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解讀

2023-01-03

第一篇:初中英語課程標準解讀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解讀

一、提出英語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

與2001年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相比,新版《課程標準》更清晰地闡述了英語課程的目的,即在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提升整體國民素質,促進科技創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養。也就是說英語課程不再是單純的工具性課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的課程。英語學習不再是簡單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還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發展創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為教師制定教學目標提供了很好的依據。

二、提倡采用重在語言運用的多種教學模式

新版《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將原來的“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改寫為“教師要通過創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以及各種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如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等,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這無疑是鼓勵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采用既強調語言學習過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各種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的教學活動,盡可能多地為他們提供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也是對除任務型教學方法之外的其它教學途徑與方法的包容和認可,對廣大一線教師積極探索教學改革新路的肯定。

三、明確音標教學的基礎地位

新版《課程標準》在五級知識目標里,將原來的“根據讀音拼寫單詞和短語”改為“根據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單詞”。這一修訂明確了音標教學在初中階段的定位,使課改以來一直困擾教師的“初中英語到底要不要教音標”的問題得到根本解決。音標教學獲得了足夠的重視對學生語言學習的可持續發展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有極大幫助。

四、語法教學內容有所調整

新版《課程標準》在語法項目表中對五級的要求也做了調整。調整后的語法項目難度降低了,要求更清晰了。如被動語態中只要求學生掌握含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非謂語動詞中只要求掌握動詞不定式做賓語、賓語補足語、目的狀語的用法,而定語從句則只要求“能辨認出帶有由that,

which,

who引導的限定性定語從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這些對教師把握教學深度和難度有極大的指導意義,對推進素質教育、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二篇:英語課程標準解讀

在新的世紀大潮流涌動下,經濟全球化也伴隨著經濟政治文化在國際范圍內飛速蓬勃發展。文化作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既能強國,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強大與否的關鍵因素。而在我國,除了繼承與弘揚自己的傳統文化這一重要任務,還必須得用心學習國際文化知識。則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也就成了我們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

這樣一個關鍵時期,英語課程標準就像語文數學的課程標準就成為一必不可少的存在,甚至更重要的存在。它不僅是對老師的教學行為進行指導,也是一種規范;它也是師范生在校學習時對自我要求成長的依據。作為一個將成為小學英語教師的在校大學生,對英語課程標準的解讀就是一個必須而艱巨的任務了,但我想也是一個我們自己將獲益匪淺的的任務。

那么什么是英語教學大綱?什么是課程標準?課程標準的內容是什么?且又存在著怎樣的問題呢?

摘要: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標準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而對課程標準的解讀也得從這兩性質出發,在熟悉課程標準的基本內容基礎之上,一步一步來理解英語課程標準的進步和發展,了解它各個階段的特點。時代的發展既伴隨著人們思想的轉變,也要求著教育領域里的各個方面各個問題不斷被進步和不斷被改革。雖然進步,但總有問題會隨著進步而出現,然后再促進其進步,那么現今我們遇到的問題是什么呢?

一、我國基礎英語教學大綱的發展

教學大綱(Syllabus)

狹義的“課程標準”,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及規定教學目標,決定教學內容,體現實施內容和目標的次序和進程。

英語教學大綱

英語教學大綱是英語教學的指導性、綱領性文件。它規定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求、理念、方式方法、教材、測試等。近年來,它更多的是指對某一課程在某個/些階段中的教學內容清單及選材和排序的原則等。

英語教學大綱發展的詳細過程

第一階段(1977-1990)

1998—1980 《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英語教學大綱》(試行草案) 1986 《全日制中小學英語教學大綱》 1990 《全日制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

第二階段(1988-2000)

1988 《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初審稿) 1992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行) 1993 《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初審稿) 1996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供試驗用)

2000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

第三階段(1999-至今)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Curriculum)

在國外,它是指反映教育管理部門或具體教育單位的所有教育功能的整體課程設置模式以及體現這些功能的教學活動和內容。

在我國,是由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委派的英語課程標準研制工作組考察和研究了當今國內外基礎教育外語課程的教學大綱、教材和教學現狀并廣泛聽取了各地專家學者和英語教師意見的基礎上,通過近三年的反復研討和修改后制定出來的指導性文件。

第一階段英語教學大綱的特點:

第一、外語成為我國中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重視; 第

二、已經注意到外語教育的差異性; 第

三、強調外語教學的實踐性;

第四、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發揮他們的特長,使他們能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 第

五、建議“根據中學不同的需要,編寫出幾套符合外語教學規律,受師生歡迎的好教材。”

第二階段英語教學大綱的特點: 第

一、科學

二、規范 第

三、開放 第

四、完整

中小學英語課程的進步:

第一、教學目標:

1988年的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英語大綱明確提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1992年的義務教育初中大綱則增加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提出了“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的要求。

2000年義務教育初中大綱旗幟鮮明地提出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教學目的部分,不僅提出知識、技能、能力的要求,還提出了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際意識、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開發等方面的要求,甚至把非智力因素(興趣、信心、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等)放在首位。

總的來說,英語課程教育目標在由單純傳授知識向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方向轉變。

第二、教學要求:

