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外貿論文范文

2023-03-06

外貿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SA800即企業社會道德責任標準。自1997年8月出臺后就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重視。2002年SA800標準進入中國,在跨國公司推動和媒體宣傳下,其認證活動規模逐步擴大。時至2013年6月底中國通過SA800認證的有522家企業。但有7個省區還沒有一家通過認證的企業,陜西就是其中一個。在當今全球化浪潮下,陜西出口企業應該立足西部,放眼全球,重視并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積極進行SA8000認證,才能用核心競爭力繼續開拓國際市場,應對各種貿易壁壘;各級政府、各類行業協會也都要利用現有資源創造新的條件,加快認證的步伐,把承擔社會責任納入企業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SA8000;陜西外貿企業;認證情況;原因;履行

F279.2

SA8000是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的簡稱,即社會道德責任標準。此標準的產生具有一定的歷史背景,20世紀初的美國,資本家盲目追求利潤的自由放任經濟學思想,引起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使美國陷入了經濟大蕭條,企業紛紛倒閉破產,工人失業率急劇上升,政府的稅收大幅度滑坡,社會問題空前惡化。在此背景下,經濟學家們開始思考,盈利至上的企業管理觀念是行不通的,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企業也應該承擔相應的企業社會責任。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服裝制造商Levi-Strauss公司雇傭女工在監獄般的環境下工作的情況被新聞媒體曝光后,引發了公眾極大的反響,人們把這種環境惡劣的工廠稱之為“血汗工廠”。其后,美國勞工及人權組織針對此類事件發動了“反血汗工廠運動”。為挽救其公眾形象,Levi-Strauss公司制定了第一份公司生產守則來關注勞工條件,此后許多知名品牌公司紛紛效仿,都各自制定了企業的生產守則來保障勞工權益?!胺囱构S運動”事件后企業社會責任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在國際貿易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但這種跨國公司自己制定的生產守則由于缺少社會的監督,存在很大的局限性。1997年美國經濟優先權委員會認可委員會聯合歐美跨國公司和其他國際組織制定了SA8000標準。這是全球第一個可用于第三方認證的規范組織道德行為和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標準。該標準有效地克服了企業內部生產守則的局限性,使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證更具有公信力。[1]

SA8000是一個通用標準,它適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SA8000是社會良知對資本權力進行的一種制約,從保護勞工的角度來看 SA8000標準可以說是一項福音。SA8000以認證的方式對企業道德規范化,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機。SA8000體現的企業管理要“以人為本”的思想,具有正當性和有益性,是世界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符合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方向。因此,分析SA8000與對企業外貿的影響是具有重要的政治與經濟意義的。本文在介紹SA8000對社會責任的要求和SA8000的國際、國內各省區、各行業認證情況的前提下,主要介紹陜西出口企業對SA8000的認知程度、分析目前還處于“零認證”狀態的原因;SA8000認證對陜西出口企業的政治與經濟意義;陜西出口企業如何積極應對SA8000的挑戰。

一、SA8000對社會責任的基本要求[2]

(一)有關核心勞工標準

1.童工。公司不應使用或者支持使用童工,應與其他人員或利益團體采取必要的措施確保兒童和應受當地義務教育的青少年的教育,不得將其置于不安全或不健康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下。

2.強迫性勞動。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使用強迫性勞動,也不得要求員工在受雇起始時交納“押金”或寄存身份證件。

3.公司應尊重所有員工結社自由和集體談判權。

4.歧視。公司不得因種族、社會階層、國籍、宗教、殘疾、性別、性取向、工會會員或政治歸屬等而對員工在聘用、報酬、訓練、升職、退休等方面有歧視行為;公司不能允許強迫性、虐待性或剝削性的性侵擾行為,包括姿勢、語言和身體的接觸。

5.懲戒性措施。公司不得從事或支持體罰、精神或肉體脅迫以及言語侮辱。

(二)工時與工資

1.公司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經常要求員工一周工作超過48小時,并且每7天至少應有一天休假;每周加班時間不超過12小時,除非在特殊情況下及短期業務需要時不得要求加班;且應保證加班能獲得額外津貼。

2.公司支付給員工的工資不應低于法律或行業的最低標準,并且必須足以滿足員工的基本需求,并以員工方便的形式如現金或支票支付;對工資的扣除不能是懲罰性的;應保證不采取純勞務性質的合約安排或虛假的學徒工制度以規避有關法律所規定的對員工應盡的義務。

3.健康與安全。公司應具備避免各種工業與特定危害的知識,為員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采取足夠的措施,降低工作中的危險因素,盡量防止意外或健康傷害的發生;為所有員工提供安全衛生的生活環境,包括干凈的浴室、潔凈安全的宿舍,衛生的食品存儲設備等。

4.管理系統。高層管理階層應根據本標準制定公開透明、各個層面都能了解并實施的符合社會責任與勞工條件的公司政策,要對此進行定期審核;委派專職的資深管理代表具體負責,同時讓非管理階層自選一名代表與其溝通;建立并維持適當的程序,證明所選擇的供應商與分包商符合本標準的規定。

二、SA8000標準的國際認證情況

SA8000自1997年8月出臺后就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重視,認證情況發展迅速。根據社會責任國際官方網站的數據,1998年底全球僅有8家組織獲得認證,而截止2013年6月30日,全球通過SA8000認證的企業達到3231家。如表1,其中意大利、印度、中國排在前三位,通過的企業個數所占的比例分別為:34%、23%、16%,三個國家通過認證的企業個數占總數約72%。

通過SA8000認證的各企業的員工人數多少不一,但涉及總人數1,829,776人,各國通過認證的員工人數如表2,印度人數最多,有482,191人,達到26%,其次是意大利,涉及人數340,424人,達到總數的19%,中國通過認證的企業中涉及的人數為327,812人,達到總量的18%。前十個國家企業人數占到將近90%。[3]

在通過SA8000認證的企業中涉及的行業眾多,但勞動密集型企業占的比例很大,其中服裝業有389個,占企業總數的12%;紡織品行業有365個,占11%;建筑業有332個,占10%。通過SA8000認證的行業人數中,服裝業占總數的13%,紡織品行業人數占12%,金屬制品占6%。[3]

三、SA8000認證在我國的分布現狀

2002年SA8000標準進人中國,在跨國公司推動和媒體宣傳下,其認證活動規模逐步擴大。

(一)SA8000認證在我國的地區分布

早期SA8000認證活動大多以跨國采購商要求中國生產企業需滿足其提出的工作條件和工人待遇的形式出現,所以認證數量較少,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之后其認證開始從華南擴大到華東乃至北方。隨著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力度的加大,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和外貿出口的影響也開始顯現。近10年來,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的活動達到新的高峰,SA8000認證也日益被重視。時至2013年6月30日中國通過SA8000認證的有522家企業,在全國各省份中分布極不均勻,廣東省有258家,幾乎是總數的一半;其次是福建,已經超過江蘇躍居第二位;江蘇56家,達 21.71%;浙江省的企業有41家,占總數的15.89% ;但有7個省區沒有通過認證的企業,陜西省就是其中一個,見表3。

