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某鎮農業狀況調查報告

2023-03-10

隨著國民文化水平的提升,報告在工作與學習方面,已經成為了常見記錄方式。報告是有著寫作格式與技巧的,寫出有效的報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某鎮農業狀況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篇:某鎮農業狀況調查報告

*鎮農業狀況調查報告

農業大鎮創特色農業

廣陳鎮位于平湖市的東北部,地處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長三角開放區,地理條件優越,經濟發達。1999年政府機構進行精簡,新廣陳鎮由原來的廣陳和前港合并成立,合并后面積54.9平方公里,人口4萬多。廣陳鎮歷來是我市的農業大鎮,其主要特點是:

一是農業產業比重大。廣陳鎮擁有從農人員3.95萬,耕地5.64萬

畝。04年廣陳鎮農業繼續保持良好的勢頭,農業總產值達1.48億元,占整個廣陳經濟總值的73.2%,同比增長15.3%,增幅高出全市平均的3.1個百分點。

二是新興產業發展快。廣陳鎮近年來發展了以榿木、香樟、蘭花為主的花卉苗木業,總面積達2006畝;以番茄、黃瓜、茄子、葡萄、李樹為主的蔬菜水果業,常年蔬菜面積3860畝,果樹708畝;以養殖南美白對蝦、太湖白魚為主的水產養殖業,面積達4000多畝;此外還有蘑菇面積31萬平方尺,紅菱1000畝。

三是工業發展相對弱。廣陳鎮的鄉鎮工業企業主要經營針織、服裝為主,由于起步晚,行業經營分散等原因,除了悅萊春毛衫制衣有限公司、春竹毛衫時裝有限公司等少數大規模企業外,其他的規模都普遍小,而且總體數量少,所以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外出比例相對比較高。

四是發展種養業優勢明顯。在廣成鎮現有各類種養業規模大戶400多戶,主要經營蔬菜、水產、水果、畜禽等特色產業。種養業的收入一向是廣陳鎮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而且收入頗豐。04年廣陳鎮農民人均收入達到6918元,而其中光養殖業一項的收入就達到人均近3000元,在整個農業收入中達到了40%以上。

近年來,廣陳鎮乘借“三農”東風,整合當地資源,大力發展兩色農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在穩定糧油生產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了以花卉苗木、果蔬、雙低油菜、水產、畜牧等為特色的區域主導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F有悅萊春、高新、民主三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占地5000畝;一個省級無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345畝;水產養殖面積4035畝,其中名特優水產養殖面積達到2800畝;規模豬場43個,規模禽場61個;四個無公害稻米、無公害水產、雙低油菜、生豬繁殖基地正在申報立項中??偨Y成功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政府扶持,思路創新,加大投入。廣陳鎮政府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出發點,突出科技支撐,以工業化帶動農業產業化的農村經濟發展的思路,以財政投入為導向,及時把農村工作的著力點由以往抓生產、增總量轉向抓流通、促增收上,把主要任務放在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培育社會產業化經營上,加大力度扶持地方特色產業。為了更好的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科學規劃布局,鎮政府出臺了《廣陳鎮人民政府關于2004年扶持發展都市型農業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性優惠文件,對花卉苗木、大棚、食用菌行業進行補助,對建立現代農業園區給予一定的獎勵等,充分調動了農民、企業的積極性。近年來,廣陳鎮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規劃了悅萊春、高新、民主等三個現代化示范農業園區,建設標準農田38000多畝,農業累計投入資

金達3800萬元。

二是做好“新三資”文章,廣泛吸納國內外資金的多元化投入,積極引導外資及民間工商資本投資建立農業生產基地。幾年來,先后引進新三資800多萬元,興辦各類農業“新三資”企業,建立各種綠色產業基地近千畝。例如:平湖蘭卉園藝有限公司,它座落在廣陳高新村,占地63畝,是臺商方進才、李正輝于2001年5月共同投資創建的獨資農業企業,常年以種植世界級名花——大花蕙蘭為主,主要銷往上海、蘇州等大中城市。經過幾年的發展,大花蕙蘭已在廣陳“生根開花”,成了平湖花卉產業的一枝獨秀。去年大花蕙蘭銷售了1.5萬盆,每盆平均價格150元,銷售收入達225萬元。

三是鼓勵農戶聯合建基地。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鼓勵有條件的農戶以資金、土地、技術、市場等為紐帶聯合建基地,目前鎮上的民主蔬菜基地就是其中的一個。民主蔬菜基地是省級無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035畝,常年以種植茄子、黃瓜、絲瓜、番茄等茄果類蔬菜為主,主要銷往平湖、嘉興、上海等農貿市場。規模經營農戶200多戶,他們憑借著交通便利、技術經驗豐富的優勢,種植蔬菜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如果按照每戶3畝蔬菜田計算,每年每戶純收入可達4萬元以上。

