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簡介

2023-06-04

第一篇: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簡介

中國古代歷史名人簡介

歷史名人簡介

1、千古帝謎——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秦吞并六國,秦王嬴政(前259—前210)成為一統天下至高君王。兩千年來,關于秦始皇的功過,也無定論。他橫掃六國,統一天下,廢分封,軒郡縣,統一度量衡和錢幣,使書同文,車同軌,立法創制,功莫大焉,因此,有人奉他為千古一帝。他筑長城,修阿房,造陵墓,焚書坑儒,酷罰苛政,奴役臣民,因此,又有人稱他為天下第一暴君。秦始皇,說他生性殘忍,心狠手辣,草菅人命,不為過??伤旨{諫如流,大肚能容。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

2、無賴帝王——漢高祖劉邦漢高祖劉邦(前202年)正式稱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他出身低賤,起于微末,投機造反,青云直上。在強手如林的亂世洪流中,連年征戰,為王關中,楚漢相爭,中原逐鹿,壓倒群雄,登極稱帝,漢承秦制,統一國,軟硬兼施,鞏固皇權,維持了漢家四百年江山。

3、雄才大略——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五個皇帝,在位54年(前140—前87年),是我國歷史上一位雄才大略、多有建樹的封建帝王。他繼承“文景之治”形成的富強國勢和安定局面,一改舊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改革鼎新,勵精圖治,對內加強皇權,鞏固統一,對外開疆拓土,宣揚國威,把西漢王朝推陳出推向極盛時期,開創了歷史上一個輝煌時代。

4、中興漢室——光武帝劉秀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32年,28歲起兵加入綠林起義軍三十歲稱皇帝。他在兄長被害君主猜疑的緊急關頭,忍辱負重,徐圖大業,化險為夷;在兼并群雄的過程中,以智為上,攻戰為輔,使天下重歸漢室;以柔為道,以文治國,與民休息,善待功臣,中興漢室,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影響頗大的一個帝王。

5.盛世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唐王朝第二代皇帝,世所公認的古代第一明君,他的文治武功和輝煌業績,萬世景仰。李世民十八歲隨父起兵太原,攻克長安,漸露頭角。公元618年,李淵長安稱帝,建立大唐王朝,李世民得封秦王。在隨后的統一戰爭中,功勛卓著,時機成熟,弒兄屠弟,逼父退位,奪取皇帝寶座。他平衡群臣,恩威并重用,寬柔相濟,任賢納諫,修律謹法,以身作則,貞觀大治,是中國封建帝王中文武雙全一代明主賢君。

6. 智勇雙全——宋太祖趙匡胤宋太祖趙匡胤是北宋的建立者,他智勇雙全,工于心計;把握機遇,應天順人,黃袍加身,穩定臣民;南北用兵,統一全國;中央集權,重文輕武,張弛有度,寬柔有道;遠見卓識,修身正已。燭影斧聲,太祖之死,終成千古之謎。

7.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名鐵木真,他是蒙古人最偉大的傳奇英雄,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鐵木真少年時代歷經磨難,練就一身過人武功和英勇于練的性格。他深沉機智有大略,于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在他的率領下,攻金國,打南宋,滅西夏,狂飚席卷,戰無不勝。蒙古鐵蹄從中亞細亞踏到了多瑙河和巴格達,他們留給歐亞大陸的是一個個“黃禍”的噩夢

8.曠世奇丐——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少年不幸,人生凄苦,當牧童,作和尚,脫袈裟,投義軍,招兵買馬,廣納人才,削平群雄,以猛治國,加強集權,鏟除功臣;發展屯墾,減輕賦役等,他一身勵精圖治,勤奮好學,其文功武略,堪稱一代英豪。

1 9.再造盛世——康熙大帝玄燁康熙大帝,愛新覺羅.玄燁,是大清一代最有作為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盛世明君之一。他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大智大勇,除鰲拜,平三藩,收復臺灣,三征葛爾丹,平定漠北,親征雅克薩,打敗俄羅斯,穩定疆域,整飭吏治,廣攬人才,重農貴粟,勤勉好學。

10.風流天子——乾隆大帝弘歷乾隆大帝,愛新覺羅.弘歷是我國最后一個有所作為的封建君主。他在位六十年,實際執政六十七年。他的一生雖然比不上祖父康熙大帝,但憑借其自身的雄心大略,在治國安邦方面也頗有建樹。他好弄文舞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生性風流,不僅嬪妃成群,而且六下江南,踏遍秦淮花巷,嘗盡蘇杭風月。一部清代野史,多半由乾隆風流故事寫就。 才高齊天

11.謀深如海——秦朝名相李斯 李斯,功過昭著的秦王朝名相,一生都在毫不偽飾地追逐功利權勢,研學帝王術初投秦相呂不韋,后宮幃進言,獻翦諸侯,滅六國,成帝王之策,得秦王嬴政信賴,馳騁于秦都。他以《諫逐客書》,說秦王取消逐客令,挽救了萬千卿客,成就了大秦偉業。批駁分封,倡郡縣制,一統貨幣,度量衡。著《倉頡》篇,創“小篆”,統一文字,有萬世不滅之功。然而李斯也曾助秦始皇焚書坑儒,附趙高沙丘謀逆,最終為小人構陷,一代權謀大師腰斬于咸陽。功高亦李斯,過高亦李斯。

12.功冠群臣 聲施后世——西漢開國名相蕭何,江初謀略家,漢王朝開國名相。秦末,天下大亂,蕭何乃一刀筆小吏,也能乘勢而起,擁立沛公,反了沛縣。勸劉邦避項羽鋒芒,屈尊漢中王,立穩腳跟,徐圖天下;他慧眼獨具,月下追回韓信,使“漢興三杰”到了劉邦一人手下,乃漢初開國兩件大事,功在蕭何。楚漢相爭,蕭何留守關中,為劉邦大軍提供了充足可靠大后方,首功在蕭何!漢王朝初定,治國安邦,頒法立規,更有“蕭規曹隨”之譽。身居相位,歷時二主,善始善終;“功冠群臣,聲施后世”的盛譽,太史公受之無愧!

13.奇謀善變 不下三杰——漢初名相陳平,秦末漢初謀略家,始投魏王,繼屬楚王頂羽,后離楚歸漢,佐漢王劉邦,一匡天下,終成漢室名相。漢初三杰,韓信受謗,被擒于云夢澤,死于鐘室;蕭何遭讒,曾械于牢獄;張良懼禍,托言閑游。陳平卻久居相位,且得善終,足見他官場權謀之老道,遠在三杰之上。陳平之人多奇事:年青俊美,偏納他人之遺孀,為當時笑談。六出奇計佐漢,助高祖解白登圍,又平定叛亂,使大漢江山天牢地固。陳平之人善謀身:高祖欲殺“連襟”樊噲,一邊是真命天子,一邊是皇親國戚,陳平夾在中間受難,便對靈哭奏,解呂后構陷之心,王陳并相結交周勃,終于翦滅呂后勢力,得了善終。

14.道破天下事 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房玄齡,大唐開國大臣,貞觀名相,也是唐初居位最長的宰相。他為人多智,有奇謀,人稱“房謀”。隋時,人皆言隋會長久,唯房玄齡慨然而憂,一語道破天下事:“今雖清平,其亡蹺足可待。”云破日出,便走馬投身秦王李世民,成為幕府謀主,助李世民掃平群雄,一統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玄武門事變,他是主謀,翦除太子黨,助李世民得了帝位,可謂一策定乾坤!作為大唐宰相的房玄齡,貞觀元年,圖治安民,不遺余力,得太宗殊遇,被譽為“漢之蕭何”,也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終至輝煌,兒子當了附馬,女兒作王妃,如此功績,也不枉其為大唐天下謀盡一生。

15.瓦崗軍師 千古諍臣——大唐名相魏征,以直諫揚名天下。隋末,投瓦

2 崗,兵敗歸唐,佐太子,玄武兵變,易主輔秦王。唐太宗時,進為宰相,成為大唐王朝決策主要人物之一。魏征,有膽,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之言,而且不達目的不罷休,創了歷史上君“畏”臣之先例,樹了歷代君臣關系的典范。魏征曾向太宗面諫五十次,呈奏十一件,一生諫諍多至“數十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烈,態度之堅定,在中國歷史上只有魏征一人。難怪魏征一 死,太宗大發感概“魏征歿,朕亡一鏡”!

16.熙寧變法 爭議不休——北宋名相王安石王安石,北宋神宗時名相。這位不甘寂寞的政治家,領導一場轟烈和悲壯的熙寧變法,從此這位勇士獨撐大旗步入歷史漩渦,成了歷史上最受爭議的人物。變法之前王安石被譽為“當世圣人”,變法后,司馬大罵其為欲謀朝篡位的大奸臣;后來的宋徽宗對王安石推崇備至,而到了宋欽宗那里,竟成了北宋滅亡的魁首。作為文人的王石安,中國人婦孺皆知,而作為宰相,卻爭議不休,原因何在?

17.欲得天下好 莫如召寇老——北宋名相寇準,北宋宰相。太平興國進士,景德元年稱相。時值遼兵來攻,寇準力排眾議,堅主抵抗,促使真宗前往督戰,與遼訂“澶淵之盟”,后王欽若陷害寇準,被罷相??軠示庸偾辶?,為世代楷模,他終生不蓄錢財,家中無歌伎,“有官居鼎鼎,無宅起樓臺”,是時人對他的形容。

18.輔佐天驕 北國臥龍——元代名相耶律楚材,遼國皇族之后,元代開國大臣、名相。成吉思汗時,被召用,隨后雙扈主西征,觀天象,卜吉兇,力勸成吉思汗不要妄殺無辜,得成吉思汗信任,遂為成吉思汗股肱大臣,尊寵至極。耶律楚材,上諫針貶時弊,保江山穩定,改革稅制,武功文治,使蒙古統法者收到極盛之效。

19.帝王之師 救時宰相——明王朝名相張居正,他機巧善謀,治世有方:創考成法,整頓吏治,清丈土地,推行“一條鞭法”,治黃整淮,修整邊防,功在社稷,垂名后世。主政十年,救了明王朝,而得“救時宰相”之譽。張居正作為一名改革家,不在王安石之下,他沒有貿然全面整頓財政,避開了統治勢力的“痛處”,改革成功,國富民安于一時。張居正作為一代宰相,為國于民鞠躬盡瘁。身為帝王之師,力育天子,行非常之師德,可謂用心良苦。然而他尸骨未寒之時,朝野狼煙四起,一幫小人便開始秋后算帳,張被罷了官位,抄了全家。

20.文膽武略 官場楷模——清代名相曾國藩,清代名相,也是個清官。他步入仕途后,曾十年七遷,37歲當上二品京官。他奉行“立言、立功、立德”。立言,他著述、家書、日記,廣為流傳;立功,他挽救了大清朝;立德,他事事以身作則。因此,他除了“一品侯”頭銜之外,還有“中興第一名臣”、“洋務運動領袖”、“圣賢”、“近代史之父”諸等稱謂。曾國藩一生是極其成功的,名譽、地位,別人所有,他皆有,別人沒有的,他也有。他成了毛澤東惟獨佩服的人物,成了蔣介石心中完美的老師形象。

21.百家宗師 千古武圣——軍師鼻祖姜子牙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際遇。前半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七十多歲仍一事無成;后半生得遇明主,大展宏圖,伐商滅紂,興周八百年之基業。這就是被后人奉為神祗的歷史巨人—姜子牙。他追往古而知來今,通古今之變,知勝敗之勢,曉民眾之意,精文武之道,操攻取之術,為文王、武王之師,傾商立周,興周盛齊,救民于水火,為后世開創了吊民伐罪,恩及百姓的范例。百世而下,被尊為武圣,太公兵家宗師,堪稱當之無愧的千秋軍師第一人。

3 22. 智士能臣 千古奇人——先秦范蠡,先秦杰出謀略家,罕見的智士能臣。初,越王執意伐吳,未聽范蠡勸阻,險些喪命。吳國三年,范蠡伴君處虎狼之中,石室忍辱,嘗便獻忠,為范蠡計謀,才保越王不死。事君復國興越,苦身深謀二十年,興師伐吳,讓越王報了仇。待越王大宴群臣之時,看破“兔死狗烹”之局,毅然辭國相、大將軍之官,退隱東海之濱,治產業,力經商,十九后中三致千金,成了巨賈,名揚天下,令同代人望塵莫及,也叫后人難繼項背。范蠡,可謂家事、國事、天下事,無不精通,于從政,于從商,總是得心應手,堪稱千古奇人。

