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內蒙古產業結構分析

2022-10-05

第一篇:內蒙古產業結構分析

內蒙古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分析與評價

近年來,隨著科技投入的加大、市場的開拓和加工業的興起與發展,內蒙古馬鈴薯生產得到了長足發展,已成為具有地區經濟特色的重要產業。

1、馬鈴薯生產穩步發展,產品市場逐年拓展

內蒙古是我國主要的馬鈴薯生產省區之一。八十年代前,全區馬鈴薯歷年總播種面積約360萬畝,變動在300~405萬畝之間,約占全區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的6%。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國內市場的拉動、經濟利益的驅使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特別是近十年來,隨著脫毒種薯的大面積推廣、國內外市場的進一步開發和區內加工能力的提高,全區馬鈴薯種植面積逐年增加。2003年全區馬鈴薯種植面積擴展到795.8萬畝,占糧食總播種面積的10%以上,鮮薯總產量達到865.3萬噸(折糧173.1萬噸),占全國馬鈴薯鮮薯總產量的12%,播種面積、總產量均居全國之首,已成為我區僅次于玉米、大豆的主栽作物。單產由九十年代初的746.7公斤增加到1087.3公斤(見附表2)。作為食用鮮薯、種薯和加工原料薯的馬鈴薯產品遠銷國內20多個省市自治區,部分優質商品薯直銷東南亞各國,獲得了極其顯著的經濟效益。

2、種薯生產繁育體系建設初步形成,推廣網絡逐步完善

經過多年探索與實踐,在內蒙古馬鈴薯主產區已初步形成了基礎脫毒種(基礎脫毒苗、微型薯、原原種)繁育、原種生產及

一、

二、三級脫毒種薯生產繁育模式,即以技術優良、裝備先進的科研院所、大中型集團公司為技術依托,采用快速繁育等高新技術生產基礎脫毒種;以自然條件優越、適宜繁種的山區旗縣為基礎,建立可監控原種繁育基地,生產優質脫毒種薯;以鄉鎮農技推廣部門和種薯生產專業戶為主體,生產

一、

二、三級脫毒種薯的繁育推廣體系,并形成了較為有效的種薯輻射推廣網絡。

3、馬鈴薯加工業開始起步,產業化進程加快

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馬鈴薯市場的拉動和馬鈴薯生產的發展,我區馬鈴薯加工業逐步興起且發展迅猛。目前,境內已建成大型馬鈴薯加工企業呼和浩特華歐淀粉有限公司、集寧富廣食品公司、海拉爾麥福勞公司、包頭海德公司、呼和浩特奈倫農科公司等46家大中型馬鈴薯加工企業(附表3.1),產品主要有精淀粉、全粉及薯條薯片等。2003年全區加工馬鈴薯(鮮薯)35萬噸,占當年鮮薯總產量的4%,企業銷售收入近5億元。2004年全區大中企業將加工鮮薯達80多萬噸,占總產量的8.6%。

隨著新品種的引進、推廣,馬鈴薯淀粉含量由過去的12%提高到15-19%,個別品種淀粉含量高達20%,為淀粉加工提供了極好條件,加工薯增值率逐步提升,企業加工能力逐步擴大。如內蒙古正豐馬鈴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現已選育成高產、早熟、高淀粉、油炸加工等四大系列20多個品種,其中高淀粉品種內薯七號淀粉含量達20.03%,蒙薯九號18.7%,高原七號18.3%,底西芮17%,為適應企業多樣性需求、推動內蒙古馬鈴薯加工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4、市場培育與農民經紀人隊伍建設

在馬鈴薯產業發展過程中,各地注重對市場的培育,一手抓生產,一手抓訂單銷售,大力推進產貯加銷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同時,充分發揮內蒙古地區資源優勢,大力培育推廣優質專、特用馬鈴薯品種,適應市場多元化需要。圍繞市場培育和銷售,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由社會投資,鞏固和新建了一大批產地批發市場,進一步完善了貯藏設施,不斷培育扶持龍頭企業,在組織化程度上基本形成了貯藏加基地、產地批發市場加基地、營銷組織加基地、公司加基地、經紀人(農民經營大戶)加基地等不同模式的產業化雛形。各類營銷協會、專業協會、經紀人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全區有年交易額500萬元以上的流通企業10個(附表3.2),各類協會、專業經營馬鈴薯的公司與個體民營組織已達200余個,營銷隊伍(包括農民經紀人)超過10萬人。

5、貯藏情況

長期以來,內蒙古馬鈴薯主產區鮮薯貯藏主要以農戶土窖就地貯藏為主,儲量少,貯存條件差。近年來,隨著全區馬鈴薯產業發展,馬鈴薯貯藏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目前,全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儲量在1000噸以上的大型馬鈴薯貯藏庫近百個,貯藏期(10~5月份)溫度一般可保持在1~4℃。此外,集寧富廣公司已建成10.3萬噸大型馬鈴薯恒溫貯藏庫,貯藏條件大大改善,為延長加工期和進一步拓展市場、實行反季節銷售奠定了基礎。

6、產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區馬鈴薯基礎研究、種薯生產及種植面積、產量均處于全國前列,但在種薯生產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基地建設和產后加工、轉化能力及產品運輸能力上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

(1)龍頭企業規模小、帶動能力弱

目前,全區銷售收入超過100萬元的大中型馬鈴薯加工企業為46家,年加工鮮薯不到總產量的一成,規模以上企業僅20戶,加工轉化能力小,帶動力弱,且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缺乏知名企業和著名品牌,優勢資源不能形成優勢產業。

