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社會主義理論論文

2022-05-15

第一篇:社會主義理論論文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是發展中的理論

摘要:社會主義本質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理論支柱,本文從社會主義本質的時代性、實踐性、特殊矛盾性、開放性理論特點,論述了社會主義本質理論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社會實踐的發展、以及對社會基本矛盾認識的發展而發展的理論。

關鍵詞:社會主義本質; 理論; 發展

“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是鄧小平對什么是社會主義,即社會主義質的規定性的明確回答。而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關于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的論斷,這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體實踐相結合取得的又一重大理論成果,它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理論,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開放性??疾爝@一重大理論成果形成的過程可以看出,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是在社會主義實踐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實踐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特殊性認識的不斷深化而逐步深化的。任何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都有一個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本質特點決定了社會主義本質及其屬性是在不斷發展的,所以我們對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認識也必須不斷發展和完善。

一、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時代性決定了它的發展特性

人類歷史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勞動作為社會存在的基本形式,使理論思維的產生成為可能,正如恩格斯所說:每一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我們只能在我們時代的條件下去認識,而且這些條件達到什么程度,我們才能認識到什么程度。”[1]每一次科學理論的發展都是人作為認識的主體在勞動實踐過程中的創新。

從1516年英國思想家托馬斯·莫爾提出“烏托邦”,到1848年初《共產黨宣言》的發表,至今科學社會主義經歷了一百六十年的發展歷程。一個半世紀的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按照我國理論界以往的習慣說法,有馬克思主義階段(狹義的,或稱馬克思、恩格斯階段)、列寧主義階段、毛澤東思想階段、鄧小平理論階段,云云。但縱觀科學社會主義的整個發展道路,我們不難看出,理論形態的發展,同任何事物的發展一樣,會顯現出不同質的階段性或層次性。

1987年,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過去固守成規,關起門來搞建設,搞了好多年,導致的結果不好。經濟建設也在逐步發展,也搞了一些東西,比如原子彈、氫彈搞成功了,洲際導彈也搞成功了,但總的來說,很長時間處于緩慢發展和停滯的狀態,人民的生活還是貧困。‘文化大革命’當中,‘四人幫’更荒謬地提出,寧要貧窮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不要富裕的資本主義。不要富裕的資本主義還有道理,難道能夠講什么貧窮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嗎?結果中國停滯了。這才迫使我們重新考慮問題??紤]的第一條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而堅持社會主義,首先要擺脫貧窮落后狀態,大大發展生產力,體現社會主義優于資本主義的特點。”[2]這段話,實際上已經說明了鄧小平理論形成的國內歷史背景。這就是很長時間的緩慢發展和停滯狀態,“迫使我們重新考慮問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3]換句話說,鄧小平理論是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進行認真反思的結果,是對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進行重新思考的結晶。

因此,鄧小平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階段,并在中國這片熱土上還在繼續發展。自1989年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改革開放的實踐基礎上,努力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推向新世紀,同時在理論上不斷與時俱進,進行理論創新,在2000年春天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強調:“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豆伯a黨宣言》發表以來一百六十年的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只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從以上胡錦濤在十七大的報告中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論述我們不難看出,社會主義理論是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著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我們共產黨人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豐富和發展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二、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實踐性決定了它的發展特性

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稱為“實踐唯物主義”。并且在談到與費爾巴哈理論的根本區別時,尤其強調實踐問題,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4]由于重視實踐并在實踐中概括、提煉和檢驗自己的理論,馬克思主義被賦予了鮮明的實踐特性。作為當代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也具有鮮明的實踐性。而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同樣是我們黨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理論確定后,對改革開放以后出現的各種新問題而作出的新的認識,是社會主義理論在實踐發展中逐步深化的理論創新。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主要是從社會主義社會形態的矛盾運動本質上來認識社會主義本質的。社會形態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所以當時我們大體上把公有制、按勞分配、計劃經濟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本質屬性,把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人民民主專政作為社會主義上層建筑的本質屬性。但由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實踐還沒有充分展開,我們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主要是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有關論述特別是從《反杜林論》等著作中來尋找理論根據和作出理論判斷的,而不是從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來進行分析和得出結論的。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的逐步展開,我們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不再僅僅停留在本本上。比如,我們逐步認識到:計劃經濟并非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本質屬性;公有制與按勞分配各有多種實現形式,至于哪一種實現形式更有利于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更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不僅僅應該是理論上問題,而且是應由實踐來回答的現實問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我們黨對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繼續進行不懈探索。鄧小平同志提出,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這個問題實質上就是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問題。“社會主義原則,第一是發展生產,第二是共同致富。”[5]這種認識主要是從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矛盾運動的本質來概括的。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反映了社會主義社會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會主義先進的生產關系實現和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顯著特征。因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后,依然還會有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的存在,所以,我們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那種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充滿生機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生產力只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還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所以,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從社會形態方面發展到生產方式方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展的一種必然選擇。鄧小平同志關于社會主義本質問題的論述,使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三、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特殊矛盾性決定了它的發展特性

