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范文

2023-03-07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范文第1篇

隨著水資源的日益緊缺, 全國上下逐漸開始大力提倡生態環保性發展戰略。尤其是淡水湖、海, 作為珍貴的水資源, 受到了國家的廣泛重視。洞庭湖是我國的淡水湖之一, 其作用主要是維穩江湖水域生態平衡、生態安全等。洞庭湖區域作為湖南的重要農業種植區域, 肩負了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重心。然而近幾年來, 洞庭湖枯水期延長、水域面積不斷縮減、生態環境問題突出, 給農業發展也帶了一定的影響。

1. 影響洞庭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問題

1.1 農業源污染問題

洞庭湖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 其湖區兩岸的用地都被覆蓋為農業用地。而這些農業用地為了提高生產產量, 不可避免的就會運用到一些化學農藥及肥料, 里面含有大量的生物激素, 導致其生態污染加劇。在噴灑農藥、灌溉化肥之后, 一部分的農藥化肥被農作物吸收, 而絕大部分未被吸收的化肥都通過地表徑流逐漸進入洞庭湖琥珀之中, 造成琥珀水域的污染。

1.2 水質污染

洞庭湖區域除了農業種植以外, 漁業也是其發展重心之一。淡水湖的魚類眾多且味道鮮美, 深受人們的喜愛。而隨著水質的污染, 水生生物所處的環境受到嚴重波及, 魚類產量銳減, 水產資源量大幅度的下降。很多的國家一級保護魚類品種遭到了快滅絕的境地。

1.3 泥沙淤積現象加深

根據一些相關研究表明, 洞庭湖的湖床太高以及相應水位的升高情況都是泥沙淤積所造成的。一旦湖床高出垸田, 那么就會造成土壤潛育化現象, 甚至使土壤地下水位不斷的太高。尤其是汛期來臨時, 水量大幅度增加, 高水位將直接導致水稻田潛育化現象, 以致于洞庭湖區域的所有農業生態環境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1.4 濕地環境遭到嚴重威脅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一些外來物種被帶入洞庭湖濕地系統, 例如最為典型的楊樹。為了開挖其排水系統, 促使淺水湖沼水位下降漸漸干涸, 最后直接演變成陸地。除此以外, 濕地的生態格局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生態穩定性直線下降, 動物群的數量銳減速度加快, 此類問題極大的破壞了生物鏈條。

2. 洞庭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一些解決對策

2.1 控制化肥、農藥污染

化肥、農藥污染是洞庭湖湖區污染的重要來源, 對于此類污染, 當地政府應當實行一定的污染物排放制度, 嚴查不符合排放標準的企業。對于其污染物超標排放的企業, 實行嚴格的處理措施, 堅決實行關閉制度。在各企業排放時, 限制磷、氮的排放量, 遵守排放相關標準。另外要將廢氣, 廢渣進行合理處理, 避免二次污染, 提高其治理污染的綜合能力。

2.2 大生態補償投入力度

建議堅持“國家補償機制為主, 湖南省政府適當補償為輔”原則, 切實加大農業生態補償投入力度。國家根據洞庭湖具體情況投入資金, 加大資金投入比例, 同時積極考慮用財政資金撬動金融資本、民間資本, 多渠道拓寬資金來源;建立國家農業生態補償基金, 加大“重點農業生態功能區”的投入補償力度。

2.3 發展現代生態農業, 形成生態農業產業鏈

由于平湖區氣候溫和, 交通便利。農戶除了傳統的養魚、種植之外, 還應將重點放在諸如發展特優水產、飼養草食性肉皮毛兼用動物, 更新水果蔬菜種類和品種, 開發物質和能量轉化等新項目上。在切實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 圍繞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幾品主導產業, 形成一體化產業鏈, 將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推動洞庭湖區農業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穩步提高。

2.4 維穩生態系統平衡

在有些退田環湖策略實行后, 一部分的堤垸被水長時間淹沒, 這就很容易導致釘螺擴散范圍加大, 人畜感染情況增加?;诖藛栴}, 相關人員應當疏浚河道, 布置攔螺網等防治措施。從根本上阻礙釘螺的傳播。因此相關人員應當根據提前的預測來預防外來物種入侵, 趁早做好一定的解決措施, 以此從根本上防止此類問題對于農業生態區的污染及迫害。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 我們對于洞庭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一定要給予持續的關注。相關人員應根據該湖區區域所產生的生態問題結合實際進行科學的分析, 提出一些良好的建議, 并合理運用到實際的生產生活之中, 從而保護我國的淡水湖資源。保障湖南洞庭湖區域周邊農業與生態良性循環的發展空間, 為我國的可持續性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摘要:洞庭湖是國際重要濕地和長江流域生態系統中十分重要的子系統, 建設洞庭湖農業生態經濟區一直是我國長久以來的實施建設重點。本文主要就洞庭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進行探討分析, 并提出一些可實施性的對策, 以供參考。