(2)加工專用薯品種缺乏,基地規模小,集約化經營程度差

馬鈴薯加工類型有馬鈴薯淀粉加工、油炸薯片加工、全粉加工和速凍薯片加工等,不同種類的加工對馬鈴薯原料薯的固形物含量、還原糖含量、薯塊大小、外觀形態都有嚴格的要求。長期以來,大部地區一直將馬鈴薯作為一種糧食和救災作物去發展,育種目標也限定在高產上,只重產量不重品質,而在專用加工品種選育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導致專用加工品種的缺乏。國內已育成的100多個馬鈴薯品種中,真正能用于馬鈴薯油炸加工和淀粉加工的專用品種寥寥無幾。雖然近幾年對育種方向作了調整,從國外引入了一些加工型品種,但仍不能適應加工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我區馬鈴薯生產基本上還停留在千家萬戶的生產模式上,專用加工原料薯的種植規模小,集約化經營程度差,機械化程度低,栽培技術落后,已不能適應專用品種的技術和質量要求,使原料薯生產水平低、產品質量不高、種植效益低下,不能形成相對穩定、均衡生產的產業化基地。

(3)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抗風險能力差

由于企業與農戶間沒有形成有效的利益聯接機制,企業沒有穩定的原料基地,農戶沒有穩定的產品銷路,使產業鏈條十分脆弱,抗風險能力差,嚴重制約了產業的快速發展。

(4)脫毒種薯質量檢測體系不健全,推廣應用速度慢

馬鈴薯質量檢測體系主要由自治區種子管理站和主產區盟市、旗縣種子管理部門共同組成,自治區技術監督局曾于一九九八年在全國范圍內率先發布了《內蒙古馬鈴薯脫毒種薯分級及檢驗規程》地方標準,以規范全區種薯生產和銷售市場,但缺乏必要的檢測手段和先進的儀器設備及技術力量,各級檢測工作難以開展。而擁有國際先進儀器設備和檢測手段的內蒙古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雖將馬鈴薯脫毒種薯質量檢測列為為全區馬鈴薯產業發展的重要服務內容之一,但也因缺乏必要的資金投入和法律保障,難以形成全區范圍的、規范化的質量檢測制度和體系。由于脫毒種薯檢測體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亂繁濫制種薯現象普遍存在,相當一部分未經檢測的薯種進入種子市場,對嚴格規范的制種供種企業經營沖擊很大,不合格種薯用于生產,也對農民增產增收帶來不利影響。

根據內蒙古馬鈴薯生產現狀和發展趨勢,全區馬鈴薯生產需穩定在900萬畝左右,按每畝需種薯125公斤計算,每年需求合格脫毒種薯約110萬噸,據估算,目前全區合格脫毒種薯應用普及率僅為30%左右,全區每年仍然有約70萬噸的缺口。脫毒種薯推廣應用過慢,既有農民嫌種子太貴,不積極采用的問題,也有未檢種薯增產不明顯的影響。

(5)貯運和加工轉化能力弱

內蒙古馬鈴薯加工工業起步較晚,發展緩慢,是馬鈴薯產業發展中的一大薄弱環節,也是制約馬鈴薯加工增值、提高效益的一大障礙。目前,我區鮮薯加工率不到10%,與世界發達國家馬鈴薯加工率50%-90%比相差甚遠(見附表1.2),而且我區馬鈴薯產業發展不協調,加工率還很低,且以初加工為主,精深加工產品少,增值受限。同時,由于貯藏和運輸條件落后,影響了馬鈴薯原料供應期和合格原料的供應數量,從而影響有限加工能力的充分發揮。

(6)病蟲害監測滯后

馬鈴薯病蟲害監測體系建設滯后,也是制約內蒙古馬鈴薯產業發展的一大障礙,雖然經過多年努力,在全區范圍內已初步建立了以內蒙古植保站為中心、由各盟市、旗縣植保站和農技推廣中心共同組成的馬鈴薯病蟲害監測體系,但由于全區馬鈴薯分布廣闊、種植面積大且大部分種植在旱地,監控范圍十分有限,加之技術力量薄弱、手段落后,對馬鈴薯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治也較為困難

文章來源摘自貴州馬鈴薯信息網http:///

百度知道《知識農業》團隊編制,歡迎交流,pingancapital.com@gmail.com

第二篇:2016年內蒙古馬鈴薯產業分析報告

一、生產情況

(一)種植面積

“九五”到“十一五”是內蒙古馬鈴薯種植面積的快速發展時期。“八五”期間年平均種植面積只有408萬畝,“九五”期間躍升到783.9萬畝,“十五”和“十一五”分別增加到823.5萬畝和968.1萬畝,其中“十一五”的2008年和2010年均突破了1000萬畝,分別達到1019.3萬畝和1021.7萬畝。“十二五”開局之年的2011年,馬鈴薯種植面積1069.1萬畝,創歷史之最;隨后的4年間,由于國內經濟形勢的影響,以及產業內部結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科技含量低,產業與市場銜接滯后等問題的顯現,馬鈴薯市場出現大幅波動,導致種植面積逐年下降,年平均下降幅度達到7.9%,2015年降低到769.5萬畝,降回到“九五”期間的水平,年平均種植面積回落到917.5萬畝;隨著國家扶持政策的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科技支撐的加強,以及農民種植經營理念的轉變,2016年種植面積回升到818.6萬畝,比上年增幅6.5%。