本質和規律屬于同一層次的范疇。它是事物本身組成要素之間相對穩定的內在聯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決定的。從黨的十二大明確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國社會主義實踐就進入了新的時期。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實踐日益豐富、廣泛、深刻,社會主義本質屬性也逐步在社會基本矛盾特殊性、社會主要矛盾特殊性、社會結構矛盾特殊性等不同層次的一定關系中表現出來。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關于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新認識,深刻體現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特殊性的深刻把握,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發展的需要。

關于社會基本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表明,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這種基本矛盾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非對抗性的,可以通過改革來解決。1980年,我國改革從農村開始起步,1984年改革的重點逐漸轉入城市,隨后展開了全面改革。當前,我們仍在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的改革和創新。改革雖然體現出某種革命的性質,但這種革命是社會主義制度自身完善的過程,并不表現為劇烈的大規模沖突和對抗。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表現為規律性與目的性相統一、自然而又自覺的歷史過程。這是把社會和諧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最深刻的內在根據。

關于社會主要矛盾。人類自有階級以來,階級與階級之間的利益沖突就構成了社會的主要矛盾。而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無產階級奪取了政權,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我們黨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在八大明確提出,當前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但由于種種原因,這個重要論斷沒有堅持下去。黨的十二大之后,我們黨對這一問題又作了比較準確的表述,即“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其他矛盾應當在解決這個主要矛盾的同時加以解決。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所特有的主要矛盾。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遵循的主要原則一是發展生產、二是共同富裕,其中共同富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重要的基礎條件??梢娚鐣椭C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就存在于社會主要矛盾特殊性之中。

關于社會結構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結構主要表現為階級結構,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由階級剝削和階級對立所造成的對抗和沖突。新中國的成立,消滅了人剝削人的社會制度,作為完整的剝削階級已不存在。但是社會還存在著一定的階級差別,社會結構也還存在不同利益的各種階層,但是這種階級差別和階層差異之間的矛盾已屬于人民內部矛盾。我們黨在20世紀50年代就明確提出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強調以民主的方式、以“團結—批評—團結”的方式、以和風細雨的方式來解決這些矛盾;同時提出要努力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社會結構的核心是社會階層結構,這是社會主義社會結構的特殊性。在這種社會結構中,不僅有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工人階級和廣大農民,還有在社會變革中出現的新的社會階層。人民內部矛盾更多地表現為不同階層、不同群體利益之間的矛盾。因此,社會和諧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不僅在實踐中明顯地表現出來,而且存在于社會主義社會結構矛盾特殊性的一定關系中。這就要求我們深刻認識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科學分析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四、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開放性決定了它的發展特性

事物的本質與其現象相比,相對地比較穩定,但它也在不斷發展變化。本質在自己的發展中,轉化為自身矛盾的多種多樣的聯系。這種聯系包括對象內部和對象之間本質的和非本質的、穩定的和不穩定的、重復的和不重復的、一般的和特殊的聯系和關系。因而,人們對事物本質包括本質屬性的認識也在不斷發展。自封為終極、頂峰、最終真理的理論體系,決不是科學的理論體系。[6]社會主義本質理論作為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一部分,并不是一次性提出的,而是經歷了從黨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命題,經過十三大的論證以及改革開放的實踐,到十四大初步形成的發展過程。十五大又明確地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稱之為鄧小平理論。這就表明,鄧小平理論不是一個封閉的、一次性完成的體系,而是一個具有開放性,不斷隨實踐的深入而豐富發展的科學體系。隨著實踐的發展,會有新的經驗升華為理論添加進來;隨著時代的變遷,會有舊的理論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說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具有開放性的特征,社會主義本質及其屬性也在不斷的發展著。

