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2023-05-09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篇: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數學綜合實踐教案

小學四年級數學綜合實踐課教案:猜猜頭發有幾根? 課題:猜猜頭發有幾根? 課型:數學綜合實踐課 教學目標:

1. 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利用三位數乘兩位數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求得頭發的數量。 2. 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數據的取舍,并會較準確地估算。 3.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團隊合作、動手操作、探究、概括、推理等能力。 教學難點:測量頭皮面積、數出1平方厘米頭發根數。 學具準備:直尺或三角尺 教學內容:

一、 故事引入:

因為阿凡提實在太聰明了,把皇帝的風頭都給搶光了,皇帝就刁難他:“愛卿呀,天上的星星有幾顆啊?”怎么問這樣的問題呢,分明是坑人嘛。大家都為阿凡提捏了把汗,沒想到阿凡提不緊不慢地說:“我的陛下,天上的星星跟您的頭發一樣多。您的頭發有多少根,天上的星星就有多少顆。好一個巧妙的回答!皇帝啞口無言,也只有啞巴吃黃蓮,有口說不出了。難道真的是要把皇帝的頭發扯下來一根一根數嗎?這個問題大家能幫助皇帝解決嗎?

二、 教學新課: 1.出示課題——頭發有幾根?

2.首先,同學們先來猜一猜,你的頭發大概有幾根,看誰猜得最準確? 板書:

1萬、5萬、10萬、50萬、100萬、1000萬、1億„„,

3.頭發到底有幾根,你覺得一根一根的數科學嗎?我想你就是有三頭六臂、花費九牛二虎之力,一天到晚不停的數,肯定會累得筋疲力盡,那么大家能想出什么更好的辦法嗎?大膽地想:

生1:全剪下來數數毛孔就知道了,一根頭發對應一個毛孔呀。 生2:發明一種像銀行點鈔機一樣的機器,過一遍就數出來了! 4.師:這些好想都是想像中的,有沒有更切合實際的方法?

生3:先把頭發平均分成2份,然后再把其中的一份分成二等份,再把其中的一份分成二等份,依次類推,我們一共等分了8次,最后的一束頭發大約有幾根,我們就用這個數字□×2×2×2×2×2×2×2×2,就可以算出頭發的根數了。

生4:先數出300根頭發有多少面積(平方厘米),再測出有多少面積(平方厘米),就可以算出有幾根頭發了。算法是:假設300根頭發有2平方厘米,共有400平方厘米,則有頭發400÷2×300=60000(根)

生5:先數出1平方厘米有多少根頭發,然后再測出發區有多少面積(平方厘米),就可以算出有幾根頭發了。

1平方厘米的根數×頭皮面積=頭發總根數

5.師:以上哪種方法最合適?請根據這種方法四人小組合作完成阿凡提的問題。誰來先給自己組里分分工:(四人小組)

(1)選一人(女生)作為被數的對象,這個人要有耐力(坐如鐘),不能動;

(2)另外兩人選好頭發:要選疏密恰當的位置,合作量好邊長為1厘米正方形的頭發,捏成一束,并仔細的數出來;

(3)再測量頭皮面積,那怎么測量呢?我們學過長方形面積計算,只要把頭皮分割成幾塊近似的長方形,再計算出總面積。(約600平方厘米)

(4)第四人作好記錄,最后一起把他算出來。下面先由四人小組長分工,比比哪一組測量得最仔細、計算方法最適當準確。(動作快的組再換一位同學進行測量) 6.學生測量,教師巡回指導。 7.學生匯報——評出最優組

三、 講解頭發的秘密(出示):

1.一個人的頭發從兒童到成年人是逐漸增多的:30000-120000根。

2.正常人(成人)的頭發大約十萬根左右,頭皮面積大約為7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約有150根頭發。

3.每根頭發的壽命長短不一,平均每根頭發的生命期限大約是3年,正常人每日大約會掉下20-100根頭發,如果較長時期內每日頭發脫落的數量都超過100根以上,則說明有異常脫發現象,則應向醫生求診,找出大量脫發原因。

4.頭發的生長速度是每天約0.4毫米,平均每月大約長1.2厘米,一年大約是10-15厘米。6-7月份生長最快。頭發生長要吸收大量營養,有“癡人長發”一說,所以不要把頭發養得太長了,否則你的腦營養會讓頭發吸完的。 5.發根在頭皮以下深度:4毫米。 6.一根纖細的頭發直徑:45微米。

7.正常情況下:一根干燥的頭發能被拉長30%,一根濕發能被延伸50%。 8.一根頭發單獨能承受的平均重量為100克。 9.一頭頭發可吊起兩頭大象:一個人的頭發能承受12噸的重量,相當于兩頭大象的重量。當然,要用活人吊起大象的話,必須考慮頭皮可以承受的限度。

10.不同人種的頭發強韌度不同,亞洲人的最強韌,1根頭發可吊起140克物品,歐洲人以111克次之,非洲人頭發最脆弱,只能吊起70克。

四、教師師總結: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1、你能估計出我校有多少名同學嗎?(每班50人,32個班,共1635人)

2、你知道自己人體中大概流動著多少血液?(人的體重約是血液的

13倍)

小管家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

活動背景: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是數學教學的根本,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及理財意識,做個節約型的小公民。

活動目標:

