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業品牌發展計劃

2022-07-25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總是在不斷的征程之中,一項工作的結束意味著新的工作的開始,而只有好的計劃才能讓我們在新的工作中找準方向,那么什么才算一份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業品牌發展計劃》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第一篇:農業品牌發展計劃

發展品牌農業促進農民增收

縣政協常委劉樹平

品牌是農產品進入市場的“身份證”,品牌農業是一個涵蓋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具有完整的標準化體系,并以優質產品和良好服務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發展觀,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今年年初,縣委、縣政府堅持實施生態立縣戰略,按照“創品牌、增效益、擴影響”的要求,治理大生態,改善大環境,促進大增收,唱響了品牌農業的時代新曲,永和的品牌農業進入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

一、品牌農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縣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耕地面積43萬余畝,總人口6萬余人,農業人口達4萬多人。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按照“龍頭舉起來,基地建起來,中介活起來,品牌亮起來,農民富起來”的農業品牌化工作目標,樹品牌產品,建品牌基地,全縣品牌農業出現了可喜的局面。當前以優質紅棗、優質核桃為主的基地建設初具規模,以久興源公司、四季鮮食品有限公司、紅棗公司為龍頭的一批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正在發展壯大,以紅棗、核桃、小雜糧為代表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中介作用日益凸現,形成了“公司十中介組織十基地十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目前,“永和條棗”獲得了綠色產品認證,永和面粉達到了省食品安全QS-B級標準。原本養在深

閨無人識的農產品從此被點“食”成金,在給企業帶來效益的同時,更是給農民增收,不斷提升永和作為農業縣的整體實力。

我縣品牌農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尚處于起步階段,農業品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效應還未充分顯現,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具體表現為:

1、有名無牌,缺乏競爭優勢。近年來,我縣有不少農產品名氣很大,但由于傳統思想的束縛,時至今日,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不僅影響產品的銷售和價格形成,而且制約著規模的擴大。如河澮里的紅棗、莊子坪的西瓜雖在我縣久負盛名,但沒有進一步加工生產,更談不上商標名稱,難以有效占領市場。

2、有牌無量,沒有形成規模。目前我縣一部分已注冊商標的農產品和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制品,有的雖已小有規模,但自給有余,外銷不足,如芝河液、酸棗汁、順康醋等產量有限,難以發揮品牌效應。

3、企業規模小,帶動能力弱。如四季鮮農副產品加工企業,主要生產糯玉米系列產品,其加工能力僅有5萬余斤,而全縣玉米主要依賴于外銷。這類企業不僅加工能力低、規模小,而且只停留在原料和初級產品的粗加工上,難以帶動該產業的規模擴張。

4、宣傳滯后,市場開拓不力。由于缺乏宣傳意識,不少產品“藏在深閨人未識”,質優卻無銷量,名牌效應沒有

得到充分發揮。

二、對策與建議

1、立足農業資源優勢,全面樹立品牌意識。品牌意識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包括市場意識、商標意識、信譽意識、質量意識、科技意識、宣傳意識和保護意識等方面內容。品牌是無形資產,是市場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消費者認牌購物已日益成為時尚。全面樹立品牌觀念、增強創名牌意識是我縣農業品牌得以順利實施的先決條件。各級政府應將實施農業品牌戰略,作為農村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媒體和中介渠道進行宣傳,一是向消費者傳遞綠色產品的質量和特色信息,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產品的認知度;二是幫助廣大農民改變陳舊觀念,接受市場經濟是品牌經濟、市場農業是品牌農業的新觀念;三是讓企業充分認識到創品牌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關系自身持續發展的大事,積極引導企業爭創著名商標。

2、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提升農業品牌質量。按照打造“綠色生態、綠色產業、綠色產品”的思路,圍繞芝河生態精品園區、桑壁綜合農業園區和閣西垣高效農業園區,積極組織科技人員著手制定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生產標準規范,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配備必要的檢驗監測設備,實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從源頭環節監控產品質量。做到質量有標準,過程有規范,銷售有標志,市場有監測,安全有追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建立對農民有說服力、對周邊有帶動力的農業標準化示范園

區,實施種植、農藥規范化管理,實行技術標準化生產。突出優良品種、測土配方施肥、物理生物防治病蟲等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帶動農業基地規模發展,為農業創品牌奠定堅實的基礎,以此推動品牌農業發展。

3、培植經營主體,壯大品牌基礎。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業品牌經營的主體和核心。一是要建立農業品牌激勵機制。品牌農業的培育、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推動扶持,更需要政策的引導??h上要對創農業品牌的加工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在資金、稅收、補貼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二是注重培育壯大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對已建成的龍頭企業,支持其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加大新品牌、新技術的研發力度,促使其加工產品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化;對于尚處于建設中的龍頭企業,積極申請爭取項目資金,拓寬籌資渠道,加快建設進度,爭取年內投產達效。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吸引省內外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資本進駐我縣農業園區,以“優質服務入駐企業、入駐企業就是招商窗口”為理念,形成投資的“洼地”,產生良好的集聚效應;三是加快發展專業合作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搞活農副產品流通的主力軍,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催化劑。各級領導要把建設專業合作組織放在與龍頭企業同等重要的位臵,堅持邊發展邊規范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專業合作組織在融資、服務、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運作機制。定期不定期對會(社)員進行無償技術培訓和業務指導,組織會員外出參觀學習,使專業合作組織成為農業品牌的又一主體和生

力軍。

4、營銷品牌,放大品牌效益。發展品牌農業,開拓市場是關鍵,我們不僅要創名牌,而且要把已有的牌子推出去,在銷售中讓市場接受,在消費中讓人們喜愛。一是要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廣告、新聞等各種媒體手段不斷擴大永和名牌農產品市場知名度;二是要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組織龍頭企業和中介合作組織參加各種農業交易會、農業博覽會、農產品展銷會、項目洽談會,幫助他們開拓市場,解決只做產品不做市場的矛盾,尋求廣泛的合作機會,全力擴大品牌影響,以品牌吸引消費,以名牌搶占市場;三是建立完善的市場銷售網絡。據調查,有品牌的農產品一般比赤膊產品溢價20%。因此,我們要把品牌建設作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推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環節,切實加以推進。農業品牌的價值,最終體現在市場銷售量和銷售額上。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農產品的推廣,建隊伍、登酒店、入超市、設窗口,建立完善的市場銷售網絡,增強信息溝通,搞好產需對接。