社會主義本質屬性是社會主義本質在一定歷史關系中的表現,鄧小平在1992年南巡重要談話中對社會主義本質問題做出了理論上的總結性表述:“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階級,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是鄧小平當時在我國生產力落后,國民經濟發展緩慢狀況下對社會主義本質所做出的精辟概括,而我黨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關于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的論斷,是在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的指引下,改革開放20多年來取得國民經濟空前發展狀況下,對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是鄧小平理論體系開放性的現實體現,因為社會和諧是人類自古以來追求的社會最高理想。理論上講唯物史觀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使和諧社會由空想變為現實,社會和諧有了一定的歷史發展的根據。而在現實的中國,如果在解放戰爭勝利后就開始高喊“社會和諧”,只能遭到同大躍進一樣的命運。十七大報告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表述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詞之變飽含著深刻內涵,表明我們黨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開始了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新征程。所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已經進入一個不斷從應然可能向現實可能轉化的歷史過程。它具有現實可能性,合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在現實中有充分根據并具備了由可能轉變為現實的必要條件。這些必要條件包括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所需要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基本條件。社會和諧的實現程度,取決于這些基本條件所形成的一定歷史關系。這種歷史關系是不斷發展的,社會主義本質也是不斷發展的;社會和諧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存在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社會結構矛盾特殊性所形成的歷史關系中,也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逐步深入而不斷發展的。

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任務。社會主義本質及其屬性會隨著這些目標任務的不斷實現而不斷發展,也會隨著“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歷史關系不斷成熟而不斷發展,人們對社會主義本質及其屬性的認識也會有一個由現象到本質、由特殊本質到共同本質不斷深化的過程。

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這種認識的發展并未完結。任何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其本質的顯露也有一個過程。況且,本質自身也是不斷發展的、是有層次性的,對本質的認識需要在不同層次上不斷加以深化。筆者認為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必將按照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不斷的完善和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倪德剛.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J].理論視野,2007,(11).

責任編輯 仝瑞中

作者:王景明

第二篇:鄧小平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根基

[摘要]鄧小平理論重新確立和發展了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思想方法方面的保障;通過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揭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圍繞著“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勾勒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的基本觀點的輪廓;其科學性亦為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所證明。在此基礎上,鄧小平理論創設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邏輯上得以成立的最基本的條件,奠定了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根基地位。

[關鍵詞]鄧小平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根基

[收稿日期]2015-02-26

[作者簡介]瞿曉琳(1983—),女,湖北洪湖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解決城市民生問題的基本經驗研究”(項目編號:12CDJ004)、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中國共產黨對城市貧困群體的社會救助”(項目編號:2013M540630)的階段性成果。改革開放以來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黨的十七大、十八大把它們統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是這一理論體系中最為基礎的理論,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與發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成為黨的基本理論后來繼續創新和發展的新起點,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最為直接的理論基礎。黨的十三大明確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開始找到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開辟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階段”;十五大進一步指出:“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黨的十三大和十五大的定位,充分說明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本源理論。并且,黨的最高權力機構——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對它們之間的歷史關聯與思想淵源的說明也足以證明,鄧小平理論是它得以提出的基礎。黨的十四大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冠名稱謂鄧小平理論;而黨的十五大指出,由于它的主要創立者是鄧小平,所以,黨把它稱為鄧小平理論。十六大在闡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來源時說,它是鄧小平理論的繼承與發展。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則認為科學發展觀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然而,僅從鄧小平理論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之間的繼承與發展的關系來把鄧小平理論定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深厚根基”,顯然在邏輯上是缺乏說服力的。在此基礎上,我們更應該從考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邏輯結構來看鄧小平理論的“根基地位”。