(二)SA8000認證在我國的行業分布

從我國2013年3月31日公布的具體的行業數字來看,電子設備企業通過SA8000標準認證者有52家,占中國企業認證總數的10.06%,是我國參與SA8000認證最多的行業。此外,紡織業、電子業、金屬制品、服裝業、鞋、照明設備等行業的企業通過SA8000認證的數量也較多,有139家,占總數的26.89%,其它行業占63.05%。由此可見,SA8000認證主要分布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同時也是勞工分布最多的行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對生產技術和資本的要求很低,能夠對成本的變化作出敏感的反應,迅速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這些行業的勞動者、年輕工人、尤其是年輕女工居多,其性別群體和所處的勞動環境很容易引起社會的關注。消費者對其質量和價格之外的因素也十分看中,來自于市場的壓力決定了該行業要高度重視其產品的道德形象。我國以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為主。這一方面反映出我國的產業結構特點,另一方面也顯現出SAS000正在向深入發展,其行業影響力在不斷加深。

四、陜西企業對SA8000認知程度的調研分析

陜西企業對SA8000“認證為零”的事實引起了調查組對SA8000認知程度的重視。

陜西是勞動力資源充裕的省份,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對經濟的增長和解決就業問題起著重要的作用。今天,全球已經真正開始推行SA8000認證,并把其作為一種“藍色壁壘”,如果企業不能達到SA8000的標準,則勞動力優勢就可能會喪失,甚至變成劣勢。同時,由于廉價勞動力也是我們吸引外資的動力之一,如果我們的勞工標準在SA8000標準規定的水平之下,對外資的吸引力將降低,跨國公司也會擔心其分包商不能達標而不愿來我省投資,從而影響全省經濟發展的資金來源和產業結構的良性調整與發展。陜西出口企業應該居安思危,正視矛盾,認真對待。一個成熟的企業首先應當是一個遵紀守法的企業,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質上是強化企業自覺遵守法律和游戲規則的意識。企業的社會責任實現水平,將越來越成為參與國際競爭的要素。因此,目前陜西出口企業對SA8000的認知程度和認證狀況顯得尤為重要。

(一)被調查企業的主要信息

筆者訪問了陜西省商務廳對外貿易處、標準處等相關部門,均沒有搜集到關于陜西出口企業對SA8000認知狀況和認證狀況的詳細數據。因此,陜西省的相關數據只能借助筆者所進行調查搜集到的第一手數據來支撐,由于人力、物力、財力有限,樣本量較小,但是仍具有一定代表性,有助于對該問題的客觀分析。

以下信息來源的范圍是陜西省的部分重要出口企業,包括陜西寶聯果品有限責任公司、西安伊勢機械有限公司、西電三菱電機開關設備有限公司、陜西開成服裝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西安四棉紡織有限責任公司、咸陽華潤紡織有限公司、西安毛巾廠等企業。涉及SA8000的主要信息是:(1)各類企業的勞動合同都比較規范,基本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2)很多企業不愿透露加班時間與加班費,加班費實況是通過暗訪職工得到的,不少生產制造型企業實行的是三班倒制度。(3)雇傭童工的情況不存在。(4)各類出口企業都有一種以上的國際認證,最多見的是ISO9001 質量體系認證,但是通過SA8000認證沒有一個。(5)對于給員工提高工資、改善工作條件問題,絕大多數企業都說視經營情況而定。(6)管理者層次人員工作環境優于普通員工。[4]

另外,我們暗訪的幾個中小企業在SA8000聚光鏡下情況遠不及上述企業。

(二)陜西出口企業面對SA8000標準的主要缺陷

根據比較優勢原則,出口企業運用豐富且相對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來構筑自己的競爭優勢本無可厚非,且對于緩解就業壓力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不少陜西出口企業出于利益驅動或迫于競爭壓力,利用過分壓低員工工資、犧牲勞工利益的手段來實現“低成本”,就不可避免地使自身進入了惡性循環境地。

(1)勞工權益問題突出。據走訪暗訪調查,我們發現,目前陜西出口企業的勞工權益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違法扣押身份證;超時加班加點,不依法支付加班費;社會保險覆蓋率低。就在本文截稿之際,還發生了陜西榆林市神鷹護衛有限責任公司上百名押鈔員因工資待遇問題拒絕出車,導致榆林城區8家銀行的數十個營業網點,被迫暫停辦理業務一個多小時的勞動工資問題。[5]

暗訪中發現,陜西有不少出口企業勞工工資低,想要增加工資主要靠加班,且工資拖欠情況依然存在。企業管理層在追求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不顧對社會的有害影響,損害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企業管理層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以犧牲中國勞工利益為代價獲取的競爭力是可悲的,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勞工權益方面的理性規范刻不容緩。

(2)沒有提供法定的福利待遇。工人住宿擁擠,條件差;廠房安全出口不夠;消防器材不夠;消防訓練不夠,有毒有害化學品的保管使用不當;工作條件差,個人防護用品缺乏;特種人員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差;有工會組織但形同虛設;就業的性別、戶籍、城鄉、學歷、年齡等歧視突出;女職工的“三期” 保護落實差;對員工冷漠,缺乏人文關懷。而這些恰恰都是SA8000堅決反對并嚴格禁止的。

(3)職業病問題被忽視。 我國職業病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受到職業危害的人數超過2億。從陜西職業病醫院收冶的病人情況看,多為勞動密集型行業的企業員工。目前,職業病防治體系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一些企業為了節省成本,不采取任何勞動保護措施,也不如實告訴勞動者可能面對的危險。相關的政府部門為了招商引資,對此往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專門的職業病監察機構人員很少,根本查不過來。即便查出了問題,處罰也很輕微。

五、陜西出口企業至今SA8000認證為“零”的原因分析

至今陜西企業沒有一家獲得SA8000認證證書,筆者認為其原因如下:

第一,SA8000尚未成為統一的國際標準,我國政府也沒有正式將其作為企業經營標準之一,國內的SA8000認證機構也不多,陜西企業管理層缺乏對國際標準推行的預見性判斷和執行意識。

第二,企業社會責任普及化程度低。首先,SA8000的制定是公司最高管理者愿意主動提供足夠的資源來建立、實施并維持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承諾不斷持續改進。其次,SA8000提倡民主化的員工與外部的溝通機制。當前陜西省很多企業距離社會責任民主化的程度還有較大距離,所以企業或機構擔心宣傳實行SA8000的規定,骨子里擔心工人民主權利的加強會影響組織的集權管理。

