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國際貿易教學論文范文

2024-02-29

國際貿易教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以西部地方院校的視角,從教學目標定位、教學方式選擇、教學環境、師資培訓、教材選擇等方面,對國際貿易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西部地方院?,F階段應從實際出發,創造雙語教學條件,逐步開展雙語教學。

【關鍵詞】雙語教學 西部 地方院校 國際貿易

雙語教學既是順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趨勢,促進高等院校師生積極參與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也是教育部對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的一項重要指標,對于高校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和學生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西部地方院校也應向這個目標努力進取。但是,在教學管理、教學投資、師資力量、生源素質等各方面的比較劣勢使西部地方院校在實施雙語教學中面臨諸多問題,雙語教學的效果不甚理想。

筆者任職的西南林業大學(以下簡稱西林)是云南省的一般地方院校,雙語課程占總課程的比例不到1%,師資均為原任課教師。經濟管理學院針對工商管理和會計專業本科生開設必修課《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對外語系本科生開設選修課《國際貿易》。筆者在對國際貿易課程進行雙語教學的實驗與探索中發現一些頗為困擾的問題,在此提出自己的淺見,以期拋磚引玉,進一步做好雙語教學工作。

一、西部地方院校雙語教學的目標定位

教學目標是貫穿教學始終的關鍵所在,沒有目標或目標不明確就無法順利地開展教學活動。雙語教學的目標包含三個方面的子目標:學科學習目標,即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語言習得目標,讓學生逐步掌握學科的專用術語和語句、語言結構和語言表達,讀懂該學科的英語教學資料,并能用英語就該學科的問題進行口頭和書面交流;文化理解目標,即培養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1]。即,雙語教學的目標是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外語能力,培養能用英語進行專業知識交流或從事相應實際工作的高素質的雙語人才。

然而,雙語教學作為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仍處于探索階段,對于西部地方院校而言,更具特殊含義。位于西部的地方院校以相對落后的西部為服務對象,雙語教學的外在需求沒有發達地區來得迫切。而且,目前西部地方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的條件還不夠成熟,尤其是師生整體英語水平亟待提高。因此,西部地方院校不能因為片面追求雙語教學中英語的分量而忽視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畢竟語言只是傳承知識的工具。西部地方院校雙語教學的目標定位過高未免不切現實,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修正。

雙語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依據學習者的學習需要、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學科知識的發展要求、英語文化交流的需要等。西部地方院校應根據這幾方面的需要和現實條件,分階段逐步實現雙語教學的教學目標?,F階段應著重學科目標,語言目標為輔,即以傳授知識為主,盡可能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適應,當師生英語流暢,語言已不再是教學的障礙時,雙語教學才能真正有效地實施,并最終達到雙語教學的思維目標。筆者認為,西林國際貿易課程現階段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在掌握國際貿易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熟悉相關專業英語,并通過專業英語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使學生能看懂基本的英文貿易單證,能聽懂并會說關鍵專業詞匯,進行基本貿易會話。

二、西部地方院校雙語教學的教學方式

教育部2001年在《關于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暫不具備直接用外語講授條件的學校、專業,可以對部分課程先實行外語教材、中文授課,分步到位?!蔽鞑康胤皆盒撗驖u進地進行雙語教學,根據教學環境和條件,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就筆者觀摩的從國家級雙語精品課程到一般雙語課程看,存在多種教學方式:有英文教材,英文授課;有英文教材,中英文混合授課;有英文教材,中文授課;有中英文教材共用,英文授課;有中英文教材共用,中英文混合授課……筆者認為,之所以存在這些差別,一是目前有關雙語教學的規范還不很細致,二是不同的教學條件造就了不同的教學方式。在重點院校,學生英語水平、學習積極性都較高的情況下,全英文教學也不為過,但在西部地方院校,即使是英文教材,中文授課都不一定能為學生接受。不同情況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使雙語教學有效地進行。

筆者所授的國際貿易雙語課程采用中英文兩種教材,要求學生課下預習英文版內容,講課時采用雙語,簡單內容用英文,重點難點主要用中文解釋。但從學生反應來看,外語系學生上課稍好,但是專業基礎知識的缺乏卻使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有一定難度;經管院學生上課比較吃力,因為他們60%以上都沒有過英語四級,英語水平較低而且參差不齊,專業詞匯少,閱讀能力要差一些,更談不上口頭表達了。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力,他們無法接受或不愿接受必然導致雙語教學難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在沒有按英語水平分班教學的現實下,筆者只能對外語系學生較多使用英語授課,對經管專業學生減少英語授課,盡量使各類學生不要因為英語水平所限影響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畢竟專業知識比語言重要。如果能根據英語水平分班,在高水平班開設雙語,英語較差的班中文授課;或同一門課開設雙語課和普通課任學生自由選擇,這樣應該更利于學生接受。但這需要教學管理部門統一調整,且師資占用更多。