從一般意義上,凡是能夠稱之為科學的“理論體系”的理論成果,“關鍵是要看是否具備了以下四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有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貫穿其中,二是有著力解決的中心問題,三是有圍繞中心問題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基本觀點,四是經得起實踐的檢驗。”[1]P9黨中央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統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關鍵在于它們在上述幾個方面存在內在的一致性。首先,這幾大理論成果都堅持以實事求是為精髓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作為自己的世界觀、方法論。其次,這幾大理論成果都著重闡述“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的理論問題。第三,這幾大理論成果始終堅持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觀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國統一和國際戰略等重大問題上,雖然幾個理論成果都有新的進展,但就總體框架和基本觀點來講,都保持著基本一致,或者說是在基本一致的基礎上的進展。這包括:關于“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關于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判斷;關于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和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基本思路;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選擇;關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政治主張;關于堅持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方向、不斷培育“四有”社會主義新人的文化設計;關于“一國兩制”實現祖國統一的戰略構想;關于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關于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的重要理念;關于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戰略思考等等。第四,這幾大理論成果均產生于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之中,其科學性和真理性又都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得到檢驗。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5年毫無疑問,從歷史的時序性與連續性來看,最早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鄧小平理論,獨占歷史先機,顯然在回答當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面臨的一系列最為緊迫和最為重要的問題中,創設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邏輯上得以成立的最基本的條件,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根基。其根基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重新確立和發展了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思想方法的保障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成功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澤東運用“實事求是”這一根本思想武器,正確地回答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歷史證明,毛澤東所創導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極大地提高了全黨的理論水平,確保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中國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事業發展。中國革命的勝利,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勝利。正如陳云在1977年所指出的那樣,七大以后,“革命發展的那種排山倒海、摧枯拉朽迅猛異常的形勢真是大大超過了預料。今天回顧起來,全黨干部首先是高級干部,通過延安整風掌握了毛主席倡導的實事求是這個作風,的確起了決定的作用。”[2]遺憾的是,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黨逐漸偏離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特別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遭到了嚴重破壞,致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遭受了嚴重挫折。

粉碎“四人幫”后,廣大干部群眾強烈要求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徹底糾正扭轉十年內亂造成的嚴重局勢,使黨和國家從危難中重新奮起。但是,這一順應時勢的愿望一度遭到嚴重阻礙,黨和國家工作在前進中出現徘徊局面。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家建設百廢待興,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熱潮涌起。國內外大勢呼喚中國共產黨盡快就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政方針作出政治決斷和戰略抉擇。

在中國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鄧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這一關鍵環節,大力提倡實事求是。鄧小平以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和非凡的革命膽略,率先批評了“兩個凡是”,開啟了新時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先河;支持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為恢復黨的思想路線做必要的輿論準備;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重新確立并發展了黨的思想路線。

具體地說,鄧小平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中作出的卓越貢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深刻揭示了實事求是在整個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中的精髓地位和在實踐中的決定地位。鄧小平強調“實事求是”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根本點,多次談到:“實事求是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3]P143“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為中央黨校題了‘實事求是’四個大字,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就是這四個字。”[3]P126他認為實事求是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起著決定作用。過去我們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勝利,是靠實事求是;現在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靠實事求是。不實事求是,就不可能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就不可能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也就不可能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二,對黨的思想路線進行了完整的表述。鄧小平指出:“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就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3]P278雖然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都可以包含在實事求是中,在實事求是中得到體現,但是鄧小平的表述把四者連貫在一起,作為一個整體提出來,不僅使概念更加明確,更重要的是把實事求是的原則提到了新的高度。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在此基礎上正式表述為:“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十二大以后,中國共產黨多次修改黨章,但關于黨的思想路線的表述一直沿用十二大的。第三,把解放思想看作是實事求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理論上深刻分析了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內在聯系。為了打破思想禁錮,鄧小平旗幟鮮明地支持“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并大聲疾呼“解放思想”。什么叫解放思想?鄧小平說:“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3]P279“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3]P62能否解放思想,能否從過了時的思想、觀念和體制中解放出來,是能否做到實事求是的前提。在實事求是前面加上“解放思想”四個字,把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連為一體,是鄧小平的一個創造。要真正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就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統一。

鄧小平重新確立和發展了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作為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與實質,實事求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最基本的原則,而且是首先確立起來的原則。其次,實事求是是新時期黨的一系列正確方針政策得以制定和貫徹的基礎和條件。正如江澤民所強調的那樣:“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每一步前進,改革和建設的每一步發展,都是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結果。”[4]P250顯然,沒有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二、通過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揭示,初步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存在著不同的歷史背景、實踐程度和表述方式,雖然都面臨著共同的歷史主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其各自對這一歷史主題的理論揭示具有重點、程度、方式的差別。鄧小平理論側重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和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和在中國這樣的落后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問題的同時,著重回答了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主題中,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而科學發展觀則在上述回答的基礎上,側重回答了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的發展和怎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而鄧小平理論所回答的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