23.謀取天下 如烹小鮮——興漢三杰之首張良,本韓國壯士,身負家國淪亡之痛,一心想行剌秦始皇,光復故國河山。因其仗義任俠,虛心上進,因而先得優越性世兵法,后廣交志士豪杰,并與劉邦相交莫逆。在秦末群雄并起的混亂時刻,張良投靠劉邦,可謂目光高遠。張良善謀大計,不為假象所迷。鴻門宴上巧妙策劃,進退有據,讓項羽無可奈何,劉邦亦全身而退。略施反間小計,便令項王軍臣相疑陣腳自亂。末了,又以奇兵突襲,垓下一戰而天下。

24.羽扇綸巾 智多巨星——蜀漢軍師諸葛亮,古今中外,聞名遐爾。他是軍事戰略家,運籌惟帷幄,決勝千里。他神機妙算,奇策泉涌,智謀縱橫,出神入化。如隆中妙對,巧借東風,赤壁之戰,巧取四郡,奇襲荊州,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等,無不閃其智慧的光輝。諸葛亮,又是安邦治國的政治家。做一代名相,他奉行法制,助劉備安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德威并舉,儒法并用,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不朽貢獻。

25.學富五車 功蓋孔明——東晉王猛,人稱“賽諸葛”,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政治謀略家。東晉五胡十六國,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王猛擇主而事,輔苻堅據秦州趁勢而起,建立起前秦王朝,小小“前秦”之所以能梟視群雄,統一北方,堪稱“常勝將軍”。在治國上,獨展長才,不但國泰,而且民安??上趺陀⒉旁缡?,五十一歲便撒手人間寰。

26.少志凌云 相知重臣——中唐謀略家李泌.李泌是唐朝中期的一位特殊人物,他歷事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又是肅宗、代宗、德宗的顧問。在安史之亂以及以后的動蕩年代里,他深謀遠慮,全局在胸,避開禍端,為國家解決財政困難、安定邊緣地區做了大量工作,保證了唐王朝的穩定和發展,是一位杰出的謀略家。

27.半部論語 治理天下——北宋佐國良臣趙普,北宋佐國良臣,他以孝行感動趙匡胤,以對局勢的銳敏觀察和果敢應變,導演了黃袍加身的好戲。他力勸太祖御駕親征,迅速平定了眾多割據政權。從唐末以來的亂世爭紛中,他清醒地意識到藩鎮之危和窮兵黷武帶來的隱患,提出了一系列切中時弊的改良措施,杯酒釋兵權堪稱最佳注腳。史稱趙普貴為國卿,親若家相,沉厚多智,善斷大事。從其三落三起,長達五十年的仕途生涯可略窺忠君佐國之道。

28.神機妙算天地間——大明朝軍師劉基,年青時即學識淵博,“通古今之變”。初時,效力元朝,后因不滿其腐朽統治,從而走向反抗,為大明江山創立出謀劃策,立下不朽功勛。他為官清正,一貫反對貪官污吏,主張廉潔奉公。他性格倔犟,不畏強權,不阿權貴 ,潔身自好,超然物外,可像他這樣神智過人的人也終難逃小人之陷害,以致抱恨而終。

29.遁跡空門 和尚軍師——明成祖功臣姚廣孝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佛教盛行,和尚多如牛毛;在威雄壯的歷史中,計定江山的謀略家燦若繁星,但超塵脫俗,四大皆空的和尚積極用事,卻極為少見,姚廣孝就是這一位奇特神秘的

4 人物。明朝洪武末年至永樂年間,風云變幻,在驚心動魄的政治舞臺上,姚廣孝身披袈裟,口喧佛號,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但策劃兵變,指點江山,又是貨真價實的軍師。他最擅長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也能親自指揮千軍萬馬,守城卻敵,在成祖朱棣奪取江山的創業中勛功第一。

30.蛟龍出頭 佐清智囊—— 范文程,初為大明生員,后努爾哈赤誓師南下,他淪身為奴?;侍珮O登位,范文程悟移人生,甚有政治家之見識。守遵化,突圍力戰,戰功顯著;行反間,功不可沒;勸降明軍,乃得頭功。后得皇太極重用,成肱股大臣。諫言天下,計取中原,禁令士卒勿搶百姓,乃收民心,廢除增加田稅,乃快民心,爭取漢臣歸順、合作,乃治民心。范文程,為清朝打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不亞漢之張良,明之劉基。

31.亂世英杰 一代兵神——吳國名將孫武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群雄逐鹿,一代兵圣孫武,隱居于山野,閉門研讀兵法。伍子胥慧眼識人才,向吳王大力舉薦。兵神橫空出世,率三萬吳軍五戰五勝,大破十余倍的楚軍,楚昭王落荒而逃,孫武之謀,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最終勘破名利,飄然而去。一部《孫子兵法》更令孫武之名萬古長青,成為中華文化史上最為絢麗的軍事藝術之花。不僅照亮了中華兵學的長空,更突破了傳統,走向了社會各個層面的文明:經濟、哲學、醫學、體育、文學,都被孫武的人生智慧刻劃了或深或淺的烙印。并為世界軍事藝術作出了重大貢獻。

32.縱橫天下 一戰揚名——秦國名將白起。他聰明好學,不負父親期望,在率兵伐韓的戰事中,屢出奇兵,一戰揚名。此后數十年,白起統率秦軍南征北戰,戰無不勝。設疑兵麻痹魏、韓聯軍,迫使求和;以水淹之計,迫使楚國遷都;與趙軍長平之戰,堪稱古代軍事史上的經典之作。白起以詐敗之計誘敵深入,然后聚殲;也以常勝將軍的美名,永載青史。白起性格耿直,屢抗秦王之命,最終落得個賜劍自刎的結局。

33.“生死一知已,存亡兩婦人”——大漢名將韓信。韓信祠廟上這副對聯生動開象地概括了他坎坷曲折的一生。蕭何有舉薦之恩,偏又奪命無常。漂母救命在前,呂雉誅殺于后。觀其一生,功莫大焉,然而憾事亦多也。忍辱胯下,成就千古佳話。舍項羽,投劉邦,堪識時務者為俊杰。而后登壇拜將,奇兵渡陳倉,以閃電戰接連平定了三秦、魏、趙諸地,攻城掠地,成為漢名將之首,一躍手握雄兵的實力人物。

34.馳馬立功 將中名將——西漢飛將軍李廣。飛將軍李廣,以“良家子”身份,投身從伍,因其身材魁偉,兩臂修長,驍勇無比,騎射無雙,成為軍中之翹楚。他不僅勇于沖鋒陷陣,冒險御敵,更體恤士卒關心下部,因而深受愛戴。上郡 一戰,他率領百余人對陣數千匈奴。河西戰役,他領四千先鋒,遭遇十倍敵人的圍困雖拼命血戰突圍而出但功過相抵,未得絲毫賞賜。他一生大小七十余戰,依然未能封侯,卻被刀筆吏逼上絕路。

35.野小子金龜婿——擊破匈奴的大將軍衛青漢武帝時,平陽公主的一個女仆與縣吏私通,生子取名衛青。因身份卑賤,飽嘗屈辱和虐待。因偶被武帝相中,時來運轉 ,拜將討伐匈奴。他膽略驚人,孤軍深入,越過長城,直撲西域,大獲全勝,奏凱還朝。嘗到甜頭的衛青更大膽,每每驅軍數千里,踏冰雪,頂風沙,迂回側擊,出其不意,經歷河南、河西、漠北三大戰役,終于解除了匈奴之患。從前忍饑受凍的野小子,終于揚眉吐氣,娶了以前的主人,當今皇姊平陽公主為妻,小小人物,一躍入龍門。

36.功蓋天下 位極人臣——中唐名將郭子儀青年郭子儀剛毅勇猛,不畏貴

5 權,在被押赴刑場時,依舊昂首闊步,毫不驚慌,其凜凜瀟灑狀,為李白大為嘆服。他居于開元盛世,卻能居安思危,勤練軍馬。及至安祿山興兵反唐,郭子儀揮師討逆,肩負起扭局的重任。臨敵決戰,籌謀劃策,以假亂真,虛張聲勢,單刀赴會,恩威并重,便解之圍。他為了減輕軍費開支,不顧年邁體衰,親自下田耕作。治軍寬厚,愛民如子,深得國人愛戴。七子婿皆為朝作官,為了避免是非,多次拒絕朝廷的高厚奉祿。

37.大鵬虎將 千秋義士——宋朝抗金名將岳 飛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岳飛,宋朝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他少年時便有壯志,四處拜訪名師,習武讀書,孜孜不倦。十九歲應征從軍。他作戰勇武機智,靈巧兼備,攻必克,守必固,一生歷經大小一百三十余次戰斗,無一敗績。他治軍嚴謹,賞罰分明,大軍所至,聞風而逃?;謴凸式暝?,眼看就將大功告成,朝遷卻一天之內連下十二道金牌,催其撒兵,大好形勢付諸東流。青山頓首,江河嗚咽,一代英杰竟含冤蒙難于風波亭。天日昭昭,正氣何在?

38.昔日放牛娃 開國擎天柱——明朝開國名將徐達問蒼茫亂世,誰主沉浮?淮西莊稼漢徐達應聲而起,助元璋,舉義旗,橫掃江南如卷席,舍去肉身作人質,深得太祖嘉許。他驅火船,匹馬當先,戰鄱陽,圍平江,破敵不忘民心。他順應天時地利,驅雄兵,克大都而不驕,掃西北而不倦,鎮邊關而不怠,堪稱將中良玉。他生性溫和敦厚,功高而不忘謙遜處世,縱然朱元璋百般寵信,任不忘君臣之秩,時時小心應對。

39.“萬里海疆賴汝平”——抗倭名將戚繼光戚繼光,明朝抗倭名將。明嘉慶三十四年,他被調防到倭患最為激烈的浙江前線,要求將士必須學習武藝,提高全軍戰斗力。這支經過言傳身教,紀律嚴明的“戚家軍”,迅速成長為抗倭寇的主力:血戰合州城,設伏上峰嶺,千里援福建,夜襲仙游短短數年,便將東南的倭賊消滅殆盡,大壯了我中華國威,成為抗擊侵略、流芳千古的民族英雄。值得一提是,戚繼光不僅創作了多部有價值的軍事理論著作,在實踐中,還發明了一些克敵致勝的武器。

40.半百授銜 中興名臣——清代名將左宗棠的前半生可謂碌碌不得志:讀讀閑雜文章,做幕僚,出主意,代替主人寫奏章,回老家募兵籌餉。他的機遇來自亂世兵荒,五十歲是個起點。另組湘軍,初顯鋒芒;追剿義軍,小敗大勝,官銜越來越高,手下難免鮮血橫流,所以人稱“左剃頭”。他志堅、性剛,老而彌辣,身為洋務派先驅,他整海防,肅軍紀,辦船廠,發動民眾,保家衛國,反對與法寇議和?其志可嘉,其意可憐。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之筆。

41.太監宰相第一人——秦?趙高本趙國貴族后裔,春和滅時被掠入秦,父子先后被閹,少年趙高飽嘗人間辛酸。入宮后暗立復仇之志,忍辱負重悉心侍侯少公子胡亥深得秦始皇賞識。公元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趙高策劃陰謀,巧言厲色拉李斯下水,瞞天過海,矯詔逼殺公子胡蘇,將大將軍蒙括史弟下獄,成功邦助胡亥篡位。事后升為郎中令,控制朝綱。接著趙高充分施展其兇殘手段,誅殺異已腰斬同盟者李斯,他指鹿為馬,玩秦二世股掌之上,最后發動政變,逼殺二世。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天之靈他怎能明白,鐵打的大秦江山竟然毀于一閹人趙高之手?