1、通過記錄家里一周的開支,進一步熟悉用小數表示錢的方法,鞏固小數點加減法。

2、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熟悉用折線表示數據的方法。過程與方法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操作幾交流的過程,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活動準備 :

1、學生準備課前調查家中一周的開支情況記錄下來,并完成如下統計表。

2、教師準備:課件、實物投影儀 [設計意圖]人人參與收集整理數據,使所有的參與者都能平等參與,積極主動參與,在參與中構建新的知識形成能力。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教師:

同學們,人們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費,一個家庭也是一樣,每天都有不同的開支,不同的家庭開支情況也不相同,這節課我們就來交流一下我們班每個同學家里的一周開支情況。探討開支的規律,學會做小管家。出示課題《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開支情況:

1、先在小組內交流

2、各小組選派代表匯報其家里一周開支情況并回答問題:(課件出示)

(1)你是怎樣得到記錄單上的數據的。

(2)表中的“項目”、“金額”、“小計”、“總計”分別表示什么?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匯報)

[設計意圖] 進一步熟悉用小數表示錢數的方法,鞏固小數加減法,以及數據的收集整理、統計表的制作。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內交流,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開支情況也會不同,體會統計源于現實生活的需要,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為后面談意見和建議奠定基礎。

三、用折線統計圖表示一周的開支情況教師: 如果用折線統計圖表示出你家一周的開支情況。你打算怎樣設計統計圖。

1、用折線統計圖表示出你家一周的開支情況。

(對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參考老師提供的統計圖表樣,也可向小組內同學學習繪制方法。) 課件出示:( )家庭一周開支統計圖

2、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設計意圖]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熟悉用折線表示數據的方法。利用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發現家里一周開支情況的周期性。發揮小組內成員相互學習,降低差異,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匯報:

1、同學們先在小組內交流制作好的統計圖,比比看誰的作品最美觀,選出來作為優秀作品展示。

2、對選出的優秀作品在全班進行展示交流,(利用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同時說說你家的開支有什么變化規律?交流后由學生進行評價。(從制作的美觀程度,及開支的大小,開支的項目上進行評價)

3、根據自己家一周的開支情況估算本月的開支,估算結束后進行全班交流,并說說具體的估算方法。(教師對學生的探索結果進行總結和點評)

4、對各家的開支情況你有什么感受?你家的開支和理嗎?你有什么建議?

教師: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議嗎?

[設計意圖]在交流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獲得自信的體驗,獲得發展,并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樹立節約意識,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 活動小結:

大家都談得很好,要想日子過得好,就要合理開支,計劃支出,只有這樣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過越紅火。我們從小就應該懂得勤儉節約,不亂花一分錢。不浪費水電等地球資源,學會為全人類著想。

六、布置作業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開支向父母匯報,并針對如何節約開支這個問題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

開展一次實踐活動: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購物一次,學會購物,學會理財。

小學四年級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設計

《梯形的初步認識》

活動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7冊《梯形的初步認識》

活動目標:

1.使學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稱,溝通梯形與其它平面圖形的聯系。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滲透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的思想,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意識。

活動學具:釘子板、鉛筆、彩筆、直尺、三角板、橡皮、小棒、彩紙。 活動過程:

一、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在過去的時間里你們都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啊?(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平行四邊形)。

二、理解梯形的意義 首先出示一組圖形

教師提問:這些圖形是什么形?它們有什么特征?

(1)看到這個名稱你能想到什么?(板書:一組對邊平行、四邊形)

教師提問:你認為什么是四邊形?你學過的什么圖形是四邊形的? (2)動手測量.

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檢驗一下,每個圖形的一組對邊有什么特點. (3)抽象概括.

根據你測量的結果,能說說什么叫梯形嗎?

小組先討論,再讓到黑板上測量的同學說出檢驗與測量的結果,從而引出梯形的確切定義.(板書:有且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教師強調說明:只要四邊形有且只有一組對邊平行就是梯形。 (4)反饋:判斷下面圖形哪些是梯形?

(這一環節中,我運用了提問法、實物教學法,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把數學問題“生活化”——讓數學走進生活,生活走進了課堂,學生對于) 2.梯形的的特征和特性 (1)教師演示

教師分別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四邊形,然后再出示梯形。讓學生分組觀察并討論,教師引導出梯形的特征。

學生明確:有且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有兩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就不是梯形。 (2)動手操作.

學生自己動手,是否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3)歸納梯形的特性.

根據剛才的實驗、測量,引導學生概括出:梯形具有穩定性.(板書:穩定性,不變形) (4)對比.這種穩定性在實踐中有廣泛的應用.你能舉出實際例子來嗎?(如河堤、渠壩等.)

3.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梯形的底和高。 (1)認識梯形的底和高.

教師邊演示邊說明:從梯形平行的的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梯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梯形的底.

(2)引導學生觀察:圖中有幾條高?它位相對應的底各是哪條線段?