三、西部地方院校雙語教學的教學環境

雙語教學依托于高校教學體系,受整體教學環境的影響。完善的教學環境有助于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而教學環境存在缺陷也必然影響雙語教學。從西林雙語教學的實際來看,主要有以下一些不利因素影響了雙語教學。

(一)雙語教學的教學規范還不完善

西林按教育部的要求規定了雙語課要用英文教材,英語授課課時達到該課程課時的50%以上等,但對于雙語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學方式、是否按英語分班、授課教師資格、崗前培訓等都沒有安排。教學因人而異,因課而異,有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而且,50%以上的英語授課課時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教師忙于用英語表述,大多數學生卻聽不懂,雙語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西部地方院校不應盲目追求一步到位的雙語教學,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階段性的雙語教學規范,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逐步深化雙語教學。

(二)尚未建立完整的雙語課程體系

在選擇和安排雙語教學課程時,要注意整個課程體系的全方位建設,注意各門課程之間在知識內容方面的銜接性,決不能把雙語教學課程單單作為一門孤立的課程來進行傳授,不能以降低整個學科教學質量為代價來換取一門孤立的雙語教學課程質量的提高。目前,西林雙語教學還處在試驗階段,尚未形成科學合理的雙語課程體系。雙語課程因人開設造成各課程之間相關性不大,雙語學習沒有形成系統,知識難以銜接,難以取得雙語教學應有的效果。這需要教學管理部門在調研的基礎上合理設置雙語課程,注意外語課和雙語課、雙語專業課與非雙語專業課、雙語專業課之間等的相關性,使之形成一個相輔相成的完整體系,推動雙語教學乃至整個教學體系的科學發展。

(三)雙語教學的基礎較為薄弱,準備不足

外語是雙語教學的基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是雙語教學中的重要驅動力。但,這兩點在西部地方院校都較差。西林生源大部分來自云南省,外語基礎較弱,學習動力不足,60%以上的學生未過英語四級,接受雙語教學較難。因此,開展雙語教學要先創造良好的雙語條件。從長遠來看,需要改善學習風氣,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從短期看,要加強基礎英語教學和考核力度,打好英語基礎才談得上雙語教學。其次,開設雙語課程前先開設專業英語課,專業課進行雙語教學前先開設相關基礎課雙語教學,可以使雙語教學更加順利。另外,對于參與雙語課的學生在學分、成績上適度予以鼓勵,以提高學生積極性并帶來示范效應。

四、西部地方院校雙語教學的師資培養

雙語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不僅是單純的英語水平要高、而且專業知識的英文闡釋能力、英語背景文化知識等都要達到相當水平。另外,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都需要及時更新,與國際教育同步。從西林情況看,開展雙語教學的教師一般英語水平、積極性、創新性等較高,但要真正完成好雙語教學,除了個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學校加大人力資本投入。一是專門進行雙語師資培訓,包括上崗培訓、國內雙語教學培訓、國外進修等,給雙語教學的教師以更多機會參與國際交流,大幅提高教師的雙語授課能力,尤其是英語表達和教學方法創新;二是建立雙語師資梯隊,從引進海歸、外教到自己培養現有師資,形成雙語教學群體,以團隊的形式相互扶持、共同做好雙語教學;三是成立專門的雙語教學與研究組織,定期舉辦雙語教學研討、教學觀摩等活動,為雙語教師教學交流和學習提供平臺。四是實行激勵機制,雙語教學備課量和壓力遠遠大于普通教學,在教師的工作量統計中應有所體現,例如西林對開雙語教學的課程給以1.5的系數。

