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業工作匯報材料范文

2023-06-09

農業工作匯報材料范文第1篇

當前,正值我鄉全面促進農民增收、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關鍵之際,馬書記一行在百忙之中來我鄉檢查指導工作,充分體現了省上領導對我鄉“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注。下面,就我鄉農業和農村工作情況作一匯報,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基本情況

我鄉有10個村,53個村民小組,5024人,耕地面積1.4萬畝,各種農用機械×臺。近年來,我們圍繞提前十年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根本,大力發展精品、珍品和旅游觀光特色農業,有力地推進了農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快速、協調發展。2010年完成農村社會總產值×.×億元;農業總產值×.×億元;完成農業增加值×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元,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今年計劃完成農村社會總產值×.×億元,農業總產值×.× 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元以上。

二、近年來農業和農村工作成效

(一)合理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支柱產業。圍繞培育區域性優勢產業和地方性特色產品,通過信息引導、技術服務、聯系訂單、宣傳促銷等措施,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F已形成地膜玉米、蘋果苗木繁育、綠化苗木繁育、肉牛養殖產業。一是大力推廣地膜雙壟溝播玉米。2010年完成種植面積2000畝,由于其產量高、生長期短的特點,受到群眾一致認可。2011年我鄉地膜玉米2000畝現已全部分配到戶,地膜已分配至農戶。二是按照市場需求,大力發展綠化苗木繁育。近年來,xx、石咀和花廟等村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把發展育苗產業作為發展本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8年育砧木苗120畝140萬株,育成蘋果合格苗17.8萬株,總收入17.8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收益。2009年該村依托大青山合作社的成立,進一步擴大育苗面積和育苗種類,今年春季新增實生苗140畝165萬株,嫁接蘋果苗木123畝140萬株;新增綠化苗木有白皮松20畝、黃金柳苗木30畝、油松20畝、刺槐10畝、大櫻桃7畝,新增花卉(唐菖蒲)11畝,林地種黨參100多畝,經濟收入將達50多萬元。2010年新增各種綠化苗木120畝,預計經濟收入達到360萬元。三是著力發展畜牧養殖業。近年來,我鄉主要抓了以養牛為主的大牲畜繁育,為加快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增加農民收入,在石咀村,新建占地面積17.5畝標準化養牛小區一處,其中牛舍6棟1620m,辦公室、獸醫室等配套設施230 m,種植紫花苜蓿30畝。本項目建成后,將達到常年存欄肉牛300頭,年出欄2次,出欄三元雜交肉牛600頭的規模。同時輻射帶動毗鄰的xx村、花廟村的暖棚牛舍加固改造和提升農戶分散養殖的積極性。2月24日,我鄉結合全區25個農業綜合示范點建設要求,組織聯系區畜牧局技術人員、鄉主要領導、駐隊干部已對肉牛養殖小區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檢查,

22并在全鄉范圍內大力推廣肉牛養殖小區發展模式。四是積極培育農村合作經濟組織。2009年,我鄉大力扶持育苗業能手成立大青山專業種植合作社,社員47戶,通過鄉政府積極引導,現已因市場需求,育苗結構由蘋果育苗轉變為三松(油松、白皮松、華山松)及綠化苗木種植,農民收入增長明顯,現在更多農戶已自發種植繁育,合作社入社社員逐年增加。五是切實加強科技服務。近年來,我鄉培訓農民技術骨干38名,培訓農民900人次,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的科技素質和勞動技能。加強農業技術指導,抽調4名行政干部和技術人員,深入基層抓點服務,加強對農業和農村服務。2月28日,我鄉按照區委農口部門干部下基層開展幫抓活動的要求,積極聯系區畜牧局技術人員3人對石咀村肉牛養殖小區布局進行了檢查指導,并對養殖小區技術人員進行了專業的培訓,彌補了養殖小區缺乏實用技術的缺陷,受到當地農戶的一致好評。

(二)大力發展二三產業,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在大力發展第一產業的同時,將非農產業作為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著力突破。一是大力發展旅游餐飲業。依托旅游資源優勢,積極引導農民和社會各界發展以休閑度假、餐飲娛樂為主的觀光旅游業,大力倡導群眾修建“農家樂”,種植山野菜,形成特色產業。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利軍房地產開發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對xx供銷社進行開發,擬建“天辰商城”一處,設計標準為四層框架結構雙面樓,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該項目建成后,將逐步形成旅游、休閑、娛樂、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項目,從而全面彌補我鄉旅游無住宿、旅游無休閑、旅游簡單依托自然生態資源的缺陷,同時將增加就業崗位40人。同時探索城鎮化建設的新路子,啟動“石門生態園”建設工程,該項目地處龍包溝,南臨高速公路出口,規劃面積600多畝,擬建成集旅游、休閑、度假、娛樂為一體的高檔次生態旅游小區。有力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加。二是著力推進勞動力轉移。隨著高速公路的完工,我鄉將會產生較多的剩余勞動力,要把勞務輸出作為一項經濟工作來抓,作為一個特色產業來抓。加大對勞動力的就業培訓力度,全面提升剩余勞動力就業能力,加強對勞動力的就業引導,達到合理、有效、成功的轉移剩余勞動力,做好勞務經濟文章,做大剩余勞動力特色產業,使勞務輸出成為農民增收的又一有效途徑。今年,我鄉預計勞務輸轉剩余勞動力1840人次。

