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土木工程師論文范文

2023-03-26

土木工程師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土木工程;“雙師型”教師;研究

作者簡介:孫家國(1968-),男,山東青島人,武夷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副院長,教授;谷艷玲(1966-),女,河南鄢陵人,武夷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教授。(福建 武夷 354300)

基金項目:本文系武夷學院質量工程項目(項目編號:ZLGCK201003)的研究成果。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實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計劃,對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調整人才培養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增強畢業生就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1]土木工程屬于基礎學科,建國初期在許多學校就已開設了土木工程專業,其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勝任房屋建筑、道路、巖土等各類土木工程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能面向未來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梢钥闯?,土木工程專業是一個“土木工程=工程技術+經濟+管理+法律”的綜合性、跨學科專業,這對土木工程專業教師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武夷學院是福建省一所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自1985年開辦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目前,該專業分建筑工程和巖土工程兩個專業方向,在校本科生共四屆累計442人。根據學校提出的“應用型、地方性”的辦學定位,[2]以“卓越計劃”為引領,建設和擁有一支教學與學術水平高、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全面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教學能力,確保了“卓越計劃”的順利實施。因此,在滿足“卓越計劃”的要求下對如何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一、“卓越計劃”對師資隊伍的要求

2011年教育部下發《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高校要建設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經歷的高水平專、兼職教師隊伍。專職教師要具備工程實踐經歷,其中部分教師要具備一定年限的企業工作經歷。卓越計劃高校要有計劃地選送教師到企業工程崗位工作1~2年,積累工程實踐經驗。要從企業聘請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承擔專業課程教學任務或擔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聯合導師,承擔培養學生、指導畢業設計等任務。[3]

由此可見,卓越計劃對教師的教學理論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工程教育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設一支教學與學術水平高、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是保證卓越工程師培養質量的關鍵之一。[4]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隊伍建設必須緊密結合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教學能力,以實現新形勢下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二、基于“卓越計劃”的土木工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土木工程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必須緊密結合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構建一支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實踐教學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的“雙師型”的教學團隊,才能保障“卓越計劃”的順利實施。學校采取多項措施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1.不斷加大引入力度,優化教師隊伍結構

為了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除了招聘高校畢業生外,還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充實到土木工程專業教師隊伍中,建設成一支由企業工程師和高校教師組成并能適應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雙師型”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團隊。近年來,學校先后從設計院、施工企業等單位招聘技術人員6人,提高了教學團隊的實踐能力。

2.科學設置標準,保證人才質量

在引進優秀企業工程師過程中,結合專業建設要求,科學設置引進人才標準,對引進的企業工程師必須具備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國家注冊造價工程師等執業資格證書中的一項或多項。這樣,引進的人員專業能力很強,保證了人才引進質量。

3.加強引進人員的教育執業能力

企業工程師進入高校教學,往往會出現無法適應目前教育體制下的學校氛圍和環境,在理論教學方面往往不遵循教育科學規律,經常強調工程現場實際案例及問題處理方法,實際工程案例點較多,但不能將土木工程理論與工程實踐案例貫穿起來講授,經常會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問題,無法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從而導致出現課程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5]因而,學校加大引進企業工程師“教師能力”方面的考核力度,引導他們尊重教育規律,著重培養他們的教育執業能力。

三、基于“卓越計劃”的土木工程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培養

建立一支具有工程背景的高素質教師團隊是卓越工程師教育的首要工作,而基于“卓越計劃”的土木工程專業“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是卓越工程師教育質量保證的關鍵所在。[6]針對目前土木工程專業師資隊伍現狀與卓越工程師培養要求之間的差距,結合武夷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特色與師資現狀,以卓越計劃為導向,全面提高土木工程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

1.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培養

(1)盯企業。學校加強校企合作,合理組織安排青年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培養和提高青年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與工程現場創新能力,把他們培養成“雙師型”的教師。每學期有計劃地把工程實踐能力不強的青年教師委派到相關工程建設企業中,如企業資質等級較高的建筑施工企業、監理企業、設計企業等。要求教師在這些企業里鍛煉半年,積累工程實踐經驗,將土木工程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合,以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和理論應用水平,使得他們成為能滿足“卓越計劃”要求的“高校卓越工程師”。學校出臺教師在企業中實踐過程中的優惠待遇政策,以解決教師在企業從事相關工程實踐工作過程中的職稱評定、工資待遇等后顧之憂。

(2)盯名師。圍繞土木工程專業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配備青年教師,構建由教學科研人員和實踐教學人員組成的實踐教學團隊。以科研項目為依托,教學團隊與企業合作,以工程項目建設為契機,以解決工程現場實際問題為導向,申請立項科研課題,以科研帶動實踐教學,培養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近年來,本專業教師依托專業優勢同武夷山市建設局和規劃局等單位合作進行新農村建設規劃、安置房建設等項目6個,先后有12名教師參與了工程的建設和管理,積累了大量的工程實踐經驗。以名師為核心、工程項目為契機,以科研帶動實踐教學,不僅提高了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3)盯行業。地方性高校主要為行業培養應用型人才,學校鼓勵教師考取各類國家注冊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目前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具有國家注冊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的8人,占本專業教師的50%。同時規范教師的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能有序地在企業注冊,并能真正地參與企業實際工程建設和管理工作,以避免當前僅僅掛名無實質性的工程建設管理的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掛靠”問題。