關鍵詞:洞庭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對策

參考文獻

[1] 曾斌求.對加快湖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分析與思考[EB/OL].價值中國網, 2010-09-20.

[2] 張光貴.洞庭湖演變對湖區農業生態環境的影響[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1997 (nc) :33-36.

[3] 彭佩欽, 趙青春, 蔡長安.洞庭湖區的湖垸農業與可持續發展對策[J].生態環境學報, 2004, 13 (1) :139-141.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的具有休閑、娛樂、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態旅游產業。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它是將農業景觀、生態景觀、田園風光景觀的深層次開發與旅游業延伸交叉形成的新型農業開發模式。文中提出了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并對哈巴湖生態農業旅游區運行進行分析,認為生態旅游農業是當前及今后我縣農業發展的一種模式,建設生態農業園區是發展農業和旅游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生態旅游農業;開發模式;市場分析

1 引言

生態旅游農業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的具有旅游、休閑、示范、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態文化旅游產業。隨著我縣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加上政府積極宏觀引導,及時推出了“黃金周”節假日,為城鄉居民休閑消費提供時間保障,許多工商企業紛紛響應,加大投資力度,抓緊開發生態旅游資源,增加城鄉居民選擇的旅游天地。據統計,我縣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已見成效。如哈巴湖生態景觀旅游區、南海子、綠色度假村、白春蘭綠色家園、靈應寺等10多家各色旅游項目落戶鹽池,累計接待游客30萬多人,收入可觀,有力地帶動了周邊農民致富。

2 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

2.1 生態旅游農業的概念

生態旅游農業是以農業生產為依托,使農業與自然、人文景觀以及現代旅游業相結合的一種高效產業。主要包括“觀光農業旅游”、“休閑旅游”、“鄉村旅游”、“農村生態旅游”等不同概念,具體講是指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以旅游內涵為主題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業產品加工與旅游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是旅游者充分體驗現代農業與生態農業相結合的新型旅游產業。

2.2 生態旅游農業的特征

(1)功能齊全、雙重效益。(2)保護環境、持續發展。(3)回歸自然、身心享受。(4)科技特色、高效農業。

2.3 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布局原則

(1)因地制宜。(2)盡可能與旅游業相結合。(3)充分考慮客源市場。(4)必須搞好基礎設施建設。(5)與農村建設規劃相結合。

3 哈巴湖生態景觀旅游區開發實證分析

3.1 市場分析

哈巴湖生態觀光旅游區位于鹽池縣中北部王樂井鄉境內,南北長38公里,東西寬64公里,總面積16萬公頃,環境優美,面積廣闊、交通便利,基礎條件十分好。屬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之一。哈巴湖自然保護區的植被在區系上屬歐亞草原區,亞洲中部地區,中國黃土高原草原省至內蒙古草原省的過渡地帶。根據調查,保護區內已知各類植物507種,分屬76科,276屬。保護區具有獨特的荒漠類型景觀,有干旱山地、干草原,有大面積毛柳、沙柳、檸條群落,還有面積可觀的湖泊、沙漠、森林、果園、綠洲及眾多的文物古跡。具有重要的教學和科研價值,同時保護區內文物古跡眾多,山川沙海兼有,具有很高的旅游開發價值。

3.2 設計景觀的理念分析

哈巴湖生態景觀旅游區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垂釣、休閑、娛樂、商貿的概念。生態景觀旅游區發展旅游業,就在于它可以通過現代農業的新品種、新栽培模式與傳統農業不同來顯示出差異,加之把其藝術化處理,就成為非常好的旅游產品。所以,制造差異就可能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市場,并且這種旅游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3.3 開發生態旅游農業資源的策略和措施

(1)更新策劃理念,走企業化、市場化發展之路。哈巴湖生態景觀旅游區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產業優勢以及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主導產業上選擇了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設施生產,在策劃的理念上注入了旅游、休閑、娛樂、垂釣、商貿的概念。

