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古代漢語字的本義大全

2023-01-22

第一篇:古代漢語字的本義大全

陳祥輝古代漢語作業大全

古代漢語期末考察作業12級中文本(1)班 陳祥輝 7號鄉野小子不才,姓陳名祥輝,年少無字,生於癸酉年間,于世虛度春秋19載有餘,然一事無成,甚是虧欠于家中二老,幸雙親健在,望來日侍于二老膝下,吾乃黔北珍州人氏,生於行醫氏族之家,家教甚嚴,吾家中兄弟二人,吾為長子,性溫和,幽默,嫻靜少言,誠以待人,雖相貌于潘安相去甚遠,才能更不及孔明萬分其一,. 然自幼好讀書,尤好書畫,雖所做盡不才,然時時捉筆于案。吾自以為性情中人者,為人謹慎,最喜交天下才俊也。

吾自幼生長于農村之中,五歲入小學,天資聰穎,敏而好學,是為父母先生之喜好.年十二有余,入學于尹珍中學,嗜文,常著雜文一兩篇以自娛,頗示己志.吾天生文采,時而揮筆潑墨,暢敘幽情,發自心聲,投諸筆端,每每以眾人圍觀為喜. 后因散惰頑甚,未能熟讀圣賢之書,以至學識淺薄,泯然眾人也.哀哉!壬辰年間,高考時過五關,斬六將,不見高等學府錄之,入讀興義民族師範學院。雖不才,但求學之心不衰。古人云:讀書百遍,其意自現。而今寒窗苦讀已十四年有餘,實不知何時乃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吾深知男兒立于天地間,需有番作為,我誓言入則自省吾身,出則恭慕師友,秉進取之不止,望百尺之高進,雖無治國安邦之才,然吾有堅毅之心,青云之志,醇厚之情,亦有敢于創新之意識,然天下能人志士何其多

矣!故而隱于校園林間,伏案而修習漢語、書法、美學等百家學說,以中為體,西學為用,以待機遇。

嗟乎!吾感天地之廣大,歲月之蹉跎.十九年歲月如風而逝,然吾一事無成,甚是慚愧,覺逝者如斯,吾欲乘年少微逝之時,行輕狂之事,修學識于書院內外,提升自我,以期來日報效于家、于國。

吾之略介若此也,且不諳習古文,有所謬誤,敬請尊師見諒。萬望尊師恩垂賜教,弟子祥輝敬呈。

第二篇:最新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啤豆糯鷿h語(1)》期末試題標準題庫及答案(試卷號:2390)(大全)

最新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啤豆糯鷿h語(1)》期末試題標準題庫及答案(試卷號:2390) 盜傳必究 一、填空題 1.六書是分析漢字形義關系的基本理論,其具體的名稱是指事、會意、形聲、象形、轉注、假借。

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區別,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沒有本字的借用。比如《鴻門宴》“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蚤”屬于通假字,“女”“汝”在表示指稱代詞時屬于假借字。

3.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主要區別是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怎么樣,是客觀的結果,意動用法是認為賓語怎么樣或把賓語當作什么,是主觀的看法。

4.古今漢語在詞義范圍方面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詞義的擴大、詞義的縮小、詞義的轉移方面。

5.古代漢語賓語前置主要的類型有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用代詞“是”“之”復指前置賓語。

6.詞類活用是指在句子中臨時改變詞性,偶然用為別的詞。

7.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的字典是東漢許慎所撰寫的《說文解字》,該書開創了部首編字法,此外,該書收錄的字頭屬于小篆字形。

8.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對繁體字進行了一系列的簡化,我們學習古代漢語,要具備識繁寫簡的能力,繁體字“檀”、“輿”、“後”相對應的簡化字分別為禮、與、后。

9.古代漢語中,根據謂語的性質可以對句子進行分類。以動詞或動詞性詞組作謂語的句子是敘述句,以形容詞或形容詞性詞組作謂語的句子是描寫句,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謂語,表示主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判斷句。

10.古代漢語被動句的結構形式與現代漢語稍有不同,不但可以通過_于、為等介詞引進行為主動者,也可以在謂語動詞前面加見字表示被動。

11.漢代的許慎在《說文解字》書中第一次解釋了六書的含義。六書中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講的是造字法;

轉注、假借講的是用字法。

12.古代漢語詞義范圍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詞義的擴大、詞義的縮小、詞義的轉移三個方面。

13.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怎么樣,是客觀的結果,意動用法是認為賓語怎么樣或把賓語當作什么,是主觀的看法。

二、解釋下列句中黑體字 (一)說明下列黑體字詞在句中的意義和今義。

1.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

國:國都;

國家。

2.孟嘗君不說,日:“諾,先生休矣!” 說:高興;

說話。

3.東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黃河;

河流。

4.是女子不好。

好:漂亮;

與“壞”相對。

5.責畢收乎,來何疾也? 責:債務;

責任。

6.孟子去齊。

去:離開;

去往。

7.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衛。

8.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 丈夫:男子;

女性的配偶。

憐:疼愛;

憐憫。

9.姜氏何厭之有! 厭:滿足;

討厭。

10.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

錯:放棄;

錯誤。

11.射其右,斃于車中。

斃:倒下;

死亡。

12.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跡者。

景:影子;

景色。

13.卻克傷于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日:“余病矣!” ?。菏苤貍?

生病。

14.其友豎谷陽奉卮酒而進之。

奉:捧;

奉獻或信奉。

15.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

國:國都;

國家。

16.今日之戰,寡人目親傷。

親:新;

親自。

17.三月而反報日:“已得之矣,在沙丘。” 反:返回;

反對。

18.其友豎谷陽奉卮酒而進之。

奉:捧f獻上,信仰。

19.責畢收乎,來何疾也? 責:債務;

責任。

20.射其右,斃于車中。

斃:倒下;

死亡。

2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安定;

保衛。

22.于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

揭:高舉;

揭發。

過:訪問;

經過。

23.人幄中聞酒臭而還。

臭:氣味;

不好的氣味。

24.秦氏有好女。

好:漂亮;

與“壞”相對。

25.薛譚乃謝求反。

謝:道歉;

感謝。

26.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

寫:句中指描畫;

今義指書寫。

27.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愛:吝惜;

喜愛。

28.厲王虐,國人謗王。

謗:批評;

誹謗。

29.罷師而去之。

去:離開;

前往。

30.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斃:倒下;

死亡。

31.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丈人:老人;

妻子的父親。

32.于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

揭:高舉;

揭發。

過:訪問;

經過。

33.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高興;

說話。

34.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跡者。

景:影子;

景色。

35.東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黃河;

河流。

(二)說明下列黑體字在句中的意義,并說明句中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

1.驂結于木而止。

木:樹;

本義。

2.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時:天時;

引申義。

3.中御而從齊侯。

御:駕車;

本義。

4.擐甲執兵,固即死也。

兵:兵器;

本義。

5.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引申義。

6.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

蚤:早些時候;

假借(通假)義。

7.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觀察;

本義。

8.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

奉:捧;

本義。

9.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義。

10.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池:護城河;

本義。

11.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 益:增加;引申義。

12.出跳乎井干之上。

干:欄桿;假借義。

13.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及:追趕上;本義。

14.故不能推車而及。

亡:消亡;引申義。

15.故不能推車而及。

及;

追趕上;

本義。

16.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城:城墻;

本義。

17.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池:護城河;

本義。

18.處勢而驕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驕;

通“矯”,矯正;

通假義。

19.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義。

20.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亡:消亡;

引申義。

21.今也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相:輔佐,輔助;

引申義。

22.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觀察;

本義。

23.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暮:年老;

引申義。

24.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亡:消亡}引申義。

25.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

監:監視;

引申義。

26.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I本義。

27.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城:城墻;

本義。

28.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時:天時;

引申義。

三、說明下列句中的語法問題 (一) 指出下列句中哪個詞具有詞類活用的用法,并說明活用作什么詞,什么意義。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名詞活用為動詞;

游泳。

2.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潔:使動用法;

使……干凈。

亂:使動用法;

擾亂。

3.既來之,則安之。

來:使動用法;

使……來。

安:使動用法;

使……安定。

4.大天而思之。

大:意動用法;

認為……偉大。

5.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名詞活用作動詞;

用眼睛示意。

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動用法;

認為……漂亮。

7.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驚:使動用法;

使……收到驚嚇。

名;

名詞活用作動詞;

命名,起名字。

8.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強:使動用法;

使……強固。

貧:使動用法;

使……貧窮。

9.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生:使動用法;使(民)生(二心)。

10.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鄙:使動用法;使.....成為邊邑。

11.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

美:使動用法;使....美。

12.逐之,三周華不注。

周:名詞活用為動詞;繞圈。

1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意動用法;認為.....漂亮。

私:名詞活用作動詞;偏愛。

14.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子:意動用法;

把……當作子女。

利:名詞活用作動詞;

謀取利益。

15.項伯殺人,臣活之。

活:使動用法;

使……活。

1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名詞活用作動詞;

游泳。

17.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鄙:使動用法;

使……成為邊邑。

18.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動用法;

認為……漂亮。

19.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潔:使動用法;

使……干凈。

亂:使動用法;

擾亂。

20.既來之,則安之。

來:使動用法;

使……來。

安:使動用法;

使……安定。

21.大天而思之。

大:意動用法;

認為……偉大。

2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名詞活用為動詞;

游泳。

23.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強:使動用法;

使……強固。

貧:使動用法;

使……貧窮。

24.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

目:名詞活用作動詞;

用眼睛示意或看。

25.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美:意動用法;

認為……漂亮。

26.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寤生,遂惡之。

驚:使動用法;

使……受到驚嚇。

名:名詞活用作動詞;

命名,起名字。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賓語并說明其類型。

1.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2.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何)馬。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3.夫晉,何厭之有! (何)厭。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4.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是。代詞賓語前置。

5.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6.先君之好是繼! 先君之好。用“是”復指前置賓語。

7.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8.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9.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誰。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11.父母唯其疾之憂。

其疾。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12.姜氏何厭之有? (何)厭。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13.率師以來,唯敵是求。

敵,用“是”復指前置賓語。

14.吾誰欺?欺天乎? 誰,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15.之二蟲又何知? 何,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16.微斯人,吾誰與歸! 誰,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17.拘世以議,寡人不之疑矣。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19.敢問何謂也? 何: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20.詩日:“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是: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21.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爾: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我: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22.率師以來,唯敵是求。

敵:用“是”復指前置賓語。

23.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奚: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24.姜氏何厭之有 (何)厭。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25.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27.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誰。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2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29.父母唯其疾之憂。

其疾。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30.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31.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何)馬。用“之”復指前置賓語。

32.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是。代詞賓語前置。

33.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

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四、將下列古文譯成現代漢語 1.君子日: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鞣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日:“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長于無禍。

答: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对姟吩?,‘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后知輕重;

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王日:“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答:

3.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日:“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日:“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日:“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日:“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于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日:“孟嘗君客我。”后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日:“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于是馮諼不復歌。

答:

4.晉平公問于師曠日:“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暮,何不炳燭乎?”平公日:“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日:“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日:“善哉!” 答:

第三篇:古代漢語(王力版古代漢語筆記)

古代漢語(王力版)筆記

緒論

(一)本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目的

1、本課程的性質

古代漢語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工具課、語言課。

(1)基礎課是相對于專業課而言,是指該專業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該專業的核心課程。

(2)工具課是相對于理論課等而言。所謂工具課,是指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開設的課程。“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古代漢語作為一門工具課,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閱讀中國古書的能力。

(3)語言課是相對于文學課而言。漢語言文學作為一個專業,主要分為漢語言與漢文學兩大模塊。

2、本課程的教學目的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和訓練學生閱讀用古漢語寫成的古文的能力和講授中學文言作品(主要是語言方面)的能力。

以上閱讀和講授兩個能力,在師范院校與綜合大學中側重點有所不同,前者以培養和訓練講授文言作品能力為主,后者以培養閱讀文學作品能力為主,但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不能偏廢。從2001年秋季起,中學語文教材又再次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教材文言文的份量更重,特別是高中,篇目幾占一半,因此,作為師范院校的畢業生,古代漢語這門課程的學習自然也向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作為語文工作者,他們還要大致了解從古代漢語到現代漢語的繼承和發展的基本脈絡,從而培養他們語文規范化的能力,如關于古代破讀字的讀音問題,異形詞的規范問題等,都需要借助古代漢語知識求得解決。

(二)古代漢語的含義和課程學習重點

1、古代漢語的含義

漢語的發展有不同的階段。以往對漢語的發展一般采用兩分法,即古代和現代?,F代指五四運動后,古代與現代相對而言,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時間跨度較長。從先秦西漢一直到五四前,其間漢族人民所使用的語言都稱古代漢語。因為古代的口語現在已無從聽到,我們可以接觸到的只是古代的書面語,漢語的古代書面語大致有兩個系統;一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語言即文言;二是六朝后以北方話為基礎而形成的古白話。

近年來有人對漢語采用了三分法,即古代漢語、近代漢語和現代漢語。這里的三分法,古代漢語大約相當于文言,近代漢語大致相當于古白話。

2、本課程學習的重點

因為一者文言與現代漢語差別較大,二者我國古代的文獻大多是用文言寫的,因此,本課程學習的重點是文言文。

(三)如何學好古代漢語

學習一門語言,一般要求做到四會:聽、說、讀、寫。但古代漢語只留下書面語,無法聽、說,又因為現代無論口語還是書面語都使用現代漢語,也不要求用文言文寫作,因此,

學習古代漢語只要求具備閱讀古書的能力。而要具備閱讀古書的能力,就要把對古代漢語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很好地結合起來。王力先生主編的這套教材,其特點是把文選、常用詞和通論系統地結合起來,為我們把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結合奠定了基礎。文選主要是培養對古代漢語的語感,側重于感性材料;常用詞一方面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是理性概括;而通論則側重于理性知識。教師講授時只講文選和通論,時間大致各占一半,至于常用詞,在講授文選遇到具體詞時選一些進行講解,其余為自學。同學們要在徹底弄懂弄通文選的基礎上,要更深刻地理解常用詞的用法和古代漢語在文字、音韻、語法等方面與現代漢語不一致的地方。

第一單元 文選:左傳

鄭伯克段于鄢

【題解】

本文所反映的既是家庭內部(兄鄭莊公、弟共叔段、母姜氏)的矛盾,又是統治階級內部的互相傾軋,文中刻畫了鄭莊公的陰險毒辣和虛偽。

【補充注釋】 武姜,“武”為丈夫的官職,“姜”為自己的母家姓,這是古人表示已出嫁的女人的名字的一種方法。又如文嬴即晉文公夫人(秦穆公之女,姓嬴)。

佗邑唯命:其他地方只聽您的命令。

“請京”以下三句:每分句主語不同,第一分句主語為姜氏,第二分句為鄭莊公,第三分句為泛指(人們),均已省略。

都城過百雉:都邑的城墻超過一百雉,“都城”是兩個詞。 “中,五之一”:“中都不過五國之一”的省略,中等城市的城墻不超過首都的五分之一。下“小九之一”同,均為古漢語常用的分數表示法。

不度:不合法度。度:名詞用如動詞。 西鄙北鄙:鄙,邊邑,本義。 無生民心:生,動詞的使動用法。 暱:“昵”的異體字。親昵:指對兄長親。 夫人將啟之:啟之,為他開門(作內應)。 有獻于公:指有土特產獻給莊公。

未嘗君之羹:羹,肉羹。從美從羔,會意字。 其是之謂乎:正常語序為“其謂是”,“謂”為謂語,“是”為賓語前置。

齊桓公伐楚

【題解】

齊桓公為稱霸而討伐楚國,楚使者面對管仲貌似有理實則無理的討伐理由,隨機應變,楚使者屈完更是在齊侯帶有威脅的語氣面前,不亢不卑,以理相對,齊終未達到目的。本文屈完與齊侯的對答表現了《左傳》精彩的外交辭令。

【補充注釋】

以諸侯之師侵蔡:以,介詞,帶領。注意“伐”“襲”“侵”的區別,《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唯是風牛馬不相及:一說“風”,放失,走失。依此,本句意為即使放牧時走失了牛馬,也到不了對方國境之內。

賜我先君履:履,這里用作名詞,指可以踐踏征伐的范圍。雙賓結構。

寡人是徵:“徵”現已同音簡化為“征”,兩字原來意義不相同。 昭王南征而不復:征、復這里都是用本義。 君其問諸水濱:其,語氣詞,表委婉語氣。

不谷是為:賓語前置。不谷:不好,古代諸侯自稱的謙詞。 “與不谷同好,如何”:此乃“城下之盟”的要挾之辭。 徼福:徼,通“邀”,求。前面的“惠”是表敬副詞。下文“辱收寡君”的“辱”也是表敬副詞,今猶有“惠存”“惠顧”“辱承指教”。

辱收寡君:蒙辱收留我們國君。

宮之奇諫假道

【題解】

本文寫晉侯向虞國借道以攻打虢國,宮之奇識破其陰謀,力諫虞公,虞公不聽,結果晉滅虢返國時順勢滅虞。文中主要寫了宮之奇的勸諫過程,諫詞分三層:先陳述形勢,次揭露晉無情(第二自然段),后闡述修德重民的道理。

【補充注釋】

假道于虞以伐虢:以,連詞,表目的關系。 虞之表:表,《說文》:“上衣也。從衣從毛,古者衣裘以毛為表。”《莊子讓王》:“中紺而表素。”引申為外表,外面,這里比喻屏障。

其虞虢之謂也:賓語前置。 寇不可翫:敵寇不可輕視。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大伯、虞仲是大王的兒子,虢仲、虢叔是王季(文王)的兒子。昭穆:宗廟的次序,始祖廟居中,左昭右穆(參本教材P56)。圖如下:

始祖„„大王→王季→文王→武王

大伯 虢仲 虞仲 虢叔

按從表可看出,虢是國君文王的親兄弟,而虞是文王的叔父,虢與文王是血統關系,虞與文王是非血統關系,虢于周比虞要親。

將國是滅:賓語前置。

“且虞能親于桓莊乎,其愛之也”:再說晉愛虞能比桓莊兩族更親嗎?其,指晉;之,指虞。

不唯偪乎:不只是因為他們使晉感到有點威脅嗎?偪:同“偪”(異體字而非通假字)。 親以寵偪:至親僅因為地位尊寵而感到有威脅。以:介詞,因為。 豐絜:豐盛潔凈。絜:通“潔”(本義為用繩子度量物體周圍的長度)?!肚f子人間世》:“見有社樹„„絜之百圍。”

神必據我:據,依據,這里指保佑。下“惟德是依”的“依”同。 鬼神非人實親:鬼神并非人人都親近(并非親近所有的人),賓語前置。 惟德是依:只依附有德行之人,賓語前置。下“惟德是輔”同。

惟德繄物:只有有德行的人供的才是鬼神享用的祭品。注意:此句結構與“惟德是輔”“惟德是依”不同。

明德以薦馨香:修明德行而把馨香的祭品供獻給鬼神。薦:進獻。按:此處的“明德”與“明德惟馨”的“明德”不同,前者為動賓結構,后者為偏正結構。

神其吐之乎:鬼神難道會把它吐出來嗎?其:語氣語,加強反問語氣,難道。 以其族行:帶領他的家族離開晉國。以:介詞。

燭之武退秦師

【題解】

秦晉二強以鄭文公沒有以禮待晉文公為理由包圍了鄭國,鄭文公采納了佚之孤的建議,派燭之武去勸說秦穆公,燭之武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慷慨陳辭,終于打動了秦穆公,使他撤兵回國。燭之武的陳辭,既有對形勢的分析,又有史文的引用,富有說服力。

【補充注釋】

以其無禮于晉:此為僖公二十三年事。 貳于楚:《史記·鄭世家》:“(文公)四十一年,助楚擊晉。”

臣之壯也:我年輕力壯的時候。之:用于時間狀語的主謂結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敢以煩執事:“以”后省“之”,指代“亡鄭而有益于君”這件事。 鄙遠:以遠方的國家為邊邑。鄙:名詞意動。 亡鄭以陪鄰:以,連詞,表目的關系。 “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土地擴大了,就等于您力量削弱了。 以為東道主:“以”后省賓語(“東道主”的詞源此)。 行李:本指人(外交使節),現轉指物(行李)。

為晉君賜:給晉君施過恩惠。按此指指接納晉惠公事。 何厭之有:賓語前置。

東封鄭:以鄭為東面的疆界。封:名詞意動。 肆其兩封:擴大它西面的疆界。 闕秦:使動用法,闕,使„„闕,即損害的意思。微夫人之力:微,相當于英語的without。 敝之:“敝”本義為壞,破舊(今有“敝帚自珍”),此為引申義。 以亂易整:把兩國的和睦相處變為戰亂相打。 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語氣詞。

晉靈公不君

【題解】

本文主要刻畫了晉靈公和趙盾兩個人物形象,著墨不多,但晉靈公的荒暴殘忍和趙盾的忠心為國、犯顏直諫,刻畫得生動形象。

君:用如動詞;不君,不行君道。(《谷梁傳宣公十五年》;“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傾也。”

靈:謚號,亂而不損曰靈。表批評的謚號還有好內遠禮曰煬(隋煬帝),殺戮無辜曰厲(周厲王)。謚號是諸侯死后才根據其生前德行功績而起的。

【補充注釋】

厚斂以彫墻:加重賦稅來雕畫裝飾城墻。厚:形容詞使動。斂:動詞用如名詞?!稘摲蛘?middot;浮侈》:“晉靈公厚賦以雕墻。”以:連詞,表示目的的關系。裝飾城墻如秦建阿房官,乃勞民傷財之舉。

觀其辟丸:辟避古今字。其:指代被彈弓彈射者。宰夫胹熊蹯不孰:《史記晉世家》集解引服虞曰:“蹯,

熊掌,其肉難熟。”孰熟古今字。 寘諸畚:諸,“之乎”的合音,“之”指宰夫,“乎”為介詞。 使婦人載以過朝:王力注引孔穎達說,孔說認為此舉是想借以讓眾人怕自己,若依此解,則下文趙盾見其手(證明死尸是被裹蒙住的)不好解釋?!妒酚?middot;晉世家》作“使婦人持其尸出棄之,過朝”,依此,則晉靈公并不想讓人知道,此說較近情理。

患之:患,擔心,憂慮。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您進諫如果不被采納,就沒有人再接著進諫了。按趙盾為正卿,在朝臣中位最尊,故如此說。之:活用為第二人稱,指趙盾。