2.以工程教育為導向的教師教學方法研究與改革能力培養

(1)教師應樹立工程教育理念。學校采取多種學習形式向廣大教師傳遞在“卓越計劃”背景下目前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土木工程專業辦學定位、專業人才市場需求等信息,幫助教師明確土木工程專業的卓越工程師培養要求,引導教師及時轉變傳統教育觀念,樹立以工程教育為導向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理念。[7]

(2)以工程教育為導向,優化調整專業課程體系。目前,武夷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有混凝土結構設計、高層建筑結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建筑工程概預算、房屋建筑學、土木工程施工與管理等課程。雖然各門課程制定了相應的教學大綱,但各門課程教學目標缺乏以工程教育為導向的整體性目標,缺少特色專業建設課程內容,同時多門課程教學內容存在交叉和重復較多等問題。為此,學校根據“卓越計劃”的培養目標和實施要求,以“卓越計劃”為導向進一步研究整合專業核心課程教學目標、突出專業特色建設方法的問題,重新制定了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優化了本專業的課程體系。

(3)以項目教學和案例教學為主導的教學方法改革。土木工程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要求專業教師必須以“卓越計劃”為導向,開展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即采用項目教學方法和案例教學方法開展專業課程教學。例如以一個典型的建設工程案例為主線,將工程項目案例與課程理論內容結合,與學生互動式地討論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涉及到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在“土木工程施工與組織”課程教學過程中,以學校藝術樓建設項目為案例,貫穿該課程的教學全過程,通過現場教學、圖片、錄像等方式,學生不僅對工程理論理解更透徹,而且對工程實際相關問題更加專注和感興趣。因而,以“卓越計劃”要求為導向,鼓勵教師進一步研究項目教學方法和案例教學方法,整合實踐性強的專業課程培養目標,將多門專業課程以實際工程項目案例為紐帶整合形成課程群,課程群內的并行課程、先后課程的講授圍繞同一綜合性工程項目展開,使學生通過完成某一類綜合性工程項目的研究、學習、討論,共同協作發現隱含于工程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分柝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實現“卓越計劃”的培養目標。[8]

(4)科學制定評價體系。依據“卓越計劃”能力評價方法與標準,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評價這些能力。對于評價學生專業知識掌握程度時采取筆試和口試、試卷與設計相結合的方法,考查學生設計能力時注重過程與結果雙重評價。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可增加評價數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因而能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評價學習效果的方法與過程中強調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的動手實踐能力,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評價,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

四、結語

“卓越計劃”對土木工程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通過引入優秀的企業工程師合理優化教師隊伍結構,要求教師深入工程現場,掌握現代工程技術,積累土木工程經驗。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活動中,以“卓越計劃”要求為標準,提高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工程教育能力,從而培養出“雙師型”的教師團隊,為實現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況曉慢,劉衛萍,王培光.地方綜合性大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與課堂教學大賽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1,(17).

[2]高亮.赤峰學院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6).

[3]孫家國,谷艷玲.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611”產學研結合教學模式的研究[J].武夷學院學報,2012,(2).

[4]王貴成,張明雷.“卓越工程師教育”中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3).

[5]龔艷冰.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實踐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0,(2).

[6]尹立孟.卓越工程師培養中的師資問題與課程體系設置[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9).

[7]楊太華,汪洋,潘華,等.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路徑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1,(20).

[8]王少懷,劉羽,黃培明,等.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打造“雙師型”教學團隊[J].中國地質教育,2010,(4).

(責任編輯:王祝萍)

土木工程師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工程實踐教育是工科院校培養學生工程素養的重要環節,也是評價工科高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的土木工程實踐教學出現了不少的問題,較大地影響了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 本文總結了土木工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體制、觀念、生源、行業等多方面分析了原因,也為改進土木工程實踐教學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土木工程; 實踐教學; 工程實習; 教學方法

一、前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深化教學改革,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是社會賦予高校的歷史責任。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特點是技術復雜、專業性強、綜合性要求高,實踐性教學是土木工程教育中重要一節,改革和加強這一實踐性環節的教學,對提高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促進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常規土木實踐環節主要是:測量實習、認識實習、施工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這一實踐教學體系延續了多年,總體有效可行。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方面的環境因素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用人單位對當前土木畢業生有了一些不良的反饋,評價他們高分低能、理論脫離實際、基本技能缺乏、適應性差、綜合解決問題能力弱等等,在認真反思了目前的工程實踐教學現狀后,深切感到問題的存在,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去分析和研究。

二、土木工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土木工程實踐教學的專業教師,個人體會如下:

1.教學觀念問題。我國傳統高校教學,受前蘇聯教學模式影響很深,教學體系以學科專業為基礎,教學以教師講授理論課為核心,工程教育模式長期偏離工程師培養目標;工科人才按理科模式培養,造成培養目標錯位,重理論、輕實踐。對實踐教學內容和教法的理論研究不夠深入。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主導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主觀上依賴教師,缺乏獨立性和探索性。這種模式延續到實踐教學,導致很多教學過程以驗證理論為主,方法機械、灌注,難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批評性思維,也削弱了學生在探索性學習中獲得的實踐能力。

