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少數民族中秋節的習俗

2023-04-06

第一篇:少數民族中秋節的習俗

少數民族的節日習俗

蒙古族新年 蒙古族的新年在農歷正月,過年時大家穿新衣,互相拜賀、獻哈達、送禮品。

那達慕大會 蒙古語“那達慕”有娛樂或游戲的意思。那達慕大會是一種傳統的群眾性集會,內容有摔跤、賽馬、歌唱、舞蹈等。內蒙古自治區、盟、旗都舉行那達慕大會,一年一次。

轉山會 藏族傳統節日,每逢農歷四月初八慶祝,又稱“浴佛節”。

雪頓節 藏族傳統節日,每逢六月三十日吃酸奶子,又稱“藏戲節”。

藏歷新年 藏族稱新年為洛薩。西藏絕大部分地區是一月一日(藏歷與農歷大致相同)開始過年。藏歷年節一般三天至五天。

望果節 西藏人民一年一度預祝豐收的民族傳統節日。慶?;顒訌陌嗽乱蝗掌鹋e行,為期不等,慶?;顒觾热萦匈愸R、演藏戲、歌舞、物資交流等。

達瑪節 藏族傳統節日,每逢六月十四日左右舉行賽馬、賽牛和騎射。

趕秋 苗族傳統節日,每逢農歷立秋之日,慶賀一年來五谷豐登。

苗族新年 苗族的新年,在農歷十月的第一個丑日,苗語叫“冷釀廖”。

四月八 (1)貴陽市附近各縣苗族重要節日之一。傳說這個節日起源于明代。每逢農歷四月初八,苗族青年著盛裝,群集貴陽市噴水池旁,縱情歌唱、憑吊、追念歷史傳說中民族英雄亞努。解放后,成為各族人民友好團結的聚會。(2)布依族的節日之一。各地稱呼不一,有“牛王節”、“牧童節”或“開秧節”。這一天,人和牛都吃“牛王粑”或糯米飯,并都休息一天,表示對耕牛的慰勞。慶年節 每年農歷十月,是彝族人民的年節。彝族人民在年節中,飲酒、歌唱、互相拜年,祝賀這個節日。

火把節 彝族、白族等的最大節日,廣泛流行于云南及四川部分地區。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起一至三天的晚間,男女老幼點燃火把,察看田苗,并飲酒歡聚,盡情歌舞(亦稱星回節)。

歌墟(哥婆節) 是壯族人民盛大的歌舞節日。一般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十

五、三月初

三、四月初

八、五月十二日舉行。

過端 水族盛大節日。水語叫“借端”,意為過年。水歷以農歷九月為歲首,在農歷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各地按習慣順序先后舉行,互相來往慶祝。1959年三都水族自治縣水族人民把節日定在農歷九月的同一個亥日,并舉行傳統的賽馬及群眾性的文娛活動。

開齋節(德爾節、肉孜節) 是宗教節日。即伊斯蘭教封齋月滿后開齋的日子?;刈逵址Q過小年。每年九月(伊斯蘭教歷,下同)戒齋(即封齋),十月初開齋。凡是戒齋的人,每天從黎明到日落,戒除一切飲食,期滿二十日,尋看新月,見月即行開齋(如不見月則封滿三十日),次日為開齋日,恢復正常飲食。新疆各族穆斯林稱開齋節為肉孜節。

圣紀節 在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回族、維吾爾族都叫紀節。是紀念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他的誕生和逝世均在回歷的三月。

達努節 又叫“浪提球”。在農歷五月二十九舉行,是瑤族人民最大的節日。意思是慶祝勝利和豐收。

三月街 也叫“觀音市”。白族地區的重大市集和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云南和鄰省各族人民匯集大理(地名),交流物資,舉行賽馬、射箭、歌舞等活動。解放后,成為各族人民社會主義的經濟、文化藝術交流和民族團結慶賀的集會。

哈尼族新年 哈尼族新年有二:一為六月,一為十月。六月的新年也叫祭秋房或祭田節。

傣歷新年 傣族度新年是在傣歷六月,相當于農歷三月的清明節前后。傣歷在過年時,由于有一次盛大的活動—潑水,所以也叫“潑水節”。

三月三 是海南黎族中關孚系黎胞的傳統節日。每逢陰歷三月初三這一天,黎族人民舉行盛會,預祝“山蘭”(山地旱稻),狩獵豐收。這一天,又是青年男女尋找自己情侶的歡樂日子。

古爾邦(庫爾班)節 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塔爾、塔吉克、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安10個民族的宗教節日。每年從開齋節那日起,后推70天,即為“古爾邦”節?;刈逵姆Q過大年。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也都把“古爾邦”節作為他們的新年。不過,維吾爾族不稱“古爾邦”節,而叫“庫爾班”。

薩噶達瓦節 西藏喇嘛教徒紀念釋迦牟尼誕生、成佛、圓寂的節日和藏族僧俗人民預祝豐收的日子。在每年藏歷四月十五舉行,已流傳了一千多年。

大年節 農歷十二月六日普米族傳統節日。舉行打靶、賽馬、蕩秋千、對唱山歌、跳鍋莊舞。

大十五節 十二月十四日普米族節日。上山露營、篝火晚會。

老人節 十二月十五日哈尼族傳統節日。敬酒、跳舞唱歌。

陀螺節 十二月二十八日壯族節日。比賽打陀螺。

舞春牛 十二月二十八日侗族節日,表演農事舞蹈。

過趕年 十二月二十九日土家族傳統節日。聚集一起吃年飯、跳擺手舞。

盍什節 一月間,僳僳族對歌、射弩賽、跳舞。

卡雀哇 獨龍族節日。宴飲、剽牛祭、歌舞。

特毛且 基諾族節日。剽牛、備耕打刀、敲牛皮鼓、跳蘆笙舞。

春節 農歷一月一日,滿、白、布依、壯等族傳統節日。拜年、貼春聯、貼福字、耍社火等。

擴塔 拉祜族節日。祭禮、敬神、歌舞。

新春燈會 納西族節日。舉行燈會競賽。

畬族節 畬族節日。搖毛竹、對歌。

窩羅節 一月四日阿昌族節日。拜祖先畫像、跳舞。

白沙農俱會 一月十五日,納西族傳統節日。賽馬、演戲。

目腦縱歌 二月間,景頗族節日。目腦(跳舞)典禮、唱歌。

“四月十八” 農歷四月十八日,錫伯族傳統節日,祭祖、彈跳唱誦、郊游。

耍海會 八月二十三日,白族傳統節日。劃船、放生、文娛活動。

羌年 十月間羌族節日。飲咂酒、唱酒歌、跳鍋莊舞。

新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朝鮮節日。吃“打糕”和豐富慶宴、喝酒、跳舞、唱歌、打長鼓、慶祝。

