構成多樣。首先分析出各類墓穴(包括墓區)的平均占地面積,然后結合各類墓穴規劃預期比例、墓園五大類用地比例,綜合分析出墓園用地總規模、分區縣鎮鄉墓園用地規模、分區縣鄉經營性和公益性墓園用地規模等。

3.1.3公墓等級規模劃分

在墓園用地規模分析的基礎上,按照公墓的規模標準(包括小型公墓、中型公墓、大型公墓)綜合公墓的服務對象等因素。劃分公墓的等級規模結構。 3.2職能分工結構的主要內容

公墓體系規劃的職能分工結構是指公墓按照不同職能組成的分工體系、是公墓建設標準酌主要依據。

公墓功能一般包括四大類:一是基本職能,是死者安息地,是埋葬死

者或其標志物的地方;二是文化功能,包括追思緬懷功能、傳承功能和更生

功能等;三是生態功能;四是休閑功能。根據公墓所處區位、服務對象、自然條件等的不同,在滿足公墓基本職能的前提下,對公墓的各項功能進行組合,突出特色功能,避免公墓功能的單一化局面,建立多元化酌職能分工結構。 3.3空間布局結構的主要內容

公墓體系規劃的空間布局結構是指公墓釣空間分布模式,是指導公墓選址布局的重要依據之一。公墓的空間布局結構規劃應以區(縣)、鎮(鄉),為基本單元,按照國家、地方法規規章的有關要求,綜合考慮各基本單元的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文明程度、城市化進程、公墓布局區位、公墓服務半徑、基地自然條件等,確定分區域的公墓空間分布模式,包括均衡式、集中式、分散式等多種模式。

4公墓體系規劃的技術標準

技術標準實際上是編制內容中具有一般規律性的定量或定性的結論。本文通過對公墓體系規劃編制內容的剖析,將其技術標準體系分為三大類九小類(表1)。以下,本文通過國家地方相關法規規章梳理、實證研究、民意問卷調查等多種途徑。對南京公墓體系規劃中的地方技術標準進行探索。 4.1法規規章的支撐

通過對城市規劃行業和殯葬行業的法律、法規規章的梳理(表2),發現前者更多關注城市,忽略了包括公墓用地在內的非集市城市建設用地的控制和引導;后者側重于殯葬行業管理,對專項規劃編制關注不夠,并且原則性、方向性的要求較多,能夠直接指導規劃編制納技術標準較少,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4.1.1骨灰墓穴面積

國家第十一條、江蘇省第十二條、南京市第十五條均針對墓穴面積作出

了規定:一是國家要求嚴格限制公墓墓穴占地面積;二是江蘇省規定經營性公墓的墓穴占地面積,單穴不超過0.7平,雙穴不超過1平;三是南京市規定經營性公墓每穴占地面積不得超過3平,公益性公墓每穴占地面積 不得超過1.2平。 4.1.2公墓服務對象

國家第九條、南京市第二千二條均針對服務對象作出了規定:一是公益性公墓服務對象限于本鄉村或經區、縣民政部門統一劃定的鄰近無公益性公墓的鄉村的死亡人員骨灰;二

是經營性公墓服務于城鎮人口。 4.1.3公墓布局區位 國家第九條、第十條和南京市第二十二條均針對公墓布局區位作出了規定:一是公益性公墓位于本鄉村或鄰近鄉村;二是經營性公墓布局不受限制;三是公墓不得位于耕地、林地,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區,水庫、河流堤壩附近和水源保護區,鐵路、公路主干線兩側。 4.2實證規律的支撐

通過對南京和周邊城市實證案例的歸納總結,發現在新型墓穴面積、墓園各類用地比例、公墓規模標準三個方面,存在規律性的結論,具體如下: 4.2.1室內墓穴、生態墓穴面積

國家、地方法規規章規定了骨灰墓穴酌占地面積,但對于室內墓穴、生態墓穴兩個新型墓穴形式并未做出定量規定。通過借鑒周邊城市經驗,結合南京實際,采取實證研究的方法,總結歸納出室內墓穴和生態墓穴的面積。 (1)室內墓穴。

室內墓穴包括骨灰堂、骨灰塔、骨灰廊、骨灰墻等立體化的骨灰存放方式。目前,一般骨灰堂每穴占地為0.1平—0.5平。為節約利用土地,建議按照平均每穴占地面積0.1平進行土地需求預測。 (2)生態墓穴。