42.斂財弄權亂漢宮——東漢?張讓東漢末,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團獨霸朝綱,權傾天下。張讓穎州(今河南禹州)人。他從宮中一雜役太監,逐步爬上太監首領中常侍。他慫恿昏君劉靈帝劉宏設立“四園賣官所”,公開賣

6 官斂財。又在漢宮西苑設“裸游館”,專供靈帝淫樂,哄得靈帝喜笑言開。他“僭越”朝制,把自家莊園建得皇宮還高,又怕靈帝發現,挖空心思拿“天子不可登高,登高必遭大禍”來蒙騙靈帝,這個昏君竟然確信,還口口聲聲稱張讓為父,真是昏君奸臣,一路貨色。張讓率領十常侍,顛倒黑白除異已,捏造罪名殺朝臣,終于引起以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不滿。張讓又先下手為強,誘殺何進,導致京師衛軍變亂,殺盡宮中幾千太監,張讓也走上絕路,投身黃河。

43.太監軍師——唐?高力士是大唐一代最有權謀的太監這一。他從一流浪少年,遭閹入宮侍奉女皇帝武則天,目睹深宮中種種險惡和殘酷,逐漸領會了一套處絕學。“神龍革命”中他隨機應變,擇主而事,投靠李隆基,將主子武則天拉下馬。后又出謀劃策,助李隆基誅殺韋后和太平公主,終成唐明皇最忠實的心腹奴才。不過,高力士在創造唐朝“開元盛世”的過程中出過不少力,獻過不少良策,這在中國歷屆太監中,算是出類拔薈的高人了。高力士在歷史舞臺上演出最精彩一出戲,是他一手撮合了楊玉環和唐玄宗的曠世姻緣。是他成就了楊貴妃,也是他在馬嵬坡縊死了楊貴妃。成也力士,敗也力士。真是美人一笑媚千古,空留長恨在人間。

44.閹海權宦 厚黑高手——唐?李輔國從夏朝到清代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宮中太監,成千上萬,且不去說好壞忠奸,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印跡者不多,象李輔國這樣的太監宰相,只趙高和他兩人其后再無來者。大凡亂國梟雄,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術,李輔國是此中圣手。阿諛奉迎,溜須拍馬,他不學就會。翻云覆雨,落井下石,他無所不能。謀害同類,殘殺異已,他從不手軟。從親王、宰相到皇后、皇帝,有用時可成為手中權杖,無用了則手起刀落,痛殺干凈。李輔國一生忙碌,謀權固位,巧取豪奪,擁城國之富,最后落了個身首異處,尸棄荒野。

45.監軍誤國 流毒四海——宋?童貫,少年凈身入宮,投于大太監李憲門下。他為人乖巧,揣摩功夫十分了得,精于媚術?;兆诩次缓?,他如魚得水,使出渾身解數,獻古玩,弄字畫,用盡心思討得這位風流天子的歡心,從此平步青云。他與蔡京聯手,排擠朝臣。公(即蔡京)媼(即童貫)二相,朝內朝外,互相勾結,獨霸北宋軍政大權,朝野百官,盡出其門,童太監成了“童大王”。童貫獨領兵權二十年,北宋在與遼、金的戰爭中屢戰屢敗,國力日虛,他卻兵權永固,足見他保權固位手段之高。

46.自閹走向富貴路——明? 王振本是一介失意文人,他從歷史上不勝枚舉的宦官發跡擅權事例中,找到了一條代天行事,富甲天下的捷徑,獲得了自我閹割的精神力量。于是他像賭徒一樣,把肉體和人格作為賭注,用自我閹割的代價,鋪就一條飛黃騰達之路。他臵傳統觀念與社會議論于不顧,排斥輔政大臣;盜毀朱元璋嚴禁宦官干政的鐵牌,使宦官公開地走上政治舞臺;大權獨攬后,瘋狂斂財,打著皇權的旗號干預財政,貪臟受賄,把發財的主意打到了和尚尼姑頭上;翦除政敵手段,陰險毒辣,肢解殘殺劉球,為明英宗時期最為駭人聽聞的慘案。王振專權亂政,導使英宗被俘,自已也送上絕路,被護衛將軍樊忠一錘砸死,魂歸黃泉。

47.八虎之首“立皇帝”——明?劉瑾,明史上最有名的太監之一,人稱“立皇帝”。他少年入宮,憑借好用的頭腦,學會一身鉆營功夫,得到大太監李廣賞識推薦入東宮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傾心盡力討太子歡心,不久成為太子心腹內臣。太子繼位后,劉瑾連連升遷,很快當上了司禮太監,代皇帝批答天下奏章。他把貪淫樂的明武宗哄入豹房,炮制“奸黨”名單,把56位正直朝臣

7 一網打盡。朝廷的一切決斷獨攬,成了無名有實的“劉皇帝。他還依靠東西廠和錦衣衛等機構大搞恐怖,使天下人人自危。又妄改朝制趁機廣納賂賄,朝臣紛紛仿效,貪風四起,明王朝由是江河日下。

48.閹海第一梟淫——明?魏忠賢,本是一市井惡少,目不識丁,卻諳熟拍馬絕技,入宮不久,得太監王安提拔,又與皇孫奶娘客印月打得火熱,并接近萬歷皇帝,地位和權勢與日俱進。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他和客印月開始攬權干政。他恩將仇報除王安,逼走魏朝,杖殺朝臣,大興冤獄,捕殺東林黨,私植黨羽,自稱“九千歲”,為歷代閹官專權亂國的最高峰。他不僅獻春藥慫恿皇帝淫逸,自已娶妻納妾,搶奪天下民女,害死多少薄命紅顏。崇禎皇帝繼位后,魏忠賢被除。

49.恃功驕橫終伏誅——清?安德海,10歲入宮當太監,由于辦事靈巧,頗有眼色,深得主子歡心,稱他“小安子”。1861年,他遇到了一個機會,就一步登天。是年,咸豐帝臨終密詔,由其獨子載淳繼位,肅順等八臣攝政,并密令:如那拉氏弄權,可除之。安德海把遺詔密報那拉氏。咸豐死后,他充當那拉氏和恭親王的密使,奔走于熱河和北京間,使辛酉政變一舉成功。“小安子”勞苦功高,慈禧太后破格提拔他為總管大太監。安德海成為慈禧心腹后,恃功自大,干預朝政,打壓恭親王,挑拔兩宮皇太后,樹敵眾多,他瘋狂斂財,驕橫處世最后落個伏誅濟南,身首異處的下場。

50.清代厚黑第一閹——李蓮英李蓮英從咸豐六年(1856)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出宮,在清宮長達五十二年。是慈禧太后最寵愛的貼自太監,也是清代品位最高、權勢最大、財富最多、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大宦官。他對主子的奴才嘴臉,和對同類的兇狠殘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他狐假虎威,有恃無恐,臵諸侯于腦后,視軍機大臣為等閑,;朝中大員及外省督撫,無不對其巴結奉承,仰其鼻息。舉凡國政朝綱、清廷要務,無不與聞,無不參預。

51.貪臟縱敵 害賢禍國——伯喜,春秋晚期人,生于楚國。因躲避父難投奔吳國,在伍子胥的引薦下,但任吳國太宰(大夫),與子胥一起共謀國事。起初,由于尚未在吳國站穩腳跟,他與伍子胥同舟共濟,出謀劃策,為吳國出了不少力。得志后,便利用權力和地位,貪財縱敵,不惜出賣國家利益,拿人錢財,替人免災。他助勾踐引美女西施入吳,把夫搞得神魂顛倒,忘了殺父之仇,放過勾踐一馬,最終落得國破身死的下場。吳國既滅,他也完成使命,勾踐毫不猶豫送他上了斷頭臺。

52.禍國奸雄——安祿山.性狡詐多智,深得唐玄宗寵信,兼任范陽、盧龍、河北三鎮節度使,帶甲二十萬,遂生反心,755年他同史思明自范陽起兵,發動叛亂,攻占了洛陽、長安。昔日威風八面的大唐天子,也惶惶逃離長安,直奔成都。安祿山攻陷洛陽后,縱軍燒殺搶掠,好酒好色,不得人心。內部紛爭日甚一日,一代奸臣死于親生兒子安慶緒刀下,其人雖死,其毒猶存,好端端一個大唐帝國,從此江河日下,盛世不在。

53.盛世奸相——楊國忠.主楊貴妃堂弟,因楊貴妃得寵而入朝為官,李林甫死后,拜為右宰相,封魏國公。他本是一位無賴之徒,入朝之初,與李林甫臭味相投,狼狽為奸,后又相互爭斗,代李而為相,一時權傾天下。楊國忠無能就不容能人入朝。他廣收賄賂,納一批貪劣者入朝,致使朝綱敗壞,愚蠢者當道。他與安祿山爭寵,加速了安史之亂的暴發,也把自己逼上黃泉路。

54.賣國求榮 屈身事敵——張邦昌張邦昌在金兵南侵,大宋王朝處于危亡之際,畏敵如虎,尤其害怕戰爭一起,耽誤了自己的前程,因此力主議和,向

8 金人屈膝投降??伤f萬沒有想到,自己竟被作為人質,送到了金營中,被外來征服者表面上的強大和氣勢,嚇得手腳無措,痛哭流涕地向金人求饒,他的丑惡表演,丟盡了大宋王朝的臉面。張邦昌被金人推舉為大楚皇帝,定都南京。雖登位時間僅僅只有三十三天,但他絲毫沒有敷衍金人,徐圖后舉的打算,而且心甘情愿地賣國求榮,為敵效命。成為千古遺臭的民族敗類。

55.亂政專權 誤國害民——蔡京.有才無德,亂政專權,長達二十年。他打擊迫害司馬光為首的反對派,被卷入這次政治漩渦之中達309人之多。他引導宋徽宗盡情享樂,大興土木,國庫財富耗費似流水,致使東南地區許多人傾家蕩產;他胡作非為,把北宋拖到了滅亡的邊緣。蔡京為官期間,貪臟枉法,收刮民脂民膏,在南逃時,家中的金銀財寶裝了滿滿一大船。途中為防不測,還將四十余擔金銀珠寶放在族人家里。然而,多行不義必自斃,最終落得個死后沒有棺材的可恥下場。

56.通敵賣國 殘害忠良——秦檜.秦檜之奸,一是害人太多,二是甘為金賊,三是私惠親舊,貪得無厭。他殺岳飛,殘害忠;阻撓抗金,倡議和,跪拜金人;屢施手段,破壞北伐。秦檜之陰,盡顯其于政治清洗之中,制造黨禍,打壓政敵,趙鼎、李光、王庶、胡銓、張浚被整,黨禍、文禍、言禍令人膽顫心驚。秦檜厚顏,掩蓋罪惡,為己立碑樹傳 ,欺世盜名,其做官權謀,可謂獨特。

57.狂征暴斂 心黑手毒——阿合馬.阿合馬步入政壇后,一手遮天,植黨專權,把持朝政二十余年,干了不少壞事。他一方依靠自己的地位和職權,采用花樣翻新的斂財手段,狂征暴斂,民不聊生,致使天下怨忿;一方面植黨專權,誣殺異己,損公肥私強占民田,挾權經商,獲利歸己,同時運用各種手段,把良家婦女據為己有,妻妾達四百余人。阿合馬被殺死之后,在他家中收出兩張人皮,生活腐配,心狠手毒,令人發指。

58.巨奸大惡 貪賄誤國——嚴嵩.嚴嵩出身平寒,中進士入仕后,直到四十八歲,才悟出竅門:要想當官就得說假話,巴結權勢,。于是,他變計逢迎,多方運動,入京做了禮部尚書,得到了明世宗寵信,登上了首輔寶座。發跡后,他貪權殘暴,恩將仇報殺恩人,陷害同僚,臵死地而后快。專權亂政,導致了明王朝蒙受外敵入侵的奇恥大辱,禍 國殃民卻讓別人充當替罪羊。革職抄家后,他死在墓舍中。

59.欺主亂政 專橫跋扈——鰲拜.鰲拜出身將門,自幼弓馬嫻熟,技藝高強。他力大難制,性情兇暴,馳聘疆場,戰功赫赫,有勇士之稱號,得以封官晉爵。在皇太極死后,他為順治帝幼年繼位發揮了重大作用,因此,得順治帝信任??滴跫次?,為四輔大臣之一。他廣植私黨,濫施權力,后被 少年康熙智擒,革職拘禁,病死幽所。

60.驚世巨貪——和珅 ,滿洲正紅旗人,世襲三等輕車都尉,巧附機緣而得乾隆寵信,漸次升為御前侍衛、護都統、戶部尚書、議政大臣、兵部尚書、大學士、以至封為公爵,位極人臣,獨攬大權。他精于觀測揣摩諂媚逢迎,皇帝的一言一行都被觀之于心,極盡討好之能事。在他當政二十年間,其私人財產超過國家十年財政收入,為“天下第一號大貪官”。

61.性格堅毅 不讓須眉——呂雉在中國上古時代,處于權力頂峰的國王、君主、皇帝寶座,是男人的專利,女性可望不可及。經過楚漢相爭戰火洗禮的呂雉,巾國不讓須眉,在歷史上第一個站出來向皇位男性格局叫板,勇于向在男人壟斷的政權世界里角逐爭鋒,斬韓信,剁彭越,臨朝稱制,開外戚專權先

9 河,變劉家江山為呂氏天下,呼風喚雨,讓男人們低下高貴的頭顱,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執掌國家大權、政績卓著的巾幗梟女。

62.北魏女梟——馮太后南北朝時期振興北魏的“太和改制”,人們往往把這一功勞歸于孝文帝,其實改制的真正主持者是文明太后馮氏。他降世之后就歷盡磨難,從一個卑賤的宮中婢女,一躍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文成帝死后,她采取果斷措施,平定乙渾之亂鴆殺獻文帝,兩度垂簾聽政,執掌朝綱二十年,。在以男寵為股肱之臣的核心集團輔佐下,大力推行“均田制”,和“三長制”,嚴勵打擊貪官污吏,實行漢化政策,富國強兵,把北魏的封建化推向一個新的里程碑,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63.中國唯一女皇——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最大限度地開發青春美貌和肉體資源,迷住唐太宗,施展媚態拴住唐高宗;扼死親生女兒換鳳冠,毒殺親生兒子霸皇權;利用酷吏消滅政敵,借助頭顱平息危機。心狠手辣被后世稱為“千古未有殘忍之人”。她極有耐心地經營了50年,終打破皇位男性化格局,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64.武則天的影子——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美艷而工于心計,能屢屢避禍,死里逃生,巧用謀略,鏟盡韋武集團,為匡扶李唐皇室立下了汗馬功勞,是唐代除她母親武則天以外,第二個在政治上最為杰出的女性。隨著她的地位和威望上升,權力欲愈來愈大,不但參與朝政,而且要把握天下。每有軍國大事,皇帝總要請她商議;每見宰相有奏,睿宗總要先問一句:“這是與太平妹妹商量了嗎?”當她密謀太子,“以竊威權”之際,萬萬沒有想到,唐玄宗“七月三日事變”,將太平公主賜死。