在1986-1993年的五個大綱都提出了培養“在不同程度上通曉一些外國語的各方面的人才”,并反復批判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強調中學開設英語課的雙重目的——升學與就業。

從1992年義務教育初中英語大綱開始規定分級要求,即初中分成一級和二級要求,初

一、初二年級英語為必修課,初三選修。

1996以后的普高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規定了一級和二級目標要求,高中

一、二年級英語為必修課,高三英語選修。一級或二級要求為基本要求,“上不封頂”,意思是凡有條件的學??梢猿^大綱規定的要求。

也就是說,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必然由單

一、封閉型向靈活、開放型轉化。

第三、教學觀念和方法:

(1) 明確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2) 提出了四項技能綜合訓練,不同階段各有側重;

(3) 強調處理好語言教學和文化的關系; (4) 注意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5) 重視利用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努力創設英語環境。

第四、語言和文化:

(1)語言技能的聽說讀寫熟練掌握、語言知識的語音詞匯詞法的牢記及話題的應用表達; (2)情感態度的能動作用; (3)學習策略的反作用;

(4)文化意識在新國際視野里德步步升華。

第五、教師定位:

1.學習能力的培養者

2.課堂教學的研究者

3.學校課程的開發者

4.綜合知識的掌握者

5.信息技術的應用者

6.教學教授的學習者

第六、教學手段特點:

實效性;

趣味性; 教育性; 創新性; 針對性。

第七、教材:

變化之一是現代化,主要反映在:

1.英語教材的內容逐漸貼近學生的生

活和現代社會生活,滲透思想情感的教育(即大綱提到的“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或“樹立符合素質教育精神的英語教育觀”),滲透大量自然和社會科學知識。

2.教材多采用結構、功能、話題相結合的方法。

3. 教材的編寫注意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征,特別是年齡的特征,重視從教材內容、編排體系到呈現形式等方面提高趣味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力求符合學生學習英語的認知規律,注意調節教材的難易程度和分量。 5.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編制多媒體教材。 變化之二是多樣化,主要表現在: 1.鼓勵“一綱多本”;

2.引進多種外國教材,補充發達地區和外國語學校等不同類型學校的需求; 3.編寫不同起點的教材,特別是小學起點的英語教材。

第八、測試改革:

1988《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初審稿) 1992《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行) 2000《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

二、課程標準內容概述

(一)“課程目標”與“內容標準”是什么關系?

1.“課程目標”主要是用簡煉的文字從總體上來概述高中英語課程目標中橫向展開的幾個方面和縱向發展的幾個階段(級別)。

“內容標準”部分實際上是對“課程目標”部分陳述的目標的細化和具體化,即詳細描述五個方面的目標(含對五個方面的再分類)以及這些目標在各個級別的具體要求。

2.值得注意的幾點:

(1)“課程目標”部分用一個餅圓圖來示意課程目標五個方面之間的關系以及這五個方面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之間的關系因此,這五個方面之間沒有明顯的先后順序問題。

(2)“課程目標”部分對一至五級的目標做了總體概括??傮w目標是對學生在某個階段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綜合描述。

(3)“內容標準”部分列出的內容并不等同于以往教學大綱所說的教學內容。

(二)英語課程目標包括哪些方面?

(1)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2)知識也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

(3)情感態度指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 (4)學習策略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以及指導學習行為的各種理念和認識。 (5)文化指文化知識、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為什么要把情感態度列為課程目標?

(1)語言與情感態度有密切關系。

(2)情感態度對語言學習的結果有重要影響。

(3)情感態度本身就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四)如何理解情感態度目標?

(1)有些情感態度,如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自信心,不僅與英語學習有密切的關系,而且還是在英語學習方面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2)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情感態度,如動機、興趣、自信、意志,可以轉化到其他的學習活動之中以及學生將來從事的工作和社會活動之中。

(3)有些情感態度,如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在表面上與英語學習沒有直接聯系,但應該滲透到英語學習之中。 (五)為什么要把學習策略列為課程目標?

(1)學生使用學習策略能夠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

(2)發展學習策略有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3)培養學習策略有利于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

(六)學習策略與學習方法有什么區別?

(1)學習策略包括學習者對學習的認識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采取的具體做法、步驟等行為。根據這個定義,學習策略包括學習方法,但不是所有的學習策略都是方法。

(2)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區別類似于足球中“技術”和“戰術”的區別。

(3)策略的概念比方法的概念更全面,涵蓋的內容更豐富。

(七)為什么說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既都是課程目標,也都是課程內容?

(1)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是同步發展的。

(2)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不可分割的。

(3)《標準》并不要求學生為了知識而學習知識。

(八)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指什么?

(1)橫向聯系指同一級別中各種技能的相互滲透相互支持??v向發展指語言技能從低級別向高級別逐步發展的過程。

(2)為了使技能目標在實際教學中具有可操作性,我們把一至五級的技能目標逐級描述,每一級目標又按聽、說、讀、寫分別描述。這樣做并不意味著這些技能是可以割裂的。相反,聽、說、讀、寫四項技能在橫向是緊密聯系的,在縱向是逐步發展和提高的關系。

(九)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指什么?