2.教學計劃問題。在教學計劃的設計上存在不合理因素,建筑工程的建設周期一般比較長,項目全過程一般需要1-2年,教學計劃實習環節的時間一般為1周,最長的施工實習也只有3周,存在著工程長工期與實習短周期之間的矛盾。此外,高校多年來教學改革的結果,屢次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教師們首先保護理論課時,壓縮的大多是實踐教學課時,使得實踐教學總學時嚴重不足。

3.教學內容問題。高等院校的專業教材一般都是高校骨干教師主編或參編。教師們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是實踐應用卻很多跟不上社會發展的節奏。近20年來,我國建筑行業發展飛速,大量新建材不斷涌現,施工技術日新月異,設計手段不斷升級。 高校內多年幾乎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跟不上工程科技的發展和社會企業的需求。造成了工程教育與企業界的脫節,課程教育與社會需求的脫節。尤其在實踐教學環節,有針對性的實習指導書更是缺乏,不少課程設計資料內容里出現已經淘汰多年的建筑構造做法,對學生的學習存在負面影響。

4.教學方法問題。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慕課”流行、數字“三維”。傳統的平面書本教學方法,顯然不如三維模型的展示方式直觀。教學手段改變了,傳統的講課方式和內容是否應該與時俱進?工程實踐環節教學指導如果借助BIM技術,是否會變得形象化、簡單化、趣味化。

5.教學經費問題。工程實踐教學的教學成本一般比較高,一般建筑工地離學校會比較遠,如果有校車等交通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實習效率。但是很多學?;诠澕s教學經費的考慮,對一些相對費錢的實踐環節進行裁剪壓縮。雖然事出無奈,但也是影響實踐教學效果的原因之一。

6.教學師資問題。高校是高學歷人才聚集的地方,這極大地促進了高校的科研工作。但是,工程教學是離不開實踐的。很多工科教師從校門到校門,缺乏實踐經歷,自己不懂工程,自然也無法很好地指導工程。長期脫離生產實踐的校內教師去指導學生的實踐,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必將趨于弱化。

7.教學基地問題。建設實踐教學的實習基地是工科院校的慣用做法,也比較行之有效。但是,改革多年后,激烈的競爭使得很多施工企業比較注重經濟效益,對實習學生進行指導興趣不大;不少工地要實習生只是為了使用免費勞力,并沒有人在負責地傳授技能知識。同時,一個工地去太多的學生,基地確實也接納不了。校外基地的稀少和不規范,也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效果。

8.實習安全問題。土木工程實習的另一個特點是:在建工地存在較多的危險源。由于怕出安全事故,很多工地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老師也怕學生出事,對實習過程做了更多的限制,也影響了實踐能力的訓練。

9.行業狀況問題。改革發展多年,建筑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變化。以前的施工企業擁有自己的施工人員,技術質量比較穩定,骨干人員能成為很好的現場指導老師。但是今天的施工企業,人員流動性大,組成復雜,工人和管理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操作不規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習的學習效果。

10.學生特點問題。時代在變遷,60、70、80、90不同時代的人群,社會生活方式也有很大改變。因此,對新一代學生的教學模式也需要相應調整。增強專業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也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三、對土木工程實踐教學問題根源的分析

進一步思考以上問題的根源,筆者認為主要是這幾方面:

1.建筑行業的過速發展導致企業平均素質下降。多年來建筑業的快速擴張,使得人員隊伍龐大,工程標準松懈,整體質量呈下滑趨勢,也同步影響了工程實踐教學的效果,80年代的施工企業施工員指導實習還是十分認真負責的。

2.高校擴招后的平均生源素質也有下降。自1999年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進入一個空前發展時期,1999-2002年間,普通高校本??普猩鷶灯骄赀f增率為42.4%。擴招以放低標準為代價,使得一般高校的學生平均素質有所下降?!熬⑹浇逃鞭D變為“大眾化教育”,高校教學仍然沿用精英式教育模式是不合理的。

3.教育體制的改革還沒有滿足社會的需求。社會的發展已經對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需求,很多家長希望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水平,把眼光投向了歐美學校。在這個用腳投票的年代,改革教育體制,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已是迫在眉捷的事了。

4.高校的教育觀念問題尚未適應時代的變化。隨著人才個性化培養的呼聲日高,轉變高校教育觀念顯得十分迫切。應樹立“以生為本”的辦學理念,營造尊重、關心、愛護學生,有利他們個性發展、身心健康成長的人才培養環境。

四、對土木工程實踐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針對土木工程實踐教學的前述問題,我們結合自身實踐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1.轉變教學觀念,倡導“以生為本”。教學過程應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加大對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改革舊的實踐教學模式,以服務學生的思想去設計和細化實踐教學過程。從單純的訓練式、灌注式教學轉向引導式、啟發式教育,激發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主動性、創造性,提高學生在探索中學習的能力。