農業品牌化的序幕已經拉開,號角已經吹響,乘保持黨的純潔性教育的東風,堅信勤勞淳樸的永和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力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旅游興縣“三大戰略”的沐浴下,將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新步伐,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實力提升、民生殷實、生態優美、社會和諧的綠色新永和宏偉藍圖將會成為現實。

最大紅薯——單株73公斤醴陵農民肖新志展示的一株73公斤重的“巨無霸”紅薯,成為本屆農博會的一大亮點。

最貴大米——每公斤近60元湖南首個“超泰米”——“沁香1號”,在本屆農博會上成為最貴

的米,其2.5公斤包裝的“沁香1號”,零售價為148元,折合每公斤近60元。

最貴蜂蜜——每公斤1600元由明園蜂業推出的尊品活性蜂王漿,每桶(300克)售價480元,堪稱全國最貴的蜂蜜。這是該產品首次亮相農博會,其原料采用的是洞庭湖區早春油菜王漿,全年僅產1000桶。原本養在深閨無人識的農產品從此被點“食”成金,在給企業帶來效益的同時,更是給農民增收,不斷提升永和作為農業縣的整體實力。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有品牌的農產品一般比赤膊產品溢價20%。因此,我們要把品牌建設作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推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環節,切實加以推進。”

第二篇:福建省農業廳實施品牌帶動戰略促進品牌農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品牌帶動戰略,促進品牌農業發展,既順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也符合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是建設海峽西岸現代農業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的迫切要求,也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舉措。我省有許多具有鮮明地域特征和文化內涵的特色農產品,創建和做強做大農業品牌具有巨大潛力,為進一步加快品牌農業的發展,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我省農產品質量水平和競爭力為核心,以龍頭企業為主體,以特色產業基地為基礎,發揮產業優勢、區域優勢和特色優勢,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培育、整合、保護、提升農業品牌,為發展海峽西岸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支撐。

大力挖掘、培育名特優新農產品形成品牌,從2008年開始,每年爭取培育認定20個以上具有示范性的省級名牌農產品。整合與做強做大一批知名度較高的農業品牌,每年爭取提升3-5個現有品牌成為國家級農業知名品牌。力爭經過3年的努力,到2010年樹立起全行業的質量觀念和品牌意識,從根本上提高我省農業行業的整體素質,增強我省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能力。

二、工作重點

(一)糧油產品

重點培育優質稻米,優質、專用、加工型甘薯、馬鈴薯、果蔬玉米和優質加工型花生等名牌產品。

(二)園藝及特色產品

水果產品:重點培育柑桔、龍眼、荔枝、香蕉、枇杷、橄欖、梨、柰、李、桃等水果名牌產品,推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

茶葉產品:重點培育烏龍茶、綠茶、白茶名牌產品,促進茶葉產業集群發展。

蔬菜產品:重點培育出口蔬菜、城郊優質蔬菜和高山反季節蔬菜名牌產品,推進蔬菜規?;a、產業化經營。食用菌產品:重點培育蘑菇、香菇、銀耳、白背毛木耳、草菇、雞腿菇、毛木耳、杏鮑菇、茶薪菇、白色金針菇、姬松茸、秀珍菇等名牌產品。

其它產品:積極培育太子參、旱半夏、春砂仁、一見喜、八角茴香、巴戟天、蓮子、青蒿、厚樸等名優藥材名牌產品。

(三)禽畜產品

重點培育上杭槐豬、莆田黑豬、長汀河田雞、連城白鴨、福建兔、莆田白絨烏骨雞、德化黑雞等地方特色畜禽名牌產品。同時,依托畜禽生產主產區,建立閩西生豬,閩中肉牛,閩北乳品,閩中、閩南水禽及蛋品,閩西、閩北肉雞為區域特色的畜產品加工產業帶,以福清、海滄、晉江、龍海、仙游、新羅、延平、光澤、沙縣、長汀等為重點發展區域。進一步培育和鞏固我省已有一定基礎的肉制品、禽蛋制品和乳制品名牌產品。

三、主要措施

(一)抓龍頭,培育品牌主體

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行業協會、種養大戶是打造農業品牌的主體,培育品牌必須抓住主體中的“龍頭”。一是要抓農業產業化龍頭,壯大品牌規模。通過扶持產業化龍頭企業,著眼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以龍頭企業規模數量的增長、帶動輻射能力的增強,促進形成一批具有區域優勢,起主導、支柱作用的農業品牌。二是要抓農產品加工龍頭,提升品牌競爭力。通過扶持培育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著力推廣應用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著力推動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增強加工企業對品牌農產品的加工轉化能力,提高品牌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強加工企業自身品牌產品的影響力與競爭力,形成用品牌、創品牌、樹品牌的良好意識與觀念。

(二)抓基地,夯實品牌基礎

基地是建設品牌農業的基礎。要按照我省三條特色農業產業帶、四大主導產業和九個重點特色農產品發展區域布局的要求,做好品牌農業基地建設的總體規劃。根據我省產業特色,結合發展 “一村一品”,著力加強水果、茶葉、蔬菜、食用菌、中藥材和畜禽等特色產品的基地建設。要從各地的資源特點和區位優勢出發,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選準和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經濟效益好、市場前景好的主導產業和產品,擴大生產基地規模,在每年重點續建、新建50個省級標準化示范區的基礎上,采取多種形式,積極扶持和創辦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品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并將品牌農產品的培育開發納入各類農業基地建設、區域綜合開發、農業產業化經營、技術推廣和技術改造等項目實施中,予以重點扶持。

(三)抓認證,提高產品質量

質量是建設品牌農業的核心。一要做好產品質量體系認證。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突出抓好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體系和農業標準化技術推廣三大體系建設,做到質量有標準,生產有規程,產品有標志,市場有監測。規范產前、產中、產后的配套生產技術標準,制訂嚴格的產品質量標準,穩定農產品的內在品質。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內同行領先水平的標準,開展國際通用的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良好生產規范(GAP)、質量管理體系(ISO)等體系認證,推廣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注冊制度。二要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爭取到2010年,果、茶、菜、菌等大宗農產品優質率提高10%以上,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率分別達30%、5%、0.5%。三要抓名牌農產品的認定認證,成立福建省名牌農產品評審委員會,研究制定并頒布實施《福建省名牌農產品評選認定管理辦法暫行規定》和《福建省名牌農產品標志管理暫行規定》,做好名牌農產品評選認定。評選實行動態管理,優勝劣汰,每年評選一次;四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及配套法規,加強認證產品的證后監管和質量監測,規范農產品包裝標識管理,逐步推行無公害農產品強制認證和市場準入。