正月十五 朝鮮族節日。吃“五谷飯”。用凌晨雞叫時分挑的水做“五谷飯”,吃早飯。婦女們做踏跳板游戲。

端午節(五月初五) 朝鮮族節日。(1)舉辦群眾性運動會;(2)婦女組織跳板、蕩秋千比賽游戲活動;(3)掃墓:給故人墳墓培土祭奠。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朝鮮族節日。舉行大型文藝慶典活動,唱歌跳舞

第二篇: 少數民族的節日與習俗1

教學目的

1.知道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節日是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知道我國少數民族有著各自的傳統節日和習俗。這些習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和別具風情的民族藝術。

3.知道幾個少數民族的節日習俗和來歷。

4.培養學生收集社會資料的初步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幾個主要少數民族節日,如那達慕大會、潑水節和歌婆節。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收集一些有關少數民族的節日習俗及其傳說的資料。

2.動畫《少數民族的節日與習俗》

3. 少數民族的歌曲。

教學過程

一、猜歌曲導入

播放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

讓學生猜一猜這是哪個民族的歌曲。

再繼續播放幾個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阿里朗》下載 《愛我中華》下載 《青藏高原》等。讓學生猜,看誰猜得最多。并請猜對的同學談談對這個民族還有多少了解?

師問:誰還會唱其他民族的歌曲?

學生回答并演唱。

二、講授新課。

1、師問:剛才同學們對一些少數民族的歌有了些了解,那你們對這些民族的節日習俗有哪些了解呢?好,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少數民族的節日和習俗。首先請同學們回答一個問題:我國有多少個少數民族?

學生回答。

師問:試說出幾個少數民族的名稱。

學生回答。

教師板書:蒙古族、傣族、壯族、彝族、白族、納西族、維吾爾族、回族„·

引言:我國是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個少數民族有著形形色色的節日習俗,有趣極了。(板書:形形色色的節日習俗)指名朗讀課文第一部分“形形色色的節日習俗”。

演示動畫《少數民族的節日與習俗》 觀看

同學們邊聽邊思考:課文中列舉了哪些少數民族的什么節日習俗?舉行這些節日有什么意義?

指名回答(板書:那達慕大會、潑水節、歌婆節、火把節、開齋節„„)觀看圖片或動畫,深化認識。

每出示一個場面,就讓學生先說出畫面的內容,再判斷:這是哪個少數民族的什么節日習俗。

看了錄像(或幻燈),大家覺得這些少數民族的節日習俗有趣嗎?(有趣)喜歡不喜歡參加這樣的節日盛會?(喜歡)蒙族小布和與同學們的心情是一樣的。全班齊讀“小布和的話”。

小結:是啊,這些少數民族的節日習俗是多么熱鬧,多么有趣,令人神往!

2、授課文第二部分“潑水節和歌婆節”,學生輕讀第二部分,思考傣族的潑水節和壯族的歌婆節各在什么時候,怎樣進行的。

讀后再讓學生思考片刻,然后指名回答。

學生齊讀最后一段“許多少數民族的節日„„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指名讀潑水節的故事。

小結:這個故事很有趣,它表達了傣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同學們想了解壯族歌婆節的起源傳說嗎?

教師講劉三姐的故事。

指名學生講課前準備的少數民族的節日傳說。

三、 反饋鞏固。

這一節我們學習了少數民族的節日與習俗,同學們知道了哪些少數民族的節日習俗?舉行這些形形色色的節日習俗有何意義?

指名回答后,齊讀“既增進了民族之間的友誼和融合,又繁榮了經濟”。

四、 總結延伸。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少數民族有形形色色的節日,這些節目既增進了友誼,又繁榮了經濟,而且懂得了這些習俗都起源于美好的神話傳說,表達勞動人民的美好的心愿。今后我們有機會可以去參加他們的節日盛會,我相信,少數民族的人民一定會熱情地歡迎我們的。

我希望同學們今后多看些有關民族風情之類的書籍、電視、電影等,更多地豐富這方面的知識。

請同學們課后去搜集一些有關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風俗習慣的資料,講給大家聽。

附板書設計:

第三課 少數民族的節日與習俗

擴展資料

火把節

火把節一般在農歷六月二十四前后舉行,流行于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區,是彝族、白族、傈僳族。納西族等的盛大節日。

清晨,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男的穿繡花的開襟短衣,下穿寬褲腳的長褲,頭頂留著一綹兒頭發,叫“天菩薩”,有耳戴紅色或黃色耳珠,用青布或藍布纏頭,并在前額扎成長錐形的“英雄結”,以示英武。女子穿鑲邊繡花的上衣和五彩繽紛的“百褶港裙”,戴一雙耳環,領口別著銀排花,頭頂著一塊布或用頭巾纏頭。男女都披著被毯,服飾板有特色。白天人們飲酒慶賀,舉行摔跤、斗牛、射箭、賽馬等活動。

夜晚,人們都匯集在村頭、寨邊或廣場上舉行青火晚會,燃起千百支火把游行,人們在松林田間奔馳,表示驅除蟲害邪惡,以求幸福昌盛?;鸢言谔镆坝蝿?,照亮山坡,形成燦爛耀目的火海。青年男子吹起笛子,彈起動聽的月琴和大三弦,邊彈邊舞,姑娘們也合拍跳起優美的舞步,拍掌跳轉,節奏強烈而情緒歡快。被稱為“阿西跳月”的這種民族舞蹈,有時一直進行到天明。