65.鐵馬紅顏——蕭燕燕.蕭燕燕正式登上政治舞臺這初,面臨的是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的艱難局面。她處變不驚,沉著果斷,在皇權受到威脅之時,毫不猶豫舍去親情,親手鴆殺了大姐和二姐,同時廣攬人才,在韓德讓等蕃漢臣僚的輔佐下,順應歷史趨勢,仿效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整飭內務同時,東征高麗,迫使其稱臣納貢;西討阻卜,降伏其眾;揮師南下,活捉楊業,結束了宋遼雙方的長期戰爭,重振遼王朝雄風。蕭燕燕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以武功卓越著稱的皇后,而且也是推進契丹社會經濟發展進步的女英雄。

66.大清定海神針——孝莊文太后,一生飽經風霜,波瀾壯闊,。她經歷三朝,輔佐兩帝,運籌后宮,不臨朝擅權,順應時勢,不固執舊制。宮廷爭寵,可以毒死親侄子;入主中原,不恥色誘洪成疇;為了兒子保位子,舍得身子嫁叔子;脅助孫子擒鰲拜,平三藩,堪稱建立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針。雍正皇帝贊揚他的太祖母“統兩朝之養孝,極三世之尊親”。

67.陰狠毒辣老佛爺——慈禧太后慈禧是一個權力欲很強的女人,咸豐尸骨未寒,她就發動政變,鏟除顧命八大臣,登上政治舞臺,垂簾聽政,獨掌大權。她在長達48年的統治中,政治上專斷,思想上守舊,生活上糜爛,性格陰險毒辣。先后毒殺慈安,害死兩個皇帝,三度垂簾聽政,和大小帝國主義簽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不僅斷送了大清江山,而且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有一副對聯對她的一生作了概括:奇女子熱面孔善結人緣一手遮天風風雨雨控馭中國多至半個世紀;妖婦人冷手腕暗含殺機三次垂簾聽政忽忽喇喇奴役臣民將近四億人口。真可謂形象生動!

68.亂世艷諜——川島芳子,本是清末皇族的一位公主,地道的中國人,幼時被其父送給東洋人作養女,在日本帝國的教育熏陶下,蛻變成為二十世紀

10 三十年代的亂世艷諜,在日本紅極一時,享有“帝國之花”的美譽,一度成為當時日本青年的青春偶像。川島芳子在日本侵華的十五年間,以中日兩國軍、政、財界為舞臺,周旋于東京、東北、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利用嬌艷的身軀獵取情報,在暗殺張作霖,搶走婉容皇后,擁立滿洲國以及制造“一二?八事變”中,干了許多罪惡勾當,日本投降后,國民黨當局以汗奸叛國罪槍斃于北京,結束了可恥的一生。

69.“雷山老母” 汪偽第夫人——陳璧君,原本南洋華僑富商之女,巧遇汪精衛在鐵窗內結成“患難夫妻”??谷諔馉幦姹┌l以后,她夫唱婦隨,成為汪偽政權的“第一夫人”。她秉性愛出風頭,汪精衛的政事,沒有她的干預,會常常辦不成。汪在白天在會上決定的事情,夫人一反對,第二天開會又再議,汪先生準會推翻。她生性潑辣,連蔣介石也敢罵,被稱為“雷山老母”。日本投降后,陳璧君被國民黨當局誘捕入獄,后被終身監禁。于1959年6月17日病死在獄中。

70.橫跨三個世紀的耀眼女性——宋美齡,這位曾風靡一時的“第一夫人”,橫跨三個世紀的時代女性。由于她的家世和婚姻,加上獨特的個性和才貌,一度成為中國最耀眼的女人。她參與朝政,干預蔣介石,穿梭于國際國內政治舞臺。一時間有關她的傳說象神話一樣遍布世界。而她畢竟是個女人,也有女人的需要和女人的情懷。江河日下,流水無情,隨著蔣家王朝大廈的傾塌,她個人的悲劇也不可避免。

71.投機人生皇帝夢——袁世凱清末民初袁世凱,投機人生,剛剛還是維新運動的極積支持者,一會兒又成了仇視變法的慈禧太后的座上賓;昨天還做作著的內閣總理大臣,一晃又成了***大總統。當袁氏妄圖恢復帝制,做起中華帝國的“洪憲皇帝”之時,終于敗露了投機者和獨裁者的本來面目。在全國一片討袁聲中,僅僅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夢,袁氏軍閥集團四分五裂,他也在眾叛親離的絕望中,孤身只影走向了黃泉路。

72.狐貍心計 北洋軍閥——段祺瑞.段祺瑞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是一個復雜的、多側面的歷史人物。他早年留學德國,受過系統的軍事教育,受到袁世凱的提拔重用,參與北洋軍閥的創建,被譽為“北洋之虎”。在辛亥革命前后,他成為北洋軍閥的最高指揮官,鎮壓武昌起義,逼迫清帝退位;左右開弓,支持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參與鎮壓二次革命;袁死后,他成府院之爭的主角,以出賣國家主權為代價,向日本大量借款,與日本簽訂密秘《軍事協定》,并批準在喪權辱國的巴黎和約上簽字。他一手策劃直皖大戰,在兩次直奉大戰中,翻云覆雨,制造政潮;北京政變后,東山再起,出任民國總執政,弄權賣國,變本加厲,喪心病狂地制造了“三?一八血案,在民國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頁。

73.先當土匪 后當元帥——張作霖張作霖統治奉天、東北、華北長達十三年之久,從一個綠林好漢,爬上國家元首的寶座。他天性狡黠,大膽勇為。之所以能脫穎而出,與群雄相比,在于他擅于收攬人心,禮賢下士,并能薄以待己,寬以待人,且能深謀遠濾。他在當土匪時,就力求發展,擴充實力,并以實力作為投靠官府的資本,終于走上官途。張作霖嘴上總說:“我是一個武人,不懂政治。”其實他腦筋靈活,是一個思想敏感的人物。法軍福煦元帥在沈陽見到他時,說過:“張作霖兩只狐眼,機警過人。”

74.亂世狐貍 投機革命——閻錫山 20世紀上半葉,晉系軍閥集團統治山西38年,首領閻錫山成為“不倒翁”式的人物。人稱“亂世狐貍”,能獨霸山西而不倒,他自有一套獨特、狡詭的生存方式。為了自己的生存,一會兒聯合

11 直、奉軍去打西北軍,一會兒又聯馮倒蔣,導致百萬大軍血戰中原;面臨民族危機,在與國共、與日衛的關系中,玩著“在三顆雞蛋上跳舞”的游戲。他搞“保境安民”,修筑窄軌鐵路,竭力擁有自己的金融和軍火工業為主的經濟體系,以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箲饎倮?,他反對國共停戰,把自己拴牢在蔣氏內戰的戰車上,終于始自己歸于覆滅。

75.秀才大帥——吳佩孚.吳佩孚早年曾考中秀才,后三入軍事學堂,掌握了豐富的軍事知識,對用兵“詭計”,十分精通,文武雙全,時人稱之為“秀才大帥”。他善于撈取政治資本,多次倡言開國會,要求停止內戰,甚至宣揚“四不”主義,欺騙民意。直皖戰爭中,他采取以逸待勞、隨機應變策略,只打了三天就迫使段祺瑞通電辭職,被帝主義說成是中國的“強者”。他雖精通詭謀,但在北伐軍打擊下,幾十萬人馬灰飛煙滅,赤手空拳發出了愿為“太平之民”的哀鳴,最后落了個死得不明白的下場。

76. “北洋之狗”——馮國璋 1895年,袁世凱在天津時,延攬王士珍、馮國璋、段祺瑞三人,并委以重任,時稱“北洋三杰”。北洋人中戲稱:王龍、段虎、馮狗,這就是“北洋之狗”馮國璋的來歷。“馮狗”有兩面之意,一是忠誠,即忠誠北洋團體,忠實于袁世凱;二是善于迎合,善討主人歡心,同時善變。表現心無主宰,胸無定見。然而,他善于見風使舵,便中取利,在三杰中,唯有他坐上了國家元首的寶座,盡管只是“代理”,但畢竟是叱咤風云的亂世梟雄。

77. 西北惡狼——馬步芳.馬步芳自幼隨父從戎,深知槍桿子是馬家命脈,為擴充兵力,大量收羅盜匪,仿照國民軍的軍事訓練整飭部隊,中原大戰暴發后,成為馬氏家族的主要代表,橫行西北,當上了“青海王”。他利用宗教家族勢力、地域觀念、民族糾紛、愚昧政策和鎮壓手段,控制壓榨青海及周邊地區的各族人民,實行血腥的反動統制,甘心充當蔣介石門下惡狗,瘋狂圍攻堵截紅軍,犯下了滔天罪行。1949年西北解放,馬步芳勢力土崩瓦解,被迫逃離大陸,于1973年,客死沙特。

78.政治變色龍——盛世才.盛世才早年東渡日本學習軍事,回國后懷著政治野心進入新疆,“一炮成功”當上“新疆王”。為了獨攬軍政大權,他用“三把刀”鏟除異己,不惜殺害自己親弟弟。他盤踞新疆十二后之間,費盡心機,上演了政治變色龍一幕幕丑?。阂粫r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一時是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民生主義,一時是聯***員,還自封中***員,一時又是忠誠的國民黨員。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保其“新疆王”的寶座,排除一切派系,不使大權旁落,要的是完全獨裁。

79.雜牌軍閥中的梟雄——楊森辛亥革命后,四川大亂,軍閥層出不窮,他們或投機革命,或擁兵自重或荼毒民生,給人民帶來無窮痛苦,給社會經濟造成慘重破壞。雜牌軍閥中的梟雄人物就是人稱“川蜀耗子精”的楊森。他早年就學于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后來投機革命,加入同盟會,參加護國運動。北閥戰爭時,擔任軍長之職。他一方面,與武漢國民政府虛與委蛇,另一方面與北洋軍余部暗行勾結,蔣介石政權鞏固后,他擁蔣***,進攻紅軍,成為蔣介石寵信,解放前夕逃往臺灣。在民國期間,楊森以妻妾多聞名,世人稱夫人成連,子女成營。

80.混世魔王——張宗昌,他本是家鄉遭人唾棄的浪子,憑著一股勁闖關東,在動蕩年月,闖出了混世之道,從東北到江南,為奉軍開路,不愧見風使舵高手,得到了張作霖的信任,在山東擁有自己的地盤和十幾萬軍隊,他沒有

12 文化,做事荒唐,丑態百出,為世人所笑。他摧殘婦女,殘害人民,禍國殃民,遭到眾人唾罵,是橫行一時的大軍閥。

第二篇:歷史 中國古代名將

中國古代名將

開國,平叛,安邊。

戰術高超者

一戰成名者

影響巨大者

春秋

1.

孫武——(前535年—?)

兵家圣人、百世兵家之師。字長卿。軍事家、政治家。與伍子胥合力攻入楚國都城。作《孫子》十三篇,為后世推崇備至

2.

伍子胥——(前559~前484)軍事家、政治家。名員,字子胥。初為楚人,楚王無道,殺其父兄。輾轉入吳,輔佐吳王闔閭,強盛吳國。與孫武合力,攻入楚國國都,掘平王尸,鞭三百。后因讒言被夫差賜死。

3.

先軫——(前?—前627)

晉中軍元帥,指揮城濮之戰,奠定晉國霸主地位。崤之戰,第一場殲滅戰。外交伐謀,開啟兵家詭道。后因怒斥君主,自覺慚愧,自殺式沖鋒而亡

戰國

1.

吳起——吳子(前440-前381)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武廟十哲。作為軍事家與孫子齊名,作為政治家與商鞅并論。在魏而秦不敢西進,在楚而三晉不敢南圖。在魏魏強,在楚楚盛。首創魏武卒。開商鞅改革先河。平生七十六戰,六十四勝,其余皆平。著作《吳子兵法》武經七書之一。后因改革觸犯楚國貴族權利,被楚貴族殺害。

2.