(三)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小城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改變農村面貌,實現城鄉一體,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來抓。重點實施了六大工程。一是xx村新農村建設。引資450萬元,在石賈戰備公路與xx主街道之間整理開發閑臵土地12畝,新建新農村一處,共建兩層120平方米磚混結構住房25套,同時配套建設排水、綠化、亮化等基礎建設。二是進行商鋪開發。引進資金150萬元,對高速公路出口2.4畝閑臵土地進行整體開發,建設兩層磚混結構商鋪一處,建成商鋪36間,建筑面積907平方米,現已完成一層主體工程。該項目建成后將全面改善我鄉群眾生產生活用品到遠赴甘泉鎮、馬跑泉鎮采購的現狀,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三是著力推進群眾精神文明建設。我鄉于2010年年底,投資150萬元對原有文化站危房進行改造,新建框架結構三層樓1幢,一層13間,共39間,建筑面積1234.11平方米,位臵選擇在群眾方便的鄉政府辦公樓對面,分設辦公室、閱覽室、檔案室、棋牌娛樂室、電腦室等。該項目建成后,將全面提升xx鄉綜合文化站辦公條件,提高綜合服務質量,將會使全鄉5017余人口直接受益,對進一步促進全鄉經濟建設,構建和諧新xx起到帶動和示范作用。同時為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和“三農”服務以及信息需求發揮積極作用,促進全鄉經濟、政治、經濟、文化協調發展。四是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硬化xx村3米寬主巷道95米,硬化4米寬主街道200米,排水渠300米,修建8m花園7處,安裝路燈10盞,該工程建成后進一步改善了我鄉群眾居住環境,同時也成為xx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了更好的帶動我鄉旅游業發展,改變群眾出行安全狀況。計劃在xx村龍王溝溝口架設長36.3米寬6米的大橋一座,修建河堤700米,現大橋施工設計已完成,河堤建設正在積極聯系協調區水利局進行設計。該項目建成后,不僅改善群眾出行現狀,同時也為“石門生態園”開發奠定了基礎。五是建立完善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體系。截至目前為止,為農村低保戶發放低保資金834210元,臨時物價補貼53000元;為農村五保戶發放五保資金141174元,臨時物價補貼6900元,

2五保過冬補助27600元,實現了全鄉五保、低保戶應保盡保。發放農村大病醫療救助金44504元,在此基礎上繼續推進落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11年全鄉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9.04%,全鄉有4975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截至目前,xx衛生院門診接診5826人次,門診總費用162975元。落實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資金42630元;發放糧食直補農資補貼504433元;發放退耕還林補助資金625007.5元;發放農村部分特困家庭補助資金112900元。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全部落到了實處。

(四)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保障。一是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創先爭優活動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延展和深入,按照區委創先爭優活動會議精神,我鄉研究討論制定創先爭優活動實施方案,及時成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按照區委實施方案,制定了有操作性、針對性較強的學習計劃,集中開展了黨性教育、評先選優等活動。組織集中學習24次,每人書寫心得體會2篇,黨性分析材料1篇,在2010年“七一”前夕,全鄉共推選出5個先進基層黨組織,12名優秀共產黨員,5名先進黨務工作者,同時慰問困難黨員、困難群眾42名,發放慰問金5080元。二是積極開展“四議三雙”活動。我鄉嚴格遵循“四議三雙”活動流程,做到了一個步驟不能減,一個環節不能丟,一個次序不能亂,確保發揮最大效應。今年各村黨組織共向黨員及群眾承諾辦實事50多件,全鄉90%的黨員每人向村黨組織和村民承諾辦2—3件實事,目前大部分承諾已啟動實施。三是做好黨員隊伍建設工作。在黨員隊伍建設中,我們根據從嚴治黨的原則,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原則,做好新黨員發展工作。2010年上半年我們發展黨員17名,下半年發展黨員9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45名。四是做好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維護和管理工作。目前,我鄉共建立黨員先現代遠程教育站點10個,其中新建5個,依托站點5個。鄉黨委組織專門人員對現代遠程教育站點進行了維護、課件資料的下載,制訂了培訓計劃。全年共組織各村黨員群眾收看24期,收看人數達440人次;落實遠程教育依托和新建站點管理人員補助資金和維護費用17000元,確?,F代遠程教育正常運轉。五是抓好黨建示范點創建工作。我鄉把黨建示范點創建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抓手,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在繼續鞏固老典型的同時,依托種植、養殖、旅游產業抓示范,年內完成黨建示范點建設2個。

三、存在的問題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鄉還存在著一些缺點和薄弱環節,發展中還存在許多困難與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緩慢,農業基礎設施滯后,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弱。經濟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不夠協調,農民可持續增收渠道不多。二是部分村自然條件差,交通閉塞,道路建設滯后,村級集體經濟相當薄弱。三是農業結構調整步伐較慢,農業產業結構比較單一,農產品科技含量低,經濟發展速度緩慢,人民生活水平相對較低。四是個別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不強,缺乏凝聚力、戰斗力和創新意識。黨員年齡結構不合理,服務觀念不強。針對這些實際存在的問題,2011年鄉黨委、鄉政府將繼續總結經驗,知難而進,團結協作,真抓實干,努力解決存在的問題和不斷取得新的工作業績。

四、今后的打算

農業工作匯報材料范文第2篇

鎮位于臨沭縣城的西南部5公里,東臨縣經濟開發區,西靠市經濟開發區,總面積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萬人,萬畝耕地。沭河、分沂入沭河縱貫全境,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脫水蔬菜、五金搪瓷、化工化肥、建筑材料等傳統主導產業,獲得“山東省脫水蔬菜特色產業鄉鎮”、“平安山東建設基層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鎮以“建設美麗、富強、文明、和諧新”為主題,確定了“加快土地流轉,發展現代農業”的工作思路,以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為抓手,以農業綜合開發為

平臺,積極探索和創建農村土地流轉新機制,大力加快土地流轉,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了農業的規?;?、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10月,鎮萬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正式啟動,項目區位于鎮西南部,在現代農業示范區規劃區內,涉及前醋莊、玉河、賀城、鳳凰墩四個行政村,總人口12800人,農業勞動力7300人。項目總資金1075萬元,其中財政扶持資金860萬元,項目區農民自籌資金215萬元。新建電灌站3座,修復電灌站4個,新打大口井9眼,開挖疏浚渠道71公里,新建橋涵418個,改良土壤10000畝,整修道路58公里,營造農田林網萬畝,栽植樹苗58000株。在項目實施中,我鎮緊緊圍繞“開發是基礎,發展是目標”的思路,以開發引項目,加快推進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為鎮現代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一、高標準規劃,夯實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