(四)抓經營,擴大品牌效應

要善于利用媒體廣告集中宣傳、推介我省農業品牌,重點介紹品牌戰略、品牌產品、品牌政策、品牌信息等,既引導企業提高對品牌的認識,重視對品牌的宣傳、推介,又提高公眾對品牌形象的認知度和美譽度。要認真總結各地農產品品牌建設的做法和經驗,挖掘一批先進典型和有說服力的案例,以多種形式報道企業創品牌的先進經驗,樹立榜樣,現身說法,不斷提高全社會的品牌意識,營造一個推動名牌發展的良好氛圍。要在福建農業信息網等涉農網站上開辦品牌農業專欄,廣泛運用現代配送體系、電子商務等方式,開展網上展示和網上洽談,增強信息溝通,搞好產需對接,要利用博覽會、招商會、網絡營銷、專題報道、展銷會和公共關系等多種促銷手段,經營推銷品牌。通過網上洽談、信息發布、供需見面、座談、簽約、聯合倡議等形式,把經過“三品”認證、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內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名牌農產品推向社會,以品牌的有效運作不斷擴大品牌效應。

(五)抓合力,優化發展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品牌農業健康快速發展的保障。一要加強對品牌農業工作的領導。二要加強對品牌農業的政策扶持,爭取有關部門加快完善有關農業品牌的立法和規則,重點研究和解決農產品創品牌中的問題,制定產業、稅收、金融等優惠政策,爭取銀行加大信貸支持,爭取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扶持我省重點農產品品牌基地建設和品牌培育。開展重點品牌推薦表彰和獎勵活動,對獲得省級名牌農產品企業給予適當獎勵,調動企業和生產經營者創建農產品品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要做好品牌的整合,針對當前品牌“多、雜、散、小”的問題,突出主導產業和產品特色,加強品牌評選的有序引導,積極推廣市場化手段整合品牌的做法,凸顯品牌知名度。四要優化服務,做好品牌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信息和技術、人才服務,廣泛開展品牌農業知識培訓,對不同的企業進行分類指導;加強品牌農業發展所需人才隊伍建設,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提高農業企業家、農業科技人員、農民在創建品牌過程中的整體素質;促進企業全面加大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樹立品牌形象,爭創名牌。五要加強品牌標志使用權、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和監督管理,積極開展多部門、跨區域的聯合打假活動,加大對假冒品牌的打擊力度,堅決抵制各種盜用名牌等違法活動,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

第三篇:實施品牌戰略發展現代農業

蔡金華, 劉照亭 ,王敬根, 曲直

(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所江蘇 鎮江212400)

摘要:農業是傳統的基礎產業,如何向現代農業轉變,改變封閉的自給自足經營方式,品牌戰略的實施是一大契機,是生產與發展中現代意識的體現,必將有力地推動農業向前發展。

關鍵詞:品牌;品牌戰略;農業現狀;現代農業

Promote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y Actualizing

Brand Strategy

Caijinhua,liu zhaoting , wang jingeng,que zhi

(Hillground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institute of Jiangsu ,zhenjiang212400 ,China)

Abstract:Agriculture, a traditional basic industry, how transform to modern agricultural, how to change closed self-sufficiency business procedure. Brand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a great turning point, embodiment of modern thinking under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evitably give a big push to the agriculture move forward.

Key words: Brand;brand strategy;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e;

modernagricultue

經濟社會,品牌讓人們耳熟能詳。品牌,是商品的商標或名稱,留給消費者的綜合印象。知名品牌是企業信譽的象征,是商品質量的佐證,是對消費者的承諾。品牌賦予商品核心競爭力。實踐表明,知名品牌商品占據市場銷售份額,通常倍加于其他同類商品。

農業生產,不同于工業,其根本特點是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的相互交織,對外界環境和自然條件具有特殊的依賴性[1]。它決定了農業生產中農產品的生產增加了非人為因素,農產品標準化生產中,對農藝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農產品貿易全球化,使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創立農業品牌,走品牌營銷之路,能使我國農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實施品牌戰略,是改變我國封閉的、自給自足經營方式的傳統農業,朝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大契機,必將有力地促進我國農業向國際化、標準化、產業化邁進。 1農業現狀分析

1.1農業發展狀況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我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大國。發展農業生產,繁榮農村經濟,是當今社會的首要任務。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堅持 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基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持保障農民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才能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

收稿日期:2009-4-10初稿;2009-6-5二改稿

基金項目: 鎮江市科協軟科學研究項目和鎮江市科委科技攻關項目(RK2008010)資助。

作者簡介:蔡金華(1965-),男,研究員,研究方向江蘇丘陵農業發展。E-mail:zjnkscjh@sina.com1

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歷史引領社會踏上現代化道路。農業生產也面臨著現代農業向傳統農業挑戰。改革開放以來,各地政府廣泛宣傳黨的惠農政策,我國已基本解決了糧食供給平衡問題;農業投入加大,強化了農業基礎設施和物質技術裝備;認真調查研究,管理體制和經營方式逐步完善;大膽試驗、示范,加強引進吸收,熱心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我國農業,在生產能力、加工能力、流通貯運能力、科技普及程度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國農業在世界上,應屬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人均耕地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水資源只相當于世界水平的五分之一。人多地少,尤為突出。目前,發展農業是世界各國繁榮國民經濟,保持社會穩定,改善居民生活,推進文明進步,維護國際和平的戰略任務。世界發達國家都相繼實現了以農業科學化、集約化、社會化和商品化為主要特征的農業現代化。我國要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需要提升農業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優化農產品流通環境。農業品牌戰略的實施,將會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

江蘇丘陵農區,地處長江中、下游,區內光、溫、水資源比較充裕,低山、崗塝蜿蜒連綿,河流、溝壩水網密布,長江貫通其間,豐富的自然資源,為農業的全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2]。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以來,激發起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地方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科技部門的配合下,結合地方農業特點及自然條件,積極開發、生產“名、特、優”農產品。幾十年來,我省丘陵農區,涌現出許多具有現代農業雛形的生產專業戶或“小農莊”、“小農場”。農產品生產有規模、上質量,生產操作有規程上標準。如江蘇句容市白兔的草莓生產,不只是出現規模經營的專業戶,而且出現了由農戶發起、政府牽 頭成立的草莓生產專業合作社,圍繞草莓鮮果的供產銷,解決生產技術、種苗供應、市場營銷等問題。諸如此類的農業專業化生產,已比比皆是。進一步拓展市場,增強市場競爭力,使農民持續增收。創立農業品牌,生產名牌農產品,已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