生態墓穴有植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等安葬方式,能夠體現我國傳統信奉的“入土為安”的思想,又能夠復合利用土地,將殯葬與綠化有機結合,有利于環境保護和綠化建設,符合殯葬改革的方向。

植樹葬—將骨灰直接埋入選好的樹下,掛牌標記。此類安葬方式樹間距為3m,每棵樹下布置兩個墓穴,平均每穴占地4.5平。

花壇葬—將骨灰直接埋入選好的花壇,做簡單標記。按照間距30cm布置1個墓穴,平均每穴占地0.09平(圖4)。

草坪葬——將骨灰直接埋入選好的草地,做簡單標記。按照間距1m布置兩個墓穴,平均每穴占地0.5m(圖5)。

上述3種類型墓穴平均每穴占地約為1.7平。 4.2.2墓園各類用地比例

對南京市現狀環境、設施、經營狀況較好的9座墓園中墓區、綠地、停車、道路、建筑各個部分用地比例進行歸納統計分析,得出這五類用地比例大致為15:3:1:1:1,墓區與其他配套設施面積比例大致為3:1。 4.2.3公墓規模標準

對南京市現狀公墓的用地情況進行歸納統計分析,發現公墓規模標準基本可分為小型公墓、中型公墓和大型公墓,占地分別為10畝以下、50畝以下、50畝以上。

4.3民意調查的支撐

通過法規規章梳理、實證案例總結,對照公墓體系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發現在拜祭年限、各類墓穴規劃預期比例、公墓職能類型和公墓服務半徑等四方面仍存在技術標準缺項,而且這四方面與人們的思想觀念密切相關。為此,本文采用民意調查的方式開展研究。

本次民意調查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由各區縣殯改員組織發放并負責回收司卷,對南京市域十一區兩縣(包括六城區、近郊區、遠郊區縣;)酌全部街鎮20周歲以上的居民進行調查。每個街鎮發放2口份調查問卷,最終回收司卷2 52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2137份,有效率為84.8%(問卷完整或主要

數據齊備,且不存在雷同性視為有效)。調查樣本的典型性強、代表性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意調查結論的準確性。 4.3.1拜祭年限

通過問卷調查發觀,絕大多數人拜祭至祖父輩,按20年一代計算,一座墳墓的拜祭午限約為40年,此后可能成為無主墳。而且拜祭年限存在一定的空間布局規律:老六區拜祭年限約為40年,近郊區和遠郊區縣拜祭年限約為60年。 4.3.2各類墓穴規劃預期比例

(1)現狀以骨灰為主,并且老六區采用骨灰墓的比例高于郊區縣。

南京市在從土葬到火葬的第一次殯葬改革中工作成效顯著,人們大多已采用骨灰墓穴、骨灰深埋等墓穴形式(合計約占86%),但是目前基本沒有采用室內墓穴、生態墓穴等新墓穴形式。而且現狀墓葬形式存在一定的空間布局規律:遠郊區縣、近郊區和老六區遺體墓所占比例依次遞減,而骨灰墓和骨灰深埋所占比例 依次增加。

(2)新型墓穴形式接受度較高,并且與教育程度呈正相關,老六區新

型墓穴形式接受度高于郊區縣。由問卷調查可知,在7種新型墓穴形式中,骨灰深埋的接受度最高,室內墓穴的接受度總休高于生態墓穴。而且新型墓穴形式意愿存在一定的空間布局規律:老六區、近郊區和遠郊區縣樹葬、花葬、草葬等新型墳墓形式意愿的比例依次遞減,骨灰深埋的意愿比例依次遞增??梢?,對于

型墓穴形式接收度、老六區高于近郊區和遠郊區縣:

此外。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對新型墓穴的接受度也高。除了骨灰深埋形式外,其余6種新墓葬形式的可接受程度中,均呈現由大學及以上、高中、初中和小學及以下依次遞減的規律。

綜上所述,“各類墓穴規劃預期比例”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考慮到人們對于新型墓穴形式的接受需要一