科學規劃是項目順利實施的前提,也是預期效益得以實現的基礎性工作。只有高起點規劃項目布局,才能避免項目實施的隨意性、盲目性,使農業綜合開發在發展現代化農業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確保農業綜合開發的整體效益得到充分發揮。我鎮在規劃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內,確定了水、土、生態環境資源條件相對較好,以前醋莊、玉河、賀城、鳳凰墩四個行政村為主體的綜合開發項目區。項目區規劃建設高產糧田6500畝,油料高產田3000畝,新增蔬菜基地面積3500畝,改善蔬菜基地面積1500畝,新建葡萄基地畝。新增種植業產值1134萬元。項目完成后人均收入將增加530元,示范、輻射帶動周邊15個村居4100余戶、發展蔬菜5000余畝,增加農民收入4000萬元。根據實際,確定實施了農田水利和科技培訓等多項措施,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分區域合理布局配套機電井、地下管道、灌溉渠系、田間橋涵等設施,通過規劃,項目區內形成

了集中連片,田成方、林成網,旱能澆、澇能排,溝、路、渠、橋配套的高標準農田模式,為高標準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強化基礎建設,提供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

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實質上是改造傳統農業、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型、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過程。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首先取決于農業基礎建設的好壞。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重點。我鎮立足實際,按照因地制宜、集中連片、規模開發的原則,按照綜合治理的要求,著力提高項目區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如在企業自控基地規劃建設了優質蔬菜基地畝,在優質林果基地規劃建設了優質林果6000畝,使原本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走上了現代農業發展的軌道。菲爾德公司、伊思德公司兩家企業還向1100畝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投資300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

農業生產,極大地改善了生產條件,提高了農業的抗風險能力。我鎮還先后在示范區內規劃建設了道路40公里,渠道8000米,排水溝60000米,橋梁46座,地下管道1米,小口井300眼,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這些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為客商投資農業搭建了良好的平臺,為農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今成為土面平整化、道路砂石化、方田林網化、灌溉節水化、種植區域化、管理科學化的優質農產品基地,農業綜合開發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搭建現代農業發展的載體

現代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綜合開發通過打造優質精品項目,促進農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推動了農業產業化步伐。一是項目區為農業標準化生產提供了條件。我鎮把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作

為增強市場競爭力、保障食品安全和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專門聘請和組織農業種植專家,成立了農業綜合技術服務中心,每個基地都派駐了農技指導員,具體負責對各基地的經營管理和技術指導,特別是對基地經營操作過程和農藥、化肥的使用,都建立了完備的標準化生產記錄,實行農產品和食品全程追溯管理制度,凈化了農產品生產環境。二是項目區為開展農產品質量認證提供了保證。項目區內各企業和合作社基地普遍采用了“六統一”的農業生產企業化運作模式,大力開展農產品認證工作。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基地共獲得了25種果菜產品的國家綠色食品和國家有機食品轉化認證。三是項目區為特色農產品品牌的創建打下堅實的基礎。我鎮把“品牌興農”作為發展精品高效農業的重要手段,著力規范和引導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和農戶增強品牌意識,加大品牌塑造力度。目前,已成功申請注冊了“武狀元”、“瓊漿果”、“御口甜”、“新蔬泥香”

等15個農產品商標品牌,增強了農產品的競爭力。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順利實施,使我鎮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主動參與項目區內現代農業發展,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企業得以迅速發展壯大。四是項目區的建設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目前,全鎮已流轉土地面積15000畝,其中項目區內新增8000畝,獲批市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5000畝。加快了農業產業化、企業化進程。土地流轉之后,農戶方可以放心地從事

二、三產業或者外出打工,增加了收入。我鎮的一些農民將土地流轉給企業和合作社后,每年除了有固定的每畝620-700元的地租收入外,還可以到企業打工,一年平均工作6個月,月均收入900元,年打工收入5400元,流轉土地的農戶年收入可達6000多元,是傳統種植收入的8-10倍。對于企業來說,形成了規模經營,提高了科技投入,實現了自主管理,產品達到了客戶的要求,

畝產值可達5000-7000元,純收入2500-4000元。項目區的建設,促進了我鎮多種優勢特色產業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的形成,放大了項目區示范、輻射、帶動效應。同時,按照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思路,著力扶持帶動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利用其在開拓市場、科技創新、帶動農戶和促進項目區經濟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壯大產業規模,做強產業鏈。在項目區建立各種農業合作組織45個,發展各類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30個1畝,形成了體制健全、帶動力強的合作組織形式,如“企業+合作社”、“企業+基地+農戶”等,較好地發揮了組織生產、致富農民的示范帶動作用。

四、培育新型農民,激活現代農業發展的主體

農民是農業綜合開發的主體,農民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實用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科技在農業中的應用和推廣。為此,只有加大對農民的科技普及和實

用技能培訓,才能不斷增強農民投身基地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F代農業發展擁有源源不斷的智力和人力支撐。在農業綜合開發中,我們特別注重新型農民培訓,通過多種途徑,采取集中授課與現場指導相結合、印發資料與觀看錄像相結合、能人示范與參觀學習相結合、專家指導與信息咨詢相結合的形式,大力開展測土配方、農作物標準化生產、病蟲害防治、設施蔬菜栽培及安全越冬管理等技術培新,引導農民轉變觀念,增強市場意識、科技意識,全面提高農民科學種田的能力和科技應用水平。截至目前,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20期,培訓農民萬余人次,使農民科技致富本領大幅提高,在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通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使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農業基礎進一步加強,現代農業體系進一步健全,促進了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成為引領現代農業