四是積極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使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為發展效益農業的有效載體。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民組織化的程度,增強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促進產業化進程,廣陳鎮分別在2002年與2003年組建了“廣陳果蔬生產專業合作社”、“廣陳食用菌生產專業合作社”、“廣陳水產生產專業合作社”、“廣陳花卉苗木生產專業合作社”等四個專業化合作社。合作社在承接農業訂單,制定種植模式和組織農產品流通等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并在實踐中不斷規范管理,發揮其服務功能,提高合作經營和組織能力。廣陳鎮水產專業合作

社長期與上海、蘇州、杭州等地的農產品市場建立合作關系,年收購訂單水產1200多噸。今年上半年,水產合作社又與海寧、嘉善水產公司訂立誠信合同,銷售南美白對蝦180多噸,實現銷售收入300萬元。

五是爭創龍頭企業,樹立品牌意識,爭取市場入場券。要真正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必須要有龍頭企業的帶動和輻射。廣陳鎮充分認識到龍頭企業在農業產

業化中的重要性,積極鼓勵農業企業擴大規模,做大做強,全力打造龍頭企業。位于高新村的上海威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占地面積80畝,總投資達500萬元,主要從事肉豬養殖、苗豬培育,是廣陳鎮最大的規模養豬場。養豬按照高科技要求,在豬場內搭建了小床、隔木門,實行環保式養殖。這家養豬場每年可出售商品豬一萬頭以上,創利100萬元。它不光解決了本村不少散戶的就業問題,還帶動周邊農戶養豬致富。今年在鎮政府的扶持下,已申報市級龍頭企業。市場的競爭就是產品的競爭,產品的競爭就是品牌的競爭。廣陳鎮圍繞優勢產業,做足產品包裝,打響市場品牌?,F有各類農產品注冊商標4個,蔬菜有“廣新”,水產有“廣漁”,水果有“妙農緣”,苗木有“福你家”。

六是傳統生產方式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實施“科教興農”。近幾年隨著廣陳鎮的蔬菜、花卉、苗木等一批高效特色農業的迅猛發展,農民群眾對種養業知識的渴求也與日俱增。鎮政府指導各村因地制宜,利用黨員電教室對農民進行農業科技教培訓,努力培育一批懂技術、善管理、會營銷的農業新業主,實現以培訓促成長,育人才促發展。今年上半年由廣陳鎮農技站組織,舉辦了水產養殖、家禽管理、無公害蔬菜栽培等七期培訓,受訓人員361人。通過為農民傳授林業、果樹、蔬菜、養殖等方面的知識,大大提高了廣大種養戶科學種養的水平,有力地促進了特色農業的效益增長。

七是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力度,切實加強對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的長效管理。廣陳鎮農技站協助各村做好具有一定規模的由分散農戶組成的基地管理工作,通過示范種植、技術指導、技術培訓、良種良法推廣來規范基地的生產管理,并建立了完備的田間生產檔案。今年年初嚴格按照無農藥殘毒放心菜生產基地建設標準要求,引進了省定點食品安全檢測系統,定期對基地各類農產品進行檢測,確保產品質量。今年上半年共上傳72個批次,瓜果蔬菜合格率達到99%以上。

廣陳鎮的特色化、產業化農業得到了不斷的發展,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不少相對薄弱的環節,主要表現在:

一、特色產業區域比較凌亂分散,給統一運作統一管理帶來一定難度,規模效益不凸現。

二、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產業鏈短缺,流通渠道相對單一。

三、現有的農業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產品檔次低,帶動和輻射能力弱,市場競爭力不強,難以形成合力支撐效益農業。

四、抗天災能力弱,容易受自然災害的侵襲。

廣陳農業今后發展思路:

一、在思想認識上要樹立大農業大提升的意識。

所謂大農業實際上就是傳統農業與加工業的產業融合。要發展大農業首先應從思想認識上確立大農業理念,樹立大提升意識,進一步解放思想,正確把握“兩個趨勢”,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文件和農村會議精神,發展優質高效農業,通過深加工實現農產品增值,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流通領域的各項制度,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統攬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中心工作來抓。積極發展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經營,是發展市場農業的必由之路,是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成功之路,也是建設現代化農業的希望之路。通過這個過程,既使產業化經營的農民從種養業生產中獲益,又使加工、流通環節的利潤得以反農業與農民。

二、在產業發展上要求形成生態化、規?;窬?/p>

在鞏固特色農業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農業發展內涵,走“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努力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水平,促進農民增收。要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水平,必須按照生態經濟、循環經濟的理論,以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為主導,更加合理地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區域布局,提升產業層次,努力實現農業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在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同時進一步發展農業規模經營,在統籌規劃產業的同時,應根據各村的實際,突破過去的“小而全”思想束縛,有重點地發展一至兩種優勢產業。這樣有利于經營的集中、管理的集中、技術的集中,容易做大規模,凸現經濟效益,推動特色農業的產業化發展。