五、西部地方院校雙語教學的教材選定

教材的選擇也是雙語教學的一大難點。率先開展雙語教學的課程往往具有國際共通性,例如國際貿易,其中貿易慣例、貿易術語等大都發源于英語國家,英文原版教材當然是首選。英語原版教材一般英文地道,內容豐富,信息量大,能提供該領域較新的專業知識,增強教學內容的準確性,追根溯源地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學到原汁原味的學科知識。但是,由于國內外教學體系有很大的不同, 原版教材在內容編排、深度和廣度等方面不太符合我國的教學實際。而且,原版英文教材比較昂貴,學生往往難以承受而不肯購買。近幾年也出版了一些國內學者編著的國際貿易方面的雙語教材,但是還比較少。作為西部地方院校,選擇教材既面臨雙語教材的稀缺,又要考慮學生的外語水平較低的現實。筆者目前只能整合英文和中文教材,既給學生復印英文版國際經濟學教材中有關章節,又配備中文教材,再輔以大量英文資料,如國際貿易單證、新聞資料等,使學生在能夠理解的基礎上,盡可能進入專業知識的英文氛圍。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西部地方院校受自身條件所限,雙語教學的條件尚不夠成熟,不能盲目追求雙語教學比例,以免忽視了教學質量,流于形式而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與其不切實際地追求雙語甚至全英語授課,不如腳踏實地,制定雙語教學的長遠規劃和中短期目標,在一定年限里逐步達到教育部的要求。一方面改善大的教學環境,創造雙語條件,一方面選取與國際教育較為接軌的課程進行探索,根據現實狀況,采取與重點院校有別的雙語教學策略,尋找一條適合西部地方院校的雙語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苑金茹.雙語教學策略[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6:16.

[2]畢曉玉,黃芳.我國大學雙語教學的“缺乏”.復旦教育論壇,2003(6):62-64.

國際貿易教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高等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中,實踐教學是很重要的,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但是現在的實踐教學還比較薄弱,在2016年貴州省出臺了《關于組織開展貴州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績效評估考核工作的通知》后,基于協同創新的思想為實踐教學改革引領了方向。對在協同創新思想下的國際貿易實踐改革提出了幾點意見。

[關 鍵 詞] 協同創新;國際貿易;實踐教學

貴州是一個經濟比較落后的內陸省份,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一直是發展的首要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發展國際貿易,積極參與對外經濟交流活動,從而需要越來越多的國際貿易人才。目前貴州很多高校都設置了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是國際貿易人才培養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在實踐中學生所學的知識和綜合能力才能得到運用和提高。然而各個高校實踐教學環節都比較薄弱,培養的學生專業素質不高。

為了使學生適應社會,能夠更好地為外貿企業服務,要不斷探索國際貿易的實踐教學模式。2016年,貴州省教育廳出臺《關于組織開展貴州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績效評估考核工作的通知》,目的是切實加強我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推進高校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以及國外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探索適應于不同需求的協同創新模式,營造有利于協同創新的環境和氛圍,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撐。將協同創新理論運用于高等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為實踐教學改革引領了新的方向,推動了高等院校的進一步發展。

雖然有很多院校已經普遍開展校企合作,應用產學研一體化模式,但在實際的真正融合過程中卻面臨不少困難。而國際貿易作為一門外向型學科,在實踐教學中對專業技術的培養,綜合學科的運用,以及如何適應市場需求的方方面面都會面臨著更多問題。所以要從細微處著手,運用協同創新的理論,不斷改進國際貿易的教育教學方法,以培養專業水平高、綜合能力強、能適應社會的人才。

一、課程設置和企業的協同創新

在校學習的學生最終會踏入社會,所以國際貿易的課程設置應該與外貿企業對員工專業技能的需求相結合起來,以此為依據來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在教學內容上,除了教授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比如國際貿易實務、單證、函電、國際上通用的貿易慣例和條款外,還可以根據外貿企業對崗位的具體需求來開設有專業特色的課程,例如,有些外貿企業需要具備與客戶談判的能力、良好的職業道德技能等。但是協同創新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國際貿易的發展,每年定期會組織教師深入企業內部,實際了解企業對專業技能需求的變化,然后根據變化,再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相應的調整,設置與市場相適宜的課程。

二、專業之間的協同創新

國際貿易專業是一門綜合外向型的專業,經常會和外籍人員打交道,所以除了要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以外,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在對外貿企業的實際了解中,很多外貿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都會對外語有一定的要求。目前高校的現狀,雖然針對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都開設了英語和商務英語,但是學生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夠,尤其西部地區的學生,缺乏學習外語的氛圍和動力,英語運用能力較差,無法適應社會的需要。所以基于協同創新的思想,采取雙語教學模式,將國際貿易的專業知識和商務英語結合起來,在加強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注重加強學生的外語交流能力。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外貿人員也必須具備一定的電腦操作技能,《計算機應用基礎》也是人才培養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