(二)產量形勢

內蒙古馬鈴薯平均畝產波動上升,年均總產量剛性提高。“九五”期間內蒙古馬鈴薯平均畝產鮮薯842公斤,年均總產鮮薯660.2萬噸;“十五”平均畝產鮮薯953.2公斤,年均總產鮮薯788.4萬噸;“十一五”平均畝產鮮薯865公斤,年均總產鮮薯837.5萬噸;“十二五”平均畝產鮮薯969.3公斤,年均總產鮮薯889.4萬噸。2016年內蒙古東部馬鈴薯主產區遭受旱災減產,但中部主產區降雨較好,產量增幅較大,總體屬偏豐年景。全區平均畝產1019.8公斤,較2015年增產64.6公斤,增幅6.8%;總產鮮薯達到834.8萬噸,較2015年增加99.8萬噸,增幅13.6%。

1

(三)技術應用情況 1.節水栽培穩定推進

2016年內蒙古節水栽培(滴灌和噴灌)面積320萬畝左右,約占水地種植面積的90%,平均畝產2500公斤,比上降低100公斤以上;其中:馬鈴薯滴灌栽培技術推廣面積近180萬畝,平均畝產2200公斤,比上降低200公斤左右。主產區烏蘭察布市馬鈴薯噴灌40萬畝,膜下滴灌68萬畝,兩項合計占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的27.7%,占全區節水栽培種植的33.8%。

2.品種結構市場化加速

2016年,全區馬鈴薯主栽品種克新1號種植面積約490萬畝左右,占總面積的60%,而市場優勢明顯,銷售較好、價格較高的夏波蒂、荷蘭系列、興佳2號、冀張薯12號、冀張薯8號、青薯9號、后旗紅、龍金、早大白等品種的種植面積占到40%,約328萬畝,比2015年增加約78萬畝,商品薯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特別是烏蘭察布市克新1號的種植面積下降到270萬畝,占總種植面積的69.2%,較2015年降低5個百分點,新品種種植面積達到120萬畝,占到總種植面積的30.8%,較2015年提升5個百分點,其中夏波蒂35萬畝、費烏瑞它25萬畝、冀張薯系列22萬畝、后旗紅11萬畝、興佳2號3萬畝、中薯系列1萬畝,其他品種約23萬畝。

3.脫毒種薯普及率穩步提升

內蒙古微型薯生產能力達到25億粒左右。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實際生產微型薯在8億粒以上,原種產量在25萬噸以上,脫毒種薯總的生產量170萬噸左右,約占鮮薯總產量的20%左右。一級以上脫毒種薯的普及率達到65%,較2015年提升5個百分點。主產區烏蘭察布市現有馬鈴薯脫毒組培室25000平方米,網室5000多畝,原種田5萬畝,合格種薯田50萬畝,達到年生產脫毒苗1.2億株、脫毒微型薯4.5億粒、原種10萬噸和合格種薯120萬噸的生產能力;2016年全市馬鈴薯脫毒種薯的普及應用率達到60%左右,較2015年提升8個百分點左右。

2

二、市場消費

(一)消費情況

截止2016年12月底,內蒙古馬鈴薯鮮薯銷售550萬噸左右,占總產的65%以上。其中:烏蘭察布市銷售250萬噸左右,占鮮薯總產量的55%,比去年同期增加8%。主要銷往北京、天津、山西、山東、上海、江浙、河南、廣州、四川、湖北等地。

(二)加工轉化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秋冬,龍頭企業的實際加工量80多萬噸,全區實際加工量近100萬噸,加工率12%。預計到明年春天,內蒙古馬鈴薯加工轉化率將達到15%左右。其中主產區烏蘭察布市已加工鮮薯50萬噸,占鮮薯收獲量的11%。

(三)價格變化

2016年主要品種產地銷售價格為:3兩以上克新1號0.8~1.4元/公斤,夏波蒂、荷蘭十

五、冀張薯12號、冀張薯8號、后旗紅等品種1.2~1.8元/公斤。與2015年相比,收獲初期,收購價格平均每公斤低0.1—0.2元,進入10月份以來,收購價格持續上漲,與2015年同期相比,收購價格平均每公斤上漲0.1—0.2元,而且銷售形勢好于2015年。

三、2016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大自然災害 1.主要病蟲害

2016年內蒙古主要病蟲害發生面積264.3萬畝,造成減產95.4萬噸,經濟損失8.9億元。其中:中部馬鈴薯主產區烏蘭察布市、錫盟、包頭市晚疫病發生面積87.5萬畝,與常年發病范圍較廣、程度重、損失大,經濟損失近6億元,特別是烏蘭察布市發病面積50萬畝,減產50萬噸,經濟損失5億元。

2.氣象災害

2016年內蒙古馬鈴薯生產受干旱、雹災、洪澇等氣象災害面積210.5萬畝,造成減產100萬噸,經濟損失9.4億元。其中:呼倫貝爾市受旱面積64.5萬畝,減產近20萬噸,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

3

(二)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主栽品種有悖于市場需求

內蒙古主栽品種克新一號,由于牙眼深,薯形較差,商品性一般,近幾年,市場價格低,銷售不暢,但其適應性好,具有耐旱穩產等優點,目前沒有替代品種。商品性狀好,市場銷售好的品種,如荷蘭薯、夏波蒂、青薯9號、冀張薯8號和12號等,對水肥敏感,要求較高的管理和投入水平,種薯的級別要求高,種植成本較高,規模種植尚可,農民一家一戶的種植風險較大。缺少適應性、商品性好的更新換代品種。