2.優化教學計劃,增加實踐過程。教學活動有其自身的規律性,嚴格的教學計劃是正常教學的保障。但是針對培養目標不斷優化教學,也是高教改革的歷史使命。針對土木專業畢業生實踐能力下降這一現實,重構實踐教學培養方案,適當縮減基礎理論課時,進一步增加實踐教學內容;細化實踐教學的過程設計,加大參與實踐活動的靈活性,提高與工程建設的契合度,這些都可以使得我們的實踐教學效果得到更大改善。

3.教材適應時代,教學同步行業。高等院校的專業教材,可以改變編寫模式。對課程傳統的理論體系部分,可以保持相對的穩定,對課程涉及工程應用的內容,應該與時俱進。建議編制教材前,可以邀請企業專家和畢業生座談,盡可能多地吸收成熟的新技術,反映社會的新需求,充實到教材的相關章節中去,使我們的教材建設能跟上社會發展節奏,也利于畢業生能掌握與現實更近的技術。

4.借力信息科技,改革傳統教法。信息科技的發展帶來了傳授知識的新途徑,視頻教學、三維演示、仿真模擬等等教學新方法的出現,在帶來實踐教學便捷性的同時,也需要改變我們傳統的教學方法。過去用很多課時才能表述清楚的施工過程,在演示軟件的幫助下,只需很短的教學時間。教學內容對應的課時數比例改變了,如何把富裕課時的教學內容更充實?如何讓新手段更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都需要我們針對性地去研究。移動客戶端的廣泛應用,也使得課程答疑、教學輔導有了新手段。

5.加大實踐投入,科學控制支出。提高工程實踐教學的經費投入,是這些年來一線教學單位的共同呼聲。在國家提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今天,積極爭取學校對工程實踐教學的投入變得相對可行。當然,科學地安排實踐教學活動,也可以大大節約實踐教學經費。自行車、公交等社會公共資源的利用,校內外實習基地的校企共享,臨近學校實習地點的選擇,免費公共博物館設施的借用等等,計劃的科學性也可以在保證實習效果的同時控制經費。

6.培養雙師型師資,借力高素質企業。優秀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的缺乏,也是工科高校長期的痛楚。博士生缺乏工程經歷,實習指導教師不懂工程,這很制約實踐教學的效果。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兩手抓。一方面,讓年青教師積極參與工程實踐活動,可以去企業掛鍛煉職,高校倡導教學、工程雙師型教師;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實力比較強的大型企業聯合,借用他們的培訓基地和技術力量,聘請一批兼職的指導教師,來加強高校實踐教學的力量。

7.依托龍頭企業,構建多層基地。土木工程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量比較大,由于工程施工變化大,現場實踐基地穩定性也不太理想。大批學生集中在少數工地,也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梢詫嵙暬氐慕ㄔO分成多個層次。一方面與大企業集團聯合,作為規范化實踐教學訓練的主基地;另一方面,也可以建設一些小規?;?,以企業所善長的部分工藝作為實踐教學補充,通過組合若干實踐環節來完成全部的實習計劃,以緩解工地在實習高峰期人滿為患的情況,這需要教學單位更加合理的實習組織。

8.加強安全教育,增加安全保險。建設工地的安全事故問題,一致是企業和教師擔憂的問題。很多工地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的原因之一是怕承擔學出現意外時的責任。這一方面需要學校對學生加強實習安全的教育,細化安全教育的內容,落實管理保障機制。同時,也可以借鑒施工企業給工人購買安全意外保險的做法,為參加實習的同學購買商業險,以保障工程實習中的后顧之憂。

9.保障現場指導,加強校內指導。實習企業現場指導的老師素質不高,確實也會給我們的實踐教學效果帶來影響。彌補的辦法是,購買或制作一些規范化施工的視頻,示范教學和現場體驗同步進行,好的做法從正面引導,差的做法做為反面案例,這樣同樣也可以起到教學目的。當然,最合理的做法是充分與實習單位溝通,盡量確?,F場配備上高素質的實習指導教師,對實在做不到的工地,應加強校內教師的指導力量。

10.鼓勵引導,因材施教。有人說:90后的學生怕吃苦,耐心也不夠。但是,大家也認為他們聰敏、活潑、有個性。針對新一代大學生自我意識比較強這一特點,在工程實踐教學中,應積極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循序漸進;轉變灌輸式教學模式,改用引導式教學模式;細化實踐教學環節,進行人性化教學設計,做到因材施教。

五、結語

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是工科教師的共同心愿,這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努力。學校制度改革是促進工程實踐教學發展的源動力;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是提高工程實踐教學質量的核心;學生既是教學的對象,也是教學的成果,要培養創新型的工科學生,首先需要擁有較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只有出自土木工程實踐的創新才會真正受到企業的歡迎。

(作者單位:嘉興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項目受“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資助,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周末微實習”——土木工程校外實習分解式教學模式研究(項目號:jg2013124)

參考文獻:

[1]陶學明,李穎.土木工程專業生成實習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 2000.12.

[2]伊廷華,王昆,李宏男等.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高等建筑育,2012.21.

[3]汪志昊.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體會與建議[J].科技信息,2013.24 :112.