個較長的過程,因此近期仍然以骨灰墓穴為主,隨著人們思想觀念、受教育程度酌逐步提高,中遠期室內墓穴、生態墓穴酌比例相應提高。并逐步占據主導地位,其十近期室內幕穴比例略高于生態墓穴,遠期則成此消彼長的態勢;二是老六區、近郊區、遠郊區縣的“各類墓穴規劃預期比例”采用不同標準,新型墓穴比例呈遞減趨勢。

4.3.3公墓職能類型

在掃墓活動形式的意愿中,親朋好友間聚會是掃墓活動的主要形式(約占4口%)。掃墓活動形式酌意愿存在一定的空間布局規律:親朋故友間聚會是最主要的形式、旅游郊游、休閑、欣賞風景、陶冶情操的活動均是老六區和近郊區的第二選擇意愿,而氣氛悲痛、場面嚴肅的活動則是遠郊區縣的第二選擇意愿。這孫規律與地區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表現出一定相關性。

綜上所述,公墓在滿足死者安息地這一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不再局限于緬懷先輩的功能,聚會、休閑、觀賞、教育等新型功能逐步加強,而且隨著市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結合現代公墓的生態化酌發展趨勢,按照公基主導功能的不同。公墓職能類型可以分為生態型、公園型、旅游型和紀念型等四種職能分工類型,不同職能公墓的建設標準和適建地區基本況如表3所示。 4.3.4公墓服務半徑

問卷調查表明,“公墓服務半徑”沒有統一的標準,老六區、近郊區、遠郊區縣對十公墓距離的接受度20km、1口km、5km逐步遞減的趨勢,可貝,公墓服務半徑與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相關,哇,并

且隨著人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對于公墓距離的要求也會逐步放寬。 5結語

本文在建構公墓體系規劃編制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法規規章梳理、實證案例總結和民意司卷調查三種途徑.初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公墓體系規劃技術標準體系。共包括三大類九小類。鑒于公墓體系規劃的一些技術標準與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社會進步程度、生活風俗習慣等密切相關,因此南京市的經驗不可簡單復制。今后我們可擬選擇有代表,吐的不司地區作為實證研究樣本,以進一步探索具有全國示范效應的公墓休系規劃的技術標準。

第三篇:農村公墓用地規劃通知

施甸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

做好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用地規劃工作的通

各鄉(鎮)人民政府:

根據《保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快公墓建設的意見》(保政發〔2011〕185號)文件精神,結合施甸縣十二五期間土地、林地規劃編制工作,為了確保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用地納入十二五用地規劃,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及時根據居住人口、人口密度、村組布局等客觀條件,合理規劃和制定本轄區內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方案,由鄉(鎮)土地、林業部門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務必將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用地納入十二五土地、林地規劃編制范圍。

二、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方案依據:一是人口死亡率按7‰計算;二是規劃使用期按保證30至50年進行規劃;三是墓穴面積單人墓不超過1平方米、又人墓不超過1.5平方米;四是墓區綠化不低于40%;五是墓區建設要充分考慮水、電、路等配套功能設施建設用地。

三、各鄉(鎮)人民政府要迅速成立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本轄區內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實施方案,并于2011年12月5日前報縣民政局。與此同時,用地規劃審批情況要及時報縣民政局備案,以便給予業務、技術和資金方面的扶持。

—1—

—2—

第四篇:南磨山公墓規劃設計說明書

南磨山公墓總體規劃

目 錄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總則 ............................................... 3 第二章 規劃依據 ........................................... 3 第三章 規劃原則及目標 ..................................... 3 第四章 規劃范圍、時限、性質 ............................... 4 第五章 現狀分析 ........................................... 5 第六章 規劃整體構思 ....................................... 6 第七章 規劃結構分區 ....................................... 8 第八章 規劃功能布局 ....................................... 9 第九章 建筑風格取向 ....................................... 9 第十章 道路交通規劃 ....................................... 9 第十一章 基礎設施規劃 .................................... 10 第十二章 保護措施規劃 .................................... 10 第十三章 防災規劃 ........................................ 11 第十四章 工程建設規劃 .................................... 11 第十五章 投資估算 ........................................ 11