三、在運行機制上向企業化合作化經營發展

發展規模經營有兩條途徑:一條是靠龍頭企業的帶動和輻射能力,形成以龍頭企業為中心的區域產業;另一條是圍繞某一主導產品,統一規劃,連片開發,分戶經營,繼而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前者需要有規模大、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帶動,后者則需要農村合作社、供銷社等服務中介組織的引導與管理。所以不難看出,要發展規模經營,推進產業化進程,就必須要做強龍頭,提升合作組織。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多元化發展流通渠道。鼓勵各種經濟成分從事農產品加工,大力發展農產品的初加工和再加工產業;摒棄傳統的農戶、市場兩點一線的單一模式,積極推導“農戶+基地+合作社+市場”或“農戶+基地+企業+市場”的多渠道流通模式。從而使整個產業鏈形成一個集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群體,這個產業群體是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帶,在這個產業帶中,采用集約化、專業化和規?;纳a,并通過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規?;a水平來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使之在國際、國內農產品市場的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從而帶動該地區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的升級換代。

四、在政策扶持上要向農業和農業大鎮傾斜

一是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繼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入,積極招商引資,引導農民將特色化產業做大做強。二是繼續加強對農業龍頭的支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發展加工企業和培育購銷大戶。在資金上給予補助,政策上給予優惠。在扶持龍頭企業的同時,注重尋求各個突破,實現每個產業都有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特色效益農業的整體發展。三是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重視和支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為其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充分發揮合作社在協調、管理、規范行為等方面的作用,積極幫助農戶了解市場,開拓市場。四是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協調,積極解決農業龍頭企業以及種養業大戶貸款難問題,保證生產資金暢通到位。五是進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廣力度,強化科技推廣站職能。六是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業風險管理和保障機制,緩解自然與市場兩大風險,以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確保農業生產穩定,增加農民從事效益農業的信心。

第二篇:鄉鎮農業狀況的調查報告

農業大鎮 創特色農業

廣陳鎮歷來是我市的農業大鎮,其主要特點是:

二是新興產業發展快。廣陳鎮近年來發展了以榿木、香樟、蘭花為主的花卉苗木業,總面積達xx畝;以番茄、黃瓜、茄子、葡萄、李樹為主的蔬菜水果業,常年蔬菜面積3860畝,果樹708畝;以養殖南美白對蝦、太湖白魚為主的水產養殖業,面積達4000多畝;此外還有蘑菇面積31萬平方尺,紅菱1000畝。

三是工業發展相對弱。廣陳鎮的鄉鎮工業企業主要經營針織、服裝為主,由于起步晚,行業經營分散等原因,除了悅萊春毛衫制衣有限公司、春竹毛衫時裝有限公司等少數大規模企業外,其他的規模都普遍小,而且總體數量少,所以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外出比例相對比較高。

四是發展種養業優勢明顯。在廣成鎮現有各類種養業規模大戶400多戶,主要經營蔬菜、水產、水果、畜禽等特色產業。種養業的收入一向是廣陳鎮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而且收入頗豐。xx年廣陳鎮農民人均收入達到6918元,而其中光養殖業一項的收入就達到人均近3000元,在整個農業收入中達到了40%以上。

是政府扶持,思路創新,加大投入。廣陳鎮政府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出發點,突出科技支撐,以工業化帶

動農業產業化的農村經濟發展的思路,以財政投入為導向,及時把農村工作的著力點由以往抓生產、增總量轉向抓流通、促增收上,把主要任務放在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培育社會產業化經營上,加大力度扶持地方特色產業。為了更好的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科學規劃布局,鎮政府出臺了《廣陳鎮人民政府關于xx年扶持發展都市型農業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性優惠文件,對花卉苗木、大棚、食用菌行業進行補助,對建立現代農業園區給予一定的獎勵等,充分調動了農民、企業的積極性。近年來,廣陳鎮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規劃了悅萊春、高新、民主等三個現代化示范農業園區,建設標準農田38000多畝,農業累計投入資金達3800萬元。

第三篇: 農業執法體系建設狀況調查分析

農業部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通過開展重大課題調研,對農業執法體系建設的現狀和問題進行了分析,進一步明確了加強農業執法體系建設的思路和措施。調研結果摘要如下:

一、農業執法體制改革初見成效

目前,由農業部門執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規已達38部,執法職能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農業投入品管理、動植物防疫檢疫、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農民權益保護、農業安全生產等6個方面??偟目?,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農業法制建設成就顯著,農業執法體制改革初見成效。

一是農業執法由分散走向綜合,農業執法日趨規范,農業執法地位和執法形象明顯提高。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189個市、1762個縣開展了農業綜合執法工作,共成立了10個省級農業綜合執法機構、204個市級農業綜合執法機構、1916個縣級農業綜合執法機構。植物檢疫、動物防疫、漁政漁港監督等法律法規授權的專業執法隊伍也得到了規范和發展。