所謂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指學科或思想體系所要首先研究和解決的基本問題,是研究和解決學科或思想體系內其他所有問題的前提和基礎。“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是社會主義這一學科或思想體系所要研究和解決的首要問題;這一問題研究和解決的路線與方向直接決定著社會主義學說或思想體系的性質和方向;這一問題的成功解決與否,直接關系到其他基本問題的解決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這一問題的研究和回答貫穿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全過程,因此在理論上高于其他問題。

而從上述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歷史主題的理論回答來看,主要由鄧小平理論回答的什么是社會主義和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問題,顯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最為基礎性的問題。

在社會主義運動中,人們形成了一系列關于社會主義的固定的觀念,存在種種不同程度的誤解和偏差:把馬克思主義本本中所描述的社會主義構想當成了勿庸置疑的先驗原則,社會主義的實踐必須無條件地服從這些“原則”;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針對具體問題作出的某些個別論斷和具體行動綱領教條化;把蘇聯經驗神圣化和蘇聯模式普遍化,這使得中國社會主義事業遭受到嚴重的損失和挫折。鄧小平指出:“問題是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我們的經驗教訓有許多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搞清楚這個問題。”[5]P116“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提問方式本身就極具膽識和洞見,它抓住了整個社會主義的主題、核心、靈魂和命脈。

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針對傳統的社會主義觀,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新論。他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僵化封閉不能發展社會主義,照搬外國也不能發展社會主義;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沒有法制也沒有社會主義;不重視物質文明搞不好社會主義,不重視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會主義。最后,在總結實踐經驗和多年理論思考的基礎上,他給社會主義下了一個新的而且是結論性的定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5]P373這一論斷,把手段和目的統一起來,廓清了不合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模糊觀念,擺脫了長期以來拘泥于具體模式而忽略社會主義本質的錯誤傾向,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寶庫增添了新的內容。

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還要解決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最終要在“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問題的解決中得到回答。在我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是一項全方位覆蓋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的宏大社會系統工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不畏艱辛、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宏偉實踐中,提出了小康目標和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并且提出了保證這一戰略目標實現的一整套“相互關聯”的“管用”的路線方針政策,涵蓋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一戰線、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這些路線方針政策的核心,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對黨的基本路線,鄧小平非??粗?。他多次講:“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5]P370-371他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我們的政治路線,發展才是硬道理,要“始終扭住這個根本環節不放松”[5]P64,“離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沒有根,沒有方向”[3]P278,“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5]P368。這條路徑在解決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問題上最大的創新之處是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具體體制明確地區分開來,把資本主義也區分為制度層面和發展生產力的方法論層面,使市場經濟為社會主義所用,從經濟體制層面解決了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三、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勾勒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的基本觀點的輪廓鄧小平理論圍繞著“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指導黨制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這些觀點相互聯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的基本觀點。

——鄧小平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明確指出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最為堅實的理論基礎。鄧小平非常鮮明的指出,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并提出判斷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歸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標準。還在馬克思關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和毛澤東關于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等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

——鄧小平在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的思想的基礎上,更為科學地闡述了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歷史階段。他明確指出: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強調這是一個至少上百年的很長的歷史階段;強調黨制定一切方針政策都必須以這個基本國情為依據,不能脫離實際,超越階段。

——鄧小平根據20世紀后半葉國際局勢的變化,明確指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因此,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方針上,必須實行對外開放,要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社會主義,封閉只能導致落后;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

——鄧小平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多方面的實踐經驗,第一次初步闡明了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基本道路。他在毛澤東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的社會主義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命題。他強調不照搬書本,不照搬外國模式;強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還在中共八大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有的正確判斷的基礎上,以比中共八大更為堅定態度強調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必須把發展生產力擺在首要位置,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鄧小平還根據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功實踐,從理論和實踐上初步闡明了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問題。他明確指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鄧小平把新中國建立之初和隨后形成的我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概括為“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強調這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健康發展的政治保證。

上述這些思想的集中概括就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鄧小平又把他們概括為“一個中心”和“兩個基點”,并強調“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要長期堅持不動搖。