三、職業資格和課程的協同

國際貿易專業會有相應的職業資格考試,比如報檢、報關的認證考試。報關、報檢是國際貿易經營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從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從市場國際貿易專業的就業來看,外貿企業會優先錄用具有資格證書的畢業生,所以可以將職業資格和課程設置結合起來。針對職業資格的考試內容,課程設置可以相應配對,以便學生能夠順利通過考試。比如外貿單證員和外貿跟單員,可以增設《外貿單證實務》和《外貿跟單實務》。

四、校企的協同

現在有很多高校都在企業建立了實訓基地,但是大部分的實訓基地并沒有充分發揮實踐教學作用,主要原因是學校和企業之間沒有真正達成共識,校企合作只是表面并沒有深入。校企協同應該雙方共贏,互惠互利。企業的員工可以在學校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學校老師可以帶著學生來企業實習,老師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學生也可以將課堂所學運用于實踐,由此實訓基地才可以長期穩定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王婷婷.基于協同創新的高職項目課程改革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3.

[2]寧濱.全面推進協同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北京教育,2012(1):5-7.

[3]程曉紅.基于協同創新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8):108-112.

[4]李念良,李望國.高校構建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的 對策與建議[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8):76-78.

國際貿易教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我國大部分高校已經建立起網絡教學平臺,輔助和促進傳統課堂教學。相較于課堂教學,網絡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及任務,本文對《國際貿易》課程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模式提出思路,指出作為延展學習的重要手段,網絡教學對《國際貿易》課程開展探究式學習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國際貿易》課程;網絡教學;探究式學習

隨著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不斷發展和高校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利用網絡技術來輔助課堂教學,通過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來提升教學質量,已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不同學科和不同課程在應用網絡教學系統時有不同的側重,但毫無疑問都需要在前期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才能使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在促進教與學方面相得益彰。

一、《國際貿易》課程網絡教學需求分析

網絡教學并非把課堂教學內容直接搬到網上,僅僅實現教學時間和空間的延伸,而是應該和日常課堂教學相配合,并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的信息化手段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在突破教學的時間、空間限制的同時通過多種途徑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為此,網絡教學同樣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甚至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準備更多的教學資源。網絡教學設計應從對網絡教學的需求分析開始,以便有針對性地采用適當的網絡教學模式,達到好的教學效果?!秶H貿易》課程網絡教學的開展主要可以滿足以下幾點需要:

1.滿足課堂教學課時不足的需求

《國際貿易》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核心課程,其教學內容涵蓋從古典到當代國際貿易理論的介紹與梳理、國際貿易政策的發展演化、各類國際貿易措施、以及當今國際貿易領域的重大現實問題等。這些內容與世界各國經濟與貿易發展聯系密切,是一門需要在教與學過程中密切關注發展現實的課程,因此,其教學內容除課本知識以外,還需要密切聯系發展實際,是一門教學內容常常會超越課本內容的課程。而當前我國各高?!秶H貿易》課程的課時一般為32課時或48課時,在有限的課時中往往難以全面系統地討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踐中的各類問題,因此,網絡教學是對課堂教學中有限課時的重要補充。

2.滿足不同教學對象的差異化學習需求

《國際貿易》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專業必修課,同時也是高校其他經濟類或管理類專業的必修或選修課程,同時還是一些學校的雙學位課程。針對不同專業開設的《國際貿易》課程,教學進度和課時安排有所差異,課堂教學內容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差異化課程安排,但是在實際開課時,往往有跨專業合班情況,教師不能照顧學生專業和個體差異,因此,網絡教學可以通過教學資源的差異化推送、布置差異化作業任務及師生的在線互動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

3.滿足學生探究式學習需求

如前所述,《國際貿易》課程是一門與現實發展緊密聯系的課程,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認識現實問題,能對不斷變化的經貿環境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認知,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因此,國際貿易的教學在介紹課本基本知識的同時,要借助大量的學習資源,通過布置探究性任務,讓學生開展探究式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學生認識問題、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發布豐富的多媒體資源,不斷更新資源內容,布置多樣化甚至差異化研究任務,鼓勵學生開展自主的探究式學習。

二、《國際貿易》課程網絡教學模式構建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生應是教學的主體,學生的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被動獲得的,而是在一定環境下,利用必要的學習條件和學習資源,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合作主動獲得的。網絡教學恰恰提供了這樣一個環境和條件,使學生借助網絡資源,利用平臺形成的學習社區,通過與教師和同學的支持與互動,形成一種主動學習模式。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以及前述的需求分析,《國際貿易》課程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可依據以下模式進行設計,從而實現傳統課堂教學的被動式知識獲得與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結合互補。