二是農業部實施的行政許可事項已全部納入綜合辦公,很多地方的農業部門也相繼開展了行政審批綜合辦公,大大 方便了申請人,得到了中央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肯定。為深化農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規范農業行政審批行為,農業部在中央國家機關中率先設立了行政審批綜合辦公大廳,將原分散在各司局受理的行政許可事項,納入行政審批綜合辦公大廳統一受理,統一回復,實現了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每一項行政許可項目都明確了審批內容、法律依據、辦事條件、辦理程序、承諾時限和收費標準。

三是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初步形成了部、省、縣相互配套、互為補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截至XX年底,已建成國家級質檢中心323個,省、地、縣級農產品檢測機構1780個,檢測范圍涵蓋產地環境、投入品質量、農產品等各個環節,檢測技術人員達1.96萬名,檢測能力大幅提高。

二、當前農業執法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與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形勢相比,農業執法體系建設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的不適應。

1.思想觀念不適應。一是有的單位或個人對農業執法在全面履行法定職責、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的重要性及緊迫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二是有的單位或個人缺乏責任意識,存在“重事前審批,輕事后監管”、“重檢測,輕查處”等傾向。三是有的單位或個人缺乏協作配合意識,溝通協調的主動性不強,辦法不多,工作不到位,難以充分有 效凝聚各方力量。四是有的單位或個人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意識不強,不善于在現有法律中尋找工作的依據和手段。

2.體制機制不適應。一是農業執法體制尚未完全理順。農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事后監管和檢驗檢測體制尚未完全理順。還有很多地方尚未實行綜合執法,多頭執法、隊伍分散、力量薄弱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檢驗檢測體系不夠健全,檢測技術和設施裝備落后,檢測能力和水平與農業部門日益繁重的農業執法任務不相適應。二是執法協作和信息共享機制不健全,各地在事后監管中往往各自為戰,一些行政許可信息發布不及時、不具體,影響了對違法行為的及時認定和查處。

3.人員素質不適應。一是業務素質有待提高?,F有農業執法人員中專業技術人員多,法律人才少,低學歷人員多,高學歷人員少,難以勝任日益繁重的執法工作。二是政治素質有待加強。一些農業執法人員礙于情面不愿執法,或者怕得罪人不敢執法,削弱了農業執法的權威。

4.保障能力不適應。一是科技支撐薄弱,較強能力、較高水平的農業科研機構數量少,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制修訂滯后。二是執法經費不足,很多地方執法經費難以保障,有的甚至連人員工資都無法保證,“以罰養罰”、“收費養人”的現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三是農業執法裝備陳舊、 匱乏,很多地方缺乏交通工具、取證設備等必要的執法裝備,執行重大任務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不強。此外,農業執法沒有統一著裝,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業執法的形象和權威。

三、加強農業執法體系建設的思路

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農業部門要加快建立健全農業執法體系,盡快完善農業執法體制,努力創新農業執法機制,大力提升農業執法能力,不斷強化農業執法保障,切實履行農業部門法定職責,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健全農業執法體系。以事后監管、行政審批、檢驗檢測為重點,加快形成機構合理、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農業執法體系:一是扎實推進農業綜合執法,構建以綜合執法機構為主干、與法律法規授權機構執法相結合的事后監管體系。二是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構建以“一站式”綜合辦公為基礎的行政審批體系。三是加強農業檢驗檢測機構建設,構建以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為骨干的檢驗檢測體系。

2.完善農業執法體制。加快改革步伐,整合執法資源,全面提高執法效能。扎實推進農業綜合執法,力爭3年內,在全國農業縣全部實行綜合執法,實現行政處罰職能統一行使,執法人員統一管理,執法力量統一調度,執法文書統一 規范,為農業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大力推進行政審批綜合辦公,統籌推進政務公開和信息公開,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加快推進農業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增強農業執法的技術服務能力,提高農業檢驗檢測機構公信力。

3.創新農業執法機制。建立農業部門與其他部門間的執法協調會商機制,建立不同層級、不同區域農業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執法協作機制,建立農業執法中的檢打聯動機制,建立執法監督檢查機制和執法考核評議機制,進一步推動執法機制創新。

4.提高農業執法能力。通過強化農業干部法制培訓、加大農業執法投入等措施,加強執法人員管理,規范執法行為,建設一支素質高、戰斗力強的農業執法隊伍,全面提高農業執法能力。

5.強化農業執法保障。進一步加強對農業執法的領導,把執法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內容來抓。完善農業法律法規,加快法律法規的制修訂進程,加強配套制度建設,不斷增強配套制度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加大農村普法宣傳力度,不斷增強農民和其他管理相對人的法律意識,為農業執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第四篇:城北鎮現代農業狀況調查報告

城北鎮是梅江區的農業大鎮,地處梅州城郊,下轄20個村,5個居委,轄區面積120平方公理,其中耕地16930畝,山林面積121162.5畝,總人口55663人,其中農業人口27766人。為更好地發展現代農業,鎮專門組織人員進行了深入調研,通過與農民、種養專業戶、企業老板座談,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分析解剖,現將城北鎮現代農業狀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城北鎮黨委、政府針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緊緊圍繞發展城郊特色農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總目標,以農民增收為中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重點,以農業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貫徹落實黨的農村政策為保障,努力推動城北鎮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穩步發展。