會請先:請讓我先進諫。請:表敬副詞。會:士季名,對長者故稱名。 “不入,則子繼之”:假設復句。之:活用為第一人稱,指士季。 “三進及溜,而后見之”:第一分句的主語是士季,第二分句的主語是晉靈公。三進:注意古漢語行為數量的表示法。

吾知所過矣:過,動詞,犯(過錯)。

善莫大焉:善,先行詞,用作名詞,指善事。莫:否定性無定代詞。焉:于此,“此”指“過而能改”。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沒有誰沒有一個好的開始,但很少有人能有好的結果。意即善始易,善終難。

夫如是:依“詩經”所說。是:指《詩經》所言。 豈惟群臣賴之:難道只是我們群臣才依賴嗎? 袞職:《說文》:“袞,天子享先王,卷龍繡于下幅,一龍蟠阿上向。從衣,公聲。”按即龍袍。句子里指天子。下句“袞不廢矣”指君位。

袞職二句:人臣之職是進諫君王,君王有所不逮,則人臣進諫,彌補其不足。后代有“拾遺”補闕“官,杜甫就當過此職,故又稱杜拾遺。

仲山甫:周宣王大臣的字。仲:表排行。甫:音fǔ,成年男子的尊稱,又可寫作“父”。 能補過也:判斷句,(這是說)能彌補過錯啊。 驟諫:《說文》:“驟,馬疾步也。從馬聚聲。”引申為泛指的急速(如“暴風驟雨”),再引申為經常,多次,副詞。

賊之:《說文》:“賊,敗也,從戈則聲。”按本義為殺,故從戈,句中用本義?!妒酚?middot;晉世家》作“使鉏麑刺趙盾”。

盛服將朝:穿戴得整整齊齊的,正準備上朝。按一大早即起,且穿戴整齊,此乃對朝廷恭敬的表現。

坐而假寐:坐著打盹?!蹲髠鳌纷ⅲ?ldquo;假寐,不脫衣冠而睡。”而:連詞,表示偏正關系。 觸槐而死:而,連詞,表示偏正關系。 晉侯飲趙盾酒:“飲”作使動,變讀為yìn。注意:并非晉侯喝趙盾的酒,而是晉侯請趙盾喝酒。

其右提彌明知之:右,車右,又稱驂乘?!稘h書·文帝紀》注:“戎事則稱車右,其余則曰驂乘。驂者,三也,蓋取三人為名義耳。”

趨登:快步登上。 非禮:(這)是不符合禮儀的,判斷句。 扶以下:以,連詞。

搏而殺之:而,表示承接關系的連詞。

死之:為之(指趙盾)而死。有人稱這種句式為動用法。 “初,宣子田于首山”:按此段為插敘。田:上古“田”作動詞時有種田、打獵二義,后分別造“佃”、“畋”來表示,可為由獵向農轉變的見證。

餓:上古“饑”“餓”有別,程度有輕重之分?!俄n非子·飾邪》:“家有常業,雖饑不餓。”《淮南子·說山》:“寧一月饑,用一旬餓。”

食之:給他吃。食音sì,與“飲”作“給他喝”讀音yìn同。注意本段還有作一般動詞用和名詞用的“食”,教材中前音shí,后音sì,《辭?!贰掇o源》均音shí。

舍其半:留下一半不吃。

宦三年矣:《說文》:“宦,仕也,從宀從臣。”(即會意字)。按《說文》非本義,從宀從臣,本義當為家內的臣仆,后才引申為“仕”,即當官(對天子而言,當官也只是天子的奴仆)。此句譯為“服事人家三年了”。

近焉:焉,于此,指代家。

請以遺之:以,介詞,后面省略賓語(即“其半”);請,表敬副詞。 使盡之:“使”后省略賓語“靈輒”。 為之簞食與肉:雙賓語。 寘諸畚:諸,“之乎”的合音。之:指簞食與肉。 免之:免,使動用法?!妒酚?middot;晉世家》:“而竟脫盾。” 遂自亡也:《史記·晉世家》作“明亦因亡去。”但按下文,應取王引之說為是。 以示于朝:以,介詞,后面省賓語。示:給人看。英語show。 “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逃亡不越過國境,回來又不討伐弒殺國君的賊子。竟境,反返均為古今字?!秾O子家語》正作“境”“返”。

“我之懷矣,自治伊慼”:之,介詞,取消獨立性。慼:又寫作慼,憂患。今有成語“休戚相關”。

其我之謂矣:《詩經》這句話大概是說我吧。其:語氣詞,表示委婉語氣。

書法不隱:根據記事的法則來行事,而不加以隱諱。按趙盾久得民心,古有為尊者諱之說,但董抓狐作為史官卻秉公處事。

為法受惡:因為董狐按法行事,自己遭受惡名。 “惜也,越竟乃免”:可惜啊,如果他越過國境就可免去惡名了。

齊晉鞌之戰

【題解】

鞌之戰是《左傳》五大戰役之一?!蹲髠鳌飞瞄L描寫戰爭,其寫戰爭主要筆墨往往不在雙方如何交鋒,而在于戰爭的前因后果,并盡可能揭示出勝負的原因。本篇的外交辭會也很出色,但不太好理解。

鞌之戰的戰爭雙方是齊晉,導火線是齊先入魯衛,魯衛為小國,抵擋不住,遂向晉求救(魯衛晉都是姬姓國,齊為姜姓)。齊仗國大兵強,輕敵冒進,求勝心切,結果未能得逞,主帥齊侯還差點成為俘虜。晉國國君雖未出戰,但將士上下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終于大敗齊軍。

【補充注釋】

邴夏御齊侯:御,駕車?!墩f文》:“御,使馬也。”

余姑翦滅此而朝食:我暫且先把晉軍滅掉才吃早飯。按齊侯驕傲輕敵,不可一世?!妒酚淉R太公世家》:“頃公曰馳之,破晉軍會食。”

不介馬而馳之:沒有給馬披上甲就驅馬進兵。介:名詞用如動詞。 傷于矢:被動句,被箭射傷。 余病矣:上古“疾”“病”詞義輕重不同,“疾”輕“病”重。“病”或指重?。ㄈ纭稌x靈公不君》),或指精疲力盡,或指重傷(本句如此)。“疾”“病”連用在很多情況下往往是兩個詞?!度龂?middot;蜀書·諸葛亮傳》:“亮疾病,卒于軍。”(諸葛亮病了,病得很重,死在軍營里)

自始合:合,交戰。

矢貫余手及肘:依王力注,“及”為介詞,但《史記·齊太公世家》“我始入,再傷”,則中兩箭,“及”為連詞。

余折以御:我把箭頭折斷,繼續駕車。

吾子忍之:吾子,比“子”更表尊敬,“您”。 茍有險:《說文》:“險,阻難也。從阜僉聲。”按本義為阻,即地勢不平坦難走。句子用本義。又如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子豈識之:識音zhì,知道。

固即死也:即,走向。今成語有“若即若離”。 右援桴而鼓:《說文》“援,引也”,此正用本義。

馬逸不能止:馬狂奔不能停下來。逸:奔逸,會意字。 師從之:軍隊跟著趕上去。

三周華不注:周,動詞,圍繞。三周:圍繞著追了三圈。 旦辟左右:明早(上陣時)躲避車左和車右(居于中間)。按古代兵車安排座位有兩種情況:

國君或元帥出戰時 御者 主帥 車右 國君或元帥不出戰時 尊者 御者 車右

韓厥為所坐兵車的尊者,但非主將,本應居左,卻代御者居于中。 從齊侯:追趕齊侯。

越于車下:越,指越過車軾而墜落地上。

斃于車中:倒在車上。斃:向前仆倒。注意:并非死,下文“俯定其右“即其證。仆倒為本義,死為引申義。

喪車:失去戰車。喪:失。 “從左右,皆肘之”:第一分句主語為綦毋張,第二分句主語為韓厥。肘:名詞用如動詞,用肘制止。

俛定其右:俛,“俯”的異體字。按此舉給下文的逢丑父與齊侯易位提供了可乘之機。 驂絓于木:驂馬被樹絆住。 傷而匿之:(手臂)受傷卻隱瞞實情。按如不隱瞞,則第二天出戰齊侯不會讓他當車右。 故不能推車而及:所以不能下去推車,因而被(韓厥)趕上了?!墩f文》:“及,逮也。”從又從人。而:表因果關系。

韓厥執縶馬前:省略介詞(于)。

奉觴加璧以進:雙手捧酒杯,把玉璧放在杯中,進獻給(齊侯)?!墩f文》:“奉,承也。”按奉即捧,后來才寫作“捧”。進:進獻。這是對方國家臣子抓住對方國君后所修的禮節。

寡君使群臣為魯衛請:我們國君派我們替魯衛(向貴國)請求。 無令輿師陷入君地:令,讓。

屬當戎行:剛好遇上了貴軍。屬:副詞,剛好,碰巧。

且懼奔辟而忝兩君:忝,形容詞使動,使„„蒙恥。按臣子的禮節是要竭力殺敵,故不能逃跑躲避。

臣辱戎士:我(在軍隊中只能)使軍隊蒙辱。 敢告不敏:敢,表敬副詞。

攝官承乏:因承乏而攝官,即“我軍人材缺乏,自己只好承擔充數”。攝:代理?!蹲髠麟[公元年》:“元年春,王周正月,不書即位,攝也。”

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其時齊君臣已換了位置,抓住他們的韓厥又不認得他們,故丑父就冒充齊侯叫真正的齊侯下車取水喝,乘機逃免。

載齊侯以免:載著齊侯而逃免一死。以:表結果關系。 任患:擔當患難。

將為戮乎:將要被殺掉嗎。被動句。

人不難以死免其君:人家不把“以死免其君”看作難事。難:形容詞意動。以死免其君:

用死來使自己的國君脫身。

楚歸晉知罃

【題解】

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晉楚泌之戰,楚俘虜了晉知罃,而晉也俘虜了楚公子谷臣并持有被晉射死的楚連尸襄老之尸。本文是寫知罃的父親佐中軍之后,雙方交換戰俘之事。文中主要寫了楚共王在送行知罃時雙方的對話,表現了知罃忠君愛國、對楚不亢不卑的精神。

【補充注釋】

連尹:春秋時楚國主射之官,

以求知罃:以,連詞,表示目的關系。

于其怨我乎:您大概恨我吧。其:語氣詞,表示委婉語氣。怨:恨。 不勝其任:“任”作名詞時可為具體名詞,也可為抽象名詞,前者義為負荷,擔子,后者義為責任,職責,后義由前義引申而來。

以為俘馘:而當了俘虜。按:“以為”為兩個詞。以:連詞,用法同“而”,表示結果關系。

即戮:就近殺掉。即:靠近,本義。今成語有“若即若離”,這里指回國。 誰敢怨:賓語前置。

圖其社稷:為自己的國家考慮。圖:考慮。

懲其忿:懲于一時的怒氣。懲:因受打擊而產生警戒之心。今成語有“懲前毖后”。 兩釋:雙方都釋放。

不任受怨:擔當不了被仇恨這種情況。 以君之靈:托你的福。

寡君之以為戮:即“寡君以之為戮”的倒裝。 免之:赦免了我。之:活用為第一人稱。 戮于宗:在宗廟中殺死?!墩f文》:“宗,尊祖廟也。”按祖廟為本義,會意。 次及于事:輪到(我)承擔軍事職務。 封疆:治理邊境。

其不敢違:將不敢躲避?!墩f文》:“違,離也。”這里正用本義。今有“久違”。 所以報也:(這就是我)用來報答你的方式。

重為之禮而歸之:為之禮,雙賓結構。歸之: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許之。于,介詞,在;是,指示代詞,這時候。

祁奚薦賢

【解題】

此乃祁奚“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故事,表現了祁奚任人唯賢的思想。 【補充注釋】

晉侯問嗣焉:焉,兼詞,于此。嗣:繼承人。 稱解狐:稱,推舉,與“薦”義近。

于是羊舌職死矣:于是,兩個詞,在這時候。

君子謂祁奚于是能舉善矣:于是,兩個詞,在這件事上。

不為比:為,算作。下兩句同。比本義為排列,并排,引申為勾結,無原則地結合。句子用引申義。

舉其偏:偏,部屬。 不為黨:不算作偏袒?!墩f文》:“黨,不鮮也,從黑尚聲。”引申為集團(名詞),偏袒

(動詞),均含貶義。句中為動詞。又如成語“黨同伐異。”注意古漢語“黨”“黨”不同詞。

其祁奚之謂矣:這大概是指祁奚了。其:語氣詞,表示委婉語氣。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因果復句,前果后因,“也”是用判斷句形式來表示因果關系的內容。

祁奚有焉:祁奚有這種德行在里面。

子產不毀鄉校

【題解】

子產是春秋時鄭國有名的政治家,在他執政期間,精心圖治,使處于晉楚兩個大國之間的鄭國獲得安定。本文寫作為鄭相的子產把鄉校作為傾聽人民評政的陣地。

【補充注釋】

游于鄉校:到鄉校游玩。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人們早上晚上收工回來而到這里游玩。焉:于此,兼詞。 其所善者:他們認為好的。 其所惡者:他們認為正好的。

是吾師也:這是我們的老師啊。是:指“議執政之善否”。 若之何毀之:為什么要毀掉它呢?若之何:即“若何”。 我聞忠善以損怨:我聽過多作忠善的事來減少仇恨。

作威以防怨:抖威風來堵塞仇恨。防:本義為堤壩,引申為堵,再引申為防止。 吾不克救也:我們挽救不了??耍耗軌?。 不如小決使道:道,導。古今字。

不如吾聞而藥之也:藥之,以之為藥,名詞意動。

通論

(一)——怎樣查字典辭書

學習古代漢語,免不了碰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字詞典故,這些都需要依靠查閱工具書來解決。而不同的工具書有不同的特點和用途,要比較有效地查閱,必須了解不同工具書的性質體例,編排方法和注音釋義特點等。本節先介紹一般工具書的編排法、注音方法和釋義特點。再對十幾本常用字典辭書進行簡單介紹。

(一)字典辭書的編排和注音

1、編排方式

漢字有形有音有義,編排時可按形,也可按音或義。我國現存最早的字典辭書《爾雅》是按意義編排。如《釋詁》:“賚、貢、錫、界、予、貺,賜也。”“如、適、之、嫁、組、逝,往也。”這兩條,就是把一組詞義詞編排在一起,但按意義偏排查閱起來很不方便,后代很少再使用,而多按形或音來偏排。

(1)按形編排主要有按部首和四角號碼兩種方式。 按部首編排即把所收錄的字分屬若干部首之中,按筆畫多少的先后順序排行,同一部首的字都歸入該部之下,以每字筆畫的多少為序。如“亻”為兩畫,“彳”部必在“亻”部之后;同一部的字也按筆畫多少為序,如九畫的“待”排在八畫的“往”之后。最早創立部首編排法的是許慎,他編寫的《說文解字》把漢字分為540個部首,其后的字典辭書分部不一樣。如《康熙字典》分214部,新《辭?!?50部,《漢語大字典》200部,《現代漢語詞典》189部。分部不同,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字典辭書里也可能屬不同的部首。

按四角號碼也是按形編排。這種編排法是根據方塊漢字的特點,每個漢字取四個角的形狀,分為十種形式,分別用0至9十個阿拉伯字代表。其口訣為:橫一豎二三點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點下有橫變零頭。意為,這個角如果是一橫就取1,豎就取2,

交叉就取4,方框就取6等等,如“頏”字為0128。這種編排法曾使用一時,但現在很少有人在使用。

(2)按音序編排

音有古音今音,古音可按聲母編排,也可按韻編排,今音有按注音字母編排,也有按拼音字母編排。民國以前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辭書多是按平上去入四聲和平水韻一百零六韻分列,如《佩文韻府》、《經籍纂詁》等。漢語拼音方案公布之前,有的字典辭書按注音字母勹夂冂匚等的順序排列,如《國語詞典》、《詞詮》等。當代編寫的按音序排列的字典辭書則多按漢語拼音方案字母順序排列,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簡明古漢語字典》等。

以上三種編排法各有利弊,加以漢字新舊形體的不同,有時單獨使用某一種檢字法,查檢比較費勁,因此,現代新版的字典辭書,無論是按部首排列還是按音序排列的,一般在書中都有兩種以上的檢字法供運用。

2、注音方式。常用的注音方式主要有三種: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如《康熙字典》中“尨音茫”,“屯音肫”之類。這類注音方式的局限是很明顯的,正如清代學者陳澧在《切韻考》中所指出的:“無同音之字則其法窮,或有同音之字而隱僻難認,則其法又窮。”

(2)反切。這是在我國古代字典辭書中運用最為普遍的注音方式,輿起于漢末。反切在字書中一般只講“某某切”。如《左傳成公二年》:“請寓乘。”《經典釋文》:“乘,繩登反。”“將及華泉”《經典釋文》:“華,戶化反。”

反切是用兩字來拼合被切字的讀音,反切上字與被切字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韻母、聲調相同。如:

夸kuā←苦(k-)+瓜(-u?。?/p>

如果我們不具借古今語音演變的知識,很多反切就不能拼合出正確的讀音來。正因為古今語音有所不同,反切注音也就難以為人們普遍掌握。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在漢語拼音方案制訂以前,1913年由讀音統一制訂了一套注音字母(后改名為注音符號),即勹夂冂匚等四十個字母。如《辭源》修訂本在每個字頭下用拼音字母注音的同時,也采用了注音字母注音。1958年我國公布推行漢語拼音方案,使用羅馬拼音母為漢字注音,從那時以來,新編寫的字典辭書即多用這套漢語拼音字母注音。

(二)常用字典辭書介紹

一般工具書往往是傾重某個方面的,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如有的側重于字,有的側重于詞。在側重于詞的工具書中,有的側重于文言詞,有的側重于白話詞;有的側重于實詞,有的側重于虛詞。因此,對每一部工具書的性質用途都要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查閱。另外,每部工具書的編排方法,釋義方法,注音方法及其特點都有所不同,只有了解了這些情況,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查閱你所要查閱的字詞和典故等。教材中介紹了14字典辭書,基本上都是按這個框架進行的。

1、特點用途

(1)以字為側重點的單音詞可查此類。 《說文字典》 9353字 《康熙字典》 47000多字 《漢語大字典》 56000多字 《中華大字典》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新華字典》

(2)以詞為側重點 虛詞:《經傳釋詞》《詞詮》《助字辨略》 文言詞:《辭源》《漢語大詞典》 古白話詞:《詩詞曲語辭匯釋》 今白話詞《現代漢語詞典》

應了解齊工具書的特點,才能有效地對癥下藥,很快地找到你所想要查閱的字詞,否則效率將很低,甚或勞而無功。如查找乖字僻字,應找收字較多的幾部字典。找百科知識方面詞或語,應找修訂本《辭?!?,如“淝水之戰”、“官渡之戰”都可在這里查到,其他工具書找不出。找唐宋以后才出現的古白話詞語,應找《詩詞曲語辭匯釋》。如楊萬里來海南時寫下《尊賢堂》詩二首,其一有“底個短檐長帽子?青蓮居士謫仙人”,其二有“底事百年譚太守,卻教賓主不同時”,其中的“底”,該書曰:“底,何也。”(海南話“什么”正用此字)。

找常見虛詞的非常用義,可找《經傳釋詞》。如《莊辛說楚襄王》(《戰國策·楚策》本教材P115):“夫黃鵠其小者也,蔡靈侯之事因是以”,其中的“因”是什么意思?該書云:“因,猶也,亦聲之轉也。”例證下正收此句。

找常用虛詞比較常用的意義,則可以找《詞詮》。不過,“詞詮”用的術語與現在不同,這點應該注意。

2、體例

所謂體例,就是著作的編寫格式或文章的組織形式,對工具書而言,也就是解釋字詞時表述文字的組織形式。每部字典辭書都有它的體例,了解了它的體例,才能更好地利用該工具書。這里主要介紹《康熙字典》《說文解字》和《經籍纂詁》的體例。

(1)《康熙字典》

該書的體例是先音后義。在到了每個形體之后(有些詞有幾個形體,即異體字)首先是注音,注音用的是反切法,該書羅列了比較重要、韻書對該字的反切音。如“社”字(教材P70)引《唐韻》《韻會》《正韻》的注音,云是“并常者切”。接著釋義,一個字有幾個義的就逐個解釋(但不像現在那樣分①②③義項,本義引申義雜陳)。“社”第一個義是“土地神主”,這是本義,后面引《禮祭義》為證。

(2)《說文解字》 這里補充《說文解字》的特點:中國文字學的奠基之作,我國第一部系統完備的字典(之前有《急就篇》等簡易字典)。釋篆文形體,只說解他認為的本義;首創部首偏排法,把9353個字歸入540個部首。

該書的體例為:先列小篆形體,然后進行說解。說解方式是先釋字義,后分析形體結構。如“天”字先列篆體,義是“顛也,至高無上”,其形體結構為“從一大”。(按許慎未看到“天”的甲文金文,其釋義和分析形體結構都是錯的。“天”在金文中,是一個指事字,本義為人頭,后代“刑天”即砍了頭的人)。

(3)《經籍纂詁》 按平水韻106韻編次,每字之下羅列唐以前各種古書對該字的解釋,類似現在的資料匯編。

(三)優缺點。還應了解每部書的不足之處。

通論

(二)——古今詞義的異同

語言是發展變化的,學習語言要有歷史發展的觀點?,F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展,因為繼承,使漢語古今相對穩定,有相同的一面,因為發展,就形成古今漢語不同特點,就有不同的一面。語言諸要素中,詞匯變化最顯著最快,尤其是詞義,幾乎處于經常變動中。物質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文化的繁榮,習俗的更替,社會制度的變革,以及隨著

社會的發展所引起的人們認識的深化,新的概念的產生,詞組對這一切反映最迅速,新義不斷產生,舊義不斷消亡。漢語的這種新陳代謝,使古今詞匯和古今詞義產生了差異,這種差異表現在詞的形式和內容上。從形式上看,一方面古代漢語詞匯以單音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另一方面,舊詞不斷消亡,新詞不斷產生。從內容看,詞義也不斷發展變化,其中有古今詞義基本相同的,有古今完全不同的,也有古今有同有異的。古今詞的異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古今詞義基本相同

如天地人馬牛,日月風雨雪霜,東西南北左右上下,大小輕重短長,坐退說講,一二三百千等。這些詞使用頻率高,構詞能力強,歷史悠久,經過各個語言時代一直流傳至今,千百年來意義基本相同,沒有發生變化,古今一脈相承。