農業工作匯報材料范文第3篇

一、農業產業化經營現狀

近年來,紹興市以統籌城鄉發展為主題,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目標,以工業的理念指導農業,以市場的手段經營農業,以開放的思路拓展農業,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方面成效顯著,勢頭好,也創造了不少寶貴的經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特色主導產業規模初具。到20*年底止,全市特色農業面積達244.6萬畝,其中“萬字號”特色基地92個,面積100多萬畝。20*年茶葉等六大主導特色產業產值達131.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86.8%。目前全市已擁有300多個特色專業村、34個專業鄉和13個全國特色之鄉,特色優勢產業塊狀日益明顯。如諸暨市珍珠產業,養殖遍布全國10多個省,總面積已達38萬畝,年產珍珠700噸,占全國淡水珍珠總產量的70%。

二是產業化經營主體不斷壯大。全市已擁有各類農業企業1110家,20*年實現銷售額189.6億元,實現利潤12.8億元。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1*家,其中億元以上達41家。各類農業龍頭企業通過訂單合同、合作經營等形式,聯結農戶172.6萬戶,聯結基地736.5萬畝。

三是農產品加工園區集聚效應初步顯現。目前,全市正在建設10個農產品加工園區,累計總投資達29.85億元,建成投產企業達97家。其中投產的97家企業20*年實現銷售收入60.8億元,占全市農業龍頭企業銷售收入的32.1%,集聚效應初現。自去年以來,為進一步解決農產品受加工“瓶頸”制約,緩解要素制約,全市各地積極采取多種措施,搶抓機遇,積極做好新一輪農產品加工園區的擴容與升級。據調查,全市農產品加工園區意向擴容面積近3420畝,計劃投資近20億元,其中已落實征地1325.1畝,意向入園企業達30家。如嵊州市通過創建一批名茶加工集聚區,推動農產品加工園區的擴容與升級。據不完全統計,貴門、谷來等鄉鎮相繼建了32家名茶加工集聚區,有600多戶茶農進入集聚區。

四是農業外向度進一步提升。近年來,紹興市堅持“四外并舉”,著力拓展農業發展新空間,農業外向度進一步提升。目前全市已還有500多家企業在全國設立4000多個農產品銷售中心,其中有2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在日本、美國、摩洛哥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產銷分公司和生產基地。農產品出口實現持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保持15%以上。到20*年底止,全市農產品外貿供貨值達6億美元以上,其中自營出口達3.23億美元,農業外向度35%左右。

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做法

1、創新理念,引導工商資本投入,產業化經營進程得到進一步加快。自19*年代未以來,紹興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要以工業理念指導農業,以市場手段經營農業,鼓勵引導工商企業投資高效生態農業,以工業化的經營方式推動效益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高。在政策引導下,掀起了工商企業投資效益農業的熱潮。大量工商業主涉足農業,投資興辦農產品加工業,不僅壯大了農業龍頭企業隊伍,提升了農業企業的整體素質,同時也將工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的經營理念引入到農業生產領域,促進農業龍頭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目前全市銷售收入超5000萬元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1*家,其中銷售收入超億元有41家。這41家億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大多由工商企業直接投資或通過引進外來資本改造傳統產業而實現。近年來工商資本投資又將生物高科技企業、種子種苗業及休閑觀光農業作為戰略投資的重點。從調查情況看,該市21家重點種子種苗繁育中心其中有一半以上為工商企業投資興辦的。如紹興市中亞特種養殖有限公司,是由一家建筑企業投資5000多萬元創辦起來的水產種子種苗繁育中心,中心現有工廠化養鱉基地70多畝,年產商品鱉100萬只,產值5000多萬元。公司所屬的紹興國家級中華鱉原種場是全國兩家中華鱉原種場之一,目前該公司被評為省級骨干農業龍頭企業。工商企業投資效益農業,不僅是為農業注入資本金,更重要的是為農業發展帶來全新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促進傳統農業改造升級,加速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

2、實施強龍工程,抓龍頭培育,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斷提高。近年來,紹興市以培育龍頭企業發展為切入點,通過認定和扶持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幫助龍頭企業建立穩定的生產基地,完善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能力,吸引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參與產業化經營,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市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15家,其中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省級19家,市級92家。115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0*年實現銷售收入116.9億元,占全市農業龍頭企業銷售收入61.8%,其中21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不包括2家批發市場)實現銷售收入45.6億元,占全市農業龍頭企業銷售收入24.1%。如國家級產業化農業龍頭企業浙江華發茶葉有限公司,在浙江嵊州、江西、福建、安徽、湖北、湖南等地直接或間接聯結基地8萬畝,聯系茶農6萬戶。目前嵊州市已形成了以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浙江華發茶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235家茶葉加工企業群,年加工、出口茶葉10萬噸左右,出口創匯額達1.5億美元。

3、搭建平臺,創建農產品加工園區,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進一步提升。近年來,紹興市把發展農產品加工園區,作為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突破口來抓,充分發揮園區建設的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和輻射效應,積極探索集約經營模式,促進了農產品加工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如浙江豐島實業集團投資2.2億元,在新昌縣農產品加工園區內興建了“豐島農產品加工園”,主要生產橙汁、西柚汁、白葡萄汁等飲料。豐島農產品加工園的建成投產,對新昌水果、蔬菜種植業產生了積極影響與明顯帶動作用。目前集團已形成擁有12個子公司,聯結農戶8萬多戶,聯結基地28萬畝,年銷售農產品達6.74億元的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同時還為農民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最多時日用農民工達1萬人。豐島集團計劃到XX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超60億元,要在水果罐頭、鮮切花、楊桐柃木等三個產品上力爭全國第一。