(2)以科技為本,優化資源配置。哈巴湖生態景觀旅游區經過幾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發展優勢,結合區內獨具特色的沙漠景觀,有干旱山地、干草原,有大面積毛柳、沙柳、檸條群落,還有面積可觀的湖泊、沙漠、森林、果園、綠洲及眾多的文物古跡。開發建設哈巴湖自然博物館、哈巴湖度假酒店、沙地運動樂園:馬場、治沙天然博物館、哈巴湖牧耕田園農(牧)家樂等景區。

(3)建立配套完善的旅游設施。利用設施農業和先進的生產模式,種植瓜果、蔬菜、花卉等多個品種,創造出新、奇、特的觀光效果,并配套建立了相應的旅游設施“農科之窗”、“山莊果園”、“垂釣走廊”、 “心靈茶莊”等一大批集環保、生產、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園林景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4 結論

哈巴湖生態農業旅游區根據自己的地域優勢和科技優勢以及區內所擁有的有利條件,在策劃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休閑、娛樂、商貿的概念,并通過其示范、推廣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的農民致富。這一案例的實證分析表明:一通過改造傳統農業可以產生獨有的農業要素差異,可以發展為新型的特色主導產業;二適應消費層次的深化和生態保護的需要,農業的性質發生巨大變化,它已經成為具有多功能性的產業,農業將成為體驗經濟的主導產業;三有效的經濟組織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科技園區作為現代農業和旅游業交叉的載體,是一種新型的經濟組織創新,它將成為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資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資源、現代管理、風險投資等方面的優勢,將在農業生態旅游區的建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中國的農業發展在國際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農產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為了增加產量,提高經濟效益,大量使用化肥等破壞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預估的生態環境污染。生態農業就是為了能夠解決農業經濟發展的問題又能兼顧生態環境保護。

關鍵詞:生態農業;農業經濟影響;可持續發展

我國目前已從解決溫飽生活中走出,進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發展階段。發展生態農業,達到發展經濟同時又保護生態環境,這是當前及今后要長期面對的問題。

1 發展生態農業的意義

生態農業是以保護自然資源為宗旨,遵循生態學和經濟學的發展規律,將現代工程和科技技術聯系起來,獲得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新型農業模式。生態農業使農業發展進入良性循環中,是一條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保道路。

2.1 有利于保護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

積極開展生態農業建設,有效保護土地資源、水資源,充分改善因自然生態環境破壞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生態失衡問題,能夠有效促進農業良性發展循環。

2.2 有利于提升農業生產綜合效益

生態農業的發展能有效的將現代化科學技術、農業管理經驗融入現有農業生產結構當中,合理統籌規劃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加工業、鄉村旅游等項目,構建出配置合理、運作高效的“大農業”發展模式,為市場提供綠色農產品、優質產業服務。

2 生態農業理念的特點

2.1 農業結構具有系統性

生態農業體系是嚴格按照生態學原理,通過合理統籌、農業資源分配,組合成的生態系統。

2.2 農業生產具有生態性

生態農業充分運用生態環境自身的循環能力來進行生態能量轉換,高效利用自然能源,實現農業生態系統持久發展。

2.3 農業耕種具有適地性

發展生態農業重要的是遵循因地制宜原則,按照不同生態環境的發展特點、發展趨勢,有效保障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科學優化農業生態環境。合理進行農業產業布局,提升農業生態系統的各要素的利用效率,有效優化農產業結構,展現地域農業生態特性。

3 生態農業的影響及作用

3.1 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

發展農業生產需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加強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生態農業的發展,有效改善了生產中產生的污染問題。對資源合理節約,提高資源使用率,保留可持續發展后勁。

3.2 促進農業生產結構調整

確定適合本區域的農業生產模式,調整完善生產結構,用持續發展眼光看待生態農業,使得農業生產效益最大化。

3.3 健全多方面投融資體系

發展生態農業是時代所需,政府應開辟綠色通道支持。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財政扶持、降低稅率,鼓勵生態企業發展。

3.4 助推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生態農業是科技和現代化管理手段及眾多因素相互配合發展的結果,包括先進的科學技術,因地制宜,盡最大力度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促進農業經濟整體實現現代化發展。