關于火把節的來歷,各民族都有眾多的說法,不過有一種頗為流行。相傳在唐朝開元年間云南被劃成六個地區,即“六詔”,分別由六個詔王統治。其中,以蒙會詔詔王皮羅閣的勢力最大,他時時刻刻想吞并其他五詔,稱霸南疆。有一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六詔一年一度的祭祖大典在蒙舍詔召開。五個詔王應皮羅閣之邀如期到會。夜晚,六個詔王在一座松木結構的樓上舉行宴會,眾人酒酣之時,皮羅閣借故溜下樓,命令早已埋伏好的士兵點火焚樓,沒過多久,樓毀人亡。六詔之一的造販詔王之妻慈善夫人得知此事后悲痛至極。她親自燃點松明為丈夫召魂。不久,在皮羅閣的大兵圍攻之下,慈善夫人自殺身亡。以后,云南各族人民為紀念這位堅貞不屈的慈善夫人,每逢農歷六月二十五這一天都要點燃火把,舉辦活動,一直延續至今。

洗澡節

洗澡節是藏族人獨特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初秋舉行,節期為7大。藏語稱之為“嘎瑪堆巴”。

每到金風送爽、秋色宜人的時節,藏家男女老少,便興高采烈地背關帳篷、衣服、卡墊,拿著青稞酒、酥油茶、糕點餅干,離開城鎮,來到拉薩河畔,搭起帳篷。爭相下水,興致勃勃地游泳、嬉戲、洗刷。

據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宇托·云旦貢布的名醫,他以高超的醫術治好了許多人的疾病。后來,宇托去世了,成了神仙,為了繼續給人們治病,他托夢給大家,讓人們在棄山星(金星)出現的時候去河里洗澡,可以祛除病痛。人們便年年照樣去做了。而金星的出現恰恰標志看季節的變化,所以洗澡節選在了初秋。另外,洗澡節選在初秋,有利于身體健康。因為在西藏,只初秋時節的河水才清澈,水流才適中。加上高原上日照時間長,每到下午,河水溫度上升,正適宜洗澡。這時的河水還具有甘、涼、清、軟、不損喉、不傷腹的優點。

在洗澡節期間,人們不但把家里所有的被褥、衣服等都拿到河里洗刷干凈,而且盡情地玩樂,豪飲暢談,載歌載舞。青年男女則雙雙對對地在河邊溪畔、林中樹下談情說愛,演奏著一曲曲醉人心脾的愛情樂章。

朝鮮族老人節

老人節是朝鮮族的傳統節日。各地區過節時間不同,生活在黑龍江省的朝鮮族在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舉行;生活在延邊的朝鮮族在每年八月十五舉行。過節這一天,所有60歲以上的老人都由晚輩給戴上大紅花,接受全村人的祝福。身著節日民族服裝的男女,依偎在老人身邊,與老人共享天倫之樂。這一天,還要舉行踩跳板、蕩秋干、打球、摔跤等活動,人們盡情地唱歌、跳舞,把一切歡樂都帶給老人們。節日期間,有老人的家庭還要備制“麻格里”(一種米酒)、打糕、冷面、狗肉和大醬湯等食品,以示對老人一生辛勤勞動的尊重和感謝。

潑水節

(傣歷六月十五日)潑水節是傣族同胞的節日,傣歷六月十五日舉行。節日期間,人們互相潑水祝福,并進行拜佛、祭祖和賽龍舟等活動。

傳說很久以前,在傣家居住的地方,有一個兇惡殘暴的魔王。他法術神妙,水淹、火燒不死,刀劍不入。他獨霸一方,胡作非為,傣家百姓遭受了無窮的苦難。

魔王又是一個好色之徒,搶來美女11人做他妻子。她們個個都恨死了他。一天,魔王又搶來了一個更加漂亮的姑娘。這姑娘聰明機智,內心恨透了這個魔王,可表面上卻若無其事。

在傣歷六月的一天夜里,她趁魔王高興的時候,就假意奉承道:“大王,水火刀劍都傷不了你,將來你永遠活著該多好啊!”魔王聽后得意忘形,不覺泄露了天機:“我只告訴您一個人,您可千萬不能講給別人知道。我不怕水火刀劍,只怕我頭上的頭發,如拔下我頭上的一根頭發,勒住找的脖子,那時我就完了。”

夜深了,姑娘趁惡魔熟睡之際,投下惡魔的一根頭發,往他的脖子上一勒,惡魔的頭頓時滾落在地??蛇@個頭滾到哪里,火就燒到哪里,依然危害百姓。

于是,12位妻子決定輪流把惡魔的頭抱在懷里。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惡魔的頭終于化為灰燼,百姓平安了。但12位妻子已是渾身污垢,精疲力竭了。于是幾個人互相潑水沖洗。“潑水節”就由此形成了。

如今的潑水節相與熱鬧,男女老少競相潑水,有用瓢潑的,也有用盆、用桶潑的,到處都可以看到祝福的水花。人們在潑水之余還要放高升、賽龍舟、跳孔雀舞、敲象腳鼓。未婚的男女青年還要以“丟包”定情。入夜了,五彩的煙花映紅了夜空,人們載歌載舞,共慶吉祥如意的節日。

尊重兄弟民族的風俗習慣

星期天,佳佳跟隨媽媽一起到菜場買菜。媽媽買好菜后,佳佳要媽媽帶他去吃牛肉包子。誰知到了店門口,媽媽止步了,佳佳問:“為什么到了店門口我們不進去?”媽媽沒有回答他,只是拉著他離開了那家店,走一段路后才對佳佳說明原因。

媽媽說:“你不是說過,你們學校發的學生行為規范上規定,學生要尊重別人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嗎?這是一家回族人開的清真點心店,他們不吃豬肉,也不準把豬肉帶進他們的商店,現在我們菜籃里有豬肉,怎么能進這家店呢?”

佳佳明白了情況,便對媽媽說:“您先進店去買點心,我把菜籃子送回家后再來吃。”

媽媽說:“好,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每個人都應尊重別的民族的信仰和習慣。”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歷史上,獨龍族被譽為不用鎖門的民族。

獨龍族人拾到別人的東西時,一定設法物歸原主,不論翻山過江,路途多遠。人們在路上見到任何東西,只要上面壓著石頭,便知道那是有主之物,絕不會動的。若出遠門,常把攜帶的食品掛在路邊的大樹上或巖洞里,其他過路人即使肌腸轆轆,也絕不會擅自取用。獨龍族收玉米時,他們就在地邊修一簡易的樓房,俗稱“苞谷樓”,把收獲的玉米儲藏在山上過冬,需要時再上山背取。所種的芋頭都在原地過冬,隨吃隨刨,不用愁有人偷。獨龍族人出門,家門上別兩根竹條或木棍,過往行人及鄰居一看便知主人不在,決不闖入。遠途客人,若到此非用火不可,也可打開門進去,在主人屋里生火做飯,但須等主人回來再走,主人絕不怪罪。

探究活動

搜集資料

1、了解你周圍都有哪些少數民族,將他們的風俗習慣記錄下來。

2、上網或從報刊雜志上搜集各民族同胞的照片,在班里搞一次“我們是一家”圖片展。

3、注意一下黨的十六大,記錄少數民族代表的名字。

舉辦一次民歌演唱會

1、學一些不同少數民族的歌曲,參加民歌演唱會。

2、評出優秀獎等獎項。 習題精選

一、填一填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 )個民族。

答案:56

二、說一說

說一說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以及他們有哪些節日和風俗習慣?看誰說得又多又好?