1.2 農業品牌現狀

農業品牌是指在某區域內受消費者普遍認可和接受的未加工或只經過初加工農產品的著名商標或名稱。她蘊含著產品生產者組織者現代管理理念,創新科技的運用,整合了該區域內農業自然條件和人文特點,并極具個性。以1971年我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為起點,我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升,以對外開放為轉折點,我國對外貿易全球化,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農產品的國際間貿易也不例外。農產品的市場競爭歸結為品牌的競爭。農產品爭創品牌已經成為當今市場競爭的一大潮流。

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注冊農產品商標近40萬件,約占總數的13%,前15年遞增速度,約是總數的一半。以2008年4月農業部頒發的《關于加強品牌農產品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為標志,說明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和名牌農產品即“三品一標一名牌”為主體的農業品牌建設,已從無序競爭、探索開拓階段進入到規范管理、認證監督階段,也說明了我國農業生產日趨國際化、市場化、標準化?,F代農業,是以農業生產的產業化為特征,農業產業化是以農產品生產的龍頭企業為依靠。一批在農村經濟建設中成長起來的龍頭企業,是農業品牌建設的基礎力量。我省“十一五”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規劃中提出:“要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做大品牌,做強企業。強化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和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管理,加大企業標準、產品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的宣傳貫徹力度,提高產品質量,打造具有江蘇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創建品牌龍頭企業。”這為我省的農業發展和農業品牌建設,指明了方向。創立農業品牌,要以管理精細的龍頭企業為后盾,先進技術為保證,嚴格的操作規程為標準。近年來,我省農副產品注冊商標已超過2萬件,名牌農產品以加工型農產品為主,涉及糧食、畜禽、水果、蔬菜、水產等農業產業。具有品牌農

產品,多半是擁有著名商標的龍頭企業生產。

2 目前農業品牌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農業品牌起步較遲,農產品著名商標較少,發展較慢。近年來,中央出臺了相關政策,各地政府紛紛響應,制定了有關管理辦法,以增強品牌意識,狠抓農業內龍頭企業的建設。但目前農業品牌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2.1 存在問題

2.1.1 農業品牌意識淡薄

農業龍頭企業是創立農業品牌的主體,然而長期以來,農業發展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忽視對農業品牌的創立和維護。我國農民,現科學文化素質尚處于較低水平,思想守舊,缺乏品牌意識;大多數農業基層管理人員,對農業品牌認識模糊,受“農產品生產自然條件影響大,質量難保證,產量高就行,不要什么品牌”,從而不能很好地關注農業品牌的創立。

2.1.2 農業品牌發展滯后

品牌農產品的生產,對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有著較高的要求,農業基礎設施是農業品牌建設的必要條件,生產要素的高效使用,是創立農業品牌的前提。我國農業雖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基礎設施的環境條件還有待改善。農業產業化較低,農業標準化不普遍,都使得農業品牌發展相對滯后。

2.1.3 農業品牌維護乏力

品牌是企業永恒的無形資產,創立品牌,有的需要付出幾代人的努力,有的需要難以計數投入。市場混亂,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現象,直接損害了名牌農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利益,因此,農業品牌維護要求有良好的流通環境和市場氛圍。要求執法、監督部門按嚴格的農產品質量體系,把好市場關口,支持農業品牌的維護。

2.2 相應對策

2.2.1 強化品牌意識,加大農業品牌宣傳力度

農業發展,其根本目的是為社會提供“名、特、優”農產品。農業產業化的不斷深入,創立農業品牌日顯迫切。要廣泛宣傳,牢固樹立品牌觀念;要抓住重點,有計劃地發展農業品牌;要善于輿論疏導,改變傳統、陳舊的農業生產觀念。

2.2.2 改善環境條件,重視名牌農產品生產

應加快培育地方重點產業和優勢產業,開發名優農產品,形成地方農業生產的特色化。要改善農業基礎設施,重視科技創新,充分運用生物工程等先進科學技術,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抓好農產品生產標準化建設,有效使用農業生產要素,生產地域特色明顯、技術含量高的名牌農產品。

2.2.3 加強政府扶持,擴大農業品牌投入

在有些農業品牌建設較早的地方,提出了:“創立一個品牌,帶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的口號,這是品牌扶農、品牌助農、品牌興農的映照。從生產到流通,從名不經傳到家喻戶曉,創立農業品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既要有強大的龍頭企業,又要有完備的輿論導向,更要有政府扶持。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沒有傾斜于農業品牌政策,優質農產品只會“叫而不響”。

2.2.4 培養一支創立、維護農業品牌隊伍

創立、維護農業品牌同樣離不開人才。農業品牌建設中的農業標準化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和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貫徹落實,需要有一定層次的人才來把握。要造就一批創立、維護農業品牌人才,為農業品牌化努力開拓,為農業品牌保駕護航。

3 實施品牌戰略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客觀要求

品牌戰略,是經濟社會發展到商品化、市場化,產品生產達到產業化、標準化后,企業或組織,以突出地方特色,整合區域內資源優勢,以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方式,尋求競爭優勢和溢價,涉及生產、流通的總體部署。實施品牌戰略,就是在一定時期和區域內要社會認知和肯定品牌產品。農業品牌產品的生產,以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標準化生產,龍頭企業串聯起分散經營農戶,形成一條完整的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提高農業生產率和效益。實施品牌戰略,是發展現代農業,緩解社會化大市場和分散農戶經營矛盾,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客觀要求。

3.1發展現代農業的現實需要

從實際情況來看,可以說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最難的是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農業品牌,要求名牌農產品生產符合標準化,銷售市場化,是農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需要。

3.2 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途徑

名牌農產品要得到社會認知和消費者的認可,農業品牌要具有知名度、美譽度。生產者必需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吸收先進管理經驗,才能在市場上投放優質優價的農產品。品牌農產品在消費群體中產生了偏好,有了吸引力,穩定住了客戶群體,那么品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就會大幅提高。

3.3 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的來源

樹起一個品牌,能拉動一方經濟。農業品牌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整個產業鏈條中,各生產要素合理配置,通過實施品牌戰略,能延伸種養加產業鏈條,不斷挖掘出農產品深加工潛力,農產品生產更精細,質量更上乘,市場更追捧,附加值能倍加抬升[3]。