[4]杜國鋒,趙彥.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5 ( 4).

[5]戴素娟等.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幾點建議[J].中國電力教育,2009.

土木工程師論文范文第3篇

《意見》指出,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對于提高我國原始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及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要通過健全制度體系、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機制,以及實現與人才培養等制度有效銜接等措施,形成設置合理、覆蓋全面、評價科學且管理規范的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

《意見》強調,要健全制度體系。增設正高級工程師,擴展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空間;實現與工程領域職業資格制度的有效銜接,實行職業資格考試的專業,不再開展相應層級的職稱評審;實行評審專業動態調整,促進評審專業設置與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同步。要完善評價標準。分專業領域完善評價標準,淡化學歷、論文和獎項要求,突出對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的評價,重大原創性研究成果可“一票決定”。要創新評價機制。建立以同行專家評議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注重社會和業內認可;對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程技術人才,采取“定向評價、定向使用”方式;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入國際同行評價。要促進職稱制度與人才培養、使用相結合,推動與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有效銜接;強化協同育人理念,發揮企業等用人主體作用,實現評價標準與培養標準深度融合。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強對職稱評審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健全公共服務體系,精簡證明材料,減少證明事項,減輕人才評價負擔。

《意見》指出,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涉及廣大工程技術人才的切身利益,改革工作復雜,社會高度關注,要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加強組織領導,抓好貫徹落實。各地區、各部門要精心組織,穩滇實施,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辦法,細化工作措施,完善工作預案。要加強宣傳引導,搞好政策解讀,引導工程技術人才積極支持和參與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營造有利于推進改革的良好氛圍。

聯想與NetApp合資公司“聯想凌拓”宣布正式成立

2019年2月25日,智能數據管理解決方案和服務供應商聯想凌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想凌拓”),在北京宣布正式成立。聯想凌拓由聯想和NetApp在中國共同注冊成立,將利用包括閃存、存儲與數據管理基礎架構等在內的已有先進技術優勢,賦能在華企業實現IT架構的現代化,并充分釋放自身數據潛能。同時,聯想凌拓還將把全球領先的存儲解決方案和數據管理技術注入本土定制化和自主可控的解決方案,驅動人工智能、物聯網、5G和機器學習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聯想凌拓的成立將進一步改寫中國當前的IT產業格局,為中國存儲與數據管理市場樹立新的里程碑。

聯想凌拓首席執行宮(CEO)一職由前埃森哲董事總經理陸大昕(Erie Lu)出任,下設銷售部、技術部、產品與市場部和服務部等重要職能部門,并即將在國內建立研發中心。

聯想凌拓首席執行官陸大昕表示:“當今,數字化轉型浪潮已席卷中國,海量的數據正拍打著各行各業。數據可謂是企業撬起數字化轉型杠桿的支點。數據的爆發讓企業級用戶更加需要從本地到多云環境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來對數據進行端到端管理。與此同時,企業級用戶也越發青睞簡化的基礎架構來陜速構建新服務。聯想凌拓的成立不僅將聯想和NetApp的高性能數據管理技術與產品優勢形成合力,還將產生更多更新的智能數據管理技術突破,賦能在華企業、釋放其自身數據的潛能,從而拓展業務廣度、加速轉型創新并優化運營效率。”

土木工程師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針對“鋼結構設計”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對課程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引進了實際工程案例教學、多媒體和傳統手段相結合、專業鋼結構設計軟件介紹以及現場觀摩教學等,使學生從實際工程設計層面進一步熟悉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為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在實施教學改革幾年來,通過課堂教學檢查和學生及用人單位的反饋分析,都證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實踐能力;鋼結構設計;觀摩教學

作者簡介:李昆(1973-),男,湖北宜昌人,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副教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項目:本文系三峽大學教學研究項目“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鋼結構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改革研究”(項目編號:J2009026)的研究成果。

鋼結構用于多高層建筑在國外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才積極采用鋼結構作為多高層建筑的結構形式。近十多年來,鋼結構建筑以其建造速度快、施工效率高、節能環保以及豐富多變的空間造型越來越受到我國建筑界的重視。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和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相繼建設了越來越多的大型鋼結構公共建筑,如鳥巢、中央電視臺新大樓、國家大劇院等?!颁摻Y構設計”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之一,是“鋼結構原理”的后續課程。[1,2]該課程旨在講解典型鋼結構建筑的構造及設計,使學生掌握建筑鋼結構的設計方法和手段,把“鋼結構原理”中學到的各部分知識結合起來,并熟悉當前鋼結構建筑領域的最新結構形式及其發展。

經調查,目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多以傳統鋼結構建筑為主,教學方法也多是書本知識講授配以課后習題的方式。在學生學完“鋼結構原理”后,這樣的教學方法無法使學生在知識遷移、能力提升上獲得有效的幫助。而目前實際工程中需要畢業生能夠在校門和工作崗位間進行無縫對接,這就需要學生在設計類課程的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全面地接觸實際工程案例,掌握目前新型空間鋼結構工程的設計理念和方法。因此,實踐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在該課程的教學中,如何將實踐能力培養很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目前還未見到有效的實施方法。