使學生明確:從B點畫高,它的底是CD;從D點畫高,它的底是BC. (3)畫梯形的高

(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能通過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數一數,畫一畫等多種動手實踐操作,親身體驗在課堂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快樂。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學習,學生不僅能在表象中認識平行四邊形的特征,通過小組合作與同伴交流,還能抽象出立體圖形的特征,理解掌握了知識,培養了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現展了思維,從而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4、鞏固練習(關注每一個學生)

1、哪些圖形是梯形,為什么。(如有分歧,可用尺檢驗) 在這些梯形中分別指出上底、下底和腰,并畫出高。

2、找出“小船”中的梯形。

用七巧板中的2塊、3塊、4塊„„分別拼出不同的梯形,在小組里交流是怎樣拼的。

3、在梯形里畫一條高,可以把梯形分成兩個圖形,你能有不同的畫法嗎?(可分成兩個梯形或一個梯形和一個三角形。)

4、用粗細、顏色不同的筆在長方形紙上畫出不同的梯形,并記錄上底、下底和高分別是多少。再畫出不同的平行四邊形,記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

5、用兩張長方形紙疊在一起,剪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用這兩個梯形能拼成哪些圖形?

5、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重點研究了哪種平面圖形?它有什么特點?回想一下,我們通過哪些活動進行研究?

綜合實踐四年級上冊教學預案 第3、4課時

《大魚和小魚》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同色編和多色編的基本原理,能用編織的方法體現魚的形狀美、顏色美、花紋美。 2.掌握編織的方法,熟練利用美工刀的技能。

3.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對學生進行環保節能教育。 教學重點:使學生學會用色卡紙制作魚兒的技能。 教學難點:掌握用美工刀做魚身上劃紋的技能。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1.話。師:同學們,看過動畫片《海底總動員》嗎?說說這個動畫講的是什么故事,你最喜歡片中的什么魚?

2.看《海底總動員》的片段。

3.: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請來了海底的好朋友——魚兒們。 教師出示各種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魚兒。

二、導探究,學會制作

1.覺得哪里最美?想一想,花紋是怎么做出來的?(教師引導各種顏色的紙條互相穿插在一起,形成美麗的花紋。)

2.制作步驟:a、畫一條魚b、剪下來c、裁出一條劃痕d、穿插紙條e、裝飾眼睛等 教師示范用剪刀剪紙條,用美工刀在魚身上劃出劃紋、如何穿插紙條和裝飾,講解要領。 3.板書制作方法的簡要提示:畫——剪——劃——穿——粘

三、放手實踐,體驗樂趣

同桌兩人合作,設計制作出一條漂亮的魚!組內的作品展示在海底卡紙上。師:這是一片孤寂的海底,只有水草在飄動。請你們趕快做出美麗的魚兒,讓這片海底變得熱鬧起來吧!

四、作品評析,課外延伸

1.展示作品。師:你最喜歡哪條魚兒?為什么?評出最佳創意獎和最佳制作獎。 2.延伸:請同學們發揮你無窮的想象力,在課后制作一條與眾不同的魚兒,裝扮自己的房間。教師出示可以用的材料:舊報紙、舊掛歷等,并出示一些用不同材料制作出來的成品。 3.總結:激勵評價。

第4、5課

動物樂園 教學目標:

1.選擇柔韌性較強的紙張,學習卷紙動物造型的方法;

2.掌握圓形卷折、橢圓形卷折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礎 上創造出新的卷折技術; 3.將自己的作品介紹給他人,并對他人作品的特點進行評價。 教學過程:

1.多媒體展示:卷紙貼畫(是老師自己的作品)。 師:這幅畫是怎么做出來的? 生:是卷出來的;

生:是紙卷出來以后貼起來而成的。 師:(揭題)今天學習卷紙貼畫。

師:請觀察,老師的作品都是怎么樣卷出來的?老師的作品都是怎樣拼出來的? 2.動手實踐:“牛刀小試”——我來卷個圓形。 生:自主卷折圓形。

生:交流——從紙的頭開始卷,卷出來的是實心的圓形。

——在手指上卷,卷出來的是空心的圓形。

——在鉛筆上繞著卷,卷出來的也是圓形。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卷出來的圓形都不一樣。你能卷出來什么樣的形狀? 生:壓一壓或擠一擠會變成扁扁的圓(師補充說叫橢圓)。 3.實踐活動:“超級變變變”。 師:比一比,看誰卷出來的形狀奇。 生:動手卷折。交流展示。

空心圓折成三角;空心圓折成四邊形;空心圓折成棱形;空心圓折成雨點形;紙的兩頭都卷成實心圓然后折成心形„„。 師:(大加贊揚)

4.實踐活動:“更上一層樓”——海星是怎樣卷折出來?

師:大家已經會卷折各種不形狀的圖形了,那么海星是怎樣卷折出來的? 生:動手實踐——交流展示。 5.把紙圈粘成卷紙貼畫

師:怎樣用較快的速度制作一幅美麗的海洋生物的卷紙貼畫?在合作小組里討論一下。 生:小組討論——交流方法。

生:先分工制作,再組合成美麗的海洋生物貼畫。

生:我們組認為:先共同討論設計出貼畫中要哪些生物,然后分工制作,再組合。 師:指導方法——簡單構圖、卷折紙圈、貼畫、美化。

6.實踐活動:“大顯身手”——小組合作制作美麗的海洋生物的卷紙貼畫。 生:小組合作活動。 生:小組作品在班內交流。

7.作品評價:“展我風采”——評獎活動

師:設最佳作品獎、最佳設計獎、最佳創意獎、最佳默契獎等。 生:展示自己小組的作品的風采。 生:共同評價。

8.課外延伸:還能卷折出什么動物不?