3.4 加速科技創新的動力

品牌農產品的生產,離不開高科技。創立農業品牌,首先,是優質優價的農產品。而先進科技的運用,是創立品牌的保證,它能有效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使企業或農戶取得最大效益。因此,實施品牌戰略,能刺激科技不斷創新和推廣運用。

3.5 增進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的依靠

農業品牌的創立,使地方的“名、特、優”農產品獨樹一幟,分散農戶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實現農業生產區域化、專業化和產業化。品牌農產品開拓了廣闊市場,產生了良好商業聲譽,“名牌效應”惠及廣大了農戶。農戶在與企業合作中,通過訂單生產或合資入股,擴大生產規模,增加了農業生產抗御自然能力,合理價格收購、統一品牌銷售,規避了農業生產的市場風險。

4實施品牌戰略,勢在必行

據調查,最近幾年,我國農產品年銷售總量的30%,是通過各地超市售賣。超市銷售業態在我國出現僅有十多年,表現勢頭異常迅猛。這樣的商業狀況,在美國,用了60年,歐洲,用了40年。我國農產品銷售由農貿市場流向各大超市,是國際國內諸多影響因素所致。我國“入世”后,農產品的經營也同樣接受經濟國際化、市場全球化的洗禮。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銷售業態“升級”,農產品競爭有了更“高檔”的平臺,農業企業爭創品牌。

4.1 實施品牌戰略,順應經濟國際化趨勢

進入2000年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WTO),與世界上數以百計的國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經濟交往,這為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邁入國際化的軌道,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通過實施品牌戰略,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必須按照食品安全規范來管理,農業生產的產業化,農業品牌產品,不只是提供國內市場,而且躋身國際市場,參加國際間競爭。

4.2 實施品牌戰略,適合國內農業發展形勢

我國農業發展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時期,由于受長期的“小農經濟”思想影響和陳舊的“小而全”生產方式束縛,對農產品的生產一直只是注重產量,不講究質量。實施品牌戰略,突出質量管理,對農業生產要素的使用,流通網絡的建立及包裝宣傳營銷策劃,無不有著更高更嚴格的要求,確實有著“創立一個品牌,拉動一方經濟”的功效。

4.3 實施品牌戰略,符合現代農業要求

“叫得響”的農業品牌,是農業龍頭企業的重要資源,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它基于現代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運用,源于消費者的認可,成于社會的信譽。創立的品牌,其重要性遠遠大于產品本身。高產、高質、高效是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實施品牌戰略呼應了這一要求。通過實施品牌戰略,把農業生產帶入生產專業化、管理科學化、發展規?;?、經 營一體化、服務社會化的良性循環[4]。

4.4 實施品牌戰略,引領農業發展方向

實施品牌戰略,是搞好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步驟,是實現品牌農產品優質優價的重要手段,是促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廣泛推廣運用的重要方法。要使區域內農產品成為知名品牌產品,勢必要求企業對農產品從實用性、安全性、適口性、營養性、經濟性等方面來考慮,對農業生產從區域化、產業化、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等方面來管理。

4.5 實施品牌戰略,能有效地解決“三農”問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先面臨的是“三農”問題,要在短期內提高農業抗御災害能力,改善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落后狀況,解決農村勞動力過剩,農民整體科學文化素質差、收入低的問題,實施品牌戰略,能使企業在競爭中增加農業生產能力,促進科學技術發展,壯大了企業實力[5]。以“龍頭企業”為依托,被帶動的廣大分散經營農戶,增加了收入。各種專業合作組織的興起,供產銷“一條龍”,生產、市場相鏈接,使城鄉社會經濟逐步融合,為現代農民自身素質的提高給予了更多的機會。

4.6 實施品牌戰略,我所的新嘗試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上級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原有試驗基點的基礎上,我所領辦了江蘇丘陵地區農業科技示范園。農業科技示范園,從國外引進多種江蘇丘陵地區適生果樹樹種,并研究形成了各樹種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體系,技術標準趨近國際先進水平。2008年我所把品牌戰略作為重點來抓,重實干,重成效。制定了“農業品牌三年發展規劃”,啟動了地方資源的品牌整合工作。以點帶面,成園掛牌,發展專業農戶,組建“聯合艦隊”,發揮農業品牌優勢?,F已在蘇南、蘇北六個市縣掛牌,面積逾350hm2,提出了品牌管理辦法。掛牌的“萬山紅遍”,已獲省農業著名商標。這為地方農業發展,為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運用,為更好的實施品牌戰略,提供了保障。

5結語

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于上世紀80年代初,按所處地理位置和農業氣候特點,在省級農業區劃基礎上,掛牌的農區所。改革開放以來,在地方政府領導下,在上級主管部門支持下,緊緊圍繞著丘陵農區的特點,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方優勢,積極發展江蘇丘陵林果業。在省級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的十余年,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基礎上,企業“萬山紅遍”已注冊為省級著名商標,在江蘇丘陵地區迅速發展。“萬山紅遍”借實施品牌戰略之際,領著中、小農戶,走現代農業之路。發展現代農業,是改造傳統農業,實施品牌戰略,能加快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和生產綜合能力;能優化現有農業生產布局和生產結構;能依靠農業科技支撐體系,實現農產品的優質化、高效化;能營造農業發展的國際化、標準化、產業化新格局。

參 考 文 獻

[1] 朱道華.農業經濟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2]蔡金華,劉照亭,等. 農業科研單位創辦科技示范園的實踐與展望[J].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08(12):157-160.

[3]朱禮龍.農業產業化主體價值創新及科技成果轉化[J].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2(2): 5-7.

[4]陳剛.論農業產業化經營及名牌戰略[J].經濟論壇, 2005(4): 82-83.

[5]溫鐵軍. 新農村建設新在哪里[J].決策與信息, 2006(4): 32-33.