少數民族風俗禮儀2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有多少民族,多少少數民族。 2.了解蒙古族、滿族、回族的風俗禮儀。

3、有尊重、熱愛少數民族的意愿。 教學重點:1.知道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有多少民族,多少少數民族。 2.了解蒙古族、滿族、回族的風俗禮儀。

難點:有尊重、熱愛少數民族的意愿。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視頻導入

觀看一段有關少數民族風情的視頻,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

二、 介紹少數民族的數量、名稱等概念,直到中國有56個民族,55個少數民族。我們所處的民族是漢族。漢族人數最多,不屬于少數民族。

三、 簡單介紹蒙古、滿族、回族的風俗習慣。(配組圖)

(一)蒙古族

“蒙古包”是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是“家”、“屋”的意思。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后沿著畫好的圓圈,用柳條編織的網架好捆結實,然后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家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F在一些家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人喜歡吃吃味酸的食品,如咸菜、醬等。夏天喜歡吃酸水飯。喝茶愛喝紅茶或沙棗泡茶。男人多數喜歡飲酒。此外,他們還喜歡牛羊肉和牛羊奶作為主食,尤其喜飲奶茶。

蒙古族禁忌也很多。日常生活方面,家門上若掛有紅布條,表示家中有病人或者孕婦,別人不能隨便進入。到牧民家,不能打狗,特別是獵狗。蒙古族認為人的頭部是人的至高無上的,千萬不能玩弄其頭和帽子等等。飲食方面,在蒙古族人家吃飯,要盤腿坐,不要蹲著。蒙古人還喜歡吃份飯。一人一份,不混吃。吃飯不要自己去盛,須等主人給盛,遞碗和接碗時都要雙手高舉。吃飯時不能拍打桌子。吃晚飯不能亂扔筷子,要將筷子齊放在碗旁,也不要搭載碗上,吃肉時不可將骨頭打碎或用牙撕。居住方面,睡覺時,忌將鞋、襪、褲子放在枕頭下,也不要放在窗臺或手巾桿上。

(二)滿族

滿族人禁忌主要有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如狗皮帽子等。打獵時不打烏鴉、喜鵲等。

滿族有敬老重禮之風。他們非常尊重老人,很值得我們學習。此外,滿族人待客熱情并很講禮儀。如有親朋好友來家拜望,主人會熱情待客,并互敬問候,敬煙、敬茶,較富裕家還拿糕點、瓜果敬客,并挽留吃飯。家庭中閑談或吃飯要請長輩居上坐。

滿族節日主要有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但習俗和漢族有所差異。

比如端午節。滿族的端午節并非紀念屈原,而是祈禱解瘟。農歷五月初五,滿族家家屋檐及門楣都插上艾蒿,還用紅黃彩紙剪成寶葫蘆貼在缸上,一再解瘟。

(三)回族的主要風俗習慣

回族飲食以米、面為主食,尤其喜食各種油煎面食。

回族對于肉類食品選擇嚴格,只吃牛、羊肉和雞、鴨、鵝肉;嚴禁吃豬、馬、驢、騾、狗和一切兇猛禽獸的肉,只可食用帶鱗的魚類,凡不帶鱗或樣子古怪„丑陋和體型特大的魚,則禁止食用。

回族善與烹調,有一些獨特的食品。比如保定“白運章包子鋪”的包子,“馬甲老雞鋪”的鹵煮雞,邢臺“墨家餃子館”的餃子,石家莊“清真扒雞店”的扒雞等。此外,還有一些小吃,如切糕、面茶、豆腐腦等,也都有一定的特色。

少數民族的節日與習俗3 教學目的

1.知道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節日是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知道我國少數民族有著各自已的傳統節日和習俗,這些習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和別具風情的民族藝術。

3.重點了解傣族的傳統節日和習俗,知道幾個少數民族的節日習俗和來歷。 4.培養學生學會收集社會資料的初步能力。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收集一些有關傣族的節日習俗及其傳說的資料。 2.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入

1、 談話引入:同學們喜歡過節嗎?下面老師就帶同學們去參加一個節日,這個節日被外國朋友稱為“東方狂歡節”,你知道是什么節日嗎?

2、 你能介紹潑水節的特點嗎?

3、 想看一看潑水節的熱鬧場面嗎?(放錄像)

4、 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5、 人們的衣服被水打濕了為什么還很高興呢? (點評:一開課就撥動學生情感心弦, 使學生急于想了解本節課的內容,不僅為互動課的開展做了鋪墊,而且還保證了活動的目標和方向。)

二、 自主學文

你想更加全面的了解傣族嗎?請同學們打開書78頁自讀課文。

1、 你從課文中了解到什么請介紹給你的同桌聽?(同桌交流)誰愿意把你從課文中了解的知識介紹給全班同學聽。(全班交流) 交流注意以下知識點

(1)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佳節,相當于漢族的春節。 (2) 時間是4月13日—4月15日

(3) 互相潑水表示消災去病,誰被潑的水多,就表示最受人尊敬,祝福你在新的一年清潔平安。

(4) 潑水節這一習俗來源于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但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 你還想了解傣族的什么?(衣食住舞)

(1) 首先請同學們自己交流課前了解的有關傣族的衣、食、住、舞等方面的知識。(抓住特點)

(2) 你能把剛才了解的知識介紹給全班同學聽。 在介紹之前請同學準備一會,可以一個人介紹也可以幾個人一起來介紹,想想你最想介紹什么,用什么方式介紹,可以動筆寫一寫。

(3) 老師也準備了一些衣、食、住、舞方面的知識,下面請愿意介紹服飾的同學上講臺來看一看老師準備的一些資料,請你看了以后把你已有的知識和老師準備的一些資料結合起來介紹。(一部分看資料一部分準備導游詞)

3、 小導游活動(全班交流) 要求:形式新穎,抓住特點 注意以下幾點:

(1)同一項可以請幾組同學介紹,注意抓住特點。 (2)一項介紹完了之后,教師要小結主要特點。

4、 如果現在請你到傣家做客你應該怎樣尊重他們的民族習慣?