2.土傳病害風險加大

內蒙古中部馬鈴薯主產區由于中后期降雨量多、土壤濕度大,瘡痂病、粉痂病的發生較重,對馬鈴薯商品品質影響較大,直接影響到銷售和經濟效益。綜合分析近年來生產情況,按照病害發生發展規律,病菌基數的積累已經達到較重發生程度,一但條件適宜,加重發生將不可避免。

3.耕地質量仍在持續下降

近年來,雖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升耕地地力,但有機肥施用范圍和數量仍然偏少,微生物菌劑的應用剛剛進入大力推廣階段,只是減緩了耕地質量的下降速度,地力的提升任重道遠。

四、2017年馬鈴薯產業發展形勢分析預測

(一)種植面積穩定增加

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加之市場拉動和種植經營理念的進步,內蒙古馬鈴薯種植面積預計增加10%左右,達到900萬畝以上。

(二)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

隨著現代化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以及種植條件的逐步優化,適應市場及主食化發展的高產優質品種種植面積會進一步增加,但由于受種薯數量、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約,增幅不會太高,預計種植比例在42—45%之間,較2016年提升2—5個百分點。

4

(三)市場潛在風險增加

在政策、市場、效益的促動下,2017年國內馬鈴薯種植面積將持續增加,據專家預計將增加3%左右,同時,隨著馬鈴薯生產科技含量的提升,產量水平將進一步提高,若無較重、較大的自然氣候災害等特殊因素影響,全國馬鈴薯鮮總產量將比2016年有較大幅度的增加,鮮薯銷售價格波動會加劇。北方一季作馬鈴薯生產區收獲時間集中,總量大,占全國的55%左右,季節性供大于求的現象將更為突出,價低滯銷的情況發生機率大幅增加,市場風險加劇。

五、2017年馬鈴薯產業發展建議

(一)強化科技培訓

一是突出重點培訓對象。要針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以及農民經濟人和種植、經銷、物流等企業開展專向培訓。二是提升培訓內容。在政策宣傳和現代種植技術推廣地基礎上,要針對種植和經營理念、市場信息的把握、營銷模式方法、品牌建設等方面全方位進行培訓提升。三是確保培訓效果。要逐步建立回訪機制,對培訓對象進行跟蹤回訪,持續提升培訓效果。

(二)強化輿論引導

加強馬鈴薯主食化的宣傳,拓展消費群體,提升消費水平和質量,營養引導消費,消費拉動產業。

(三)強化信息服務

一是加強氣象災害的預警服務。二是加強病害的預測預報服務。三是逐步建立市場信息發布體系。

(三)強化監督管控

一是加強對種薯市場的監管,確保規范健康發展。二是加強對種薯生產企業的建檔立案工作,逐步建立種薯的質量追溯機制,確保種薯質量。三是強化對農資市場的監管。

5

(四)強化地標和品牌建設

一是要引導扶持強化現有地標和品牌的宣傳、維護和使用,充分發揮其經濟和社會效益。二是立足優勢,針對性的打造一批名優特地標和品牌。

(五)切實做好生產環節的風險防控

一是著力做好“減藥控肥增效”工作;二是持續開展耕地地力提升工作;三是加大資源節約型(重點是節水)節本低耗增效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力度;四是進一步拓展馬鈴薯價格保險試點規模,完善運行機制;五是繼續推進清潔生產,加強殘膜清理、回收、再利用的扶持力度;六是繼續鼓勵扶持現代化馬鈴薯貯藏設施建設和現有設施的升級改造;

(六)提前做好秋季可能出現鮮薯價低滯銷的應對準備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展銷會、各類媒體等渠道,立足我區綠色優質的特色優勢,加大宣傳力度,拓展銷售市場。二是政府搭臺,采用多種方式將采購商請進來,與種植戶和生產企業實現良性互動,拓展和穩定銷售渠道。三是立足各地實際,提前制訂優惠促銷的相關措施。四是引導種植戶樹立主動銷售的理念。五是協調組織、扶持加強農民經濟人隊伍以及營銷和物流企業的建設和發展。

第三篇:內蒙古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勢

內蒙古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勢: 一,從能源產業向清潔能源的產業調整

1.從產煤大省到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2.從火力發電大省到風電,太陽能發電大省。2006-11-08 13:24