4、實施走出去戰略,抓“四外并舉”,農業發展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一是基地建出去。紹興市農業外拓工作起步始于上世紀*年代初,到*年代中后期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提出了“有限區域,無限發展”的農業發展理念,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推動了一大批龍頭企業及種養大戶發揮資金、技術、產業等優勢,走出市外、省外、境外發展種養業及農產品加工業。農業外拓從當年的杭州西湖捕撈承包到目前江西軍山湖、xq博斯騰湖水面承包,從周邊地區的茶園經營到跨國森林經營等。目前全市有20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走出去外建農業基地711萬畝,去年實現外拓農業產值29.6億元,在市外基本形成了茶葉等五大原料基地。二是市場拓出去。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紹興市積極實施農產品出口導向戰略,加大對外向型骨干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力度,加快出口農產品原料基地的建設,積極開發新產品,走多元化發展戰略,農業對外貿易得到迅速發展,農產品出口年均增長保持15%以上。三是資金引進來。近年來,全市各地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重視大項目和高技術含量項目的引進,農業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如珍珠產業是紹興市傳統優勢產業,近三年來,共引進外資近5000萬美元,新上項目40多只,新辦企業19家,其中境外新創辦企業5家。外資的引進和利用,較好地解決了珍珠業投入不足的問題,珍珠深加工項目、普通珠的開發利用等一系列項目的實施,有效地提高了珍珠業的科技含量和產業化水平。目前全市珍珠農業龍頭企業達500多家,諸暨的珍珠市場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珍珠市場,并正在著力打造國際淡水珍珠產加銷中心。珍珠產業已經成長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5、實施品牌戰略,強化科技創新,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一是加大技改投入,積極創建企業科技創新平臺。近年來,紹興市積極引導農業企業加大投改投入,創辦農業研發機構,支持農業龍頭企業承擔農業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和產業化項目示范,提高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開發能力。據對全市12家規模型農業科技企業調查,20*年12家農業企業的內部研發投資總額為7325萬元,是XX年投入3633萬元的1.16倍;是20*年投入5325萬元的1.38倍。隨著技改投入進一步加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明顯提升,一些自主研發的專利和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如浙江長生鳥藥業有限公司自主開發出全球首創的純物理納米珍珠粉制備技術。浙江華發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正積極打造國際生物質降解塑料專業生產科研基地,研究開發的生物質降解材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二是積極運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拉長農業產業鏈條。近年來,全市各地積極應用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農業,開發新興產品,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如全市積極實施了“淡水魚綜合利用加工”、“出口有機茶安全與標準化生產”、“納米珍珠粉研究”等農副產品加工項目60多項,自主研發出一系列科技含量高、生產效益好的新產品。如浙江金大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從生豬屠宰副產品中開發血漿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肝素鈉、胰島素。這些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拉長了農業產業鏈條。三是積極實施農業標準化,提高產品質量。近年來,紹興市以標準化生產為抓手,大力推行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積極開展產品認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到目前,全市認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面積82萬畝;認證無公害農產品222只、綠色食品55只、有機茶36只;擁有中國名牌產品6只,浙江名牌產品35只,市級農業名牌產品81只,中國馳名商標7只,省級著名商標33只、市級著名商標127只,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6、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政策扶持,產業化經營活力進一步增強。一是創新組織機制,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近年來,全市各地積極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堅持圍繞當地特色主導產業,實行多形式、多領域、多渠道創辦,積極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目前,全市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社384家,入社社員1.9萬人,帶動農戶25萬戶,聯結基地面積(包括外拓基地)1*萬畝。20*年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農戶推銷農產品15億元,帶動當地農業產值25億元,農民從參加合作社中增收3194萬元。二是創新土地流轉機制,積極推進適度規模經營。近年來,全市各地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規范流轉,推進多種形式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據統計,到20*年底止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耕地)65萬畝,流轉面積占到總耕地承包土地面積的30%;全市10畝以上大戶近2萬戶,規模經營面積達到60萬畝。三是創新服務機制,營造產業化經營良好氛圍。為解決農業龍頭企業貸款難問題,紹興市按照“政府牽頭、企業參與、銀行合作、市場運作”方式,共組建6家農業擔保公司,注冊資本達到1.74億元,到目前止,累計為196家農業龍頭企業及種養殖大戶提供擔保貸款70981萬元,有效地解決部分企業融資難的瓶頸問題,有力地支持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同時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集約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政策意見。這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為產業化經營營造了良好氛圍。

三、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存在問題

雖然近年來紹興市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明顯成效,但同時存在如規模型農業龍頭企業數量較少,初加工農產品多、精深加工農產品少,農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等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主導產業發展還應加快。今年以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主導產業發展,省政府專門出臺關于發展農業主導產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若干意見,全市各地根據中央、省有關文件精神,相應出臺相關配套措施,但總體上看,主導產業發展仍存在如產業結構不合理、結構雷同、優勢農產品布局分散以及扶持力度還不夠等問題,特色優勢、區域優勢的做的還很不夠,特色主導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缺少核心競爭力,在推進主導產業發展上缺乏有效措施和手段。

2、農業龍頭企業綜合競爭力不強。該市農業龍頭企業經過近幾年來的培育和發展已取得長足的發展,總體上規模不小,但其綜合競爭能力還不夠強。從資產規模上看,全市1110家農業龍頭企業,以中小型農業龍頭企業居多,規模大、集約化程度高、實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少。從銷售情況看,20*年全市農業龍頭企業年平均銷售收入不足XX萬元,其中億元以上企業近年來有了大幅增加也僅為41家,目前尚未一家超過10億元。

3、農民組織化程度還比較低。近年來該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速度較快,水平不斷提高,但從總體上說,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與農民的期望,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存在不少差距。合作社規模普遍偏小,全市368家合作社帶動農戶數占全市總農戶數的比例僅為22.7%,全市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的農產品產值還僅占到全市農業總產值的10%。由合作社創建品牌、實施標準化管理,以及建設綠色、無公害產品、基地等項目在整個農業產業化組織體系所占的比例還不高。