白起——殺神、人屠(?—公元前257年)

軍事家。戰略家。秦武安君。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武廟十哲。戰國時代赫赫有名的將軍,好殲滅戰,以殲滅敵軍主力為戰略思想。以戰止戰,以殺止殺。戰術靈活,指揮藝術高超。百戰百勝,無一敗績,指揮鄢郢之戰,伊闕之戰,長平之戰。一生殲敵一百三十多萬,攻城七十余座。在世時,三晉與楚無敢攻秦。后被昭襄王賜死。六國聞白起死,舉杯相慶。

3.

孫臏——(?—前316)

軍事家,鬼谷子弟子,孫武子后人

。精通兵法。受同窗龐涓陷害,受臏刑,后入齊,以軍師身份指揮桂陵之戰,批亢搗虛,攻敵之必救。馬陵之戰,減灶計,誘殺龐涓。兩次大敗兵鋒正盛的魏國。奠定齊國霸主地位。著有《孫臏兵法》。馬陵之戰之后不知去向

4.

廉頗——(前327-前243)趙國將軍,戰國四大名將,戰功卓著,為趙國轉戰四方。擅長防御戰,長平之戰初期,以陣地戰成功抵御秦國進攻。長平之戰后,擊敗渾水摸魚的燕國軍隊。被趙王猜忌,輾轉魏楚,并無功績,老死于楚國

5.

李牧——(?-前229)

趙國軍事家,戰國四大名將,趙武安君。守備趙國北方,大破匈奴,使趙國邊境安定十數年。召還朝中,屢破強秦,成為秦國心腹大患。平生未嘗一敗,是戰國后期東方六國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將軍。趙王中反間計,殺死李牧,三月后,趙國滅亡。

6.

王翦——(?-?)

秦國軍事家,武成候,戰國四大名將。始皇尊其為師,幫助秦始皇滅掉六國,統一天下居功至偉。急流勇退,安享晚年

7.

樂毅——(前?—前?燕昭王惠王)

燕國軍事家,燕昌國君。率五國聯軍攻齊,下齊七十余城致使齊國幾乎滅亡。使齊國一蹶不振。不復東方大國形象。后被燕王猜忌,歸隱而去

8.

田單——(前?—前?齊閔王襄王)

齊國貴族,齊安平君。出將入相,指揮即墨戰役,運用火牛戰,大破燕軍。短時間內收復齊國故土

9.

匡章——(宣王威王閔王)齊國名將,桑丘之戰,擊敗千里入侵的秦國軍隊。伐燕,征楚,攻秦。統三國聯軍,攻陷秦國函谷關,秦國求和。后六國再無入函谷關者。

10.

趙奢——(?—?惠文王孝成王)

趙馬服君,指揮閼與之戰,一戰封神

1.

蒙恬——(?—前210)中華第一勇士,秦國將軍,滅齊有功。后率軍三十萬,北筑長城,卻匈奴七百余里。經營河套平原。后被秦二世賜死

2.

王賁——(?—?)將領,王翦之子,通武侯。秦始皇滅六國主要將領,滅魏、燕、

3.

章邯——(?—前205)

秦少府,將領,雍王。大秦帝國最后一根頂梁柱,率軍轉戰四方,消滅各地起義軍。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秦朝的滅亡,殺死項梁。巨鹿之戰投降項羽,后敗于韓信。自殺而亡。

4.

冒頓單于——(前234—前174)匈奴單于,殺父自立。雄才大略,即位初期,忍辱負重,麻痹強大敵人東胡,而后將其一舉擊敗。統一漠北草原。隨后征服西域二十多小國,控制西域。“諸引弓之民并為一家”擁有控弦之士三十余萬。締造了最為強盛的匈奴帝國。漢建立后,劉邦親自出征匈奴,冒頓用計圍劉邦于白登山,絕漢軍糧,劉邦用陳平計,僥幸得脫,遣使求和,為漢朝奇恥大辱。

1.項羽——(前322—前202)西楚霸王,名藉,字羽。中國勇戰派代表。“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初起兵,展現無雙武力,獨自格殺百余人。巨鹿之戰,破釜沉舟,消滅秦國主力軍隊。掌天下,分諸侯。彭城之戰,以三萬兵急襲劉邦聯軍五十六萬,大獲全勝,雎水斷流。然而四面皆敵,不斷作戰,且未能有穩定后勤保障,。最后為劉邦統天下之兵所圍。突圍至烏江,最后一次展現無雙武力。身殺漢軍數百人,自刎而死。

1.

韓信——(前230—前196)兵仙,西漢開國元勛,軍事家,戰略家。齊王,楚王,淮陰侯。大將軍,相國“王侯將相”榮加一身。漢初三杰,武廟十哲。蕭何稱其“國士無雙”,劉邦乃拜之為大將。獨自領軍作戰,出陳倉,定三秦,平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與劉邦會合圍項羽于垓下,全殲楚軍。天下無能與其爭鋒。漢之疆土三分之二出自韓信之手。“功高無二,略不出世”。后人稱“言兵莫過孫武,用兵莫過韓信”。楚漢之際,天下局勢皆在韓信之手,向楚則楚強,向漢則漢勝,自立則三足鼎立。后因功高震主,不知收斂。被斬于長樂鐘室。

2.

英布——(前?—前196)“漢初三大名將”,楚九江王,漢淮南王。作戰勇猛,身先士卒。楚漢戰爭期間,隔岸觀火。后被劉邦策反,共圍項羽于垓下。歸漢后造反被殺。

3.

彭越——(前?—前196)“漢初三大名將”漢梁王。常年率兵擾亂項羽后方,襲其糧道,使其疲于奔命??胺Q游擊戰爭鼻祖。后因被誣造反,被劉邦殺死。做成肉餅

4.

樊噲(前242—前189)漢開國將軍,舞陽侯,相國。早年從劉邦起兵于沛縣,南征北戰,屢立戰功,作戰勇猛,攻城先登,臨陣殺兵。劉邦稱帝后,幫助劉邦平定各路反王,穩定劉氏統治。

5.

曹參——(前?—前190)漢平陽侯,丞相。從劉邦起兵于沛縣,身經百戰,屢立戰功。破二國,一百二十二縣。漢開國功臣第二位。繼相位,與民休養生息?;謴痛鬂h生氣。

6.

周勃——(前?—前169)漢開國功臣,絳侯,丞相。隨劉邦起兵于沛縣。身經百戰,屢立戰功,攻城好先登。劉邦言“安劉氏必勃”。呂后死后,與陳平共鏟諸呂,保存漢室。

7.

灌嬰——(前?—前176)漢開國功臣,潁陰侯。丞相。作戰勇猛,統領漢軍騎兵,屢立戰功。用兵迅速且勇猛。濰水之戰,韓信敗龍且,灌嬰手下斬龍且。垓下之戰,項羽突圍,灌嬰緊追不放,逼項羽自殺。劉邦稱帝后,幫助劉邦平定異姓諸侯王反叛,呂后死,協助鏟除諸呂

8.

周亞夫——(前199—前143)漢軍事家,條侯,丞相。周勃之子。治軍嚴謹,駐軍于細柳軍營時,文帝入營,尚需通稟。景帝時七國之亂,統帥漢軍,三月平叛。挽救漢朝。后因事下獄,絕食而死。

9.

李廣——(前?—前119)飛將軍,漢朝大將。初隨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奪旗揚威。后長期駐守邊境,與匈奴交戰。作戰勇猛,保境安民。匈奴畏懼,數歲不敢入侵。但自己也經常損兵折將。后隨衛青北征匈奴,迷路,自殺。

10.

衛青——(前?—前106)字仲卿。西漢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多次北征匈奴,為漢開疆拓土,戰功赫赫。用兵深入,出奇制勝漠北之戰,與霍去病深入漠北,幾乎消滅匈奴有生力量,威脅漢朝的匈奴邊患,基本解決。

11.

霍去病——(前140—前117)衛青外甥,西漢大司馬驃騎將軍,冠軍侯。勇猛果敢,驍勇善戰,精于騎射。用兵靈活,擅長千里奔襲,出奇制勝。繼承衛青戰法并發揚光大,將騎兵機動性發揮到最大。古代最優秀騎兵將領之一。自18歲初上戰場,多次北征匈奴,使匈奴聞風喪膽。漠北之戰,與舅父衛青深入匈奴腹地,大破匈奴,使之元氣大傷。漠北之役,霍去病封狼居胥,飲馬瀚海。成為中華民族武將最高榮譽之一。因病去世

12.

趙充國——(前137—前52)字翁孫。西漢將領。早年從李廣利征討匈奴,被匈奴大軍圍困。充國率百余人突出重圍,身受二十余創。后以古稀之年,督邊西陲,下令屯田,長期與羌人對峙,只打必打之戰,瓦解羌人各部聯合,收買人心。“不戰而屈人之兵”,最終平定羌人叛亂。

13.

陳湯——(前?—前?漢元帝)西漢將領。出任西域都護府副校尉時,審時度勢。果斷率領胡漢雜軍,突襲匈奴,斬郅支單于。解除匈奴對漢威脅。邊境安定半個世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出自其口

14.

吳漢——(?—44)字子顏。東漢開國元勛,廣平侯“云臺二十八將”協助劉秀平定河北,擊敗收編各地農民軍,壯大劉秀勢力。消滅公孫述,平定川蜀。治軍不嚴,為人詬病

15.

耿弇——(3—58),字伯昭。東漢開國元勛,將領,好畤侯。“云臺二十八將”,從劉秀平定河北,消滅農民軍。率部轉戰山東,以寡軍消滅張布十萬軍隊,尸橫遍野,平定齊魯之地。軍事指揮藝術高超,作戰靈活,首創圍城打援。

16.

岑彭——(?—36)字君然,東漢將領,舞陰侯,“云臺二十八將”。率軍南征,平定荊襄

17.

第三篇:中國古代歷史小故事

三皇五帝始 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二晉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黃帝堯舜禹 約170萬-4000年前 黃帝堯|舜夏朝 前2100-1600 啟 陽城 商朝 前1600-1100 湯 盤庚→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鎬 東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戰國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陽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漢高祖 長安 新朝 8-23 王莽 長安 東漢 25-220 光武帝 洛陽 三國

/

魏 220-265 曹丕 洛陽

蜀 221-263 劉備 成都

吳 229-280 孫權 建業

西晉 265-316 司馬炎 洛陽

東晉 317-420 司馬睿 建康

十六國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楊堅 大興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長安

五代十國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趙匡胤 開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臨安

遼朝 916-1125 耶律阿寶機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興慶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爾哈赤 北京

原始社會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云南元謀一帶

約80萬年前 藍田人生活在陜西藍田一帶

約20——7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000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5000——7000年前 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4000——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炎帝 黃帝 堯 舜 禹時期

奴隸社會

夏(約公元前21世紀到約公元前16世紀)

約公元前21世紀 禹傳子啟 夏朝建立

商(約公元前16世紀到約公元前11世紀)

約公元前16世紀 商湯滅夏 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4世紀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

約公元前11世紀 周武王滅商 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共和元年 我國歷史開始有明確紀年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 西周結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國學×參考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 東周開始

封建社會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 秦始皇確立郡縣制 統一貨幣 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 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 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 改國號新

17 18年 綠林赤眉起義爆發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壁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 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晉滅吳

316年 匈奴兵攻占長安 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開始

439年 北魏統一北方

485年 北魏實行均田制

494年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534年 北魏分裂東西

577年 北周滅北齊,北方統一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繼承北周 北朝結束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南朝結束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戰爭開始 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世紀前期 松贊干布統一吐蕃

8世紀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權 以渤海為號

同一時期 南詔首領皮羅閣合并六詔為南詔

8世紀中期 骨力裴羅統一回紇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780年 實行兩稅法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 唐亡 五代開始

916年 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979年 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1005年 宋 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晟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變法 國學×參考

1115年 完顏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 南宋開始

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1227年 蒙古滅西夏

1234年 蒙古滅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1351年 劉福通等領導紅巾軍大起義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 盟軍攻占大都 元亡

明初 開始修建明長城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

明朝中后期 資本主義萌芽在江南開始出現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在東南沿??箵糍量?/p>

1581年 實行一條鞭法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1636年 后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 農民軍攻占北京 明亡

清(鴉片戰爭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 清軍入關

1662年 鄭成功收復臺灣

1684年 清朝設置臺灣府

1685 1686年 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696年 昭莫多戰役

1727年 清朝設置駐藏大臣

18世紀中期 維吾爾貴族大和卓 小和卓發動叛亂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初中需要掌握的朝代線索: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東漢-----三國(魏蜀吳)-----兩晉(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北宋(遼西夏)-----南宋(金)-----元-----明-----清

帝譜

【遠古】 盤古氏 有巢氏 女媧氏 燧人氏 伏羲氏 神農氏 黃帝 顓頊 帝嚳 堯帝 舜帝 禹

【夏朝】 啟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發 桀

【商朝】 商湯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庚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商紂