達拉特發電廠198萬千瓦

豐鎮發電廠120萬千瓦

包頭第二熱電廠70萬千瓦

海勃灣發電廠60萬千瓦

呼和浩特熱電廠57.4萬千瓦

包頭第一熱電廠54.9萬千瓦

呼倫貝爾安泰熱電公司31.4萬千瓦

烏海熱電廠22.4萬千瓦

烏拉山發電廠20萬千瓦

錫林郭勒熱電公司11萬千瓦

興安熱電公司3.6萬千瓦

包頭第三熱電廠2.4 萬千瓦

海勃灣電廠2×33萬千瓦機組

烏海熱電廠2×20萬千瓦供熱機組

蒙西電廠2×30萬千瓦機組

臨河熱電廠2×30萬千瓦供熱機組

烏拉山2×30萬千瓦機組

包頭一電廠擴建2×12.5萬千瓦機組

包頭一電廠異地擴建2×30萬千瓦機組 包頭二電廠2×30萬千瓦機組

包頭三電廠異地擴建2×30萬千瓦機組 達拉特電廠四期2×60萬千瓦機組

金橋熱電廠2×30萬千瓦供熱機組

上都電廠一期2×60萬千瓦機組

二期2×60萬千瓦機組

海拉爾電廠2×20萬千瓦供熱機組

大唐托克托電廠4×60萬千瓦機組

豐鎮電廠三期2×60萬千瓦機組

岱海電廠2×60萬千瓦機組

東華熱電公司2×30萬千瓦機組

二,從低端產業向高端產業調整

三,從原材料、能源生產向工業制造業調整

第四篇:內蒙古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評估

內蒙古文化產業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十一五”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根據建設民族文化大區的總體目標,按照理論先導、規劃預案、項目跟進的基本思路,以實施“九大工程”和“九個一批”任務為切入點,為民族文化大區建設提供了抓手、指出了路徑和確立了路標。目前,“九大工程”等具體內容得到全面落實,“九個一批”任務正在逐一變成現實。全區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和文化產業的迅猛崛起,為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的活力,業已形成推動區域經濟高速增長不可或缺的文化軟實力。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新的增長極,增加值超過百億元,可以說走出了一條事業與產業并舉、保護與發展同步、特色與品牌共贏的發展道路,實現了以建設民族文化大區為總體目標的歷史性跨越。

(一)草原文化的系統研究為全區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2004年,自治區首先成立“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領導小組,并啟動“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等重大學術和文化建設工程,對草原文化起源、形成和演進歷程及其歷史貢獻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研究認為,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統一,是游牧文化與多種文化的統一,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統一。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有著不可分割、不可或缺、不可磨滅的內在聯系,黃河文化、長江文化與草原文化是一種互為依存、互為影響、互為促進的深度關系,草原文化同黃河文化、長江文化一樣,以不同的生成元素、存在方式與文化品格同樣影響了整個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進程,因而在中華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起過重要的歷史作用、做出過重要的歷史貢獻,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源頭之一。同時,草原文化是一個底蘊深厚和異常寶貴的文化富礦,變草原文化資源優勢為草原文化產業優勢即產業意義上的后發優勢,大力發展草原文化產業化,同樣是自治區乃至我國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具有核心價值的一個重要命題。內蒙古作為草原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和承載地,深入開展草原文化及其產業化研究,把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踐行開放、恪守信義”的核心理念,融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共同理想、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倫理基礎與道德規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匯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洪流,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不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幾年來,內蒙古自治區有關草原文化的理論研究及其產業化路徑的探索,不僅為全區各地民族文化事業建設和草原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導和服務,而且使內蒙古民族文化大區的形象和影響在國內外得以迅速傳播和彰顯,草原文化已經成為自治區在全國最大、最具特色和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二)體制機制創新為自治區文化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2004年以來,自治區先后出臺《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關于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若干政策意見》、《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政策措施,并成立自上而下的專門領導機構,全面開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在確定5個區直文化事業單位和包頭、赤峰、通遼、鄂爾多斯等4個城市為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單位和試點地區的基礎上,對全區文化體制改革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預期目標,即通過企業轉制和事業單位改制,培育一批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國有和國家控股的文化產業企業,綜合運用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新思路、新辦法、新手段,不斷解放文化生產力,大力發展草原文化產業化。與此同時,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兩次大規模的調研活動,推出一批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的典型,按照先易后難的要求和次序,積極穩妥地推進宏觀文化管理體制改革和微觀文化運行機制轉換,并在圖書發行、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博演藝等領域首戰告捷。在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方面,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內蒙古新華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日報傳媒集團、內蒙古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具備相當規模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相繼掛牌成立;大盛魁文化創意產業集團、鄂爾多斯文化創意產業集團等一批獨具創新意識的新興文化創意產業集團應運而生。在經營性文化產業單位轉換機制方面,通遼日報社印刷廠、赤峰廣播電視報、赤峰紅旗劇場等改革試點,率先順利完成轉制;赤峰市、通遼市和興安盟的文藝團體實行崗位結構工資改革,基本完成內部機制轉換。錫林郭勒、呼和浩特、赤峰和通遼等盟市的演出團體改革后,不僅都有優秀作品問世,而且演出場次比改革前增加了2倍至3倍。自治區直屬文化事業單位包括內蒙古烏蘭牧騎藝術團、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等在內的59家文藝演出院團,有43家進行了以項目為中心推行聘任制等內部管理機制改革,并制定院團演出補貼等相關政策,活力明顯得到增強。特別是內蒙古日報傳媒集團對內部資源進行系統剝離和對經營性資產進行全面整合,使報業體制改革實現新突破,為全區文化體制改革積累了新經驗。內蒙古新華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先后進行兩次股份制改革,使其迅速成為全國同行業中較快完成轉企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發行企業,經營狀況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起飛之勢。而內蒙古廣播電視信息網絡有限公司,無論其資產規模還是創作生產規模,均已形成可觀的產業形態,成為自治區文化產業中影響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經濟效益最好的產業之一。

(三)政策引導,科學規劃,全區文化產業體系已具雛形

隨著全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內蒙古文化產業多元化發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文化產業骨干企業不斷涌現,文化產業產業鏈及其關聯效應逐步延伸,呈現出快速增長并帶動其他現代服務業快速增長的趨勢。在全面整合、對接、優化和培育文化產業結構的過程中,自治區文化旅游業、文藝演出業、出版發行業、廣播電視業、文博會展業和民族工藝業,已成為主導行業和重點產業群,與日漸活力的廣告和文化信息服務、文化藝術培訓、文化工藝品生產銷售等行業,正在建構自治區文化產業生產、傳輸和銷售的鏈條和體系。