西盟縣民政局

西盟縣建筑設計室

南磨山公墓總體規劃

第二部分

圖 件 .................................................. 12 1 項目位置圖 ........................................... 13 2 1:500地形測繪圖 ...................................... 14 3 總體規劃圖 ........................................... 15 4 規劃功能分區圖 ....................................... 16 5 道路設計圖 ........................................... 17 6 標志牌效果圖 ......................................... 18 7 規劃意向效果圖 ....................................... 19 8 施工總平面圖 ......................................... 20 9 入口廣場片區施工圖 ................................... 21 10 第二個停車場片區施工圖 .............................. 22 11 道路坐標放線圖 ...................................... 23 12 道路和擋土墻施工圖 .................................. 24 13 標志牌施工圖 ........................................ 25 14 墓碑施工示意詳圖 .................................... 26

西盟縣民政局

西盟縣建筑設計室

南磨山公墓總體規劃

一、總則

1.1按照西盟縣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總體布置,為促進地區民政殯葬事業的規范發展,特制定本規劃。

1.2本規劃是西盟縣公墓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凡在范圍內從事相關工作的單位和個人,均應按照本規劃制定的條款執行。

1.3本規劃經縣人民政府批準,由西盟縣民政局組織實施,并享有解釋權。

二、規劃設計依據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1997年第225號)。

2.2《殯葬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1997年)。

2.3《公墓管理暫行辦法》(民政部1992年)。

2.4《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公墓建設管理的通知》(民發[2008]203號)。

2.5《關于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民發[2009]170號)。

2.6《云南省公墓管理規定》(云南省人民政府1997年)。 2.7《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管理實施意見》(云政發[2007]291號)。

2.8《關于進一步規范公墓建設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2.9《西盟縣城市總體規劃修編(2012—2030)》。

2.10西盟縣南磨山公墓建設用地圖。

三、規劃原則及目標

3.1合理規劃,總體布局原則:國家對殯葬業的有關法律、法規,

西盟縣民政局

西盟縣建筑設計室

南磨山公墓總體規劃

云南省政府的相關政策和具體規定,西盟縣政府及民政部門的指示和安排及具體要求,是本規劃的最基本依據。

3.2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原則: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是現代規劃必須遵守的重要原則。本規劃從公墓的現狀,近期和遠期的建設等方面,都充分注意和體現實施這一原則(其中綠化率是我省公墓建設審批的重要要求之一,也是本規劃的一個重點。本規劃綠地率>40%)。

3.3個性鮮明,追求文化品位原則:殯葬文明,文化品位,表現墓園的個性特征,是本規劃強調的重點,是區別于全省公墓的個性所在,也是下一步設計的基本要求之一。本規劃以人為本 ,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景觀資源。求取園林與陵園、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藝術與功能的多方面協調統一,突出自身的個性與風格。

3.4 統一規劃,分期開發,滾動發展原則:規劃按合理分期開發,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采取滾動發展的方針,邊投入、邊建設、邊經營、邊收益。確立合理的規劃布局與結構,合理的容量規模,合理的設施規模,合理的功能分區,使發展規模能保持園區的生態系統的平衡,又能有效促進生態系統中的各要素的協調發展。

3.5規劃目標:本規劃力圖在規劃期內,將西盟公墓園建設成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品位高尚,極具地方特色,既秉承傳統,又具有強烈現代感的園林式墓園,使其成為我市殯葬文明的典范。

四、規劃范圍、時限、性質

4.1規劃范圍:項目位于西盟縣縣城城西南部,孟連至西盟公路旁,隸屬勐梭鎮班母村。該地距縣城約6公里,距新建成的西盟縣殯儀館4公里,距離班母村富母乃村民小組3公里,占地面積約81畝(5.

4西盟縣民政局

西盟縣建筑設計室

南磨山公墓總體規劃

公頃). 4.2規劃時限:

近期:2012~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遠期:2021~2030年

4.3規劃性質:縣級殯葬設施,社會事業性服務設施。

五、現狀分析

5.1該地塊在南磨山腰,孟連至西盟公路左側,南北長約300米,東西長約190米,地形由東向西逐漸升高,相對高差42米。整體地形南北兩端坡度較大,中部現有的遺體公墓區較為平緩,屬現代殯葬用地中的較好地塊。

5.2規劃范圍內,按坡度劃分為山地規劃。 5.3宜作山地墓葬用地,適宜作生態墓地。

5.4范圍內地質條件良好,植被良好。大環境內,具備給水、排水、供電等基礎功能。

5.5現狀分析結論:該用地屬殯葬用地中的較好用地,完整緊湊。通過精心布局,合理開發,尋找與該地自身匹配的恰當規劃,可建成較好公墓,成為我市推行山地殯葬建設的典范。