1.課堂教學以基礎和重點知識講授及集體研討為主

傳統教學下,課堂教學主要進行知識的傳授,在與網絡教學相配合開展教學的情況下,一部分課堂教學的內容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完成,諸如背景知識閱讀、案例研究、材料分析及課堂小測等。課堂教學以基礎和重點知識的講授為主,同時開展問題研討。問題研討主要圍繞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延展性知識展開,相關資料和討論問題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先期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知識和開展討論。

2.通過網絡平臺延展學習

網絡平臺作為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式補充,由教師發布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教學資源,布置閱讀、習題和研究任務,學生進行在線自主學習,同學間開展討論,師生間進行互動,完成學習過程。利用網絡平臺的教學,以教師的教學資源發布和任務布置為起點,以學生的自主協作學習為目標,因此教學設計尤為重要。教師發布和布置的教學資源和學習任務應緊密結合課堂教學安排,做到以課堂教學核心為基礎,延展教學內容,設定具體明確的學習任務,并注意采用引發學生興趣的主題和形式,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3.以探究式任務訓練學生研究問題的能力

借助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可以實現多樣化和差異化。在以聯系和分析現實問題為學習目標的《國際貿易》課程教學中,學生通過延展性學習,能夠提出問題并進行深入研究,是最重要的能力。為幫助學生提升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可以通過布置一系列研究性課題任務,訓練學生逐步開展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并在完成研究課題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秶H貿易》課程的教學內容為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提供了廣泛的課題,而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為教師布置探究式學習任務提供了條件基礎。網絡教學平臺可以最大化課程資源,教師也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的互動功能為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提供最大支持,同時還可以保存學生提交的任務作業,進行在線點評和展示,為學生提供展現自己的機會,同時見證自己在不斷訓練中研究能力的提升。

三、總結

由以上教學模式的設計可以看出,網絡教學并非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形式上的搬家,也并非與課堂教學完全獨立、互不關聯,而是與課堂教學相互補充、融為一體。在應用網絡教學平臺的過程中,如果不進行精心、有效的教學設計,網絡平臺就會僅僅成為學生下載教師課件的途徑,而非進行延展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平臺。為此,通過上述教學模式的設計,形成課堂教學、網絡教學和研究訓練的一體化安排,可以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平臺的優勢,起到較好的教學促進作用。

總之,在高校網絡教學環境逐步改善,信息化教學條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輔助傳統教學,實現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配合對接,既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也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還能夠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為教師提供新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帶來新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黃德群.基于高校網絡教學平臺的混合學習模式應用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3):64-70.

[2]王星,楊文正.網絡教學組織形式優化發展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1):50-56.

作者簡介:楊楠楠(1976.11- ),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國際紡織品服裝貿易

國際貿易教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國際貿易實務》是中等職業教育商務類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針政策與業務技術相結合的政策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中等職業學生而言,本課程不僅涉及基本理論和知識,更針對外貿業務的各環節進行實際操作。這就決定了實踐性教學方法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國際貿易實務》 實踐性教學方法 應用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和深入,特別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的對外貿易迎來了迅猛發展的黃金時期,對外經貿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許多中等職業學校與商務類相關專業都開設了《國際貿易實務》這門課程。然而,目前中等職業學校遇到了新的困難和問題:中職類學生一般都是考不上高中,或是被初高中淘汰下來的問題學生,所以目前中職學校大多數學生的文化基礎差,甚至有厭學心理,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所學內容太難,索然無味;“應試教育”的弊端使學生對社會了解甚少,而且存在理論與實際脫鉤的情況,出現學生“學完理論知識,不會具體運用”的現象,教學質量普遍不高。因此,筆者認為,要想培養出適合外貿崗位需要的合格技能型人才,必須不斷完善實踐性教學方法在本課程中的應用。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即通過增加課堂的案例討論,強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思辨能力的訓練;通過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加強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最突出的優點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扮演了更為積極主動的角色。這種方式從歸納的角度而不是從演繹的角度展開某一專題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全身心地投入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設計的案例討論之中,從而達到教學效果。同時,案例式教學法理論也為案例教學提供了分析問題的基礎和框架。教師在教學中以案例為切入點實施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去理解、掌握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和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而且能給予學生更廣闊的思維空間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的做法是在單元理論教學結束后安排相應的案例分析,例如:“在交易磋商及合同簽訂”單元理論部分教學結束后,對“對逾期接受處理不當致損案”及“對有條件接受處理不當致損案”進行分析;在“品名、品質、數量、包裝”單元理論部分教學結束后,對“合同品質條款簽訂不當引起的糾紛案”及“因交貨規格不符造成索賠案”進行分析。在案例分析教學過程中我采用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給學生提供分析問題的機會,培養學生分析案例的責任感,最后對學生的各種觀點進行評述;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給予相應的案例,讓學生先做、先分析,最后老師講評。通過學生動手做,實際操作,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老師講評,既提供給學生一種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同時又加深學生對該內容的記憶。