(二)古今詞義完全不同

有些詞,雖然詞形沒有變化,但古今詞義完全不同,例: ①走,今義為慢慢散步,古義為跑。 ②去,今為往,古義為離開。

③慢,今為動作遲緩,古義為懈怠無禮。

④行李,今義為出行時攜帶的行裝物品,古義為外交使節。

⑤犧牲,今義指為正義事業獻出自己的生命,古義為祭神的豬、牛、羊。 ⑥烈士,今義指為正義事業獻出自己生命的人,古義為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⑦丈夫,今義為女子配偶,古義為男人。 ⑧厭,今義為厭惡,古義為滿足。 ⑨斃,今義為死,古義為倒下。

⑩卑鄙,今義為品質惡劣行為下流,古義為出身卑賤,見識短淺。

(三)古今詞義有同有異 此類詞數量很多,詞義古今有相同之處,又有某些差異其中有些是一種微殊的異。例如: 給:今義給予,古義供應,使之滿足,jǐ。

勤:今義指勤快,與惰相對;古義指辛苦,與逸相對。 訪:今義采訪訪問,古義指咨詢。

古今詞義異同是詞義演變發展的結果,新義和原義比較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詞義擴大

秋,從禾從火,本義為谷子成熟,引申為秋季,再引申為年。 江河,古專指長江、黃河,今泛指江河。

睡,古指打瞌睡,今擴大為任何時候任何形式的睡。 菜,《說文》:“草可食者。”擴大為魚肉及其他食品。 醒,本文為酒醒,擴大為睡醒。 皮,本指獸皮,擴大為動植物的皮。

2、詞義縮小

子,本指兒女,不分男女,統稱為子,后專指兒子。

臭,從自從犬,本人指氣味,包括香氣穢氣,后專指穢氣。 湯,本指熱水,開水,后指菜湯內湯。 瓦,《說文》:“土器已燒之總名。”后專指屋頂的瓦片。 宮,本指住房,后指帝王室,現在指公共活動場所。

3、詞義轉移

腳,原指小腿,后來指人體接觸地面的部分。 聞,本義是聽,現代指用鼻子嗅。

廟,原指供奉祖先的地方,后專指供奉神的地方。 墳,本指土堆或河堤,后指墳墓。

4、詞義褒貶色彩不同

謗,古指公開議論,今指誹謗毀謗。

賄,古指財物或贈送財物,后指行賄,受賄。 祥,古指征兆,包吉兆兇兆,后代專指吉兆。

5、詞義輕重程度不同 疾病疾:小病,?。捍蟛?/p>

怨恨怨古重今輕,恨古輕今重。

畏懼都表害怕。畏多作及物動詞,帶賓語;懼,不及物動詞,不帶賓語,如果帶賓語往往表示被動。

通論

(三)——單音詞,復音詞,同義詞

本節主要是講古漢詞中詞的構成及其特點。古漢詞的構成與現代漢語相比,有一致的地點,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學習古代漢語,重點是要了解古今不一致的地方。

(一)古今漢詩詞匯在音節上的差異

從音節上看,古今漢語詞匯在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古代漢語單音詞占優勢,現代漢語是雙音詞占優勢,時代越古,這種現象越明顯。上古除了個別情況外(主要是連綿字),幾乎是一字一詞,正因為如此,古人往往把它混同于詞,只有字的概念,而沒有詞的概念。這種區別,在把古漢語(尤其是上古漢語)譯為現代漢語時,表現得特別明顯。如《鄭伯克段于鄢》中的“繕甲兵,具卒乘”,現代漢語要說成“修理鎧甲武器,準備步兵兵車”。古漢語和現代漢語都是六個詞,但古漢語用六個字,現代漢語卻用十二個字表示,字數翻了一番。這個例子比較典型,因為這幾個詞在古漢語中都是單音詞,而現代漢語卻都要譯成雙音詞。其實,古漢語中還有一些雙音詞,如“遂寘姜氏于城潁”的“城潁”;現代漢語也有單音詞,如上句的“于”譯為現代漢語的“在”,古今都是單音詞。不過,從總體上說,古代語是以單音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

教材中指出,古代單音詞和現代復音詞的對比,主要有三種情況,三種情況中第一種和第三種出現較多,第二種較少(現代漢語中附加式的詞所占的比較不高)。第三種教材中說是利用兩個同義詞作為詞素,這只是其中一種形式,這種形式是用并列式的方法組合而成。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是以原來的詞作為一個詞素用偏正式的方法組合成,如“鄭”譯為“鄭國”,“隧”譯為“隧道”。上面我們舉的兩個例子中,譯成現代漢語后第二種情況都沒有出現,“具卒乘”譯成“準備步兵兵車”,“遂”譯為“于是”,“繕”譯為“修繕”屬于第一種情況,“甲兵”譯為“鎧甲兵器”,“宜”譯為“放置”屬于第三種情況(“兵器”是偏正式,“鎧甲”、“放置”是并列式)。第二種情況沒有出現。

古漢語中很多貌似雙音詞的語言片斷,實際上是由兩個單音詞組合而成的詞組,后來才逐漸凝固成雙音詞,詞組凝固成詞有一個過渡時期,我們一定要有歷史主義的現點,用發展的眼光來認識這種現象,不能以今律古,用現代漢語復音詞套古代漢語。教材中舉了“阻隘”、“險阻”

“婚姻”、“饑饉”、“恐懼”、“朋友”,這都是并列式結構的,類似這種結構的下面再舉一些例子加以比較。

英雄

1、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于此。是故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徒英而不雄,則雄才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則智者不歸往也。應劭《人物志·英雄》。

2、英雄陳力,群策畢舉,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業也。班彪《王命論》 前句“英”、“雄”顯然是兩個詞的組合,文章標題題亦然,后句已經凝固成復音詞。 疾病

1、亮疾病,率于軍?!度龂?middot;蜀書·諸葛亮傳》

2、掌養萬民之疾病?!吨芏Y·天官·疾醫》

3、初,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小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 第一句是兩個詞的組合,譯成現代漢語是:諸葛亮病了,病得很重。第二句已經凝固成了一個復音詞,第三句可看作是偏義復詞,詞義落在“病上”。

除了并列結構以外,其他結構的都有這種貌似現代復音詞的現象。如:

1、趙王掃除自迎,引公子而就西階?!妒酚?middot;魏公子列傳》。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抖Y記·學記》以上是動賓式詞組。“掃除”意為打掃臺階,“除”的本義為臺階,“知道”意為懂得道理。

3、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睹┪轂榍镲L所破歌》

4、天下云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哆^秦論》 以上為偏正式(前為定中,后為狀中)。“秋天”即秋天的天空,“響應”是像四聲一樣呼應,“響”本義為回聲(《水經注·江水》:“空谷傳響”)。

5、墨子者,顯學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則不辨。 《韓非子·外儲說》

6、一日晌午,諜報敵騎至?!恶T婉貞》 以上為主謂式。“身體”意為親身體驗,今成語尚有“身體力行”。“諜報”中的“諜”指間諜,即刺探情報的人,“報”是報告,“諜報”意為間諜報告。

上述雙音詞組,是兩個詞的組合,而不是一個雙音詞。

總之,古漢語是以單音詞為主,后代的復音詞除了專有名詞與連綿字外,基本上都是由兩個單音詞組合而成的,必須注意這種變化。

(二)幾種比較特殊的復合詞

1、偏義復詞

古代漢語有一種復音詞,其兩個詞素地位作用不一樣,其中一個詞素負擔了整個復音詞的意義,另一個詞素完全沒有意義,只是作為陪襯。這種復音詞一般叫做偏義復詞。從兩個詞素原來所具有的意義關系來看,有兩種情況。

(1)兩個詞素意義相反或相對 ①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犊兹笘|南飛》 ②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冻鰩煴怼?③無羽毛以御寒暑?!读凶?middot;楊朱》 ④死生,晝夜事也?!吨改箱浐箐洝?/p>

⑤今天下三分,益州益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冻鰩煴怼?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短魄也蝗杈?上面幾個例子中,“作息”只“作”有義,“異同”只“異”有義,“寒暑”只“寒”有義,“死生”只“死”有義,整個詞的意義偏在前。而“存亡”是“亡”有義,“休祲”只“祲”有義,整個詞的意義偏在后。

2、兩個詞素意義相關或相類 ①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吨芤?middot;系辭上》 ②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犊兹笘|南飛》 ③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蹲髠髻夜辍?④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李漁《芙蕖》

⑤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赌臃枪ァ?⑥超以壯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則便捐死于曠野?!逗鬂h書·班超傳》 上面幾個例子,“風雨”“父母”“弟兄”“金鼓”“耳目”“園圃”均只后一個詞素有意義(古代戰爭擊鼓進軍,鳴金收兵)。“忠孝”只前一個詞素有意(忠于君國,孝于父家,忠于外,孝于內)。

偏義復詞本來用一個單音詞義已足,之所以會加上一個音節成為雙音節詞,可能是有時在與其他詞搭配成句時可達到節奏均衡平穩,語句整和諧的效果。如上述所舉十二個例子,第一種情況的第

一、

二、五幾個例子,第二種情況前五個例子,或者本身為韻文,或者雖為散文,但此處要求整句,若以單音形式出現,則顯得十分拗口,韻文體中的句子自不必說,散文體中的句子如《出師表》中四個語言片斷,前三個每個語言片斷均為四個音節,最后一個語言若為三個音節,則看起來不勻稱,讀起來不和諧。

現代漢語偏義復詞大為減少,但仍有一些,如“窗戶”“人物”“睡覺”只前一詞素有義,“干凈”是后一詞素有義。

2、連綿字

古漢語中連綿字的現象較為常見。前面講過,古漢語尤其是上古漢語,除了專有名詞與連綿字,基本上是單音詞,幾乎是一字一詞。所謂連綿字,是指由兩個字連綴在一起組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共同表示一個意義的詞語。連綿字也叫聯綿字,都是前人的叫法,其實是復合單純詞的一種,兩個字合起來才表示一個詞素。連綿字從語音上講,有如下四種類型。

(1)雙聲連綿字。所謂雙聲,是指兩個字的聲母相同。如教材中的“倜儻”“忸怩”“造次”“茲基”(鋤頭)“抑郁”,又如“蜘蛛”“仿佛”“參差”“流離”“躊躇”等。

(2)疊韻連綿字。所謂疊韻,是指兩個字的韻(而不是韻母)相同。如教材中的“徘徊”“彀觳”(發抖的樣子)“逍遙”“須臾”“披靡”“辟易”。又如“蹉跎”“倉皇”“窈窕”“莽蒼”等。

(3)雙聲兼疊韻連綿字。即兩個字聲母相同,韻也相同。這種情況很少,如“輾轉”。 (4)非雙聲疊韻連綿字。即聲母不同,韻也不同的,教材中沒有舉此類的例子。如“芙蓉”“浩蕩”“滂沱”等。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連綿字是指古漢語范圍內,因而所謂聲母相同和韻相同,都是指古聲母或古韻。若按現代漢語,則“造次”“茲基”“逡巡”聲母不同,“窈窕”韻不同,而古聲母和古韻則是相同的。關于古聲母和古韻,第二冊講到“詩經”的韻部時再詳細介紹。

總之,連綿字中以雙聲疊韻者為最多,非雙聲疊韻很少。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可能是雙聲疊韻會造成一種悅耳的感覺。

通論四——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詞匯和詞義是不斷發展的,古漢語詞匯又以單音詞為主,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一詞多義的現象,如:

①逃亡?!蛾惿嫫鹆x》:“今亡亦死,舉大義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②出外。不在家《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③失去,丟失?!俄n非子》:“醉寐而亡其裘。” ④死亡?!俄n非子》:“兵弱于敵,國貧于內,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⑤通“無”。賈誼《論積貯疏》:“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

一個詞不管有多少義項,歸納起來不外乎兩類,本義和引申義,本義是綱,其他義項是目,抓住本義,就可綱舉目張。

(一)詞的本義

1、什么叫本義

本義是指詞的本來意義,一般是詞在文字產生時的意義,即文字形體結構的反映的并有史料證明的意義。

2、為什么要探求詞的本義

①掌握本義幫助我們正確理解詞古書中詞的意義,古書中不少詞用的是本義。如《詩經豳風七月》“九月叔苴” “塞向墐戶”中的“叔”和“向”。

②掌握本義可以以簡馭繁,理清詞義的相互關系。如“理” 治玉→紋理→條理,規律→道理。

3、如何探求本義?

主要通過分析漢字的字形結構并結合文獻材料來證明。如: 行,象形。如“遵彼微行”(詩經)。 本,指事。如“伐木不自其本而復生”(國語)。 盥,會意。如“奉匝沃盥”(左傳)。 造,形聲。如“不幸有疾,不能造朝”(戰國策)。

(二)詞的引申義

1、什么叫引申義

由本義派生出來的意義叫做引申義。如: 向

朝北窗戶→朝著、對著 道

道路→途徑→正當手段→規律,學說

2、引申義是怎樣派生出來的? ①直接引申(輻射式引申)

引申由本義直接派生出來,或者說以本義為中心,輻射狀生出多個義項,而這些義項均與本義有直接聯系。

如:節(節)

符節

節制 木節 節操 竹節 關節 禮節 節氣

節奏

②間接引申(鏈鎖式引申) 從本義引申出引申義,再由引申義引伸出新的引申義,各引申義之間象鏈環一樣一環扣一環,類似鏈條狀,如:

數飛→復習、練習→熟悉,通曉——習慣 過

經過 超過 過分 過錯 責備 ③綜合式引申

直接引申和間接引申義交錯在一起的引申。

(三)詞的假借義

1、什么叫假借義

由音同或音近字的假借而產生的意義。假借義產生的途經有兩種:一是本無其字的假借,如:

莫—→沒有人

其—→第三人物代詞 笑—→動作

一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如財通裁。

2、如何區分引申義和假借義

主要看它和本義有無聯系,有聯系的是引申義,沒有聯系的是假借義。

第二單元 文選:戰國策

馮諼客孟嘗君

【題解】

本文記述我國四大公子之一孟嘗君門下一個食客馮諼的故事。馮諼通過收債“市義“、游說諸侯和立宗廟于薛三件事,表現了他的卓越才能,也從而鞏固了孟嘗君的地位。文中采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補充注釋】

自存:指養活自己。

食之:給他吃,食音si。

揭其劍:揭,高舉,成語有“揭竿而起”。

孟嘗君客我:孟嘗君以我為客??停好~的意動用法。

于是孟嘗君不復歌:從此孟嘗君不再唱歌。于是:從此,兩個詞。 怪之:以之為怪,形容詞的意義動用法。 先生不羞:先生不以之為羞,“羞”后省略“之”,形容詞意動。 欲為收責于薛:“為”后面省略賓語“我”。 辭曰:辭,告別。 以何市而反:“以”后面省略賓語“債款”。

視吾家所寡有者:看我家缺少的東西,意為看我家里缺少什么就買什么。 諸民當償者:應當償還債的老百姓。定語后置。 竊以為君市義:“以”后面省略賓語“之”。

顧謂馮諼:回頭對馮諼說。顧:回頭看,本義。 高枕:形容詞使動。

“孟嘗君為相”句:此句用判斷句的形式表示因果關系的內容。

趙威后問齊使

【題解】

本文通過趙威后與齊使的對話,反映了她的民本思想,同時也表現了她的政治主張。 【補充注釋】

趨登:快步登上。上古臣見君,禮節上應快步走,故觸龍腳上有毛病,見趙太后時也要裝出“趨”的姿勢(徐趨)。登:古人喝酒,一般在高處?!对娪娘L七月》:“躋彼公堂,稱彼兕觥。”

是其為人:這個人他的為人。

振困窮:救濟困窮的人。振:即后來的“賑”,如“賑災”。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這是幫助他的君王蕃殖老百姓的人啊。息:繁衍,增長。如神話傳說中就有“息壤”。

胡為:與下文的“何為”同義,為的是避免呆板。

魯仲連義不帝秦

【題解】 戰國末,秦日蓋強大,出兵圍趙,魏派辛垣衍尊秦為帝。而齊國游士魯仲連卻挺身而出,反對妥協投降,和辛垣衍進行了單刀直入、針鋒相對的斗爭。文中生動地表現了魯仲連反對投降的正確立場和功成不居的高貴品德,也刻畫了國難當頭束手無策的平原君和企圖名利、毫無政治主見的辛垣衍。魯仲連的議論,具有遠見卓識,分析利害入情入理,又善于運用歷史事實與生動的比喻,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義不帝秦:根據正義不尊秦為帝。義:名詞作狀語,今成語“義不容辭”的“義”作用同。帝:名詞的使動用法。下面第

二、三段就說是“尊秦為帝。”

【補充注釋】

間入:偷偷進入。間,音jiàn。按“間”原寫作“閒”,本義為門中見月,此為引申義。 因平原君謂趙王曰:通過平原君對趙王說。因:介詞,通過。 爭強為帝:按戰國以前,夏、商、周的君王一般稱“王”,《說文》:“王,一貫三為王。”王本是至尊之稱,但春秋后,楚、吳、越各國也自稱王,戰國時各大國國君都先后稱王。因各國都稱王,于是有些強國為了表示與其他“王”不同,便稱為帝,齊憫王與秦昭王就自稱為帝。漢代以后,“帝”便成了“王”之上的最高統治者,而“王”則變成了“帝”之下(類似古諸侯)一級了。

以齊故:因為齊的緣故。以:介詞,表原因。 “魯仲連適游趙,會秦圍趙”:“適”與“會”都是副詞,二者同義,都是“剛好”“碰巧”的意思,故二字可連用。下文(倒數第二段)有“適會魏公子無忌奪晉鄙軍”。

吾請為君責而歸之:請讓我替您責備他,讓他回去。歸:不及物助詞的使動用法。 見于之先生:讓他謁見先生。見:使動用法,音xiàn。 無從容而死:心胸不開闊而死。 “眾人不知,則為一身”:一般人不了解,就認為他是為個人打算。眾人:一般人。 “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那個秦國,是廢棄禮義而崇尚斬首之功的國家。韓非子《五蠹》:“無私劍之捍,以斬首為勇。”彼:含輕蔑之意。

“權使其士,虜使其民”:“權”,“虜”都是名詞作狀語,以權作之術來使用他的士,把他的人民當作奴隸來使用。權:用作褒義時義為權變,靈活?!睹献?middot;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用作貶義時指多變,反復無常,此句即是。

彼則肆然而為帝:而,連接狀語和中心詞。

為之民:雙賓語,給他當老百姓,即當他的老百姓(但“之”并非“民”的定語)。 欲以助趙也:“以”介詞,后面省略“之”。 助之奈何:即“如何助之”。 梁未睹秦稱帝之害故也:(這是因為)梁國沒有看見秦稱帝的危害的緣故啊。 諸侯莫朝:諸侯沒有誰去朝拜。莫:否定性無定代詞。 諸侯后吊:吊,哀悼。今成語有“形影相吊”“吊死問疾”。 “而母,婢也”:你的母親,是個婢女。 卒為天下笑:結果被天下人取笑。

誠不忍其求也:的確忍受不了這種苛求啊。

其無足怪:大概沒什么奇怪。其:表委婉語氣的語氣詞,大概,或許。

先生獨未見夫仆乎:先生難道沒有看見那些奴仆嗎。獨:難道。夫:指示代詞,那。 十人而從一人:十個奴仆卻跟著一個主人。而:轉折連詞。 然梁之比于秦:既然這樣,那么梁國和秦國比起來。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的話也太過分了,主謂倒裝句。 “鬼侯有子而好„„紂以為惡”:好,貌美(本義);惡,貌丑(注意這種用法)。 卒就脯醢之地:結果走向被脯被醢的境地。 執策而從:拿著馬鞭跟著。策:馬鞭(本義)。而:用在狀語而中心詞之間。 “彼吾君者,天子也”:我們那個國君啊,是天子啊。彼:作“吾君”的定語。 納筦鍵:交出鎖匙。原始的鑰匙用竹子制成,故從竹,“箴”(即針)亦從竹。“筦”是“管”的異體字?!蹲髠?middot;僖公三十二年》:“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下文“投其籥”,“籥”也是指鎖頭,與“鍵”同義。

攝衽抱幾:攝衽,提(牽)起衣襟,這是奴仆伺候主人的禮節。 聽朝,上朝聽政辦公。

不果納:結果沒有讓他入境。不果:未成為事實,沒有結果。

倍殯柩:背著靈柩,實指不正面對著靈柩。按道理,兒子吊父親應面對靈柩。 設北面于南方:在南邊設置朝北的位置。 北面:即面北,面是動詞。“南面”同。 生則不得事養:(國君)活著時不能奉事供養,極言國弱。事:奉事,伺候。

飯含:古時一種殯儀,把米、玉貝放入死者口中,表示食用無乏。飯:古音讀上聲(扶晚反)。

“俱據萬乘之國,交有稱王之名”:都是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大國,都有稱王的名聲。“俱”“交”同義互文,避免呆板。

從而帝之:隨之就尊秦為帝。 無已而帝:《戰國策》鮑虎注:“無已,言無止之者。”據此,則句意為沒有人阻止而稱帝。

“彼將”二句:他將撤去他所認為沒有才能的而把位置給他認為有才能的,撤去他所憎恨的而把位置給他所喜愛的。

安得晏然而已:怎么能平安地了事呢。已:停止,指了事。 何以得故寵:怎么得到舊日的尊寵。

為卻軍:因為他退兵。為:介詞,后面省略賓語。

“適會”句:剛好碰上魏公子無忌奪去晉鄙軍救趙去秦。“適”“會”同義連用。 引而去:撤退后離開了(趙國)。“引”的本義是開弓,此為引申義。 魯仲連辭讓者三:魯仲連辭讓多次。注意此句的語法結構。 為魯連壽:向魯連祝壽,雙賓結構。

所貴于天下之士者:對于天下之士來說,最為可貴的是。 “即有所取者,是商賈之人也”:是,代詞,復指“有所取者”。

觸詟說趙太后

[題解]

本文的主旨在于“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本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忠心為國、富于生活經驗、善于進諫的老臣形象和一個氣盛偏執、溺愛幼子的女統治者形象,作者善于用輕松細膩的筆調刻畫人物的言談舉止,傳神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觸詟,漢作“觸龍”,當為“龍言”二字豎寫過密所致?!妒酚?middot;趙世家》作“觸龍”。觸,姓。

【補充注釋】

新用事:剛上臺執政。新:新近,剛(英語newly)。用事:指掌權執政。

必以長安居為質:一定用長安君作人質。質:抵押品,人質。作動詞時義為抵押,《戰

國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質于秦。”