第四篇:關于加快發展廉江品牌農業的思考

賴炳琨

品牌農業是特指生產著名農產品牌子的農業。發展名牌農業是加快農業生產轉型升級,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迫切需要。發展品牌農業能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能促進商品農業和創匯農業的發展,能加快農業產業化和集約化進程,能增強農產品競爭力和農村綜合經濟實力,能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和出路問題??傊?,發展品牌農業是發展農業生產和發展農村經濟的必由之路。

2006年11月,在廉江紅橙•旅游文化節期間評出廉江紅橙、茗皇茶、廣海雞、紅楊桃、珊瑚飼料、勞福茂茶、廣良荔枝、良梅茶、湛綠辣椒、源蕊鴨蛋等10個農產品優秀品牌。同時,還先后有廉江紅橙、茗皇茶、廣海雞、梅占茶、紅楊桃、勞福茂茶、日升荔枝、蜜糖荔枝等8個產品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有廉江紅橙、茗皇茶、廣海雞等獲得廣東省著名商標稱號。幾年來,通過實施品牌戰略,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發展。2011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122.42億元,比2005年增長1.3倍,比上年增長7.6%。

然而,在發展農產品的數量、質量、效益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品牌效應不夠明顯。筆者認為,要加快發展農業品牌農業,必須切實做到:

(一)實行基地化生產。無論種植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都

要搞基地化生產。重點抓好水稻、花生、糖蔗、蔬菜、水果等五大產業為主導產業。選擇適合當地生產的五大產業中的20多個品種為主導品種,搞專業化、集約化、基地化生產。像安鋪鎮、營仔鎮那樣搞萬畝水稻創高產示范基地,像青平鎮、高橋鎮、石頸鎮那樣搞萬畝紅橙種植基地,像良垌鎮、吉水鎮、石城鎮、石角鎮那樣搞萬畝荔枝、龍眼種植基地,像石城鎮、橫山鎮、新民鎮那樣搞萬畝蔬菜種植基地。這樣就形成基地化、集約化生產格局。

(二)堅持產業化經營。堅持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調整產業布局和產品結構,培育拳頭產品,建立農業商品生產基地和專業化市場,實行農工技貿一體化經營,將千家萬戶的小生產納入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行列,形成基地+農戶、公司+農戶、企業+農戶、市場+農戶的產業化生產格局。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目前,全市擁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湛江市級農業龍頭企業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31個,合作社成員2868人。這些都是“一企一品”、“一社一品”專業化生產的領頭關。像省級農業龍頭企業茗皇茶業有限公司那樣,由公司出資金、出技術、出種苗,農戶出土地、出勞力、出管理,由公司統一收購產品加工銷售?,F已引種優質名茶1萬多畝,帶動農戶1000多人種茶致富。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推廣名優化品種。在發展農業生產過程中,要千方百計引進種植名、優、稀、特、新品種。如水稻推廣種植培雜泰豐、培雜豐

2、汕優3550、特優

524、湛優2

26、豐美占、桂農占、粵香占、華航絲苗、粵晶絲苗等優良品種?;ㄉ茝V種植粵油

7、粵油

13、汕油

27、汕油71等優良品種。糖蔗推廣種植新臺糖1號、新臺糖16號、新臺糖25號、福農15號、粵糖86/36

8、粵糖93/128等優良品種。紅橙推廣種植脫毒無病無核少核種苗。荔枝以種植妃子笑、白糖罌、白臘、桂味、雞嘴荔、蜜糖荔為主。龍眼主要種植儲良、石硤、廣良。香蕉種植威廉斯、931等名優品種為主。辣椒種植新豐、蕭豐、湘研、茂椒等系列雜交種。青刀豆以雙青12號為主。這樣,就能迅速提高單產和總產,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四)實施科學化管理。一要建立健全科技服務網絡。主要是市、鎮、村委會、自然村和科技示范戶等五級農科服務網絡,每級都有專職或兼職科技人員。目前,全市有專業農技人員300多人,兼職農技人員2000多人。要充分發揮他們在科技推廣、科技示范中的積極作用。二要層層辦好科技培訓班。重點辦好糧、油、糖、蔗、果等種植管理和農藥施用技術培訓班。邀請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等單位專家、教授前來講課,傳授科學種田新知識、新技術,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素質,使之更好地推廣先進適用技術。

如水稻推廣標準化栽培技術,廉江紅橙早結豐產技術,青刀豆標準化栽培技術,水稻“三控”施肥科技,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10多項技術為主推技術。三要充分發揮群眾性科協組織的作用。全市已擁有水稻、糖蔗、花生、紅橙、荔枝、龍眼、香蕉等技術研究會或技術協會30多個,會員1000多人。要經常組織他們開展技術研究和經驗交流,及時解決科學種田中遇到的新問題。四要加大技術投入。把科學研究、科技試驗、科技應用等經費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并按時劃撥經費,確??萍蓟顒拥恼i_展。

(五)搞好社會化服務。一是抓好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轉服務。堅持推行專業承包經營,鼓勵跨地區、跨行業承包;同時本著自愿、依法、有償的原則,大力鼓勵農村土地使用權在農戶之間流轉,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二是抓好種子種苗服務。積極扶持農業局、農科所和各鎮農技站大量繁育優良種子種苗,供農民推廣種植,堅決杜絕偽劣種子種苗進入田間地頭。三是抓好市場銷售服務。全市已建成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16個,年成交量70多萬噸。有農產品流通企業(經營戶)690家,從事流通人員6萬多人,其中長期流通人員2萬多人。在全國各地設有農產品銷售網點350多個。要積極引導他們拓展國內外市場,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四是加強信息服務。各鎮及市直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北京松際農網、廉江市政府信息網和

鶴湖商務網等網站,組織大量農產品信息在網上發布,及時為中介組織、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經銷商、龍頭企業、農產品市場、種養經營大戶等及時提供信息服務,為全市農產品尋找商機,暢通銷售渠道,提高經濟效益。

由此可見,嚴格按照上述“五化”的要求,就能加快發展廉江品牌農業,把品牌農業做大做強,從而取得高產、高質、高效益。

第五篇: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發布時間:2011-8-

21信息來源:中國鄉村發現網 作者:蔣勛功

品牌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對提升農業產業素質,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市將在實施品牌帶動戰略上下功夫。

一、發展現代農業要從實施品牌戰略發力

發展現代農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根據衡陽實際,我們認為要認真貫徹落實今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必須從實施品牌戰略上發力。

1、實施品牌戰略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迫切需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農業生產能力大幅增加,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但隨之而來的生產盲目性,導致結構調整多變,主導產業不突出。目前全市只有糧食、生豬、家禽、黃花等幾個產品產值過億元,產值過10億元的只有糧、豬、禽三個項目。實施品牌戰略,能憑借名牌產品廣闊的市場,通過生產組織體系的連接,實行區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設和專業化生產,形成農業區域合理分工,逐步做大規模,以優質的產品質量,獲得市場認同,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如我市衡東縣為了做大做強蛋鴨產業,培育了衡金優農的“紅心”牌咸蛋黃和亞峰食品公司的“香香”牌皮蛋兩個品牌,帶動3000余戶農戶養殖蛋鴨200萬羽,2006年銷售鴨蛋制品3億多枚,實現產值過5億元,使蛋鴨產業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2、實施品牌戰略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的重要舉措。農業增長方式轉變,是產業升級的基礎,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任務。通過實施品牌戰略,依托名牌產品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超額利潤,驅動農業生產者重視科技進步,增加科技投入,在種子選用、生產、加工、包裝、儲運、銷售全過程,積極采用先進科技,實行科學管理,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使農業向集約方向轉變。如我市衡東縣愛平養殖集團為了提高生豬養殖效益,投資1400多萬元建成了種豬擴繁場,從美國引進良種豬改良品種,實行科學飼養和管理,生豬品質得到改善,“愛平”牌生豬以體壯味美、生態安全享譽國內外市場。去年銷往香港、澳門等地3萬多頭,出口創匯3000萬元,一頭豬所創效益是普通豬的2倍。