二、軟件模擬實踐教學法

由于《國際貿易實務》這門課程的實踐性較強,安排學生真正頂崗實習可能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通過軟件模擬實踐進行教學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如利用Simtrade等教學軟件,并設置貿易實務操作演練實踐課,通過創造網上模擬環境,在網上進行國際貨物買賣實務的具體操作,使學生親身體會如公司成立、核算、詢盤、發盤、還盤和接受等各種基本進出口貿易環節;體會、熟悉國際貿易物流、資金流與業務流的運作方式;親身體會到國際貿易中不同當事人面臨的具體工作與他們之間的互動關系;學會外貿公司利用各種方式控制成本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的思路;認識供求平衡、競爭等宏觀經濟現象且能夠合理地加以利用。

軟件模擬實踐使學生增加了感性認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大大提高了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提高了國際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經過整個業務流程的模擬訓練,學生不僅對前面學過的理論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有了如何做一筆外貿業務的完整思路,基本掌握了如何與外商進行業務往來,尤其是對于對外報價、交易磋商、訂立合同、審核信用證、制單結算等關鍵業務環節都能夠掌握,從而為未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情景模擬及角色扮演教學法

情景模擬教學是將國際貿易業務引進校內實訓室,從大量的實際業務中選擇典型的內容組成一套完整的國際貿易業務程序,在國際貿易綜合實訓中心仿真模擬的環境內完成國際貿易業務的全過程。通過情景模擬教學,學生掌握合同履行各個環節中主要內容及應注意的問題,提高實際動手能力,保證畢業后盡快適應外貿及相關工作。

情景模擬教學的仿真模擬的環境由商務系統(進口方、出口方)、國家機關系統、外匯管理系統、銀行系統、運輸系統、保險系統、檢驗檢疫系統、海關系統、稅務系統等組成。例如:我們在理論、實驗課程教學結束后,安排學生進行國際貿易模擬綜合實訓,實訓在國際貿易綜合模擬實訓中心進行。該中心營造了職場化的工作環境,分別設置了進出口公司辦公室,商務部、海關、商檢、外運公司、保險公司、外匯管理局、國稅局、銀行、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職能部門;硬件有服務器、終端電腦、傳真機、打字機、電話等;實訓中心軟件由本課程組資深教師同江蘇某知名教育軟件有限責任公司共同開發完成,模擬現今出口、進口、加工貿易的真實做法。老師對學生進行分組,使學生在項目組長的帶領下,在模擬實訓室完成三筆進出口業務操作。

通過情景模擬教學,學生獨立地與外商簽訂完整的國際貿易合同,并保證國際貿易合同條款的準確性,并獨立履行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熟練地與有關方面當事人(上述九個系統)建立各種工作關系,增強公關意識與溝通、協調能力,獨立處理履約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正確地開展索賠和理賠工作。

四、參觀教學法

參觀教學法即教師結合課程內容安排學生參觀考察,加強實踐環節。如通過安排學生參觀港口、碼頭和保稅區等,幫助學生更加直接地了解國際貿易的流程;講到商品的品名、品質、數量、包裝時,帶學生去有關生產廠家或超市了解商品命名、生產、儲藏、包裝的程序;講到國際貿易貨物運輸和集裝箱時,帶學生到集裝箱碼頭或鐵路堆積場實地了解貨物運輸的全過程;講到報關、報檢、報驗時,帶學生到海關了解進出口報關的各個環節,掌握進出口報關的實際業務技能;講到合同的履行時,帶學生到外貿公司了解商品進出口的各個環節。通過感知、體驗、實踐,一些看起來繁雜、抽象的專業知識很快被學生理解和掌握。