第三,認證條件要求高。申請SA8000認證的企業必須符合下列條件:證明你的公司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則;建立一套符合九大要素的文件化的管理體系,運行時間至少三個月;至少有一次自我檢查的記錄;正式審核的審核員非常了解當地法律、社會、與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工人進行交流。申請者要全面提供企業的歷史記錄,評估人員可自由地與所有職工單獨談話,如果企業的某些方面需要改進,審核機構會給你機會補救。評估小組肯定你的企業完全符合標準后,才發給SA8000證書。證書有效期3年,每6個月復查一次。每3年需申請延長一次。[6]

第四,SA8000認證費用較高。(見表4)認證機構是根據企業或機構的規模收取認證費用的。當認證證書到期前,企業或機構需要重新提出認證申請,認證機構受理后,重新對其進行審核,也就是換證審核,這就需要企業或機構再次支付費用,認證之后需要繼續新增投入以維持SA8000的連續性。資料顯示,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在執行企業社會責任標準時,面臨更高成本,因為認證機構還要考慮受審核方的規模、經營的復雜性和認證風險等因素。但實施標準的成本和收益在不同的企業和國家之間差異很大,并且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影響報價較大的是審核人天數。[7]

六、陜西出口企業如何積極主動履行SA8000

經濟學的分析顯示,要改善被雇傭者的工作條件,僅靠道德約束是不可能的,還必須建立相關體系嚴格保障改善措施的實施,社會的和諧發展必須依靠各種禁止不可預見行為和機會主義行為的制度,以此約束所有參與者的行為,對其不人道的機會主義動機施加限制。目前,我們的勞工生存條件問題存在著制度缺位,除了《勞動法》外,幾乎還沒有一種很完善的制度來規范企業主的行為。因此,積極主動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建立維護勞工利益的有效體系極其重要。[8]

(一)建立全國全省范圍內企業雇傭情況測評體系和兼容獎懲的激勵機制,逐步形成主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價值觀

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測評系統,建立全國范圍內的測評體系,做到全國范圍內企業雇傭情況有據可查,并建立一整套兼容獎懲的激勵機制,對所有個體進行監督、約束和鼓勵,讓維護勞工利益的社會責任變成一種人們都努力爭取的無形資產,從而激勵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講求社會責任,這樣整個社會就逐漸形成“企業為員工,員工愛企業” 的和諧的企業價值觀。

(二)處理好企業與社會責任的關系,真正維護員工權益

以人為本,改善勞資關系,切實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和正當利益。員工利益是企業社會責任中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內容,企業效率最終取決于人的活力與創造力。在企業改革中,應具體研究落實職工董事、監事真正有效地參與企業決策、監督的具體形式和方式,研究落實職代會、廠務公開等企業民主管理制度與現代企業制度的有效結合;在企業分配關系處理上,要建立與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秩序,讓員工共享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依法維護員工的勞動保護、社會保障、安全生產條件等權利和利益;貫徹人才強企,保障員工接受職業技能、企業價值理念、科學文化素養等培訓,提高員工素質,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從而促進企業內部勞動關系、人際關系的和諧。

(三)加快培育并不斷提高企業“社會責任競爭力”

實施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把對社會和環境的關注融入到企業經營主流,也就是融入到企業戰略、組織結構和日常運營中,追求經濟、社會和環境共贏。建立責任管理體系。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納入企業全面管理體系之中,在決策的制定和實施中,充分考慮企業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在對利潤的追求和利益相關者之間求得平衡;建立與社會利益相關者的溝通聯系渠道,把企業優勢與履行社會責任相結合。在依靠專業領域的技術優勢、經營管理優勢、人才優勢等解決相關的社會問題同時,降低企業成本,塑造企業和品牌形象,改善競爭環境;實施出口導向和國際化經營的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應積極參與供應鏈的競爭,熟悉、踐行包含企業社會責任的新的國際競爭范式,提高國際競爭力。

(四)提高管理水平,為SA8000標準的認證奠定良好基礎

陜西出口企業要積極提升發展戰略,突破固有觀念,努力開展社會營銷,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改善組織結構,提高組織績效,提升品牌競爭力,加強技術創新,從更高層次上提升企業競爭優勢,激發企業經營活力,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 進而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在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方面,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盡快從依靠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廉價優勢,走向依靠先進技術取得競爭優勢。面對SA8000標準的挑戰和西方消費者社會責任價值觀的興起,陜西出口企業必須重新進行品牌優勢的培育,對品牌進行重新定位,再造競爭優勢。

(五)政府和行業協會要從宏觀上充分發揮應有作用

1.完善勞工標準立法、嚴格執法。公平公正的國家必須保證全體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保護勞工權利。當前,我國有關勞工標準方面的立法主要體現在《憲法》、《勞動法》、《工會法》等法律中。但隨著經濟全球化,我國的勞工立法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在我國與發達國家進行勞工談判的同時,也必須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國內的立法,從法律上保障勞工的合法權益。我國應加強勞動部門的嚴格執法,加強執法力度,建立并完善相應的監督體制。勞動部門執法不力,會讓法律法規形同虛設,惡化勞工生存環境。特別要對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出口企業進行嚴格檢查和監督。

2.加強藍色貿易壁壘調查制度,積極參與國際勞工標準的制定。盡管當前國際上沒有統一的勞工標準,但是多數國家已大力推行將勞工標準和貿易掛鉤,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政府應積極參與國際談判,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爭取自身合法權益。

3.規范國內SA8000認證和咨詢市場。目前在我國已經發生過一些SA8000認證的法律糾紛,我國申請認證的企業缺乏合法保護。所以,有必要進一步規范SA8000的認證和咨詢市場。

4.政府應出臺措施,加大宣傳力度,促進SA8000認證研究。政府應多鼓勵學術界、行業協會、地方政府共同協作,加強對類似SA8000這樣的新型貿易壁壘的發展進行研究,為出口企業面對這類壁壘提供理論依據。同時,政府要及時引導,讓出口企業提前準備,使企業形成社會責任方面的意識和危機感。

5.行業協會要充分收集和分析相關信息。全面收集和整理該行業的勞工標準信息,及時反饋給本行業的各出口企業,從而讓本行業的企業適時調整勞工標準,積極應對市場的變化。并且要主動引導和監督企業,規范行業和企業的行為,監督行業和企業對于勞工標準的實施情況。行業協會應該與當地各級政府加強合作,建立勞工標準預警機制和磋商機制,加強溝通和配合,從而構起建政府、協會和企業共同組成的應對SA8000等藍色貿易壁壘體系。

七、結論

SA8000標準提供了企業所應遵循的道德標準,不僅作為社會道德是對企業發展的一種約束,而且是維護社會道德與經濟公平的標準。陜西出口企業應清醒認識國際社會責任的發展趨勢,企業在發展自身的同時,必須兼顧經濟、環境、社會發展三者的利益。以犧牲勞工利益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不健康的,是不可持續的。在當今全球化浪潮下,陜西出口企業應該立足西部,放眼全球,辯證地看待SA8000認證標準的實施,重視并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積極進行SA8000標準認證,才能用核心競爭力繼續開拓國際市場,應對各種貿易壁壘。陜西各級政府、各類行業協會和出口企業都要積極利用現有資源創造新的條件,加快認證的步伐。把承擔社會責任納入企業的發展戰略,從而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帶動陜西經濟的不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璨,李嫻.SA8000標準在中國的認證狀況及思考[J].研究與探索,2013,(9).