5、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人衣、食、住、舞以及重要節日了解了傣族,在我們中國除了傣族以外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生介紹)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節日和習俗,下面請你猜一猜是哪個民族的什么節日。(播放資料)

(點評:此環節由學生自主交流所收集的資料,教師準備的資料是在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收集的,然后展示。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擴大了學生的信息源,培養了學生收集資料興趣、方法和處理資料的能力。)

三、 拓展練習

1、 這樣有趣的節日還有很多很多,在今天的課上我們不能一一介紹了,下面老師給同學們布置的作業就是:制作一本“少數民族旅游手冊”。

2、 制作之前最重要的是做什么呢?(查資料)

3、 我們可以從什么地方查到我們需要的資料呢?

(點評:學生動手制作“少數民族旅游手冊”的實踐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查閱資料、收集資料、運用各種知識處理資料的能力,還將課內知識延伸到了課外,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課內課外得到提高。)

四、 小結

同學們!當你的旅游手冊完成之后,你和你的親人、朋友、同學一起去旅游時,你就是一個最具導游身份的客人,相信你豐富的知識將受到人們尊重,將成為你學習的又一個起點。

(點評:教師不只是專家與知識的傳授者,更是鼓勵學生學習的消化者。注重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技能,這樣有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

中國的民族民俗——藏族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藏族的基本概況

2、了解藏族的建筑、飲食、禮節、禁忌等風俗文化

(二)能力目標

1、掌握藏族的民俗風情,風俗習慣,在今后的帶團過程中能正確地向游客介紹藏族的文化 特點,把藏族的民族風情傳遞給游客。

2、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語言溝通能力和制作課件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對藏族民俗文化的探究,學會欣賞和接納其他民族的習慣和文化,樹立民族團結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并識記藏族的概況、禮俗、服飾、飲食、禮儀禁忌等風俗文化 。 難點:通過資料的收集和匯報交流,使學生對藏族基本概況及習俗禮儀有更深入的了解,并 能運用到今后的帶團工作中。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分組,分發任務提前準備,搜集資料。

一、導入新課——感受藏族

1、上課時用藏語問候學生,設置懸念

2、播放歌曲《青藏高原》 展示藏族圖片 ,展示藏族圖片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 。

3、教師提問:

(1)請問剛才歌曲唱的是哪個地方? (2)請問剛才展示的圖片來自哪個民族? 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少數民族藏族風情和西藏美麗的自然風光舉世無雙, 深深吸引無數人前往 探秘。今天,我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西藏,感受來自異域的藏族風情。

4、給出任務:

今天,旅行社給你一個任務,帶一個旅游團到西藏七天游, 做好哪些準備,應該怎樣向游客介紹西藏介紹藏族? 做好哪些準備,應該怎樣向游客介紹西藏介紹藏族?

學生討論:地理位置、人口情況、飲食、服飾、風俗習慣、民族禁忌„„ „„) 過度:下面我們就對藏族的概況、禮俗、飲食、服飾、禮儀禁忌等方面做一個全面的了解, 揭開那里的神秘面紗,以更好的為游客服務。

確定任務:把藏族民俗文化分成概況、禮俗、飲食、服飾、禮儀禁忌五個部分,分別由小組 負責收集資料,進行導游詞解說。

導游員的任務:收集資料,編寫導游詞;制作相應的幻燈片。

模擬游客的任務:設計問題向導游發問。

教師的任務:組織、引導學生的整個過程;扮演成總部質量監督員對導游服務進行點評。

二、自主學習、團隊協作:

(小組查找資料自主學習主要時間放在課前準備) 根據任務的分解,提前準備,搜集資料,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教師向學生提供幫助,如需要哪一類資料,從哪里搜集,如何制作幻燈片等。 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倡導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和加深每 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

三、成果展示,導游解說

過度:看到大家談論的如此激烈,那現在就讓我們開始我們的旅行吧。

1、按小組分工進行導游詞解說,幻燈片展示

2、游客提問導游解答

四、效果評價: 對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 一方面是教師在任務中扮演總部質量監督員對 導游員在服務過程中的評價;另一方面是在課堂的最后,有一張綜合評分表,對各項要求進 行量化細分,以打分的形式對每位同學進行測評。

五、談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總結

同學們,今天導游帶領我們一起走進西藏,領略了獨特而神秘藏族風情,更加使我們深深的 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淳樸、 熱情以及他們的聰明才智。 同學們下課后也可以繼續搜集藏族的有 關資料,以便以后帶團時能更好的為游客服務。

六、作業

1、搜集資料,找出西藏有哪些名勝古跡

2、寫一篇藏族導游詞 中國的民族民俗——藏族 我國主要少數民族之一

以導游的身份為西藏七天團游客服務 概況: 藏族

主要分布在 我國的青藏 高原地區,人 口約542萬, 主要從事農 業和畜牧業, 多信藏傳佛 教,使用藏語 和藏族文字

禮俗:

藏族的禮俗主要有敬獻哈 達,敬獻青稞酒、酥油茶, 一鞠躬作為見面致禮的方 式。 節日方面有: 藏歷新年、 酥油燈節、沐浴節、雪頓節 等傳統節日。 服飾:

藏族男女都喜 歡戴藏式金花 帽,藏民男子 穿右襟長袍, 喜歡袒露右 臂,女子則穿 無袖長袍 飲食:

藏族人民的飲食習 慣特點 , 藏民的主 要食物和飲料是糌 粑、牛羊肉、奶制 品、青稞酒和酥油 茶

禁忌:

俗話說: “入鄉 隨俗”。 在進入 藏族聚居區旅 游時,導游要 提醒游客尊重 藏民的傳統習 俗和生活中的 禁忌。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風俗習慣的故事。愿意尊重民族的風俗習慣。

3、培養學生民族團結精神,增強愛國主義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尊重民族的風俗習慣

三、教學設備: 投影儀、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激發感情,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愛我中華》歌曲,投影民族團結圖片。(出示56各民 族 的大照片。)

請同學們看著圖片,聽著音樂,想想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圖片展示 的四是什么?