——鄧小平闡明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戰略。在發展的目標上,鄧小平在由他提出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總目標和過去已經形成的“四個現代化”這一具體目標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包括民主政治);并強調通過體制改革達到這些目標。在發展步驟上,鄧小平提出基本實現現代化分“三步走”。在現代化建設的長期過程中要抓住時機,爭取出現若干個發展速度比較快、效益又比較好的階段,每隔幾年上一個臺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須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帶動越來越多的地區和人們逐步達到共同富裕。

——鄧小平指明了我國體制改革的目標。尤其是關于經濟體制改革方面,鄧小平鮮明地指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矛盾,計劃和市場不是區別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根本標志;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要在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為補充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主要內容,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同經濟、政治的改革和發展相適應,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鄧小平根據改革開放以來的新變化,明確闡明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問題。他強調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必須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不斷改善和加強對各方面工作的領導,改善和加強自身建設。執政黨的黨風是關系黨生死存亡的問題。必須依靠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必須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團結,必須依靠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社會主義祖國的保衛者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

——鄧小平在毛澤東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初陸續提出的關于解決臺灣問題的思想,即“一綱四目”的基礎上,根據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主題和中國的實際,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創造性構想。這就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按照這個原則來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完成。

上述這些重大理論觀點,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繼承前人,又根據改革開放新的實踐、創新發展,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重要成果。當然,以上所述僅僅是鄧小平理論的犖犖大端。它還有其他許多內容,還要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在實踐檢驗中繼續豐富、完善和發展。但就其所涵蓋的內容和涉及的范疇而言,它已經是比較完備的理論體系。如果分析其內在的邏輯結構,我們發現它由三個理論層面構成:一是基本內涵理論(或稱基礎理論),包括本文第一部分的思想路線、第二部分的社會主義本質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改革開放論等。它們回答了鄧小平理論的哲學基礎、質的規定、歷史方位、實現途徑等最基本的問題。二是總體布局理論(或稱實體理論),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三是實現條件理論(或稱保障理論),包括國防和軍隊建設、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實踐證明,開創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離不開包括內部外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一系列必備條件的切實保障。正如毛澤東指出:“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6]P204鄧小平理論是指導全黨全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整套科學思想。因此,這個理論必然包括實現條件和保障手段的內容。即使就一般意義的科學理論體系而言,“條件理論”也不是可有可無的。馬克思恩格斯曾經從“條件理論”的角度,把科學社會主義概括為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學說。

如同所有有生命力的事物一樣,鄧小平理論也是要在實踐中繼續豐富、完善和發展的理論。之后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成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都結合新的實踐,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都是對上述諸方面的豐富和發展。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布局,在鄧小平設計的“三位一體”的基礎上,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擴展為包括社會建設在內的四位一體。黨的十七大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理論作出更為科學的概括,使其突出黨的建設和包含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黨的十八大則更加突出生態文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擴展為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傮w布局理論正確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經驗,深化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四、改革開放30多年的成功實踐證明了鄧小平理論的科學性與真理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不僅充分證明了鄧小平理論的科學性,而且證明了鄧小平所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有力的支撐,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我國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在經濟總量上,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升至2012年的518942億元,居世界第二,年均經濟增速高達9.8%,遠超同期世界2.8%的經濟年均增速。1978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僅有381元,1987年達到1112元,2003年超過萬元大關至10542元,2007年突破兩萬元至20169元,2010年突破三萬元大關至30015元。而2012年人均GDP達到38420元,扣除價格因素,較1978年增長16.2倍,年均增長8.7%。與此同時,人均國民總收入也實現同步快速增長,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我國已經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中等收入國家。我們依靠自己力量穩定解決了13億多人口吃飯問題。我國主要農產品和工業品產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30多年是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最快、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長71倍,年均增長13.4%,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增長58倍,年均增長12.8%,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5%。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從1978年到2012年,我國先后采用過不同的農村貧困標準。根據1978年標準,1978年全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約2.5億人,約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2007年下降為1479萬人,平均每年脫貧811萬人。按照2008年標準,2007年農村貧困人口為4320萬人,2010年下降為2688萬人,平均每年脫貧544萬人。按照2010年制定的新扶貧標準,2010年農村貧困人口為16567萬人,2012年為9899萬人,不足全部人口的10%,平均每年脫貧3334萬人。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積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成倍增加。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積3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6.2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7.1平方米,增加29.0平方米。群眾家庭財產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顯提高。彩電、電冰箱、空調、電話等耐用消費品逐步普及,汽車、電腦等高檔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大幅提高。2012年末,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移動電話、計算機和家用汽車擁有量分別為212.6部、87.0臺和21.5輛,分別比2000年末增加193.1部、77.3臺和21.0輛。[7]改革開放前長期困擾我們的短缺經濟狀況已經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回顧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理論的發展,可以說,一切皆源自于十一屆三中全會;思想理論的淵源方面,也可以說主要源于鄧小平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全黨把“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以發展”的理論結晶,是把十一屆三中全會發出的這一黨“在理論戰線上的崇高任務”持續付諸實踐的結果,是在鄧小平理論基礎上,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結果,是持續的理論創新的結果??傊?,鄧小平理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和理論體系的形成作出了創造性的獨特貢獻,搭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架構,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深厚根基。