[2]社會責任標準.(SA8000:2001)http://baike.baidu.com/view/2264883.htm

[3]依據SA8000 Certified Facilities: As of June 30, 2013.推算得出。

[4]本課題組.SA8000認證對陜西企業外貿出口影響的調查報告[R].2013.

[5]李敏.榆林百名押鈔員拒絕出車 致多家銀行停業1個多小時[N].華商報,2014-01-04.

[6]http://www.sa-intl.org/SA8000

[7]社會責任標準管理體系認證服務. 2013-11-9. http://baike.baidu.com/view/5888029.htm

[8]田媛.SA8000對四川出口企業的影響及對策探討[D].西南財經大學,2008.

作者簡介:張彩麗(1952―),西安市人,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教育部指定的國家社科項目評審專家?,F為西安翻譯學院特聘教授和學術帶頭人,國際貿易系系主任,經濟研究所所長。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農村經濟》、《經濟評論》、《科學經濟與社會》、《蘭州大學學報》、《現代經濟譯叢》<實事求是>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譯文112篇,其成果多次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文摘周報》、《羊城晚報》、新華網、中國日報、中國經濟時報等國內近30家網站或報紙轉載。

(責任編輯:陳合營)

基金項目:西安市2013年度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重點項目《“社會責任標準”對西安外貿企業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項目號:2013.XF307)的階段性成果。

外貿論文范文第2篇

隨著我國加入WTO,外貿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范圍擴大、貿易量的增加以及與國外企業間的商務活動更加頻繁,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講究信用,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刻不容緩。另外,中國企業如何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如何規避外貿持續增長和“走出去”風險,這是擺在中國外貿企業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10月19日,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副秘書長馬恩中,在第二屆中國國際信用和風險管理大會新聞發布會上,提供了一組數據:美國企業壞賬率是0.25%-0.5%,中國企業壞賬率是5%-10%;美國企業的賬款拖欠期平均是7天,我國平均是90多天。

近年來,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排名連年上升,2004年升至第三位,貿易額突破1.1萬億美元。

然而,隨這個數字一起大幅攀升的是海外應收逾期未收回的賬款。據悉,中國迄今至少有1000億美元的海外應收賬款逾期無法收回,并且這個數字還將繼續增加。關于數字增減有待于時間檢驗,但是企業應收賬款和信用風險管理等深層次問題,更值得管理層思考。

商務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主任韓家平告訴記者,國外企業在高比例信用銷售的同時,能夠保持極低的壞賬率,得益于這些國家建立起完善的信用體系,企業內部也建立了一整套系統、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而中國企業和國外企業在信用銷售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相差甚遠。

外貿行業一度風險很大,外商魚龍混雜,國內企業在貨物運出后,個別外商設套賴帳導致企業巨額虧損;也有少數國內出口供貨企業違規操作,甚至以次充好而遭高額索賠。這些都是國際貿易與國內商貿大環境缺乏信用機制和缺乏誠信經營的惡果。隨著我國加入WTO,外貿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范圍擴大、貿易量的增加以及與國外企業間的商務活動更加頻繁,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講究信用,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刻不容緩。另外,中國企業如何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如何規避外貿持續增長和“走出去”風險,這是擺在中國外貿企業管理者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政府助推信用市場發展

信用服務業具有智力密集、技術密集、專業化程度高、市場集中度高的特點,承擔著信用信息收集、加工、處理和傳遞的功能,在防范信用風險、促進信用交易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北京中關村企業信用促進會副秘書長劉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政府對扶持信用中介機構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推動企業信用體系的建立,政府應重視制定促進應用信用產品的相關政策,倡導對信用產品的使用,并鼓勵信用服務企業開發符合市場需要的信用產品,使信用產品的使用成為社會經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目前,中國信用市場發育滯后,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社會和企業信用意識不強,對信用產品的市場需求不足,制約了信用服務行業的發展壯大;另一方面信用服務企業總體水平偏低,資質參差不齊,信用評估方法不規范,信用產品質量不高。商務部研究院信用部主任韓家平指出,作為“第三方”的信用評級企業,還需要通過政府立法、行業組織制定行規來引導全社會對信用服務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安博爾信用評級機構從長期的實踐經驗中得出結論:在中國建立信用體系的突破口在于建立企業的信用評級。這對改善社會信用環境,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2002年初,中國外經貿企業協會在行業內率先開展了外經貿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相關課題以來,本著企業自愿參加的原則,企協認真組織開展了全國外貿企業的信用評級活動。并于2003年9月成立了中國外經貿企業協會信用體系專家評審委員會。8月18日,中國外經貿企業協會召開專家評審會審議通過了2005年第一批信用企業,共91家企業榮獲A級以上信用級別。

建立健全企業信用管理體系

《中國企業信用報告》編委會執行編委主任宋艷民認為:企業信用也是一種生產力,它主要體現在可以使企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擺脫訴訟、增強競爭力等,是構建企業信用管理體系,是發展市場經濟的需要。信用是企業生存之本和競爭力之源,是企業最寶貴的無形資產。

中國企業的信用意識比較淡薄,很多企業因被他人拖欠和賴賬,嚴重影響了正常運轉。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中國企業的無效成本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占銷售收入的14%,而美國只占2%-3%。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副秘書長馬恩中還特別強調,信用與企業競爭力有著密切的關系,西方企業把信用賒銷作為主要的銷售和競爭手段;中國只有10%左右的企業建立了信用管理制度,而這10%中又有93%是三資企業。

中國貿促會經濟信息部賈槐副處長在第二屆中國國際信用和風險管理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盡管信用問題在國內市場相對明顯,但中國企業的對外支付信用度還是較高,甚至超過世界平均水平,這主要是由于中國企業為爭取海外訂單等因素造成的。馬恩中認為,國內突出的信用問題主要是由于缺乏相應的監控機制造成的,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著手建立這種機制。

“多數企業缺乏內部的信用風險管理制度是引發海外壞賬的重要原因”,韓家平直言不諱地指出。雖然中國電子、服裝、輕工等產品因為價格優勢而在國際市場受到歡迎,但是同業競爭激烈,為爭取訂單,中國企業往往選擇賒銷等比較寬松的付款方式,致使風險大大增加。