5.6現狀中需要認真處理的是山地洪水期間的排水問題,這是本公墓安全的最大問題,也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關鍵問題。

5.7根據預期要求,陵園應有墓穴7000位。計算結果如按每墓位用地4m2,考慮綠地、道路、活動空間等,園地面墓位可滿足要求,如加上休憩空間利用,具有極大發展空間。

5.8范圍內林地的使用:林地可開發為樹葬等墓型,直接利用;其余部份林木可視景觀需要予以保護使用;極少部分林地,因墓穴用地,需移植或砍伐。但總體均應按整體梳理、分期砍伐(移植),建后補種

西盟縣民政局

西盟縣建筑設計室

南磨山公墓總體規劃

并增配樹種的逐步調整方案處理。

六、規劃整體構思

6.1墓園規劃設計有別于其它規劃設計。墓園規劃,首先要注意它的特殊性。墓園規劃特殊性主要表現在文化內涵、性質、功能、土地開發方式、管理經營方式等方面。

6.2強烈的人文因素,歷史的、民族的、宗教的、哲學的、地域的、風俗的、習慣的種種因素,構成喪葬文化的主體內涵,墓園文化因此顯得古老和傳統;同時,社會的發展,墓園文化也在與時俱進,穩定中產生新的變化;再則,西盟作為打造發展狂歡佤部落生態旅游縣城的特殊地位。這就要求該墓園規劃要做好民族傳統與現代的銜接,這是處理整個規劃設計的主導線。

6.3現代殯葬業的性質,尤其是殯葬改革推行過程中的性質,也是墓園規劃須注意的一個方面。其本質上是社會公益型事業,然而,鑒于投資方式、管理需要等,它同時也是經營型的一種特殊產業。管理者同時也是經營者。并且建設的投資、土地的開發利用等各方面,也都同經營的市場化密切聯系。

6.4墓園開發同時具有時段性。墓園的開發,尤其是大墓園的開發,都有相當一個經營管理的時間跨度。尤其是中遠期的墓園開發、經營、管理等運作,其過程中總出現諸如地價升值、市場趣向變化、墓葬形式變化等多種情況。規劃的前瞻性因此顯得較為重要。

6.5土地為不可再生資源,墓園用地的開發,有其一經占用,若干時期內不會變遷的使用特征。因此對土地的計劃開發順序,利用方式等,也是墓園規劃的一個重要內容。

6.6墓園建設投資方式,具有特殊性。分期投入及滾動發展是使用

西盟縣民政局

西盟縣建筑設計室

南磨山公墓總體規劃

投資的重大特征。投資,特別是首期投資,其投入重點的選擇確定,是墓園投資中避免過量投入和不當投入的關鍵。根據經驗,墓園投資(特別是長期投資),確定分期投入的范圍、投入的量、具體內容等,均須在規劃期內認真確定。

6.7墓園一經總體規劃,其投資重點和順序,大致這樣展開: A、必要的基礎設施的分階段建設,包括道路、水、電、環境、防災等方面。

B、墓園墓葬用地的規劃、分區,進行區域的整理。

C、必要的墓園使用及服務設施,包括公共用地、休息設施、停車、回車場地、保安、餐飲、救護、通訊、廁所、特殊物品及用品的保管、存放、銷售等各種設施;

D、圍繞整個營運管理,最必要的管理用房,辦公用房,員工用房等建筑,加工車間,車輛等各種管理設施。

E、最后才是進行由里及表的,體現墓園內涵與外部表現的標志性的建筑等建設。并同時完善整個環境的景觀配置,綠化配置,最后構成完整的高品位的陵園特征。

6.8綜合前述的現狀分析及上述各方面因素的認識,產生西盟墓園的基本規劃思路。

A、最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在不改變現有茂盛林業資源情況下,主要開發現有的荒地部分,提高土地利用率。

B、園區的道路系統,按使用便利、網絡合理的原則布置。同時考慮消防通道等因素。采取園內環狀公路布置,并橫向聯絡的布局。入口分人行及車行道。橫向聯絡采用步道連接。墓區內山地均以臺階式布置??傮w形成完整的區域道路網絡。