本研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對該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達到將實踐能力有效貫穿到課堂教學中的目的。

一、“鋼結構設計”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特點

目前,“鋼結構設計”是三峽大學(以下簡稱“我?!保┩聊竟こ虒I本科生的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課程任務和目的是:使學生熟悉各種類型建筑鋼結構體系的基本形式和結構布置、結構體系的受力分析以及設計中的主要問題,同時還了解鋼結構的制作、安裝、防火及防腐蝕等;初步掌握建筑鋼結構的設計過程和設計計算的主要方法,熟悉相關的規范條文;了解目前新型空間鋼結構的結構體系及其發展趨勢,熟悉常用鋼結構設計軟件并能初步使用;培養學生做到能夠應用鋼結構原理和設計的基本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中的問題。

本課程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重要基礎課,內容較多,涉及輕鋼門式剛架結構、重型鋼結構廠房結構、多高層鋼結構建筑、大跨度屋蓋結構、網架和網殼結構大跨度。設計方法中既包括了力學理論推導,又包括大量的構造要求,同時又與相關規范及工程實際聯系密切,公式、圖表、規范條文多,具有綜合性、技術性以及應用性等特點。[3]

由于目前學生所見到的建筑物大部分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導致學生對鋼結構建筑很陌生,從而覺得“鋼結構設計”這門課程很難,產生了畏懼心理。加之學生們沒有實際工程經驗,在本門課程學習中對工程設計也很陌生,因此,“鋼結構設計”課程在教學中和其他課程相比,需要有所突破。除了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之外,更需要通過豐富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理論分析能力和實際工程設計能力。

二、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1.工程實際案例教學法引入課堂

實際工程是工科類課程教學最具有活力的資源,把實際工程引入課堂實施案例教學,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使書本中枯燥的理論活起來。大量工程實例的融入使課堂生動豐富,第一堂課的緒論中即通過海量的鋼結構實際工程圖片介紹目前最新的各類鋼結構建筑,讓學生在感嘆中步入鋼結構領域,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4]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工程實例貫穿整個理論教學。雖然建筑物的外形變化萬千,但都是由一個個基本體系組成的,因此,設計原理的講解決不能脫離工程實際。在講解每一種受力體系前,先找來代表性的工程實例,抽象、簡化成力學模型,分析相關構件的受力性質、破壞機理,從而引出基本概念、設計原理和相關知識點。案例教學中注重時效性并跟蹤前沿發展,如2008年北京舉辦的奧運會,在課堂上著重引入奧運場館作為案例教學,如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著名鋼結構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課堂上著重引入世博會中的典型鋼結構場館作為案例教學,如中國館、澳大利亞館、西班牙館等,使學生能夠了解最新的鋼結構進展和發展方向,有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養成實時跟蹤專業領域最新發展的良好習慣。

除了介紹成功的工程實例外,典型工程事故分析也必不可少。事故分析是理論研究的有力佐證材料,事故的發生是對設計理論的驗證。把典型事故發生的原因從力學的角度加以分析,把所得到的結果引入課堂教學,有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

2.多媒體授課方法和傳統授課方法的綜合采用

現代教學手段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制作、儲存和傳遞教學信息。它的應用可以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和教學信息傳遞的標準化,是目前高校教師普遍采用的教學手段,但是要注意合理地利用。這是因為“鋼結構設計”以力學結構計算為主,力學分析以傳統的板書形式教學效果更好,對于構件的設計過程等用多媒體演示較好。

課程中,鋼結構的發展簡介等用多媒體手段就較好,這部分教學采用多媒體進行授課。由于在簡介部分需要向學生傳送大量的信息,因此,直觀的圖片和工程錄像是最好的方法。對于桁架的設計,這部分教學內容比較抽象,應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利用多媒體進行授課。對于構件分析和施工焊接流程采用大量的工程圖片、動畫演示以及錄像資料,演示如臨其境,清晰明了,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時,現代教學手段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有趣。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刺激加深感知度,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質量。

課程中,對構件的力學分析采用傳統法進行板書講解,一筆一畫地板書帶領學生逐步了解、熟悉和掌握教師所講授的知識,使學生能夠看到基礎構件的受力情況,由外力到內力,然后決定結構的穩定性。這一環環相扣的結構設計基本方法的板書演示,能夠讓學生通過教師逐步深入的講解,了解得更加透徹,這種講解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

3.鋼結構專業設計軟件引入教學

目前的鋼結構行業已經廣泛采用專業軟件進行全程的設計和繪圖,學生在校園里如果不能提前接觸和了解這類軟件的使用方法并初步掌握其技巧,則會在走上工作崗位后一下子手足無措,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鋼結構設計軟件,對工作帶來不利影響。鋼結構設計計算機化程度比較高,而企業對大學生的要求是上手快,但大多數高校本科階段并不教授最常用的鋼結構設計軟件的使用方法和一般技巧,學生一旦進入鋼結構設計領域難免會覺得無所適從。將國內目前最常用的鋼結構設計軟件引入教學,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掌握必要的設計技能,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這種做法也會受到企業歡迎。