第五篇:發展內蒙古皮革皮毛產業的思考

-----------------------------

皮革皮毛是輕工行業中的支柱產業。近年來,隨著皮革皮毛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正在成為全球制革生產大國,以及皮革皮毛貿易最活躍、最有發展潛力的市場之一。目前,我國的皮革皮毛資源、產品、產量和進出口貿易均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全國規模以上皮革制造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815.8億元,同比增長19.8%;皮鞋產量30.8億雙,同比增長14.4%,約占世界產量的五分之一。雖然我國是世界上皮革皮毛生產大國,但并不是皮革皮毛強國,在品質、價值方面仍處于弱勢,特別是在皮革皮毛制造的高端產品上缺乏競爭力。

從長遠來看,皮革皮毛及其制品的市場潛力很大,全球年皮革總需求量約為1億平方米,相當于3億張牛皮(標準皮)的產量,我國皮革產量折合標準皮近7000萬張,約占全球皮革產量的23.3%。國際皮毛協會指出,對全球皮革皮毛產業來說,中國既是皮革皮毛加工生產區,又是皮革皮毛銷售的市場,中國的皮革皮毛生產將直接影響到全球皮革皮毛市場的走勢,中國是非常重要的市場。

內蒙古自治區有可利用草場面積6818萬公頃,耕地748萬公頃,2006年牧業牛羊存欄達到9781.3萬頭(只),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大區、畜產品生產基地和皮革皮毛產業主要原料生產地。作為農畜產品資源大區,內蒙古自治區對于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一直較為重視,特別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七次黨代會提出了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牧業產業化的“三化互動”戰略,并從2002年開始,全區每年確定一項中心工作,出臺相應的政策加以推動。2003年將農牧業產業化作為全區的中心工作重點加以推進,出臺了《內蒙古關于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成立了農牧業產業化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配備1.2億元的專項資金,重點扶持農畜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在政策推動和資源優勢的雙重作用下,內蒙古自治區的農畜產品加工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6年農畜產品加工業實現增加值337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9%。涌現出了伊利、蒙牛、鹿王、鄂爾多斯羊絨等一批享譽國內外的知名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全區榮獲中國馳名商標13個,全部為農畜產品加工企業。但是,內蒙古的皮革皮毛作為全國重要的資源產區卻發展緩慢。目前全區每年羊皮產量4000多萬張,牛皮產量200多萬張,絕大部分的皮張作為原料供應到國內其他地區的皮革皮毛加工企業或集散地。全區每年皮革皮毛加工企業的增加值僅1億元左右,與內蒙古擁有的資源優勢極不相稱。為此,我們對內蒙古自治區皮革皮毛產業發展的現狀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和分析。

從原料生產情況看———

內蒙古自治區羊皮資料豐富,品種齊全,主要有細毛羊皮、土種羊皮、改良羊皮和山羊皮。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加大了農牧業經濟結構調整力度,以羊為主的農區畜牧業得到快速發展,羊的飼養量每年以近千萬只的速度增長。2001年之后,內蒙古自治區牧業羊存欄一直保持5400萬只以上;2006年達到8997.5萬只,比2005年增加了284.5萬只,增長了3.26%。出欄率也隨著肉類加工企業的快速發展而加快,2005年達到4512.3萬只;2006年5011.1萬只,比2005年增加11.1%,90%以上在區內屠宰加工。2006年羊皮生產量達到3869.5萬張,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產量較大的畜產品之一。隨著傳統粗放式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羊皮膚病、針茅草危害等自然災害得到有效控制和避免,羊皮質量也大幅度提高。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等農業發達地區和沿黃河兩岸地區已做到四季出欄,均衡生產。產量和質量已經可以滿足一定規模企業加工的需要。

牛皮是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民傳統生產生活的必需品,素有養牛和用牛皮制作生活用品的習慣。近年來隨著科爾沁牛業、錦繡大地等肉牛加工企業的興起,內蒙古自治區肉牛產業得到快速發展,2006年牧業牛存欄783.8萬頭,比2005年增長2.3%。牛皮生產近三年也一直保持在100萬張以上,2006年達到了231.3萬張。特別是肉牛加工業發展較快的通遼市、赤峰市、呼倫貝爾市等盟市,牛皮產量增長速度更快。目前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年產牛皮革20萬張??茽柷邊^、扎魯特旗、阿魯科爾沁旗和鄂溫克旗年產牛皮5萬張以上。由于近幾年內蒙古自治區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牛皮蠅的危害逐年減少,降到非育肥牛的三分之一。在加工企業的拉動下,以西門塔爾為主要品種的育肥牛比例逐年增加,這些牛皮基本消除了牛皮蠅、皮膚病等病害,薄厚均勻,是上乘的牛皮革加工原料,售價一般在500元以上,比普通牛皮售價高出一倍,而且皮革加工企業或中間商要提前預定,銷售情況非常好。