五、社會實踐教學法

社會實踐教學法就是充分利用福建省外向經濟比較發達的有利條件,利用各種機會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如安排學生到外貿公司、貨代公司、船運公司、報關行等公司實習,并將其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要求學生撰寫實習報告、實習體會等。學??梢越⑾鄬潭ǖ膶嵙暬?,為學生提供良好和穩定的實習環境。每年安排《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學生到實訓基地頂崗實習。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在公司行家的指導下,參與公司外貿業務操作。如參與租船訂艙、保險、公司制單結匯等工作;有報關員及報檢員資格證書的同學協助公司報關、報檢。學生通過頂崗實習可以提前介入公司的實際業務,基本掌握貿易業務流程。這樣,我們不僅保證了課程的實用性、先進性,還提高了學生的業務水平,從而深受歡迎。

總之,《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情景模擬、軟件模擬和基地頂崗實習,學生對國際貿易的全過程和現代的國際貿易方式有全方位的認識、了解和把握,對《國際貿易實務》的外延知識、外貿成本核算、外貿談判、外貿函電、國際市場營銷等課程進一步地融會貫通,對《國際貿易實務》的理論知識、合同條款及后續知識,外貿業務操作和各種國際貿易業務單據的填制等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得到較好的鍛煉,提高正確履行外貿業務的能力,保證畢業后盡快適應現代化的國際貿易環境。

參考文獻:

[1]王海歐.互動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河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

[2]張鳳珍.淺談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定位[J].遼寧高職學報,2004(4).

[3]廖萬紅.《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模式探討[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12).

[4]張一峰.“實務類”課程案例教學法的幾點體會[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4(6).

[5]楊寧.淺談高職高?!秶H貿易實務》教學法[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15).

國際貿易教學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課程,要求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明確教學的目標,不能一味地采用純理論講解,而必須重視實訓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本文在介紹了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特點的基礎上總結了國貿實訓的意義,探討了實訓方法的設計,最后提出了提高實訓有效性的措施。

關鍵詞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 實訓方法 研究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作為高等院校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很強的涉外經濟課程,需要學生們在學習完本課程后能掌握國際貿易實務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能,這就要求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突出實訓教學,提高實訓教學的基礎設施水平,掌握有效的實訓方法,讓學生在實訓實驗室中借助模擬實訓來提高操作能力,為他們將來的就業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訓的意義

(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特點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具有知識面廣、關聯性強、知識更新速度快的特點:第一,內容豐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包括了貿易術語、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等貿易理論知識,這些知識涉及到大量的英語與其它復雜的國際貿易流程,并不易掌握,給教學和學習增添了困難;第二,與其它學科聯系緊密,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多種知識和學科交織的綜合性課程,需要經濟學原理、國際貿易概論、報關報檢實務等學科或課程知識的支撐;第三,與時代發展聯系緊密,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而需要不斷更新其課程內容,例如不斷變化的中美關系給中美貿易帶來的影響等熱點問題。

(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訓的意義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訓通常以進出口交易為主線,結合了交易磋商、外貿函電往來、價格核算、信用證審核、貨物訂艙、通關、貿易單據審核等業務板塊的實例,讓學生在操作練習中了解進出口交易的程序和技能。通過Sim Trade等外貿模擬操作系統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理論知識,切身體驗進出口交易的實際過程,力求在較短的時間內能掌握各種操作技能,在談判、履約等過程中培養國際商務環境下的業務分析、管理等能力,使學生學會實際地應用國際貿易實務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總結起來,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訓能夠促使學生實踐能力的不斷提高,教師可以在實訓中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本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的后續學習;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教師可以在實訓中綜合各學科知識,讓學生系統理解各個業務環節和各種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能夠促進學生就業競爭力的不斷提高,教師還可以在實訓中結合世界經濟的不同變化來調整實訓教學,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能力,以滿足未來工作崗位的要求。

二、實訓方法的設計

(一)實訓流程的設計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訓離不開有相關配套的實訓實驗室,要求實訓室必須建有互聯網平臺,具備實訓相關的設備和軟件,有足夠的座位和計算機、服務器、投影儀等,為實訓教學提供電子教學環境的支持。

實訓流程包括課堂實訓、專項實訓和綜合實訓三個環節:課堂實訓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隨堂訓練,此環節要求實訓案例必須充足,并盡量貼近國際貿易實務的發展現狀,主要強調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專項實訓要求學生在實訓實驗室中根據業務流程進行專項訓練,主要有企業建立、市場營銷、外貿函電等專項訓練,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外貿企業的建立、網上交易中心的操作、交易磋商等知識,此環節要求實訓盡量與真實環境接近,學生能夠根據不同要求提交合格的單據,以不同的方式得到貸款;綜合實訓開始于學生已系統地學習完國際貿易實務知識后,通常在課程教學的中后期,由學校提供實訓指導書,指導學生進行實訓操作,實訓時間一般在1至2周左右,學生需要模擬正規的在外貿企業上班,爭取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外貿業務,通過扮演供應商、出口商,銀行等角色系統的學習業務技巧,掌握物流、業務流以及資金流的運行方式。