4 確保實現生態農業發展的幾點措施

4.1 促進農業生產效率提高

加強農民對生態農業知識學習,掌握現代農業生產科技知識,使農民對資源有效利用,對環境加大保護力度有新的認識。

4.2 加強人才培養促進產業發展

加強農業專業人才培養引進,解決農業人才不足問題。要制定相關政策支持人才引進,全面發揮人才作用,為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出謀劃策,聚力解決問題。

4.3 開創新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

農村生態旅游的發展離不開生態農業的支持,建設綠色旅游通道正好滿足人民這一需要。創建“農業旅游”的經濟模式,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發展了農業經濟,同時又增加了旅游經濟。

4.4 加強綠色生態企業發展

綠色企業,應與當地政府聯手,關注生態環境與經濟,發揮帶頭作用,從生態環境角度出發,停止對環境有影響的工程項目。打造經營生態農業品牌,嚴格把控產品品質,維護當地生態農業形象,使生態農業經濟結合地區品牌,生態農業走在健康道路上。

4.5 注重農業品牌建設

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有利于我國品牌在國際上的持久性發展與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加強生態農業發展,宣傳新型綠色健康的農產品,改變國際印象,增強在國際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

農業發展創新,走發展生態道路是農業發展的康莊大道。生態農業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自然環境,實現農業的持久性發展,為農業的經濟健康發展打造堅實的基礎。要充分重視生態農業的發展,并堅定地走生態化發展農業道路,這是歷史的必然。

參考文獻

[1] 尹國麗.生態農業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J].江西農業,2019(22):128-129.

[2] 何立華,祝啟雄.洪湖地區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01):18-21+37.

[3] 余勁松.生態農業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J].鄉村科技,2019(32):31.

[4] 黃慶革.淺析生態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J].種子科技,2017,37(2):20.

[5] 楊芳,吳永常,韋文珊.基于能量分析的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指數方法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11):17-23.

[6] 胡麗,岳敬芹.發展生態農業實現精準扶貧——以云南山區精準扶貧工作現狀為例[J].吉林農業:上半月,2017(7):43-44.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范文第4篇

進入新世紀以來,生態農業在世界范圍內蓬勃發展。全球162個國家發展生態農業,預計到2020年,全球生態農業生產面積占農業生產總面積的比例最高將達到35%。

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建設起來的,既促進生態保護又依賴良好生態環境支撐的、可持續發展的農經生產經營體系。生態農業包括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所謂綠色農業,是指按照規定有限度地使用化肥、農藥、植物保護劑等化學合成物的農業生產方式,產出的是有助于公眾健康的無污染產品。有機農業則不使用任何化肥、農藥、飼料添加劑等化學合成物,也不采用轉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前者是要求有所放寬的生態農業,而后者是要求更為嚴格的生態農業。

痛定思痛,“三高一低”型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不被看好

20世紀50年代以來,石油農業在發達國家迅速發展,致使農業生產嚴重依賴化肥、農藥等,不僅誘發大氣、水體和土壤污染,還導致糧食、蔬果、畜牧產品等殘留的有毒成分增多。就實質而言,這是一場人、社會與自然環境間關系失調的嚴重危機。痛定思痛,人們意識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型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是導致生態環境危機爆發的導火索。

生態農業最早出現于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起初只是由個別生產者針對局部市場需求,自發地生產某種產品;到了30至40年代,生態農業在瑞士、英國等地得到發展;60年代,歐洲許多農場轉向生態耕作;70年代后,各種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為主旨的替代農業思潮開始出現。法國、德國、荷蘭、英國等西歐發達國家積極開展有機農業運動,并于1972年在法國成立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與此同時,日本也提出生態農業發展計劃,把重點放在減少農田鹽堿化和農業面源污染上。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發布《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確立了可持續農業的重要地位。至此,建設生態農業和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成為世界各國農業的共同選擇。發展中國家也開始積極研究和探索綠色食品生產。

生態農業不僅是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的必由之路,而且是農業經濟體系轉型的必然產物。這種轉型主要體現在:由單一向綜合,由粗放向集約,由高碳向低碳,由污染向環保,由片面追求“規模擴張”向注重綜合“質量效益”轉型。在必然轉型的基礎上,形成生態與經濟兩個系統的良性循環,以及經濟、生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前景廣闊,全球生態產品年銷售額已達625億美元