從加工利用情況看———

皮革皮毛產品一度是內蒙古自治區的出區產品,20世紀80年代內蒙古自治區各盟市、旗縣幾乎都有皮革廠、皮毛廠,生產藍濕皮和皮革皮毛制品,“熊貓”牌皮革服裝曾經是全國知名品牌。但是由于體制和管理沒有跟上市場經濟發展步伐,技術和創新能力不適應市場需求,到90年代中期紛紛倒閉。據了解,目前全區只有阿盟一家開工生產的制革企業,沒有一家規模以上皮革制品加工企業,只是在集寧地區皮件一條街上有皮件加工銷售戶380家,帶動周邊1500多戶加工戶從事皮件加工業,形成了皮件專業村8個,從業人員3萬人,年生產皮衣20萬件,皮手套2000萬雙,皮拖鞋500萬雙,產值2.8億元。在錫盟、呼和浩特市等地區有零星用生牛皮、香牛皮生產民族用品的企業。銷售收入在百萬元以上的皮革皮毛企業8家,產品以剪絨制品為主,年消化細毛羊皮約50萬張,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9547萬元,利稅636萬元。這說明內蒙古自治區皮張絕大部分以原料的形式流到區外,沒有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鏈。

從流通情況看———

內蒙古自治區雖然皮張產量大,卻沒有形成一個專業交易市場,區內注冊的皮張經銷企業也非常少。興安盟關店畜產品交易市場中注冊登記搞皮張生意的流通企業5家,年交易量在40萬張左右;鄂爾多斯年產各種皮張約260萬張,只有2家注冊從事皮張購銷的企業,年經銷皮張不足50萬張,其余全部經皮毛個體商販零散收購后販運到留史、辛集、海寧、溫州、甘肅、河南等地。據粗略統計,內蒙古自治區主要從事皮張販運的商販大約在6000人以上,他們中大部分人從事季節性購銷,沒有固定場所。

內蒙古自治區皮革皮毛資源之所以以原料的形式流到區外,沒有形成產業,主要有以下問題:

1.皮張交易市場不健全,原料集散形不成規模。內蒙古自治區年產牛、羊皮近5000萬張,多年來一直沒有形成一個相對專業的交易市場,皮張只是做為售羊農牧民的副產品,由皮販子在加工企業門口和屠宰點零散收購。皮張集中不到一起,吸引不了直接用戶,價格提不高,也滿足不了批量加工的需要,加工企業難以落腳。

2.原料品質優勢不強,缺乏競爭力。在羊皮生產上,皮張產量大的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呼市、包頭和赤峰市部分地區的草原上茅針生長普遍,這一地區生產的近1400多萬張皮張,除三分之一農區圈養、三分之一提早出欄而沒有針眼外,近700萬張羊皮不同程度地存在茅針眼。盡管目前制革技術已可以用膠粘等技術修整針眼,制成壓花或印花皮,但因增加制革難度和成本,企業不愿采用。另外,有的地區傳統放牧的羊有皮膚病、寄生蟲等病害,也影響皮革質量。牛皮因內蒙古自治區東北地區氣候寒冷,造成毛皮較厚,底絨多,張幅較小,板質薄厚不勻,油性小,膠原纖維組織較松。除部分圈養育肥的牛外,有三分之一的牛皮有虻眼、皮膚病,皮板存在傷殘,與中原地區和進口牛皮相比,成革率較差。這些皮張只能加工中低檔產品,或做里皮用,附加值較低,不受加工企業歡迎。這一點,我們在溫州“康奈”皮鞋有限公司等企業調查時得到證實。

3.原料不能均衡供應,與加工要求不對稱。由于氣候特點和傳統的畜牧業生產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內蒙古自治區牲畜出欄季節性較強。2006年全年出欄羊5011萬只,到6月末僅出欄了2152.8萬只,占全年出欄的42.96%,皮張生產集中在7月中到11月底。這樣的皮張生產方式使加工企業需要在這一時期投入大量的流動資金來購進原料,嚴重影響資金周轉,一般企業難以承受。

4.技術和資金雙重制約,項目實施困難較多。制革項目不僅投入大,技術要求更高。設備性能和操作技術、化工原料的應用都會影響皮革的質量、產品的升級換代,同時還有污水處理問題,內蒙古自治區這類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術工人嚴重缺乏,關鍵性技術問題解決不了。以往企業的倒閉,除體制、管理問題外,沒有及時進行技術更新是其倒閉的主要原因。另外,制革業又是高投入行業。據了解,建設一個日處理1000張牛皮的中型制革企業,進口設備投資需2000萬元,其它附屬設施和防水處理投資也需要2000萬元,再加上從原皮到成皮革需20天到1個月時間,周期較長,所需流動資金很大,大約在3000萬到4000萬元。這些問題目前單靠內蒙古自治區的企業是很難解決的。

5.加工企業發展滯后,產業發展沒有拉動力。在原有皮革皮毛加工企業沒有在體制、技術、管理上及時創新,被市場淘汰之后,新的加工企業也沒有隨著內古自治區皮張原料生產的快速增長而建立起來,造成了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制革業空白,制裘業消化量非常有限的局面,只能做為副產品出賣原料。全國名列前茅的資源優勢由于沒有龍頭企業的拉動,得不到增值,變不成經濟優勢,帶動不了產業發展。

總結各地皮革皮毛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皮革皮毛業發展現狀可以看出,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皮革皮毛產業具有一定潛力,條件也基本成熟。由于世界真皮制品市場需求旺盛,特別是牛、羊皮原料缺口較大。內蒙古自治區具有資源優勢,有一定的發展潛力;隨著內蒙古自治區“為養而種”的農牧業發展思路的深入,以牛、羊為主的養殖業將得到快速發展,皮張產量將更大;隨著飼養方式的轉變,鄂爾多斯、馬彥淖爾等一部分盟市已逐步做到了四季出欄,均衡生產,基本可以滿足適當規模企業加工的需要;皮革皮毛產業的開發應引起內蒙古自治區各級領導和企業的重視。