西盟縣民政局

西盟縣建筑設計室

南磨山公墓總體規劃

C、水系:利用周邊水源,增加園區生動變化。沿谷地道路,作排水溝,接引山洪,流入公路涵道。

D、由道路構成塊區。塊區間的結合點,形成自然景點,置硬地、配景觀,置休閑設施,滿足墓園人群活動、游賞、休息等需求。

E、管理用房:辦公用房、餐飲、休閑加工等用房,均布局在入口廣場片區。該區考慮停車 、滯留等場所場地。

F、建筑模式擬建議采納地方民族特色建筑樣式,求取其獨特的佤族建筑風格。園林則因地制宜,求取江南園林的自然、靈動、靈秀。所有建筑、園林、道路、水體、景觀統一而有變化,追求既大器、又婉約,深蘊文化,品味高尚獨特。

七、規劃結構分區

7.1整個墓園規劃為下述功能結構區: ①廣場用地區2470㎡(3.7畝);

②遺體公墓改造區18767㎡(28.1畝); ③骨灰公墓區16208㎡(24.3畝);

④防護綠地區53830㎡(80.6畝); 7.2按照墓園要求,至少應滿足下列功能:

A、業務:a特種物品存、售、租、購;b展示、陳列;

B、辦公:管理辦公室;

C、休閑:a休息廳;b前庭后庭;c園區內各小憩設置。 D、餐飲服務:a餐飲;b小賣。

E、員工生活:宿舍 F、保安:a消防;b保衛。 G、環衛:廁所、垃圾存放點。

西盟縣民政局

西盟縣建筑設計室

南磨山公墓總體規劃

H、加工間:a石材加工、雕塑;b材料(水泥等)庫存。 I、道路廣場、硬地、停車場

J、水、電:a水池;b水塔;c焚燒池。 K、墓地

八、規劃功能布局

8.1根據規劃用地的周邊環境、相關條件、區內地形狀態、道路交通系統及各功能分區的需要,作出規劃布局。

8.2墓園入口處新建墓園標志牌。

8.3入口部分主要為廣場用地和園林綠化用地,主要有停車場、管理用房、公廁、休憩亭和焚燒池等,中部再設置一個次要的停車場和休憩亭,公路端部設置環形回車道。

8.4墓園區主要設置兩條4米寬臺階式主干道,左右貫穿兩條3米寬的園區次干道,其他墓區道路則按實際地形和墓區情況增設。

8.5周圍現有的樹林規劃為防護綠地,需要加大保護力度。 8.6休閑、游覽、園林綠化等文化區:結合江南園林布置,墓葬區內,以山地規劃為主線,配以亭、臺、石等形成整體園區景觀效果。墓園區可劃分為數個小區,各區間交匯接合處,分設小景點,宜休息、聚散等,并配置硬地、休息等設施。各小墓區可分別定名,并以主體墓型定位。

九、建筑風格取向

建筑風格采取西盟佤族傳統的特色造型,體現莊嚴大器。

十、道路、交通規劃

10.1主入口道路寬8m,其中兩邊人行道各寬1米

10.2園區步道:寬4m和3米,鋪石(毛石、卵石等)路面。

西盟縣民政局

西盟縣建筑設計室

南磨山公墓總體規劃

10.3廣場:設停車場、回車場1處,面積約1482m2(2.2畝 )。

十一、基礎設施規劃

11.1給水規劃:園區用水分生活用水和水體、灌溉用水。生活用水由山泉水引入,選擇高地建蓄水池共1個。

11.2供電規劃:園區所需電力120KW,連接當地電源。配電房置于服務區內。

11.3環衛規劃:公廁設于主要停車場附件,同時配置化糞池,污水處理后作園區綠化灌溉用水。

11.5排洪規劃:沿園區內道路路設排水明溝,引入公路水道。也可利用園內水系,作洪汛區排洪緩沖水道地,接入公路的排水道。

11.6園區內設固體垃圾回收點,沿園區道路設置果皮箱等。

十二、保護措施規劃

12.1生態環境保護:

A、園區內地質狀態良好,植被優良,生態保持完好,因此園區范圍及周邊相關地段在開發修建過程中注意保護。園區內現有植物,按“整體梳理,分期砍伐(移植)建設一處動一處,建設后補栽,同時增加品種”的原則進行。