進入新世紀以來,生態農業在世界范圍內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從發展規模來看,全球共有162個國家發展生態農業。據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統計,截至2009年,全球生態農業種植總面積達3200萬公頃。預計到2020年,全球生態農業生產面積占農業生產總面積的比例最高將達到35%。

生態農業發展最快的國家是澳大利亞,其生態農業種植面積600萬公頃,占世界總面積19%;中國生態農業總面積約450萬公頃,僅次于澳大利亞居世界第二;西班牙生態農業種植總面積180萬公頃,居世界第三、歐盟第一。

全球生態產品的年銷售額已達到625億美元,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瑞士、丹麥和意大利等國消費量較大,產品種類涵蓋農作物產品、奶制品、肉類、水果等。目前,歐盟自產生態農業產品供不應求,有近60%的缺口需要從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口,其中阿根廷和中國是其主要供應國。生態農業產品的市場前景可謂越來越廣闊。

與常規農業相比,生態農業具有5個特點:一是綜合性,按照“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原則,全面規劃、頂層設計、優化結構,促進各產業間協調發展,實現強農興糧富民和環境優化;二是多樣性,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技術裝備農業生產經營,充分發揮不同地區的多種優勢,促進多樣化發展;三是高效性,通過科技創新提高質量效益;四是安全性,提高農產品質量,向消費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五是持續性,把農業生產經營和環境建設、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實行資源循環利用和廢棄物資源化后再利用,有效減少污染,維護生態平衡。

政策扶持,可持續農業發展模式成功必不可少

生態農業,已成為21世紀全球農業發展的主導模式和主要潮流。新世紀以來,中國高度重視綠色農業發展,被世界可持續農業協會評為“全球可持續農業發展20個最成功模式之一”。然而,與部分發達國家相較,我國生態農業建設仍存在很大差距,各國先進發展經驗值得借鑒。

對生態農業采取積極支持政策,是發揮長效作用的措施。各國大都制定了專門政策,支持生態農業發展:把發展生態農業資金列入國家財政預算,實施稅收優惠減免措施,對生態農業先進者給予獎勵等。在德國,政府建立和實行多種農業生態補償方式,包括財政轉移支付、直接支付、限額交易支付和直接交易支付等。德國實施補償方式,大多通過項目對向生態農業體系轉型的農場主提供資金支持,并多與相應環保措施掛鉤。

高度重視生態農業科研和教育,是增強生態農業發展動力的關鍵。很多國家非常注重以現代科技為依據,密切結合生態農業科研與教學、推廣。也有許多大學、科研院所定向培養生態農業科研技術人員。自2002年起,美國政府就實施有機農業研究和推廣計劃,2003年以來的10年間共提供經費9300萬美元,資助重點包括有機農業環境及效果、有機農場生產與社會經濟狀況、利用田間試驗方法鑒別有機產品特點等。

加強生態農業法律法規保障體系建設。20世紀90年代以來,部分發達國家就生態農業的生產、產品質量和銷售等建立了相關法規體系。美國制定了《有機食品質量法》,加拿大制定了《加拿大農產品法》《加拿大谷物法》等,歐盟頒布了《歐共體生態農業條例》。在歐盟相關法律基礎上,德國制定了本國的《生態農業法》《土地資源保護法》《垃圾處理法》等。通過法律手段,讓生態農業發展實現了有利的社會外部氛圍及內部“軟環境”整合,對其健康發展發揮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農業生態問題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歐洲國家在對農業源污染治理過程中財政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歐洲重視農業源污染的源頭治理、農業環境補貼采取經濟誘導方式、成員國積極承擔治理責任。中國農業源污染治理財政政策存在缺失,應借鑒歐洲經驗完善中國農業源污染治理財政政策。

關鍵詞:農業源;污染治理;財政政策;歐洲模式

一、歐洲農業源污染治理財政政策的啟示

(一)農業源污染治理財政政策有以下特點:

1.農業補貼與環境保護相銜接。歐盟在不斷制定和完善有關肥料和農藥合理施用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加強行政監管之外,在經濟上實行農業環境補貼,將對農業補貼與環保標準的貫徹情況掛鉤,對減少肥料和植物保護劑的使用、實施或進一步擴大生態農業耕作或者使用有利于環境和資源的其他生產技術都可以給予補貼 [1],并大幅度增加用于環保措施的資金。