盛氣而揖之:怒氣沖沖地等著他。而:連接狀語和中心詞。

至而自謝:與上“入而徐趨”的“而”都是表示承接關系的。謝:道歉,謝罪。 竊自?。核较吕镒约涸徸约?。竊:表敬副詞。 玉體之有所郄:貴體有什么毛病。

恃輦而行:靠著車子走路。而: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輦:會意字。 日食飲得無衰乎:每天吃的喝的該不會減少吧。 少解:少,副詞,古“少”今“稍”,古“稍”今“漸”。賤息:不爭氣的兒子。“息”有增長義(與“消”相對),兒子是增長物,故稱“息”。媳婦也是生長物,故原只作“息”,后才加女字旁。

愿令得補黑衣之數:令,讓,后面省略賓語。

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希望趁著(這把老骨頭)還沒扔到山溝時把他托付給你。及:介詞,趁。托:托付。

丈夫亦憐其少子乎:男人也疼愛自己的小兒子嗎?丈夫:今義縮小。憐:愛。 異甚:厲害得很,特別厲害。 父母之愛子:“之”,介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媼之送燕后也:您給燕后送行的時候啊。之:用法同上。也:句中語氣詞。 必勿使反:一定別讓他回來,“使”后而省略賓語。反:后來寫作返。 三世:三代。按唐以前父子相傳只用“世”,《說文》“三十年為一世。”后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諱,“世”改為“代”,“代”原指朝代。

至于趙之為趙:上推到趙氏開始建成趙國的時候。按趙開國之初是晉國的一個大夫,后與韓魏三家分晉。

趙主之子孫侯者:趙主子孫當諸侯的。侯:名詞用作動詞。

此其近者:這樣看來,近的災禍降臨自己。此其:同義詞連用。身:自身。 “位尊而無功”三句:(這是因為)地位尊貴卻沒有功績,俸祿優厚卻沒有功老,而持有的貴重寶物太多了啊。也:表示判斷(用判斷句的形式表示因果關系的內容)。

尊長安君之位:使長安君的地位很高。尊:形容詞使動。

不及今令有功于國:不趁現在讓他對國家建立一點功量。及:介詞,趁。令:讓,后面省略賓語。

恣君之所使之:任憑你怎樣支使他,即你想怎么支使他就怎么支使。所使之:支使他的方式。

約車,套好車子。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國君的兒子是骨肉之親啊。判斷句。

通論

(五)——漢字的構造

閱讀古書,主要是詞匯問題,因為古漢語的詞大多數是多義詞,而這些多義詞與現代漢語又有很大的差異,要一一記住常用詞的每一個義項,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詞的本義,由于年代久遠,往往被壓在多個義項的最底層。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字形與意義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尤其是造字時代,字形與本義的關系更密切,而弄清了本義,可以理清多義詞的引申線索,有助于對詞義的掌握。因而,有必要了解漢字形體的結構。

一、關于“六書”

漢字的結構可以根據不同需要進行不同的分析,如“徒”“行”“章”三個字,啟蒙教學和書法教學從記憶字形和安排結構考慮,前兩個認為是左右結構,后一個認為是上立下早的上下結構。但如果要從造字意圖來分析,就不會這樣分析,我們的古人早就學會從造字意圖

來對漢字進行分析,這就是傳統語言文字學即“小學”所說的“六書”,下面我們進行介紹。

(一)“六書”三家說

“六書”這個名稱最早見于《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養國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藝,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六書是六藝之一,但書中沒有說明六書的內容。到了漢代,才有人對六書進行了闡述,有三家,其名稱和次序如下:

班固:形象、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 鄭眾:象形、會意、轉注、處事、轉注、諧聲 許慎: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從三家所解說來看,“六書”的內容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名稱稍異,次序也不同。清代以后,一般人在名稱上采用許慎的,次序上采用班固的,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二)許慎給六書下的定義和字例

三家中,班固和鄭眾只說出了“六書”的名稱,而沒有給“六書”下定義,也沒有舉出字例。只有許慎不但有理論,而且有實踐,其理論和實踐就在他花21年心血寫成的《說文解字》一書中。其理論主要在《說文解字敘》中,在敘中,許慎給六書下了定義,還各舉了兩個字為例。下面簡要介紹:

(1)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段注:“詰詘,猶今言屈曲也。”許氏的解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畫成物的形狀,隨著物體的形狀而屈曲。物象總是由彎彎曲曲的線組成的,因而在該屈曲之處要屈曲,如“日”是圓的,字形也是圓轉的。

(2)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按:段注:“有在一之處者,有在一之下者,視而可識為上下,察而見上下之意。” (3)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huī,武信是也。” 按:比者,排比之意;“誼”是“意”的本字;指撝,指意義的指向(“指”即意旨字)。許氏的意思是說,把幾類排列起來,合成一個意義,以見它的意旨所在。如“信”可分為“人”與“言”,排比人與言可以知道是信(言語真實)意。“武”由“止”和“戈”組成,排比“止”和“戈”可知是武勇意。(許氏按春秋以后流傳的“止戈為武,認為制止戰爭就是勇武,把“止”解成制止,這是錯誤的。其實止古文字是腳義,“止戈”是人出征時荷武器,故有武勇之意)。

(4)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許氏的用字現在不太好懂。段注:“以事為名,謂半形也。取譬相成,謂半聲也。”許氏的意思大概是,以意義所指的門類為總名,再取來一個讀音相近的字相配而成。如江河都屬河流這個事類,水是總名,“工”和“可”則是用來譬況“江”和“河”整個字的讀音的。

(5)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后代對許氏所作“轉注”的定義,在理解上眾說紛紜,意見不一,但對所舉“考老”兩個字倒是認同的。在許書中,二字同屬老部,亦同義。“老”下說:“考也,七十曰老,從人毛上,言須發變白也。”“考”下云:“老也,從老省,丂聲”。

(6)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許氏對假借下的定義最好理解,其意是說,本來沒有這個字,(因為讀音相同)依托讀音才把事義寄托在該字上。但他所舉的兩個字例,后人大多認為不屬假借,與許氏的定義不符。如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中就認為是引申而不是假借(引申義與本義有聯系,假借義與本義沒有聯系)。“令”本義為號令,“長”本義為久遠,“縣令”義由發令義引申而來,“縣長”義也可認為是由久遠義引申而來。真正“本無其字,依聲托事”的如借小麥表示來

往的“來”。在文字產生前,小麥和來往的“來”都讀lái,文字產生后,人們用象形的方法為小麥造了“來”字,因來往的lai不好造,人們就借同音的小麥的“來”來表示?!对娭茼炈嘉摹酚?ldquo;遺我來牟”(送給我小麥大麥)。許慎的六書理論及其實踐,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三)“四體二用”說

四體二用說是為了對六書理論進行修正而提出來的一種理論。

漢人提出“六書”這個名稱后,一般人都認為它是六種造字方法,班固《藝文志》中稱為“造字之本”。但這種說法明清時受到了挑戰,如戴震就提出了“指事、象形、形聲、會意、四者,字之體也;轉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這就是所謂“四體二用”說。戴氏的意思是說:“六書”不全是造字之法,而應該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前四書,第二類是后二書,前四書才是真正的造字之法,而后二書造不出新字,是用字之法。戴氏此說一出,遂為文字學家和訓詁學家所接受。這兩類的確不同,因為用前四書中的任何一種都可以造出新字,后二種卻不然。如上面許慎所舉的轉注“考老”,“考”是從老省丂聲的形聲字,“老”是從人毛匕的會意字。我們另外所舉的假借“來”,對小麥義來說則是一個象形字,都沒有超出前四書這個范圍。

“四體二用”說直到現在仍有很大的影響。后來有人對把轉注、假借列入用字之法而摒棄于造字之法持不同意見,如有人認為假借是“不造字的造字法”。

(四)對“四體”的進一步分類 對前四書即戴氏的“四體”,還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劃分。一是從是獨體字還是合體字來區分,象形、指事兩種為獨體字,會意、形聲兩種為合體字。一是從是否有表音成分來認識,象形、指事、會意三種都是沒有表音成分的純表意字,而形聲則是有表音成分的。獨體、合體是我們現在的說法,許慎稱之為“文”“字”?!墩f文解字敘》:“蒼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蓋,即謂之字。字者,言孶乳而浸多也。”這樣一劃分,對“六書”的分析就更加科學了。

綜上可以說,六書是古人分析漢字結構得出的六種條例。

(五)前四書例釋

前面我們在介紹許慎對“六書”下的定義時已經順便分析了許慎所舉的字例,為了使大家對造字之法——前四書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這里再各舉一些例子。

(1)象形

在四種造字法中,象形是一種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說它原始,是指從無文字到剛學會造字,象形應該是人們最先使用的方法。最早的文字是由畫圖而來的,圖畫是為了幫助記憶,比結繩記事使用的范圍更廣,但圖畫還不是文字,只有當圖畫所代表的概念得到社會承認并且有了讀音,才能成為文字。說它最基本,是指指事字、會意字和形聲字基本上都是以象形字為基礎。

因為象形是以物為對象的,所以象形字基本上是一些具體的概念,這些具體概念要勾畫出來,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只繪出該事物的形,一種是除了該事物的形外,還要某些背景作烘輪,前者一般稱為純體象形,后者稱為合體象形。“日”“月”“牛”和教材上的“馬”“鹿”都屬前一種,“果”“瓜”屬于后一種。如果單繪該物,則形不顯,或容易與其他相似之物混淆(因為只是勾勒特征而不是寫實),如只畫果實,則不易分辨,只畫筆形,則容易與掃帚混淆,故果實便加“木”、筆便加“手”作背景烘托。

(2)指事

指事班固《藝文志》叫“象事”。指事造字有兩種形式,一是純粹符號,一是在象形字基礎上加一個符號(往往是一點或一橫)以標識,指明意旨所在。

用純粹符號代表的往往是抽象意義的詞,主要是教詞、方位詞和次序詞,如:一五上中

下甲乙。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加標示符號的大多是指稱對象是某一物體中的某一個部位的名詞,整個物體用一個象形字,指明標示某一部位則用一個符號。如:本、末、亦、寸、刃、母,“本”“末”是以象形字“木”為基礎,下面一個符號表示樹根所在,上面一個符號表示樹梢所在。“寸”(肱)是以“又”即手為基礎,手腕下一點指示為中醫摸脈時的寸口所在。

“亦”是腋的初文,象形字“大”乃人的正面形象,兩點指明腋部所在。“母”由“女”和兩點符號組成,符號指明乳房。

指事字中有個別不是表示事物的名詞,而是動詞或形容詞等。如“曰”“甘”二字都由“口”加一個指事符號組成,“曰”為口上一短橫,口上一短橫代表口中發出的聲音,“甘”本義為甜,口中一短橫代表含在口中的甜物。

許慎給會意下的定義是“比類合誼”,也就是排比若干部分會合成新的意義,所排比的可能是物形,也可能是文字,前者有人稱為比形會意,后者稱為合字會意。

先看第一類的例子:陟、伐、休、寇 “陟”是雙腳往山上爬,“伐”是人持戈,“休”是人走近樹(木)旁邊,“寇”由宀(mián)元和攴(pū)三個物形組成,“元”是人頭,“攴”是用手拿棍子打,整個字意為在室里用持棍子打人頭(本義是盜匪)。

第二類即合字會意,即會合若干字組合以表示一個新義。如:尖、塵、劣、男、婦、吠、鳴、巖、炎、焱(biāo)、林、森等。合字會意與比形會意不同,比形會意是幾部分是具體的物象,含有直觀性,而合字會意的幾部分是抽象的文字,需要通過大腦思維借助文字的意義而體會出意義。如用力于田為“男”,手(又)持帚“婦”。因為人的思維發展總是從具體到抽象的,所以在最初造字時代,主要是第一類會意字,第二類會意字較少(上面的“男”“婦”),春秋戰國之后,第二類會意字才逐漸增多。上面我們說過,許慎在會意中舉“武”為例,并且認為是止戈為武,即制止戰爭為武,這是以文字意義來會合成意。我們認為,“武”應該是通過物象會合成意,即人荷武器出征,換句話說,我們認為此字屬于比形會意,而不是象許慎所說的合字會意。

從詞性上看,會意字主要是動詞,其次是形容詞和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詞。 (4)形聲

形聲是一種比較晚起但最能產的一種造字方法。上文說過,形聲與會意都是合體,其區別在于會意字本身沒有表音成分而形聲字有。漢字是一種表意體系的文字,象形、指事、會意都只是表意,而形聲除了保留其表意的功能外還可表音,故它越來越受到青睞。

形聲字的表意程度有兩個檔次,第一檔是意符就是整個形聲字的意義,這種情況比較少。如“趨”、“到”、“船”、“爹”、“馨”、“頭”等。第二檔只是表示本義的意義范圍,意義比較寬泛,不能直接從意符獲知詞義,這種情況占了形聲字的絕大多數。教材上舉了“過”、“征”“舉”、“叔”四個字,“過”意符為辵(chuî),只能告訴我們本義與走路有關,“征”的意符亦然。“舉”是從手輿聲,“叔”意符為“又”,又亦手,二字的本義都與手的動作有關,到底是什么動作,我們不能直接知道,但從與它們所具有的其他意義的比較中可推知。

由于不同的幾個意符可以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義范圍,所以同一個詞,有時既可用這個意符,也可用那個意符,這就是異體字產生的主要來源。如“詠”與“詠”、

“踰”與“逾”、“貓”與“貓”、“嘆”與“歎”等。

上述四種造字法,指事字所占的比例最少,形聲字最多,據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對說文9353個字的統計,各占比例如下:

象形364,占4%; 指事125,占1.3%; 會意1167,占12%; 形聲7697,占82.7%。

而到了“康熙字典”,形聲字占90%(黃伯榮《現代漢語》P205)。 上文說過,《說文解字》不但建立了“六書”的理論,還進行了實踐,許氏對前四書所用的術語不同,象形多用“象(××之)形”,會意多用“從××”或“從×從×”,形聲則用“從×,×聲”。指事字較雜,在象形字基礎上加符號者也用“從×”。

前“四書中,象形、指事”會意字的分析一般要根據古文字字形,形聲字基本上可以撇開古文字。

二、形聲字

形聲字由于部件組成比較復雜,且占全部漢字的絕大多數,所以單獨列出分析。

(一)形聲字的結構分析(就意符與形符的位置)

1、形聲字的一般結構

左形右聲:鋼、祿、皓、畔、橋 右形左聲:鴨、功、畋、翔、魂 上形下聲:竿、花、景、空、崇 下形上聲:想、掌、烈、裂、膏 內形外聲:辨、哀、閩、辮 外形內聲:匱、閘、袞、街、園 上述六種結構中,左形右聲最多,內形外聲最少。有些意符,其位置比較固定,如“金”、“示”“竹”等,“金”“示”在左右結構的漢字中全居左,“竹”在上下結構的漢字中基本居上。由于思維定勢的原因,人們一看到左邊有“金”“示”,上邊有“竹”,就“不假思索”地認為是當然的意符,這種類推有時候會出錯。如錦(從帛金聲)、視(從見示聲)、篤(從馬竹聲)、問(從口門聲)、到(從主刀聲)、孟(從子皿聲)等。

2、形聲字的特殊結構

(1)聲符或意符擠占一隅。

現代漢字被稱為方塊漢字,人們在剛學書寫時往往畫“田”字格,上面我們所講的一般結構,其聲符和意符所占的位置是有定的,前四種一般是一半對一半,后一種是四周對中間,但有些形聲字的聲符或意符卻只占一隅。

如:徒(從辵土聲)、徒(從辵止聲)是聲符居右上角,穎和穎(分別從禾和水,頃聲)是形符居左下角,修、脩、倏(分別從彡、肉、犬,攸聲)是形符居右下角。

(2)省形和省聲

省形即省去意符的一部分筆畫,省聲,即省去聲符的一部分筆畫。之所以省去一部分筆畫,有時僅僅是因為著書寫簡捷,有時則是為了書寫的勻稱,省形的如:

星,從晶省,生聲; 考,從老省,丂聲; 釜,從金省,父聲; 亭,從高省,丁聲

例一僅僅是為了減少筆畫,后三例則是為了書寫的勻稱,因為若不省就不但累贅,也不成方塊了。

省聲的如:

星,從晶省,生聲; 考,從老省,丂聲; 釜,從金省,父聲; 亭,從高省,丁聲

例一僅僅是為了減少筆畫,后三例則是為了書寫的勻稱,因為若不省就不但累贅,也不成方塊了。

省聲的如:

秦,從禾,舂省聲;童,從辛,重省聲。 炊,從火,吹省聲。

(二)形聲字意符的表意功能

象形、指事、會意三者都是純表意字(沒有表音成分),其表意體現整個字形上,形聲字的表意卻主要體現在意符上。

從理論上講,形聲字的意符與造字時的意義(我們不用“本義”這個術語,因為本義是與引申義相對而言,換句話說,只有多義詞才可講本義,但有些詞包括形聲字表示者直到現在仍是單義詞,如鵝、馬等)應該是有聯系的,這種聯系從意義的清晰度看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意符的意義與整個字的意義相同,這種情況比較少,如“趨”、“到”、“船”、“爹”、“顗”等。第二個層次是意符的意義只是初始義的意義范疇,這種情況占了形聲字的絕大多數,以至于第一個層次可以忽略。如“鄙”的初始義與城邑有關,“過”的初始義與走路有關,“賊”的初始義與干戈有關,“賴”的本義與錢財有關。第一種情況清晰度很強,第二種情況清晰度較弱,只提示一個意義范圍。盡管只提供一個范圍,但好比外部貼了標簽,給詞義歸了類,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人們憑借外形可以在所提示的范圍內猜測,而不像拼音文字那樣字形與意義毫無聯系。

以上是就理論而言,實際上有時候從意符可能看不出與現有義的聯系,或意符與初始義完全無關。這兩種情況教材中都講到了,而且都各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種情況是看不出意符與現有義有什么聯系,舉了“試”和“權”兩個例子,通論

(二)講過的“該”也如此。這可能是初始義已久,后來少用,文獻上找不出例證。

第二種情況是意符與初始義無關,這主要是一些后起形聲字,特別是為了分化詞義而造的區別字(本書叫古今字,下一節將講到)。因為后起形聲字所分擔的有時是本義,有時是引申義,有時是假借義,當分擔的是本義如“孰—熟”、“隊—墜”時,意符當然與初始義有聯系,而當分擔的是引申義或假借義時,意符與初始義就不一定有聯系了。教材中舉了“縣—懸”和“景—影”,后起形聲字都是為引申義而造(縣本義為懸掛,引申為心上掛念;景本義為日光,引申為陰影)。這里再舉兩個例子。

見—現。“出現”原來只作“見”,后來寫義為“玉聲”的“現”,“現”的意義是“玉聲”,而“見”的初始義是看見,與意符“玉”完全沒有聯系。

三、漢字的部首

上面我們從漢字結構的組合來對漢字進行了分析,因工具書的編排主要是按部首來編排的,而學習古漢語離不開工具書,所以這里專門講漢字的部首。

(一)部首與意符

部首與意符是兩個不相同的概念,部首的對象是所有漢字,而意符是與聲符相對的,其對象只是形聲字(有人把組成會意字的可獨立的部分也稱意符,我們正采用這種說法)。所有的字都可以歸入某一部首,不管是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還是形聲字,而只有形聲字才有意符。就《說文解字》540個部首,有很大一部分從來沒有作過意符,特別是較少的部首,如

一、丨、丶、丿等;有些筆畫多的部首也從來沒有作過形聲字的意符,如教材上所舉的“冓”部。“冓”部所統屬的只有幾個字,除“冓”外,還有“再”(從冓?。?,爯(從爪冓?。┒疾皇切温曌?,因而也沒有意符。

(二)文字學原則部首和檢字法原則部首

自從許慎在《說文解字》里首創部首編排后,后代的工具書基本上都采用部首編排法,但同樣是部首編排法,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工具書中所歸屬的部首可能不一樣,尤其是文字學原則部首與一般檢字法原則部首差別更大。

所謂文字學原則部首,是指根據文字學原則即“六書”而確定的部首,所謂檢字法原則

部首,是指根據書寫習慣而確定的部首。文字學原則部首的具體操作原則是:象形字因為是獨體字,整個字作為部首,而不管其筆畫多少;形聲字一定以意符為部首,而不管在什么部位;指事字或以整個字作部首,或以用作烘托的象形字作部首;會意字一般以會合成意的比較重要的部分作部首。檢字法原則部首是按照書寫習慣,一般原操作原則是按照書寫習慣取部首(上下結構,上可成部首則取上,上不成部首則取下;左右結構,左可成部首則取左,左不成部首則取右;內外結構,外可成部首則取外,外不成部首則取內。)

由于取部首的依據不同,所以同一個字,兩種部首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相對而言,一致的地方是主要的,如:

例字 木 禾 日 目 女 貝 皿 竹 衣(象形) 文字學部首 木 禾 日 目 女 貝 皿 竹 衣 檢字學部首 木 禾 日 目 女 貝 皿 竹 衣 例字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指事) “文”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 “檢”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

例字 冠 計 宦 突 涉 好 囷 析(會意)

冖 言 宀 穴 水 女 囗 木 冖 言 宀 穴氵女 囗 木

例字 松 茅 恐 簡 地 空 時 宇 奸 (形聲) “文” 木 艸 心 竹 土 穴 日 宀 女 “檢” 木 艸 心 竹 土 穴 日 宀 女 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一致的如:

例字 燕 象 眉 須 行 盾 易 兔冊(象形) “文” 燕 象 眉 須 行 盾 易 兔冊 “檢” 廿 勹目彡 彳 廠 日 勹丿 例字 朱 刃 丹 “文” 木 刃 丹 “檢” 丿 刀 丿

例字 庫 崇 甜 寇 雀 負 看 相 牧(會意) “文” 車 示 甘 攴 隹 貝 目 月 攴 “檢” 廣 山 舌 宀 小 刀 手 木 牛

例字 錦 問 視 徒 馮 和 旗 纂 佞 (形聲) “文” 帛 口 見 馬 口 認 系 女 “檢” 钅 門 礻 彳 冫 禾 方 竹 亻

例字 修 騰 刖 翔 欣 礱 賊 膏 贏(形聲) “文” 彡 馬 刀 羽 欠 石 戈 肉 貝 “檢” 亻 月 月 羊 斤 龍 貝 高 亡 本節我們講漢字的構造,目的是為了深入了解作為至今為止幾乎是唯一的表意文字的特點,學會分析其造字意圖的結構,掌握其本義,并進而理清多義詞的引申線索。我們在這一節開始時曾舉過“徒”、“行”、“章”三個字,學了這一節,我們完全可以懂得運用“六書”來分析其結構了:“徒”是形聲字,從辵,土聲;行是象形字,本義是路;“章”是會意字,從音從十,《說文》:“樂竟為一章”。