(1)文化知識指學生了解的中外文化知識。

(2)文化理解指學生對中外文化及其差異的理解過程或理解能力。

(3)跨文化交際意識指對外國文化與本國文化的異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語時根據目標語(如英語)文化來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出的自覺性(cultural awareness)。

(4)跨文化交際能力指根據文化環境,在理解并尊重交際雙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當、得體地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十)如何理解本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關系?

(1)學習外語要了解外國文化,更要了解和熟悉本國文化。 (2)了解本國文化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外國文化,提高對外國文化的鑒別能力和鑒賞能力。通過文化對比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三、中小學英語課程的存在的問題:

如何充分利用與開發英語課程資源?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一個顯著變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課程資源。在英語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應當善于廣泛開發和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為此,教師必須建立新的課程觀、教材觀、教師觀和課程資源觀,懂得課程資源的范圍和種類,能正確使用教科書并恰當利用其他課程資源。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1.調查研究學生的興趣類型、活動方式和手段。2.確定學生的現有發展基礎和差異。3.為學生提供反饋資料。4.安排學生參加英語課外活動。5.總結和反思教學活動。

學英語的最佳年齡是多大?

有人認為孩子越早接觸英語越好,因為英語和語文一樣都是語言類的學習。對于語言類的學習越早越好,他們那時候的語言接受能力最強,對語言異常敏感。從生理系統上說,他們的語言接收系統呈開放狀態。

還有人認為12歲以后學英語最佳,那時的他們已掌握語言學習的一般技巧,他們會知道怎么對學好一門語言是比較好的,他們接受老師所教學的能力也在增強。

文獻綜述:自2001年教育部正式啟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觀念,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逐漸深入人心?;A教育課程改革帶動了教育觀念、課程理念、課程結構、課程管理、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的巨大變革。 課程標準的逐步改革,使得想要成為一個有著獨特思想的老師的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要面向全體學生。2.要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3.要創設以人為本的情境教學。4.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5.有靈活有效的任務型教學。6.要有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 。

無論是作為老師還是學生,課程標準都是我們開展教學活動和進行課程學習的重要工具和指標。已學到和未開始的都是現在的我們要掌握的,已學到的是前輩們的不懈努力給予的,他們告訴我們課程標準的發展就像一部歷史,里面的可挖掘寶藏有很多。我們在英語教育事業的領域里帶著課程標準一路成長。未開始的就是我們的責任和任務了,未來教育事業的路還很長很長,問題和考驗也會接踵而來,英語課程標準就會成為我們的武器,實踐會驗證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努力也隨時在促進著課程標準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1)四川教育院外語系

(2)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研制組核心成員 程曉堂

(3)2011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解讀

作者:佚名 教研組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192 更新時間:2011-7-11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解讀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解讀

首先,我代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材編寫組的全體成員,向你們表示誠摯的謝意,同時,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材能得到廣大任課教師和中學生的支持與肯定。

我將與大家共同來學習、解讀《初中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并結合析以往教材的比較分析,說說我們的設計思路。

一、解讀新《課標》

(一)基本理念解讀

1、新課程標準的基本出發點

新《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究竟要試圖去解決什么問題,或者說相關于思想品德課程的改革究竟要面對的是什么問題?

基本問題:當前思想品德教育缺乏針對性、主動性、實效性。

針對性的缺乏是指未能從學生成長、發展與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真實的思想品德發展的現狀、問題和需要出發,而更多地是基于社會意識形態的考慮和成人世界的品德要求出發,來設計學生思想品德課程。

與之相關,缺乏針對性必然使得這種教育遠離真實教育情景中的學生,學生的主動性自然得不到充分有效地發揮。由于這、這種課程設計從整體而言是脫離學生實際的,所以,不管教師如何去啟發誘導,從根本而言之,他們都只可能是被動的接受者。

落實到效果,就導致當前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的缺乏。

以2001年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和初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修訂稿)》為例:

初一年級(七年級)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練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重視品格修養,培養健康人格,使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

初二年級(八年級)采用以例說法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法律常識的教育。使他們了解法律在治理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懂得法律與公民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培養學生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依法同犯罪做斗爭的能力。幫助學生初步形成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初三(九年級)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常識和我國基本國情、國策的教育。使學生知道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夠救中國,只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了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國家的國策、發展戰略。提高學生認識人類社會發展和我國國情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立志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這里,從整體內容目標而言,已經初步具有了貼近學生思想品德發展實際的意向,注重學生個體完整的個性發展,但基本上還是從成人世界對學生品德的簡單設計,而不是從學生品德與生活發展實際的需要出發,帶有濃郁的學科化痕跡,強調內容設計中的邏輯性和內容標準的整齊劃一。

以此為準的教科書設計,一般都是將初中三年的思想政治課課程教材分為三大板快:初一為心理健康教育;初二為法律常識教育;初三為國情教育。每一塊中都是按照所涉及學科的邏輯框架,開中藥鋪似地一一展開。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正是要著力從學生成長、發展與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現狀、問題和需要出發,打破傳統的學科似框架體例,真正使教科書的編寫發生實質的轉向,由面向成人世界的規范設計轉而面向學生的品德與生活實際。

2、新課程標準對思想品德課程性質的規定

新《課標》明確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課課程作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思想性 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和學生思想實際,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質,養成遵紀守法和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思想情感,逐步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奠定基礎。