[參考文獻]

[1]中宣部理論局.理論熱點18題[M].北京:學習出版社,2004.

[2]陳云.堅持實事求是的革命作風[N].人民日報,1977-09-28.

[3]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澤民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國家統計局.改革開放鑄輝煌經濟發展譜新篇——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N].人民日報,2013-11-06.

Key words:Deng Xiaoping Theory;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groundwork

(責任編輯:朱文鴻)

作者:瞿曉琳

第三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與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的比較研究

[摘 要]文章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論述了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的辨證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在文化建設的許多問題上吸取了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的成功經驗,同時在文化建設的目標、內容、內涵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和發展。

[關鍵詞]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比較研究

一、引言

先進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和凝聚力,是人類社會不斷進化發展、實現自身力量的重要手段,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是否擁有先進文化,是否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決定著個政黨、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存亡。只有努力發展先進文化,才能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更好地實現和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積極開展先進文化建設,創新文化理論,最終形成了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二者雖然形成時期不同,卻保持了黨文化建設的先進性與連貫性。同時基于不同的實踐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針對文化建設的目標、內容、內涵有了新的突破和提升,達到了新的境界和高度。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與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的一致性

(一)二者都堅持文化指導思想的一元性

文化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性。不論是在新民主主義時期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文化建設中都始終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性,即用馬克思主義指導黨的文化建設。作為一種科學的世界觀,馬克思主義是意識形態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不僅決定著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而且還影響著文化建設的全部內容和整個過程?!?〕

革命和建設的實踐證明,在文化建設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是正確的,只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才能真正地掌握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正確預見文化發展的未來趨勢,明確文化發展的先進方向,才能制定出文化建設的正確路線、方針和政策,使中華民族新文化的建設永遠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二者都強調黨的領導是文化建設的關鍵

堅持黨對文化統一戰線的領導權是文化建設先進性的根本保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因此,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堅持黨的領導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關鍵,而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勝利也關鍵在于黨的領導。

新時期,要繼續保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繼續堅持黨在文化建設中的領導地位,提高黨在文化創新上的能力和水平,不斷加強理論創新,加強對中國先進文化的領導和傳播??梢钥闯?,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都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視為先進文化建設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和關鍵因素。

(三)二者都指出文化統一戰線是文化建設的法寶

統一戰線作為我們黨的三大法寶之一,在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毛澤東同志指出:“在中國,文化革命,和政治革命同樣,有一個統一戰線。”〔2〕文化統一戰線的創立,不僅在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取得勝利的過程中發揮了顯著作用,同時也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供了經驗和借鑒。

文化革命的統一戰線在新時期先進文化建設中不但沒有放松,而且得到了充分肯定和大力加強。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我國經濟、政治、文化事業和對外關系的發展,我們在文化建設過程中發現了不少問題:一些領域出現道德滑坡現象,封建文化和腐朽文化侵蝕著人們的思想,甚至出現信仰危機的警報;農村教育現狀令人擔憂,城市社區文化尚不完善,文化事業受到諸多消極因素的嚴重影響。同時,國外反華勢力與國內敵對分子相互勾結,分裂祖國,阻撓統一,在意識形態領域發起了強勢進攻。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并繼續取得文化建設的成功,廣大文化工作者不僅聯合內部各條戰線,而且聯合其它各條戰線的工作者,不斷加強思想宣傳,提高思想境界,堅定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共同加強文化建設的堡壘,鞏固和加強了文化統一戰線,使社會主義文化繼續沿著先進的方向發展。