針對中國企業信用管理的現狀,商務部研究院的專家提出“3+1”企業信用管理模式,作為“3+1”模式主要創始人的韓家平向記者介紹,“1”是指在企業內部應建立一個獨立的信用管理機構或人員。所謂的“3”是強調要對企業信用進行全程跟蹤管理,企業內部應建立三個不可分割的信用管理機制,分別是信用管理階段前期的資信調查和評估機制、中期的債權保障機制,以及后期的應收賬款管理和追收機制。

加強企業內部信用管理,可以大幅度減少因授信不當導致合約不能履行,增強信用風險的防范能力;可以加強受信企業自我信用控制能力,加強履約計劃管理,防范出現償債能力不足,無法按時履約等情況;可以形成對失信企業和機構的市場約束機制,使其失去擴大參與市場經濟活動和交易的機會。韓家平認為,企業只有內部信用體系建設好了,才能有效防范外部風險。

組建企業信用管理部門

外貿行業屬于高風險的商品流通領域,跨越國內外的不同地域,資金需求量極大,還必須具備靈敏的市場信息駕馭能力,因此,外貿市場的交易雙方必須具有良好的誠信度來維系雙方的交易,否則交易一方將受到極大的損失。

韓家平說,在國外,大部分企業都會建立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一些小企業也會有相應人員或機構,但中國大部分企業目前還沒有建立信用管理部門。信用管理部門應該保持完全的獨立性,不能是銷售部或者財務部的內設部門。銷售部門希望做大業務量,往往盲目賒銷,忽視信用風險,而財務部門為了控制財務風險,又容易處于保守狀態。建立一個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可以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顯然更加科學。

完善信用管理部門職能,建立系統性的管理非常重要。韓家平認為在一些具體業務上,比如完整的客戶檔案是信用管理的基礎,客戶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客戶基本資料、客戶信用資料、賒銷合同、以往交易記錄等。信用管理部門依靠完整的客戶資料評價和跟蹤客戶的信用狀況,確定客戶的信用額度,對逾期賬款進行有效管理??蛻魴n案應從與客戶建立交易關系前就著手建立,并在客戶關系的發展過程中及時補充和更新。

外貿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外語教學;體系;外貿跟單員;崗位能力

在高職院校外語教學過程中,商務外語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對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務外語實踐教學作為一個教學體系,本身就是高職院校教學體系的一部分,商務外語教學體系是建立在教學觀念、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的。高職院校在構建商務外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床戲能力的配糖,對高職院校商務外語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進行革新和優化,對商務外語實踐教學機構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使學生能夠很好的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需求,拓寬學生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人文素質和職業素質,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外貿跟單的過程中能夠獨立解決各種問題。

一、高職商務外語教學體系的構建

高職院校商務外語教學培養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從事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商務外語培養的過程中,建立商務外語實踐教學體系應該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的外貿跟單職業能力作為核心,以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教學的主線,才極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將實踐教學放在整個商務外語教學的首位,使得“理論為實踐服務”和“知識為能力服務”的指導思想變的尤為突出,明確了高職院校外語教學和外貿跟單員崗位能力培養的目標。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國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就業問題,教育部門要求高職院校培養的專業型人才必須以“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主要目標,學生在就業前應該充分了解商務外語專業做面向的崗位,尤其是外貿跟單員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要求。針對高職院校商務外語專業學生所面向的崗位群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高職院校的學生要想從事外貿跟單員職業,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能力,采用科學歸類分析法可以發現,高職院校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外語表達能力,對國際貿易知識和業務非常熟悉,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對我國整個外貿行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職院校在構建商務外語教學體系的過程中,應該以實踐教學為主,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除了向學生傳授基本的外語知識、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外,教師還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思想道德、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辱感,使得高職院校具有外貿跟單意向的學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和健全的人格,并在在外貿跟單的過程中具有良好的組織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遇到事情能夠處變不驚、沉著冷靜。

對于我國高職院校來說,人才市場就是高職院校教育的指南針。要想有效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教師在商務外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對商務外語實踐課程進行優化組合,將外貿跟單員崗位能力培養作為教學的核心,將綜合素質作為高職院校商務外語實踐教學體系的主線,提高學生的外語語言應用能力和人文素質,增強學生的商務運作能力和職業素質,并在構建高職商務外語教學體系的過程中,重視階段性和連續性的有效結合,重視學生外語基礎知識教學是實踐教學,使學生在掌握商務外語知識的同時具備良好的交流、表達和運用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強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高職院校外語專業外貿跟單員崗位能力的培養要求

1.性格素質方面的要求。

外貿跟單員是一份需要和其他人打交道的職業,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員工的性格素質,主要是看員工的板式靈活程度和就職后的可塑性。通常情況下,企業在招聘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時,會將學生的性格素質放在首位,將學生的專業能力放在第二位,外貿企業強調的是團隊的分工與協作,因此,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剛剛進入外貿企業從事外貿跟單員崗位的高職院校學生應該學會放低姿態,充分了解企業的文化,并快速的融入到企業的外貿跟單工作環境中。學生的性格素質尤為重要,但并不是外貿企業招聘員工時考慮的唯一要素,外貿企業更加看重的是學生的業務素質。

2.業務素質方面的要求。

通常強狂下,外貿企業提供的崗位都是以外貿業務員和外貿跟單員為主,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外貿跟單員崗位中,首先要對外貿企業的本身和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熟練的開展外貿跟單業務,熟悉外貿企業跟單業務的流程,做好詢價、報價、和客戶簽訂合同、核工廠簽訂購銷合同、安排出貨等等,并根據外貿跟單工作的實際情況做好相關記錄。還要了解外貿跟單過程中各種單據的格式和作用,為高職院校學生在企業中開展外貿跟單業務保駕護航。學生在企業中外貿跟單的過程中,還要具有良好的客戶維護能力,更好的服務于客戶,才能使外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3.綜合素質方面的要求。

眾所周知,外貿跟單是一份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外貿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不僅注重學生的性格素質、業務素質,還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外貿企業希望員工具有全方位均衡發展的能力,外貿企業通常將學生的綜合素質放在首要考慮的位置。首先要考慮的是學生的外語聽說和商務信函的協作能力,這是外貿跟單員和客戶交流溝通的基礎;其次要考慮的是學生的國際貿易理論知識儲備能力,使得對外貿易工作更加得心應手;最后要考慮的是學生的計算機軟件應用能力,外貿企業多使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產品推廣,商務外語專業的學生只有熟練的使用計算機才能做好電子商務平臺外貿跟單工作。