(二)實訓內容的設計

以綜合實訓為例,在綜合實訓,為達到實現仿真模擬的目的,需要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一整套任務。通常由6個學生為一組,有兩人扮演出口方,還有兩人扮演進口方,剩余的兩人扮演銀行職員、保險業務員等輔助角色。

綜合實訓的內容有:第一,開拓國際市場,此任務要求進出口雙方利用實訓資料進行市場調研,通過網絡發布交易信息,其中出口商布置展會,在洽談區模擬交易會,然后出口商接待客戶并利用產品實物等推銷產品,此環節主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談判能力;第二,簽訂合同,此任務要求雙方通過郵件建立業務關系并經過發盤等環節達成合作意向,最終簽訂合同,此環節由于涉及價格核算的內容,主要培養學生的外貿函電寫作能力并進一步鞏固繕制合同、價格表達等知識;第三,信用證業務,此任務要求進口商開立信用證,銀行開立信用證并向出口地銀行發出通知,由出口地銀行通知出口商,然后出口商根據銷售合同等審核信用證,發現不符之處則要求進口商修改信用證,此環節主要培養學生審證、改證等方面的能力;第四,國際運輸,雙方根據合同明確運輸責任,比如CIF條件下出口商負責貨物運輸,此環節主要培養學生計算運輸費用和繕制單證的能力;第五,商品檢驗,由出口商繕制商品檢驗單證,在檢驗檢疫局申請出口報檢,此環節主要培養學生繕制相關單證的能力;第六,貨物保險,雙方根據合同劃分保險義務,比如FOB條件下進口商辦理貨物保險,此環節主要培養學生繕制保險單的能力;第七,核銷備案,由出口商在外匯管理局辦理核銷備案;第八,出口報關,出口商備好相關單證向海關報關,由海關部門審核、查驗并簽發核銷單等,此環節主要培養學生繕制報關單的能力;第九,制單結匯,出口商備好商業發票、海運提單等文件,簽發匯票,由出口地銀行驗審后通知出口商,進口商再辦理付匯贖單,此環節主要培養學生繕制單證的能力;第十,收匯核銷,出口商填制登記表后備好文件在外匯管理局辦理收匯核銷,然后到國稅局辦理出口退稅;第十一,糾紛解決,在交易過程中經常出現與合同不符的情況,雙方需要根據合同、法律法規等明晰責任,解決糾紛,此環節主要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談判能力。

三、提高實訓有效性的措施

(一)明確教師的定位

在課堂實訓環節,教師處于主導地位,需要結合知識點準備一定數量的切合實際的案例,在各個環節對學生加以引導,通過隨堂講評等向學生反饋信息幫助他們強化知識點的掌握;在專項實訓環節,教師需要根據實訓內容的難易、重要程度合理安排實訓時間,在實訓前向學生提出要求,通過學生提交的實訓文件充分了解學生存在的不足,并在現場加強師生間交流,指導學生及時改正不足、不斷總結實訓經驗;在綜合實訓環節,教師需要發揮輔助作用,監督學生的實訓情況并給予相應的評價,并及時總結課程,與其他教師加強溝通,以提高實訓效果。

(二)有效利用實訓資源

實訓方法應以盡量貼近實現工作環境為原則,注重實訓的完整性,緊跟不斷變化發展的外貿市場步伐,通過模擬實訓、情景教學等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訓教學一方面需要充分發揮網絡和實訓室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加強與企業的聯合,不斷擴充實訓展臺,倡導學生向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業務員學習,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總結:實訓是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掌握有效的實訓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獨立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業務素質的目的。教師應認真對待在國貿實訓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問題,不斷地改進教學內容、模式及課程設置,提高實訓方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徐振宇.論改進國際貿易實務課教學方法.當代經濟.2010(19).

[2]王炳煥.國際貿易實務專業開展校內實訓探索.河南教育(中旬).2010(08).

[3]楊宏恩.高等院校國際貿易實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05).

[4]楊佳.國際貿易實務綜合實訓教學初探——以汕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6).

[5]杜宇,佟明亮.應用型國際貿易實務實訓課教學模型探討.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09).

上一篇:幼稚產業論文下一篇:外貿行業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