(四)二者都遵循文化繼承、發展和文化借鑒的正確方針

任何文化要發展不僅要繼承傳統文化,也要學習借鑒外來文化,即要處理好文化上的“古今中外”問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強調要注重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要求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對外國文化的學習借鑒必須結合起來,既要汲取積極合理成分,也要摒棄和抵制消極落后的因素。毛澤東同志關于文化繼承、發展和文化借鑒的思想為新時期文化建設中處理古今中外文化的關系提供了科學的解答和正確的指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應該是開放的,能夠吸收全人類的優秀文明成果,既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也要借鑒外來文化,做到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先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繼續堅持文化繼承、發展與文化借鑒相結合的方針,汲取民族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營養,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從而創造出符合時代發展的先進文化。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一)提升了文化建設的目標

新民主主義革命需要的是一大批信仰共產主義理想,愿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英勇奮斗的斗爭者、革命者。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為新民主主義政治斗爭服務的,因此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是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和愛國熱忱,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信心,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而斗爭。

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不僅是大批懷有共產主義理想的接班人,更需要廣大有知識有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為了滿足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黨確定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即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四有”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對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都提出了比較全面的要求。作為社會主義新人的素質要求和標準,這一目標更為具體、更為完整、更為科學。

(二)拓展了文化建設的內容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毛澤東同志從“文化是對經濟和政治的反映,并為經濟和政治服務”的思想出發,強調新民主主義文化要服從于革命斗爭的需要,這一要求符合當時的客觀形勢,也確實對推動革命斗爭的勝利起到了相當大的效用。然而,在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具體實踐中,文化的作用和功能更多的被強調為意識形態性質和思想政治功能,人們更加看重的是新民主主義文化在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功效,能夠更好的激發和號召廣大群眾的愛國熱情和民族信心,而其科學文化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了。正是由于當時黨在文化建設上的這種功利性態度,使得當時的文化建設成為單一的思想建設,除了革命文化之外,其他的文化形式都被忽視和排斥,從長遠看,這種做法和模式是違背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的。

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為了適應經濟、政治發展的新形勢,黨立足于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本內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面,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是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主要任務是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普及科學知識,樹立科學精神,發展科學技術,提高整個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梢钥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容更加豐富、全面,更有利于推動社會的協調發展。

(三)豐富了文化建設的內涵

新民主主義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都具有民族性、科學性和大眾性的特點,但其民族性、科學性和大眾性的內涵卻存在差別。

從民族性角度看,二者都主張民族文化的平等和獨立,要求文化的民族形式和內容,對民族文化采取揚棄的態度和方針。但新民主主義文化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3〕 可見新民主主義文化反對帝國主義文化對本民族文化的奴役和壓迫,主張建立的是實現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民族文化,強調的是文化的斗爭性、革命性,突出的是文化的民族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則反對帝國主義在文化上的霸權主義,主張實現民族繁榮、國家富強的民族文化,強調的是文化的獨特性、發展性,不僅凸顯文化的民族精神,同時也堅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展現出更高的層次和內涵。

從科學性角度看,新民主主義文化“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一致的”,對文化內容的科學性提出了嚴格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除了要求文化內容的科學性,還強調指導思想的科學性、提倡文化建設的科學精神。

從大眾性角度看,新民主主義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都強調人民大眾是文化建設的源泉、主體和服務對象。新民主主義文化強調“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并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指的人民大眾則是社會主義的勞動者、建設者以及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它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實現人民大眾的發展為目的,可以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眾性涵蓋的范圍更廣,服務目標更高。

結語

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作為中國共產黨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兩大文化理論創新成果,其文化建設的政治基礎、經濟基礎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如果把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看作中國共產黨文化建設的第一次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則是在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基礎上實現了第二次飛躍,二者繼續堅持了黨先進文化建設的前進方向。

〔參 考 文 獻〕

〔1〕列寧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8.

〔2〕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9.

〔3〕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4〕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責任編輯:譚文富〕

作者:郭玉鳳 王引蘭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學校安全教育論文下一篇:國際貿易方面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