小結:對,在這個大家庭里住著56各民族,有著13億的兄弟姐 妹。 各族人民和睦相處,互敬互愛,親如一家,共同為建設祖國做 貢獻。

2、誰來說一說你是哪個民族的?我們班的同學都是漢族,你們知道 有哪些少數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風俗習慣,誰能舉例說一說?(引導學生從 衣著、語言等方面來說。)

4、展示藏、回、壯、維吾爾、蒙古族圖像,讓學生猜想。 小結:除了衣著,語言不同,在服飾、飲食和居住環境等方面也有 差異。比如:有的少數民族不吃豬肉,有的少數民族住帳篷,有的住窯 洞等等。也就是說,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二、學習課文,進行明理。 過度:各民族的這些風俗習慣沿襲了一代又一代,它寄托著各族人民 良好的祝愿。我們應當怎樣對待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呢?我們首先欣賞一段 民族錄像片斷,然后讓我們再來看看周總理是怎樣做的。 (投影展示課文故事,看課文)

1、(出示傣族小朋友圖片,投影在銀幕上或貼在黑板上。)傣族是我 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雙版納,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風 俗習慣,傣族人民過潑水節時有什么講究?

2、周總理是怎樣尊重傣族人民風俗習慣的?(展示課文插圖圖片。) (以身作則,身著傣族服裝參加潑水節,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還教育其他干部也要這樣做。)

3、警衛員為什么要用傘為周總理擋水?

(當時周總理已經六十多歲了,警衛員擔心他的健康,就張開雨傘去 擋水。)

4、總理是怎樣做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總理讓警衛員把傘收起來。因為周總理認為用傘擋水是對傣族人民 不禮貌,不能因為自己的身體而傷害了傣族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傣族人民 的風俗習慣。這說明總理和傣族人民的心是緊緊地連在一起的。) 小結:傣族是我們多民族國家的一個民族,周總理深切地愛著各族 人民,各族人民也深切地愛著自己國家的總理。尊重民族的風俗習慣,可 以加強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友誼、使國家富強、昌盛。

三、補充事例,提高認識。

1、你們還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風俗習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2、我們來聽聽發生在《紅軍長征》的故事。(紅軍長征故事投影。)

3、從《周總理參加潑水節》和《紅軍長征》的故事中,我們認識 到尊重其他民族風俗習慣的行為,有什么好處?

4、讀一讀尊重民族風俗習慣的幾點要求

小結: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增進各民族 人民的友誼,有利于國家的發展,人民生活的安康。

四、結合練習,指導行動。

1、說一說:

在糧食極為困難的時候,紅軍為什么要把豬肉罐頭和臘豬肉扔掉?

2、議一議:

班上組織野炊,老實提醒大家要注意尊重回族同學馬小青的飲食習 慣。 波波說:“應該少數服從多數。”

3、讀一讀:怎樣尊重民族風俗習慣

a、尊重少數民族的服飾,對他們不要圍觀、竊笑,更不要指手畫腳地 議論。

b、要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在問話中要注意,不要問“你會 說漢語嗎?”,因為各少數民族的語言都是中國話。應該問“你會說普通 話嗎?”

c、嚴格禁止對少數民族用帶有歧視、侮辱性的稱謂。

d、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都是忌食豬肉的,不要因為好奇而問他們 “為什么不吃豬肉”。

e、有的少數民族長期在牧區生活,食用酥油、牛羊肉類及奶制品 較多,因而身上往往有些腥騷之味,和他們相遇時,切忌用手掩鼻,否 則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動作。

f、藏族有佩戴小型藏刀的習慣。此種刀形狀大小很像匕首,他是吃 肉時用的一種工具,也是一種裝飾品,切不可把它誤認為兇器加以盤 問, 甚至沒收。否則容易發生誤會,影響民族團結。

4、做一做:

a、排練節目,邀請當地的少數民族同胞參加“民族團結一家親” 的主題活動。

b、收集民族服飾的照片或圖片,舉辦一次民族服飾模特展覽會。有 條件的,還可以舉行民族服飾模特表演賽。 c、裝扮民族角色,體會民族風俗習慣。 d、有條件的可以上網查詢民族風俗習慣。

5、欣賞:

a、欣賞民族各種圖片。 b、欣賞民族錄像片斷。

c、欣賞各民族在天安門廣場前的聯歡合影圖片。

五、總結全課,提出希望。 民族風俗習慣是千百年來逐漸形成的,各民族對自己的風俗習慣有著特殊的感情。既然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所以我們從小就要懂得并學會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讓我們祖國這個大家庭更加和睦、幸福。

展示各民族在天安門廣場前的聯歡合影圖片。發出“民族大團結,祖國更強大”的號召,鼓勵同學們為了祖國的強大、繁榮、富強,更加努力學習。

六、板書設計:

六、尊重民族的風俗習慣

尊重

(56個民族)

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風俗習慣各不相同 尊重民族的風俗習慣

第三篇:少數民族的婚禮習俗和文化探究

少數民族的婚禮習俗和文化探究 12131066 孫旭

少數民族的婚禮習俗和文化探究

12131066 孫旭

這學期很幸運的選了我校的校際選修課《中國少數民族的歷史、宗教和文化》,我學到了許多有趣味的知識,增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收獲頗多。結業論文,我想從少數民族婚禮習俗出發,淺談對少數民族文化生活和宗教的看法。望老師不吝賜教。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后,通過識別并經中央政府確認的民族共有56個。由于漢族是中國第一大種群,其他民族比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我國少數民族人口雖少,但分布很廣。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少數民族居住,絕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寧夏、廣西、西藏、云南、貴州、青海、四川、甘肅、遼寧、吉林、湖南、湖北、海南、臺灣等省、自治區。

因為多民族的存在也使我國的婚慶習俗變得多種多樣,通過搜集資料和大家交流討論,整理課上所學如下。

羌族結婚操辦喜事,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備好“回門酒”,親友要向新婚夫婦饋贈禮物,并致詞祝福。羌族民間有的地方還有“逗新郎”的習俗。即在回門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給新郎用四尺長的筷子,而且還要在筷子的后面加幾個用馬鈴薯做的筷子墜,要新郎使用這種筷子,隔著幾盞油燈去夾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為筷子長,夾不起菜,或油燈燒著下巴,就要被罰酒,這種活動既是節日聚餐,也是一種娛樂。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制作“魚羹”;婚后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槎Y時講究先上茶點,后擺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