三、我國外貿跟單員崗位能力培養的方法

1.外語應用能力和人文素質的培養。

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外貿跟單員崗位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學生外語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外語語言基礎和較強的外語交際能力,學生在外貿企業開展外貿跟單工作的過程中和日常生活中要能熟練的使用外語進行交際,只有掌握良好的語言技能,才能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外貿企業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高職院校的教師要重視商務外語實踐教學,采用分組討論、游戲、比賽的形式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子啊課外借助網絡平臺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中指導。高職院校還要在此過程中堅持以“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借助人文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使學生認識到創造的意義和價值。

2.商務運作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

良好的商務運作能力是商務外語專業學生求職的優勢,目前我國許多外貿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不重學歷重證書,高職院校商務外語專業學生獲得的職業資格證書是學生在不斷的實踐和學習中的來的,是學生專業操作能力的有效體現。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商務運作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組織模擬外貿跟單實踐,安排學生到節假日大型賣場參觀為學生提供商務談判仿真工作環境,開展以職業技能競賽為目的的商務技能大賽,使學生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價值,找到學習的動力和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商務運作能力和職業素質。

3.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培養。

可持續發展能力就是創造具有價值的新知識和新事物的能力。在高職院校商務外語實踐教學和外貿跟單員崗位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學生已具備的外語語言應用能力和商務外語運作能力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創造性運用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鼓勵學生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勇于探索和創新。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假期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外貿跟單崗位實踐鍛煉的機會,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培養。

總結:為了在極大程度上提高高職院校商務外語專業學生的外貿跟單崗位能力,使其得到真正的鍛煉和培養,高職院校應該重視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變,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在外貿跟單的過程中,學會結合管理和商務運作解決外貿跟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重視高職院校商務外語教學,確保教學方式的多樣性,這樣才能子啊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社交能力、知識協調能力和對環境的應變能力等,提高學生的外貿跟單能力,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前景更加廣闊。

參考文獻:

[1]馬俊華.我國國際貿易融資與國際貿易關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鄧莎莎.以就業為導向的國際貿易課程設置研究[D].廣州大學,2013.

[3]曹華芳.基于市場需求發展的國際貿易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3.

[4]吳丹輝.后金融危機時代外貿人才模式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2.

[5]魏靜蘋.高職國際商務專業工學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研究[D].廣州大學,2011.

外貿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跨境電商 傳統外貿企業 企業轉型

近幾年,由于全球有效需求不足和行業整體缺乏競爭力,我國傳統外貿發展不盡人意。2015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8%,進出口繼續雙降。而相比之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卻漸漸趨于成熟,進出口額逐年快速提升。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4.2萬億,同比增長了33%。更有外媒預測,到2018年,中國電商在跨境電商領域交易額將達到全球的50%。為規避傳統外貿行業衰退的風險,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大多數傳統外貿企業選擇了轉型為跨境電商企業,獲得競爭優勢。

一、傳統外貿企業向跨境電商企業轉型動因

(一)傳統外貿企業向跨境電商企業轉型的內部動因

第一,人力成本增加。我國傳統外貿企業主要集中于東南沿海一帶,以傳統制造業為主。這類制造企業大都為勞動密集型企業,以廉價的勞動力成本為優勢。雖然這種方式在一定時期內為我國外貿企業獲得了利潤,但隨著人力成本的增加,傳統外貿企業逐漸感到入不敷出。而跨境電商經營模式可為企業省去從辦展到物流各個環節的人力成本和中間商成本,為傳統外貿企業重獲成本優勢。

第二,缺乏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指一個企業資源、產品、人力等所整合的競爭力。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危機導致國際需求減少,外貿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而傳統外貿方式已無法為企業獲得新的發展點,導致無法培養企業特有的核心競爭力。而跨境電商作為新興的外貿交易模式,其市場還處于未飽和狀態,可為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的發展空間。

第三,企業融資困難。隨著輿論對傳統外貿企業越發不看好,投資者對傳統外貿行業投資興趣減少,導致傳統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外貿企業融資越來越困難。而跨境電商的發展現處于初級階段,國家對其發展投入也越來越大,其發展態勢已經形成,人們對其投資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

(二)傳統外貿企業向跨境電商企業轉型的外部動因

第一,傳統外貿行業發展前景不明朗。我國傳統外貿一般都有指定的賣家,訂單都是大批量交易,其經營方式有著固定的程序。但隨著訂單的碎片化和顧客對產品附加值的要求越來越高,導致行業無法在國際競爭中占居良好的位置。自2010年以來,我國進出口外貿總額雖然在總量上有所提升,但其增速卻一直在下降,特別是2015年進出口總額出現下降態勢,未來發展形勢依然嚴峻。

第二,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趨于成熟。雖然外貿環境不太理想,但跨境電商的熱度卻只增不減,同比增長率保持在30%左右。進口方面,以天貓國際和京東全球購為首的跨境電商進口平臺為普通消費者提供了比傳統外貿更為便捷的購買方式。出口方面,亞馬遜、速賣通等網站發展迅速也為我國傳統外貿企業提供了銷售產品的平臺。此外,以郵政為主的國際物流;以支付寶、銀聯等為主的跨境支付行業的發展也均趨于成熟??缇畴娚桃讶怀蔀槲覈鴤鹘y外貿企業所應注意并嘗試的貿易方式。

第三,“互聯網+”計劃的提出。“互聯網+”是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的行動計劃,其主要內容為將互聯網與現代制造業相結合,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芍?,國家對電子商務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對引導傳統制造業結合互聯網來發展更為重視??缇畴娚绦袠I是具有“互聯網+外貿”性質的行業,跨境電商模式是遵循“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發展模式,可知,未來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將更受國家的重視。

二、傳統外貿企業向跨境電商企業轉型路徑選擇

傳統外貿企業轉型為跨境電商企業,需要利用互聯網渠道將本企業的產品銷售給國外顧客或者將外國商品進口銷售給國內顧客,而利用互聯網渠道有利用第三方平臺和自建網上商城兩種方式,即轉型的兩種路徑。

首先,利用第三方平臺。利用第三方平臺是指通過現有的、成熟的跨境電商平臺將本企業的產品銷售給顧客。通過在第三方平臺的成熟的銷售網頁刊登本企業產品信息,可以將信息傳遞給網站已有的顧客群。而利用平臺已打開的海外市場,可進行廣告宣傳、開展促銷從而推廣本企業產品。企業還可以利用第三方平臺的海外倉庫進行產品中轉,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偟膩碚f,利用第三方平臺,可以使企業快速轉型為跨境電商企業,迅速打開海外市場。然而,利用第三方平臺還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品牌知名度難以提高,產品推廣有一定的局限性等。我國具有競爭力的第三方平臺主要有速賣通、亞馬遜、天貓國際等。很多中小外貿企業利用這些第三方平臺來進行初期的市場導入,慢慢轉型成為跨境電商企業。