目前常用的專業鋼結構設計軟件有MSTCAD(浙江大學空間結構研究中心研發)、3D3S空間鋼結構設計軟件(同濟大學研發)等,這些專業計算軟件主要功能是:利用計算機建立實際構件的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對模型進行網格劃分、設定模型材性、給定邊界條件、加載,通過計算,得出構件模型實際內力、變形等,并按照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完成自動選材和最終的施工圖。筆者在課堂上主要演示3D3S軟件中幾個基本結構體系的建模和設計全過程,結合實際工程案例加以講解,使學生對鋼結構設計軟件有了初步和直觀的認識,為即將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利用校園及其周邊的建筑物進行觀摩教學

在課堂教學之外,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特意增加了鋼結構建筑觀摩這一教學環節。我校的建筑物中包含了多種鋼結構建筑形式,如大學生體育館的屋頂平面網架、綜合訓練館的屋面網殼結構、水工結構試驗大廳的鋼桁架結構、桔頌音樂廳大門的點支式玻璃幕墻結構、中心體育場主席臺上方的索膜結構以及校園鄰近的輕鋼廠房和重鋼廠房。這些豐富的資源可以成為課本中內容的有力補充,帶給學生對鋼結構建筑形式最直觀的認識。在“鋼結構設計”附帶的課程設計——鋼桁架設計中,通過在設計前后和設計過程中與實際的鋼桁架進行實地觀察、對比思考,找到自己設計的不足,課程教學效果非常好。這部分常常作為授課后的課程設計內容,學生學習熱情空前,效果極佳。

三、教學效果的檢驗

靈活的教學方式是授課的核心方法。為了把握住整個教學過程,檢驗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的效果,我們也在教學中設置了討論會和撰寫專題報告等方式。

1.開討論會

以每一實踐案例為主題,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設議題主持人,分組選派代表就此議題進行主旨發言,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主動提問,共同討論,最后進行總結,分組選派代表進行總結性發言,培養了學生動手查閱整理科研資料的能力,強化了實踐教學感性認識的總結,提高了學生科學研究探討的興趣,有助于學生科學研究基本思想的養成,為學生將來的進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礎。

2.課后撰寫專題報告

為拓寬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我們在教學中指定了一些鋼結構類的專業期刊作為學生課后的閱讀材料,以使學生隨時掌握施工技術的最新進展,培養學生及時了解當前專業動態的習慣。教學期間,要求學生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結合所學知識,查閱相關文獻,撰寫專題報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四、結語

“鋼結構設計”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土木工程專業基礎課程,課程教學的關鍵是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以增加教學效果,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鋼結構設計”課程的特點,在教學課堂中引入工程實際案例,結合多種教學手段并采取現場觀摩教學,輔之以討論會和撰寫專題報告等形式,為學生學習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構建了全方位的立體化平臺,旨在大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實踐證明,上述教學手段的實施使本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課程教學突出土木專業的特點,實踐教學具有針對性,培養學生工程意識的養成,注重提高學生認識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符合當今社會發展對人才提出的新教育理念要求。反映在學生就業上有很大的專業優勢,而且從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看,本專業畢業生在建筑領域能力較強,得到了社會認可,也得到了有關專家的好評。

參考文獻:

[1]王小平,萬紅霞.《鋼結構設計》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7,(1).

[2]黃玲,謝洪陽.鋼結構設計原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0,(4).

[3]陳新,李德建,馮吉利.鋼結構系列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0,(4).

[4]何延宏.內容、過程、方法與技術——以《鋼結構設計原理》教學為例,談如何提高大學課堂教學質量[J].中國教育教學雜志,2006,(6S).

[5]何健.土木工程專業《鋼結構》課程教學設計[J].三峽高教研究,2008,(4).

(責任編輯:麻劍飛)

土木工程師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建筑行業正在呈現出逐年發展的態勢,這就使土木工程的施工過程趨向于科學化,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依舊有諸多問題存在,使得工程安全問題不能得到保障。通過研究土木工程管理中產生的安全管理問題,能提升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并能在發展中深入探尋安全管理的責任意識,從而讓土木工程管理上升到新的高度。

【關鍵詞】土木工程;管理;安全管理;探索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在整個建筑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若施工中產生安全隱患,會威脅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影響工程的實施意義。故此,從土木工程安全施工的管理特點角度探尋問題,細致的分析施工中極易出現的安全隱患問題,并解決出現的問題,借此提出有效的措施,望土木工程的施工安全能夠得到保障。

1、土木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內容探索

1.1土木工程安全管理具有流動性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較強的流動性,這是受到工程施工特點影響所致的。由于不同的施工部分需要由不同的施工隊伍協助完成,所以流動性的特點將威脅整個管理過程。另外,同一個施工隊伍中人員也具有流動性,部分施工隊伍招聘到的人員多是臨時性質的工人,所以同一個施工隊伍中人員也很難固定,人員的流動性也是造成施工隊伍安全管理的困難點。流動性的特點使土木工程施工安全培訓時困難較大,并會提升管理難度,使管理的安全性也會受到影響。