師:你還能卷折出什么動物、植物來?還能卷折出什么人物、建筑物? 在班級里舉行一次卷紙貼畫展。

第5.6課

縫布袋 教學目標:

⒈根據生活經驗,探索縫制小布袋的方法。 ⒉掌握用平針縫制的技能。

⒊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識,做生活小主人。 教學重點:掌握平針縫制的技術。

教學難點:(1)縫制過程中兩手的協調配合。(2)收針時的打結也是很難把握的。 技術要點分析:

在小學階段,關于手縫這一內容,在這里是第一次出現,首先要落實穿線、打結這兩個技能。一般情況下,左手拿針,右手拿線,并把線的一端剪光,然后進行穿線。打結:關于打結的方法有許多,能達到效果便可,但要提示的是結的大小要根據布的密疏(或洞眼)所定。平針,雖一上一下看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說,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針的縫制動作配合協調,也是需要強調的。

收針:要求不留下過長的線,這樣才能使布袋收口緊密。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①課前展示“主題活動”——探索“平針”的奧秘。 ②生活中的“平針”調查。

一、展示情境,學生嘗試。

①利用圖片、課件或者教師直接示范,創設一個能激發學生想嘗試的情境。 ②學生嘗試穿結、打結。 ③反饋、小結。

④學生能者為師,再次嘗試。

二、根據生活經驗,探索布袋的方法。 ①按小組(異質分組)進行討論。 ②反饋比較各種方法。 ③小結。

三、閱讀課文,比較討論 ①讀課文,比較異同點。

②討論最佳方法。(或者最合適的方法) (4)實踐操作,巡視指導。 (5)展示比較,學生演示。 (6)再實踐操作。 (7)評價延伸。

第一課

問卷調查法

教學目標:

1.了解調查的基本方式:訪問調查、座談調查、問卷調查。 2.了解問卷調查注意事項,學會利用問卷調查來收集資料 3.設計一份問卷調查表。 教學的重點:設計一份問卷調查表 教學過程:

一、提問 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老師,成為老師的小助手嗎?今天校長布置了一項任務,要我去了解同學們的早餐情況。該怎么去了解?誰能提供一些好的方法給我?

二、了解調查的基本方法

出示幻燈片:調查的基本方法:訪問調查、座談調查、問卷調查

訪問又叫談話法。這是一種調查者通過與調查對象面對面談話直接收集材料的方法。例如,了解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業余愛好,了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了解教師的教學經驗,了解學校領導的管理水平等。

開座談會,是由熟知情況和富有實踐經驗的人主持會議,依據事先準備好的調查提綱,向到會者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借以取得資料的一種方法。開調查會時,調查者和調查對象可以直接對話、共同研討、互相啟發、相互核實,使所取得的資料符合實際。參加調查會的人必須是對情況熟悉,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夠提供比較可靠的情況的,但參加人數要適當,一般以三五個、七八個為宜。同時要開有準備的會,要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對每一件事都要問清楚、問確切。

問卷又稱填表法。研究者為了了解某些事實或意見,向被調查者分發印好的問題表格,要求實事求是地填寫,然后進行回收整理研究。這是一種用書面形式進行調查的方法。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問卷調查使用最多。

三、了解問卷調查表的樣式 1.分發樣卷,讓學生觀察

2.了解問卷調查的基本形式及其要點

⑴ 問卷說明也稱引言,應包括調查目的、意義、主要內容、調查組織者、等。問卷說明一般印在問卷的封面或上面。并提出要求,如:請選出一個您認為最佳的答案。

⑵問卷題目。問卷題目是問卷的主體,問卷題目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針對性如何,是調查成敗的關鍵。問卷題設計主要有二種類型: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開放式問題要求應答者提出自己對某個問題的回答.如:你認為學校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請調查對象自己寫出答案來。封閉式問題則由研究人員提供對該問題的若干種答案,由調查對象在這些答案中進行選擇。主要的題型有:

是非題--問題的答案只有同意和不同意兩種,回答者必須選擇其中之一。

如:你認為一年級學習英語是否必要?

是(

)

否(

)

選擇題--問卷的答案相互之間不是矛盾關系,只是類別、程度、數量的不同,回答者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或幾個答案,這是當前問卷調查中最常用的形式。選擇題一般有等級式、并列式二形式。

等級式:各選答案是由具有等級意義的詞匯或數字形式構成的問題。如:

你參加體育鍛煉的經常性如何?

A.經常;

B.有時;

C.從不。

等級式常見的問答量級有: A.極好;好;可以;一般;壞;不知道。B. 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C.有規律性;偶然;極少;從不。D.很喜歡;較喜歡;一般;不太喜歡;很不喜歡。E.非常同意;同意;中立;不同意;很不同意。F. 很重要;重要;較重要;不重要;不知道。

并列式:備選答案是由等價的、各自獨立的詞匯構成的問題。 如: 你認為你每天背誦英語的最佳時間是何時? A.早晨;B.早自習;C.中午;D.課間;E.晚飯后;F. 其它。

填空題,它是在問題中留有一定的空白,讓調查對象填寫完成的問題。 如:

你最希望開設的選修課是

問答題。它是允許調查對象充分自由作答的開放式問題。

如:請您談一談對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看法? ⑶問題與答案必須明了,而且有意義.