4、農產品市場空間有待進一步拓展。近年來,紹興市農產品在開拓國際國內市場方面雖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有明顯成效。但與周邊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從內銷市場來看,主要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尤其是本省和上海市場。另外市場體系建設還不夠完善,區域性、全國性的農產品專業市場尚處發展之中,現有的農產品市場輻射半徑較小,集聚能力有限。從出口市場來看,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美國、摩洛哥等國家和地區,20*年出口到上述國家和地區的農產品占全市出口額的80%左右。出口品種的結構也較為單一,以茶葉、果蔬、竹木、珍珠、生豬、羽毛羽絨為主,除茶葉、珍珠外在行業內所占的份額較少,且大多以原料和半成品、粗制品出口較多,終端產品和精加工品較少,產品檔次不高,制約著國際市場的拓展。

5、制約產業化經營因素仍較多。近年來氣候異常,災害頻繁發生,“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以及“蘇丹紅”等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對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正面臨自然、市場、疫情等多重風險。特別是近年來,中央繼續實施宏觀調控政策,農業產業化經營面臨土地緊缺、資金緊缺、能源緊缺等問題將進一步加劇,宏觀調整帶來的要素制約將直接影響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

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對策建議

1、加快特色基地建設,著力培育主導產業

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洜I,是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礎條件。要認真貫徹落實浙政發〔20*〕17號文件精神,按照“7+1”高效生態農業工作體系,圍繞區域特色和主導產業,加快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調整優化農業結構,著力做大做強茶葉、生豬、蔬菜、花卉、麻鴨、珍珠、長毛兔、名果、特種水產等特色主導產業。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對特色優勢農產品和優勢產區的投資力度,引導龍頭企業、農民發展特色農業,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主導產業。

2、育大育強農業龍頭企業,提高龍頭帶動能力

一要培育、催生龍頭企業。按照“放寬政策、放活經營、積極扶持、放手發展”的思路,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使紹興市有更多的企業參與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加速培育一批產業關聯度大、技術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鼓勵有競爭優勢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聯合、兼并、重組等途徑,提高企業規?;洜I、專業化生產水平。二要創新多元化投入機制。繼續鼓勵引導工商企業投資效益農業,要立足現有基礎,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興辦農產品加工業。堅持以工扶農、以工促農,走發展非農產業扶助農業的路子,培育產加銷相銜接、貿工農于一體的農業龍頭企業。要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吸收更多外來資金投資農產品加工業,促進該市農業龍頭企業向規?;?、集約化方向發展。三要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和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與基地和農戶建立產銷合作關系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四要加強規范管理。要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經營者和職工培訓,提高經營者隊伍素質,用先進實用技術武裝農業龍頭企業生產、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不斷提高整個產業鏈的科技含量和產品檔次。

3、繼續實施“開放興農”戰略,提高農產品市場占有率

繼續深化實施“開放興農”戰略,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跨區域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是提升外拓基地。要圍繞“鞏固、提高、完善、穩定”這一主題,規范運作,不斷完善外拓基地承包合同及承包方式,在繼續推進外建基地數量增長的同時,要更多地重視基地產出能力的提高和效益的改善,加快基地結構調整和投入力度,加強基地經營管理,抓好標準化生產,實現外建基地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綠色化和優質化,推進農業外拓基地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同時鼓勵有實力的農業龍頭企業到省外、境外興辦農業企業,特別是到國外投資興辦農業企業和承包土地,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把境外資源開發和市內出口基地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同勞務輸出結合起來,進一步豐富“走出去”的內涵。二是努力開辟國際市場。積極采用多種有效方式,主動參與國際競爭。在繼續鞏固現有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市場的同時,不斷培育和開拓具有前景的新興國際市場,努力形成合理、有層次、多元化的農產品市場格局,逐步擴大紹興市農產品出口份額和國際市場覆蓋面。三是積極開拓市場。要繼續按照“設窗口、進超市、辦展銷、強品牌”的總體要求,創新營銷理念,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到市外、省外的大中城市乃至境外建立名特優農產品展示展銷窗口,開設銷售中心,建立產銷直掛、連鎖經營、配送中心等流通窗口,努力擴大市場空間。要積極培育和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大力引進代理、配送、拍賣、期貨和電子交易等現代交易方式,推進現代農業物流業發展,努力拓展市場空間。

4、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要進一步優化合作社發展環境,認真落實合作社法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爭取在財政、稅收、信貸、用地、用電等方面創造條件,支持合作社項目建設,促進合作社的快速健康發展,同時要積極發揮農業部門在指導和管理農業產業化、農業標準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技推廣、農民培訓等方面的組織體系優勢,加強政策、技術、信息等服務,通過在合作社組織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構建公共植保體系等項目,把合作社制度引入到農業生產各領域和各環節,進一步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基地農戶和發展現代農業的示范帶動能力。要積極引導合作社制定和實施生產技術規程和產品質量標準,鼓勵和支持合作社創建和營銷品牌,指導合作社建立“激勵—制約”機制,加強對社員的培訓,幫助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等多項舉措,全面提升合作社的競爭力。

5、加快農業標準化實施步伐,不斷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要加快農業標準制訂,特別是主導產業如茶葉、珍珠、蔬菜、水產等優勢出口農產品,要按國際市場標準的要求,制定發布一系列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標準和技術規范,形成健全的農業質量標準體系,使產前、產中、產后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標準可循。二是要加大品牌培育和宣傳力度。要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強化創牌意識,注重品牌運作,積極開展各類認證和品牌展示、推廣工作,努力爭創省級、國家級名牌產品、著名(馳名)商標,特別是爭創“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不斷提高紹興市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要進一步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產品認證步伐,積極推進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鼓勵有條件的農產品生產企業、專業合作社,積極開展haccp、gap認證,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與信譽。同時要圍繞本地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做好品牌的整合工作,進一步加大品牌的宣傳力度,努力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增強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三是建立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效監管機制。要健全農產品質量檢測檢驗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市、縣有檢測中心、產地有檢測站、加工企業和市場有自紹興檢測點的農產品檢驗檢測網絡體系。積極開展生產環境、農產品質量和農業投入品的檢測,實行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控制。繼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管理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發布管理制度及農資“*”建設,積極探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