苗族中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飯。湖南城步的苗1 少數民族的婚禮習俗和文化探究 12131066 孫旭

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做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

彝族男女青年訂婚之后,便要進行婚宴的準備?;檠缍嘤秘i、雞肉,一般不用羊肉(喪事則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飲之習;滇西的彝族,凡娶親嫁女,都要在庭院巾或壩子,用樹枝搭棚,供客人飲酒、吸煙、吃飯、閑坐,民間把這種用枝搭的臨時棚子稱青棚。

滿族婚禮既帶有本民族濃厚的特點,又融合了不少漢民族的風俗禮節,一般地講要經過以下程序:訂婚:滿族青年男女訂婚有兩種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長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親,便托媒人給子女許訂終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種是男女雙方互不認識,托媒人為子女訂婚,并由媒人轉交雙方的“門戶貼“,開具雙方的旗佐、履歷、姓氏、三代。此外,還要互相檢驗生辰八字。

漢族結婚一般包括婚嫁 婚嫁分訂親、拜堂、回門等習俗。訂親:也口擴換盅",經媒人兩頭說合男女雙方家長同意后,就在男家舉行訂婚儀式?;亻T:結婚第三日,夫妻回娘家看望女方父母?,F代婚禮還有贈送婚慶席的習俗,以祈求能為新人帶去吉祥。

通過分析我們能看出,婚姻在各個民族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我國社會各個民族的婚禮習俗都有相通之處。

其一,在現在社會,父母包辦指腹為婚已經幾乎沒有,各個民族的婚禮普遍是自由戀愛。不管是之前藏族的婚禮習俗的變化,還是包辦婚姻的消亡,都在表明,婚禮習俗是隨著社會變化,與時俱進的。這是因為國民綜合素質的提高、社會進步導致的國民自由平等意識的覺醒,社會交流的頻繁。真正良好的、健康的文化就應當如此,在文明的發展中更加積極向上。

其二,婚禮依舊在家族的聯系、溝通、傳承中發揮重大的作用。不管是哪個民族,婚禮都是對于其家族都是一件大事。所以一般特別隆重,并且大體都有訂婚、互贈禮物(或嫁妝)、大宴賓朋好友的習俗。

2 少數民族的婚禮習俗和文化探究 12131066 孫旭

其三,各個民族的婚禮中也可以看出不同的習俗間的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各個民族,人們都向往美好的生活、希望的明天、良好的家庭?;诖丝梢钥吹礁鱾€民族的文化在追求富強文明的生活,和諧美好的社會,幸福團結的家庭上具有共同的一致的目標。這是我們一同奮斗、建設美好未來的的動力之源。

各民族婚慶習俗是我國文化的瑰寶,既要將其保留也要隨著時代改變而進行改進,世世代代傳承下去。這節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再一次感謝恩師。

2014/12/13

參考資料:

《少數民族婚禮的社會功能》 2012趙伯樂

《中國各民族婚禮習俗大全》

3

第四篇:試析廣西少數民族婚姻習俗的文化透視

編輯整理 編輯:汪小菲源:中華論文 貨源網

論文關健詞:廣西少數民族 婚姻習俗 文化 社會意識 價值觀

第五篇:各民族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不僅是一個節日,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那么你了解春節嗎?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有哪些,它有什么傳說故事,春節的起源又是怎么來的,這些你都知道嗎,接下來我們就跟你一起來認識我們的春節吧。

1、春節介紹

中文名:春節

英文名: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

別 稱:年、歲首、新春、新年、過年

節日時間:農歷正月初一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中國,東亞、東南亞等其他華人華僑聚集地

節日起源:舜即天子位,帶領部下人員祭拜天地

節日活動:掃塵、守歲、拜年、貼春聯、爆竹、發壓歲錢等

節日飲食:臘八粥、年糕、餃子、春卷、元宵(湯圓)

節日意義:農歷新年的開始

設定時間:中國虞舜時期

持續時間:4000余年

定型時期:西漢

2、春節的來歷: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現代,人們把農歷正月初一開始為春節,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在不同時代,春節的名稱也有不同。

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

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

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

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

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3、民族習俗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

壯族

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

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卻不吃。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大的

一、二斤重,小的僅

二、三兩。除此還有一種”鳳莫”,意為特大粽子,重達

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稱一絕。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藏族

據藏族學者說,在古老的年代,西藏并不是冬春之交過年,而是夏天過年,”麥熟為歲首”,”雪山下,麥子黃了,快樂的新年來了。”現在,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都有秋收前過”望果”節的傳統。人們穿古代服裝,騎著馬,沿豐收的青稞地轉圈祈禱,還要騎馬射箭,圍著篝火跳舞狂歡,既娛樂自己,又娛樂本地的保護神。相傳,這都是古代西藏六月過年的遺留。

還有在藏歷十月初一過年的,”麥收為歲首”。拉薩東面四百公里、雪山和原始森林環繞的工布(林芝)地區,到現在還是藏歷十月初一過年,稱為”工布洛薩”。藏史記載,工布地區歷史非常久遠,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這里非常盛行。藏歷十月過新年,源起于那些古老的時代。

大約公元13世紀,薩迦王朝統治西藏的年代,藏胞便在藏歷正月過年了。但農民們往往提前在十二月初一過年,稱”索朗洛薩”(農民新年)。因為到藏歷正月,春氣萌動,備耕繁忙,農民已沒有心思過年了。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貴的首飾,即使是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也要預備一件過年的袍子,或者一兩樣粗糙的裝飾品,藏話叫薩舉”,即新裝。這些當然出自藏胞愛美的天性。但也有說法,神王辛者曲杰,要從銅鏡里觀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高興,再給世人一些恩惠,穿得破破爛爛,他心煩,降下災害和瘟疫。因此,過年穿新衣,有取悅于神王的意思。正月初三,拉薩人成群結伴,走出喧嘩熱鬧的街市,來到東郊的寶瓶山和西郊的藥王山,插經旗、掛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歷正月初五,拉薩郊區的農人要舉行隆重的開犁禮。農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強壯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額頭貼著酥油圖案,犄角上插著紅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掛彩緞,緞子上綴滿貝殼和松石,尾巴上系著五彩繽紛的綢帶,用”花枝招展”來形容,是毫不過分的。