【西周】 周武王 周成王 周康王 周昭王 周穆王 周共王 周懿王 周孝王 周夷王 周厲王 周宣王

周幽王

【東周】 周平王 周桓王 周莊王 周釐王 周惠王 周襄王 周頃王 周匡王 周定王 周簡王 周靈王

周景王 周悼王 王子 周敬王 周元王 貞定王 周哀王 周考王 周威烈王 周安王 周烈王 周顯王

周慎靚王 周赧王

【春秋五霸】 齊國 晉國 楚國 吳國 越國

【戰國七雄】 齊國 楚國 秦國 燕國 趙國 魏國 韓國 【秦朝】 秦始皇(嬴政) 秦二世(胡亥) 秦三世(子嬰) 【西漢】 漢高祖 漢惠帝 漢文帝 漢景帝 漢武帝 漢昭帝 昌邑王 漢宣帝 漢元帝 漢成帝 漢哀帝 漢平帝 孺子嬰 【新朝】 王莽

【東漢】 漢光武帝 漢明帝 漢章帝 漢和帝 漢殤帝 漢安帝 漢少帝 漢順帝 漢沖帝 漢質帝 漢桓帝

漢靈帝 漢少帝 漢獻帝 【三國】 魏國 蜀漢 東吳

【西晉】 晉武帝 晉惠帝 晉懷帝 晉愍帝

【東晉】 晉元帝 晉明帝 晉成帝 晉康帝 晉穆帝 晉哀帝 晉廢帝 晉簡文帝 晉孝武帝 晉安帝 晉恭帝

【十六國】 前趙 后趙 前燕 后燕 南燕 北燕 前秦 后秦 西秦 前涼 后涼 南涼 西涼 北涼 文夏 成國

【隋朝】 隋文帝 隋煬帝 隋恭帝 秦王 越王 【唐朝】 唐高祖 唐太宗 唐高宗 武周圣神皇帝 唐中宗 唐殤帝 唐睿宗 唐玄宗 唐肅宗 唐代宗

唐德宗 唐順宗 唐憲宗 唐穆宗 唐敬宗 唐文宗 唐武宗 唐宣宗 唐懿宗 唐僖宗 唐昭宗 唐哀帝

【五代】 后梁 后唐 后晉 后漢 后周

【十國】 吳 南唐 吳越 楚 閩 南漢 前蜀 后蜀 南平 北漢

【遼朝】 遼太祖 遼應天后 遼東丹王 遼太宗 遼世宗 遼穆宗 遼景宗 遼蕭太后 遼圣宗 遼興宗

遼道宗 遼天祚帝 【北宋】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宋神宗 高太后 宋哲宗 宋徽宗 宋欽宗

【南宋】 宋高宗 宋孝宗 宋光宗 宋寧宗 宋理宗 宋度宗 南宋謝太后 宋恭帝 端宗 帝昺

【大理】 太祖 文經帝 文武帝 廣茲帝 應道帝 昭明帝 宣肅帝 秉義帝 圣德帝 天明帝 孝德帝 上德帝

上明帝 保定帝 文安帝 宣仁帝 正康帝 功極帝 亨天帝 神宗 孝義帝 天定賢王

【西夏】 李元昊 李諒祚 李秉常 李乾順 李仁孝 李純佑 李安全 李遵頊 李德旺 李睍

【金朝】 金太祖 金太宗 金熙宗 海陵王 金世宗 金章宗 衛紹王 金宣宗 金哀宗 金末帝

【元朝】 太祖 太宗 昭慈 定宗 欽淑 憲宗 世祖 成宗 武宗 仁宗 英宗 泰定帝 天順帝 文宗 明宗

寧宗 順帝

【明朝】 明太祖 明惠帝 明成祖 明仁宗 明宣宗 明英宗 明代宗 明憲宗 弘治皇帝 明武宗 明世宗

明穆宗 明神宗 明光宗 明熹宗 明思宗 南明弘光帝 南明隆武帝 紹武帝 監國 永歷帝 定武帝

【清朝】 清太祖 清太宗 順治皇帝 康熙皇帝 雍正皇帝 乾隆皇帝 嘉慶皇帝 道光皇帝 咸豐皇帝

清穆宗 清德宗 清遜帝

第四篇:中國古代詩歌發展脈絡簡介

西周:

《詩經》是第一部詩歌總集,分為“風”、“雅”、“頌”三類,表現手法:賦、比、興,(合稱詩經六義) 戰國時期:

楚國以其自身獨特的文化基礎,加上北方文化的影響,孕育出了偉大的詩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響的宋玉等人創造了一種新的詩體《楚

辭》。楚辭吸收了神話的浪漫主義精神,開辟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 兩漢時期:

詩歌在漢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形式,即漢樂府民歌。漢樂府民歌流傳到現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寫成,后來經文人的有 意模仿,在東漢時五言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它從民間歌謠到文人寫作,經過了很長的時間,到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日趨成熟。五 言詩達到成熟階段的標志是《古詩十九首》的出現。

漢末建安時期,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并普遍采用五言

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詩歌的高潮。他們的詩作表現了時代精神,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氣派,形成為后世稱作“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建

安時代之后的”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中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時代的代表詩人,他的《詠懷詩》進一

步為抒情的五言詩打下基礎,他常用曲折的詩句表達憂國、懼禍、避世之意,還有嵇康(224--263),他的詩憤世嫉俗,鋒芒直指黑暗的現實。 他們倆人的詩風基本繼承了“建安風骨”的傳統。 魏晉南北朝時期:

樂府詩:魏、晉時代成為主要的詩歌形式。漢樂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戰爭災難的《十五從軍征》,有表現女性不慕富貴的《陌上?!?、

《羽林郎》,當然最為著名的還是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漢樂府民歌中雖然多數為現實主義的描繪,但許多地方都有著程度不一的浪漫

主義色彩,如《孔雀東南飛》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現出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巧妙結合。北朝樂府最有名的是長篇敘事詩《木蘭詩》,它與 《孔雀東南飛》并稱為中國詩歌史上的“雙璧”。

田園詩:代表人物是陶淵明, 還有與陶淵明差不多同時被稱為開創山水詩派的第一人的謝靈運。詩歌多描寫自然風光的美麗,歌頌田園

生活的平和,也體現了親自參加農業勞動的喜悅和辛勞。主要特點:平和醇美,自然沖淡。

唐朝:

詩歌發展到唐代,迎來了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時間里,留下了近五萬首詩,獨具風格的著名詩人約

五、六十個。

初唐:

“初唐四杰”是唐詩開創時期的主要詩人。這四杰分別是王勃(649--676)、楊炯(650--693)、盧照鄰(637--689)、駱賓王(646--684)。他 們的詩雖然因襲了齊、梁風氣,但詩歌題材在他們手中得以擴大,五言八句的律詩形式也由他們開始初步定型。

“四杰”之后,陳子昂(661--702)明確提出反對齊梁詩風,提倡“漢魏風骨”。詩歌由靡靡之音變為清新健康?!陡杏鲈姟?8首,即是他具 有鮮明革新精神的代表之作。 盛唐: 盛唐時期是詩歌繁榮的頂峰。這個時期除出現兩個偉大詩人:李白、杜甫,他們被稱為雙了星座,李白豪放飄逸,上承《楚辭》的浪漫主義

;杜甫,濃郁頓挫,上承《詩經》的現實主義。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成就顯著的詩人。他們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孟浩然和王維為代表的 山水田園詩人;另一類是邊塞詩人,他們中的高適和岑參取得成就最高,王昌齡、李頎、王之煥也是邊塞詩人中的佼佼者。王昌齡的邊塞詩大

部分用樂府舊題抒寫戰士思念家鄉、立功求勝的心情,他的《從軍行》、《出塞》歷來被推為邊塞詩的名作。李頎的邊塞詩數量不多,成就卻

很突出,《古意》一首、《古從軍行》是他的代表作。王之煥是年輩較老的邊塞詩人,一首《涼州詞》寫盡了遠征人思家的哀怨,另一首《登 鶴雀樓》詩意高遠,富于啟示性。 中唐:

中唐詩歌是盛唐詩歌的延續。

山水詩:代表人物:劉長卿、韋應物,是王維、孟浩然一派的繼續。

邊塞詩:代表人物:盧綸、李益,是高適、岑參的余緒。

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元稹,倡導新樂府運動。張籍、王建也是這一運動中的重要詩人。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 主張。往往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社會現象,加以集中概括,以諷論諭當時的社會、政治現象,如《賣炭翁》《長恨歌》。

韓孟詩派:代表人物:韓愈、孟郊。詩歌風格:生硬奇險,開后世宋詩的風氣。

浪漫主義詩派:代表人物:李賀。上承李白,下啟晚唐的李商隱。

李賀(790--816)在詩歌的形象、意境、比喻上不走前人之路,擁有中唐獨樹一幟之風格,開辟了奇崛幽峭、濃麗凄清的浪漫主義新天地?!短K 小小墓》、《夢天》等都是充分體現他的獨特風格之作。 此時期的詩人還有:

柳宗元(773--819)的詩如他的散文一樣,多抒發個人的悲憤和抑郁。他的山水詩情致婉轉,描繪簡潔,處處顯示出他清峻高潔的個性,如 《江雪》就歷來為人們所傳誦。

劉禹錫(772--842)是一位有意創作民歌的詩人,他的許多《竹枝詞》描寫真實,很受人們喜愛。

賈島(779--843)都以“苦吟”而著名,追求奇險,苦思錘煉是他的特點。 晚唐時期:

詩歌:晚唐時期的詩歌感傷氣氛濃厚,代表詩人是杜牧、李商隱,世稱“小李杜”杜牧(803--852)的詩以七言絕句見長,《江南春》、《山

行》、《泊秦淮》、《過華清宮》等是他的代表作。這些詩于清麗的辭采、鮮明的畫面中見俊朗的才思。李商隱(813--858)以愛情詩見長。他 的七律學杜甫,用典精巧,對偶工整,如《馬嵬》就很有代表性;他的七言絕句也十分有功力,《夜雨寄北》、《嫦娥》等是其中的名作。

晚唐后期,出現了一批繼承中唐新樂府精神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人物是皮日休、聶夷中、杜荀鶴。他們的詩鋒芒畢露,直指時弊。

詞:詞這種詩歌體裁在晚唐已經出現,代表人物:溫庭筠、韋莊、李煜(多抒寫家國身世之恨,感慨纏綿)。出現第一部文人詞總集《花間 集》。 宋朝:

詞:詞風繼承花間派的婉約綺靡。“父子詞人”:晏殊、晏幾道。晏殊的詞風雍容閑雅,有富貴氣。晏幾道的詞風是低回感傷。

婉約詞:

柳永:多寫男女離別之情和流落江湖的羈旅之愁,沉吟于風花雪月之中。

周邦彥:繼承柳永的余風。代表作有《過秦樓》、《滿庭芳》、《蘭陵王》、《六丑》等

李清照:前期清新婉麗,后期纏綿抑郁。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占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

姜夔:繼續周邦彥的風格,尚風雅,主格律。

秦觀:善作小令,通過抒情寫景傳達傷感情緒的《浣溪沙》、《踏莎行》、《鵲橋仙》等

是他的代表作。

豪放詞:

蘇軾:啟南宋豪放派的誕生。詞的題材又得以進一步發展,懷古傷今的內容進入了他的

詞作之中。

張元干、張孝祥、陳與義、向子瑾、朱敦儒,上承蘇軾,下啟辛派詞風,同時期還有

陳亮、劉過、劉克莊、劉辰翁。

辛棄疾:有抗金報國的壯志,但壯志難酬,郁憤深積。

詩:西昆體:楊億、錢惟演,學晚唐李商隱,講究格律辭藻、華麗典雅。

王禹偁、梅堯臣、蘇舜欽:反對西昆體,提倡平易流暢。

兩位大詩人:蘇軾說理抒情,自由奔放;黃庭堅,江西詩派,崇尚杜甫,大多瘦硬生新。

這時期的詩人還有:陳師道、陳與義、韓駒。

出自江西詩派,最終自成一家的有:

陸游:愛國詩人,最動人的作品是表現他老而不衰,死而不渝的愛國情懷。

楊萬里:詩風清新活潑。

范成大:善寫田園風光,頗有生活情趣。 宋末有:

文天祥,汪元量:多是愛國詩篇,浩氣磅礴。 元代: 雜?。?/p>

關漢卿:《竇娥冤》《救風塵》《單刀會》,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色彩融為一體。

王實甫:《西廂記》 康進之、白樸、馬致遠、鄭光祖。

散曲:包括小令、套曲,多歌唱山林隱逸和男女風情之作,少數作品接觸當時重大的

社會問題,反映人民疾苦。

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有:張可久和喬吉,特點:雅正典麗。 明代: 詩歌:

臺閣體詩派:代表:楊士奇、楊榮、楊溥,特點:歌功頌德、空泛虛浮。 唐宋派:歸有光 清代:

詩歌: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不滿清庭的民族壓迫和專制統治,特點:悲壯沉郁、感慨深遠。此時期的詩人還有:錢謙益、吳偉業、王士 楨。

鄭板橋:反映民情;袁枚:直抒性情;黃景仁:獨寫哀怨之作。 詞:陳維崧:效法蘇、辛之豪放,開“陽羨詞派”。 朱彝尊:推崇姜、張之清空,開“浙西詞派”

納蘭性德:詞近李煜,又自成一家,善作小令,長于白描。 張惠言、周濟:主比興寄托,代表“常州詞派”。

中國詩歌發展過程的規律

詩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深邃的內涵,她可以說是中華藝苑中的一朵奇葩。

大約在兩三年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問世了?!对娊洝肥侵袊姼杪溆跁娴钠瘘c,對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以 及留存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那時的詩歌多以“歌”的形式流傳在廣大老百姓之中,而且個是比較自由,作者多是人民群眾。

隨著時間的推移,詩歌藝術進一步發展。這其中屈原是必須提到的。經他整理創新的楚辭能夠成為一種獨立的詩歌形式而廣為流傳,可見 他對詩歌發展的推動作用相當巨大。

但是,眾所周知,戰國時人們思想、文化交流相當活躍的時期,而這種活躍多表現為思想流派間的爭論,如百家爭鳴之類的,而諸子散文 也是盛極一時的。而詩歌的分量就沒有那么重了。

歷經秦、漢,詩歌在東漢末期又經歷了短暫的春天。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像曹氏三父子,在詩歌方面的造詣是相當深厚的。到晉朝,

陶淵明的田園詩給詩歌內容方面注入新的血液。此后,詩歌內容更加豐富,但各式結構方面,還是延續相對自由的古體詩。

當時間跨越到隋唐時期時,尤其是在唐朝,詩歌藝術有了極大的發展。各式更加規范的格律詩在唐朝發展到了頂峰,并且涌現出了一大批

優秀的詩人作家。如初唐四杰、大小李杜、王維、白居易、劉禹錫、寒郊瘦島等等。盛唐造就了大批極富才華的詩人,而這也使得當時詩壇異

?;钴S。而詩歌無論在格式、題材還是內容方面都有了極大的豐富、拓展,格律詩的發展也在此時達到巔峰。 此后,宋朝是詞的時代。詞又稱長短句,是和曲而歌的一種體裁,由于曲調的限制,此同樣對字數要求很高,只是每句的字數會有不同,

另外詞對押韻、平仄也有很嚴格的要求。這是的流派之分更為明顯,大體上有以李清照為代表的婉約型和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型。這

其中,婉約詞風出現較早,而蘇軾是豪放詞風的開創者,他的赤壁一詞兩賦,奠定了他在文壇上舉足輕重的位置。

元朝,又有一種新的體裁出現——元曲。這一時期少數民族的入侵和與漢民族的融合對元曲的發展有著相當的影響,出現了如馬致遠等元 曲大家。

明、清,詩歌的發展從各方面的迅速更新進入穩定期,內容、體裁、格式等大體保持了穩定,也出現了諸如龔自珍等的優秀詩人。

隨著近代的來臨,戰爭紛亂,軍閥割據,列強入侵,文化的發展遭到阻滯,甚至有所倒退。有關詩歌的資料也大量損毀、流失,再加上年 久失傳,詩歌藝術遭受極大打擊。

現、當代以來,傳統詩歌文化有了更新的發展。除了古體、近體詩之外,出現了一種格式內容更加自由的詩體——現代詩?,F代詩在每句

的字數以及押韻、格式等方面要求寬松,使得她更為人們所接受,同樣出現了包括郭沫若、聞一多在內的眾多好的詩人。

中國詩歌藝術經過兩三千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相當龐大豐富的體系,其內涵豐富無比,是中國文化的一座無價寶庫!

第五篇:描寫中國古代人物的對聯

“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 “志見出師表,好為梁父吟” “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青照古今”

“詩里有畫,畫里有詩”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這四句對聯分別說的是誰?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上聯是指蘇家三父子蘇洵,蘇軾,蘇轍。

下聯是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軾。

歌頌古代名人對聯

門前桃李重歐蘇,堂上葭莩推富范。

歌頌晏殊

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另作:人間疾苦)

歌頌杜甫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歌頌蒲松齡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歌頌諸葛亮

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 罪名莫須有,忠冢棲霞山,長留人愿,國魂幾時北來。 歌頌岳飛

萃父子兄弟于一門,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駢散詩詞之特征,千變縱橫識其源。

歌頌蘇洵 蘇軾 蘇轍

剛直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歌頌司馬遷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聲金,道通中外;立萬世之師表,存神過化,德合乾坤。

歌頌孔子

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歌頌屈原

志見出師表;好為梁父吟。

歌頌諸葛亮

兩表一對,鞠躬盡瘁酬三顧;鼎足七出,威德咸孚足千秋。

歌頌諸葛亮

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歌頌韓愈

韓潮學派百三匯,公起文章八代衰。

歌頌韓愈

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憂樂關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蘇臺。

歌頌范仲淹

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歌頌文天祥

宰相狀元余事之,文章義節兩兼之。

歌頌文天祥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歌頌辛棄疾

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歌頌項羽、勾踐

一代君權痛蠶室,千秋史筆溯龍門。

歌頌司馬遷

質而綺,真且醇,自可傳之千古;樽中酒,篙下詩,豈甘了此一生。

歌頌陶淵明

玉茗堂中傳蝶夢,臨川集上插芳馨。

歌頌湯顯祖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綠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

歌頌李清照

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掛弓扶桑。

歌頌 李白

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

歌頌李白

緬想忠貞,補闕拾遺猶昨事;何來環佩,清輝香霧替詩魂。

歌頌杜甫

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

歌頌杜甫

筆諍時政,心在蒼生,萬戶爭傳新樂府;堤建西湖,神歸東洛,千秋永祀老詩翁。

歌頌白居易

楓葉四弦秋,棖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勾留江上別離情。

歌頌白居易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歌頌韓信。

青冢有情猶識路,平沙無處可招魂。

歌頌王昭君

王業不偏安,兩表于今懸日月;臣言當盡瘁,六軍長此駐風云。

歌頌諸葛亮

宦游西蜀,志復中原,高吟鐵馬銅駝,煙塵誓掃還金闕;詩繼少陵,派開南宋,更入清風明月,池館重新接草堂。

歌頌陸游

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須有,忠冢棲霞山,長留人愿,國魂幾時北來。

歌頌岳飛

著作最謹嚴,豈徒中國小說史;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

歌頌魯迅

三千里外一條水,十二時中兩度潮?!参宕鷧窃健称跤}杭州碧波亭

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五代后蜀〕孟昶

木稼曾聞達官怕,山頹今見哲人萎。

〔宋〕王安石挽韓琦

爽氣西來,云霧掃開天地憾 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宋〕蘇軾題武昌黃鶴樓

門前莫約頻來客 座上同觀未見書

〔宋〕樓鑰

天邊將滿一輪月 世上還鐘百歲人

〔宋〕吳叔經賀友壽

露花倒影柳三變 桂子飄香張九成

〔宋〕李清照

佩葦遵考訓 晦水謹師傳

〔宋〕朱嘉

東墻倒,西墻倒,窺見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聞車馬之音

〔宋〕朱熹贈友

春風閬苑三千客 明月揚州第一樓

〔元〕趙孟頫題揚州迎月樓

光依東壁圖書府 心在西湖山水間 〔元〕楊瑀

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 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元雙

〔明〕朱元璋贈徐達

海無波濤,海瑞之功不淺 林有梁棟,林潤之澤居多

〔明〕高剛

赤手挽銀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來何處吊英賢

〔明〕王守仁題于謙廟

未必串關別名教 須知書戶孕江山

〔明〕徐渭題青藤書室

風云三尺劍 花鳥一床書

〔明〕左光斗

一水抱城西,煙靄有無,拄杖僧歸蒼茫心 群峰朝閣下,雨晴濃淡,倚欄人在畫圖中

〔明〕楊慎題昆明華庭寺

是何意態雄且杰 不露文章世已驚

〔明〕楊繼盛

豈有文章驚海內 漫勞車馬駐江干

〔明〕王百谷

每聞善事心先喜 得見奇書手自抄

〔明〕祝枝山

天為補貧偏與健 人因見懶識誤稱高

〔明〕陳繼儒

塔頂葫蘆,尖捏拳頭捶白日 城頭箭垛,倒生牙齒咬青天

〔明〕馮夢龍

德從寬處積,福向儉中求。

〔明〕王時敏

托缽歸來,不為鐘鳴鼓響 結齋便去,也知鹽盡炭無

〔明〕普荷禪師題昆明筇竹寺

魚有化機參活潑 人無俗慮悟清涼

〔明〕董其昌題杭州靈隱寺小方池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畫、天下事,事事關心

〔明〕顧憲成

少作書生,未見長堂入室 老為廟祝,粗知掃地焚香

〔明〕李贄

斗酒縱觀廿四史 爐香靜對十三經

〔明〕史可法

澗雪壓多松偃蹇 巖泉滴久石玲瓏

〔明〕史可法

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 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

〔明〕黃石齋回絕洪承疇勸降

清風有意難留我 明月無心自照人

〔明〕王夫之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何處更著點塵 茶煙乍起,鶴夢未醒,此中得少佳趣

〔清〕朱彝尊題桂園

老拳搏古道 兒口嚼新書

〔清〕金圣嘆

讀生前浩氣之歌,廢書而嘆 結再世孤忠之局,過墓興悲 〔清〕蔣士銓題史可法祠

前輩典型,秀才風味 華嵩品格,江海文章

〔清〕王夢樓贈蔣士銓

清潭三尺竹如意 宴坐一枝松養如

〔清〕梁書同

天氣乍晴花滿樹 人家久住燕雙飛

〔清〕梁書同

耽文藝如嗜欲 經古人為明曹

〔清〕石濤

菊花潭里人同壽 揚子江頭海不波

〔清〕阮元

下筆千言,正桂子香時,槐花黃后 出門一笑,看西湖月滿,東浙潮來

〔清〕阮元題浙江貢院

精神到處文章在 學問深時意氣平

〔清〕石韞玉

種樹樂培佳子弟 擁書權拜小諸侯

〔清〕沈德潛

澄江靜如練 長嘯氣若蘭

〔清〕李世卓

人世難逢開口笑 老夫聊發少年狂

〔清〕王文治題戲臺

古跡雖陳猶在目 春風相遇不知年 〔清〕王文治

慷慨談世事 卓犖觀群書

〔清〕齊彥槐

月白風清其有意 斗量車載已無名

〔清〕許宗彥自挽

東壁圖書西園翰墨 南華秋水北苑春山

〔清〕劉熙載

行而不舍若驥千里 納無所窮如海百川

〔清〕馮煦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清〕劉金門題濟南大明湖

九頂云霞披霧出 三峨風雨過江來

〔清〕袁之秘題樂山凌云寺

艤舟碧山麓,月出山之顛 夕曛猶在照,涼輝忽滿前

〔清〕金武祥

金石長不朽 丹青本無雙

〔清〕李瑞清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友蜷虎臥幾詩客 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

〔清〕顧復初題杜甫草堂

紅友憂分賢圣品 綠卿看長子孫枝

〔清〕鄧石如

舊書細談猶多味 佳客能來不費招 〔清〕黃鉞

游者當知山所向 靜時猶有水能聽

〔清〕何紹基題鼓山星聚堂

西山載酒云生屐 南浦尋梅雪滿舟

〔清〕何紹基

花箋茗碗香千載 云影波光活一樓

〔清〕何紹基題成都望江樓

揀茶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書

〔清〕張廷濟

碧露新滋三秀草 紫云長護九如松

〔清〕張廷濟

學術各門庭,與子平生無唱和 高情同骨肉,俾予后死獨稱悲

〔清〕紀昀挽朱笥河

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清〕康熙挽鄭成功 奇松詭石天然凈 澗草山花自在芳

〔清〕乾隆

遺失慕莊周,睡去能為蝴蝶夢 學詩類高適,老來始作鳳凰鳴

〔清〕吳步韓自壽

常如作客,何問康寧。但使囊有余錢,甕有余釀,釜有余糧,取數頁賞 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千官,過到六旬猶少

定欲成仙,空生煩惱。只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將幾枝隨 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

〔清〕鄭燮六十自壽

室雅何須大 花香不在多

〔清〕鄭燮 汲來江水烹新茗 買盡青山當畫屏

〔清〕鄭燮題焦山自然庵

從來名士能評水 自丁高僧近斗茶

〔清〕鄭燮題茶館

刪繁就簡三秋樹 領意標新二月花

〔清〕鄭燮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臻煙o邊??礀|驤神駿,西 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手登臨。趁蟹嶼螺洲,梳 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 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壈想漢習樓船,唐 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 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 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清〕孫髯題昆明滇池大觀樓

幾層樓獨撐東西峰,統近水遙山,供張畫譜。聚蔥嶺雪,散白河煙,烘 丹景霞,染青衣霧。時而詩人吊古,時而猛士籌邊。最可憐花蕊飄零,早埋 了春閨寶鏡??思拍?,空留著綠野香墳。對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 總貪迷醉夢鄉中。試從絕頂高呼:問問問,這半江月,誰家之物?