通論

(六)——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本節是講古書中的用字情況。漢語的用字情況比較復雜,盡管古漢語基本上一個字代表

一個詞,但是字與詞之間在很多情況下是不一致的。從現在的角度看古代書面語,既有幾個字共表一詞的情況,也有一個字表數詞的情況。

幾個字共表一詞的主要有:①通假字(本有其字的假借);②古今字;③異體字;④繁簡字。

一個字表數詞的主要有:①假借字(本無其字的假借);②同形字。

關于假借字,我們在講“六書”時已過,這里再舉幾個例子,如“之”既可表動詞“往”(本義),義可表虛詞(假借義),“夫”既可表名詞男子(本義),又可表虛詞(假借義)。

同形字即幾個詞共用一個字形,廣義上的同形字包括上面的假借字,這里講的是狹義上的同形字。如炮炙的“炮”(páo)和火炮的“炮”(pao),日曬的“暴”(pù)和疾速的“暴”(bào)(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甲胄的“胄”和后裔的“胄”(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

本節講三個問題:①古今字;②異體字;③繁簡字。

一、古今字

應當首先指出,本教材所講的古今字,與古人所說的古今字不是同一個概念。古人所說的古今字,如段玉裁所言:“凡言古今字者,主謂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異字。”(《說文》段注“余”字下)包括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如“亡無”“伯霸”;由形體造成的古今,如“鬴釜”“貓貓”;也有因意義分化造成的古今,如“反返”、“竟境”。后一種古人稱為區別字,本教材所講的古今字只指后一種,即古人所說的區別字。

(一)古今字的定義

本教材沒有給古今字下定義,這可能有它的難處,但根據其表述與例子,大約可以這么說:一個字“兼職”過多,后來造出新字來分擔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職務”,原有的字與新造的字便構成了古今字。

(參考:郭錫良《古代漢語》定義: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時代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按:這個定義與段玉裁的解釋是一致的。)

(二)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兼職”太多,即一個字有多種意義。上面我們在詞匯部分里講過,一個多義詞,除了本義外還有引申義,有些還被借作其他詞而有假借義。因此,所謂“兼職”太多,是指該詞(字)除了本義,還有引申義或假借義(有時是既有引申義又有假借義)為了分擔其過重的負擔,后來就造一個新字分分擔其中一些意義。若從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本考察,則古字與今字在進行意義分工以后形成下面幾種局面:

1、古字用于表示假借義,今字表示本義。

孰——孰 其——箕 莫——暮 衰——蓑

2、古字表示引申義,今字表示本義。

責——債 蓋——溢 原——源 州——洲 奉——捧

3、古字表示本義,今字表示引申義。

說——憶 赴——訃 斂——殮 道——導 昏——婚

4、古字表示本義,今字表示假借義。

辟——避 舍——扌舍 與——與欠 胃——謂

(三)古今字形體之間的關系

古字和今字絕大部分都有形體結構上的相承關系,只有很少沒有形體上的相承關系。

1、有形體相承關系的

(1)今字在古字的基礎上加意符(大多數)

聿——筆 它——蛇 竟——境 田——畋 昏——婚 (2)今字在古字的基礎上加聲符(極少) 自——鼻 礻——祗

(3)今字在古字基礎上改換意符(較多)

說——悅 赴——訃 斂——斂 錯——措 振——賑 (4)今字在古字基礎上改換聲符(很少) 研——硯

(5)今字在古字基礎上略為改變(很少) 大——太 陳——陣 母——毋

2、沒有形體相承關系的 呂——膂 身——娠

(四)古今字之間的對應關系

大多數是一對一,即一個古字,一個今字,也有個別是一個古字衍出幾個今字的,前者無須舉例,后者如:

辟 采 田 避 僻 闢 譬 採 彩 畋 佃

(五)古今字與通假字的區別

古今字(區別字)與通假字是從不同角度來命名的,二間之間有區別,又有交叉。中學教材中不使用“古今字”這個概念,所有古今字都說成通假字,它們的區別留待講到通假字才講。

二、異體字

(一)定義

異體字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的異體字指讀音完全相同,意義也完全相同而形體不同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廣義的異體則還包讀音相同而意義只部分相同的幾個字,如

“困睏”等。一九五五年國家頒布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所收錄的是廣義的異體字,本教材所討論的則是狹義的異體字。狹義的異體字《說文解字》稱為“重文”,此書共收重文1163個。重文不另外立字頭,只附在正字的后面。

(二)異體字產生的原因

一個字按理說應該只有一種寫法,但因字不是一人一時一地造出來的,前人造了,后人還可能另造,同一時期,甲地的人造了,乙地的人還可能也在造。除此以外,隸變之后由于隸古字產生了一批異體字,還有因為書寫方便而造的筆畫稍為變異,(孔乙已所說的“回”字有四種寫法即回、囘、囬、廻、前三字即屬此類)。

(三)異體字的形體類型

從形體上看,異體字主要有下面幾種類型:

1、造字方法不同,如淚涙、嵩崧。

2、意符不同(最多),如遍徧、逼偪。

3、聲符不同,如勛動、筍筍。

4、意符聲符都不同(較少),如村邨、猿蝯。

5、部件位置不同,如夠多句。

(四)異體字的辨識

辨識異體字,一定要本著其定義進行。狹義異體字,不僅意義要完全相同,讀音也要完全相同,如果不符合定義的,就不能算是異形字。教材中舉了“寘置”、“雕彫凋”、“亡無”和“沽酤”四組字,從概念之間的關系來看,第一組和第四組可說是種屬關系,第

二、三組可說是交叉關系,而異體字應該是全同關系,故不能認為是異體字。

同樣,下面這幾組都不能認為是異體字——游遊、獲穫、淫婬。這三組字從概念之間的關系看,都屬于種屬關系。

還應該指出,異體字是有時代性的,有些原來是異體關系的,后來意義在某些方面有了

分工,變成了非異體,相反,有些原來不是異體的,后來變成了異體。前者教材中舉了“諭”和“喻”的例子,又如“或”與“域”?!墩f文》——“或,邦也,從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從土。”據此,“或域”異體(或國是古今字)。后者如“于”“於”,《說文》——“烏,孝鳥也。”“於”本義為烏鴉,原來與“于”音義均異,后來“於于”音近,人們便借“於”為介詞,于是變成了異體字。

(五)異體字與古今字(區別字)的區別 異體字與古今字的區別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察

(1)從產生時代的先后看,古今字的“今字”一定產生在“古字”后,而異體字中的幾個字可能有時間先后的問題,也有可能同時或分不出時間先后的問題。

(2)從意義上看,今字所分擔的只是古字的一部分意義,而一組異體字的意義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換用。這是最主要的。

(3)從讀音上看,今字是為了區別意義而造的,有時與古字在讀音上要有所變化(如莫暮、說悅),而異體字的讀音是相同的。

本教材在注釋時異體字和古今字所用的術語是截然分明的——異體字用“某同某”,古今字用“某,后來寫作某”。如《齊晉鞌之戰》“旦辟左右”下注——“辟,避開,后來寫作‘避’。”“韓厥俛定其右”下注——“俛,同‘俯’”。

古今字和一個字有幾種寫法的異體字是造成漢字字數越來越多的兩個主要原因,東漢時代的《說文解字》包重文才收10516個(重文1163個),宋代的《廣韻》已收字26194個,到了清代的《康熙字典》,增加到47035個,1986年出版的《漢字大字典》更多達56000個左右。由區別詞義而造的今字絕大多數是為了便于目治,因而對閱讀有著積極的意義,而音義全同而只是形體不同的異體字卻只能增加我們識字的負擔,故新中國成立后不久即對此進行了整理,確定其中一個為規范字,其他為不規范字。

三、繁簡字

(一)定義

繁簡字是繁體字與簡化字(簡體字)的合稱,繁體字與簡體字是相對而言的,如果一個字只有一種寫法,不管筆畫多繁,都不能叫繁體字,不管筆畫多簡,也不能叫簡體字。如“禮禮”兩字同詞,前者筆畫較繁,是繁體字,后者筆畫較簡,是簡體字。但“爨”(cuàn)是一字一詞,筆畫雖繁,也不能叫繁體字。

(二)簡化字的形體來源

簡化字是不同時代的人民群眾為了書寫便捷而趨簡求者的結果。雖然不是立下法則才進行簡化,但一代一代趨簡的結果,其方法也日趨明朗化,形成了下面幾種主要來源——

1、取古體字,如禮禮、乃廼。

2、草書楷化,如頭頭。

3、同音替代,如后後、向嚮。

4、取其部分,如聲聲、親親、蟲蟲、燭燭。

5、改換偏旁,如廟廟、憐憐、擁擁。

6、重新創新,如國國、護護。

上述簡體字,都是建國前已經出現了的,有的在唐,有的在宋,有的在元,有的在太平天國(據蔣善國《漢字形體學》P379-382)。解放后簡化漢字,就是以這些早就流行于民間的簡化字為基礎,再運用上述方法簡化了部分筆畫較繁的漢字。上述六種來源,除了同音替代這種以外,其余的其實都可納入異體字的范疇。

需要指出的是,建國以前的這些簡體字,一般只出現于民間,在政府公文中一般只用相應的繁體字。

第三單元 文選

論語

(一)學而

[補充注釋]

就有道而正焉——向有道理的人請教而就正于他們。焉——兼詞,于此,指代“有道者”。 可謂好學也已——可以說是好學的了。也已——語氣詞連用,重點在后一個。

(三)里仁

[補充注釋]

(1)道——指道理,真理。 (2)道——學說。

何謂——“謂何”的倒裝,說的是什么意思。而已,語氣詞,罷了。 (4)焉——兼詞,于此(此指賢人)

(五)雍也

【補充注釋】

賢哉回也——主謂倒裝句,正常語序為“回也賢哉”。

(六)述而

【補充注釋】 (1)“默而識之”的“而”——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詞。“學而不厭”的“而”——連詞,表示承接關系。

(2)講——講習,研究。按不能當講話的“講”講。 是吾憂也——“是”指代(復指)前面三種。 (3)枕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之為枕。 (4)女奚不曰:奚,疑問代詞,為什么。 (5)若圣與仁——若,至于。

(十)先進

【補充注釋】

(1)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2)攻——抨擊,討伐。 (3)聞斯行諸——諸,“之乎”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語氣詞。 如之何斯聞斯行之——其,句中語氣詞,加強反問語氣。 赤也惑——惑,迷惑,不明白。 (4)侍坐——陪坐。

毋吾以——賓語前置。以——動詞,這里指回答。 居則曰:居,平居,平時?!独献印?mdash;—“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居”與“用兵”相對,指平時。

不吾知——賓語前置。

則何以哉——就干什么呢,賓語前置。以——動詞。 率爾而對——而,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詞。

因之以師旅——因,本義是有所憑借,這里是“繼之”,即“跟在后頭”之意。

且知方——方,與《莊子·秋水》“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的“方”同。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選擇連詞,或者(按古漢語表示選擇的“或者”用“如”或“若”表示)。

“如其禮樂”句——古時視禮樂為治國之本,是屬于上層建筑的東西,冉有看孔子笑子路毫不謙讓,所以在回答時有所謙讓。

宗廟——古時甚重宗廟,《左傳成公十二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會同——康有為《論語注》——“《春秋繁露竹林》‘劉頃公即位九年,未嘗一與會同之事,知會同之難也。’”

“非曰能之,愿學焉”——注意“之”與“焉”的不同,“能”是及物動詞,帶“之”;學這里是不及物動詞,帶“焉”(“焉”是兼語,于是)

鏗爾——爾,詞尾,用法用“然”“焉”?!妒娚接洝?mdash;—“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鏗”與“硿”的都是象聲詞。

舍瑟而作——放下瑟站起來。而——連詞,表示承接關系。 異乎三子者之撰——乎,介詞,用作同“于”,表示比較異同。 浴手沂——“乎”,介詞,表示動作的處所。下“風乎舞雩”同。 詠而歸——而,連詞,用在狀語和中心詞之間。

按——子路即季路,字子由;曾皙,名點;冉有,字子有,名求;公西華,名赤,字子華。

(十一)顏淵

【補充注釋】

(1)斯謂之君子已乎——斯,這,指示代詞。 (2)何患——怎么擔心?;?mdash;—擔心。

(3)于斯三者何先——斯,這,指示代詞;先,先,名詞用如動詞。 (4)“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謂語前置。

(5)如之何——對這怎么辦。之——代詞,指代“年饑用不足”。 如之何其徹也——如之何,如何。其——句中語氣詞,加強反問語氣。 君孰與不足——孰與,用于比較,“何如”的意思。

(十二)子路

【補充注釋】

(1)子將奚先——您將先干什么,賓語前置。 野哉由也——“由也野哉”的倒裝。野——粗鄙。 君子于其所不知——君子對他所不懂的東西。 (3)子適衛——適,到„„去,本義。 (4)宰——縣宰,主持一縣政事的長官。

(5)因為好人壞人都喜歡的人可能是原則性不強的稀泥),即《陽貨》中的“鄉原”。

(十三)憲問

【補充注釋】

(2)召忽死之——召忽為他而死。死之——有人稱為“為動用法”。 (3)一匡天下——使天下統一。 諒——誠實(本義),原為褒義?!墩撜Z季氏》——“友諒,直友,友多聞,益矣。”這里含貶義。

(十五)季氏

【補充注釋】

季氏將有事于顓臾——事,指軍事,《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戎”即軍事。

冉有季路見于孔子——小輩拜見長輩讀作xiàn。 無乃爾是過與——恐怕要責備你吧。爾是過,“爾”是“過”的賓語前置。過——《過奉論》的“過”,歸過于,責備。

邦域——國家領土內。

何以伐 為:為什么要打它呢。

夫子欲之——之,指“伐顓臾”這樣事。 陳力就列——“陳力”是“就列”的條件。 不能者止——止,指廢退,卸職。 危而不持——而,表示轉折關系。“顛而不扶”中的“而”同。 焉用彼相——干嘛用那個“相”呢?焉——疑問代詞,怎么。 后世必為子孫憂——后代一定成為子孫的憂患。

蓋均無貧——蓋,句首語氣詞,這里表示原因,有“因為”的意思。 “既來之,則安之”——“來”和“安”都是使動用法。今義已變。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來”后者略賓語“之”, 使動用法。 分崩離析——指季氏三兄弟四分公室。

蕭墻之內——按當時魯哀公實際上只是個傀儡,但因為仍為君,故季氏要專權,不得不有所顧忌,“蕭墻之內”指內變。今成語有“禍起蕭墻”。

(十六)陽貨

【補充注釋】 (1)“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按注意兩個“見”的用法和讀音,用作使動時讀作xiàn,用作一般動詞當“拜見”講時讀作jiàn。

遇諸涂——在路上遇見他。諸——“之乎”的合音,之指陽貨,“乎”為介詞,用法同“于”。

迷其邦——使自己的國家迷亂。迷,使動用法。 日月逝矣——時光消逝了。 吾將仕矣——仕指當官。

(十七)微子

【補充注釋】

(2)歌而過——而,用在狀語與中心詞之間。

“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第一分句的主語是接輿,第二分句的主語是孔子。辟——避開,后來寫作“避”。

(3)耦而耕——而,用在狀語和中心詞之間。

問津焉——向他們打聽渡口在哪里。焉——兼詞,于此。 夫執輿者——夫,指示代詞,那。

而誰以易之——而,第二人人稱代詞;誰以,以誰,即與誰,介詞賓語前置。

子路行以告——子路趕上孔子,把情況告訴孔子。介詞“以”和動詞“告”后面都省略“之”,前一個指子路與兩位隱者的對話,后一個指代孔子。

鳥獸不可與人同群——“與”后面省略“之”,指代前面的鳥獸。 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斯人之徒”和“誰”都是賓語前置。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假設復句。有道——與“無道”相對,“有道”指政治安定太平。“與”后省略“之”,指代子路等學生。

(2)從而后——跟從卻落在后頭。從——跟從。

拱而立——“而”用于狀語與中心詞之間。 殺雞為黍而食之——食(sì)之,給他吃。

見其二子焉——見,使動用法。按——子路年長,按禮節應小輩拜見長輩。 以告——“以之告之”的省略。

至則行矣——“至”的主語是“子路”,“行”的主語是丈人。則——連詞,表示與意料相反的,可譯為“卻”或“原來已經”。”

不仕無義——不當官是不應該的。按這是儒家積極入世的態度。

如之何其廢之——怎么能廢掉它呢?如之何——怎么。其——語氣詞,加強反問語氣。 君子之仕也——“之”介詞,用于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下面一句“道之不行”的“之”用法相同。

(十八)子張

【補充注釋】

(1)云何——說什么,怎么說。(按疑問代詞用賓語但沒有前置) 尊賢而容眾——尊敬賢才,包容一般人。

嘉善而矜不能——表彰好的,而同情沒有才能的。

“我之在賢與”句——假設復句。之——介詞,用在主謂間取消獨立性。與——句中語氣詞,表停頓。

如之何其拒人也——怎么能拒絕人家呢。其——句中語氣詞,加強反問語氣。

(2)君子之過也——過,犯錯誤,動詞。之——介詞,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過也——也,句中語氣詞(按此為時間狀語)。下“更也”同,

(3)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沒有哪個地方沒有文武之道。莫——代詞,沒有什么地方,即“到處”之意(everywhere)。

何常師之有:有什么固定的老師。常——固定。

禮記 有子之言似夫子

【補充注釋】

是非君子之言也——這不是君子的話。判斷句。 參也聞諸夫子——我從老師那里聽說過這句話的。諸——“之乎”的合音。之——指“喪欲速貧,死欲速朽”這句話。

然則夫子有為言之也——既然這樣,那么老師是有所指而說的。然,承上;則,啟下。 以斯言告于子游——把這些話告訴子游。斯——指示代詞,這。

“甚矣,有子之言似夫子也”——謂語倒裝句。直譯 為:有子的話像老師,(像得)可厲害了;意譯 為:有子的話太像老師了。

若是其靡——主謂倒裝句。

載寶而朝——用車子裝載寶物上朝。 其貨——貨,動詞,行賄。

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我本來就說(這)不是老師的話。固——副詞,本來。 制于中都——在中都訂立制度。

以斯知不欲速朽也——由此知道他不希望(死去)快點腐爛。 “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先派子復去(試探),又派冉有去申明(其用意)。“先之„„申之”是古人尤其是《左傳》經常運用之一種外交手段。

苛政猛于虎

【補充注釋】

婦人哭于墓者——定語后置,哭泣于墓之婦人。 式而聽之——俯身扶軾而聽她哭。式——通“軾”。而——連接狀語和中心詞。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您這么哭啊,的確很像連著有幾重傷心事的。之——介詞,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似„„者——好像„„的樣子。

舅——家公,與姑(家婆)常連著說。

死焉——死于此。按——用“焉”代上文的“于虎”。 茍政猛于虎,殘暴的政治比老虎兇猛。

大同

【補充注釋】

與于蠟賓——參與蠟祭陪祭工作。與(yǜ)——動詞。蠟——(zhà)與“蠟”(là)不詞,今“蠟”簡化為“蠟”。觀——由動詞“觀”(guān)引申而來,名詞,讀作(guàn)。

何嘆——為什么嘆息。

大道之行也——之,介詞,用于主謂結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三代之英——夏商周三個朝代的英豪。 未之逮——即“未逮之”,沒有趕上這樣的年代。 有志焉——焉,于此,指代“大道之行與三代之英”。

大道之行也——原始共產主義推行的時候。之——介詞,用于主謂結構之間。也——句中語氣詞,表停頓。之„„也,表示時間狀語。

講信修睦——講求信用,修好關系,達到和睦。 “親其親,子其親,子其親”——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把自己的兒子當作兒子。“親”“子”都是名詞的意動用法。

矜寡孤獨——老而無妻為鰥,老而無夫為寡,幼而喪父為孤,老而無子為獨。這四種人,都是政府優撫救濟的對象。

貨惡其棄于地——注意這句話的語法結構。下“力惡其不出于身”同。惡——討厭,恨。 謀閉而不興——陰謀杜絕而不興起。 盜竊亂賊而不作——盜竊、作亂、賊為三種危害社會的人。注意盜與賊的不同——“盜”指一般的盜竊,“賊”指“殺人、害人”。作,義同“興”。

外戶而不閉——從外門把門拉上而不上閂。戶——名動用作動詞。按史家常把太平盛世稱為“夜不閉戶”。

大人世及以為禮——天子諸侯把傳位給兒子或弟弟作為禮制。父終子嗣為“世”,兄終弟接為“及”。按商代諸侯天子無子則傳位給弟弟。“世及”是“以”的賓語,因強調而提前。下二句同。

以為固,把„„作為固守措施。固——這里用作名詞。 禮義以為紀——把禮義當作(治國)綱紀?!墩f文》——“紀,絲別也”。 以賢勇知——以勇者智者為賢。

謀用是作——陰謀由此而產生。用——介詞,因,由。是——指示代詞, 這。按——“謀用是作”與“兵由此起”對文。

著其義——使其義著,使動用法。義,合理的事情。下“著有過”同。 考其信——使其信得以成就,使動用法???,成就,完成。

刑仁——以仁為準繩。名詞的意動用法。刑——鑄造器物的模子(后寫作“型”),引申為法則,準繩。

示民有常——指示人民要有常規。

在執者去——執,為“藝”(種植)的本字,會意,引申為權勢。(后來寫作“勢”)

教學相長

【補充注釋】

佳肴——美味的肉食。肴——從肉爻聲。 旨——說文——“美也,從甘匕聲。”

至道——好到了極點的學說。至——形容詞。 知困——知道困惑。困——困惑不通。 自反——自我反省。

教學相反——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

學學半——直譯 為:教和學各一半;意譯 為:教和學是有機的統一體。 其是之謂乎——大概說的是這個意思吧.其——句中語氣詞,大概。“是”為“謂”的賓語。

博學

【補充注釋】

篤行——篤,老實。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除非不學,學了如果學不會,決不放手。下幾句仿此。