四、設計調查問卷《小學生的早餐調查》

五、學生展示,教師講評

六、注意事項

1.選擇最佳發放試卷的時間, 選擇樂意接受調查的對象,用禮貌和真誠感動調查對象,指導填寫,保證每份問卷的質量。

2.要實事求是,調查的范圍要足夠廣,不能只憑個別或少數調查對象的回答或問卷,就輕率地做出結論,這樣得到的結論沒有代表性,也就沒有價值。

第二篇:初中數學綜合實踐課教案

一、《平面直角坐標系》(概念課)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請大家先觀察下列生活中一些現象(多媒體演示),再回答問題:

(1)一位外地教師問小王裘村中學在什么位置?小王告訴他從裘村汽車站出發,往東走1000米,再往北走50米,就是裘村中學。

(2)張師傅來教室替女兒拿學習用品,鄔老師告訴他:你女兒坐在第三列第五行。

3)一艘漁船在汪洋大海中發出求救信號,我海軍快艇立即在A處測出該漁船在北偏東45度,距A點27海里處。

(4)中央氣象臺報告:2003年5月29日8時,第4號熱帶風暴“蓮花”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2.1度,東經125.8度。 問題1:

這些現象有何共同特點? 從這些現象中你能發現些什么? (讓學生思考三分鐘,允許相互討論)

2、合作研討,探索新知 生1:這些現象都是講“定位”。

生2:兩個有序實數對可以確定一點的位置。 生3:有多種確定位置的方法。

3、理性概括,納入系統

師:好!大家觀察得非常仔細,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碰到定位問題,需要用數學去解決。

我們知道確定直線上一點的位置的方法是建立適當的數軸(參照系),怎樣確定平面上一點的位置?我們先來思考下面的問題:

問題2:

現象(1)提供了“定位”的一種方法,能否將其數學化? 生4:以裘村汽車站為原點,以正東方向為正方向,以50米長為一個單位長度建立數軸(x軸),再以x軸上表示20的點為原點,以正北方向為正方向,以50米長為一個單位長度建立數軸(y軸),則y軸上表示1的點就是表示裘村中學。 生5:兩條數軸的原點可以重合。

師:好!有公共原點且互相垂直的兩條數軸組成的圖形就是確定平面上一點位置的一種參照系-平面直角坐標系(揭示課題),此后教師結合圖形介紹:坐標系、原點、坐標平面、象限等概念及點的坐標特征(突出“有序”)。

4、指導應用,深化認識

師:現在我們應用直角坐標系來解決兩個基本問題。 (1) 已知點求坐標

問題3:

寫出圖中A、C、D、E、F、G各點的坐標(圖略)。

先讓學生個別學習(允許相互討論),再進行合作交流。(討論結果略) (2)已知坐標描點

問題4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描出下列各點:

A、(4,3);

B、(2,-3); C、(0-4,-1);

D、(2,-2);

E、(2,0);

F、(0,-3); G、(1/2,-3/4);

O、(0,0);

先讓學生個別學習(允許相互討論),同時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再進行合作交流。(討論結果略)

5、縱橫拓展,鼓勵創新

師:我們從上述兩個問題中可以概括了這樣一個結論:平面上的點與有序數對建立了一一對應關系,現在請大家再思考兩個問題:

問題5 觀察直角坐標平面,回答下列問題? ①各個象限內的點的坐標有何特征?

②坐標軸上的點的坐標有特征:

③象限中角平分線上的點的坐標有何特征?

④橫坐標或縱坐標相等的點有何特征?

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討論結果略)

問題6 請你舉出盡可能多的生活中應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例子? 生6:應用平面直角坐標系可以記錄一天中溫度變化情況、

生7:應用平面直角坐標系可以記錄一天中股票漲跌情況。 生8:應用平面直角坐標系可以描述圖像上某一點的位置。

6、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1)本課的全過程可以概括為:

具體問題(現象)抽象概括

圖形化 解釋應用 解決具體問題(現象) (2)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現實問題 數學化 數學問題 數學方法 數學問題的解 還原說明 現實問題的解。

(3)數學和自然和社會有密切聯系,我們碰到實際問題要善于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看到數學式子或圖形要善于給它賦于不同的現實意義。 (4)我們已經知道確定平面上一點的位置的方法有多種,請你提供盡可能多的方法確定汪洋大海中發現求救信號的遇險船只。(供課外思考)

7、課外作業(略)

第三篇: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案

作者:劉光瑞 時間:2012-11-19 16:40:08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案

教學內容 課 題 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 討論記錄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能正確計算按周期規律排列的某類物體或圖形共有多少個。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計算方法解決問題的最優策略。

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周期特征。

〔要領指導〕在初步認識周期現象,能夠發現排列規律的基礎上,例2解決具有周期規律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這里的“進一步”有兩層意思:一是主動發現——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擺放(排列)的規律。二是自覺應用——有選擇地使用一個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個物體、有幾種不同的物體、它們的排列次序、每種物體的個數等。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采用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

〔要領指導〕學生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已經對用除法來解決周期現象中的排列問題這一策略的優越性有了直觀的感知,本節課著重引導學生采用計算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要著重引導學生理解以下幾個問題:1.把什么看作組?2.有多少組?3.余數是幾?表示什么?4.每種物體分別有多少個?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相結合。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投影片,有條件也可以使用配套課件。

知識點 :

梳理分析 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用計算的方法確定按周期規律排列的某類物體或圖形共有多少個。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一、觀察場景圖,解決例2。

說說:兔子是怎樣排列的?想想:18只兔子排成這樣的幾組?

算算:18只兔中有幾只灰兔,幾只白兔?