人文性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優秀文化培養學生,關注學生成長需要與生活體驗,尊重學生學習與發展規律,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

實踐性 注重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的聯系,通過學生自主參與的、豐富多樣的生活,擴展知識技能,完善知識結構,提升生活經驗,促進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

綜合性 從學生適應社會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實際出發,以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為主線,對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國情等方面的學習內容進行有機整合。

與以前的課程標準相比,其明顯的特色在于,在強調思想品德課程的思想性,確保思想品德對學生的價值熏染與引導的同時,突出更廣泛視野之中的人文啟迪和人文滲透,即充分注重以優秀的人文精神資源來拓展、敞開學生的人文視界,以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來培養學生,關注學生成長需要與生活體驗,尊重學生學習與發展規律,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精神,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同時又“注重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社會實踐的聯系,通過學生自主參與的、豐富多樣的活動,擴展和提升他們的經驗,促進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把學生置身于個體與生活世界的各種交互關系之中,讓學生在必要的認知的同時,積極自主地去發現、感受、體驗、判斷、理解,強調思想品德課程的實踐性。

思想性和綜合性是多繼承,有發展,而人文性和實踐性則是發展重于繼承。

3、新課程理念的解讀

(1)核心理念: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本課程建構的基礎。這就是前面說的根本轉向,即轉向對學生個體品德發展與生活實際的關照。

(2)課程目標理念: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過有意義的生活是本課程的基本追求。引領學生感悟人生的意義,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基本的善、惡、是、非觀念,學做負責任的公民。

傳統的意義都是被規定的、非個體化的、與宏大主題相關聯的。

四川都江堰蒲陽中心小學校訓:“讓我們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幸福,并懂得如何追求幸福。”

我在教材的前面寫了一段給中學生朋友的話:

我們期待大家能與新教材一道,勇于思考,樂于實踐,從中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關注我們自身的心理健康,關注自身作為公民的基本道德修養、權利意識、守法精神,以及對民族、國家的責任感,把活潑、健康的自我融入開闊的社會生活之中。

這段話表達了我們對新課程目標的基本理解。

(3)過程理念: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本課程的基本原則。本課程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鼓勵學生在實踐的矛盾沖突中積極探究和體驗,通過道德踐行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

這實際上是提示我們,新課程標準試圖在課程組織和實施的過程中都要突出以學生生活實際為基礎的獨立思考與積極體驗,以內在促進而不是外加強加的方式,使學生思想品德自主、健康發展。就象我在教材前面所寫:

新《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緊貼大家生活、強調學習者主動參與、積極體驗的課程。我們并不期望大家機械、被動地接受成人世界對中學生的規范和教訓,充當教科書的傳聲筒。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把大家視為平等的朋友,力求把好的問題、感人的事例、優美的篇章,與大家一同分享。

4、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新《課標》要求在內容的編排上,從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出發,打破傳統的課程內容以學科知識體系為主,以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為主線,對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國情等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

5、新《課標》具體內容標準解讀

新《課標》的內容標準共包括3大板塊、10大要點、59個小點。其主要內容是:

1、成長中的我

(1)認識自我(包括6小點,略)

目標:能夠不斷認識自我,悅納生理變化,認識青春期心理;

學習調節情緒,增強調控自我、承受困難和挫折、適應環境能力,形成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客觀地評價自己,培養健全人格和良好個性品質。

(2)自尊自強(包括6小點,略)

目標:體會生命的可貴,熱愛生活;

培養自尊、自立、自強精神;

能夠分辨是非,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3)學會用法(包括5小點,略)

目標:知道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理解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維護權益;

了解我國法律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養成自我防范意識。

2、我與他人的關系

(1)交往與溝通(包括6小點,略)

目標: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學會人際交流與溝通;

善于與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交往的品德(包括6小點,略)

目標:知道孝敬父母和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夠尊敬父母和長輩,做一個誠實的人;

學會關心、尊重、寬容他人,樂于助人,與人為善。

(3)權利與義務(包括7小點,略)

目標:了解憲法與法律對公民權利與義務的規定,能夠正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3、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

(1)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包括6小點,略)

目標:認識成長的環境,提高生活適應能力;

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關心祖國的發展和命運。

(2)承擔社會責任(包括5小點,略)

目標:知道公平有利于社會穩定,樹立公平意識;

懂得公平需要正義,激發社會正義感;

理解自己負有的社會責任,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3)法律與社會秩序(包括4小點,略)

目標:知道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增強法律意識;

認識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

(4)認識國情,愛我中華(包括8小點,略)

目標:感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情感;

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及其途徑,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使命感;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認識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根據新《課標》的內容標準,我們對其進行了整合。以初一年級第一冊教材為例:

我們設計“走進中學”作為第一單元,旨在引導學生在了解、正視自我身心發展問題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展現自我、提升自我,做健康活潑、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中學生。

第二單元主題“在成長的道路上”,旨在幫助中學生正確認識挫折和逆境,鍛煉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提高化解矛盾、應對挫折的能力,引導中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

我們以中學生與家長、老師、同學的交往為主要內容,設計編寫了《相處之道》,意在使學生通過了解、體驗與自己生活中最切近的人的交往,來理解、領會與人相處的道理,學習、掌握在不斷拓展的生活中與人交往的藝術。