人一能之——別人一次能學會它。能——動詞,能學會,能做到(與今能愿動詞的“能”稍異)。

已百之——自己學習它一百次。百——用作動詞,學一百次。 果能此道——果真能實行這個方法。能——動詞,能實行。

誠意

【補充注釋】

誠其意——使自己的心意誠實。誠——形容詞使動。

如惡(wǜ)惡(â)臭——好像討厭不好的氣味。前“惡”動詞,后“惡”形容詞。臭(xiǜ)——會意字,氣味(本義)。今有“臭味相投”、“乳臭未干”。

如好(hào)好色——好像喜歡漂亮的女色。好(hǎo)——漂亮,貌美。色——這里指女色。

此之謂自謙——這就叫作心安理得。謙——通“慊”(qiâ),滿足。 小人閒居為不善——小人獨處時就會作不善的事情,(因為無人監督)。閒居,獨處。閒音Xián。

無所不至——沒有什么達不到的,即沒有什么壞事做不出來。 著其善——張揚他的善行。著——使„„顯示,使動用法。 人之視已——之,介詞,用在主謂結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如見其肺肝然——好像看見他的肺肝一樣。如„„然——像„„的樣子。

“此謂”句——這就叫做心中有實在的東西,一定顯露在外面。誠——指實在的東西,此處指邪念。形——表現,顯露。

其嚴乎——真是嚴肅可畏啊。

富潤屋——富裕能使屋子生光彩。潤——形容詞使動。下句同。 德潤身——善德能使身荷寵光。

心廣體胖——心胸開闊了,身體也會安泰舒坦。“心廣”是“體胖”的條件。 【思考與練習】

一、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

1、若是其貨也,喪不如速貧之愈也。

2、夫子式而聽之。

3、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4、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5、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6、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

7、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8、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二、把下面幾段話譯成現代漢語。

1、《苛政猛于虎》全篇。

2、P211《大同》第2段。

3、P213《教學相長》全篇。

4、P214《博學》全篇。

三、翻譯下列句子。

1、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2、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3、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4、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5、以賢勇知,

6、刑仁講讓。

7、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8、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人,已千之。

9、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10、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通論

(七)——判斷句,也字

一、判斷句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是根據謂語性質對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式。古代漢語的謂語可以由名詞充當,也可以由動詞和形容詞充當。一般說來,由名詞性成分充當謂語的是判斷句,由動詞性成分充當謂語的是敘述句,由形容詞性成分充當謂語的是描寫句。古代漢語的描寫句比較簡單,且與現代漢語基本上沒什么差異,我們不講,敘述句比較復雜,下一節將要講到,本節只講判斷句。

(一)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語言表達形式

現代漢語的判斷句基本形式是用判斷詞“是”來表示,如“我是中國人”,“我不是海南人”。也有不用判斷詞的,如“今天星期四”,但這種情況很少,且不能隨意運用。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從一開始就不用判斷詞“是”,后來出現了與現代漢語一樣使用判斷詞“是”的新形式,但書面語中一般仍用舊形式。在“是”還沒有演變為判斷詞以前,古代漢語判斷句主要是下面兩種語言表述形式——

1、„„者,„„也。如: (1) 彼吾君者,天子也?!遏斨龠B義不帝秦》 (2)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同上) (3)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已憂者,農夫也?!对S行》 (4)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端^故國者》

2、„„,„„也。如:

(5)制,巖邑也?!多嵅硕斡谘伞?。 (6)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同上) (7)貢之不入,寡君之過也?!洱R桓公伐楚》 (8)晉,吾宗也?!秾m之奇諫假道》 (9)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斗蜃赢斅酚邶R》

上面兩種形式,從文獻中看,只有“也”者最多,既含“者”又有“也”者較少。“也”用連判斷句末尾煞句,幫助表示判斷,“者”于主語后表示停頓。這個“者”一般認為是語氣詞,郭錫良認為是代詞,復指主語。

除了這兩種形式,還有只用“者”不用“也”和“者”“也”都不用兩種。如: (10)粟者,民之所種。晁錯《論貴粟疏》 (11)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独献印?(12)劉備天下梟雄?!冻啾谥畱稹?(13)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墩撜Z顏淵》

這兩種遠不如前面兩種常見。四種形式中,有“者”有“也”者判斷的意味最佳,“者”“也”都者這種判斷的意味最弱,加上“也”,判斷的意味就得到加強。如(11)句《孟子·縢子公上》為:

(14)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 加了“也”,判斷的意味就明顯了。由于古書沒有標點,這種“者”“也”都不用的判斷句在斷句中就更難些,后兩種可以說是前兩種的變異。“者”“也”都不用這種如果判斷句單獨出現,則主語和謂語之間一般要加逗號停頓。

以上是古代漢語判斷句的第一大類形式,這種類型有兩個特點——一是主謂之間書面上一般要加逗號表示較長的停頓,二是用語氣詞“者”“也”。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還有另一種大類型,它們在主謂之間往往都不需加逗號,又分為三種情況。

1、主語和謂語之間有副詞“誠”“亦”“皆”“乃”“即”等。如: (15)此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馮諼客孟嘗君》 (16)子誠齊人也!《夫子當路于齊》 (17)是亦圣人也?!对S行》 (18)充即廬江人?!妒勒f新語·方正》 (19)丘之所言皆吾之所棄也?!肚f子·盜跖》 其中,“誠”“乃”“即”是加強判斷肯定語氣的,帶有申明或辯白的口氣,“誠”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的確”,“乃”“即”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就(是)”“便(是)”,因此在白語文中,“即”“乃”后面還可以加判斷語“是”,說成“即是”“乃是”。由此可知,“即”“乃”本身并不是判斷詞。

2、主語和謂語之間有語氣詞唯(惟、維)聯系。如: (20)民惟邦本?!秱喂噬袝遄又琛?(21)是維皇帝?!妒酚?middot;秦始皇本紀》 此類判斷句中的“維(惟)”很像判斷詞,其實是句中語氣詞,其作用是引用謂語和加強語氣,若換上副詞“乃”“即”,肯定的語氣會變得強一點。我們之所以說它們不是判斷詞,是因為它們的后面不僅可以跟著名詞,還可跟著形容詞和動詞,跟著形容詞的是描寫句,跟著動詞的是敘述句。如:

(22)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秾m之奇諫假道》 (23)百工維時?!渡袝尢罩儭?/p>

例(22)中的“馨”是形容詞,例(23)中的“時”是名詞活用為動詞,“及時”之意。

3、主語和謂語之間加動詞“為”。“為”是一個包羅萬象,用途很廣的一個動詞,有點類似于英語的do,幾乎可譯成任何一個動詞。如我們在前面的文選中學過的“為之駕”“為國以禮”“殺雞為黍而食之”“喪之欲速貧,為敬叔言之也”各自可譯為“安排”“治理”“煮”“針對”等。由于它經常用在名詞或代詞之間,因此動詞的意味逐漸減弱,有時十分接近判斷詞“是”。如:

(24)余為伯儵,余而祖也?!蹲髠?middot;宣公三年》 (25)汝姓何,是荷葉之荷,河水之河?!侗笔?middot;何晏傳》 例(24)為兩個判斷句,一個用“為”,一個不用。例(25)也含兩個判斷句,“是”與“為”互文而用,意為即是荷葉之荷,又是河水之河。

但是,真正相當于判斷詞“是”的例子并不用,這可能是文言文中已有語氣詞“也”這種形式,而口語中后來又有判斷詞“是”這種形式,使得“為”作判斷詞不能廣泛推行。古漢語中類似判斷詞的“為”,很多還有實在的動詞義,如“潁叔為潁谷封人”的“為”是“擔任”的意思,教材中所舉的四個例子雖然可譯為“是”,但動詞義還比較實在,因此,王力先生認為不是真正的系詞,而是以敘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斷。

判斷句的否定形式是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否定副詞“非”。如: (26)是非君子之言也?!队凶又运品蜃印?(27)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跺渴蹇迬煛?“非”雖然可譯為“不是”,但這是否定整個謂語的,不是“不”與“是”的結合體。 由于古文中省略主語的情況比現代漢語多,所以古代漢語中省去主語的判斷句也比現在要多,在理解和翻譯時要補上主語,這是需要加以注意。

(二)“是”和判斷句

“是”在古代漢語中最常見的用法是作指示代詞,在判斷句經常用到“是”字??勺鲋髡Z,也可作謂語。做主語時有兩種情況:一是單獨做主語,一是復指前面的話,與前面的話一起做主語,第一種情況主語往是人或物,第二種情況主語往往是一件事。

先看第一種情況: (1)是吾寶也?!蹲髠髻夜辍?(2)是助王息其民者也?!囤w威后問齊使》 例(1)的“是”指物,例(2)的“是”指人。 第二種情況如: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秾m之奇諫假道》 (4)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督覍ηG宣王》 (5)即有所取者,是商賈之人也?!遏斨龠B義不帝秦》

(6)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這種句子的“是”是復指前面的話,指的是一件事。如例(3)中“是”復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這件事。其余類推。

上述兩種情況的“是”,由于用在名詞性成分之前,往往被人誤解為判斷詞,實際上是指示代詞,這可以從兩方面來旁證。一是“是”可說成“此”,一是當句中有“是”又有副詞時,“是”總是放在副詞之前,而不在副詞之后。如:

(7)至攘人犬豕雞豚,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 (8)至入人欄顧取人馬牛者,其不義又甚攘人犬豕雞豚。此保故也?(同上) (9)日月星辰瑞歷,是禹桀之所同也?!盾髯犹煺摗?/p>

(10)繁啟蕃長于春夏,畜積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同上) 例(7)(8)出于同一篇文章,前用“是”后用“此”。例(9)(10)也是出于同一篇文章,前用“是”,后用“是又”(而不是“又是”)。前面我們講過古漢語判斷句的形式時,所

舉的例(17)“是亦圣人也”結構同此。

我們之所以說上述“是”不是判斷詞,還因為這個“是”有時可不用,教材中(P246)舉了三個例子。又如:

(11)不忘恭敬,(是)民之主也?!稌x靈公不君》

以上的“是”都是指示代詞,而不是判斷詞,但判斷詞“是”就是從這種形式中逐漸演變而成的。

(12)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墩撜Z里仁》 (13)巫嫗,弟子,是女子也?!妒酚浳鏖T豹治鄴》 當要表達一件事所用文字很長時,不用“是”復指就顯得主謂之間前后之間失衡,用“是”字復指如例(3)至例(6),則后面可獨立成句,主謂之間就顯得平衡。而例(12)主語較短,不用“是”字句子也不會失衡。用“是”后復指意味逐漸變弱,幫助判斷的作用逐漸加強,例(13)主語謂語字數卻很少,用“是”復指大可不必,應認為是演變為判斷詞了。但現代漢語的判斷句是沒有語氣詞的,故真正的判斷句應該是句末不用“也”。這種新形式的判斷句西漢以前只出現個別例子,東漢以后逐漸增多,但由于文言文比較保守,所以直到清代如《聊齋志異》,判斷句仍采用舊形式,而判斷詞是“是”又無語氣詞“也”的新形式主要出現在口語色彩較濃的文章中,這也說明舊勢力是不輕易退出歷史舞臺的。

“是”是指示代詞作謂語的最常見是在判斷句中,教材中舉了三個例子,如“湯之問棘也是已”、“湯之問棘也”是主語,“是已”是謂語,譯為現代漢語是——湯問棘的時候(是)這樣的。下面再舉例:

(14)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墩撜Z·微子》 下面講“是”的其他用法。

“是”作指示代詞,還可用賓語前置句式中復指,如“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句中前“是”復指“不谷”(我),后“是”復指“先君之好”,都是作賓語前置。關于這種用法,下面講敘述句中將詳細分析。

“是”的一另一種用法是作形容詞,意為“對”、“正確”。 (16)覺今是而昨非。陶潛《歸去來兮辭》 (17)是已而非人,俗之通病。劉開《問說》

(18)于是上問朝臣兩人孰是。„„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內史鄭當時是魏其,后不敢堅對,余皆莫敢對?!妒酚?middot;魏其武安侯列傳》。

“是”作這種用法時,有時可作意動用法帶賓語,這種情況在理解上要多加注意,如例(17)“是已”是“以已為是”,例(18)是魏其是“以魏其為是”。

附——秦漢時期含判斷詞的判斷句 (1)韓是魏之具也?!稇饑?middot;魏策》 (2)此是欲皆在王,而憂在員海?!稇饑?middot;中山策》 (3)此是何種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4)此必是豫讓也?!妒酚?middot;刺客列傳》 (5)此是家人言耳?!妒酚?middot;儒林列傳》 (6)天子識其手書,問其人,果是偽書?!妒酚?middot;封禪書》 (7)龜者是天下之寶也?!妒酚?middot;龜策列傳》 (8)巫嫗,弟子,是女子也?!妒酚?middot;西門豹治鄴》 (9)是是竹夢,人主有死者。

(10)若枯即是常,常即是枯,則應榮時凋零,枯時結實。范縝《神滅論》

(三)判斷句的話用

判斷句是用謂語所指對主語所指進行判斷的句子。主語所指和謂語所指有時是用一事

物,有時主語所指只是謂語所指范圍內的其中一類。從邏輯上講,前者為同一關系(或重合關系),后者為種屬關系(或上下位關系)。如:

(1)(此)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 《馮諼客孟嘗君》 (2)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遏斨龠B義不帝秦》 (3)鬼候、鄂候、文王,紂之三公也。 (4)董狐,古之良史也?!稌x靈公不君》 (5)制,巖邑也?!多嵅硕斡谯场?(6)而母,婢也?!遏斨龠B義不帝秦》 前三例主語所指與謂語所指為同一事物,是同一關系,后三例主語所指只是謂語所指的一部分,是種屬關系。前者主語與謂語可以互換而意思基本未變,后者主語與謂語一般不能互換。

總之,真正的判斷句如上兩類,其形式與內容是一致的。所謂判斷句的話用,是指形式上為判斷句,而內容上卻并非表示判斷,從古漢語來看,主要有三種情況:

1、采用判斷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修辭方法

這種情況現代漢語很常見,即比喻中的暗喻。如“長征是播種機”,形式上是判斷句,表達的卻是比喻的內容,“長征”和“播種機”構不成判斷。古代漢語此類情況也不少,如:

(1)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韓愈《答李翊書》 (2)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墩撜Z·顏淵》 (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盾髯?middot;王制》 (4)曹公,豺虎也?!冻啾谥畱稹?例(1)的“氣”和“水”、“言”和“浮物”既不是同一關系又非種屬關系,構不成判斷,而是用判斷句的形式來表示比喻的內容,譯為現代漢語是——思想修養(氣),就像水一樣,語言形式,就像浮在水上的物體一樣。其余類推。

2、用判斷句的形式表示因果關系的內容。

這種情況現代漢語也有采用的是“之所以„„是因為„„”的形式,如“他昨天(之所以)不來,是因為突然生病了”。但現代漢語用了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所以因果關系的意味非常明顯,換句話說,其因果內容是顯性的,人們完全不覺得它是用了判斷句的形式。古代漢語這種情況很是常見,但由于沒有關聯詞,其所表示的因果關系內容是隱性的,需要認真揣摩。如:

(5)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類也?!镀磙伤]賢》

(6)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恶T諼客孟嘗君》。 (7)所為見將軍者,欲以救趙也?!遏斨龠B義不帝秦》 (8)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队|龍說趙太后》

(9)此其近者禍其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同上)

(10)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論語·憲問》

上述例子都是因果復句,表示結果的分句在前,表示原因的分句在后,譯成現代漢語的時要在后一分句前加“是由于(是因為)”,如例(5)要譯為:建了一個官職,三樣東西都做成了,(這是因為)他能推舉自己的同類啊。上述所用的判斷句形式,有“„„也”和“„„者,„„也”兩者,后一種意義比較外顯一點,前一種則比較隱蔽,應該特別引起注意。

3、用判斷句的形式表示一種比較復雜內容,這種情況中的主語所指和謂語所指既不能用邏輯上的判斷句去分析,也不是表示比喻和因果關系的內容,而是表示一種邏輯關系。如:

(11)夫戰,勇氣也?!恫軇フ搼稹?(12)百乘,顯使也?!恶T諼客孟嘗君》

例(11)的“戰”和“勇氣”,例(12)的“百乘”和“顯使”,很難構成邏輯上的判斷,因為它們既不是同事物,又非同一類別,但它們是有一定關系的,所以能用判斷句的形式來表示。例(11)意為“打仗是要靠勇氣的”,例(12)意為“(擁有)一百輛兵車那是很顯貴的使者了”。

三種活用中,從出現的頻率來看,第二種最多,第三次最少,第一種介于中間。從理解的難度看,第一種最容易,第二種尤其是只有語氣詞“也”者最難,第三種也較難。

二、也

“也”是古代漢語中最常見的一個語氣詞,它可以放在句末,也可以放在句中。

(一)用于句末

1、用于判斷句中,幫助表示判斷語氣。這是“也”的基本用法。上面講到判斷句時,第一大類型后兩種情況不用“也”,第二大類型主謂之間有“維”和“為”時一般也不用“也”,但這在判斷句中出現得并不多,其余都用“也”字,就連最初含判斷詞“是”即“是”由指示代詞演變為判斷詞的前期,句末仍往往還用“也”字,因此可以說,“也”是古代漢語判斷句主要標志。例不贅。

2、用在敘述句中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稜T之武退秦師》 (2)不如吾聞而藥之也?!蹲赢a不毀鄉?!?(3)孟嘗君固辭不往也?!恶T諼客孟嘗君》 敘述句中的“也”,仍然表示肯定語氣,而不是表示陳述語氣。如例(3)如果去掉“也”,則變成純粹的陳述句,加上“也”,就增加了肯定的語氣。

3、用在祈使句中

(4)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多嵅硕斡谯场?(5)吾其還也?!稜T之武退秦鄴》

祈使句中的“也”本身并不表示祈使語氣,而是對這種祈使加以肯定,因為不用“也”,仍然是祈使句,上述例句中的祈使語氣是由否定副詞“無”和句中語氣詞表示的,試看下面的祈使句,它們都沒有用“也”。

(7)(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洱R桓公伐楚》 (8)吾子其無廢先王之功!《左傳隱三年》 (9)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與例(4)(5)(6)一樣,此三例的祈使語氣是由句中語氣詞“其”表示的,例(8)“其”、“無”并用。

3、用于疑問句中

(10)敢問何謂也?《鄭伯克段于鄢》

(11)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齊晉鞌之戰》 (12)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馮諼客孟嘗君》 疑問句中的“也”并不表示疑問語氣,上述例句中的疑問語氣是由疑問詞(代詞或副詞)來表示的,去掉

“也”后,疑問語氣未變,加上“也”,是對疑問的肯定。下面同樣是含疑問代詞“何”、“誰”或疑問副詞“若之何”的句子,都沒有用“也”一樣表示疑問。

(13)孟嘗君曰:“客何好?”《馮諼客孟嘗君》 (14)桀溺曰:“子為誰?”《論語·微子》

(15)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論語·微子》

4、用在復句中

(16)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跺渴蹇迬煛?/p>

(17)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墩撜Z·微子》 (1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墩撜Z·公冶長》 (19)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镀钷伤]賢》

前二例為假設復句,后二例為因果復句,例(18)由因及果,例(19)由果及因,“也”都用于后一分句末尾,表示對結果或原因的肯定和確認。

總之,句末語氣詞“也”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判斷肯定語氣。

(二)用于句中

“也”用在句子中表示停頓跌宕語氣。

1、用于單句的主語后,可譯為“啊”等。 (20)師與商也孰賢?《論語·先進》

(21)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人將至云爾?!墩撜Z·述而》 (22)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多嵅硕斡谯场?。

應該指出來是,用于主語后的“也”是連上讀,而不是得下讀的。(20)(22)本來都可不用“也”,用了之后使語氣得到舒緩。

2、用在表時間的詞語后面,可譯為“啊”。 (23)今也則亡?!墩撜Z·雍也》

(24)今也,南蠻鴂舌之人,非先王之行?!对S行》 (25)古也墓而不墳?!抖Y記·檀弓》

用在時間詞后面的“也”如果去掉,就沒有了舒緩語氣,前后結合得很緊。語氣詞“者”可用于時間詞后表提頓,二者作用相似,試看下面例子:

(26)古者冠綿縫,今也橫縫?!抖Y記·檀弓》 (27)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墩撜Z·陽貨》

3、用于復句中的第一個分句后,這個分句往往是表時間狀語。如: (28)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墩撜Z·子張》 (29)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抖Y運·大同》 (30)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論語·憲問》 上三例中,前二例的第一分句為時間狀語,可譯為“„„的時候啊”,如例(28)“君子之過也”譯為“君子犯錯誤的時間啊”。

通論

(八)——敘述句、矣字、焉字

一、敘述句

敘述句是以動詞為謂語的句子,與判斷句和描寫句相比,古代漢語的敘述句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地方要多一點,主要是某些雙賓句、為強調賓語而把賓語提前的賓語前置句、被動句和表示動量的敘述句。下面逐一分析。

(一)雙賓句

在現代漢語中,雙賓語一般只出現于授予性或問詢性動詞的后面。如: (1)他送給我一本書。 (2)我告訴他一個好消息。 例(1)的“我”和“一本書”,例(2)的“他”和“一個好消息”分別作“送”和“告訴”的賓語,靠近動詞的一般指人,是近賓語,離動詞較遠的一般指物,是遠賓語,近賓語一般為間接賓語,遠賓語一般為直接賓語。如上二例的“我”、“他”為近賓語、間接賓語,“一本書”和“一個好消息”為遠賓語、直接賓語。

古代漢語的雙賓語要比現代漢語多得多,因為能帶雙賓語的除授予性和問詢性動詞外,一般的及物動詞也可以帶雙賓語,特別是泛動詞“為”。授予性和問詢性動詞教材中各舉一

例,此不贅,其他及物動詞帶雙賓語的這里再舉一些例子:

(3)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畫蛇添足》 (4)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赤壁之戰》 (5)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論語·先進》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莊子《逍遙游》 (7)然足下卜之鬼乎?《陳涉世家》

(8)天其或者欲盈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罰?!缎滦蛏浦\》 (9)遂受其幣而借之道。(同上) 七例中前四例為泛動詞“為”,后三例為其他一般及物動詞,這些非授予性非問詢性動詞所帶的雙賓語,譯成現代漢語時一般是把間接賓語加上介詞,組成介詞結構并調至動詞謂語前作狀語,如“為之足”要譯為“給它添上腳”,“為之下”譯為“給他當下屬”,“卜之鬼”譯為“向鬼占卜過這件事”(“卜之鬼”的“之”為直接賓語)。又如教材中的“奪之門”譯為“向他們關門”,“立之君”譯為“給他們立了國君”。