B、園區內的所有生活服務設施禁止使用污染燃料,一律使用液化氣及電能。

C、嚴禁在園區開山采石,砍伐植被,燒山開荒,拓展耕土。巖石景觀等自然資源,需規劃保護。

D、生活污水及糞便嚴格凈化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引排灌溉園區植物。固體污物,專人清掃,集中堆放,統一清運處理,異地消化。

西盟縣民政局

西盟縣建筑設計室

南磨山公墓總體規劃

12.2沿紅線區域外二十米,作園區保護綠化帶,培植灌木及喬木,禁止砍伐放牧。 十

三、防災規劃

13.1園區設立消防常備設施,注意建筑區域的防火,建筑與林區之間作防火隔離帶。各建筑配置消防設備。

13.2園區內較危險區域設置防護設施。 十

四、工程建設規劃

園區建設主要涉及到的工程主要有道路工程,停車場建設,管理用房建設、公廁建設、標志牌建設、墓碑工程建設和園林綠化等工程。 十

五、投資估算

項目總投資估算600萬元,其中縣民政局向省、市民政部門申請補助資金570萬元,申請縣級配套前期啟動資金30萬元。

西盟縣民政局

西盟縣建筑設計室

第五篇:縣農村居民公益性公墓發展規劃

隨著××縣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殯葬制度改革勢在必行。當前國家、省、市頒布了殯葬管理條例及節約用地的法規。據統計,我縣年平均死亡人數在1800人左右,死亡率千分之六左右。2009年8月實行殯葬改革前,我縣還沒有真正意義的公墓,喪屬將只是骨灰寄存在長松園、跑馬山等殯儀館, 我縣唯一的經營性公墓法界寺公墓每年安葬骨灰的6至10具,絕大多數城市居民身故以后,亡者的親人都是選擇在農村尋找或者購買一塊土地作為他們的安身之處,這對于本來耕地面積就很少的××來說,更加突出了死人和活人搶土地的問題,死亡其實本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受綿延已久的靈魂不滅觀念的影響,大多數人認為人死后多變成鬼,所以田野、林間山地出現的墓地,都給人以壓抑感和恐懼感。殯葬是一個民族、一個地方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制約規范著人的行為,人們在祭、掃墓時,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夾雜著一些潛意識的、迷信落后的東西;嚴重地侵蝕了人的心靈,不利于社會的進步。公墓的出現較好地解決了亂埋亂葬這種有礙觀瞻、大煞風景的行為。另外,公墓環境幽雅、莊嚴祥和,使祭掃者得到熏陶,心靈得以凈化,行為受到約束,自覺告別不文明、不健康的消費、悼念方式,如送鮮花代替燒紙錢就是 1 很好的例證,可以說,公墓對喪葬消費起著導向的作用。

一、建設農村公益性公墓的必要性

(一)建設農村公益性墓地是殯葬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農村公益性墓地是為當地農村居民提供骨灰安葬服務的公共墓地。根據我縣的農村實際,它既能適應農村的喪葬觀念和消費水平,較好地解決農村死亡人員火化后安葬的問題,又能促進農村的殯葬改革,凈化社會風氣,易于為廣大群眾所接受。

(二)農村公益性墓地是推進農村殯葬改革的重要載體。自2009年8月份以來,我縣率先在全市實行了殯葬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績,2009年,市下達我縣死亡人員的火化率要達到60%。2010年我縣的城鄉火化率要達85%。我縣已提前實現三個100%,所以,火化后骨灰安葬就成了當務之急,許多喪屬將骨灰寄存在殯儀館。因此,縣委、縣政府決心把農村公益性墓地建設作為推行火葬的一項配套措施來抓。把解決農村亂埋亂葬和骨灰二次入棺土葬的問題當作大事來抓,進一步促進農村殯葬改革。

(三)農村公益性墓地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客觀需要。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因此,我縣各級各有關部門把農村公益性墓地建設作為促進鄉風文明、改變農村面貌的一件大事抓緊、抓實。積極引導農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樹立先進的喪葬觀念,提倡健康、文明的喪葬方式;加強村莊規劃和人居環境治理,解決農村居民 2 死后集中安葬問題。