3、實施品牌戰略是提高農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農業企業是產業化經營的龍頭,是“船”,而品牌是引領企業開拓市場的旗幟,是“帆”。品牌效應越大,“帆”的推力就越強,抗風險能力越大。通過創名牌,將促進企業創新經營機制,并依靠名牌的輻射擴散效應對企業產生強大的牽引帶動,真正起到龍頭作用。同時,通過“同創共保”名牌,可使龍頭企業與農戶增加相互信任,逐步形成利益共同體,改變傳統農業經營方式,促進農村資金、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有效組合,增強農業市場競爭能力。如我市祁東的黃花菜以前是家庭作坊式小生產,處于“散兵作戰”狀態,市場競爭力不強,效益極其低下。映武黃花集團成立后,改進了生產加工技術,開發出了新產品,注冊了“映武”牌黃花菜,通過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生產模式,帶動16萬戶農戶種植黃花菜18萬畝,產品銷售收入躍居全國同行業第一位,2006年完成產值3.74億元,農民人均增收200多元。

二、衡陽的農業大而不強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品牌農業發展不快

近年來,我市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不斷挖掘農業資源優勢,推進品牌農業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市已核準注冊的農業產品商標167件,其中,國家認定商標8件,擁有湖南省著名商標15件,獲得市級名牌產品稱號達98件。品牌農業已成為促進衡陽農民增收的亮點。但是,我市品牌農業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名優品牌農產品少,市場競爭力不強,對農民增收的貢獻還不大。這種狀況與我市農業大市的地位不匹配,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不相符,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究其原因,一是創建品牌意識不強。重有形資產的拓展,輕無形資產的增值,沒有把創名牌放到現代農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農產品品牌化程度不高,我市農產品注冊商標數量占各類注冊商標總量的比例僅為十分之一,而先進地區(浙江省)一個地級市的比例則高達五分之一,像“蒙牛”、“長白山人參”等那樣稱雄全國市場的農業品牌還是空白。二是產業競爭優勢不足。我市是傳統農業大市,糧食、生豬、家禽產量居全省第一,油料、瓜果居全省第二,黃花菜、藤茶、席草、香芋、葡萄在全省以至全國都占據“一席之地”,但從總體上看,我市農產品初級產品多,深加工、精加工產品少;原料性的產品多,終端消費品少;傳統產品多,與高新技術相關聯的產品少,難以形成品牌競爭優勢。農業產業化企業規模小,缺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在全市79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中,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只有1家,過5億元不到3家。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大部分農產品仍存在“諸候割據、各自為政”現象,難以形成組團出擊、集中打響品牌的合力。比如生豬,我市年出欄在900萬頭以上,按城鄉消費標準,全市內銷300萬頭,每年600多萬頭生豬銷外地,而本市的豬肉加工是空白,更談不上肉食加工品牌,遠遠滯后于市場的需求。三是品牌運作策略不巧。一方面,品牌創建水平不高。政府品牌扶持政策比較零散,重申報評價,輕后續跟蹤管理,忽視品牌的策劃、宣傳和維護,尤其是企業品牌運作短期化,未進入農業企業和企業家的核心理念,對商品品牌的認定與保護研究不夠,缺乏高水平的品牌管理人員,創品牌工作零敲碎打,對產品質量管理不嚴,像衡山的“湘黃”雞、衡東的“愛平”豬、祁東的“映武”黃花菜、衡陽的雙低油菜、衡南的“環球”飼料等一批有著較好市場發展前景的地方特色農產品,一直未能把品牌真正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品牌優勝劣汰機制不健全。農產品市場流通業不發達,農產品進入市場手段簡單,一些企業和農民受眼前利益驅使,競爭行為不規范,賺取短期超額利潤,影響了品牌的美譽度。

基于上述分析,市委、市政府決定把發展品牌農業作為提升現代農業關鍵舉措來抓??偟乃悸肥牵喊凑?ldquo;樹立一張品牌,帶動一個產業,發展一地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的要求,堅持用“品牌的理念,市場的機制,科技的支撐,產業的思路”來實施品牌農業戰略,全面提高衡陽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農業綜合效益。“十一五”品牌農業建設的目標是:到2010年,全市各類農業企業上市農產品商標注冊率達90%以上,新增全省著名商標20個以上,實現全國馳名商標零的突破,新完成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定各100個,在糧、豬、禽、煙、草、茶等六大主導產業中形成1—2個區域性優勢農產品大品牌,培育出一批生產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競爭實力強的知名品牌和龍頭企業。

三、實施農業品牌帶動戰略重在培育做強上下功夫

市委、市政府擬出臺《關于加強培育農產品品牌工作的意見》,從工作重點、發展載體、基地建設、扶持措施、獎勵辦法等方面具體部署。從具體措施上主要抓:

1、突出龍頭企業建設,培育品牌主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品牌建設的重要主體和先導力量。優勢品牌的形成,有賴于一批龍頭企業的崛起和帶動。一是落實政策扶強龍頭。我市從2004年起,已集中5億元以上的資金扶持農產品龍頭企業。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衡政發 [2003]12號文件精神,集中涉農資金,重點扶持金雁、金鯤、金泰、環球為代表的糧食產業龍頭,以愛平、怡農、華港、唐人神、新五豐為代表的生豬加工龍頭,以達冠、亞峰、衡優、溫氏集團、巨東勤業為代表的家禽產業龍頭,以金鵬、逢緣為代表的席草加工龍頭,以湘竹木業、天天見梳篦、開福家俱、岑芳木業為代表的林產品加工龍頭,不斷擴張企業規模,形成一批大的集團,增強企業的輻射和帶動能力。二是招商引資提升產業。近年來,已經有新五豐、溫氏集團、唐人神、華港、巨東勤業等一批知名企業進駐我市。我們將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責任,優化招商引資環境,鼓勵外來資本依托我市的糧食、生豬、家禽、蔬菜等大宗優質農產品,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力爭年內新增20家上規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利用境外企業先進的技術、資本和管理優勢,與市內企業強強聯手,實現企業改造提升。三是引導服務推進品牌。加大品牌宣傳力度,使農產品加工企業經營者深化對品牌的認識,樹立品牌興企的理念。進一步強化服務,鼓勵和支持溫氏集團、新五豐等已有一定規模和市場潛力的企業辦理商標注冊,引導新五豐、怡農、金雁等已有注冊商標的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加大新品牌、新技術的研發力度,提高產品品質,提升商標信譽,形成一批有影響、有競爭力、有較大市場份額的知名品牌。