6、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的科技含量

科技進步是加快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只有科技創新,發展高新科技,才能提高農業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才能提高農產品加工業的科技含量。一是加快技術改造步伐。鼓勵企業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提高企業生產的技術水平。要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技改投入,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技改項目和先進設備的引進和更新,要給予一定貼息扶持。二是加大新技術的開發應用力度。要鼓勵企業加大投入,開發和運用高新技術與先進適用技術,保證企業用于研發的經費逐年有適當增長。積極開發“名、優、特、新”農產品的同時,運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農產品,提高其附加值。三是加強農業科技合作,發揮科技對農業的支撐作用。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業院校、科研單位進行產研合作,引進先進適用技術和科技人才。鼓勵有條件的農業龍頭企業組建各類科研機構,集中各類科研力量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

7、進一步強化以投入為重點的保障機制

農業工作匯報材料范文第4篇

大家好!歡迎來到XX村調研指導工作,我是XX村總支部第一書記,首先讓我來介紹一下XX村的基本情況:

XX村轄10個村民小組,14個自然村,面積2.7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人,全村耕地面積共計2000余畝,八個村民小組已經開展了新農村建設,覆蓋率為全縣之首,XX村共有貧困戶共計41戶,包括五保戶5戶,低保戶19戶,共計104人,截止目前已脫貧26戶,73人,XX村黨總支下設XX村支部委員會和博陽葡萄專業合作社支部,共有黨員35人,全村葡萄種植面積1200多畝,是贛北最大的葡萄種植基地,這幾年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在鎮黨委、政府和縣人大,縣政協的大力幫扶下,葡萄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成功舉辦了四屆葡萄文化節,得到了省、市媒體的廣泛報道,知名度進一步得到提升。XX村注冊了XX葡萄商標,2014年被江西省農業廳授予注冊無公害產品證書。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在同行業中,銷售量及知名度位居贛北第一,每畝最低收入達8000元以上,高的可達每畝1.5萬元以上,如今XX葡萄年產量近420萬斤,批發價4元一斤,年銷售總額達1680萬元,真正實現了“一村一品”的目標。

下面我來簡要介紹一下XX村大棚葡萄扶貧產業園一期的基本情況:

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我村計劃投資150萬建設XX村大棚葡萄扶貧產業園一期項目,由村委會控股,采用“一領辦三參與”的模式,村委會領辦,黨員,群眾,貧困戶參與,計劃投入80萬用于新建新式溫室連體大棚20畝,產權歸村集體所有?,F在已經完成30畝土地流轉,田地平整,機耕道建設,排水灌溉設施建設,種上了20畝巨峰葡萄和10畝荷花。計劃成立“一領辦,三參與”模式的合作社,注冊資金70萬,村委會利用組織部30萬資金和自投資金5.7萬元,控股51%,黨員、群眾、部分貧困戶按照出資比例合計控股49%。

下面介紹一下扶貧產業園的利益分配方案:合作社租用村集體大棚種植巨峰葡萄20畝,預計每年支付租金5萬元,第一年和第二年屬于葡萄成長期,沒有大額葡萄收益,計劃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套種辣椒等蔬菜增加收入,預計第一年套種收入4萬元,大棚租金和村委會分紅全部用于幫扶貧困戶。第二年部分大苗葡萄掛果,第二年預計收入8萬元,村集體分紅拿出部分資金用于幫扶貧困戶,剩余收入用于村集體公益事業和村委會開支。第三年開始豐產掛果,每年葡萄產值28萬元,除去運營成本10萬元,凈利潤18萬,按照持股比例分紅,預計村集體分紅9.18萬,黨員、群眾、部分貧困戶分紅8.82萬,合作社租用村集體的大棚,第一年按照實際使用時間付租金2.5萬元,以后每年支付5萬元租金給村委會,租金計入合作社開支,村委會從第三年開始每年從租金和村委會分紅中拿出8萬元用于幫扶XX村4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不平均分配,按照貧困戶的貧困程度進行幫扶,重點幫扶低保戶、五保戶、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剩余收入用于村集體公益事業和村委會開支。部分貧困戶在葡萄扶貧產業園務工,按勞動時長從合作社勞務支出中領取工作報酬。下面我來說一下XX村的下一步工作計劃:

1、7月份啟動3.6公里XX村道路拓寬工程,8月份完成工程建設。

2、7月底前完成溫室連體大棚建設。

3、8月初舉辦第五屆葡萄文化節,進一步提高XX葡萄知名度,拓寬銷售渠道。屆時歡迎各位領導來參加葡萄文化節,品嘗葡萄的美味。

農業工作匯報材料范文第5篇

匯報

中共甘浚鎮委員會甘浚鎮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13日)

各位領導、同志們:

首先我代表甘浚鎮黨委、政府歡迎大家來我鎮對制種產業、肉牛產業、蔬菜產業的發展情況進行調研,根據會議安排,我就全鎮現代農業及三大主導產業的發展情況匯報如下:

甘浚鎮位于甘、臨、肅三縣(區)交匯、省道213線25公里處,轄17個行政村,148個合作社,6477戶,23158人,面積37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2萬畝,人均耕地3.7畝,全鎮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種植業和養殖業。2011年全鎮經濟總收入4.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30元。