二、試一試

問題:如果有20只兔參加跳高,照這樣排列,應該有幾只白兔和幾只黑兔?

一共有幾組?余下幾只?余下的2只是怎樣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順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為1只灰兔,1只白兔。

三、練一練

第1題:棋子是按照什么規律擺放的?學生獨立計算,交流結果。 第2題:瓷磚是按照什么規律貼的?35塊瓷磚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磚和多少長方形瓷磚?余下的1塊是什么圖形的瓷磚。

四、綜合練習:練習十第4—7題。

洪澤縣洪澤湖實驗小學 施廣梅

內容提要:“終身學習”和“人的可持續發展”等教育理念已經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突出數學應用價值,培養學生數學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對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思考與探索。

關鍵詞:小學數學活動課 目標 內容 形式

新《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學??梢蚤_展數學課外小組的活動,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與創新精神。”開設數學活動課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其作用也是全方位的??偟膩碚f,它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潛能,發展個性,促進學生的數學素質的全面提高。具體的來說,數學活動課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可以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面,提高數學能力;可以強化數學教學的德育功能,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此外,小學數學活動課的開設,還可以為一般的數學課的改革提供經驗,擴展思路。

如何搞好小學數學活動課的設計呢?筆者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活動目標的制訂

數學活動課與一般數學課一樣,同樣要重視目標的制訂,而數學活動課目標的制訂,除了要達到全面、明確、系統等基本要求外,我認為數學活動課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完成性與激勵性相結合 由于數學活動課主要是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活動有所得,貴在學生的自我領悟。因此,活動預設的目標,有些是絕大部分學生達到的,而有些不可能是絕大部分學生真正達到的活動結果,但教師要激勵學生去努力達到它。因此,活動目標必須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既要有一般能“完成”的目標因素,又要有“激勵” 的目標因素。

例如,在低年級一堂“拼一拼、數一數”的數學活動課中,我們可以制訂出如下的活動目標:

1、結合數圖形的個數,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完成性的目標)

2、通過動手操作,形象地看出當兩個圖形拼起來會出現第二個圖形,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并滲透“整體不等于各部分機械疊加的和”的思想;(完成性的目標)

3、通過拼圖,培養學生初步的創造精神和審美情趣。(激勵性的目標)

(二)統一性與差異性相結合

數學活動課重在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因此,活動目標對每個學生來說不是劃一的,而有著明顯的“彈性”,因此,教師既要適應大多數學生的需要,制訂出統一的活動目標,但又要顧及學生的個別差異,允許學生在活動中取得不同的收獲,獲得不同的發展。如果片面追求統一目標的實施,往往會使部分學生喪失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顯性與隱性相結合

小學數學活動課既要有顯性的效益,又要有隱性的效益,活動目標不能局限于顯性的目標上,而更多地應該著眼于給學生創設探索、表現和創造的機會,愉快身心,激發潛能。單純追求功利的知識目標往往會壓抑學生智慧的火花。造成拔了幾個“尖子”,壓了一批“苗子”,也很容易把活動課上成一般的數學課。因此,活動課的目標制訂必須注重顯性與隱性相結合。 例如,在“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這一堂活動課中可以制訂出這樣的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討論等活動,使學生掌握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比如計算馬鈴薯的體積)并從中體驗到發現的樂趣。

2、通過“阿基米德稱王冠”的故事介紹,使學生受到科學家全身心投入科學發明的精神感染與熏陶。

3、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敢于自主創新的意識。

二、活動內容的選擇

一般數學課的教學內容選擇比較規范,有相對的穩定性。

而數學活動課內容范圍廣闊,其選擇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小學數學活動課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小學生好奇、好動、有較強求知欲的特點。在具體選擇時,除了考慮內容的教育性和科學性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趣味性

數學活動要富于童趣,為學生喜聞樂見。因此,活動課內容的選擇應在學生能夠理解,能夠接受的前提下,盡可能求新、求奇、求趣。

有些內容本身不具有濃厚的趣味性,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包裝”,以增強趣味性,如“用

3、

6、

4、2四個數及+、-、×、÷或( )等符號,組成五個得數是24的算式”。這一題教師可以設計為“玩撲克搶24點” 的游戲,就充滿了奇趣。

(二)拓展性

數學活動課的內容不受一般數學課內容的限制,但兩者應互相配合、互相促進?;顒觾热菀獜膶W生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出發,讓學生從活動中加以拓寬。例如結合長方形面積和周長的教學,讓學生在拼拼、擺擺、想想、算算的過程中,發現“周長相等的長方形,長與寬的長度越接近,面積就越大”的規律,從而拓展到“和相等的兩個數,它們的差越小積越大”的新知識,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滲透了函數思想。根據這一規律,教師可以選擇這樣一道題目讓學生練習,即已知a和b都是大于零的整數,并且a和b的和是100。如果a和b相乘,得到的積最大可以是多少?最小可以是多少?