1.2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復雜性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的重點和難點。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復雜性主要從安全管理統一標準缺失的角度探尋問題。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時對環境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要求人在安全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因而土木工程安全管理表現出很大的復雜性。第一,不同區域間的安全管理內容上略顯不同,隨之安全管理形式也有所差異。第二,相同工程中由于施工方安全管理內容的不同,能造成不同的施工局面,有的施工安全管理具有條理化,條理清晰明了,讓人耳目一新,但還有部分施工方施工安全管理極為復雜,各部門各司其職,導致管理缺失統一化與規范化。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困境

2.1施工人員素質偏低

參與土木工程施工建設的人員多是農民工,他們在參與施工前沒能接受安全隱患方面的相關培訓,故此對安全知識了解甚少。加之,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缺失,因而施工過程中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不按照規定的操作流程進行操作,很多施工人員為圖“省事”,單方面的省略施工步驟,這都是產生安全隱患的原因。另外,部分土木工程施工人員在施工時沒能嚴格要求自己,時常出現酒后上崗或者抽煙上崗的情況,導致這部分人員不能集中全部精力去工地工作,這就不能保證現有的施工質量,特別是緊急狀況發生的時候,他們很難做出正確的反應,極易引發各類安全事故。

2.2施工單位單方面追求施工速度

部分施工單位施工時重視經濟方面的利益,忽視對施工速度的追求,特別是在招聘施工人員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對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再讓人員上崗,反而是直接讓人員去現場工作。部分施工人員在對項目沒有細致了解的前提下,盲目的上崗工作或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工作,為項目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施工中單方面的追求施工的速度,忽略施工的質量,為施工安全帶來諸多隱患,由此引發的安全隱患問題若不加以解決,將會產生不可預知的后果。

3、土木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對策的實施策略

3.1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

安全生產中部分施工人員的素質不高。安全管理過程中,為更好的強化人員的安全性意識,就要重視安全教育的培訓。特別是對于部分一線工人而言,他們應具有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是不可或缺的。首先,他們要先對施工現場環境有著清晰地認知,然后要求這部分人員熟悉施工流程,在流程操作中做到嚴格執行,不做違規的操作行為。其次,對于先進的設備或者機械而言,先要對人員做上崗前期的培訓與管理,只有人員具有相關能力以后,才能持證上崗。最終,現場的施工與安全管理中,先要做好技術方面的安全工作內容安排,要求具有良好的安全技術和操作規范,通過安全培訓工作的落實,讓員工安全施工有初步了解,然后結合施工設備的操作設備做詳細說明,經常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方面的技術教育培訓,從而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全部人員的安全素養。

3.2加強安全監理水平

施工中結合法律與法規的要求,強化安全管理監督工作的推行。作為監理人員應不斷地強化現有的安全管理類工作。監理部門要擔負起責任不斷地進行巡視、抽查或者審查類的工作部署,完善現有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時,強化監理人員的整體性技術水準,要求參與監理的人員能夠熟悉對應的法律與法規,并與施工人員一道做好安全檢查類的工作,保證工作進度的同時,也能讓工作有效的推行下去,預防安全施工的頻發。

3.3加強施工人員違規操作的技術控制

為更好的約束人員施工行為,可從技術手段上入手考慮問題,盡量在人員工程實踐階段就控制住違規行為,做到提高現行生產質量的同時消除土木工程的具體實施中存有的安全隱患,保證參與施工的人員能夠按照施工標準從事操作,減少失誤,將失誤率控制在可允許范圍內。另外,土木工程項目管理進程中若發現某個環節出現質量問題,要求在不影響其工程進度與質量的前提下,停止施工出現問題的工程環節,讓其他系統仍然正常運行,從而避免延誤工程施工進度。

3.4采取防止發生事故的安全管理措施

要想完全杜絕土木工程施工現場出現安全隱患的想法顯然過于理想,所以施工時就應從施工單位的安全事故預防角度思考問題,探尋施工中出現安全隱患的源頭部位,在制定合理解決方案的前提下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事故的頻發??梢栽谑┕l件允許的情況下,監督和管理物品狀況,用現代化的材料代替原有的危險性施工物品。如,限制壓力的時候使用電力變壓器或者高壓設備等進行限壓,這些都是降低土木工程項安全事故的有效方案之一。

結語:

土木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是安全,這也將成為土木工程安全施工的關鍵點。但施工中受到社會政府監管和培訓力度缺失等方面因素的制約,導致參與施工的人員從業素質偏低,流動性較大,在現場復雜性管理的前提下,安全事故頻頻發生。故此,針對上述狀況就應結合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創新模式,推進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減少管理中頻發安全事故。管理中只有落實好各項管理措施,從安全意識的角度尋找問題的源泉,解決各類安全隱患,保障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讓企業向著良性態勢逐年發展。

參考文獻:

[1]鄒媛媛.漫談土木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管理[J].科技與創新,2013,(06):14-15.

[2]陳治國.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工程科技,2013,(07):12-13.

[3]高婷.關于對土木工程施工項目安全管理的思考[J].經濟師,2012,(01):12-13.

[4]蒙強.土木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對策探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3,(01):12-13.

[5]徐乃洪.關于土木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的探討[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3,(01):12-13.

上一篇:大學統計畢業論文下一篇:土木工程業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