(一)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農業綜合效益日益提高。近幾年,城北鎮始終堅持把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根本性措施來抓,目前全鎮糧經比例達到3:7,主要以種植和養殖業為主,2006年全鎮農業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農業總產值達1.14億元,同比增長1.8%。通過立足市場,因地制宜,加快種類農產品基地建設步伐,使主要農產品的生產向區域化布局、規?;a、產業化經營的方向發展。整體上提高了農業的綜合效益。

1、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種植業。全鎮果樹種植面積10173畝,其中沙田柚5883.7畝;花卉種植面積816畝,主要以培育名貴花木、盆景為主,初步形成了扎田花卉生產基地;蔬菜播種面積18860畝,產量31105.2噸,主要分布在明陽、五里亭、古洲、黃留4 個村;玉米播種面積2045畝,總產641.2噸,其中中村村是較大的種植基地,全年播種面積達到1000畝。

2、依托城郊優勢,做大做強養殖業。全鎮生獵飼養量58876頭,其中年飼養量350頭以上的大戶有20戶;漁業養殖充分利用11座水庫和4個山塘的優勢,全鎮漁業養殖面積達到3368.7畝,總產22421噸;三鳥飼養量1761589只,其中年飼養量1000只以上的養雞大戶有50戶。

(二)爭創龍頭企業,樹立品牌意識,爭取市場入場券。要真正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必須要有龍頭企業的帶動和輻射,城北鎮始終堅持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積極鼓勵農業企業擴大規模,做大做強,全力打造農業龍頭企業,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目前,全鎮有省級龍頭企業1家(梅州市萬事好種養有限公司),市級扶貧龍頭企業3家(梅州市凱雁實業貿易有限公司、梅江區城北金鑫養豬場、梅州市運興實業有限公司麗園農場)。另外干才臍橙基地被省認定為省級龍頭企業培育對象,裕豐食品有限公司和白老桂花木有限公司準備在今年申報市級龍頭企業。這些龍頭企業的建立,不僅解決了本村不少散戶的就業問題,還帶動了周邊農戶從事種養業致富。市場的競爭就是產品的競爭,產品的競爭就是品牌的競爭,城北鎮圍繞優勢產業,做足產品包裝,打響市場品牌,現有2個農產品獲省級品牌認證,分別是干才水庫網箱養魚無公害認證、城北新華僑誼實業公司的優質金柚“中華名優水果”認證。通過品牌認證,使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三)積極建設農村服務體系,加強科技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全鎮現成立了6個協會,即養豬協會、花卉協會、玉米協會(中村)、果樹協會、養魚協會、蔬菜協會。通過充分發揮協會的服務功能,及時為農民提供、解決技術、信息、銷售等問題,為統一農戶的經營模式和組織農產品的流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農民的合作經營和組織能力。同時,通過大力推廣新技術,引進優良品種,加大科技培訓力度(今年分別在銀營、干才、上

村舉辦技術培訓四次),不斷提高了農民的科學種養水平,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的綜合素質。

(四)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有勁,市場流通體系初步形成。全鎮農產品加工企業主要有裕豐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加工生產鹽火局雞、豬肉臘腸、牛肉臘腸、肉圓等)、明陽池順堯米粉面制品加工廠、樂百家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加工生產調味品),通過著力培育這些以畜產品和糧食為主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采取多種措施促使其發展壯大,提高了農產品的精深加工轉化能力,在實現農產品資源轉化增值的同時,吸收了農民就業,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

全鎮現有農產品批發市場3個,分別是鴻興三鳥批發市場、城北農貿市場和五洲城農貿市場,這些市場的建成,為加快發展現代流通業,完善市場帶基地、擴規模的經營模式,逐步建成生產與銷售相連接的流通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業生產水平日益提高。通過堅持加大投入,完善水利設施,改造中低產田等,保持了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逐步完善農村信息網絡,目前成立了鎮級信息服務站,有3個村(玉水、干光、中村)接通了網絡,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農業的現代化進程。

(六)努力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強做好服務工作。首先,鎮黨委、政府把落實好黨的農村政策作為做好農村工作的前提和保證,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政治保障,通過堅決貫徹落實農村稅費改革、減輕農民負擔和土地承包等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使農民的各種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保護,極大地激發了農民勤勞致富的熱情和積極性,農村社會穩定,黨群干群關系良好,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其次,鎮黨委、政府積極為落戶城北的專業戶、老板、加工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如干才臍橙基地的建設、干光裕豐食品廠的建成投產等,從規劃選址、做好群眾工作、提供技術服務、辦理有關證照等,鎮、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供保姆式的服務,在政策、法律范圍內做到有求必應,為這些企業落戶城北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得到了他們的好評。