(三)思考性

數學活動課的內容不但要生動有趣,而且必須富有思考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動”有所樂,學有所得。也就是說活動內容要在生動有趣的前提下能吸引學生自主的思考、探索,能啟迪學生的智慧。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活動課必須圍繞著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系列的思維訓練。

三、活動形式的選擇

小學數學活動課的形式是由內容、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因素決定的。數學活動課內容選擇的靈活性,決定了活動形式的多樣性?;顒拥男问揭鶕顒拥哪繕撕蛢热菀约皩W生的年齡特點來選擇?;顒诱n的形式要靈活多變,多姿多彩。數學活動課的形式包括組織方式與活動方式兩方面

(一)組織方式

數學活動課要根據活動的目標和內容,采取相應的、切合實際的組織方式,以增強活動的實效性,其組織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班級活動。即全班學生都參加的,非小學數學課本規定的普及性的趣味數學活動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2、數學興趣小組活動。即少數對數學有特殊興趣和愛好的學生組成的,開展具有提高性的趣味數學活動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二)活動方式 由于數學活動課打破了一般數學課的封閉模式,呈現出開放型的態勢,因此,數學活動課的活動方式也是豐富多彩的,并在不斷的創新之中。結合我的教學經驗,主要談談以下幾種活動方式:

1、游戲與扮演

游戲與扮演是數學活動課的主要活動方式。特別適合于中低年級。

游戲的方式很多,如數學接力賽、猜數游戲、猜數學燈謎、智力游戲等等。日常生活中游戲的方式層出不窮,可以加以改造,移用于數學活動課,突出“玩中學”、“樂中教”的特點。一般地,小組游戲比個人的游戲效果佳,它不僅為小組成員提供了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機會,而且避免了在個人游戲中只有那些能力強的學生始終獲勝的問題,如果所有的學生都能按能力分組,那么大家就都有成功的機會。

扮演是一種實踐活動,它讓學生擔任某一角色,并從事與這一角色相應的活動。如可以讓學生扮演顧客與售貨員,開展“小小超市”的數學活動等。扮演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興趣,而且還增進了情感交流。

2、討論與交流

討論與交流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這樣可以使學生感到自己是活動的主人,同學間親密協調,身心愉悅,在和諧的氣氛中討論探索,交流信息,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也可以以班集體為單位,群策群力,融教與學為一體,既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又有利于多向反饋,更好地發展個性。

3、操作與制作

操作與制作是一種動手、動眼、動口、動腦多種器官參與的活動,它體現活動課“做” 中學的特質。

動手操作不僅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通過動手操作能將某些規律性的數學知識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促進學生進一步開展思維活動;數學活動課的操作內容很多,如幾何圖形與形體的拼一拼、搭一搭、剪一剪、疊一疊等。操作是中低年級數學活動課的主要活動方式。

數學活動課的制作不同于一般的勞技制作,要融進學科的的特點。如“制作一個小煙囪”就要用到有關幾何形體的數學知識。數學活動制作內容也很多,大體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學具制作,如簡單計數器的制作,長方體、正方體的制作等;另一類是生活、文化用品的小制作,如筆筒的制作等。

4、競賽與表演

競賽與表演能滿足學生好勝與好表現的欲望,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創造的能力。

競賽可以是團體(小組)賽,也可以是個人賽;可以是抽簽答題,也可以是搶答;可以是書面答題,也可以是口頭答題。為了使競賽能對絕大數學生起到激勵的作用。應注意以下兩點:

(1)按能力分組競賽。這樣多數學生都有獲勝的機會。

(2)鼓勵學生自己和自己競賽。爭取這次成績比上次好。

表演,一般要提前通知學生準備。學生表演節目的編排,教師不宜作過多干涉,應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表演的節目形式主要有數學相聲、數學魔術、數學謎語、數學詩歌等。

數學活動課的活動方式,除了以上幾種外,還有練習與實習作業(如思維訓練、社會調查、實際測量等);閱讀與講座(如閱讀數學課外書籍和報刊,介紹有關數學家的故事等);設計與編輯(如數學小報、數學墻報的設計和編輯等)„„。一堂活動課一般以一種活動方式為主,多種活動方式交替配合,以激發與保持學生的活動興趣,提高活動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實驗稿》

2、孔企平,《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

3、丁杭櫻,《如何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教學月刊》200

5、2上

4、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

第四篇:八年級數學綜合實踐課教案

八年級數學綜合實踐課教案 神奇的撲克——撲克是歷法的縮影

撲克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見的物品。 在撲克中找到一些數學的知識。 教學內容:在學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尋找歷法與撲克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撲克"有趣的再認識,讓學生了解"撲克"與"歷法"之間有趣的聯系。

2、培養起學生對生活中平常小事的關注。

3、調動學生豐富的聯想,養成一種思考的習慣。

4、教學重點:

5、“撲克”與“歷法”的聯系。

6、教學難點:

7、“撲克”與“歷法”的聯系。

8、教學準備:

9、 "撲克"、課件

10、教學過程:

11、 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這個你們一定見過吧!(出示:撲克)這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撲克"。誰愿意告訴我們,你對撲克的了解呢?

生:包括"大王"有54張、有52張正牌,有4種花色,每種花色13張...... 生:打牌、算24點、欣賞(海寧有個小姑娘,就收集了上千幅各種圖案的撲克,進行過展出)、美國人還用它來抓不他們的敵人(比如伊拉克時的薩達姆)...... (教師補充,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師:我呀,覺得"撲克"還有一種作用,而且與數學有關!看看那位同學知道! 生:...... 新課

1、師:大家有好多的答案,可是都不太對。"撲克"與歷法有關。(課件出示)

2、師:歷法是什么呢?(學生回答,同時課件介紹<四季、12個月、356天等等>)那么,撲克與歷法有什么關系那?請學生猜一猜。

3、生:...... 引導學生說出:桃、心、梅、方4種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4花色=4個季節

2、還有什么呢?(教師可以提醒:紅、黑= /大王=(太陽) 小王= (月亮))

同時課件出示:紅=白天 黑=夜晚 / 紅=...... 黑=......發揮學生的自由的想象

4、現在我在出一些數字我們一起來找一下,看看這些數字與我們的立法和撲克之間有什么聯系。(出示課題)

5、 365 366 12 52 4 91 13

6、

4、課件出示提示問題:

7、 一年有多少天? 一年有多少個月?