其次,自建網上商城。自建網上商城是外貿企業利用自身的人力和技術資源建立獨立的網上商城,不受第三方平臺的限制,將產品銷售給終端顧客。這種方式的轉型路徑可以使企業迅速獲得市場信息,更容易提高品牌知名度,為企業帶來更多的銷售額。但這種方式需要企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是中小型外貿企業所不能承受的。我國現階段利用自建商城的路徑轉型成功的外貿企業還是極少數,需要更為成熟的內外部環境的支持。

對我國急需轉型的外貿企業來說,利用第三方平臺的路徑更為合適。利用第三方平臺可以使傳統外貿企業迅速熟悉這種經營方式而不需要承擔過多風險。企業可以在利用第三方平臺轉型后熟悉跨境電商運作方式,當時機成熟時便可整合企業各方面的資源,自建獨立的網上商城,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

三、傳統外貿企業向跨境電商企業轉型存在的問題

我國跨境電商行業成型時間較短且傳統外貿企業內部管理方式較為落后,這也導致了傳統外貿企業向跨境電商企業轉型的過程產生了一些問題,使轉型受到了阻礙。

(一)對前期問題認知不足

跨境電商的發展較為快速,大多數傳統外貿企業是在對跨境電商認知不足的情況下便著急轉型。沒有充分熟悉經營流程、市場現狀和競爭對手的情況等等導致了企業在轉型后無法適應跨境電商行業的運營節奏,無法預估可能出現的風險。此外,大多數傳統外貿企業知道企業轉型是為了避開傳統外貿衰退的風險,卻忽略了制定轉型后的企業目標。企業需明白自己轉型只是試水累積經驗還是想要在轉型后獲得一個快速的發展,在跨境電商行業站穩腳跟。只有明確了轉型后的目標才能在轉型過程中保證企業組織結構的適合性,保證轉型方向的準確性。

(二)企業內部管理科學性不強

企業內部管理包括對物的管理:如倉庫管理、營銷管理、財務管理等等,和對人的管理,也就是處理好經營者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大多數傳統外貿企業規模較小,而且多數為家庭式企業,企業內部管理較為松散、科學性不強。對物的經營方式較為散亂、對人的管理方式落后導致了轉型的過程受阻。經營方式散亂導致無法對企業的物資進行有效匹配,企業資金、物資、信息的運轉受阻。而管理方式落后導致了企業員工無法適應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對企業轉型持有抱怨態度,導致企業人力資源無法達到跨境電商運營要求。

(三)跨境電商人才供應不足

企業的轉型要有懂得跨境電商運營流程的指導才能順暢,但我國跨境電商人才供應較少,企業資金也無法支付高層次人才的報酬,使得轉型無法得到有效的指導。企業的轉型需要高層管理者指明方向,而傳統外貿企業管理者初次接觸跨境電商業務,對跨境電商經營方式和運行規律不熟悉,專業性人才的缺乏成為掣肘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企業轉型還需要熟悉基本業務的基層員工的支持,包括與平臺合作談判、為跨境顧客提供咨詢服務等都需熟悉跨境電商業務的人員來負責。然而,這類型的人才也恰恰是外貿市場缺少的人才,人才供應無法滿足轉型企業的需求。

(四)缺乏優勢產品的支撐

缺乏優勢產品的支撐導致傳統外貿企業的轉型后無法快速打開市場。我國外貿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地位不高,產品質量、品牌、服務等方面都還沒有獲得國際消費者的青睞,而跨境電商行業卻恰恰需要優勢產品支撐才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獲得更高的消費者滿意度。在國際外貿市場上,“中國制造”一直以其低廉的價格獲得國外顧客的喜愛。但低廉的價格卻導致了我國制造的產品無法保證過硬的質量,在外國消費者心中,“中國制造”產品一直是價廉質差的代名詞。此外,傳統外貿企業原有的經營方式沒有對品牌的建設投入過多的資源,這也使得轉型后產品無法提高在全球產業鏈上的地位。最后,跨境電商通過網絡提供銷售產品,面對的是全球的客戶,這就需要客戶服務人員有更高的專業素質,但我國傳統外貿企業通過轉型面對終端客戶,客服人員業務不熟悉也導致了一些顧客的不滿。

四、傳統外貿企業向跨境電商企業轉型的建議

只有解決傳統外貿企業在向跨境電商企業轉型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才能保證轉型后企業能夠快速適應跨境電商行業,通過轉型獲得市場競爭能力。

首先,做好前期調研工作。做好前期調研工作可幫助傳統外貿企業及時獲取外部環境信息,掌握跨境電商行業經營流程,確定企業轉型目標,保證企業運營流暢。企業轉型前可通過主要管理人員去相關企業調研學習或者試經營提前熟悉跨境電商經營模式,制定適合自己的經營目標,從而合理安排組織結構和人員部署。此外,企業管理者需提升對外部環境的觀察能力,企業管理者作為企業經營方向的首要影響者,需時刻關注外部有關外貿,特別是有關跨境電商的政策變化,保證轉型方向準確并適合自身企業。而企業營銷部門需提升調研力度和分析能力,準確掌握市場變化,保證轉型后能夠快速適應跨境電商經營方式。只有準確分析市場、競爭對手、產品等的發展方向,才能夠保證轉型工作的順利展開。

其次,科學化內部管理。傳統外貿企業轉型過程復雜且困難,企業需嚴格配置對物資的管理,保證轉型目標的實現。包括嚴格控制資金流向、減少資金浪費,改變供應鏈模式、適應跨境電商市場,保證網頁技術支持、系統化信息管理等。除了對物的科學化管理外,企業還需對內部員工進行科學化管理。首要工作就是需對員工進行跨境電商相關培訓,轉變觀念,盡可能快速接受跨境電商運營模式。其次,合理制定員工薪酬模式,激勵員工投入到企業轉型過程中。最后,制定員工參與管理形式,在轉型過程中合理充分聽取基層員工意見,及時發現問題所在,糾正轉型錯誤環節。

第三,培養并留住跨境電商人才。傳統外貿企業需認識到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人才培養機制。在內部開展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課程,聘請有關專家或企業中有相關經驗的老員工進行授課,保證足夠的跨境電商人才后備力量。同時通過與高校合作培養適合市場和企業自身需要的跨境電商人才提高企業綜合型人才比例。此外,跨境電商發展時間短,相關人才流動較大,留住人才就成為了企業重要的人才策略。為留住人才企業需為跨境電商高層管理者適當提高薪資報酬,提升其在企業內崗位,而為基層跨境電商員工需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和發展空間,不僅滿足其物質需求也注重其心理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跨境電商人才后將其留在企業內部,使企業轉型得到更好的指導。