(七)加強林業資源保護管理力度,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通過加大林業資源保護管理力度,狠抓森林防火工作,穩定林區秩序,使全鎮的森林覆蓋率達到60.6%,充分發揮了森林在涵養水源、水土保持、凈化空氣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態屏障。

二、存在問題

(一)農業投入不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是制約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瓶頸”。歷年遭受的臺風、旱災等自然災害襲擊,均使我鎮的農業經濟遭受不小的損失。不難看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農業生產抵御旱澇自然風險能力低的狀況并未從根本上改變。同時,農村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獲知渠道不多成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制約因素。

(二)農民整體素質不高是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智力因素。在農村勞動力中,經過專業技能培訓的人員少,農民整體素質不高,不僅影響了先進適用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制約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而且影響了農民外出務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農村工業化的健康發展。

(三)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不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是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體制因素。突出表現在龍頭企業規模小、數量少、經營單一,而且現有龍頭企業、農村協會組織和農戶之間缺乏穩定的利益連結機制,對農民的帶動和輻射能力弱,農民發展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不高,農業的標準化、集約化、規?;降?,農業生產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強。

(四)農村經濟發展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是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前,由于缺乏必要的信用擔任機制,農民發展規模種養和農村中小加工企業難以得到必需的資金和信貸支持,影響了農村規模經營和農村工業化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五)農業生產標準化程度低,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是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突出表現在優質農產品比重小,特色農業規模不大,標準化農業生產推進緩慢、農業生產的外向度不高、農產品缺乏品牌、市場流通體系不完善等方面。

三、今后發展思路

(一)加強對現代農業的領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通過健全現代農業組織保障體系,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關于現代農業的工作部署,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一件大事,列入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好。通過調整工作思路,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著力解決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以此來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

(二)積極推進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新機制,推動農村適度規模經營的健康發展。要按照農民“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采取租賃、以地換地、以地入股等形式,在保證承包地農民合法權益和穩定收益的基礎上,扎實推進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穩步推進農村規模種養和中小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深挖農業內部增收潛力。

(三)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一是要進一步抓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二是要切實抓好中低產田改造和魚塘的標準整治;三是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四是加快生態林業建設,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五是大力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充分發揮鎮級信息服務站作用。

(四)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要充分發揮鎮級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和各種協會的作用,通過印發宣傳資料、集中培訓、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培育現代農民,使廣大農民參與到現代農業的建設、發展上來。

(五)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扶持,不斷提高龍頭企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要大力發展龍頭企業集群,培養一批競爭力強、市場占有率高、帶動輻射面廣的龍頭企業。重點是培育發展樂百家食品有限公司、裕豐食品有限公司、扎田花卉生產基地、梅州市萬事好種養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同時引導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充分發揮現有6個協會的作用,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把一家一戶小規模生產組織起來,實現規?;?、專業化、集約化生產,從而增強經營活力,增強農業生產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創利能力,增加農民收入。

(六)多渠道解決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短缺問題。要積極探索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企業和個人參與的新型農村信用擔保機制,加大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和信貸投入,吸收各種社會資本參與到農業生產經營中來,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經濟發展資金短缺問題,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后勁。

(七)大力推行標準化農業生產,加強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積極引導各農產品生產加工龍頭企業和各類農產品生產協會組織開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及相關質量標準認證和衛生注冊認證,大力發展品牌農業。重點是以已經初步成型的花卉、水果、蔬菜、畜牧產業為基礎,規劃建設1個花卉苗木長廊,1個無公害水果長廊,1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1個無公害水產養殖基地,3個無公害禽畜生產基地。同時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市場體系建設,保證農產品生產的貨暢其流,保障無公害標準化農業生產的持續健康發展。

第五篇:農業與農村檔案工作狀況調研報告

為全面提高我縣農業農村檔案工作水平,探索農業農村檔案工作服務“三農”的新途徑,根據縣委學科辦《關于認真做好第二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調研階段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第一階段,縣檔案局局長李美萍帶領縣檔案局有關業務人員,深入金馬等鄉鎮及部分涉農單位,采取現場查看、征求單位領導意見、與基層檔案人員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對我縣當前農業農村檔案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的現狀

xx縣全縣轄5鎮3鄉81個村委會486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0%以上。近年來,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檔案部門和農、林、水、土、民政等涉農部門相互配合,全縣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成效顯著:全縣各鄉鎮機關檔案室管理全部達到四星級以上等級標準;各鄉鎮涉農站所及村委會建檔率達100%,其中已有5個社區和5個村委會檔案室建設達到三星級等級標準;農村第二輪土地延包檔案、土地經營權證補換發檔案、農村稅改檔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等涉及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檔案全部規范建檔,部分已接收進館。