第四單元“樹立團隊精神”,意在鼓勵中學生積極參與競爭的同時,體驗團隊生活,關注集體發展,理解合理精神,培養團隊精神。

第五單元《走近法律》是初中法律教學的一個開篇,教學內容以法律的基礎理論為主,意在讓學生在一般性地了解法律、理解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的基礎上,懂得法律是通過規定權利與義務規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理解權利義務的關系,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由上可以看出,我們教材的編寫理念是按照初中生的生活邏輯來展開的,通過這樣一種設計,初中思想品德課就把心理、道德、法律等有關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當然這種融合不是知識點的硬性接合與拼湊,而是從中學生生活的不同層面(我與自我、我與他人、我與社會)呈現出來的,是他們生活中所實際遇到的

問題。這樣,教材與學生之間是以實際生活為聯系的媒介或橋梁,而不是以抽象的文字和成人的話語為溝通媒介。同時,這種設計也為后面教材的安排打下了基礎,因為,七年級的教材雖然較全面地涉及到了心理、道德、國情等方面的內容,但是基本上都是一種“初接觸”,隨著學生生活的擴展,這些內容在后面的教材中也都會得到擴展性的詮釋。如心理學方面,初中一年級只涉及到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如何設計成長計劃、如何關注心理健康,如何勇敢地展示自我風采和調節情緒,如何對待成長過程中的順境、逆境和挫折,而在八年級和九年級的教材中,我們將會根據學生身心成長和發展的實際情況,心理教育的問題將會擴展或延伸到青春期的心理調適以及如何解決和應對考試焦慮、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等更高層次的問題了;在道德方面,七年級的教材是從初中生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出發,探討中學生在與父母、老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應當養成什么樣的品德和操守,而在八年紀和九年級的教材中則是逐漸從不斷擴展的公共生活的角度使學生逐漸認識和理解誠信、正義等道德問題;在法律方面,七年級的教材只是結合現實生活從總體上對法律的本質和作用做了介紹,而在八年級和九年級的教材中將會涉及到與中學生密切相關的法律問題,如未成年人犯罪及其保護問題,而最后則引導學生從依法治國的高度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重要意義;在國情方面,七年級的教材中并沒有用專門的章節來談這一問題,只是在各單元中有所滲透,而隨著學生認識的提高、閱歷的增加,我們在八年級和九年級的教材中逐漸加重這方面內容的分量,使學生十分自然的了解和接受國情教育,而不是強硬地向他們灌輸這方面的內容

二、教材分析與比較

(一)基本認識

教材的特色實際上也就是教材改革創造性的最集中的體現,但是任何特色的形成都不是憑空抽象出來的,而必須要通過實際的比照和思考才能夠較為合理地歸納出來。我們認為,要編寫出有明顯特色的教材,這樣三個方面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需要對現行教材的優缺點有確當的把握,而這是我們形成自己特

色的最基本的前提。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認真研究了國內有代表性的教材版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組織編寫的教材和廣東、深圳等地所采用的教材,并在三所省級重點中學中進行了問卷調查,還召開了任課教師和家長的座談會,獲得了很多有啟發性的經驗材料。

第二,需要有開放的視野,即應當積極地汲取當今其他國家和地區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課程中的一些好的措施和做法。我們參閱了日本、德國和新加坡的一些教材,也研究了臺灣地區“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標準”,應當說對當今國際上的相關信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第三,要對新頒布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課程標準有深刻的認識和把握,特別是認真領會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二)國內教材的優缺點

從現行國內教材來看,客觀地說,近年來初中思想政治課教材在經過多次修訂后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在內容安排和形式設計方面也有了明顯的改進:

主要優點:

一是目標明顯拓寬,不僅從社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出發來設定目標,而且已開始全面關注學生的身心整體發展,增加了做健康、活潑的中學生的目標取向;

二是內容開始變得豐富多樣,增加了大量跟學生生活貼近的內容;

三是形式也開始擺脫單

一、枯燥的說教式面孔,從版式設計到內容組織都不乏生動活潑。

盡管如此,我們認為目前的教材就整體而言,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直接成為我們新教材編寫創新的基本參照,主要缺點有:

(1)課程設計的知識點很豐富,但是一以貫之的邏輯主線并不十分清晰。

傳統教材大都是以系統知識的傳授為中心目標,注重知識點的設計與分布,在不同年級的課程內容設計中往往具有非常嚴謹的邏輯性,但作為初中階段課程整體而言則其中缺少了邏輯線索,結果只能是心理、法律、國情等幾大塊內容的拼接,學生無法從中獲得學習這些內容的內在動因和整體印象。而從學生的實際成長過程來看,并不存在那一個階段只關注心理、法律、道德或國情的實際狀況,他們的生活是不斷擴展的,與社會和知識的接觸是多層面的,也就是說他們的生活和知識積累都體現出一種多元的遞進性。很顯然,過去那種分割的、封閉的教材設計方式是不合時宜的。