2、突出優勢產業帶建設,夯實品牌基礎。發展農產品品牌需要有優勢特色產業作支撐。自2004年來,我市實施了優勢農產品建設規劃,集中抓好優質稻、優質豬、優質禽等19類具有衡陽特色和地區比較優勢的農產品產業帶建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目前特色仍不明顯。為加快推進優勢產業帶建設,我市將圍繞一個優勢產業,確定一名負責領導,成立一個專門班子,扶強一個龍頭企業,開發一個知名品牌,實行專班專抓負責到底,推進形成區域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生產基地,形成幾鄉一品或一縣幾品的產業帶。一是抓好糧食產業建設。認真落實扶持糧食生產的各項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30億公斤以上。大力實施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突出抓好衡陽、衡南、耒陽、衡東等4 個商品糧基地和90個鄉鎮的高檔優質稻基地建設,力爭2007年全市發展優質稻500萬畝。下大力氣抓好糧食深度加工轉化,打響糧食品牌,做大做強糧食產業,力爭2007年全市糧食產業的總產值由現在的60億元提高到80億元。二是抓好畜牧產業建設。圍繞推進“雙萬工程”,大力發展以生豬、家禽為主要內容的養殖業,重點抓好以322國道和107國道為軸線,年出欄300萬頭的優質生豬產業帶,以衡南、衡陽、耒陽、衡東、衡山為重點的優質家禽產業帶,力爭全市出欄生豬1200萬頭,出籠家禽過億羽。大力發展生豬和家禽的飼料、加工等各個環節的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到2007年底,全市生豬、家禽產業產值分別提高到120、50億元。三是抓好特色產業建設。立足資源優勢,開發特色產業。進一步抓好衡南、耒陽、常寧、祁東等地的優質煙產業帶,衡山、祁東、衡陽、常寧等地的席草、龍須草產業帶,發展優質煙20萬畝,席草18萬畝,龍須草10萬畝。

3、突出標準化生產,提升品牌質量。一是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加大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力度,加強工業“三廢”和農業廢棄物的管理,從根本上杜絕農產品的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引導農業投入品的結構調整和優化,逐步淘汰高殘毒品種,大力推行有效低毒低殘留品種。積極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動植物無疫區建設,抓好無公害產地認定工作,力爭今年新增無公害農產品認定面積100萬畝,新增“三品認證”60個。二是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嚴格遵循創建知名品牌的要求,加大無公害產品生產技術標準和規范的實施力度,在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按照規定的質量標準控制,實行名牌農產品生產經營的規范化、科學化和規?;?。指導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和加工,科學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獸藥等農業投入品和灌溉、養殖用水,積極推行先進的動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三是完善檢驗檢測體系。繼續完善市農產品和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建設,推進7縣市和南岳區的檢測站建設,抓好各縣市區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與各鄉鎮農貿市場的檢測站建設,建立三級質量監測網絡。全面推進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引進先進的檢測技術和設備,完善檢測手段,提高檢測能力,杜絕有污染、不安全的食品流入市場。

4、突出科技創新,推進品牌做強。一是大力開發優質特色產品。加快建設和鞏固優質稻育種基地、優質苗木基地、良種家禽和魚苗繁育基地,突出抓好農業示范園、市種畜場、市中心苗圃、農科所等優質種子種苗基地建設,逐步形成育、繁、推一體化的種苗產業體系。積極實施“優質種苗”工程,大力推廣超級雜交稻、雜交豬、名貴魚等良種,力爭我市農產品優質率上升5個百分點,達到60%。二是大力推廣先進農業技術。健全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加強農民的技術培訓,大力推廣和運用生物工程技術、先進種養技術、信息技術和貯藏加工技術,降低成本,減少污染,增強安全性和保健性。推進以提高農產品質量為核心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引導環球科技、新五豐等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企業成立科技自主創新體系,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運用先進技術裝備和產品質量控制設備,提高名牌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三是加強科技隊伍建設。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提高農業企業家、農業科技人員、農民的整體素質。優化和整合農業科技力量,鼓勵科研組織和農技人員以技術入服的方式參與品牌經營。組織科技人才加強農業科技攻關和創新,重點研究和攻克優質高產多抗動物品種選育、農產品深度加工等技術難關,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5、突出專業合作組織建設,促進品牌營銷。一是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組織。認真貫徹落實農業合作社法,在資金投入、稅費優惠、注冊登記等方面予以支持,在農產品優勢產區培育農業產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濟合作組織100家。幫助專業協會制定和完善章程,讓農民自主參與協會的管理和決策,自覺維護會員的權益,充分發揮各類協會在帶領農民發展生產、創建品牌、搞活流通中的積極作用。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積極推廣龍頭帶基地、公司連農戶、產加銷一條龍等多種模式,完善企業和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使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連結起來,提高農民的市場組織化程度。二是大力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加快衡陽西園農產品市場、祁東果蔬市場、衡東城關農貿市場等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改造升級,在重點鄉鎮發展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農貿市場,形成以批發市場為主體、以鄉鎮集貿市場為依托、以省內外農產品大市場為窗口的農產品銷售網絡。積極扶持綠色農產品配送中心等現代物流業發展,廣泛運用現代配送體系、電子商務等方式,增強農產品市場在品牌建設中的作用。三是大力推進品牌營銷??茖W制定有效的品牌戰略,強化品牌創意和營銷策劃。深入挖掘衡陽豐厚的文化底蘊,開發農業的生態、生活和文化功能,以“特”揚名,以“土”取勝。充分利用省農博會、西洽會、珠洽會等國內外農業展示展銷平臺和網絡、電視等媒體,大力宣傳和推介農產品品牌,擴大品牌影響,促進產品銷售。(作者系衡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歐美電影經典臺詞下一篇:農業綜合體產業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