二、我縣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檔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縣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在管理體制、人員和設施設備的配備、經費落實、檔案資源建設及建立檔案工作長效機制方面還存在不足,還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需要。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檔案管理體制不適應發展的需要。農業農村檔案難以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原有的檔案工作體制不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發展的需要。鄉鎮作為一級政權組織,既有齊全的職能部門,還有村委會(社區)、站(所)等單位,但是鄉鎮作為一個立檔單位,其在縣檔案館中只有一個全宗,鄉鎮檔案室作為綜合檔案室,必須集中管理鄉鎮各類檔案。而事實上,鄉鎮各類檔案無法做到綜合管理,而只是保管鄉鎮黨委、人大、政府、群團的文件材料,所轄站(所)等單位的檔案都是分散在各站(所)管理,由各單位自行整理立卷保管,因而難以實現檔案集中統一管理,使鄉鎮檔案無法反映鄉鎮檔案的全貌,阻礙了鄉鎮檔案作用的發揮。

(二)農村基層檔案意識淡薄。多數鄉鎮分管領導和檔案人員對檔案工作的認識相對到位,但多數村委會干部對檔案工作知之甚少。受“就檔案抓檔案”、“重藏輕用”的傳統思維影響,基層單位普遍只重視對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和保管工作,而沒有把農業和農村檔案與“三農”工作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地聯系起來,缺乏主動服務的意識;檔案的價值具有滯后性、潛在性和間接性,導致基層干部群眾缺乏對農業和農村檔案需求的迫切性,檔案工作在他們心目中地位不重要,有的對檔案還不甚了解。上述原因致使農業和農村檔案在服務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方面,還顯得內容單

一、服務不力。

(二)發展不平衡。鄉鎮與鄉鎮之間,站所與站所之間,村與村之間明顯存在差異;鄉鎮檔案工作明顯好于村級檔案工作。

(三)檔案人員變動頻繁、業務不熟練。目前,各鄉鎮檔案人員均為兼職,檔案人員由于兼職過多,不能專心從事檔案工作。加之變動頻繁,檔案人員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難以得到提高,造成檔案業務不熟,難以獨立完成立卷歸檔工作任務,更不能從事對基層檔案業務的指導工作。少數兼職檔案人員甚至把檔案工作當作一種額外工作,敬業精神不強,不能全身心地投身農業檔案工作。

(四)設施設備難以滿足安全保管需要。少數鄉鎮受辦公用房的限制,沒有專門的庫房,綜合檔案室成為了雜物間;部分鄉鎮機關檔案室缺少防盜、防火、防潮、防塵設備;少數鄉鎮檔案室檔案裝具老化、數量不夠,對檔案安全保管極為不利。村民委員會檔案保管條件更差,還存在無房無柜無設備現象,檔案資料分散在個人抽屜里。

(五)歸檔整理和管理還不夠科學。突出的表現在,一是收集不夠齊全;二是整理不規范;三是重文書檔案輕其他如圖片、影像、實物等檔案。

(六)現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較低

5鎮3鄉雖然全部按要求統一安裝了“南天檔案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但目前還處于文書檔案目錄的錄入階段,部分檔案人員對“南天”軟件的操作還夠熟練。多數鄉鎮現代化管理檔案的工作僅僅是處于起步階段,距原文數據庫的建立還任重道遠。村委會一級現代化管理檔案工作幾乎所有為零。此外,服務手段還不夠健全,檔案檢索方法還比較原始。

(七)撤并鄉鎮檔案遲遲未接收進館。撤并鄉鎮檔案的移交和接收制約因素較多,至今尚未接收進縣檔案館,難以確保齊全、完整和不發生安全事故。

三、加強我縣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的對策

針對以上我縣農業農村檔案工作存在的問題,為推動檔案工作切實有效地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按照省委農辦、省檔案局、省民政廳、省農業廳關于印發《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精神,各級檔案部門、縣屬各有關部門、各鄉鎮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正確認識農業農村檔案工作應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強做好檔案工作的責任感,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實際,扎扎實實地做好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

(一)完善機制,統籌規劃全縣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h檔案行政部門要把做好為“三農”服務方面的檔案工作當成檔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認真履行籌劃、組織、管理、監督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的職責,依法加強對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的指導、監督、檢查。要講究工作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宏觀指導與具體指導相結合。要針對我縣檔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加強xx縣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的意見》,要制定和出臺《xx縣村級檔案工作業務建設規范》,《xx縣村級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

(二)加強協作,促進農業農村檔案工作不斷發展。檔案部門、縣屬各有關部門、各鄉鎮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新修訂的《云南省檔案條例》的有關規定,把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納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整體規劃和計劃中,與新農村建設同步發展。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業農村檔案工作的領導,把農業農村檔案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做到在研究部署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同時,強調切實做好農業農村檔案工作;二是在下達有關農業和農村工作的規劃、計劃和任務時,強調將工作中產生的文件材料收集歸檔;三是在檢查新農村建設工作時,同步檢查新農村建設文件材料的歸檔情況;四是要及時解決檔案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不斷加大投入,改善檔案工作條件,為檔案事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