解決內蒙古自治區皮革皮毛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發展內蒙古自治區皮革皮毛產業,應在積極培育皮張專業交易市場的同時,立足于轉化資源,延長產業鏈,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技術含量,瞄準國際國內大企業進行招商,大力發展內蒙古自治區的皮革工業。

把制革業做為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皮革皮毛產業的切入點

發展皮革制品產業一是需要產業與市場銜接緊密,能較快地對市場變化和需求信息做出反應,加快技術創新和設計創新,保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二是制品的各個環節要成龍配套,內蒙古自治區的優勢在原料生產,要把優勢原料變成優勢產業,就要緊緊依托優勢,拉長產業鏈。制革業是轉化皮張原料的第一道關口,也是皮革皮毛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要把制革業做為當前發展內蒙古自治區皮革皮毛產業的切入點,下大力氣進行招商。

培育和健全專業市場

市場是最好的資源配置器,圍繞市場建企業可以避免牲畜出欄旺季原料供應過剩而大量外運、牲畜出欄淡季加工原料供應短缺而到區外皮張市場購進的弊端,隨時滿足加工原料需求,獲取國內外市場信息。因此,要特別重視專業市場的培育和建設。就內蒙古自治區情況看,錫林浩特市畜產品交易市場、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烏蘭浩特市關店畜產品交易市場及通遼市周邊肉牛交易市場在皮張交易上已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基礎,并且正處在東、中、西三個皮張生產量大的區域,通過扶持能夠成為區域性皮張集散地。應將這幾個交易市場列入自治區產業化扶持和市場建設的重點,加大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實行無稅費交易,完善市場服務功能,吸引外地客商和當地皮毛商販進場交易,逐步形成幾個皮張集散市場,為引入加工企業提供條件。

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

靠內蒙古自治區現有企業資金、技術發展皮革皮毛產業不現實,與現有大企業爭奪市場份額也很難,必須通過招商引資,借助大企業已經成熟的技術,成形的品牌和市場份額發展、壯大自己。要抓住皮革國際市場行情好、大企業希望擴張,而浙江、河北等地用地緊張、地價偏高的有利時機,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招商。一是要以資源招商。內蒙古自治區錫盟、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和巴彥淖爾市的羊皮產量大,交通便利,有的地區已基本做到了四季出欄,均衡生產。通遼及周邊地區的牛皮產量和質量已經能夠滿足適度規模加工企業的需要,在這些地區建設制革企業條件基本成熟。因此,要做好制革項目的前期論證和準備工作,加大對優勢資源和條件的宣傳力度,積極開展招商引資。二是要以環境招商。要把皮革皮毛產業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個特殊產業,在建設用地上要優先安排,優先審批,其各項費用按有關規定的最低標準執行或免除,吸引大企業、大品牌來內蒙古自治區辦廠。三是要以商招商。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的辦法,鼓勵肉類加工企業和其他企業投資皮革皮毛產業,主動向外尋求合作伙伴,拉長產業鏈條,把肉類加工的副產品做成產業。四是要規模適度。要充分考慮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和東部遠離皮革皮毛市場和可供原料的區域半徑,建設適應規模的企業,不能盲目貪大,以免造成加工資源的浪費。

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改善畜產品質量

結合發展農區畜牧業、圍封轉移、飼舍圈養,大力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通過采取對購進肉用牛羊實行優惠貸款、政府補貼,對舍飼圈養基礎設施建設補貼等方式,引導農牧民進行規?;B殖,推廣四季出欄,增加牛羊的飼養量,解決病害和自然危害給皮張造成的損害,為加工企業生產足量、合格原料。結合肉類加工企業的需要,加大“種子工程”實施力度,采取政府補貼種畜,或企業提供種畜等辦法,加快肉牛、肉羊品種的改良,大力發展德美、道賽特等優良品種與小尾寒羊的雜交品種,發展西門塔爾等肉、皮兼用牛品種,提高皮張質量。

樹立科學發展觀,保證產業和環境協調發展

制革是高污染行業,整個皮革加工過程需要用500多種化工原料,廢液成份復雜,處理難度大、費用高,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關注這個問題。一是在引進企業時,一定要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加強監管,堅決執行環境污染評價制度,治污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決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二是企業起步時,政府在環境設施建設上應給予一定的支持,或者由政府建設污水處理等配套環保設施,以吸引企業投資,保證皮革產業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加大資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促進產業形成

一是要把皮革皮毛產業做為今后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產業化發展的重點,在國債資金安排、重點項目支持、產業化資金及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安排上給予傾斜,必要時可以采取政府參股的辦法來引導投資,彌補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二是充分利用國家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各地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調動各類投資主體的積極性,在政府招商的同時,鼓勵肉類加工企業及其他企業招商,以商引商,延長肉類加工企業的產業鏈條,把內蒙古皮革皮毛產業做起來。三是充分利用內蒙古自治區北口岸的優勢,支持和幫助皮張經營企業和加工企業取得皮張進口許可,從俄羅斯和蒙古等國家進口皮張,以補充內蒙古區域性皮張資源不足。(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年秋季學校工作計劃下一篇: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例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