近年來,我鎮緊緊圍繞“做強制種業,做大養牛業,做優蔬菜業”的發展思路,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使制種、肉牛、蔬菜產業成為了我鎮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一、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今年,我鎮按照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圍繞“穩糧、增收、夯基礎”這一思路,穩步提升主導產業的規模效益。

(一)做強制種業,穩步發展訂單農業

進一步加強制種基地的認證,規范了種子生產經營秩序今年,我鎮與中種、興達、裕豐、長城等規模大、信譽好、勢力強的11家制種公司簽訂玉米制種合同,落實制種面積6.2萬

畝。為了使公司與農戶在種子收購、款項兌付等環節不發生矛盾糾紛,在簽定合同前,將合同中的條款公布并分發到農戶手中,同時將農戶簽名蓋章的花名表作為合同的必備附件,規范了合同的簽訂程序,保護了制種農戶的合法權益。加大種子市場規范力度,特別是以實施“中國金張掖制種玉米生產基地”工程為契機,加大制種基地認證力度,規范種子生產秩序,不斷發展壯大制種產業,使制種產業成為了我鎮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有力地推動了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2)做大養牛業,發展壯大草畜產業

本著“高起點、標準化、能循環”的原則謀劃產業發展,突出抓了品種改良,規模養殖,集中育肥、龍頭帶動,品牌打造、服務保障等工作,促使草畜產業特別是養牛業成為了全鎮農民增收的優勢產業。一是大力調整畜群結構,改良畜禽品種,以牛、羊為主,擴大基礎母畜數量,加大新品種改良和新技術的推廣力度,依托祁連、光明等養殖園區,引進和推廣肉牛新品種,加快了全鎮新品種引進和改良力度。二是以養殖專業合作社建設為重點,扶持發展規模養殖,努力構建了“農戶抓繁育、小區抓育肥、專業組織抓流通”的規范化養殖模式;以“小群體、大規模、擴總量、增效益”發展思路,不斷擴大養殖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培育養殖新亮點、新基地,鼓勵帶動周邊農戶發展養殖業,目前已注冊成立的養殖專業合作社共12家,使全鎮肉牛飼養量達到5.8萬頭,比上年同期增加3000頭。三是加大畜禽防疫力度,繼續實行全覆蓋集中防疫和零費用

“免疫”政策,全鎮已完成春季畜禽防疫工作,其中肉牛防疫密度達到98.5%,防疫過程中做到了“村不漏社,社不漏戶,戶不漏畜,畜不漏針”,提高牲畜家禽的成活率,把養殖戶的風險降到最低程度,確保我鎮畜牧業健康穩步的發展。

(三)做優蔬菜業,進一步壯大特色產業

今年,我鎮根據市場的變化,在繼續壯大特色產業的前提下,對產業內部結構進行適當調整,即穩步提高設施農業在產業中所占比重,進一步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力度。按照市場經濟要求調整結構,使特色產業內部結構趨于合理,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1、按照“多采光、少用水、節省地、高效益”的發展原則,引導群眾大力發展以反季節無公害韭菜為代表的設施農業。今年我鎮計劃在中溝村、東寺村新建冬暖式日光溫室100座。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預計十一月底全部完工。該項目建成后,全鎮蔬菜年銷售總量達8000噸,可實現經濟收入1600萬元。

2.加大新型高效節水農業的建設力度。在節水農業的建設方面,我鎮以“高效、節水、生態、示范”為宗旨,大力發展節水型荒漠設施農業,已建成占地1000畝的集種植、養殖、高效溫室及優質雜果為一體的荒漠設施農業示范園區1個,目前園區改造土地200畝,綠化林帶60畝,種植自交系制種玉米40畝、向日葵50畝、紅提葡萄2棚800株,桃杏等經濟林40畝,實驗培育荒漠西瓜8畝、甜瓜2畝。努力克服了制種玉米一頭沉的現狀,使全鎮農業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另一方

面,按照精準農業的要求,我鎮的農業技術人員對土壤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對園區內種植的作物全部實行高效節水灌溉,對作物生長溫度、濕度進行實時監測。旨在通過高效栽培和節水灌溉技術示范推廣,逐步發展現代高效節水農業。

3、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引進。今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鎮積極爭取,由區政府繼續給予農戶良種補貼政策,引進335良種,增強農民的種植信心,改變品種退化的局面,鞏固蔬菜產業。本計劃引進良種1000公斤,推廣種植0.7萬畝,目前已銷售良種3.2萬噸。

4、大力開展現代農業科技培訓。今年,我鎮進一步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校的合作,圍繞培育主導產業、培訓新型農民、發展“一村一品”的總體思路,積極引進農業科技人才,邀請甘肅農業大學教授、省農科院專家,開展現代農業科技培訓6場次,培訓人員達1000人次,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科學種植。建立科技示范村1個,培育發展科技示范戶276戶。在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引進新品種**型韭菜,在中溝、東寺村日光溫室定植75座。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產業結構性矛盾仍然很突出,農業和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不強,加之今年農資及用工價格普遍上漲,導致農業生產成本增加,嚴重影響了農民參與產業結構調整的積極性。

二是今年春季氣候反常,氣溫回升緩慢,災害性天氣頻繁,農業設施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致使我鎮的春種作物大面積受災,造成種子、農膜損失達80余萬元。同時由于各項賑災、

減災資金未能及時到位,致使農戶恢復生產速度緩慢,嚴重影響了我鎮農業生產。

三是水利設施跑、冒、滲嚴重,節水效益衰減。我鎮大部分渠道修建于上世紀90年代,運行至今,已屬超期服役,年久失修,破損嚴重,部分農田長期靠水溝灌溉的方式依然存在,節水效率低。

三、下一階段的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大現代農業先進技術的宣傳、推廣力度。積極引導農民運用高效節能的生產技術種植優良品種,提高勞動效率,提升農產品質量。達到農業增產,農民增效的目的。

上一篇:物業管理匯報材料下一篇:拉練檢查匯報材料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