(三)健全機制,強化鄉鎮檔案工作職能。鄉鎮檔案工作是我國農村基層政權組織工作的重要內容,是農業農村檔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鄉鎮要切實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要把檔案工作列入本鄉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列入有關部門的工作目標,與其它工作同布置、同檢查;二是主要領導要經常過問、了解本鄉鎮檔案工作情況,分管領導要落實責任,積極協調理順關系,從人力、財力、物力上對檔案工作給予支持;三是要創造條件,為鄉鎮檔案室建設、村委會(社區)檔案室建設解決好經費、庫房、設施設備等各種實際問題;四是要保持專(兼)職檔案人員的相對穩定,保證他們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履行鄉鎮檔案的行政管理職能,做好對鄉鎮機關、基層站所、村委會(社區)檔案的監督和指導工作。五是要注意收集與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切身利益、農村政權建設、小城鎮建設密切相關的文件材料。以服務為宗旨,依托鄉鎮綜合檔案室積極開展檔案咨詢、利用等服務,為農民查閱利用檔案提供方便,為農業農村工作提供優質服務。

(四)整體推進,全面完成村級建檔升星級工作。村委會(社區)建檔工作是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直接責任主體,也是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的難點和重點。一是各村委會(社區)文書要擔負起兼職檔案人員的工作職責,具體負責本行政村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工作;二是各村委會(社區)要積極籌措檔案工作必須的經費,有條件的要設立檔案室,條件好的要建成檔案、圖書、資料、科技信息合一的綜合檔案室,條件有限的至少要有一組檔案箱柜,確保檔案的安全保管。三是要以檔案管理升星級工作進一步促進村級檔案的規范管理。已完成升星級驗收的要進一步查缺補漏,做好鞏固提高工作,在安全保管、提供利用、搞好服務上下功夫;還未開展升星級工作的,要按照年初縣人民政府與各鄉鎮簽訂的目標責任書要求,按時按質完成升星級驗收工作。各村委會(社區)要建立健全歸檔、保管、借閱、移交制度,并執行到位,維護集體和村民的利益。村委會換屆時,有關人員應進行檔案移交,履行交接簽字手續,不得將檔案資料據為己有或銷毀。行政村撤銷、合并時,應明確檔案的歸屬與流向,防止檔案流失。四是要注重加大農村基層黨群工作、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村務工作、農業生產活動、土地山林管理、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文化建設等活動中產生的各類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力度,并按時整理歸檔,豐富農村檔案信息資源。

(五)加強指導,提高農業農村檔案規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要創新服務機制。檔案部門要按照“農業和農村工作發展到哪里,檔案工作就服務到哪里”的總體要求,抓住新農村建設中的關鍵任務,結合實際,找準檔案工作的切入點,制定出適應本地區特點的具有長期指導意義的規劃,并不斷去發展和完善;要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利用廣播、會議、宣傳欄、印發資料等多種形式,加大《檔案法》、《云南省檔案條例》等檔案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鄉鎮、村干部及農民的檔案意識;要加快農村檔案信息化建設步伐,不斷增強“三農”檔案工作的公共服務能力,逐步使農業農村檔案工作由鄉鎮、村委會建檔工作向整個農村經濟社會檔案工作轉變,實現“三農”檔案領域的拓展。二是要加強督查指導。要針對鄉鎮、村委會(社區)基層檔案人員兼職多、變動頻繁等特點,以通俗簡明實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采取專題培訓和集中輔導的形式,以鄉鎮為單位,集中或分片輔導各村檔案人員整理檔案,提高農村檔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操作技能;要將鄉鎮和村委會(社區)檔案管理情況納入檔案行政執法檢查的內容進行檢查,推動鄉鎮和村委會(社區)規范建檔,保證鄉鎮和村委會(社區)檔案工作的連續性和長效性。三是要培育推廣典型。要善于發現和培養典型,及時總結推廣;要進一步強化鄉鎮機關檔案管理職能,重視抓好撤并鄉鎮的檔案移交工作;要建立村級檔案管理示范點,引導帶動其它村建檔;要建立和完善農業農村檔案工作聯系點,及時了解掌握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新動向,指導和推動農業農村檔案工作的開展。四是要建立農村民生檔案。要結合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發展的要求,切實做好新興農業優勢產業、農業產業化、無公害農產品、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等活動產生的文件材料、科技資料和特殊載體(錄音、錄像、照片、電子文件)資料的歸檔和利用工作。加強對行業協會、經濟聯社、專業合作社、規模種植(養殖)戶等新經濟組織的建檔及開發利用的指導工作,充分發揮其在農村生產和管理中的作用。

總之,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是一項復雜、難度大的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制約因素多,存在意識、體制、人才、資金等諸多歷史和現實問題。只有想方設法多方配合,采取一切有效途徑和方法,克服重重困難,才能進一步做好農業農村檔案工作,更好地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民主生活會的批評意見下一篇:民政局下半年工作計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