(四)公墓是社會公共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建設的組成部分。如果把醫院的產房比作生命的起點,把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視為,生命之旅的各個驛站,那么陵園和墓地則是人生的終點站和歸宿。其存在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公墓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搞好公墓建設正是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我縣的農村公益性公墓的規劃

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推進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意見的通知》精神,××縣現有人口30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萬人,農業人口27萬人,轄60個村委會和27個社區居委會。根據××市農村公益性公墓的規劃,我縣要建10個農村公益性公墓,基本達到城鄉人口的全覆蓋,根據我縣實際,規劃興建14個農村公益性公墓(具體公墓規劃見附表),其中重點是五個鎮(街道辦)級公墓(每個鎮、街道辦各1個,××2個),還有9個村(居)級農村公益性公墓?,F已全部完成1期建設。

(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充分認識辦好農村公益性公墓的重要性

首先,縣委、縣政府清醒地認識到辦好農村公益性公墓是各級黨委、政府的職責所系。殯葬改革是時代賦予的任務,構建和諧社會,必然要有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殯葬環境。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倡導和推行健康文明的喪葬和 3 祭祀方式以及實行平墳還田還林等配套措施,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深化農村殯葬改革是一項十分緊迫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辦好公益性公墓必將對殯葬改革健康有序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其次,辦好農村公益性公墓是解決農村安葬難的現實需要。祭奠緬懷先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祭奠緬懷先人首先就要解決場所問題。隨著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土地流轉的加快,集約化規模的擴大和生產機械化程度的提高,農村安葬難的問題會越來越突出,廣大農民對死有所葬的要求會更加強烈。再次,辦好農村公益性公墓也是新農村建設題中應有之義。公益性公墓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公益性公墓的建設,規范安葬秩序,消除亂埋亂葬,改善生態環境,形成良好的鄉風村容,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二)將公益性公墓建設納入民生工程,保障農民群眾“死有所葬”

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由于農村村級經濟普遍還比較薄弱,農民群眾的生活也不夠富裕,自身承擔公墓建設和管理費用困難很大??h委、縣政府將公益性公墓建設納入民生工程,逐年加大財政投入,切實保障廣大農民群眾“死有所葬”。但因缺口資金過大,困難重重。

(三)制定并出臺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規劃和管理辦法 公益性公墓的建設既要順應時代要求,又要符合廣大農民群眾的 4 愿望。我縣根據《云南省公墓管理規定》,制定《××縣農村居民公益性公墓管理暫行規定》,現已報縣政府審批通過。我縣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的特點:

1、堅持科學規劃,解決好土地使用周期的問題。公益性公墓以鎮辦為主,對邊遠山區根據實際情況也可經鎮政府同意后報民政局審批。行政村一般每村人口在3000—4000人左右。按每千人1.2畝標準規劃用地,總地畝控制在5畝左右。單人墓穴或雙人合葬墓穴占地面積不超過1平方米,平均可以使用50年。50年可以滿足兩代人的喪葬需求。按照目前中國傳統的祭祀風俗,50年基本上可以維持公墓的循環利用。建墓用地可以從五保老人去世后的土地中調劑出來使用。

2、統一標準,規范建墓,解決好群眾不愿進的問題。公益性公墓建設既要體現綠色、生態、環保理念,更要注重滿足群眾文明祭祀的基本需求,使廣大農民群眾在處理安葬時,樂意來、愿意進。按要求,公墓的建設綠化面積達到公墓的硬基面積的40%。完善基本設施,做到“四有一通”,即有標志(建有管理房和公墓標識)、有區域界線(墓地周邊建有防護攔或圍墻)、有統一規格的墓穴標準(材質統一,樣式統一,安葬方式統一)、有樹木花卉(墓區內搞好綠化)、道路暢通,滿足群眾文明祭祀的基本需求。

3、加強管理,解決好健康發展的問題。鎮(街道辦)及民政主管部門加強對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的領導和監管,建立和健 5 全一整套管理體系和服務網絡,充分發揮管理和服務功能。公墓聘用專人維護管理,嚴禁承包經營;堅持公益性的原則,除收取成本外,不得從事任何營利活動;定期公開收支情況,接受群眾的監督。鎮(街道辦)定期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和整改。公墓實行年檢制度,縣民政局對年檢合格的,準予繼續使用;對年檢不合格的,責令限期整改。

××縣民政局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公路資質等級標準下一篇:規培專業基地臺賬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