這種一般及物動詞帶的雙賓語,有些“之”似乎可以理解為“其”,如“閉之門”、“奪之食”似乎與“閉其門”、“奪其食”相同,有些“為”字似乎可以解釋為介詞“為”(wei),有些書也這樣理解,但我們同意王力先生的觀點,認為這樣處理是不對的。因為盡管古書中也有“之”用于動詞后面義同“其”者,如“聞之死”(禮記·檀弓)、“度之欲有言”(漢書·曹參傳),但這種句式中的“之”與后面的動詞或形容詞組成主謂詞給作前面動詞的賓語,與雙賓語的“之”后面跟著名詞判然有別。古漢語中也有“為(wei)+代詞或名詞+動詞”的句子,如“士為知已者死”,但這種句式后面是一個動詞,與雙賓語句的“之”后為名詞是不同的。

英語中也有非授予性和問詢性動詞帶雙賓語的,如“He bought me a book”,譯成漢語時也要把間接賓語me加介詞后調到謂語前作狀語,譯為“他給我買了一本書”(而不是“他買我一本書”),正好與古漢語一般及物動詞的雙賓語譯成現代漢語走的是同一條路。

(二)表強調的賓語前置

現代漢語的賓語是放在謂語后,古代漢語大多數也如此,但還有三種情況是賓語要放在謂語前——一是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中賓語時,二是否定句中某些代詞賓語時,三是強調賓語時。前兩種后面將要講到,這里只講第三種情況。

在古代漢語中,不管是詞作賓語還是詞組作賓語,為了強調都可以提到動詞謂語前,然后用指示代詞“之”或“是”(有時用“實”)來復指,動賓結構由“動詞+名詞性賓語”變為“名詞性賓語+指示代詞“之”(或“是”)+動詞”這樣的語序。如“繼先君之好”強調賓語“先君之好”,要說成“先君之好是繼”,“其謂祁類矣”為強調賓語“祁奚”,要說成“其祁奚之謂矣”。教材中的已經舉了幾個例子,再如:

(1)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

(2)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論語·陽貨》

(3)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 (4)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秾m之奇諫假道》 若不強調,例(1)“爾是過”應說成“過爾”,例(2)“斯人之徒與”應說成“與斯人之徒”,例(3)“何常師之有”應說成“有何常師”,例(4)“虞虢之謂”應說成“謂虞虢”,例(1)的“是”,例(2)(3)(4)的“之”,都是指示代詞復指它前面的名詞性賓語。

這種強調賓語面前置的情況,有時還在前置賓語前面加副詞“惟”“(唯)”,教材中已舉了幾例,這里再舉幾個例子:

(5)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蹲髠?middot;宣公十五年》 (6)當臣之臨河持竿時,心無雜慮,唯魚之念?!读凶?middot;湯問》

(7)惟陳言之務去。韓愈《答李翊書》

(8)諸君無意則已,諸君而有意,唯余馬首是瞻?!恶T婉貞》

含“唯”的賓語前置句,強調的意味更濃,形式上也更容易分辨,其中很有幾個已經凝固成了成語,如“惟命是從”、“唯你是問”、“唯利是圖”等。

相比之下,當指示代詞作寫賓語時,有時候只把賓語提前而不再用“是”、“之”復指,因此在分辨時就顯得比較困難。如:

(9)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洱R桓公伐楚》 (10)維葉莫莫,是刈是濩?!对娊?middot;周南·葛覃》 如果不強調的話,例(9)應為“寡人問是”,例(10)應為“刈是濩是”。由于“是”可單獨作前置賓語,又可以復指前置賓語,如果不注意的話就容易混淆。如:

(11)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对娊?middot;魯頌·閟宮》 此例中的“戎狄”、“荊舒”均為前置賓語,而例(9)處于相同位置上的“寡人”卻是主語,“是”才是前置賓語,應注意二者的區別。

應指出的是,這種結構中的“之”、“是”,中學教材當作助詞,沒有詞匯意義,其語法作用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三)被動句

被動句是與主動句相對而言的,它們是根據主語和謂語之間的施受關系對敘述句分類得出的兩種句式。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動作的發出者(或稱施事者)的句子叫主動句,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動作的接受者(或稱受事者)的句子叫被動句。主動句的受事者為賓語,可能出現,也可能不出現,被動句的施事者可能出現,也可能不出現,下面先以現代漢語為例來說明。

(1)他吃了。

主動句(2)他吃飯了。

(3)飯吃了。——無形式標志

被動句(4)飯被他吃了。有形式標志引進主動者 (5)飯被吃了。有形式標志 沒有引進主動者

前二例為主動句,其中例(1)受事者沒有出現,例(2)受事者出現了。后三例為被動句,其中例(3)施事者沒有出事,例(4)施事者出現了。例(3)是沒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句,即意念上的被動句,例(4)是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句,其形式標志為介詞“被”?,F代漢語中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句主要是“被”字句。

古漢語中意念上的被動句出現的歷史比較早,也比現代漢語更為常見。古代漢語意念上的被動句譯成現代漢語時有的可不加“被”,有的必須加“被”,如:

(5)如此,則將軍之仇報?!肚G軻刺秦王》 (6)故不能推車而及?!洱R晉鞌之戰》 (7)牧以讒誅。蘇洵《六國論》 譯成現代漢語時前一例不加“被”,后二例必須加“被”,例(6)要譯為“所以不能推車而被趕上”,例(7)要譯成“李牧因為讒言被殺”。

這一節我們主要是講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句。古代漢語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句有四種——“於”(“于”)字句,“為”字句,“見”字,“被”字句。下面逐一分析。

1、“於”字句

上面講過,被動句的施事者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於”的作用是引出施事者即行為的主動者,“於”字的這種用法出現得比較早,據研究材料,西周金文中已經出現。如:

(1)矢乍(作)冊麥易(賜)金于辟矢?!尔溩稹?/p>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侯作冊,麥被辟候賞賜了金(銅)。

引出行為的主動者“於”的出現,使被動句在表意上明顯凸現,因而可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甲骨文中,我們還沒有發現有形式標志的被動句,只有意念上的被動句,全文中出現了有“於”作形式標志的被動句,但仍有不少意念上的被動句。而當無形式標志時,主動句與被動句是同形的,容易發生混淆。甲金文意念上的被動句如:

(2)鹿禽(擒)。 (3)麥易(賜)赤金?!尔湻蕉Α?/p>

例(2)不會產生歧義,譯為現代漢語是“鹿被捉住了”,例(3)就費躊躇了,因為主語為人,既可能是動作的施事者也可能是動詞的受事者,根據文意,應是后者,譯成現代漢語是“麥被賜予赤金”。不難看出,“於”字對識別主動句被動句起看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當主語為人而容易引起混淆時,“於”的有與否就成了主動被動的標志。如:

(4)夫破人之與破於人也,臣人與臣於人也,豈可同日而論哉! (5)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盾髯?middot;修身》 (6)物物而不拘於物?!盾髯?middot;天論》

(7)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沿人者食於人?!对S行》 (8)先發制人,后發制於人?!稘h書·項羽傳》 不過應該指出的是,“於”字句中被動的意義是由及物動詞來表示的,而不是“於”本身能表示被動,“於”的作用只是引出施事者即行為的主動者。由于“於”字的功用,它一出現之后,后代在容易發生混淆的地方都用“於”了,但還有個別地方仍然主動被動同形,要予以充分注意。如:

(9)西域諸國大率士著,有城郭田畜,與匈奴、烏孫異俗,故皆役屬匈奴?!稘h書·西城傳》師古注——“服屬于匈奴,為其所投使也。”

(10)行可百余日,乃至條支。國臨西海,暑濕,田稻,有大鳥,卵如甕,人眾甚多,往往有小君長。安息役屬之,以為外國。(同上)師古注——“安息以條支為外國,如言蕃國也。”

二例都有“某役屬某”,但前例為被動句,后例為主動句,顏師古擔心讀者理解錯,故加以注解。

還應該指出來的是,介詞“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和引出處所有時不容易確定。 (11)屈原放逐於楚國?!尔}鐵論·相刺》

(12)昔司馬喜臏腳於宋,卒相中山。鄒陽《獄中上梁王書》

例(11)的“放逐於楚國”可以理解為“被楚國放逐”也,可以理解為“在楚國被放逐”。例(12)的“臏腳於宋”可以理解為“被宋人挖去膝蓋”,也可以理解為“在宋國被挖腳膝蓋骨”。正因為“於”雖然使主動被動有識別的標志,但也引出行為的主動者和引出處所糾纏不清,所以,當有更好的被動句式產生之后,它就讓位于新的更好的形式了。

2、“為”字句

“為”字表示被動時是介詞,讀作wei(其它介詞讀wei)。“為”字句最典型的結構為“為+名詞(施事者)+及物動詞”。如:

(1)卒為天下笑?!遏斨龠B義不帝秦》 (2)止,將為三軍獲?!蹲髠?middot;襄公十八年》

(3)免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五蠹》 (4)吾屬今為之虜矣?!而欓T宴》 (5)道術將為天下裂?!肚f子·天下》 (6)炮臺悉為逆據?!度锟褂ⅰ?上述六例中,前二例主語沒有出現,中二例主語為人,后二例主語為非生物,可以看出,在主語出現時,主語如果是非生物,去掉“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句子被動的性質沒有改

變,只是變成意念上的被動句而已,主語如果是人,去掉“為”及它后面的施事者,則句子就可能由被動變為主動了,如例(3)變為“身笑”。

上述被動結構中,施事者也可以不出現,如: (7)父母宗族,皆為戮沒?!妒酚?middot;刺客列傳》 (8)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妒酚?middot;陳涉世家》

(9)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將為戮乎?《齊晉鞌之戰》

上述含“為”的被動句,無論施事者是否出現,其結構都跟現代漢語的“被”字句相同,只要簡單地把“為”釋成“被”就可以了。

“為”字表被動時后來還發展出“為„„所”式,“為字后面的施事者有時候出現,有時候不出現。據王力先進研究,“為„„所”式出現于漢代。如:

(10)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投于河,為魚鱉所食?!肚f子·盜跖》 (11)衛太子所江充所敗?!稘h書·霍光傳》 (12)贏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妒酚?middot;魏公子列傳》 (13)復為匈奴所得?!稘h書·張騫傳》 (14)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妒酚?middot;項羽本紀》 (15)其射猛獸亦為所傷亡?!妒酚?middot;李將軍列傳》 上述六例,前四例施事者出現了,后二例施事者沒有出現,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省略,出現的頻率遠沒有前者多。相對而言,“為„„所”式只比原來的句式多了一個“所”字,但被動的意味更明顯,且沒有歧義,故它出現后便成了一種比“於”字還要常用的句式,直到現代漢語書面語中仍在使用,如“為風雪所阻”,“為事實所證明”。而原來那種不用“所”的句式,由于“為”字還有其他意義,有時候會產生歧義,故后來比較少用了,現代漢語中基本沒有看到。容易產生歧義的例子如:

(16)后世必為子孫憂?!墩撜Z·季氏》 (17)若信者亦已為禽矣?!妒酚?middot;淮陰侯列傳》 例(16)的“為”可以是介詞“替”,可以是介詞“被”,還可以是動詞“成為”,分別譯為“后代一定替子孫們擔憂”,“后代一定被子孫們擔憂”,“后代一定成為子孫們的憂患”。例(17)的“為”可以理解為動詞“成為”,也可以理解為介詞“被”,前者可譯為“像我韓信也已成為俘虜了”,后者可譯成“像我韓信已經被俘虜了”。正因為容易產生歧義,所以后來被“為„„所”所取代。

3、“見”字句

單純用“見”作被動的被動句結構比較簡單,其結構為“見+動詞”,施事者不出現。如:

(1)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洱R桓晉文之事》 (2)樂羊以有功見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俄n非子·說林上》 (3)汝可疾去矣,且見禽?!妒酚?middot;商君列傳》

(4)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史記·屈原列傳》 (5)厚者為戮,薄者見疑?!俄n非子·說難》 只用“見”的被動句,“見”表示被動,相當于“被”。上述后二例“見疑”、“被謗”對舉,“為戮”、“見疑”對舉。

“見”字句如果要引進行為的主動者,需要與“於”字句配合使用,組成“見+動詞+於+施事者”的結構。如:

(5)臣誠恐見斯於上而負趙?!读H藺相如列傳》 (6)昔者彌子瑕見愛於衛君?!俄n非子說難》

上述只用“見”的“見+動詞”結構,后來產生了另一種新用法,“見”不再表被動,

而是表示動作偏指一方(有人把這種用法的“見”稱為副詞)。如:

(7)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李密《陳情表》 (8)冀君實或見恕也。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例(7)的“慈父見背”意為慈祥的父親背我而去,例(8)的“或見恕”意為“或許原諒我”?,F代漢語的“見諒”、“見怪”、“見笑”還保存了這種用法。由于同一結構可表達兩種意思,容易產生歧義,故“見+動詞”這種句式后來很少使用。

4、“被”字句

“被”用于被動句是最后起的,大致出現于戰國末期,“被”用于被動句是從“被”的動詞義“遭受”發展而來的。如:

(1)而民不被其澤?!睹献?middot;離婁上》 (2)寡人不祥,被于宗廟之崇?!恶T諼客孟嘗君》 戰國末期,“被”字由遭受義發展為表示被動,如:

(3)今兄弟被侵,必攻也,廉也;知已辱,隨仇者,貞也,《韓非子·五蠹》 (4)萬乘之國,被圍于趙?!稇饑?middot;齊策》

以上“被”字還有明顯的動詞義,漢以后“被”逐漸虛化,純粹表示被動,但開始只有“被+動詞”的形式,不能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如:

(5)兄固被召詣校書郎?!逗鬂h書班超傳》

稍后,才出現了行為的主動者,魏骨之后逐漸得到推行。如: (6)臣被尚書召向。(蔡邕《被收時表》) (7)亮子被蘇峻害?!妒勒f新語方正》 “被”字句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后,“被”字句的基本格式得以完成。由于“被”字句沒有歧義,盡管它是最后起的句式,卻得到廣泛運用,一直用到現代漢語中,成為現代漢語被動句的主要句式。

從上面我們看到被動句的整個發展情況:開始是主動被動同形,沒有形式標志,接著出現了“於”字句,再接著出現了“為”字句和“見”字句,最后出現了“被”字句。由于“於”字句、“見”字句和“為”字句都可能產生歧義,而語言的交際功能要求表意明確,于是這些容易產生歧義的句式終于被被動意味較強且無歧義的“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這是語言發展中優勝劣敗的結果。

(四)古代漢語動量的表示法 動量即行為動作的數量,古今漢語在表示動量時有兩點不同。一是現代漢語一般要用動量詞,如一次(下、遍、回、趟)等,而古代漢語原來就沒有動量詞,魏晉以后雖然產生了動量詞,但文言文中一般還是采用數詞直接與動詞結果的舊形式。前者如“一鼓作氣”,后者如“三發問而近不答”(胡銓《戊午上高宗土封事》)。

二是詞序不同。古代漢語是“數詞+動詞”,數詞放在動詞前作狀語,現代漢語則一般是“動詞+數量詞”,即把數量詞放在動詞后面當補語。如:

(1)彼茁者葭,壹發五葩?!对娊浾倌向|虞》 (2)孔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矣。”《論語公冶長》 (3)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賈誼《論貴粟疏》 譯成現代漢語,例(1)“壹發”譯為“射一次”,例(2)“三思”譯為“思考三次”,例(3)“再食”譯為“吃兩頓”。

古代漢語如果要強調動作行為的數量,可以把數詞從動詞前面移到句尾,并在數詞前面加上“者”字,這樣原話就變成了截然分明的兩部分——“者”字連同前面的詞語和處于句尾的數詞,前者整個充當句子的主語,后者單獨當句子的謂語。如:

(4)(趙高)上殿,殿欲壞者三?!妒酚浝钏沽袀鳌?/p>

(5)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6)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蘇詢《六國論》

如果不強調行為動作的數量,一般語序例(4)為“殿三欲壞”,例(5)為“不匝旬而二得異地”,例(6)為“后秦再擊趙”。數量單獨抽出來放于句尾,原來的狀語升格為全句的謂語,其地位就顯得突出得多了。從翻譯的角度來看,“后秦擊趙者再”可譯為“后來秦國攻打趙國兩次”。似乎既能保留愿意,詞序也未變,但這只是從表面上看,實際上二者的語法結構是大不一樣的。

二、矣、焉

作為句末語氣詞,“矣”、“焉”和“也”一樣,都用于陳述語氣(包判斷、敘述),而與表疑問“乎”與“欲”“邪(耶)”,表感嘆的“哉”“夫”三足鼎立。由于感嘆有時與疑問有交叉之處,故也可采用陳述與疑問兩分法。古人早就認識到這二者的區別,所以柳宗元《答杜溫夫書》就說——“乎、欲、耶、哉、夫者,疑辭也;矣、耳、焉、也者,決辭也。”所謂決辭,是指陳述確決語氣。雖然同為“決辭”,但它們之間是有明顯的區別的,下面就講“矣”“焉”的用法,至于“疑辭”,后面一節我們即將講到。

(一)矣字

“矣”與“也”雖然都為“決辭”,但二者的用法判然有別,正如《淮南子說林》所說——“‘也’之與‘矣’,相去千里。”

上面我們講過,“也”用于句末時的基本用法是表示肯定確認語氣,“矣”的基本用法是用于敘述句中,把已經或將要出現的新情況告訴別人。關于這點,教材中分析得非常精彩到位,這里再舉兩個例子。

(1)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左傳莊公十年》

(2)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墩撜Z子路》

例(1)原來不可,現在可了,故用“矣”;例(2)原來未“庶”,現在“庶”了,故用“矣”,原來未“富”,現在“富”了,故也用“矣”,都在報道一種新的情況。

除敘述句外,“矣”還可以用在描寫句、祈使句和疑問句的末尾。描寫句的如: (3)王之蔽甚矣?!多u忌諷齊王納諫》 (4)天之棄商久矣?!蹲髠髻夜辍?(5)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描寫句中的“矣”,不僅描寫事物靜的狀態,還陳述了這種狀態由弱趨強的過程,因此也是在報道一種新情況,當謂語前置時,就增加了夸張的語氣,如例(5)。

祈使句如: (6)子行矣!《莊子列御寇》 (7)若屬皆罷去歸矣!《史記滑稽列傳》

祈使句中的“矣”也表示了一種行為動為的進程,如例(6)原來不能走,現在可以走了,例(7)原來不能回去,現在可以回去了。

疑問句的如:

(8)人之視已,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禮記大學》 (9)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齊桓晉文之事》 疑問句中的“矣”,報道新情況的意味不如其他句子強,但仍然是報道一種新情況,它本身不能表疑問,疑問語語氣是由句中的疑問詞表示的。

總之,“矣”不管用在什么句式中,都表示一個動態的過程,與表示靜態的“也”是大不一樣的,關于它們二者用法的區別,下面一段文字表現得非常清楚。

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子重使太宰伯州黎侍于王后。王曰:“騁而左右,何也?”曰:“召軍吏也。”“皆聚于中軍矣。”曰:“合謀也。”“張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徹幕矣。”曰:“將發命也。”《左傳成公十六年》

這是太宰伯州黎與楚王的對話,楚王看到晉軍每一個動作的進程,把它們作為一種新情況告訴太宰,因此句末都用“矣”。太宰向楚王逐一解釋對方在干什么,所以句末都用“也”。在這里,“也”“矣”各司其職,是不能互換的。

跟“矣”作用相似的句末語氣詞還有一個“已”。如: (10)后雖有扁鵲,不能為已。賈誼《治安策》 (11)湯之問棘也是已?!肚f子逍遙游》 (12)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妒酚涁浿沉袀鳌?/p>

“矣”與“已”大致與現代漢語的“了”相當,有時候可以譯為“啦”。

(二)焉字

“焉”在古代漢語里是一個用法很廣的詞,它可以表示多種詞性,具體各種用法各屬什么詞性,人們的看法有時不一致。就王力先生這本教材來說,“焉”字可以作語氣詞、疑問化詞和詞尾,分別安排在教材的三處地方(另兩處分別為第二冊P276和第二冊P470)。疑問代詞的例子如:

(1)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孟子離簍上》 (2)姜氏欲之,焉辟害?《鄭伯克段于鄢》 例(1)的“焉”作賓語,“哪里”的意思。例(2)的“焉”作狀語,“怎么”“哪里”的意思。詞尾的例子如:

(3)我心憂傷,叔焉如擣?!对娊浶⊙判墶?(4)事大敵堅,則渙焉離耳?!盾髯幼h兵》 詞尾的“焉”作用同“然”,上二例都可換為“然”。疑問代詞詞尾與語氣詞的“焉”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樣——疑問代詞是動詞謂語前,詞尾是在動詞或形容詞后,語氣詞是在句末,這里講的是處于句末的語氣詞。我們說人們對詞性的分歧主要就在語氣詞。本教材的語氣詞“焉”分為三種用法——一是相當于兼詞“于是”,一是純粹的語氣詞,一是用于句起承上啟下作用。

1、兼詞“于是”

這種用法的“焉”一般人都稱為“兼詞”,因為兼有兩個詞的作用,本教材是認為兼有指示代詞和語氣詞的作用。說它是指示代詞,因為它有指代的作用,說它是語氣詞,因為它用于敘述句和描寫句末表示停頓。楊樹達認為是指示代詞,兼有介詞“于”和代名詞“是”的作用。郭錫良認為它是一個特殊的指示代詞,既是指示代詞,又同時兼有語氣詞的性質。王力重在語氣,故列入語氣詞;郭錫良重在指代,故列入指示代詞;楊樹達則從其詞匯意義來著眼。無論哪一家,都認它具有指代的作用。它常用于敘述句末尾,所指代的范圍或方面既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事物,還可能是處所,其詞匯意義“于是”隨文而譯。如:

(5)見賢思齊焉?!墩撜Z里仁》

(6)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墩撜Z微子》 (7)智者作法,愚者制焉?!妒酚浬叹袀鳌?(8)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犊琳陀诨ⅰ?(9)昔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垛叶〗馀!?/p>

(10)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抖Y記大同》 (11)積土成山,風雨生焉?!盾髯觿駥W》 (12)余收爾骨焉?!跺渴蹇迬煛?/p>