2.嚴格的制度保障。農業環境補貼標準是以農民為農業生態建設的投入額度為參照系,農民為農業生態建設投入越多,其獲得的補貼也就越多。農業生產經營者申請農業生態補貼項目時必須承諾預期成果和保證措施,若不能達到最低標準要求則不能獲得全額的農業補貼甚至不能獲得農業補貼。歐盟2007—2013財政規劃,進一步將補貼用于整個農村大環境的綜合保護與治理。

歐盟制定的農業生態環境補貼政策為綱領性政策,其所有農村發展措施都不僅僅是一種指導原則,而是一些操作性非常強的具體措施,對于資金來源、支持條件、支持額度、違規的處罰等都有明確的規定。

3.以合作方式引導農戶實施環保行為。成員國在執行農業環境保護政策時,尊重公眾意愿。歐洲農業環境保護主要是以自愿方式引導農戶積極參與,財政補貼往往以合同方式落實。從20世紀90年代荷蘭開始實施新的農村政策。在聯盟政策框架內,區域聯盟的國家,民間社會和市場各方開始尋求通過具體項目方式的處理農村問題 [2]。法國為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1)對于農業經營單位為減少和防止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氮化物、硝酸鹽等污染物排放而采取的環保防范措施,給以一定的公共資助。(2)農業經營單位與政府簽訂為期五年的合同,農業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達到合同規定的環境標準,政府給予相應補貼 [3]。

4.成員國積極承擔責任。在歐盟共同農業政策的框架內,成員國對農業發展和環境保護采取積極補貼政策。英國政府規定,農民負責對農場附近的樹林、河溝的保護;養殖農場必須有環保計劃書。農場遵守了這些措施,政府支付105英鎊補貼費;農場在改變土地用途過程中,不施用氮肥,政府則每公頃補貼450~550英鎊。在氮污染敏感地區,如果農戶每公頃氮肥施用量小于150公斤,則補貼65英鎊 [4]。

在德國從事生態農業每公頃土地每年可以得到450 馬克的補助。德國農業部還提出了資助農村綜合發展新思路。這一新思路的基本思路是,把一個地區視為一個整體,把各種資助措施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改進地區自然條件、農業基礎設施和農場工作條件,以達到有效促進有關地區綜合發展的目的 [5]。

(二)啟示

1.在經濟上鼓勵農業清潔生產,重視農業源污染的源頭治理。歐盟農業環境補貼鼓勵基于環境利益,從源頭預防農業污染,不是單純的事后治理。

2.采取經濟誘導方式,激發農民環境保護的自覺意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農業生產方式的選擇直接與生產利潤預期相聯系。自愿方式摒棄了強制命令的不足,能夠激發農戶發自內心地能動地參與農業環保,有利于農業源污染治理的持續性。

3.成員國對責任的積極承擔是歐洲農業環境保護制度保障。

二、中國農業源污染治理財政政策的缺失

目前中國農業源污染仍然十分嚴重。農業源污染治理財政政策存在嚴重缺失:

(一)農業環境技術推廣財政支持力度不足

農民缺乏當地農技推廣系統的技術指導。據農業源污染控制課題組進行的農村調查發現,在最近的二十年間,只有不到15%的家庭接受過施肥培訓,有的地方多達40%的家庭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村莊里有任何推廣活動。很多農民對農藥帶來的污染和危害有所了解,但不知道化肥也會造成嚴重污染 [6]。

農民對清潔農業的認知受教育程度、習慣以及對農業產出追求的限制,對農民進行農業環境技術培訓是政府的公益性職能。然而,財政支持農業環境技術推廣受到限制,表現為人員經費、推廣經費無保障。其原因,一是公益性環境技術推廣范圍模糊,法律沒有界定農技推廣體系的公益性服務職能范圍。二是保障制度軟化。法律只是原則上規定了政府推廣農業技術的財政責任,但缺乏具體的保障制度。

(二)財政政策設計缺乏農業源污染源頭治理的考量

中國目前農業源污染的治理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一是推進畜禽糞便的資源化利用;二是控制農村廢棄物的污染;三是提高化肥農藥的利用率。相對來說,前兩項財政支持力度較大。中國正通過實施農村沼氣項目,推進農作物秸稈等污染物資源化利用,加強農村環境的綜合整治。對從源頭上采用清潔農業生產,預防和減少農業源污染卻缺乏足夠的財政政策支持。主要表現在:財政支農補貼對生態農業發展的導向性不強,對于無公害農產品、有機農產品及對土地資源節約、保護、節水灌溉等生態方面的建設沒有針對性的補貼;農民采取減少施用化肥、農藥、增施有機肥等環境友好和資源節約型生產措施,農民對生態和可持續農業模式的選擇而遭受的經濟損失得不到補償;農業清潔生產缺乏稅收優惠。