(2)注意了教材內容上的平面分布和個別處理,但是交叉性和遞進性體現不夠。

正因為傳統教材是以不同體系的知識點為中心而組織起來的,它所注意的只是不同知識框架內的邏輯聯系和與之相關的知識點處理,不是從學生生活的整體需要出發,在某一時段內整合不同知識內容,所以它只能是不同內容的簡單相加,而不能使不同的內容在不同的層面上交叉滲透,螺旋上升,體現對學生生活的整體性的關照。因而從整體而言,這樣的教材設計不具備包容性、輻射性和立體性,不具備對學生思想情感的深層吸引力。

(3)一定程度上注意了教材內容表達的通俗性和親和性,但是啟導性、沖突性設計不夠,從而弱化了對學生的吸引力和挑戰性。

由于傳統教材更多地注意給學生說清楚某個道理,目標過分明確,而不是讓學生從中自我去認識、體驗、發現,這就使得傳統教材只注重把要說的道理用平易的形式直白地表現出來,惟恐學生不能明白教材的意思,往往在標題上就開門見山地擺出了課堂教學的目標,使得學生缺少了積極參與、體驗、發現、表達的空間,使教材明顯地內容單薄,對學生而言更多地只需要記誦,不能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情感、態度構成真正的張力與挑戰。

(4)階段性學習目標定位不清晰。

中小學思想政治課應當具有整體性、協調性、貫通性,每一個階段的學習任務都應該有明確定位,雖有所不同但又能整體關照,盡量避免內容簡單重復,但是目前的教材在這一點上還存在不足。如小學與初中、初中與高中之間的整體協調和貫通沒有處理好,有的內容在小學時已經出現,初中教材又重復出現,使學生感到乏味,對他們不構成挑戰、探索的意味。而高中簡單重復初中的情況也同樣存在。

(5)課程內容呈現的方式尚顯呆板,還存在著明顯的說教性、灌輸性、刻板化的痕跡。

由于傳統教材組織更多的是以知識為中心而不是以參與學生生活為基本線索,這使得以往教材的改革,更多地關注的是知識點的增加和知識體系框架的調整,而對于知識的呈現方式重視不夠。同時也更多地關注了對學生識記知識的要求,而對于如何調動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來知道、理解和懂得有關知識和道理重視不夠,因而導致依然難免簡單機械說教的面孔,使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和實踐活動分割開來。

(6)過于偏重知識教育的環節,而實踐環節的設計顯得薄弱。

學生面對知識點為中心而組織起來的平面化教材,更多地只能是被動地接受其中灌輸的道理,參與也只能是機械、被動地印證、重復,缺少對學生創造性的、全身心投入的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引導。

(三)當前國外教材的基本特點

從國外相關教材的設計來看,從20實際80年代以來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十分重視德育課程的改革,盡管在課程內容安排上不盡相同,如西班牙、比利時、英國、新加坡等都十分重視中學生的宗教情感和道德情操的熏陶,韓國、日本等國則把道德課單列。并且在課程的名稱設計上也不盡相同,諸如“道德課”、“修身課”、“人格訓練課”、“公民課”等等,但是在課程設計上卻有很多一致之處:

第一, 重視把道德教育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從他們所熟悉的事件、人和環境切入,盡力避免強制性的灌輸和外在訓導;

第二,重視學生自身的體驗,使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自覺地接受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德操守;

第三, 重視實踐活動環節的設計,淡化體系化、框架性的知識點鋪陳,實踐參與的部分占據的比例相當大;

第四, 教材的呈現方式豐富多樣,特別強調趣味性和哲理性的圖文安排,并且印刷裝幀十分精美;

第五,始終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心理和情感體驗,體現學生主體性。

這些特色非常值得我們借鑒。

(四)編制教材的基本理念

我們在新教材的編寫中,力求改變單純以知識點為中心而組織起來的教材結構模式,而追求以不斷拓展的學生生活為基本主線,把社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學生自身生活發展需要有機的結合、統一在教材整體結構的邏輯理路之中,注重不同內容的交叉滲透、螺旋上升,提高教材的包容性、輻射性和立體感;

把學生周遭的生活的復雜性、生活中的矛盾沖突、生活對學生個體的挑戰性盡可能地展示出來,提高教材情景創設和問題設計的真實性、豐富性,改變教材平面化說教的形象,提高對學生的吸引力和對學生思想、智慧、情感、態度的挑戰性,提高教材的層次與品位;增強教材設計的實踐性,強調學生對教材理解的參與的程度,給學生盡可能多地開辟自主思考、體驗、創造、發展的實踐的可能空間。

我們堅持的基本理念主要有:

1、品德教育回歸生活,引導生活。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點,也是品德教育的歸宿。因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個生活中,不會有脫離生活的道德。同時,人的思想品德又是通過對生活的認識和實踐逐步形成的。因此,我們必須注重個體生活和生命,發掘生活本身對學生品德形成具有的特殊價值。初中階段是人生的特殊階段,初中學生處于身心迅速發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時期,也是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一方面,教材要尊重、關注、反映初中生的現實生活,幫助青春期的學生處理生活中的各種關系,解決沖突與矛盾;另一方面,要從學生不斷擴展的生活領域(個人生活、社會公共生活、國家民族生活、全球生活),引導他們把個人的生活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聯系起來,引領他們感悟生命的意義,學會過道德的、有意義的生活,為他們的未來生活做準備,為他們終身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2、堅持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品德教育是一種價值觀教育,在目前社會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紛繁復雜的背景下,要不要堅持核心價值觀的導向?我們認為應明確核心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是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精神支柱,是振興民族、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力量。尤其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熱情但缺乏理智,他們追求真善美,但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不強,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中,應引導他們自主地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而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可以”的道德相對主義盛行。但是這種引導,決不是采用過去的“教條式”的強加灌輸,而是建立在對學生個體需求的了解,引導他們進行內化的基礎上;不是只僅僅重視道德知識的系統傳授和行為習慣的訓練,更要重視培養適應當代價值多元特點的道德敏感性、道德思維、道德情感、道德判斷、決策與踐行能力。

3、積極引導學生自主發展,培養道德主體。品德教育不是禁錮人、束縛人,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美德”的容器,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不僅是社會的要求,也是初中學生自我生存、自我發展的需要。因此,品德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必須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學生生命成長的需要,還必須遵循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提供條件,創設氛圍,積極引導學生自主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注重教材的心理學基礎,注重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把過去教材以教導、說服、勸誡為主轉向以學生的調查、訪談、討論、辯論、角色扮演、創作、社會實踐為主,積極倡導探究發現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探究、感悟,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擴展自己的經驗,激發他們內心對真善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積極主動地以自己為認知對象,以自己的生活、以身邊的環境為課堂,去正視人生、體驗人生、探索人生,提高學生參與社會生活、進行道德修養、有效調控自己的行為等方面的能力。教材主題的選擇、教材內容的編排、呈現方式等,為學生的探究、交流、活動、實踐留有足夠的空間,注重加強實踐活動的環節,發展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4、整合的品德教育觀。品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陶冶人性,鑄造健康豐盈的人格,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社會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要實現這個目的,不僅僅是學校教育,需要把學校、家庭、社會看成是一個整體,使三者形成網絡,產生合力,這是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整合。即使在學校,也不僅僅只是品德課程這一渠道,要打破各科目界線森嚴的局面,要處理好品德教材與其它各科教材的關系,這是思想品德課程與其它課程之間的整合。在課程內容的編排上,打破傳統的課程內容以學科知識體系為主,以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為主線,對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等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這是課程內容上心理、道德、法律、國情的整合。在品德課程中,教與學、教師與學生是一整體,倡導師生的互動、對話、相互學習,共同成長,這是教學情景之中師生認識、情感的整合。在促進學生品德的發展中,不是人為地割裂品德的結構,也不是把品德結構看成是靜態的,而是使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的培養與學習融于一體,這是學生個體品德心理結構中的內在整合。

當然,要完全克服傳統教材缺點,解決前面的問題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只能逐步改變,不可能一步登天,但我們充分意識到了問題的難度,我們將以此作為超越、創新的原點,力求有本質性的突破。

(五)結語

我們參與這次初中思想品德課教材的立項申請和編寫工作得到了許多專 家和 老師的鼓勵與支持,編寫組的全體成員也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但由于水平有限,教材中肯定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廣大任課教師能提出寶貴的意見,我們再一次表示誠摯的謝意,并期待與老師們的真誠對話。

留下一些問題,或者說我們在編寫過程中的困惑,期待與老師們一道共同來思考:

1、思想品德課程究竟應該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中起什么作用?能起到什么作用?這涉及到我們對這門課程的編寫與教學中的定位的問題。

2、思想品德課程要貼近學生生活,怎樣才能稱作是貼近了學生生活?品德教育中到底要不要適當的說理、認知,或者說必要的“灌輸”?如何保持這樣一種“度”?怎樣處理認知與情感體驗、灌輸與自我發現之間的關系?

3、思想品德教材如何面對不同學生群體的差異性?

盡管這些問題在我們的編寫中也有了我們自己的思考與回答,但這遠不是標準答案。我們相信,這些問題將會一直存在于我們的教育實踐之中,召喚我們去思考,不斷進取。也許,正是這種召喚,構成了我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永久的魅惑力。

第四篇:初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解讀總結

學習初中信息技術新課標解讀學習總結

德江民中

王江寧

通過此段時間對新課程標準解讀的學習,本人認識頗深,現總結如下:

二十一世紀是國際化、信息化的全新社會,也是“知識經濟社會”的時代,這就必然向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開發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素質,發揮人的潛能。

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體是教師,教學又是一門有難度的工作,如何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是我們每位從事教學工作者應當深思的問題。

過去的課堂教學是由老師教學生學(被動接受),后來發展為我要學——我會學——自主學——互相交流學,這也是教學的必然發展過程。課堂教學模式也由學生的指名、輪流轉化為發言不必舉手,想說就說,井然有序的發言變成迫不及待的搶答,課堂教學更民主化,學生有了大膽表現自己的機會。

在教學中我們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它有利于集思廣益,優勢互補。但我認為過于頻繁就會適得其反,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討論要在真正需要時候用,討論問題應該有思考價值絕不能留于形式,以防止教學出現“浮躁與虛假”“課堂教學熱熱鬧鬧,結果卻為低效”等現象。教學工作也是腳踏實地、不斷革新的艱辛嘗試與實踐,絕不能使“有效教學”成了“面子工程”的化妝品。