第四,提高產品競爭力。產品競爭力的優劣決定著轉型最后的成功,為保證能有優勢產品的支撐,企業需從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和打造品牌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傳統外貿企業需從采購環節開始嚴格挑選質量、檢驗合格的原材料,通過提升生產環節檢驗標準、提升貨源質量。其次,為提高企業服務水平,企業需通過對客服人員的培訓提高網站客服人員的職業素養、外語水平、服務質量;需利用跨境電商第三方平臺已有的海外倉庫或服務優良的物流企業將產品盡快送到顧客手中;需找到合適的支付方式為顧客提供支付便利,保證資金周轉;需優化售后服務水平,為顧客提供良好的退換貨服務和產品維修服務,從而提升顧客體驗價值。建立優勢品牌可以為企業獲得行業地位,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最后,企業在轉型前就需將品牌建設規劃為轉型目標,保證企業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多的忠誠客戶。而品牌建設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包括質量過硬的產品、適合的產品定位、有效的營銷活動、過硬的售后服務等等,這就需要企業轉型過程中整合各個方面的資源,保證品牌建設的成功。

[基金項目:東北林業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DL12CC01);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11C047)。]

參考文獻:

[1] 2014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EB/OL].http://www.100ec.cn/detail--6242656.html

[2] 余鳳英.跨境電子商務環境下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策略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4(4)

[3] 樊文靜.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與我國對外貿易模式轉型[J].對外經貿,2015(1)

[4] 王鈺.傳統外貿企業如何轉型[J].進出口經理人,2015(10)

(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作者簡介:李英禹,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農業經濟管理、企業管理研究;烏義汗,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企業管理研究。)(責編:賈偉)

外貿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外貿企業;商務英語營銷

引言:商務英語就是人們通過應用從事各種商務活動過程,基本英語用于禮儀、西方國家的文化理念、管理理念作為其內容。其中主要在商務環境中應用,這主要涉及到的內容包括金融和經濟貿易等方面,而且由于商務英語自身的特征,在現代商務交流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營銷的角度上來看,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背景下,使得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在產品和服務質量等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現代營銷的實施主要在建立在消費者需求之上。從外貿企業的角度上來看要想實現商務英語營銷,可以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采取有效的營銷方式進行營銷,進而實現營銷的目的。

一、當前商務英語營銷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專業化的營銷人才

在外貿企業商務英語營銷的過程中,雖然高度的重視銷售的產品和服務進而使其帶來經濟效益,但是在制定營銷策略的期間還離不開各個方面非常優秀的營銷人才。其中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商務英語出現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在整體營銷的期間有的企業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力度,但是并沒有引進各個方面非常優秀的營銷人才,這也是商務英語營銷策略在制定和實施期間存在問題產生的一種原因。

(二)相關制度有待完善

要想確保外貿企業商務英語營銷工作順利的實施,還離不開完善的制度基礎。但是有的外貿企業在進行商務英語營銷的過程中相關制度還不夠健全,并沒有結合實際情況積極的完善。其中具體來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并沒有構建營銷策略實施制度,這也是外貿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在進行商務英語營銷的期間避免不了問題的發生,其中要想不斷提高營銷的水平,這些問題完善方式是最重要的保障;另一方面,相關的激勵機制不夠完善,因為在實際營銷的過程中只有不斷的激勵員工,才能激發員工工作的興趣,促使員工在不斷努力下提升營銷的水平。但是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有的外貿企業在實際營銷的期間,并沒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勵機制,這種情況是難以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而且還難以實現營銷的目的。

二、外貿企業商務英語營銷的有效措施

(一)實施差異化的營銷策略

對于外貿企業而言進行商務英語營銷策略最主要的就是要清楚目標客戶,并科學化的分析目標客戶的實際需求,所以這就需要通過有效的形式了解客戶的實際需求,如以加大調查力度,以調查問卷的形式來對目標客戶進行調查,在進行多樣性需求分析。最后結合分析結果應用差異化的營銷策略,從而不斷提高其針對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應從客戶的角度來分析客戶的實際需求,并對客戶的各個方面實施分類,如年齡、性別和和職業等,基于此,必須要充分的考慮導致客戶需求差異的因素,并全面的分析進而促進外貿企業商務英語營銷工作順利的進行[1]。

(二)樹立現代化的營銷理念

在新時代背景下,外貿企業在進行商務英語營銷的過程中,對于現代商務英語營銷發展的需求傳統營銷理念已經難以更好地適應,所以需要外貿企業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不斷的創新。從外貿企業的角度上來看有要清楚需求這一導向,轉換以往傳統的營銷理念,樹立現代化的營銷理念,進而在加強商務英語營銷措施的制定;除此之外,還應積極的創新營銷理念,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背景下,給國際商務英語帶來變化,所以外貿企業在商務英語營銷時應創新商務英語營銷理念,但是在實際創新的過程中還應根據市場的變化,針對現代商務英語發展的實際需求,保障所創新的營銷理念能夠更好地服務[2]。

(三)引進各個方面優秀營銷人才

首先,加強對現有營銷人才的培養,促使此人才具備良好的營銷知識技能,與此同時具備良好的素養,為此在進行商務英語營銷的期間使其能通過商務英語加強與客戶的聯系,并積極的交流,讓客戶對其產生好感并讓客戶說出自身的想法,從而不斷提高營銷的水平;另一方面,還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商務英語營銷人才加入,除此之外還需要外貿企業加大培訓力度開展各種各樣的培訓活動,以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方式培訓現有的營銷人員,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打造一批各個方面非常優秀的營銷隊伍,進而確保商務英語營銷工作順利的實施[3]。

(四)建立健全的保障機制

外貿企業要想確保商務英語營銷策略順利的實施還必須要有相關的制度和員工激勵制度等保障措施,因為這作為主要的實施條件。首先,加強對完善保障措施的制定,促進商務英語營銷工作有效開展,使其有效的完善商務英語營銷存在不足;其次,建立健全的績效考核機制,并加大考核力度,圍繞著營銷人員工作的各個方面全面的實施,再加強對獎勵標準的制定,采取有效的獎懲措施,對于各個方面表現好的營銷人員進行物質獎勵,進而激發員工的工作人員,調動員工工的積極性,為此促使營銷人員樹立新的營銷理念,保障商務英語營銷工作順利進行,不斷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結束語:總而言之,從外貿企業的角度上來看應高度的重視商務英語營銷工作,并清楚這項工作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完善,并加強對營銷人員的培養,建立健全的制度,進而使其實現營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平.商務英語在國內企業對外營銷中的應用探究[J].營銷界,2021(17):87-88.

[2]高潔.商務英語在跨文化營銷中的作用[J].商業文化,2021(03):132-133.

[3]仇盛艷.基于需求因素的商務英語營銷策略[J].營銷界,2020(24):143-144.

基金項目:2019廣西高校中青年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外貿企業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新思考”(2019KY1653)

上一篇:汽車論文下一篇:企業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