(13)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詩序》

上述最有啟發性的是例(8),前為“死于虎”,后為“死焉”,可見“焉”是指代虎的,“焉”正等于“于虎”。前三例是指代人的,“焉”分別譯為“向他們(看齊)”,“跟他(相見)”和“被他們(控制)”。中三全指代事物,分別譯為“被老虎(咬死)”,“從這里”和“在這方面”。后三例指代處所,都可譯為“在這里”。因為人或事物也是大概念的處所,所以三者都可歸入處所。

“焉”還可用于描寫句中,組成“形容+焉”的格局,描寫句中的“焉”一般用于表示比較。如:

(14)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稌x靈公不君》 (15)今宋人弒其君,罪莫大焉?!秶Z晉語王》 “善莫大焉”意為“善事中沒有哪一樣比這更大,”“罪莫大焉”意為“罪行沒有哪一種比這更大”。

“焉”不是此義講時,“焉”前面或者是不及物動詞,或者是動賓詞組,還可能是形容詞,而代詞“之”前面一般為及物動詞。試比較:

(17)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盾髯油醢浴?(18)非曰能之,愿學焉?!墩撜Z》

(19)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論語憲問》 例(18)的“能”是及物動詞,“學”是不及物動詞,例(19)的“愛”是及物動詞,“忠”是形容詞。

2、純粹語氣詞

上面講過,作為兼語的“焉”指代范用和方面,包括對象(人、事物)和處所等,如果所指代的對象和處所等在句中已經出現,句末的“兼”就不再有指代作用,而虛化為純粹的語氣詞了。純粹的語氣詞“焉”常用在敘述句末,如:

(20)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盾髯觿駥W》 (前面有“南方”表處所) (21)彼有人焉,末可圖也?!度龂緟侵局鱾鳌?(“彼”已指處所)

(2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妒酚浨袀鳌?(一篇之中已表范圍)

(23)季桓子穿井,獲如土缶,其中有羊焉?!秶Z。魯語下》 (“其中”已表處所)

有時候,句中雖然沒有表范圍、處所等詞語出現,但完全失去了代詞性,也只能算是純粹的語氣詞。如:

(24)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稌x公子重耳出亡》 (25)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說》

(26)安國為人多大略,智能足以當世取舍,而出于忠厚焉?!妒酚涰n長孺列傳》

純粹語氣詞的“焉”有時也可用于疑問句中,其疑問語氣是由句中的疑問詞來表示的,“焉”本身并不能表疑問語氣。如:

(27)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觀焉?《禮記》

(28)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者,此何以稱焉?《史記伯夷世家》(按——卞隨、務肖都是人名)

“焉”的兼詞與單純的語氣詞這兩種用法有時候分得比較清楚,但由于二者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有時候同一個句子各人看法不盡相同。試看下面的例子:

(29)崤有二陵焉?!跺渴蹇迬煛?/p>

(30)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队薰粕健防?9)的“焉”,王力本《古代

第四篇:古代漢語作業(漢語言)

古代漢語作業(漢語言)

一、寫出下列各字對應的簡體字

1憑()2竅()3籤()4確() 5擾()6勢()7曬()8謄()

二、單項選擇

1.以下注音錯誤的有:

A.月氏(yuèzhī)B.伍員(wǔyún)C.萬俟(Mósí)D.鎬 京(hàojīng )

2.下列句中,“為”的用法與其它不同的是:

A.為人謀而不忠乎?B.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C.為長者折枝,語人曰吾不能也。D.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8.以下劃線字中不屬於通假字的有:

A.人含其知,則天下不惑矣。B.不龜手之藥C.此小大之辯也

D.(曹商)見莊子曰:“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

三、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1、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

2、敬順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3、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四、簡要解答下列問題:

白文:

十三經:

之為言:

五、請指出《卷耳》各章的韻例

六、請具體指出《詩經·魏風·碩鼠》的注疏體例

七、請標點并翻譯《詩經·衛風·碩鼠》的鄭箋部份

八、閱讀王維《輞川別業》:

1、標出字面平仄

2、找出拗救

3、此詩屬於首句______韻_____起______收式______言律詩

第五篇: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通論配套練習題(北師大) 漢字練習第一套 1.填空:

(1)漢字形體演變六個階段中的前四個階段及其代表字體依次是: 商代的甲骨文、▁▁▁▁▁▁▁▁、▁▁▁▁▁▁▁▁、▁▁▁▁▁▁▁▁。

(2)我國第一部用六書分析漢字結構、說解字義的文字學著作,是東漢許慎作的《▁▁▁▁▁▁▁▁》。清代學者解釋和研究這部文字學著作的所有著述中,成就最高的是段玉裁的《▁▁▁▁▁▁▁▁》。 2.簡答:

(1)什么是“六書”?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給六書下的定義及所舉的例字是什么?

(2)以下面所舉八字為例,分別說明象形與指事,象形與會意,會意與指事,會意與形聲之間最根本的區別。

木、人(象形);本、高(指事);休、囚(會意);沐、浴(形聲)

(3)根據題中所提供材料,說明下列各字分別是用何種造字方法造的(即屬于六書中的哪一種);并且說明在所舉例句中,該字用的是它的本義或是引申義或是假借義: A.《說文》:“從,相聽也。從二人。”《鞌之戰》:“師從齊師于莘。” 答:“從”字的造字方法屬于▁▁▁。例句中“從”字用的是▁▁▁義。

B.《說文》:“顛,頂也。從頁,真聲。”《漢書·司馬相如傳》:“偃蹇杪顛。”唐顏師古注:“杪顛,枝上端也。”

答:“顛”字的造字方法屬于▁▁▁。例句中“顛”字用的是▁▁▁義。

C.顧 許慎:“顧,還視也。從頁,雇聲。”《莊辛論幸臣》:“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答:“顧”字的造字方法屬于▁▁▁。例句中“顧”字用的是▁▁▁義。

D.《說文》:“彫,琢文也。從彡,周聲。”《晉靈公不君》:“厚斂以彫墻。” 答:“彫”字的造字方法屬于▁▁▁。例句中“彫”字用的是▁▁▁義。

E.:“習,數飛也。從羽,從白(白即鼻)。”《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答:“習”字的造字方法屬于▁▁▁。例句中“習”字用的是▁▁▁義。

F.《說文》:“宵,夜也。從宀——宀下冥也,肖聲。”《禮記·學記》:“大學始教……《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答:“宵”字的造字方法屬于▁▁▁。例句中“宵”字用的是▁▁▁義。

1 G.《說文》:“術,邑中道也。從行,術聲。”《齊桓晉文之事》:“無傷也,是乃仁術也。” 答:“術”字的造字方法屬于▁▁▁。例句中“術”字用的是▁▁▁義。

H.《說文》:“本,木下曰本。從木,一在其下。”《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本”字的造字方法屬于▁▁▁。例句中“本”字用的是▁▁▁義。

I.《說文》:“辨,判也。從刀,辡聲。”(許慎:“判,分也。從刀,半聲。”)《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

“辨”字的造字方法屬于▁▁▁。例句中“辨”字用的是▁▁▁義。 3.討論與思考

(1)討論:為什么說漢字屬于表意文字系統?如何利用漢字的這種性質學習古代漢語? (2)思考:就漢語言文字而言,字與詞的的異同是是什么?

漢字練習第二套

1.單項選擇(在下列各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有一個是正確的,將正確答案的代碼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下列各組形聲字,形符相同的一組是( ) A、穎 頗 顛 項 B、裏 哀 裸 裳 C、栽 載 戴 哉 D、徒 造 迎 違

(2)、下列各組漢字,全部是會意字的一組是( ) A、莫 步 末 向 B、門 表 冠 暴 C、安 涉 秉 兼 D、而 監 集 寇

(3)、下列各組字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全部都有的一組是( ) A、刃 日 除 魚

B、象 朱 牧 聞 C、集 日 信 暴

D、山 河 旦 車

(4)、下列各組漢字,全部是形聲字的一組是( ) A、欣 斯 析 近

B、寶 牢 宇 室 C、勝 功 勤 營

D、杞 采 案 材

(5)下列各組異體字,全是聲符不同的一組是( ) A、雞鶏,線線 B、蚓螾,勝剩 C、俯頫,袴褲 D、軟輭,時旹

(6)下列各組異體字,全屬于會意和形聲之別的一組是( ) A、嶽岳,野埜 B、淚淚,慚慙

2 C、巖巖,和咊 D、襍雜,渺淼

(7)下列各組漢字,完全屬于異體字的一組是( ) A、遊游,酤沽

B、礙礙,卻卻 C、傑杰,寘置

D、蚤早,哲喆

(8)下列各組字中,不屬分化字的一組是( ) A、內納

B、尉慰 C、然燃

D、淚淚

(9)下列各句加著重號的詞,用本字而不用假借字的是( ) A、蚤起,施從良人之所至

B、卒有盜賊之警,則相與恐懼訛言,不戰而走 C、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 D、敝邑以政刑之不脩,寇盜充斥 3.寫出下列加點字的繁體字形。

收獲( ) 發射( )

經歷( )

借貸( ) 辛丑( ) 獵獲( ) 理發( )

歷法( )

憑借( ) 丑惡( ) 臺風( ) 出征( )

饑饉( )

回復( ) 干枯( ) 樓臺( ) 征兆( )

饑餓( )

重復( ) 樹干( )

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分化字、異體字現象,并寫出相應的本字、今字和正字。 A.姜氏欲之,焉辟害? B.無庸,將自及。

C.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D.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E.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F.宰夫胹熊蹯不孰,殺之。 G.宣子田于首山。 H.惜也,越竟乃免。 I.請曲縣、繁纓以朝。 J.臧宣叔逆晉師,且道之。 詞匯

詞匯練習第一套

1.詞語解釋(用現代漢語的詞、詞組或句子,簡單解釋例句下所給詞在例句中的詞義):

3 (1)《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 望洋:

(2)《許行》:“后稷教民稼穡。” 稼: 穡:

(3)《晏子春秋》:“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 齊: 濟:

(4)《禮記·學記》:“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道: 開:

(5)《晉靈公不君》:“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驟: 賊:

(6)《齊桓晉文之事》:“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蒞:

(7)《鄭伯克段于鄢》:“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亟:

(8)《鞌之戰》:“齊師乃止,次于鞫居。” 次:

(9)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旨:

(10)《齊桓晉文之事》:“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觳觫:

(11)《齊桓晉文之事》:“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愛:

(12)《學記》:“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中:

4 (13)《桀紂之失天下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 就: 走:

(14)《齊桓晉文之事》:“對曰:„將以釁鐘。?” 釁:

《鄭伯克段于鄢》:“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國: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詞義:

A.《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B.猶不改,宣子驟諫。

C.仲尼聞之,曰:“惜也。不如多與之邑。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D.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E.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F.有復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G.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 H.賢者與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倉廩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 I.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夫也。

J.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

3.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的意義,并指出它在本句中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 (1)、子倍之師而學之,亦異于曾子矣。 倍:

(2)、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 比:

(3)、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三日不食矣!” 餓:

(4).子曰:“此城濮之賦也。” 賦:

(5).楚始得曹,而新昏于衛。 昏:

(6)、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饑:

5 (7)、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竟

(8)、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 趨:

(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涂:

(10)、問者曰:"徒術而無法,徒法而無術,其不可,何哉? 徒: (11).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 聞:

(12).莊公寤生,驚姜氏。 寤:

(13).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益:

(14)、解狐乃引弓迎而射之。 引:

(15).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 月:

詞匯練習第二套

1.單項選擇題

(1)、下列加著重號的詞語不屬于雙音合成詞的是 A、若舍鄭以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B、乃筑諸侯之館 C、寡君聞命矣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驕固 (2)、下列各組詞中,全部是聯綿詞的一組是 A、憔悴 經濟 頒發

B、倉卒 參差 流離 C、匍匐 輾轉 男女

D、琵琶 清靜 組織 (3).下列詞語中,屬于疊韻連綿詞的是

6 A.猶豫、參差、蟬娟 B.扶搖、磅礴、逍遙 C.霹靂、窈窕、徘徊 D.紛缊、荒忽、蕭瑟

(4).下列各句加著重號的詞中,古今詞義相同的是 A.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無害也 B.獸蹄鳥跡之道交于中國

C.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 D.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的詞為同義項的是

A、①楚一言而定三國,我一言而亡之

②不許楚言,是棄宋也

B、①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

②五谷多寡同,則賈相若 C、①淮西寓軍帥尹少榮,剛直士也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D、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

②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圓平直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不屬同一義項的是 A、 ①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 ②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 B、 ①而其平居,??嘤诙嗉?/p>

②夫風雨霜露寒暑之變,此疾之所生也 C、 ①變所欲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②君子知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后能博喻

D、 ①而士大夫未嘗言兵,以為生事滋民,漸不可以長 ②以尊宗廟,重朝廷,防微杜漸

(7).下列各句加著重號的詞中,未用本義的是 A.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B.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 C.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車折軾 D.斬一首者爵一級

(8).下列句加著重號的詞,用本字而不是用假借字的是 A.楚師薄于險

B.敝邑以政刑之不脩,寇盜充斥

7 C.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 D.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

2、多項選擇題

(1)、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不屬于復合詞的有 A、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B、許子必織布而后衣乎 C、是社稷之臣也

D、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者也

(2)、下列加著重號的詞在句中的意義與現代常用義不同的有 A、遂乃開倉廩,假貧民

B、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C、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D、平原君乃免冠謝

(3)、下列各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屬于單純詞的是 A、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 B、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C、若仆大質已虧缺矣。

D、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E、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

(4)、下列各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屬于詞組的是 A、上閔之,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 B、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D、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E、為此詩者,其知道乎?

(5)、下列各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屬于復合詞的是 A、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B、男女同姓,其生不番。 C、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 D、而謀動干戈于邦內。 E、故日月不高,則光輝不赫。

8 (6).下列各句中加橫線的詞在句中用本義的是 A.我君景公引領西望。

B.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D.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中心不戚。 E.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

3、討論與思考: (1)討論:

①連綿詞有哪幾種來源?從語音上可劃分為幾種類型? ②古今漢語詞義的差異表現在哪些方面? ③什么是多向的引申?什么是多層的引申? ④怎樣判定同義詞?怎樣辨析同義詞? ⑤什么是同源詞?什么是同源通用? ⑥什么是系源、什么是推源? ⑦什么是詞的本義?舉例說明如何探求詞的本義。 (2)思考:

①學習同義詞的理論對學習古代漢語有什么作用? ②同源詞的意義與同義詞的意義有無不同? 音韻練習第一套 解釋: A.三十六字母 B.四聲 C.清濁 D.五音、七音 E.韻、韻部 F.舒聲、促聲 G.開合 H.等

三聲、陰陽對轉 J.古無輕唇

K.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

9 L.反切 2.簡答:

A.平聲有多少韻?都是哪些? B.什么叫“四聲相配”? C.韻類與韻有什么不同? D.韻包含哪幾部分內容?

音韻練習第二套 討論:

A.判定古音相同相近的標準是什么? B.判定古音相同相近的主要利用哪些材料? 思考:

A.學習古音知識對學習古代文獻有哪些幫助?

B.古今語音為什么會發生演變?上古音演變為中古音,聲母變化主要有哪些? 語法

實詞、短語與句子練習第一套

1.辨識并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包括名詞作狀語)現象: (1)頃公之嬖人盧蒲就魁門焉。 (2)賢者與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3)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 (4)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 (5)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

(6)臧宣叔亦如晉乞師,皆主郤獻子。

(7)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

(8)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9)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2.扼要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語法現象: A.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B.姜氏何厭之有?

C.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 D.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置諸橐以與之。

10 E.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于夷者也。

實詞、短語與句子練習第二套

1.討論:

A.古代漢語被動表示法有幾種類型? B.古代漢語判斷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C。古代漢語特殊的動賓語序主要有哪幾種情況? D.使動與意動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2.思考:

A.學習古代漢語句法知識對閱讀文獻的作用。 B.詞類活用產生的原因和條件。 虛詞練習第一套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黑體)的虛詞的詞性和語法功能:

A.彼所謂豪杰之士也。

B.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焉。 C.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 D.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E.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羹,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

F.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于曾子矣。 G.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H.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對曰: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J.他日,子夏、子張、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2.指出下列虛詞在所在句子中的詞性和語法功能

(1)《許行》:“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焉。” 其: 焉:

(2)《鄭伯克段于鄢》:“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 以:

(3)《許行》:“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于曾子矣。”

11 于:

(4)《晉靈公不君》:“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之:

(5)《晉靈公不君》:“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禦公徒,而免之。” 以:

(6)《鄭伯克段于鄢》:“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而:

(7)《學而》:“其為人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者: 之:

(8)《晉靈公不君》:“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 所:

虛詞練習第二套 討論:

A.應該從哪幾個方面掌握一個虛詞? B.連詞連接的前后部分主要有幾種關系?

C.同樣一個字,有時作介詞,有時作連詞,這種情況下如何區別二者? 2.思考:

A.虛化在詞義和詞類變化上的作用。

B.如何用用當前國外語法學理論研究古漢語語法。 古書閱讀

古書閱讀練習第一套

1.閱讀下面帶古注的文章,并依注回答問題。

1.韓厥夢子輿謂己曰旦辟左右子輿韓厥父故中御而從齊侯居中代御者自非元帥御者皆在中將在左Ο帥所類反[疏]注居中至在左Ο正義曰韓厥為司馬亦是軍之諸將也以夢之故仍居中為御明其本不當中先非御者若御不在中又不須云代御以此知自非元帥其余軍之諸將皆御者在中將在左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謂之君子而射之非禮也齊侯不知戎禮Ο射食亦反下并注皆同[疏]注齊侯不知戎禮Ο正義曰僖二十二年傳曰雖及胡耇獲則取之明恥教戰求殺敵也宣二年曰戎昭果毅以聽之之謂禮殺敵為果致果為毅是戎事以殺敵為禮齊侯謂射君子為非禮者乃是齊侯不知戎禮也射其左越于車下越隊也Ο隊直類反射其右斃于車中綦毋張喪車從韓厥請寓乘綦毋張晉大夫寓寄也Ο綦毋音其下音無喪息浪反乘繩證反從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以左右皆死不欲使立其處Ο處昌慮反[疏]皆肘之

12 Ο正義曰說文云肘臂節也謂左右為兇處故以肘排退之韓厥俛定其右俛俯也右被射仆車中故俯安隱之Ο俛音勉仆音赴又蒲北反[疏]韓厥俛定其右Ο正義曰言此者為下丑父與公易位由厥之俯故不覺其易綦毋張蓋助厥定右故并不見之逢丑父與公易位居公處

古代軍車的座位應如何安排?韓厥本應在哪個位置?為什么換位置? 為什么說“齊侯不知戎禮”?

韓厥為什么不讓綦毋張“從左右”,而讓他“立于后”? “肘”和本義是什么?在文中是什么詞類?如何翻譯? “越,隊也”是形訓、義訓、還是聲訓? 根據注釋,“斃”的意思是什么?

逢丑父跟齊侯交換位置,韓厥與綦毋張為什么沒有發現?

2.黭然而雷擊之……韓詩外傳六作聚是矣 (《強國》,見教材P527~528,此處略) (1)“厭讀為壓”是什么意思? (2)根據注釋翻譯“黭然而雷擊之”。

(3)“而”和“如”在古代文獻中常通用,請根據古注寫出三個例證。 (4)“百姓劫則致畏”這句話宋本寫作什么? (5)“嬴則敖上執拘則最”俗本是怎樣斷句的?

(6)“執拘則最”郝懿行認為“最”應該寫成什么?這句話在《韓詩外傳》中是怎么寫的? 3.參考古注翻譯下面的文章,只譯正文。

(1)故曰為高必因丘陵……自此所以責其君 (《離婁》,教材P526,此處略)

(2)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甗玉磬與地媚人國佐也甗玉甑皆滅紀所得不可則聽客之所為賓媚人致賂晉人不可曰必以蕭同叔子為質同叔蕭君之字齊侯外祖父子女也難斥其母故遠言之而使齊之封內盡東其畝使壟畝東西行對曰蕭同叔子非他寡人之母也若以匹敵則亦晉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諸侯而曰必質其母以為信其若王合命何言違王命且是以不孝令也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詩大雅言孝心不乏者又能以孝道長賜其志類若以不孝令于諸侯其無乃非德類也乎不以孝德賜同類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疆界也理正也是物土之宜播殖之物各從土宜故詩曰我疆我理南東其畝詩小雅或南或東從其土宜今吾子疆理諸侯而曰盡東其畝而已唯吾子戎車是利晉之伐齊循壟東行易無顧土宜其無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則不義何以為盟主其晉實有闕闕失四王之王也禹湯文武樹德而濟同欲焉樹立也濟成也五伯之霸也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韋周伯齊桓晉文勤而撫之以役王命役事也今吾子求合諸侯以逞無疆之欲疆竟也詩曰布政優優百祿是求詩頌殷湯布政優和故百祿來聚逑聚也子實不優而棄百祿諸侯何害焉言不能為諸侯害

13 古書閱讀練習第二套 古注術語解釋: A.某音某;某,某某切 B.言、謂 C.猶

D.讀如、讀若 E.讀為 F、曰、為、謂之 G.訛、奪、主、倒 討論:

A.古書注釋共有哪幾中類型?每一種類型發生在什么時代,主要特點是什么? B.古書注釋在語言文字方面都注釋哪些內容或對象? C.古書的特殊表達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3.思考:

A.《說文》、《廣韻》、《爾雅》的體例、內容及其在語言學史上的地位;三書對古書閱讀的作用。

4.標點并翻譯下面的文章:

子思言茍變于衛侯曰其才可將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連抱而有數尺之朽良工不棄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也公再拜曰謹受教矣衛侯言計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觀衛所謂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則眾謀不進事是而臧之猶卻眾謀況和非以長惡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悅人贊己 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諛求容諂莫甚焉君 臣諂以居百姓之上民不與也若此不已國無類矣

(資治通鑒·卷一·周紀一)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乃進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鐘離子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其民也何以至今不業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徹其環 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業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此率民而出于無用者何為至今不殺乎

(戰國策·齊策)

14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法應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對曰敕者出于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故欲殺之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執法朕復何憂胄前后犯顏執法言如泉涌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上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慘而退

(資治通鑒·卷一九二·唐紀八)

靖郭君將城薛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者無為客通齊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靖郭君因見之客趨而進曰海大魚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為戲君曰亡更言之對曰君不聞大魚乎網不能止鉤不能牽蕩而失水則螻蟻得意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常有齊蔭奚以薛為失齊雖隆薛之城到于天猶之無益也君曰善乃輟城薛

(《戰國策·齊策》)

屈原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高等教育法律法規基礎下一篇:工地項目經理崗位職責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