8、 有多少個星期? 有多少個季度?.....

9、同時出示:撲克牌于數字的對應值。

10、 A=1 2=2 3=3 4=4 5=5 6=6 7=7 8=8

11、 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 小王=1

12、

5、學生自己嘗試練習(尋找撲克與歷法之間的關系)

13、 ◆1+2+3+4+5+6+7+8+9+10+11+12+13=91

14、 91×4=364+小王=365+大王=366

15、 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數

16、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閏年的天數

17、 撲克中的K、Q、J共有12張,3×4=12,表示一年有12個月

18、 365÷7≈52一年有52個星期。54張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張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個星期。

19、 ◆桃、心、梅、方4種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0、 4花色=4個季節=4個季度

21、 ◆1個季度=356÷4≈91天

22、 1+2+3+4+5+6+7+8+9+10+11+12+13=91 一種花色的和=一個季度的天數 1個季度=356÷4≈91天 91÷7=13個星期

一種花色有13張牌=一個季度又13個星期

在學生自我常識、與教師適當的提醒下,各個小組交流反饋。 各小組進行交流。

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覺(多種多樣的,可以是不喜歡的。)以及自己的體會。

四、學生的新發現、新的聯想。

五、小結

生活中有很多的數學,他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身邊出現,只是我們大家沒有注意到。今天我們有趣的再認識了"撲克"。我們還有很多的事物可以讓我們這樣有趣的再認識。同學們可以盡情去發現。當你作為一件事物的第一個發現者的時候,你就和"哥倫布"一樣的偉大了!!!

第五篇: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總結

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實施的研究

第一階段總結 實驗小學

宋德蘭

本學期我們學校成立了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實施的研究課題小組,我成了課題組成員之一,自課題開題以來,課題組全體成員積極投身到課題研究中去,為了提高理論水平,加深對”綜合與實踐”教學實施的理解,借助常規研修課、校公開課等教研活動,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對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實施研究進行了初步探索,現將第一階段的課題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一、深化理論學習,提高理性認識

我認為推動教師觀念的改變,深化課堂教學的改革,需要學習。為了“綜合與實踐”教學不流于形式,我們堅持將不斷的學習貫穿于課題研究的全過程中。通過學習更新觀念,提高認識。在全面進行課題研究中,我們組長定期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有關的文章,定期組織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交流有關實施研究情況和問題,并組織一些課堂教學進行學習觀摩活動,及時總結,在總結中,推廣成功做法,解決存在的問題,重新完善方案,課題成員每人都要做好總結,并撰寫專題教學論文。整個活動中參加課題研究人員都能積極參與研討,自覺學習有關的文章,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撰寫學習心得和制作課件,同時輔導學生撰寫關于“綜合與實踐”實施的數學小論文;除定期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還經常召集數學學科教師對照案例進行探討。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情況進行分析研討,探究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使課題研究走向深入。

二、強化調研評估,促進合作交流

通過匯報課例、聽課、參與活動、現狀調查座談討論等形式檢查、指導課題研究的實施,并以此作為過程性評估的依據。要求教師汲取經驗教訓,總結得失,進行反思,促進合作。每學期每個課題組成員都上了一節研究公開教學課,還撰寫了一篇以上研究心得。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尤其是在我們進行了深刻反思之后,我們研究組全體成員對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三、研究成果的自我評價

經過全體成員的努力,我們實驗教師都認為實施“綜合與實踐”教學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學習的效果比原來要好。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主要表現在:

1、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學會合作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因合作意識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合作將是未來社會的主流,而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重要方式。

2、培養了學生的集體觀念:“綜合與實踐”活動課決定了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必須做到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其中的每個成員都要對其他成員的學習負責,體現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意識要求??梢允箤W生在交往中產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從而對集體的形成和鞏固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學生在相相互討論、爭辯中取長補短,集中小組成員的智慧,從而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四、研究中發現的一些問題

1、學習時間內學習內容難以完成。學生思想活躍,創新意識強,教師不能充分考慮、估計課堂上可能產生的多種變化;由于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手段豐富,給教師駕馭課堂帶來了困難。

2、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對教材重點內容編排意圖的理解和設計是影響合作學習非常重要的因素。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明確教學重點、難點及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并精心設計教學方法。一但讓每個小組的代表發言匯報時間不夠時,就匆忙結束合作學習,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實際上這是教師沒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和重點,沒有很好地設計怎樣通過“綜合與實踐”學習讓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沒有向學生說清楚學習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

這樣的問題該如何有效解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盡量避免負面影響的滋長,發揮“綜合與實踐”教學的學習對教學工作的積極作用,這是我們在下階段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繼續研究和探討的。

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隨著我們認識的不斷提高,我們對“綜合與實踐”教學的研究會進一步深入。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白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迎接數學教育的新時代!

2014.6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小學數學教學故事分享下一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