環境是財富潛在來源,減少化學物質、農作物輪種等,使農民真正受益,必須清楚農民獲利目標與社會環境質量目標是沖突的,為了發展農業,政策必須致力于提供財政上和技術上的支持。

(三)財政手段缺乏使農民環保意識內化的機制

一方面,農業清潔生產的環境技術標準不健全,缺乏認證、評價農業清潔生產的指標體系。另一方面,對農業生產中的污染問題過分依靠監管和處罰等行政措施,而缺乏合同和指導等積極措施。農業清潔生產需要支付相對較高的成本,無直接經濟效益或經濟效益較長的實現周期,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農民選擇低碳技術的欲望。由于農民自愿為前提的農業環境補貼政策的缺位,農民對生態和可持續農業模式的選擇得不到良性激勵。

三、完善中國農業源污染治理財政政策的建議

(一)重視農業源污染治理中的財政作用

與歐洲相比,中國農業源污染治理更加艱難。困難來自于中國城市化過程中農村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管理等諸多層面的不合理性。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實行城鄉二元化模式,污染防治投資幾乎全部投到工業和城市,農村和農業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歐洲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不失時機地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對農業環境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保護措施,促進了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中國應加緊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重視農業源污染治理中的財政作用,將農業補貼建立在環境保護理念之上。

(二)改革補貼方式

引導農民參與環境保護的政策存在兩種選擇,一是通過征稅、收費等懲罰手段抑制農民的非生態行為,二是通過補貼、減稅、減費等財政手段獎勵環境保護行為。積極以財政手段鼓勵和引導農民參與、支持農村環境保護,可以培育農民的環保意識和農產品質量意識。由于農業環境補貼的額度與其環境保護投入相關,在利益驅動下農民可以自覺地把環保理念貫穿于農業生產中,做到環保生產和清潔經營。這種積極引導方式是農業環境保護不可缺少的。

借鑒歐盟的經驗,對于按照技術規程要求合理減量施用化肥和農藥的農戶給予補貼。補貼應采用直接補貼的方式,可以包括虧損補貼和獎勵補貼。同時堅持強制與自愿相結合的原則,針對最低環境技術標準的實施采用強制方式,對高于最低環境標準的農業清潔生產采取自愿原則。

(三)擴大財政資金來源渠道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對農業清潔生產的財政扶持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資金來源。

1.設立鼓勵農業清潔生產的專項基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加大對農業清潔生產的財政投入。同時建立嚴格的政府財政投入保障機制,立法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責任的范圍,建立資金使用問責制度。

2.城市反哺農村。長期以來,污染防治財政投入主要針對的是工業和城市,與此相比,農村和農業環境保護財政支持力度小、資金投入不穩定。建立資金向農村流動的機制,在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上實現城鄉一體化。

3.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財政資金以外的資金投入少制約著農村環境保護的實現。中國目前立法中,由于針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環境保護的稅收減免、貸款貼息、投入補償等財政措施的缺位,其他參與者參與農業清潔生產的動力不能被有效調動。應盡快完善保障和鼓勵私人投資者利益的法律規定,立法規定稅收減免,風險損失補償,貸款貼息等財政工具的適用。

參考文獻:

[1]余瑞先.歐盟的農業環保措施[J].世界農業,2000,(11).

[2]Chapter 9 Dutch Rural Policies at a Turning Point Froukje Boonstra [G]// B.Arts and P.Leroy (eds.).Institutional Dynamics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Springer,2006:183-201.

[3]周淑景.法國農業公共支持的變化趨向及其啟示 [J].農業經濟問題,2009,(12).

[4]英國農業發展和農村環境保護政策及啟示[J].中國農業綜合開發,2004,(11).

[5]高晴.德國的農村發展政策[J].國土資源情報,2007,(10) .

[6]朱兆良.農業面源污染控制課題組工作報告[EB/OL].http://www.cciced.net/procedings /200908/.htm.[責任編輯 吳高君]

上一篇:農業專業畢業論文下一篇:農業推廣碩士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