新時代,新要求,新挑戰。讓我們從事教學工作的每一位同行樹立良好的形象,用愛心和睿智去譜寫自己的教育人生。

雖然很早以前就參加過課標、教材的培訓,但是以前在很多時候只是走走形式,自身并沒有真正走進研究與探索中去?,F在我校要在開學初對所有的教師要進行專業的測試,我發現我對新課標認識還很膚淺,一次次的自己研究,面對新的體制我在理解新課標時出現了不少新的問題,這些問題迫使我不得不從一個新的角度重新審視新課標,從而也有了更新的體會。

新教材編寫體現了“新”“實”“活”的特點。新主要表現在選材新、結構新;實主要表現在更貼近學生實際、更強調實際運用、更突出實用效果;活主要表現在活用教材,既教材需要整合處理和開發、教法學法要活潑、為生活化學習提供范例。這樣既拉近了信息技術與生活的關系,更體現了信息技術本身的個性,而且也可以讓學生感覺到信息技術與生活更貼近了。

使學生愿學樂學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新教材體現“新” “實”“活”三個特點,在此,我只想談談對“活”的認識,“新”“實”“活”三個特點,在此,我只想談談對“活”的認識,尤其是在課堂上,如何使一節課鮮活。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曾嘗試這樣做:在閱讀教學中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盡量讓學生帶著興趣、帶著問題在探索中體驗閱讀的快樂。情景創設的形式力求活潑生動,符合學生心理特征,能夠與學生產生共鳴,最好是能夠在共同的學習探索中碰撞出知識的火花。

實踐操作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一個感情體驗的過程。老師不能為完成教學任務和所謂的教學秩序而剝奪學生探索和體驗的權利,而是要因勢利導,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享受探索的樂趣,在實踐操作中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探索和體驗是個體生命獨有的心理過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要允許有差異,不要把專家的實踐操作體驗強加給學生。因此,在講課的過程中,我總是不斷地給學生實踐的機會,讓他們講對操作的了解,對結果的理解,對不同問題的見解?;钴S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忘我的投入,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了自信感、成就感、快樂感,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也使得教師的講課更富有激情與活力。

努力做到上課使人喜聞樂見,下課使人回味無窮是我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五篇:《英語課程標準解讀》讀后感

定新中學李大林

參加“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后,老師給我們布置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一年讀五本書,補充理論知識。其中的一本就是《英語課程標準解讀》。該書即是對俗稱的《新課標》的權威理解和詮釋。讀完此書后,我對以前教學中存在的疑惑有了茅塞頓開的感悟,并對以后的教學方向有更明確的認識和把握。

《新課標》對英語課程的任務有如下的描述:“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 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若干年前教初三畢業班時,我發現只靠老師拼命灌輸知識而學生不積極配合,這樣的教學效果是有限的,也可稱為事倍功半,極可能讓學生覺得英語面目可憎;但是換一個角度,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我引入英語報刊雜志,歌曲和原聲電影等作為教學手段,不僅給枯燥的學習增添了色彩,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當學習興趣被激發之后,學生對英語的求知欲大為增強,教學的效果便是事半功倍,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更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有助于樹立自信心。

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夢想。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從教育的角度看,自主學習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語言教學的目標,是學生各項能力發展的保證。沒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就無法保障終身

學習能力的養成。凡有一定教學經驗的人都或許有這樣的感受:教師講十遍,不如學生做兩遍和問一遍。事實的確如此。當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時,作為學習者的學生進行的是被動思維和接受。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可能沒有到位或者沒有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學的效果打了折扣。而當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時,他們的思維處在積極思考之中,屬于主動思維,因而學習效果會更好,這就是自主學習的一種體現。當然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非一件易事,其間要求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自主定向——確立學習的目標性和動機性

學習目標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如果每個學生都能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為什么學 英語,是為了升大學迎接高考,還是為了將來出國留學,或者是學好之后能給自己和家長一種成功的自豪感,這些都會影響學生學習這一學科的積極性。教師應指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確立恰當的學習目標,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把英語學習作為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增強自己的自主意識。

2.自由選擇——尊重學習個體的差異性

學生自己是千差萬別的行為個體,在學習方法的選擇和學習興趣的體現上會有極大差異,形成各自的學習風格。自主學習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讓學生決定自己愛學的,想學的,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3.自愿探究——重視學習的過程性

探究性學習是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中心環節,是達成學習目標的必要步驟。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從半獨立到獨立,

從探究單一問題到復雜問題,從參與局部到全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強調探究性學習,意味著學生會經歷更多的挫折,面臨更多的挑戰,但究其長遠意義而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獨立性格,而這一點正是應試模式下的學生最缺乏的。

4.自覺運用——體現語言的實踐性

語言是鮮活的載體,如果學習語言后,不能夠拿來運用,就失去了語言學習的意義。因此,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英語教師還有一項重要使命,就是要替學生創造出盡可能多的語言運用環境,不能讓英語成為書本上的死知識,而應該成為生活中的語言。

在新課標的引領下,英語教學將會更科學健全的發展。作為英語教師的我們,只有充分領會其精神,才能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講座下一篇:初中作文教學若干思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