千年事屢換西川局,盡鴻篇巨制,裝演英雄。躍岡上龍,殞坡前鳳,臥 關下虎,鳴井底蛙。忽然鐵馬金戈,忽然銀笙玉笛。倒不若長歌短賦,拋撒 些閑恨閑愁。曲檻回廊,消受得好風好雨。嗟予蹙蹙,四海無歸。跳死猢猻, 終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梯頫首:看看看,那一塊云,是我的天

〔清〕鐘云舫題成都望江樓公園崇麗閣

天命誅妖,殺盡群妖,萬里河山歸化日 王赫斯怒,勃然一怒,六軍介胄逞威風

〔清〕洪秀全

翼德威明,鄙阿瞞如小兒,能視豫州同骨肉 王陵忠義,棄項羽如敝屣,獨知劉季是英雄

〔清〕石達開

忍令上國衣冠,淪于夷狄 相率中愿豪杰,還我河山 〔清〕石達開

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有幾 及鋒而試,看老子手段如何

〔清〕石達開題理發店

暫借荊山棲彩鳳 聊將紫水活蛟龍

〔清〕馮云山

南浦綠波,西山氣爽 春風落日,秋水長天

〔清〕李棠階題昆明西山

馬上得之,馬上治之,造億萬年太平天國于弓刀鋒鏑之間,斯誠健者 東面而征,西面而征,救廿一省無罪良民于水火倒懸之會,是曰良人

〔清〕李秀成

青山之高,綠水之深,豈必佛方開口笑 徐行不困,穩地不跌,無妨人自縱心游

〔清〕錢泮題昆明華亭寺

愿聞己過 求通民情

〔清〕林則徐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清〕林則徐題書室

朗月照人如鑒臨水 時雨潤物自葉流根

〔清〕林則徐

長空有月明兩岸 秋水不波行一舟

〔清〕林則徐題福州西湖宛在堂

六載回金湯,問何人忽壞長城,孤注空教躬盡瘁 雙忠同坎?,聞異類亦欽偉節,歸魂相見面如生

〔清〕林則徐挽關天培

我已家風負梅鶴 天教處士領湖山 〔清〕林則徐題杭州西湖巢居閣

師友肯臨容膝地 兒孫莫負等閑書

〔清〕林則徐

為政若作真書,錦密無間 愛民如保赤子,體會入微

〔清〕程恩澤贈林則徐

萬山不隔中秋月 千年復見黃河清

〔清〕左宗棠題蘭州望河樓

千載此樓,芳草晴川,曾見仙人騎鶴去 卅年作客,黃沙遠塞,又吟鄉思落梅中

〔清〕左宗棠題漢口湖南會館

秋風古道題詩瘦 落日平原縱馬豪

〔清〕劉可毅贈某君

清風明月本無價 近水遙山皆有情

〔清〕梁章鉅題蘇州滄浪亭

勸子勿為官所腐 知君欲以詩相磨

〔清〕梁章鉅贈余小霞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清〕趙藩題成都武侯祠

隔秋水一湖,看岸花送客,檣燕留人,此境原非異土 共明月千里,記夜醉長沙,曉浮湘水,相逢好話家山

〔清〕陶澍題漢口長沙會館

時御天風跨鸞鳳 或入碧海掣鯨魚

〔清〕康有為

靈石一千尺 天花百億年 〔清〕康有為處題書室

中天臺觀高寒,但見白日悠悠,黃河滾滾 東京夢華銷盡,徒嘆城廓猶是,人民已非

〔清〕康有為題開封登龍亭

一鶚忽翔萬云怒 群虬相奮孤劍鳴

〔清〕譚嗣同贈黎貴遜

此是盛游,同氣仰為賢知列 異時文集,相期長在天地間

〔清〕譚嗣同贈吳筱山

與我公別幾許時,忽警電飛來,忍不攜二十年刎頭交,同赴泉臺,漫引 將去楚孤臣,簫聲嗚咽

近至尊剛十余日,被群陰構死,甘永拋四百兆為奴種,長埋地獄,只留 得扶桑三杰,劍氣摩空

〔清〕唐才常挽譚嗣同

雙橋兩虹影 萬古一牛心

〔清〕劉光第題峨眉清音閣

騏驥思千里 鷦鷯老一枝

〔清〕翁同龢

地亦千秋,南來尋丞相祠堂,一樣名垂宇宙 橋通萬里,東去問襄陽耆舊,幾人相憶在江樓

〔清〕沈葆楨題杜甫草堂

壯志難磨,尚欲乘長風破萬里浪 閑情自遣,不妨處南海弄明月珠

〔清〕黃遵憲題畫艇

第嘯一聲山鳴谷應 舉頭四顧海闊天空

〔清〕范池世題支云塔山門

記故鄉亦有仙潭,看一樣湖光,添得石橋長九曲 至此地宜邀明月,問誰家秋思,吹來玉笛到三更

〔清〕俞樾題杭州三潭印月

合名臣名士為我筑樓,不待五百年后,斯樓傳矣 傍山北山南循地選勝,適在六一泉側,其勝如何

〔清〕俞樾自題俞樓

刊石惟余西漢文字 行歌好約高旭酒徒

吳昌碩

江戶矢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 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

孫中山挽秋瑾

從生平等 一切有情

孫中山題鼎湖山

安危他日終須仗 甘苦來時要共嘗

孫中山贈黃興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去湛碧血 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黃興挽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秋水為神玉為骨 詞源如海筆如椽

黃興贈湯增璧

白眼觀天下 丹心報國家

宋教仁贈馮心俠

亂世才難用 先生老未歸

章炳麟挽劉人熙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長安?嘆黎民膏血全枯,只為一 人歌慶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臺灣,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益蹙,每逢萬 壽祝疆無

章炳麟為慈禧太后戲作一壽聯 此地之鳳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蔡鍔贈小鳳仙 國民賴松有人格, 英雄無命亦天心。

梁啟超挽蔡鍔

愿聞第一義 為洗千劫非

嚴復題講經堂

兩三竿竹皆秋色 千萬疊山有雨容

林紓

荷風送香氣 松月生夜涼

于右任書

種樹如培佳子弟 卜居恰對好湖山

馬君武

但哦松樹當今事 愿與梅花結后緣

楊度

(二)

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堅持進步,邊區是民主的抗日根據地 反對投降,反對分裂,反對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國自由權

毛澤東題延安新市場

為民族解放,為階級翻身,事業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懷,有松柏氣節,典型頓失,人盡含悲

毛澤東挽續范亭

深山隱高士 盛世期新民

劉少奇贈名醫盛多賢

先抓吃穿用 實現家輕重

周恩來

草堂留后世 詩圣著千秋

朱德題杜甫草堂 旋乾轉坤移山倒海 濟人利物震古鑠今

董必武題廈門集美鰲園

煙雨樓臺,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 風云世界,逢春蟄起,到處皆聞殷殷雷

董必武題南湖

和平大業猶賒,賢芝正賴,何竟中道損棄,碧血長天永留恨 民主曙光初吐,瞻望方殷,難堪噩耗驚傳,蒼山在地盡含悲

宋慶齡挽四·八烈士

漫空竹翠扶山住 數點梅花補屋疏

沈鈞儒題杭州西湖補梅庵

廣學甄微敬詠其德 攬英接秀隆構厥基

李濟深題集美鰲園

廣東是現代史潮匯注之區,自明季迄天今茲,漢種孑遺,外邦通市,乃 至太平崛起,類皆孵育萌興無斯;先生挺生其間,砥立于革命中流,啟后承 先,滌新陶舊,揭民族大義,矻然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殫心瘁心,拆以青 天白日,紅血紅旌,喚起算帳獨立之精神,誠為人間留正氣

中華為世界列強競爭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經濟侵凌,甚 至共管陰謀,爭思奴隸牛馬而來;吾黨適丁其會,喪換我建國山斗,云凄海 咽,地黯天愁,問繼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億兆有眾,惟工與農,須本三 民五權,群策群力,遵依犧牲奮斗諸遺訓,厥成大業慰英靈

李大釗挽孫中山

鐵肓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

李大釗

新松恨不高千尺 惡竹應須斬萬竿

陳毅靈杜甫詩句題于成都杜甫草堂

五十載崎嶇世路,獻身革命,盡瘁斯民,海內瀛寰,同飲氣節;兩次長 征凡七載;流亡異域,若經十度春秋,反動陰謀空畫餅,縱幾處羈囚,壯懷 尤烈;方期延東堤邊,宏抒國事,天喪巨才無可贖,曠古艱難遺后死

二十年憂患舊交,同學蘇京,并肩北伐,南昌廣州,共舉義旗;一朝分 手隔重洋,抗日軍興,血戰大江南北,茂林慘變痕陷身;喜今番出獄,久別 再逢,孰意黑茶山上,飛殞長星;我哭故人成長訣,普天涕淚失英雄

聶榮臻挽葉挺

壽比肖伯納 功追高爾基

葉挺賀郭沫若五十大壽

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 園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蘭

方志敏

痛吾父幼小困空厄,嘗備炎涼,劬芝七十又六齡,到老來只剩一身孤苦, 易簀呼兒難眠目

感不孝早歲事戎機,歷盡艱危,轉戰二萬五千里,看今日揮戈大江面北, 誓殲倭寇奠先靈

羅炳輝挽父

有關家國書常讀 無益身心事莫為

徐特立贈王漢權

松間明大長如此 耳外浮云何足論

吉鴻昌書于一九三一年

政府衛隊,保衛政府,乃是義務 人民護兵,愛護人民,愿為本份

彭雪楓書于一九四四年

十載英名宜自慰 一腔熱血豈徒流

俞作豫自挽

望崦嵫而勿迫 恐鵜鴂之先鳴

魯迅錄《離騷》懸于書室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魯迅錄何瓦琴句贈瞿秋白

民族主義歷元清鼎革,始達完全,如神有知,稍解生前遺恨 圣湖風景得祠墓點綴,差不寂寞,茲地之勝,允宜廟貌重新 蔡元培題杭州西湖岳王祠

海內共知徐孺子 前身應是九方皋

章士釗贈徐悲鴻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 刺貪刺虐,一代英雄

郭沫若題蒲松齡故居

開辟荊榛,千秋功業 驅除荷虜,一代英雄

郭沫若題廈門鄭成功紀念館

絕交流俗因耽懶 出賣文章為買書

郁達夫

兩卷新詩,廿年舊友,相逢同是天涯,只為佳人難再尋 一聲河滿,九點齊煙,化鶴重歸華表,應愁高處不勝寒

郁達夫挽徐志摩

以教人者教己 在勞力上勞心

陶行知

有子荷戈庶無愧 為人推轂亦復佳

葉圣陶為某抗屬寫的春聯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寫一句空

范文瀾

但得夕陽無限好 何須惆悵近黃昏

朱自清

白馬秋風塞上 杏花春雨江南

徐悲鴻

古洞常臨光照耀 蒼巖時有鳳來儀 徐悲鴻題四川灌縣天師洞

書中豈有黃金屋 海上長存天一樓

胡喬木題天一閣藏書樓

尊前訂就千秋業 堂下羅生十種花

葉恭綽

新聞巨子國際專家落落長才驚海宇 縹紲蒙冤囹圄損命重重慘痛絕人寰

陸定一挽楊潮

烏云迷漫驚奇案,唯罪唯功,青史無情得公論 采翰盡奔警世情,任勞任怨,黃泉聞報慰英魂

肖克、蹇先佛挽鄧拓

觀瞻氣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開,老柏千尋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壯志,看此日神州奮起,新程萬里駕長車

趙樸初題岳飛墓

慨曩日烽火彌天,毓物培材,在危難中堅持下去 喜今茲樓臺如畫,移花補竹,從廢墟里創建起來

虞愚題廈門集美鰲園

萬里春風抒壯志 百年美夢入長征

姚雪恨

話盡燕山,沉詩冤海 胸懷日月,遺惠生民

吳作人挽鄧拓

世界大同兼施博愛 人間郅治選賢舉能

林散之

警座文章傳四海 新民德業播千秋

俞平伯挽茅盾

仗劍從云作干城,忠心不易,軍聲在淮海,遺愛在江南,萬庶盡銜哀, 回望大好山河,永離赤縣; 揮戈抗日接尊俎,豪氣猶存,無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應含笑, 佇看重新世界,遍樹紅旗。

張伯駒挽陳毅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中國焦化行業發展現狀下一篇:職工健康體檢管理辦法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