蒙古族

蒙古族歷來崇尚白色,所以將農歷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節稱為作”白節”。蒙古族過年的準備工作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即開始。除了掃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還要人著新裝,馬佩紅纓和新鞍。要把放有哈達的整只牛、羊獻給至親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團圓。初一凌晨先向長者敬辭歲酒,再向同輩敬酒,親朋間互贈哈達,恭賀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給長輩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白族

白族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子夜過后,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飯后,孩子們由成人帶領到親友家給長輩拜年。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是節日不可缺少的活動。

布依族

布依族在除夕前要準備粑粑、米酒等節日食品,除夕夜守歲至天明。雄雞報曉,姑娘們爭先恐后到河邊擔水,誰先擔回第一擔水,就說明她最勤勞、最幸福。

朝鮮族

朝鮮族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簫樂曲將人們帶入新的一年。在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舉行壓跳板、拔河等比賽。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他們的兒孫健康、進步、萬事如意。隨后,大家圍著點燃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吶樂曲翩翩起舞。

達斡爾族

達斡爾語稱春節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灑掃庭院,在大門的正前方用雜物和家畜糞碼成一個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后,輕煙繚繞,到處籠罩著節日的氣氛。老人們將大塊的肉、饃、餃子等食物拋進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豐登。晚上全家吃手把肉并進行各種辭舊迎新活動。人們在房屋西側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緬懷祖先。除夕夜家家吃餃子,餃子里包有白線,意寓長命百歲。春節期間有曲棍球比賽、化妝舞會、聽書唱歌等游戲。

高山族

高山族的人們在春節里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歡聚在村邊寨頭暢飲美酒,并在樂器伴奏下盡情歌舞。有的村寨還舉行叉魚比賽,開展背簍球、竿球等體育活動。

赫哲族

赫哲族的春節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大年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都穿上繡有云邊的新裝,到親朋好友家拜年。魚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風味的”踏拉長”(生魚)、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透明鮮紅的大馬哈魚籽?;?、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戀的娛樂活動。

拉祜族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過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過小年。臘月三十晚上要殺豬、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對大的粑粑,象征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歲的習俗。

滿族

滿族過春節時要貼窗花、貼對聯和”神”字。年三十全家包餃子,餃子講究有褶的,不能捏光邊的”和尚頭”餃子,恐日子過”禿”了。餃子要碼得橫豎成行,象征新的一年財路四通八達,餃子不能擺成圈,恐日子過得沒有門路。

畬族

畬族過春節要舂糍粑,取其諧音,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糍(時)運,日日粘粘(年年)甜。畬族祀奉”盤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盤古祖圖”(根據盤瓠傳說繪成的畫像),講述祖先創業的艱辛。

土家族

土家族過春節要跳”擺手”。過去跳擺手舞時,要先在”擺手堂”掛三籠帳子,帳內掛豬頭、豬肉、香燭和野豬的頭、蹄等,然后由身穿紅色法衣頭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帶關搖擺吶喊,男女老少都參加,拜了神后再跳舞?,F在土家族除了跳擺手舞外,還要耍龍燈、耍獅子、表演戲劇和武術等。

佤族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賀,特別要向寨子里的長者拜年。拜年時,雙方互贈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團結和睦。滄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節日晚上聚在廣場跳圓圈舞,老年婦女則穿長裙,幾十個人為一隊,手搭前人雙肩,邊唱古老的歌曲邊輕移舞步。

漢族、滿族和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全家團圓,人們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的飯菜、張燈結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在有些地區人們沿襲過去祭祖敬神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節叫做“白節”,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過藏歷年?;刈?、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是過“古爾邦節”。春節也是苗族、僮族、瑤族等的盛大節日。

4、海外春節的習俗

除海外各國的“唐人街”每年過春節外,據不完全統計,亞洲地區約有8個國家將農歷新年定為法定節假日。

各國“年”不同

在韓國、朝鮮和越南,農歷新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朝鮮半島,農歷新年被稱為年節或“舊正”,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全民族的法定假日。越南農歷新年假期從除夕至正月初三,加上周六日換休,共6天。

一些華人聚居的東南亞國家也將農歷新年定為法定假日。在新加坡,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公共假期。馬來西亞華人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政府將正月初一和初二定為法定假日。華人眾多的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2003年和2004年分別將農歷新年定為全國公共節日,但菲律賓不放假。

日本曾按舊歷(類似農歷)過年。從1873年起改用新歷后,雖然日本大部分地區不過舊歷新年,但是沖繩縣、鹿兒島縣的奄美群島等地區還保留著完整的舊歷年俗。

團圓和聚餐

每逢“舊正”,韓國也會因數千萬人大流動而面臨“春運”的難題。好在韓國國土面積不大、公路交通網又比較發達,加上幾乎家家戶戶有汽車,因此大部分韓國人會選擇開車回家過節。

除夕夜,越南人家家戶戶準備豐盛的年夜飯,全家人歡聚一堂,吃頓團圓飯。豬肉綠豆餡的方形粽子是越南春節餐桌上必備的食品。糯米被竹葉染成淡綠色,甘滑軟糯,清香可口。另一樣傳統食品就是越南特色的春卷。越南春卷的皮由多重加工的米粉做成,特點是薄、韌、透,裹上餡料,配上蘸汁,吃起來清淡爽口。

在朝鮮半島,家家戶戶聚餐時都要吃“年糕湯”,意味著又長一歲以及萬物更新。

“祭祖”和“感恩”

新年鐘聲一敲響,越南民眾就會開始祭拜祖先。象征天地五行的五果盤是必不可少的供品,既表達對祖先的感謝,也有希冀新年如意、安康和好運的意思。

在朝鮮半島,正月初一家家戶戶都要舉行正式、莊重的“祭禮和歲拜”儀式。男女老少早早起床,換上新衣,有的穿上傳統民族服裝,依次向祖先磕頭行禮,祈求祖宗保佑平安,然后再向長輩一一拜年,感謝長輩的養育之恩。凡向長輩拜年,晚輩都要跪下磕頭,長輩則要給晚輩“壓歲錢”或簡單的禮物。

[各民族過春節的習俗]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師生開展文明校園創建下一篇:十歲生日祝福語和賀詞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